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料學習方案(通用7篇)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我們應該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課程資料學習方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1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化學校課程結構,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消除畏難心理;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因勢利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校本課程組織機構
1、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2、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3、課程實施督察小組(負責課程實施的督察)
四、課程內容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校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努力發掘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擬設置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發展的七大類課程:
1、認知類:認識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齡、生日等)
2、欣賞制作類(攝影、剪紙、折紙、面食制作、繪畫、圖片——當地名勝風景)
3、音樂類(民歌、小曲調、樂曲、舞蹈等)
4、體育類(球類、跳繩、毽子等規則、技能)
5、禮儀教育(道德規范、文明用語、語言藝術、常用交際用語、英語常用交際口語等。)
6、地方人文(本縣歷史名人故事、縣名及村名的由來及變遷等。)
7、信息技術(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
五、實施辦法
1、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布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菜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加強校本課程的計劃性。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備課、上課、考核,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4、選擇有特長,有事業心、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5、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6、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六、課程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召開任課教師會議,聽取任課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時,要對實施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關注學生喜好的程度,也聽取學生乃至家長、社會人士的建議和意見。
(二)對學生的評價
在該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一是建立成長檔案袋,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過程中反映自己成長的資料,如學習時收集到的故事、照片,辦的剪貼報,寫的采訪日記、調查報告,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評價等。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表,隨時進行評價。最后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體現多樣性。
(三)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教師自我反思性評價:每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完成后,認真進行反思總結
二是教學督察評價:學校重點檢查備課、教師收集的資料及課堂教學。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愿繼續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2
為了提高我校的足球運動水平,增強學生體質、調動廣大學生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積極性,根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具體要求,為我校創建重慶市重點校園足球學校,并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市教委和校園足球辦文件精神以增強學生體質,培養青少年拼搏進取、團結協作的體育精神為宗旨,通過廣泛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建立和完善小學足球比賽制度,在青少年學生中普及足球知識和技能,形成校園足球文化,提高青少年的足球興趣,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
二、工作方針
依據重慶市教委、校園足球辦的文件精神;在全校掀起足球熱潮,充分發揮各年級的資源優勢,積極投入選拔和推選熱愛足球的學生、不論大小和了解足球的程度,共同為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障。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我校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特成立本校足球活動工作領導小組:
1、成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劉建文
副組長:余金墻
組員:
2、成立校園足球訓練工作小組:
組長:
組員:江元隆、何申效
3、成立校園足球宣傳保障小組:
組長:
四、職責分工
1、由校長負責學校足球工作的全面開展,總務處全面實施校園足球活動的教學與比賽工作。
2、班主任負責組建班級足球隊,體育老師協助。
3、工作小組組長全面負責校內競賽組織安排工作,并保障學生的安全保衛工作,其他成員協助。
4、江元隆、何申效負責組建校園足球隊,并對運動員進行身體素質、足球技術、足球戰術的培訓與指導,負責組建學校足球隊參加校外比賽及參賽運動員的學籍和注冊管理。
5、負責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有關的圖片、信息報道。
五、工作計劃
(一)開展活動班級的選取
根據學校的基本情況,20年我校開展活動的班級選在中高年級
三、四、五年級,組建足球隊,進行訓練和比賽。
(二)
具體要求:
1、各部門統一協調,保證具備足球教學、訓練、比賽所場地及器材等條件;
2、學校專職體育教師根據情況對其他體育教師進行培訓指導;
3、在校學生每周應不少于3小時足球活動時間,全校保證不少于40%的學生參加足球活動;放寒暑假時體育教師不少于一半的時間在學校里進行足球訓練。
4、將足球教學內容納入日常教學計劃,保證每周一節的體育課為足球教學。
5、利用大課間和陽光體育活動時間,組織三至五年級學生開展校園足球比賽,三至四年級為中段足球比賽,五至六年級為高段足球比賽,各段比賽每年保證不少于4場比賽。
6、各班班主任負責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工作。
7、體育活動課教師將足球教學作為首選內容。
(三)
1、各班組建啦啦隊,制定班級特有的標語、口號、隊服和隊旗,在班級的文化墻上設立特有的足球板塊,選出班級的足球明星,隊班級足球隊進行宣傳,建立好明星效應。
2、學校足球文化方面,加強學校足球文化建設,建立學校足球文化墻,設立學校足球標語,選出校級足球小明星,成立校級足球啦啦隊。
3、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啦啦隊比賽,提升學校啦啦隊水平。
六、經費管理
(一)經費來源
我校開展校園足球的所有經費全部來自財政全額撥款。
(二)經費管理
1、建立獨立的賬目,確保專款專用;
2、嚴格執行財務管理制度和審計規定。
(三)經費用途
1。足球運動員訓練時飲用水、訓練器材等費用。
2。足球運動員競賽時服裝、交通、食宿、營養補助等費用。
3。足球教練員帶隊訓練加班費和帶隊競賽時服裝、交通、食宿費用等。
4。校園足球開展活動組織、宣傳等活動費用。
