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6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了凡四訓》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1
全書只有一萬多字,本是明代袁了凡先生寫給后代的家書家訓,后被大眾喜愛并廣為傳播的一本勸善書。該書分為四部分,分別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主要闡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強調自助者天助、積善余慶。與此同時,本書能讓我們側面了解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并感性體悟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對個人律己修身大有裨益。
注引: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歲,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享年七十四歲。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半年前我就買了這本書,放在床頭書柜里,因公務繁忙加心性浮躁,從未翻閱過。近期我無意間翻了翻《了凡四訓》,便饒有興致地看了起來,后來思緒一發不可收,徹夜未眠苦讀,感慨萬千。
哪有人讀書,只不過是讀自己。為何對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愛不釋手?因為此類書籍非常強調內觀自省,閱讀時側面映射出自己許多不足之處。讀古書古訓,心中總能激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復。
展卷一讀,如當頭棒喝,如醍醐灌頂,余音繞梁。本書雖簡言切要,涉及諸多主題,拋開書中談論的各種命理象數、因果報應等儒釋道深層義理,我僅就“改過之法”發表個人的讀書心得。因個人認知有限,若表達不當或偏頗之處,還望諸位朋友不吝賜教。
對于過錯,我以前理解比較淺薄。后來我看到了凡先生的改過之法和修身之道后,加深出對“過”的理解,從而牽引了對“知難行易”和“知易行難”的重新思考。
從前我總是淺顯地認為"我錯了",便會沒來由地、不顧一切地各種自責,陷入對自我性格的分析。如,我很急躁。但是,同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過錯"嗎?靈魂叩問下,來一段蘇格拉底式的奪命連環問:
1、如何定義急躁?
2、你的急躁具有普遍性還是特殊性?
3、你做喜歡的事情會不會急躁?
4、你和效率高的人共事會急躁嗎?
5、你的急躁會受情緒因素影響嗎?
6、你在何種情況能克制急躁,而何種情況會變為狂躁?
7、你需要無差別地對所有事情都耐心嗎?
8、你會因為急躁犯哪些錯誤,大錯還是小錯?
9、你的急躁會不會也有某些優點的存在,如行動敏捷?
10、你如何駕馭"急躁"這匹烈馬?
11、你對急躁事件是否做了深入調查及分析?
12、怎么改掉因急躁而犯下的過錯?
13、是否制定了詳細的行動指南和執行方案?
......
由上可知,很多問題并不容易一概而論。人生之所以這么難,是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凡事看得簡單,做得隨意,難免結果慘不忍睹了。因此,對于過錯與自省,切勿"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一定要終身學習與長期修正。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摘自《了凡四訓》
在《了凡四訓》一書中,想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自己。凡有不得,反求諸己。了凡先生先分析自身諸多不足之處,例如酗酒貪杯、自視清高、魯莽任性、語言刻薄、心胸狹隘等,有因必有果,他坦然接受現實并立志要改過。
從意識上,文中提到需保持三心——發恥心,發畏心,發勇心。知恥是從內心里覺悟,是開悟自覺;畏懼是從外力加持,使人不會無法無天。論語中也提及"知恥近乎于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過則勿憚改"。
從方法上,文中提及需從事上改、從理上改、從心上改。這三種改過之法類似佛家講的三種不同根性,上根之人從根本下手,即起心動念處切斷一切惡念;中根之人則"明理以遣之";下根之人則只"隨事以禁之"。
從時間上,文中提到需每日、每周、每月等長期堅持。改過之后便會有奇效,如感到心曠神怡、茅塞頓開、心明眼亮、諸事順遂、變怒為喜等。并不忘強調改過需堅持不懈、勇往直前。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
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作為凡夫俗子的我汗顏不止,本就沒有古代賢人這么德高望重、禮賢下士等高潔品質,竟然還對于自身錯誤經常持馬馬虎虎、隨意散漫的態度。既無多維度分析,也無深刻審視自身,更無談由表及里的尋根究底。
很多時候之所以犯錯,不僅是言行舉止的.問題,更是潛藏的認知問題。從哲學的角度看,對主體的反思總是開始于對個體的自我認識。如果無法正確地認識自己,肯定是無法有效地進行自我反省的。
我深知自身不足之處枚不勝數,故每日誠惶誠恐、如履薄冰。不怕工作艱辛,唯恐無暇反思自我和提升自我。趕緊趁著近期修行之時,銘記弘一法師的“一學、二省、三改”,做到勤學思考、躬身反思、改過自新。
弘一法師五十年以來改過遷善的十大措施:
虛心
慎獨
寬厚
吃虧
寡言
不說人過
不文己過
不覆己過
聞謗不辯
不嗔
《余之改過之法》
不奢望目前淺薄的認知能夠完全認清粗鄙的自己,但也盡量努力迷途知返、改弦更張、重新做人、改頭換面,切莫自誤前程。
縱橫世間里,亂花迷人眼,易擾亂內心。因貪嗔癡迷失自我,偏離清凈自性本心。被外力牽扯,心為形役。一切皆為幻滅,唯有修心修行,方能主宰自我命運。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2
《了凡四訓》揭示了改造命運的秘訣。這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寫給兒子的家訓,以此來教戒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并且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兒子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命運是可以改變的,要自強不息,改造命運。
