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情況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后,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一般會把調查結果匯集成一份調查報告。如何把調查報告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業情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
就業觀是人們對與就業有關的重要問題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觀點。科學就業觀是指求職者以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關系為前提,在客觀評價自我,理性認識就業環境的基礎上,指導求職者職業發展,并最終實現自身需要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就業觀念,樹立科學的就業觀是大學生成功就業的重要因素。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通過在大學校園里的學習和社會經驗的積累,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就業觀念。及時掌握和了解大學生的就業觀狀況,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解決大學畢業時諸多就業問題,非常重要。
本報告主要通過對改革開放30年來大學生就業方式和就業觀念方面文獻的分析和解讀,研究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嬗變,以及調查現代大學生對目前就業狀況的看法。
一.改革開放30年以來大學生就業方式的善變
1.從擇業方式來看,呈現從“統包統分”到“自主擇業”,并開始出現“自主創業”的嬗變特點。
我國大學生就業經歷了一個由國家“統包統分”到“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嬗變過程。1950年代初到1980年代末,大學生擇業實行的基本上是國家“統包統分”的模式,對于大學生來說,畢業分配無須自己多操心。這種體制使大學生對自身的價值實現充滿自信,如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師、科學家、作家、記者或干部等。九成以上的大學生愿意選擇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單位,因為這是“鐵飯碗”,沒有“風險”。
1980年代末,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動和社會利益群體的重新分化,大學生那種安穩守成的擇業觀正在被挑戰的、自我創新的風險擇業觀所取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人們開始在市場大潮中追求自我價值,社會觀念逐漸商品化和個體化,大學生擇業開始結合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興趣,原有的“統包統分”觀念逐漸淡化。調查表明70%以上的大學生愿意選擇“收入高,但有失業危險的工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發育、完善,到了1990年代,大學生自主選擇職業的意識已逐步成為一種普遍認同的價值取向。
進入21世紀,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明顯加大,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念出現了新的變化:
(1)由一次就業轉變為多次就業,自主擇業轉變為自主創業。調查顯示,大學生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的比例為63.15%,選擇“繼承父業”的比例幾乎為0%,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為26.32%。
(2)關于“自主創業”,認為“可以嘗試”的比例達到了58.1%,認為“可行”的占28.2%。
(3)大學生創業觀念得到加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1世紀出現的就業高峰導致大學生擇業越來越困難,許多大學生更傾向于通過創業來解決工作問題,這種轉變與其說是一種就業觀的轉變,還不如說是被“逼上梁山”后的無奈之舉。當然,社會環境的轉變和個體的這種行動趨向極大相關,這種“權宜之計”逐漸使社會大環境提高了對創業的認同度,促進了創業的升溫。
二.改革開放30年以來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嬗變
1.從職業的選擇來看,呈現從首選全民所有制單位向首選“三資企業”到理性看待單位性質的嬗變特點
1980年代,大學生首選的行業是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企業,這主要基于對職業聲望和社會地位的考慮。因為這種單位沒有風險,是大家都認可的“金飯碗”和“鐵飯碗”。這時中國雖然已經啟動市場化改革,但是各種體制和1980年代以前的計劃體制幾乎一樣,平均主義現象仍然比較嚴重,于是大家紛紛迫求穩定的職業,而不是有挑戰性的職業。
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定,私營經濟和外資企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三資企業”開始成為一些大學生畢業后的首選工作單位。
1980年代,大學生就業首先看重的是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專業對口,對薪資沒有過多的考慮。1990年代初以來,多數大學生擇業的首選標準是經濟待遇,薪資期望最高達到六七千,一般也在四五千左右。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大學生對薪資期望也發生了一些改變。21世紀初,大學生擇業的薪資期望一般集中在1000一20xx元/月,就業心態趨向理性化。調查顯示,畢業生對自己的預期工資水平比較符合市場的實際水平,94.65%的大學畢業生所要求的月薪酬標準在3000元以下,與溫州蒼南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20xx元/月基本一致。這說明,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已趨向理性化,對于能發揮自己才能、適合自己個性、有發展前景的就業崗位,基本上都能接受,并且很多學生開始接受“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反映出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比較健康。對于月收人達不到期望值的崗位,為了能鍛煉自己,積累工作經驗,部分學生愿意把月薪酬期望值降低到1000元以下。面對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日漸趨向成熟。
