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精選11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課程標準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繼續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明確認識課程改革的背景,明確課程改革的目標,確立現代課程意識,更新教學觀念,建立各學科課程改革研究小組,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二、具體目標
1、幫助教師樹立現代課程意識,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
2、優化課程的實施過程,進一步落實“七步走教學法”新課程教學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廣。
3、改革評價機制,探索發展性評價,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4、加強課程管理和教師培訓,改革教師評價機制,培養一支高水平、高素質、多能型的現代教師隊伍,把我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組織機構
成立“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教導處、政教處、辦公室、總務處、教研組長等有關人員任組員,負責決策、組織、協調、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財力、宣傳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課程改革實驗營造良好的環境。組長:李有為組員:楊國強周文昌劉元華肖劍波劉少清陳群芳張建武四、實施措施
1、強化師資培訓
(1)積極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各類課程培訓、課改研討會。
(2)與其他學校多進行橫向聯系,有計劃地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活動,互助互學,共同提高。
(3)學校多組織老師對新課程標準解讀學習,使他們逐步掌握課改的真諦,把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運用于課堂。
2、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
編輯可修改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新課程、新教材為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平臺,同時又對教學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學校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備課方式,加強鉆研教材、了解學情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強調師生交往、積極互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為了構建這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我們準備從一下方面著手。
(1)拓寬課程資源。
(2)改變教學行為。
(3)改變學習方式。
(4)開展課堂比武的活動。
3、完善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制度
課堂教學是實施新課程標準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恰當的評價將對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課堂教育評價從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表現、教師的基本素質三個方面進行科學的、發展的評價。
4、認真做好新課程的宣傳工作。
以各種形式開展宣傳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板報、主題班會、講座等進行校園宣傳。通過召開家長會,加大對家長的宣傳。
5、落實管理制度。
(1)每學期各科任教師人人參與示范課、公開課、評課活動一節以上,并寫出一篇以上的教學設計、論文或經驗總結。
(2)明確教研時間,保證教研實施。為了確保教研活動落到實處,學校從周一到周五,明確各教研組的活動時間,活動形式是聽課、評課,專題討論等。
6、完善獎勵機制。
為了激勵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每學期對獲獎的優質課案例、論文、競賽輔導等方面,嚴格按學校制定的獎懲規定兌現。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資源,大膽實踐,精心組織,扎實有效的開展課程改革,開設好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開發研究背景:
大力推進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課程體系。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決定校本課程,開設閱讀技巧、校園文化、文明禮儀教育、長跑等校本課程。
學校具有閱讀技巧、校園文化、文明禮儀教育、長跑等校本課程的專業特長師資,學生普遍都很感興趣,家長也一致認為這些課程有利于學生思維、體格、美感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校本課程目標: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把尊敬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基礎目標。
1、學生通過校本課程,親身參與、積極體驗,具有初步的訓練和美感熏陶。
2、促進學生主動關注社會,關注文化體育事業。了解我國古今文化、文明禮儀、體育事業的發展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3、利于學校課程實施的多樣化、特色化,不斷豐富學校辦學內涵,提升科研改革的.能力。
四、校本課程內容:
我校現開設閱讀技巧、校園文化、文明禮儀教育、長跑等校本課程。
五、校本課程的實施:
1、把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作為校本課程實施的基本策略。
①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置于核心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幫助學生去體驗、實踐,從中體驗愉悅。
②堅持讓學生體驗感悟,豐富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逐步發現自我和社會和文化、體育的內在聯系,促進全面發展。
③成立組織機構,采用“實踐—開發—反思—改進”的循環開發模式,保證校本課程的順利實施。
④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實施開發、規劃、指導、評估等。
組長:田小冬
副組長:王中秋、伍建清
組員:語文、體育教研組教師及政教處教導員
六、校本課程評價:
1、評價內容全面化。
