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人才培養方案

時間:2024-03-02 16:11:38 方案 我要投稿

人才培養方案9篇[經典]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才培養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才培養方案9篇[經典]

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面向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系統掌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備進一步提高學歷層次和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可在城市地鐵、隧道、地下停車場、地下商業設施、地下綜合管廊、人防工程等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領域從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等部門從事工程技術、管理等工作。

  二、畢業生應具有的知識、能力、素質

  1.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質、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

  2.具有從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所需的相關數學、自然科學及相關土木工程基礎知識,并能分析地下空間領域的復雜問題,且能夠獲得有效結論。

  3.扎實掌握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

  4.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進行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地下建筑設計、巖土工程勘察、地下建筑結構設計、地下工程施工的能力。

  5.具有對于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問題進行系統識別、表達、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包括設計實驗、分析與解釋數據,并通過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閱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地下工程的前沿發展現狀和趨勢。

  7.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及行業的政策、法律、法規。

  8.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地下空間領域復雜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9.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在團隊中發揮作用的能力。

  10.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11.能夠就地下空間領域復雜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2.具有創新創業意識和進取精神,能夠通過終身學習不斷擴展知識領域,提升綜合能力。

  三、學制與學位

  標準學制:四年 修業年限:三至八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四、主干學科

  力學、土木工程

  五、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土質學與土力學、巖體力學與工程、基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建筑設計基礎、城市地下空間規劃、地下建筑設計1、巖土工程勘察、地下建筑結構、地下工程施工、隧道工程、地下工程測試與監測等。

  六、主要實踐環節

  認識實習、測量實習、混凝土結構課程設計、地下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隧道工程課程設計、地下工程施工課程設計、巖土工程綜合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人才培養方案 篇2

  摘要:分型培養模式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成長成才需求而探索的一種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介紹了分型培養的基本內涵,探討了分型培養模式下學分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分型培養;培養方案;學分制

  一、人才分型培養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國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規格、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而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年招生總數和在校生規模龐大,同一錄取批次的學生在生源質量、入學動機、發展方向等方面的差異化加大。這就要求高校要從以往整齊劃一的發展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來重新思考并積極探索多樣化人才培養問題。因此,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對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是目前眾多高校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認為,地方本科院校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發展需求,依據學生“材質”特點進行分型培養。

  分型培養,就是承認學生差別,尊重學生個性,包容學生缺陷,挖掘學生特長,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根據學生成才需求和發展目標來設計其成才方向、成才類型和培養路徑,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釋放足夠空間,給予學生充分支持,為學生成長成才創造積極的條件,把學生培養成為有個性、有特長、有優勢的人才。顯然,分型培養是一種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其本質是因材施教,目的是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科學發展為本,為學生實現發展目標提供寬松的培養環境。

  人才分型培養的實現,其關鍵在于優化制訂與之相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學分制教學管理優勢進行系統的配套改革。

  二、制定合理的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分型培養模式有效實施

  傳統的人才培養依據整齊劃一的專業教學計劃來實施,其核心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目的,以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寡為評價標準,顯然這種方式已不能適應經濟社會對人才多樣化和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按照人才分型培養的思路,就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全體學生成長成才、健康發展為宗旨,科學定位培養目標規格,既重視共性提高又重視個性發展,重視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并充分利用學分制的管理機制優勢,整合課內外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制定合理的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為多樣化人才培養提供實施路徑。

  (一)設計長才類型,激發學生成長成才動力

  培養目標是培養方案的頂層設計,培養目標的確定要符合學生的成才、發展方向。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分工精細固化,高等教育強調專業對口,曾經走過了一條專才培養之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職業崗位的多變性,高等教育將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向廣博方向發展,于是又推行通才教育。通才和專才兩種模式,在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下各有優劣,但完全割裂,由教育管理層采用自上而下的包辦式推行,則忽視了學生自身的個性特點和發展訴求。實際上,市場經濟對通才的需求,只是其對人才需求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規格、多層次的,呈現著多樣化的特點:不僅需要高層次的通才與專才,而且也需要中、低等各層次的通才與專才;不僅需要少數的學術型人才,更需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技術研發型、工程應用型、技能操作型、技術管理型等。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定位,必須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這種層次性,同時還要特別關注到學生這個被培養對象的發展與成才需求。如果從學生的就業去向來看,有的學生將向專業高深方向發展,攻讀更高級學位;有的學生將從事技術應用;有的學生將從事技術操作或技術管理等工作。由此看來,盡管相當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將應用型人才確定為學校的培養定位,但也不能整齊劃一,而應對學生的發展訴求給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對向學術型發展方向的一部分學生要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對于技術研發型、工程應用型、技能操作型、技術管理型等不同發展方向的大部分學生,要給予充分支持,使其成才優勢更加凸顯,潛力得到最大發揮。

  (二)做好能力分析,科學設計課程體系

  做好專業能力分析,就是要求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時,緊扣學生成才分型培養目標和規格層次定位,確定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分型拓展能力,做好各能力項目選擇與要素分解,為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設置提供支持依據。在專業能力分析過程中,在縱向上,要確保給予學生精深學問的可能;在橫向上,要盡量減少必修課程的學分數,增加跨學科、跨專業的選修課程的開課數和學分數,允許學生向廣博型發展,向相鄰專業漂移。為此,通過構建“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來支撐人才分型培養,使共性提高和個性發展相結合。其中通識通修課程全校統一構成第一平臺,給學生跨學科選擇課程的可能;學科大類打通形成第二平臺,使學生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并能在專業間自由選擇;同一專業可平行設置多個模塊(方向),便于學生選擇專業發展方向;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分型發展的需要,柔性設置分型模塊課程,為學生向學術型、工程應用型、技能操作型、技術管理型等不同發展方向提供相應成才路徑。此外,對平臺課程可設置不同層次、不同學分,實施分層分級教學,并由多名教師同時開課,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可能進行選擇。

