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書筆記作文匯編八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可是讀書筆記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筆記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筆記作文 篇1
書名:灰王子
作者:巴貝柯爾
內容摘要:
灰王子長的又瘦又小,他的三位哥哥長取笑他長的丑,因此灰王子希望能變的像哥哥一樣英俊。小仙女想幫助灰王子,卻把事情搞砸了,灰王子并不知情,便高興的去舞會,但是一去到王宮,卻發現個子太大進不去,所以決定做公車回家,結果遇到一位公主,那時正好午夜十二點,灰王子變回原樣,公主以為是灰王子救了她,因此向他道謝,灰王子急忙的跑走,連褲子掉下來都不知道。這位公主就是有錢的班妮公主,她下令,只要誰穿的下這件褲子,公主就嫁給他,許多王子都來試穿,最后斑妮公主指定要灰王子試穿褲子,灰王子穿上了,從此,他們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不過,小仙女把灰王子的哥哥變成管家仙女,每天在家里做家事。
心得感想: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人們都有一種刻板印象,女生一定要溫柔瘦小,需要人家保護,才像女生,男生一定要勇敢強壯,才像是個男生,要不然,女生會被說是兇巴巴的母老虎,男生則會被說成是個沒用的`人。為什么不能像書中的灰王子和班妮公主一樣,女生勇敢大方,男生又瘦又小呢?像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小,我就被很多人說過我的個性像男生,可能是因為我比較外向,聲音又大聲,不像一般女孩子一樣,反而比較像男生的性格,大方。勇敢,甚至大膽……等,還有許多和女生不一樣的地方,例如:教室的抽屜常常會埋伏一些蟑螂,當蟑螂跑出來時,大部分的女生都會下的趕緊跑走,我卻會跳出來把蟑螂踩死,雖然大家會說:“張蘋萱,你好勇敢!”但是,卻顯現出我和一般女生的不同。
讀書筆記作文 篇2
有人說讀書筆記是個好東西,我從一開始就不怎么覺得,但是最近認真讀書,做讀書筆記,才發覺這是真的。
我以前覺得做讀書筆記有什么用啊又浪費時間,要動腦筋思考怎么寫讀后感太麻煩,所以我每次都把讀書筆記放到最后來寫,這不是為了多看會書,又不是為了認真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大家,最后可以糊一糊而已,久而之久,我就失去了做讀書筆記的機會了。
之后我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課內的積累變成了課外記錄,所以第二次我一定好好珍惜做讀書筆記的機會吧,我還把讀書筆記,放在了最后,不過這一次不是為了糊任務,而是為了好好讀書筆記。每天晚上做除了閱讀記錄以外的家庭作業,不管做到多晚我都會,認真的喜歡讀書筆記。第二次我只要看到書就想看見了食物,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每一次都要,爸爸喊我才能從書的世界,里出來。后來我發現我都不會了解的'越來越多了,表達也越來越流暢了,原來這就是做讀書筆記,比較好處啊!
看來龐老師說的沒錯,讀書筆記做得越多,做得好的表達就會越來越流暢。
讀書筆記作文 篇3
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這點你們做到了嗎?
《弟子規》中“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這幾句說的是做事要認真,不能馬虎,但是我總是匆匆忙忙地做事,改不掉這個壞毛病。
有一次,從補習班回來,我想看電視,于是就飛快地寫,英語字母寫的也不好,以為都寫完了,就開始看電視,到了補習班,老師檢查作業,突然大吼起來:“仝悅,你的作業怎么回事,英語字母寫的'不好,還少寫了一項作業,并且家長還沒簽名!”我不敢說話,低著頭,心想,下次可得仔細點,真丟人呀!
以后,我再也不敢這樣寫作業了,作業做得一塌糊涂,還得挨批!
