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精選1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是時候開始寫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怎么寫才不會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工作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深化課程改革,將優化學習過程、促進課堂教學改革人本化作為新學年教學工作的基本思路,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全方位打造學生的素養,全面提升育人品質。在學校校委會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求真務實,干事創業,扎扎實實地搞好我校的教學常規工作,創生和完善我校的教學評價制度,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課程部成員工作分工及措施
課程部副主任—王建光:
分工如下:
1、在校長辦公會的領導下安排任課教師;
2、負責"教學常規管理"中的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聽評課、作業批改、輔導;
3、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命題、考試、閱卷及總結,組織競賽考試、招生考試工作;
4、名師主持人的管理及教研活動;
5、落實上級與教學有關的文件;
6、教學總結。
落實措施:
(一)大力加強名師工作室和備課組建設,將教研活動落到實處。
名師工作室必須發揮教學發展的導向功能和教學改革研討功能,發揮對本教研組教師教學改革的檢查督促功能,要能從戰略研究的角度加大學科改革的力度。名師主持人要認真履行職責,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指導、負責學科有關的教育教學活動,指導本學科的教學工作,要隨時了解本學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積極參與、指導解決。學期初要有教研活動計劃、學期中要有活動記錄、學期末寫出工作總結。備課組長要主動與名師主持人搞好配合,搞好教學和研究。備課組的功能則側重于戰術研究,精心研究教學中具體操作問題,研究教法學法,研究教學重點難點,研究作業,研究考試。備課組活動針對性要強,積極開展互幫互學、互促共進活動,落實同組結對等措施,提倡友情合作,創設和諧寬松的競爭氛圍。名師主持人、備課組長有責有為就有位。要增強團隊精神,同事之間相互協作,形成合力。教研活動首先要做到“五定”,即:時間、地點、主題、主講人、記錄人。每次教研活動前,名師主持人、備課組長要作好充分的準備,寫出詳實的活動教案,在活動中積極發言,作好活動記錄,注重活動的實效性,帶領全組教師扎扎實實地搞好教研活動。本學期教研活動采取(2+1)模式,兩節教研活動安排在大周,具體的時間是語文:周一上午1、2節,數學:周二上午1、2節,外語:周三上午1、2節,理化生:周四上午1、2節,政史地:周五上午1、2節,音體美:周六上午1、2節。這是我校開展教學研究的一個固定時間,活動的內容一般是第一節聽課,第二節評課并學習上級文件、集體備課、教學研究、檢查教學常規等。本學期的名師主持人及備課組長宣布如下: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語文——王素美 數學——馮坤福 英語——鄭兆青
理化生—卜瑋瑋 政史地——張淑娥 音、體、美、微機——臧福運
各年級備課組長宣布如下:
七年級:語文—徐珍 數學—李楠 英語—臧梅 政治—王翠嵐
歷史—吳青春 地理—王紹剛 生物—楊國卿
八年級:語文—郭清秀 數學—李永敬 英語—張燕 物理—趙泉溪
化學—朱翠杰 政治—趙金友 歷史—趙志海 地理—李煥杰
生物—卜偉偉
九年級:語文——畢金善 數學——鄭兆硯 英語——楊金泉
物理——鞠習明 化學——張雪蓮 政治——郭秀軍 歷史——葛艷霞
全校學科備課組長美術——臧福運 微機——李正輝 體育——林夕杰
(二)集體備課: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五科方面仍然采用導學稿的模式,將備課、上課文本融為一體。其他學科仍要求教研組集體備課,有統一的備課電子文稿。在上周課程部集體會議中已經將新學期的導學稿編寫任務安排下去,要求在9月15號前腳稿編印。但在導學稿的使用上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使用“導學稿”進行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批、精練,有發必收,有收必批(可抽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2)導學稿的二次使用。為了提高導學稿的“信度”,有效利用導學稿,建議教研組平日小考的題目100%的應來自導學稿,級部月考時的題目有60%應來自小考的試卷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導學稿應達到“教、學、考”的統一。
(3)使用導學稿要充分彰顯師生的個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要填寫,教師的教后感要填寫。“修改意見”欄要填寫完整。對學生活動要精心設計,務必將學習任務落實到學生思考、練習、交流、展示、操作中;理科教師要精選習題,進一步提高課堂練習的質量,文科教學要注意知識積累的備課。
(4)反對使用導學稿將教材摔開的做法,教材不能不看。
(5)導學稿與新教材比較在內容的編排上可能有些不一致,在使用時可以調整,但不能不用。
(6)各科名師主持人要將導學稿的使用作為教學常規檢查的一項必備內容。
(三)課堂教學
根據新學期李書記在全市中小學教育教學會議上的講話精神和教研室《關于在全市初中小學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意見》,新學期我們將優化學習過程、促進課堂教學改革人本化作為教學工作的基本思路,繼續推行“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開展深度調研,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深刻反思。在9月下旬開展“我的課改我反思”活動,由各科名師主持人負責組織安排。針對校長聽課日活動中校長總結歸納的十個現象進行自我反思:
(1)千篇一律
(2)只圖少講
(3)放任自流
(4)節外生枝
(5)黑板被少數學生占用
(6)多媒體運用裝門面
(7)學生討論走過程
(8)教師提問代替學生自學
(9)口頭練的多,動筆練的少
(10)淡化教學常規。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列舉自己在教學中的無效和低能環節,并形成反思總結,各科名師工作室進行匯總,學校課程部統一匯總形成學習材料。在反思過程中,還要求各名師主持人帶領同組教師特別針對李書記講話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教師的教能否代替學生的學”、“滿堂灌體現了教師的辛勤還是懶惰”、“課堂教學過程的實質是什么“、“誰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把問題留在課后是一種什么樣的
教學行為”、“好成績究竟是怎么來得?”。通過這次發反思、大討論活動,促進那些對課改拖沓、敷衍的教師重新修訂教改思路,全校教師達成共識,以新的精神重新投入到課改中來!
2、新學期,堅定不移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折不扣的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繼續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要進一步完善和創生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針對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進行重新修訂,努力使之進一步深化、提升。探索“自學互助學習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學校課程部組成以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各類能手、特級教師等典型人物組成的攻關小組,針對賽講中所發現的問題、閃光點,對原有教學模式重新修訂,力圖使之更加具有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以此將我校的課堂改革引向深入!
