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
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方案。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就要有針對性的準備多份工作方案,那么如何把工作方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1
今年是縣委確定的項目會戰年,也是我鎮建設大邑“首善之區”的關鍵之年,我鎮將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市、縣、人才工作精神,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建立健全人才開發工作機制,突出抓好人才培訓工作,拓寬引智渠道,積極探索,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為我鎮工作開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特制定晉原鎮20xx年人才工作計劃如下:
一、增強人才工作的責任感
按照我鎮建設總體規劃要求和目標任務,給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一定要站在戰略的高度,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人才工作中肩負的歷史責任。結合我鎮當前對人才的需要,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勢,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人才開發力度,為新形勢下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服務。
二、健全人才工作的新機制
(一)強化“三種意識”,開發人才資源。一是“人才標準多樣化”意識,即把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做到不拘一格選拔和任用人才;二是“人才至上”意識,即要以促進人才成長和作用發揮為標準,切實做好使用、培養、關心,激勵人才的各項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稟賦和個性,達到既用人之長也容人之短;三是“人才大開發”意識,采取“使用性開發”、“政策性開發”“儲備性開發”等多種方式,如:進行合理性崗位調整,建立鄉士人才庫,建立科技示范戶,強化機關和村級后備干部培養等,以各種方式來推動轄區整體性人才資源的大開發。
(二)營造“四個環境”,實施人才服務。一是營造政策環境。在各類制度、規定的允許范圍內,出臺人才政策,發揮政策對人才成導向作用,以達到廣羅人才,人盡其才的目的;二是營造社會風尚環境。鼓勵人才干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加大人才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崇尚知識、崇尚人才的`社會風氣;三是營造市場環境。創建本轄區的人才市場,發揮勞動保障事務所作用,通過周到服務、規范運作,科學指導,有力監督,來完善本轄區人才市場體系;四是營造工作環境。加強人才創業載體建設,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
(三)創新機制,推動人才工作。一是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糾正重學歷、資歷,輕能力、業績的傾向;二是建立淘汰機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終身制,建立起人員績效考核檔案,以動態管理解決有進無出的問題;三是在全鎮廣泛開展大學生志愿者活動,進一步加強鎮村干部人格修養,繼續深化“四力”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四)突出抓好人才培訓工作。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才隊伍綜合素質。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整合培訓資源,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豐富培訓形式。進一步優化干部隊伍,加強對年青干部的培養,充實工作隊伍。
三、積極探索,開創人才工作的新鎮面
(一)、要加強調查研究。我鎮領導干部要結合基層基礎工作的開展,深入農村,深入實際,廣泛聽取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善于發現人才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要不斷深化對人才工作的理論研究,把理論研究和當前各項重要工作的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著重研究帶全鎮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和廣大人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析新情況,把握新特點,理出新思路,不斷提高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
(二)、要總結推廣經驗。重視組織開展人才工作的工作交流,要認真總結和積極推廣我鎮在開展人才工作中的好經驗、好辦法。營造識才、愛才、用才的良好輿論氛圍,大力宣傳推進人才開發的政策措施、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發揮典型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人才工作是一項與當前各項中心工作密切相關的系統工程,我鎮將以此為契機,在全鎮上下大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廣大人才在推進統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2
為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繪就鄉村振興宏偉藍圖,激發黨員隊伍建設活力,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現結合本鎮實際,制訂鄉村組織振興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以落實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凝聚功能和引領功能為目標,堅持從基礎性工作抓起、從基本功練起,以黨組織建設帶動行政村治理體系建設、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振興,著力健全鄉村組織體系、制度機制,激發各黨組織活力,凝聚鄉村振興的整體力量,夯實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動工作。找準黨建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最佳切入點,以組織振興,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人才隊伍振興,促進產業和經濟振興,走出一條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互推互促、同步發展的新路子。
