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精選14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
本學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進修學校的督促指導下,我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求生存的原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實施新課改,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我校的教學工作又上一個新臺階,20xx——20xx學年度被市教育局評為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一、認真履行好校長職責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工作,校長的主要職責是領導好學校的教學工作,配齊各科教師,抓好制度建設,深入教學一線,督促指導好備、教、批、輔、考各環節的工作。特別是根據《市“教研年”工作方案》要求,我們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實施,基本上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整體推進了我校教學工作的進程。一年來由于認真履行了校長工作職責,使我校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20xx年小升初質量抽測成績突出。由于在一年來的教學常規管理中,抓的比較到位,在市局和進修學校的檢查評比中,受到好評,本人被評為教學管理先進個人。
二、抓好教學質量提高的幾點做法
(一)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
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出臺了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如備課制度、課堂教學制度、批改制度、輔導制度、考試制度等。同時結合市教研年活動,制定了學校達標課制度及評比標準。結合這些制度化,規范化管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勤學、慎思、和諧、創新”的良好校風及“敬業、盡責、合作、創新”的良好教風,使學校的教學工作穩步發展。同時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年輕骨干教師,在20xx——20xx學年度中,楊麗杰老師被評為市優秀教師、韓文艷、張曉蕾被評為市優秀教師,張曉蕾老師被評為教學先進個人。
2、明確常規管理的要求,實現教學工作目標。
在抓教學常規管理中,我們要求教師做到五個認真:一是認真備課,學校每學期開學初組織全鎮教師召開新學期動員大會,實行集中備課,做到“三統一”——統一要求,統一目標,統一進度。我們以中心小學為龍頭,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力求在互相交流中達成共識,發揮和張揚教師教學個性,形成具有各校特色的教學方式。中心小學統一下發了教案設計標準,目標明確。要求教學設計中要有學科知識分析,學情分析等,力求實現“三維目標”,并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出實用教案。要求各校領導每學期必須至少檢查2次教師教案,并有教案檢查記錄。對教案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二是認真上課。學校領導特別是一把手經常深入教學一線對教學過程監控,在聽課、評課與教師廣泛對話交流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三是認真批改,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學額少的要做到面批面改。四是認真輔導,尤其是有針對性的對個別學生進行重點輔導。五是嚴格考試制度,搞好質量抽測與分析。控制考試次數,規范考試紀律,學校除進修統一抽測外,每學期組織一次統一抽測,評定學校、教師的教學情況,并進行教學質量分析。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教師自身對教學質量的分析;二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對學習質量的分析;三是學校領導對各科教學質量管理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既有總體評價,又有個性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今后教學中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
(二)結合“教研年”扎實推進“六個一”活動。
成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的“教研年”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適合本校實際的“教研年”活動方案。扎實推進各項活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提升理念。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好市教育局《關于教研年活動方案》精神,我們鎮中心小學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市教育局關于“教研年”活動的有關文件,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為了使廣大教師轉變觀念,形成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了《新課程理念》、《探究式教學理論》、《新課程標準》等叢書,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并鼓勵教師自學,寫出了10000字的自學筆記及心得體會。抓住機遇,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20xx年5月校長、教學校長赴上海華東師大參加培訓,回校后做了《提升理念,轉變角色》、《做研究型教師》的專題講座,使全體教師領略教育改革前沿的新觀念。本學期,我校派張曉蕾老師到建國小學掛職鍛煉二個月,又先后派教師到市建國小學聽課學習,學到了市直小學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用于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2)注重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我校加大了校本培訓的力度,采取自學與集中學習相結合,學習與交流相結合,開展了“20xx我的教育主張”專題演講活動,暢談自己對教育教學的一些感悟,大家取長補短,達到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提升理念的目的。
(3)強化青年骨干教師的作用。發揮骨干教師的積極作用,鼓勵他們做全鎮研討、示范課。今年共推出11節研究課例,在全鎮進行交流。還有3位青年教師的優質課在市獲一等獎。
(4)強化教師信息化培訓。利用業務學習時間,有專人負責指導教師信息技術,加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
2、解決教法問題。
為了更好的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每位任課教師,根據自己所教學科特點,收集整理了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體教師在集體備課,集中研討中逐步解決了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教法方面問題。
3、提供一個研究課例。
學校每學期都召開教研會,20xx年在“教研年”活動中,我們開展了達標課評比活動,在這次評比中有3節優質課,在全鎮展示,提供給全鎮教師研究探討。在此基礎上及時反思,并撰寫了優質課教學設計,有13篇優秀設計被評為一、二等獎。
4、編制了各學科驗收試卷。
每位教師結合課標,教材,擬定了所教學科的測試題及評分標準,并撰寫了雙向細目,學校評出了4套優秀試題參加了市教師進修學校的優秀試題評選活動。
5、設計優秀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20xx年,我校教師依據《優秀教案評比標準》圍繞新課程理念編寫了14篇優秀教學設計和14篇優秀教學反思,我校于越老師的教學反思,張峰瑞老師的教案,被推薦參加市優秀教案,反思評比。
6、制作優秀課件。
學校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課件制作,每人獨立設計一份教學課件,于越老師的美術課件被推薦參加市優秀課件評選。
(三)廣泛開展教科研活動,走科研興校之路。
20xx年我校有2項科研課題在市立項,有一項在市立項,共有20多篇教學科研論文獲省、市科研成果一、二等獎。學校每學期都舉行大型教研活動:一是體現教師的教學理念,二是提供研究課例,三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四)在抓好教學質量方面我校采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一是把能力強,業務精的教師調整到教學管理崗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二是出臺了一系列的評比、量化標準,并且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先選優的依據。
三是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四是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
五是加強教學過程的監控。中心小學組織教學人員每學期對10所村小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監控,督促指導村小教學工作,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與教師對話交流,加快了村小教師的專業成長。
三、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由于部分村小的教師年齡偏大,新的信息和理念,接受較慢,轉變較慢,適應不了新課改的需要,造成教學質量低下。
二是由于受辦學條件的制約,教學儀器設備不足,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導致學生的成績不高。
三是學校領導班子沒有配齊,領導水平有待于提高,使學校教學工作受到影響。
四是農村學校需加大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的力度,走科研興校之路,提高教學質量。
五是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
四、今后的教學工作思路
1、堅持一個根本、一個中心、建設兩項工程、提高三個認識。一個根本就是教學工作要以人的發展為本;一個中心就是學校工作要堅持教學這個中心:
建設兩項“工程”:
一是把提高教師的素質做為一項工程抓實抓好。
二是抓好控流工程,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三個“認識”:
一是提高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認識,使教師認識到質量就是我們的生命線。
二是提高教師對新課改新理念的認識,使教師認識到需要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勝任教學工作。
三是提高教師對教學科研的認識,使教師形成教學科研能力,適應教育飛速發展需要。
2、做為校長在今后的學校工作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抓好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上。從繁忙的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真正地投身教學,研究教學,與教師共同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
3、學校的其它工作都要圍繞教學這個中心服好務,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2
為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管理有序化、規范化、科學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校認真組織,對20xx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自查自評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校現有教學班10(含2個學前班)個,學生423名,教職工22人,其中女教師3人,少數民族教師22人,教職工中小學一級教師14人,學歷達標率為100%。建校60多年來,在各級組織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學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壯大。我校現有8個教學班,(不含兩個學前班)學生303人,教職工23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14人。有1人參加貴州省級農村骨干教師培訓,有17人參加黔東南州骨干教師培訓。校園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生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為2636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平方米,學生食堂面積131平方米,住宿生生均食堂面積平方米。配備有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建有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內藏書3851多冊,生均冊以上。經過努力,多方籌措建有夢想書屋一間,建有服務留守兒童的留守兒童之家。現在,我校是黔東南“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學校”,“鎮遠縣平安先進校園”。
