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通用17篇)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
為增強蔬菜基地生產能力,保障居民的蔬菜消費,提高蔬菜自給率,更好地滿足城鎮居民的蔬菜需求,保障“菜籃子”長期穩定供給,提升我市常年蔬菜生產水平和能力,根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實施方案的通知》(瓊農字〔20xx〕49號)和《海南省財政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鄉村振興及百鎮千村補助資金的通知》(瓊財農〔20xx〕116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圍繞“保基地、保規模、保產能、保供給、保淡季”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政府調控職能作用,建成基礎設施完善、生產布局和品種結構合理,常年生產供應均衡、價格平穩的常年蔬菜生產基地,提高我市菜籃子產品供應能力,穩定常年蔬菜種植收益和市場價格。
二、建設目標
以市場供應充足、物價穩定為目標,大力推進常年蔬菜基地設施大棚建設,提高冬春季保溫防蟲、夏秋季降溫防風防雨防蟲的功能,尤其是提高常年蔬菜基地的生產水平,起到平菜價保供給、促增收的目標。
三、建設原則
。ㄒ唬╉椖坑墒修r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組織實施,實施完成后移交鄉鎮管理,由鄉鎮與項目所在基地簽訂使用協議。
。ǘ┦修r業農村局和項目所在地鄉、鎮政府及項目所在基地單位各自承擔監管、正常蔬菜生產等相應責任。
四、資金來源
項目資金共278萬元,一是利用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139萬元(瓊財農〔20xx〕1163號)和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貼資金50萬元(瓊財農〔20xx〕420號),二是常年蔬菜基地業主自籌建安費的15%,剩余資金由市級資金配套完成。
五、項目建設地點和面積
符合建設的我市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面積約50畝。
六、組織實施
一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根據項目資金金額編制項目預算書和項目施工設計圖。
二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對項目設計和預算進行審核。
三是市農業農村局委托有資質監理單位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
四是確定項目實施單位后組織實施。施工單位在項目合同簽訂之日起2個月內完成項目竣工,項目實施竣工后,項目實施單位需向市農業農村局申請竣工驗收,并提交竣工報告等相關驗收材料。
五是市農業農村局收到實施單位驗收申請書后組織施工設計、監理、預算等單位進行驗收。
六是竣工驗收合格后,市農業農村局委托第三方進行驗收結算評審。
七、資金撥付
常年蔬菜基地根據種植蔬菜實際需求,可選不同類型設施大棚,由設計方提供施工圖和預算書,每畝預算造價不超5.8萬元,每畝造價補貼標準由財政補貼的85%,常年蔬菜基地業主自籌15%。如超出,超出標準部分資金由常年蔬菜基地自籌,省、市級不予以補貼。項目合同簽訂后預撥30%的備料款,工程完成100%后按進度撥付至80%,剩余款待項目竣工驗收評審后,根據項目結算評審審定資金撥付至95%,剩余5%的資金額在大棚使用一年后經核實無質量損壞問題后給予撥付。
八、保障措施
(一)認真履行職責。市農業農村局、鄉鎮要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嚴把項目審核過程監理、審計、驗收等關鍵環節。
。ǘ⿵娀椖勘O管。市農業農村局要強化項目管理,設立項目監理,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實行嚴格監管,確保項目在規定時間內能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ㄈ┳龊庙椖裤暯庸ぷ。項目實施完成后,移交項目所在鄉鎮管理,由鄉鎮與項目所在基地業主簽訂使用合同。
。ㄋ模﹪栏袷卟舜笈锏墓芾砗褪褂。大棚使用業主必須常年種植蔬菜,加強蔬菜大棚管理和維護、參加蔬菜大棚保險,新建大棚業主連續種植常年蔬菜8年或以上(除自然災害損毀等原因不能種植外),否則將依法追回補貼資金。遇不可抗力因素(如強臺風)造成損壞的,項目大棚使用業主要主動通知鄉鎮、市農業農村局并拍攝現場報鄉鎮、市農業農村局備案,嚴禁以各種理由擅自拆除大棚,投保的理賠資金專項用于大棚修復。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2
一、適時定植春播蔬菜
露地栽培的甘藍類蔬菜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瓜類、茄果類蔬菜4月上中旬斷霜后定植,定植一般選在晴天上午進行,定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栽苗后要及時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后實行蹲苗,促進根系發育。耐寒性較強的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可在3月中下旬進行大田直播。不育苗的豆類、瓜類、茄果類等喜溫性蔬菜也可于4月上旬前后進行大田直播。
二、適時采收越冬蔬菜
加強與重要城市、重點地區和疫區的溝通協調,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貨源、協調調運、保障供應。對有條件組織銷售的基地,結球甘藍、大白菜、蘿卜、花菜、胡蘿卜、萵苣、青花菜、菜心等達到商品成熟的在田蔬菜,及時采收,整理、分級和包裝,及時上市,增加供應。
三、做好蔬菜采后貯存
冬季大部分地區土壤和空氣的濕度較大,蔬菜存儲損腐率較高,在冷鏈條件較為完善的基地,根據貯藏能力,對達到采收期的蔬菜,應選擇晴天或陰天下午集中采收,采收時適當多留外葉,蔬菜采收后,及時進行分揀包裝,入庫貯藏,減少搬運次數,減少機械損傷,提高蔬菜商品率。
四、注意蔬菜保溫防凍
防止凝凍、陰雨、雨雪或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及時剪去受凍的枯枝,提前增施磷鉀肥,或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中耕培土,疏松土壤,覆蓋稻草或秸稈,提高地溫;已定植的.早春果菜還應搭建小拱棚,將要定植的蔬菜可采用深窩栽培法,結合地膜加小拱棚栽培。
五、科學進行肥水管理
在田在土的正直生長期的豌豆、蒜、蔥、芫荽、菠菜萵筍等蔬菜,及時中耕、松土、除草,追施肥水,合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對于長勢弱的植株,追腐殖酸、黃腐酸、聚天門氨酸等可溶性有機肥料,或魚蛋白、生物菌肥,沼液等,促進根系生長,恢復植株長勢。
六、著力加強病害防治
重點加強軟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根腫病等病害的防治,蟲害防治菜青蟲、蚜蟲、黃曲跳甲等。及時清理老葉、病葉、病株、病果;采用土壤調理、免疫誘抗,燈光誘控,性誘劑誘控;必要時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治,如軟腐病選用噻霉酮、氯溴異氰尿酸等;霜霉病選用銀法利、普力克、丙森鋅等;病毒病選用香菇多糖、寧南霉素、氯溴異氰尿酸等;根腫病發病初期用碧凈+碧護+安融樂灌根或噴淋莖基部;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選用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短穩桿菌等;藥劑噴防宜在晴天上午進行,注意安全間隔期,避免農殘超標。
七、搶抓農時開展育苗
不誤農時,抓緊利用現代化溫室、塑料大棚為春夏季蔬菜儲備優質壯苗。做好育苗設施維護管理,檢查育苗大棚的密閉性,及時對受損的棚膜進行補修,必要時搭建小拱棚,增加棚溫,加強保溫防寒。盡量用嫁接育苗、基質育苗、精量播種等先進的育苗技術,苗床溫度保持白天20~25℃,夜間12~16℃;苗床濕度干見濕為宜,通風在中午前后氣溫較高時進行;可通過補光、控水、施用阿速勃鈣鎂600倍液+磷酸二氫鉀300倍液等方式,有效調控植株生長,抑制秧苗徒長,培育壯苗。
八、適量增種速生蔬菜
做好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適當擴種速生蔬菜面積,包括芹菜、生菜、菠菜、菜心等種類,豐富蔬菜品種和類型,滿足市場需求,保障蔬菜均衡供應。
做好夏秋蔬菜管理。合理安排品種茬口,針對夏季多災的氣候特點,多安排一些市場適銷的空心菜、伏白菜、絲瓜等耐高溫、抗雨澇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清溝排水,及時追肥,以“少量多次”為原則,追肥可結合灌水進行,延長采收期;在加強田間管理的基礎上,利用性誘劑、殺蟲燈等誘殺成蟲、防蟲網覆蓋以減少成蟲產卵機率,利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
九、嚴格控制質量安全
加大蔬菜產品檢測力度,重點將蔬菜生產企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對運往疫區和本地的蔬菜,鼓勵企業、合作社和生產大戶自檢,結合農業農村部門抽查式,對基地蔬菜進行檢測。堅持檢打聯動,發現不合格蔬菜產品的,一律通報并立案查處。實行產地準出制度,產品合格后上市。
十、其他注意事項
蔬菜生產者要增強防護意識,分時段安排務工人員,體溫檢測后,分時段、分散式進行田間作業,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全程正確佩戴口罩,生產工具專人專用,定時消毒,勤于洗手,蔬菜交易時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轉賬收費,確保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有發現疑似病例,不能帶病工作。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3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市“菜籃子”蔬菜產業,以綠色生產、品質提升、農產品質量追溯、數字化建設、品牌打造為主攻方向,扶持發展建設一批生產規模適度、利益聯結緊密的綠色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項目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為持續鞏固加強“菜籃子”生產能力建設,調整優化蔬菜產業結構,堅持種植模式多樣化、銷售渠道多元化、群眾受益最大化的發展思路,充分發揮新型生產經營主體、龍頭企業(合作社)的輻射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以綠色生產、品質提升、農產品質量追溯、數字化建設、品牌打造為主攻方向,統籌蔬菜品種、種植區域布局,重點扶持發展一批生產規模適度、利益聯結緊密的綠色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推動蔬菜產業提檔升級。
二、建設內容及評審標準
(一)基地建設。具備一定的規;⒔M織化程度,生產基地(園區)規模露地蔬菜300畝以上(設施蔬菜100畝以上),連續土地流轉經營年限不少于3年,生產經營情況穩定。一是選址科學合理,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集中連片,水、電、路設施配套、排灌便利的地塊。二是基地(園區)管理規范,制度完善,檔案規范齊全,標識標牌完備,各項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環境整潔衛生。三是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基地(園區)配備至少1名具有初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技術人員長期開展田間管理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指導服務,并在重要農時節點組織開展生產技術觀摩培訓,示范帶動周邊農戶綠色經營。
。ǘ┩菩袠藴驶a。推廣應用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實現蔬菜生產綠色發展。未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工作的申報主體一律不予通過。一是選用植株生長健壯、無病蟲害、苗強苗壯的.標準化穴盤苗適期定植,合理安排茬口,根據目標上市時間,科學確定育苗、定植時間。二是大力示范推廣應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推廣設施標準化建造、輕簡化栽培、集約化育苗、秸稈生物反應堆、蚯蚓糞還田生態種養、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機農藝融合等減量增效技術措施,提升蔬菜品質和市場競爭力。三是田間操作管理規范,全過程農事操作和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使用檔案記錄完整、無誤。四是蔬菜商品性佳,根據目標市場要求,明確分級采收標準,產品商品性狀優良,唱優唱響“銀川蔬菜”口碑。五是采后包裝處理規范,有明確的產品品牌標識和統一產品包裝。六是.基地生產的農產品納入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智慧監管平臺管理,落實“合格證+檢測+追溯”模式,開具承諾達標合格證,近2年沒有發生市縣區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不合格情況(以區、市及抽檢結果為準)。
(三)暢通市場流通渠道。一是堅持品牌興菜、綠色發展,建設完善質量追溯體系,擴大可追溯蔬菜產品的覆蓋范圍,鼓勵生產經營主體積極注冊商標、培育品牌,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二是以規;卟松a基地(園區)為依托,推進各類保鮮、冷藏、冷凍、預冷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廣應用蔬菜分級分揀及包裝、預冷處理。三是瞄準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內目標市場,推動訂單農業發展,鼓勵商超、酒店、社區配送等經營方式,減少中間環節,拓寬銷售市場,構建集蔬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新型生產銷售網絡。
三、項目申報及評審
(一)申報:7月初,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自愿申報,由所在轄區農業農村局組織開展項目申報初選,指導符合條件的生產經營主體編寫實施方案,通過實地考察,專家論證,綜合評定,形成項目檔案(包括: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土地流轉合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及行業資質、項目實施方案等相關檔案材料)。上年度享受過此類項目補貼的經營主體,本年度不得申報此項目。7月21日前完成項目申報。
。ǘ┏鯇彛7月下旬,企業申報結束后由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對申報項目進行初審。經初審合格后,在銀川市農業農村局網站點選“農業項目申報”欄申報,同時報送紙質件至銀川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科。市農業農村局將會同財政局等部門申報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實地檢查。7月31日前完成項目初審。
(三)評審:9月份,在現場檢查驗收基礎上,隨機抽取專家庫專家組成項目評審考核組,組織對項目進行競爭性評審,依據評審考核結果,兌現項目以獎代補資金。9月30日前完成項目評審。
四、資金安排
安排項目以獎代補扶持資金150萬元,根據項目申報主體實施情況進行專家評審考核打分,評選出綜合得分排名前10家的項目生產經營主體,給予每家15萬元的以獎代補資金。
五、工作要求
。ㄒ唬┘訌娊M織領導。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要成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實地調查摸底,確定各項目申報實施主體、地點、規模和具體實施內容等,細化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責任分工,確保項目落實落地。
。ǘ┩怀鲋笇Х⻊。項目申報實施單位可自行聘請技術人員,也可由轄區農業農村部門進行推薦。技術人員應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和技術規程,開展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參與各項具體技術措施落實。