(二)大膽實踐、勇于創新、注重實效。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基層黨建工作,準確把握新時期新形勢基層黨建工作規律,發揚基層首創精神,把創新貫穿于實施組織振興活動全過程,積極探索新方法,開辟新途徑,建立新機制,推動組織振興活動深入開展。
(三)聯系實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緊密結合我鎮實際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突出抓規范、打基礎,抓創建、強能力,抓振興、促發展,全力打造“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黨建工作新品牌。
三、重點工作
(一)選優配強村書記。堅決調整60歲以上、帶富能力不強、工作不力的村書記,重點選拔45歲以下年富力強的村書記,實現村書記平均年齡50歲左右的`目標。選拔本土致富能手、在外創業能人、返鄉大學畢業生、第一書記擔任村書記,村級帶頭人比例達到60%以上。村黨支部書記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從帶富能力和工作能力上嚴格加強自身學習建設,達到市場型、創業型、實干型、擔當型村黨支部書記的標準。
(二)發揮黨組織堅強戰斗堡壘作用,引領鄉村產業快速發展。推行“黨支部+經濟實體+貧困戶”模式,鼓勵支持黨組織和黨員領辦創辦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濟實體,為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和帶領農民共同富裕提供堅強保障,進一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三)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注重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使各村黨支部拓寬發展渠道,用好財政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獎補資金,確保所有村新增集體經濟收入均達到5萬元以上,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0%。
(四)發揮選派干部在鄉村一線作用。選派干部制定所在村年度工作計劃,完成選派干部推動鄉村發展項目任務,每名選派干部至少落地1個發展項目。
(五)培育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骨干隊伍。在優秀青年農民、外出務工人員、致富能手等優秀群眾中發展黨員20人以上,實現每個村至少發展1名黨員的目標。
(六)推進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建設和鞏固提升。確保近三年確定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真轉化、真升級全面完成今年確定的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任務。
(七)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體系中的核心作用。積極創建村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實現我鎮至少創建成功1個市級標準化規范化示范點的目標。
四、工作要求
1、壓實工作責任。各村黨支部要承擔起鄉村組織振興的直接責任,研究細化具體實施辦法,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鎮組織、紀檢、扶貧、財政等部門要立足各自職責,明確任務目標,形成推進鄉村組織振興的強大合力。
2、搭建載體平臺。各村要凝聚多方力量,助力鄉村組織振興。聯合域內企業支部積極開展各項組織活動,及時發現、總結推廣一批典型經驗,大力宣傳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營造推進鄉村組織振興的濃厚氛圍。
3、健全考核機制。把推進鄉村組織振興工作情況納入千分制考核內容中,作為考核村黨支部的重要依據,加大經常性的督促檢查和考核。通過集中督導、調研指導、觀摩交流等方式,推動各項任務落實。對推進工作不力、成效不明顯的,導致鄉村組織振興工作滯后的,依規嚴肅追責問。
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3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充分發揮人才支撐作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根據《關于支持鄉村人才振興的實施意見》(浙委人辦〔2019〕6號)和《關于印發湖州市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行動方案的通知》(湖委發〔2018〕1號)精神,結合我市鄉村人才發展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示范區和省部共建鄉村振興示范市建設,以培育打造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服務鄉村的專業精英、雙創帶動的鄉村創客、鄉村治理的能人鄉賢、各行各業的工匠能手等“五類英才”為重點,暢通各類人才、智力、技術等下鄉通道,全面培養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鄉村人才隊伍,為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奮力開創新時代高質量趕超發展新局面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目標任務。到2022年底,全市遴選“南太湖特支計劃”鄉村振興領軍人才60名左右,培育專業精英400名以上、鄉村創客1000名以上、能人鄉賢3000名以上、工匠能手5000名以上,鄉村人才資源總量達到8萬人以上,其中高素質農民(新型職業農民)1.8萬人以上,電商“新農人”3000人以上,鄉村旅游講解員1000人以上。構建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鄉村人才體系。人才引進、培養、評價、激勵、流動等機制逐步健全完善,鄉村人才綜合競爭力全省全國領先,率先建成鄉村人才振興標桿市。
二、重點措施
(一)重點培育“五類英才”,打造核心品牌