2.從地域選擇的去向來看,呈現從“服從祖國需要”到“首選東南沿海”再到選擇更趨理性的嬗變特點
20世紀五六十代,大學生擇業觀的典型表現為:“我是一塊磚,東西南北任黨搬”、“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20世紀70年代一80年代初,大學生就業時充滿了“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主義激情。1990年代,大學生就業時首選地域一般都是東南沿海發達城市。1997年上海市4.5萬名大學畢業生,其中有2.1萬名學生在上海就業,有2500名學生在江蘇就業,有1700多名學生在山東就業,有1600多名學生在廣東就業,有近700名學生在福建就業,有近1000名學生在北京就業,在這些地區就業的學生人數占全部就業人數的66.67%。對杭州大學生的調查也顯示,關于“您期望選擇的工作地域”,“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地區”分別以91%、87.6%及62.7%居于前三位。因為在此時,東南沿海城市經濟發展因為有了更多的政策支持,經濟的競爭力和活力不斷加強,與此相隨的就業機會和職業收入也水漲船高。另外,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人才自由流動的空間開始增加,于是,大學生就業“孔雀東南飛”的現象在改革開放10年后達到了高峰。
但是進人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大學生擇業的首選區域不再集中于東南沿海,開始呈現出多元性的特點。調查顯示,在就業地域的'選擇上,78.95%的大學生希望在沿海開放地區工作,10.53%的大學生希望在中西部地區大中城市工作。這說明,雖然沿海發達地區生活、工作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優越,但隨著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中西部也逐漸成為大學生就業的理想地區。一些大學生偏向于去中小城市工作,機會多,生活成本低,且壓力也不大,大學生就業呈現出更加理性化的趨勢。隨著這一趨勢的增強,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到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基層就業。
三.大學生就業方式和就業觀念的基本情況
1.大學生對就業形勢估計比較悲觀。在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調查中,56%的學生對就業形勢估計悲觀(主要是受目前全球遭遇金融危機、企業經營面臨困難的影響),反映出大學生對未來的迷茫和缺乏信心,需要學校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以幫助他們渡過茫然困惑的時期,順利實現由學生到社會成員的角色轉變。調查還發現,對就業形勢悲觀的學生中有47.34%的人認為是由個人心理壓力過大引起的。而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36.72%的學生選擇向朋友傾訴,高達56.30%的學生卻選擇了默默承受,這明顯不利于壓力的緩解和身心的健康。一方面說明大學生缺乏自我調節的能力,沒有找到正確的緩釋壓力的方法,另一方面則說明學校的教育做得不夠,心理咨詢和職業指導還沒有真正走進畢業生,沒有發揮出應該起到的作用。
2.大學生擇業方式多種多樣。調查中發現,人才中介、熟人推薦、毛遂自薦、上網、被分配、招聘會等多種找工作的方式都是畢業生選擇就業的方式。結果顯示,學生均把參加招聘會、人才中介、上網作為自己喜愛的找工作方式,被分配的選項無人問津。可以說明分配這種方式不再具有吸引力,坐等分配的思想已被雙向選擇、競爭觀念所代替。從另一項關于就業方式的調查可以看出,自主擇業越來越被畢業生們青睞,70.95%的畢業生都認為應當自主擇業,16.02%的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僅有13.00%的學生選擇靠學校老師推薦及父母包辦這種擇業方式。這說明當代大學生更加獨立自主,積極開創自己的人生。同時,也需要社會、學校給予學生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指導,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就業指導措施和多方位的就業服務工作,幫助畢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
3.不同年級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差異顯著。調查顯示,大一學生對工資的期望最高,但卻對就業形勢的估計最為悲觀,占總數的17%,絕大多數的學生有培養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意愿,但卻不知從何做起,努力方向不清晰。大二學生熱衷于尋求提高職業技能的途徑,不僅僅通過傳統的打工兼職,參加學生社團的方式,還有其他如專業實習等途徑提高職業技能。大三學生認為專業知識無用的比例偏高,創業意愿較強。大四學生對就業的認識和其他年級明顯不同:47.24%的學生認為就業難并不是不可解決的,解決的關鍵在于調整期望值;36%的學生認為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最為重要,但仍有超過54%的學生認為沒有具備職場的核心競爭優勢;還有32.60%的人認為畢業學校名氣更具求職優勢,對名校的推崇是大一學生的8倍多。由此可見,大學生就業觀念年級差異顯著。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2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不斷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校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日益凸現。通過本次實踐調查,我們進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狀況以及大學生為就業所需要提高的素質能力和就業工作指導,尋求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為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
3.被調查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周圍的畢業生就業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望也普遍降低。大學生認為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為就業率在70%以下。
