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錦10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歷,選取學生身邊熟悉、新穎、有趣的內容作為素材。目的是引導學生有計劃地認識自己、家庭、學校、社會和自然,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挑戰性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強化學生。
2、情境串“引起問題串”。每個單元根據本單元(小單元除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了幾個密切相關的信息窗口(情境圖),每個信息窗口都是一個包含多少信息的“信息包”,以貫穿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真實活動情境的形式呈現,并將其排列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邏輯相關的問題,形成“情境串”
3、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優化單元知識結構。該教材徹底改變了以往教材中常用的“小步驟”編排模式,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優化了單元知識結構。比如第六單元“海邊——100以內的數字加減(二)”。傳統教材把“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與否)”和“兩位數減兩位數(讓位與否)”的書面計算放在一起,相關的口頭計算放在其他單位,人為地把書面計算和口頭計算分開,不便于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法。在本單元的知識編排中,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無進位或讓位)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編排在一起,使口算和筆算教學有機結合,方便學生理解各種計算策略。同時根據解題需要,安排了加減混合運算和帶括號的混合運算。
4、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相結合。這種教材不受嚴格的知識體系約束,導致學生通過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來學習數學知識,然后以新知識為工具解決新情境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同一過程中整合問題解決知識學習,形成以問題解決為線索的基本框架。比如65頁混合操作,主題圖呈現的信息是:小朋友用50元錢買紀念品,珊瑚17元,貝殼25元,海豚23元,海螺13元。課本上沒有直接展示公式,但是學生們解決了“50塊錢買一個海螺和一個珊瑚標本還剩多少錢?”或者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其他問題,再通過探索獲得運算的方法解決其他問題,從而實現解題能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材通過信息豐富的綜合態勢圖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問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提高了學生從數學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利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1單元的信息窗口1“了解南極小客人數量在3335.41萬以內”,學生可能會問“有多少只企鵝?”“有多少只賊鷗?”“有幾只海豹?”。本教材遵循一年級第一冊的特點,在每個情境地圖后面都設置了卡通問號和題袋,旨在引導學生自己提問,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
6、多元化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的編寫思路、呈現方式和欄目設置,旨在積極倡導新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比如“你說我說”,體現了一種開放、民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教學方式,旨在引導學生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比如第53頁的“你告訴我”,紅點標注的問題是“你用多少貝殼來擺一艘船,而不是一艘帆船?”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各種策略。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和分析,自主探索自己的計算方法,然后展示和交流自己的成果,從而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學習。
二、教學內容:
新教材的第一卷由九個單元組成:
第一單元:參觀公園時對——100以內數字的理解。
第二單元:下雨了——學會看鐘。
第三單元:農夫和牧童——方向和形象。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內數加減(一)。
第五單元:了解小存錢罐里的——元。
第六單元:海邊——100以內數字的加減(二)。
第七單元:阿福新衣服——cm,米。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
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評。另外包括兩個數學方塊,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在實際情況下能正確識別、讀寫100以內的數字。并且可以知道計數單位“100”,知道100以內數字的組成和順序,比較100以內數字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況,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將加減法計算在100以內。結合現實材料,學會初步估計。
3、在真實情況下,能正確理解整小時、半小時、剛后和不久后。
4、在真實情況下,知道元和角。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三班共有學生 49人,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數學素質較好,掌握了繼續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具備了基本能力,學習數學興趣濃厚。但是部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審題能力還需要加強。這學期我將繼續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1 、南極小客人 ——100 以內數的認識。
2 、下雨了 —— 學看鐘表。
3 、農夫與牧童 —— 方位與圖形。
實踐活動 —— 奇妙的回形針
4 、綠色行動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5 、小小存錢罐 —— 人民幣的認識。
6 、大海邊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實踐活動 —— 小小信息員
7 、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認識。
8 、我們的鞋碼 —— 統計
9 、兒童樂園 —— 總復習
三、本冊教材的教學目的:
1 、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 100 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 100 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2 、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 、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 、經歷探索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 100 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6 、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8 、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主要的教學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進教學方法。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兒童化語言,尋找適合低年級兒童的方法,使學生喜歡上我的課。發展學生能力,努力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2 、重視培養習慣。好的習慣使學生學習數學事半功倍。在平時的教學中想方設法培養學生認真書寫,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認真思考等良好習慣,形成自覺行為。
3 、提高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合理利用時間,在課堂上獲取方法,解決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和基礎知識同步發展。學生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實踐活動。數學實踐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形式上要活潑有趣,課內外結合,鞏固所學知識,逐步提高數學能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
(一)本班學生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其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鐘表,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4、會認讀整時,幾時半,會寫時間,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進行恰當的描述,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與合,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本冊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從幼兒園跨入小學的學生生活,他們對小學生活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天真、活潑、好學,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所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冊教學工作的重要工作。
三、本冊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做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冊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10以內數的加減法,及數概念的建立。
五、滲透習慣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各單元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和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柱、球、長方體、正方體、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七、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發現有些小孩很粗心,不能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錯,因此在這學期的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要多培養學者觀察的能力,這樣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小孩學習的真實狀況。而且在這學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思維的靈活興、學習的興趣的的保持,進一步獲得成功體驗。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的口算。在學者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本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者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本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的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者體驗空間方位和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者的空間觀念。同時安排了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法。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的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力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 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舉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難點:時間的認識和人民幣的認識。