  這樣的課程體系設置,便于學生選專業、選課程及分層教學,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設計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改變了以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被動地位,使學生能結合自身個性,實現分型培養、個性化培養。

  (三)突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

  實踐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教學,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提高理論教學內容的教學效果。通過實踐教學也可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拓展學生素質。因此,實踐課程應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并積極探索產學研有效結合的實施路徑。要根據應用型人才的總體定位和共性要求,加大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的學分比例。打破原有的以課程設置實驗、按專業嚴格劃分實驗及實習界限的條塊分割局面,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優化整合,既注意到各環節間的獨立性,又考慮各環節之間的連貫性和系統性,以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職業適應能力為重點,構造基礎實踐能力、專業核心能力、專業綜合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等模塊第次推進的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根據不同的分型培養目標規格定位設置相應模塊,在教學實施中有所側重。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工程性,采用案例教學和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著力培養學生從事專業工作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對專業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就業教育等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往往受校內資源有限和實習過程監管力度不足等多種因素影響,使得實習內容與專業脫節,與畢業設計(畢業論文)在內容和時間上割裂,最終導致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為此,采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創新產學研模式,促進實踐教學效果提高。一方面,可安排有明確就業意向的學生到對口單位實習、到就業(意向)單位實習,將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轉化為畢業論文中的實踐問題,同時提高學生自身的職業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使自己所學知識和社會需求相適應;另一方面,也可通過人才外包集中實習模式,進行項目實訓,完成整套教學過程,并在合作方的推薦下促進學生就業。這種形式,不僅有效緩解了校內軟硬件資源不足的壓力,拓展了學校的實習、就業基地,加強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也可以推動學校自有教師實踐技能的提高,為學校產學研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四)重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分型培養的目的是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科學發展為本,通過揚優護短、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而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也必然內化為對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素質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并形成學生在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基礎上、全面自由發展所必需的人格素質、適應社會變化的心理素質、勝任工作并有所創新的專業素質。對于學術型人才培養過程而言,素質教育更側重強調受教育者具備寬泛的研究視野,及在某專業領域的突出造詣;與此對照,針對大多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素質教育就要求教育過程與生產實踐的緊密融合,從而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合理培養體系和創新培養模式。

  為此,就要將素質拓展體系納入人才培養方案,這也是彰顯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尊重了人才成長的基本規律,順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素質拓展體系以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組織能力和團隊精神為重點,以普遍提高科學素質和人文素養為依托,按照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的思想和理念,對大學生的素質進行科學的規劃、個性化培養和綜合性開發。素質拓展體系主要包括大學生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社會實踐與社團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各類學科競賽及文體比賽等內容。

  三、加強教學改革與教學建設,建立健全與分型培養模式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機制

  按照分型培養思路指定的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確定了人才分型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及培養路徑。人才分型培養方案的執行與具體操作,還要涉及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加強教學改革與教學建設力度,構建于分型培養模式相適應的、高效運行的教學管理體系,真正將以生為本的理念和人才分型培養落到實處。

  (一)創新學分制管理,健全教學運行機制

  從形式上來看,學分制基于選課制,以學分來測量課程的學習量,并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定了最低的畢業學分標準;從本質上來看,學分制強調的是學習自由,包括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進程等方面的自由,體現的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因此成為不同生源、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進行分型培養、實現多樣化發展相適應的教學管理機制。為將學分制的實施真正落到實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第一,要拋棄管理者本位的思想,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目標服務意識,打破舊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全新的以學分制為中心的教學服務體系,滿足全體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化。第二,要完善基于教學資源配置可控的選課制;實行有利于學生自我設計學習進程的彈性學制;實行有利于學生自我選擇發展方向的專業分流、專業轉換機制以及第二專業輔修制;實行寬進嚴出的淘汰制,取消重修、重考次數限制,允許學生追求卓越。第三,充分利用學分制的管理優勢,建立學分互認、學分流通、學分替代機制,設立獎勵性質的創新學分、拓展學分,激勵學生特長發揮,揚優護短;完善學分績點評價制度,平衡學生學習的“質”與“量”。第四,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具有教學計劃管理、課務管理、學籍管理、成績管理、教材管理、教室管理、實驗室管理、質量評價、信息查詢等功能的學分制教學管理系統,實現學分制教學管理流程的網絡化、信息化、遠程化,體現服務為本。第五,通過導學制,對學生選課、選專業、職業規劃給予必要指導;建立預警制,對“問題”學生給予必要的`監控、干預和學業警示,引導其健康發展;通過正面引導和反面懲戒,確保學生健康發展、科學發展。第六,實行管理分權,讓學生參與一定的管理,賦予他們對成長成才模式設計的參與權,對于其學習效果的知情權,對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監督權,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二)加強課程建設與課程管理

  一方面,人才分型培養模式要求人才培養方案要充分增加選修課的數量;另一方,學分制的核心是選課制,學生通過對課程的自由選修來獲取學分。因此,提供足夠數量的、不同類型的、不同規格層次的課程并加強對課程的修讀管理是實施分型培養模式下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

  就課程建設而言,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課程開設條件,包括教學內容、儀器設備、教材課件、圖書資料等,確保學生選課需要;另一方面開出高質量的課程,教師是關鍵,因此,要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確保有一只數量充足、梯隊合理、素質過硬、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隊伍來推進分型培養模式下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就課程開設而言,在平臺課程中,積極推行分級、分層次教學,并實行選課試聽制度,不僅允許學生對同一門課程選聽不同教師、不同層次的課程,也允許學生選聽不同的分型課程,這樣,可以讓學生找到真正的興趣點所在,也可以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帶動,從而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應推行“一人一計劃”制,而不是以專業行政班或教學班作為基本的管理單元。

