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時間:2024-05-20 08:50:24 志彬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精選1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精選16篇)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3、激勵性原則: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4、科學性原則: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包括操行表現評價、學業發展評價和個性特長評價等三項內容。

  1、操行表現評價:對照《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生養成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學習習慣與生活能力、個性品質與情感態度等個人操行表現。

  2、個性特長評價:通過開展書畫賽、體育運動會、六·一、元旦、演講比賽、手抄報比賽、英語競賽、作文展評等各種活動,了解學生的參與情況,對有特殊表現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記錄。

  3、學業成績評價:對照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學生學業達成與發展的狀況,主要以期末考試試卷測評成績呈現。

  期末檢測內容:

  語文:考試試卷和學生語文素養。

  數學:考試試卷和平時測驗。

  英語:考試試卷、英語會話和課文誦讀。

  科學:考試試卷、實驗操作、小制作。

  品德與生活:考試試卷和社會調查。

  音樂:歌曲演唱。

  美術:作畫、剪紙、手工制作等。

  體育:以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評價手冊得分為依據。

  四、評價結果與方法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

  3、各學校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2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工作的通知》(教辦〔20xx〕13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目的意義

 。ㄒ唬┌褜嵤┏踔袑W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初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強化素質教育導向。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向深入,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ǘ┴瀼芈鋵崱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全面評價學生綜合素質,改變以升學考試科目分數簡單相加作為唯一錄取標準的做法。

 。ㄈ┰趯嵺`中探索和完善綜合素質評價辦法,建立健全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形成素質教育實施與保障的長效機制。

 。ㄋ模┩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面向全體師生特別是學生家長和社會進一步倡導素質教育,宣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促進全社會教育觀念的更新。

  二、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

  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有利于全面客觀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的發展狀況;有利于構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ǘ┗驹瓌t

  1、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成長過程。

  2、公平公正性原則

  評價前公開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程序、人員組成和有關制度;參與評價人員包括學生和教師都應堅持標準,要對評定的各個維度、要素和關鍵表現準確把握,重實際、重依據,全面衡量評價;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進行準確的描述,確保評定結果和學生表現相一致,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實事求是,不以偏概全。

  3、規范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是直接關系到學生升學乃至學生前途的工作,必須做到操作規范,要建立公示、監督、申訴等必要的制度,規范操作程序,保證評價工作公正客觀有效,具有較高的信度。

  4、導向性原則

  以新課程改革作為評價理念,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查,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把評價的過程變成學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

  三、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

  由市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教育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及其下設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負責20xx年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的制定及實施工作的全面指導。

  學校在市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領導下成立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其他社會人士組成,主要負責:

 、俅_定學校具體評價方案,制定具體的評價程序;

  ②領導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組織并監督本校評價工作,處理評價過程中的糾紛,對評價結果進行認定;

 、劢邮苌鐣鞣矫姹O督,對評價中出現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學校評價監察小組主要負責監控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的工作,接受本校有關投訴,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理。如果不能夠處理,應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

  四、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1、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五個維度:公民道德素養、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圍繞這五個維度的關鍵表現和實證材料進行評價,具體分為方面、要素、關鍵表現三級,實證材料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詳細內容可參考《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各?梢罁约旱膶嶋H情況對各要素、關鍵表現及其實證材料做適當調整,但應注意保證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2、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要以學生日常表現和關鍵表現的實證材料為依據。實證材料的提供務必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學生提交的實證材料,主要提供以下六項實證材料:

  ①統一考試、考查的成績;

 、陉P鍵的表現性作品、作業;

 、劬C合實踐活動的有關記錄和證明;

 、芙浗逃姓块T認可的表彰、獲獎證明;

  ⑤關鍵性評語(班主任、授課老師或其他社會人士);

  ⑥自我描述。提倡和鼓勵學校提供平時積累的學生成長記錄或其他材料。

  3、班級評價小組負責主持本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評價時應注意對實證材料的分析與概括,避免以偏概全。如果評價小組成員之間存在重大分歧,應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經過更為廣泛和深入地調研和討論后做出決定。學校要特別重視建立并逐步完善學生成長記錄檔案,準確記錄學生成長過程,充分發揮過程性評價對學生成長的激勵作用。

  五、評價的主體

  為了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各學校應該遵循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原則,評價中要將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或全班評價)、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等有機結合,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征求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增加專家評價?紤]到本評價對學生本人及其家長為高利害性評價,學生自評及家長評價不納入等級計算,以評語的形式呈現。

  每個初中畢業班均應成立班級評價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建議人數為3—5人或以上。小組成員給學生授課的時間不能少于1年,對學生應有充分了解,同時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誠信意識。小組名單要在評價工作正式開展前一個月向被評班級所有學生公布,如果超過1/3的學生不同意某教師作為評價者,則需要作相應調換。班級評價小組由學校評價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小組成員確定后,要報區、縣和市兩級評價工作委員會備案。

  六、評價程序與方法

 。ㄒ唬┬麄髋嘤。學校就綜合素質評價方案、內容、標準、方法、過程、制度等內容,組織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學習,做好宣傳動員和培訓工作。

 。ǘ┵Y料整理。班級評價小組對畢業班學生的三年學業成績、個人特長、獲獎情況及成長記錄袋等資料進行匯總、整理,經公示、核定確認后錄入電腦。

  (三)多元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必須堅持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的方法,堅持先民主后集中的`原則,堅持標準,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

  1、學生自評。對自己三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評價,描述性評語不超過200字。

  2、學生互評。20xx屆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公民道德素養”采用同學互評方法,“學習態度與能力”采用班級學生代表評價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其它三個方面暫不采用互評方法)。互評和學生代表評價時學生按本方案的“公民道德素養評價標準及說明”和“學習態度與能力評價標準及說明”,對本班每一位同學(包括自己)進行等級評價!肮竦赖滤仞B”方面學生互評權重占50%,“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學生代表評價權重占25%。學生代表由班委會成員和學生推薦代表共10人組成。

  3、家長評價。學生家長對學生作出綜述性評語,其要求與學生自評要求相同。

  4、教師評價。教師評價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公民道德素養”方面所占權重為50%,在“學習態度與能力”方面占25%,其它方面的教師評價按本方案“評價標準及說明”執行。

  5、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其中,學習態度與能力維度中,平時成績占50%;實踐與創新維度中,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理科實驗操作考試和學校組織的信息技術考查,各占50%;運動與健康維度中,學生平時體育成績和體育表現作為實證材料,各占50%;審美與表現維度中,平時成績與統一考查相結合,各占50%。

  (四)建立檔案。學校應為每位學生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袋》,全面、全程記錄學生在初中階段各方面的狀況。學生的等級評定和綜合性評語確定后,由班主任組織填寫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見操作手冊)中,班主任簽署意見并簽名,同時將學生提交的原始資料,選擇其中重要的部分(如關鍵考試試卷、關鍵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報告、特長證明材料、獲獎證書、自我描述性評語等)整理裝訂成冊,作為附件,一并收入學生評價檔案袋,交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審查。

 。ㄎ澹⿲徍苏J定。評價結果由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認定。對各班級上報的評價結果材料,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要對其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認真的審查,對班級評定中的不同意見進行仲裁,學校評價監察小組負責對有關的投訴和舉報進行調查、復議和處理。最后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定結果呈現表》上簽署意見和蓋章,收入學生檔案袋。

