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精選9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1
上周五,我和劉敏、田慧玲、劉雪梅四個老師到長沙參加了“語文課堂教學研討會”,有幸見到了我們語文界鼎鼎有名的錢夢龍老師、程紅兵老師、韓軍老師等。他們都是來自教學第一線。他們的講座既有他們畢生經驗的總結,更有他們對當代語文教育的反思。聽了講座以后,我們收獲很大,感慨也很多。
關于語文課堂教學方面,我已經在語文組向全體語文教師匯報了,這里我就不耽擱老師們時間了。我在這里想說的是根據專家思想精華,結合我校實際,談談我們語文老師的一點看法。
首先我先向老師們匯報一下專家的理念。專家們都提到了中學語文現狀,認為語文課堂講究深、細、透、全,最后結果是少、慢、差、費。學生從小學有讀書能力時起,到高中畢業,所接觸到的文學性書籍相對于浩如煙海的世界文學領域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專家們提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求我們一篇千字文一節課要完成,而且要讀熟、背出精彩,否則就是誤人子弟的做法。那么節約下來的時間用來做什么?用來讓學生做大量的課外閱讀。他們說言語學習,積累永遠重于理解,學習語言永遠沒有終南捷徑,必須用最笨的辦法才能收到真正的高效。
我們再來看看《教學大綱》對語文的要求,20XX年教育部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量初中生達260萬字,高中生達400萬字,每年學生閱讀兩、三部名著。新高考對閱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閱讀講究技巧而且對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網上可以查到,江西省新高考作文分將增加到70分,湖南新高考作文分也將增加到60分。這些消息還沒有被證實,也不是什么官方文件,但它預示了語文教學的趨向。所以,專家們都在吶喊“學生要多讀點書”!
我們又從人的發展來說,人是需要學點音樂和文學的,那樣人才更有靈氣,更聰慧。閱讀伴隨著人的一生。人們多接觸一點高雅,就會遠離低俗遠很多。閱讀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絕不是專家們危言聳聽的說法。
什么時候才是學生讀書的最佳時間?小學時,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中學時期是學生讀書的最佳時期?墒歉鶕蠋熀屯瑢W們反映,我們有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見到學生課間讀課外讀物就沒收,甚至揚言要甩了它。老師們,為什么呀?其實道理老師們都懂,老師們都知道要提高閱讀能力一定要多讀書,要寫好作文一定要多讀書。老師們這樣做也是出于對學生負責任。可專家們說得好“無論怎樣的高深理論,無論怎樣的規范,都必須服從服務于學生發展的利益。”專家們有的理念也許有點偏激,但在提倡閱讀積累這一點上絕對不偏激!
老師們,提高課堂效率,把時間真正地還給學生。我在這里請求老師們允許學生在休息時間里讀讀文學書籍,但必須排除言情、武俠、網絡小說和一些動漫書籍。我們提倡的是讀文學名著,請班主任和各位老師給予監督、管理。如果我們語文老師得不到各位老師的配合,到最后場面無法收拾,可能我們會成為學生的罪人。我們語文老師會給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正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老師們,今天我的發言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我愿意改正;如果有得罪老師的地方,請多多包涵!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2
我很榮幸能去參加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焦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這短短的三天之內,我覺得自己收獲很多,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一個剛剛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的大學生,深處在農村基層!在這以前我從來沒參加過數學研討會,也沒到縣里聽過數學講課。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上課,這次聽各位名師的講課,覺得自己還真像一個處于懵懂的小姑娘,對于教學,對于備課,對于上課,真的是一無所知!
我覺得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滲透理解教參!教參都是每位老師一本,但是,在我們基層的教師,很少重視教參,甚至就把它當成一個擺設,在講新課之前從來不去看,或是很少看。我自己也是這樣。有時間的時候就把教參拿過來看看,對著課本理解本節課是怎么上的。沒時間的時候,直接拿著課本就去上課。聽了各位老師的講課之后,才恍然發現,每位老師的教案設計都離不開教參!因此,把握好教材,滲透好教參,是我以后要認真改正的地方!
