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校實踐工作計劃3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你所接觸過的計劃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實踐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 篇1
一、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于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二、工作措施: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并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復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更反對自由活動式,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論述,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使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結合班隊活動課、以及課余節假日時間,保證充足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在過程中指導學生選題、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加大勞動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力度。
(2)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作繼續深入的研究,特別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深度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指導學生設計采訪提綱、活動方案、填寫活動過程評價表,書寫活動感受等。各教師在期末對該課題的實驗情況進行專題總結,課題組撰寫階段報告。
(3)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于教師來說,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于學生來說,主要是設計并用好方案卡、行動卡、反思卡等。
3、加強課程管理
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并通過問卷、抽查等形式,了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檢查的重點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保證(課時、計劃等的落實情況);活動過程(活動設計、展開、總結等基本環節的落實情況);活動實效(有關活動成果、教師反思和學生反映)等。要將平時了解和專題檢查結合,督促教師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加強研究和交流。
要通過“沙龍式”、“案例分析式”、“對話研討式”等多種形式,交流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討論、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5、開發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實驗室、校園、古街道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家鄉的歷史名人和民風民俗等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主題: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等)
主題:我愛校園(校園花木調查、種數護樹行動、種植花草蔬菜、盆景展示、小昆蟲等)
主題:我與網絡(學會搜集資料、繪畫、發E-mail、下載影音)
主題:人與自然(家鄉的水資源、大氣資源、植被資源等情況調查,學會種植和培育常見的樹木和花卉(栽種、扦插、嫁接)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 篇2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背景及理論依據
(一)實施的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新課程實施以來,課程的價值取向已由以知識為中心轉移到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上,提出了課程內容選擇與自然、生活、社會實踐相聯系,使自然、生活、社會成為課程資源,這意味著課程已不再是一份教材,自然即課程,生活即課程,社會即課程。我們在對部分學校的調查中發現:在偌大的校園里,雖然進行了全面的多種類植被綠化和一些校園景點的布置,但缺少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觀察體驗、動手實踐的資源中心和活動基地。在新課程實施的大背景下,建立校園實踐基地,開展實踐體驗活動,既是促進國家課程計劃的全面落實,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也是開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基于此,學校根據周邊經濟、文化等社區資源,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全面化、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決定建設一個有效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校園種植實踐活動基地,研發《綜合實踐基地活動手冊》,以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
(二)實施的理論依據:
1、教育家米爾曾經說:“所有現存的好東西都是創造的果實。”華中師大教授楊再隋說:“要建構一種新型的教學生活,把教學過程還原為生活過程,把教學情境還原為生活情境,把教學活動還原為兒童的生命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于國家課程,是學校必須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管理、學校開發的三級管理課程。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具有開放性;隨著每一個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也隨著過程取向變化而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會在這個進程中,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
2、當今教育改革的新趨勢——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實踐活動反映了學生個性發展的內在需要,體現了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長,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他們的發展不僅僅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獲得的。綜合實踐活動為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充分發展創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有利于克服書本知識和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在實踐中發展。當今社會迅猛發展,產生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環境問題、道德問題、國際理解問題、信息科技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具有跨學科的性質,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理解這些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結合學校實際和周邊環境的優勢,開發校園實踐基地,可以為新課程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工作抓手,通過此抓手達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乃至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目標。
3、現在世界各地都在重視勞動技術教育,尤其是聯邦德國。他們有句名言,“我們的學生考試考不過你們,我們的學生做的產品專門賣給你們。”可見德國人十分重視學生的勞動技術并非常有成就。他們的學生的勞動技術在學校就得到了應有的重視,學生的勞動素養非常高。我們的學校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適應高考方面做的很多,恰恰忘記了“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千年古訓。導致小學生不會做家務,不會自我服務,在考上大學就是成功的背景下,“勞動最光榮”已經是口號、擺設。今天的教育已不能僅滿足于課堂,應該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把廣闊的生活空間作為師生共同生長的天地。伴隨著新課程的實施,一項全新的課程已開始顯露其勃勃生機,那就是新課程改革中所設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心理學、教育學理論。有研究表明:人的生活習慣和技能,3歲前形成50%;6歲時形成30%;其余20%是20歲前形成的。兒童和少年精力旺盛,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他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實踐教育,則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與生活能力將有深遠的影響。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目標與內容
(一)課程實施的總目標
整體規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序列,形成學校、家庭與社會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教育實施體系。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和研究,進一步優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豐富新課程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辟、各學科研究性學習的滲透延伸、信息技術的學習利用、社區服務的開展,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和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實踐技能,培養學生親近土地、熱愛大自然、關愛社會的思想感情,切實加強和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工作。
(二)課程實施的具體目標和內容
1、綜合實踐活動(校內基地)課程研究的實施目標和內容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引導學生了解關于種植方面的知識,認識并學會使用各種勞動工具進行簡單的勞動實踐,體驗勞動的快樂。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的開發,豐富植物類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實踐體驗中加深對自然的認識。同時通過花卉類植物的種植活動,綠化和美化校園,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本學期我校將繼續正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要求各年級、各班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來切實上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要求每位任課教師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目標要求: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習慣,不怕困難勇于合作的精神,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對自然對家鄉的熱愛和公民的意識。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征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或“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繼續按長短線結合的方式推進,其中長線主題活動各年級要求完成兩個,由各班自主選擇,可以為“江海文化”的“人文篇”(如張謇精神、海門山歌等)或特產篇(如三星繡品、三星葡萄、三和獼猴桃、海門山羊等),也可以圍繞“節日文化”(如清明、端午、立夏等),還可以抓住上海世博會召開的契機開展相關研究。同時要注意學科、活動的整合,結合“每月一事”中相關主題活動,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視野統籌兼顧,有效開展活動。每次大主題單元活動,都要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要注意豐富閱讀內容,增加與社會互動和研究的成分,同時要注意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并嚴格按照教研室規定整理資料包。對需要學生上網收集資料的,信息技術教師要積極協助,按要求認真輔導學生上網收集資料,提高學生網上收集資料的能力。
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評價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伙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記、設計說明,還可以是主題演講、口頭匯報……;手段上可以是開展辯論會、成果展覽會、表彰先進、公布評價成果等。
五、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2月份)
1.各年級進行初步選題。
2.根據年級組的選題統籌安排,制定學校綜合活動計劃。
(二)實施階段(3—6月上旬)
1.各年級根據學校計劃制訂年級組和各班的綜合實踐活動計劃,設計好活動方案。(3月上旬)
2.各年級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并收集好過程性資料。
(三)總結階段(XX年6月中下旬)
1.各班級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資料包的整理
嚴格按照教研室規定整理資料包:①學校課程實施方案和一學期年級計劃②每次主題活動方案③每次主題活動年級里簡單的實施方案④四到六年級每次主題活動要有班級實施小計劃⑤學生活動手冊(要求原生態,可挑選一部分有意思的,不少于10本)⑥活動照片⑦師生圍繞活動寫下的文章(約10篇)⑧相關佐證資料,如活動照片、手工作品等⑨每次主題活動總結。
2.根據教研室要求,每個活動都要撰寫過程性案例反思,并上交。過程性案例反思包括五個版塊:活動主題—活動方案描述—活動過程寫實性描述—活動效果介紹—活動反思。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06-11
實踐學校工作計劃01-20
關于學校實踐工作計劃4篇04-30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六篇05-02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6篇04-30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8篇04-30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八篇05-02
關于學校實踐工作計劃三篇05-01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九篇05-02
學校實踐工作計劃合集7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