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方案4篇[優秀]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摘要:生物技術產業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為生物技術產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生物工程專業是近年來各高校大力發展的專業之一。在眾多的生物產業中,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理論并能夠在第一線崗位上熟練控制生產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生物工程;人才;改革
吉林農業大學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生物工程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于20xx年設立生物工程專業。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吉林農業大學生物工程系開展了一系列專業改革工作,每4年修改一次培養方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本文受吉林省品牌專業生物工程團隊資助針對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改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培養目標和規格的修訂
從人才培養的行業要求方面看,作為生物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在知識的儲備方面,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寬廣的人文社會知識,較強的實踐管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其它知識;在實際能力培養方面,應該具備較強的社會生存適應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工程管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素質要求方面,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原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人文社科及生命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本專業的基本訓練,能夠在生物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工作和設計、生產、管理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為研究生培養輸送合格人才。新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生物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能力,掌握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質工程及其產業化工程技術,能夠在生物、醫藥、食品等行業,從事與生物工程領域有關的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相比較,新的培養目標更加具體,簡練,確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從而為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對于學生培養的基本規格與素質要求,原培養方案比較寬泛的列舉了10條,而經過集體討論,精簡為3條,非常明確:(1)擁有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2)掌握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工為本,生物新理論為支撐,為專業素質培養打下深厚的理工基礎。(3)能比較系統的掌握發酵工程,酶工程和生物質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熟悉國家大政方針,具備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二、主干學科與核心課程的修訂
建立符合人才培養規格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通過認真調研,廣泛征求教研室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生物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建設核心課程為主線,以突出化學、生物、工程系列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為特點。生物工程專業本身就確定了其歸屬的主干學科必然是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2大學科,具體偏重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層次,所在地區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專業核心課的設定上。原培養方案的核心課程: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淀粉制品工藝學。經過討論,確定用細胞工程代替細胞生物學,用生化工程代替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地位,用工程識圖與制圖代替淀粉制品工藝學。這個變化增加了3個工程技術學的課程作為核心課程,改變了原版培養方案過度突出生物學學科的失誤。新的核心課程為:細胞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工程識圖與制圖。
三、精簡學時,有機整合
以“注重素質、強化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開拓創新”為教學指導思想,遵循“橫向拓寬,縱向理順,加強基礎,調整結構,更新內容,精簡學時,突出實踐”的原則,充分討論,調整了課程框架和學分的分配。從學分分配中的變化看,主要體現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的大幅度減少,這不是不重視基礎教育,而是糾正過度強調基礎教育,把結余下來的時間突出專業教育,為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服務。第二個特點是增加了實踐教學學分。第三個特點是總學分下降了21.5分,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減輕學業負擔。精簡學時主要體現在刪除一些相關性不高的課程和進行了課程的有機整合。刪除的課程主要有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普通生物學、淀粉制品工藝學、天然產物化學、細胞與免疫學技術。課程的有機整合非常重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強化工程學基礎,側重應用
生物工程作為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學科,工藝生產及應用的教學是其獨特的內容之一,因此,應將生物學原理和技術相結合,并融人到工程學原理中在課程體系中,開設上游技術和下游加工過程等課程,并且要多增加實踐性強的課程門類。高等數學開設學時較多的高等數學B,物理化學也選擇了B級別,增加了工程識圖與制圖,并且開設了細胞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行業的`五大工程課程,強化了工程學基礎。
五、特色鮮明,注重實踐
學校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自身辦學條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自身特色的生物工程本科人才教育模式,才能使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生物工程產業的發展相一致[8]。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立足吉林省的地域特點,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以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本專業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吉林省糧食大省的優勢,以生物物理學理學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為依托,以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為研究材料,凝練出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的研究方向,為生物經濟和生物產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師。為突出這一特色,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精心安排。開設了微生物學、發酵工程、生物工程、微生物遺傳育種、發酵設備、生物工程綜合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釀造工藝學、酒精與啤酒工藝學、生物工程分析、氨基酸與有機酸發酵工藝學、生物試驗設計、發酵工廠設計等相關課程,從發酵學的基礎到具體的專業應用,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注重實踐教學,在原有實習學時的基礎上增加了4周的實踐教學,主要有金工實習、化工原理實習、發酵設備實習、生物工程綜合實習,尤其是生物工程綜合實習開設5周,系統的完成有關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項技術工藝。
參考文獻:
[1]劉鑫,陳存武.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皖西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xx(12):40-42.
[2]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屈建航.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鄭州師范教育,20xx(04):87-88+90.
[3]趙輝,凌宏志,王葳,韓曉云,吳國峰.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以黑龍江大學生物工程省級重點專業為例[J].黑河學刊,20xx(01):149-150.