1.培育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深入實施“南太湖本土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等培育工程,重點在農業企業負責人、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家樂民宿經營業主、家庭農場主、農業服務組織負責人、農村電商帶頭人等生產經營能手中遴選支持一批引領帶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鄉村服務業、農村電子商務等特色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每年遴選“南太湖特支計劃”鄉村振興領軍人才15名左右。(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參與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各區縣)
2.培育服務鄉村的專業精英。積極推行“首席專家”結對幫扶制度,引導和支持農業科技人員、醫生、教師、律師、文藝工作者、鄉村規劃設計建設人員、農推聯盟專家等各類社會人才組團下鄉,定期服務鄉村。從優秀行業人才隊伍中選拔一批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聘請為“首席專家”,組建“1名首席專家+1個專業團隊+若干個鄉村主體”的“1+1+N”專家幫扶團,長期入駐鄉村掛職服務,極力打造一批農業農村急需的科技創新團隊、創業導師團隊和公共服務團隊。每年培育服務鄉村的專業精英100名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組織部;參與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協、市文聯,浙大南太湖農推中心,湖州師院、湖州職院,各區縣)
3.培育雙創帶動的鄉村創客。實施“鄉村創客培育”工程,落實大學生就業創業“新十條”、新生代企業家“311”領航計劃、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劃、青年農村電商培育工程等項目政策,引導大學生、外出農民工、經商人員、返鄉青年等圍繞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等鄉村一二三產業回鄉創業興業,全面實現“一村一客”。每年從青年創業主體中培育鄉村創客250名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團市委;參與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市經信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務局,湖州師院、湖州職院,各區縣)
4.培育鄉村治理的能人鄉賢。實施“萬名賢人回鄉計劃”,以“名譽村主任”以及“鄉賢參事會”等新社會組織為載體,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社工人才等回饋故里、服務鄉村,每年吸引能人鄉賢750名以上。大力實施鄉村人才“三培養”工程,把鄉村人才優秀分子培養成黨員,把農村優秀黨員培養成農村實用人才,把優秀黨員實用人才培養成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整體素質。依托“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活動、鄉村“領頭雁”工程、農村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村黨組織書記“雛雁計劃”等,吸引高校畢業生、農民工、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黨員干部到村任職、兼職。加強農村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到2022年,全市選樹200名左右市縣興村(治社)導師,推動每個村“兩委”班子至少有1名大學生。(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參與單位: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團市委,湖州師院、湖州職院,各區縣)
5.培育各行各業的工匠能手。實施鄉村工匠培育工程,加強鄉土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圍繞鄉村旅游講解員、農村種養能手、農村規劃建設人才、農村文體協管員、傳統手工藝者、非遺傳承人等挖掘培養,探索建立工匠能手認定發證制度,支持組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培養傳統技藝文化傳承人,打造一批吳興名點師、南潯漁技師、德清鋼琴匠師、長興紫砂名師、安吉茶藝師以及湖羊繁育師、湖筆制作師、湖州繡娘等湖州特色工匠品牌。每年培育有一技之長、示范帶動明顯的工匠能手1250名以上、鄉村旅游講解員250人以上;到2022年,培育傳統工藝美術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團隊1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經信局、市總工會;參與單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衛生健康委,各區縣)
(二)創新改革“五大機制”,完善制度設計
6.構建積極開放的人才引進機制。深化與浙江大學在鄉村振興上的戰略合作,依托“南太湖精英計劃”,圍繞農村特色產業,大力引導各類“高精尖缺”人才投身我市鄉村振興。大力推行柔性引才方式,支持海內外院士專家,通過兼職掛職、入股合作等形式“上山下鄉”提供智力服務。加大大學生招引力度,實施“萬名大學生招引計劃”,建立市外高校大學生合作交流機制,通過定向培養、專場招聘、職業指導、實訓實習、基層鍛煉等形式推動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每年招引到鄉村的大學生3000名以上,推動250名以上大學生從事現代農業,實現村村都有大學生。(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團市委,湖州師院、湖州職院,各區縣)
7.完善立體多元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本土人才培育,完善湖州師范學院、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州農民學院、農廣校、中職學校、鄉村成校、田間學校和實訓基地等多方參與的“訂單”式人才培養體系,大力推行“學歷+技能+創業”立體化培育模式,支持“三農”實訓基地建設。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湖州農民學院“一村一名大學生”培養項目,加快現職農村“兩委”班子成員、高素質農民(新型職業農民)、電商“新農人”、技能帶動型和社會服務型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組織重點群體做好高職擴招等培養高素質農民工作,實施崗位指導培訓、境外高級研修等。每年落實20個鄉鎮事業編制用于大學生基層農技人員定向委培,定向培養基層醫療人才40人以上,免費培訓農村實用人才6000人以上、高素質農民(新型職業農民)2000人以上、電商“新農人”750人以上。(牽頭單位:市委編辦、市農業農村局;參與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供銷社,湖州農民學院、湖州師院,各區縣)
