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就業工作報告

時間:2022-12-23 09:53:13 工作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就業工作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其實寫報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業工作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就業工作報告

就業工作報告1

尊敬的督察長及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校友聯絡志愿者協會的一員,現在督察一組擔任職務,希望和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配合,在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積極努力的把我們大學生就業聯盟會的一切事務做的更好。讓我們大學生就業更加強大。

  督察一組現職能如下:

  (一)督察各個協會日常工作的規范性;

  (二)督察各個協會會議召開情況及解決問題的效率;

  (三)注意各個協會的形象建設及活動舉辦情況;

  (四)督察各個協會內部干部的設置情況;

  (五)督察各個協會值班情況;

  (六)發現各個協會存在的問題。

  很榮幸做這次督察報告,現在我將在我值班期間及從各個協會部員中了解到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做如下報告:

  第一:值班只有一個人,卻簽兩個的名字。如初踏行動社星期五就出現這種情況。

  第二:值班有遲到和早退現象,對自己的`工作極不負責。如援手和大學生職業協會。

  第三:每次例會到會人員不齊。如校友聯絡志愿者協會和青年家政協會。

  第四:各個協會值班區的衛生都不是很好。

  第五:值班時各個協會都有人玩手機聊天,積極性不高。

  以上就是我在這周值班時所發現的問題,為了讓每個協會都有更好的發展,鍛煉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希望協會盡快解決這些問題。

  我對校友聯絡志愿者協會和青年家政協會的人員配置情況也做了一些了解,情況如下:

  校友聯絡志愿者協會:設有五個部,其中會長,團支書,秘書長,會長助理各一位,副會長三位,部長五位,部員三十位。部員和部長會長都能積極配合,但是有些部員積極性不是很高。

  青年家政協會:會長,副會長,團支書,秘書長,財務總監,共5人,7個部門,7個部長,成員18人,共30人。

  以上就是我這周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就業工作報告2

  作者:方壯

  實踐單位:中建三局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項目組

  實踐時間:7月10號—7月31號

  目錄:

  一、摘要

  二、前言

  三、正文

  四、結束語

  五、謝詞

  六、參考文獻

  摘要:

  這次社會實踐的任務使我們建筑工程專業的同學在學好專業理論課的前提條件下,通過社會與此專業項目的結合,建筑工程就業見習實踐報告。把所學的知識貫徹到實踐中去。一方面幫助我們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幫助我們了解就業的方向,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培養我們的學習熱情。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努力做到:

  (一)在工長的帶領下到施工現場觀看學習

  (二)在學習中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后親自動手操作。

  (三)與工長討論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四)查閱相關的資料

  (五)聯系理論與實踐,得出實踐報告

  前言:

  此次實踐收獲豐富,我不但了解到以前在學校看圖紙的不規范性,還對房屋建筑的全過程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對施工現場的工種的分配也有了一個十分全面的認識,社會實踐報告《建筑工程就業見習實踐報告》。與此同時,我了解到武漢市在建的項目雖然很多,無論市郊區,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就業該前景廣闊,但就業現實卻不容樂觀。這就要求我們更要注重能力的學習,并且會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為以后就業打下基礎。

  正文;

  在酷暑中迎來大學生涯的第一個暑假,曾經告誡自己:對于一個大學生,要敢于接受社會的挑戰,敢于面對社會殘酷的競爭。于是想到,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的這種方式不就可以讓自己親身體驗社會,獨自面對社會了嗎?再者說:很多事業單位在招聘時都強調要求有經驗的,有經驗就意味著公司少了一大筆給新手的培訓費。而且有經驗的好處還可以很快上手,為公司帶來利益,試想哪個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時候不愿意招一個有經驗的呢?

  針對我們學生而言,同樣理論與完美的結合亦可以通過社會實踐來表現。在學校我們只是一味的去學習,我們也沒有條件進行社會實踐。對于很多同學而言,沒有通過實際操作得到的純知識很難產生價值。對于我而言,在工地上與形刑色色人相處也可以培養我與人交往的能力。在當今的中國,每天都會有新的`東西,新的思想涌現。只有每天不斷的去學習新東西,新思想,你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們要不斷的武裝自己,特別是動手的能力。

  興奮的頭三天:

  第一天的晚上,我與同宿舍的一個電焊工閑聊,其實是我主動拉著人家聊天,向他了解工地上一些基本情況以及他這個小的分包隊的成員構成以及一個月的薪水是多少類似的問題。我通過與他聊天得知:武漢未來科技城是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的一個城市功能完備的衛星城,將能容納30萬人口,建成后將發展成一個朝陽行業集中科技城,項目定位為:整體覆蓋光電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制造等五大主導產業領域,同時將迎來超過10萬的科技工作者。

  我很興奮的聽著他講著這些,期盼著自己能夠在這個項目學到以一些東西。了解到未來科技城是一個很受關注的項目,雖然目前我是一張白紙的大一的學生,沒什么在工地上實習的經驗,但我暗暗發誓,我一定會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認認真真的學習。

就業工作報告3

  我的職場生涯從一個大公司的職員開始。走了那么遠,終于找到了明確的方向,這是一個新的開始,從此帶著我們的激情開始新的征程。

  當一匹狼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時,這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被抓不可怕,挨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了野心和上進心,變成一條搖尾乞食的狗。所以,或者是為了征服,前方任何機會都會成為我們的戰利品,

  接下來是個考驗,我們不知道前方的路到底怎樣,只有踏實走好每一步,而且要走的更有力度。

  實踐之學習無價

  繼昨天的培訓之后,今天下午我們又參加了海納的培訓。如果說昨天是激情澎湃,今天就是需要沉淀,需要淡定!成功學可以讓人激情高亢,但沒有“一定要”的實踐精神,那高亢可能會變成浮夸。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保證你能一直利于不敗之地,學習需要一定的方法,今天就是對銷售會員卡的一個感性認識,接下來11號還有更深入的.了解……

  張小林董事長說公司最大的投資就是為提供學習的機會,一個有國際視野格局的企業家有這種信念我并不覺得有什么奇怪。能成為中國十大杰出企業家也不足為奇,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向成功的人學習。

  海納,大海的胸懷 來海納才兩天,就已經深深被張總和他們的團隊所吸引了,應該說是我們的團隊了! 張總說:想做成功的企業,要具備三點,商業模式&資本&人才。我們深入海納,然后視看天下,就知道這個商業模式很簡單,這個商業前景非常看好,可以說是多年以后我們出行的必選。 所以我們也非常看好,也必須全力以赴!因為這樣做,不僅僅是一種金錢上的收獲,還是精神上的收獲,更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努力為國家做貢獻! 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這個團隊是年輕有活力有激情的,為了自己,為了祖國,干!把中國干一遍!

  揚帆起航

  今天我們參加了海納集團關于會員卡的培訓。我們的銷售實質就是一種直銷,很多人對直銷有種抵觸情緒。但是,觀念總會改變的,海納租車的前景是很不錯的。我們四人小組其實只要一心一意去做,數量上有優勢,一定會有所成就的,海納也許不是我的最終歸宿,但是海納應該是我人生進入商海的港口。我們一起揚帆起帆,去實現各自的夢想,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業工作報告4

  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工作,幫助他們盡早實現就業和穩定就業,按照《關于開展xx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xx]325號)、《關于開展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人社部函[xx]339號)、《關于開展xx年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黔人社廳函[xx]835號)要求,我市于xx年1月5日在全市范圍開展了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就業援助月活動期間,共入戶家訪149戶,發放政策宣傳材料1萬份,組織3次就業援助專場招聘會,提供合適就業困難人員崗位600余個,活動期間幫助242人援助對象實現就業。此次活動作為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解決就業困難人員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實際行動,受到就業困難人員的廣泛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一、領導高度重視,各級狠抓落實

  為了幫助全區各類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市(區縣)就業局高度重視就業援助月活動,在全市就業工作會議上召集市(區縣)的就業局領導開會研究,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落實活動的各項事宜,并提出了具體要求,落實了專人負責,研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就業援助月活動方案,將援助工作落到了實處。對轄區內確定的部分援助對象進行走訪,了解其就業需求和政策落實情況,并對他們實現個性化幫扶。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擴大影響,動員各有關方面積極參與活動,充分釋放政策效應,使廣大群眾特別是就業困難群體對這次援助月活動有較明確的了解,使符合條件的援助對象能充分享受到再就業扶持政策。在所屬的人力資源市場街道(鄉鎮)綜合服務大廳等場所,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借助宣傳版、公告欄、大屏幕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介紹就業困難人員認定辦法、援助活動具體內容、專場招聘會時間地點以及各級政府對困難人員實行就業援助的政策措施等,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關愛困難群體、幫扶困難人員就業的良好氛圍,為困難人員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政策服務。

  三、采取有效措施,務求工作實效

  活動月期間,結合本地實際,充分發揮基層平臺作用,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多渠道提供優質服務,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一是組織進家入戶搞調查,做到基本情況明了。活動期間,各地充分發揮基層平臺的作用,通過進家入戶調查摸底,了解掌握未就業和未享受扶持政策的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等援助對象的底數和一些基本情況,以便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服務。

