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精選17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生第一》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
學校之前進行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贈書活動,為了豐富老師們的閱歷,精挑細選出了一些非常有意義的書,其中有一本《學生第一》的書吸引了我,于是,趁著放假,我便開始讀起了這本書來。
書中共有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充滿著創新和智慧,在這一個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著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書中介紹學校開展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活動,為培養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提供著最好的平臺。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大使團、帶學生參加重要活動、模擬國際新組織等,讓我感受到: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指向學生,為了學生,“學生第一”。
不得不說,北京十一學校的孩子們太幸福了!他們可以在學校里自由地展示自己的風采:學校書店、廣告公司、咖啡館、校電視臺、校報校刊、每周的升旗司儀、奧運志愿者、北京市田徑比賽裁判員、體育器械招投標、食堂飯菜質量評測……這些崗位和工作的主角,全部是學生!學生們擁有了一個又一個課堂之外的展示舞臺,校園里增加了一門又一門嶄新的職業體驗課程。參與這些工作,怎能可能不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實踐出真知,通過實踐,這些孩子的能力才會有明顯的提高啊!
“不要像一般人一樣生活,否則你只能成為一般人。”這是本書的作者李希貴說過的一句話,不一樣的生活才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不一樣的體驗才會造就不一樣的人。李校長給了十一中學生不一樣的校園體驗,創造了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不管是教育教學中,還是學校管理中,都有著孩子們的身影,這就是一個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2
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幸聆聽到了李希貴校長的精彩報告,瞬間我就被李校長的膽識和魄力所吸引。做語文老師,他改變傳統教學,向學生放權利、放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做校長,他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屬于自己的跑道,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李校長和北京十一中學的種種改變無一不在說明學校教育學生才是主體,學生才是第一位的。
帶著對李希貴校長的敬仰和好奇,更帶著從這位教育大師的身上擷取教育智慧的渴望,假期我認真的拜讀了他的《學生第一》。每翻看一篇小故事,對李校長的崇拜就增加一分。驚訝并感嘆于別人連想都不敢想而十一學校卻敢大膽實踐的做法,驚異于十一學生們的過人的才華和韜略,更感嘆每一個行動背后的所折射出來的教育理念:學生第一。因為學生第一,開學初才有了學生自己設計的別出心裁的開學典禮;因為學生第一,校務會上才能響起學生的聲音;因為學生第一,學校處處都體現著對學生的呵護和關愛。
學生第一。在十一,學生不僅是學校的主人,更是自己的主人,學校所做出的幾乎每一個規定都是在學生的共同參與下完成的。李校長給予學生無限的尊重和信任,他認為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例如處處可見、精彩紛呈的宣傳海報,是學生們創作能力的積極展示;自習室里學生每一次精心的研討,每一項社團活動的`開展,是學生們的青春活力的釋放;“校園機會榜”是展示和錘煉學生能力的舞臺......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及時大膽的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松自由的舞臺,尊重他們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來激發這些驚人的潛能。相信我們的孩子會在舞臺上無限釋放,精彩紛呈。
教師第一。試想一個學校如果只關注了學生,而不重視教師,就稱不上是一個好學校。在“學生第一”的背后,在每一個故事的背后,我看到了教師的影子,感受到了老師們的智慧和付出的心血。書的扉頁卷首語親切的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李校長心中裝著老師,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管理中,教師永遠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師第一,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第一。赫然寫滿扉頁的教師名字,讓我感動萬分。每每想到我們教師“相約星期四”的體育鍛煉活動,教師暢所欲言的民主座談會,我就倍感幸福,這不就是把我們教師放在了學校發展的第一位嗎?
拜讀完李希貴先生的《學生第一》,就如同走在明媚的陽光里,讓我心情豁然開朗。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努力做到學生第一,讓每一個學生都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中;努力做到教師第一,讓親愛的同事們都體驗在教育的幸福中!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3
班主任向大家推薦了一本書,書名是《學生第一》,作者是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一看他的簡歷,哇,了不得,曾經是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長,兼任國家督學。這樣一個在教育行政部門呆過,又督導過學校工作是怎樣當好校長的呢?帶著好奇心我只用了一個晚上就讀完了這本書。
一、“學生第一”在十一
書中的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詮釋著李希貴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思想。在十一學校,無論是學校的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出版社,還是校園吉尼斯,學校里面開公司,校園潑水節等等活動都是學生自主、自由來進行。在十一學校,“接待客人”被精心開發成一門特色課程,“十一學生大使團”應運而生。學生們以自己富有創意的方式,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觀者展示學校的辦學特色,展示自己的風采。從豐富多彩的必修課程到斑斕多彩的選修課程,這些活動和課程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促進了他們的成長。孩子是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獲得了成長的經驗和經歷;在快樂中享受生活和學習!
十一學校,學生們自己在經營、在打理;十一學子,是自己在成長、在發展!而十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們默默地為學生搭建起一個又一個寬廣的舞臺,舞臺的主角,永遠都是學生第一!
二、“教師第一”在十一
李校長之前寫過《教師第一》,因此《學生第一》只用了很少的筆墨來闡述對教師的管理,可依然把學校的辦學理念體現出來,就是學生第一、教師第一。
迎新酒會、教師互助中心、評選月度人物、青年才俊、表彰教職工的優秀子女、退休紀念冊、設立教工健康促進中心等等無不體現著學校領導對老師從青年到暮年的關愛,而老師將這些關愛全都轉化為了對學生的愛,對工作的愛。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三、“校長第一”在十一
讀完整本書,看完200張圖片,我發現對李校長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模糊的是這么多圖片我竟然記不清李校長的樣子,因為只有幾張合影中有他,況且位置還在旁邊;清晰的是李希貴是一位從普通教師成長起來的集教育專家和教育官員為一體的當代教育的風云人物。做普通教師,他在班內搞教育改革和實驗;做校長,他在全校推行教育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做高密市教委主任,提出“讓高密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推進大范圍的教育改革;做濰坊市教委主任,把濰坊教育改革弄得轟轟烈烈,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在十一,他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所以當合影時,他在后排、在邊角,因為他的心里裝著老師、裝著學生;當看到他和學生共進“校長午餐”時,彼此親密無間的談話與交流真正體現了學生第一,而這恰恰是另外一種“校長第一”,是付出與責任的第一,是管理智慧的第一。
四、我們要如何“學生第一”?