8.創新精準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完善鄉村人才分類評價體系,根據鄉村不同工作領域分類設置評價標準,注重考察崗位工作績效、實際貢獻度,打破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限制。建立鄉村人才職稱評審機制,創新“以賽代評”“以項目代評”“學分銀行”等方式,推動形成各類鄉村人才職業素養水平同技能等級、職稱資格相掛鉤機制。建立鄉村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探索開展鄉土技能人才技師和高級技師直接認定,重點考察勞動者執行操作規程、解決生產問題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注重考核崗位工作績效。鄉村人才服務鄉村期限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按照相關規定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的依據。(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區縣)
9.實施靈活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科技成果入鄉轉化機制,綜合實施農技人員崗位擴招、提升培訓、離崗創業、農業科研成果權益分配等制度,激發農業科技人員新動能。建立有利于涉農科研成果轉化推廣的激勵機制與利益分享機制,健全涉農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和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支持創建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服務網絡,探索農業科技人員到鄉村、涉農企業離崗創業、技術入股、兼職兼薪等。探索公益性和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允許農技人員通過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科技局,浙大南太湖農推中心,各區縣)
10.建立城鄉融合的人才流動機制。建立城鄉人才合作交流機制,打破人才的編制壁壘、行業壁壘,探索通過崗編適度分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才加入等方式,建立城市人才、鄉村人才融合發展的雙向流動機制。鼓勵湖州師范學院、湖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州市農科院、湖州市中心醫院等本地事業單位人才到鄉村企事業單位開展科技攻關、掛職鍛煉。支持選拔一批鄉村產業、鄉村治理領軍人才受聘到高校兼職從事教學科研,推動高校和地方人才相互兼職、交流共享,形成人才城鄉環流態勢,發揮人才的集聚效應。(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教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湖州師院、湖州職院,各區縣)
(三)全面落實“七項激勵”,優化人才扶持
11.突出項目政策扶持。對入選“南太湖特支計劃”的鄉村振興領軍人才每人給予30萬元的特殊支持,并將所在企業納入“人才券”適用范圍,給予企業購買高端人力實際服務費用50%的資助,每年不超過5萬元。深化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員攜帶科技項目進駐鄉村,對任期內實施的科技項目,個人項目每個資助額度為4萬元,團隊項目每個資助額度8萬元。從專業精英中遴選聘請25名左右市級“首席專家”,每人每年給予5萬元津貼,連續享受3年,用于專家項目服務過程中的交通、食宿、咨詢等費用支出。參加市級及以上政府或人力社保部門主辦的創業大賽并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創業大賽一、二、三等獎,經營實體和注冊地均在湖州市的涉農創業項目,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20萬元、15萬元的創業示范補貼。(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區縣)
12.強化創業用地保障。每年安排一定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鄉村振興人才創新創業需求。實施農業“標準地”建設,對發展以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的休閑農業、農業科技服務、農產品營銷服務等一二三產融合產業并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和優秀鄉村創客,優先保障農業“標準地”,按不高于項目流轉總面積的2%申請,一般單個項目用地原則上不超過5畝;對于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且投資額超過5000萬元的項目可適當提高用地額度。(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區縣)
13.提升融資金融服務。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開辦創業貸款,加強融資渠道對接,設立“鄉村創客貸”,對入選“南太湖特支計劃”的鄉村振興領軍人才和在各級創新創業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項的鄉村人才涉農項目,在注冊落地后,可通過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林權“三權”及農業設施、農機具抵押,信用等貸款方式,給予最高可達500萬元的授信額度,市強農產業基金、鄉村振興基金中給予優先安排;對申請創業貸款且符合條件的鄉村創客,市財政按貸款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貼息,當年貼息總額不超過5萬元。對返鄉下鄉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電商“新農人”,銷售收入超過300萬元以上的,自建網上銷售平臺按照建設總投入的5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入駐第三方平臺產生的服務費用,按5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萬元。(牽頭單位:市金融辦、市人行、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參與單位:市農行、湖州銀行、省農信聯社湖州辦,各區縣)