一年來我校狠抓教育教學管理,用新的教育理論指導教育教學,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做到了既向上級輸送人才,又為當地經濟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多年來,我們一直狠抓教學常規管理,不斷加大教學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工作中突出三個“嚴”字和三個“不”字。三個“嚴”字是嚴抓、嚴管、嚴要求,三個“不”字是不講關系、不講情面、不將就懶人,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結合我校實際和教學工作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使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各項管理制度一經出臺,雷打不動,嚴格執行,經過不懈的努力,使我們的常規管理工作逐漸進入良性循環軌道,保證了良好的教學秩序,現將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自查自評報告如下:
(一)、教學計劃管理
學校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標準、課程計劃要求,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務處于每學期開學初擬出教學工作計劃,排好課程表,發放到班級、教師。開學第一周各教研組、每位教師擬訂好相應的工作計劃,并收交歸檔。由教研組、教務處分別檢查教研組和各科任教師教學計劃落實情況。學校每周二下午第三節課班會課,加強學生品德教育。每周一下午為教師政治、業務學習時間,進行政治業務和教育教學研究學習培訓,周五下午利用一節課對學生進行安全、文明行為習慣教育,總結本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及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星期一早上升旗并在國旗下講話。
(二)、教研組管理
學校制定有《教研組考核評比方案》,設有語文、數學、音體美、信息技術等教研組,并選舉一名教學能力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學骨干教師任組長,教研組工作具體由教務處負責。各教研組每學期至少開展16次集體教研活動,組織本組教師學習學科課程標準、課程計劃、制定教研工作計劃,幫助教師鉆研教材,進行備課、說課、公開教學課、評課等對教師進行培訓,學校期末對教研組工作進行總結、評比。
(三)、教學過程管理
學校根據教育局關于“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規定”,結合學校教師實際,組織全體教師討論通過,對教師教學工作(備課、上課、批改、輔導、學生成績統計、質量分析等),教研組工作、教師作業批改、考勤與考核、獎懲等作了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建立了教師業務檔案資料。每位教師聽課至少10節,學校領導聽課在20節以上。
學校每學期組織2次全校性公開課,學校每學期召集班主任經驗交流會2次,推廣教研教學經驗,提高教師教學業務能力。
學校建立有行政領班值日、教師值日制度,負責督促檢查學校教學、安全、清潔衛生等工作。學校設有專門考勤人員,負責教師上課考勤和填寫校務日志,早、晚自習有專人負責組織學生學習活動。學校大隊部組織健全,鑒于學校實際情況,每學期都召開一次學生家長座談會,各班主任均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加強學生管理。不斷加強養成教育,促進良好校風、學風的形成。
(四)、教學設備管理
學校有圖書室2個,圖書管理員2人,藏有圖書3851冊,報刊雜志10余種,生均圖書冊,本生均借閱圖書達冊。學校建有多媒體電教室1個,學校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對各室管理人員,明確職責,嚴格考勤考核,充分發揮各室作用,為教學服務。
(五)、教師繼續教育
學校關心教師的在職進修,有學歷提高的規劃和計劃,盡量創造條件讓教師進修提高,積極派老師出去培訓、觀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教學基本功,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學校先后派教師外出考察參觀學習達20多人次,大大開闊教師視野和提高教師素質。
學校建有教師業務資料檔案,有專門資料室,由辦公室專人管理,內有學期工作計劃、總結、教案、實驗方案、考試質量分析、聽課記錄、論文、獲獎證書等。檔案登記納入教師工作考核。
(六)、學校領導在教學管理中的示范作用
在教學工作中,我校領導處處起表率作用,學校行政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檢查、指導、督促教學工作,隨時了解各年級的`教學現狀,調控各學科的教學進度,保證教學按計劃執行。每學期開學初,校領導都親自主持制定教學計劃,親自主持召開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征求學生及家長對學校工作意見,由于領導以身作則,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從而掌握了教學主動權,帶動了全校教學工作向前發展。
(七)、教研組教學常規管理
教研組是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樞紐,學校認真抓好教研組管理,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樞紐作用,努力實施“科研強師,科研興教,科研強校”戰略,努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建立健全了教研組織。學校按照規模、特點分學科建立了語文、數學、音體美、科學、品社5個教研組,由有科研意識,有一定研究能力、能起學科帶頭作用的骨干教師擔任組長。
2、學校領導積極參加教研組活動,指導教研工作,校領導每學期參加教研活動16次以上,聽課10節以上。
3、每學期開學前教研組長均擬定了本學期教研活動計劃,要求具體、明確、有針對性、實用性、研究性。
4、每學期開學,各教研組按時交齊教學計劃,由教務處進行督查,各教研組長根據教師的計劃和進度表,每學期在期中和期末抽查兩次,檢查計劃和進度情況,作好記錄,向教務處及相關教師進行通報。督促教師按計劃、按教學進度履行職責,期末每位教師必須寫出教學工作總結。
5、每學期由教務處、教研組檢查教師教案,檢查班主任對班務記錄,裝訂歸檔。
6、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10節以上、評課10節以上,填寫聽課表,裝訂歸檔,記入教師學期業務考核中。
7、學校嚴格教研活動考勤,要求每個教師次次參加,無故不參加者曠勤論處。
8、每學期公開課做到有課題、認真準備,上課有創新、有特色,聽課后組織進行評課,評課均有記錄。
9、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交2次質量分析,1篇工作總結。
10、學校有新課程師資培訓“國培計劃方案”,每位教師結合自己的專業進行培訓。每學年有階段實驗總結,通過教改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滿意率、鞏固率、優良率、合格率有較大提高。
三、德育常規管理工作
學校加強了德育工作,營造了優良的育人環境,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1、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夯實和諧向上的思想基礎。我校高度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長期有效地發揮德育教育主陣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滲透于課堂,溶解于平時。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校會、升國旗講話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2、我校還利用專題講座、報告會等形式,深入進行法制教育;運用主題班會,文藝演出等形式,組織學生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強化法制、安全觀念。
3、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效能,創設優美和諧校園環境。通過革命傳統教育與重大節日、傳統節日、紀念日相結合,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制度,以建黨節、國慶節為契機進行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利用“母親節”、“植樹節”、“教師節”“環境保護日”、“安全活動月”等節日活動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個人修養、文明禮儀、感恩教育。通過法制教育、班會、主題隊會加強對《一日常規》、《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教育,通過定期不定期檢查評比督促,常規管理和各項制度真正得以落實。
4、我校把修改制訂的有關學生行為規范的要求、制度,通過專題會議、班主任、任課教師及時宣傳到每個班級每位學生中,把養成教育作為常規教育的核心常抓不懈,并以“六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對學生的良好習慣進行評價。在規范教育制度化、經常化的同時,組織開展了“入學教育”、“三個離不開”教育和“愛祖國反分裂保穩定促和諧”教育,通過主題教育階段工作的穩步推進,使學生對反對分裂、維護穩定的重大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經常性教育活動與階段性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四、20xx學校及個人獲獎情況
1、集體獲獎情況。
四年級被羊坪鎮政府評為先進班集體。
2、教師獲獎情況。
楊xx老師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楊xx、涂xx、潘xx、曾xx被評為鎮級優秀教師。
4、學生獲獎情況。
四年級楊高松、五(2)劉xx、六(1)楊xx分別獲黔東南州“飛龍雨”杯一、二等獎。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我們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離上級的要求差距還很大,我們將不斷努力,為羊坪鎮龍塘片區中心教育的發展再登上一個新臺階而努力奮斗!不妥之處,請領導指正。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3
衛星小學位于仁懷市喜頭鎮衛星村,始建于民國時期,主要服務范圍是喜頭鎮衛星村,屬村完小,目前學校占地約920平方米,有教學樓、教師宿舍、廚房、操場、圍墻和廁所等。擁有6個教學班,332名學生,教職工14人(其中男教師7人,女教師6人,櫥工1人),教師全部都具備中師以上合格學歷,目前大專學歷12人,高級教師1人,教職工平均年齡不足30歲,是一支年富力強的師資隊伍,校園設施正在逐步完善,是學生較為理想的學習場所。
本來,學校貫徹落實中心校相關精神,本著“做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家長放心的學校、當學生喜歡的老師、育社會需要的人才”的辦學宗旨和“尊重生命、關注健康、扶助成長、促進發展”的辦學理念,以深化課程改革,實施新課程為手段,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不斷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在此過程中,我校全體教師團結協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我校“教育教學管理”自查自評及其量分情況匯報于后,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學生綜合素質培養(10分)自評分:
(一)、學校制定學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德育工作計劃、少先隊工作計劃,目標明確,要求和措施具體(2分)自評分:2分。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遵照上級指示,結合自身實際,擬定了學校工作要點,各部門在學校工作要點的指導下擬定了工作計劃,教學中以德育為魂、教研為本,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養成教育,教育學生做到:“認真學習,踏實做人”。我們管理思路是:以主體教育為指導,在教中研,研中改,改中進。參照中心校更完善的教學常規管理規范教師行為,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學中做到以人為本、學以致用。嚴格教學常規的過程管理,做到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促發展、以服務贏信任,學會讓學生喜歡你,努力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少先隊墻報、宣傳欄、班級板報、主題班(隊)會等實施德育的主陣地作用,形成了“健康誠信寬厚待人”的新校風,“淡薄明利志存高遠”的教風,“立志踐行合作探究”的學風,學校“三風”建設成效顯著。
