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1
走上工作崗位三四年的時間,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不斷地摸索教學方式,不斷地嘗試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新的教學模式(課題學習)慢慢的有了一點點理解。課題學習作為新課程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它有一些這樣的特征,首先它有一個主問題,在這個主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問題的要求,去搜集資料組成小組,尋找資源,最后解決問題。
一、課題學習的的意義
1、課題學習有助于學生感受數學,體驗數學,把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用數學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比如在學習湘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學期的“概率”一章時,因為我們的學校在農村,現在學生家長買地下現象還比較嚴重,由此我設計了研究性課題,讓學生在研究性課題中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課題學習有利于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我認為適時適度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和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是很有必要的。課題學習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需要我們去挖掘。面對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抽象、概括、分析、綜合將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再運用數學方法通過猜想、假設,再推翻假設,重新建立猜想,驗證猜想,修正猜想,一步一步探索,最后得到正確的結論。如:“無理數近似值”研究過程中的“逼近思想”;“勾股定理”和“一次函數”中的“數形結合”和“數學建模”思想;“四邊形計算”中的轉化思想等。
3、課題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和接受性學習相比,課題學習具有更強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數學教育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強調學生是發現者,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能夠自己探索與發現得出結論、找到答案。我想,這樣的學習成果,只有在課題學習的基礎上才會出現,學生的探究能力,自然在學習中得以培養和提高。
4、課題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課題學習”改變了常規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常規的教學方式。它是學生在比較廣泛教育資源的背景下所開展的自主的、開放的、探究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能夠成為獨特的自我。學生表現出比課堂更高的學習熱情,研究出各種各樣的方法,課后整理成方案,這要比教師在教室里“紙上談兵”效果好得多,學生的動手能力自然地在活動中得到提高。
二、實施“課題學習”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1、學生是“課題學習”的主人。
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它是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確定研究課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結論的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教育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師生互動的形式都要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深入學習新課標,轉變觀念,通過課題學習,教師和學生同步成長。
2、實施“課題學習”不能急功近利。
課程改革剛剛啟動,對學生來說,課題學習極具挑戰性;對教師來說,課題學習是一個新的內容,它對教師對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加強學習的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指導要具體一些,問題的提出要有可操作性。讓學生在初次學習就能積累一點經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增進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3、把握教學目標要重過程。
“課題學習”應立足于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對解決問題過程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而不以僅僅有正確的解答為滿足。
4、多注意收集合適的“課題學習”素材。
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課本外的)學習材料,供學生選擇,這種材料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最好有助于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
5、要重視“課題學習”的教學。
研究性試題在各屆中考中所占比例日趨上。
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2
為了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提高教師們的科研能力,我校于20xx年12月至1月開展了教育科研專題校本培訓活動。
該次培訓以《中小學教育科研“十講”》為教材,培訓內容包括教育科研方法、文獻檢索的意義和方法、如何把課題做實、教師專業化成長等主題。集中培訓工作由學校科研工作負責人、教務處李主任主持。20xx年1月15日的最后一次培訓,學校邀請了市教育局科研辦朱河清主任主講,朱主任從課題的選題、立項課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淺出的對教育科研工作進行了指導,針對性強,從中受益頗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感受。
