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傅雷家書》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
前幾天在網上書城我發現了一本名叫《傅雷家書》的書,“家書”應該是作者寫給家人的信,帶著幾分好奇,我把它列為了我的床頭書,幾日品讀下來,讓我感觸頗深,很幸運自已可以在這個年紀,剛好在讀這本書。
在這本書里,我讀到了兩個字——愛與孝。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對兒子的愛,傅聰從小是在傅雷的嚴厲管教下成長的,因為父母都希望自已的孩子長大后成才,或許傅聰沒有被傅雷寵愛的童年,但傅雷對他嚴厲的愛,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聰剛出國學習的日子里,相信他是很不適應的,畢竟第一次離開父母這么遠,但傅雷給他寫信,他以這種方式告訴傅聰,父母還是在你的身邊的,這會給傅聰那孤獨的心莫大的慰籍,會讓傅聰有一種父母與他天涯若比鄰之感吧。
在傅聰小有成績之時,傅雷如良師益友般,告訴傅聰不能驕傲,好讓傅聰明白要繼續學習新的內容,提高自已,為他日后更大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指引。雖然傅聰不常常回信,但傅雷仍孜孜不倦地給傅聰寫信,在其中我們不難感受到父母對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的愛,只求為子女多付出一點,而不求子女有什么回報的愛。
其次,我想說一說“孝”字,當我讀完整本書后,覺得是令我特別感慨的地方,傅聰給父母的回信可能實在是太少了,特別是他剛剛出國的'那段時間,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傅聰時常是幾個月都不回一次信的。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又與父母離的如此之遠,幾個月不回信,這是在我看來傅聰做的不好的地方。
傅雷和妻子走得是如此突然,沒有給傅聰留下盡孝的機會,日后傅聰也是會有遺憾的吧。隨著我們一天天的長大,父母也將一天天的老去,我們與父母的距離,也越來越大了。父母仍然是關心我們的,或許只是我們感覺不到罷了。我覺得即使我們再忙,都應該時不時地抽出點時間陪一陪父母,,哪怕只是一句電話里噓寒問暖的話,也會讓父母感到欣慰吧。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想去盡孝,才想去關心父母,不要像傅聰一樣,留下遺憾。
很慶幸讀到這本書,讓我從傅雷的角度看到父母對自已的愛,可以讓我知道更多自已應該做的事。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800字9
《傅雷家書》,翻譯家傅雷與兒子傅聰的信。在這里,傅雷和夫人毫無保留地表達了自己對傅聰的關心和愛。傅雷父子像朋友般親密一起討論音樂和藝術,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在傅聰陷入低谷時,傅雷和夫人給了他無限鼓勵。
傅雷在與兒子寫信時毫不吝嗇自己的語言,把想說的都說出來,非常詳細。傅雷在給傅聰的信中說到,自己把他當成討論音樂、藝術的好對象。所以他們之間才會無話不說吧。還有一封信中寫道:“和你的話是說不完的。”這樣的關系多么令人羨慕。
大概在每封信里,傅雷都會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想念吧不用管其他,只和兒子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也不用遮遮掩掩的。在這本書里能看到濃濃的父母愛。能培養出大鋼琴家,跟傅雷家優越的條件想必有很大的關系。當然,跟家教也有關系。在那個年代下,他們家的條件和教育都是屬于頂尖了吧。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才使得傅聰童年生活枯燥無味,只能一直練琴而不能像其他小孩那樣快樂地玩耍嬉鬧。雖然童年的不幸造就了未來的成就。傅雷家的教育雖嚴,但不死板。比如,在彈鋼琴上,傅雷很支持傅聰盡情發揮,還和他一起討論。這說明傅雷是尊重孩子的,而不是讓孩子只許規規矩矩聽他的話。傅雷的教育方式值得每一個家庭學習、借鑒。
這本書能讓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傅雷家的氣氛。傅雷與兒子常常寫信,這樣遠在他鄉的傅聰能時刻感受到父母的愛,能輕松一些。可以看出,傅雷與傅聰都對音樂有著強烈的愛好,因為他們信中關于音樂的事占了很大一部分。這更使得他們間有話題可聊,有說不完的話,感情更深。又有多少人,跟父母沒有話題聊,與父母日漸疏遠,直到父母離開才追悔。
《傅雷家書》肯定不會是普通人家所能及的。翻譯家傅雷與夫人都是有知識的人。朱梅馥活到老學到老,堅持努力學英語。這個家真是充滿了文藝氣息呢。
看了《傅雷家書》,更希望能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了。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2
每個人都經歷過父母的善良和教導。看了這本家庭書,感覺是另一種教學,好像找到了另一種家長的兒子,是大多數孩子體驗不到的。那些家書,像一次次珍貴的推心置腹的傾訴,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看完《傅雷家書》,我真的被傅雷對生活的認真和對孩子的關愛感動了。家庭書籍從事業和生活藝術到吃飯穿衣花錢,什么都管。父母可以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學藝術的,尤其是學鋼琴的,可以學習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對解放初期到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從傅雷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書里的話可以看出,傅雷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是指自己。傅雷要求兒子樹立三個原則:不要對祖國說對不起,不要對祖國做對不起,不要進入自己的國籍。愛兒子教兒子的精神是感動的。
有些人認為字母是最真實、最自然、最誠實的詞。是的,因為所有寫出來的文字都是當下的想法,想法去哪里,文字就去哪里。給親戚寫信時尤其如此,他敢于分析自己,在孩子面前認錯,從自己的經歷中給出經驗教訓。所以,我想讀傅雷的書。我們讀的應該是傅雷本人。傅雷還因材施教。在傅聰的音樂教育中,他最初強調技巧,然后反復要求他真正理解作品本身,也就是他總是從“為什么”的角度去思考看事物的本質。傅雷自己教育孩子的思想體驗也在不斷提高。我們在傅雷身上看到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思想。高貴的父母造就成功的孩子。傅雷和他的妻子辛苦了一輩子,兩個孩子都很成功。父母對我家書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之間真誠的交流,字里行間溢滿的情意,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示。