。ㄈ┘訌娦麄饕龑。項目申報主體要在銀川市20xx年綠色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設立示范區標識牌(注明實施主體、建設內容、技術負責人、技術指導單位、項目主管單位)。在作物生長關鍵時期,轄區農業農村部門要選擇有代表性、可復制、可示范推廣的建設基地(園區)組織進行現場觀摩、開展技術交流,及時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微信等各種渠道,宣傳項目實施的新模式、新方法,擴大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監督檢查。市農業農村局將會同財政等部門組成項目檢查組,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指導。對于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項目實施單位及轄區農業農村部門提出、責令限期整改,全力保證項目建設質量。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4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發展蔬菜產業決策部署,推動蔬菜產業優質高效發展,全面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根據《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贛州市20xx年蔬菜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市府辦字〔20xx〕23號)精神,結合縣情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目標
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的思路,堅持提質擴面“兩手抓”,開展現有蔬菜基地“回頭看”,全面實施蔬菜產業提升戰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鞏固利益鏈、完善服務鏈,著力構建現代高效的蔬菜產業體系,推動蔬菜產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老舊基地基礎設施改造和破舊棚膜更新,力爭年內新建規模大棚設施蔬菜基地1500畝、露地設施蔬菜基地2200畝,新培育本土基本菜農165戶,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1家以上,新認證富硒蔬菜產品1個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鞏固提升現有基地運行水平
1.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加強對建成蔬菜基地的運行管理,全面摸排存量蔬菜基地運營情況,堅持動態跟蹤,建立管理臺賬;對生產經營不善的基地,分類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銷號管理;堅決杜絕空棚撂荒現象。
2.推動基地標準化改造。區分類型、因棚施策,全面推動存量大棚設施基地標準化改造,完善排灌設施和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單膜連棟大棚加裝二膜,提升保溫和設施功能。
3.實施棚膜換新行動。全面清理修復老舊破損大棚,嚴格把控棚膜質量,推動三年以上老舊基地棚膜更新換代,做好廢舊棚膜回收利用工作。
4.科學指導生產管理。指導蔬菜基地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和農事,全面建立和落實年度生產種植計劃,推進精耕細作,確保每個大棚有人種、種得好、有效益。
。ǘ┓步推進新基地建設
1.及時完成前期工作。圍繞年度目標任務,認真做好基地選址和發展規劃,選擇相對集中連片、排灌條件好、土壤肥沃、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桿線較少、勞動力充足的地塊規劃建設蔬菜基地,力爭20xx年4月底前完成基地選址,20xx年5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轉,并明確投資主體和建設模式,確保20xx年6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
2.創新基地建設模式。在做好老蔬菜基地擴建、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縣國有企業發展大棚蔬菜的基礎上,重點鼓勵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學習借鑒龍崗鄉組建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的方式,由聯合社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切實增強鄉鎮發展蔬菜產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主性。
3.嚴把基地建設標準。嚴格規范基地建設程序,按照《贛州市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規范》,推動科學選址、標準建園,全面推廣“頂部豎式通風雙膜連棟鋼架大棚(第五代)”,提升基地建設質量和標準。
4.推廣高效組織模式。積極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本土基本菜農”生產組織模式,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專業合作社,帶動本土基本菜農,通過細化產業分工,切實提高蔬菜產業生產效率。
。ㄈ┡嘤龎汛蟊就粱静宿r
1.落實本土基本菜農。把培育本土基本菜農作為蔬菜產業發展的“頭號工程”,通過召開戶主會、上門入戶宣傳、組織外出觀摩等方式,精心比選15戶以上本土基本菜農集中到轄區內的蔬菜示范基地,實行“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分戶種植”的蔬菜生產模式;準確把握基本菜農的遴選標準,優先從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所在村或周邊行政村的農戶、返鄉創業人員、黨員、村組干部中產生。
2.構建傳幫帶機制。通過培育本土基本菜農,選出一批種菜致富典型,深入鎮村一線巡回宣講、現身說法,宣傳大棚蔬菜種植經歷,動員常年在蔬菜基地就業的'農民自主創業、承包大棚,逐步培育發展成本土基本菜農。落實引進培育職業菜農政策,招引一批蔬菜技術員或職業菜農,負責對本土基本菜農的技術指導以及周邊農戶的產業引導、技術幫帶,構建“老帶新、熟帶生”的傳幫帶機制。
3.大力開展技術培訓。根據不同農時和季節,分品種、分茬口開展專項精準培訓,普及推廣土壤改良、吊蔓栽培、逆境管理等實用技術,推進技術轉化落地,力爭全年培訓蔬菜技術員、基本菜農800人次以上。
4.支持菜農評定職稱。鼓勵和支持生產一線的本土基本菜農申報農民農藝師、農民助理農藝師職稱,建立專門檔案,納入創業致富帶頭人管理,享受相關培養、扶持和服務政策。
。ㄋ模┙∪晟飘a業服務體系
1.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加強各類蔬菜品種試驗示范,科學開展品種篩選;強化市場對接,準確把握市場走勢,結合市場需求大力推廣適種適銷優良品種;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合理安排種植茬口,在主攻越冬茬蔬菜種植的同時,兼顧早春、越夏、秋延等茬口,搶抓高價期,確保高產高效。
2.強化技術措施落實。加強與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贛南科學院等科研院校以及周邊縣市蔬菜技術團隊的交流合作,借鑒成熟的經驗做法,破解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問題。用好聘用的蔬菜技術員,切實加強技術員的日?己斯芾,落實相應獎懲措施,激發技術好、責任心強的技術員的干事熱情,確?h級技術措施能不折不扣落實到戶、落實到棚。用好鄉鎮蔬菜定向培養生,專職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
3.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堅持聯農戶、帶鄉村,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大棚設施管護,探索開展農機租賃、勞務派遣等專業服務,拓展大棚維修、農資銷售、技術承包等社會化服務,助力鄉村產業興旺和村集體經濟發展。
4.推廣發展蔬菜保險。依托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等政策,全力擴大蔬菜種植保險、價格指數保險、大棚和棚膜保險等覆蓋面,降低生產和經營風險。
(五)推進綠色有機富硒品牌建設
1.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園區環境整治,及時清理殘枝敗葉、田間雜草,疏通堵塞溝渠,回收包裝袋、塑料瓶等農業廢棄物。
2.積極開展品牌認證。堅持品牌興菜、品質取勝,抓住全域創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契機,對規;貙嵭腥^程監管,強化農藥、化肥等投入品源頭管控,布局建設一批綠色有機富硒蔬菜基地,引導基地開展綠色、有機、富硒認證。
3.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公眾號等平臺宣傳蔬菜產業發展;積極引導企業開展品牌推廣、直播帶貨、線上線下互動,組織參加農產品博覽會、舉辦品牌推介會等形式,打響品牌名氣、放大品牌效應。
。┩貙捠卟虽N售市場
1.強化采后處理能力。加大田頭冷庫建設力度,積極鼓勵經營主體采購冷鏈車輛、儲藏保鮮機電設備、鮮活農產品清冼、分選、裝卸等設備,強化分級包裝等采后商品化處理,拓展凈菜、預制菜配送服務,提高蔬菜采后增值率。
2.深度融入灣區市場。全面對標大灣區,引導企業積極申報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依托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贛州配送分中心,引導綠色、有機和富硒蔬菜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
3.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大力引進或培育銷售企業、合作社、經理人等流通主體,與基地建立合作關系,以銷促產,倒逼科學安排種植茬口和品種。探索組建專業銷售隊伍,重點拓展南昌、廣州、深圳、廈門等目標市場,推動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大型商超、批發檔口。
三、扶持政策
縣財政繼續預算安排蔬菜產業發展資金,重點支持露地蔬菜基地、新建大棚設施、老舊基地棚膜更新、田頭冷庫、品牌認證等,著力解決產業發展關鍵瓶頸。
。ㄒ唬┞兜厥卟嘶鬲勓a政策
對新(擴)建集中連片30畝以上、土地流轉期達到五年以上的露地蔬菜基地,按300元/畝的標準一次性給予獎補。對申報基地零星種植部分、出現撂荒現象的,不予驗收。
(二)鋼架大棚蔬菜基地獎補政策
1.對20xx年以前基本建成大棚鋼架主體、集中連片30畝以上的蔬菜基地,通過縣級驗收后,按原規格標準進行獎補;大棚面積按棚內面積540平方米折合1畝計算(下同)。
2.對20xx年新(擴)建集中連片30畝以上的鋼架大棚蔬菜基地,按照單體大棚0.5萬元/畝、連棟大棚2.5萬元/畝、冬暖式大棚4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具體棚型要按照《贛州市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規范》標準建設。
3.對依法依規開發灘涂、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設蔬菜鋼架大棚,權屬清晰、界址明確,經土地開發立項并審核同意,集中連片面積達5畝及以上的,按照單體大棚1萬元/畝、連棟大棚3萬元/畝、冬暖式大棚4.5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
。ㄈ├吓f基地棚膜更新獎補政策
對已建成投產并穩定經營三年以上的設施蔬菜基地進行換膜補助,由縣級財政按單體大棚0.05萬元/畝、連棟大棚0.1萬元/畝、冬暖式大棚0.2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
。ㄋ模┬陆ㄌ镱^冷庫獎補政策
對新增田頭冷庫凈容積50立方米以上的,由縣級財政按200元/立方米的標準給予基地合作社或企業予以獎補。
。ㄎ澹┦卟水a品品牌認證獎補政策
對經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作辦公室認定授牌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由縣級財政按1萬元/個的標準予以獎補;對經國家有資質認證機構認定授牌的有效期內富硒產品認證,由縣級財政按1.5萬元/個的標準予以獎補;所需資金從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獎補資金中列支。
以上政策如同時符合市級獎補要求的,可重復享受市級獎補資金。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
各鄉鎮、有關部門和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充分認識蔬菜產業作為鄉村振興主要農業產業的重要地位,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部署,保障人員和經費,定期研判工作進展,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推動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ǘ⿵娀块T聯動
壓實部門職責,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推進,縣住建局負責基地質量,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材料質檢、協助做好品牌培育,縣商務局負責市場開拓,形成高質量發展工作合力。切實壓實鄉鎮、村組屬地責任,抓好地塊落實、本土菜農動員、合作社組建、蔬菜基地監管等工作。
。ㄈ⿵娀Y金保障
統籌整合相關資金,保障蔬菜大棚獎補、設施建設、聘請技術人員等資金需求,按照基地建設進度及時撥付到位。同時,每年預算安排一定的蔬菜產業發展工作經費,用于蔬菜基地第三方評估、科技研究推廣、技術培訓、服務指導、鄉鎮績效獎勵及種菜能手、產業發展先進個人獎勵等費用。
。ㄋ模⿵娀酱倏己
將蔬菜產業發展列為鄉村全面振興行動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評分權重。注重日常工作調度,每月匯總各鄉鎮工作推進情況,實行每月一統計、每月一通報。連續3次通報位列后三名的鄉鎮,其主要負責同志作大會表態發言。對在工作中不重視,措施不實,沒有完成任務、考核后三名的鄉鎮,按程序約談所在鄉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并取消其鄉村全面振興行動評先評優資格。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高科技為先導,堅持科學規劃、區域布局、規模經營、集中管理的原則,用工業化理念新視角,推動蔬菜種植技術的大改進和蔬菜種植模式的大普及,促進生產方式轉變,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農業標準化品牌,形成市場帶動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把農業發展園區建成海拉爾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帶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使農民和企業從中受益,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二、目標任務
通過實施該項目,進一步提高海拉爾區蔬菜產量和品質,培育一批農業產業化經營基地,打造一批綠色無公害蔬菜品牌,促進蔬菜規范化、標準化、設施化、集約化發展,促進項目區群眾增收致富。
(一)經濟效益
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示范200畝,畝增產8%,可有效地促進農民節本增收。
。ǘ┥鐣б
通過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生產建設項目的實施,可培訓農民技術骨干,普遍提高農戶的科技素質,可以加快海拉爾區蔬菜產業化進程,實現蔬菜種植標準化、脫毒化、自給化、專用化,進一步搶占蔬菜市場,把奮斗鎮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種植基地。