二、就業傾向分析
1.大學生今后就業的崗位大多集中在國企及政府部門,就業地區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總體趨向穩定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占65.56%。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愿意參加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及報官在對于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官考試;57%有意向朝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4.大多數大學生的擇業觀是先就業后擇業,超過半數的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
三、就業工作指導
1.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工作影響最大的教學環節是社會實踐。71.78%的大學生認為社會實踐對工作影響最大,55.87%認為專業知識很重要,23.65%選擇了職業資格認證,選擇基礎理論、畢業設計的分別占9.54%、6.43%,6.85%認為其他方面的教學環節。
2.對今后就業最為重要的素質和能力培養還是社會交際能力,最需要的就業指導是就業面試的指導。這表明現在的`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逐步向復合型人才發展。
3.大多數大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67.01%的大學生覺得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而不太確定是否重要占了18%,有將近十分之一覺得職業生涯規劃不重要,沒有考慮過職業生涯規劃的占5%。
4.54.3%的大學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持基本滿意的態度。
5.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還是人才招聘會。
23.2%的大學生獲取就業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學校或院系就業信息欄;26.1%認為是人才招聘會;5.6%認為是學校就業網;也有少部分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或其他渠道獲得。
四、對策與建議
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擴大大學生就業,需要政府、社會、高校以及大學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創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
首先,政府應加快經濟發展,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其次政府需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同時提供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和西部地區就業。第三,鼓勵自主創業。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鼓勵大學生,并為其提供專業指導、市場分析等服務。
2.社會:觀念與時俱進,服務實在周到
我國社會必須真正認同勞動者無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會意識,實實在在地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服務。同時,建議建立全國性的就業信息網絡,真正為畢業生提供細致周到的就業服務。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緩
(1)高校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2)發展職業培訓機構,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結合起來,真正使畢業實習起到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之縫的作用。
(3)高校應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新時期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另外,良好的目標意識促使學生充分利用時間資源進行有益的活動。在高等院校中構建適應社會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形成有效的就業指導方式和手段,逐步推進在整個大學期間的就業指導。
(4)自主創業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系改革的一個方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創業教育應注重對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使學生由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將創業作為自己職業的選擇。
4.大學生:自強自立,努力增強綜合素質,樹立科學就業觀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必須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臨更加激烈社會競爭,能視變化為機遇,視困難為坦途,有頑強的自制力,堅定的信念,及對生活充滿期望。除此以外,還需要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其次,加強社會實踐。大學生可利用假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積累工作經驗。
正確就業定位。當前大學生求職擇業應當面對現實,而不應過分關注工資水平和地理位置等。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利于人才交流會、網絡資源等途徑,主動大膽把自己真實才干推銷出去。第五,先就業后擇業。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可以在先就業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礎。