  二是通過設置專項服務窗口做好審核認定工作,但是由于就業信息系統處于調試階段,對新產生的.就業援助對象錄入系統造成一定困難,對幫扶未到位的援助對象,分析原因,將納入后續日常幫扶工作,確保其盡早實現就業和落實政策。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和失業人員登記管理工作,完善登記、認定和退出機制,完全實現微機管理,建立動態管理的制度。

  三是"四送"活動講實效,確保服務滿意周到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深入開展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和送補貼活動。深入實地送政策,針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實際情況,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積極發揮基層平臺作用,開展上門送政策活動,對援助對象專門講解就業優惠政策、享受政策的條件、辦理程序和有關部門的責任等,并認真解答他們的疑問和關心的問題。分類幫扶送崗位,針對就業困難對象的需要,各地通過公告欄、新聞媒體、召開企業管理人員座談會、舉辦專場招聘會等方式,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及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免費失業人員提供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并積極落實特別就業培訓計劃,針對就業群體,提供短期就業培訓,增強了他們就業的主動性和就業技能。

就業工作報告5

  XX年,在市勞動保障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放思想、招商引資和全民創業”三大重點工作以及全年目標任務,大膽創新、迎堅破難,在堅持業務工作與政治思想、黨風廉政教育并舉的同時,積極探索新形式下就業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各項工作目標全面超額完成

  (一)主要目標完成情況

  1、城鎮新增就業崗位。通過企業吸納、公益性崗位安置、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組織起來就業等多種渠道,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33362個,完成局目標任務的111%。

  2、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困難群體再就業和城鎮登記失業率。全市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207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15%;困難群體再就業2817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41%;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比局下達任務低了個百分點。

  3、小額擔保貸款和組織起來就業。全市發放小額貸款1549萬元,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55%;認定組織起來就業經濟實體301個,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0%,安置就業3070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2%。

  4、社區就業。全年開發社區就業崗位8943個,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22%,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17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76%。

  5、免費職業介紹、勞動事務代理和本局轉移就業。我局免費職業介紹4867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21%;新增勞動保障事務代理1741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74%;有組織轉移就業656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9%。

  6、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萬人,完成市局下達任務的%;當年新增33217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其中有組織轉移就業26008人,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4%;建立標準化勞務輸出基地107個,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7%;勞務輸入基地119個,完成局下達任務的103%;發展轉移就業經紀人466名,完成局下達任務的233%。

  7、就業實訓基地和轉移就業示范鄉鎮建設。按照功能齊全、技術先進、裝備優良的要求,加強與高等院校之間的協調,積極配合局培訓就業科建立了就業局創業培訓中心、xx礦務局干校、xx匯眾職業技術學校、xx新興職業學校等4個就業實訓基地,就業實訓基地面向企事業單位免費開放,為不同職業類別、崗位提供實訓服務,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同時,著力推進勞務培訓的市場化運作,涌現出鐵佛、劉橋、百善、宋疃、韓村、五溝、四鋪、古饒等8個轉移就業示范鄉鎮。

  (二)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就業崗位得到了多渠道開發,下崗失業人員得到了多形式安置,城鎮失業率得到有效控制。

  年初,我局分別以市目標辦和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對全市各項就業工作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健全了就業工作的.組織領導體系、目標責任體系、任務考核體系和工作制度體系,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協調聯動、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以開發就業崗位、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為重點,堅持以項目帶動戰略為依托,通過招商引資、新上項目擴大就業;圍繞城市管理,拓寬社區服務的領域和層次,大力開發社區便民服務、公共服務和公共事務協管等社區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通過政府出資,提供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購買保安、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通過建立勞務型服務公司和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挖掘社區和各類企業就業崗位,對困難就業人員進行托底安置;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等形式,廣開就業門路,增加就業崗位,確保了各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

  2、完善功能,強化服務,深入開展就業援助活動。

  年初對市級勞動力市場進行改建,進一步完善了就業服務功能,設立了職業指導、創業服務等6個服務區和政策咨詢、殘疾人就業等10多個服務窗口,面向各類求職人員和用工單位全面開展“一站式”、“一對一”的就業服務。同時,依托就業服務平臺,全年共組織開展了“六大”就業援助活動:一是“兩節”期間開展的“再就業百日幫扶”活動,使300多名困難就業對象通過重點幫扶實現了就業再就業;二是年初開展的“春風行動”,為萬名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提供了免費職介服務;三是聯合市工會、工商聯部門舉辦了“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組織50多家民營企業參加招聘會,提供崗位1591個,幫助218人實現就業;四是聯合淮南、蚌埠兩市舉辦了首屆“兩淮一蚌”技能崗位對接活動,招聘會主會場設在我市就業服務大廳,我市194家用工單位共提供技能崗位信息1464個,成功就業892人;五是9月份開展了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舉辦了兩次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專場招聘會,95家用工提供崗位2783個,其中技能性崗位1643個,成功就業800多人;六是年底聯合團市委舉辦了市第二屆促進青年就業招聘會活動,現場求職登記10000多人次,當場達成就業意向2637人。

  3、建立機制,協調運作,小額擔保貸款工作取得大邁進。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降低反擔門檻、擴大發放范圍,我局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的通知》,在將申貸對象擴大到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和其他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的同時,將小額擔保貸款與創業培訓進行有機結合,對經創業培訓后專家認定合格的創業培訓學員,且銀行有貸款額30%的存款,便可作為擔保條件,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為切實加大小額擔保工作力度,促進中小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提高經辦的銀行、擔保機構和社區對做好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積極性,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意見》,建立了小額擔保貸款獎懲約束機制。大力開展“信用社區創建”活動,建立了社區小額擔保貸款推薦責任制和回收目標責任制,推動了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的良性發展。近年來,累計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344萬元,分別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14%。

  4、創新思路,銳意進取,“創業扶持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啟動實施了以“你創業,我扶持”為主題的“創業扶持工程”。一是制定并發放了《全民創業綠色通行證》,通過政策、場地、培訓、服務和維權等五大扶持政策,鼓勵和扶持廣大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二是加快了創業基地建設步伐。我局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對于進入園區創業的下崗失業人員給予三年內“開業不登記、經營免四稅、管理不收費、房租給優惠、成功有獎勵”等優惠政策。目前,我市已建立創業園區3個,再就業一條街5個,入駐109戶,帶動就業510人。三是打造了創業培訓新品牌。聯合團市委、市婦聯舉辦了青年創業培訓班和婦女創業培訓班,成立了創業培訓后續服務專家志愿團,并于每月在市就業服務大廳舉辦兩次創業咨詢服務活動,及時為創業者提供政策、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培育了5個創業培訓教學點,把培訓班向培訓對象相對集中的地方或礦區轉移。XX年共培訓創業學員1045人,其中成功創業526人,并帶動就業1998人。

就業工作報告6

  “關于‘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雖然只有短短5句,但卻包含了豐厚的內容,是浙江省20xx年23.2萬大學畢業生的福音,浙江兩會:大學畢業生就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舟山團代表、浙江海洋學院人文學院教授徐波在1月17日上午舟山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作為一個高校教師,她對報告中的這一點深感欣喜。

  1月16日,在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加入了關于“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推動就業再就業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增加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完善離校未就業大學生見習制度,引導各類孵化器為大中專畢業生提供低成本創業平臺,就業參考《浙江兩會:大學畢業生就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努力擴大招生規模,讓更多的中學、大中專畢業生繼續就學深造。

  徐波告訴記者,她今年帶來的建議也剛好是關于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她希望政府可以繼續強化畢業生就業服務,建議教育部門、政府人事部門和社會人才服務機構等可以實現多方聯動,通力合作,為大學生就業創建各種平臺。

  不過對于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努力擴大招生規模,讓更多的中學、大中專畢業生繼續就學深造”,徐波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現在有“擴論”和“控論”兩種說法,擴大高等教育和提高大眾文化知識的素質肯定是正確的,但由于擴招的速度與高校的辦學能力的不相匹配,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滑,這些是不爭的事實。高校是擴是控,關鍵看學校的辦學能力。

  徐波認為,社會各項事業、各行各業需要的是各個層次的人才。關鍵是要用政策手段作為導向,拉近白領和藍領之間的待遇差異從而提高藍領人士的社會地位,使人們對藍領的地位有全新的認識。

就業工作報告7

領導和同事:

  20xx年6月25日開始在貴公司工作,從入職第一天開始,不知不覺已經融入我們團隊兩個月了。很久以來,我都在努力實現自己的諾言,努力變得更高,更強,更好。現在,我就這兩個月的工作向領導和同事做一個簡短的匯報,供大家評論。

  一、技術培訓和作風紀律:

  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知識學習,他已經發展到較少接觸實際的東西,對很多實際應用問題一無所知。面對這種情況,依靠自己的認真學習,可以從理論迅速過渡到實際工作。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高工作能力。當你接觸到新的、不熟悉的領域時,你缺乏經驗,你需要重新聆聽你的專業技術知識。在你的領導同事的幫助下,你可以很快克服這種情況,融入新的工作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服從領導安排,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和要求,注重自身形象,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

  二、學習和生活:

  技術服務是一個特殊的崗位,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提高技能,以及足夠的耐心。為了滿足這個要求,我非常注重學習和提高:第一,向書本學習。在業余時間,我總是利用所有可用的時間從書中學習。除了認真閱讀公司發布的'新產品技術文檔外,我還自費購買了一些涂層科學的參考書。二是向領導學習。在這一段時間里,我親身體驗了領導的人格魅力、領導風格和工作藝術,受益匪淺,收獲頗多。第三,向同事學習。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我覺得我們公司的每一個同事都是我的老師,只有不斷虛心求教,我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才能基本勝任。我覺得我們公司只有每個人的能力都提高了,整體才會提升。

  自從進入你的公司,離家很遠(和其他同事相比),生活習慣很難適應,導致工作學習的耽誤。通過兩個月的經歷,在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培養下,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積極投身工作,逐漸適應了這里的工作環境。對于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關心,我感到很大的動力和壓力,努力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更好的成績來回報他們,既能彌補我工作學習上的耽誤,又能有所成就,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我不奢求金錢、名譽和權力。努力是我最大的追求。說實話,工作不僅是我謀生的手段,也是我回報領導和同志的最好方式,是一個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選擇。

就業工作報告8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一項事關全局、惠及百姓的系統工程。我縣把就業再就業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就業,全縣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逐步完善。

  一、切實加大培訓工作力度,不斷提高勞動力素質

  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大力整合現有培訓資源,濾布根據企業職工意愿和市場需求,著重開展了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再就業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工作,采取訂單式培訓、訂單式輸出的方法組織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如縣職業學校與廣東深圳高天公司實行聯合辦學,開設電子技術應用、電腦文秘、模具設計制造等專業,培訓合格后,由高天公司全部推薦就業。縣扶貧、勞動保障等部門對農村特困家庭子弟進行扶貧培訓,幫助其脫貧致富。今年3月,我縣對85名農村勞動力進行了免費培訓,壓濾機濾布并于5月份推薦到廣東等沿海地區就業。據統計,到10月31日止,全縣共對4390人開展了職業培訓。

  二、大力開發就業崗位,努力實現充分就業

  就業再就業工作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關鍵在于經濟的發展,在于就業機會的增加。為此,桂東縣委、縣政府進一步加大了經濟建設力度。通過實施工業興縣戰略,推進工業化進程;加快城鎮擴容提質步伐,推進城鎮化進程;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積極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提高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推動能力,拓寬就業門路。如我縣依托水能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小水電產業。目前,全縣共建成電站107座,開發就業崗位600多個。特別是搶抓沿海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力地促進了我縣就業再就業工作。今年,全縣建成投產的來料加工型企業有永立毛織廠、興業毛織廠、大塘電子廠等1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2700余個。

  三、認真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就業再就業環境

  到目前為止,全縣共發放《再就業優惠證》1403本,準確率達100%。切實加強勞動、工商、稅務、銀行、財政等部門間的協調配合,為下崗職工提供優質服務。稅費減免、小額貸款、社保補貼等各項優惠政策全面落實,營造了良好的就業再就業環境。今年以來,共減免稅費近50萬元;有75人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發放貸款101.5萬元,為商貿和服務型下崗失業人員申撥社保補貼230人次25萬余元。

  四、進一步加強基層平臺建設,不斷加強基層基礎工作

  全縣18個鄉鎮都成立了基層勞動保障站,城關鎮4個社區都設立了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落實了人員、編制、經費、場地,做到了有領導分管,有專人負責。加強了基層數據庫建設,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農村勞動力結構、勞務輸出、下崗失業人員的有關臺賬和數據庫,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加強。

就業工作報告9

  一、領導重視

  就業工作一直是我系工作重心,系部專門成立了以系主任劉x、書記鄧x為組長,各教研室主任為成員的就業領導工作小組,下設了以主管學生工作的副主任楊敬亭為組長的就業工作小組,配備了就業專干,還配備電話機、電腦、打印機等必要辦公設備,爭取了新花卉基地多媒體教室、一教教師休息室作為招聘會洽談場所。根據就業需求,還專門成立了XX屆畢業生學生就業小組。通過紙制通知、系部網站、飛信、qq群等多種渠道發布就業信息

  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度每學期研究部署我系就業工作,特別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全系師生進行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的擴展和就業市場開發,就業工作小組主要建立就業工作檔案,做好就業工作會議記錄,負責學生就業思想教育工作和組織就業指導工作。學院下撥就業經費專款專用,并從系部創收經費中支持就業工作。

  二、制度健全

  從我系專業當前就業形勢出發,制定了年度就業工作計劃、總結、就業指導工作計劃,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三、管理與服務

  1、我系就業工作圍繞學院招生就業指導中心為中心,按時上報計劃、總結、就業率,高質量完成上報材料及數據。畢業生信息、就業方案報送準確,無漏報、錯報現象,紙質及電子文本數據準確規范。

  2、就業協議書管理嚴格,無借用、亂用協議書現象

  3、時刻掌握畢業生詳細就業去向情況,所有就業證明材料上交及時,整理規范

  4、招聘會和需求信息發布及時,渠道暢通,由就業專干負責,并及時做好公司人員的接待和招聘會現場秩序,無學生、用人單位投訴。

  四、教育與就業指導

  1、針對不同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重點加強畢業生的擇業觀教育、自主創業教育,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到西部。我系XX屆畢業生中共有40余名同學參加了村官和各級公務員考試,4名畢業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到西部去”和“到基層”去的號召,積極應征報名參加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西部計劃。15名同學順利通過“專升本”進入湖南農業大學學習,目前還有數名同學積極準備XX年研究生入學考試。

  2、為做好畢業生離校工作,專門召開XX屆畢業生安全離校工作動員大會,為學生講解離校手續的辦理程序,在整個離校過程中,我系無一起安全事故發生,全部文明離校。

  3、就業指導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系從大一新生進校就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大二學生接受就業指導理論課程的學習和模擬職場的鍛煉,大三離校上崗前接受專家就業講座、面試技巧的指導學習。

  4、我系每年都會針對家庭貧困學生進行座談會,了解他們的就業情況,為他們面臨的就業過程中的困難進校指導和解決,切實做好貧困家庭的就業工作。

  五、市場建設

  就業形勢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制定年度就業市場建設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今年暑假劉唐興主任、鄧建平主任、鄧灶福書記就前往武漢、廣州、深圳、佛山等地就業就業考察和就業市場建設。XX年下學期邀請12家新單位來我系招聘,提供了216個實習就業崗位。積極組織畢業生參加校園專場招聘會,要求就業專干必須到場接待公司工作人員和維持會場紀律,資助組織召開了23場招聘會。

  制定了《植物科技系教育教學與學術成果獎勵辦法》,設立專項經費獎勵全系教職工在校企合作、頂崗實習與就業做貢獻。將市場開發與教學、科研及系企合作結合起來,形成教職工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局面。建立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或就業基地64個。

  六、信息化建設

  根據我系專業,及時搜集就業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單位信息庫,收集需求信息崗位634,遠遠大于我系應屆畢業生469。

  利用植科系網站平臺,并于學院就業信息網鏈接,通過網站信息全面及時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

  七、理論研究與工作創新

  在XX屆畢業生在返校期間進行跟蹤調查,收集畢業生典型事跡材料及對學院評價意見和召開校友座談會,形成了書面調查分析材料,在應屆畢業生上崗前下發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質量及專業的評價意見,在返校期間收集,并形成書面調查分析,做出我系畢業生總體的評價。

  認真開展了就業理論研討工作,積極撰寫研究論文,王伽撰寫了《貧困生就業難現狀及對策分析》、楊敬亭老師撰寫了《金融危機下高職院校就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都針對我系畢業生的就業現狀的分析。

  八、特色工作

  我系根據新時期就業形勢的變化并積極利用現代通訊平臺開設了新的就業信息發布渠道,如飛信、qq群、系網站、職教新干線等平臺發布信息。

  系部領導重視就業工作,一是設立專項經費獎勵教職工積極提供就業信息,校企合作單位,形成全系教職工積極投身于就業工作中來。二是系領導通過走訪市場,現場調研,校友走訪等方式開闊就業市場,穩定了我系崗位需求量并提高了就業質量。

  九、工作成效

  通過全系教職工的努力,我系XX屆538名畢業生順利離校,就業率得到99.2%,教育廳公布的統計數據為90.5%,在往年的基礎上穩中有升;XX屆畢業生也分大專業相繼召開實習動員大會,針對XX屆畢業生組織了1場中型招聘會、20場余用人單位專場招聘會。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已經走上了工作實習崗位,截止12月7日,我系就業率已達到73.5%。畢業生對學校就業工作滿意度一直保持在97%,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工作滿意度100%,積極為專科生專升本創造條件,XX屆畢業生考取專升本15人,占我系畢業生總人數的2.8%。