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采用學分制,學分的給與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由任課教師綜合考核給予一定的分值。二是學習的客觀效果,教師可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考核。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3
一、評價的背景
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的一個特點是對現有學科知識的整合,重視對科學知識的應用。學科知識的整合一方面強調同一學科內不同知識在學習階段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強調不同學科知識學習的相互配合,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最終實現不同學習階段、不同學科課程的相互配合,達到學科交融的、教學優化、提高效率的目的。
學校校本課程體系的基本機制是:學生依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條件和基礎選擇不同的校本課程,在這種拓展性、發展性的學習中,學生要更多關注某些問題,并就該問題主動學習和思考,不斷產生進一步研究和探討的沖動。
二、評價的原則
發展性原則。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開設的根本目的是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更好促進學生潛能的發展是校本課程評價的根本性原則,所有的校本課程必須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課程目標。
拓展性原則。學校校本課程是對國家課程的拓展和延伸,要與基礎型學科的教學密切相關但又超越通常的學科課程教學,決不能成為學科課堂基礎知識教學的變相增加。學生能否實現學科知識的拓展是評價校本課程實施成效的重要內容。
科學性原則。學校校本課程的提出和教學內容設計必須符合科學性的原則,要體現某一學科或領域的特點與規律。理科類的校本課程要盡量體現科技發展的時代特征與趨勢,文科類的校本課程要體現文化性、社會性。校本課程的設計要盡量幫助學生認識一個科學規律、自然或社會現象。
適用性原則。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與學生身心特點相適應,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一致,在難度上不能超越學生發展的基礎,要盡量選擇一些學生關心的當代科技與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學生的選擇是校本課程是否開設的重要基準。
廣泛性原則。教師可以選擇認為合適的任何內容用來設計校本課程,只要通過學校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評審就可以列入校本課程目錄。
動態性原則。學校的校本課程是動態滾動發展的,根據各方面的反映,每年都進行校本課程目錄的重新修訂,新的、成熟的校本課程不斷加入,一些不受學生歡迎或準備不足、教學效果不好的校本課程將談出,校本課程的總數量將維持在30門左右。
三、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內容
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體系由四部分組成:課程目標與計劃的評價;課程開設準備與投入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課程實施效果評價。四個評價部分分別在課程質量的四個控制點進行,通過控制對課程實施全程質量管理和質量保障。
1、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主要包括:課程設計的意義,開設課程的必要性、現實性和可能性,通過該課程希望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些課程目標與沭陽如東中學培養目標的一致程度,課程目標實現的基礎,課程大綱的科學性、適用性、時代性等。
2、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主要判斷教師開設課程的準備程度,包括教師個人的知識準備、教學資料的準備、教學組織與教學安排、實驗參觀調查等。以課程計劃、教學設計、講義等為主要標志性信息。
3、課程實施過程評價。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主要是對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包括對教師的評價和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評價側重了解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水平,對學生的評價側重了解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感受等。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學校組織同行專家聽課,對學生進行隨堂問卷調查等。
4、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了解課程實施以后是否達到了原來設計的教育目標,還存在哪些偏差,為此下一輪應當如何改革等。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徑是考試完以后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征詢專家、同行教師、教學管理部門的意見等。
四、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評價指標體系
1、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
課程目標與課程計劃的評價主要用于校本課程的立項,只有通過該項評價的校本課程才能獲得正式的立項,只有通過立項評審的校本課程才能列入學校校本課程計劃。
2、課程準備與投入評價
課程準備與課程投入評價是為校本課程開設服務的,這是開課的必備條件,立項的校本課程只有通過此項評價才能被正式排入學生選課表中供學生選擇。
3、課程實施過程評價
課程實施過程評價主要是對校本課程教學的評價,這樣的實施過程包括了各種教學形式和教學環節(比如參觀、實驗等均包括在內),評價集中在教師“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在校本課程投入和準備一定的情況下,影響教師“教”的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方面,影響學生校本課程“學”的主要是學習情趣、課程教學與學生經驗、體驗的聯系、教師的教學管理激勵等。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結果可以用于對教師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的考核。
4、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