全書共四個章節,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數百年來影響無數人的勵志寶典,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
日本經營之圣、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并將其作為人生指導。
他后來在其著作中說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
曾國藩讀《了凡四訓》后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也。’”將其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袁了凡原名袁黃,易學大師孔先生算他只能活53歲,膝下無子,后來經過云谷禪師指點幡然醒悟,改名“了凡”,意思是從凡夫之中得到了脫,得大自在。從此他斷惡修善改變自己的命運,活到七十多歲。
《了凡四訓》是明代袁了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應篇”的精華所得。全文分四個部分,分別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袁了凡認為可以通過四個方面改變自己的命運,求得福報。
第一訓:立命之學
所謂‘立命’,就是要創造命運,而不是被命運來束縛。
袁了凡早年遇到過一個算命先生,這個先生給他算了一卦,說他將來在縣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學能考到第9名。結果第二年的考試中,果然如這位先生所料,考試的名次分毫不差。后來,這位先生又接連給他卜了幾卦,每次都算對了。
于是了凡請教此生的.命運,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無子,半生無福。
因為算命先生的話屢屢應驗,所以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后,聽天由命,不思進取。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云谷禪師點化后,了凡決定自己改變命運,最后在69歲時,給兒孫留下這段話: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袁了凡先生將自己所經歷,所見到改造命運種種的考驗,告訴他的兒子,不要被命運束縛住,并且應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為”;也必須努力斷惡,“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此,則一定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所謂“斷惡修善”,“災消福來”,這是改造命運的原理。
第二訓:改過之法
要改命運,先改自身:清除內心的一些妄念,改正過去的不足。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錯在哪里,這樣才能保證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說是“致良知”之學,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后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要勇于改正錯誤。
第三訓:積善之方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書中主張行善積德。它可貴之處,是教會我們辨別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偽善。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乃知人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
為大眾謀利的是真善;謀取私利的是偽善;發自內心的是真善;跟風、為賺名聲的是偽善。一時好心卻造成長久惡劣影響的,也是偽善。
第四訓:謙德之效
最后,要做到為人謙和。唯有“謙”,方能保住所積累的善果。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了凡對朋友說,如果上天真要賜福給一個人,那么首先就會賜予他智慧。
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道萬物的廣度,有著謙卑處下的胸懷,狂妄自大的是浮夸的,也是無知的。
一個人只有懂得謙遜的道理,才能踏踏實實的積累些東西,才能獲得上天的青睞,獲得福報。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做到“立命、改過、積善、謙德”這四點,那么福氣、運氣,自然會降臨。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3
讀了《了凡四訓》這篇節選古文,我不禁對云谷禪師產生了巨大的敬佩之情,因為他說過:“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縛,安得無數?”這小小的一句話,卻使我豁然開朗,不看相應的譯文也知道云谷禪師在說什么,他說:“一個平平常常的人,不能夠說沒有胡思亂想的那顆意識心,既然有這一顆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陰陽氣數束縛,怎么可說沒有數呢?”
我們每個人,時時刻刻,腦子里都會有一個個永不停止的念頭,當你在拋掉任何念頭,不論是惡念還是好念,都應該不留任何痕跡地拋掉,這樣你才能收獲大智慧,見到真理。
現在,我聽云谷禪師說的`話,每天做的事,不論是善是惡,每天都要記在功過格里,善的事情就記在功格下面,惡的事情就記在過格下面,還要看惡事的大小,把已經記的功來減除。日久天長,當你做完三千件善事后,你就會不同于凡人,開悟了。
看了《了凡四訓》短短的節選,卻使我明白了許許多多,不同尋常的道理,我明白的第一個道理是:不能輕信命運的安排,要學會去改變命運,改變未來!這一個小小的道理,卻使我們受益匪淺!