學校堅持注重教育思想,狠抓教學管理。少先隊按喜頭小學工作計劃安排,結合我校實際擬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除“一二·九”、“六一”等重大節日慶祝活動外,還組織開展了“我的祖國”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等,真正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了更好的教育。
(二)、認真開展體育教學,學生體質健康達標(3分)自評分:3分。
我校嚴格按課程計劃要求開設體育課,杜絕“放羊式”體育課和上體育課就是做廣播體操的模式,更不許上自由課,認真上好了每一節體育課。學校分段對體育課提出了不同要求,分段對學生健康體質作了明確規定,并對全校學生體育達標情況進行嚴格的測試,全校332名學生參加測試,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優秀79人,優秀率xx%。學校認真組織開展了“兩操”和大課間體育活動,還開展了接力賽、跳遠、跳繩、長跑、短跑、中長跑、拔河等多項活動,很好地增強了學生體質。
(三)、學校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德育活動,綜合實踐活動(3分)自評分:3分。
1、本,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認真開展了“主題班(隊)會”,至6月中旬止,收到各類主題班隊會班隊會記錄48節,平均每班每期達4次以上,對學生的教育做到了有的放矢,培養了學生的德育和養成習慣,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認真組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實施中注重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情景、校內外活動、效果及各方評價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受啟發,分清真、善、美。本學年共收集綜合實踐活動設計方案十多篇,平均每班每期開展2次以上。在活動中,開闊了學生視野,鍛煉了學生團結協作、動腦動手的能力。
(四)、學校對學生的成長過程記錄完整、學籍管理規范(2分)自評分:2分。
學校為每個學生建立健全了成長記錄檔案,各班認真收集了能反映學生成長的各類材料裝入檔案,完整記錄了學生的成長經歷,并按要求規范填寫了學生學籍檔案,收存規范。
二、教學常規20分自評分:
(五)、領導重視,機構健全,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制度落實,措施具體,原始記載齊全(2分)自評分:2分。
學校建立健全各類組織機構,校長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教學管理機構健全。下設教導處、少先隊、遠教、普實和語、數教研組,各部門各施其責,各盡所能,按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要求嚴格按計劃開展工作,群策群力,團結協作。教導處嚴格按要求編排課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同時制定了“衛星小學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和“教職工考勤制度”等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實行了教學常規周查月報制、安全衛生責任制等,有效地保證了新課程實驗的順利進行,各部門都認真作好總結,作好了檔案資料的收存。
(六)、校本教研及教師培訓工作有計劃、有措施,研究方向正確,針對性強(3分)自評分:3分。
學校根據自身實際,制定校本教研工作計劃,認真開展“人人一堂教研課”“人人一個課堂問題研討”等活動。在此基礎上語、數教研組擬定切合實際的教研計劃,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學校有教師培訓提高工作計劃,管理中結合每個教師的自身特點,采取全鎮骨干指導、校內“一幫一”幫扶等模式,認真選派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類培訓和觀摩活動,并回校舉辦了主題講座,執教了匯報課,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七)、教師學期工作計劃和總結、備、教、批、輔、考、研基本教學環節達到要求(4分)自評分:4分。
教師按所上學科于開學初分別書面擬寫出切實可行的.任教學科工作計劃,且做到有針對性、操作性強,期末有各科教學工作總結,做到不斷總結先進經驗,不斷優化教學,教師所有科目均按““喜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意見(仁喜教字[2008]34號)”、“喜頭小學教師教學工作評價方案(仁喜教字[2008]35號)”嚴格檢查,兌現獎懲,每學期每位教師上一節研討課,并在此過程中通過參加上級學校開展的各類競賽和主題教學研討、各學科優質課評選等活動,對不按要求、質量不高者提出批評,并責令限期整改,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學校將“四個一”納入常規來管理,要求教師每月完成教學后記1篇以上,典型案例1個以上,值得探討的問題1個以上,典型作業批改記錄、學困生輔導,學校定期檢查登記、整改。
(八)、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優質課競賽(4分)獲獎得分分認真組織教師參加中心校組織的各科優質課競賽和教育局組織的各科優質課評比,我校周宇老師的數學優質課獲市三等獎。
(九)、教師撰寫教學論文暨經驗文章(4分)獲獎得分分本學年來,我校在中心校的領導下,全校教師積極參與上級組織的各類論文評選活動,教師主動撰寫經驗文章在鎮內、校內交流。其中,汪必美老師撰寫的《關注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的創新》獲市二等獎,秦小梅老師撰寫的《淺談反思性教學點滴》獲市三等獎。雖然成績不佳,但相信只要不斷努力,終會有可喜的成績。
過去已成歷史,今后有許多工作等待我們去做,面臨的許多困難和壓力仍等待我們去克服和解決。目前,我校教學設備不完善,學生活動面積太狹窄,滿足不了學生求學需求,我們的教學管理還存在一定不足,但我們相信,只要有上級的關心和全體教師的鼎力支持和不懈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定會有更新的突破,衛星的明天將更加燦爛輝煌!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4
為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我校將“環境育人、學科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相結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育人環境,使學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和科學化的軌道。依據《貴州省普通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評價指標標準》,認真開展自查、自評工作,現對我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情況匯報如下:
一、辦學方向與教育觀念
我們的目標是: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發展有特長。把學校辦得讓家長放心,使社會滿意。始終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宗旨,積極構建適應學生素質提升的教育模式和評價體系。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人才觀。
具體做法是:
1、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全面育人;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揮特長;優差平等,多元評價。
2、組織教師學習依法治校,依法執教,使我校形成了“團結、勤奮、守紀、進取”的校風,“嚴謹、敬業、求實、創新”的教風和“勤讀、善練、多思、多問”的學風。
二、組織領導
倡導求真務實、廉潔勤政、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工作作風。學校校委會由校長、總務主任、班主任組成,班子成員年富力強,年齡搭配合理,成員之間能團結協作,以身作則,公正廉潔,作風正派,敢于大膽改革和開拓創新,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
班主任是校長的得力助手,學校管理的能手,更是教育教學方面的高手,他們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轉變觀念,嚴于律己、團結協作,結合學校實際,共同確定學校發展規劃;做到以身作則,要求教師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辦事踏實,不搞形式主義,有為學校發展盡職盡責的'事業心和戰斗力;定期召開校委會,商討學校重大事宜,分工明確,各負其責。
三、辦學條件
學校占地5709m2,校舍建筑面積1213m2,微機5臺,教師圖書20xx年度工作計劃,對工作落實情況做到周有安排,月有檢查,期有總結與考評,實行科學管理,全校工作運行有序。
3、總務后勤工作:保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嚴格執行各項財經紀律,規范管理經費,合理使用。嚴格執行各項收費標準,無亂收費現象。
七、教育質量
開展素質教育以來,我校學生的基本素質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學生能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各年級文化課合格率、優秀率穩中有升。
八、辦學特色
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把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把內容與形式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結合,管理嚴、實、活相結合,使教師能在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努力工作。
總之,我校在素質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校將以此為契機,鼓足干勁,發揚成績,加強改進薄弱環節,使我校的素質教育再上新臺階。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5
一、學校的基本情況
邢集鎮中心小學位于鎮政府所在地,學校占地12110平方米,生均14.8平方米;建筑面積4710平方米,生均5.6平方米。 現有教學班12個,在校生820人,一年來入學率均為100%,無一輟學,鞏固率100%。一年來畢業生合格率為100%,畢業年級學生各科合格率、優秀率分別達到85%以上。學生體育鍛煉達標率均合格。現有在職教職工40人,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其中一線教師34人,取得本科學歷10人,取得大專學歷的22人,中師學歷8人,取得小學高級職稱的21人。我校能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辦學思想端正,辦學目標明確;從實際出發,狠抓常規管理,抓教師素質提高;新課程改革正在有序推進,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校園文化建設初顯成效。目前,學校面貌發生較大改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二、成績和經驗
學校黨支部成員4人,班子成員6人,其中校級領導3人,中層領導3人。我校全體教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團結奮進、銳意進取,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文明單位”;被區教體局授予“規范化學校”和“安全文明校園”“文明學校”等稱號;連續三年的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評估中被區教體局評為“先進單位”;學校黨支部被鎮黨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 連續三年被鎮黨委、政府授予“年度綜合工作先進單位”。
(1)辦學目標清晰,辦學理念先進,辦學舉措務實。
我校的辦學目標:“營造成書香校園,促進和諧發展”。學校應該是學生學習,讀書的精神家園,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該校不但讓廣大師生養成喜愛書籍,愛好閱讀、學會學習的習慣,而且使學生一踏進校園,就聽到墻面說話,一根根草、一棵棵樹、一個個宣傳櫥窗等就像一本本書,里面蘊藏著知識和精神食糧,時刻鼓勵著師生。例如該校櫥窗里“校園之星”欄,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這個就是營造書香校園的一個氣氛,該校上學期開展的讀書節(內容有讀書心得、小書報、朗誦比賽、古詩文背誦、講讀書的故事等)均散發著書香的氣息。目標里“和諧發展”這是社會的主旋律,不但學校和諧發展,師生也和諧發展,符合現代社會的節拍,故這種目標定位準確。
該校的辦學理念:“教育就是一種愛,讓每一個孩子走向成功”。充分激發個體的主體意識和主題精神,追求自我完善,甚至超越自己。“讓團隊共性煥發光彩”,將個人發展和學校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花齊開春真艷”的團隊精神在這個辦學理念里充分體現,也形成個人、學校雙贏的局面,顯示了這個理念的先進性、科學性、前沿性。
該校的辦學舉措:“讓學校充滿生機、讓教師充滿智慧、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充滿快樂”,充分體現了學校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關注學生的快樂成長,該舉措不但反映新課改的理念,也反映了領導班子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強烈的開拓意識,使學校步入快車道的得力之舉。