 。┙Y果告知。每個學生的評價結果應通知學生個人及其家長,如學生及家長對評價結果有異議,學校評價監察小組應進行調研與處理。學校評價監察小組受理后,應進行調查和復議,如果發現確實有誤,應及時處理并記載更改緣由,要由2名以上領導簽名負責,并及時上報市評價監察小組。同時要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七)匯總備案。由學校評價工作委員會將本學年的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匯總,填寫《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匯總表》、《xx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統計表》,校長簽字并加蓋學校公章,按規定的時間,報送市教育局備案。

  七、評價結果的呈現

  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應包括兩部分:綜合性評語和評價等級。

 。ㄒ唬┚C合性評語。綜合性評語主要是對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予以整體描述,對學生三年的成長過程給予客觀的評價,重點突出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潛能。綜合性評語應根據學生五個評價維度的具體表現以定性描述為主。綜合性評語要由班主任收集學生自評、家長評價結果,在班級評價小組其他相關人員參與下寫出。

 。ǘ┰u價等級。每個方面的評價結果分為A、B、C合格”、D“待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公民道德素養”不限定等級比例,“學習態度與能力”、“實踐與創新”、“運動與健康”和“審美與表現”四個方面每所學校A等學生不得超過全體學生的40%。對學生某一維度評價為d等時應非常慎重,被評為d等的學生其材料必須提交學校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核。

  八、評價結果的使用

  根據我市20xx年初中畢業學業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工作有關文件的要求,進一步推進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將評價結果作為高中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我市在以下兩個方面使用綜合素質評價結果:

 。ㄒ唬┳鳛槌踔挟厴I的重要依據: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初中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

 。ǘ┳鳛楦咧姓猩闹匾罁何沂性诟咧姓猩鷷r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級與學業考試成績一同作為錄取的依據,具體方式按市教育局相關文件要求進行。

  九、評價工作的進度安排

 。ㄒ唬蕚潆A段

  3月:研制方案、成立機構、征求對方案的修改意見;

  4月:宣傳動員、學習培訓。

 。ǘ⿲嵤╇A段

  4月下旬:市教育局根據省《中考綱要》制定體育考試、理科實驗操作考試、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操作)考查、藝術(音樂、美術)考查評分細則;區、縣、校制定實施細則,進行試點評價。

  5月上旬:評價專業人員培訓(地點待定);

  5月中、下旬:各項評定全面實施;

  6月10日前:各校(xx縣由縣教體局統一報送)將評價結果(電子文本和紙質文本)一式兩份,報市教育局教研室三號辦公室江一新老師處。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3

  根據《上海市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的精神和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和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反映學生的發展狀況和水平,引導中小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既作為學生在該學段學業是否合格、準予畢業的依據,也可作為升入高一級學校時的參考。現就田蘭中學對初三畢業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提出具體實施方案。

  一、組織管理

  切實加強對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領導,學校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管理及制訂具體工作實施意見,并向學生、家長、教師公布。學校領導小組人員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具體負責:xx

  組員:xx、各班家委會成員等。

  二、評價細則

 。ㄒ唬┰u價指標

  一級指標包括德、智、體、美四個方面。

  “德”的二級指標包括思想品德、社會實踐、德育學科學習三個方面。其中,思想品德包括熱愛祖國、勤奮自強、誠信守法、文明禮貌、團結合作五個方面;社會實踐包括學農學軍、實踐活動、勞動表現三個方面;德育學科學習包括學習表現、學習能力、學習成績三個方面。

  “智”的'評價內容包括學習表現、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四個方面。其中,學習表現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兩個方面;實踐能力包括實驗操作能力、技術操作能力、學科實踐能力三個方面;學習能力包括閱讀交流表達、科學探究兩個方面;學習成績指標主要是各學科成績。

  “體”的評價內容包括健身鍛煉、身體健康、體育學科學習三個方面。其中,健身鍛煉包括活動參與、健身能力兩個方面;身體健康包括體質健康、衛生習慣兩個方面;體育學科學習包括個體發展、學習能力兩個方面。

  “美”的評價內容包括藝術活動和美育學科學習兩個方面。其中,藝術活動包括活動表現、審美欣賞兩個方面;學科學習包括藝術學科的學習表現、學習能力兩個方面。

 。ǘ┰u價辦法

  學生自評:自我評定。學生要體現誠信意識,本著對自己負責的原則客觀評價自己。

  學生小組評:班主任組織9位學生(由班干部、普通成員組成)成立學生小組,學生小組成員本著對他人負責的原則對每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之后選出班級中綜合素質評價為優秀的學生,學生評定的優秀學生人數不超過班級人數的1/4。

  教師及家長代表評:由現擔任班級的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委員會成員聯合評定。教師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履行職責,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進行評價,教師小組評定的優秀學生人數不超過班級人數的1/4。

  評價等級: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通過學生自評、學生小組評、教師及家長代表評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三方面評價結果如果是三個優或兩優一良,那么綜合評價等級為優秀;如果是一優兩良或三個良或兩良一合格,那么綜合評價等級為良好;如果是一良兩合格或三個合格,那么綜合評價等級為合格。

  基礎型課程中非工具學科的學習成績按任課教師評定的等級記錄,工具學科的學習成績教務處將統一以一定的比例轉換成等級記錄。

  拓展型、探究型課程按照當年教師評定的等級記錄。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4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課改進程,促進學生全面、和諧、持續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按照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在參照外地評價辦法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全面反映小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重要舉措。按照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為基本內容。以學校評價為主體,因校制宜,充分發揮各學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以學生的實際表現為依據,關注學生的均衡發展和潛能發展。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使評價過程成為促進學生、教師及學校進步與發展的過程。

  二、基本原則

  1、方向性原則:評價應體現新的人才觀、教育觀和質量觀,體現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健壯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

  2、客觀性原則: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出合理的、全面的評價。評價要多主體參與,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三年級以下的學生可不采用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同時,還要適當接受家長和社會的評價。

  3、全面性原則:對評價內容進行全面考核,有根據地作出判斷。學業考試的內容要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系,注重加強與社會實際、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考查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科學性原則: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圍繞評價目的,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學段的具體情況,建立簡便易行、利于操作、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運用科學、多樣、靈活的評價方法實施評價。

  5、發展性原則:充分尊重人的發展性與特殊性需要,注重評價的內容多元、方法多樣。既要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又要重視學生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6、參與性原則:要加強學生之間、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對話與交流,增進理解與溝通,營造良好氛圍,開展有效的自評、互評,及時反饋,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和民主、平等、理解、和諧的學校文化的形成。

  三、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性發展目標兩個方面的內容。

  1、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占15%)、公民素養(占10%)、學習能力(占40%)、交流與合作(15%)、運動與健康(占10%)、審美與表現(占10%)等六個方面。

  2、學科性發展目標

  學科性發展目標是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主要依據。其基本內容是各學科課程標準中列出的學習目標和各個學段學生應達到的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側重于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評價、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評價,關注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四、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包括日常性評價、階段性評價、終結性評價。評價時應把握“日常性評價是階段性評價的基礎、階段性評價是終結性評價的基礎”的操作原則。

  1、日常性評價

  各學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并適時做好記錄和資料收集工作。

  (1)、即時評價。教師要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樣的、開放式的評價方法(如口頭評價、成果評價、訪談交流、行為觀察、問卷反饋、情景測驗等)及時評價每個學生的優點、不足以及發展潛能,滿足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應收集能夠反映學生發展提高的重要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來自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信息,學生在文體活動中的突出表現,學科檢測的階段成績,學生的最佳作品等。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和管理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的情況典型、客觀、真實,同時便于展示。