看了傅雷的書,我學到了很多,也更了解我的父母。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育性的書,更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和孩子距離的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3
看過全文,猶如跟傅雷老師對話一樣,一個生動形像的傅雷展現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親,在對我進行諄諄教導。對傅雷老師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師的愛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經看過劉庸老師寫的《肯定自己》,也是對兒子的告戒,從字里行間里面體現出了劉庸老師對兒子的疼愛。兩本書表現的都是對兒子的疼愛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們本質上卻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書》告訴我們的是怎樣把握自己的心態,怎樣把自己的學業、事業發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訴我們的更多的是開放的思想,以及獨立的觀念。
接觸傅雷老師的《傅雷家書》我就體會到了,一種中國傳統的但又包含先進的思想。我很欣賞傅雷老師告訴兒子的`學習的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歡傅老師對兒子情感的宣泄,與劉庸相比,傅雷明顯得比較含蓄、保守。
從書中我體會了父母對我含辛茹苦的養育,他們辛辛苦苦的工作,為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我在一個舒適的場所學習,用功努力,能為將來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過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們辛苦了!而我們還總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強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顧,一意孤行。其實到最后吃虧的還是我們!沒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其實,說白了就是沒有學問,哪能掙得鈔票?沒有鈔票又能從哪吃飯啊?我想,我們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學習,回報他們!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感悟如何寫
《傅雷家書》顧名思義是傅雷所寫的一封封家書,是給傅雷的一封封家書。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傅雷與傅聰談論藝術與人生,為傅雷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
在我閱讀這本書時,我被傅雷父子的情誼深深打動,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相關的書籍;傅聰忙于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時,傅雷常勸傅聰勞逸結合。這些極為普通的行為飽含傅雷對其子的愛,使身在國外的傅雷不會因對父母的依賴而放棄學習工作。
傅雷與傅聰一起討論藝術,詢問傅聰的感想,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傅雷教導傅聰遇難事不要放棄,多虛心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成功時保持虛心,失敗時保持信心,這些因素都造就了傅聰的成功。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著比過去更好的條件,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相信,即使沒有父母的告誡我們也能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為創造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傅雷寫給傅聰的一本書,名叫《傅雷家書》。
里面從不講授別的,全是傅雷對于一些問題上的感想,以及對于傅聰的教育進行了自我批評。“為什么自己對傅聰那么嚴?”,這成了他的一大主要想法。
跟其他的一些書對比,傅雷還是更深一些。《親愛的安德烈》一書中,安德烈曾經對母親說過的話,他母親都記下了并記錄在書上。傅雷不一樣,他并沒有寫任何傅聰說的.。
再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我的母親曾經對我也十分嚴,每次她一罵我我就會暗地里反抗。傅雷會反思,可我認為反思有可能不是真的,只是哄騙一下。而且我實在不愿意聽那些啰啰嗦嗦的話。我想要聽的一句話是:“孩子,我們都有問題。”
傅雷先生寫的談各種事我都十分愛聽,并且我已經感受到了來自一位父親對于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的真誠,這本書的任何一人都有些不對的地方,他們都改了。而且,談西方文化,談國事,每次都是反省深刻。
傅聰不是無錯,只不過被傅雷先生掩蓋住了一些。在本書中,傅聰作為一名旁觀者明顯不可說話,但任何人心中是明白的。傅聰可以出名離不開的完全是傅雷的教導。
如果讓傅聰寫一遍,他會將主題偏向于“謝謝你,父親”為主題,中間會少少的出現“爸爸,我認為你這樣不對”之類的的句子。因為傅聰留學在外,不知道他有沒有看一個在自己小時強硬的父親,變成一個承認錯,反省深的父親。
“我和你媽媽都十分想你”這樣類似的話,傅雷心中,信中爸爸也許更重要。在傅聰長大后“強硬”的父親,開始用溫柔的語句,與兒子談對于西方文化的所有理解,莫扎特這樣有名的鋼琴家被傅雷評論了一番。書信越往后越悲劇,傅雷先生得了大病了,在傅雷先生看來不算什么,傅聰看了一定“淚落千尺”,得了大病的父親也不忘與自己每天聊會特殊聊天。
不止傅雷這樣做,好多人都這么做。我母親就是這么一個人。一天聊一會天兒。不久前我去蘭州青海地區玩,我的媽媽干著大活,每天九點才可以回酒店(當時媽媽在外地工作),也不忘為我寫上一封信,D1,D2,D3...