(2)改善辦學條件,使教學設施標準化
近三年來,為改善辦學條件,上級政府及學校自籌資金,主要用于學校整體綠化,努力打造花園式學校。此外學校還用校園文化建設和購置辦公設備,提高了我校的文化品位和辦公需求。四項配套基礎建設,操場100米跑道,兩片籃球場地,為營造“書香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還出資2萬元用于教學樓墻面粉刷和樓頂防水,使教學樓煥然一新,學生一開學步入教室就感受到了學校的新變化;進一步完善了教學設施。
幾年來,邢集鎮中心小學的基礎建設、育人環境和教學設施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現在,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環境,與幾年前相比,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給人一種整潔、清新、優雅、積極向上的全新感覺。
今年以來,在上級領導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辦學條件得到不斷改善。完善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等專用教室設施,充實了儀器器材和圖書藏書及體育用品,豐富了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現有計算機30臺,儀器器材2800余套(件),圖書7100余冊,達到了省定配備標準,基本滿足了教育教學及辦公需要。
(3)強化學校管理,牢固樹立管理出效益的質量意識
我校以《河南省中小學管理規范》為指導,形成了剛柔并濟、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機制。學校注重過程管理,重小事、抓細節,優化管理水平。領導班子成員敬業勤政,深入教學第一線充當領頭羊。學校工作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記載、有交流。學校領導人人有讀書筆記,摘抄學校管理經驗并進行反思,及時寫下管理的心得體會。校領導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帶頭上公開課。每天中午安排教師輪值,巡查校園,處理偶發事件。學校遵循依法辦學的原則,依據《教育法》、《教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學校的管理制度,經常召開校務會,堅持集體領導,按時召開教代會,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招生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執行課程計劃,開足開齊課程,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其次,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為每個辦公室配備電腦、飲水機,每逢教師節、元旦等,都組織全體教職工載歌載舞,登門慰問生病、受傷的教工,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我校堅持“安全第一、以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在教育”的方針,嚴格執行《河南省中小學環境管理暫行規定》的文件精神,積極開展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活動。
一是組織機構、規章制度健全。學校有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門衛制度、值班制度、有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并層層落實責任,職責明確。二是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每周都對教室、實驗室、體育設施、電路等進行一次排查,發現不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并記錄在案。學校治安情況良好,無火災隱患。三是學校利用班會、隊會對學生進行道路安全、防火、防電、防溺水、防傷害、防煤氣等安全教育,提高了全體師生安全意識,近幾年無安全事故發生。
(4)強化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我校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加強師德教育,倡導教師“五有”:有追求、有思想、有激情、有詩意、有幸福感,大大激發了教師志向和追求。教師制定個人三年主動發展規劃。第二,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組織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朱永新的《我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文集》等書,讓教師通過閱讀,與大師對話,和名師交流,提升自身職業品位,積淀教育文化素養。第三,創新校本教研,提高教師理論素養。一是每月舉行一次“教師論壇”:教師輪流論壇、作專題講座,學科帶頭人點評,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二是開展“主題教研”:以課例為載體,開展了主題式教研活動,此有操作程序:專題學習、走近主題——集體備課、共同討論——課堂實踐、印證預設——主題研究、反思教學——二次實踐——研討總結,這系列教研活動,突出了教研的實效性,培養了教師的務實精神。
第四,發揮骨干作用,促使群體發展。我校有河南省教師4人,信陽市骨干教師5人、平橋區骨干教師4人、教壇新秀計6名,他們定期開展示范課、公開課、研討課、評課等活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開展“師徒結隊”活動,積極實施“青藍工程”,促使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第五,教師學歷進修抓得緊而實,教師中,本科10人,大專22人,遠遠超過小學教師大專學歷達標率平均數。
(5)扎實、特色、有效的素質教育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我校全面落實區局德育工作會議精神,德育為先,多管齊下,做到德育途徑多元化,德育內容系列化,學校堅持以感恩教育為主題,以弘揚感恩精神為主線,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活動,以校本課程《禮儀教育》為教材,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素養和行為習慣,精心設計并組織實施德育活動,逐步形成德育和校本課程相結合的特色德育活動項目,學校還推行“三五”制度,“三”即“領導三蹲點”(領導蹲點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個課題組)和“每周三調研”(每月對教師備課、作業批改、教學質量開展一次靈活多樣的調研活動),“五”即開展了“五課”活動,領導觀摩課、骨干示范課、青年成長課、老年創新課、隨機調查課,促使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形成學習、研究、觀摩、互勉、共進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三,學校緊緊圍繞“聯系實際、服務學生、展示個性、突出實效”的原則。不但學生個性張揚,而且學生已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充分抓住“十一五”規劃發展契機,根據鎮情、校情制訂學校發展規劃,保證學校具有良好的發展后勁。
2、根據學校各方面發展的狀況看,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還有較大的空間,希望能找到教學管理和具體實施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從細節上加以突破。
四、改進不足的措施
1、走內涵發展之路,加大教科研力度,使其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首先要加大校本培訓力度,有計劃、有措施地抓好教師繼續教育,組織教師深入學習新課改理念,進一步轉變、提升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通過“每周一課”、“優質課評比”等活動結合互聽互評提高專業素養。其次要制訂符合學校實際的教師培養方案,采取“壓擔子鍛煉”、“名師引路”、“構建成才平臺”等方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要充分發揮校內教育資源的作用,抓好校內“青藍工程”,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共同成長。
2、應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為主線,充分認識教育均衡協調發展的重大意義,求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內涵式發展,制定“問題—目標—活動——保障措施—人員安排”式的辦學規劃,明確辦學思路,加強宣傳,形成共識;全面規劃,分步推進;增添措施,狠抓落實;不斷增強學校的自主創新、自主發展意識,積極探索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各自的內涵式發展路子,辦出學校的特色,促進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
經我校評估組人員自評,通過認真交流、討論,一致認為邢集鎮中心小學的綜合督導評估為“優秀”等級。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6
一、基本情況
東韓初中位于洋縣謝村鎮以西一公里處,南臨108國道及漢江河畔,北依謝村鎮東韓村,原名為謝村鎮初級中學,轄7個行政村。現有教職工53人,學歷達標率94%。在校學生500余人,擁有12個教學班。文化底蘊深厚,是洋縣西部文化集祥地,漢中市教育局首批命名的農村示范初中之一。學校交通便利,校園綠樹環抱,整潔幽雅,是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理想場所。幾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先后獲得“市級衛生標兵單位”、“市級文明校園”、“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花園式單位”“縣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十多年來被縣教育局授予“教育教學質量優勝單位”,20xx年度綜合考核為優秀單位。
二、明確辦學方向,端正辦學思想,規范辦學行為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積極落實各級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制定了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育人環境,加強學風建設,注重教師素質提高,加強教學管理,更新教學手段,強化教育教學研究,重視校園文化的育人氛圍。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始終堅持“德育為首,質量立校,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增強了學校的執法意識、管理意識、質量意識和改革意識,促進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使我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良好社會聲譽進一步形成。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按照市、縣教育局指示精神招收一年級新生,新生入學年齡為13周歲,在本校招生范圍內適齡少年初中階段入學率為100%,近三年輟學率始終控制在2%以內。殘疾兒童少年與正常兒童少年同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共接收殘疾兒童3人,對他們不歧視,不另眼相看,給予特殊的關懷。畢業班學生畢業率98.7%,17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98.5%以上。
三、以創建和諧校園為目標,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學校校園面積14320平方米,建筑面積510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23.5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積8.39平方米。操場面積7140平方米,生均10.71平方米,學校現有圖書24572冊,生均35冊,教師圖書師均45冊。擁有理化生實驗室各一個,教學實驗儀器按一類配備達標,實驗開出率達100%,學校配備計算機40臺,多媒體教室一個,安裝寬帶網,接通遠程教育系統,整個校園基本實現了網絡化。同時有齊備的音美室、閱覽室、體育器材室、衛生室及圖書閱覽等部室。課堂使用率都在90%以上,我校無危房存在,教師學生桌凳完好率97%以上。