5。校園足球設施的添置與維護費用。
6。表彰和獎勵優秀足球教練員、運動員、校園足球管理人員。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3
我校于20xx年秋季與全區中小學一樣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兩綱”教育精神和市區上級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有效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以不斷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學校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強調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服從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設計上,側重要學什么?怎樣學?學的效果如何?是否嚴格發揮教學五環節的作用?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幸福指數,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強調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總體目標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廣泛開展以“享受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構建愉快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面向全體,又分層實施,注重對學困生的有效幫助。以博愛的精神熏陶人,以博學的追求激勵人,以博樂的心情諧和人,主張立德樹人,樂學創新。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具體行動
(一)樹立基本的課程理念
1、圍繞義務教育課程目標,以學生為本,以“享受教育”為主題,培育具有博愛之思想、博學之追求、博樂之心態,營造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并獲得學習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追求教育民主與公平,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保障基礎性課程的實施,強調多元性、選擇性的拓展探究課程實施,體現德、智、體、美、勞諸育的統整性與滲透性、以滿足學生主動發展的多樣與和諧的需求。
(二)制訂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逐步完善學校課程的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立足于“自主、合作、體驗、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逐步構建并完善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學校課程結構,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較為理想的課程環境。
3、實行多元評價方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重激勵促進元素,豐富和完善“享受教育”主題。
(三)學校課程的基本結構
(四)學校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
1、成立由校長負責之下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規范和指導教師執行和開發學校課程的程序與管理,加大對教師課程開展能力的培養。
3、有計劃、有重點研發拓展型課程、基礎型體驗性學習課程和拓展興趣型團隊合作學習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學習的平臺。
4、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強化課程管理,確保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高質量。
四、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舉措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認真組織學校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教學改革,以教學質量標準為基準,規范日常教學行為。
2、明確教研組、備課組、骨干教師、一般教師的教學任務。
3、發揮教師潛能,倡導校本化與個人化相結合的實踐與創新。
4、加大貫徹教學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視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制度的建設。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4
一、為了落實國家三級課程管理的規定,提高學校課程的整體質量,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地發展,提升教師課程管理意識,開創學校辦學特色。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方案。
二、課程設置的原則
堅持按照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實際科學安排課程;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新課程體系的教育功能;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宗旨,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性,促進學生主動活潑地發展。
根據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將其教育內容全部納入,有利于學生和諧、全面發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及認知規律,把課內外、學校與社會聯系起來,把間接的書本知識學習和直接經驗體驗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課程以靈活性、適應地方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落實國家課程方針并開設校本課程,適應學校辦學方向,開設的活動課以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成為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不僅為學生共同發展奠定基礎,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三、課程實施
(一)國家課程
1、除綜合實踐活動課外,品德與生活(社會)、科學、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學年課時總數和周課時數控制在國家所規定的范圍內。每學年上課時間35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安排傳統活動、運動會等。復習考試時間2周,寒暑假、國家法定節假日共13周。
2、晨會、班隊活動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課時,主要進行常規教育,開展少先隊中隊活動,并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由班主任教師自行安排。
3、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各門課程已經普遍增加了實踐活動,所以綜合實踐活動同地方和學校課程統籌安排。
4、一至六年級的體育課,均應貫徹“健康第一”的原則,并在六年級進行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
5、學校開設英語課,起始年級為三年級。
6、各門課程均應相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機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環境、健康、國防、安全等教育也應滲透在相應課程中進行。
(二)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