[4]張敏,陳建民,管天球,余響華.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xx(04):97-99.
[5]王陶,李文,陳宏偉,劉全德,高兆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xx(03):1724-1725+1728.
[6]許崇利,許崇波.生物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化工,20xx(21):141-144+147.
[7]江成英,劉曉蘭,鄒東恢,郭建華,田英華.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J].高師理科學刊,20xx(06):118-120.
[8]馬波,王羽,李廣靖,林楊.生物工程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xx(02):65-68.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摘 要:圍繞“培養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上海電機學院軟件工程專業按照“需求導向、多元選擇、突出應用、促進開放”的原則,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實踐教學資源、教學的持續改進等方面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改革探索。
關鍵詞:軟件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
一、引言
上海電機學院軟件工程專業作為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在專業建設中,需要制定和實施一套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新方案的指導思想是以“培養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按照基于成果導向的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教育模式,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重點,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注重持續改進,完善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依據上述指導思想,軟件工程專業對原有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和修訂,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索,以保證軟件工程試點專業建設的順利進行,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探索
(一)確立人才培養目標
根據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專業建設要求,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堅持“技術立校、應用為本”的辦學方略,服務上海及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具有良好的軟件工程技術能力與人文綜合素養協調發展的,能夠在軟件工程及信息技術應用領域,從事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應用軟件系統開發、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軟件項目管理與運維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
(二)構建基于能力導向的課程體系
針對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借鑒國際先進工程教育理念,參考《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與終身學習”的12項指標,設計軟件工程專業的具體畢業要求。
軟件工程專業成立了企業、認證、高校和考證四個調研組,進行了全面調研:邀請一些國內軟件企業的專家們和專業教師一起對軟件行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職業能力進行分析研究;將美國普渡大學蓋萊默分校技術學院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專業作為對標專業,引進國際認可的職業培養標準;分析軟件設計師認證考核的內容,提煉軟件工程專業的核心技術能力。通過分析、研究,結合專業職業證書和專業認證要求,完成了培養目標與畢業要求的二維矩陣表、畢業要求與課程體系的二維矩陣表。
優化后的課程體系結構主要由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專業能力模塊課程平臺組成。專業能力模塊課程平臺由四大專業能力模塊課程群組成: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能力模塊中的核心課程有可視化建模與UML、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軟件系統分析與設計技術等課程;應用軟件系統開發能力模塊中的核心課程有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原理、Web系統開發和應用軟件系統開發等課程;軟件質量與測試能力模塊包括了算法設計與分析、軟件質量保證與測試、軟件項目綜合測試等核心課程;軟件項目管理與運維能力模塊中的核心課程有軟件項目管理課程。
通過對課程的重組與改革,對應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課程群的形式組合課程。明確了課程在培養學生能力時的作用,明確了課程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支撐關系,明確了各門課程在能力模塊、課程體系中作用,確定了課程對畢業要求、培養目標的支撐作用,使得課程體系能支持各項畢業要求的有效達成。
(三)推行多元開放的.實踐教學改革
根據專業能力要求,明確每一個實踐教學環節在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形成實踐教學課程標準。通過以“課程實驗、綜合實驗、企業實習、畢業設計”為主的實踐教學,并輔以“學科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等課外實踐,構建基于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課程實驗,使學生加深理解課程的專業知識并得以實踐技能的鍛煉;通過綜合實驗、畢業設計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通過企業實習使學生了解軟件企業的項目工作過程以及企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條件,在實習中逐漸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將創新創業項目與課程學習有機結合,并通過推行學分轉化和認定等政策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意識和潛能。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組建教學團隊。組建一支軟件工程專業教學團隊,激勵教師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為中心,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團隊通過定期組織成員相互觀摩教學過程以及參加團隊外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觀摩課,組織開展教學研討和交流活動,提升整個團隊的教學能力。通過選派教師去國內外高校訪問進修、利用寒暑假參加各種高水平的業務培訓以及組織中青年教師參加軟件職業資格考試等各種方式,提升團隊教師的科研能力及學術水平。