。ㄈ┥鷳B效益蔬菜基地種植標準化的大面積推廣運用,使得農戶化肥和農藥施用量減少,生態系統化學污染減輕,毒害性物質積累和殘留減少。極大地減少了農藥、化肥對土壤、空氣、水源的污染,同時也增加了植被覆蓋,有利于海拉爾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
三、工作重點
1、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在廣泛收集資料、綜合考察分析、科學進行論證的基礎上,結合縣情實際,從綜合規范、良種推廣、種植管理、害蟲防治等方面入手,抓好組織實施工作,加強標準推廣,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蔬菜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全面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相關鎮和部門要抓住有利時機,采用各種方法,大力宣傳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發動群眾,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盡快將政府的決策變成群眾的實際行動,為發展縣域特色經濟奠定良好基礎。加大對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工作的宣傳和報道,擴大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的知名度,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4、認真開展檢查驗收工作。在總結示范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蔬菜種植技術規范和操作技術規程,不斷提升標準化水平。嚴格按照《國家質監總局農業標準化示范區考核驗收辦法》,逐項進行自查完善和鞏固提高,保證示范任務全面完成,并按時上報項目驗收申請報告,迎接上級對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的全面考核驗收。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海拉爾區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區長任組長,發改、科技、財政、水務、農業、質監等部門和奮斗鎮及海拉爾農業發展園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奮斗鎮,具體負責項目立項、規劃審核、組織實施、檢查督促和驗收等工作。各相關單位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全面做好蔬菜種植標準化種植示范區項目建設的組織實施工作。
2、明確責任分工。蔬菜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項目是一項以標準為技術支撐的科技示范項目,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參與、密切配合,嚴格落實分工負責制,認真抓好工作落實,形成職責分明、運轉協調、反應迅速的'組織保障體系。
3、強化技術保障,廣泛組織推廣先進適用新技術,加大示范區內農戶的科技培訓工作,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培養一批種菜示范戶和種菜大戶。積極開展現場觀摩交流活動,調動農戶科學種菜的積極性,使所有種植戶掌握蔬菜種植標準化及綜合配套技術。
4、嚴格督促檢查。蔬菜種植示范區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匯同相關部門,嚴格項目建設考核,并定期對項目的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對按時完成階段和年度任務的單位和有貢獻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責任單位給予通報批評。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6
一、指導思想
根據天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部署,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原則,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為引領,以“保能力、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態”為目標,按照確!安嘶@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有效落實,綠色生態和效益提升并重的思路,突出“綠色、精品、高效”的發展導向,全力推進設施農業建設,提升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生產能力,滿足城鄉居民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化的消費需求。
二、基本原則
。ㄒ唬┍U瞎┙o與調優結構同步。在確保市場供應基礎上,通過調優種植結構,合理安排茬次和品種,不斷豐富市場供給。逐步調減傳統、零散的低端設施,增加優勢產品、綠色產品的規模化規范化生產能力,既滿足消費者需求,防止因生產能力不足導致市場供應短缺,又保障農民利益,防止因短期個別品種生產過剩,導致“價低傷農”,通過不斷優化結構,提高種植效益。
。ǘ┱龑c市場運作結合。突出政府在推動設施農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金融、保險等多種扶持方式,引導產業良性發展。同時,切實發揮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作用,有效提升其盈利能力,提高產業化發展水平。
(三)產業發展與主體增收共進。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在制定扶持政策、推動產業發展中既要注重扶持新園區,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以點帶面,不斷拓展農業功能,發揮多重效益;又要兼顧傳統農戶生產條件的改善,鼓勵小農戶升級為家庭農場,做實做強特色農產品生產主業,切實增加農戶直接種植收益,讓廣大基層農戶享受產業化發展帶來的效益。
。ㄋ模⿺U大面積與提高質量并重。既要著力擴大新建設施農業面積提升產能,又要做好現有設施的提升改造,進一步穩定現有各類設施農業面積,同時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和質量安全水平,提高品牌農產品銷售覆蓋率,有效緩解市場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
。ㄎ澹﹦撔掳l展與專業服務協同。既要注重產業科技創新,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研發和成套技術引進推廣以及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科技水平;又要抓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儲藏保鮮和市場營銷等專業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科技創新與專業服務的協同發展,切實提高全市整體產業水平。
。└乇Wo與設施建設兼顧。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耕地紅線。按照防止耕地“非糧化”相關要求,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要重點用于糧食特別是口糧生產,在確保糧食安全基礎上,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合理使用一般耕地發展設施農業,嚴格控制耕地轉為其他類型農用地。不得違規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內建設農業設施。
三、建設目標及建設要求
根據全市蔬菜產業的區域特色、功能定位、發展方向和生態承載能力,堅持科學規劃、主體自愿、實事求是的工作基調,以轉方式、調結構、帶基地、增效益為重點,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改善生產條件,提升技術水平,延伸產業鏈條等措施,重點打造一批規;O施生產基地。計劃20xx年全市新建20萬畝設施農業以設施種植為主,并創建一批特色鮮明的.設施農業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市場知名度較高的設施農業品牌;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設施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提升“菜籃子”供給保障能力,助力我市鄉村產業振興。建設設施農業應在嚴守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和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選址,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種植設施可以使用一般耕地,破壞耕地耕作層的設施農業用地應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讓永久基本農田,嚴格管控耕地向其他農用地轉換,禁止閑置、撂荒,按照防止耕地“非糧化”的有關要求,引導設施農業按照規劃進行布局建設,防止無序發展。設施農業建設項目應嚴格按照設施農業用地管理要求實施備案和監管,嚴禁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業用地用于非農建設。
四、任務分解
在統籌考慮各涉農區基本保障型菜田面積、產業發展條件和資源稟賦的基礎上,20xx年全市20萬畝以種植業為主的新建設施農業任務分解如下:薊州區3萬畝,寶坻區3.5萬畝,武清區5.5萬畝,寧河區3萬畝,靜海區2萬畝,東麗區0.5萬畝;津南區0.5萬畝,西青區1萬畝,北辰區0.5萬畝,濱海新區0.5萬畝。
五、主推棚室類型
20xx年我市設施農業(種植業)的主推棚室類型主要包括以下五類:
(一)智能連棟溫室。指用于進行工廠化作物栽培,有鋼架結構的玻璃或PC板連棟溫室,配備有加溫、遮陽、通風降溫、濕簾風機降溫或噴霧降溫、微灌或滴灌等系統,以及智能自動化控制設備,適合于規;臋C械作業和生產管理。此類棚室投資大,管理要求高,主要用于展示和示范,由各涉農區結合實際,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投資建設。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ǘ┭b配式(可移動式)日光溫室。一般由鍍鋅鋼結構骨架,特質保溫材質墻體及保溫棉被等主要結構材料構成,以拼接方式安裝,具有安裝與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復安裝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等特點的,可進行作物越冬生產的日光溫室,是保障冬淡市場供應的重要棚室類型,一般配建有緩沖間(看護房/耳房)。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ㄈ┕澞苋展鉁厥。指三面有墻體(磚混或土墻結構),具有采光、保溫和蓄熱結構的農業生產設施,并加裝保溫被、電動卷簾機,能進行越冬生產的單屋面塑料薄膜溫室,是保障冬淡市場供應的重要棚室類型,一般配建有緩沖間(看護房/耳房)。此類溫室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40%。
。ㄋ模┍E戒摴羌艽笈。指四面無墻體,采用加固鋼骨架結構(南北向),棚室中間建有支撐立柱,并加裝保溫被、電動卷簾機的新型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節栽培,更適合于機械化作業。此類大棚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70%。
。ㄎ澹╀摴羌艽笈。指采用鋼骨架結構,四周無墻體,只有塑料薄膜覆蓋的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節栽培。此類大棚建筑面積應不少于占地面積的70%。
六、政策措施
。ㄒ唬┩晟瀑Y金保障。按照市場化原則,設施農業建設將以經營主體投入為主,各級財政可給予適當補助。為支持我市設施農業加快發展,將采取多方發力共同籌措資金的方式推進設施農業建設任務落地落實。一是財政資金投入,市財政按照畝均5000元標準予以引導,并根據市農業農村委對區級實施方案的審核結果,按照“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下達各涉農區統籌使用。二是擔保機制介入,充分發揮我市現有涉農融資擔保機制優勢,在規定額度內向設施農業借款主體提供擔保服務。三是金融元素注入,拓寬現有農業龍頭企業財政貸款貼息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鼓勵創新金融模式,撬動金融資本投向設施農業。四是社會力量引入,引導融資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強的農業企業與各涉農區深度合作,并積極整合現有支農政策,促進設施農業發展。
同時,各涉農區作為建設主體,要充分發揮自主權,在精準選擇市級扶持政策,用好市級資金的基礎上,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在確保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加強在設施農業建設方面的投入,因地制宜創新扶持模式、扶持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確保完成建設任務。
。ǘ┳龊糜玫乇U稀0凑铡妒幸巹澷Y源局市農業農村委關于進一步規范設施農業用地管理的通知》,指導各涉農區做好設施農業用地保障,明確各涉農區在確保完成糧食安全考核任務前提下,新建裝配式(可移動式)日光溫室、保暖式鋼骨架大棚和鋼骨架大棚等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要補劃;破壞耕地耕作層,但由于位置關系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補劃同等數量、質量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按照有關規定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后,允許使用永久基本農田。同時,為解決控沉區水源轉換等設施用地需求,將其輔助設施比例由不超過10%調整為不超過12%,有效滿足集雨儲水、水處理及節水灌溉等輔助設施用地需求。
(三)強化用水保障。針對各涉農區不同情況和設施農業用水需求,市農業農村委與市水務局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各涉農區堅持立足當地,節水優先,總量控制,優化配置,做到四水齊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同時,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有效做好設施農業用水保障。一是對薊州區全境和寶坻區、武清區、寧河區北部等非超采區,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保障用水需求。二是對超采區具有淺層地下水資源的武清區大堿廠、泗村店、黃花淀、汊沽港等鎮;北辰區雙街、雙口和青光等鎮;西青區辛口、張家窩等鎮;靜海區臺頭、王口、子牙、獨流、梁頭等鎮,通過合理開發利用淺層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等水源,解決用水需求。三是抓好超采區不具備淺層地下水源區域的水源轉換工程和節水工程建設。由市水務局指導各涉農區做好南水北調、水庫增容、主干河道、溝渠提升改造(斗口以上)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做好全市范圍的`水系貫通。由市農業農村委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指導各涉農區抓好田間水利設施提升改造(斗口以下),配套建設田間水源轉換設施,切實抓好農藝節水,加大集雨水窖、儲水罐(池)推廣力度,有效保障用水需求。
七、工作機制
。ㄒ唬⿵娀M織領導。建立市級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議事協調機制,充分整合我市土地、水利、財政、金融、稅收、科技、交通、電力、物流、教育、人才等各類扶持政策措施,共同推動20萬畝設施農業建設任務的有效落實。市農業農村委作為設施農業建設工作的牽頭部門,負責組織推動、技術規范制定、區級實施方案審核、績效管理、考核驗收以及債券利用等工作;市財政局負責籌集市本級設施農業建設引導資金,加強財政資金監督管理,以及指導債券發行工作。各涉農區統籌市財政引導資金用于扶持本區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區農業農村委負責項目組織申報、審查核實、驗收等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專項債券項目申報、立項、實施及監督管理等工作;區財政局重點負責審核項目安排的重復性。