一天一封雖說名字古怪:“回來算總賬”這類名字出現過。見到這個我十分開心,這包含了家長對孩子獨自出行(我是參加了一個夏令營)的一種關心。
不論傅聰或是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對我們的關懷。
對于傅聰,我十分敬佩;對于傅雷,我十分敬仰。感謝你們留下這么好的作品,讓世人見證一對父子創造的奇跡。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5
如何做人是傅雷教育兒女的重中之重,他將為人視為從藝的基礎。家書的字里行間透露出傅雷的諄諄教導:“人人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約束,又怎樣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Human(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家××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家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
“真誠是第一把藝術的鑰匙,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真誠的‘不懂’比不真誠的‘懂’,還叫人好受些。最厭惡的莫如自以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誠,才會有虛心,有了虛心,才肯丟開自我去理解別人,也才能放下虛偽的自尊心去理解自我。”傅雷反對不懂裝懂的自欺心理,崇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虛心求學態度。有一次談及傅聰與杰教師時,他給兒子寫道,“你能繼續跟杰教師上課,我很贊成,千萬不要駝子摔交,兩頭不著。有個博學的教師指點,總比自我摸索好,盡管他有些見解與你不一樣。但你還年輕,musicalliterature的接觸真是太有限了,樂理與曲體的知識又幾乎等于零,更需要虛心一些,多聽聽年長的,尤其是一個scholarship很高的人的.意見。”傅雷在兒子的一次成功86演奏之后贊賞道:“我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他期望兒子謙虛謹慎,進取奮進,不怕挫折,不怕失敗,不怕打擊,他說:“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還是學習上的
——打擊;從此以后你能夠孤軍奮斗了。”在談及失敗與錯誤時,他說:“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人一輩子都在高潮與低潮之間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可是分使你緊張,低潮可是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而已。”“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反窺現實,我們不禁感嘆,傅雷精神影響深遠,倘若現今的我們,尤其是年輕一代能真真領悟傅雷精神,更上一層樓的和諧就指日可待了!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6
在琳瑯滿目的書本中我一眼看中了這本書。對于家書,我的感覺是很陌生的,在我的印象中,我從來沒有收到過家人的一封信、一封家書。在當代科技飛速發展的世界,人們的聯系往往通過一部手機就能做到,口頭直述成了絕大多數人的交流的方式。
對于家這個詞,似乎很多人都還沒有真正的理解它。雖說我常在作文中寫道“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心靈的創口貼”,“家是冬日里的陽光”,但我自己對家這個詞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物質上。家就是包含我們吃喝住玩的一棟房子。而在《傅雷家書》還本書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是什么樣的,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書的溫暖與厚重。
代序是傅雷簡述傅聰的成長歷程。傅聰小時候其實并不是個聰明的孩子,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極高。后來,他苦心訓練,在肖邦比賽上讓西洋人對傅聰這位中國人的演奏嘆為觀止,最后成為了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在這些平鋪直述的語言中我感受到了傅雷的自豪,這是他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孩子。
第一封家書是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講的是傅聰離家時傅雷一家依依不舍的場面。大家站在火車站臺上都哭成了淚人兒,“媽媽隨時隨地都想哭——眼睛已經腫得不像樣了”筆觸極為真實。現在的長輩送晚輩離開,眼里總是充滿淚珠的。我切實地感受到了傅雷與妻子對兒子的不舍與思念。可人總是要分別的,千絲萬縷的思念只能寫成書信一封又一封地來回穿梭。