  (三)改進教學方法與課程考試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自我學習能力

  教學方法上,由“灌輸型”轉為“啟發型”,通過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理實一體等教學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與教師共同研討解決問題,充分發揮教師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上的主體地位,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主動參與并最大限度開發學生潛能從而轉化為能力提升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在考試方法上,建立起與分型培養相對應、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考試制度,采取口試、討論、答辯、論文、學習報告、過程考核、理論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徹底改革以應試為目的的教學。同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導和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自我能動性,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由探索,使其學會自我學習。

  (四)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

  分型培養的意義在于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長發揮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必須與之相適應。要按照人才分型培養模式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定位建立相應的、多樣化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并將其分解于各教學環節、不同類型與不同層次課程的質量標準體系中;要建立教學質量監控的組織體系,除常規的教學管理機構外,成立教學委員會、教學督導委員會、學生教學信息員等,使管理組織多元化;要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使評價信息多元化、評價內容全面化、評價過程連續化、評價制度經常化;要建立教學信息的反饋和整改機制,使教學質量監控構成閉環系統,使教學整改落實位,確保教學質量達到目標要求。

  四、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為地方本科院校實施人才分型培養模式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地方本科院校應緊緊把握住培養學生成長成才這個根本,依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分型培養,積極探索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進,從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多樣化的適用人才。

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 構建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的意義

  健全完善青年人才發現、培養、管理和激勵機制,建立更加有利于青年成長、滿足企業事業需要、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培育具有一流職業素養、一流業務技能、一流工作作風、一流崗位業績的青年人才隊伍。

  通過該體系的建立,公司將進一步明確不同序列青年人才的發展路徑,并以職業發展路徑為基礎制定企業崗位能力管理體系。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合理使用的人才識別體系,并給予不同層次的人員相應的培養機會,通過科學適用的體系流程及豐富多樣的培訓課程,充分利用內部聚集的資源,解決公司核心人才的差距問題,為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支持。

  二、公司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

  一、 基本制度與體系

  (一)管理組織 青年人才培養管理體系的管理組織包含一個決策機構,和一個實施機構。青年人才培養決策機構是人事委員會,由公司領導、人力資源部人員、其他相關人員構成。青年人才培養實施機構是人力資源部培訓站,負責青年人才培養工作全面實施。

  (二)青年人才的標準

  1. 青年管理人才

  從事黨政、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年齡在35周歲(含35周歲)以下;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5年以上、中級職稱或中級職業資格證書;獲得青年管理能手、或優秀管理成果獎、或具有獲得推廣實施的科學管理方法實踐;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有創新和實踐能力、有培養和發展潛力的員工。

  2. 青年技術人才

  從事科技研究、技術服務、產品生產工作,年齡在35周歲(含35周歲)以下;大專及以上學歷、中級職稱;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

  3. 青年技能人才

  從事技能操作工作,年齡在35周歲(含35周歲)以下;高級工資格證書或被評為總公司高技能人才;工作業績突出的員工。

  (三)青年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

  1. 青年管理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見習→科員→主辦→主管→崗位經理→部門經理→更高

  2. 青年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畢業生→見習→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資深工程師→更高

  3. 青年技能人才職業發展路徑

  畢業生→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更高

  三、公司的崗位能力管理體系

  在確定了公司的職業發展路徑后,以此為基礎制定崗位能力管理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通用素質、專有能力、崗位技能。通用素質和專有能力,主要是體現戰略目標及業務發展對員工核心素質能力的整體要求;崗位技能則是要體現專業特點及職責分配對員工履行日常工作的具體要求。

  四、 人才識別與篩選

  識別于篩選青年人才,首先要建立公司關鍵崗位繼任計劃,以其名單作為青年人才識別的基礎,然后運用崗位能力管理體系對名單內的員工進行潛力評價,接著按照崗位序列的不同,結合能力評價與業績評價兩個維度建立九宮格,篩選出本序列的業績與能力均表現優秀的青年人才作為培養的重點對象。

  五、 人才培養與培訓

  (一)各階段青年人才培養重點

  ****年-****年入職青年員工為精英型培養,這些青年員工進入公司已經5年以上,對公司及行業均一定的認知,對于這個層次人員的培養,應注重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通過培訓使他們早日成為青年管理人才、青年技術人才以及青年技能人才。

  ****年-****年入職青年員工為大眾化培養,這些青年員工進入公司基本不滿3年,由于煤炭行業的工藝流程復雜的特性,因此對于****-****年入職的青年員工的培養,應該以掌握基本的崗位知識的培訓為主,使他們在日常授課及多種形式的培訓中盡快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及特點、技術的基本原理及要素、生產的基本操作及要點。

  (二)青年人才培養導師制

  1. 導師制的原則

  “導師制”是指企業中富有經驗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資深管理者或技術專家,與新員工或經驗不足但有發展潛力的員工建立的支持性關系。

  2. 在確定了內部導師后,將導師按照級別劃分,并建立相應的導師庫。

  3. 指導內容 導師為學員制定年度培養計劃是導師制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但是不同級別的導師、不同層次的學員在制定年度培養計劃的過程中側重點所不同。

  (三)青年人才培養的形式

  在建立導師制的基礎上,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青年人才的培養。

  1. 青年管理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按照公司《崗位輪換管理辦法》由人力資源部安排輪崗,拓展其專業廣度。后備管理干部的`崗位輪換所涉及的崗位應盡可能多的包含整個管理流程的工作環節,通過這些崗位的輪換可以使后備管理干部充分掌握整個工作流程的運轉模式,更好的管理全局。

  列席高層會議:列席必要的公司高層會議,提高其對公司運營的全面認識。

  高校管理課程:積極聯系高校聯辦的管理課程,提高理論知識高度。

  2. 青年技術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后備技術骨干的崗位輪換應選擇工作流程縱向延伸的相關崗位,通過在這些崗位上的輪換,可以使后備技術骨干進一步熟悉整個技術流程的銜接要點,對今后技術水平的提高確定方向。