關于怎么處理好“教什么”與“怎么教”的關系。對于這兩個詞,每位教師的理解不一樣,課的重點及流程就不一樣,因此把握好“教什么”與“怎么教”的關系很重要。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的理解是:“教什么”是讓學生知道本節課學什么的,能在下課的時候明確本節課內容;“怎么教”就是教師的課堂設計,這包含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流程的設計,練習題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及處理課堂上突發事件,一步一步吸引學生認真的聽你的課,達到高效的課堂!因此,在這里我重新定義了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堂課,要給學生明確傳達我這節課教的是什么,以及注重自己的課堂設計!
“同課異構”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范!同是一個課題,效果卻不一樣。她們的語言有的干練,說話不拖泥帶水,課堂嚴而有序;有的幽默風趣,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下愉快的學習,課堂生動活潑!不管是什么樣的課堂,聽她們的課,真的是一種享受,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我記得非常清楚的是徐銀老師的活動操,我沒想到在枯燥無味的數學課上竟然可以做一個簡簡單單的活動操。這讓我很受啟發。當然,普通老師上的課也很精彩,盡管不是特別出色,但對于我來說,確是非常精彩的。要是我自己站在講臺上,面對臺下將近400位聽課的老師,或許我根本沒有膽量講下來,但是她們做到了,這很值得我學習!
在這三天中,讓我最欣賞的我覺得是各位教研員以及于江美科長對于各位老師課的點評。他們聽的很仔細,評價的也很仔細。首先把本課題所處于的基礎地位及以后為哪些課做了鋪墊都進行了分析。其次,分別點評了本節課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我在聽完各位老師的講課之后,就沒想到那么多,甚至覺得她們的課上的都很棒,沒有什么缺點。但是各位教研員的`點評是那么的詳細,那么的到位,好像就是他們自己在講課一樣。還有于江美科長,不僅把各位老師的課點評的恰到好處,而且把整個小學階段關于計算的加減法分析的很獨特!從這就可以看出,人的思考至關重要!同是一堂課,同是一個人講,同是一個時間及地點,為什么人的收獲就不一樣!
古人有句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正如于科長說的那樣,不管是駐城的還是聯小的,都要有一顆為學生負責的心。我很贊同于科長說的話。作為一個老師,就是要為學生負責,而不是為了教而教。我很喜歡學生,也很喜歡我這份職業。雖然成長環境和工作條件相比縣城來說不是很好,但是我會盡職盡責教好每一位學生,為每一位學生負責。
這三天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悟也很多!我還年輕,要走的路還很長,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磕磕絆絆,但是我會堅守自己的信念,愛護每一位學生,不管是優秀生還是學困生,我都會一視同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愿意為教育事業獻上我的一生!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3
春意盎然,春暖花開,在這美好的季節里,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集高效”課堂教學研討會于4月18日至20日在沂南舉行。此次活動采取“同課異構,同場交流”的形式,共分四個課題,部分縣區聯小的老師與省市講課比賽獲獎者同上一節課,同場交流,共同提高,這種活動在全市小學數學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在歷時兩整天的活動中,活動安排節奏緊湊,時間充實,效果高效,像春風一樣注入了與會者的心田,讓人徜徉,給人鼓舞,下面談幾點參加此次活動的感受。
感受一:同課異構之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三位講課教師展現了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感覺主要做到了“四化”:
一、創設情景生活化。
課始,都能利用“美麗的鳥島”來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主動地收集圖中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自主去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們創設了聯系生活實際、學生感興趣的情境,為探究新知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探究過程自主化。
學生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及時引導:“這些方案可行嗎?怎樣列算式呢?如果讓你口算你會怎么做?……”正是老師們一句句親切的話語,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孫成美老師在引導學生解決完第一種方案之后,后兩種方案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解答,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寬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重視算法多樣化。
在探究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在每個學習小組內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學匯報,并通過“還有其他算法嗎?”來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提倡算法的多樣化。在交流中,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時在表達交流中促進數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讓學生懂得了解決問題既可以用多種方法,又可以在眾多方法中優中選優,拓寬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解決問題比較化。
這一理念在孫成美老師的課中體現非常到位,主要表現在四處,第一處是在引導學生找出23+31的兩種口算方法之后,把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告訴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第二處是引導找出32+39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23+31的兩種口算方法進行比較,找出進位加與不進位加的區別和需注意的事項。第三處學生自主解決完方案二和三之后,把三種方案進行對比,找出哪種方案合適?哪種方案不合適?為什么?引入了減法的學習。第四處是把學生通過計算得出的方案與老師出示的方案進行比較,有哪些不一樣?為什么?這樣通過幾處簡單的比較,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變得更加輕松,印象更加深刻。