當我讀完書后,我問兒子:“你馬上就要中考了,沈老師為什么要你讀這本書呢?”兒子不假思索回答:“十一學校的教學方式比較適合我張揚的個性,能夠更快樂全面發展,沈老師覺得我們的教育還有距離,所以激勵我好好學習,讓我的兒子能有上十一學校的機會,我的遺憾在下一代身上補回來”。
其實無論是沈老師還是我及其我周邊的教育工作者們,心里所盼望的也是讓學生快樂的成長,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現在搞的高效課堂也就是這個目的.。高效課堂就是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把學生作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時時處處把學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學校改革和發展的首位,就是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去開展工作。就是以關心、關懷、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的的,這就決定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講解傳授過程,更多的是文化傳承、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過程。
因而我們永遠要記住一句話:我們不能夠給孩子生命中本來沒有的東西。我們只能夠小心呵護孩子生命中本來就有的東西。所謂好的教育,不是我們提供了多少好的東西給孩子,而是我們減少了多少損害,提供了多少保護。好的教育是在保護而不是在給予的層面存在著。在學校我們需要的只是創設條件,提供自由的空間與時間,給孩子驚異感與好奇心以進一步探索的欲望。我們更多的時候要想到的是,我們的教育行為,是在損害兒童的天性,還是在幫助他們成長。永遠學生第一。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4
在這個假期里我有幸拜讀了《學生第一》這部收錄了學校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的著作,書中有很多圖文并茂、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的故事,每一個都讓我有感觸,感受最深的就是書中十一中學孩子們的自信、陽光、熱情、智慧,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榮譽感其實就是讓孩子們能夠得到快樂的學習機會、健康的成長環境,愉悅的課堂氛圍,寬泛的知識源泉及在如何在實踐活動中去經驗和鍛煉的方式方法。這本書我越讀越覺的自己幸運,幸運,為能在求實這個注重人性化的學校任教;幸運,為能有這樣一批批天使般的學生。幸運,為有一個個教育家的教誨……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有訴說不完的幸福和喜悅。
就像書中所說的一樣:“如果校長敢于樂于把自己放在一個邊角、后排的位置,就會使整個照片的位置全都成為好的位置了。”從李希貴校長話語中可以看出校長的`位置在哪里。優秀的學校一定是尊敬和關愛每位教師、讓教師擁有職業幸福感的學校。在《學生第一》的扉頁上,寫著“謹以此書獻給我親愛的同事們”,背后滿滿地寫著全校教師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圖片說明也都寫下了師生的名字,充分體現了對教師的尊重。而且,李校長不僅記住了每位教師的名字,也給予教師展示自我的平臺。這些舉措極大地喚醒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懷,使教師在獲得事業成就的同時,也收獲了幸福的生活。其實,真正優秀的學校,總是把對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學生、教師和校長都是第一的,他們彼此尊重,共同參與學校的管理,進而推動學校的健康發展。教師幸福了,學生快樂了。想想我們在求實的待遇,哪一天我們不是幸福的?我們為有這樣的學校而幸福。
但是學校有了學生,才有生機和活力,有了學生,學校和老師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得到體現。書中的66個故事,每一個都充滿著創新、智慧、積極、導向,在這 66個小故事中,精彩的詮釋著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學生第一”, 66個小故事讓我感受到這是一所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大使團、帶學生參加重要活動等多姿多彩的社會活動,為培養自信、陽光的學生提供了最好的平臺,讓我感受到孩子們才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學生。這一切使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教育界名師的話:“我并沒有高人一等的教學經驗,我最擅長的就是喚醒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潛能,所有的孩子的墜落就是‘厭學’開始的,我最自豪的就是教過的學生中沒有一個自暴自棄,品行不端的。這些不是正合我們求實中學不謀而合嗎?每一學期我們每個學科都舉行著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讓每位學生的才能都能盡可能的被展現,我想這就是優秀學校的相同之處:學生第一!
記的我曾經為了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側夜難眠,后來我發現在無力改變整個現狀時,就只能改變我自己的教學方式。”面對當前生物學科教學形式的缺陷(封閉式學校信息閉塞,學生地區差異較大,社會實踐活動較難統一開展),我會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多讓學生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讓孩子們參與到課堂教案的設計和生物實驗的活動中,在課堂上尊重孩子們的想法,不壓抑他們的天性,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盡量避免用枯燥、低效、壓抑的作業填滿孩子們的時間,我要讓我的學生在我的生物課堂上快樂起來、自信起來。
李校長說:“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校長有約,共進午餐”,讓孩子們的想法得到表達的場所,得到激勵,并且努力使那些合理的、富有創意的想法在校園里變成現實是我們的追求目標。我想只要我們在正確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們求實一定會有更穩固、快速的發展。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5
這幾天,我認真閱讀了學校贈閱給我們的《學生第一》這本書,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有擔當。他們智慧機敏,有著智慧的韜略,他們智慧友好,樂于助人,有著仁愛的情懷……于是一個問題在我腦海產生:能夠如此周到的做到以學生為本,這是一顆對教育懷著怎樣的耐心和虔誠之心的人啊?!