  (3)、學業考試。考試是一種有效的評價方式,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選擇相應的考試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進步。除傳統的紙筆測試外,還可設置口試、聽力測試、成果展示、實驗操作、上機操作等形式測試,允許學生進行二次考試。紙筆測驗可采取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或開閉卷結合考試等不同形式。

  (4)、實績表現。通過演講比賽、小制作、小發明、小競賽及文體藝術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展示學生的特長,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習興趣,促進全面發展。

  2、階段性評價

  (1)、各學校要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工作委員會,其成員應有廣泛的代表性。評定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本校評定工作的實施細則(可適當細化六項評價內容)與具體程序,編印各種相關的評價子表,匯總、上報學生的評價結果;對校內各班級評定工作進行指導,監督評定過程,接受質詢、投訴與舉報,及時糾正評定中的錯誤。在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前,各學校要通過教師大會、班會、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廣泛宣傳和培訓,爭取各層面的知曉、理解與支持,為順利開展此項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綜合素質評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工作。每個班級成立一個評定小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人數一般不少于5人。各位小組成員為學生授課的時間原則上不能少于一年,且要對該班學生比較熟悉和了解,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良好的誠信品質。班級評定小組由學校評定委員會提名成立,要提前向評定班級的學生公布。

  (3)、綜合素質評定要以學生的日常表現為依據,每學期結束時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評價,通過參考各種資料,經集體討論,給予學生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師要善于搜集和分析能夠反映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有關數據和其它形式的行為表現,并利用這些數據和表現來描述學生的學習情況。階段性評價的結果填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3、終結性評價

  (1)、終結性評價應由學校組織進行,要在學生畢業離校前完成。評定時以學生階段性的綜合素質評定結果為依據,通過對相應等級賦分的辦法進行換算,取所有階段性評價的平均分值作為終結性評價結果,記入《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

  (2)、賦分轉換標準:優秀記10分,良好記8分,合格記6分,不合格記4分。

  五、評價結果

  1、評價結果的呈現

  (1)、等級表達。分為A、B、C、D即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比例不超過40%。對學生綜合素質等級的確定應十分認真、慎重,評定為“不合格”的學生應經學校評定委員會審核,并報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

  (2)、質性評語。以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為主要依據,對學生給予一個綜合性的評語,其中還可以包括等級評定中沒有包括的內容,尤其應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評語應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對低段學生的評價應淺顯、生動。

  2、評價結果的運用

  (1)、綜合素質評定的內容、方法及程序等,應向學生及家長作出明確的解釋并公示。評定結果只公示“優”等級,其余等級通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如有異議,由校評定委員會進行調查與處理。最后,學生和家長要在《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上簽字。

  (2)、學校綜合素質評定委員會對評定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并負責,評定結果原則上不得更改,如果確實發現評定結果有誤,應記載更改緣由及更改人,同時保存原評定記錄以備審查。

  (3)、綜合素質評定的結果既作為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依據,同時也作為學校診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堅持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以日常評價和學生的成長記錄為基礎,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建立科學的小學生發展性評價體系。通過評價,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實現教育教學預定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二、評價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既應注意對學生、教師的統一要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以及對發展的不同需求,為學生成長、教師和學校有個性、有特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空間。在實施評價中要堅持以下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制度等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發展潛能,實現自主管理;有利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行為,幫助學生打磨成長的軌跡;有利于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實現德育為先、素質為重的過程性管理;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現注重素質、提升能力、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

  (二)發展性原則。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為宗旨,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既要看到學生現有的發展水平,更要發現潛在的發展可能性。要注重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淡化終結性評價,重視形成性評價。

 。ㄈ┒嘣栽瓌t。評價內容力求多元化,要從情感態度、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評價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評價主體和方式務必多元化,要采用自評、互評、師評方式,注重表現性評價和真實性評價,實現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

 。ㄋ模┛尚行栽瓌t。立足實際,講究實效。注重培訓,評價內容和評價標為師生所理解、接受。制定的評價實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實施過程和評價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

 。ㄎ澹┛陀^性原則。認真領會評價標準,讓客觀的評價標準貫穿評價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關注并尊重學生平時的表現事實?茖W收集評價信息,采取科學的評價步驟,采用科學的評價鑒定方法,力求評價結果的客觀、公平、公正。

  三、評價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從德、智、體、美、勞等各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狀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的高尚道德品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以及健康的審美情趣。具體評價內容包含以下3個維度:

  1、情感態度:愛國情感、懂得感激、富有愛心

  2、思想品質:明禮誠信、樂觀向上、遵守規則、珍惜資源

  3、行為習慣:文明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

  四、評價實施細則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內容體系的一級指標由3個維度構成,二級指標由10項內容構成,三級指標由24項內容構成。在運用該指標體系實施評定時,要認真對每個學生個體的綜合素質逐條評定。(具體內容見附件)

  五、評價結果的呈現及作用

  1、對學生綜合素質實行等級評價,劃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四個等級。

  2、填寫《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必須填寫等級。

  3、評價結果作為評選、表彰優秀學生的主要依據。

  六、組織實施

  1、成立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德育處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

  2、各班在組織實施綜合評價的過程中,要本著為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的教育宗旨,扎實做好考核工作。學期結束,學校要及時將評價結果告知學生及其家長。

  七、關于《小學生手冊》填寫補充說明:

  1、每個學期須填寫2頁內容,學生思想品德及身體心理素質均按等級填寫。(優、良、合格、待合格)

  2、學生考勤、愛好特長、獎懲記載須如實填寫,沒有的寫“無”。

  3、老師的話,須用正楷字撰寫,且無錯別字;學生的話,須指導學生認真填寫好,家長的話由學生放假領回之后要求家長認真填寫,下期開學班主任要檢查。

  4、填寫完成后各班將《學生手冊》交德育處統一檢查蓋章后方可下發給學生。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6

  教育評價改革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的通知》的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依據黨的教育方針,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以全面衡量學生素質發展和反映學生個體差異為出發點,從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教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各門課程的有效實施,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推動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

  二、評價原則

 。ㄒ唬、評價內容多元化原則。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考查,不僅關注學習成績,而且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揮學生多方面潛能,幫助學生悅納自己、擁有自信。

 。ǘ、評價過程動態化原則。不僅關注結果,更要注重學生成長發展的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對象的轉變與發展;鼓勵將評價貫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使評價實施日;⑼ㄋ谆W生成長記錄袋。

 。ㄈ⒃u價主體互動化原則。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和協商,關注評價結果的認同問題,即如何使評價對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改變單一評價現狀,加強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管理者、學生、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

 。ㄋ模⑵谕栽瓌t。充分體現教師對學生學業成績和特長發展成功的期望,使教師有信心,學生有希望。教師的評語要注滿“師情”,透出一個“愛”字,點燃學生的希望之火,重視“鼓勵”的教育功能。

  (五)、模糊性原則。運用模糊控制理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評價學生的素質發展情況。文化課考試,量化形式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較精確的百分制為較模糊的等級制,對學生思想品德表現及興趣、意志、個性、態度和習慣等智力因素不宜量化的項目,一律采用操行評語定性評價。

  三、評價內容及標準

  新課程中的學生評價強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且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表現,包括道德品質、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合作與交流、個性與情感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業水平的內容包括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兩個方面。