  挑戰性項目小組:以公司面臨的技術難題為基礎成立項目攻關小組,并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提供培訓課程。具體的實施流程是要先根據不同的序列成立相應的項目小組。然后由各個小組選擇自己的課題,管理干部課題可包括,管理問題解決方案撰寫、制度的編寫、流程的優化等;技術骨干課題可包括,技改技措方案的撰寫、技術難題的改進措施等;崗位能手課題可包括,生產流程的改進建議、生產操作的改進方案、產線漏洞的改進建議等。然后個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課題進行研究,在整個課題研究期限內,各個課題小組可根據需求,利用各種方法、手段、措施、工具。最后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內,由小組成員提交項目課題研究成果,并向領導做出匯報。企業會根據不同的小組課題,為小組選派指定的導師,導師全過程指導課題小組直至完成課題成果。

  3. 青年技能人才的培養形式:

  日常培訓:按照建立的崗位能力體系評估結果進行日常的課程培訓。

  崗位輪換:崗位能手的崗位輪換應選擇工作流程橫向延伸的相關崗位,通過在這些崗位上的輪換可以使后備崗位能手更加清楚整個生產流程,為進一步提高各個環節的工作質量奠定基礎。

人才培養方案 篇4

  摘要:生物技術產業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之一,為生物技術產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生物工程專業是近年來各高校大力發展的專業之一。在眾多的生物產業中,需要大批具有專業理論并能夠在第一線崗位上熟練控制生產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關鍵詞:生物工程;人才;改革

  吉林農業大學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生物工程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于20xx年設立生物工程專業。為了更好的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吉林農業大學生物工程系開展了一系列專業改革工作,每4年修改一次培養方案,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本文受吉林省品牌專業生物工程團隊資助針對生物工程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改革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培養目標和規格的修訂

  從人才培養的行業要求方面看,作為生物工程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在知識的儲備方面,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寬廣的人文社會知識,較強的實踐管理知識以及相關的其它知識;在實際能力培養方面,應該具備較強的社會生存適應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工程管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在素質要求方面,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原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的人文社科及生命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本專業的基本訓練,能夠在生物工程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工作和設計、生產、管理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同時也為研究生培養輸送合格人才。新培養方案的業務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生物工程基本理論和知識能力,掌握發酵工程、酶工程、生物質工程及其產業化工程技術,能夠在生物、醫藥、食品等行業,從事與生物工程領域有關的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相比較,新的培養目標更加具體,簡練,確定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從而為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對于學生培養的基本規格與素質要求,原培養方案比較寬泛的列舉了10條,而經過集體討論,精簡為3條,非常明確:(1)擁有寬厚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2)掌握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工為本,生物新理論為支撐,為專業素質培養打下深厚的理工基礎。(3)能比較系統的掌握發酵工程,酶工程和生物質工程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熟悉國家大政方針,具備在生物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能力。

  二、主干學科與核心課程的修訂

  建立符合人才培養規格和社會發展要求的課程體系,通過認真調研,廣泛征求教研室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生物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以建設核心課程為主線,以突出化學、生物、工程系列的基本理論和技能為特點。生物工程專業本身就確定了其歸屬的主干學科必然是生物學和工程技術學2大學科,具體偏重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層次,所在地區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專業核心課的設定上。原培養方案的核心課程: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淀粉制品工藝學。經過討論,確定用細胞工程代替細胞生物學,用生化工程代替分子生物學的核心地位,用工程識圖與制圖代替淀粉制品工藝學。這個變化增加了3個工程技術學的課程作為核心課程,改變了原版培養方案過度突出生物學學科的失誤。新的核心課程為:細胞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酶工程、發酵工程、生化工程、工程識圖與制圖。

  三、精簡學時,有機整合

  以“注重素質、強化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開拓創新”為教學指導思想,遵循“橫向拓寬,縱向理順,加強基礎,調整結構,更新內容,精簡學時,突出實踐”的原則,充分討論,調整了課程框架和學分的分配。從學分分配中的變化看,主要體現在基礎課、專業基礎課、核心課的大幅度減少,這不是不重視基礎教育,而是糾正過度強調基礎教育,把結余下來的時間突出專業教育,為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服務。第二個特點是增加了實踐教學學分。第三個特點是總學分下降了21.5分,給學生充分的自我發展空間,減輕學業負擔。精簡學時主要體現在刪除一些相關性不高的課程和進行了課程的有機整合。刪除的課程主要有植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普通生物學、淀粉制品工藝學、天然產物化學、細胞與免疫學技術。課程的有機整合非常重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強化工程學基礎,側重應用

  生物工程作為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學科,工藝生產及應用的教學是其獨特的內容之一,因此,應將生物學原理和技術相結合,并融人到工程學原理中在課程體系中,開設上游技術和下游加工過程等課程,并且要多增加實踐性強的課程門類。高等數學開設學時較多的高等數學B,物理化學也選擇了B級別,增加了工程識圖與制圖,并且開設了細胞工程、生化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等生物工程行業的五大工程課程,強化了工程學基礎。

  五、特色鮮明,注重實踐

  學校必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自身辦學條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自身特色的生物工程本科人才教育模式,才能使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生物工程產業的發展相一致[8]。我校生物工程專業立足吉林省的地域特點,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己任,以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本專業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吉林省糧食大省的優勢,以生物物理學理學碩士點和生物工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為依托,以吉林省主要農作物為研究材料,凝練出農產品生物轉化與生物發酵為特色的研究方向,為生物經濟和生物產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工程師。為突出這一特色,在課程設置上進行了精心安排。開設了微生物學、發酵工程、生物工程、微生物遺傳育種、發酵設備、生物工程綜合實驗、生物工程下游技術、釀造工藝學、酒精與啤酒工藝學、生物工程分析、氨基酸與有機酸發酵工藝學、生物試驗設計、發酵工廠設計等相關課程,從發酵學的基礎到具體的專業應用,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注重實踐教學,在原有實習學時的基礎上增加了4周的實踐教學,主要有金工實習、化工原理實習、發酵設備實習、生物工程綜合實習,尤其是生物工程綜合實習開設5周,系統的完成有關生物工程專業的一項技術工藝。

  參考文獻:

  [1]劉鑫,陳存武.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以皖西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xx(12):40-42.