讀書筆記作文 篇4
最近讀了《教師行為的50個細節》,通過讀書讓我覺得,讀書是一種幸福,一種樂趣,更是一種享受。讀這些教育專著時,我邊看邊與自己平時的教育實際相比較,不禁有了感觸,有了共鳴。這些書在教我將來如何成為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教育行為細節。育人是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教師的教育行為要發揮理想的效果,必須擺脫枯燥與乏味的單一說教,關注自身行為的細節,從細小之處來影響學生。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與不經意間的一個細節。一句平常不過的話,一個細小不過的動作,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心靈烙下痕跡。一次無意的非言語行為失誤,一句脫口而出的傷人之語,則有可能疏遠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育產生的真實影響與預期的目標背道而馳。
二、教師教學行為細節。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是教師的基本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能夠對學生產生教育影響,這些行為也體現了教師個人的基本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表現出來的行為細節,不管是言語行為,還是非言語行為,不管是有意表現出來的行為,還是無意流露出來的行為,都可能對學生的課堂學習,乃至日常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語行為為例,假如教師表現出得當的言語行為,那么就能夠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的情緒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熱情;假如教師表現出失當的言語行為,那么就有可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疏遠師生之間的情感,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管理行為細節。在學校教育世界里,教師經常承擔著管理者的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進行課堂管理或者教學管理;在課余與學生的互動中,要進行學生管理。教師在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細節,努力從細節之處做好管理工作。教師與學生打交道比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為細節。
四、教師學習行為細節。古人云,“活到老,學到老”。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知識激增的當代,作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的教師,需要抓住各種學習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因而,不管參加有組織的學習活動還是自我學習,教師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為細節,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五、教師日常行為細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為人師表,在校園之中的日常行為,也要時時注意細節,以免給學生傳遞不良信息。在很多時候,教師日常的行為細節,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這種教育比“”言教更具影響力。
教師的行為往往會對學生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時刻對自己進行檢討。做受學生愛戴,讓家長信任的好教師。
讀書筆記作文 篇5
我認真地讀了一下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簡稱課標),頗有感悟。特別是對于地理新《課標》下的教學設計以及新課改下地理教師的角色轉變,有些體會。
地理新《課標》之新,就在于地理新《課標》要實現的目標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像舊的地理《課標》一樣,注重老師知識的講解和學生接受知識的多少。這一目標體現了素質教育者的新思想、新觀念、新理論、新要求。
因此, 新《課標》在地理課程目標定位上有了變化, 定位于“使學生具有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需的地理科學素養”,而不是像過去地理課程所追求的培養地理學科專家那樣去確定目標,
因而,新地理課程把學生學習地理從死記硬背、教師滿堂灌中解放了出來, 從而讓地理教育首先體現“教育”的功能, 關注人的素質提升和人的發展, 然后才是用“地理”去“教育”,這才是地理教育在新《課標》中升華的本質特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例及課后反思,我認為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可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設計教學流程:
一.創設感性導入情景
新課標提出應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所以在新課開始之前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感性現實材料以提問方式導入,如圖片、動畫或視頻等方式,例如:
在講七年級上第三章第四節《世界的氣候》時首先用多幅圖片展示不同地方的自然景觀(主要是植被景觀)差異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同一時間在世界不同地方會呈現不同的自然景相?由此引入新課,為說明世界氣候類型多樣化做鋪墊。這樣的景觀圖片展示方式可以讓學生有直觀現實感,使他們不至于在學習氣候類型這樣比較陌生而抽象的知識時無源可尋。
進入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世界的人口》時可先播放一幅“苦難的地球母親”動畫 圖片,動畫展示了把地球比作一個懷孕的母親并牽著很多孩子哭泣的場景,提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這樣在用數據告訴學生人口數量以及后面歸納的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前就讓學生先從情感上深刻的感受到人口數量的龐大及帶來的壓力,并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在講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中東》之前,提問:提到中東你會想到哪些場景?以海灣戰爭為背景播放一段視頻后請學生回答,并在片中就潛在的播放了中東地區戰亂、干旱、多石油等特征,這樣可結合當前熱點圍繞教學主題激發學生的探討欲望,此外還潛移默化的促成他們養成關注時事的良好習慣。
二.將實際生活融入教學的主要內容
感性導入可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來說應當是很有益的,但是接下來還是難免會落入教材規定的內容中,讓學生自然又產生某種叛逆心理,這個時候仍然要注重各個環節中提供給學生與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講解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為解決自己最感興趣的知識而不得不去探究、去了解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最后達到對全部知識點的掌握。
1.采用多種方式講解知識要點,以現實為依托便于理解記憶
新課標要求使學生初步形成地理審美情趣,在這點上我常常使用知識點相關的傳統詩詞作為切入點。如:引用“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毛潤之《送瘟神》)揭示了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并且赤道的周長約為4萬千米。
《天氣與氣候》一章中講解農作物受氣候影響最顯著時可引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晏子使楚》),說明農業生產具有地域性。柑橘屬亞熱帶作物,淮河以南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因此“橘生淮南則為橘”;淮河以北為溫帶季風氣候,不適宜柑橘生長,故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講解影響氣候的地形因素時可引用“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此句說明隨海拔高度的增加,氣溫逐漸降低的規律;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揭示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的道理。
2.引導學生從現實關注的焦點出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如在七年級第三章第二節《世界的人種》為例,根據教學有經驗的老師課前對學生的問卷調查,絕大部分學生對巴西的體育情況最感興趣,而對于其他的人口、文化、農作物、礦產等則基本無興趣。便做了以下處理:讓學生觀察20xx年世界杯巴西奪得冠軍的圖片,提起學生興趣,學生感覺新奇,熱情提高。然后不失時機的讓學生仔細觀察,看一看自己認不認識奪得世界杯的巴西足球運動員。學生熱情進一步提高,出于好勝心理必然會爭搶的說出自己所熟知的世界級球星,進而設疑: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球星的膚色怎么樣啊?為什么同一個國家的人,會有不同的膚色?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對于自己所熟知的球星卻一直沒有注意到為什么會這樣,會產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或許學生對于巴西的人口組成沒什么興趣,也不想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但是他們一定會迫切想知道自己心中的偶像的情況。只要能發現教材中隱含的這一題材,并進行合理開發與重組,那么“世界三大人種”這一小節的知識便很容易解決了。
讓學生從自己熟悉、感興趣的內容入手,為解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而“不得不”學自己興趣不高的知識點,如此環環相扣,最后在不知不覺中達到對所有知識點的掌握與融會貫通。而學生興趣點的發現與教材內容的聯接,各知識點之間如何進行這種“環環相扣”,這正是教師在“自主學習”運用中的最大量的“勞動”。
三.對知識點進行升華,讓學生做真正的思考者
新課標提出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就要求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去更廣更深的思考現實中有待解決的問題。這個環節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和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但又是促成其發展思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通常將它放在課堂結束前給學生較自由的空間討論,適當引導但不做過多思維上的干涉。