五、教學措施:
1、從學者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者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小孩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小孩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者,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者,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鉆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者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學生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統一規范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與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與交流。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與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與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與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范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結合計算教學,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活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常見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安排了關于位置與拼組圖形的教學內容,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探索性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空間方位與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
“找規律”與“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與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與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而且也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關注每一個學生在情感態度、思維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
2、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重視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4、結合教學內容,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學進度表
(一)、位置(6課時)第一周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8課時)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課時左右
例2……………………………………………………7課時左右
例3……………………………………………………4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3課時左右
(三)、圖形的拼組(4課時)第五周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15課時)第五周至第七周
數數 數的組成…………………………………………4課時左右
讀數 寫數………………………………………………4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 比較大………………………………………5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1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五)、人民幣的認識(5課時)第八周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3課時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30課時)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6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8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1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4課時左右
(七)、認識時間(6課時)第十四周
小小店…………………………………………………1課時
(八)、找規律(6課時)第十五周
(九)、統計(6課時)第十六周
(十)、總復習(10課時)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教學計劃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鐘表,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減法(二),厘米、米的認識,統計,數學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44人,二班42人。經過了一學期數學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課堂常規有所了解,他們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學能力在上學期基礎上有所提高,但他們天真、好動,好奇、好問、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強。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也有少數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施教,讓每個同學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進步。
三、教學目標
1、理解并會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和大約幾時。
3、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并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理解各個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5、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6、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7、經歷探索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并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8、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9、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并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了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10、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并提出問題的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
五、教學措施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為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景,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為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該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為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為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六、課時安排及教學進度
1、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逛公園 (共計8課時)
第二單元 下雨了 (共計3課時)
第三單元 豐收了 智慧廣場(共計7課時 )
第四單元 農夫與牧童 趣味拼擺(共計3課時)
第五單元 綠色行動 (共計10課時)
第六單元 小小存錢罐 (共計3課時)
第七單元 大海邊 智慧廣場(共計15課時)
第八單元 阿福的新衣 我們身上的“小尺子”(共計5課時)
第九單元 我換牙了 (共計3課時)
第十單元 兒童樂園 (共計8課時)
2、教學進度
第1周3.5——3.620以內的退位減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內的退位減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內的退位減法、認識鐘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內數的認識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內數的認識智慧廣場單元檢測P32-36
第6周4.7——4.10認識圖形、100以內的加減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內加減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內加減法一、單元檢測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幣的認識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檢測、100以內加減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內加減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內加減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內加減法二、智慧廣場、單元檢測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認識P93-101
第15周6.8——6.12統計、單元檢測P102-105
第16周6.15——6.19 總復習P106-113
第17周6.23——6.26 總復習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質量檢測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一(1)班現有學生xx人, 一(4)班現有xx人。學生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具有一定的觀察、比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積累了一些較淺顯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本學期要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提高積極性,抓好基礎知識,引導學生思維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教學目標 :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 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 100 以內數,會讀寫 100 以內數。掌握 100 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 100 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 20 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 100 以內兩位數加,減 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