漸漸地,我找到了答案。我被書中李希貴校長的努力深深打動著,他的行為給我們樹立了為師的標桿:一位優秀的校長,一位優秀的教師,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視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態教育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里想法。
我感嘆李校長對教育細節的關注,他通過開展“我喜歡的十大校園活動”問卷調查,總結出學生對活動細節和自身存在的關注,從而創新的設計了“開學護照”、“校園潑水節”和“每月百星”等活動,滿足了學生對師生情感的需求,對接受關注的需要和對適時放松身心的需要,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仁愛情懷,又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書中,“學生第一”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育行為。在“校長有約,共進午餐”中,走進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在“校務會議”中,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在“社會職業考察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找到適合自己個性和才能的領域,將未來職業素質要求告訴學生,不僅讓學生擁有職業的理想,更知道要腳踏實地、從頭做起;開展學生職業咨詢與輔導,引導學生確立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和理想;開設“名師大講堂”、“名生大講堂”,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滋潤。……
還有,他們的“為班級命名”活動讓我也印象深刻,我們何曾幾時也可以設計出這樣有創意而又有深遠教育意義的活動,讓學生也能在快樂和經歷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別人的想法,讓學生快樂著并成長著!
讀《學生第一》,我已被李校長的創新思維和教育的睿智所折服,這本書讓我知曉了很多更為深刻的東西,我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把點點滴滴的小細節關注并做好,認真思考怎樣做才是真正的“學生第一”?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6
在《開學第一課》中,有位哥哥叫劉偉,講述了他的夢想,從小失去雙臂的他,有一天聽見了別人在當鋼琴,激發了他對鋼琴的興趣,別人用手彈鋼琴,他用腳趾頭彈鋼琴,又累又吃力,但他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還有對鋼琴的鐘情,終于用腳趾頭彈出了美妙、動聽的曲子,我看到了這為殘疾哥哥如此努力,身殘志不殘,而我是一位四肢健全的人,捫心自問:我的夢想是什么?曾經喜歡彈鋼琴,有段時間放棄了,現在看到劉偉的堅持,啟發我重新對鋼琴的熱愛。
我會為此去努力、去奮斗,堅持不懈的去實現夢想,讓他永遠是我的目標,在不久的將來,夢想總有實現的一天。
我說一點開學第一課的內容,班長逗逗問:“李連杰叔叔,像我這么大的時候你的夢想是什么?”李連杰說:“我當年的夢想很簡單是學好武術。”在這里面有個飛行員,他的夢想一開始很簡單,我要考上一個初中,我要考上一個高中。每個人的夢想一開始是很簡單,那些有名的人也是一步一步的變有名,并不是一生出來就很有名了。夢想也是一步一步慢慢實現的,開學第一課告訴我們要堅持夢想,信心是夢想的第一步。夢想沒有實現,我們每個人都會很難過。
剛開學不久,我們在教室觀看了,學校組織的法制教育活動——高新一小開學第一課。劉校長首先給我們強調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然后,有“普法百靈鳥”稱號的陳靜老師通過提問的`形式,讓我們了解了“公民”、“國籍”、“國旗”、“國歌”等相關知識。
之后她還給我們講述了真實的故事“流星雨”和“幾滴豆漿”,這兩起案件給了我很深的印象。通過觀看這次教育活動,讓我掌握了一些,自我保護的基本法律常識,也明白了成為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夢,中國的夢”。這是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思想。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夢想、有信仰,有追求,因為有了夢想才會為此付之行動和努力,即使有時夢想離我們那么遙遠!
這次開學第一課上,請來了國際著名武打明星JetLi、網絡精英馬云等,這些人都講述了自己從小到大的愿望,并引導我們要盡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我要說自己的夢想,就有很多,比如:當教師、當美術家等,但我只是嘴上說說而以,并沒有盡自己的力量去做,但是看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我改變了主意,我要努力的完成愿望!
開始上場的是劉洋,我看見她在藍色太空的畫面,我覺得太空很奇妙,很遼闊,很美,長大以后我也想當一名宇航員。接下來的是游泳冠軍,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管做什么是要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到底,最后才能成功。然后是農民出生的劉大成,他刻苦努力善于觀察,不但在歌唱事業上取得成功,還把各種東西都拿來當成樂器,深受大家的喜愛。最后我還從體操冠軍身上學到了集體的榮譽需要大家互相鼓勵,團結一心。
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深受感動,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他的夢想,包括那些身殘志堅的人,他們只要不放棄對夢想的追求,不斷努力,最后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我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少年,更應該學習他們這種對夢想不懈追求的精神,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這個節目里出演的名人有李連杰,馬云,李中華,章子怡等等,他們都講了各自從小到大的夢想。李連杰叔叔小時候的夢想是想到北海公園澆花,馬云叔叔小時候的夢想是長大當科學家,他們的夢想有的實現了,有的沒有實現,但他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沒有雙手卻能用雙腳彈鋼琴的大哥哥,他小的時候因為被電擊中失去了雙手,但他從來沒有絕望,他說了一句話,要么選擇死去,要么就要精彩的活著。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7
《學生第一》這本書共收錄了66個鮮活的小故事,這些小短文所描述的智慧,體現了李校長的辦學思想,是他和十一學校的同事們心血的結晶。實際上,這66個故事的后面都凝聚著十一學校領導、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為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為了體現學生第一,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李希貴校長作了好多探索,這一點在中國尤其可貴,值得其他的校長學習效仿。 作為老師,看了很受啟發。校長看會更好。佩服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中國多一點這樣的校長、這樣的學校,那將是中國教育的希望。很多年,人們只重視學生的感受而忽視教師的'感覺,這本書能把教師當成普通成員中的一員,教師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在當今這個社會上教師的地位不是很高,人們對教育不是很重視,感謝作者能為老師呼吁。