1.分歧性問題的設計:七年級上《世界的聚落》中,關于聚落的發展與保護的問題以北京四合院的為例,讓學生用辯論的方式討論了民居建筑該拆還是該留,氛圍比較熱烈,這樣在討論中使學生都意識到了發展與保護的意義,并最終想尋求更好的方法來解決矛盾。
2.假設性問題的提出:以七年級下《中東》為例,第一課時中一個知識要點是中東是全世界石油儲量、產量、出口量都最多的地區,給中東石油大國帶來了財富,但是石油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因此提出假設問題:未來沒有石油的中東出路何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尋求解決辦法,這樣在以興趣提升其主動性的同時又近一步促進了學生從多角度綜合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以上流程的設計之外,在還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機制,新課標提出要創設“發現閃光點”“鼓勵自信心”的激勵性評價機制,這實際上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手段。 我國古代的大教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讓興趣為學生指路,將生活帶入課堂,才能真正鋪好新課標實施之路,也才能真正開啟素質化教育的大門。
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還覺得,老師不但要在教學上有一定變化,老師角色的轉變也是必須的。
首先我們應該做一個學習型教師,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自來水,這是社會對教師也是教師對自己一種要求和期望。我們在提倡學生要樹立終身學習思想的同時,教師自身就應先樹立終身學習的榜樣,撥動學習的心弦做一個學習型的教師。課改給我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鑒于此,在業務上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駕御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產生共鳴,結出思維和知識的火花,跟上新課程的時代步伐,進而推進新課改的落實。
其次是師生地位應該有變化
課改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象力的生發,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于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最后,教師必須寫好教學后記
作為地理教師,堅持寫好教學后記有許多好處。寫好教學法后記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但面對的學生不同,如生理、心理、知識水平、性格、興趣等都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差異,找到一個既符合教材邏輯規律,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寫好地理后記是捕捉教學“靈感”的有效方法。在地理教學設計中產生“靈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善于捕捉”靈感”,并應用于地理教學中。寫好地理后記為撰寫地理教研論文提供豐富的素材。教學后記是教師進行地理教學的心得,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記錄。因此,教師的教學后記不能僅僅停留在堅持“記”上,而應該將這些零散的看似互不相干的教學后記整理出來,認真加以思考、分析、概括和總結,探究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途徑和方法,撰寫有關的教學教研論文,為地理教學服務。
另外,新課程對地理教師還提出新的能力要求,如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因此,地理教師只有通過不斷深入地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不斷創新。我們應該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打下扎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讀書筆記作文 篇6
這個城市壓抑了很久,陰霾統治著這片天空,厚重的爆米花機玻璃后傳過一聲鳥鳴,卻映不出飛鳥的影子。水泥森林作為這個城市的基調,用吱唔的呻吟敷衍每個人發自內心的疑問。
爆米花機里,我看見他用一種很疑惑的眼神看著我,與其它等待的人有所不同,從里面掠過一絲驚恐。他盯著“沒有壓力我才懶得開花呢!”這句廣告語看了良久,付了錢,拿著這個裝有我的袋子,匆匆跑了。穿梭在水泥森林間,他跑得很快,影子被拖得很長。“咚咚”的腳步聲聽的出他在追趕些什么,同時也有什么在追趕著他。
這座城市真的很壓抑。
他沖進了他的房間,里面悶熱異常,就像一個爆米花機,而其中的他,就是一顆原生的玉米。他一定會炸開成為一種形狀。但這個形狀是人家替他設計好的。他追尋良久,鉆入人家替他設計好的套子里。他是一粒原生的玉米,一粒可憐的玉米。
他埋頭處理那些作業。昏暗的.燈光下,看得到他額頭滲出的汗水。停筆,拿起我們中的一顆,享受舌尖滑過的一絲甜味。隨即又低頭寫起東西,然后再拿。重復著這個動作,流水線一般,機器人一般。他的眉頭是緊鎖的。一粒可憐的玉米。
厚重的玻璃后傳過一陣鳥鳴,卻映不出飛鳥的影子。
他用他那雙空洞的眼睛,像兩個深深的黃鱔洞,但里面好像確實有一點點的光。他一直盯著我,后來才發現他睡著了。
又是急匆匆的腳步聲,開門聲,翻書聲。當他的筆劃到“快樂”時,停住了。
“什么牌子的破進口水筆!?”