4、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和數據整理的關系。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愛護人民幣。
6、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 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 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培養認真傾聽,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維方法。
三、本學期重點及難點:
1、認識 100 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學生 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計 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 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 學的熱情。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 于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 質。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 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 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學生現狀
一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初具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已經有了個人的認識,上課的準備,課堂的發言,困惑的作業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習慣。 雖然他們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都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繼續抓好學生的良好的上課習慣、聽講習慣、完成作業的習慣等。
知識能力情況:
(1)能初步認識20以內的數,并能初步數出20以內的物體的數量。
(2)能初步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3)能夠進行2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4)一部分學生已經有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對辨別方向也初具一定的能力。學習習慣情況:
1. 大部分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
2. 課堂的常規養成上較差,注意力時間短。
3. 沒有形成數學規范的在作業本子上書寫的習慣。
4. 主動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的習慣沒有完全形成。
5. 仍不會自查作業。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探索、交流活動,進一步體會減法的意義。學會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計算,并能比較熟練的口算。
2.經歷觀察實物的過程,初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據具體實物、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 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讀、寫0——100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進行口算。
4. 認識簡單的平面圖形,準確地說出圖形的特征,會用七巧板拼圖。
5.在具體情境中,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6.會進行100以內的數的計算,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會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熟練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及一位數的計算。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第一單元“加減法(一)”主要學習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和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主要學習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實物,使學生在實際操作活動中,逐步積累觀察物體的經驗,初步發展觀察、推理和空間想象能力。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主要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和數的大小比較。是學生能夠學習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發展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結合日常生活認識幾種常見的圖形,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動手能力。
第五單元“加與減(二)”,掌握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第六單元“加減法(三)”,學會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和提問題的能力。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意識和能力。
四、提高質量的重點措施
1.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2.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 。
3.給學生多提供觀察和動手操作的機會。
4.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鐘表模型等教具、實物、學具的作用。
5.平時多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大膽發言。
6.規范認真的書寫的好習慣。要求學生認真按時完成作業。
7.重點鞏固口算,并且以多種形式和校本教研為重點提高
五、課時計劃
第一單元:加與減(一) 9課時
第二單元:觀察物體 2課時
第三單元:生活中的數 7課時
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 4課時
整理與復習 3課時
第五單元:加與減(二) 8課時
數學好玩 1課時
第六單元:加與減(三) 11課時
總復習 5課時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第三單元:單元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4頁――――第31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內容主要由 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選擇恰當的方法5以內數的口算,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 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本單元的重點是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內的加減法。
提倡算法多樣化。
5、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數感,運用數學來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交流。
單元重難點:
1、教學生寫數字和初步建立數感、符號感。
2、解決好多種算法與數的組成計算的關系
3、注重集合、對應、統計思想的滲透,不給學生講這些名稱。
4、數的認識,比較大小,加減法的認識過程中,要發分類為基礎。也就是在分類的基礎上提煉出數而進行大小的比較和加減法。
單元課時安排: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的加減法……………2課時
NO:1
教學內容:1―――5的認識及書寫(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頁的第1題――――第4題
教學要求:
1、會讀、會認、會寫1―――5以內的各數,并注意書寫的工整,
2、能用1―――5以內的各數來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數量,初步建立數 感,并能進行交流。
3、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
教學重、難點:
會寫1―――5各數,初步建立數感。
教學準備:
師:各種動物的卡片5張以內,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實物投影儀
生:1――5的數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主題畫:
問:你認為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畫的是什么?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動探索:認識1―――5各數
(一)認真觀察,主動學習
1、認識1
(1)問:你看到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1表示的?(學生隨意回答)
師:凡是象這樣:1個人、1個太陽等都可以用數字1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1表示的?
(3)請你拿出1根小棒
2、認識2
(教學方法同上)
3、認識3
(1)問:圖中有哪些物體是用3表示的,請你說一說。
師:象這樣的,就可以用數字3表示。
(2)你還可以說出哪些物體可以用數字3表示的?
(3)請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請你擺一擺。
4、認識4、5
(教學方法同上)
(二)、出示計數器
先拔一顆珠,問:你認為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1)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2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4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5
板書:1、2、3、4、5
(全班齊讀:正、反讀)
問:3的前面是幾?后面呢?與2相鄰的兩個數是幾?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
(三)、教師說,學生操作
1、請你伸出4個手指頭 2、請你畫出3個三角形
3、請你拿出5個圓片。
三、教學寫數字1――5
1、教師教拿筆姿勢
2、教寫每個數字的起筆,運筆、落筆。先教師示范,緊接著,學生書空,然后學生在書中描紅。
四:練一練
第21頁的第1――――4題,學生做在書上
(1)學生互評 (2)集體評 (3)教師評價
NO:2
教學內容:比大小(第17頁的內容)
完成第21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初步建立學生的數感,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歡的比較方法,并能夠進行正確熟練地比較。
教學重難點:建立數感,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準備:
師:主題圖或小猴圖片三個、梨的圖片4個,桃的圖片3個,香蕉的圖片二個。
生:1-5的數字卡片、<、>、=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昨天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數字,你還記得嗎?請你說一說。
(2)與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3的后面是幾?