  [2]胡元森,李翠香,宇光海,屈建航.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鄭州師范教育,20xx(04):87-88+90.

  [3]趙輝,凌宏志,王葳,韓曉云,吳國峰.高校生物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規格和課程體系改革的探索——以黑龍江大學生物工程省級重點專業為例[J].黑河學刊,20xx(01):149-150.

  [4]張敏,陳建民,管天球,余響華.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探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xx(04):97-99.

  [5]王陶,李文,陳宏偉,劉全德,高兆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xx(03):1724-1725+1728.

  [6]許崇利,許崇波.生物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山東化工,20xx(21):141-144+147.

  [7]江成英,劉曉蘭,鄒東恢,郭建華,田英華.生物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J].高師理科學刊,20xx(06):118-120.

  [8]馬波,王羽,李廣靖,林楊.生物工程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探析——以河北農業大學為例[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xx(02):65-68.

人才培養方案 篇5

  學校自一九九二年一月四日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以來,我校青年學科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青年學科帶頭人脫穎而出。為進一步加大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力度,根據《東北林業大學名師英才工程實施方案》精神,結合我校“十·五”期間教師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學校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十·五”期間繼續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現就選拔培養拔尖人才工作重新規定如下:

  一、培養目標

  學校通過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的實施,力爭用5年的時間選拔出80名左右年輕的優秀人才作為“拔尖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和扶持,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學校重點建設的各學科領域都有一批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并且使他們都成為本學科領域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從而保證我校重點建設的各個學科能始終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二、選拔條件

  1.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嚴謹求實、科學民主的治學作風。

  2.團結容人,有與同代人及隔代人合作共事的`品格和獻身教育、獻身科學的無私奉獻精神。

  3.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學術思想活躍,勇于開拓創新,善于集思廣益、博采眾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

  4.掌握兩門外語,其中一門能熟練地進行學術交流。

  5.能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事教學活動。

  6.具有博士學位,職稱為副高職以上。

  7.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

  8.在具備上述各項條件的同時,還須具備以下任意兩條:

  ⑴ 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自然科學、發明創造、教學成果)三等獎以上1項或省部級二等獎以上1項或省部級三等獎2項。以上各獎均應是獲得證書并在課題中承擔主要任務者。

  ⑵ 近5年獨立撰寫并正式出版有學術價值的專著或主編過由專業指導委員會批準出版的本學科全國統編教材1部。

  ⑶ 近5年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在國內本學科領域最具權威的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或所發表的論文有一篇被sci收錄,有3篇被ei收錄的。以上所發表的論文要求本人必須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⑷ 在國際學術機構擔任職務;或在國內一級學會擔任理事以上職務者。

  ⑸ 已經或正在使用雙語進行教學者。

  ⑹ 近5年是國家級科研項目或國家及省部級各類科研基金項目的主持人,其個人獨立支配的科研經費在10萬元以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項目,個人獨立支配的科研經費在5萬元以上者。

  ⑺在科技開發和科技成果推廣中成績顯著,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為國家和區域經濟做出突出貢獻并被國內同行一致認可者。

  三、選拔程序

  選拔拔尖人才必須按以下程序進行:

  1.根據選拔條件,個人提出申請并填寫《東北林業大學拔尖人才重點培養對象登記表》,學科或專業進行民主評議,然后由所在學院按照條件要求組織專家進行初評。

  2.各學院經過初評產生的候選人要向學校人事與專家工作處提供《東北林業大學拔尖人才重點培養對象登記表》、代表其學術水平的論文、著作以及鑒定證書、獲獎證書、課題立項說明書等有關佐證材料。

  3.學校組織專家進行會議評審。候選人在規定時間按規定要求要向評審專家匯報個人學習經歷、工作業績以及科研等情況,并闡明自己近3年的學術計劃。同時還要回答評審專家的提問。

  4.評審會專家評議討論并投票表決。

  5.學校對專家評審通過的人選進行公示。

  6.學校批準公布。

  四、選拔范圍

  拔尖人才選拔的范圍包括學校規劃確定的所有學科和專業。同時,學校特別鼓勵教學科研人員在新興學科、交叉學科以及邊緣學科領域里尋找新的生長點。凡近年來在一些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領域內有較為深入研究的教學科研人員符合上述選拔條件的,也可以按程序申報。

  五、支撐條件與組織管理

  1.為確保此項計劃的順利推進,學校將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東北林業大學名師英才工程領導小組”負責抓這項工作,由下設在人事與專家工作處的辦公室負責具體實施。

  2.學校為確定的拔尖人才提供如下支持條件:

  (1)為每位拔尖人才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

  (2)拔尖人才每月享受特殊貢獻津貼100元。

  (3)學校每年為拔尖人才提供1~2次參加國內重要學術會議的差旅費用。

  (4)每年為拔尖人才提供500元書報資料費補貼。

  (5)為每一位拔尖人才指定一名導師。

  (6)對拔尖人才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學校優先予以考慮解決。

  3.對拔尖人才的任務要求:

  拔尖人才不僅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而且還必須完成下列科研任務:

  ⑴每年必須在東北林業大學中文學術期刊目錄a類所規定的雜志中發表一篇學術論文或在國外著名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1篇。上述發表的論文要求均應為第一作者,且必須是以東北林業大學名義發表的。

  (2)3年內必須申請獲得一項省部級科研項目,且本人必須為第一主持人,個人可獨立支配科研經費在10萬元以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經費在5萬元以上者。

  (3)5年內必須出版一部高水平的學術專著;或獲得一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4.學校的拔尖人才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一次考核,兩年進行一次評估。完不成規定任務指標,經評估低于三分之二票數者,將取消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資格,不再享受拔尖人才各種優惠政策。