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主要是了解校本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沭陽如東中學校本課程的實施效果評價需要與校本課程設計的目標聯系在一起,根據學校課程的總體設計,學校校本課程的開設主要是發展學生的潛能,要對國家課程進行拓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校本課程的課程實施效果評價主要是評價本門校本課程的目標達成度、學生的發展情況、學生的滿意度、其他方面對校本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等。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充分展示我校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挖掘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校園生活,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依托市教育局德育“一校一品”建設,我校結合學生實際于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利用周三七、八節課,向全校學生開設校本課程,特制訂活動計劃。
二、現實意義
校本課程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智慧,激發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內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校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主陣地,為此,結合我校實際,現擬定本實施方案。
三、領導小組
組長:陸金華
副組長:邵衛中、陸志高、吳洪海
成員:體藝專業教師、其他指導教師,社會各類講師團
四、遵循原則
1、實踐性和創造性相結合的原則
校本課程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動腦筋,多思考,多想象,多動口,勤動手,注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獨立思考,培養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立性和導向性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參加自已喜歡的強項,教師要認真安排活動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指導好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3、趣味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
校本課程活動就是要讓學生感興趣,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學生愛科學的好習慣。
4、參與和競爭意識相結合的原則
活動課上,力求學生要有積極參與競爭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把活動內容安排的'合理化,新穎化、創新化,讓學生學起來感到善思、有趣、樂學、有益。
5、安全穩定原則
各項目的老師必須保證活動的安全性,落實點名制度,活動中不得隨意增減學生,保證隊伍的穩定性。
五、課程設置
(略)
六、管理辦法
為了增強輔導效果,切實提高第二課堂活動的質量,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協調、健康地發展,進一步強化我校的素質教育,加強學校體藝2+1項目的實施,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為此,學校對第二課堂活動實行“六定”的管理辦法。
定內容:各組要按照學校的統一安排,結合本組實際,依據教師特長與學生特點在規定范圍內確定活動小組的名稱及內容。
定學生:各組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可自己選擇參加一項活動,組織報名,確定人員,落實人數。
定時間:全校各個活動小組建立以后,每兩周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輔導教師要保證充分的輔導時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曠課。
定地點:協調好各活動小組的活動場所,要盡力排除外界干擾,保持清靜的學習與輔導環境。
定輔導教師:每個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特長,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必須輔導好一個小組的課外活動,保證輔導質量。
定目標:輔導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實情,根據輔導項目及特點,確定本組輔導目標,學期結束,輔導教師要匯報輔導成果,向家長匯報,在學期終按此目標進行評估。
七、驗收評估
教務處,德育處在校本課程活動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督促檢查,并進行評比。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新農村建設培養勞動者和向上級學校輸送學生的辦學宗旨,振興家鄉經濟,繁榮社會,有效實施素質教育。本著有效利用現有教育資源,依據農村學校的特點,依靠本校教師和當地資源共同開發的原則,采用自編、選編和整合的方式開發校本教材。
二、目標
1、培養學生廣泛興趣,了解一門自己喜歡的`課程。
2、培養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中學會觀察與思考,學會探究與質疑,形成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誠實、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面對生活。
三、課程實施
1、課程分類:理論課和實踐參觀課。
2、學期內容:七年級家政服務、八年級溫室大棚建造及蔬菜栽培技術、九年級調味品釀造技術。
3、課程實施辦法:每周開設一節,按照課程表授課。
四、師生情況分析
農村學生熱情高,好奇心強,缺少創新。副校級領導任課,生活經驗豐富,責任意識強,工作認真負責。
五、校本課程評價
1、評價內容:校本課教學計劃、教案。
2、對教師校本課程教學的評價: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注重情感熏陶,強化立德樹人;目標明確具體得當,符合學生實際;按照四學模式備課,面向全體,反饋及時,矯正效果好;啟迪思維。
3、對學生的評價:課上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勇躍回答問題;學會傾聽、學會分享、學會交流。
4、對學生的評價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依據之一。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6
一、主要目標
知識與技能,強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過程與方法,關于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對觀察能力,提出問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信息交流能力的要求。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習興趣,對科學求知識,科學探究勇氣的培養,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教學中滲透STS觀念,責任感與使命感。