我記憶深刻的有幾封家書是傅雷教兒子怎樣快速地學好俄文。傅雷說:“勿野心太大”,“外文總是到國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給兒子一些學外語的經驗,并袒露自己小時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說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績很糟”。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導兒子不要像他一樣,鼓勵他不要為俄文成績太低而煩惱。其實更令我感觸的是傅雷可以將自己兒時的不用功毫無保留地告訴兒子。在現代大多數家庭教育孩子時,總是讓孩子以自己為榜樣,把自己說得很偉大,其實是無中生有。可慢慢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無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來,孩子漸漸對父母抵觸,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一點一滴影響著孩子。所以說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具很大影響力的。或許這也是為什么書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書香弟子,當然也存在著極端例子。
傅雷對兒子的錯誤行為一定會指出來,哪怕是一個錯別字的糾正。傅雷對于兒子的失敗沒有批評打罵,他一直以良好的心態和耐心教育孩子。傅雷在傅聰第一次失戀后的信中說:“很高興你又過了人生的一關,古語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歷過這一回的痛苦經驗,相信可以使你靈智的成長又近了一步,使你對藝術的領會又深了一步,我祝賀你有跟自己斗爭的勇氣。”試問如今哪位家長會對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連失戀這種小事也說得如此透徹。我佩服傅雷這種對孩子的關心與愛。對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連搬鋼琴絕不能自已動手,搬鋼琴的繩子留著下次再用這種小事都是叮囑一遍又一遍。其實大多數家長都能給孩子物質上無微不至的關愛,但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內心。傅雷對待兒子如老朋友一般,在困難時給孩子打氣、談心。很多孩子并不是一開始就抵觸父母的,但長時間地被無視自己的感受,慢慢的,你我之間的感情就會越來越淡,距離越來越遠,最后只剩下一張沒有感情的戶口本勉強維持著你們的親子關系。
我時常被書中幾句親切的話所感動,傅雷對孩子說:“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樣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熱愛呢?”“在我有能力的'時候,你要是喜歡我幫你一些忙,這是對我莫大的安慰”。我鮮少從我父母的嘴里聽到過這些話甚至沒有,多的總是訓斥。但我也知道他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愛著我。可與傅雷的那種淳樸而厚重的父愛相比,他們那種方式所表達出來的愛,又似乎略顯單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每一封家書都給了孩子莫大的鼓勵和安慰。傅雷給兒子的信中表現出真真切切的愛,一字一句都為他的未來做好鋪墊,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他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傅雷對兒子的信中,時而是有豐富生活經驗的長輩,教導孩子,引導孩子;時而是知心好友,推心置腹,無話不說,沒有秘密。傅雷對兒子的教育有基本原則: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書中的愛超脫塵世,影響了傅聰的一生,更是感動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或許,每個人都應該去讀一讀這本書,領略家書的厚重與溫暖,品悟大師的思想與境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7
暑假中,我讀了《傅雷家書》,很為書中父母親為孩子不辭勞苦的操勞感動,特別是讀到傅雷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一次次地與兒子談心,一次次表明收到兒子信的.高興時。我也是一個母親,我對自己的女兒卻只有訓斥,只有打罵,有時還是惡毒的咒罵,甚至是不聞不問。現在我很難想象女兒被我非人的折磨后的心情,我真不應該這樣對我的孩子。
最近幾天,我又一次讀這本書,讀到兒子給父親的信,收獲又多了一層:孩子也同樣把父母親當做了朋友。他們的信中交流的最多的還是藝術,同時又讓我感到自己對藝術的一竅不通,心中向往著音樂的殿堂。
由于我這一次只讀了34頁,感受也只寫到這兒吧。建議做父母的朋友,靜下心來讀讀 ,你一定也會有收獲。畢竟開卷有益嗎!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8