《了凡四訓》這篇古文,告訴了我們很多的真理,我對此也深信不疑。讓我們多學古文,爭取做一個通古博今的小學霸吧!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4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了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了凡先生教戒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積德謙虛種種的效驗。袁了凡先生精通星象、法律、水利、理數、兵備、政治、堪輿(風水)等等。他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準確性,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知道人們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就在他的下半生中,又驗證了人們完全可以自我"立命",自求多福的準確性。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了凡先生在未遇到云谷禪師之前,光是知命、安命、聽憑命運安排,那是消極無益的;而自強不息改造命運的"立命之學"則是積極的和有益的。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教導子孫后人以正確的做人處世之道,照此實踐,也即是自利利他,有利于社會國家之道。這本書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心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造自己的命運;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
《了凡四訓》這本書總共分為四篇:
第一篇講的是命運的創立。"命由天做,福自己求",就是說要自己創造命運,而不是讓命運來束縛自己。命運的創立,是討論立命的學問,講解立命的道理。要做到反躬自省。
第二篇講的是錯誤的改正。我們要想得福而遠禍,先不說行善,先要決心改過自己的錯誤。了凡先生告訴我們改過第一要有:"知恥心"當一個人有了知恥心,改過就不難了;第二要發"畏懼心",過錯無論久近,只是以改為貴,但要"不貳過";第三要發"勇猛心"就是說要像周易卦上所說的"風雷益"那樣,雷厲風行,直捷痛快地去做去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過錯立刻改了,就像春天的薄冰,碰到太陽光一樣,還怕不融化嗎?但要改過,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從事實上改,一種是從道理上改,一種是從心念。
第三篇講的是善業的積累。《易經》上開篇就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必定有福),積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必定有禍)。"孔子的爺爺因為知道孔子的父親祖上世代都是"積善之家"便預料這家人的后代,必定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現,于是把女兒嫁與了孔子的父親,讀后感《《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方法讀后感》。后來事實證明,他的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后,生下了圣賢--孔子。
書中生動詳細地列舉了十個小故事,告訴后人怎樣行善積德,發慈悲心,廣積陰德。善一定要積很多,才能發生大作用。而且所積的善最好是別人所不知道的陰德,才能夠扭轉命運。然而行善積德都以慈悲心為根本。有了慈悲心,你才能有博愛的胸懷,去接受大家,去感化大家。
第四篇講的是謙和的效益。《易經》里說:"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會遭受到損害,謙虛則能夠得益。謙跟驕是禍福的關鍵,不可不小心謹慎!我們人在社會上,不能不和他人來往,所以必須要知道做人的方法,而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謙虛了。一個人能謙虛,在社會上一定會得到大眾廣泛的支持與信任,學問也會進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樣樣都會進步。如此所有種種的好處,都從謙虛上得來,所以稱為謙德。
看了此書后使我感受到我們不能只享受眼前的福報,關鍵是要為子孫后代積公德,讓優良家風世代相傳。雖然每個人都有命數,但是只要能身體力行,斷惡修善,那么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個人的學業、事業、家庭也均能圓滿,同時還能凈化社會人心。
在中國千年未有之變局,社會劇烈轉型之際,現代人都顯得很浮躁,只想到今世享受到一切福報,而沒有考慮到為自己子孫后代積福德!讓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有些人覺得遵守道德(自然規律),并不能得到什么真正的好處。相反投機取巧、損人利己的人并沒有吃虧、甚至于得到了很多實在的利益。實際上這是一個長期、短期利益、身體和心理統一的問題。人應當知道,一個人的平安,身體的健康,美滿的生活,事業的成功….這許多好事,都可以說是一種福。當他遵守道德的時候,心境坦蕩,在做善事的時候,因為幫助別人得到了很多快樂。許多身體上災禍沒有降臨,這些是很大的福分其實福和禍包含的范圍很廣。中國古人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都是告訴我們怎樣成為一個高尚的生命。
這本書里面列舉的很多故事告訴我們,要積功累行!一定要學會寬恕人、原諒人、要有容人之量!不要打壓諷刺捉弄別人,來抬高自己!不要常妄言妄語!人,一定要謙和友愛,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精神(不熬夜損壞身體)!人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當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做的事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傷害,這是沒有辦法彌補的。我們每個人都要用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用真誠的心去改過,一定會像了凡先生一樣,一點點改掉身上的過錯,成為一個真正具有仁義道德之人。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5