二、具體措施
1、成立物理課興趣小組,由集體備課指導,研究物理教學。
2、加強理論學習。每星期一早晨 、第二節,全體物理組按要求理論學習和討論,扎實地完善集體備課,落實集體備課。
3、確立教師發展的方向,物理教師是一個創造者,引導者、引惑者,是學生的'合作伙伴。
⑴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確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
⑵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
⑶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
⑷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
⑸幫助學生營造和維護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
⑹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化。
4、組織全體物理教師觀看優質課改錄像課,并加以總結。每學期觀看的次數不低于5次。同時鼓勵物理教師向其他學科學習課改的經驗學習,注重學科間滲透。
5、及時總結物理課教學過程的成果。
6、進行課后反思,著眼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及時進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在反思中不斷提高。
三、實施階段安排
1、準備階段:確定實驗教師 ,實驗教師進一步學習新課改方案,學習課程標準解讀,領會課改精神,明確自己的任務,制定課改實驗計劃。
2、實施階段,在初二實驗年級,各實驗根據新課程標準進行新教材實驗,物理組里有計劃有組織教學觀摩、討論、交流活動。實施集體備課。實驗教師深入課改課堂聽課、討論、分析、總結,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3、總結階段:實驗教師分階段總結、課改經驗和體會,提出方法和不足。總結課改實驗成果。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7
20xx年《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賦予學校合理而充分的課程自主權,這為學校創造性地實施國家課程、因地制宜地開發校本課程,為學生有效選擇課程提供了保障。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中學在國家課程計劃的框架內進行以校為本的課程整體規劃與設計,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興趣和發展需要,立足于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努力把蘊藏于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努力發揮家長、社區、網絡、校外機構的作用,豐富課程內容,優化課程結構,客觀科學、實事求是地開發校本課程并認真實施,在水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基礎上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能力,促進教師自身的不斷發展;構建有鮮明特色的課程結構與體系,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
一、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
1、校本課程開發是我國基礎教育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它是在多年實施活動課、選修課和興趣小組活動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而來的課程開發策略,意思是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和實際情況自主開發一部分課程,校本課程開發是為了使課程更加符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特點與實際需要同,從而提高課程的實效。
2、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一項具有持續性的專業活動,它需要有一種理性、民主、科學決策的過程。這一過程一般有4個主要步驟:
①情景分析:包括明晰學校教育哲學、調查學生需求、分析學校資源、把握社區發展需要等等。
②確定方案(目標與計劃):包括確定校本課程總體目標、課程結構、科目、課程綱要。
③組織和實施:包括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
④評價與改善:涉及教師、學生與課程方案三方面:評價內容與方式、結果處理、改進建議。
二、校本課程教師隊伍建設
1、委員會名單及工作職責
①委員會名單
主任:XXX
副主任:XXX
委員:XXXXXX
執行委員:XXX
②工作職責
(1)策劃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委員會成員負責講座研究學校校本課程的課程設置計劃、實施方案、規章制度、開發方向等。
(2)管理校本課程實施過程。委員會成員負責監督管理校本課程的教學過程,評估校本課程的教學質量,落實校本課程委員會的決策、措施。
(3)對本部門(教研組)校本課程的教學負全責。以身作則,直接參與校本課程的教學,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帶動本部門(教研組)校本課程開發的不斷深入和優化。
(4)協調、組織校本課程教學中的各種活動,了解和反饋校本課程教學中的各種信息,確保校本課程開發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學性。
(5)執行委員負責操作校本課程管理的具體事宜。
2、導師團名單及其工作職責
①導師團名單
曹衛東、范桂湘、李洪波、陳永興、汪輝、朱校松、陳志偉、陳利民、王洪軍、吳衛軍、仲崇文、盧振、樊君明、張麗艷
②工作職責
(1)積極思考:深入研究,大膽實踐對校本課程的開發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做法、成效。
(2)積極參與校本課程教學,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骨干作用,能將自己的教學經驗、體會在校內外推廣交流,通過實驗探索和理論總結,寫現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校本課程教學論文。
(3)參與校本課程遴選,課題審批,研究性學習指導,專題講座,學習成果評定等學術性活動。
(4)參加研究性學習的全程指導和管理,對學生研究必申報、開題報告、研究方案、中期報告、結題報告進行審批指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活動、實驗、調查、采訪等環節進行具體指導。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論文撰寫、成果體現進行指導和學術評定。
三、校本課程的編寫與教學實施