5.用人單位:科學用人
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其次,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
總結:
我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緩解和解決大學生就業難不僅需要依賴經濟發展,也離不開體制改革和觀念更新。政府應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社會分工,繼續推進就業體制改革,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擺脫目前困境,走上正軌。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3
20xx年3月24日至4月22日,我鎮按照區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統一安排,為全面摸清我鎮勞動就業情況,我鎮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了一次調查,根據勞辦[20xx]2號文件的要求,為全面摸清我鎮農村勞動力資源總數、年齡和文化結構、產業分布、就業地域和求職意向等基本情況,便于有針對性開展農民培訓與轉移就業,促進農民增收,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在鎮政府、各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開展了鎮農村勞動力資源調查,根據調查實施方案,整個調查過程經過了準備、抽點、填表、匯總及建檔四個階段,對全鎮年齡在男16至60周歲、女16至55周歲的所有勞動力資源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一、農村勞動力資源的現狀
調查表明:全市農村總戶數為戶,總人口為人,農村勞動力人數為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8.62%。其中男性人,女性人,分別占勞動力總數的54.13%和45.87%。
(一)勞動力年齡結構:男性勞動力18—35周歲的55469人,36—45周歲的57959人,46—55周歲的49168人,56—60周歲的有16192人;女性勞動力18—30周歲的27807人,31—40周歲的58304人,41—50周歲的44721人,51—55周歲的20652人。
(二)勞動力文化結構:小學及以下人數為人,占總勞動力的23.94%;初中文化人數為人,占總勞動力的64.29%;高中文化人數為人,占總勞動力的11.52%,大專及大專以上文化人數僅為人,占總勞動力的0.25%。
(三)勞動力從業結構:勞動力中從事第一產業的有人,占總勞動力的38.79%,其中種植業119186人,養殖業8955人;從事第二產業的人,占總勞動力的31.56%,其中工業企業46911人,建筑安裝業48578人,其他8724人;從事第三產業的人,占總勞動力的23.31%,其中機關事業單位1245人,個體工商戶12163人,服務業12897人,常年外出勞務30873人,季節性勞務12431人,其他7363人。從事二三產業的勞動力(即已經轉移就業的勞動力)合計人,占總勞動力的54.87%;可供輸出的農村富裕勞動力(即需要轉移的剩余勞動力)人,占總勞動力的6.34%,其中男性12468人,女性8478人。
(四)勞動力從業地點:市境內人,占總勞動力的67.88%;市以外省境內61290人,占總勞動力的18.56%;省外國內人,占總勞動力的13.47%;境外(含港澳臺地區)僅298人。
20xx年全鎮共有農村勞動力資源數萬人,其中實際從業人員萬人。從業人員中從事一、二、三產業人數分別為萬、萬、萬人,所占比率為,可謂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在二產中,從事竹木工藝業、轉椅家具業、建筑業的人員數分列前三位,分別達到萬、萬、萬人,三項之和人數占到了二產從業人員的%,這與我縣兩大支柱產業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在三產中,從事批零貿易業和交通運輸業的人數分別為萬和萬,高居三產行業榜首。值得一提的是我縣農村勞動力中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人數僅有余人,與龐大的家政服務需求市場不相協調。就業人員的文化結構來看,初中及以下從業人員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比率高達91.6%;高中及中專萬人,占7.5%;而大專及以上僅有人,占了不到1%的比率。由此看來從業的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低下,少有一技之長,從事工作多為簡單勞動,難以獲得較高收入。尤其在一產中,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區區人,高中及中專也只有余人。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機會,制約了高科技企業在我鎮落戶。
從就業地域來看,外出勞動力占到了總數的%,其中在鄉外內和外的從業人員數平分秋色,分別達到了萬人和萬人。有資料顯示,目前我鎮外來人口約為人左右,大部分從事第三產業,少部分從事第二產業,"進口"少于"出口"。這一方面說明我鎮勞動力市場被外出人口占居了相當大的份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鎮的城市化水平。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被外來人口占領的這部分市場平均工資低于我鎮全部勞動力市場的平均工資,以至于當地勞動力寧可舍近求遠,遠離家鄉和親人外出發達地區就業。這一現象也可以從某些企業尤其是通過招商引進的'企業工人來源渠道得到證實,來自外地的工人數遠高于來自本縣的工人數,因而導致企業工人平均工資不高。根據調查資料,縣屬于勞動力資源范疇而未參加勞動的人數高達人(這部分人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本文不加以討論),再加上從事第一產業的萬人,全鎮有近萬農村勞動力在理論上有可能向二、三產業轉移,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也可以認為是我縣的富余勞動力。因為根據從事第一產業的特點,隨著一產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無須像工廠上班一樣可以天天有活干,只須在農忙季節或上山或下田勞動即可,一年里大部分時間都閑置。進一步分析,考慮年齡因素,45歲以下從事一產的勞動力為萬人,26-45歲未從業的勞動力資源數為人,二項總計人,可以認為是目前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的確切數據。富余人員中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別比為78.8:100。