3、繼續深入開展“周一校長進課堂當一天學生”的活動,引領課堂教學改革走向規范和深入。
上學期,我校開展周一校長聽課日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長進課堂,以參與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針對所發現的問題,校長們立即召開調度會,針對個別教師仍然存在的穿新鞋走老路、改革意識不強、淡化教學常規等問題進行分析、調度和落實,更便于從實踐層面引領學校課堂改革走向深入。新學期我們仍將深入開展該活動,改以前的輪流在各班聽課為每周一選擇一個班級全天聽課活動,倡導校長、副校長深入到班級當一天學生,與學生、老師們一道研究課改,研究班級管理,研究學生的養成教育,深入第一線傾聽來自學生對課改、教師和學校的呼聲。
4、以賽促教,以賽促學。
遵循李書記的講話精神,新學期我們將開展“樹標、學標、達標”活動,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課程部結合校長聽課日活動,組織開展“賽課活動”。10月份將組織第一輪“賽課”,改輪為“樹標”課,由名師工作室牽頭組織,學校校長、副校長、各中心主任隨機參與,通過第一輪的“賽課”,以學科為單位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學科的一等獎為本學期的“樹標”教師。12月份開展第二輪“賽講”活動,本著教師自愿報名參與的原則,該輪“賽課”為全校教師參與聽課,集中時間、地點,要求全校教師都參與聽評課,打破學科界限,評選出校級“賽課”一二三等獎,所選拔出的一等獎將參加諸城市的賽課活動。在本學期的賽課活動中,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也要參加賽講活動。
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我們堅持在每學期的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前分別舉行兩次競賽考試,分別取優秀生的百分之十五和后進生的百分之十五參加競賽,最大限度地做到了抓兩頭,帶中間,從最后一名抓起,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傳統的數、理、化、生、英語等競賽力爭走在前頭、未雨綢繆。早發現苗子、早進行培養、早開展輔導,力爭在各項競賽中再創佳績。同時,在校內積極開展語文閱讀寫作競賽(將龍源文化、《龍源晨讀》、《經典詩文背讀》等內容列入其中)、地理、歷史、政治學科知識競賽,同樣設立校內一二三等獎和輔導教師獎,與參加縣級競賽獲獎一樣納入量化考核。以此為更多的學生搭建展示的平臺,全方位鍛造學生的素養。以競賽促進學生的學習。
5、深入開展讀書活動。
新學期將以名師工作室為龍頭深入開展教師的讀書活動,由各科名師主持人確定本科需要閱讀的書目并形成報告呈交課程部,由課程部呈報學校圖書室。對于讀書活動要堅持長期性、永久性、制度性,要求各科教師撰寫讀書筆記,學期末撰寫讀書體會。
6、成立師生發展研究中心,發現典型,推介榜樣,搭建高層次的交流平臺。
針對學校督導部的日常督察以及校長聽課日發現的典型,將在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改革、學校重大活動等涌現出的典型作為研究課題,由師生發展研究中心組織專人進行調查、訪談,撰寫材料,在學校校報上推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吳連中老師的班級管理經驗、臧梅老師的教學神話、張桂富老師的改革經驗給老師們提供了更切合實際的經驗,帶動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7、形成專題研討制度。
該項活動由課程部具體負責安排,針對課改過程中發現的共性問題以及在聽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定期組織專題研討,在學期中安排同一問題的專題研究周,內容包含:聽研究課、集體評課、集體研討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保障。
同時各名師主持人、備課組長在帶頭構建“學生自主高效課堂”的同時,要注意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具體做到:1、以課堂為中心落實學科教學建議;2、以課堂為中心抓好教學常規落實精細化;3、以課堂為中心抓好校本教研精細化;4、以課堂為中心抓好學習小組管理精細化。
(四)本學期我校的學科教學意見如下:
語文科:加強課標學習;注重課題研究,以先進的教學思想引領語文教學;繼續抓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學好新課標,統研新教材,把握新理念;抓重點課題的研究,以先進教學思想引領語文教學;繼續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教育隨筆撰寫。語文教學習慣的養成重點抓好:一是課外閱讀,主要是名篇名著的閱讀。閱讀課根據教研室的意見,從語文課時中辟出,課外閱讀將繼續納入期中、期末考試的內容。今年我校語文、英語兩科的部分教師利用暑假的時間編寫了閱讀材料,極大的豐富了閱讀的內容,要很好的利用起來;二是正確的寫字姿勢、工整美觀的書寫,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書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七年級在新生入學之處切實抓好書寫習慣的培養,九年級應抓好應試書寫訓練,八年級同樣要抓好過程訓練。三是抓好學生日記和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可以固定程序,建立以下欄目:
(1)為、這本書寫一句話廣告;
(2)內容介紹500字左右;
(3)精彩片段摘抄500字左右;
(4)點評其中的一個典型人物或典型情節,300字左右。
今年濰坊教研室制定的語文教學模式是“1+3”模式;課堂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的內容重在解決學生的重點疑問、品味語言;教學目標的落實重在看學生解決問題及交流的情況;學習效果重在學習小組合作有效。
課堂教學方式:小組學習、交流展示、反饋檢測;
三種課型:單篇閱讀、單元閱讀、作文評改。
繼續開展朝陽讀書計劃系列活動,有征文比賽、古詩文背誦、寫字比賽、讀書演講比賽等。
數學科:進一步改變教師觀和教學觀,繼續推進教學改革,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豐富教學資源,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大面機提高教學質量。
·堅定地、毫無保留地把“話語權”還給學生,確立學生的課堂主人的地位;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首先要指導學生搞好預習,預習時,一要明確預習的目的、任務和要求,二要了解本課內容的重難點以及知識發生過程,三要嘗試練習,四要記錄不理解的問題。其次,課堂上要給學生盡量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自學、書寫、討論、思考、回答;再次,嘗試課后實踐,將數學能力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豐富資源,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重在培養學生的兩個意識。結合生活實際,合理使用教材,培養學生用數學思想來分析實際問題的意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
·勤于質疑,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預習時質疑;在課題學習中質疑。
英語科:進一步落實濰坊市提出的`“三三制”對英語方面的教學要求,落實我市教研室提出的“應用英語”學用活動的要求,大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物理科:
1、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
2、加強新課標、新教材的研究,學好用好新教材;
3、抓好備課環節,促進教學常規的深入落實;
4、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搞好學生學習常規的深入落實;
5、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作用,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6、科學布置作業,提高學生作業質量;
7、落實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
化學科:
1、本學期教研將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工作重心,突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常規教學工作:培養學習興趣,八年級搞好入門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同時要教給學生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
3、在課堂教學中,一節課講授不超過1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不少于30分鐘;目標明確具體;用語、實驗操作規范,落實“雙基”;“觀察性實驗”教師要規范演示,“探究性實驗”要精心準備,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并實施實驗,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減緩坡度,降低難度、控制進度,不要盲目增加新教材已經刪除的知識;合作討論的問題要有價值;習題精選,注重生產生活實際,適當增加開放題;習題講解注重方法技巧;
4、化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要求:要具體,書面形式最好;分類布置復習性作業、鞏固性作業、提高性作業;
5、扎實落實杜郎口經驗,創造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只注重形式,忽視內容;不能只學形式而忽視實效;不能只關注教師課堂活動而忽視課前的工作;加大課堂調控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歷史科:
1、科學安排教學進度,有條不紊地完成教學任務。
本學年上學期教學時間長,下學期相對較短,因此在安排教學任務時,上學期相對重一些,下學期相對輕一些。具體教學進度如下:七年級歷史以11課作為期中期末的分界線,八年級將濰坊鄉土歷史的學習由下學期挪移到上學期講授,以減輕下學期的課業負擔,同時擬定在下學期提前開設初三歷史的內容,以便為以后的中考做準備。九年級歷史主要深鉆教材,減少授課過程不必要的內容和環節,加快授課的速度同時要確保實效性。
2、強化課標和教材學習,切實把握和駕馭新教材
3、優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益
4、突出備課重點,提高備課質量
(1)備好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練習課
(2)新授課的備課要把握重點、難點、明確教學要求
(3)圍繞“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活動,體現“自學、合作、探究”和“15+30”模式。
(4)備導學提綱。
地理、生物科:
1、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構建開放式課堂;
一節課講授不超過1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不少于30分鐘;目標明確,當堂檢測反饋,“堂堂清”;理清線索,設計導練提綱,理清知識層次,構建知識結構。多理解,少死背。