學校在近幾年已成功開設了《大語文》、《大南之魂》、《愛您以心》、《池塘養魚》、《英美文化介紹》、《英語閱讀》、《英語書面表達》、《感受生活中的化學》、《走進社會中的化學》、《趣味數學》、《蘇州歷史名人》、《蘇州歷史名鎮》、《自然災害及防御》、《環境保護》、《園林綠化》、《電子元器件的認識與測量》、《食用菌栽培》等一系列校本課程。學校將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對已開設的校本課程進一步充實、提高和完善,同時根據學生的舉愛好、發展狀況和學校實際情況開設部分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除遵循一般教學原則外,還要考慮到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盡量讓學生多練、多動,給學生裝以盡可能多的時間及想象、創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學生在“自選“校本課程的科目時,教師應新生學生的意愿,按各自選擇重新組班開展活動,并且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允許學生重新選擇課程項目,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發揮學生裝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教師應人學生的'能力、基礎等差異出發,因材施教,靈活地作內容及形式上的高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化、內容的宿寬泛性、即時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可變性,評價的主體性、差異性。
校本課程每周2課時,以年級為單位按原班級組班,將選修的校本課程排入課表,每周安排兩次。上課地點包括原教室、各活動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操場等,由教務處世哲學統一編排并相對固定。
選修課程原則上由本年級的老師擔任,每門選修課程根據參與課程開發的情況和教育教學能力由學校確定一位負責人。
四、課程評價與改進
1、課程方案的評價
建立較為規范的自覺自律的內部評價與改進機制。校本課程開發主要是由學校自主進行的,校本課程的評價更多地依靠學校進行進行自覺自律的自我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問卷調查及必要的專家指導,不斷反思課程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如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在課程定位、學生學業負擔、教師工作量等方面是否符合國家課程計劃以及相關的政策?是否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校本課程目標是否科學、合理、有效?課程結構和門類是否合理?是否有利學習方式的改變或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課程評價的方法是否多元?是否體現實用性、可行性、適切性、準確性等等,及時進行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進,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健康順利運行。
2、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強調過程性評價,綜合考慮以下各項,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類,以此人微言輕學生獲得該課程學分的依據及評選優秀學生裝的依據之一,具體由任課教師負責執行和落實,在該課程結束時由教務處統一登記并存檔管理。學生如有不同意見可向學校提出,學校負責核實并及時反饋。
(1)學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
(3)學生的小組評議意見和任課教師的評價;
(4)學生家長的反映;
(5)學習成果(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鑒定、競賽、評比、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記錄于學生的成長記錄袋內)。
3、教師評價:
(1)教師對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2)教師平時選修課的教學中教學常規的執行情況;
(3)教學的實際效果,學生的反映;
(4)學生家長的反映;
(5)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配套措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工作小組。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工攻小組負責教師進行校本課程開發的師資培訓、師資整合,對教師或教師工作組上報的校本課程規劃方案進行集體審議及指導,將校本課程規劃方案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審議。
2、學校聘請教育局、教研室及有關專家等來校操作校本課程的指導工作。
3、教務處、年級部、備課組積極協調、安排和組織教學計劃的執行。
4、校本課程與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并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對教師的工作實績進行考核,并載入老師的業務檔案。
5、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場地、器材、經費等物質條件,嚴格做到從時間、師資、內容、評價、保障各各個方面落實到位。
一方面評價校本課程要充分考慮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諸方面的綜合因素,多方面采集和收集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總結經驗,找出差距,提出豐富、補充校本課程的方案。另方面將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對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進行評估。特別要重視發展過程的形成性評價,為終結性評價奠定基礎、提供依據,使終結性評價具有客觀性和說服力。進而提出改進工作的思路和計劃,作為下一階段教學活動的起點。這樣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既是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是評價改革不斷深化和發展的過程。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8
活動內容:
名著放漂你我、共享閱讀盛宴,打造書香校園
活動對象:
臨沂31中全體學生
活動形式:
好書放漂、共享閱讀樂趣,千人共閱讀、讀書破萬卷。
一、活動背景:
“雅言傳承文明,經典浸潤人生”,開展“經典名著閱讀”活動,結合學校書香校園建設,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形成高尚的閱讀情趣,優秀的閱讀品格,積淀底蘊,開闊視野,豐富情感,修養德行,磨煉意志,學會審美和創造,樹立終身讀書學習的信念,努力成為一個有教養,有學力、有品味、有智慧的適應時代發展的優秀公民。在學校掀起讀經誦典親近名著的熱潮,創造優良的讀書環境,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落實新課程標準,促進學校的閱讀教學,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建設書香校園,實現學生和學校可持續發展。