他索性不做了,盯著我看。他伸手,抓住一顆放入嘴巴,再伸手,抓住。動作快了很多,但仍是如此機械。他拿住了我,盯著我看。我看見他用一種很疑惑的眼神看著我,與昨天所看見的不同,里面掠過一絲無奈。他舉起手,將我扔出窗外。
飛翔中,看清這個水泥的世界,蜘蛛網狀的馬路,川流不息的車輛。
又一個背著大書包的他,用同樣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從里面掠過一絲慌張。他便匆匆過馬路了。
厚重的云朵后傳過一陣鳥鳴,卻映不出飛鳥的影子。
確實,這個城市壓抑了很久。
……
讀書筆記作文 篇7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的那塊丑石呢:它黑黝黝地臥在那里,牛似的模樣;誰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留在這里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要說:這塊丑石,多礙地面喲,多時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蓋房,想以它壘山墻,但苦于它極不規則,沒棱角兒,也沒平面兒;用鏨破開吧,又懶得花那么大氣力,因為河灘并不甚遠,隨便去掮一塊回來,哪一塊也比它強。房蓋起來,壓鋪臺階,伯父也沒有看上它。有一年,來了一個石匠,為我家洗一臺石磨,奶奶又說:用這塊丑石吧,省得從遠處搬動。石匠看了看,搖著頭,嫌它石質太細,不太采用。
它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可以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可以供來浣紗捶布;它靜靜地臥在那里,院邊的槐蔭沒有庇覆它,花兒也不再在它身邊生長。荒草便繁衍出來,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銹上了綠苔、黑斑。我們這些做孩子的,也討厭起它來,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氣又不足;雖時時咒罵它,嫌棄它,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們的,是在那石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坑凹兒,雨天就盛滿了水。常常雨過三天了,地上已經干燥,那石凹里水兒還有,雞兒便去那里渴飲。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們盼著滿月出來,就爬到其上,翹望天邊;奶奶總是要罵的,害怕我們摔下來。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來,磕破了我的膝蓋呢。
人都罵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終有一日,村子里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在我家門前路過,突然發現了這塊石頭,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沒有走去,就住了下來;以后又來了好些人,說這是一塊隕石,從天上落下來已經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東西。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
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丑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來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奶奶說:“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卻怎么連墻也壘不成,臺階也壘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學家說。
“真的,是太丑了。”
“可這正是它的美!”天文學家說,“它是以丑為美的。”
“以丑為美?”
“是的,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正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頑石,當然不能去做墻,做臺階,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這些玩意兒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譏諷。”
奶奶臉紅了,我也臉紅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恥,也感到了丑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么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于誤解的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讀書筆記作文 篇8
“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白夜行》
我所理解“結合的文學歷程”不是從小到大學習文學的經歷,因為小時候我不是很懂什么是所謂的文學。現在也頂多算個初生牛犢。如果閱讀文學作品算是自己的文學經歷的話,我的收獲還是蠻多的。比如我接下來想講的從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白夜行》里思考的對愛情的看法。
記得那英有首歌叫《白天不懂夜的黑》,里面有句詞是這樣的:白天和黑夜,只交替沒交匯。也有本書叫《白夜行》,作者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里邊的男女主角唐澤雪穗和桐原亮司的角色設定就是白天天使和黑夜惡魔,但是是有交匯的。并不是想質疑和反駁什么,從文學的角度看我只是想從兩者之中探索點什么。如果廣而概之,《白夜行》也屬推理小說,也屬愛情小說,被成為東野筆下的“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可是我認為單放長線談收獲的話,需要涉及的問題很多且每一個問題都是主要的,比如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社會;政府的敷衍無作為;關于戀童癖以及對孩子的保護;還有堅守的凄涼愛情等等。方方面面都兼備到是不可能,但是簡略蓋過又顯得很糙,并且語言會很空洞。所以我想從小方面入手單純的討論一下互利愛情——白夜的靈魂和肉體。
起初對愛情的想象是美好,閱讀了許多文學大家的情話便更加堅定。梁實秋的《送行》:“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的風雨,我要去接你。”沈從文的:“我一輩子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形狀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顧城的:“我們是怎么開始談話的,我已經記不得了,只記得你用清楚的北京話回答,眼睛又大又美、深深地像是幻夢的魚群,鼻線和嘴角都有一種金屬的光輝。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就給你念起詩來,又說起電影又說起遙遠的小時候的事情。你看著我,回答我,每走一步都有回音。”那時候認為瓊瑤的愛情就是最值得推崇的,那種只有靈沒有肉的,澎湃洶涌一發不可收拾的`;唯美浪漫、純情而帶著毀滅性的愛情才是最高境界的愛情。
可是現在我有個疑問:愛情的產生是基于什么?