學校資金運行合理規范,一年來,學校在壓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的前提下,從公用經費中累計投入12萬余元用于校園硬軟件設施建設,先后整修校園圍墻和文化墻,改變了學校外觀形象;為了體現人文關懷,促進后勤保障的良性發展,學校投資1.5萬余元,兩次改造師生廚房,增添了灶臺、消毒、刷卡、蒸飯、脫皮、不銹鋼餐具等多種廚房設施,著力解決師生就餐問題;投資萬余元,更換了多年老化的輸電線路,接通了80KVA校園專變,解決了師生學習、生活用電困難;首次安裝了學生宿舍16臺空調,完善了蛋奶室設施,新增課桌凳100套(1.45萬元),使學校的辦學設施得以很好地改善;購買了全新投影設備,增添了兩臺電腦,改善了辦公和多媒體教學條件。安裝了12班的校園廣播網,實現了廣播、鈴聲、聽力播放全覆蓋;投資1.6萬元,添置了一套全自動水處理設備,解決了師生飲水難問題,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爭取教育局15萬元的投入,對教學樓、宿辦樓漏水問題及頂棚進行了改造;春秋兩季累計對151人次的貧困住宿學生給予每人每學期375元的生活資助,有效保證了貧困生的學習和生活。本著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學校刷新所校園有門窗,桌椅,解決了多年未曾安裝的教室玻璃問題;學校也高度重視環境的綠化美化工作,同時實施亮化工程和安穩工程,增添了裝飾型路燈,安裝了1.4萬元的監控設施,保障了師生安全,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校園環境進一步優化,校園文化氛圍濃厚,部室干凈衛生、規范、利用率較高,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四、師資水平
我校現有教師53人,教師配備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分布與結構合理,各個學科都有專任教師。現有教師中,專任教師51人,合格率100%,中學高級教師3人,一級教師16人,二級教師有32人。建立健全了教師終身教育制度,積極支持和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大力推行“校本研訓”制度,注重分層次培養教師,推進“名師工程”建設。現在教師中大本以上學歷的占90%以上,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教師普通話合格率100%,所有教師均參加了繼續教育課程培訓。基本能夠勝任循環教學,能夠承擔綜合實踐活動教學,90%以上教師能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熟練進行教學。學校對教師培訓有計劃、有安排,每周利用例會時間和周內時間有計劃對教師和班主任進行校本培訓,整體上提高了教師各方面素質,師德師風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校領導班子有校級領導4人,中層領導5人,平均年齡40歲,其中本科學歷8人,大專學歷1人,領導班子以團結和諧,開拓進取、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凝聚了學校合力,風清氣正,人心思進。
五、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
學校各項制度健全規范,可操作性強,始終堅持以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為宗旨,不斷加強制度和工作作風建設。一年來,在實踐中對修訂和完善了涉及學校管理、教學管理、德育管理、后勤安全管理等四大類近百項制度,使所有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教育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學校的長遠發展必須立足于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學校依照國家和地方課程設置標準,開足開齊了新課標規定的各門課程,我校以《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全面實施課程改革,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此,學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嚴格按照《中小學常規管理要求》加大了教育教學檢查力度,學校教學管理條例各項制度把檢查結果納入了年終考核,加大了過程管理。努力改進和完善學校教學研究制度,逐步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促進以“個人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的以校為本教研工作的真正落實。幾年來,我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中考成績位居縣中上水平,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大批合格的人才。初中畢業率98.8%以上,近視率控制在10%以下,犯罪率為0%。多年來教學質量一直位列全縣前七名之內。
學校健全完善德育網絡,成立了由校長、支書、政教主任、團支部書記、班主任共同組成的德育領導小組,溝通了校、處、班的縱向管理,同時建立起政教處、教導處、團支部、總務處之間的橫向聯系,黨團組織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使德育工作上下左右聯系密切、協調一致。全年召開6次不同規模的家長會,通過向家長致信、公開領導及班主任電話號碼等方式,要求老師家訪,提倡家長校訪,解決家校共建困難,拉近了學校與家長的距離,各方面工作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支持。在德育內容上學校德育工作堅持“五條原則”(學生主體參與原則;教書育人原則;實踐育人原則;環境育人原則;活動育人原則)、疏通“三條渠道”(課堂教學主陣地的正面灌輸渠道;先進模范人物的同化感染渠道;校園文化和環境建設的影響渠道)、體現“三個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動相結合;養成教育與法紀教育相結合)、落實“三大方案”(八、九年級每學年的德育工作系列化方案)、實施“五大工程”(以公民道德建設20字為主的`“主題育人工程”;以“三講兩實踐”為重點的“陣地育人工程”;以“創建文明班級、培養合格中學生”為重點的“課堂育人工程”;以凈化美化亮化校園、愛護校園環境為重點的“環境育人工程”;以“自主、自律、自尊、自愛”為重點“自我教育工程”),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我們形成了以籃球文化為核心,以校園廣播為主陣地,輻射班級文化、圍墻文化、板報文化,組建了籃球、舞蹈、美術、手工制作、環境保護等多個課外興趣小組,在濃濃的文化氛圍和實踐活動中,活躍了校園生活。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板報、手抄報等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開展“安全在我身邊”的征文和“做合格中學生”、“歌唱祖國”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組織重大節日慶祝活動,加強學生道德修養;以校團委和教研組為主體,組織籃球比賽、羽毛球比賽、作文大賽、手抄報展評等活動;舉辦法制講座、心理健康講座和保健知識講座,促進學生身心成長;推行數字電影進校園;堅持每周一的主題班會,實行學生遵守“一日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的檢查考核制度,一周一小議,一月一總評,引領學生規范言行,倡導交往中的文明禮貌;開展“遠離網吧”、“珍愛生命”、“愛我東中”等實踐活動,鍛煉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墻文化建設、校園硬件環境建設與綠化美化工作相結合,使全校師生在優美的校園環境和文化熏陶中愉快工作和學習,在多彩的德育活動中,著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德育工作以養成教育為德育實踐載體,細化班級管理,夯實班主任工作職責,從禮儀、衛生、紀律、環保、學習、節儉等方面細化養成教育要求,使德育工作小處著眼,細處落實,學生文明行為和文明修養大有改觀,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得到彰顯。
六、存在的問題
回顧以往工作,我們學校在各方面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各項指標基本達到上級要求,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贊許。但我們也不可忽視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經費不足,政府投入有限,學校財力枯竭。育人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學校各種配套硬件滯后,師資不能配套,很大程度阻礙了教育的發展。
(二)、校務公開方面由于學校事務繁雜,有時有不到位現象。
(三)、學校教師師德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在考核方面要進一步細化。
(四)、教師隊伍素質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應不斷完善教師終身教育制度,切實抓好校本培訓,力爭有內容、有效果,同時以政教處為橋梁紐帶加強班主任管理考核和培訓,使學校成為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沃土。
(五)、常規教學檢查落實方面不夠細、實。需進一步加強備課和作業批改的檢查。教研教改過程性資料較少,校本教研亟需加強。
(六)、在學生養成教育方面,落實不夠到位,檔案資料收集較少。學生體藝衛勞方面活動的開展較少。
(七)、檔案管理期待進一步加強,今后將由專人進行培訓對學校檔案進行細化分類,規范檔案管理。
(八)、辦學特色不夠突出,需進一步強化。
七、努力方向
下一階段,我們將加強教職工的政治業務學習,突出特色辦學,提高辦學水平。大膽改革創新,培塑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園文化,調整和發展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與教學策略,使之更符合學生實際,更符合學校教學特點。狠抓師資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全面推行“名師、骨干、青藍”三項工程,研究培養辦法,加大獎勵力度,鼓勵教育教學爭優、創優,進一步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條例和獎懲細則繼續完善制度,加強教學工作的過程管理,加大常規檢查力度,力爭落到實處,堅持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做到有布置必有檢查,有制度必有追究,有追究必有獎懲。德育工作方面,爭取在已有制度的基礎上,細化德育過程,完善團隊建設,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開展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豐富多采的活動給學生以情感陶冶,通過生活給學生以啟迪,以幫助,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做社會需要的有用人才。
我校將加強素質教育宣傳,認真對照素質教育辦學條件要求,列出欠缺項目,制定分步實施計劃,多方籌措資金,逐步添置教學儀器設施設備,不斷改善和優化辦學條件。同時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有關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設備、器材的使用率。學校還將要求教師上課時要盡可能盤活現有的教學資源,提高教學設備的使用率。要加大電腦室的使用率,鼓勵學生借閱圖書,充分發揮教學儀器的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我們將以這次教育督導評估為契機,本著辦好教育為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加大整改力度,狠抓內部管理,創新工作機制,排除萬難,開拓奮進,使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努力創建和諧校園。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7
靈石縣第一小學是本縣近現代教育史上開辦最早的學校,其前身為清咸豐三年(1853年)創辦的“竹林書院”,著名作家胡正、版畫家牛文、書法家吳艷萍曾在此就讀。歷經世紀滄桑,飽受歲月磨礪,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環境優美、設施先進、管理科學、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學校。學校地處靈石縣城學苑路南,占地30畝,建筑面積18500余平方米,現有4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14余名;教職工123人,現為八軌制完全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中小學一級教師39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能手19名,縣級教學能手38名。如今的第一小學養成教育特色凸顯,校園文化氛圍濃郁;教學科研突飛猛進;藝術教育風生水起,倍受社會關注,家長青睞。近年來成功承辦晉中市體藝“2+1”現場會、晉中市“書香校園 文化靈石”現場會,被靈石縣人民政府授予“素質教育特色學校”,一舉成為全縣小學特色辦學的一面旗幟。去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國家級均衡縣驗收,市級“平安校園”、“數字化校園”驗收。學校先后被評為山西省“書法特色學校”、“山西省語言文字示范學校”、晉中市“德育示范校”、“課改先進校”、“綠色生態校”、“體育項目傳統校”、靈石縣“科技教學示范校”、“培養青年教師先進校” ……
一、超前規劃,明確思路,為素質教育的開展指明方向
20xx年9月,新的校領導班子傳承歷史,面對現實,著眼未來,各抒已見,達成共識,確立了學校發展的三年規劃: 即:第一年,打造教師團隊,深化課改保質量;第二年,豐富教育內涵,優化管理促發展; 第三年,彰顯辦學理念,強化特色創品牌。