針對目前我鎮農村勞動力供過于求,而我鎮大多數企業規模偏小,考慮短期利益較多,沒有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有計劃地培訓企業員工,通常只招收熟練工這一實際情況,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單位及相關培訓機構在全鎮范圍內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培訓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以政府牽頭為主,組織農民開展農、林、牧、漁業實用技術培訓,有效調整產業結構,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以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二是以各種培訓機構為主,重點開展各項技能培訓,堅持面向市場、面向用人單位的原則,采取定單培訓方式,盡快使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從而最終達到增收的目的。
調查資料顯示,在參加求職意向調查的人中,有近2000人愿意從事轉椅家具和竹木工藝行業,占到了參加調查人員的20%,有近2700人愿意從事批零貿易和餐飲業,1500余人愿從事交通運輸業,近1500人愿從事家政服務業。對從事二、三產業的技能培訓,各中介、培訓機構可以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在不同層次上開展對農民的培訓。初級培訓主要面向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或新辦企業所需增加的勞動力;中級培訓可以對熟練工在原有技能上的新突破,以滿足企業技改或熟練工自身發展的需要;高級培訓則主要面向省內、國內勞動力市場,讓我縣農民走出去后有較強的競爭力,甚至可以創勞動力品牌。如家政服務行業社會需求層次很多,在低層次上我縣勞動力沒有競爭優勢,那么我們就可以考慮在高層次的需求領域同別人開展競爭,打造品牌。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面臨的困難
上述調查數據顯示:第一產業從業人員人,加上可供輸出的剩余勞動力,兩者近人,根據18周歲以下年齡段推算,每年自然增長農村勞動力人左右,預計人進入高等院校學習,每年凈增農村勞動力人。如果考慮超過勞動力年齡仍然活躍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的退役勞動力,實際從事一產的人員將超過人。因此,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壓力和困難將越來越大。
(一)農村勞動力素質狀況與就業需求不相適應。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文化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狀況不容樂觀。據統計,全市33萬農村勞動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88.2%,接受技術培訓和有技術專長的農村勞動力所占比例也相對偏低。近年來,我市各類職業技術學校每年有2000多名畢業生,除部分考入對口高校外,大多被輸送到蘇州、無錫等先進發達地區,許多高職班學員被外企成建制接納。由此可見,盡管我市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但其文化和技能不高,大多數不具備專業技能,極大地阻礙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數量和層次。
(二)鄉鎮企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徘徊不前。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給農村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鄉鎮企業改制后,一方面企業內部開展優化組合、減員節本增效活動,安置勞動力的數量相對減少;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先進設備的引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素質低又制約了企業對其的吸納。
(三)城市化水平低、城鎮載體功能不高。農村勞動力存量較大與我市城市化水平不高相關,城鎮就業日趨飽和已無規模吸納農村勞動力的空間。城鎮規模小、結構分散、經濟聚集能力弱、產業結構層次低、功能單一,這些因素使現有的小城鎮吸納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十分有限。
(四)統一的管理和服務網絡平臺還沒有形成。我市的勞務輸出機構雖然發揮了各自的積極作用,但由于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缺乏協調機制和統一用工市場調查和安排,造成信息溝通不夠,不能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及時培訓和輸出。鎮區雖然設立了勞動服務機構,但廣大農村缺乏服務網絡,外出務工人員仍以自發組織、“工頭”帶動為主,而且多數從事勞動密集型工作,收入不理想。
(五)就業觀念落后導致就業行業單一,離土不愿離鄉。“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破窩”,這句古話一直桎梏千萬農民思想。從調查資料來看,全市農村勞動力有近70%在本地從業,大部分農民寧可守住自己的三畝責任田過苦日子,也不愿外出闖天下。就業觀念的落后同樣反映在從業結構上,農業和建安業占了總勞動力的一半以上,而服務業僅占3.9%。愛面子思想嚴重,一方面農村勞動力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飲食服務業的崗位被四川、安徽等外地打工仔(妹)占領。因此,正確的就業定位也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要環節。
三、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策與建議
通過近年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且呈現健康發展的態勢。從業結構比例比兩年前有了明顯改善,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十分明顯。這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加快實現“兩個率先”工作中必須按照“強化農業必須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繁榮農村必須大力推進城鎮化,致富農民必須大量減少農民”的新思路,把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途徑來抓,切實做到“四個加快”,充分發揮“四個作用”。