就業工作報告10

  期末又至,本學期就業服務部的工作即將臨近尾聲,為了讓領導老師了解本部門工作情況,為了能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及時發現缺點,改正不足,也為了今后能更好的開展學生會就業服務部工作,現對本學期就業服務部工作匯報如下:

  一、傳承人文精神之思想建設

  (一)部門培訓

  開學之初,學生會收納了一批新力量,為讓我部新進成

  員更快的融入部門,了解部門工作,掌握學生干部基本掌握的技能,我部門于20xx年11月18日辦公樓427開展了第一次部門培訓,主要內容:禮儀培訓,公文寫作培訓,電腦知識培訓。其中禮儀培訓介紹了學生干部基本日常生活中接電話、回短信的禮儀和禮貌用語,進辦公樓與老師交流等禮儀等基礎禮儀知識;公文寫作培訓讓新部員對通知、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活動計劃、報道稿、簡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電腦培訓主要是教會新部員對辦公軟件的基本操作,對Word的排版、Excel的表格操作、PPT的簡單制作等內容。這一次的培訓是我們對新部員培訓的一個開始。

  而針對就業服務部負責的學生會周志的收集及匯總編

  寫工作,為讓新部員能夠早日接手工作,我部于20xx年11月27日在1202為新部員進行了相關培訓,對如何匯總周志,操作Excel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二)學生會培訓

  除本部門部內培訓外,本部門全體成員還參加了由學生會組織的各類培訓,其中包括:20xx年11月8日由孫淑彩老師主講的“爭當優秀,你我相傳”培訓;20xx年11月9日由李卓然老師主講的“學生干部禮儀培訓”及由校學生會秘書長主講的公文寫作培訓等等。

  此外每一次協助其他部門活動時本部門都會對新部員進行簡短的活動策劃培訓,什么樣的主題活動對應的活動形式是娛樂還是嚴肅,怎樣開展配合工作,出現意外情況我們需要怎樣的處理等問題。

  二、積極開拓進取之開展的活動

  為了打造部門特色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配合學院工作,就業服務部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各樣的活動。

  (一)“企業嘉年華人文在行動”系列活動

  1。20xx年11月2日和11月3日我部門于行知樓階梯教室針對20xx級和20xx級同學開展了人文管理學院第一屆“企業嘉年華人文在行動”行政篇活動。本活動為同學們進行了公務員考試講解和相關準備方法講解。增加了在校學生的對公務員考試方面的了解,增強學生對行政單位的了解,

  提高學生的實踐意識以及面試技巧,令學生切實體會到行政單位的用人需求與標準,避免以后在公務員考試及應職招聘過程中步入誤區。

  2。20xx年11月28日在行知樓2504針對20xx級和20xx級學生近200人開展了吉大考研團宣講活動。考研團就當前考研形勢、考研的方向、復習方法準備和應考策略對同學們進行了講解。針對當前的考研和就業形勢,綜合分析了考研的現實意義,強調了科學復習高效備考的重要性,將名校和熱門院校的經驗適當介紹給有志考研的同學們,解決了部分同學在考研復習中的.困惑和疑問。

  (二)主持人培訓

  為培養我院更多的主持人,我部門于20xx年11月24日在行知樓2201開展了人文管理學院第三期主持人培訓班。此次培訓由20xx級市場營銷2班張超為人文管理學院學生會和團委共120多人進行培訓,培訓過程中主持經驗豐富的他結合專業主持知識、科學發聲技巧及自身主持經歷,在兩個小時的培訓中主講人與出席成員積極互動,就主持人應有素質,主持人禮儀及應變技能等方面對學生干部進行了培訓和針對性指導,培訓中大家積極和張超同學探討主持相關問題,讓大家收獲了寶貴的專業主持技巧和訓練方法。本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相信會在今后為學院和學校輸送更多的優秀主持人才。

  (三)冬季招聘月系列企業宣講會

  為了給廣大應屆畢業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就業信息,我部協助各招聘企業開展了一系列的企業招聘宣講會。

  1。20xx年11月14日人文管理學院在行知樓2106室進行了日本東橫酒店招聘宣講會,到場嘉賓有孫麗老師和酒店相關人員。共參加人數為30人。

  2。20xx年11月22日,人文管理學院在致知樓1117室進行了蒙牛乳業責任有限公司的招聘宣講會。到場嘉賓有孫立老師和公司相關招聘工作人員。共有40人參加。

  3。20xx年11月23日,人文管理學院在行知樓2404教室進行了吉林紫鑫藥業責任有限公司招聘宣講會。到場嘉賓有孫立老師和公司的相關招聘工作人員。共有七十人參加。

  4。20xx年11月29日在致知樓1330開展了冬季招聘月之吉林大藥房招聘宣講會,我部門與吉林大藥房招聘負責人進行了細致的交流,討論了許多就業的相關知識。

  5。20xx年12月8日在致知樓1213開展了冬季招聘月之佳音英語培訓機構專場招聘會。共參加人數為20人。

  此外,在長春中醫藥大學冬季供需洽談會上,本部門成員走訪多家企業進行信息采集工作,在會后整理匯總了就業信息表,統計參會人數共934人次,同時,我部門還匯總出了中國百強企業資料,為同學們提供參考信息。

  通過這一系列的招聘會的成功舉辦相信會為同學們今后的就業選擇拓寬道路,同時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優秀的人才。

  (四)學生會學生干部素質拓展活動

  為增強學生會團隊的向心力和戰斗力,激發個人潛能,增強對他人的信任,增進成員間的親近感,考驗了成員的配合、協作能力,特開展本了活動名稱為人文管理學院學生會學生干部團隊素質拓展訓練活動于20xx年11月10日籃球場參加人員為學生會全體成員。參賽環節:“坐地起身”“銜紙杯傳水”這些環節很好地增進了成員間的親近感,考驗了成員的配合、協作能力。活動激起了大家的熱情,大家積極參與,現場笑聲不斷。以后還會繼續開展此類活動增強了學生會成員團結向心力。

  三、真理源于實踐之經驗總結

  經過開展主持人的培訓活動的開展我們要不斷的完善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如主持培訓活動與秘書處精英團隊風采展彩排時間沖突,致使學生會成員和團委成員一小部分同學不能參加,錯過這次培訓的機會;在信息采集總結方面缺少章法等問題,我們會在以后例會上做完各部門工作計劃將活動安排時間與各部門協調好,同時切實有效的開展部門培訓及素質訓練,發現問題,改正問題,在錯誤中總結自己,在總結完善自己,提升部門綜合能力,為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奠定人員基礎。

  四、滿懷激情憧憬人文之未來展望

  我部將計劃于下學期開展人文管理學院春華杯系列活動之人才模擬大賽或就業技能大賽。還會繼續開展“企業嘉年華人文在行動“之企業實踐活動讓我院同學走出校門直接與企業零距離接觸,讓同學們感受社會工作氛圍,做好為找工作進行面試等工作準備,為同學們將來的就業選擇打好基礎,有力的發揮出就業服務部的部門職能。

  這學期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就業服務部有收獲,有教訓。我們堅信在即將到來的的下半學期的工作中,一定會將我們學院學生會的“務實、求真”的工作態度繼承下去,呈現給大家更有意義的活動。使我院的同學都能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切實努力工作,深入落實人文理念,相信在我們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會使我院的明天會更好,與學院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就業工作報告11

  一年來,本社區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認真落實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千方百計解決居民就業,全年共解決戶籍居民就業14人,超額完成街道下達的'4人的目標任務,居民就業率達到90%以上。主要做法和成效簡要匯報如下: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保障就業

  本社區充分認識到就業和再就業是城市化后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為確保這項工作高效開展,我們成立了領導小組,制訂了工作制度,由居委會分管領導直接抓,指定工作人員協助,定期召開會議協調,全力解決本社區內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問題。

  二、落實政策,創新舉措,促進就業

  1、認真貫徹上級有關就業和再就業各項政策,結合本社區實際制定可行的措施辦法,切實解決居民就業問題。

  2、及時、準確掌握本社區失業人員和新就業人員情況,做到及時統計,及時上報,及早解決。

  3、充分利用股份公司下屬企業如鮑魚嘗游泳嘗水廠及治安隊、城管所等部門,吸納、培養當地人才,并積極聯系轄區內各類企業,創新舉措,建立經常性溝通協調機制,為企業和居民搭建招用工橋梁,擴大青年就業門路。

  三、加大投入,完善就業服務

  一年來,本社區逐步完善就業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建設:

  1、完善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硬件設施基本達到“五個一”要求;

  2、對有培訓愿望的失業人員,積極配合街道勞動服務中心做好培訓登記,落實培訓計劃;

  3、重新修訂獎教獎學制度,由居委會給予資助學費,鼓勵青年積極參加各種繼續教育,提升知識技能,為將來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矗