二、活動目標
(一)通過經典名著閱讀,引導學生博覽群書,開闊視野,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二)通過經典名著閱讀,陶冶高尚情操,養成健全人格,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遠大志向,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通過經典名著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與習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親近經典詩文的理念,激發學生一生對經典文化的向往。
三 活動實施策劃
(一)閱讀氛圍的創設:
1、完善閱讀的環境文化。在學校或班級的顯要位置設置實學生讀書宣言、讀書名言錄、讀書明星榜、讀書成果展示窗等。
2、重塑閱讀的精神文化。充分利用板報、廣播站、學校網站宣傳優勢,全面營造“讀書的學生最快樂、讀書的學生最幸福,讀書是高雅的事情”的輿論氛圍。重塑閱讀的精神文化,在學生的心田里播下“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品味書香,成就人生”的種子。
4、發揮團體效應。從抓教師讀書開始,進而感染學生讀書;表彰喜歡讀書的學生,影響尚未進入狀態的學生;
5、運用求成動機。積極開展豐富多采的讀書專題活動,給學生提供多角度展示讀書成果的機會,讓學生發現讀書的樂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使讀書成為習慣,成為自覺行為,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6、創設閱讀的環境場、時間場。減少一些學科書面作業,統籌協調各類活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心理負擔,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閱讀的時間;
9、建立導向、激勵、制約、評價機制。出臺31中學課外閱讀激勵、評價方案,對學生課外閱讀進行統籌規劃,實施分級、分段、分層次評價;
10、構建閱讀的社會微環境。與家長及時溝通,爭取家長密切配合,實施親子閱讀計劃,為孩子購書、節假日讀書創造一個寬松的家庭氛圍;
(二) 閱讀的指導
1、明確目標。
學生閱讀目標的定位:
(1)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并貫徹執行;
(2)養成熟練使用工具書(字典、詞典)、嘗試整體感知、重點閱讀(說文體、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讀寫結合、對比辨析、用理解、類比、遷移、感悟法做批注等良好習慣;
(3)會根據閱讀內容的不同、閱讀目的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
(4)養成復述作品的情節,對作品中的人物能進行個性化的評價的習慣;
(5)積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維材料及佳詞、佳句、佳段(佳句、佳段的基本標準:啟迪性、哲理性、感人性、語言的藝術性、影響性);
(6)會做摘錄筆記,會寫故事梗概。
2、開設指導課程。每周開設一節閱讀課,在原來開設閱讀指導課的基礎上,開設閱讀經驗交流課、閱讀匯報課;
3、重視閱讀方法、技巧指導。
4、強化對薄弱環節的專題指導。
(1)怎樣進行閱讀積累:可以從經驗積累、寫作技巧積累、語言積累、情感積累、生活知識積累等五個方面去考慮;對名言、警句的'積累可以從語言的藝術性、啟迪性、哲理性、感人性、影響性及自己的喜愛程度等角度去把握、收集;要定期開展閱讀積累的成果分享。
(2)怎樣引導學生做批注:可以從生字詞注音解釋、圈點重點句段、修辭鑒賞、重點句段的理解、寫作方法、例子的借鑒、自己的體驗、感悟、思想、精神、理念的升華等角度進行批注;可以從提示批注、理解批注、類比批注、遷移批注、聯想批注、感悟批注、困惑批注、補充批注等對批注進行簡單歸類;
四、閱讀形式和時間的安排
閱讀形式的安排:以同年級兩個班為一個閱讀小組,同讀一部經典名著,一個年級同時進行六部名著的閱讀,四周完成一部名著的閱讀,一部名著閱讀結束之后開始進行名著的本年級內的循環,具體循環是:一二班的名著傳至三四班;三四班的傳至五六班;五六班的傳至七八班;七八班的傳至九十班;九十班的傳至十一十二班;十一十二班的傳至一二班。
閱讀時間的安排:
1、統籌安排學生閱讀的時間,從地方課中抽出一節作為閱讀課;隔周小作文的兩節作文課作為名著閱讀課,進行兩節連續閱讀;每班下午的課活時間安排兩次閱讀;學生自由閱讀——校內閑暇時間、周末;假期閱讀、親子閱讀——暑假、年假等。
2、周二課活時間定為全校課外閱讀課時間,師生共同閱讀經典名著,語文老師進行指導。名著中的一些觀點學生不懂,既不能強求全懂,也不能置之不理,教師要有選擇地加以指導、點撥,使學生是在閱讀經典中的“經典”。
3、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閱讀課不能擠用、挪用,確保效率;
五、名著閱讀活動的設計
1、課外閱讀實施的基本理念是:創造條件促讀,介紹方法助讀,開展活動強化讀。課外閱讀主題活動設計就是運用學生求成動機的心理,給學生提供多角度展示讀書成果的機會,讓學生發現讀書的樂趣,變“要我讀”為“我要讀”,使讀書成為習慣,成為自覺行為,成為童年生活一部分;
2、名著閱讀活動設計:一節——校園名著讀書節;三會——名著故事演講會、佳作欣賞分析會、讀書心得會;三賽——名著經典段落朗誦賽、名著經典情節表演賽、名著經典知識競賽;三展——讀書筆記、讀書報、讀書成長手冊;三評——書香年級、書香班級、讀書標兵。
六、名著閱讀的評價
對學生初中三個年級名著閱讀進行統籌規劃,實施分級、分段評價:
七年級為閱讀萌發期:通過講中評價(故事在線),演中評價(天才演吧); 八年級為閱讀發展期:通過展中評價(大顯身手),讀中評價(心靈之聲); 九年級為閱讀提高期:通過說中評價(千言萬語),寫中評價(心靈手記)。
七、名著閱讀的激勵機制
1、學生:設立讀書綜合獎——校長嘉獎令;讀書單項獎——讀書筆記、讀書報展評優秀獎、讀書面最廣獎、讀書認真獎、感悟精彩獎、故事能手獎、名篇誦讀獎等,特設讀書進步獎;
2、教師——讀書輔導獎。
3、班級、家庭——書香班級、書香家庭。
我校希望通過開展“誦讀經典名著,打造書香校園”活動,在校園內形成 “讀名著,誦經典”的良好氛圍,使學生養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直面經典中汲取民族文化精華,拓寬視野,積累知識,充實文化底蘊,豐富精神生活,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9
一、概述
1、課名:《禮儀展風采》,是思想品德人教課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堂思想品德課;
2、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10分鐘;
3、本課對應的課標為“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與溝通”部分: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能夠懂得禮儀對個人的要求,講禮儀有什么意義。
(2)能夠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學會以禮待人。
2、過程與方法