同時,學校領導審時度勢,透視基礎教育本質,面向孩子的未來,提出“對學生全面發展負責,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確立了“堅持依法辦學,從嚴治教,服務民生,促進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教育;堅持以人為本,貫徹方針,落實綱要,建設和諧校園,創現代特色學校;堅持終身從教,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甘于建功立業,做德藝雙馨教師;堅持立德樹人,能力為重,習慣為要,豐富實踐內涵,育品學兼優學生”的辦學思路,以及“立德、啟智、健體、尚美”從全方位、多角度為師生搭建啟迪智慧,放飛心靈,彰顯個性,分享成功的多元立體平臺,努力使校園成為師生溫馨的家園、快樂的學園。
二、建章立制,科學管理,為素質教育的實施保駕護航
學校特別注重班子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著力打造名師團隊、學科組團隊和班級小組團隊,在進一步完善《靈石縣第一小學走向現代學校制度匯編》的前提下,修訂并出臺了《靈石縣第一小學素質教育實施和評價方案》,使教師工作有章可循,學校考核有據可依。學校整體實行“四線四塊五面”的網格化管理辦法(教學、教研、政教、后勤四線貫穿;四個樓層切塊管理;學習、紀律、衛生、安全、活動五面兼顧),班主任推行“三旗兩榜一箱”的管理方法(設學習、紀律、衛生三面流動紅旗;設自主學習榜、三項紅旗評比榜;設學生行為舉報箱),學生采用“兩卡三評”(好人好事登記卡和行為規范登記卡;三評:對學生行為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的周評百分制評價)和行為習慣周清制進行管理。根據師德師風、教育教學、教研教改的過程和效果對全體教師進行年級長、學科長考核。逐步形成了既適合校情又符合現代要求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形成了愛崗敬業,盡責有為的校風,整體營造了全校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良好氛圍,為教育教學的整體提升夯實了基礎,加強了保障。
三、令行禁止,規范辦學,為素質教育的規范提供保障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法律、法規為依據,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強化規范化管理,學校逐步走上法治化、規范化的軌道。
1、學校開足開全各類課程,及時將課程設計情況上墻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音各科合格率均達95%以上。
2、學校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高標準、嚴要求,搞好“兩課、兩操、兩活動”及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鍛煉不少于1小時,學生體質逐年提高,經鎮衛生部門檢測學生身高、體能明顯上升,近視率下降15%,整體水平達《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育合格達100%以上,優秀率近70%。
3、學校面向全體學生,辦學目標明確,努力促進每個學生全面提高,不以分數給學生排隊,也不單純以考試成績作為教師獎懲的唯一依據,幾年來,小考優秀率、合格率均居全縣上游水平。
4、學校公開向社會承諾絕不違規收費和辦各類補習班 并嚴令教師不準有償補課,不準給學生亂訂資料,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嚴禁教師加重學生學業負擔,規定低段學生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中段學生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40分鐘內,高段學生的家庭作業不超過1小時。
四、活動給力,特色鮮明,為素質教育的高效注入活力
1、課外活動豐富多彩
(1)校外實踐開闊學生視野。根據學校的實際,我校開發了融思品、社會、勞動、信息技術和心理健康多門學科為一體的社會生活實踐校本課程。如:深入社區、公共場所等地方接受保護設施和環境衛生教育,到消防中隊與官兵們體驗軍旅生活,參加消防演練;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幫助清掃垃圾,每年一屆的校園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秋季運動會和春游踏青活動等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參與社會生活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增強感性認知,從而動情悟理,立志導行。
(2)校內體驗增長學生才干。利用家長學校和家校教育委員會這個平臺,積極倡導在學生中開展假日小隊活動。長期以來開展的禮儀小隊、樓道小隊、護老小隊、護綠小隊等活動載體已成為我校學生實踐體驗的另一天地。同時,學校還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挖掘教育資源,聘請消防隊、司法局、交警隊等部門的領導和成員到學校作專題講座,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利用“涂鴨墻”、“渲泄室”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德育棋強化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利用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黑板報、校報、手抄報、櫥窗、電子屏等陣地廣泛宣傳安全知識、環保知識、衛生知識;結合國慶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六一節開展藝術節活動,教師節舉行“敬禮獻禮”主題會,建隊日舉行“我是新世紀的接班人”、“少先隊檢閱儀式”等活動,從而增長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
(3)課外閱讀豐富學生內涵。將周一下午第三節課定為“讀書活動”課,讓全體師生自由閱讀、廣泛閱讀、超量閱讀課外書。低年級要求以讀短文、看圖文、輕聲朗讀為主;中年級要求以邊讀邊記、自選讀物為主;高年級要求以邊讀邊寫、寫體會、談感悟為主。學校先后舉辦了“讀后談心得”、“現場習作大比拼”和“書香滿園”、“智慧杯”讀書展示等活動;并于去年成功承辦了“晉中市書香校園——文化靈石現場會”,這些活動的開展得到了領導、家長和社會的熱烈好評。
2、各項工作特色鮮明
(1)校園文化異彩紛呈
20xx年,縣政府投巨資3200萬元對學校的校舍進行了全新的改建,并對學校內部設施進行了高標準的配置,使這所百年老校變為雄偉典雅的現代化校園。兩個計算機室內有序排列著臺臺嶄新電腦,在編在崗教師人手一臺教學電腦,實現了教學、管理、辦公等信息交流網絡化,實驗室設施齊全,圖書室3萬余冊的書籍供師生分享;美術室、書法室、聲樂室、器樂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心理咨詢室……專室專用,硬環境的改善至關重要,軟環境的優化也舉足輕重。 靈石一小堅持文化立校,環境育人,以“構建師生共同成長為精神家園”為愿景目標,以建設書香校園為突破口,以課程文化為基礎,精神文化為核心,環境文化為特色,本著“高品位、特色化、地域性、審美性”的原則,傾力打造學校文化,加大投入,精心設計,對四層教學樓進行多形式、多主題、立體化的文化著裝,讓墻壁說話,用良好的樓層文化感染和熏陶師生;在教學區和教師辦公區,根據不同功能,分區域呈現不同主題的文化內容;百余塊板面有機地展示在校園不同處所;各樓層的漂流書架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內容豐富,風格活潑,突出個性,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氣息;魚池、鳥籠、盆景、花卉、樹木點綴在校園的相應位置,讓邊角增色添彩,花草言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得益彰。xx年,學校被命名為市級綠色生態校園,知識性、教育性、審美性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環境文化。耳濡目染、凈化著師生的心靈,提純著師生的美德,充盈著師生的智慧。
(2)養成教育高產實效
養成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個性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確立了“一年奠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的養成教育方略,以日常生活為平臺,課堂學習為主陣地,星卡評價為主要激勵機制,引導學生自主規劃、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通過學校教育、家庭配合、社會實踐三體一線模式,構建學生養成教育培養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優良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和不良行為習慣的改進。同學之間、班級之間、年級之間掀起比學趕超的競賽熱潮,比學習、比進步、比勤奮努力、比文明禮儀,形成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立法樹人氛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①尊重學情,分層滲透。行為規范教育根據不同段學生的年齡特征,有重點地分層次進行。學校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自主編印了校本教材《成長》一書,書中的內容分“禮儀篇”、“學習篇”、“生活篇”,不同年級的內容和形式各有側重。如低年級通過背兒歌、講故事等形式,了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內容。中段年級可以通過編故事、行為規范知識競賽、達標等形式強化常規制度。高年級以通過出黑板報、演講會等鞏固常規制度。校本教材內容選取,堅持“近”“小”“實”的原則,所謂“近”即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所謂“小”一是要求小而細,二是內容呈現形式短小精干;所謂“實”就是實在具體,易理解、記憶、操作。同時,學校還結合實際自編了《一小學生一日常規歌》。
②緊抓源頭,防微杜漸。敏銳發現、有效遏制不良行為習慣的形成要從“早”從“小”抓起。從“早”抓起,即要注意孩子的第一次說謊、第一次罵人、第一次不完成作業……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從“小”抓起,就是從學生身邊的點滴小事抓起。不放過學生的任何一個不良行為,及時教育學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③典型引路,榜樣激勵。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以莊重大方、和藹可親的儀表,彬彬有禮的語言給學生作出示范。同時,要經常給學生講一些名人名家的故事,并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典型人和事,給孩子樹立榜樣,用榜樣的力量感召他們,為他們指點方向和迷津。學校隨時對各方面表現好的學生分別發放星卡予以鼓勵,每周都對因各方面表現良好獲得星卡較多的學生采用校門字幕游走的形式進行鼓勵,對星卡獲得數達到規定數目的學生發放徽章,并進行大會表彰。學生在獲得星卡的過程中,自覺的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④誦讀經典,引領發展
學校創造性地把中國文化經典教育活動引進校園與課堂,以此規范學生言行,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把養成教育由表面引向深入。首先,學生利用晨會時間誦讀經典美文,從中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教師利用學科教學適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滲透,矯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培養學生知書達理,善良聰慧,樂觀堅定,寬容忍讓,謙虛謹慎的道德品質。其次,每學期舉辦校園讀書節,期間開展演講、征文、手抄報、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熱情促進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以國學精粹滋養學生,滲透養成教育。
⑤活動體驗,啟迪心靈。小學低年級學生情感體驗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如小學生剛入隊時,站在隊旗下宣誓,那莊嚴隆重的入隊儀式會令每一個兒童回味無窮。這時教師適當點撥引導:“我們已是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了,我們應怎樣做?”再如“教師節”的尊師活動,“父親節”為爸爸洗腳,“婦女節”的慰問媽媽活動,“重陽節”的敬老活動,爭做環保小衛士等,不僅能讓學生動手實踐,更能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
⑥注重反復,強化訓練。實驗證明,一項行為習慣至少要經過21天不間斷的訓練才能形成。可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期堅持,反復訓練。學校要求教師充分細化《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引導學生行為的自覺性。每周提出切實可行的行為要求,及時將本周學生行為與規范要求相對照。并且每月根據學生實際更換新的目標,鼓勵學生對照目標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目的是使學生良好的行為或動作通過強化訓練,滲透到他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血液和每一根神經中的時候,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也就真正養成了。