《傅雷家書》,它不僅僅是書信,更是傅雷和傅聰——他們父子之間交流藝術的平臺。
傅聰曾獲得過第五屆肖邦鋼琴比賽第三名,這使他成了東方一顆璀璨的明星。有人評價說:肖邦這個協奏曲在波蘭是聽得爛熟的了,已經引不起人們的興趣,但在你的演奏中,差不多每個小節都顯露出新的.面貌,那么有個性而又那么肖邦。總而言之,我從新認識了一個新的肖邦。
就連什托卡教授都說:所有的波蘭鋼琴家都不懂肖邦,唯有你這個中國人感受到了肖邦。
但這些都與他嚴厲的父親是分不開的。傅聰在出國留學演出時,傅雷的家書就一直陪著他。傅雷對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對孩子成才的期盼,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全部都融入在這一封封書信中。
我們的父母難道不是這樣嗎?他們經常教導,鞭策我們,但更多的卻是鼓勵,讓我們走正確的路。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9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這是傅雷給傅聰所寫的家書中的一句話,傅雷逝世后,這句話作為墓志銘鐫刻在墓碑正面,它像是一句靈魂誓言,言說著傅雷正直、純潔、真誠、高尚的一生,又時刻提醒世人,永遠保留一顆赤子之心。《傅雷家書》不僅僅是簡單的父子之間家長里短的敘述,更充溢著整個國家民族大背景下的家國情懷;不僅僅有偉大的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和鋼琴詩人之間深刻的對話,還有以一個孩子的角度,所感受到的情重于山的父母之愛。
相隔萬里的離別是從1954年開始的,從此,傅聰父母聯系就只能靠那一封封熾熱的家書來堅持,一張張輕薄的紙,承載著數十年不變的愛與關懷。作為父親,傅雷從來都是以嚴父的形象出現的,從幼時對傅聰傅敏近似嚴苛暴力的在各方面加以管教,在發現傅聰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后,安排了更為嚴格的練習計劃,到之后因為跟兒子在音樂方面有意見分歧之后將兒子氣得離家出走,一件一件類似的事情發生著,傅雷嚴肅暴脾氣的形象在眾人的心里是越來越真實而堅不可摧。可是也許是現實中遙遠的距離拉長了對彼此的思念,所以在以寫信作為一種間接的'交流方式時,他收起自身的棱角,用溫和且理智的姿態,表達自我對兒子最真實的愛。
在傅聰離家去北京學習和出國波蘭初期,父親給予了傅聰無微不至的關懷,在生活細節,如吃穿用度,情感問題,父親都有提出自我的提議和勸告,此時的傅聰,在父親眼里就像是羽翼未滿的飛鳥,還需要不斷提醒,幫忙。而不管大道理講了多少遍,就像傅雷所言,他是以一個父親的心去愛他的,總想著要他好,所以才會不厭其煩的重復。之后傅聰在波蘭如饑似渴的學習,知識和本事得到不斷的提高,這時候的父親更像是朋友多一點,他會和兒子談論音樂,文學,國事等問題,并且經常要求傅聰多多講述音樂方面的事情,然后和傅聰一齊分析研討,傾聽他的觀點。慢慢的傅聰已經開始嘗試在天際翱翔,父親就像是明燈,給予朋友一樣的陪伴,同時也有光亮去指引方向。隨著分別的時間越來越長,相隔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父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親近。父母親像是真正陪在他身邊一樣,看著他學業有成事業出色,收獲感情家庭美滿,無論他走到哪里,父母的家書就陪他到哪里,和他一齊分享成功的喜悅,走過音樂的低谷,指引著他更好的生活。家書從開始到沉重氣息所籠罩的最終一封,父母的愛從來都沒有冷卻平淡過,永遠都是熱烈真摯。在生活上,有父母對兒子事無巨細的提醒和勸告;在事業上,精辟,滲入靈魂的交流一向都伴隨在傅聰的學習
之路。
除了父親對兒子莊嚴偉大的愛與指引,書中還涉及了不少專業,高屋建瓴的思想,比如他的為人處世準則和對于感情婚姻的深刻意識;還有家書背后的家國背景和情懷,涉及到的數不勝數的古今中外名著。《傅雷家書》不只是記錄小家里發生的單純的愛與教育,它還是能在各個領域給予不一樣人群以反思的大書。經典之所以稱之為經典,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無論何時重讀,都會給人以不一樣的啟發和領悟。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的一部經典,每一次翻開,每一次都熱淚盈眶。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0
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那一封封書信,最長的長達幾千余字,飽含著沉甸甸的父愛,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熱情盼望。
在信中,傅雷身為父親,能關照兒子的生活;身為教師,能教導兒子的品性;身為朋友,能與兒子談論藝術;身為知己,能與兒子分享自我對藝術的.見解。對傅聰來說,傅雷既為父親,更為教師、朋友、知己。
在信中,傅雷能夠放下父親所謂的尊嚴,懺悔自我的過錯,吐露自我的心聲,消除父子之間的隔閡。
《傅雷家書》絕不是一篇篇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獨特的教子篇。
而從傅雷先生身上,我又想到了自我的父親。