(1)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課堂交流等方式,知曉基本社交禮儀姿勢。
(2)通過多媒體給他們演示相應的影像資料、圖片、感受禮儀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樂于以禮待人;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體驗舉止優雅、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懂得與中學生有關的禮儀規范,并能熟練掌握社交的一般禮節是本框的教學重點。 如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落實禮儀知識,從而展示自己的風采是本框的難點。
四、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學生是中學八年級學生;
學生對基本生活禮儀知識的欠缺;
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口頭匯報的能力較強;
學生面臨的是青年社會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與人交往,禮貌、禮儀的學習很重要;
學生的自控能力不強,教師要注意做好調控。
五、教學策略
本課以學生活動探究和實踐體驗為主,引導學生自己體驗、感悟,歸納、提煉出主題;
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在具體教學中,恰當運用角色扮演、自我反省等方法,使學習過程充滿趣味。
六、課前準備
⑴、教師準備:
1、查閱有關禮儀方面的書籍、資料;
2、瀏覽與禮儀有關的網頁;
3、準備與禮儀有關的圖片,制作幻燈片。
⑵、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并查閱收集與禮儀有關的資料;
2、思考展示中學生風采的禮儀及做好表演的準備;
七、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師生課前問好是我們每天都要進行的,所以再熟悉不過,同學們認為“課前問好有無必要”?通過學生發言,導入本課主題——禮儀展風采。
禮儀習慣的培養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糾正自身的不文明言行。那么,你都知道哪些禮儀知識?
活動:禮儀知識大擂臺
1、說一說:
社交禮儀的掌握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請同學們列舉基本的社交禮儀。
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老師總結:
社交禮儀有很多,并且就在我們身邊,如:路遇熟人主動打招呼;上公交車女士優先,老人孩子優先,主動讓座;還有餐桌禮儀、握手禮儀、待客禮儀、電話禮儀等。
打電話是現代人交往、溝通的很重要的方式,講究電話禮儀更能展示我們的風采,有助于塑造我們良好的自身形象。
2、演一演
請小主持人主持學生表演見面禮儀。(發現優點,提出改進意見,明確認識。)請學生設計、展示古今中外見面時的不同禮儀。
學生通過現場演示,能夠懂得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民族的見面禮儀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無論何種形式都體現了一種禮貌,一種文明。
3、想一想
通過剛才同學們的表演,我們發現他們都很講禮儀,面對這些禮儀我們應該持什么態度?(對中國古代的傳統禮儀、對外國禮儀、對少數民族禮儀。)
禮儀對我們個人都有哪些要求?
如此講禮儀有什么意義?
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展示。老師評價并提出希望。
4、課下思考
在學校生活中,哪些場合最能展示我們的風采?這些場合都有哪些特定的要求?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10
一、什么是語文
1.語:語言。 語言是最基礎的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利用它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現代語言學要求每個人至少掌握一種語言。進入新世紀,要求更高,升學就業,考工晉級還要考英語。
中國的語言是漢語,我們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就是漢語的基礎,初中的語文課在小學的基礎上加以拓寬延伸,就遠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就近的方面而言,學好語文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后面再具體講。
2.文:文字(文學)。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是人們交際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古代的人最早以結繩記事,后來逐漸有了六書造字法。我們中國的文字是獨特的方塊文字,每一個字都是音、 形 、義的結合體。學好漢字自然不用多說,寫好漢字更顯得十分的重要。漢字的書寫非常講究,書法就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藝術。
3.語文學科: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除了說話寫字(語基及其運用)以外,還包括現代文的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閱讀理解、寫作等內容。以及聽、說、讀、寫這些基本能力的訓練。
總之,語文是所有學科中最重要的學科,學好它是十分必要的。
二、語文的性質
語文學習必須與生活密切聯系。語文是交際工具,它反映生活并服務于生活。語文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它可以深入到整個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需要語文。古人有一句話叫做“處處留心皆學問”(蘇軾審雞頭案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說是“處處留心皆語文”(張大千與梅蘭芳的君子小人故事)。
三、語文與美:
語文是美的[古代詩詞]
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
夏: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
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元/馬致遠)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 寒煙翠。(宋/范仲淹)
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唐/李白)
風: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杜牧)
花: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宋/歐陽修)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
雪:窗寒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唐/岑參)