(二)強化項目統籌。各涉農區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在確保不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制定本區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明確設施農業建設內容和資金使用管理規定,并于本方案印發之日起一個月內,將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后的區級項目實施方案報市農業農村委審核。各涉農區應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以保證設施農業相關政策宣傳、檢查驗收、資金審計等工作的順利開展。
。ㄈ⿵娀笇Х⻊。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在關鍵農時季節,及時開展現場觀摩、集中培訓、巡回指導等,提高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積極做好市場價格、供需形勢、銷售渠道等相關信息服務,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促進產銷銜接。
。ㄋ模⿵娀O督考核。市農業農村委將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對各涉農區建設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調度,及時掌握全市設施建設進展情況,并會同市級各有關部門不定期對建設單位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組織各涉農區開展互查互看,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各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要本著“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的原則,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政策,對設施農業建設項目實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并提請審計部門將其作為審計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重點內容之一,確保資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來。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實行規;a、集約化經營,加快我旗蔬菜產業體系建設,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改善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全力打造北方重要的蔬菜集散地。
二、發展目標
全旗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0000畝,其中保護地生產15000畝,裸地蔬菜5000畝。新增日光溫室4000畝,新增塑料大棚8000畝,全年蔬菜總產量達到2.4億斤,實現產值3.6億元,純收入達到2.4億元。同時,啟動建設沙日浩來果菜批發市場,組建蔬菜經營公司。
三、產業布局
以國道111線、省道大阜線和縣道大庫線三條公路沿線兩側5公里范圍以內為重點,按照區域發展、集中連片的原則,發展保護地蔬菜生產。
四、主要措施
。ㄒ唬┘訌婎I導,精心組織。旗成立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蔬菜產業建設領導小組,協調指揮全旗蔬菜產業發展。各地要充分認識發展蔬菜產業的重要意義,切實把以設施農業為主的'蔬菜產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方案,精心組織,明確目標,成立組織機構專項推進。有關部門要加大指導和服務力度,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ǘ┛茖W規劃,合理設計。各地要按照20xx-20xx年全旗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將公路兩側5公里范圍內適宜耕地全部納入規劃范圍。按照每個設施農業小區不少于100畝的標準,對小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逐步實現小區品種優質化、生產專業化、基地規;驮O施現代化。
(三)普及科技,強化服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提高蔬菜產品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做好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要大力引進、培育優良種苗,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推廣節水、節能等新技術。要加強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重點保證每個設施農業小區有一名技術人員。要引導農民采用標準化生產模式進行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認真抓好農資購進、產品銷售等服務,把服務貫穿于設施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過程。
。ㄋ模┲贫ㄕ,加大投入。以設施農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小區建設標準、補貼辦法和驗收方案,通過多種途徑予以支持,逐步建立起以農民投入為主體、信貸支持為補充、政府投入和項目扶持為導向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一是項目扶持。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向設施農業發展傾斜。
二是政府投入。對未列入項目扶持的設施農業小區,旗政府予以適當補貼。同時解決好貧水地區發展設施農業的集中供水問題。
三是信貸支持。繼續協調專項貸款,并適當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周期,簡化貸款手續,保證農民資金需求。四是吸引社會資金。要引導民間資本向設施農業建設集中,通過招商引資、租賃經營等途徑,引導涉農企業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發展設施農業。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8
為繼續推進實施市委、市政府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重大決策,貫徹蔬菜基地建設三個不搞的要求,全面落實全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建設好規;某墙际卟嘶,增加生產,保障供應,穩定菜價,助農增收,特制定20xx年城郊蔬菜基地建設推進方案。
一、明確政策,堅持工作連續性
20xx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城郊蔬菜產業發展的意見》等6個政策性文件,作出了長遠規劃和建設規模化城郊蔬菜基地、加快推進城郊蔬菜產業發展的重大決策。20xx年市政府又明確蔬菜基地建設中心城區近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八里湖新區不搞,各縣(市、區)縣城規劃控制區不搞,農田作物為棉花的不搞。今年要按照上述總要求,堅持工作連續性,實施兩個一定不變的政策。
二、明確要求,堅持四個堅定不移
為全面推進建設任務的完成,20xx年總的工作要求是堅持做到四個堅定不移。
(一)堅持既定工作目標和部門責任制堅定不移。為實現既定工作目標即蔬菜基地保有量的穩定增長,20xx年市政府民生工程的新擴6000畝蔬菜基地建設繼續由市委農工部、市農業局、市商管辦為責任部門,各負責2000畝任務的完成。
。ǘ﹫猿址龀仲Y金規模只增不減的政策堅定不移。20xx年市財政扶持資金只增不減,總規模為700萬元。其用途是對20xx年新擴6000畝規模化城郊蔬菜基地的以獎代補,其來源比照年辦法,即從市價格調節基金的存量總額中按20%左右的比例提取600萬元、從市農業產業化資金中安排100萬元。
。ㄋ模﹫猿帜繕丝荚u機制堅定不移。不在中心城區城郊蔬菜產業建設規劃范圍內的其他縣(市、區),同樣要著力抓好蔬菜基地建設。年繼續將菜籃子工程建設納入了全市各縣(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評指標體系,進一步抓好菜籃子工程建設責任制的落實,高度重視、高位推進、高效建設好蔬菜基地〔20xx年各縣(市、區)新擴蔬菜基地面積任務數見附表〕。
三、明確措施,堅持實施123工程
20xx年推進蔬菜基地建設的工作措施,主要是實施好123工程,即一鞏固、二提升、三深化。
。ㄒ唬┮混柟。鞏固老基地,即重點鞏固20xx年以前原已發展的老蔬菜基地。這些老基地20xx年由市蔬菜辦公室統一調查摸底、分類匯總和登記造冊,并按市蔬菜辦公室編制的《蔬菜基地(20xx年)建設與管理檔案》要求,進行常態化監管。
(二)二提升。即提升規;某墙际卟嘶卣w水平。20xx年新擴6000畝城郊蔬菜基地,80%以上都由水稻田改種而來,受氣候影響,基礎設施薄弱,加上生產管理問題,基本沒有實現盈余。20xx年要加大扶持力度助其二提升:一是提升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相關縣(市、區)要整合水利、農業開發等部門的項目或資金支持。二是提升生產技術與管理水平。主要是市本級要整合財政部門的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科技部門的項目或資金支持。該項工作繼續由市委農工部、市農業局、市商管辦各自負責完成。
。ㄈ┤罨。一是深化菜籃子工程建設縣(市、區)長負責制的落實。20xx年深化工作的重點是抓好落實工作機構(設立或恢復蔬菜辦)、落實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經費的'三落實。二是深化財政資金的扶持力度。20xx年各縣(市、區)財政要繼續安排不少于100萬元的扶持資金,并由縣(市、區)農業部門制定專項獎補辦法和落實兌現獎補,切實做到?顚S糜谑卟嘶亟ㄔO。三是深化質量安全的監管工作。20xx年全面啟動蔬菜基地生產源頭上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重點是全面施行由市蔬菜辦公室編制的《城郊蔬菜基地蔬菜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城郊蔬菜基地安全生產記錄檔案冊》《城郊蔬菜基地產品記錄檔案冊》。
四、明確步驟,堅持穩步推進
。ㄒ唬┫掳l推進方案,明確工作要求。為不誤農時,20xx年3月中旬以前市政府研究制定本年度的工作推進方案,以明確工作要求,定好工作盤子,指導全市蔬菜工作的開展。
。ǘ┳ゾo規劃選址,落實建設主體。20xx年4月底以前,市本級蔬菜基地建設要完成規劃選址和土地流轉工作,通過招商引資等途徑落實建設單位,啟動相對集中連片1000畝以上的蔬菜基地建設。
。ㄈ┤谈檰栃,加強監管推進。20xx年5月底以前召開全市菜籃子工作現場會。6月、9月和11月底以前,分別進行一次全市性的檢查督導以促推進。
(四)制定扶持政策,明確獎補辦法。20xx年4月底以前由市蔬菜生產辦公室負責調研、起草和送審年市本級蔬菜基地建設獎補辦法,獎補資金按600萬元包干定點支持。獎補重點突出常態監管、跟蹤問效和實地查驗等內容,報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實施。
。ㄎ澹┻M行考評驗收,兌現獎補資金。20xx年考評驗收與獎補資金兌現工作繼續按20xx年的要求辦理,一定三年不變,即按先建后補、建成即補的要求執行。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農民收入為目的,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實行規;a、集約化經營,加快我旗蔬菜產業體系建設,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改善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全力打造北方重要的蔬菜集散地。
二、發展目標
全旗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0000畝,其中保護地生產15000畝,裸地蔬菜5000畝。新增日光溫室4000畝,新增塑料大棚8000畝,全年蔬菜總產量達到2.4億斤,實現產值3.6億元,純收入達到2.4億元。同時,啟動建設沙日浩來果菜批發市場,組建蔬菜經營公司。
三、產業布局
以國道111線、省道大阜線和縣道大庫線三條公路沿線兩側5公里范圍以內為重點,按照區域發展、集中連片的`原則,發展保護地蔬菜生產。
四、主要措施
。ㄒ唬┘訌婎I導,精心組織。旗成立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蔬菜產業建設領導小組,協調指揮全旗蔬菜產業發展。各地要充分認識發展蔬菜產業的重要意義,切實把以設施農業為主的蔬菜產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方案,精心組織,明確目標,成立組織機構專項推進。有關部門要加大指導和服務力度,及時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科學規劃,合理設計。各地要按照20xx-20xx年全旗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將公路兩側5公里范圍內適宜耕地全部納入規劃范圍。按照每個設施農業小區不少于100畝的標準,對小區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逐步實現小區品種優質化、生產專業化、基地規;驮O施現代化。
(三)普及科技,強化服務。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圍繞提高蔬菜產品的質量和效益,著力做好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要大力引進、培育優良種苗,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推廣節水、節能等新技術。要加強技術人員隊伍建設,重點保證每個設施農業小區有一名技術人員。要引導農民采用標準化生產模式進行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同時,要認真抓好農資購進、產品銷售等服務,把服務貫穿于設施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的全過程。
(四)制定政策,加大投入。以設施農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小區建設標準、補貼辦法和驗收方案,通過多種途徑予以支持,逐步建立起以農民投入為主體、信貸支持為補充、政府投入和項目扶持為導向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一是項目扶持。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向設施農業發展傾斜。
二是政府投入。對未列入項目扶持的設施農業小區,旗政府予以適當補貼。同時解決好貧水地區發展設施農業的集中供水問題。
三是信貸支持。繼續協調專項貸款,并適當提高貸款額度,延長貸款周期,簡化貸款手續,保證農民資金需求。四是吸引社會資金。要引導民間資本向設施農業建設集中,通過招商引資、租賃經營等途徑,引導涉農企業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發展設施農業。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圍繞“保基地、保規模、保產能、保供給、保淡季”的總體要求,發揮政府調控職能作用,新建適合海南夏秋季蔬菜生產的設施大棚,提高常年蔬菜基地種植積極性,穩定常年蔬菜種植收益和市場價格。
二、目標任務
項目資金支持方向為“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主要新建夏秋季適用型蔬菜大棚總面積485畝(含)以上,達到我市蔬菜大棚面積800畝的目標任務,每年可再為我市供應3800噸的蔬菜,多措并舉實現我市常年蔬菜基地面積穩定在8000畝,全年蔬菜自給率達到65%以上,確保蔬菜品質和質量安全。
三、建設內容