  過去一年,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到位,本社區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明年,我們仍將認真落實街道下達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積極創造各種條件,探索新辦法,尋找新出路,努力解決居民就業,爭取有就業意愿的居民全部實現就業。

就業工作報告12

  今年以來,岳池縣把全民創業促進就業作為富民強縣、改善民生的基礎性工程來抓,積極搭建創業平臺,培育創業主體,營造創業環境,培育和激發全民創業意識,吸引了一個個外出務工農民、大中專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進行創業,掀起了全民創業促進就業的熱潮。

  截至目前,該縣城鎮新增就業798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342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1人,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創業吸納就業“創業之初,我曾遭遇挫折,感謝政府的大力扶持,讓我樹立起積極的創業態度、正確的創業取向和誠實守信的創業理念,增強了自主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34歲的曾家方,曾是一名武警戰士,20xx年底轉業回到地方,他拿出軍人敢闖敢干的精神,在20xx年下半年創辦了“華信陽光”家具賣場。由于不熟悉家具行業的運作規律,家具賣場的資金鏈緊張,曾家方孤注一擲,賣掉了房子和車子。他的情況通過社區干部反映到縣就業局,工作人員立即幫助他申請小額貸款,獲得了一筆周轉資金。此后,曾家方又通過上對口專業培訓班,學到了實用的企業管理知識。經過幾年的悉心經營,如今的華信陽光家具賣場已成長為擁有1500平方米、三層樓的大賣場,每月納稅20xx多元,固定員工6人,曾家方的事業走上了正軌。

  該縣鼓勵全民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深入宣傳創業及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營造了“百姓創家業、能人辦企業、創業帶動促就業”的.氛圍。縣財政加大投入力度,通過為普通高校畢業生免費保管兩年人事檔案,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讓專業技術人員以資金、技術和管理等入股經營和收益分配,扶持他們創辦科技型企業、農業科技園等。同時制定了不同層次人群的培訓方案,安排了培訓專業設置和班次,對有自主創業愿望的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進行創業理念培訓,對現有非公有制企業主、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個體工商業主進行創業質量提升培訓,對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城鎮復員退伍軍人、城鎮其他人員進行創業技能培訓,對農民進行農村實用技術、農業科技、農產品加工和銷售經營知識培訓。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從參加培訓、開業指導到提供貸款扶持、落實稅費減免、后續服務等環節上實現全方位一條龍服務,為有創業愿望和能力的各類創業者給予職業發展的資金扶持,讓幫助創業者實現了夢想。

  同時,該縣通過深入開展20xx年就業援助暨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等形式多樣的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共有13000余名返鄉農民工、“4050”人員、殘疾人、失業人員等進行了求職登記,成功推薦就業1015人。

  “現在每月工資能拿到3000元左右,做得好有獎金,逢年過節老板還會發紅包,收入并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返鄉務工人員吳曉麗告訴記者,她以前曾在上海打工,因為沒文憑和技術特長,月收入并不高,除去房租、水電費、生活費、通訊交通費后,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后來,她通過縣人社局組織的招聘會,謀到了這份滿意的工作。

  職業培訓助推創業成功

  43歲的李友菊是原白廟鎮鐵木社的職工。上世紀90年代初,企業破產了,李友菊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她也曾隨南下打工大潮到廣東等地打工,后來為了照顧家庭,又回岳池擺過攤、賣過煙酒,也曾到餐館洗過碗,收入僅能勉強維持家里的生活。20xx年,夫妻倆在白廟鎮開了一家小飯館,由于缺少經驗,場鎮人口少,經營十分困難,夫妻倆只得關門,再次給別人打工。

  20xx年,積累了一些創業經驗后,夫妻倆又在九龍鎮體育路開了一家飯館。“房租高,人工貴,每月除去各項費用后,利潤很少。”李友菊回憶道。20xx年,當聽說縣就業局在組織免費技能培訓時,李友菊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李友菊根據培訓學到的知識,對餐館的定位、采購、菜品、人員管理等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和改變,通過外樹形象、內抓管理,餐館目前經營面積已達300多平方米,營業收入每月可達12萬多元,每月為國家納稅近20xx元。“以前做事懵懵懂懂的,通過培訓,該怎么做事一下就明白了。”李友菊說道,“感謝國家的政策好,沒有這樣的免費培訓,我的餐館就不可能做得這么好。”

  在這里上班的鄭春華以前在家帶孩子,靠丈夫一個人工作。“日子總過得緊巴巴的。”趙春華說。為了改善家庭狀況,趙春華經人介紹來到這家餐館上班。“現在一個月能有近1400元的工資,被評為優秀員工還會有獎金。”趙春華高興地告訴記者。據了解,餐館現有員工13人,基本工資都在1300元以上,且每年都會定時增加工資。

  今年以來,該縣把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創業培訓作為工作重點,努力創建創業培訓定點機構,為有創業愿望的人員開展創業培訓,發放《創業項目推薦手冊》,聘請創業顧問,加強創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創業者成功創業保駕護航。截至目前,創業培訓人員422人,占全年目標任務的100.5%,合格率達100%,創業成功率達50%以上。

就業工作報告13

  按照全省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精神,我市緊緊圍繞“抓好一個貫徹(即貫徹落實國發[200*]36號文件精神),主攻兩大工作目標(即擴大就業再就業和職業培訓)、奮力完成三大任務(即技能培訓、統籌城鄉就業和整體推進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的工作思路,認真貫徹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表彰暨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的安排和部署,采取切實措施,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上半年,全市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全面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一、基本情況

  上半年,預計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7萬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2.5%,其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00人,完成56%,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4050”等就業困難人員405人。完成73.6%;上半年城鎮登記失業率4.0%,比年度控制目標低0.6個百分點;實現新增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5.2萬人,完成52%,其中有組織勞務輸出7500人,完成50%;實現統籌培訓2.8萬人,完成53.8%,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6400人,完成53%,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1.5萬人,完成50%。我市培訓就業(再就業)工作總體上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為重點,大力加強政策宣傳和培訓工作。

  上半年,我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采取靈活多樣的措施切實加大了政策宣傳和培訓工作力度,

  一是按照省廳的安排和部署集中開展了以宣傳國家一系列就業再就業政策為主的專項宣傳活動,通過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機構作用,廣泛開展集中宣傳、送政策上門以及開辟宣傳專欄等有效形式,宣傳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是通過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大力宣傳各項政策,廣泛開展政策咨詢服務,為各類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以及就業困難人員提供一對一的政策服務,強化了政策宣傳效果。

  三是組織開展政策培訓會,我市6月13日至6月16日在赤水市成功舉辦了就業再就業政策培訓會,針對各級就業服務機構管理人員深入講解政策理論,使各級就業服務機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策,為切實貫徹執行各項政策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我市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還強化了對基層機構工作人員的培訓,通過提高基層工作人員政策業務水平,增強開展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活力,同時較好地提高基層機構服務水平。

  2、扎實開展專項行動,努力提高就業服務水平。

  上半年,我市相繼開展了再就業援助月活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等多項專項行動,對不同服務群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不僅提高了各級就業服務機構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還為促進各項就業再就業工作、實現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開門紅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在元月份集中開展以“實現就業、穩定就業、我們共同努力”為主題再就業援助月活動,不僅強化了政策宣傳和服務,還通過送崗位、送補貼服務,充分利用基層機構優勢,采取一對一的幫扶措施,開發出各類就業崗位安置困難人員就業和為“4050”人員落實各項補貼政策累計提供服務3000余人次,其中安置4050特困對象就業達到400人。

  二是在春節前后廣泛開展服務進城務工農民工為主題的春風行動,我市各級就業服務機構充分爭取政府的支持和領導,部份縣、區還專門安排財政資金支持行動,在廣泛宣傳農民工就業和維權政策的基礎上,大力開展勞動力市場秩序整頓,為農民工營造良好就業環境。與此同時,我市各級勞動部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全面向農民工開放并實行免費服務,廣泛開展搜集崗位信息、訂票、聯系運力等實實在在的服務,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春運期間全市共組織舉辦了15次專題招聘,其中市、區聯合舉辦大型專題招聘會2次,累計為農民工提供各類用工信息2萬余條,實現勞務輸出1萬余人。

  三是在4月份組織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活動,一方面深入挖掘民營企業吸納就業潛力,大力拓寬下崗失業人員就業渠道;另一方面為民營企業招聘搭建良好服務平臺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也為民營企業招聘急需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民營企業招聘周期間,我市共有700余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2萬個,有近3萬名各類人員參加招聘活動,共促進6000余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達2200人。

  3、開展專項調查調研活動,為政府制定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措施提供依據。

  上半年,我市分別開展了三次大型調查調研活動。

  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培訓專題調研,我市組織專門力量,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撰寫的《遵義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調研報告》為市委制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提供了可靠依據,得到了有關領導的好評;

  二是根據省廳的安排,我市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了農村勞動力就業情況調查,采取逐戶調查登記造冊,分級匯總上報的方式,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力求搞準數據,為實施農村勞動力資源管理和開發,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提供可靠的數據,目前此項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市將對調查數據作進一步的分析。