2、加強平日教學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會考命題更加體現綜合性、系統性和實用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系統訓練作為一項重點來抓。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揮集體智慧,搞好集體備課;
4、轉變濰坊鄉土教材的教學形式;
教師要將鄉土教材內容與生物教材知識進行有機結合,才能解決與鄉土教材有關的問題。
5、適當加快教學進度,應對學業水平考試;
6、堅持不懈抓好學生良好習慣培養;
7、加強和完善生物實驗教學及地理地圖教學。
音樂科:
1、 提高認識,開齊開好音樂課;
2、 積極探索,開展以改革與創新為主旋律的教學活動:
(1)注重音樂審美體驗;
(2)注重體現學生為本;
(3)注重改進教學策略;
(4)探索上好欣賞課。
體育科:
1、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根據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組織形式力求多樣,不拘一格。能合理正確地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
2、積極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校體育的健康發展。根據學校實際和特點,開展各項體育活動,搞好課余體育訓練,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認真組織學校課余體育競賽,定期舉辦各種類型的運動會。
美術科:
1、 正確理解美術新課程標準,努力縮小課標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轉變教師角色,端正教學態度體現教學民主優化教學過程;
2、 積極開展課外美術活動,拓寬藝術教育途徑。
(1)聽課安排。
根據本學期的課堂教學的改革意見,10月份將組織第一輪“賽課”,11月份舉行“樹標”課,由名師工作室牽頭組織,學校校長、副校長、各中心主任隨機參與,通過第一輪的“賽課”,以學科為單位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學科的一等獎為本學期的“樹標”教師。12月份開展第二輪“賽講”活動,本賽講分二、三等獎中的各等級內的比賽,該輪“賽課”為全校教師參與聽課,集中時間、地點,要求全校教師都參與聽評課,打破學科界限,評選出校級“賽課”一二三等獎,所選拔出的一等獎將參加諸城市的賽課活動。在本學期的賽課活動中,音樂、體育、教學意見》,明確本學期學生日記、閱讀的任務和要求,并制定學生日記、閱讀計劃及措施等;
(2)語文課外閱讀,主要是名著名篇的閱讀,要保證每周2節課的正式閱讀課,確保閱讀活動開展的效果。課外閱讀將繼續納入期中、期末考核內容。
(3)抓好學生日記和讀書筆記,建立正規的作業本,教師要有定期的批閱和總結講評。本學期將在期中考試后,舉行一次全校學生日記、讀書筆記展覽,其展覽評比結果將納入相應學科的教師工作量化。
(4)充分利用好我校自己編寫的英語閱讀教材,合理安排閱讀課。
(5)學生手抄報及征文活動將隨時按上級有關教育部門的通知要求制定并組織實施本校的學生手抄報及征文活動。
2、關于音體美教學。
(1)音體美教研組長要帶領本學科教師認真學習市教研室下發的本學期教學意見,并領會實施。
(2)深刻領會新課標,創造條件,努力縮小課標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3)潛心鉆研,從容駕馭新教材,提高教學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2
一、組織機構
1、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高景美劉瑞明擔任校本課程主要決策人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進行全面實施研究。
副組長:初良英(教務主任)項寶琴(教研主任)
戚世英(發展評價主任)賀金玲(政教主任)
負責組織落實、協調、檢查校本課程進行中的事物性工作。
成員:李桂秋(教務干事)祖春芳(發展評價干事)李廣東(政教干事)
主管校本課程的具體信息、資料收集與校本課程檔案管理工作。
2、課程實驗組主要成員
馬蘭黃瑛馮秀英韓玉香鄭加紅張文權孫明星洪霞王建玲李祖華陳艷萍肖勇李凱秀宋學斌馬艷霞畢桂貞崔靜雯丁建軍張瑞琴李紅兵李海霞戚世英
二、開發背景
二十一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課題的知識經濟時代,因此,二十一世紀將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但是,現行基礎教育的課程,基本上是一種“維持性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體系無法承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任。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新的舞臺。
我校始終堅持全面育人的方針,以培養現代化人才為目標,以創新教育為方向,形成了“以人為本,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宗旨。我校進行了教師培訓,培訓的重點除了介紹“多元智能”課程的理外,還選送有關人員出去學習,教師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為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我校根據黨教育方針,國家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結合學生興趣,充分利用學校及社區資源,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
三、開發目標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我校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提出了選修課和活動課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
2、具體目標
選修課:在完成教學規定的課程標準規定的必修課后,培養學生語文書寫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與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讓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環保意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課:藝術類;培養音樂、美術興趣,提高藝術鑒賞能力,少數同學藝術特長得到發展。體育類;增強體育意識,提高健身能力,初步掌握基本健身技能。技能類;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和語文寫作能力,初步學會計算操作。學科類;通過課外活動,培養一批尖子。
四、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多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時間與想象、創造空間。
2、自主性原則:學生在“自選科目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意愿,報名后按各自選擇組織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
五、課時安排:
每周1課時,安排在下午。
六、組織實施
開發內容
(一)選修課程:
1、學科課程:英語聽說、語文口語交際、語文寫作、語文閱讀積累。
2、微型課程:法律知識、環保知識、心理講座。
(二)活動課程
藝術類:聲樂合唱、舞蹈、腰鼓、剪貼、書法、繪畫。
體育類:乒乓球、武術、棋類。
技能類:英語語音語視聽閱讀、科技制作、計算機。
學科類:數學競賽指導、英語閱讀競賽指導、語文作文競賽指導。
七、教學評價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考試或考查方式,但要做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差”記錄,作為“優秀學生”評價條件。
(3)學生成果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異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作品及在活動中、競賽中取得成績的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記入業務檔案。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3
今學期是我們實施新課程的第一個學期,為切實讓廣大教師學習好新課程,把握好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實施好新課程,制定如下實施計劃。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
1、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科研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抓新課程的實施;建立以鄉教育辦公室分管初中業務的曹林同志為組長,學校分管具體業務的同志為成員的的新課程教研室,進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建立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召開新課程研討會,組織研究課,作好研究記錄,保證研究探討的連續性和完備性。
2、完善考評制度。學校制定出詳細的考評細則,對教師實踐新課程進行考核,對教師成績并入本學期綜合考評,記入個人檔案,作為評優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
1、嚴格學習制度,規定每周一下午為固定學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內容,落實保障措施,將學習情況納入對教師的考核量化。本學期的重點學習內容是各科新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及有關新課程方面的理論文章,每位教師本學期做新課程學習筆記不少于一萬字。
2、積極組織有關新課程方面的論文撰寫、評選及征文活動和教案評選活動,要求教師圍繞新課程的內涵、目標、任務、措施等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并結合自己在實踐新課程中的教學體會,寫出有獨到見解的優秀論文,鼓勵教師精心設計教案,實踐好新教材,對優秀論文和優秀教案及時向上推薦和上報。
三、努力提高教師素質
1、把年輕的教學能手、教學骨干作為實踐新課程的領頭兵,鼓勵他們積極投身于新課程的學習實踐和研究,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的時空。
2、有重點的培養。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讓他們參加大型的或較高層次的理論學習和研討會,增強課程改革意識和改革能力。
3、充分發揮能動作用,鼓勵教師從教學中發現問題,主動研究,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課外活動等教學環節中,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壓擔子
每學期給教師定目標、定任務:學校規定每位教師都要有自己的實驗課題,對實驗課題要有計劃、有實施方案、有實驗記錄、有階段性總結,每位教師都要結合教研教改實際,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和精心設計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開課或示范課。