  5.拔尖人才在下面情況下將不再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繼續培養:

  (1)經民主推選并經組織批準為學科帶頭人;

  (2)年齡滿45周歲;

  (3)有嚴重的學術腐敗問題和學術制假者;

  (4)由于種種原因不宜作為拔尖人才繼續進行培養者。

  6.實施拔尖人才重點培養計劃是我校在新世紀之初培養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的重大舉措。各個學院要高度重視,千方百計為他們的成長創造寬松、自由、和諧的工作環境,并且要注意給他們壓擔子,讓他們積極參加所在學科重大科研項目,安排他們到一些重要崗位上去鍛煉,以增長他們的才干,培養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還要積極為他們出國考察、訪問及參加各種國內外學術交流創造條件,特別是要積極推薦他們到有關學術團體中擔任職務,提高他們在國內的知名度。

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總體要求

  堅持遵循文藝人才培養和文藝創作基本規律,堅持黨委政府培養扶持與尊重文藝家獨立創作相結合,在xxx年6月至20xx年6月期間,堅持有重點、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推進“文藝大師”培養計劃和“文藝名師”帶動計劃。“文藝大師”培養計劃,即培養一批本土文藝領軍人物,助推精品力作產生,全面提升“巴山作家群” “巴山攝影人”等文藝品牌在全國的影響力。“文藝名師”帶動計劃,即通過選拔、確立一批“文藝名師”,并通過“文藝名師”對青年文藝人才的定向指導,形成結構合理、梯次跟進的文藝人才隊伍。

  二、目標任務

  (一)培養“文藝大師”10名。

  (二)確認“文藝名師”30名,采取“1+2”的指導方式,帶動培養青年文藝人才60名。

  (三)創作生產60件體現達州特質、展示達州風貌、講述達州故事、傳播達州聲音、塑造達州形象,在全國全省有影響的優秀文藝作品。

  三、申報時間、程序

  采取個人申報與組織推薦相結合,申報對象填寫相應申報審核表,經所在文藝門類協會初審通過后逐級推薦審批。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廣新局、市文聯組織專家組進行綜合評審,通過并公示后正式對外公布。

  四、申報條件

  (一)“文藝大師”培養對象的申報條件

  1、模范踐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德藝雙馨,藝德藝品發揮示范作用;

  2、中國文聯所屬國家級文藝家協會會員;

  3、獲全國性文藝類獎項一次以上(含一次),或在國家級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兩次以上(含兩次);

  4、長期居住在達州市范圍內;

  5、身體健康。

  (二)“文藝名師”的申報條件

  1、模范踐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德藝雙馨,藝德藝品發揮示范作用;

  2、中國文聯所屬國家級文藝家協會會員或省級文聯所屬省級文藝家協會會員;

  3、獲省級及以上文藝類獎項一次以上(含一次),或在國家級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一次以上(包含一次),或在省級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兩次以上(含兩次);

  4、長期居住在達州市范圍內;

  5、身體健康。

  五、工作任務及考核辦法

  (一)“文藝大師”培養對象工作任務

  1、長遠目標:藝德藝品和藝術成就達到“文藝大師”標準:①德藝雙馨,德高望重;②五年內獲得國家級獎項一次以上;③藝術造詣在本文藝門類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2、年度工作:①制定年度文藝工作計劃并報市文聯審定備案,有序推進年度文藝工作計劃實現;②至少每年有一項創作在國家級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③全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達州市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的規劃建設,積極發揮本藝術領域領軍作用,在藝德藝品方面做出表率;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積極參與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廣新局、市文聯等單位組織開展的采風、交流、文藝惠民等活動。

  (二)“文藝名師”工作任務

  1、長遠目標:①以“文藝大師”為追趕標準,不斷提升“文藝名師”品牌影響力;②對青年文藝人才的指導達到預期標準:一是指導對象在藝德藝品上有較大提高;二是指導對象在3年內實現會員升級;三是指導對象五年內至少有一項創作在國家級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

  2、年度工作:①制定年度文藝工作計劃并報達州市文聯審定備案,有序推進年度文藝工作計劃實現;②至少每年有一項創作在省級及以上文藝展覽、文藝活動、文藝媒體等公開出版、發表、展演、播出、入選;③全力支持和積極參與達州市繁榮發展文藝事業的規劃建設,積極發揮本藝術領域領軍作用,在藝德藝品方面做出表率;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積極參與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廣新局、市文聯等單位組織開展的采風、交流、文藝惠民等活動,落實臨時工作任務。

  (二)考核辦法

  1、建立年度考核機制。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廣新局、市文聯將依據“文藝大師”培養對象、“文藝名師”的工作任務及經審定備案的《年度文藝工作計劃》和《中長期文藝創作計劃》,每年度組成評審考核組進行量化考核評估,實時跟蹤工作完成情況,建立考核檔案。

  2、實行動態管理。凡經考核未能完成年度文藝活動工作計劃,進行預警談話,不予兌現工作經費;凡連續兩年未完成年度工作計劃和中長期文藝活動計劃的相關內容,取消“文藝大師”培養資格或取消“文藝名師”稱號,不予兌現工作經費,重新增補替換人選。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文藝大師”培養計劃和“文藝名師”帶動計劃在市委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廣新局、市文聯為責任單位,由市文聯負責具體實施。建立市級領導聯系重點文藝家制度,增進市級領導與重點文藝家的相互溝通和了解,為文藝家的`創作和生活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二)經費保障。對確認的“文藝大師”培養對象,市財政按每人每年2萬元劃撥“雙師”人才工作經費。分三期撥付:個人完成工作計劃制訂并經審定通過后撥付20%;工作計劃實施情況通過評估后撥付30%;工作計劃實施情況通過考核后撥付50%。對確認的“文藝名師”,由市財政按每人每年1萬元劃撥指導青年文藝人才工作經費。分三期撥付:“文藝名師”建立工作室、制定工作計劃并經審定通過撥付20%;經過中期評估后撥付30%,考核通過后撥付50%。“雙師”計劃工作經費撥付對象涉及國家工作人員的,按相關規定辦理。