學生第二,是一本書的名字。李希貴先生說他寫這本,是從教育管理的角度來看待學生的,“只有校長把教師放在了第一位,教師才會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校長心中教師第一,學生第二”。學生第一,則是基于教育學的價值取向。我的理解是,從教育學意義上說,學生永遠是第一位。
校長把教師放在第一位,教師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學校呢?我認為,如果非要讓學校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排出一個順序的話,學生無疑應該是第一位的。很顯然,學校存在的意義不就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優秀的人才嗎?既然如此,學生就應該是學校這個場域中最重要的人群,是第一位的。
如何做到呢?北京十一學校的一系列做法值得學習,但不能照搬。學習的要點在于其始終把學生推到前臺,把校園一切能夠讓孩子們自己做的事情,悉數交給他們。比如辦廣告公司、復印社,搞電影課程,發放開學護照,選課,參加學校重大項目招標事宜等。校長和教師退到后臺,作后勤保障。
不能照搬,是因為十一學校的特殊地位、特殊積淀、特殊條件,并非所有中國學校都具備,更多的學校是望塵莫及的。有差距,不代表不能有所作為,關鍵在思想、在理念。就實踐層面而言,從校長到教師到校園里所有成年人,都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為他們的未來著想,自然就能生成許多辦法。
學生第一,意味著“育人為本”的真正落實。校長、教師的視線應該始終集中在學生身上,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需,一切從孩子發展的高度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學生第一,不代表包辦代替,不代表我們能冠冕堂皇地以愛的名義,強加給孩子許多他們不喜歡、不樂意接受的東西。 學生第一,是李希貴先生循教育規律辦學的大膽實踐。但我要說,這不是創新,而是大大小小的教育綱領里早就闡釋得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過我們的絕大多數學校沒有照做罷了。然而,我們仍應為李希貴和十一學校喝彩,他們的非典型案例,至少讓我們明白:寫在文件里的東西,可以成真。
如何讓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如何讓學生在學校里獲得終身受益的本領,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校園的主人……本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地展示了李希貴校長在北京十一學校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改革。細細品味此書,你就會深切感受到,種種創新舉措真的有一種令人拍案叫絕的感覺,并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8
《學生第一》這本書是被學校評為學生最喜歡的老師時,學校贈給的一本書,拿到家里,一直沒有時間細看。今日拿來翻看,一下就被它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書中介紹了北京十一學校一個個讓學生展示和鍛煉的舞臺,使得學生成為了學校的主人。
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中,學生們釋放個性,盡情的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去。他們既增長了見識,又培養了能力,真的所有孩子們向往的學校。在這本書中,我深深體會到了學生是主體,其中校園潑水節、學生大使團、學生出版社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們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得到了鍛煉,他們個個了不起,他們自信、陽光、勇于擔當、他們睿智機敏、有著智慧的韜略,有著仁愛的情懷。
不知怎的,看這本書時,我的心情是舒暢的,因為學生第一,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是和諧的,這讓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指責中,他就學會了冷漠,生活在諷刺中,就學會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學會了自卑,繁殖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中,就學會了自愛。
這就讓我想到了自身的教學,他們的境界,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在自己的教學中,盡量把更多的時間和權力讓給學生,不束縛學生們的思維!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9
讀《學生第一》的感覺,和之前聽中關村四小校長的報告一樣,首先是艷羨(確定是艷羨而非僅僅羨慕),心說:哇噻,人間天堂,教育圣土!他們居然這么有自主權?他們那兒沒有名目繁多的檢查評估嗎?或者他們的校長、行政和老師們個個都是鐵臂阿童木?
偶爾,我會壞壞地想:要是今天檢查這個,明天評估那個,繼而這個進校園,那個進課堂……如此折騰個幾次三番,即便是阿童木也難免 “滿面塵灰煙火色,心憂評估嚇破膽”。
我知道這樣賊眉鼠眼不懷好意的揣測,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對《學生第一》的歪批。讀書總該讀別人的,想自己的。于是我端正態度再讀這本《學生第一》,領悟李希貴先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及其教育理想“ 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 。 這是一本近似經驗報道的剪報合集,圖文并茂,一目了然,任誰都能不費勁地知道書里寫的是什么,知道北京十一中做了些什么。本書的形象直觀分可以打滿分,假如能提煉出與之相關的概念、原理或系統的理論,估計會有更為普遍的指導意義。
不過,我們仍然可以讀別人的,想自己的,彼此聯系,舉一反三。
別人的學校能開公司,能建博物館,能請白巖松、楊利偉等名人進校園,能把學校辦到北美去,我們的學校怎么辦?相比“不差錢”的學校,我們農村學校的資源條件不可謂不落后啊。
別人的學生能接待國際友人,能經營出版社,能協助編教材,能自主研修,我們的'學生怎么辦?相比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的學生團體,我們的多數孩子就是農二代、工二代、負二代,簡直就是吊絲。
學校、家庭、孩子,比無可比之下,我們能改變的是什么?我們力所能及的是什么?
首先是改變教育觀念。不管貧富高下,不管是哪一類“二代”,教育管理者都該力所能及地“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包括我一直奉行的“教師第一”,經李希貴先生啟發,其實也是“學生第一”:立師德,強師能,就是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
我想說明的是,這里所提倡的“學生第一”,與社會上畸型的“學生第一”不是一個概念,那種家長動轍要起訴要見報,千錯萬錯都是學校老師錯的破觀念,不是“學生第一”,而是家長愚昧地自以為“老子的兒子第一”。
其次是調整教育行為。回顧我們課堂內外的教育行為,學生不是第一,教師才是主人翁,處處可見教師強勢的身影。這倒也情有可原,畢竟小學姓小,畢竟他們到自主還有些距離,還很需要老師扶上馬走一程,然后放手。扶,是為了放,不能揪著不放。我們要考慮的是怎么實現從扶到放,而不是只一味琢磨怎么扶得更穩。好比教人學自行車,你應該從未見過哪一位教導者死扶著學習者騎車100 公里沒放過手,然后得意地炫耀:瞧,我多會教!