(3)社團活動啟智激趣
學校在注重校園環境凈化、綠化、亮化、美化的同時,創建了功能齊全的舞蹈房、聲樂房、器樂房、書畫室等多個專室。在全面抓學科類藝術課的同時,積極挖掘校本師資資源,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共開設53種學生喜聞樂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積極參與。每周四下午集中活動,社團配備有專長的兩位教師,做到活動有固定地點、有計劃、有檢查、有總結。并組織師生及時參加全國各類型相應項目的比賽,到目前為止共獲得各類獎項368人次,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社團活動的開張,讓學生在活動中動手、思考、感悟、體驗、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真正實現了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為學生一生的成長奠定了基礎,廣受家長及社會的贊譽。
五、立足課改,深化研訓,為素質教育的創新奠定基礎
學校出臺了《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評估辦法》,不斷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改變以往教師一言談的教學模式,大膽進行學案式教學的嘗試,傾力打造生本課堂,以“學習型小組建設”和“五環節教學模式”的應用為抓手,以學科教研為載體,促使教師不斷跟進,力求實效。重點抓 “四課”即:開設“研討課”、普及“達標課”、交流“公開課”,促進“開放課”。強調教師在教育行為中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尤其是電化教育資源,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聽覺、視覺、想像的多維感受,加強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的訓練,增強教學效果。其次,加強教師培訓,接受最新的教育理念。學校采用“以教師發展為本”的策略,以校本培訓為依托,從教師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使教研常態化,自主化。通過研、培、導、練、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崗位練兵、教學技能比武、“青藍工程”、師徒結對等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充分調動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為教師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嚴格貫徹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調整課程結構,完善課程管理體制,按新課程計劃開齊開足所有課程,積極探索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新要求、新特點和新模式。切實把握各個學科在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標準、課程功能、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化。教師隊伍越來越趨于專業化、年輕化,充滿活力。為學校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學校掀起了一股教育科研的高潮,先后承擔了5個省、市級以上的科研課題研究,其中已結題的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2個,還有1個國家級課題正處于深入研究、準備結題階段,今年上半年將再次申報了5個縣級課題待立項研究;2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實驗教師,1位教師獲全國基礎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獎,1個課題研究方案獲全國二等獎,2個課題研究報告分獲全國
一、二等獎;有80多篇教師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或發表,有10多節優質課參加過省市級以上評比并獲獎。如今學校的課改進入關鍵時刻,課堂上小組合作活動搞的有神有色,“生本課堂”五環節教學模式已初具規模,孩子們靈動的自我表現已成為該校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
六、總結經驗,直面不足
為素質教育的深入再謀新篇 由于學校建校早,原有的硬件條件與現有的標準存在差距,加上經費投入不足,給學校素質教育實施帶來較大困難,學校今后將從以下幾方面予以加強和提高:
一是要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完善硬件設施,特別要加大功能室建設和教師培訓力度;
二是按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齊各類課程的同時開展相應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
三是進一步強化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理念,提高實驗室、機房、體衛室、圖書室的`使用率,定期開展以提高學生身心素質、科學素養、體衛意識等為重點的活動,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回顧近幾年來的工作,我們立足校情,努力開拓,不斷進取,圓滿地完成了上級部門部署的教育教學任務,學校辦學環境也日臻改善。同時也看到學校辦學水平距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要求還有較大距離,教職工隊伍素質及學校管理水平仍需改進,整體教育質量和辦學的層次尚待提高。今后,我們將努力找準新形勢下學校發展的突破口,舉質量興校大旗,走特色辦學之路,努力把我校辦成現代化、特色鮮明的一流小學。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8
根據《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的要求,現就我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概況
開發區下轄1個鄉鎮,京九辦事處。16個村(居、社區),總人口6,8萬,其中農業人口1.4萬。20xx年,全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1200元,年人均財政收入1900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9634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4839元;全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14所,其中小學10所,幼兒園2所初中2所。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8384人。全區教職工編制總數為377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教職工356人。
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指標自評情況
根據安徽省義務教育區域內均衡發展評估有關要求,我區對“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達到規定辦學基本標準情況”、“小學、初中綜合均衡差異系數”、“縣級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一票否決情況”等方面開展自查自評:
(一)義務教育階段標準化學校建設達標情況:對照安徽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標準,開發區小學12所,達標12所,達標率100%;初中2所,達標2所,達標率100%;
(二)小學、初中綜合均衡差異系數:小學0.436,初中0.376。
(三)區級人民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自評得分98分。
(四)一票否決情況:我區不存在一票否決因素。
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措施及評估指標完成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把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擺在區域社會事業發展的優先位置。
1.加強領導,完善政策。區政府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多次召開常務會議或專題會議,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區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研究部署教育工作,確定一批教育重點項目,制定具體落實措施。先后出臺了《開發區“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關于教育優先發展的實施意見》、《開發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自評工作實施方案》,成立了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部門職責,要求各部門協同配合,確保全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自評工作的順利開展。
2.健全體制,明確分工。建立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管理、考核評價、責任追究等制度。
3.科學評價,導向清晰。區政府始終堅持正確的教育理念,牢牢把握科學的教育觀念、評價機制和監測手段,不以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育部門、學校的唯一依據,依法保障學校自主辦學權,以學校辦學水平評估作為學校考核的尺度和標準,同時下發了《規范中小學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施方案》,形成了推動學校發展和素質教育實施的教育質量監測與綜合評價機制,對全區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綜合考核。
4.狠抓落實,強化監督。》積極推動專職督學、兼職督學、特邀督學三類督學隊伍建設,教育督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到位,督導工作經費均列入區年度財政預算。全區督學掛牌全覆蓋,督學工作網絡已遍布到我區每所村小以上的學校。啟動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監督問責機制,督導工作始終堅持督政與督學、綜合督導與專項督導、定性督導與定量督導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全區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職責督導、教師隊伍和教育信息化督導、學校辦學條件督導等。
(二)注重機會均等,把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作為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
5.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免試就近入學基本普及。加強招生管理,按照“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控制總量、管控班額、陽光招生、校長承諾”六項原則開展招生工作,確保了學區內符合規定的適齡兒童都有相應的學位,同時嚴格學籍審批制度,義務教育學校“擇校生”比例嚴格控制在5%以內;省市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縣域內初中的比例不低于80%。
6.實施關愛工程,外來人員隨遷子女零障礙入學。積極落實教育惠民政策,高度重視進城務工等外來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積極采取措施,確保實現入學零障礙。始終堅持“兩為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多方參與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
7.整體提升辦學水平,實現教育公平。一是建立聯盟。本著“資源共享、整體聯動、管理一體、共同提高、特色發展”的原則。開發區呈現勃勃生機。二是結對、捆綁。以優質校為核心,開展對薄弱學校“全方位、可持續”的結對幫扶,提升薄弱學校“軟實力”。三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圍繞“一校一品、校校有特色”創建活動,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美麗校園、書香校園創建等工作,整體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如:潁南中學辦成書法特色學校,第一初中辦成足球特色學校。四是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廣課改經驗,打造“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課堂模式,不分重點校和重點班,辦學規模和班額得到有效控制。
8.保障“三殘”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制定《開發區關于進一步做好三殘兒童隨班就讀工作的.方案》,強化教育等部門協調配合,保障殘疾適齡兒童就近入學。20xx年,“三殘”兒童入學率達到了95%。