(3)有誰能夠寫出1-5每個數字。請你試一試。
二、新知講授
1、出示主題畫
問: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
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什么?
還有需要補充的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從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板書: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師介紹等號、大于號、小于號(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
(2)誰會讀,請會讀的學生帶領大家讀
(3)你還有其它的比法嗎?
2、出示第17頁下面思考:
(1)學生自由看圖: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蘿卜各有多少?請你一數
有誰能夠把你數出來的個數分別是多少寫出來?
(指名上臺寫)
(3)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5<3
誰會讀?
(4)一只小免吃一個蘿卜,夠嗎?你有什么好辦法讓他們夠吃?(再增加一個蘿卜或者是趕走一只小免)
三、練一練
第21頁的第5題
學生自由獨立完成,然后學生互評,最后全班集體評價
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NO:3
教學內容:第幾(第18頁的教學內容)
完成第22頁的第7、9、10題
教學目標:
1、具體的情境圖中,讓學生學會區分基數和序數的,理解幾個和第幾的不同,并通過生活實例使學生充分感知無論第幾都只有一個,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幾個則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推理、判斷的能力,以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使學生感知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樂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序數含義,會區分基數與序數,明確數的方向決定的次序。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生交流
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云一個你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嗎?
2、出示實物投影的書中第18頁的圖畫。
動物園的售標處,井然有序的排隊買標。師: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嗎?
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
師:(1)請大家猜一猜誰最先上車?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幾?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兩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的?
(4)請你說一說:兩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學生在公共場合應該自學排隊,遵守公共秩序。
2、初步感知基數與序數
(1)請大家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隊買標?有誰能指一指排在第5地是誰?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已經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問:有幾個人在排隊?這時誰排4?小朋友排第幾?解放軍叔叔呢?
3、進一步體會基數、序數的含義
(1)請幾位同學上講臺
先請大家數一數共幾人?再問一問從左數第3人是誰?××同學是從右數的第幾?他還可以排第幾?
(2)分小組做排隊游戲
三、反饋練習:
1、投影出示:5只小鳥
把左邊的4只小鳥圈起來,給從左數的第4只小鳥涂上顏色。
2、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于“第幾”的例子
先4人小組互相說,然后向全班匯報。
四:作業:
書第8頁“做一做”的第2題
看圖片可以說一說:照片上共有幾個人?從右數,爺爺排第幾?奶奶和爸爸排第幾等?
NO:4
教學內容:幾和幾(第19頁和20頁的教學內容:5以內數的組成)
完成兩個“做一做”和第22頁的第8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4和5的有關組成,并有效地滲透有序的思想。
2、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4和5的組成,初步建立學生數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計數器:老師拔數,學生觀察
1、(1)先拔二顆珠,問:這是幾顆珠,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3
(3) 如果再增加一顆珠,這時又是幾顆珠?又可以用數字幾表示?指名說,并請一名學生上臺寫數字4。
(4)請你比一比:4和3誰大,誰小?請你用符號連接。
二、學習新知:
(一):主動探索:4 的組成
1、請你拿出4個小棒,擺一擺,可以擺成一個什么圖形?
2、你能把這4根小棒分成兩堆嗎?請你試一試。(學生自由活動,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操作結果,邊板書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板書)
4 4 4
1 3 2 2 3 1
4、讀的組成
(1)先領讀:4可以分成1 和3,1和3 組成4………
(2)再學生自由地讀,同桌對口令
(3)全班齊讀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形式。
5、觀察上面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組織學生討論,然后再發言)
(先分成1和幾,再分成2和幾,再分成3和幾……
我們在記得的時候可以只需要記2個就可以了
)
(二)學生合作:學習5的組成
師:剛才,你已經拿出了4根小棒,現在想一想,再增加幾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請你趕快行動吧!
1、師:剛才你們真能干!發現了這種奇妙的規律,那么你能用這種方法來把5分成兩堆嗎?并請你把分的情況像老師一樣寫出來,可以嗎?請你們小組合作,試一試。
2、學生分小棒,老師巡視。
3、學生匯報分的情況,學生邊回答,老師邊問: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根據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讀一讀
師:有誰會讀,請你試一試,我們請會讀的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大家讀,好不好?