(一)加快職業培訓和職介服務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勞務輸出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主渠道作用。農村勞動力整體文化素質不高,專業知識、技能缺乏,對一些技術崗位難以勝任,是制約農村勞動力向較高水平二、三產業轉移的直接因素。為此,一要開展農民文化教育。通過“農函大”、“農廣校”等形式,實施21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有計劃、分層次、多渠道,讓農民接受教育,提高科學文化水平。二要辦好職業技術教育。為許多初高中畢業生提供就業前的技術培訓,為經濟發展培訓大批掌握一定勞動技能、具有較高素質的勞動者。三要搞好在職培訓。加強成人教育基地建設,為農村的各類從業人員提供在職教育。鼓勵社會興辦電視、函授、遠程教育基地,提高社會辦學在教育中的比例。同時通過送出去進修,請進來辦學等方式,千方百計提高在職人員的文化技術水平。四是加強職介服務組織建設。規范職介服務機構的管理和服務,建立中介資源庫,開展培訓單位、中介服務組織和農村勞動力求職求訓的有效對接,實現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共享,為農民就業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
(二)加快產業結結構調整,拓展農業內部轉化農村勞動力的主陣地作用。溧陽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70%以上,在當前城市就業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依靠城市轉移農村大批剩余勞動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著眼點放在農村,立足于農業內部消化,才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實選擇。一是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產業化把農工貿有機地結合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實現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一體化經營。通過發展農村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帶動關聯產業群的發展,將產業優勢和產品優勢轉化為農民的就業機會,拓寬農民的就業渠道。大力引進“三資”開發農業,讓農民在家門口進企業、領工資。二是延伸農業開發功能,積極發展生態旅游觀光產業。把我市農業綜合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整合天目湖、瓦屋山、長蕩湖、南山竹海、平橋石壩等山水資源、特色農業資源、旅游資源,延伸農業的生態、社會、科教功能,加快休閑觀光、生態旅游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為旅游區周邊農民增加就業機會。三是加大種養業結構調整力度,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范圍。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農民走農、林、牧、漁綜合發展的道路,大力發展名、特、優、新、珍農產品,達到以深化農業內涵生產來消化農村勞動力的目的。市農業貸款信用擔保中心要積極扶持專業大戶發展特色農業,促使農村勞動力以單一種植業向其他產業的轉移。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綠色有機農業、高附加值農產品來吸納農村勞動力。四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消化吸收農村勞動力。在注冊登記、收費、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引導農民以自愿的原則組建各種合作組織和農業專業服務隊,為農業發展提供資金、技術的支持和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吸收農村部分勞動力。
(三)加快小城鎮建設,充分發揮小城鎮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蓄水池作用。實踐證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取決于城鎮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進程的快慢。在已經完成大規模鎮村行政區劃調整的基礎上,我市各地應深入研究小城鎮的經濟社會定位,一二三產業以及經濟社會的區域布局,增強小城鎮的吞吐功能、載體功能和城鄉對接的橋梁功能;探索小城鎮建設的投入機制,積極鼓勵農民進城定居,民間資本參與小城鎮建設和開發;鼓勵農民進城定居,讓在城鎮有固定收入和住房、有技術、有資金的農民變為城鎮居民,吸引農村勞動力向小集鎮集聚。繁榮集鎮三產,在大力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專業市場、道口經濟、信息中介、房地產,以及農機、畜牧、植保等農業服務業,既為小城鎮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又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創造條件。
(四)加快農村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制度建設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支撐保障作用。一是創新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在認真貫徹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賦予農民長期穩定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權,給農民的土地給予物權保護的基礎上,按自愿、有償、平等協商的原則,通過轉讓、轉包、互換、入股等形式,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實現土地要素資本化,確保農民承包土地的經濟利益,從而加快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集中的步伐。二是創新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積極開展村級社區股份制改革,在核清村級集體資產的基礎上,根據村民普遍接受的方法,把集體資產的產權量化到農戶,明晰產權關系,并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實行科學管理,迅速壯大集體經濟實力,提高其轉移能力。三是創新農村社會保障機制。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被征地勞動力進行就業前的職業技術培訓,對每個被征地勞動力免費提供一次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加大鄉鎮企業的職工養老金與醫療保險金繳納力度,使鄉鎮企業的職工逐步納入全社會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體系。加強勞動執法力度,解決長期以來由于缺少勞動合同,使得農民工的利益難以得到保護,有了糾紛也難以處理的狀況。從各個層面構筑保護農村勞動力利益的框架,促進農村勞動力的非農化轉移。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4