通過實施“教師教學激勵計劃”,促進教師關注學生,投入教學,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擔任本專業的學業導師,每人需要指導20名左右學生,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以外更主動地去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愛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2.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選派教師到相關軟件企業和科研院所進行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參加實際項目的管理和開發,提高專職教師的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從企業聘請一些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加強教學團隊的創新實踐能力。
(五)加強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建設
充分利用校內實驗中心“軟件工程專業實驗室”、“網絡工程實驗室”、“數據庫應用實驗室”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并利用試點專業建設經費新建完成了“虛擬云桌面實驗室”、“創客創新實訓平臺”和以軟件測試和軟件項目管理為核心的“創新實驗平臺”三個實驗室,這些校內實踐教學資源可基本滿足學生的實驗教學要求。
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和產學研合作平臺,積極開展合作實踐教學活動。軟件工程專業已與東軟睿道教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兆民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斐訊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微創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企業合作建立了實習基地,簽訂了校企合作產學研共建基地協議。這些都可以為學生提供進行專業認知實習和畢業實習的實踐平臺。
(六)推動教學的持續改進
構建課程教學目標、課程評教、課程持續改進的教學持續改進體系,利用各種手段實行教學質量監控,形成有效反饋和持續改進。教務處、教學質量管理辦公室、以及二級學院負責收集、整理質量監控中的相關信息,分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并提出改進教學質量的整改意見。通過教學工作例會、教學工作簡報等方式將整改意見及時反饋給各個責任單位以及相關責任人,責任方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實施整改,并將整改信息提供給監控機構以便其核實及對教學質量進行再檢查。
三、結語
隨著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以“培養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通過構建以能力為本的課程體系、推行多元開放的實踐教學、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等多方面的改革,軟件工程專業將不斷探索和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賈悅,任長寧,付麗梅.基于CDIO模式的軟件技術專業培養方案制定與優化[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xx(1):90-93.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深入研究中職學校測繪工程人才的培養,對我國當代測繪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中等職業學校以培養高素質的測繪人才為目標,因此在測繪工程專業教學中,教師必須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教學導向,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教學內容,不斷調整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障教學效果,全面促進中職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高。
一、人才培養計劃的特點
1.以二級學科教育為基礎,強調寬口徑
無論是什么教育都離不開通識教育,因為通識教育是一切專業類教育的基礎。學生先學習了通識教育對一些學科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后,接下來進行一些專業類的技術學習才不會覺得天馬行空。在測繪工程這個專業中也是如此,學生要經過通識教育的學習,有了良好的基礎之后再進行工學的學習。中職學校測繪工程教學將專業教育放在后面,有利于學生學習測繪課程,擴大學生關于測繪的知識面。
2.免百校一面,突出本校測繪專業特色
現在,很多學校都開設了測繪工程專業。如果每一個學校都按照教育標準進行測繪教學,那么會導致所有測繪人員都掌握相同的技能,就不存在競爭,測繪會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不會繼續發展,這對整個測繪行業是不利的。所以,學校應該在一些傳統的測繪工程基礎上創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突出本校測繪專業特色,提高學校在測繪專業教學中的綜合能力。
3.重視學生個體發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人類發展的永恒主題,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測繪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工作在測繪現場一線,使用先進的測繪儀器,面對各種各樣的工程問題,必須要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特別是在工程實踐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不斷進步。學校要不斷培養新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工程實踐中應用相關技能。測量學從模擬測圖到解析測圖,再到今天的數字化測圖技術,是社會需要和一代科學家不斷創新探索的結果。方興未艾的數字地球,其實質是以測繪高新科技3S集成為基礎的科學技術。只有不斷創新,測繪學科才能發展和進步。
二、測繪人才培養計劃的探索與思考
1.更新實驗設備,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所有行業都在不斷發展。測繪行業作為一個傳統的行業,其發展是顯而易見的。隨著測繪行業的發展,測繪設備在不斷更新,同時產生了一些新的測繪方法。但是,一些學校對在測繪行業中已經隨處可見的一些測繪設備處于空白狀態,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新式的測繪設備,導致學生畢業后不會使用一些新式設備。為了保證學校教學目標的實現,學校應引進新式設備,將其引入測繪教學中。
2.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面對著大量的知識需要學習,所以一些學校對課程的設置不相同,各有側重。一些學校出現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課程時間設置方面的問題,這會影響學校的教學效果。學校應該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內容,避免設置一些不必要的課程,減少課時的浪費。學校要引入一些現代化教學的放法,提高教學效果,解決課時分配不均的問題。