5、發揮示范作用,提高整體素質,采取一幫一結對子的形式,營造出一個互相激勵,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改革氛圍,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新課程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總之,我們將在縣教育局的領導下,依照縣教研室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認真研究、勇于探索,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及時調整思路和方法,把新課程實施好,使我校教育教學水平有一個大提高。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4
今學期是我們實施新課程的第一個學期,為切實讓廣大教師學習好新課程,把握好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思想,實施好新課程,制定如下實施計劃。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
1、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科研領導小組,由校長親自抓新課程的實施;建立以鄉教育辦公室分管初中業務的曹林同志為組長,學校分管具體業務的同志為成員的的新課程教研室,進一步完善教研教改制度,建立教科研工作制度,定期召開新課程研討會,組織研究課,作好研究記錄,保證研究探討的連續性和完備性。
2、完善考評制度。學校制定出詳細的考評細則,對教師新課程進行考核,對教師成績并入本學期綜合考評,記入個人檔案,作為評優的重要依據。
二、加強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
1、嚴格學習制度,規定每周一下午為固定學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內容,落實保障措施,將學習情況納入對教師的考核量化。本學期的重點學習內容是各科新課程標準,《走進新課程》及有關新課程方面的理論文章,每位教師本學期做新課程學習筆記不少于一萬字。
2、積極組織有關新課程方面的論文撰寫、評選及征文活動和教案評選活動,要求教師圍繞新課程的內涵、目標、任務、措施等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并結合自己在新課程中的教學體會,寫出有獨到見解的優秀論文,鼓勵教師精心設計教案,好新教材,對優秀論文和優秀教案及時向上推薦和上報。
3、通過走出去和請進來的辦法,促進新課程的學習,本學期打算請縣教研室的領導就新課程方面進行理論講座和發表指導建議。積極參加縣教研室組織的外出培訓學習,本學期我校打算由校長帶隊到xx中學、xx中學、xx初中聽課學習,通過學習我們力求達到三個認識和四個轉化:
(1)提高對新課程的認識,增強教育改革的責任感。
(2)提高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3)提高能力意識,樹立新的教育質量觀。
實現四個轉變:
(1)傳授知識教學向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轉變。
(2)實現由單向交流向~互動轉變。
(3)實現有封閉性課堂向選擇性、開放性、性課堂轉變。
(4)實現由重結果教學為重知識形成過程的轉變。
三、努力提高教師素質
1、把年輕的教學能手、教學骨干作為新課程的領頭兵,鼓勵他們積極投身于新課程的學習和研究,為他們創造展現才能的時空。
2、有重點的培養。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讓他們參加大型的'或較高層次的理論學習和研討會,增強課程改革意識和改革能力。
3、充分發揮能動作用,鼓勵教師從教學中發現問題,主動研究,從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和課外活動等教學環節中,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4、壓擔子
每學期給教師定目標、定任務:學校規定每位教師都要有自己的實驗課題,對實驗課題要有計劃、有實施方案、有實驗記錄、有階段性,每位教師都要結合教研教改實際,寫出一篇高質量的論文和精心設計一篇教案,每人上好一堂公開課或示范課。
5、發揮示范作用,提高整體素質,采取一幫一結對子的形式,營造出一個互相激勵,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改革氛圍,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新課程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總之,我們將在縣教育局的領導下,依照縣教研室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認真研究、勇于探索,積極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及時調整思路和方法,把新課程實施好,使我校教育教學水平有一個大提高。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女紅組共有學生16人,他們天生活潑好奇,課堂上大多是愛提問的孩子,對于不明白的事情總有一種好奇心,總喜歡刨根問底。只要教師善于引導就能轉化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能提升人文思想意識,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具有社會意識,具有全面發展的知識技能的學生。
二、活動宗旨:
“普及·優化”。全面普及中實現優秀人才的挖掘。
三、活動目標:
1。通過經常動手引發學生動腦的習慣,促進孩子手部骨骼發育和精細動作的.協調,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2。借學生對手工制作濃厚的興趣和成就,引發學生自信,激發學習主動性,促進文化課的學習。
3。讓孩子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會縫幾件手工作品。
四、活動準備
自備針、線、布、剪刀等。
五、活動安排
1。范圍:五六年級女紅組成員。
2。內容:掌握手工制作的技巧,學習縫手工作品。
(1)手工縫紉基本針法——三角針
(2)制作手套
(3)手工制作《小鞋匠》
(4)手工制作:粘貼鮮花
(5)線貼畫
(7)布粘貼畫
(8)做棉絮畫
(9)縫沙包
(10)剪縫小雞
六、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圖片,課件,多媒體等,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2、精心指導學生。
3、要求學生邊看邊做。
4、每學期要舉辦作品展覽,在過程教育中要注意搜集留存作品。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6
根據新課程的計劃、新教材的特點及新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制定了本學期的教學計劃和方案。
以新課程改革為本學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完成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與評價試驗,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組織學習工作。
針對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強高考改革、課程改革、教學改革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確保高中化學必修和選修教學質量都得到提高,爭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績。
充分利用化學學科教研基地,加強基地的校本課程研究,用多種方式培養基地化學教師隊伍,提升基地化學教研組的教研教學水平。
加強課題研究,在新課程改革中從實施、評價和教學技術等方面開展多角度、多層面的專項性的課題研究。
加強青年化學教師培養工作,重點抓好青化會活動,積極開展理論學習、業務學習,現代教學技術學習等,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
做好xxxx年省初中化學競賽和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參賽組織工作。
充分利用“化學工作室”(原化學教師電腦沙龍)良好的基礎條件,加強“使用先進教學媒體,利用豐富網上資源,優化化學教學過程”的專題研究,辦好化學教師自己的網頁。
具體工作分述如下:
一、新課程試驗
1.新學期前,用專家講學、研究課、專家、教師和學生共同評課等多種形式,進行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新一輪培訓工作。
2.繼續進行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與評價試驗。
實施方面,繼續加強教材教法和課堂教學研究,總結一年來新課程實施的經驗與成績,把教師的研究成果匯編成專著。
評價方面,擴大“學生化學學習成長過程記錄研究”的研究隊伍,加強化學學習的過程評價;做好今年《化學考試說明》的`使用與研討工作,搞好初中化學學習的終結評價,為今年化學課程改革劃上圓滿的句號,也為明年的課改工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3.成立“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學習組”,用多種形式定期組織學習活動,研究“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
4.2月底或3月初,組織化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參加省學會組織的新課程培訓活動;4月份,對xxx市武進、金壇地區進行新課程調研。
二、常規工作
1.高一年級
(1)開學前進行xxxx學年第一學期期終教學質量調研結果分析,認真總結高一化學教學情況,提出教學建議,作為新學期教學工作的參考。
(2)由高一年級“化學教研中心組”負責,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為課題,開研究課2~3節。
(3)開展“研究性學習”和校本課程研究。進行1~2次研討活動。
2.高二年級
(1)開學前進行xxxx學年第一學期期終教學質量調研結果分析,認真總結高二化學教學情況,提出教學建議,作為新學期教學工作的參考。
(2)由高二年級“化學教研中心組”負責,在2~5月份,以“有機物”等為課題,開研究課2~3節。
(3)以“化學選修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為課題。進行2次專題研究活動。
3.高三年級
(1)開學前進行xxxx學年第一學期期終教學質量調研結果分析,認真總結高三化學教學情況,提出教學建議,作為新學期教學工作的參考。
(2)3月份,進行“xxxx年高考化學考試說明”的學習與研究,召開專題研討會。
(3)4月份,在省奔牛高中召開本學期的“高三化學復習教學研討會”,對“一模”做仔細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為第二輪復習提供有價值的材料。
(4)5月份,對“二模”進行專題研究。
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導學案,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展。做好優生輔導工作,盡量培育出更多的優生。及時的進行課堂檢測,以便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盡可能的開足實驗課,從中培養學生的興趣,相信在小組中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升。通過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能夠交上一份漂亮的答卷。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7
一、意義:
1、校本課程是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的課程設置中的選修課,是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評估標準(試行)》的新66條指標中要求的范圍(見A3:B7:C24-C26)。
2、校本課程的實施有助于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和辦學特色、學校課程的實施與改進、教育決策的.民主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二、實施細則:
3、學校組織各年段成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組,成員由下段行政、段長、備課組長和班主任組成,組長由一名行政擔任。
4、高二、三年段在上一學期期末(教師離校前一周)各備課組提供自己開發的校本課程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等各3門,其他學科各2門)及其摘要到教務處資料室,,以供下學期初(第1—2周)學生選課。高一年段各備課組在學期初第一周按上面要求提交以上科目及摘要給段長,以供第二周學生選課。
5、學期初(第1—2周)領導組成員指導學生選課后與教務處協調,經教務處批準,確定臨時班各班人數及相應的教室后由班主任公布:臨時班(1)學生名單(包括原行政班、學號);(2)主講教師;(3)開設科目;(4)開設課時(至少連考試及考查共8課時)。
6、學生逢雙周在規定時間開始上課,至本門課程修完(時間最遲不延伸至本學期期末復習考試)。
7、各年段的校本課程實施結束后的第二周由備課組長將本學期實施的校本課程材料:(1)教案(2)試卷及答案(3)一個臨時班的學生試卷(有批改或有評語)(4)其他過程性材料(5)經教研組長審核簽名的教材(6)計劃(7)總結共七項材料以電子文本形式送交教務處林昭昕老師。
8、校本課程結束后的第二周,主講教師須將學生成績(百分制或等級制,后者分合格與不合格)或過程性材料送原班主任,班主任統一匯總送段長,再由段長送教務處黃德財老師。
9、提早完成的校本學科,原課時安排由本學科主講教師下班督修自習。
10、學校校本課程委員會在適當時期組織對各年段、各學科的教材及實施情況進行評比,推出優秀校本教材若干門。
11、學校倡導信息技術與校本課程課堂教學的整合,鼓勵形成專項網頁式的多媒體教材。
12、學校根據課時,發給主講教師一定的工作補貼,教師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計入年度考核中。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8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的課程,由學生自愿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規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多給學生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愿,自選組別,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某某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某某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員:某某某某某某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2、師資培訓。選派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開設示范課、開展專業研討;學校提供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臺,讓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校本課程開發審議制度;校本課程評價制度;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責任制等。
五、校本課程建設的范圍
初中校本課程的設置主要有以下6個領域:
1、民族文化領域。通過誦讀和研習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詩詞、散文、政論,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等,汲取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增強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祖國偉業的責任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的影響,引導學生對地理生態、動物植物、宇宙空間、資源環境、工藝技術、科學創造等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通過環境調查、科學普及、小發明、小制作等,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了解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明確人與自然的關系,理解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培養初步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
3、社會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對經濟、政治、法律、家庭、社區、民族、國家、國際等社會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和社會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4、藝術探究領域。通過開展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欣賞、創作及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愛好及特長,拓寬藝術文化視野,豐富精神生活,使學生感受藝術對人類發展的積極影響,激發對美好事物的愛好與追求,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提升藝術品位,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5、體育與健康領域。通過開展體育團隊、快樂體育、圍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對身心健康的認識,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運動欣賞能力,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6、農業技能領域。結合本地特點,依據本地經濟發展需要,通過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及農業生產勞動,增進學生對農業勞動的體驗,增強科技興農的意識,提高農業生產的各種技能,使課程內容適應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計劃的執行。
2、學校將邀請區校本課程建設領帶小組、教研員到校指導工作。
3、每個教研組至少開發1—2種校本課程,九月份全面實施。
4、學校盡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絡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少到多,從有到精,盡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⑴教師執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⑵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⑶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⑷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監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情況。
⑹學校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動我校“以校為本”的校本教研為目標,加強本教研組老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意識,充分發揮教師教學的個性,加強校本課程研究,創建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圍。
二、教學目標:
1、提高孩子們的人文修養,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以自己的家鄉為切入點,使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并為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從小立志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2、提高綜合能力,發揮學生潛能。
三、學情分析:
學生的認識范圍一般,知識面比較狹窄,在這方面加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學生能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學期學生對名勝學習,學生們了解了家鄉名勝由來、搜集歌頌家鄉名勝的詩歌、并將自己游覽的感受真實地記錄下來,受到了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孝敬父母、保護環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語文素養。
四、具體措施:
1、注意積累相關校本課程資料,為學校新課程改革積累經驗。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種資源,促進校本課程開發實驗。
3、綜合與開發有機結合。
五、對教師的要求:
1、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課堂教學中認真思索,積極鉆研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不斷反思,形成經驗。
六、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并積極參與研討。
2、積極參與相關的教研活動,努力學習電腦新技術,在實踐中提高課件制作水平,促進校本課程的教學。
3、研究教材與教育教學理論知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努力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時間,多多閱讀教育教學期刊,搜集、篩選并積累有益相關信息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
七、實踐活動:
1、辦一期介紹家鄉的手抄報。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家鄉景色,畫下來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詩。要求圖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開一次讀書演講會。
八、時間安排:
校本課程《可愛的家鄉》與《國學啟蒙》隔周上一課。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教材分析:
選修內容是最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包括反應速率、反應方向及限度等問題。從理論的高度認識酸、堿和鹽的本質及其在溶液中的反應。對于大家已經熟悉的化學反應與能量的關系,將以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定量關系為主。以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為基礎的電化學過程和裝置,如電池、電冶金和金屬腐蝕等,是富有時代氣息和應用廣泛的領域。作為化學原理應用于實際的每個實例,都是那樣的.有趣和富有啟發性。
2、學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于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重,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化學教研組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研究和學習高考考試說明,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高三培養化學尖子作好培優工作。
2、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具體工作措施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制作成教學課件后,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布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后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工作計劃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與備課組每周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只有我們堅定信心,師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學期我們一定能圓滿完成高二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高三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和常德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方案》,從我校辦學特色和育人目標出發,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靠本校教師、學生和家長課程共同開發的原則,實施校本課程計劃。
二、主要目標
校本課程的實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使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到課程實施中來。我校不僅設想將國家必修課納入到校本課程開發的范疇,而且開設排球、科技種植、少年軍校等科目,涉及的知識面寬廣,內容豐富多彩,對教師的'要求也相應地提高了。因此我校將動員全校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1、分層: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個人意愿,劃分A、B、C三個層次,打破行政班,組建教學班,進行分層次教學。
2、分組:打破單一固定行政班的組織形式,按課程類型、學習內容、學習程度、教學目標等采取多種教學形式以實施課程計劃。研究性課程以實驗班進行為主,班內分組進行。
3、分塊:課程編制中對時間、空間、內容模塊進行分割,以保證各類課程的實施。校本課安排在周二、四下午。學校所有教學和活動場所根據課程安排劃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塊。
三、校本課程教學常規管理:
校本課程的常規管理由教導處和教科室負責,主要負則排課、教師教案的檢查、教師上課情況的檢查、均衡學生選修科目和班級的選擇,監督學生上課的情況。學生選修以自愿為主,當發生某科選修的人數過多時,由班主任和教導處一起協調,建議學生選修其它學科。要求每生每學期至少選修1共同體共同體”里教師、家長最清楚。因此,在開發過程中,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形成一個民主氛圍。
4、學校課程開發關注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都獲得充分和諧的發展,使個性得到張揚。校本課程盡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可供選擇的課程,適應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經驗。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學生思維的開啟,強調知識的拓寬,課堂氣氛要輕松愉快,教學方法要不拘一格。
5、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學校、家庭、社區等多方面的資源;充分調動教師、家長、上級領導、專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課程開發的積極性,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6、在學校課程開發上,無論是選用、改編或新編課程,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實際,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2
學校為更好地開展“親子共成長”工程,搞好我校的家長課程教學工作,根據濰坊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與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計劃。
一、開課時間及教學方式
1、開課時間:根據上級要求按時開課。
2、教學方式: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授課,每次授課時間為2小時。原則上要求以播放專家講課光盤與班主任組織家長討論相結合的方式授課。各班首先用1小時左右播放專家講課DVD光盤,然后由班主任組織家長針對班級具體情況結合專家講課專題進行集體輔導或討論,各授課教師要按排家長提前預習教學內容,準備好發言材料(可以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是自己在教育子女問題上的經驗、教訓)。播放光盤所需的電視機和DVD由學校與各班解決。
二、教學內容
各班主任要從《牽手兩代》相應年級段的.教材中選取授課內容,或由年級主任協調安排本年級講授同一課題。另外,班主任也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結合教材確定授課主題。
三、教學資源
1、《牽手兩代》讀本。
2、《牽手兩代》相應年級階段的專家講課DVD光盤。
3、《牽手兩代》家長課程各年級段思考題的電子版掛在教育信息港家庭教育服務中心“相關資料下載”欄目中,請各班主任下載使用。
四、督察
學校教研組按照上級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對本校的家長課程教學工作做好全面指導、檢查。
五、其它要求
1、每次開課之前,由學校家長課程教研員,組織為期至少半天的家長課程教研活動。
2、各年級要在開課前組織授課教師觀看專家講課光盤,熟悉講課內容,預設好討論主題;要在每次開課前召集全體授課教師確定教學的內容、活動方案,研究教學難點和重點,編寫討論課教案,教師可以參照家長課程各年級段思考題為家長布置作業,確保每一位班主任都能組織好討論課的教學工作。
3、為保證教師授課質量,各班要采取多種措施,鼓勵有《牽手兩代》教材的家長攜帶讀物聽課,并做好聽課紀錄。對沒有購買讀物的家長,原則上要將講課的重點內容打印發給家長,鼓勵其更積極地參加學習。
4、為進一步鞏固和檢驗家長的學習效果,授課教師要為家長布置課堂或課后的思考性作業。教師在布置家長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家長的文化水平和具體情況,原則上以親子互動型作業為主,需要書寫的作業要及時回收、批閱、反饋和存檔,在評估作業時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避免做出任何有傷家長尊嚴和學習熱情的評價。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3
一、課程開發背景
耀華小學位于秦皇島市海港區光明路68號。始建于1931年,原是一所廠企學校。2020年初歸屬秦皇島市海港區,2020年初被教育局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定點學校”。
學校總占地面積14631平方米,校舍及其他輔助用房建筑面積共計7101平方米。教學樓建于1995年,有24間教室;有大小辦公室16間。科藝樓建于1978年,有12間教室,最多可容納1300多名學生。學校配置的功能教室有:衛生室、音樂室、勞動室、體育室、美術室、少先隊室、科技室、科學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室,建立了校園網,正在籌劃標準圖書、閱覽室。各個專用教室配備了基本的設備設施,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條件。
我校現有在編教職工65人,其中管理人員3人,工勤人員4人,支教教師3人,專任教師55人。
學校現有教學班20個,在校生總數789人。現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弟523人。我校自從被定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后,外地學生逐年增加。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有的孩子行為怪癖,有的連普通話都不會說(只會方言);家庭環境比較復雜,家長大多只顧做買賣,沒有時間管孩子,與家長溝通也非常困難。我們老師們付出的辛苦是難以想象的——學生不會說普通話,就一遍一遍教;他們隨時轉入,我們的老師就隨時給他們補課,有時一補就到燈火通明的夜晚;與家長溝通困難,請不來,我們的老師就一遍遍打電話、發信息,家訪不在家,接著再去,什么時候堵住什么時候算。所以說我校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的。
通過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學校組織各班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經典誦讀活動,將《弟子規》列為校本課程。德育處每周定出一個行為要點,進行重點規范。加強各種文明禮儀的培訓,增強學生文明意識。通過反復訓練,檢查督導,以及開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促進內化,達到知行的統一。引導學生感受道德、付諸行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
二、課程目標
1、總目標:以課改為載體,堅持創建“科研興校”與辦出“特色學校”相結合,努力實現學校課改總目標。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靈魂,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把學校辦出特色。
2、具體目標:
⑴、讓學生在“興趣”、“特色”中,陶冶情操,學會做人;在實踐與體驗中,學會學習;在美的藝體活動中,學會健體。
⑵、提高學生品德、審美、團結協作和社會交往能力,使學生熱愛生活,適應社會。
⑶、讓老師在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中發展專業水平,形成我校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