 。ㄒ唬、基礎性發展目標

  基礎性發展目標由品德修養和行為習慣兩部分組成。

  品德修養:愛國、愛校、關心集體,遵守紀律、遵守公德,努力學習、勤思好問,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注意安全、講究衛生,文明健康、勤儉樸素,關心他人、團結同學,誠實守信、知錯就改,熱愛自然、愛護環境,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行為習慣:在學校里說普通話,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不拖拉作業;作業字跡工整,不馬虎;自己機整理書包和書桌,不亂丟果皮紙屑等雜物,認真作好兩操,能和別人合作,見了老師主動問好,按時起床睡覺,吃飯不挑食,喜歡讀有益的課外書,不進網吧等少兒不宜場所,不亂用零花錢,愛護花草樹木,飯前便后會洗手,進出家門主動和大人打招呼。

 。ǘ、學科學習目標

  學科學習目標是指經過學科學習應達到的基本目標,每科學習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由于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進行具體評價。

  學生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的基礎性發展,也要觀眾學生的學業發展和個性特長。基礎性發展目標和學科學習目標不能截然分開,通;A性發展目標蘊涵在學科學習目標中,和學習目標同步發展,在評價實施過程中應盡量作到兩者的有機結合。體現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要根據教育部提出的基礎性發展目標以及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對不同學段的要求,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分學科分階段提出具體評價指標。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態度等方面,列出若干項行為表現作為評價指標。

  目標體系要體現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注意對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評價方法

 。ㄒ唬、基礎性發展目標的評價,根據不同發評價內容和指標實施多元評價,還要滲透或包含在學科學習目標的評價中進行。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方面要重點結合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學科教學以及班隊活動、校本課程實施中進行評價;學習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結合所有學科教學進行評價;運動與健康方面主要結合體育與健康學科進價;審美與表現方面重點結合音樂、美術學科教學進行評價。在學科教學或各種教育活動中分層實施評價。創設情景、機會,通過參與活動,日積月累,讓學生感受、體會與內化。通過表現性任務、觀察、記錄、訪談、作品分析、個人自評、同學、教師、家長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

 。ǘ、學科發展的評價

  1、知識與技能的評價

  要遵循個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以及該學段、學年以及每個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目標為基準,通過作業、測驗、栲栳市和完成一些開放性的表現性任務等形式進行評價。評價結果以等級的形式呈現。

 。1)、練習、作業

  作業分析評價是教師了解、掌握學習效果、學習態度最常用、最有效的評價方式。學生的作業情況通過學生的認真程度,主動作業的情況;課外學習情況以及實驗操作能力,小論文、小發明、小制作等成果進行綜合評價。

  (2)、平時學習:是指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的程度,包括各種測查如識字、背誦、朗讀、默寫、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單元測試,創造性作業的完成情況等。

 。3)、期末考試(考查)?荚、考查是評價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試要根據考試的目的、性質、內容和對象不同選擇相應的考試形式,既有閉卷考試,也有開卷形式。除紙筆測驗外,也可以選擇聽力考試口試、實際操作等性質評價形式。考試的內容應多元化,除關注知識與技能外,還應體現考查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內容;還要重視加強多方面潛能的發展,尤其是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反思能力的發展。

  考查學科應通過平時觀察、評語、記錄、表現性作業、綜合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習慣、興趣、毅力、學習動機、學習技能、社會技能以及努力程度等形式學生表現的信息進行考查。

  2、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必須與基礎發展目標和學科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采用觀察、記錄、訪談、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性質的評價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各學科根據本學科特點,結合基礎性發展目標在學科中的體現,制定具體的評價內容以及指標體系。

 。1)、日常觀察

  課堂教學觀察: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觀察是評價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方法。學生的課堂表現要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頻率,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的探究行為,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表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積極性等因素來進行綜合評價?梢栽趯W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進行綜合。

  活動觀察:校內外活動觀察,要通過學生參加的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包括學生參與各類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描述、活動成果、學生的'感悟和反思等。

  特長表現:包括學科獲獎記錄或證明、親手制作的作品(如航模、車摸、陶藝、電腦制作等)或小發明成果、藝術性活動記錄或獎勵證書。

 。2)、成長記錄:

  成長記錄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方式,建立每個學生的成長記錄。成長記錄要收集能夠反映是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最佳作品、社會實踐和社會公益記錄、體育與文藝活動記錄,教師、同學的觀察評價,來自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信息等。

  學生是成長記錄的主要記錄者,成長記錄要始終體現誠信的原則,要有教師、同學、家長開放性的參與,使記錄更典型、客觀、真實,盡可能的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與進步歷史。

  期中期末組織成長記錄的交流展示。并將成長記錄納入期末終結性評價內容。對成長記錄的評定應注重學生的進步和所付出的努力可,明確改進的方向。通過對成長記錄的回顧比較,使學生學會反思,了解自己的進步,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明確進一步發展的目標,逐步發展自省的意識和能力。

  五、評價的主體

  評價主體包括學生本人自評、互評、教師評價和家長評價四個方面。

  學生自評和互評:一是由學生本人對自己的綜合素質及行為寫出自我評語;二是自己或同學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評出分項等級。

  教師評價:一是由班主任給每個學生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評出分項等級,并給每個學生寫出綜合性評語,重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整體描述,突出學生的特點和發展潛能;二是各學科教師根據本學科所制定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及學科發展目標評價體系,對每個學生基礎性發展達成及學生學業水平進行評價,給出相應的等級,并對學生學科的發展態勢進行描述,寫出激勵性的評語。

  家長評價:一是對自己子女的綜合素質寫出鑒定性評語;二是對自己子女綜合素質的兩個方面以及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一些方面評出分項等級。

 。ㄋ模⒃u價結果的呈現

  評價結果包括等級或評語

  評語包括:

  1、家長評語。

  2、教師、班主任評語。

  等級包括:

  1、分項等級。即根據評價內容所列的要素和關鍵表現,通過整體判斷對兩個方面以及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一些方面分別給予一個等級。

  2、綜合等級。即把分項等級和分主體等級綜合,作為綜合素質或學業水平的最后等級。以上等級均為四等,以A(優秀)、B(良好)、C(及格)、D(待及)呈現。

 。ㄎ澹、綜合素質報告單

  學生綜合素質與學業水平報告單由基礎性發展目標評價表、學科學業水平評價表,包括多主體評價和教師綜合評語構成。將期末考試與學生的日常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從幾個方面來反映學生取得的進步和成就,報告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與學習習慣方面的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7

  為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xx〕26號)、《關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指導意見》(教學〔20xx〕4號)和《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意見》(川教〔20xx〕22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突出評價的激勵與導向功能,充分肯定和鼓勵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進步,使評價過程成為發現和發展學生潛能、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和建立自信的教育過程。

 。ǘ┛茖W性原則

  綜合素質評價要以事實為依據,建立合理、公正、透明、便于操作的工作程序,采取以學生自評、互評為主,定性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方式,使評價過程可信、評價結果可用。

 。ㄈ┤嫘栽瓌t

  綜合素質評價要對學生發展情況進行全方位、全過程評價,做到階段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

  二、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

  根據《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基礎性發展目標。

  三、評價方式及結果呈現

 。ㄒ唬┰u價方式

  綜合素質評價應以學生自評和互評為主,教師、家長參與。教師要全程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引導學生客觀、公正開展評價,促進學生的相互交流和學習,使評價過程民主、真實、和諧;家長要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公正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

  學生成長記錄是對普通高中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學校要引導學生以事實為基礎做好成長記錄,如實反映學生在基礎性發展目標上的各方面表現,其中應重點包含學習情況的記錄,如選修課的修習及所獲學分的情況、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加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會實踐以及學校社團活動等基本信息。要特別鼓勵學生收集和保存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和個性特色的重要實證性材料,真實、準確地反映學生的成長歷程。學生成長記錄應主要由學生自己收集和整理,引導學生在收集成長記錄材料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

