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的總結報告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是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文化項目,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2009年一年來,××縣文化局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的要求和國家、省、市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安排部署,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不斷健全機制,突出重點,強化措施,整體推進,全面啟動了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利用工作,進展順利,成果喜人。
一、所開展的工作
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傳承活動的開展,我館在人力、物力、財力缺乏的情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⑴收集、整理民間壯劇田野調查資料和各鄉鎮上報民間故事,錄入成電子文檔。⑵為使我縣的非遺工作順利申報成功。今年4月有幸邀請到我省非遺專家組一行3人。到我縣剝隘坡芽村、歸朝后周村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座談會上專家組的幾位老專家,對我縣即將申報的4個省級非遺項目及非遺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⑶在非遺的申報工作中,我館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鄉走村串寨,收集資料,認真反復修改“坡芽歌書”、“××瑤族度戒”“××彝族跳宮節”“××壯族瓏端節”四個申報省級非遺保護項目以及坡芽四位傳承人的 (四)缺乏規范的傳承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后繼乏人,一些傳統技藝面臨滅絕。許多民間藝術屬獨門絕技,口傳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絕藝亡。保護人和觀念,要比保護簡單的物質更傷腦筋。現在愿意去學習非物質文化的人越來越少,不僅是因為很多人對這些沒興趣,更多的是因為它不會帶來經濟上的利益.而當今流傳下去的形式基本上也只有師傅傳徒弟的形式,范圍較窄。
由于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環境受到極大的威脅,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損害,甚至由于傳承人的逝去而瀕于失傳和消亡。隨著人們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嬗變,加之外來文化的影響等等,尤其是年輕一代越來越遠離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他們生活在充斥著網絡、選秀、圣誕節的環境中,喪失了對民族傳統文化的關注和熱愛,民族傳統文化受到了巨大的沖擊,使之逐漸失去了生存與繁榮的土壤。
四、下一步計劃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保護認識。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保護工作的宣傳教育,普及保護知識,營造保護的社會氛圍,豐富“文化遺產日”活動內容,提高干部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綜合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多種途徑進行宣傳報道,例如通過建立××縣非物質文化網站,來擴大對外宣傳,與世界接軌,從而提升我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二)鼓勵各種傳承方式。一是鼓勵個人、家庭、群體傳承方式。對于一些被特定的個人、家庭、群體所保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采用這種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所無法代替的。授予這些保有者非物質文化遺產保有證書、稱號,建立傳承人保證制度,對他們進行生活和其他補貼,并要求他們做好所保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弘揚工作。鼓勵他們帶徒學藝,舉辦相關傳習活動。二是鼓勵學校教育傳承方式。這是最有影響力,最有價值的傳承方式。
(三)大量開展民族文化活動。積極開展各種民族文化活動,通過舉辦民間藝術比賽、農民文藝匯演、民間工藝品大賽等活動,為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搭建展示舞臺,不僅提高藝人的積極性,還使廣大群眾感受到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魅力和深厚內涵,進一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達到全社會理解和支持的目的。
(四)開發文化產業。加強對民間工藝品的搜集、挖掘和組織、輔導工作,在此基礎上組織展覽、展銷活動,擴大民間工藝品的影響,開拓民間工藝品的國內外市場。開展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動。選擇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聚居自然村寨(能集中反映原生態文化的、建筑風格有特點的、生產生活習俗有特色的,如坡芽、牙牌等),建立保護區加以保護和利用開發,實施生態游、農家樂等民俗旅游項目。將文化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發展。
(五)建立健全的檔案管理。整理建檔,按照全國統一的編碼進行登記并分級建檔,形成資料庫。并采取數字化與網絡化等保護方式,利用音像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記錄,利用光盤等存儲介質或建立數據庫進行保存,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進行資源共享。
(六)、加強農村文藝隊伍建設。積極組織建立新的農村文藝隊,恢復老文藝隊,以獎勵的方式給予文藝隊解決資金困難問題,幫助解決服裝、道具、劇本和輔導等問題,大力扶持優秀文藝隊,讓其起到帶頭作用,發揮文藝隊的作用。
(七)、爭取讓全社會參與。采取成立民間協會等群眾性組織的保護方式,把一些有共同知識、技能、愛好的群眾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廣大群眾的力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作貢獻。
我縣近年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是頗為明顯的,國家級民間藝人黃正武、“××縣壯劇之鄉”等一批重要項目的申報成功,有力地提升了我縣文化品牌。盡管困難還很多,而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難的工作,但決不能因困難而讓我縣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廣泛呼吁,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非遺工作,形成合力,努力使我縣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重閃光芒。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情況的總結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04-29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英語作文08-25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保護05-02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看秦腔的文化創新04-27
開創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新局面04-27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國家文化發展04-27
余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領頭羊04-27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國家文化發展05-06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文10-08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