新建經濟適用型設施蔬菜大棚(采取先建后補方式)。由符合條件的合作社或企業申請,選擇新建連棟分體鋼管大棚或簡易大棚(設計和預算沿用2020年我市新建的大棚設計和預算),總面積485畝(含)以上,新建連棟分體鋼管大棚至少種植常年蔬菜年限8年,新建簡易大棚至少種植常年蔬菜年限5年,完成時間:2021年12月底。
。ㄒ唬┻B棟分體鋼管大棚。棚高3.85m,單跨6.0m,開間4.0m,單跨棚之間肩部設置80cm間距,肩隙間用40目綠色防蟲網連接,作為頂部通風系統;屋面采用0.15mmPEP薄膜覆蓋,四周采用綠色防蟲網封閉,采用鋼管作固定支架;棚內下弦桿處布置50%的黑色遮陽網,安裝倒噴灌系統。該棚型可防病蟲害、防雨和降溫。
。ǘ┖喴状笈铩E锔2.17m,單跨4.55m,開間0.9m,單棟棚之間留1m~2m的通風道;屋面采用0.15mmPEP薄膜覆蓋;大棚骨架采用C20細石混凝土或鋼管作支撐,安裝倒噴灌系統。該棚型可防雨、降溫。
四、申請條件
。ㄒ唬┖献魃缁蚱髽I申請新建蔬菜大棚面積至少在20畝(含)以上;
。ǘ┥陥笮陆ㄟB棟分體鋼管大棚的合作社或企業需有8年及以上土地使用權或土地租憑承包合同,申報新建簡易大棚的合作社或企業需有5年及以上土地使用權或土地租憑承包合同。
五、資金來源及安排
。ㄒ唬┵Y金來源
資金從市農業農村局2021年市本級部門預算的冬種專項扶持資金和常年蔬菜基地建設資金1100萬元支出以及省級下達的2021年“菜籃子”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補助資金250萬元中支出,不足之處從20xx年市本級部門預算的`冬種專項扶持資金和常年蔬菜基地建設資金中支出。
。ǘ┵Y金安排
1.按建設資金(以最后結算審核價格為準)的70%補貼,新建連棟鋼管大棚每畝補貼不超過4.2萬元,簡易大棚每畝補貼不超過2.5萬元;
2.第三方服務費(包含技術指導、組織專家驗收、績效考評等工作費用)安排30萬元;
3.監理費27萬元(按新建大棚實際驗收結果支付);
4.資料印刷、基地標志牌制作、差旅費及結算審核等其他費用安排18萬元。
六、實施程序
(一)申報。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印發并在信息公開網站上公開,從公開之日起,截止7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過后將不再受理,由符合申請條件的合作社或企業向市農業農村局提出書面申請,并附上關于扶持條件相應的證明材料(法人代表身份證、營業執照、機構代碼、開戶銀行及賬戶、租地合同或用地證明等,以上材料永A4紙復印加蓋公章或簽名按手印)。
(二)審核。申報結束之日起,由市農業農村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申報的合作社或企業的材料進行審查和進行實地核實,根據扶持條件擬定扶持建設項目。并經審核擬定扶持建設項目的合作社或企業在信息公開網站上進行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確定為扶持建設項目。
。ㄈ┐_定第三方。由市農業農村局按照省常年蔬菜基地建設項目有關要求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扶持建設的合作社或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驗收考評等工作。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印發后,在信息公開網站上進行公開,從公開之日起,截止7個工作日內受理申請,過后將不再受理,具有相關資質蔬菜研究機構向農業農村局提交申請(提供組織機構代碼、法人代表身份證、單位簡介等資料復印件并加蓋公章)。申請結束后,對申請進行審核,擇優擬定,并提交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會研究討論確定,最終確定的第三方機構與市農業農村局簽訂委托協議,由第三方機構負責對新建大棚提供技術指導、驗收和績效考評等工作。
。ㄋ模┙M織建設。最終確定扶持建設的合作社或企業根據施工圖以及預算書在規定期限內自行建設或委托專業施工團隊建設,確保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項目建設,市農業農村局委派有資質的監理公司全程監理,竣工后,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委托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驗收,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結算審計,作為資金使用的依據。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強協調領導。市農業農村局做好項目組織實施和督查指導工作,并合同財政、審計等部門做好資金安排及監管等工作。
。ǘ⿵娀Y金監管。項目實施單位的項目資金要專賬獨立核算管理,切實規范財務管理,確保?顚S,杜絕擠占、截留、挪用項目資金情況。資金使用要符合支出范圍,會計核算資料要規范、齊全、有效,并自覺接受審計等部門的監督檢查。
。ㄈ┘訌婍椖勘O管。明確項目的監管人和監管職責。做好項目實施過程相關的合同簽訂、付款記錄、票據收集、實物交接、工作記錄、效果評價等,及時糾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項目建設面積和建設標準達到設計要求。
。ㄋ模┳龊抿炇湛荚u。委托的具有相關資質蔬菜研究的第三方機構做好項目驗收、績效考評和總結工作,重點對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實施、資金使用、項目成果和目標完成等情況進行評價。
。ㄎ澹┙㈨椖繖n案。承擔單位的資金使用憑證、績效自評和工作總結等文件資料要齊全、完整,并分類歸檔。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1
為了切實加緊本市蔬菜基地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蔬菜市場需求,保障都市供應,穩定蔬菜價格,增進蔬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順利完畢新建5000畝蔬菜基地民生工程任務,現結合當地實際,確定安慶市城郊建立5000畝蔬菜基地實行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的任務
。ㄒ唬┲笇枷。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規定,以保障市場供應、增長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實現全市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原則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基地,加大對專業村、專業戶扶持力度;依托科技進步,穩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長當地蔬菜的市場擁有率,增進全市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的任務。根據蔬菜供求特點和市場潛力,本市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項目的重點是立足本市市場,依托合肥、池州、銅陵及周圍都市市場,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和特色、精細蔬菜品種,不停提高產品品質和檔次,逐漸擴大生產規模;以優質、快捷、早熟和規模生產占領市場。市郊將新增各類蔬菜基地5000畝,其中常年菜地2800畝,季節性菜地2200畝。
二、重要措施
。ㄒ唬┛茖W規劃,合理布局。規劃建設5000畝蔬菜基地,重要分布在大觀區、迎江區、宜秀區、開發區和皖河農場。其中皖河農場新建菜地1500畝,大觀區新建菜地1600畝,迎江區新建菜地650畝,宜秀區新建菜地850畝,開發區新建菜地400畝。
。ǘ⿲嵭许椖可陥笾贫群汀耙粓D一表”管理制度。各區、鄉(鎮)要按照市的安排布局,制定項目規劃和施工圖紙,實行項目申報制度,明確實行地點、面積及品種等。要嚴格推行“一圖一表”管理制度,即以區、鄉(鎮)為單位繪制蔬菜種植分布示意圖和實行農戶登記表,并按施工圖紙進行驗收。驗收資料要包括項目規劃、地塊名稱和圖紙、種植面積、種植模式、品種名稱等內容!耙粓D一表”將作為檢查驗收的重要根據。
。ㄈ┙⒖己酥贫,實行雙向承包。建立和完善蔬菜產業發展責任制度和目的考核制度。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務,技術干部包技術”的雙向承包責任制。市政府將把蔬菜生產作為年度目的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區也要完善考核制度,層層簽訂責任狀,認真貫徹目的管理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要做到任務分派到地塊,責任明確到人。
(四)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市農委成立技術專家組,統籌處理全市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健全和完善區、鄉、村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各區要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組,負責當地的蔬菜生產規劃和技術服務;鄉(鎮)以農技服務中心技術骨干為主,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隊,負責本轄區商品蔬菜生產技術服務,聘任村級農技員負責指導本村的蔬菜生產。要依托科技,重視改善產品質量、增長市場競爭力,提高種植效益。要大力推廣“豬—沼—菜”循環經濟種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藥,盡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條件的鄉鎮要逐漸開展蔬菜基地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增長注冊商標,擴大市場份額。
。ㄎ澹┱仙鐣Y金,加大投入力度。貫徹《安慶市城郊蔬菜基地建設獎補措施(試行)》,市級財政每年將從支農資金中安排對全市城郊“菜籃子”工程建設投入150萬元以上,不停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強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同步,各區財政要采用措施,增長本級財政對“菜籃子”工程的投入。市、區每年要爭取新菜地的建設和老菜地的改造項目,對已經規劃的蔬菜基地,各級政府要將其列入基本農田加以保護。要逐漸建立以龍頭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財政支持、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擴大蔬菜設施種植規模,合理引導企業、專業協會或種植大戶資金投向蔬菜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江、浙、魯等發達地區客商在城郊投資建設“菜籃子工程”基地,享有當地企業(大戶)同等的扶持政策待遇。銀行貸款要向生產經營和流通環節傾斜。同步各級各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省的專題資金投入。農民是投入的主體,也是直接受益者,要鼓勵農民增長資金投入。積極爭取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扶持,整合項目資金,改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扎實產業發展基礎。
。┓e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鼓勵和支持工業企業開辦農業企業和參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加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繼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使土地合理流轉向蔬菜種植大戶有,擴大單戶種植規模,發展蔬菜產業專業化生產,擴大商品蔬菜基地規模。
三、加強領導,形成合力,推進蔬菜產業發展
。ㄒ唬⿲嵭小安嘶@子”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各級政府要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增進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來抓好抓實,將其納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制定目的考核措施。各區及農場要成立蔬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貫徹經費,明確責任,負責蔬菜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各有關責任鄉(鎮)要把蔬菜生產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及時處理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狠抓貫徹,保證種植任務全面完畢。
。ǘ┘訌姸酱贆z查,健全鼓勵機制。實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在重要生產環節,市菜籃子工程辦公室要組織人員對各地的蔬菜產業發展狀況進行督促檢查和驗收,并作為市級補助資金的撥付根據。各區也要建立督促檢查制度,加強督促檢查,保證種植任務落到實處。鼓勵科技人員和公職人員參與蔬菜生產經營活動,容許科技人員通過誠實勞動,與企業、農民簽訂盈利提成比例協議。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2
隨著農業生產發展步伐加快,傳統的土地承包經營方式嚴重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千家萬戶的傳統小生產經營模式已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發展需要,為切實加快我鎮蔬菜基地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蔬菜市場需求,保障城市供應,穩定市場蔬菜價格,促進蔬菜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打造“一村一品”的種植發展模式,提高農產品產量及質量,走農產品規;⑹袌龌a業化、無公害化發展道路,提高農民群眾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鎮政府通過進一步探索土地流轉模式,擬在拖腳村及半邊街村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連片種植基地,F結合角奎鎮實際,特擬定角奎鎮蔬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ㄒ唬┲笇枷搿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總體要求,以保障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力就業為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實現全鎮蔬菜產業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管理集約化、產品優質化和市場多元化;積極發展訂單生產,開發無公害蔬菜和綠色蔬菜基地,加大對專業村、專業戶扶持力度;依靠科技進步,穩步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本鎮蔬菜在縣城的市場占有率,促進全鎮蔬菜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ǘ┠繕巳蝿。
根據我縣蔬菜供求特點和角奎鎮地處縣城的地域優勢,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的市場潛力,在角奎鎮拖腳村及半邊街村建立1000畝以上連片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建設項目重點是立足于本縣市場及依托周邊城市市場,在拖腳村、半邊街村大力發展設施栽培和特色、精細品種蔬菜栽培,不斷提高我縣蔬菜產品品質和檔次,逐步擴大生產規模;以優質、快捷、早熟和規模生產的標準占領市場。
二、實施原則。
。ㄒ唬﹫猿忠虻刂埔恕嵤虑笫堑脑瓌t。從當地資源條件和農民生產能力出發,合理規劃布局,確定發展方向、發展模式、主導品種。
。ǘ﹫猿质袌鰧蚺c政府推進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生產結構,組織生產經營。