教,是為了學。因而,備課時,要漸漸地變備教案為備學案;課堂上,要點燃、喚醒、鼓舞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愛學習、會學習。我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學生喜歡不喜歡?哪些內容學生已經懂了不必再教?哪些內容教了沒用也不必教?假如我是學生,我更喜歡學什么,怎么學?……
活動,是為了學生發展(而非迎檢或宣傳)。因而,策劃活動時,我們得多想想學生喜歡不喜歡,學生參與了能不能得到發展?哪些事得由老師負責,哪些事可以交由學生自主(即哪些該扶哪些該放)?假如我是學生我更喜歡參加什么?哪些我想試一試?
假如,我們信奉“學生第一”,相信學生能行。于是,課堂自主、探究的氛圍漸濃了;學校文學社、廣播站、少先隊大隊部漸能自行運轉了……學生也能為學校發展出謀獻策了……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翁。那時候,我們會驚嘆:學生確該第一,學生確實能行!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0
有幸拜讀此書,認識了一位平易近人又充滿智慧的教育者,看到了一個教育大家的睿智與創新。
66個小故事,閃光的創新思維和智慧的火花,每個小故事都在詮釋著李希貴校長的辦學思想,每一個小故事都凝聚了北京十一中學全體教師的心血和汗水。作為教育者,我們既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是學校活動"百科全書",又可以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書的教益就更深遠了。
李先生的《學生第一》像一縷清新的陽光,映射進我的內心,掃清了多年來"惟教師是從"的陰霾。輾轉思索,李先生到底是抱著什么樣的心態來做十一學校的校長?是什么讓他如此大膽,將校務工作交給學生?人說:經歷是一種財富。豐富的閱歷成就了一個教師的夢想—做語文老師,他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放權利、放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大量閱讀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做校長,他說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并提出教育理想是"讓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長"做局長,他通過體制改革,把權利放給校長;又取消了校長的行政級別,用"職級制"對校長進行動態管理。感動于李先生對待學生的尊重,他說: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更好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在十一學校,學生是自己的主人,學校所做出的幾乎每一個規定都是在學生參與下完成的。
創造性的請學生參加校務會,激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由學校來幫助他們實現,校務會上響起學生熱烈的掌聲,源于學生自己的議案得到與會師生的認可;花壇內向我們微笑的花草樹木,來自學生精心設計無聲的提示;處處可見、精彩紛呈的宣傳海報,是學生們創作能力的積極展示;師生共編教材,()成為學生們愛不釋手的教材;自習室里學生每一次精心的研討,每一項社團活動的開展,昭示了學生們的青春活力。"校園機會榜"既給學生提供了參與學校日程管理工作的機會,更是一種全新的成長體驗,是展示和錘煉學生能力的舞臺;學生票決餐飲公司去留,將焦點問題——學生食堂的決策權還給學生??走進十一,你會發現這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朝氣蓬勃,活力四射,年輕的笑容充分展示了十一學校給他們帶來的幸福感。
"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李先生最喜歡的一句話。他秉承這種思想,努力創造著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的幸福。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1
上學期校長向我們推薦《學生第一》這本書。初次聽到書名,很是不解,自古至今我們一直倡導尊師重教,一日為師當終身為父,當然是老師最重要,老師第一了,怎么還成了學生第一了?帶著好奇打開這本書讀了起來。
這本書圖文并茂,描述了北京市十一中學學校內發生的66個精彩的故事。這66個故事似乎讓我親眼目睹了十一中學生校園生活與活動的場面,一種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這66個故事讓我深切領略了十一中學生生命成長的動人景象,分享令人羨慕的幸福。
李希貴校長在卷首語中的話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和我的同事們在努力詮釋著教育學的基本價值取向。我們試圖創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給他們找尋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這種教育理念就是學生第一。我們希望在所有的教育教學包括管理活動中都能看到學生活躍的身影,我們還推動著孩子們能夠慢慢地脫離家長和老師去自己做事情,我們甚至十分情愿地讓自己的虛榮心‘喪失殆盡’而看著孩子們的作為不斷地超越自己。這種理念、這個想法打動了我,我也很想在我的教學中學習運用,我應該如何去做呢?讀完這本書,掩卷思考,我有了想法,這學期我校即將啟動談固小學文化節,文化節將歷時一個月,每周有不同主題,分年級進行,這不是很好的機會嗎!文化節中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去做,就像讓學生自己組織聯歡一樣,有些活動在老師的引領和指導下,讓學生參與全過程,先是小范圍的,比如一個班或一個年級內的,逐漸在校內。如果真正能讓學生操作,這樣的文化節才是他們的節日,才有意義。我們理應像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和老師們一樣,默默無聲地為每個孩子搭建屬于他們自己的舞臺,培養他們自信、陽光、勇于擔當,有著寬厚的肩膀;睿智機敏,縱橫捭闔,有著智慧的韜略;熱情友好,樂于助人,有著仁愛的情懷。當然第一次嘗試會有失敗或者不理想,我們要允許失敗,要尊重、賞識他們。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
我們的愿景是愿每一天校園生活更幸福,愿每一位師生生命更精彩!我們學校正在打造的幸福校園,應該和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殊途同歸吧!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2
進入外國語已經一個學期了,作為一個新人,我已經積攢了一點點教學經驗,但是這種經驗是感性的,是不成體系的,是雜亂無章的,此時正是梳理實踐經驗、明確教學觀念走向的關鍵時期,學校便提供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充電的機會。我從來沒有讀一本書可以這么輕松,站在窗前,沐浴著冬日的陽光,一口氣就讀完了李希貴的《學生第一》。
這本書讓我記起了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指責中,就學會了冷漠;生活在諷刺中,就學會了偏激;生活在否定中,就學會了自卑;生活在恐懼中,就學會了憂慮。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朋友之中,就學會了熱情;生活在鼓勵之中,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認可之中,就學會了自愛;生活在愛撫之中,就學會了愛人。由此,我想到了可愛的孩子們,他們都是懷揣著夢想來到學校,這就讓我更加堅定了“每位學生都是最重要的”。