1、根據國家與省規定,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課時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型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和勞動技術教育)課時統籌安排與綜合使用原則。
2、地方課程從《山東省地方課程選用指南》中選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傳統文化》作為地方課程,從一至六年級全部開設。
3、因學校現狀不能開設信息技術課,根據傳統教育方針,在三、五年級開設珠算課。珠算課的開設不但能成為數學課的第二課堂,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心智得到良好的開發。
4、結合教委印制的鄉土教材《我愛冬棗,我愛下洼》,在四年級開展民間傳統文化的學習,包括戲曲、手工等。
5、國學大師郭沫若曾就寫字要求提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對養成習慣有好處,能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但要養成書法家,那是另有一套專門的練習步驟的,不能作為對于中小學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級開設寫字課的基礎上,三、五年級加設毛筆書法課。
四、制度保障
(一)目標管理及任課情況安排原則
1、為促進國家課程方案的實施,落實課程管理,音體美設專職教師同時要求音樂教師每兩周教會學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隊唱歌放學,每學年至少舉行四次大型文藝活動。體育每周須有班級比賽活動,每學期不少于四次由全體師生參加的體育比賽活動。美術每周舉辦一次學生書畫展覽。音樂、體育教師可根據情況上合堂。
2、任課教師考試科目備課每周不超過10課時,上課不超過15課時。所上科目備課共計不超過16課時。
3、為保證地方與學校課程及國家課程非考試科目的實施,盡量跨年級交叉安排教師任課。
4、為加強低年級數學教學及學生管理使學生盡早養成良好習慣,由四、二年級專任數學教師同時分任一年級兩班班主任,并分任數學課。
5、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薄弱課程實施領導小組并由校長兼任三、五年級的珠算課、書法課。
6、每天下午上課前20分鐘為各年級寫字時間。
(二)、校本教研
為加強各學科課程目標的實施,安排任課教師語文每周一、三,數學每周二、四,其他學科周五開展學習教研、聽評課活動,并由教研組長寫出活動記錄。
(三)、目標管理
1、所有科目均須備課并體現書面教案再上課,可參考其他教師已有的教案,但必須體現其使用性。
2、備課時數以一學期應有課時計算,各種作業布置合計不少于上課時數。但語文、數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非考試科目不留書面作業,品德與社會、科學、英語、不留課下書面作業。
3、以上措施通過教師評估考核實施。
五、課程計劃實施
1、學校總課時數共計270課時,任課教師人均15課時。
2、附:鳳凰小學教師任課情況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5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地方對基礎教育課程管理與開發指南》的各項要求,促進我校對基礎教育課程的管理與開發,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二、目標要求
1、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和教學質量,形成基礎教育課程的地方特色,推動課程研究、管理和開發隊伍的建設,提高地方管理與開發課程的能力。
2、以國家課程管理政策、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為依據,同時要充分反映我縣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發展的需要。
3、加強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整體規劃與部署,嚴格管理和規范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充分利用多種社會力量參與課程的管理與開發。
三、地方課程開發要體現的基本特征
1、要體現地域性特征
地方課程是不同地方根據特定地域或社區社會發展及其對學生發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課程資源設計的課程,因而,在適用范圍上具有鮮明的地方性或區域性。地方課程設計要充分研究地方社會的歷史和現狀,挖掘地方資源,體現地域特色。
2、要體現針對性特征
從課程目標上看,地方課程是針對地方實際設計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滿足地方或社區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學生與社會現實和社區發展的聯系,使學生了解社區,接觸社會,關注社會,學會對社會負責,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地方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要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區發展的現實和要求。
3、要體現時代性和現實性特征
從課程內容上看,地方課程不同于國家課程中的學科課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和深刻性及其對學生智力發展的認知功能,但特別強調內容的時代性和現實性。
地方課程在內容上,要向學生傳授參與社會生活和社區發展應具有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關于地方或社區的基本知識(如地方或社區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社區結構等等),及參與社區生活的基本能力(如參與社區研究、社區發展規劃、社區服務等各種公益勞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總之,地方課程在內容上要體現鮮活的現實性。
4、要體現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征
地方課程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適應地方或社區發展需要的基本素質。因而,在地方課程實施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方式不應是接受式,而應是探究式、實踐式的。
四、開發內容
地方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課程要直接反映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求,有效增強課程對地方的適應性,形成課程的地方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內容要以地方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自然、環境等的研究為主,形成地方課程或地方課程系列,并具有較強的超前性。
根據實際,我校地方課程現階段開發的主要內容是邯鄲地區概況,具體有以下內容:
1、地理位置;
2、行政區劃;
3、自然資源;
4、季節特征;
5、風土人情;
6、交通運輸;
7、政治、經濟;
8、工業;
9、文化、教育;
10、商業、科技;
11、畜牧、養殖;
12、旅游、環保;
13、歷史;
14、名勝、古跡;
15、主要成就
五、課時安排
地方課程課時,3—6年級每周1節;根據需要,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打通使用。
以上課時是根據教育部課程設置要求和我省實際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既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但每學期的總課時不得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
六、開發與實施要求
1、成立地方課程開發領導組,完善地方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機制,確定地方課程研究專題,積極參與地方課程的規劃、研究和開發。
2、要將國家課程的實施與地方課程的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規劃。
3、要遵循課程建設的內在規律,防止開發中的盲目性、隨意性、簡單化傾向。
4、要根據課程的不同類別,建立以書籍、實物、影像、軟件、網絡等為載體的.地方課程資源體系。
5、為了確保地方課程實施的質量,本著“邊培訓、邊實驗、邊研究、邊開發”的原則,縣教育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地方課程的開發與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素質和教學水平。