。ㄈ﹫猿纸y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堅持集中連片發展,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統一規劃,逐步推進,穩步擴大生產規模。
。ㄋ模﹫猿洲r民自主、政策支撐的原則。堅持發動農民、依靠農民,充分調動農民發展果蔬生產的積極性。同時政府出臺扶持政策,促進果蔬產業順利發展。
三、發展思路和目標
。ㄒ唬┌l展思路:圍繞彝良縣今后農業產業的調整方向和發展定位,突出蔬菜產業的生態化、市場化、產業化和高效益。按照“百畝起步、千畝連片、萬畝發展”的要求,在拖腳村重點推進設施栽培,在半邊街村實施連片種植,擴大種植規模,努力建設基地規;⒃耘嘣O施化、生產科技化、品種特色化的彝良縣蔬菜產業發展之路。
。ǘ┠繕巳蝿眨2012年至2013年,在拖腳村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個村民小組投入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在拖腳村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連片基地,在半邊街村整合資金發展3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打造以黃瓜、南瓜、白菜、辣椒、茄子、生姜、折二根、架豆、蘿卜、蔥、蒜、芫荽、馬鈴薯、蓮花白等為主的優勢主導品種,蔬菜基地主要采取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反季節蔬菜栽培技術,大力推廣節本增效、輕簡栽培技術、農機農藝結合技術、無公害標準化生產技術等,使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達95%以上。
四、生產經營模式
為打造好我鎮的'“一村一品”種植業發展模式,帶動產業發展,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民群眾收入,鎮政府2012年-2013年在拖腳村采取以“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打造1000畝以上蔬菜基地。
主要方法是在拖腳村成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由鎮政府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擔任社長,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及拖腳村總支書記為副社長,吸收鎮干部、村兩委全體成員、農民代表及村民小組長等為社員,并逐步帶動群眾加入專業合作社,組織帶動實施拖腳村蔬菜基地建設。鎮政府用上級部門劃撥的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用于租賃農戶土地,統一連片規劃,統一品種,高標準、高規格進行蔬菜種植。農戶根據自愿入股的形式,以土地入股的方式進行合作生產,入股的土地按政府租賃價計算入股資金,按比例進行分紅。同時,鼓勵鎮、村干部入股投入蔬菜基地建設(入股資金不少于1000.00元/人,按比例進行分紅),合作社建成創收并規范管理后,逐步將創收的合作社移交給新的合作社,打造角奎鎮永久性無公害蔬菜建設基地,以帶動群眾發展蔬菜種植。
五、品種類別、播種及茬口
1、早春蔬菜:
主要發展蘿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蔥、辣椒、茄子、黃瓜、南瓜、萵筍作物。其中蘿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蔥等蔬菜,在1月28日—2月10日左右進行直播播種,辣椒、茄子,黃瓜,南瓜、萵筍等在3月10日—20日進行育苗移栽,栽培技術全部采用地膜栽培。
2、夏秋蔬菜:
主要發展白菜、蓮花白、蘿卜、秋四季豆、架豆、折二根,秋馬鈴薯等蔬菜,其中白菜、蓮花白、豆類在5月中旬進行播種,蘿卜、折二根豆類在9月中旬進行播種。
3、冬早蔬菜:
主要發展蘿卜、白菜、馬鈴薯、蓮花白等蔬菜,在9月底前進行播種。
六、實施步驟(主要是拖腳村蔬菜基地)
(一)籌備階段(20xx年8月15日前)
1、擬定實施方案(7月20日前)。通過黨政領導班子會議研究,成立角奎鎮蔬菜基地建設領導組,擬定全鎮具體可行的蔬菜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2、組建技術指導組及生產工作組,制定工作方案、確定篩選種植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編制技術指導方案,編印技術資料,召開項目工作會議,對包村技術人員開展科技培訓等,具體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唐代靜負責組織實施(8月15日前)。
。ǘ⿲嵤╇A段(20xx年8月15日—20xx年9月30日)
1、完成土地規劃及土地租賃工作(20xx年8月31日前)。蔬菜基地由角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鎮、村干部統一進行規劃及技術指導管理,以提高蔬菜基地發展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效益,確保農民產業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拖腳村主要規劃在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個村民小組。由合作社以土地流轉的方式租賃土地1000畝,并與農戶簽定土地租賃合同,一次性或分期的形式付給農戶租金,同時雇傭農民參與蔬菜基地建設,增加農戶勞務收入。其中陸坪規劃280畝、菜坪規劃120畝、云坪規劃100畝、中壩規劃100畝,顏基規劃100畝、蔣溝規劃100畝,新寨規劃50畝、老寨規劃50畝、覃坪規劃100畝,租賃的土地由鎮蔬菜基地建設工作組的人員進行實際丈量,根據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每年600.00元/畝以下、水田800.00元/畝以下的標準進行租賃,租賃時間為一年(如合作社還要租用可續租),租金一年一付,三年內被租地的農戶以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為主。半邊街村由村兩委組織連片規劃,按照政策補償的形式鼓勵群眾發展蔬菜。
2、栽培階段及田間管理階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一是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技術指導組、工作組負責招聘工人進行栽培技術培訓4次,并負責完成整地、育苗、栽培等各項生產步驟;二是由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負責人帶領技術指導組、工作組開展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培訓及指導各8次,組織帶動農戶現場栽培技術觀摩2次;三是完成基地建設及各項相關工作;
3、銷售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ㄈ┛偨Y驗收階段(20xx年11-12月)
進行項目自查和總結,將成功經驗、主要做法向其它村進行宣傳,并向鎮黨委、政府及縣直主管部門進行總結和報告。
七、資金概算
鎮政府在拖腳村用上級部門劃撥的100.00萬元蔬菜項目資金打造1000畝以上連片蔬菜基地,在半邊街村整合農資補貼資金打造連片300畝蔬菜基地,其中半邊街村由村兩委自行規劃,農戶自己栽培種植,政府視情況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拖腳村由合作社租賃土地進行蔬菜基地建設,根據以上情況,將拖腳村蔬菜基地資金投入情況概算如下:
1、租賃土地:根據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600.00元/畝以下、水田800.00元/畝以下的標準進行租賃1000畝,以每畝田地平均價格700.00元計算,預計租賃資金需70.00萬元;
2、購買種子:向上級農業部門爭取給予支持蔬菜種子,預計需種子資金50.00萬元;
3、農家肥。按每畝蔬菜基地需農家肥3000斤,每畝按300元的資金計算,農家肥需資金20.00萬元;
4、地膜:按5斤/畝進行計算,需資金4.00萬元。
5、農藥:預計2.00萬元。
6、小工費用:預計常年請小工30人務工,每個小工每月按600.00元計算,預計需資金21.60萬元
7、工作經費:預計10.00萬元。
預計蔬菜基地共需投入總資金177.60萬元。
八、效益分析
。ㄒ唬┙洕б
目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投資商進駐彝良,帶動農村人口到城鎮就業,我鎮地處縣城中心,加之農轉城工作的開展,促使城鎮人口密度加大,由于蔬菜種植茬口較密,反季蔬菜價格較高,使我鎮發展蔬菜具有較好的區域優勢和良好的市場前景,以目前蔬菜的產量、價格、茬口等進行分析,按每畝蔬菜平均年產值3000斤、每斤蔬菜平均1.00元的價格進行計算,每畝蔬菜年均收入3000.00元,1000畝蔬菜年均收入達300.00萬元,扣除成本177.60萬元,合作社可創收122.40萬元,合作社不但發展了蔬菜產業,而且搞活了蔬菜市場經濟,還帶動了群眾積極發展蔬菜,增加了群眾收入,推動了全鎮經濟的發展。
2、社會效益
由于拖腳村的蔬菜基地僅用農家肥作底,沒有施用化肥,加之用地膜進行覆蓋,病蟲草危害較少,生產出的蔬菜屬于無公害蔬菜,不但減少了成本,還讓群眾吃上了放心菜,減少了群眾發生食物農藥殘留中毒的發生率和生病率,取得了良好的蔬菜基地示范樣板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九、保障措施
。ㄒ唬┘訌婎I導,強化管理
1、成立角奎鎮蔬菜基地種植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負責蔬菜基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制定、實施進度檢查、驗收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技辦公室,由彭德洪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唐代靜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夏禮旺同志為辦公室工作人員具體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領導組全面負責對全鎮蔬菜基地建設的組織領導、部門協調、資金整合、項目調度、會議召集、項目進度、政策落實、督促檢查,總結報告等各項工作,協調縣直有關單位對項目的支持,結合項目實施,制定考核辦法,并簽訂責任,明確獎懲,嚴格考核、兌現獎懲等組織實施工作,領導組下設蔬菜基地建設技術指導組、工作生產組、市場銷售組、紀律督查組。
。1)技術指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具體負責蔬菜栽培技術方案、培訓方案、田間管理指導方案的制定、技術培訓、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指導各項工作。
。2)生產工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村兩委全體成員、相關村民小組組長
具體負責配合蔬菜基地規劃、協調土地租用、物色農民工、組織實施土地平整、蔬菜栽培、田間管理、病蟲草害防治的協調、實施、管理等各項工作。
。3)物資采購及市場銷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經管站工作人員、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全體農技人員、村兩委全體成員。
具體負責蔬菜基地建設過程中種子、農藥、地膜等的物資采購,資金的使用情況,蔬菜成熟后的采收和銷售,資金管理等工作。
。4)督查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負責對工作人員到位情況、工作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進行督查,嚴格操作程序
2、成立角奎鎮拖腳村蔬菜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
社長:彭德洪角奎鎮人民副鎮長
副社長:唐代靜角奎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
王慶國角奎鎮拖腳村總支書記
社員角奎鎮拖腳村陸坪、菜坪、云坪、中壩、顏基、蔣溝、新寨、老寨、覃坪等9等村民小組組長及參與村民。
專業合作社采取政府引導的方式,積極主動帶動農戶發展蔬菜基地種植,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市場聯絡銷售、網絡及信息服務等,在角奎鎮門市上建立自己的蔬菜批發門市,為蔬菜基地建設提供市場銷售場所,逐步創建無公害名牌產品。
(二)建立長效目標考核制度
鼓勵科技人員和公職人員參與拖腳村的蔬菜基地技術經營活動,允許科技人員和其他干部通過誠實勞動,與企業、農民簽訂盈利分成比例合同,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務,技術干部包技術”的雙向承包責任制。拖腳村蔬菜基地實行科技承包責任制,項目實行定經費、定人員、定基地,雙向選擇,競爭承包,有償服務。凡抽調到拖腳村工作的干部,鎮政府將與工作干部簽訂責任狀,認真落實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凡是到蔬菜基地工作的技術干部和責任人,做到任務分配到地塊,責任明確到人。蔬菜基地樣板完成后,工作經費鎮政府按每畝20.00元工作經費兌現責任人和技術干部,車費補貼按每人每月20天計算,每天補貼40.00元。鎮政府將把拖腳村蔬菜基地建設完成情況、集體、個人工作情況納入年終量化考核內容,對在蔬菜產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一定的獎勵;對工作落后,特別是出現蔬菜質量安全事故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處理和問責。
。ㄈ┩晟萍夹g服務體系
鎮政府成立蔬菜專業技術組,以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技術骨干為主,成立蔬菜生產技術服務隊,負責拖腳村蔬菜生產技術服務,統籌解決拖腳村蔬菜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健全和完善鎮、村、組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并邀請縣農業局蔬菜種植專家到拖腳村指導的蔬菜生產。依靠科技,注重改善產品質量、增加市場競爭力,提高種植效益,蔬菜基地大力推廣“豬—沼—菜”循環經濟種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藥,盡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逐步開展蔬菜基地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增加注冊商標,擴大市場份額。
。ㄋ模┱仙鐣Y金,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20xx年鎮政府把發展蔬菜產業作為促進全鎮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措施來抓好抓實,20xx年至20xx年,我鎮用上級部門劃撥的蔬菜項目資金100.00萬元資金,加大對蔬菜基地的投入力度,在拖腳村建立蔬菜基地,并加強對產業發展投入資金的規范管理,努力提高項目建設質量,提高產業建立和完善蔬菜產業支持政策保障體系,保持產業政策的連續性和到位率,發揮本級政府發展產業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逐步建立以龍頭企業和農民投入為主體,財政支持、信貸扶持的投入機制。擴大蔬菜設施種植規模,合理引導企業、專業協會或種植大戶資金投向蔬菜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發達地區客商在城郊投資建設“菜籃子工程”基地。農民是投入的主體,也是直接受益的對象,要鼓勵農民增加資金投入。積極爭取農業、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扶持,整合項目資金,改善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五)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
鼓勵和支持企業創辦農業企業和參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繼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使土地合理流轉向蔬菜種植大戶傾斜,擴大單戶種植規模,發展蔬菜產業專業化生產,擴大商品蔬菜基地規模,使蔬菜產業的發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