本周重讀了《了凡四訓》,再一次深入感覺到傳統文化的經典所在。一書從四個方面
“立命之學, 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一一道來一個人是如何掌握把控自己的命運,做自己的主人的'。
立命之學,首先要意識到命運雖有一定的定數,但是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可以改變命運的。立命,就是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目標和夢想。
改過之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要從修身養性開始。云谷禪師說道: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要從各個維度檢討自己不能實現目標的原因,從今開始,改掉種種舊日惡習。牢記“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牢記第一要發恥心;第二要發畏心;第三要發勇心。
積善之方,每個人都有習慣和惰性,改變起來不容易,這個求需要方法和監督。云谷禪師教授了凡使用功過格來記錄善行和過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要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水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這些是了凡先生劃分的標準,我們可以用來衡量所作所為。
謙德之效,講的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因為謙虛,我們能放開心胸,接納他人,贏得更多機遇;因為謙虛,我們能內省自察,及時改過。
通過學習了凡四訓,對自己人生目標的篤定;不斷自我覺察并改過的踐行;利他和業力的積善踐行,到一直的謙虛謹慎品德的提升,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心性,不斷能成長。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6
《了凡四訓》作者是袁了凡,而《了凡四訓研習報告》是鐘茂森教授對前書的分析和講解,小小的一本書,卻蘊藏著關乎“命運”的大智慧。
《了凡四訓》這本蘊含“命運”的大智慧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窮盡一生經歷所作的家訓,教戒他的后代特別是兒子袁天啟——意識命運的本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向善的方式,以及行善積德因果回報的效驗;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成功經驗來‘現身說法’;讀了可以使人心目豁開,信念勇氣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來改革自己的命運;這本書從唯心主義和樸素唯物主義出發進行立意,用辯證法的思維論述了命運中的“命”“運”物質表現,經過后天努力而獲得“新命運”,從而突出了“積極向善人定勝天”美好因果,本書是一本有利世道人心,轉移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好書。下面從四個方面簡單分析之。
立命之學
所謂立命之學就在于“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先生從唯心角度和樸素唯物角度,通過信奉儒家、道家、佛家開始覺得命已被算定,從此聽天由命,到后來受到佛家高僧指點,多行善事,立斷惡念,得到了不一樣的命運。
改過之法
先改過,再積善。改過的結果就是避災避禍,體現在工作上改正錯誤的行為和方式,避免出現錯誤的結果和行為。不改過,修的善也會大打折扣,積的善和福也會漏掉,改過要發三心:恥心、畏心、勇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了錯事要有羞恥心,對待任何事物都要有敬畏之心,要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積善之方
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生命這是種善行也為我們行善找到了方向。《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多行善事,福澤綿延。
謙德之效
謙德之效告誡我們要始終保持一個謙卑的心,《書經》曰:滿招損,謙受益。遇人遇事都要謙卑,不可驕傲自滿。真正優秀的人往往也淡定自若、為人謙和,不僅自我提升還能幫助周圍的人,讓周圍的'人感到舒服和受益。
讀過這篇文章,對我來說醍醐灌頂。從前,因受儒家思想教育,知道要從正、行正,也知道從善、行善,也不敢做過火、出格之事,但都沒有如此深入地反省過自己。從那之后,立志必需改過,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力。本人雖已近知天命之年,但遙想“三國”呂蒙,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努力熟讀兵法書卷,遍讀群書,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智勇兼備的統帥將領,也曾擊敗了當時威震華夏的關羽,成就了“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和“非復吳下阿蒙”,為時未晚。讀此此文后,本人便長存了知恥心與害怕心,英勇精進心,剩下的就是如何付諸于行了。
我有幸看到了這本書。我將盡力履行!同時也盼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讀這本書,并依照古圣賢的教導實踐來教育吾輩,那咱們的國家一定會戰勝困難、戰勝疫情,必定會比現在更繁華強盛。
【《了凡四訓》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了凡四訓心得體會05-03
讀《了凡四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23
《凡卡》讀書筆記12-13
《凡卡》讀書筆記12-05
《凡卡》讀書筆記(精選23篇)01-09
凡卡讀書筆記(精選24篇)01-16
《凡卡》讀書筆記(通用20篇)01-10
了凡四訓讀后感04-23
了凡四訓讀后感02-15
讀《了凡四訓》有感(精選15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