在《學生第一》中,我們看到的時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們自信、陽光、勇于擔當,有著寬厚的肩膀;他們睿智機敏,有著智慧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于助人,有著仁愛的情懷。我相信,這群孩子是在健康的校園文化中培養出來的:如果教師每天帶著微笑走進教室,與每一個學生的交流變成自己的習慣,堅信每位學生,給予他們積極的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向上向善的信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那么陽光睿智的孩子將會越來越多,一些小細節,恰恰能體現教師對學生的關懷,當然真正遇到原則性的問題,絕不姑息。
讀了《學生第一》這本書,我被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所吸引,書中介紹了一個個讓學生展示和錘煉能力的舞臺,使得同學們真正成為了學校的主人。在學校這個大舞臺中,同學們盡情地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中去,既增長見識,又培養了能力。讓同學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實踐中提高。我們經常強調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事實上,學生不光是課堂的主人,也是學校的主人。
所以我們無論舉辦什么樣的校園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在這本書中,“校園潑水節”、“學生大使團”、“學生出版社”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活動不僅帶給學生們愉悅的情感,豐富了學生們的業余生活,也給同學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記憶。使得他們的人生旅程更加精彩了。在去年的夏令營中,我有幸參與了整個活動,我看到了這本書中所提倡的“快樂校園”的種子正在我們周圍埋種、發芽。我們外國語學校也在懷揣著這樣的`情懷建構教育!看到小故事中前人所展示出的教學成果,我的教學觀念的方向也就確定了,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的高度吧!
《學生第一》中的66個故事看似簡單,實際上每個故事背后都凝聚著北京十一中學的老師們鞠躬盡瘁、甘為人梯、匠心獨運的精神。
如果沒有非凡的責任心和抱負,再可愛的學生也會有讓你覺得疲倦的一天。那個時候,內心會有一瞬間覺得自己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平時可愛、溫馨、純真的學生、教室、學校會蕩然無存。培養有想法的學生,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這樣才能有創造力,我們的民族才能有希望。這是十一學校的育人目標。
讓我們樹立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開啟教育教學工作新的起點!我會更加努力、堅定信念,力求成為一名學生們喜歡的老師,欣賞學生的老師,適時引導、共同進步!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3
翻閱了圖書館的一本書《學生第一》,這是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的一部新作,主要收錄了學校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相關資料,圖文并茂,精彩紛呈,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城鄉差異,他們開展的一些活動,我們望塵莫及,但活動中所蘊含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價值取向,卻給人以深刻地啟迪。
創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把學生的需要和成長放在第一位,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這就是李校長和他的同事們努力探索和踐行的教育理念。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樂園,學生是學校的真正主人,這個最基本的常識,做教師的都懂,但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我們的學生怕進校園,一進校園如入苦海,原因何在?看看十一的做法,想想我們的作為,答案不辯自明。死板的課程,教條的制度,枯燥的課堂,單調的活動,單一的評價,這些似乎都是原因,但又好像不是全部。我覺得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們沒有把學生放在第一的位置。學生的需要我們不去了解,學生的`心理我們不去剖析,學生的情感我們不予理睬,學生的活動我們不去參與,甚至學生的姓名我們不用知道,我們就像一位牧羊人,揮動著鞭子,按著我們的意志將一群羊驅趕至我們劃定的領地。雖然這塊領地中的青草不夠鮮美,羊啊,你沒得選擇,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你不愿意?你不高興?呵呵,看我的鞭子!我們各自驅趕著一群被馴服的羊兒,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按著自個兒的意愿養育。我可不管你是山羊、奶羊還是綿羊,聽話的就是乖乖羊。我們創作的不是一個寓言,而是在演繹一部經久不衰的活劇,你我都是導演。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4
一口氣讀完《學生第一》這本書,驚喜不已。這本書主要收錄了十一學校開展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一些相關資料,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溫馨而有趣味、充滿創新與新教育理念的教育圖畫。縱覽全書,我能深切領略到生命成長的動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學校學生洋溢出來的令人羨慕的幸福。
66個小故事,每一個都充滿著創新和智慧,這是一所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學校開展了大量的、多姿多彩的活動,為培養自信陽光、睿智機敏的學生提供著最好的'平臺。開學護照、校園機會榜、學生影院、學生院士、學生大使團、模擬國際新組織等各種異彩紛呈的活動,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指向學生,學生第一。而這也正與我校活動特色教育不謀而合,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讀書節為孩子們展現豐富的校園文化盛會,20幾個社團活動豐富著孩子們的校園生活,為孩子們的全面發展提供廣闊的舞臺。
創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把學生的需要和成長放在第一位。創造性的請學生參加校務會,師生共同編寫教材、學生票決餐飲公司去留等等,都為孩子們提供展示的平臺、創造鍛煉的機會。十一學校,真的是學生自己在經營、在打理;十一學子,也真的是自己在成長、在發展!十一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們默默地為學生搭建起一個又一個寬廣的舞臺,舞臺的主角,永遠都是學生!