人才培養方案 篇7

  根據我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專業學科門類劃分標準,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結合我校教育教學資源,參照其他兄弟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開設情況,制定我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素養和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創新能力、較高綜合素質和旅游營銷與管理特長,能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及其他行業從事管理和技術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通過專業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素養,初步具備從事旅游管理、教學和研究的能力,具體如下:

  1.掌握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有關旅游管理問題研究的方法

  3.具有運用旅游管理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關于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能夠進行基本的會話和寫作

  6.掌握文獻檢索、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學科主要課程

  旅游學概論、管理學原理、西方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旅游地理學、飯店管理原理、會展概論、景區管理、會計學原理、旅行社經營與管理、旅游市場營銷學、旅游統計學、旅游心理學等。

  四、最低畢業學分和授予的學位

  本專業標準學制為4年,實行學年學分制

  本專業學生畢業應該達到的最低總學分為177學分,授予管理學學士

人才培養方案 篇8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是為了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擁有深厚寬廣的理論基礎、系統全面的民航運輸管理專業知識、熱愛民航事業的航空商務和運輸產品設計工程師、航空運輸產品營銷策劃師、航空運輸生產運行調度工程師,能在國家及省、市的民航運輸管理部門、民航運輸企事業單位等從事民航運輸組織、生產、經營、指揮、商務營運、現場運行管理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的性質

  對于我們民航運輸管理專業的人來說,更應該意識到,由于我們專業未來可從事的行業很多,所以需要我們對自己的準確定位,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心中的“烏托邦”職業方向。二專業的就業對每個二專業同學的要求都很高,不僅需要我們對民 航知識、民航系統有全面、系統的了解,還需要我們對此如數家珍,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就業中構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能更快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注重語言能力,交際能力,以及和客戶打交道的能力。同時需要我們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更好的摸清客戶的心理。

  三、專業發展方向

  1、民航運輸:培養適應民航現代建設需要,掌握從事民航運輸生產服務和管理的人才。就業方向一般在航空公司、機場、旅游行業等,從事經營分析、航班計劃編制、艙位控制、運力和航線網絡資源分配、機組排班和調度、不正常航班恢復、航空運輸生產組織、市場開發及銷售等工作。如民航客運營銷員、售票業務主管、民航地面服務人員。

  2、物流管理:培養具有現代物流及航空貨運相關知識,從事物流業務操作與管理,特別是航空物流業務管理所需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就業方向一般在民航國際、國內貨物運輸管理與操作人員、民航貨運艙位分配及控制人員、機配載人員及配載業務主管及物流企業一線操作與管理人員。

  3、航空服務:培養適應民航現代化建設需要,服務于機場生產、運營和管理的一線人才。 就業方向一般是各大機場。

  4、也可到民航業以外的企業公司從事管理銷售方面的工作或者在政府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四、專業優勢與劣勢

  民航運輸管理專業的優勢:能夠培養我們全方面的能力;綜合實力較強;掌握專業知識,上升空間和潛力都很大;工作環境好。

  民航運輸管理專業的劣勢:可替代性較強,其他專業的人士有可能經過培訓與我們站上同一崗位;用人單位需要的素質能力較苛刻,有些人很難達到。

  五、專業畢業生所需要的基本素質

  l 知識方面

  1、掌握經濟學、管理學、交通運輸學、航空理論、民航運輸管理等基本理論。

  2、掌握一般的最優化方法和計算機在民航運輸中應用的基本技術。

  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4、熟練掌握航空運輸規劃學、航空運輸經濟學、航空運輸管理學、航空運輸市場學、航空客運與貨運、值機與配載等專業知識。

  l 素質方面

  1、熱愛民航運輸管理事業,對從事民航生產、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2、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較高的思想道德修養。

  3、具有較強的工程意識和價值效益意識,能夠科學的思考和分析問題。

  4、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法制意識和革新意識。

  l 能力方面

  1、具有民航運輸組織指揮、民航運輸企業生產與經營的基本能力。

  2、了解民航工程設備及民航運輸組織管理的發展動態。熟悉國際和國內關于航空運輸規劃與管理的方陣、政策和法規。

  3、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熟悉各類常用的計算機軟件。

  六、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1、本專業的同學大多對專業的發展前途以及就業方向沒有太多的了解,大家仍然處于一個迷惘的狀態,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2、由于學院中存在的流言蜚語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本專業的很多同學對專業的優越性存在著疑問,都多多少少有著一些轉專業的想法,這樣會使本專業人數銳減,消弱了競爭力。

  3、11級的`民航運輸管理專業相較于10級、09級在成績上實力相對較為薄弱。

  4、現在本專業仍有很大一部分同學性格比較內向,在語言表達上存在著欠缺,而且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這樣的性格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將不會適應民航業的工作。

  5、本專業的同學對于自己沒有一個明確的未來職業規劃。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會留在民航系統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軌跡,那么我們需要從現在開始規劃好自己的未來,再根據自己的的規劃來明確目標。

  七、提高方案

  本專業相較于其他專業靈活性更大,以后更多的是與人交往,因此具備一個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相處 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同時,我們需要了解專業特性,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和就業趨勢,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

  1、成績是就業必不可少的敲門磚。同時,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才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才能在自己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針對我們班成績較為薄弱的現象,我們會在大二大三期間提高大家的學習氛圍,讓大家意識到成績的重要性,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2、英語是我們民航專業的重中之重,因此學好英語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會讓大家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建議大家養成每天學習英語的好習慣。并實施組團考證的措施,旨在提高英語學習氛圍,督促每個人對英語的學習。逐步進行學習小組的分工,讓有相同目標的同學在一起互相幫助,帶動其他同學。此外,鼓勵大家在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學習小語種,既是興趣也是提高日后個人就業的競爭力。