6、在地方課程的實施中,要更多地組織學生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時要始終滲透安全教育。
7、要充分發揮社區、校教研組的作用,鼓勵有關人員加強學習,拓寬視野,深入生產生活實際,研究問題,總結經驗,創造性地為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服務。
8、要處理好地方課程與國家課程、學校課程的關系、課程內容與地方資源的關系、課程學習活動方式中接受與探究的關系以及學生與社會生活的關系等,優化課程結構,切實發揮地方課程的育人功能。
9、地方課程的實施要強調學生對地方或社區現實問題的研究與思考,將課程內容以主題的形式加以設計,組織學生通過調查研究探討問題,并積極參與社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活動能力。
10、地方課程的開發要注重了解歷史、關注現實、著眼未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縣將逐步擴大地方課程開發的范圍,提高地方課程開發的質量,逐步形成具有我縣特色的地方課程。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6
一、指導思想
以課改為載體,在學校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2、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學校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學校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
學校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學校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學校課程實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學校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制定學校課程開設計劃,將學校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教師每學期應根據學校制定的計劃,撰寫教案。
5、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如表演、競賽、參觀、講故事、游戲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學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五、學校課程實施的評價
1、成立學校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對學校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4、對于參加學校課程開發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學校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學校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七、資源包的開發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課程的資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開發資源包,學校進行資助,保證學校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導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教科所領導來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計入教師工作量,按工作實績進行獎勵。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7
一、指導思想
目前,動漫產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動漫制作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動漫產品主要受眾群是青少年,而我國青少年喜愛的動漫產品九成為舶來品,國外動漫產品在卷走國人大把鈔票的同時,還深刻影響著廣大消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意識形態,因此動漫產品關系到國家文化安全和思想文化陣地的爭奪。結合我省實施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通過“動漫計劃”的實施,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動手能力,推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支持動漫人才培養,增強動漫產業發展后勁。
二、開發背景
(一)、依據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全教會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探究型課程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地運用探究型學習方法,獲得和應用知識,發現和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探究型課程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小學、初中和高中都必須開設,要求學生全員參與。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和實際情況組織開發與實施。
(二)、符合學校辦學理念
培養探究性學習方法。爭創科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開設了探究型課程、音樂、美術、舞蹈、體育、科技、動漫學科競賽等數十門拓展性課程。
(三)、符合學生個性發展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已經成為了生活一部分。五、六年級學生有些同學在計算機操作水平上面層次很高,他們不滿足于學校開設的信息科技課程,希望能學到更多的拓展知識,五年級拓展型課程學習了簡單的動畫基礎之后,同時培養了較為良好的小組分工合作。學生對于FLASH的學習非常少,而且有部分學生都已經具備不少的動畫知識技能。本次方案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習中體會快樂。
三、科目目標
(一)、動漫在小學中年級段的使用率會漸提高。本方案在于讓學生對于計算機各項技能的更熟悉,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團結合作。
(二)、方案前期,通過設計調查問卷,數據匯總分析,了解學生動漫知識了解情況。
(三)、在“Flash學習”環節中,通過學生以“小老師”形象展示flash動畫的技能應用,培養自我表現意識,激發學生擁于探索,樂于探索的意識。
(四)、在技能學習化解中,通過教師的講授,初步建立使用新軟件等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主拓展了解。
四、科目內容
(1)、圍繞科目目標
認真分析科目目標,對科目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在選擇科目內容時,一定要選擇能夠實現科目目標的內容,有層次、有計劃地安排科目內容。
(2)、以學生發展為本
課程的主題是學生,選擇的科目內容一定要符合六年級學生的認知基礎,同時下意識的建立高一點點的期望。因此選擇了flash軟件中的一些技巧,讓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其中,用探究的手法學的好學的多。
(3)、滲透教育
對于拓展型課程,以團隊為基礎進行合作教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對于滲透信息學科知識,可以提高學生軟件操作技能,同時潛移默化的糾正學生對于計算機使用的一些誤區,督促學生在求學階段應該不要沉迷于各類游戲等。
【課程資料學習方案(通用7篇)】相關文章:
中班垃圾分類課程方案(通用5篇)04-16
復課后課程銜接方案(通用8篇)04-20
復課后的課程銜接方案(通用5篇)04-20
學習讀書活動方案(通用5篇)04-16
小學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方案(通用8篇)04-20
學習防溺水實施方案(通用6篇)04-19
校園安全教育學習方案(通用7篇)04-20
勞動實踐課程報告(通用18篇)03-19
返校學習實施方案04-18
行動學習實施方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