 。ǘ┰u價結果呈現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能力方面的評定采用“合格”(記為h)、“尚需努力”(記為s)形式呈現。學生行為表現符合《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基本要求,無嚴重違反校規校紀行為,具備一定的交流與合作能力的,應評為“合格”。有嚴重違反《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修訂)》基本要求,經教育仍不改正的,可評為“尚需努力”。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8

  全面建立初中階段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對初中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畢業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為了讓學生、教師和廣大家長全面了解和掌握《郎溪縣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的基本要點,明確下一步學校操作流程和具體要求,確保我校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細則。

  一、成立組織、明確分工

  1、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組(下設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2、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

  組長:

  成員:

  辦公室設在教導處。

  3、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監察小組

  組長:

  成員:

  辦公室設在政教處。

  4、工作職責:

 。1)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組全面負責全縣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

  (2)評價工作小組主要負責:制定評價、實施細則和審核評價的規章制度;組織對班主任和教師的培訓,開展相關宣傳工作;對各班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評價程序;對本校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進行審核認定、統計分析,形成反饋意見。

 。3)監察工作小組主要負責:監控本校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組織與實施情況,接受各界人士的.質詢與質疑、監督與投訴,并制定具體投訴方式與處理辦法,對評價過程中的違規行為進行及時調查和處理。

  二、強化宣傳、操作細則

  1、利用學校網站和宣傳欄向全校及社會公示《宣城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宣城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及說明》《宣城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凌笪中學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由教導處組織教師學習上述文件;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學習上述文件,讓全校師生和社會人士都關心關注此項工作,明確開展此項工作的目的意義。

  2、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和班級評價小組利用系統軟件上機完成自評、互評和師評活動。由學生依據《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的評定內容和參考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的綜合表現進行全面地總結、分析和評定,并認真填寫《宣城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手冊》中的學生自我評價;由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成員按照《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結合學生表現對學生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由教導處匯總分析數據,形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自評、互評、師評、統考折合、總分各項分數,下發給各班級,經公示無異議后由班主任組織認真填寫《20xx年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報告書》中的自評、互評、師評、統考折合、總分、等級、值得記載的情況(須附原始實證材料)、學業考試成績、教師綜合性評語。完成家長、學生、班主任簽名,確認無誤后交教導處形成學生成長記錄袋。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9

  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評價目標

  通過評價改革,貫徹新課改的育人理念,促進教育方針的全面落實,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培養德 、 智 、 體 、 美等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

  二、評價原則

  1、發展性原則。

  評價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成長,正確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2、全面性原則。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與形成,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整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

  3、自主性原則。

  學生是評價的主體,要充分發揮評價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的功能,使評價客觀、全面,既得到同學、教師、家長等的認同,又能促進學生不斷完善自我。

  4、動態生成性原則。

  評價活動本身是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教育過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評價可根據學生年齡、年段特點,根據校本實際及學期教育教學工作重點,實化過程,凸現行為習慣的培養與達成。

  5、可操作性原則。

  根據學校、班級實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方法力求靈活簡便易行,避免繁瑣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師將評價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使評價具有較強的.實效性、針對性及可操作性。

  三、評價的基本內容、標準、結果呈現方式。

  1、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包括品德行為、學習能力、合作交往、強身健體、審美表現等五個維度。各維度的基礎性發展目標又分為要素、關鍵表現提示等。

  2、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呈現形式包括兩部分:

  一是等級評定。對學生綜合素質的五個維度分別用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呈現。

  二是綜合性評語。由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家長心聲四個內容組成。自我描述:記錄一學年中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成績;同伴贈言:記錄自己最信任的同學或同齡朋友的希望與祝愿;教師寄語:記錄班主任或你最欣賞、信任的老師對自己一學年的評價;家長心聲:記錄家長的反饋意見。

  四、評價操作程序與方法。

  1、本評價方案給每個學校以創造的空間,學?梢愿鶕驹u價標準制定符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的評價細則,體現校本特色。

  2、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以班級為單位,要充分體現學生個體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整個評價重視過程,通過學生綜合素質每月評價記載表來呈現。

  3、學生綜合素質月評價要按照《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依據年段具體行為目標達成情況,在征求老師、同學、家長等意見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記載完成,但每次評價結果必須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簽字認可。

  4、學生學年綜合素質評價由班主任依據月評情況,分析學生發展狀況,給予客觀評定。

  5、學生綜合性評語,在每學年即將結束時形成,其整理歸納活動,強調多元主體參與。評價表中的“自我描述”、“同伴贈言”、“教師寄語”和 “家長心聲”均按照前面所述的方式完成,并于下學年報到時反饋給班主任備案。

  6、材料整理粘貼欄,可根據各學校的具體情況實施。主要粘貼學習過程的記錄材料和關鍵表現的材料。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0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貴州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對普通高中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價時,應力求內容全面、客觀,程序科學、規范,關注學生全面協調發展,關注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評價要遵循導向性、可操作性、公平性和發展性原則。

  二、工作機構與職責

 。ㄒ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領導和管理我校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負責制訂《陽貴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審定評價結果,受理咨詢、申訴和復議申請。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具體組織實施評價工作,負責實施《陽貴一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細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信息的采集輸入輸出工作,初步審訂評價結果協調評價過程的相關工作。

  (三)、班級綜合素質評價小組:

  說明:

  1. 組長為各班班主任;組員為在本班任課達一年以上的教師2名,學生干部2名。職責——負責對班級中每個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組織、實施本班學生的'自評、互評、教師評價與綜合評定等工作。

  2. 班級評價小組在評價程序中,按“學生自評”、“同伴互評”、“教師評價”、“學校評價”的順序進行,“同伴互評”過程中按班級進行。

  三、評價內容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括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分解成若干項“關鍵指標”,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要內容。

  學生展示的實證材料、平時表現作為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盡可能使評價結果客觀、真實。

  班主任應根據學生平時表現等情況,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完成評價小組評語。

  四、評價等第

  各項指標按三級評分。凡比較符合標準者可得3分,基本符合標準者可得2分,不符合基本要求者則得1分。

  1. 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合格和不合格。

  指標均分達2分者,評為合格。凡有突出問題,指標均分不達2分者,則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基本標準,可暫不評等第,但要如實記載突出問題。有見義勇為等行為受到省市有關部門表彰,在關心集體,愛護國家、集體財產,保護環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等方面有突出表現并受到省市有關部門嘉獎的,要將具體內容填寫在相應評價項目的“表現”欄中。

  2. 學習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的評定等第分A、B、C、D四級。

  指標均分超過2分評定為B,2分評定為C,不達2分則評為D;凡符合標準并有突出表現,能提供明確證明材料的(以附件形式提供),經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確認,可得A。凡得A等第的學生,必須有突出表現的有效記載,否則,視為無效。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在學習能力方面得A:研究性學習成績突出,得到社會公認或權威部門認可;學習主動積極,各科成績一貫優秀;小創造、小發明經過專業評價機構認證或在省市組織的相關活動中獲獎;在省級以上報刊雜志發表作品;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競賽活動中獲得等級獎。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1

  教師評價,在我市還比較薄弱,或者說尚未建立獨立的評價體系,它往往以受教育者在應試過程中的表現,來衡量教師教育成果的好壞。一個時期以來,對教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結構,也曾進行過一番轟轟烈烈的討論,常用“重結果、輕過程”、“重表象、輕合作”的評價往往導致教師評價誤區。