其實在我們學校也一直在努力踐行著這些理念:開展“校長開放日”,貼近學生心靈;為退休老師制作“退休紀念冊”留下教育的足跡;為學生設計“畢業紀念冊”,留下成長的足跡;讓學生自主選擇新聞播報、紅領巾之聲、制作讀書節海報等等,都在朝著培養自信陽光、秀外慧中的儒雅少年這個目標邁進。或許我們現在做的還沒有十一中學精彩,但是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心里所期盼的也是讓學生快樂的成長,努力的在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以后的教育過程中,我們需要努力的就是創設更多機會,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間與時間,用力去愛每一個孩子,真正做到學生第一。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5
剛拿到學校贈送的《學生第一》,我很有親切感,因為我對教師應該轉變的教育觀念記憶猶新:教師要轉變觀念,要以人文本,以學生為中心。真正在教學中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李希貴在這本書中說:“學生永遠是學校的主人,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應當指向學生、為了學生、成長學生,一句話,學生第一。”學校給孩子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成就未來。
李希貴在《學生第一》里面展現了理想教育的藍圖,在北京十一中,學生是學校的主人。學生的許多大膽的設想都能在學校成為事實。學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開公司,自己聘用職員,自己選擇喜歡看的電影,自己當大使……這些屬于出了社會才能做到的,卻再校園里成了平常,這些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也是我們看到的學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夠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原來學生第一不是觀念,而是事實。
在十一中,學生們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有良好的平臺來展現自己的才華,來提前接觸社會的點點滴滴。他們擁有許多屬于自己的空間,還有許多實踐的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學生廣告公司,學習開公司的相關業務;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學生院士;可以作為大使團,像外交官一樣接待世界各地的來訪者;還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編輯優秀作品;通過模擬國際組織,把握時局,預測未來。
就是這些空間和機會,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園地。
學校還開辦許多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學生。比如:“開學護照”將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都牽引到“新學期開始”的事件中來,讓三方都能見證學生的開學,也讓學生對這樣的開學終身難忘。還有,校園吉尼斯活動,通過這個活動,培養出自我悅納,充滿自信的學生。校園開展潑水節,師生同樂,甚至連校長也能脫下身份,和學生一起潑水。十一中的潑水節,潑出的是水,帶來的是親密的關系,愉悅的情感,它給孩子緊張忙碌的校園生活,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成為了師生的樂園。
學校還是教師們的家園。十一中,再教師中評選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讓老師們都能展現自己的風采。還建立教師互助中心,解決教師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問題。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進中心。給與教師們家一般的.溫暖和關愛。
北京十一中通過“學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校園變成了教師和學生們的家園和樂園,教師再這里幸福工作,學生在這里快樂的學習、健康地成長、和諧地相處。我們沒有看到關于成績,教學質量的內容,但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特色的學校,一個以創造一個屬于孩子們的學校為價值取向的特色學校。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學校的校訓培養學生成為“勤學習、做真人、善實踐、求創新”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其實,我們還是在做藍圖之夢,只是十一中已經成為了現實。有許許多多的原因,阻礙著我們小學成為如十一中那樣的特色學校。但是,我們都會相信,我們“學生第一”的藍圖終有一日會成為現實。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6
創造一個真正屬于孩子們的學校,把學生的需要和成長放在第一位,給他們搭建舞臺,提供空間,創造條件,這就是李校長和他的同事們努力探索和踐行的教育理念。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樂園,學生是學校的真正主人,這應該是學生第一的精髓吧。
在這篇文章中好多細節都體現了李希貴校長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比如 " 開學護照" 魅力無限。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開學護照" ,這一有創意的活動,把開學典禮用有趣的、適合孩子口味的活動來裝飾,把老師、學生、家長這三個要素,都融合到" 新學期伊始" 這個事件中來,掀起了校園內師生交往、生生交往、家校互動的熱潮,增加了師生相處、交流的機會,增加了學生之間傳達感情的機會,增加了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機會,讓學生終生難忘。再比如學生影院、 模擬國際組織等富有創意的活動,無不折射出思想的靈動 、無不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教育者",這在十一學校是真正做到了。李希貴把所有老師的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讓老師們感受到:我就是學校的'主人,學生的成長就是我的責任!" 敬人者,人恒敬之" 、" 尊重、信任、理解、發展,是人本管理的要義" ," 每位孩子都是好的" 、" 做最好的自己" ,這些理念和做法,在這本書中時時處處都體現了出來。十一學校的活動嘗試,激活了學校教育這" 一池春水" ,為十一學校的師生們提供了" 豐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讓更多的師生體驗到成就感,激勵著他們不斷上進,不斷成長,十一學校成了師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其實,在我們的學校,我們的課堂與學生第一中的好多模式也都是一致的。比如,我們周五下午的社團活動;比如我們讓孩子們自己編排的英語小對話展示。但是,作為教育著的我們還應該大膽的放手,給孩子們更多的想象、展示、發揮的空間,給他們更大更絢麗的舞臺。那樣的話,孩子們一定會比只學書本上的知識更加的受益終身的。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 17
自從踏入教師行業,特別留意有關教育方面的書籍,偶然間碰到了《學生第一》這本書,一拿起這本書就放不下了。這真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用書,在書中,作者李希貴(北京市十一學校校長)將自己近年在學校里的實踐和思考記錄下來,給我們呈現了一個陽光的校園,一群了不起的孩子。在這座陽光校園里的孩子們自信、陽光、勇于擔當,有著寬厚的臂膀;他們睿智機敏,縱橫辟闔,有著智慧的韜略;他們熱情友好,樂于助人,有著仁愛的情懷。