一、懂得了科研就在身邊
通過聽李主任的講座,我明白了,其實教育科研并不是高高在上,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注意細節,把一些感悟、想法寫下來,并在今后的教學中去改正或發揚,這也是教育科研的一個方面。
二、認清了開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曾經,我和很多老師一樣,也非常害怕做課題。覺得教育科研與我無關,覺得這是專業的教育科研人員的事。雖然也嘗試著在做一些課題,但更多時候是為了完成一些“任務”、為了評職稱,有些“被逼無奈”。其實,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會歷史時期對教師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進教師教師專業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線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隨著教育本身的發展,社會各界對教育的期望越來越高,日益頻繁的教育改革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要擁有完善的專業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課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成為批判地、系統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學實踐的研究者。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開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學理論為武器的,有目的、有計劃地用科學的態度認識教育現象提煉教育經驗,探索教育規律,讓教育科研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
三、梳理了開展教育科研的過程、內容與方法,找到了門路。
完成了選題,明確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來該怎樣制訂課題實施計劃、撰寫開題報告?怎樣實施課題,進行過程管理哪?這些疑惑,兩位老師的報告都有講述,使我們對如何開展“教育科研”的認識逐步清晰,明白了在開展課題時我們該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課題的門路,為我們今后開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明白了要做好教師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走出去,多聽多學多想,注意教學細節,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3
一、進行實踐,開展合作學習,改進合作方法。
課題組成員分別按照各自設定的小組合作模式開展起來。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試著運行,然后又調查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感受、不足之處等等,我們就對學生的調查進行分析,針對性的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我們每個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大家在教研例會上把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匯總到一起,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從而得到一階段我們實驗的真實情況和效果。針對一些存在的問題我們及時的進行調整,通過不斷的更正,調整,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越來越得心應手,也逐漸地摸索出里面的一些規律。
(一)科學合理分組,使學生“可合作”
把學生按3、4個人一組分成若干個組,最佳方案是好、中、差都有,男女搭配均勻,性格互補,成績好能力強的做組長;若沒有能力較強的組長,可以把三個實力接近的組員并成一個組,這樣的小組是主導式和民主式兩種,各有千秋。也可以把若干個小組分為2至3個大組(集團)這樣便于量化比較。每個學生根據實力都定一個目標分,一般目標分要略低于實力分。如一個學生的實力是20分,那么就給他定個18分,這樣他就不以及格為目標,如果考個28分,那么就為小組貢獻10分,如組長的目標分為90分,若考了85分,則組長就負貢獻5分,這樣組員覺得比組長能干,學習就更有信心,而組長覺得拖小組后腿,挺難為情的,就會加倍努力。并且組長很快就會找到加分的重要途徑,那就是最差的組員最有潛力,他距100分還有82分的空間,雖說未必能加滿82分,但只要盯住組員,積極輔導,加個二三十分的希望還是挺大的,所以最后的結果是全體成員都在努力,這樣連最差的學生都要學習了,小組合作肯定走向了良性循環。當然學生定的目標分不能一成不變,過一段時間后要把不怎么合理的分數調整過來。
(二)優化評價機制,使學生“想合作”
及時評價、反饋、激勵表彰是小組合作得以持久推進的重要保障。因為學生渴望得到承認,被認可,是他們學習動力的添加劑。怎樣操作呢?大家不妨這樣試試。每次測驗后給每位大組長發一張反饋匯總表,前六名寫上“恭喜你們冠軍,恭喜你們亞軍直到恭喜你們第六”,學生對這六個字非常在意,分析誰拖后腿誰拉分等。到了期中或期末就對前六名18位學生發獎狀和獎品,獎品不必買貴的,但必須是學生很有新鮮感的、很有興趣的。這上來領獎的中間肯定有6位成績是差的,看到他們臉有點紅的上來領獎,你就會知道他們下次會更努力。(三)設計合作內容,使學生“能合作”
教師在設計小組合作的學習內容時要注意它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課堂教學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陣地,但在課堂教學中不能盲目的小組合作。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仔細考慮什么樣的問題值得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此外,教師留的課后作業,階段測試的習題都可以設計成小組合作的內容。(四)培養合作技能,使學生“會合作”
為了調動小組內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培養組長和組員的合作技能。