月: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宋/蘇軾)
語文是美的[現代詩歌]
《鄉愁》席慕蓉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別離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四、語文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船已行二日到 我同意他也同意你怎么辦
語文與自然科學的聯系
政治:縣官審案的笑話 冉佳俊——再往后
歷史:清朝文字獄“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司馬遷寫歷史“逸馬殺犬于道”
數學:數式的文字表達——兩數和的平方等于一個數的平方加另一個數的平方再加兩數積的兩倍 (應用題的理解)
英語:外來詞:沙發、咖啡、卡車、寶貝、酷
生物: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
地理:粵語數字、山西陜西:君、臣、人、們、一、根、棍(前后鼻韻的區別)
音樂:5563762 (嫂嫂藍綿線拿來)
美術:中國某些古老的文字起源于圖畫 采、磊、山、水、目、淚、塵、歪、鳥羊、孔、休
走進語文,就是走進豐富多彩的生活,希望同學們能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蕩起雙槳,自由自在的航行。
五.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1.培養優良道德品質, 高尚思想情感
2.培養能力,開拓視野
3.提高綜合素養
4.提高文化品位及審美情趣
5.升學就業的的首要條件
六.怎樣才能學好語文
1.思想上高度重視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3.樹立目標,端正態度
4.具體而言課堂內外須做到“六要四多”
課內 ① 要認真預習、聽課、作業、復習
② 要積極思考并努力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③ 要養成記好筆記的習慣
④ 要把字寫得工整美觀,筆劃清楚,萬不可潦草
⑤ 要把話說得清楚、明白、響亮
⑥ 要把作文寫得新穎、生動、流暢
課外 ① 多閱讀文章、報刊、文學作品
② 多寫日記、周記、心得體會
③ 多看有益的影視節目
④ 多上網搜集資料信息
七.作業
1.你原來喜歡語文嗎?為什么?
2.你現在喜歡語文嗎?為什么?
3.你看過哪些書?最喜歡的是哪一本?
4.你準備怎樣學習語文?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 篇11
一、活動目標
走出教室,直接參與各種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領域,開展各種力所能及的學習活動,以獲得社會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和公民責任感,培養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保護家鄉美好的自然環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活動步驟
1.準備階段(1——2周)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活動內容
(2)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3)督促學生做好活動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4)與家長和有關單位取得聯系,爭取的他們的支持與幫助,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2.活動階段
(1)分組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活動體驗與收獲
(2)定期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收集反饋意見
(3)對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調整,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改進,促使活動順利進行。
3.總結階段
(1)分類收集、整理活動資料,對活動進行認真總結、反思、測評。
(2)小組進行交流,取長補短,吸取經驗
(3)布置各種延伸活動
(二)實施過程
1.成立調查實踐小組
(1)歷史資料組:搜集反映昆承湖的地理位置、歷史、作用的資料(包括錄像、照片等)
(2)實地考察組:到昆承湖進行實地觀察、采訪,了解昆承湖的現狀,拍下錄像、照片。
(3)水質調查組:通過調查研究,了解昆承湖的被污染程度。
(4)兒歌故事創編組:搜集有關昆承湖的故事、傳說,了解昆承湖的過去,并在此基礎上創編成兒歌、故事等。
(5)未來暢想組:通過繪畫、標語、作文等,幻想家鄉湖美好的未來。
2.開展調查
歷史資料組的搜集
資料組一:將有關聽說過昆承湖傳說的同學分為一組。搜集有關昆承湖的文字資料、圖片、照片和錄象。同學們在家長的幫助下,有的通過尋訪老人,有的通過上網,有的通過《莫城鎮志》、《常熟地方小掌故》等尋找有關昆承湖的`資料。
資料組二:開展社會調查,了解昆承湖的過去,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有關昆承湖的資料,并進行分析整理篩選,在電腦老師的指導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3.成果與反思
本次綜合實踐活動,我們的體會是:
一、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人人參與,人人實踐,人人有成果。
二、綜合實踐活動給了學生全方位的影響,學生在活動中不僅了解了昆承湖的歷史和現狀,而且在活動中促進了學生探究心理的形成、創造樂趣的體驗、關注視野的拓展、合作精神的培養,充分展示了學生內在的潛力,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建構起學習的良好自信心理。反思一: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俗話說:“孩子的心靈純潔無暇”。每位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都將影響到他們的健康成長。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指導老師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對所謂的知識和能力的“暫差生”,要給他們機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挖掘他們的內在潛力,給所有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反思二:不是為了“表演”。當學生把自己的成果整理好后,綜合實踐活動就進入了展示階段,這是學生學會欣賞自我和他人的過程,應該是真實的。而我在知道學生最初的綜合實踐活動
【初中課程標準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課程標準實施方案(精選19篇)04-18
中職學校課程標準實施方案(精選13篇)04-30
學習數學課程標準培訓方案(通用5篇)02-01
初中數學競賽方案11-24
初中春季開學方案04-12
初中課后服務方案05-17
初中合唱比賽方案范文06-04
初中課外閱讀方案01-10
初中禮儀之星評選方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