感受二:同課異構之筆算乘法
縱觀三節課主要體現了“四個注重”:
一、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師在創設情境中利用了學生熟悉的教室中的圖書室角、到書店購買圖書等情境,學生對這些情境非常熟悉,學習興趣一下就被激發了起來。然后在探究交流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體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二、注重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教師在引入階段通過現實數學情境的創設,引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由于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可以分解為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整十數來計算,所以這樣的設計充分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打下扎實的基礎,也為學生理解算理提供了思維支撐。
三、注重對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
每位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在學生探究兩位數乘兩位數時,及時組織交流活動,引導學生充分展示算法思路,明確口算過程與筆算過程的算理是相同的,只是書寫形式不同而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真正領悟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
四、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
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滲透著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策略的指導,讓學生自己能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讓學生體驗到了運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用合適的方法。
感受三:同課異構之小數加減法
縱觀三節課主要體現了“四個實”:
一、課堂教學真實。
參加活動的所有課堂給人感覺就是課堂真實,課前沒有預設,從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等各個環節,都能看出是一節節實實在在的常態課,緊扣本次活動的主題:關注常態。
二、創設情境樸實。
“情境是知識的外衣”,創設情境是更好地為探究知識服務的,三位教師沒有受教材的束縛,而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2004年奧運會例題改為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購物情景,這樣比較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三、探索交流扎實。
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教師注重前后知識的對照和聯系,注重知識的遷移,在學小數加減法時先回憶整數加減法,并找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感覺學習小數加減法并不困難。在探究小數加減法時,通過分析、對比,抓住了小數加減法的關鍵就是小數點對齊,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只在關鍵處設疑和恰當的總結,引領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讓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就在一步步扎實的'探究中,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四、鞏固應用夯實。
在學生探究之后,教師及時給予學生相應的鞏固練習,如完成教材的做一做、我當小醫生、闖關游戲等,形式式樣,注重了練習題的層次性和針對性,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得到了較好的鞏固和應用。
感受四:同課異構之同分母分數加減
三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平實中追求有效。
無論從教學設計還是教學過程都注重了實質,創設情境簡潔、樸實,沒有花花架子,可謂直奔主題。呂健老師課前先讓學生比較3333和3/8中各個3分別表示什么?為什么不一樣?讓學生明確了雖然數字相同,但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義也就不同。課的開始,教師分別出示了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引導學生解釋解釋加?為什么這樣加?然后祟分數加法,通過這一情境的創設,學生輕而易舉地把分數加法的意義與整數、小數加法的意義聯系起來,可謂水到渠成,這一過程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體現,學習的效果非常有效。
二、平淡中追求實效。
老師的情境創設追求平淡,用學生熟悉的學校班級占全校班級的幾分之幾?然后引入同分母分數加減。當學生列出算式后,馬上有學生大聲的說出了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時老師“從結果走向過程”,讓學生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計算”,“為什么不用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呢?”啟發學生深入的思考、探究,層層推進,讓學生經歷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明確了算理,突破了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三、平凡中追求高效。
老師的課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他雖然是一名聯小老師,看似平凡,實則功底深厚,課堂駕馭能力自如,學生在他的引導下,學的輕松、有效。學生在探究完算理之后,他設計了大量的、豐富的練習題,其中那棵大樹的設計更是點睛之筆,通過幾道題的計算,引導學生尋找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并讓學生解釋計算方法,使學生對分數加減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直到最后引導學生總結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公式,學生就在這一步步探究和練習中,鞏固了知識,提高了認識。正像王老師最后送給學生的禮物一樣:是什么很重要,為什么同樣很重要。由此聯想到在他平常的課堂當中也體現了高效,平凡中透露了不平凡。
當然,兩天的學習也給我們留下了思考:
1.一節課的時間既要讓學生探究明白算理,又要掌握計算方法,練習題的設計又不可少,在這幾節課中設計好的練習題沒有時間去做,如何在課堂中去尋找這個平衡點呢?