  因此,在評價教師時要尊重個體差異,少橫向比較,多縱向發展性的綜合評價。評價者不能完全用同一標準去定論,應用多把尺子度量,就應以多元化的角度評價教師,以評價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

  一、指導思想

  1、教師評價要評出水平,就是評價教師時要實事求是,力求客觀公正。由于評價是一種主體性認識活動,受評價主體的價值觀、認知角度及情感影響,難免帶有主觀性的成份?茖W的教師評價力求主體性和客觀性的統一,以事實為依據,以方案規定的價值準則為參照,盡量排除或縮小因個體認知偏差、價值觀不同或感情因素造成的判斷誤差,力求客觀公正。

  2、教師評價要評出干勁,就是在評價教師時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突出激勵功能是現代人員評價的和個突出特點,它要求我們不要把教師評價僅僅看作是對教師工作優劣作出判斷的過程,而是將其視為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激勵教師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過程。這就要求在教師評價中充分肯定成績和進步,激發成就動機。同時也不回避教師存在的不足,但在表現為合理運用評價機制,鼓勵教師之間公平競爭,促成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3、教師評價要評出方向,就是評價教師時要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引導教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評價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一是面向全體教師。二是面向個體全面發展,要求教師不僅職業道德、業務素質、教育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方面全面發展,而且駑馭新教材的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也應得到協調發展。

  2、差異性原則:發展性教師評價尊重個體差異和階段差異。多從個體縱向發展評價,少從群體橫向比較。注重發揮主體作用,有效地突出主體性,相信個體都有發展潛力的發展性,都有個性的差異性,都有創新的創造性。

  3、系統性原則:評價的內容多元化,注重從整體角度協調各評價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評價的形式多樣化,以促進評價內容、方式更完善、更系統。

  4、開放性原則:在廣泛征求評價對象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制度、評價方案等。評價過程中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讓評價者心悅誠服,知道自己階段發展所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為今后的發展樹立自信心。

  5、實踐性原則:一是評價方案的制定來源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充實。二是在實踐中收集合理化建議,虛心接受評價對象的意見。堅持評價實事求是,實踐的原則,杜絕暗箱操作,閉門造車,脫離實際的評價現象發生。

  三、評價的內容

  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確定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依據:一是《教師法》第22條關于教師考核評定的規定:“學;蛘咂渌 育機構應當對教師的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考核”;二是社會發展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三是教師工作本身所固有的特點。因此,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涉及的范圍較廣,內容也十分豐富,可以從多種視角加以審視。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基本上可劃分為教師基本素質、教師履職行為和教師工作績效三個要素群。

  1、基本素質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素質的好壞決定著教師工作成效的高低,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根據《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和《小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中關于任職條件的規定和新時期對教師質量觀的探討,教師基本素質主要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和個性心理品質。

 。1)思想道德素質

  首先,教師應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教師要認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具備一定的政治理論素養;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國家的棟梁之材。

  其二,教師要具備有崇高的職業理想。職業理想是師德中的核心問題,是教師價值觀最根本的表現。主要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教師愛和教育愛上!敖泿熞鬃觯藥熾y當”,職業理想具體表現在事業心、責任感、積極性三個方面。

  (2)業務素質

  教師的業務素質是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根據《教師法》第8條對教師義務的規定,教師的業務素質包括業務知識和業務能力。

  首先,教師要有扎實的業務知識。教師的業務知識是指教師所具備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其掌握程度。教師的業務知識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所謂“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苯處熞唤o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今天,教師還應該是一條潺潺流動的小溪。根據教師職業知識的功能分為三個方面的知識:一是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特定的學科知識。二是教師的條件性知識,即個體成為教師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三是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即教師在實施自己有目的的.行為過程中所具有的課堂情境知識和解決難題的知識。包括教師個人實踐性知識和課堂情境知識和解決難題的知識。總之,扎實的職業知識是良好教師的必備條件。

  其二,教師要有精湛的專業技能。合理的能力結構是教師在工作中綜合運用各類知識實施教育職能的保證。合理的能力結構指勝任現實工作及未來發展的各種能力,包含:一是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這是教師有效實現與學生的雙向溝通所必須的,也是教師群體形成教育合力,教師與社會各界合作搞好學校教育以及積極投入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所必須的。二是組織管理能力。教師的教育工作是在班組群體中開展的,如果沒有組織管理能力,就不能使每一個學生在群體生活中施展才華,得到生動活潑地發展。三是教育研究能力。具有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是現代教師工作富有創 造精神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四是教育機智。教育工作不是機械性地、按部就班地簡單重復勞動,而是富有創造性的復雜勞動,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教育機智。具體表現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情境中,具有感受、判斷處于生成和變動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新狀態、新問題的能力,準確把握教育時機和轉化教育矛盾、沖突的機智;迅速作出教育決策、改變教育行為的魄力。五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能力(如組織教學、教學評價、教學實驗以及信操作現代教學媒體和研制教具等各種具體能力)。六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指導能力,以及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自我修養與素質的信息攝取能力。

 。3)個性心理品質

  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也是教師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素質。要培養出個性品質健全的學生,教師本人首先要有健全的人格。如果教師個性品質不健全,不但個人煩惱無窮,而且也會貽害學生。教師要做到個性心理品質健全,首先要擁有較大的心理容量。教師要克服心理偏見,能夠容忍學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過錯,容忍學生的“挑釁”。其次,教師要保持穩定的情緒。教師要經得起挫折磨難,決不允許將個人的不幸轉嫁給學生,將自己的私怨發泄給學生,將莫名其妙的火氣遷怒于學生。始終要將思考的歡樂和收獲的喜悅送給學生。第三,永遠保持樂觀的心境。每天都高高興興地上班,高高興興地生活在少年兒童中間,不斷追求事業上的成就,以“教不出超過自己的學生,不是好教師”自勉。

  2、履職行為

  教師履職行為是指教師按照社會對自己的角色要求,在履行自己的職責過程中表現出來種種行為。履職行為既是素質外顯的中介載體,又是表現工作績效的重要原因。因此,無論是作目標參照的績效評價,還是作選拔評比的水平評價,都十分注重這一要素群。我國《教師法》第8條規定了教師義務,這是對教師履職行為的法律規定,是教師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包括:“

 。1)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

 。2)貫徹國家教育方針,遵守規章制度,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3)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鄰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4)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5)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于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

  (6)不斷地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水平”。按照評價學的原理,教師的履職行為可以歸納為專業行為和組織行為。教師的專業行為強調的是教師的群體性行為

  1)教師的專業行為

  教師的專業行為就是教書育人!敖虝恕庇挚煞譃椤敖虝焙汀坝恕眱刹糠。這是教師工作行為中既相互聯系,又各有其內涵的不同側面。“教書”是以知識授受為載體、以認識為主體的師生互動過程;而“育人”則指以學生人格塑造、品德培養為主要目標的教育行為。當然在很多情況下,這兩種專業行為是相互依存的。我們的教育方針要求教師以育人為本,而教書則是育人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內容!敖虝毙袨橹饕w現在教學工作中!坝恕毙袨槭墙處熉氊煾舅冢處熡诵袨橹饕ㄒ韵聨讉方面:

 。1)教師的學生觀。首先,教師在育人活動中是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能否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的發展和學生的主動精神,重視開發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創造自主謙愛和朝氣蓬勃的人生;能否指導學生學會怎樣做人,發展完整的人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現代意識和獨立個性;能否承認學生個體發展水平的差異性,遵循教育有個性化原則,培養學生的特長、愛好;能否具有正確的民主意識和民主作風,平等地對待學生,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進行因勢得導、長善救失,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其次,教師是否堅持了育人活動的全體性。能否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為每一個學生的主動發展、施展才華創造時機和條件;能否以適時、適度、適當的教育方法,幫助學 生走向進步和成熟。第三,教師是否注重育人活動的全面性。能否處理好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關系;能否處理好傳授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能否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2)教師完成育人的基本任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自覺地把知識性與思想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知識傳授中通過正確性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如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公德教育、人道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共產主義公德教育、人道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對學生提高道德修養的自我教育能力。

 。3)教師是否嚴于律已、為人師表,在日常交往中通過言行舉止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4)做好學生管理工作。能對學生進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發展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好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教師的組織行為

  組織行為就是在學校組織系統中的行為和表現。教師唯有將個體的育人行為納入到集體的組織目標中,遵守組織行為規范,與上級、同事精誠合作,在此基礎上的專業行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評價教師的組織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教師應遵守教育行政機關和學校依法制訂的規章制度,執行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安排。主動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履行聘約,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教師應當履行聘任合同中約定的教育教學職責,按質按量完成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工作中不得偷懶取巧,拈經怕重。

 。3)處理好與同事的關系,精誠合作、取長補短。

 。4)協調好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教育力量。指導家庭、社會對學生進行正確教育。

  3)工作績效

  教師的工作績效是教師工作行為的結果,主要體現在工作對象學生的行為變化上。但是由于教師勞動具有特殊性,其勞動方式具有集體性與個體性相結合的特點,其勞動成果具有長期性與滯后性特點。更為復雜的是,學生的行為變化又是學校、家庭、社會綜合影響的結果,因此,很難找到足以反映個體教師在學生變化中發生影響力的指標。但是教師工作評價對績效又是十分注重的,面臨這樣的兩難問題,目前各類評價方案較多地選擇如下要素作為衡量教師工作績效的主要內容。

 。1)課堂教學即時效果

  通常一個課堂教學即時效果好的教師,其總體教學效果總是比較好的,或者至少說明該教師具有較大的工作潛能。當然,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決不能一錘定音,以一次聽課的評價結論為準,而應在聽了多種類型的課后得到的綜合結論為準,這樣的結論才有較高的信度。教師中長期教學效果,主要是從學生的學業成就角度來考查任課教師的工作績效。時間跨度往往以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度為單位。常用的指標有:所任教班級學科考試的平均分、標準差、優秀率和進步率。平均分說明學生成績的集中趨勢,標準差反映成績分布的離散程度,優秀率和及格率是以教學目標為參照的絕對比較特征值,進步率可以對群體作動態的縱向比較,這些指標分別從不同側面反映教學的成效。

  (2)教育教學科研成果

  教師教育教學科研成果,這是能比較明確表現地教師個體工作績效的一個側面。它可以包含教師獨立承擔或參與的課堂教學研究,公開發表的有關教育、教學的論文、教材、著作,從目前實際角度考慮,還可包括教師撰寫的業經公開交流的經驗、報告以及教學研究課。

 。3)學生的思想品德面貌與學風

  學生的思想品德面貌與學風,無論是對擔任班主任的教師,還是任課教師都是說明其育人績效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目前尚未找到足以反映這方面績效的典型價值事實作為指標,只能結合工作過程作分析性描述。

  四、評價的方法

  教師綜合素質的評價應突破以定性為主、固定單一的傳統方式,根據評價對象的不同層次、評價內容的側重,注重并提倡過程的、發展的、多角度和多視野的評價手段。主要可采取以下的幾種方法。

  1、自我評價

  多年來,教師素質的測評一般都是被測評者接受領導、專家、同行、學生等他人單方面的測評打分,教師總是處在被動的狀態。目前國際教師教育的主流是“反思論”范式:主張教師的成長應該培植“反思”意識,要求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從而獲得持續的素質提高和學術成就。教師素質的培養是學校和教師共同的任務,但首先取決于教師自身,因此教師素質的評價也應該是互動的過程。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自覺地經常對自己的學術工作進行自我評估、反思,隨時調整修正不足之處,并不斷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使自己始終處于良好向上的工作狀態和心理狀態中,不斷取得優異的成績。反之,如總是處在等待他人評價結果的滯后狀態中,那么其素質的提高和個人成長也總是處在緩慢的、效率低下的被動狀態。如前所述的“學科帶頭人素質”與“學術骨干素質”的自我評價參照標準,正是從考慮作為高校高層次的教師應該注重素質的自我評估、自我對照、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角度才設置的。教師素質自我評價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師素質提高的過程,相信通過教師素質自我評估和其它評估方式的有效結合,會真正推 動教師素質的提高。為此,我們可將《教師自評的項目和評價要點》表發放給教師,教師了解自評的具體內容和評價標準(或評價項目和評價要點),以便他能從多個角度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這些自評的內容和標準甚至可以按提綱式的、粗線條的形式(沒有權重和分數),打印成文,上課前就提交給教師,以便被評教師做好素材和自評的準備。

  2、同事評價

  這種方法在教師素質的績效評價中用得較多,即在一定數量的相應或較高層次的同行范圍內,教師本人就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所要求的內容一一述職,中間也可穿插同事的提問。這一過程可使同事們充分了解該教師在教學、科研、學生培養、學科建設、社會服務等諸方面的工作業績,反映綜合水平、教學潛力和創新能力。同事們根據述職教師的教學績效,結合每項指標的隊教師的教學工作題出意見。這種評價方式可行性的基礎是教師本人對績效的充分闡述,評價的公正性是同行評價而非外行評價,述職的公開性和提問的直接性顯示出評價與被評價雙方的坦誠與信任,因此這種群體性的、有組織的測評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3、專家評價

  專家評價一般多用于評價教師某一方面的能力素質。通過對某一課程的多次聽課,對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態度,對教材的理解、創新和改善等作出評價記錄,并將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的新要求反饋給教師。特別是針對課程設置和教材改革后的教學工作向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如在教師角色轉變上,要求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在教學工作方式上,要求教師間更緊密合作,改善自身專業知識結構,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在教學技能上,具備課程開發 能力,增強對課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在學習方式上,要求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和探索性方向,創設豐富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教學策略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教學專家督導組根據教學改革創新的要求,還適時調整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標準,通過教學評價,引導提高教師素質,保證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并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能適應高校建設的要求。

  4、學生和家長評價

  學生作為接受教育的主體,最有權利也最能客觀地評價一位教師的教學(授課)質量。學校要將學生評價結果和教學督導組的評價結果結合起來作為評判教師教學質量和水平的依據。

  家長通過學生的各方面變化以及與教師的溝通中教師反映出的綜合素質,對教師進行評價,有利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

  5、學校評價

  學校根據教育目標和教師的任務,制定相應的指標和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收集信息,對教師個體的工作量進行各方面評價,使教師不斷改進工作,為學校提供更科學的管理手段。

  五、評價結果的處理與反饋

  1、學生教學效果滿意度評價結果折合成十分制評分,按學期以課程(分不同專業及層次)為單位對任課教師教學總體效果滿意度或滿意評分進行匯總。

  2、每學期評價工作結束后,由學校召開教學質量評價總結會議,并向有關教師通報評價結果、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意見與建議和在本課程中的排序情況。

  3、學校要組織專家對滿意度評價不合格的教師進行診斷性聽課,幫助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對具有創新性且富有特色的授課,將在全校范圍內推廣觀摩。

  六、注意的事項

  1、教師綜合素質評價與教師水平性評價或獎懲性評價相比,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對同一位教師的綜合素質評價的次數不適宜搞得太多、太密。