在書后面還有李希貴校長的語錄摘記,其中一句說:“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想法;也只有認真傾聽,才能讓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讓學生參與到學校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來,是我們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由此可見,學校教育要立足兒童立場,發現和引領兒童,才能讓學生享受幸福教育。
一、由《學生第一》引發的思考
兒童是“腳”,教育是“鞋”,教育不能“削足適履”,所提供的環境和教育內容應該隨著兒童的需要進行改變和調整。因此,所有的教學、活動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在《學生第一》這本書里,我們看到66篇文章、200多幅彩圖,生動展現改革者的魄力、教育者的智慧。當然,無數的創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這是真正立足兒童立場的教育。
看了《學生第一》,再回頭看我們的學校,我們是一所小學,小學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屬性,就是為學生持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即身體基礎、精神基礎和學力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駐足兒童立場,構建兒童意識,樹立兒童觀,從兒童視角出發,才能為學生保留一個美好燦爛的童年,幸福成長。
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就是“促進每一位學生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在這核心理念的統領下,我們追求“綠色教育”,“綠色教育”所追求的是綠色分數、綠色比賽名次,追求的是關注學生整體素質、追求的是“原生態”的教育。
為了讓“綠色”惠及到每位孩子,我們提出了“創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創適合教師發展的管理”辦學價值觀。適合學生發展,就是“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發展”;創適合教師發展的教育,就是“尊重教師差異,以人為本,賦予教師選擇權利,自主發展”。
二、由《學生第一》引發的探索
探索一:創設兒童文化滲透無聲教育
在《學生第一》這本書里,我們看到了一群孩子幸福的在校園里成長。幸福教育就是要追求兒童的精神幸福,不僅要著眼與學生未來的幸福,更應該重視學生當下的幸福。只有行走在充滿兒童文化的校園里,每個學生才是快樂、富足、美好。在學校里構筑一種屬于學生的文化,就要求我們以兒童視角去規劃和創設,讓學生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家園,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故事分享:“開放式”書吧Vs誠信教育
學校以“走廊門廳成書海,露天書吧溢書香”為文化宗旨,創設書香校園,讓校園書吧隨處可見,大廳、通道走廊甚至每一個角落。為了豐富書吧的藏書,學校各個班級出謀劃策,最后學生自己提議每一個人捐一本,1444位學生就有了1444本,這就是我們“獻一本看千本”捐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將自己現有的、珍藏于自己的小書架的、或是最喜愛的書籍捐獻出來。當然捐贈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自由選擇,可以選擇永久捐贈,也可以選擇捐贈一個月或半年。學校對學生捐贈的書籍進行整理、編碼,然后上架,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隨處隨時隨手取書閱讀。
開放式書吧,讓學生觸摸書香,盡情享受閱讀的樂趣,享受生命成長的樂趣,同時又是一種誠信德育的無聲滲透。剛開始建立“開放式”書吧時,總會發生丟書的現象,1400多本的書,沒幾天就只剩下一半數量了。管理書籍的班級總會反饋:今天書籍又丟了不少。于是,我們在學校內開展了一次“做誠信人”的主題,將書吧丟書的事件做為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如果你特別喜歡書吧里的書,你會怎么做?在一次次的討論中,學生慢慢達成了一種共識,這是屬于同學們的集體財產,如果真的喜歡書籍,可以帶回去閱讀但之后應該要主動送回。自開展主題教育之后,書吧丟書的情況逐漸減少,現在書籍基本不丟,甚至還有同學悄悄的將破損的書籍帶回去,修補好再帶回來的。
探索二:推行評價變革實行自主教育
評價是指揮棒,但不是唯一的標準,它是促進,不是甄選。只有構建靈活的、溝通的、支持的和滿足兒童成長需要的評價體系,才能激勵學生做更好的自己,實行自主教育,享受幸福成長。
李希貴在《學生第一》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我們又陷入了思考,怎么為“每一個孩子”定制一把適合他的尺子,給他們提供更寬廣的評價舞臺,激發他們的自主性呢?于是,我們推出了“曬曬我的學習成果”活動。在期末來臨前2周時間,學生可以就音樂、美術、勞技、綜合實踐等課程,申請參加“曬成果”,然后由學校組織檢測,對于通過的學生頒發“特長卡”一張。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基于學生的本身出發,讓學生自愿選擇,另一個改變了以往的評價手段,讓評價實現多元化,讓學生學會自信對待“學習那事兒”,“你在這點好,我在那點好”。
分享故事:筍芽兒藝術展——自信教育
4月2日清晨,“筍芽兒藝術展”拉開了序幕。學校前操場彩磚區域被心靈手巧的學子們開辟成了書畫展現場。書畫展的作品來自學校開展的“書法和繪畫曬成果”活動。課間,“筍芽兒”們三五成群地進入書畫展現場。有的孩子熱切地尋找著自己班級的展板,找到了,會向自己的伙伴高高地招手;有的孩子會被其中的一幅畫吸引,駐足良久;有的孩子則會悄悄地在展板中尋找自己的作品,然后靜靜地看,臉上流露喜悅。書畫長廊里,川流不息的孩子因為自己的作品而來,因為作品的精彩而來,也因為書畫長廊的熱烈氛圍而來。他們邊看邊贊,邊賞邊議,一切自然地發生:在欣賞中學會審美,在比較中學會積極,在贊揚中體會成功。
據悉,我校藝術節以“活動策劃書”來引領,通過“曬成果”活動,引導每一位孩子在愉悅的環境中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促進每一位孩子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每一位”,因為“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個個體,都存在差異。《學生第一》里提到:“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當校園里、課堂里有著越來越多的具有教育家情懷的老師們傳道授業時,學生的成長生態就會更加理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學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合上書,我深深感悟到,作為一名教育者,只有駐足兒童立場,倡導教育回歸兒童本體,才能讓學生生動、豐富、自然的成長,讓他們成為教育中的真實主角,享受到幸福教育,真正的“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學生第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學生讀書筆記12-11
學生讀書筆記11-07
學生讀書筆記15篇02-17
學生讀書筆記(15篇)02-23
小學生讀書筆記01-14
中學生讀書筆記07-02
賞識你的學生讀書筆記02-09
大學生讀書筆記02-22
大學生讀書筆記05-17
小學生讀書筆記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