2.課堂上很多學生的表現很精彩,但每堂課是不是都做到了關注每一名學生呢?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4
通過對現場課堂的觀摩、學習、以及傾聽專家對杜郎口教學模式的解讀,使我對新課程理念有了新的認識。在杜郎口小學的課堂中,我們看到了新課程理念和教育理想在課堂的具體實踐。杜郎口小學在“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理念的指導下,形成了杜郎口小學獨特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預習、展示、反饋”三大模塊、“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六大環節。杜郎口教學模式使杜郎口的課堂活了,真正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正象杜郎口人說的那樣“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就杜郎口的教學模式來講,頗有感受。
最大的收獲不是課改的新理念新模式,而是我們身邊的教育所缺少的課改實踐,因為“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一直是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我們學校多年來也一直在倡導新課程的理念,但實行起來還是走不出舊模式的陰影。走了進杜郎口小學,我身臨其境的感受了杜郎口老師的作用: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真正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的活躍的課堂氛圍之中,看到這些你就會相信,新課改的實現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會利用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的課堂將會更加自主高效,讓課改不再成為一個口號,讓教育理想成為現實。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5
樂學課堂是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其核心在于通過樂與趣的探究、發現、互動,使學與教和諧交融,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如何和學生一起探究、合作,和學生一起共鳴,快樂獲知,在不隨意中達到和諧、融洽,共建樂學課堂。通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融洽關系,做學生的好朋友
教學過程中的交往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師生之間的交往、學生與學生的交往,構成了具有特殊性質的課堂關系。特別是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與教學效果之間起著一種潛在的“中介”作用。每一點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智力的發展等,都是通過師生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來實現的。師生間只有融洽、只有合作,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才能成功。所以老師要熱愛學生,平時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學生真正成為好朋友,讓學生真正喜愛老師,并把這種情緒延伸到課堂。
同樣,課堂上老師的語言要親切,要兒童化,目光顧及每一個同學;課堂節奏要多變,動靜結合,通過讀一讀、說一說,聽一聽、問一問,演一演、比一比,讓課堂不斷活躍,高潮迭起。
二、培養興趣,把時間給學生
首先讓學生明確目的,提高自覺性,把艱苦的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享受。布魯納說:“要使一個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的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老師要引導學生認清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工具性及其特殊的審美表現價值,使他們對語文產生一種迫切的需要之感,引起學習語文的興趣。
其次激發廣泛的`好奇心也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究,產生興趣。尤其是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插圖精美,涉及天文、地理,文學、歷史,想象、記事,這些都為激發學生天真、稚嫩的好奇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所以要大膽還給學生時間,讓學生想到哪里到哪里,能說什么說什么,輕易不可限制,否則,欲速則不達。
三、大膽質疑,創新思維,讓學生多說話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懷疑能讓學生學會辨別,從而發現問題,建設小小新思想,啟迪小小新發明。構建樂學課堂,要求教師既要依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合理地提出問題,還要鼓勵學生多“點”質疑,提問老師,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新觀點、新看法。只要是想說的話,盡可能都說;只要說了,都算漂亮話。學生從不同的范圍、不同的角度點擊、輻射課文內容,拓寬他們的思維空間,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帶動語言、思維、理解、表達的多向發展,讓學生的獲知既個性化,又多樣化。
總之,要想優化課堂教學,激活學生主體意識,發揮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就要還給學生一片自由暢想的藍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享受成功的喜悅,這樣才能構建出一個樂學課堂,學生也才能真正擁有一個樂學課堂。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6