不得不說,中國家庭中的“父親”這一形象是驚人的相似。對待孩子都總是不茍言笑,十分嚴格,甚至可用“不近人情”來形容。但那真的是“不近人情”嗎?不,絕不是。父親的一句句叮囑,一聲聲呵斥,都飽含著濃濃的父愛和深沉的期望。
都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沒錯,父親的愛就像一座雄偉的大山,給我們撐起一片天,同時又給予我們像攀登高山一樣的磨礪,教導我們人性的可貴與高尚。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1
二十余年的讀書工作生涯,輾轉幾個城市,隨身的物品來來回回,換得面目全非,唯一伴隨我的,就是《傅雷家書》。
一九九零年的秋天,我剛進入小學學習。入學的前一天晚上,父母破例允許我和他們一起晚睡聊天。我們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用一根長長的電線接著臺燈的插座,父親拿出八 九年研究生畢業時買的藍色封面的《傅雷家書》,與母親頭對頭地湊在一起朗讀。父親讀著英文,母親讀著中文,英文自然完全不懂,中文也顯得晦澀,我擠在他們中間聽得一頭霧水。只記得他們跟我講了很多讀書成器的道理,還告訴我,以后會經常讀這本《傅雷家書》給我聽。
二年級的時候我看到父母床邊放著《讀者文摘》雜志,有圈圈點點的標注,我也興奮地在上面揀著自己能看懂的句子劃出來。劃完又心里忐忑,覺得搞了小破壞,可父母竟然沒有說教我,反而饒有興致地問我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還一字一句地給我講解起來。
這一幕,當成年后回憶起來的時候,我和媽媽不由得都想到了《傅雷家書》序言里樓適夷先生寫的故事,年幼的傅聰在習琴的時候亂彈,一貫嚴厲的傅雷先生卻沒有批評他,反而和他探討音樂,并幫他把自創的音符記錄下來。媽媽深有體會地說,或許在當時也是受了傅雷一些教育理念的影響,包括尊重孩子的思想和創作,而我則是受益者。
二零一零年的春天,是我接觸《傅雷家書》的第二十個年頭,在廣州的星海音樂廳,我第一次聆聽到傅聰先生的現場演奏。已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大文豪赫爾曼·赫茲稱傅聰為:“肖邦作品的真正詮釋者”。而我久久無法離去的原因不僅在于音樂本身,更多的在于這二十年來我與《傅雷家書》的心靈對話,和七十六高齡的傅聰先生忠誠于藝術的靈魂
。盡管這一生輾轉流離,可傅聰先生在傅雷夫婦的書信教誨下,心念祖國,踏實做人,他的身上沒有留洋藝術家光怪陸離的浮躁,卻可以一眼望到樸實的胸懷。甚至你會覺得,聽他的音樂會可以洞穿內心,盛裝打扮或者矯情感懷都是沒必要的,你只要衣著干凈樸素地坐在那里,就夠了。
這一切,促使我下決心要寫一篇《傅雷家書》的讀書筆記。然而即便讀了這么多年的《傅雷家書》,我也必須承認自己的理解仍然是淺薄的,例如書中大部分篇幅提到的專業音樂知識,我幾乎無法領會。那么,就讓我仍然用一個初學者的視角,來談一談我眼中最直觀的傅雷家書四美。
一、伉儷情深之美。
寫在這本書里的,是傅雷夫婦與兒子的通信,盡管絕大部分出自傅雷先生的手筆,但其中同樣凝結著朱梅馥女士的感情。在傅聰與彌拉訂婚的時候,朱梅馥就在信中寫道,要“真正相愛、互相容忍、互相寬恕……以后再也不要懷念童年的初戀”;傅雷又在隨后的書信中說,“夫婦之間西方人比我們溫柔得多,優雅得多,真有我們古人相敬如賓的作風……尤其彌拉,初婚后一二年內光是學會當家已是夠煩了,是否需要考慮稍緩一二年再生兒育女,以便減輕一些她的負擔,讓她多輕松一個時期?”。
這些文字,充滿了對孩子美好婚姻的期待,以及對女性作為妻子這一角色的尊重。除了大道理,在維持夫妻之道上,傅雷還常提及一些細節,如 96 年9月 4日的家書,提筆便問“你工作那么忙,不知還有時間和彌拉談天嗎?”又以自身做榜樣“我無論如何忙,要是一天之內不與你媽談上一刻十分鐘,就像漏了什么功課似的”,夫妻情深,躍然于紙上。同時又不忘要求傅聰“你得耐心細致,孜孜不倦地關懷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傅雷的家書中,“媽媽”的字眼出現的頻率很高,同樣在朱梅馥的書信中,“爸爸”也是放在首位的。出生于1908年的傅雷,并沒有封建傳統的舊思想,而是享受著與夫人一起研究創作、夫唱婦隨比翼雙飛的快樂,這種情感在書信中體現得尤為強烈,并深刻影響著傅聰。
二、父慈母愛之美。
傅雷是一位眾所周知的嚴父,他教育幼年傅聰傅敏的方式,連摯友樓適夷也有些不以為然。但當傅聰離開父母,遠赴波蘭留學之后,傅雷作為父親固有的那份慈愛還是一瞬間就爆發了出來。在1954年 月 8日、 9日的書信中,性格剛毅的傅雷第一句話就是“車一開動,大家都變成了淚人兒”、“胸口抽痛、胃里難過”,回憶起嚴格管教傅聰的往事,更是感慨“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達我的悔與熱愛呢!”朱梅馥也在x月30日的書信里寫道“雖然我們將來在一起的時候不會多,但是憑了回憶,寶貴的回憶,我也會破涕而笑了。我們之間,除了‘愛’之外,沒有可說的了……只要你常常寫信來,只要看見你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已滿足了”。傅聰在藝術領域的巨大成就,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這其中的教育,除了諄諄教誨,還有愛的渲染與潛移默化,父母的溫柔叮嚀能夠給孩子的成長以深刻的力量。身在異鄉的傅聰,想必收到父母如此溫情脈脈的來信,是一種莫大的慰藉吧!