我想如果把答案設置成“心動”是最婉約感性的,但是不現實。然后我的腦子里就浮現出這樣一個詞——互利愛情。就是戀愛雙方都擁有主體自身所需要的某種東西,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在這種互利的情況下產生了異性相吸,我們把它稱之為“愛情”。愛情能持久多半也是因為兩人有一種“互利”的基礎。我對自己的想法感到可怕,第一次想到這個詞是再看龍應臺的《目送》時《愛情》一篇中,她與孩子因德文課上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老師發表關于愛情的看法從而產生的討論。當時沒有思考太多,但是看過《白夜行》后我猛然發現,這本書中堅守的凄涼愛情故事恰好可以印證愛情的互利基礎。
曾與同學討論桐原亮司跟唐澤雪穗之間的愛情。第一種觀點是:對亮司來說,雪穗就是白夜中唯一的光,這來源于愛;對雪穗來說,亮司是太陽的替代者,或許知識共生的亮司給了她希望,這種愛情,讓人不敢相信也不愿否認。第二種觀點是:也許依賴過,但是不曾愛過。唐澤是為了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一切的人,桐原只是她唯一可以放心依附的對象,相比別人來說的確是比較特別的存在,但絕對不是愛,唐澤的心里只有自己。但是每一種觀點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即互利共生。躋身上流社會的雪穗需要一個幕后的人幫助自己鏟除異己,而亮司是她最能夠相信的人。她是一個有野心也相當自私的人。童年的經歷讓她過早成熟,經歷社會種種罪惡后,她自身也成為一個心狠手辣的披著羊皮的狼。相反桐原亮司是個沒有野心的人。除了想”在白天走路”之外,他都在為雪穗忙碌著,不惜一切。除了愛情,支持桐原亮司如此付出的還有其他東西,比如贖罪。幼年時,親眼見到父親與雪穗最不堪的一幕,對雪穗的負罪感便重重的壓在他的心上。為了贖罪,任何事情都可以做,任何人都可以傷害,雪穗的愿望就是自己的愿望,雪穗的要求就是自己的要求,雪穗的靈魂變成了桐原亮司的靈魂。在一次次滿足雪穗要求的同時,實現了對自己靈魂的確認。這種互利共生的延續至案件事發,真相大白。亮司用剪刀結束自己的生命,唐澤雪穗沒有掉一點眼淚,一次都沒有回頭。那是因為雪穗的靈魂同時死去,做為人的本質完全消失了。
人都是自私的,或許我的這個觀點不會得到附和。可是的的確確是存在著的。或許你想象;的愛情是楊絳和錢鐘書的勢均力敵,;是徐志摩跟陸小曼的相愛相殺;是王小波和李銀河的纏綿悱惻;是席慕容和劉海北的平平淡淡.......這不過是我們在愛情互利的基礎上所美化的現象。我想說的是,不要單純的把“互利”這個詞理解成一個貶義詞。現實就是這樣,追求精神的獨立跟升華總是要立足實際的。可能現實中的愛情做不到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的互利共生。我們也不必特意去追求。大多人的愛情起源于感性,被理性支配的因素是比不過感性的,這也是現實中的愛情與小說中愛情的最大區別。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每一份愛情都被一定程度的感性支配著。若是過度便會適得其反。我不是很提倡為了愛情付出所有的做法,其實也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人是自私的,愛情是互利的,這點自己知道就好,說出來反而會引起一水的道德婊。所以,在愛情的感性面前,我希望廣大同胞能及時保持理性的頭腦。
我并不是不贊成感性,這也不是一篇講愛情道德論的文章,只是我從看一篇小說里得到的收獲而已。個人觀點,請尊重原創。下面,請大家欣賞一首詩: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
見山是山,見海是海
見花便是花
唯獨見了你
云海開始翻涌
江潮開始澎湃
昆蟲的小觸須撓著全世界的癢
你無需開口
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讀書筆記作文】相關文章:
網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12-16
讀書筆記作文04-30
讀書筆記作文04-30
讀書筆記作文04-30
作文 讀書筆記《港》05-07
讀書筆記作文05-07
讀書筆記(2)作文04-28
讀書筆記作文05-06
讀書筆記作文05-06
讀書筆記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