XX年2月25日至3月20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專門抽調人員成立調查組,依托全區人力資源保障服務平臺,對全區企業用工需求和未就業人員進行了摸底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為掌握全區就業第一手資料,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先后走訪調查企業585家,召開專題座談會6次,發放調查問卷及宣傳材料1萬余份。對未就業人員的基本情況逐一進行了登記,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臺帳,錄入電子信息平臺,構建了“企業用工需求庫”、“就業人員信息庫”和“就業組織人事管理信息庫”,為用工企業與求職人員的有效對接架起了橋梁。
(一)企業用工需求情況。
在調查走訪的585家企業中,可提供就業崗位8545個。其中,民營企業377家,提供就業崗位6125個;
國企83家,提供崗位1125個;
三資企業27家,提供就業崗位285個;
個體企業98家,提供崗位1010個。從這次調查情況看,民營、個體企業為吸納就業人員的主體。從提供的崗位看,服務類崗位人才需求居首,市場營銷類崗位人才需求第二。其中,餐飲服務類3311個;
管理類3205個;
機械操作類2029個。從文化程度和年齡要求來看,大部分企業需要高中以上學歷,50%以上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詳見表1)。
(二)未就業人員情況。
這次摸底調查共登記未就業人員13309人。其中,男5904人,占未就業人員的44.4%;
女7405人,占未就業人員的55.6%。從求職者學歷構成來看,大專以上學歷1248人,占未就業人員的9.4%;
高中、中專5260人,占未就業人員的39.5%;
初中以下6801人,占未就業人員的51.06%。從求職者年齡結構來看,35歲以上為求職者主力,占求職人數50%以上,其中,16-34歲占44.3%,35-44歲占24.8%,45歲以上占30.9%。從人員類別看,高校畢業生489人;
失地農民11177人;
就業轉失業1643人,失地農民是這次求職者的主要群體。(詳見表2)。
二、問題和分析
當前就業工作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濟在由數量擴張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的轉變過程中,對就業的影響也呈現出復雜性和不穩定性。必須根據時代的要求,客觀全面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為正確決策和開展工作提供可靠依據。
(一)部分企業出現招工難現象。在這次調查過程中,許多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難”的問題,特別是服務行業更為突出。造成部分企業“招工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社會層面分析。“招工難”反映出了我區經濟向好發展,特別是西部新城建設,企業用工需求增加。從企業層面分析,“招工難”反映了部分企業在用工理念上存在著偏差,企業用工存在短期行為、薪酬偏低和員工權利得不到保障等問題,造成了勞動關系緊張,必然導致“招工難”。從政府層面分析,政府在加強信息引導、解決企業招聘與勞動者求職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強職業培訓、解決企業要求與勞動者素質不匹配問題,加強環境建設、解決企業規范用工與勞動者體面就業問題等需進一步研究解決辦法。
(二)就業質量偏低。近年來,我區通過認真貫徹落實就業政策,積極開發崗位等措施,保持了就業形勢的穩定。但從這次調查來看,全區新增就業人員中,靈活就業人員占到50%以上。據統計,在區職介中心代繳養老保險的近4萬人,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就業形勢。為穩定就業,政府雖然采取了給予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的就業援助,但靈活就業人員、年內失業人員就業兩次以上的比例仍在30%左右,由于這種就業方式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形成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三)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新的困難群體。全區未就業人員中,失地農民占到了一半以上。即便是在目前實現就業的人中,靈活就業比例也高達60%。被征地農民從心理到技能都難以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對政府救濟依賴性強,缺乏就業的主動性。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這部分人的數量還會增多,對就業形勢的影響不容忽視。
(四)群體性就業矛盾凸現。高校畢業生、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失地農民是我區就業服務的重點人群,圍繞促進三大群體就業,我們通過相關政策進行了重點幫扶,但隨著幫扶工作的深入,幫扶難度越來越大,當前救助的城鎮就業困難人員5000多人,隨著年齡的增加,就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更為特殊,該群體就業問題被社會各個領域所關注。今年我區預計畢業生1500多人需要安置,雖然政府采取了購買崗位的措施,但就業安置壓力仍然很大。