  三是按勞動保障部的要求,我市作為省廳確定的兩個調查單位之一,認真開展了靈活就業情況調查,基本摸清了我市靈活就業現狀,將為我市制定靈活就業政策發揮積極作用。

  4、加大培訓工作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就業競爭力。

  20××年元月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培訓工作,把下崗失業人員、城鎮其他人員、農民工統籌納入培訓計劃,上半年,共統籌培訓各類人員2.8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6400人,農村勞動轉移培訓1.5萬人。極大地促進了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為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民工外出務工拓展了就業渠道。

  5、積極開展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努力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

  20××年,針對我市大中專畢業生數量增加,就業難度增大的現狀,我局未雨綢繆,與有關單位有關院校主動銜接,廣泛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積極聯系用人單位,認真組織收集和發布用工信息,并在部分院校組織開展大中專畢來生就業指導和供需見面洽淡會。同時,我市在中職院校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組織中職院校畢業生通過勞務輸出到廣東、江浙等用人需求較大的地區實現就業。

  二、主要問題和困難

  上半年,我市的就業和再就業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和困難:

  1、地方就業再就業資金嚴重不足,相當一部分地方出現了拖欠下崗失業人員社保補貼等補貼費的情況。由于各地普遍存在資金缺口,地方財政又無力投入,致使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乏力、落實有關崗位補貼、培訓補貼困難。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極為不利。

  2、由于有關補貼政策操作辦法不明確,我市在開展職業技能鑒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以及靈活就業“4050”人員社保補貼工作方面缺乏政策支持,較大程度地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有相當一部分下崗失業人員表現出不滿。

  3、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滯后。近幾年來,我市在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勞動力市場建設初具規模,但由于涉及縣、區較多,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實現聯網運行較為困難,對提高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提高就業服務質量以及實施農村勞動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等工作造成了極大制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為切實貫徹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我市6月中旬在赤水市舉辦了就業再就業政策培訓會,會上,除深入講解各項政策,還客觀全面地總結了上半年的工作,對當前和今后一個階段的工作以及我市面臨的就業再就業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全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我市下半年就業再就業工作將繼續按照“抓好一個貫徹、主攻兩大目標、奮力完成三大任務”的總體思路,奮力不斷確保完成全年就業再就業工作各項目標任務。

  1、進一步強化政策宣傳,加大政策理論培訓力度,切實貫徹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

  下半年要繼續以宣傳《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的通知》為重點,全面宣傳中央、省出臺的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強化針對各級就業服務機構的政策理論培訓,力求使各級從事就業再就業工作的人員都能準確理解和掌握各項政策,切實把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2、以擴大就業再就業為重點,大力開發就業崗位,積極促進就業和再就業。

  一方面要繼續不斷地依托經濟發展,挖掘民營企業、工業園區以及社區就業崗位,全面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另一方面要堅持以擴大勞務輸出為重點,大力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促進城鄉統籌就業。

  3、進一步提高職業培訓規模和質量效益。

  要統籌整合培訓資源,不斷創新培訓模式,在繼續抓好下崗失業人同和城鎮其他失業人員職業培訓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嘗試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機制,努力擴大培訓規模和質量效益。

  4、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努力提高職業技能鑒定質量。

  下半年要繼續加大大中專院校“雙證書”制度工作力度,同時進一步推進就業準入工作,在加大鑒定工作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鑒定質量監管體制,努力提高鑒定質量和效率。

  5、以提高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推進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和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就業服務全程信息化。

  下半年要在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機制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整體推進的原則,加大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力度,根據金保工程建設要求,實現市、縣(區、市)就業服務機構聯網運行,加快推進街道(社區)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實現與市、縣(區、市)聯網運行,全面提升我市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

就業工作報告14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會議精神,在上級主管部門和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兩年實現穩步增長,校招生與就業處還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一、我校xx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基本就業情況。我校xx屆本科畢業生總人數為3748人。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業率為97.65%,師范類畢業生就業率為97.69%,非師范類就業率為97.57%;專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為97.96%。就業率達到100%的本科專業共有22個。

  2、畢業生就業的總體流向:普教職教系統就業1923人,占52.54%;

  企業單位就業1291人,占35.27%;黨政及事業單位就業235人,占6.42%;升學深造人數為128人,占3.50%;高校就業72人,占1.97%;部隊就業人數為10人。

  3、畢業生就業地區流向:粵西地區就業1728人,占48.91%;

  珠三角地區就業1630人,占44.32%;粵北、粵東、外省地區就業分別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措施

  堅持推行就業工作領導體制,努力營造就業工作良好氛圍

  1.學校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成功舉行,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各學院、處室黨政“一把手”、學生工作全體干部共同出席了會議,學校領導與二級學院一把手簽訂就業責任書,并對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得到全體師生員工有力支持。學校在逐年加大編制、經費、隊伍方面保障的同時,建立了校院兩級就業工作領導體制,學校層面校長負總責,學院層面院長或書記負總責,全面落實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過學校和學院的聯動,將各學院院長、專業系主任、專業導師、專業教師納入學生就業工作體系,分別承擔不同的責任。通過這些措施,“領導主抓、處室統籌、院系為主、全員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實效性得到了不斷的增強,就業工作“全校動員、全員參與、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圍正在逐步形成。

  2、堅持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增強畢業生就業適應性

  人才培養質量直接影響出口逐漸成為各二級學院的共識,各學院進一步加大了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度,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如:人文學院在人才培養中踐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斷拓展與國外(境外)教育機構的交流合作,畢業生境內、境外就業市場并進;外語院通過推行“3+1”人才培養模式和專業實踐體驗學習模式、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等大力增強畢業生的市場適應性;美術學院積極構建、實踐常規教學和專業競賽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有效增強了畢業生的動手能力;信息學院實施“2+2”人才培養模式及“雙師型”培養體制,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和拓寬就業面;化學院采取科學配置課程資源和特色化建設和隱性課程開發,有效提高了畢業生的實驗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等。

  3、堅持不斷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面提升畢業生就業服務水平

  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就業指導服務工作意義重大,國內眾多知名大學在就業指導方面的紛紛加大了投入。學校在資源緊缺、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通過組織就業指導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課件競賽,校外培訓學習等活動提高就業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積極推進就業“兩課”教學改革與創新,組織骨干教師參加校外高層次的就業指導課程培訓,探索新形勢下的我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畢業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不斷提高就業“兩課”教學質量。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注重加強畢業生就業技能的實訓,積極推動創業教育,增強畢業生創業意識。聯合校內各單位共同推出“就業實訓月”系列活動,共舉辦近50場/次高水平的就業指導與實訓活動,積極落實省廳“企業精英進校園”的要求,為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實訓搭建了優質的`平臺:如招生與就業處的公務員考試培訓、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校園模擬招聘大賽等,商學院的“總裁講壇”、“百度經理人”活動,數科院的“課堂教學十星比賽”“數學建模競賽”活動,信息學院的“it科技節”以及系列就業指導講座等。加強就業服務網絡平臺建設,保障就業信息發布渠道的暢通,同時依托網絡開展政策宣傳、就業指導等服務。招生與就業處聯合各二級學院召開“雙困”畢業生就業座談會、畢業班班干代表座談會及畢業班黨員代表議會等,幫助“雙困”畢業生解決心理上和求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同時,精心挑選合適的就業崗位,對“雙困”畢業生給予優先推薦。4、堅持就業研究與就業宣傳相結合,有效引領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

  針對畢業生甚至就業指導教師對就業市場及國家各級就業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學校進一步加大了對當年度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分析研究,如開拓就業市場的隊伍回來后都會將有關就業市場信息匯總招生與就業處,并及時整理分析后通報給各單位;在xx年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招生與就業處作了xx年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匯報,結合我校近年畢業生就業的總體情況作出了全面客觀的分析,使各單位對我校的畢業生就業狀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對各部門工作針對性的開展提供科學詳實的依據。在xx年我校學生工作研討會上,共有11位教師提交了8篇就業工作論文,其中二等獎一篇、三等獎兩篇、優秀獎四篇。在大量進行就業研究的基礎上,學校還通過印發資料、網絡宣傳、張貼海報、懸掛橫幅等方式大力宣傳國家有關就業政策,積極開展“到基層去,到艱苦地方去”的主題教育,幫助畢業生樹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戰自我,為建設小康社會建功立業的思想,積極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xx年,我校共有305名畢業生響應廣東省“三支一扶”專項計劃號召,志愿到貧困地區去建功立業。

  5、堅持加強對外聯系與對內整合,固拓并進推進就業市場建設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方法,并通過進一步改革創新機制,充分調動各二級學院積極性,有力地推動了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建設。一是精心設計、編印畢業生推介資料,及時通過網上網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業單位寄發宣傳資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業見習、實習等工作,抓住機會積極推介和邀請企事業單位來校招聘;三是聯合校內各單位,分別分批組隊奔赴省內十幾個地區走訪校友及企事業單位,積極推介我校畢業生,并誠請各類型用人單位到我校召開中小型招聘會;四是發動全校教職工通過電話、網絡、信函等途徑廣泛搜集就業信息,如向歷屆校友寄發《致校友一封信》,積極發動校友幫助師弟妹查找就業信息等。統計自xx年9月至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師范學院就業網”共發布864家各類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崗位27972個。其中,校內舉辦招聘的單位有182家,總共提供了5431個崗位;校外招聘的單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個崗位。