4月18日我有幸參加了在Z雙語實驗小學舉行的Z市農村小學數學“關注常態、聚集高效”課堂教學研討。為其3天的聽課、評課活動讓我感受頗深,承載了滿滿的收獲。
在這三天里,我聽了來自不同縣區的12節課,這些課都屬于計算課,是我們平時最難作為公開課開課的內容,因為我們很難將算理和算法做到巧妙的結合,很多時候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經常把算理講糊涂了,而學生只是學到了算法,很難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這4節同課異構的課堂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特別是加上3節課后教研員以及于科長的點評后,真是豁然開朗,他們把每一節課進行深刻的剖析,以及詳細介紹了這個課題在小學階段所處的位置,以及前后聯系做了清楚的分析,之后還逐一分析了每節課的優點與不足,梳理出了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的地方,也提出了存在的問題。
下面我就談談關于聽五年級下冊《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感受:呂健老師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一課,在操作前,教師就復習了整數、小數的加法,用了擺小棒等方法讓學生明確加法的本質特征是相同單位相加,也有效地把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聯系起來,達到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在操作過程中,老師不停的啟發學生去思考。整個過程目標明確,秩序井然,思維活躍,學生參與度高。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們可以看出呂老師背后的努力,她能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進行徹底的挖掘,以及將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聯系起來,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這樣我們的課堂就不止是孤立的一節課了,而且從學生的思維角度來想,數學是相通的,增加他們學數學的樂趣。而王永勝老師執教的這一節課《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有是不一樣的精彩。王老師真的是幽默與智慧并存,輕松與嚴謹同在,讓學生學的開心,聽課老師不覺得累,這就是好課。這節課的練習環節是我特別欣賞的,王老師設計了大量的學生活動,同學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完全投入其中,課堂氣氛異;钴S。練習環節的設計可見王老師是大費苦心呀,但是設計我認為堪稱完美,最后還以知識數的形式結束本堂課,也是注重了知識的內在聯系。
這次的學習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師就是一小的孫成美老師,年齡將近50,但用他們教研員的話來說還一位資深美女,最重要的是她對課堂的`執著,和對教學教法的不懈的研究值得我學習。聽了她的課,使我領略到她的教學風采,讓我明白課前要精心預設,精心備課,深入研究教材,上課要精講多練,從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特點入手,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做,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在以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多向她學習,以嚴謹的教學態度,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的基礎上更加努力的去鉆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7
有幸參加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會,受益良多,講課老師給我們呈現了一節節精彩的課。每節課都讓我感受到老師們深厚的教學功底,以及對教材的深入挖掘。
《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課堂容量大,讓學生在充分探索中主動獲取新知,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學生在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等過程中總結出了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課堂節奏緊湊、環環相扣,層層遞進,讓學生充分去感知,同時練習設計由易到難,富有層次性,充分體現了課題的高效性,數學課不再枯燥乏味。
《角的認識》,教師平易近人,教學貼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一步一步引導學生走近角、認識角、會畫角,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生活中找到角,指出角,角有尖尖的頭部,胖胖的身體,多么形象的比喻。一句小眼睛看老師,把學生的注意力緊緊的拉回課堂中來。
數學來源生活,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都注重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知識,通過“找生活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桌角保護套是什么形狀的”、等等,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增加學習積極性。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8
我有幸參加了羅莊舉行的全市小學科學“解暗箱”課堂教學研討會,經過一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
一、對“解暗箱”課堂教學的認識
在前幾年,縣教育局曾經組織一次課堂教學中,在執教《不倒翁的秘密》時,提到過“解暗箱”教學法,我知道有“解暗箱”教學法,但不知道“解暗箱”教學法的具體策略。通過本次研討會的學習,我終于有了一定得了解,但這只是粗淺的認識,我應繼續深入的學習它、認識它。