⑷、形成我校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科學管理隊伍及評價體系。
三、課程結構與門類
我校校本課程堅持科學與人文整合,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是《弟子規》,1——6年級每班必學,課時按課表每周一節。選修課以興趣特長類為主,包括《十字繡》、《書法》、《毛衣編織》、《折紙》、《唐詩宋詞欣賞》、《舞蹈》等。面向1——5年級,每雙周校本課上。
四、課程實施與評價
(一)、課程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建立三級領導小組(校級、中層、年級組或教研組)和耀華小學校本博客網。
組長:王艷秋
副組長:張美鴿
組員:李艷杰呂廣衛杜紅1——6年級語文教研組長校本教師
2、抓好教師培訓,開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培訓班,調動全體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學習掌握校本課程開發的方法;懂得實施校本課程;搞好校本課程的評價。
3、根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學校做好開發、實施的協調、安排實施、檢查等工作。
4、建立分層分項管理、檢查、評估制度,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工作。
(二)、課程評價
1、對課程的評價
針對課程的有效性、設置的合理性、內容的完整性及課程開發的`效果等內容進行評價,每學期一次,學期末進行。
2、對教師的評價
(1)教師的積極開發意識和有效指導方法。
(2)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3)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務檔案。
(4)看教師的經驗總結。
3、對學生的評價
(1)校本課程不采用書面的考試或者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認識既參與態度進行等級評價,作為“優秀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成長冊內。
五、課程實施保障
1、成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校本課程理論指導小組。
2、經常組織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課程知識和技能的不斷提高。
3、定期進行課程的教和學的評價,推進其深入持久進行。
4、爭取社會各界、社區和家長的積極配合,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有效參考的新機制。
5、每位教師開學初擬寫好《課程綱要》,每學期結束時組織學生成果展示。
6、建立制約和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確保課程的順利實施。
7、每學期學校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8、教導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4
一、課程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為我校培養一支良好的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教師隊伍,形成一個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科學管理制度及評價體系。
2、《微景觀》校本課程不光是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能引導學生與課本教學相結合。通過微景觀植物的制作,再現課本中的情景,從而達到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課本內容。我們通過開展《微景觀》課程,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認知這門藝術,領悟《微景觀》的.藝術風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動手動腦的能力,共同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生個體和諧的發展。
二、教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教師講授、指導少而精,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以盡可能多的想象、創造空間。
2、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應以學生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從學生的能力、效果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3、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寬適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差異性、主體性。
三、課程設置:
微景植物知識
微景苔蘚養殖技術
《微景——絲綢之路》
《微景——草原》
《微景——舟過安仁》
《微景——鈴兒響叮當》
《微景——百花園-采花》
《微景——地球是個美麗的圓》
《微景——編花籃》
四、具體措施:
(一)切實做好培訓工作:
為了提高教師的思想認識,我區組織教師多學習多考察,為校本課程的實施創造有利條件。
(二)切實抓好實驗進程:
我校校本課程,學生的參與面廣、可開發空間大,課程研發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實驗的管理與督導,不斷推進此項工作的深入實施。
(三)切實搞好教學大賽:
本學期將組織全體學生微景觀成品展示課活動,通過比賽,激勵每位學生參與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動手動腦的能力。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提升學生創造性能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的同時,更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和修正校本課程。
(四)切實組織好學生展示
依據不同年級所學校本課程內容的不同,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評比活動,檢測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微景觀制作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課程《微景觀》的實施和管理,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以此促進我校新課程的改革,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 篇15
本學期,我聯區將繼續借助新課程改革的東風,深入學習新的課程標準,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以學生發展為本,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加強學習和培訓,通過反思、討論、提高認識、強化責任,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前提,以提高師資整體素質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努力爭創一流的教育教學成績。
一、加強學習培訓,努力構建學習型組織。
學習,是知識汲取與更新的先決,是一個人不斷完善、充實自己的需要,是一切工作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重要條件。本學期要以全面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加強教師理論和業務的學習與指導,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和校本培訓,在學習中不斷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掌握最前沿的教改信息、關注教育改革的發展動態,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理論水平、管理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樹立新的課程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著力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1、保證時間。一是利用學校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校教師學;二是利用各校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動時間分科組學;三是自學,要求領導和教師每周應有不少于2小時的自學時間,專業期刊、理論專著、網上資源,一切凝聚著人類文化精神的讀物都可以進入視野,把學習、讀書的過程作為備課的過程。另外,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學習培訓和學歷進修活動,為教師的學習創造條件和提供機會。
2、充實內容:
(1)本學期學校和聯區教研站都要選編有指導、借鑒作用的學習資料印發到老師手中,供交流學習;
(2)開展學刊用刊活動。學校每年為教師們訂閱幾種教育教學理論書刊,每位教師最少訂閱一種教育雜志,要求老師們要充分發揮教育報刊的作用,時時研讀,及時獲取教育科研信息。每學期起碼學好一本理論書籍,用以指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
(3)學校在加強校園建設的同時,加強現代化教育硬件的配置,力爭使45歲以下教師會使用計算機。老師們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之成為我們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了解最新教育教學動態、科研成果,不斷更新知識,用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武裝自己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3、創新學習培訓方式。培訓方式是培訓內容的載體,學校和各科組要想方設法創建靈活、科學的培訓方法,采取互動參與、合作學習、反思構建等培訓方式,通過學教育理論、學新課標、學優秀案例;談學習心得、談實踐體會,談師生變化;上實驗課、上研究課、上觀摩課;評教育思想、評教學設計、評教學手段、評教學效果、評角色轉變、評學習方式等多種類型的教研活動。
4、落實檢查。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業務學習資料和學習筆記本,要求邊學習邊記錄,寫好學習心得,做到學有所思,思有所得。
二、以課改為契機,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1、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程體現了先進的教學觀念,這些觀念包括教育的價值觀,現代人才觀、教育質量觀、現代課程觀、師生觀、教學觀等,昭示我們必須改變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結合現在教育的形勢,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墨守成規,要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師。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仍是課堂教學的改革,在推進新課程中,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必須做好八個轉變:
(1)教學目標:由以知識傳授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轉變樹立課程目標意識;
(2)教學觀念: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個性教育意識;
(3)教學關系:由以教論學向以學論教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4)教學活動:由重視結果教學向重視過程教學轉變樹立發展意識;
(5)師生關系:由不民主、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6)教學結構:由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創造意識;
(7)信息交流: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樹立反饋意識;
(8)教學評價:由以選拔為主向促進個性化發展轉變樹立多元化評價意識。要求教師們把新課改精神滲透于當前的教育教學之中。
2、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針對基礎教育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新課程提倡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把學習方式的轉變作為課改的核心問題來抓,要把握現代學習方式的的五個基本特征:
一是主動性。它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要讓學生自覺擔負起學習的責任,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真正的有意義的活動。
二是獨立性。它是現代學習方式的核心特征,表現為我能學。
三是獨特性。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有著個性化的,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
四是體驗性。它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強調參與,重視直接經驗。
五是問題性。問題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問題是思想方法、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問題意識是學生進行學習特別是創造性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以上五點特征我們必須從整體的高度來全面把握現代學習方式的精神實質,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
以開展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積極提倡學校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帶著課題上研討課,推進教學改革。對于上教研課,必須強調結合課題,體現研究的成果,評議時也要圍繞課題進行,課后鼓勵寫案例分析,提倡一課一得。對于熱點問題,組織研討,各抒己見,形成共識。對于教學方法改革,要突出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能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正確地的學習策略,能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大力提倡課堂的民主化,大力提倡將學生的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本學期開展下列活動:
(1)開展課堂教學評優課活動,以校為單位人人上教研課,選拔與推薦優秀教師,參加聯區組織的公開課。
(2)聯區教研究站安排聯區每個課題組圍繞課題上一節研討課。
(3)開展教學基本功的競賽活動。各校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動時間進行備課、普通話、三筆字、簡筆畫、電腦操作、撰寫課堂教學案例等的學習培訓。通過開展競賽活動促教師基本功的提高。
(4)舉辦家長開放日。
(5)期末上復習研討課,各科組推選2節優質課。
(6)改進教學后記的形式,突出質量意識,寫好教學隨筆,提倡每日三問:今天讀了沒有?今天想了沒有?今天寫了沒有?及時積累材料,總結得失,寫出具有較高質量的教學心得或教學論文。
(7)走出去,請進來。聯區將積極創造條件,組織老師外出交流、聽課,汲取先進經驗;邀請專家、教授或有經驗的教師來校講座和指導課題實驗。
(8)繼續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每周及對子老師互聽課一節,做好聽課記錄,及時評課。每周一受幫教的老師要上交教案給指導老師檢查,指導老師閱后簽名。(結對子老師同上學期,一幫一落實情況與期末績效掛鉤)
(9)聯區本學期要組織安排1~2次學科活動或競賽。
三、常規教學管理常抓不懈,確保教學質量。
學校要求教師牢固樹立質量立校意識,視教學質量為學校命脈,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建立了與課改相適應的教學常規,規范教學行為,實現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堅持按課程表上課,做到不擠、不占、不讓任何學科課時。學校要堅決執行課程計劃細則,對上課不準時進課堂,課上隨意離開課堂,任意拖堂,隨意換課的教師要從考核分數中扣除相應的分值。
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教學常規管理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障。本學期對教學過程中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閱,輔導、教學評價等環節按《寶井聯區常規教學細則》的要求嚴格管理。
3、強化質量管理。
(1)實現輕負擔,高質量,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要扎實抓好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早一點打算,多一點行動,少一點埋怨,早一點落實轉化措施,多一點關心體貼,要花大力氣提高合格率與優秀率。
(2)加強教學工作的督導。各校領導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抓教學,深入教學第一線,把握教學的主動權,建立健全教學督導制度。
①巡堂制度:值日教師和領導每天巡堂一至二次,檢查教學常規執行情況,及時發現糾正不良行為,及時解決問題;
②聽課、評課制度:聯區和學校采用打招呼或不打招呼的形式進行聽各科教師的課,并及時進行評課指導。每位領導全期聽課都不少于35節。
③聯區工作人員和各校領導要堅持參加本聯區和本校的教研活動,指導教研活動的開展,使教研活動能有效地、蓬勃地開展。
④聯區和學校要定期檢查各校老師的備課、作業批改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存在問題,推廣好的做法;
⑤質量監控制度:小學語、數、英三科任課教師和初中各主要學科任課教師,每單元測試后,要及時進行質量分析,填寫質量分析表,并及時反饋信息給有關人員。
⑥聯區對各校的常規質量檢查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各校要對本校的教學常規進行經常的檢查。
4、規范教研活動。教研是青年教師成長成才的搖籃。教研活動要在實與新上下功夫,激發教師參與教研的主體意識和創造熱情,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聯區工作人員和各校骨干教師要不斷提高業務素養,擔負起培養教師的神圣職責,充分利用每周的5+1和
10+1教研活動時間,扎扎實實地開展教研活動,教研組長要組織好,協調好,指導好,使教研活動不走過場,不圖形式,并從中提高自己的威信。單周教研活動安排為理論學習,雙周為集體備課,以校為單位進行,每次有中心發言人,擬寫好中心發言稿進行說課。教研組活動必須遵循三個原則:一是解決當前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原則;二是理論聯系實際,明確教改方向的原則。三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現場教學為手段,給人以直接教益的原則。每位教師應積極參加每次的教研活動,不遲到,不早退,確實不能參加教研活動的,要請假,否則當曠課處理。
四、認真抓好課題研究,扎實推進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動力,是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也是創辦特色學校的必由之路。本學期要進一步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把教研工作和科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教研工作逐步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1、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帶頭主持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要為課題研究創設良好的條件。
抓好教育科研知識的普及工作,重視科研骨干教師的培養,舉辦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研討活動,對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導,使教師認識教育科研的重要意義,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教育科研的能力。每位教師都要有成為科研型教師的志向,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逐步建立起一支學習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3、規范教育科研管理,提高科研成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校科研管理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條例,并組織教師學習,使科研課題負責人、組長和研究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使學校的科研工作有章可尋,有條可依,逐步正規化,穩步健康發展。
4、突出課題的過程管理,期末對各課題組進行評估考核,考核結果與教師的績效聯系。圍繞課題,各課題組要定期開展活動,做到研究有計劃,活動有記錄、總結,并及時做好各類資料檔案的整理和積累。本學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圍繞課題):
(1)每學期每人寫一篇個案;
(2)每學期每人寫一個課堂教學設計;
(3)每學期每人上一堂研究課;
(4)每學期每人寫一篇研究論文;
(5)每學期每個課題組寫一份階段性研究報告。
【學校課程部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校本課程工作計劃11-14
學校課程教學工作計劃09-14
學校課程規劃方案11-17
小學校本課程工作計劃11-04
團委學校部工作計劃02-02
學校生活部工作計劃07-15
學校網絡部工作計劃07-04
學校文藝部工作計劃01-28
學校文藝部工作計劃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