3.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行業發展需要創新,創新需要人才。如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首先離不開基礎知識,人們有了牢固的基礎才可以有接下來的發展。其次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學生要能夠將所學知識真正描繪出來。再次需要學生有創新意識,要有廣博的知識面。最后,教師應該不斷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注意課程設置在學科內、學科外的拓展。如果課程設計能力培養需要相關內容,學校必須要有相對應的培養目標與措施,這能夠保障實踐實習的質量。在學生實踐實習中,學校要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最終目的,創新考核方法,增加課程考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4.加強新技術、新知識的教育
測繪科學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需要不斷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夠保持行業活力。因此在中職測繪工程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借助新的教學技術,保障教學質量,應該積極開展測繪基礎教學,設置相關課程,如數字測圖、遙感地理測繪新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等。通過增加這些新課程,學生掌握先進的測繪技術,滿足國家對測繪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從兩個方面分析中職學校測繪工程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問題。測繪工程專業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相對較高。為了滿足行業發展需求以及專業發展需求,學校以及教師必須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和方案,嚴格依據方案開展教學活動,保障教學活動的科學與嚴謹,這樣才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為國家測繪事業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史先領.工程測量專業實踐教學[J].中外企業家,20xx
[2]王田磊,馬華宇.工程測量專業如何有效開展校企合作[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xx
人才培養方案 篇4
在現代高校教學中,在金融人才的培養上,還存在著較大的缺陷,這嚴重影響了在新市場上的社會管理。為滿足現代社會的金融管理成長模式,針對高素質、高級能、應用型的金融人才培養進行以下的培養方案設計。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高素質金融人才培養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我國現階段的金融人才培養狀態
從我國現階段的招生模式來看,在金融人才的培養上,有著廣大的受眾,其推廣面積已經達到了各類型的不同院校中。但是也正因為不斷的擴招,其學生的招收標準也進行下調,與此同時,在課程教學的實踐上,卻并沒有真地做到多面化教學。從而導致了在20xx年以后的就業率極度下降問題。就現階段畢業生就業能力來看,主要存在這些問題的因素就在于以下幾點。
1.教學內容滯后。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對知識點的考察,這樣缺乏了對實際環境的應用,導致在教學中大量的內容出現重復,學生缺乏實際的操作能力。同時反復的課程教學,與實際不符合,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2.教學方式太過單一。在我國的課堂教學中,以課堂講授為主,案例分析為輔。在理念上雖然滿足了對信息的考察分析,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學生基數大,案例典型年代久遠,與現實的社會金融信息聯系比較遠,從而無法真正做到信息的實時性。
3.教學實踐機會少。由于現階段的教學中,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而這些院校每年招收的學生又過于龐大,從而導致了在工作實踐上,缺乏認知,就導致了在實際操作工作中,無法及時進行積極的實踐調整,這就極大影響了學生對實踐能力的培養。
4.教學特色非主力。就現階段的高校教學形式來看,我國大多數高校辦學特點并非是金融人才,而草草的組織相關人員進行課程上的安排,都極大地影響了其教學的質量。導致大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的半瓶水,遇到實際問題不知道如何應用。
二、新型高素質高技能應用性人才培養方案分析
1.在知識技能的熟練操作問題方面。為適應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應當加強學生在學習中對實際操作技能的熟練掌握能力,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并與相關單位進行實習培訓結合,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課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管理技能知識,并熟練的進行操作應用。做好對選修課程的體制改革,并完成在模塊化課程體系上的改良,通過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從而實現對學生專業性知識的認知掌握,并通過對傳統的金融形勢認識,最終完成對技能上的全面掌握。
2.培養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工作管理方面,就出現了不斷的改革,因此為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現階段的工作環境,就應當讓其能夠在多方面能力上全面發展。只有在實際的環境適應中存活,才能夠確保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細節化的常態發展,并以此來適應今后的工作環境。
3.職業道德素質。不論在哪個行業,職業道德素質,都是對一個人才的最終評定標準。只有具備了職業上的道德素質,這個人才算得上一個合格的人才。否則在金利誘惑下而導致對社會的負責,從而引發大面積的金融事故,那么就很可能擾亂市場,擾亂社會生產秩序。因此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當對學生在職業道德的素養培訓進行全面改革,并增加對工作態度的市場經濟調研,通過全面化的設施發展,從而完成對業務內部的新形式建設,從而完成對金融行業內部的可持續建設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氛圍。
4.多實踐。在進行人才的培養上,并非是為了教導一個應試教育的高分機器,因此在進行新的教學改革中,就應當讓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從中學習到對今后工作的技能操作,并模擬其中的場景,進行提前認識。實踐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目標,從而在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能夠通過自我的評定完成跨學科的知識認知體系建設。
三、結束語
在進行現代的社會改革中,伴隨著經濟體系的不斷擴張,在金融管理型人才的培養上,還欠缺著諸多的問題,為滿足這一社會生產條件,就需要針對這一系列的社會發展模式進行全面的貫徹,通過有機的社會生產結構體系標準,進行全面化的教育改革,實現對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全面化培養。
【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
人才培養方案09-02
人才培養方案10-12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8-06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9-12
人才培養方案范文04-12
醫院人才培養方案07-24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06-12
【精選】人才培養方案4篇05-28
人才培養方案精選(3篇)01-29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范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