(1)小老師帶讀 (2)小組開展競賽讀
(3)師生對口令 (4)同桌對口令
(5)試著背一背
4、觀察:請你認真觀察上面的4個數的組成,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先可以小組里互相討論,每個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選一個代表發言,其余的同學認真聽)
5、你們自己組說得怎么樣,你認為哪個組說得最好?,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學生互相進行評價)
6、第19頁的思考題
先讓學生獨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體進行評價。這題的第3個是一個開放性的題,老師還要注意問:還有不同的填寫方法嗎?
7、完成第20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然后再連線。集體評價。
三、練一練:第21頁的第5題:集體評價
第22頁的第6題:這是一題判斷題,是學生第一次遇到,教師可以先教學生如何做,然后學生再開始進行判斷。
第8、10題放在托管時間完成。
NO:5
教學內容:加法(第23頁-第24頁的內容:加法的初步認識)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27頁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5、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師:多媒體,蘋果樹圖、小草圖
生:小棒或學具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電腦演示: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并對四只小鳥加以特寫。同時還伴隨著清脆的鳥叫聲。
2、問:老師想知道有幾只小鳥,誰愿意幫我?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體繼續演示:又飛來一只小鳥(學生觀察)
問: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一共有幾只小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發現
1、 小組合作,探索多種算法
問:4+1等于幾?你是怎樣算出來的?請把你的方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
2、全班交流算法。
(對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并板書5)
師:剛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們學過的4和1拭目以待組成來計算的,這個辦法很好,你能用這種方法也來試著算一算嗎?同桌互說。
三、分層練習,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題
(1)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再請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學生匯報算式;3+2=5 ,2+3=5
師: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觀察上面的這兩個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使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2、“做一做”第2題
要求學生邊擺邊列算式。
四、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1、游戲一:貼蘋果
要求:在蘋果圖片上寫出“5以內的加法算式”并貼到蘋果樹上去。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大家擺學具說算式,一人寫算式。
評價方式:請學生當“小法官”
2、紅花配綠葉
要求:這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游戲方式:以小組合作方式,比一比哪能個小組找到的“紅花”答案多。
評價:給找到正確答案多的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智慧星”
五、托管時間完成第27頁的第1————4題
NO:6
教學內容:減法的認識,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27頁的第5————6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知道減法的含義
教學準備:師:、實物投影儀。
生: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按順序填數
( ) 3 ( ) 5
2、聽算式,說得數(或寫得數)
2+3 1+3 1+4 2+2 4+1 3+1
3、昨天我們學習了加法,有還誰記得,加法表示什么?
(把兩部分合起來)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
通過電反復演示,讓學生認真觀察
同桌之間互相說交流說圖意,然后全班交流。
(桌子上放著3只紙鶴,有一個小朋友拿走了一只)
師:像這樣,從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從一個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或減掉一部分,要用減法計算。
板書:—
2、學習減法算式
問:3只紙鶴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3
拿走了一只,是從幾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1
像這樣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壞了、死了等都要用減法計算。
板書:3-1=
問:3-1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請你說一說。
(然后全班齊讀算式)
3、發散聯想
教師引導啟發,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來。
三、鞏固發展,學會學習。
1、電腦演示第25頁的第2幅圖和第26頁上面的一幅圖,分別讓學生認真觀察
(1)請多個同學說圖意 (2)根據圖意列算式
2、先畫一畫,再說算式(第25頁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師先分步驟講解第1幅圖
(1)先畫三朵花,問學生:這是幾朵花,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 板書:3
(2)再用虛線圈2朵花,問:誰知道是什么意思?請你猜一猜。
(3)用虛線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計算?