三、文字造詣之美。
老版與新版的《傅雷家書》,最大的印刷特點就是在封面、插頁等多處都附上了家書墨跡。從墨跡中可以看出,傅雷的書法蒼勁有力,體現了深厚的功底。而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字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傅雷在文字上有著極深的造詣。
例如1954年7月27日、28日的書信,傅雷便用長篇文字和傅聰探討了中國古代詩詞,包括李白、杜甫、王維等人的優缺點,以及蘇軾和辛棄疾的詞賦,并特別就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美進行了分析。可以看出,性格直率的傅雷,偏向于喜愛灑脫自然的中國詩詞。可能是傅聰曾經提及自己不太能寫好中文書信的緣故,傅雷在信中鼓勵“你車上的信寫得很有趣,可見只要有實情、實事,不會寫不好信”。也可能傅聰就寫信的格式向父親請教過,文字嚴謹的傅雷在1954年8月7日的信中回復“你寫信直式橫式本無所謂,若夾雜的西文多,似乎橫式較便。我覺得寫行書,是上下相連的,故直式較快”。
即使是信封方面的細節,傅雷也不錯過,在1954年9月4日的信中傅雷指出了問題“信封上的字別太大,把整個封面都占滿了……你看看我給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樣才合適”。在西文方面,傅雷也同樣專注于細節的完善,在 96 年9月2日的家書中,傅雷專門就“感慨”一詞的英文翻譯咨詢了楊必女士,并加上自己的觀點,合成一篇書信寄給了傅聰。這本《傅雷家書》,單從文字上來說,就是一本行文優美的雜文集,隨著作者文字的推進,讓人情緒上產生一種行云流水的美妙感受。
四、平衡處事之美。
傅雷非常注重年輕人自我素養的升華。作為父親,他也深知當時的年輕人與老一輩的傳統已經有所區別,加上新舊時代的交替、中西文化的碰撞,涉世不深的兒子在留洋過程中難免遇到處事的問題,因此在家書中,談及這類話題的就比較多。 1954年8月 6日的信中,傅雷在繁忙之余提醒傅聰幾件小事,包括進屋子只脫大衣不脫圍巾以及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行禮和謝幕的時候表情不夠溫和等,對于這些處事細節,傅雷說到“你要學習的不僅僅在音樂,還要在舉動、態度、禮貌各方面吸收別人的長處”。
在1956年10月x 日的信里傅雷特別提到“說到驕傲,我細細分析之下,覺得你對人不夠圓通固然是一個原因,……而你有時說話太直更是一個主要原因。例如你初見恩德,聽了她彈琴,你說她簡直不知所云……倘能細細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當頭一壓,聽的人不是更好受些嗎?”一語指出年輕人說話不懂變通無意間傷害別人的根源所在。
禍從口出是古往今來的道理,很多年輕人往往習慣于不假思索信口開河,在這一點上朱梅馥在1957年 2月23日的家書中提醒“你以后一定要審慎,要站穩立場,講話不能亂講,不能脫口而出,非思索過不可”。傅雷也非常注重培養兒子的感恩之心,在1 960年 2月3 日的信中說道“你并非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寫幾封親切的信……既然如此,為什么要以沒有時間為推搪而不聲不響呢?”
傅雷夫婦離世已有三十四年了,而《傅雷家書》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付梓卻一直經久不衰。于年輕人來說,它仿佛一位陪伴身邊的老師,以無數的警句激勵自己成長;于為人父母者來說,它是教育子女的范本,讓父母參與到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成長教育的始終;于中老年人來說,它是一本內容深刻的自省讀物,陶冶情操,通達人生。
傅雷是文字和音樂藝術的大家,可更絕妙之處在于他把文字寫得精妙如藝術,又把藝術詮釋得縝密如中華文字,在這其中可以讀到先生在學術上的博學嚴謹、生活中的體恤熱忱、為人的胸懷坦蕩!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2
深夜,佇立窗前,望著那蒼茫,深邃引入深思的天空,心中隱隱有一種沖動,精神的饑渴,歷史的荒漠,常常會讓回憶變得豐富,耐人咀嚼,讓我想起我的父親,想起無處不在的父愛,想起《傅雷家書》。
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后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其聲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由這些信件匯集而成的《傅雷家書》曾先后再版 5次,重印19次,累計發行超過100萬冊,數字雖不能說明太多,但時間足以證明一切:《傅雷家書》自問世以來已暢銷18年。打開《傅雷家書》,就是走近一位父親,聆聽他“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誨”。
然而,這樣的愛畢竟又是特殊的,它超越了那種愛加威嚴式的教導,代之的卻是建立在父子心與心相互交流基礎上的`一種隱沒、深沉的父愛。傅雷是“清高”的那類人,在他的骨子里都滲透著這種獨特的個性,當他把這種“清高”帶到給兒子的信中,卻成就了一份“清高”的父愛!