  三、工作展望加大保障力度,建構全員參與就業工作長效機制。

  1.與目前國內及省內同類院校的就業工作保障情況相比、與學生就業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業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除了努力按國家及省廳有關文件要求認真落實“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學生就業工作的考核評價制度,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等。要增強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實效性,真正落實“三個適度掛鉤”要求,不斷推動全員參與就業工作長效機制的建設和完善。

  2、強化市場導向,增強人才培養與就業市場的適配度。

  通過就業市場調研反饋及相關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當前我校畢業生競爭力仍需進一步提高。學校要全面研判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轉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全員參與就業工作機制,以推動各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配合學校的轉型升格,各專業教學也要結合社會需求和專業特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力氣培養適銷對路的應用型人才;同時要全面加強實習、就業基地的建設,適當延長及科學安排專業見習、實踐活動的時間,充分利用頂崗實習等活動,強化就業技能培訓,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結合專業特點,以各種競賽為載體,建設優質的學生實踐活動平臺,推動學生專業學習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3、增強指導實效,樹立科學就業觀實現充分就業。人才培養質量除外部的客觀條件影響外,學生主體的意識影響更為主要。從就業工作中的眾多個案來看,職業目標不明確,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是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不強,職業素質不高,就業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因素。很多學生就業主體意識淡薄,存在不少陳舊的就業觀念,“等、靠、要”思想依然嚴重,甚至對自己的就業不聞不問。就業指導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就業指導課程開發、就業指導活動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員參與、共同努力,在加大經費投入、建立就業激勵機制等保障情況下不斷加強對大學生職業理想與職業道德的教育、有效幫助大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就業環境,把握人才需求的發展趨勢,確立正確的就業目標,更新就業觀念,努力提高職業素養,以實現充分就業。

  4、創新市場開拓,崗位數量增加與質量提高并重。

  盡管我校每年為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在不斷提升,但與畢業生的就業意愿相比,我校就業市場的開拓力度仍需加大。學校要在目前粗線條的市場開發基礎上,針對各專業的就業狀況,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加各具體專業崗位就業信息量的供給。專業教師與社會相關行業的聯系非常密切,而且對本專業學生的情況也比較了解,要充分調動廣大專業教師、專家教授等的積極性,為畢業生提供更好的就業崗位。另外,在各行各業的歷屆校友也是我校就業市場的一筆寶貴財富,也要利用各種方式爭取獲得他們的支持,要做到想盡千方百計、走遍千山萬水、道盡千言萬語,為我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提供堅實的保障。

  5、創新服務平臺,拓展就業指導及就業信息發布渠道。

  當前就業工作信息化的迅猛發展趨勢,強烈要求我校就業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實現與社會同步。招聘場館的多媒體設備、學校信息發布戶外電子屏幕、就業信息移動網絡發布平臺等的增設亟待解決,以為我校就業工作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實現“幸福湛師”添磚加瓦。

就業工作報告15

  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農民只有循序從土地剝離出來,才能提高生活質量,才能加快現代化的步伐。黨的十六大提出,解決“三農”問題必須統籌城鄉社會經濟發展。“城鄉統籌”就是要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的競爭力,為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為農民增收開辟新的途徑。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創造條件,讓更多的農民離開土地,從而在工業化、城市化的牽引下完成人口與資源的優化組合。因此,部分農民失地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時代進步的需要。合理地離開土地,不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數農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農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農民失地失業;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而不是擴大社會不公。但在具體操作中也應認識到,農民失去土地之時,便是政府引導農民建立長久生活基礎的“歷史性時刻”。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須做好補償工作。更要考慮到失地農民今后的經濟來源和生活保障問題。為此,我們做了失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的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一)農村分布和農民收入情況。到20xx年底,奎文區共有人口33.9萬人,城鎮人口27.4萬人,農村人口6.5萬人。其中,城中無地村15個,人均0.2畝以下的村11個,0.2畝至0.5畝的村14個,0.5畝至1畝的村12個,1畝以上的村13個。鋼廠工業園區共有12個村,6652人,勞動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積均在1.4畝以上。20xx年全區農村經濟收入32.5億元,其中來自一產的3.9億元,占11.8%;來自二產的18.1億元,占55.7%;來自三產的10.5億元,占32.5%。全區農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774元,占45.7%;經營性收入1467元,占37.8%;農業收入636元,占16.5%。農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個,最多的為濰州路街道楊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個村,最少的為鋼廠工業園孫家村,人均2700元。

  (二)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近年來,我區把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農民就業通盤考慮,城鄉統籌,優劣互補,在做好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工作的同時,把街道企業、村辦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作為吸納農民就業的主渠道,不斷開發就業崗位,加強進城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從而形成了城鄉一體,工農一體的大就業格局,促進了全區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開展,保持了就業局勢穩定。

  到20xx年底,全區共有城鎮從業人口89935人,農村勞動力34101人,其中,年齡在20歲以下的占28%,20—40歲的占32%,40—60歲的占40%。從事傳統農業的0.77萬人,占23.3%;在企業打工的1.28萬人,占38.8%;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的0.78萬人,占23.6%;無業的0.44萬人,占13.3%。無地村中,從村集體積累、村辦企業效益等方面綜合看,就業情況可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辦集體企業效益比較好,村中80%—9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在本村企業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謀職業。這些村就業問題解決得比較好,基本上無農村勞動力失業問題,生活安寧,社會穩定。如廣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東莊村等。廣文街道李家村發揮集體經濟優勢,對自愿參與本村企業就工的村民實現全部就業。南屯村依托金寶集團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勞動力的73.7%。大虞街道東莊村結合舊村改造,騰出黃金地段聯合開發建設了早春園市場和沿街商業房,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據統計,全區在本村就工的農民達5980人,占全部勞動力的18%。

  第二層面。部分近郊村,村辦企業少,農村勞動力只有30%左右在村辦企業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謀職業,大部分家庭比較富裕,就業壓力不大。

  第三層面。大部分遠郊村、小部分近郊村無村辦企業或村辦企業效益不佳,部分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或自謀職業,還有部分無業,就業壓力大。如廣文街道東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劉家村等。

  (三)失地農民生活保障情況。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按照“政府引導、群眾自愿”的原則,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分類指導,采取不同的投保辦法,對村集體經濟條件好的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取村集體投保,村民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時,由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發放養老金;對村集體經濟比較好的村,如北苑街道沙窩村、丁家,濰州路街道丁家道口村等,采取農民個人繳費與村集體補助相結合的辦法,由村里統一組織為適齡農民辦理;對部分村集體經濟收入減少、村民收入較好的村,如櫻桃園街道西櫻、櫻南村,組織村民自己投保。目前,全區共有3979名農民參加農村養老保險,占農村人口的6.4%,其中無地農民2100人左右。二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近年來,立足區情實際,我們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在深入宣傳發動的基礎上,逐步將街村企業職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提高了社會保險對農民合同制工人的保障作用。同時,與經貿局、外經貿局聯合下發了《奎文區個體私營企業參加社會保險辦法》和《外商投資企業參加社會保險辦法》,努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做好應保盡保。到目前農民合同制工人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已經達到

  3711人。三是依靠村集體發放福利和老年生活補助金等方式解決。村里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主要依靠土地補償金和村辦集體企業收入。同就業情況相同,根據土地補償金多少和企業效益好差,發放福利待遇也分三個層面。第一層面。土地補償金多或村辦企業效益好的,對農民的生活保障待遇就高。大虞街道東莊村對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的村民實行了退休,每人每月發放150元生活費,節日期間發放面粉、食油等生活補助品,并且對村民住房及水、電、暖等進行一定數額的補助。第二層面。村集體企業效益一般或有部分集體積累,也能保證村民的基本生活。廣文街道中上虞村,每月給村民發100元生活補助費,一年發兩次面粉。第三層面。村集體企業效益差或沒有企業,集體資金積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上沒有福利和補助金,只給年滿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月發放30元左右的生活補助費,由于資金有限,這部分資金積累一旦用完,則60歲以上老人的保障也無著落。

  二、存在的問題

  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民在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觀念以及與其相聯系的隨之而來的就業、保障等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也是解決農民轉市民的關鍵。從目前情況看,失地農村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一)思想觀念沒有根本轉變。一方面,就業觀念差。農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習慣、思想觀念還停留在農民原有的層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飯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權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補助救濟,認為就業仍然是村和集體的事,通過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和通過其它途徑實現就業的意識較差。對參加社會保險沒有充分的認識,這些問題在經濟條件差的村表現的尤為突出。另一方面,社會保障觀念淡薄。在調查中,有50%以上村民對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齡將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問題的回答是:到時候再說吧,先把眼前的吃飯、孩子上學問題解決了就行。有些村領導希望能有一個比較好的保障方法來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問題,但沒有達成村與村民的共識。