(五)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本次調查的13309名未就業人員中,初中以下的6801人,大專以上的只有1241人,僅占9.5%,總體文化水平明顯偏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特別是西部新城建設的加快,社會各方面對勞動力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外資企業、民營企業招工,對求職者的文化要求較高,基本上都招聘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輕人。而從這次調查中可以看出,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50%以上,年齡超過40歲的也占到50%以上,很明顯,目前失業人員的文化素質不能適應招工的要求,造成有人無崗和有崗無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六)就業意識淡薄。本地勞動力就業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改變不了就業觀念,他們對工資要求、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工作時間等都有著自身的主觀愿望,挑肥揀瘦。這與外地人員“低報酬,肯吃苦”的優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三、對策與建議
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為政府調配人力資源的職能部門,為企業服務,滿足他們的用工需求,為勞動者服務,解決他們的就業難題,既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具體體現。針對這次調查工作所反映出的問題,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建議探討實施相關措施:
(一)服務企業穩定就業。企業是全區經濟發展的脊梁,企業發展壯大是實現“三三xx”發展戰略的強大引擎,也是解決就業的根本。要牢固樹立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大局的理念,把服務好企業作為優化全區經濟發展環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真正把駐區企業當作我們同甘共苦、攜手共進的親密朋友,千方百計為企業謀發展。要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各項就業政策。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人才需求,實施重點人才引進工程,建立健全企業后備人才制度。積極開展勞動用工指導服務活動,與駐區企業建立直接聯系,在一線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建立企業用工信息溝通機制,及時了解企業用工需求,提供相關信息和服務。
(二)項目超前運作安置就業。借西部新城建設的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主渠道作用。在項目落地的同時與企業溝通協調,將就業與項目建設統籌考慮。探索項目建設就業影響跟蹤服務機制。從招商引資環節開始提前介入,對項目進行就業評估,把就業崗位增加和人力資源配置結合起來,在項目實施方案中必須明確增加就業的數量。
在項目開工建設時,同步啟動對從業者的技能培訓。同時搞好招聘登記、職業指導、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關系接轉等全程服務工作。
(三)政策扶持推動就業。充分發揮各項政策在促進就業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援助就業困難群體的長效機制。重點做好困難家庭及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工作。把符合條件的“4050”困難人員全部納入社保補貼體系。通過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開展公益性崗位安置,確保高校畢業生、困難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同時,鼓勵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失地農民等有創業愿望的各類群體自主創業,對符合條件的創業人員提供5-10萬元的貼息小額擔保貸款,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四)技能培訓提升就業。要按照專業設計與本地產業相銜接,培訓內容與求職者需求相銜接,開設專業與用人單位需求相銜接的原則,引導培訓機構改革培訓課程,豐富培訓方式。組織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不斷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勞動者就業素質和就業質量。大力開展創業培訓,推動創業帶動就業。
(五)優化服務保障就業。充分發揮政府在促進就業中的橋梁紐帶作用。準確掌握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及時維護“就業信息庫”,為勞動者和企業搭建有效對接平臺,實現“數據集中、信息共享、一點登錄、全區查詢”,促進人才供給和企業需求的有效對接。進一步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聯網業務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區人力資源保障網,建立由區職業介紹中心、人力資源保障服務中心、社區經辦人員組成的qq群,從而進一步提高就業信息的利用率和就業崗位的對接率。通過組織專場招聘會,供需對接見面會等方式,為企業和求職者無縫對接提供全天侯服務。同時,將企業招工信息編印成冊,在企業招聘會和街道人力資源保障中心免費發放,向求職者提供用工信息。開展向企業“三送”(送政策、送信息、送項目)服務活動,切實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05-28
文秘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1-18
關于求職與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12-15
就業情況證明04-29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2-03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4-27
就業情況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0篇)12-11
大學生創業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9-23
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報告12-15
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報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