傅雷極其敏銳地覺察到孩子在藝術之外所遇到的問題,譬如交友、感情、花銷等等。有一句話我一直記著,那就是“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我想:一個人有了它,也便有了整個世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3
家,是在風雨席卷大地的時候一個溫暖的避風港;家,是在現實中處處碰壁時候的一絲慰藉。讀了《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親子之愛的書。我感受到了親情之偉大,之絢爛。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在1945年至1966年間寫給孩子們的書信,每一封信都充滿了傅雷先生的“拳拳父愛”。父子之間談藝術、談人生、談道德、談做人,開拓我的眼界,使我受益匪淺。
讀了這本書,我打從心底里,羨慕傅聰有傅雷先生這位父親,感嘆于這偉大的愛。他們之間沒有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坦率得像個久別重逢的老友——從藝術中的精神世界聊到物質需求,從做人的基本道德談到中外的世事,可以促膝長談個天南地北;推薦書籍、推薦漢代石碑上的刻畫,共同欣賞人類的智慧。
更有快漫出紙張,漫出天際的父愛令我動容——傅雷先生病重,卻依然堅持給兒子寫信、寄信,只為兒子在異國他鄉為人處世時多一份后盾,過的安定;又擔心兒子在國外語言的干預下忘記中文,傅雷先生細心地找來了許多古籍幫助兒子……何來這份堅持?是父親對兒子最真摯的愛,是一種偉大的本能。我贊美這溫暖的本能,嘆于它的樸實而絢爛,回首,我們的'父親不皆是如此?
作為藝術家,傅雷自然閱人無數、閱歷廣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樣的性格,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同時,他也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對傅聰的評價褒貶不一。在傅聰自認為事業、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父親用一句叮嚀,敲響兒子心中的警鐘。
“孩子,這些話千萬記住。爸爸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些。”
讀到這里,我的眼眶濕潤了。眼前模糊的文字中,浮現出了無比熟悉的畫面。
“八面玲瓏而立于亂世。”酈道元的父親奄奄一息,臥于病榻上告誡兒子。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朱自清的父親依依不舍,立于人潮中囑咐兒子。
“作業按時交,上課認真聽講。”我的父親不厭其煩,站在車窗邊叮嚀著我。
讓我們聽聽父輩的叮嚀吧,驀然發現,父愛無處不在。它一直伴隨著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從未斷歇。
從古至今,皆說父愛如山。可我卻想,父愛,未嘗不可是那淙淙流水,用那溫情的叮嚀,將我們溫暖環繞。它伴隨著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一路奔流。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4
雖然我只讀了50多頁,但我覺得傅雷的家庭教育氛圍很好。在這本書中,他們的書信知識閑談家常,但從信中透露出父母對兒子的愛。教誨他們要如何成為優秀的人,讓他們慢慢改正自己的缺點。他們從小就與自己的兒子分離,依靠的是書信進行溝通交流。而現在的社會上出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而傅雷與傅聰兄弟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代溝。
傅雷家書中同意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幾千年前孔子早已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到現代為止,有多少人是因材施教的呢?
《傅雷家書》我覺得是讓現在人們反思自己對后代的教育方式,手段,讓人們反思與家人之間的溝通問題,讓家長反思與兒女之間存在的問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
《傅雷家書》凝聚著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我長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即使是因為讀書而離家,也不會離得很遠,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那種互通家書時因距離而產生的淡淡的憂愁和絲絲的甜蜜。
這本厚厚的家書中承載的是多么深沉的父愛啊!“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如今的子女教育問題。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現代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家長們對孩子包辦過多,家長們不僅不讓孩子做家務,連自理勞動也由家長包辦。盛飯、穿衣、削鉛筆、戴紅領巾、洗手絹襪子等等,都由家長代勞。久而久之,孩子把家長當成了拐棍,一步也離不開。結果養成了孩子的依賴性,降低了這一代人的素質,孩子不僅不能成為強者,倒可能會成為一個窩囊廢和寄生蟲。孩子的意志力、堅韌性得不到鍛煉,自立自理能力較弱。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及感悟09-26
關于傅雷家書讀書筆記09-27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篇)08-07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15篇)10-14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15篇06-25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集錦15篇09-21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通用15篇)08-22
傅家雷書讀書筆記06-23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體會06-01
傅雷家書讀書心得體會15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