  (二)社會保險開展難度大,覆蓋面窄。從調查情況看,全區無地或少地村的社會保障當前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保障覆蓋面窄。目前我區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民占適齡投保人員的比例不足四分之一,全區大多數農民的社會養老保障問題沒有解決。二是保障數額偏低。目前我區已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村大多數參保農民都存在繳費基數低,保障數額偏少的問題,尚達不到解決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目前我區大多數村已無土地,但這部分村的村民多數還沒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三是生活補助少。由于村集體企業少或效益不佳,許多村資金積累不多,僅靠有限集體積累來對村民或僅對60歲以上老人進行生活補助,且補助額度偏低。四是失業農民依然存在。農村無地后,青壯勞動力外出打工,但有相當一部分中老年村民無業在家,僅依靠村積累或土地補償金進行生活補助也難以維持長久。

  由于上述現實問題的存在,加上我區8個街道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經濟發展也不一樣,對農村社會保障帶來了一定困難。如廣文街道東上虞村負債大于資產,村里也沒有集體企業,村民主要靠外出打工和做小生意維持生活。如果參加農村社會保險,集體難以承擔繳納的社會保險費。還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體也有愿望,如廣文街道中上虞村,村集體有部分積累,但是不愿一下子拿出很多的資金為村民繳納保險費。村民的經濟水平也不一樣,有的農民從事個體經營,經濟收入較高,不在乎參不參加保險,甚至不愿參加。有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僅能保障基本生活和子女上學,也無力參加保險,造成了兩極分化的問題。

  (三)就業安置困難。 從我區目前的產業結構來看,有三分之一的農村勞動力處于就業不充分狀態,加上今后平均每年新增農村勞動力,就業壓力將不斷增大。從無業農民情況看,失地的中老年農民失業比率比較高。具體分析:一是企業提供的再就業崗位有限,安置大齡下崗職工十分困難,再要安排失地農民的就業更難。二是受下崗職工和外地來的打工者的沖擊,就業崗位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無地農民對工作挑肥揀瘦,這與外地農民工“肯吃苦、低報酬”的優勢形成鮮明對比。三是農民素質低,尤其中老年農民素質更低,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更難。由于文化程度低,掌握新技術難度較大,再就業困難重重。四是部分村辦企業效益不佳,也使失地農民減少了就業機會。五是失地農民中“弱勢群體”就業難尤為突出。這不僅包括身體上有缺陷的殘疾人和體弱多病者,還包括40歲以上的婦女,50歲以上男子農民。這些人有土地補償金,生活還能勉強維持,一旦補償金用完了,生活將無著落。

  (四)社會不安定因素多。失地農民中的青壯年由于無事可干,出去打工又怕累,又嫌報酬低,加上有一定補貼,就是在村里閑逛。他們因為年輕往往覺著生活無聊,于是或結伙鬧事,或坑蒙拐騙干起違法勾當。此外,因土地出讓或補償金問題處理不妥而引起村民集體上訪因素增多。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

  三、對策建議

  解決失地農民問題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兼顧,既要有利于推進農村工業化和城鄉一體化,又要從保障農民的生活需要出發。研究解決征地費用偏低、就業困難等問題,還要從保障農民長遠利益出發,探索制定深化體制改革的政策,從根本上解決失地農民的生活和出路問題,以維護社會穩定。

  第一,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既要有別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其它社會保險,又要考慮能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其它社會保險相銜接。

  (一)保障對象。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有關規定,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對象,為被征地時的在冊農業人口,具體保障人員,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會議或村民大會討論,由街道核準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審核確定,并予以公示。

  (二)保障形式。根據不同的年齡段,實行不同的基本生活保障,保障的重點是勞動年齡段內和勞動年齡段以上人員。

  1.對征地時已經是勞動年齡段以上的人員(男60周歲、女55周歲以上),直接實行養老保障,并建立個人專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制度。個人專戶由集體和個人繳費組成,記賬利率按實際收益率或不低于一年期銀行同期利率確定(下同)。政府出資部分不記入個人專戶,進入社會統籌賬戶以作調劑之用。繳費標準根據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標準、全省平均預期壽命和我區的具體保障水平(含增長幅度等因素)等綜合確定,一次性繳足(或不分年齡實行相同的繳費標準,或區別年齡分檔繳納)。保障對象享受的待遇應與繳費水平掛鉤,與經濟發展和承受能力相適應,原則上要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或比照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確定。保障對象去世后,其個人專戶中的本息余額可由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繼承。

  2.對征地時屬于勞動年齡段內的人員(16周歲以上,男60周歲以下、女55周歲以下人員),按實際測算標準(或不分年齡實行相同的繳費標準,或區別年齡分檔繳納)一次性繳足基本生活保障費用,為其建立個人專戶。個人專戶由集體和個人繳納的費用組成,政府出資部分也一并記入(記販利率同上)。在其未就業時,可從征地調節資金中發放不超過兩年的生活補助費,也可從征地安置補助費留存中解決;補助期滿后仍未就業并符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納入城市低保;就業后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其個人專戶儲存額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規定進行銜接和折算;就業后失業的,將其納入失業保險渠道,不再享受生活費補助;因年齡偏大或其它原因不能就業的人員,在到達養老年齡時,可享受與勞動年齡段以上人員相同的養老保障待遇,其個人專戶亦與之相銜接。繳費對象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后開始領取養老金;繳費對象未達到領取年齡死亡后,其個人專戶中本息可依法繼承。

  3.對征地時未達到勞動年齡段的人員(16周歲以下),按征地補償規定一次性發給征地安置補助費。當他們到達就業年齡或學習畢業后,即作為城鎮新生勞動力,參加相關的`社會保障。

  4、與現行農村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對已經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失地農民,原個人帳戶保持不變,到達領取年齡后其相應的養老金領取額,可與參加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的領取額合并,統一發放。建立失地農民基本保障制度后,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原個人帳戶保持不變,達到領取年齡后,分別領取養老金。

  (三)資金籌集。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關鍵是要落實保障資金。本著“群眾能接受,政府能承受”的原則,采取“三個一點”的辦法,即“政府出一點、集體補一點、個人繳一點”予以籌集。其府出資部分不低于保障資金總額的30%,從土地出讓金收入中列支;集體承擔部分不低于保障資金總額的40%,從土地補償費中列支;個人承擔部分從征地安置補助費中抵交。同時,按照以上“三個一點”籌集的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總額的5%,在土地出讓金中提取建立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風險準備金,以應對未來的支付風險。上述四部分資金,由國土資源部門在征地費用撥付過程中負責統一辦理,及時足額轉入財政局開設的社保基金專戶中,并抄送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費在規定時間內全額到位。

  (四)資金管理。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含風險準備金)實行收支兩條線和財政專戶管理,單獨建賬,專款專用,不得轉借、挪用或截留、擠占。要建立健全基金監督和管理機制,確保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安全運營和實現保值增值。

  第二,妥善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在失地農民群體中,勞動年齡段內的人員占大多數,做好就業安置工作是解決他們生產、生活出路的根本保證,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條件。要以提高農民素質為總抓手,不斷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實行“雙向選擇”的辦法,由村辦集體企業安置就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

  (一)加快經濟發展,增強經濟實力。推進農民市民化,城鄉一體化,必須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就業的基礎是發展經濟,只有經濟發展了,經濟實力增強了,才能為失地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使他們安居樂業。

  1.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實踐證明,中小企業在解決勞動力就業方面有著較大的優勢,在資本積累階段,尤其需要使用大量低成本的農村勞動力。因此,要繼續依托失地勞動力所在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借助征地補償中村集體留存部分,憑借有利的區位優勢,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和發展適度規模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4050人員,并同時享受國有、縣以上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失地農民自主擇業、自主創業。對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農民參照下崗失業職工的辦法,發放《再就業優惠證》,享受與國有和縣以上集體企業下崗失業職工同等的再就業優惠政策。同時,享受新辦企業和小額貸款擔保的優惠政策。

  (四)健全完善三級就業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區、街、村(居)三級就業服務網絡,為農民提供及時的、有價值的就業信息,并為他們提供免費的中介服務。在條件較好且閑散勞動力多的村定期舉辦勞動力市場,免費進行職業介紹。積極組織勞務輸出,實現異地就業。設立專門的就業服務熱線和網絡,為勞動力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總之,在對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和保障問題上要通盤考慮,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的有機結合,雙管齊下,全方位保障失地農民的利益,使農村經濟盡快融入市場經濟發展的良性軌道,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步伐。

【就業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追求就業最大化 -工作報告范文04-26

就業動員就業簡報11-05

實施“工崗快遞轉移就業促進計劃”工 作 匯 報 -工作報告范文04-26

酒店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

市委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

銀行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

安全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

銷售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

農場牧業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范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