  2、任何一位教師的發展都需要經歷一個或若干個周期的努力和奮斗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教師綜合素質評價都必須首先給每個教師確定一個發展和評價的周期。這個周期可以是幾個月、半年,甚至是一年或二年。周期的長短要根據學校的教師實際、教師的教學實際以及學校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需求而定。

  3、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是立足現在,兼顧過去,面向未來,其目的是促進教師的全面發展;評價的關鍵在于對評價結論的認同程度,而不在于評價等級的高低。因為評價采用的是縱向比較而不是橫向比較的方法,也不是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因此,對教師綜合素質評價的結論采用量化評價或等級評價的方式都是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的。

  4、教師總額化素質評價的結論不能作教師水平性評價或獎懲性評價的依據,因為教師綜合素質評價所依據的是教師的過程性、即時性的教學表現和教學結果,這些表現和結果未一定能代表教師的最高水平。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全面考核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觀,建立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評價體系,根據《浙江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指導意見》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二、組織領導

  (一)成立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工作職責:組織、協調、指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開展,負責審核學生綜合素質的定性與定量評價,并確定學生的畢業綜合評語和“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等項目測評的最終等第。

 。ǘ┏闪⑾嚓P測評小組

  1、綜合評語實施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組員:

  (2)工作職責:組織宣傳學習;每學期組織學生自評與同伴互評,撰寫、上報綜合評語,并及時進行反饋;負責相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2、審美與藝術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組員: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音樂專項測評與美術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3、運動與健康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工作職責:負責本項目中的'運動技能專項測評和體能測評,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審核學生免測條件,確定免測學生名單;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4、勞動與技能測評機構:

 。1)人員組成

  組長:

  組員:高一高二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任教師及有關實驗員。

  職責:負責學本項目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技能,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等五個專項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測評領導小組提供勞動與技術類A等申報名單。

  5、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小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參與組織開展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活動的相關教師。

 。2)工作職責: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社區服務三個專項的測評工作,初步確定學生測評等第;及時向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提供本項目學生測評等第情況。

  三、評價內容、形式及辦法

  1.定性評價

  (1)評價內容: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素質。

  (2)評價形式:綜合評語(包括分層概述、突出表現、紀實性材料等)。

  (3)評價辦法:在學生自評、互評、任課教師評價基礎上,由班主任每學期撰寫一次;畢業綜合評語由畢業班班主任在各學期評語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撰寫,并經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審核后確定,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

  2.定量評價

 。1)評價內容:審美與藝術(音樂、美術)、運動與健康(體育與健康)、勞動與技能(理化生實驗技能、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探究與實踐(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四大塊。

 。2)評價形式:確定“測評等第”,分A、P、E三等(或P、E二等)。

 。3)評價辦法:由學校各測評小組每學年組織測評一次,測評成績分A、P、E三等(或P、E二等),其中A等不超過20%,E等不超過5%。學生測評最終等第由學校測評領導小組根據浙江省有關測評規定予以確定,其中A等不超過25%,E等不超過5%。對評定結果中獲得A等的學生在校內張榜公示,對評定為E等的學生給予書面通知。

  四、評價時間安排

  1.綜合評語(定性評價)每學期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期結束前2周內完成;畢業綜合評語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完成。

  2.審美與藝術、運動與健康、勞動與技能、探究與實踐項目測評(定量評價)每學年實施1次,要求在每學年第二學期第15周前完成;學生測評最終等第在學生畢業當年的4月份確定。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3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素質評價成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本調查旨在深入了解當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以期更好地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二、調查內容

  學校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建立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過程與效果;

  教師、學生和家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知與態度;

  綜合素質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與效果;

  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三、調查方法

  文獻研究:收集并分析相關政策文件、研究報告等資料;

  問卷調查:設計問卷,針對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大規模調查;

  訪談調查:選取部分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深入訪談,了解他們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看法和建議;

  案例分析:選取幾所典型學校,對其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進行案例分析。

  四、調查步驟

  制定調查方案,明確調查目的、內容和方法;

  設計問卷和訪談提綱,進行預調查以完善調查工具;

  實施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收集數據;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五、預期成果

  全面了解當前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

  發現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提出改進建議,促進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

  為學校和教育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4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評價成為教育領域的重要議題。本調查旨在通過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深入調查,了解當前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狀況,探討其對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

  二、調查對象與范圍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某地區的中小學學生、教師和家長,范圍涵蓋城鄉各類學校。

  三、調查內容

  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內容與標準;

  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方式與方法;

  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影響;

  綜合素質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實際效果;

  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

  四、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設計針對不同群體的問卷,廣泛收集意見;

  實地觀察:選取部分學校進行實地觀察,了解綜合素質評價的具體實施情況;

  深度訪談:對部分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深度訪談,深入了解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數據統計與分析: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五、調查步驟

  制定詳細的調查計劃,明確調查目標、內容和方法;

  設計問卷和訪談提綱,進行預調查以完善調查工具;

  實施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和深度訪談,收集數據;

  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初步的調查結果;

  撰寫調查報告,總結調查結果,提出改進建議。

  六、預期成果

  深入了解當前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狀況;

  發現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促進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

  為學校和教育部門提供有益的參考信息,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5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綜合素質評價已成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本調查旨在了解當前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中學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

  二、調查內容

  學生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知與態度;

  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影響;

  綜合素質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三、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設計問卷,針對中學生、教師、家長進行大規模調查;

  訪談調查: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學校、教師、學生進行深入訪談;

  案例分析:收集并分析典型學校綜合素質評價的成功案例與失敗案例。

  四、調查步驟

  設計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

  選擇調查樣本,確定調查范圍;

  實施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

  收集、整理、分析調查數據;

  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五、時間安排

  調查準備階段(1個月):設計問卷、確定樣本、培訓調查人員;

  調查實施階段(2個月):進行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案例分析;

  數據整理與分析階段(1個月):整理數據、分析數據、撰寫報告初稿;

  報告修改與完善階段(半個月):征求意見、修改報告、形成最終報告。

  六、預期成果

  形成一份關于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現狀的調查報告;

  提出針對綜合素質評價問題的改進建議;

  為中學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 16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隨著企業對員工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綜合素質評價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環節。本調查旨在了解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評價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為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

  二、調查內容

  員工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知與態度;

  企業綜合素質評價的實施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在員工職業發展中的作用;

  綜合素質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三、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設計問卷,針對企業員工進行大規模調查;

  訪談調查: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員工、管理人員進行深入訪談;

  案例分析:收集并分析典型企業綜合素質評價的成功案例與失敗案例。

  四、調查步驟

  設計調查問卷與訪談提綱;

  選擇調查樣本,確定調查范圍;

  實施問卷調查與訪談調查;

  收集、整理、分析調查數據;

  撰寫調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

  五、時間安排

  調查準備階段(半個月):設計問卷、確定樣本、培訓調查人員;

  調查實施階段(1個月):進行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案例分析;

  數據整理與分析階段(半個月):整理數據、分析數據、撰寫報告初稿;

  報告修改與完善階段(一周):征求意見、修改報告、形成最終報告。

  六、預期成果

  形成一份關于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評價現狀的調查報告;

  提出針對綜合素質評價問題的改進建議;

  為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參考依據。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素質評價自我評價12-30

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01-29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精選10篇)06-14

綜合素質評價調查報告(精選9篇)01-17

綜合素質評價集合01-13

綜合素質評價的評語01-04

綜合素質評價的評語01-12

綜合素質評價評語11-10

綜合素質的自我評價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