  3、民航業工作壓力大強度大,因此對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學習,體育鍛煉也同樣重要。我們會多組織大家一起進行戶外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增進友誼的同時也鍛煉了每個人的身體。鼓勵大家每天鍛煉一小時,養成習慣,提高身體素養。例如,每周幾天的時間去羽毛球館組團鍛煉,或者組織班級間的籃球聯誼賽。

  4、針對部分同學性格較為內向的問題,我們會定期召開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目的的班會,將表達的內容弄的更加的多元化。例如,我的職業規劃,我對民航以后發展的看法等等。將班會的主動權交給同學,讓同學們都有能夠上臺的機會。我相信,只要有足夠的練習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一個口齒伶俐的人。

  5、由于各種原因,很多同學對本專業的發展保持著一種悲觀的態度。我們會在大二大三期間,陸續的為大家提供本專業畢業同學的就業趨勢,讓大家能夠了解自己以后出去能夠做什么,不再處于一個迷惘的狀態。同時,我們會爭取學院老師的支持,請為我們上課的老師為我們講解我們的就業方向,為我們解答疑惑,指點迷津。

  6、再好的理論也需要實踐的支持,因此我們需要在以后的學習中多多給自己創造機會。例如,鼓勵大家在假期或者空閑時間尋找能夠鍛煉自己能力的兼職;多與自己的學長學姐包括已經就業的師兄師姐交流,向他們吸取經驗補充自己的不足;多去參與民航系統的講座,充實自己。

  八、對于本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與課程學習誤區:

  l 建議:1)應該具體調研航空公司需要怎樣的人才,并根據調研成果開設課程。

  2)設置的課應該更加人性化,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3)設置課程時應該考慮學校的現有硬件,為學生提供最優化的課程方案。

  2 誤區: 1)本科階段是全方面提高技能的階段,不能要求每門課程都學得很透徹.

  2)對就業的方向明確后要主攻某一個課程,但不意味著其他的課程都放下,要系統的學習。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重視起來。在現在還來得及的時候抓緊時間來彌補他,重視到現在所做的一切對未來就業的重要性。

人才培養方案 篇9

  醫院“人才培養計劃”選拔和培養實施辦法 為加強我院人才的培養,建設醫院臨床教育、科研和管理隊伍的后備人才庫,促進隊伍的建設,現設立醫院“人才培養計劃”,以促進醫院的發展。“人才培養計劃”的選拔、培養和管理遵循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重點加強各重點專科、領先專科、新興專科等的建設,由本人申報或科室推薦申報,醫務科組織專家評議和審定。“人才培養計劃”選拔工作每年舉行一次,每批選拔名額為20名,并就其中優秀者(5名)推薦參加醫院“優秀青年醫生”的評審。

  一、選拔條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和強烈的事業心及工作責任感,能積極承擔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各項任務,具有奉獻精神。

  2、年齡40周歲以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滿1年以上,具有本科畢業學歷畢業工作滿3年,具有大專學歷畢業工作滿4年,具有中專畢業學歷畢業工作滿5年的在職臨床工作人員。

  3、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有較全面的業務能力。

  4、善于團結協作,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5、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二、選拔程序

  1。本人申請、科室推薦,填寫《醫院人才培養計劃推薦表》。

  2。“人才培養計劃”的選拔采用申報者自薦由醫務科組織有關專家及主管科室對申報材料內容的真實性、工作目標的科學性,實施方案的

  可行性、經費預算的合理性等進行評議,然后由“人才培養計劃”評議小組審定批準,報院務、黨委會通過。

  3。入選 “人才培養計劃”者在院內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結果無異議后,醫務科公布 “人才培養計劃”正式名單。

  三、資助經費

  1、入選“人才培養計劃”者培養期為兩年,最高資助額為1萬元人民幣,并以第一年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經費資助的依據。

  2、資助經費主要用于培養人才而開展有關培訓、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國內進修等,采取“實報實銷制”。

  四、組織管理

  1、醫務科成立“人才培養計劃”選拔、培養和實施評議小組,形成以醫務科為操作機構,其它職能處室參與和協調的綜合考評體系,全面負責“人才培養計劃”的選拔、培養和考核等管理工作。

  2、“人才培養計劃”所在科室應為“入選者”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鼓勵“入選者”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醫務科將為“入選者”配備導師,落實培養計劃。特設“育才獎”,對期末考核優異的“入圍者”的.導師和所在科室的人員予以表彰。

  4.醫務科和科室對“入選者”既要全面關心,又要嚴格要求,對他們各個階段的思想表現、業務水平和工作實績定期跟蹤檢查。

  (1)醫務科對“入選者”的培養模式:第一年以專科輪轉為主,第二年結合本人、導師和科室的三方需求采取“個體化“的培養。

  (2)“入選者”定期(至少半年一次)在醫務科或科室組織工作匯報

  或學術講座,并將書面材料上報醫務科備案,作為考核成績評定依據。

  (3)“人才培養計劃”評議小組對“入選者”的工作實施目標管理。科室及導師應輔助入選的培養對象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并對計劃的落實予以一定的監督,在年度考核時對照既定目標,依據原訂考核目標標準,測評“入圍者”的工作實績。

  (3)順利完成項目計劃的“入選者”,將在培養期末獲“醫院青年骨干”證書。

  (4)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職責者;違反院紀院規和職業道德,弄虛作假者;觸犯法律法規者;調離本單位者,醫務科將撤消“入圍者”資格,終止資助。

  7、對“入圍者”中有能力開展科研者,選擇進展良好或者位列學科前沿的課題作為院級課題立項追加科研經費。

【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

人才培養方案09-02

人才培養方案10-12

醫院人才培養方案07-24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03-22

人才培養方案范文04-12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06-12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9-12

公司人才培養方案08-06

企業人才培養方案202003-16

人才培養方案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