(六)強化服務,為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1、技術服務。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除采用推廣行之有效的發放技術資料、明白紙、辦培訓班等方法普及推廣蔬菜技術外,還要強化蔬菜專業合作社協會工作,加強菜農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學習,提高農民自我服務意識;根據蔬菜生產季節,邀請市、縣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采取先調研后講課的形式,有針對性的進行技術指導。大力引進、推廣實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不斷提高科技含量。切實提高蔬菜的四季生產能力。強化技術培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對蔬菜技術人員和菜農進行培訓,力爭在3年內,使每個示范園都有一批科技帶頭人,每戶菜農都有1名技術明白人。
2、銷售渠道服務。一是充分發揮蔬菜專業合作社的作用,開展廣泛的中介服務,吸引外地客商到角奎鎮販運蔬菜。二是充分利用農業信息網絡平臺進行宣傳,搞好網絡信息服務,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宣傳和銷售。
3、市場服務。一是在鎮便民服務大廳建立銷售點,將成熟的蔬菜產品以低于市場批發價0.50元—1.00元的標準批發給零售商進行銷售;二是積極籌措資金在蔬菜集中銷售區建立蔬菜批發市場,為蔬菜交易及時提供場所和舞臺。
4、搞好其他的相應服務。如打造品牌,整合銷售,拉長蔬菜產業鏈條等,有力地促進我鎮蔬菜產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ㄆ撸┟鞔_紀律,加強督查
為確保蔬菜基地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各相關村、鎮直各部門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鎮黨委政府的安排,明確紀律,加強協調,密切配合,扎實開展好此項工作,鎮政府成立的督查組將定期不定期地對此項工作進行督促和檢查,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年終量化考核內容,作為年終評先樹優的依據。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3
X鄉為認真落實《X市農業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產業興旺的實施意見》(X農發【X】56號文件精神,進一步發揮X鄉蔬菜生產基地優勢,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保障市場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xx鄉有8個村56個村民小組,9606人,常年種植面積有55畝。結合X鄉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根本目的。X鄉生態優越,屬中緯度內陸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海拔在720-18米之間,以山地盆地為主,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5.4°C,年均降雨量14毫米,年均日照9小時,年均無霜期285天,土質、氣候適宜蔬菜種植,且村民有種植蔬菜的傳統。目前,X區絕大部分蔬菜都依靠X周邊供應,X鄉1150畝綠色蔬菜基地的建設將改善X區蔬菜供求矛盾。X鄉計劃加強蔬菜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田間工程、生產設施;加強技術培訓,印制栽培技術手冊等。蔬菜產業的發展,促進X鄉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能夠充分發揮X鄉悠久的蔬菜生產傳統及氣候條件和地理優勢,
形成新的農業支柱、高效產業?梢暂^大幅度的提高農戶的人均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同時隨著X主城區的不斷擴大,蔬菜需求量不斷增加,蔬菜基地蔬菜的上市,可以有效的平衡市場蔬菜價格,豐富市民“菜籃子”。X鄉將全面推廣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推廣施用有機肥料、蔬菜專用有機肥、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從而有效的控制農業投入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二、實施計劃
X鄉蔬菜種植基地主要計劃集中在X村、X村、X村,種植面積在1150畝以上有機蔬菜: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加快土地流轉,積極培育有機蔬菜基地,引導蔬菜種植向產業化、專業化發展,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三、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鄉黨委書記X、鄉長X任組長,副鄉長X任副組長,包村干部(X)、X(農技員)X(畜牧員)、村長(X、X、X)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技服務辦公室,由X、X負責日程工作。
2.加強協作形成合力。全鄉干部通力合作,與村干部一起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確保1150畝蔬菜落到實處,按照“健全基層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完善基本制度、落實基本保障”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取得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能力辦事的效果。
3.突出工作重點。在抓好農業傳統型、基礎型產業的同時,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綠色蔬菜產業的培育上。
一是依托現有專業合作組織,建立現代管理制度,規范合作行為。
二是以基地建設為突破,示范引導農民自主投入。通過全力打造全鄉特色產業新亮點,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產業集群新格局,走綠色蔬菜發展產業化、專業化道路。
三是通過積極推動農村土地流轉,著力增強農村自我發展能力。
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土地流轉。鼓勵鄉內外能人投資綠色蔬菜農業開發,以承包、租賃、土地入股等形式,推動農村土地適度集中,不斷解放農村生產力,千方百計促進農戶增收。
4.以技術培訓為手段,推行科技致富成果。
一是以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強農富民為目標,全面實施X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不斷增強農民的創業能力和致富能力,為我鄉綠色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員的指導服務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對綠色產業全程技術服務,加快我鄉產業現代化進程,把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優勢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網絡優勢更好地結合起來,幫助和指導農戶依托專業合作社發展綠色蔬菜產業。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4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決策部署,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按照“增夏糧、擴油菜、提質量、升效益”的總體要求,依托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公路沿線、高產壩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積極推進馬鈴薯、小麥、雜糧種植和油菜擴面增效,打造更高質量、更強競爭力的農產品,全面提高秋冬種生產效益,推動全縣秋冬種農業生產工作穩步發展。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力爭完成秋冬種播種面積27.01萬畝,其中:夏糧面積8.3萬畝、油菜面積5.71萬畝、蔬菜面積13萬畝。
三、工作重點
。ㄒ唬┛茖W抓好種植規劃?茖W規劃秋冬及明春農業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小麥、馬鈴薯、雜糧雜豆種等糧食生產規;、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立足壩區,分側重、分層次加快壩區建設及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針對發展較為成熟的壩區和產業,繼續擴面培育,持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針對種植規模散、雜、面積較小的壩區和產業,加快土地流轉,選準產業,提高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時機,重點加強“一線三區”(高鐵、高速、國道、省道、縣道及城市干道等主要交通沿線和壩區、農業園區、風景名勝區)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堅定不移防止耕地“非農化”和“非糧化”,杜絕耕地撂荒,建好糧油生產基地、銷售渠道和利益聯結機制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產業持續發展,確保糧食安全。
。ǘ┖葑デ锒炯Z食生產。突出重點作物,拓展發展空間,強化工作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在馬鈴薯、小麥和雜糧種植上下功夫,做好區域布局,擴大種植面積,提高作物產量,確保糧食安全生產。一是在馬鈴薯種植上,根據耕作制度和產品用途擇優選擇品種,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稻油”水旱輪作、旱地分帶間套作等種植綠色高效耕作制,提高產量水平。把好種薯質量關,引導農戶選擇生育期適宜、適銷對路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加強種薯質量監管,做好種薯調運、脫毒種薯推廣等工作,加強田間管理,搞好病蟲害防治,確保夏收馬鈴薯安全生產,滿足市場需求。二是在小麥種植上,充分利用“馬場水磨面”的品牌有優勢,抓住秋冬種有利時機,擴大小麥種植面積,積極發展多種優質專用小麥,重點推廣抗白粉病、銹病、耐瘠抗倒、豐產性好的品種,同時根據加工企業的需求種植適合加工、釀酒等專用小麥品種。三是在雜糧種植上,充分利用氣候和環境優勢,根據市場需求種植大麥、蕎麥、燕麥等雜糧,生產綠色產品,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ㄈ┩七M油菜擴面增效。擴大油菜種植面積,提高油菜種植技術與指導力度,推廣油菜機械化、輕簡化、高效化種植,降低生產成本。積極打造油菜種植示范樣板點,掛牌試點油菜種植保底訂單模式,積極推廣“稻油”輪作“菜油兩用”“一菜多用”等種植模式,重點發展低芥酸、低硫酸“雙低”品種,以及高產、高油、高油酸“三高”新品種,大力推廣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技術。積極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加強油菜多功能開發利用,實現油菜油用、菜用、花用、蜜用、肥用和飼用等“一菜多用”的用途,因地制宜拓展油菜多種功能,促進油菜保質保量、提質增效。
。ㄋ模┳龊们锒揪C合開發利用。立足大農業、大生態發展理念,加大秋冬季農業綜合開發利用,統籌安排糧油生產、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等各項工作。加大冬閑田土綜合利用,防止土地撂荒,大力發展豌豆、胡豆等種植,實現用地養地相結合。一是把加綠肥種植同耕地保護、化肥減量化行動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等相有機結合起來,把發展綠肥等豆類種植作為改良土壤、提升地力,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質量,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有效措施落到實處。合理安排,專用、兼用綠肥并舉,積極擴大種植范圍向果、茶園拓展,推廣田間套種紫云英、光葉紫花苕、決明子、箭豌豆、肥田蘿卜和綠肥專用油菜等綠肥品種,全面提升耕地質量。二是在牧草種植上,充分利用冬閑田土,搞好秋冬季農田種草,大力發展黑麥草等優質飼草種植,提高優質飼草供給率。三是在蔬菜種植上,與產業發展目標相銜接,按照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和區域布局,提高種植水平,建好“菜籃子”基地,確保今冬明春市場供應。
(五)抓好各類要素保障。提前謀劃種苗和農資保障工作。充分發揮縣鄉供銷社和農資供銷商的作用,采取集中采購、集中配送等方式科學調度農用物資儲備。繼續抓好農資打假工作,保障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結合秋冬種工作和全省持續開展“冬季充電”的有利契機,分批開展基層業務骨干和企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切實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特別是病蟲害防治工作,提前開展技術指導。搶抓全省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業水利設施建設三年大會戰機遇,根據區域內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制定基礎設施配套區域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進一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六)持續提升農產品品質。加快土地集中連片流轉,大力推廣“林地經濟”“立體種養”等農業優良組合模式,提高土地復種指數、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實現“一年多季”“一地多收”。加強普定縣農產品品牌培育,抓好農產品品牌營銷,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國、全省知名的優質區域公共品牌,提高主導產業、主打產品附加值和影響力。持續強化資金支持、科技服務、農業設施“三個保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幫扶、東西部幫扶資金、現代化發展基金等政策支持。堅決落實高標準農田剛性建設任務,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增強農業生產和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發揮農機行業協會和農機合作社作用,加快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提高秋冬種進度和質量。積極鼓勵農業加工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力量合作,加快精深產品的研發,延長產業鏈,不斷突破現代農業發展瓶頸。
。ㄆ撸┳ズ卯a銷有效銜接。提前謀劃好明年的產銷對接工作,多推介、多交流,爭取更多銷售渠道,爭取更多訂單。積極拓展省內省外市場,發揮好流通龍頭企業、農村經紀人、農村電商銷售三大主力軍。有效利用扶貧產品銷售專區、花都對口幫扶協作,持續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青島等省外市場。利用招商引資、農產品推介、旅游宣傳等營銷渠道和平臺,多形式開展農產品品牌宣傳推廣,切實提高普定農產品知名度。繼續推動農產品“七進”,擴大本地農產品市場占有率,解決種與銷的難題,確保種得出、賣得好,保障農民的利益。
四、保障措施
。ㄒ唬⿵娀M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抓好秋冬種工作的重要性,把秋冬季作為統籌推進明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把秋冬種生產作為全年農業特別是糧油生產的重要工作來抓,結合農業發展新形勢、新要求,認真謀劃秋冬種農業生產,合理布局,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部署,推進農業精細化管理,確保全縣糧油保障安全。各鄉(鎮、街道)要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以上率下,層層抓好落實,加強統籌協調,全面完成今年秋冬種工作任務。