14.推動人才后續培養。全市遴選100名左右“湖州農民專家”,獲評人員享受每人每月600元津貼,連續享受3年。鄉土技能人才技師和高級技師可優先享受“金藍領”高技能人才扶持政策,對在城鎮建成區外行政村組建市級農業領域傳統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在享受“金藍領”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再給予一次性每家5萬元的建設資金資助。街道(鄉鎮)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其招聘崗位總數的20%左右可直接面向優秀社區(村)專職工作者。每年安排100名左右村“兩委”干部,免費參加湖州農民學院在職學歷教育;對村“兩委”干部在職取得本科學歷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取得研究生學歷的一次性獎勵10000元。以鄉鎮(街道)為主體,探索政府購買服務試點,聘任大學生到村工作;對新取得國家高級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助理社會工作師資格的村“兩委”干部,分別給予每人3000元、2000元、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編辦、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湖州農民學院,各區縣)
15.優化生活保障服務。將“南太湖特支計劃”鄉村振興領軍人才納入“湖州服務綠卡”服務對象,給予子女入學、醫療保健、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各項待遇。對到村任職或村聘大學生,納入大學生租房(生活)補貼對象范圍,可同等享受相關政策。對列入湖州市鄉村傳統技藝技能人才目錄的工匠能手,給予其社保(商業保險除外)個人繳納部分財政全額補貼,補貼不超過3年。(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社保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各區縣)
16.暢通辦事通道服務。優化人才服務環境,創造良好鄉村人才生態。建立鄉村振興人才服務專項、辦事直通車等制度,完善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工作體系。支持在人才服務機構或人力資源社保服務大廳設置“一站式”人才服務窗口,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設立人才工作站,為鄉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詢、職稱申報、項目申報、融資對接、業務辦理等服務,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農村深化。(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單位:各區縣)
17.加強先進典型選樹。積極推薦政治素質好、有突出貢獻的鄉村人才為各級勞模、“五一”獎章獲得者和“兩代表一委員”。組織開展在領軍人才、專業精英、鄉村創客、能人鄉賢和工匠能手等“五類英才”中選樹一批“鄉村振興英才”,并進行廣泛宣傳,營造人才引領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根據工作需求,對特別優秀的村黨組織書記可選拔進鄉鎮(街道)領導班子。對在村工作滿30周年的優秀村“兩委”干部,頒發榮譽證書,增強村干部的榮譽感和自豪感。(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總工會;參與單位:市委宣傳部,各區縣)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由市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范區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和分管農業農村工作的副市長牽頭,市農業農村局負責日常工作,各有關部門共同協調推進各項舉措的具體實施,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上下配合的工作格局。各區縣、鄉鎮要壓實主體責任,切實推動鄉村人才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二)建立推進機制。建立領導小組牽頭抓總、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的推進機制。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制定鄉村人才振興的工作規劃和計劃,定期牽頭組織召開工作例會,對各有關成員單位在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方面的情況進行匯報交流、研究部署,協調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三)加強督查考核。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納入人才戰略總體規劃,將鄉村人才振興年度成效納入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考核內容。市級各有關成員單位要分解落實好鄉村人才振興重點任務,建立完善督導落實機制,夯實工作責任。各區縣要抓緊制定相應的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并建立健全檢查考核機制。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本市其他人才政策文件如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本意見對同一事項涉及多項獎勵的或與其他政策文件有重復的,按最高標準執行。資金兌現渠道,涉及新增政策項目資金,在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中列支;涉及原有政策提標擴面的,按現行相關專項資金明確的渠道列支。本意見由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負責解釋,三縣可參照執行。
【鄉鎮人才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鄉鎮人才開發工作總結 -總結09-07
鄉鎮春運工作實施方案08-16
鄉鎮防汛工作實施方案08-14
學院人才引進工作實施方案09-06
鄉鎮春耕備耕工作實施方案06-20
鄉鎮森林防火工作實施方案10-20
鄉土文化人才工作實施方案04-07
人才培養實施方案10-28
鄉鎮春運實施方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