“解暗箱”源于上世紀提出控制論,一種方法論,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敖獍迪洹苯虒W法是小學科學課上常見的教學方法。小學自然教材中有些課文內容是不能直接感知的,但根據一定的可感知的外部情況,可以間接推斷出來。這一類內容在教材中常以“解暗箱”的形式出現。此種課型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很有價值。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引導開展豐富的想像,是解開暗箱的鑰匙。其操作程序如下:展示暗箱—解開暗箱—升華。
二、“解暗箱”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
通過聽課,四位教師給我們奉獻四堂精彩的解暗箱課,表現出高超的課堂教學能力,很值得我去學習。
1、科學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把握教材、恰當的運用教材,為解暗箱教學提拱了清晰的思路。
2、運用準確、多樣的視頻、圖片、語言文字等資料。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和自己教學設計的實際需要,選擇了大量的多樣的有利于學生感知資料,服務于教學,例如邢麗梅老師在講《地震》時,列舉了本地的地震斷裂帶,作為感知資料。這些資料的'運用為解暗箱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推理理論依據。
3、教師有著深厚的教學基本功。為“解暗箱”教學提供了堅實的后盾
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提高了教學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恰當的視頻資料,對教材內容作出語言難以表達的效果,形象直觀,學生看了很容易理解。例如顏世萍老師在講授《四季更替》時,用一組“植物秀”,演示了植物一年四季的變化,引出課題。對四季更替成因總結時,用天文演示視頻資料進行演示,一目了然。充分顯示了現代教學手段對教學效率的提高。
通過這一次的學習,我學到了以前不理解的知識,感到高興,真不虛此行。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 篇9
參加了這次研討會,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心中有了許多的感慨,許多驚喜,許多反思,許多懷疑……
我感慨的是濰坊的名師們構建的理想課堂太精彩了,李虹霞老師的“統合”語文教學法展示。她放棄了傳統的線性教學,建立起多元、多面、多維、立體化的語文教學時空坐標。她的《中國的月亮》從唐詩到宋詞到現代詩到散文,背誦、朗讀、吹奏,橫向、縱向、空間三個維度進行統合,這種學習不僅培養了學生對閱讀材料的處理能力,學生也因集中的大量的專題閱讀豐富了語言,潤澤了感情。韓興娥老師帶孩子一起向我們展示的《上下五千年》課堂,她的海量閱讀教學讓我們大開眼界,她的學生知道的真多,做她的學生真是一種幸運,一種幸福。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海量閱讀走進課堂,使“腹有詩書”的孩子們有了“下筆如有神”的原動力。使他們在所積累的豐富語言中不知不覺的內化成個人的'文化素養,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寫作時的妙語連珠,佳句迭出。代吉娥老師的單元整體教學,這個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有些單元很適合學生自己學習就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教學,使所學知識更統一、更集中,還能省出時間進行內容補充,讓孩子閱讀更多的文章,何樂而不為呢?
讓我驚喜的是能聽到于永正老師的幽默語言,精彩戲劇及他寶貴的教學經驗。他的一句話很是令我深思:語文教師要留下感情,留下能力,留下興趣,留下習慣。所以說朗讀很重要,她是語文教學的生命,只有朗讀才能留下感情,才能獲得掌聲,才能激起孩子的興趣,所以我懷疑自己以前的教學理念,深深地挖教材,天天費盡心思的設計一個一個的問題,讓學生一一回答有多大的意義?孩子們的讀呢?課堂上朗讀上哪去了?想想我們自己是讀幾遍才懂得,我們是搜教案看教學用書,最后才確定教材的重難點。孩子們讀個一兩遍就能讀懂那不是天方夜譚嗎?我猛然醒悟了——做人要誠實,教學也要誠實。想要孩子真正學到知識不是學我們想給的,而是學他們想要的。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做好思想的轉變,實實在在的為學生著想,看李老師韓老師的課堂,不都是把主權交給了孩子?由孩子導入新課,孩子帶領孩子進入自己的課堂,老師在一邊輔助,成為學生的好幫手。我想我愿意成為學生的幫手,能看到孩子們的能力提升就是做老師最大的心愿。韓老師李老師是幸福的老師,他們的學生是幸福的學生。我真的很羨慕!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把他們的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生活中,我覺得李老師的“統合”教學法很適合五六年級的復習課,代老師的單元整體教學也適合中高年級采用,八個單元中可以有兩三個單元采取這樣的方法。也許剛起步不會有好的收獲,但沒有大膽的嘗試哪有意想不到的喜悅呢?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我們必須不斷地嘗試?傊喿x積累是小學階段最大的任務,師生共同在課堂上進行海量閱讀才能讓“輕負擔高效率”的美夢落實到實處。所以今后要拓寬學生的閱讀面,要老師領讀領學。做到每星期有一節閱讀課,每星期保證有兩節早讀來讀經典詩文,讀積累的好詞佳句。再讓學生從一周讀到的文章中選自己最喜歡的文章寫一到兩篇讀后感,寫到專門的筆記本上,筆記本每一頁可以根據題目、感悟內容進行繪畫裝飾。這些都可以是家庭作業,省去天天寫生詞,寫生詞可以每周一次放到周末作業或在復習課堂上。真正做到會讀了多讀,會寫了常寫的習慣。
【老師課堂教學研討會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研討會總結09-13
學術研討會方案05-09
研討會會議紀要09-23
課堂教學方案05-23
課堂教學總結05-26
教學研討會邀請函09-29
有關研討會方案四篇06-10
技術研討會邀請函08-30
研討會方案合集8篇06-05
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方案(精選18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