。ǘ⿵娀繕寺鋵崱8鬣l(鎮、街道)要早安排、早部署、早準備、早落實,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要將各自的秋冬種目標任務,特別是夏糧任務分解到村,村落實到戶,夏糧生產實行臺賬和圖斑化管理。
。ㄈ⿵娀ぷ鞔胧。各鄉(鎮、街道)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落實工作責任,抓好每一個關鍵環節,積極開展農技培訓,搞好防災減災,加強農資市場監管,確保秋冬種農業生產取得實效。各有關部門要落實好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農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農田建設和耕地質量管理等項目,保障秋冬種的資金和物資需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深入秋冬種生產第一線,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指導和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形成上下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合力。
。ㄋ模⿵娀麄饕龑А8鬣l(鎮、街道)要深入村、組、農戶,采取召開群眾會、小組會、院落會和上門動員等多種宣傳方式,加大秋冬種糧油種植的宣傳力度,做深做細農戶思想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引導農戶發展特色高效產業,激發和調動群眾參與秋冬種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強化工作調度。縣農業農村局要對各鄉(鎮、街道)秋冬種工作進度、任務完成情況、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土地撂荒等進行調度。各鄉鎮(街道)要明確專人負責,認真摸排和掌握秋冬種農業生產情況,搞好工作調度,總結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事例和經驗做法,及時反映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為黨委、政府提供參考意見。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5
為貫徹落實全市xx項目建設年xx活動安排部署,充分發揮項目建設在加快發展速度、加快產業轉型、加快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根據《株洲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的通知》(株政辦函〔20xx〕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的力量,形成合力,著力解決制約項目用地、融資以及建設環境、服務效能等存在的問題。集中包裝策劃一批事關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實現儲備項目的滾動開發,重點籌劃一批單項投資10億元以上重大前期項目;推進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實現早日竣工投產達效,確保全縣重大建設項目年度完成投資億元以上,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過50億元;廣泛籌措項目建設資金,著力用好國家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激活民間投資,全力爭取國家及省市專項資金。
二、工作重點
、遄鰧嶍椖壳捌诠ぷ鳌8骷壐鞑块T要對xxxx項目庫和各部門專業項目庫逐一進行落實,抓緊規劃論證,完善相關條件,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明確項目選址,落實土地預審,開展環境和節能評價,搞好項目立項等前期工作,成熟一批、開發一批。搶抓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長株潭xx退二進三xx戰略和沿海發達地區新一輪產業發展集聚機遇,瞄準市場和尋找政策機遇,力爭今年6月底以前對原有項目庫進行認真梳理,新增和滾動開發一批項目,形成一批項目前期資料充實,建設條件具備,能夠指導xxxx期間項目爭取及招商引資的項目庫。全年做實5個以上單項投資過10億元、10個以上投資過億元的項目前期工作。
㈡全面參與市xx十大xx主題活動。認真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加強部門聯動,協助辦理立項、征地、報建等相關手續,推進項目集中開工,重點解決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參與xx銀企對接會xx活動,籌措項目建設資金,積極參與全市xx問題集中銷號月xx、xx重大前期項目推廣會xx、xx項目集中竣工月xx和xx項目考核和鄉鎮項目投資競賽評比xx活動。
、鐝娀乇U。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從嚴控制項目投資強度、建筑密度、綠化率、附屬設施用地比例等關鍵指標,挖掘土地潛力,促進土地可持續利用。加大土地報批、土地征拆、土地儲備、土地出讓工作力度,力爭全年報批土地4000畝以上,確保全縣重點工程、重點項目、企業發展土地有效供給。主動適應國家宏觀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調整的新形勢,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政策對我縣的適當傾斜,多措并舉緩解項目建設資金矛盾。搭建銀企合作平臺,完善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引導鼓勵各類資金投入十大產業項目、十大基礎工程、十大民生實事和xx四創四化xx建設。
、璺e極參與全市xx鄉鎮項目投資競賽xx活動。組織各鄉鎮全方位、多領域爭項目引資金,提高全縣鄉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水平。完善鄉鎮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辦法,著重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引進、項目開工建設等三個方面開展全縣鄉鎮項目投資競賽活動,形成上下齊抓項目工作合力,積極爭取株洲市年度xx二十佳xx項目投資鄉鎮,掀起我縣新一輪項目建設高潮。
三、工作步驟
、迩捌跍蕚潆A段(20xx年1-2月)
組織申報省市重點項目,擬定全縣重大前期項目和重大建設項目名單,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機構。
㈡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3-12月)
積極參與全市xx十大xx主題活動,實施重大項目月調度,季講評,年考核。
月份參與全市xx項目集中開工月xx活動,力爭3月份全年新建項目開工三分之一以上20xx年最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范文20xx年最新建設項目實施方案范文。
月份參與全市xx現場集中辦公月xx活動,集中解決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存在的突出問題。
月份參與全市xx重大項目現場經驗交流會xx活動。
月份參與全市xx項目現場講評xx活動。
月份參與全市xx銀企對接會xx活動,促進銀行與企業深度對接,籌措項目建設資金。
月份組織xx三個十工程攻堅戰xx活動,推進全縣十大設施、十大產業項目和十大民生事業項目建設。
月份參與全市xx問題集中銷號月xx活動,集中解決每月項目調度累積的問題。
月份參與全市xx重大前期項目推廣會xx活動,將開發儲備的重大項目進行深度包裝,面向全社會推介。
月份參與全市xx項目集中竣工月xx活動,力爭11月份全縣重大項目竣工40%以上。
月份參與全市xx項目考核和鄉鎮項目投資競賽評比xx活動。
、缈偨Y表彰階段(20xx年2月)
召開總結表彰大會。總結經驗,研究建立持續推進項目建設長效機制。
四、保障措施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為加強對全縣項目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株洲縣項目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常務副縣長任常務副組長,各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縣政府辦、縣監察局、縣發改局、縣經信局、縣招商局、縣農辦、縣科技局、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縣法院、縣財政局、縣國土資源局、縣住建局、縣規劃局、縣環保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商務局、縣xx等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由縣發改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下設xx一室四組xx:即辦公室、宣傳組、調度組、檢查考核組、環境保障組(相關職責見附件3)。通過新聞媒體加大對項目建設的宣傳報道力度,集中一切力量開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形成良好的氛圍。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積極主動爭項目,想方設法引項目,千方百計上項目,集中精力抓項目,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6
一、活動目的
為了讓學生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開闊視野,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活動要求
1、各班根據本班實際情況,自己設計一些游戲活動環節,讓大家了解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變化。
。1)、一、二年級,老師可以引導同學們看看花草樹木有什么變化,引導他們發揮想象力;
春游結束以后,畫畫自己眼中的春天,以及同學們在一起游戲的情景。畫畫一律用a3紙大小的畫紙,每班并于第x周星期x上交x份優秀作品。另外還可以進行猜謎語,唱歌,朗誦古詩等活動。
(2)、三、四年級進行一定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做一些體現團隊精神的.游戲。同時觀察春天到來了,植物、天氣的變化,去尋找春天的特征,在同學們的畫筆下體現出美麗春天的特征和景象。畫畫一律用a3紙大小的畫紙,每班并于第九x周星期x上交x份優秀作品。
。3)、五、六年級可以根據公園內的景物現場即興口頭作文表達,抒發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還可以進行智力問答、知識競賽等;顒咏Y束后,每位同學寫一篇有關“寫景狀物”的作文,描述春天的景象,以及在公園的所見、所聞,或者是記述根據所看見的某一現象所聯想到的社會問題等。
2、師生可以自行選擇去烈士陵園進行掃墓活動,如果去進行掃墓,同學們可以自備一些鮮花,向烈士們敬獻鮮花,在掃墓過程中大家要嚴肅對待,按照祭掃程序認真完成。
三、安全要求
1、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
組員:(副校長)(教導主任)卿(副教導主任
2、活動總指揮:
聯絡員:
車輛安排指揮:
4.安全注意事項
a、請老師務必落實安全措施,乘車時不能伸手或頭往窗外,不能在車上追逐或大聲喧嘩,學生必須盡可能地坐下,不要站立;學生離隊班主任必須掌握。如有突發事件,班主任首先報告所屬年級的安全領導小組成員;由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協助處理。
b、請各班主任根據少先隊的需要盡可能安排活動的節目,讓學生在活動期間充分、積極地參與一些有益活動;教育學生注重衛生,學會節約。
c、一至三年級從金山公園回校時間為下午三點,四至六年級從新昌公園回校時間為下午四點。
d、班主任與跟班教師在有突發事件時要第一時間進入現場,并采取措施盡快減少危害的繼續。
e、有突發事件,先要積極協助處理;重大事故要及時上報學校領導。
f、事發地點的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與班主任首先指揮學生采取自救措施,并采取措施盡快減少危害的繼續;學校應急小組開展搶救工作,工作小組盡快制定方案,終止危害的發生。
四、車輛安排
上車順序:每班一輛車,從六年級開始上車。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 17
一、目標任務
20xx年全鄉小麥總計劃播種面積為1.5萬畝,比上年增加1.23萬畝。根據冬灌、整地、種植習慣集中連片安排種植基地,加大優質早熟品種示范推廣,充分發揮光熱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麥后復種大豆、油料、蔬菜、飼草,擴大麥套玉米,提升春麥綜合效益。
二、合理確定種植田塊
立足灌水條件,堅持應灌盡灌、能早則早,扎實做好春小麥播種工作。一是在已經冬灌的.前提下,提早落實好種植田塊,做好種子、化肥、農機具等物資準備,適時整地提墑播種,確保小麥種在適播期內,實現一播全苗、苗齊苗壯。二是在高效節水基礎設施完備的區域,鼓勵引導群眾優先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種植方式擴種春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產量和品質。三是引導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種子企業、加工企業與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土地流轉、代耕、代種、代管、租賃、入股等方式參與生產,帶動集中連片種植,實現規;、標準化、集約化發展。
三、科學選擇種植模式
(一)麥后復種。積極發展麥后復種蔬菜、大豆、飼草等一年兩熟模式,增加小麥種植綜合效益,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合理利用鄉鎮代管已征收土地或復墾地,在滿足灌溉條件下,安排種植春小麥。
(二)麥套玉米。加大宣傳引導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勵農戶恢復擴大麥套玉米種植。同時,做好灌溉用水保障工作,確保麥套玉米種得下、穩得住。
(三)發展規;a。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核心,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鼓勵通過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訂單生產、共建基地等方式,帶動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合作組織、農戶等創建品種優、技術優、管理優、品質優、價格優的“五優”春小麥生產基地。
四、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區市政策支持,提高春小麥良種化率和綠色發展水平,提高春小麥單產和品質,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五、強化措施落實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勝利鄉春小麥種植協調推進小組,全面推動落實春小麥種植任務落實。
(二)加大督導考核。將擴大春小麥種植納入各村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建立以結果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客觀評價實施成效。各村要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高質量推進勝利鄉擴大春小麥種植工作任務落實。
【蔬菜種植基地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蔬菜種植項目實施方案(通用11篇)10-03
基地實施方案07-28
基地蔬菜配送方案(精選13篇)07-01
實踐基地實施方案10-31
勞動基地實施方案10-20
大棚蔬菜實施方案11-12
義務植樹基地實施方案08-11
師德基地校實施方案09-08
勞動實踐基地實施方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