(4)去掉的2朵是從幾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板書:2
(5)誰能夠根據圖意列出算式。
板書:3—2=1
B:你們能夠根據剛才所講的,把后面的2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并列出算式嗎?試一試。(4人小組合作完成)
(1)指名說圖意
(2)指名說算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3、學生獨立完成第26頁的“做一做”,然后集體進行評價。
三、鞏固反饋
1、P27頁的第5題
(1)4人小組每個人說圖意,對學得不好的同學要給予幫助和鼓勵。
(2)說完圖意后,再每個小朋友獨立寫出算式
小組內由小組長組織大家進行評價,說一說每個人寫出的算式是不是符合題意,不對的又錯在什么地方,應該怎樣改正。
2、P27:6每個小朋友拿出5朵小花,根據題目擺一擺。
NO:7
教學內容:練習課(第28頁的第7————11題)
教學要求:
1、通過本節課的鞏固練習,對所學的加、減法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并且能夠熟練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2、結合圖進行減法的對比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加、減法之間的聯系。
3、滲透辯證、統一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按數的順序填數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學生口答)
數的組成
□ 5 □ 5
2 3 1 □ 2 2 3 □
二、指導練習
1、P28頁的第8題
第一幅圖:讓學們認真觀察 :
1)4人小組的同學之間互相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一共有4條黃瓜,奶奶摘了二條,還剩下幾條)
2)要求還剩下幾條,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如何列式?請你在書中完成。
3)全班集體評價
出示鐵鍬圖
教學方法同上
2、P28頁第9題
看圖把算式填完整。
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 把算式補充完整。
3、請你用5-3和2+3各編一個小故事
1)先每個同學在自己組里編,再請人在全班編。
2)評一評:誰編的`最好?有什么優點?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第28頁的第10題。全班進行評價。
三、數學小游戲:回家
每個同學發一個數學小卡片,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2、3、4、5,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卡片的得數,把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誰送得又對又快。
四、聽算
教師說算式,學生直接寫得數,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體訂正,對做得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NO:8
教學內容:P29頁:0的認識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0頁1、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學生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范0的寫法,使學生能規范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通過緊密聯系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只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實物投影儀,活動燈片二張
學具準備: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
(學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為什么有那么豐富的表情?讓我們數數看
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的認識
板書0并領讀“0”
2、發散思維,充分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學生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么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后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長。
強調:量東西長短時,0就是起點
2、學生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于“0”。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示范性的量,說出大概遠近
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學生活動:說一說在測量的時候,就注意什么?
3、發散思維,充分聯想
想:生活中還有什么用0表示起點?
四、教學書寫0
1、學生說說怎樣寫好0?應該注意什么?
2、師示范,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學生與教師一起書空
3、學生寫0 在書中第29頁描紅,另請兩位同學上臺寫,寫完后,全班評從優缺點。
4、在準備好的空白卡片上寫0
五、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第30頁的第1題
1)學生依次數出每個魚缸里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2)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
2、擺一擺
要求:
1)學生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0―――5的數字卡片
2)排好順序的派代表上臺演示
3)鼓勵不同的排法
六、調查:0到底是雙數還是單數,請大家回家查一下資料或問一問家長。
NO:9
教學內容:第20頁有關0減法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0頁的3――――第31頁的第9題
教學要求:
1、要求學生能夠看懂圖意,并說出圖意
2、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3、滲透空集的概念。
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和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不借助圖口算0的加法、減法。
教學準備:電腦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昨天,我們學習了有關0的知識,有誰還記得,0表示什么?還有不同的說法嗎?
師:即可以表示起點,也可以表示沒有
二:探索新知
1、電腦出示小鳥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鳥正在鳥窩里聊天)
2)點擊出現動畫:三只小鳥從鳥窩里飛走了。
問:你又看到了什么?這時鳥窩里還剩下幾只小鳥?
飛走的3只小鳥是從幾只小鳥里面飛走的?
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
(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好)
4)要還剩下幾只小鳥有誰能列出算式?
板書:3-3=0
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2、電腦出示青蛙圖,學生認真觀察
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葉上休息)
2)點擊出現第二張荷葉問:這張荷葉上有幾只青蛙?
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
(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好)
4)這兩張荷葉上一共有幾只青蛙?誰能列出算式?
板書:4+0=4
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觀察上面的兩個算式:3-3=0
4+0=4
你發現了什么?
(各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歸納得出: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等于零,任何數與零相加或相減等于任何數
三、鞏固練習:
1、老師左手拿5支粉筆,右手一支也沒有,兩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筆?(學生口答算式)
2、完成第29頁的做一做
(全班集體評價)
3、第30頁的第3、4題
要求:同桌的兩個同學先互相說圖意,然后再列式計算。
評價要求:先同桌互評,再全班進行集體評價。
四、綜合練習:
1、P31頁的第6題,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對做的又對又快的同學給予鼓勵。
2、第39頁的第5題
要求每個同學先說說每幅圖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計算,蝚后集體評價。
3、托管時間完成:第30頁的第7、8、9題和思考題。
5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數學下冊12-23
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12-30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4-03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11-0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工作計劃03-15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9-24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工作計劃07-21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04-20
一年級下冊數學的教學反思04-17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學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