首先是組長的責任心,和后進組員的上進心。要把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緊密地聯系起來,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讓學優生帶動學差生,讓學差生拋棄自卑感,建立自信心,擁有成就感。組長要對組員負責,學優生要對學差生負責。小組的整體是對比競爭的基本單位,這個時候,小組成員就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他們的合作才會有較高的效率。
二、收集資料,撰寫課題論文,形成科研成果。
我們在實踐的基礎上,收集相關資料,進行階段小結,并積極撰寫課題論文、隨筆,在各級各類論文評比中多篇獲獎,在各級各類教育雜志上也有發表,形成了初步的科研成果。
三、研究的收獲
(一)初步的實踐成果:
教師已能初步篩選適合“合作學習”的內容,能結合教材確定“合作學習”的內容,既要注意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又要具有不同的層次性,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全體學生的主要思考,使絕大部分學生都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間。并能初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活動中能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有所收獲。
學生在本課題的研究中,已養成一些“合作學習”所必須的基本的'能力。如:
(1)學會收集。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或材料,如:“千克和克的認識,就需要學生收集同一種物品的各種包裝重量,或許多不同物品的重量。
(2)學會表達。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各人實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3)學會討論。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處,這就需要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
(4)學會傾聽。傾聽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環節,傾聽也是一種學習。要學會傾聽老師的提問,同學間的發言;要傾聽操作要點;也要傾聽小組分工要求;要傾聽表揚之詞;也要聽得進批評之言,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
四、存在的一些問題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們也遇到了不少困惑:
(一)顧了“知識水平”,失了“技能”與“情感”。
教師常常為了解決一個比較難的問題,而讓學生合作學習,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通過解決學習中的某些問題,而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這樣的合作,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而合作,一種為達到目標而采取的策略。
(二)顧了“主體地位”,失了“主導作用”
過去,我們過分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出現了“滿堂灌”、“填鴨式”的做法;現在,我們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中又出現了“放羊式”的現象。我們經常會發現,合作學習表面“熱熱鬧鬧”,實際上是“活而無序”。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不聽誰的;有的小組始終只有一兩個人發言,其他人一言不發,只是心不在焉地坐著;有的小組互相推辭,誰也不發言;有的小組借此機會閑聊、說笑或者干別的事。
(三)顧了“合作學習”,失了“獨立思考”。
我們也發現,當要求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時,有的學生無從下手,等待著合作交流。為何造成這種現象的呢?因為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學習的時候,大多數是那些思維敏捷,反應快的學生主導著交流的過程,能力稍差的學生則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考,久之就養成了一種惰性,等著別人給他提示和啟發,或者干脆等著別人說出答案。
(四)顧了“優秀學生”,失了“弱勢群體”。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力較強的成員受到尊重,取得領導地位甚至搶盡風頭;而反應較慢的學生表達跟不上節奏,羞于開口,甚至會喪失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能者獨尊,弱者失趣的現象,原因在于老師忽略了弱勢學生,評價只關注了小組的學習結果,不注意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五)顧了“個人評價”,失了“小組評價”。
開展合作學習后常要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性的匯報交流,但小組代表一站起來發言就是“我認為”、“我覺得”、“以我之見”,往往不是代表本組意見,而是代表個人意見。教師對小組匯報的評價也常常是“你說得真好!”、“你的見解真不錯”。顯然,學生不正確的發言方式是由教師不科學的評價造成的,同時也把集體勞動的成果變成了個人的功勞,還會影響其積極性。
五、下一階段的任務:
(一)加強學習,增強教師科研意識。加強教育科研理論和科研方法的學習,以精深的專業知識引領課題研究。
(二)立足課堂,抓好科研常規活動。進一步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倡導和研究,在實際操作中著重研究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和內容以及評價方式,不斷開展教育教學反思,把課題研究落實到實處,爭取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三)扎實有效,實施規范化的課題管理。加強課題過程管理,深入研究,不斷完善方案,并注重研究資料的積累。
【課題研究培訓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個人課題研究總結01-07
個人課題研究總結01-07
課題研究培訓心得11-12
課題研究個人總結范文07-11
個人課題研究總結范文09-27
小課題培訓研究心得02-21
小課題研究培訓心得03-25
課題研究總結04-04
數學課題研究個人總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