(三)加大經費保障,把保障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作為政府公共財政投入給予優先安排。
9.單列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保障范圍。開發區建立以區為主體、“校財局管”財務管理模式,將教育及學校各項經費全部納入財政年度預算,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
10.積極實施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20xx-20xx年,共完成6所薄弱學校改造,投入資金1140 萬元,薄弱學校改造任務完成率100%。此外加大薄弱學校經費傾斜力度。
11.規范教育附加費和教育費附加征收和使用。全額撥付教育,改善辦學條件。
(四)加強隊伍建設,把優化師資配置作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根本保障。
13.依法保障教師工資待遇。全面實施以崗定酬、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和班主任傾斜的績效工資制度,全面落實教職工福利待遇,教師的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執行標準、繳納標準、資金來源和發放方式均與所在區的區直機關公務員保持一致。
14.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目前,我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學科、年齡、職稱結構基本合理,體育、音樂、美術、英語、信息技術教師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同時堅持加大教師培訓經費投入,近年來,我區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參加國培計劃與繼續教育,積極為教師搭建發展平臺,助推名師、名校長脫穎而出。全區推薦評選市級名校長1人、市級名師1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8人、市級骨干教師13人。
15.積極開展校長教師交流工作。近年來,我區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和教師交流制度,制定出臺了《潁州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潁州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校長、教師交流工作實施方案》,逐步建立了對口幫扶、名師帶徒、名師送教、上掛下派四種模式。
16.完善農村和薄弱學校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制定方案、精心組織,確保了我區“國培計劃”各項目、省市級培訓在名額分配上盡量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傾斜,20xx年國培計劃、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市級骨干教師培訓中,農村和薄弱學校教師參訓名額占比分別為76%、100%、62%。20xx年,招聘的義務教育階段教師97名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傾斜。20xx年,在職教師職務評聘方面,我區下達義務教育高級指標14名,農村就有9名;義務教育中級指標共20名,農村就有18名。義務教育績效工資農村艱苦津貼每人每月分別是80元和150元兩個檔次。
(五)強化教學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
17.規范課程開設和管理。嚴格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嚴格執行安徽省義務教育實驗課程安排表、規范教學時間和作息時間的通知》要求,規范學校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作息時間安排。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全區中小學校按要求開設音、體、美、信息、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
18.不斷提升小學和初中鞏固率。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假期“防流控輟跟蹤”制度、學期初“控輟周”制度、輟學舉報制度、“防輟重點單位”管理制度,加強工作監督,健全獎懲機制,切實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防流控輟”工作。20xx年小學鞏固率99.2 %;初中鞏固率105.5%。
19.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加強體育工作,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
20.大力規范辦學行為。開發區嚴格教育行風治理,制定出臺了《關于在全區開展教育系統糾風專項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把收費、教輔征訂等納入治理范圍,每學期開學,區政府都組織糾風、物價等部門開展教育收費檢查;區教育局成立規范組和查處組,不定期到學校開展督查,嚴禁亂補課、亂收費、亂訂教輔資料等行為。同時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積極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持續開展“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教育實踐活動,提高了教師職業道德。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區教育工作雖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義務教育發展還不夠均衡,城鄉、校際之間在軟、硬件方面存在著差距,如校舍建筑面積和運動場地生均占地面積不足,“擇校”“借讀”“大班額”現象依然存在;城鄉學科教師配備不均衡,農村學校音、體、美教師短缺,影響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開發區教育分局將進一步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強區、教育名區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9
一、基本情況:
含山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皖中東部,地處馬鞍山市與省會合肥對接前沿,總面積1028平方公里,轄8個鎮、96個村和24個社區,總人口44萬人。截至,20xx年底,全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95所(不含50人以下村小教學點);在校學生小學22441人,初中10687人;現有教職工小學1510人,初中1177人。
自20xx年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級檢查認定以來,我縣繼續以實現教育公平為導向,以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以推動政府切實履行義務教育發展法定職責為核心,突出“均衡”、 “優質”發展主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消除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義務教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差異,推動域內義務教育向優質均衡發展方向邁進。
現將我縣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
1.成立專項領導組織。縣長擔任組長,分管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政府辦、教育局、財政局、人社局、編辦、發改委、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門及各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組成員,負責領導和推進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工作。
2.專項工作納入規劃。制定《含山縣“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等文件,明確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方向和總體目標,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相應制定出臺了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相關文件制度。
(二)推進城鄉均衡
1.實現城鄉規劃合理。縣政府把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合理布局,逐步縮小義務教育學校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
2.統一城鄉辦學標準。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由縣教育局統一規劃、招投標;教師編制標準統一,按照初中1/13.5,小學1/19統一落實到校,同時給村小教學點每個班級增加0.8個系數;生均公用經費統一,按初中生均公用經費800元/生/年,小學生均公用經費600元/生/年劃撥到位;義務教育學校配置標準統一,均以國家一類標準配備。
(三)促進教育公平
1.落實就近入學政策。堅持義務教育就近、免試入學,高中入學落實指標到校政策,全縣優質高中招生名額總數1758人,分配名額1758人,占比100%。其中分配農村學校的名額1120人,占分配名額總數的64%,全縣初中畢業鞏固率為97.3%。解決隨遷學生入學問題,全縣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數796人,在公辦學校就讀796人,占比100%。
2.關愛特殊學生群體。關心殘疾兒童和留守學生入學問題,全縣殘疾兒童少年為252人,入學252人,入學率為100%,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18人,占比7%。制定《含山縣農村留守兒童活動室管理考核辦法》,成立了含山縣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工作協調小組,構建關愛網絡,校校(包括教學點)建立了留守兒童之家,落實專人負責,建立包保制度,服務留守兒童。
(四)落實經費投入
1.公用經費保障到位。全縣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學生數2146人,投入公用經費234萬元、特殊教育學校公用經費2.4萬元,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為6000元
2.教師工資保障到位。落實教師待遇政策,及時發放教師工資和績效,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年平均工資收入為72348元,略高于當地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62908元水平。
(五)加強師資建設
1.師資隊伍穩定合理。每年招聘新教師補充師資隊伍,保持全縣教師隊伍穩定,目前,全縣在崗專任教師2514人,其中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專任教師2514人,占比100%。
2.開展教師培訓交流。全年完成360學時培訓的教師2542人,教師培訓完成率100%。教師教育信息化培訓成效明顯,全縣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全縣義務教育學校預算安排教師培訓經費180萬元,占公用經費總額2385萬元的.7.6%。全縣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2027名,上一年度交流輪崗教師306名,交流輪崗教師占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比例15.1 %;交流輪崗骨干教師55名,占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比例23.3%,均超過指標要求。
三、達標情況
通過對全縣學校的摸底調查,對照指標要求來看,目前我縣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規劃布局合理,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學和教學點按100名學生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低于6000元;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規定足額核定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在核定的教職工編制總額和崗位總量內,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和崗位數量;全縣每年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輪崗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專任教師持有教師資格證上崗率達到100%;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學校)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分別達到100%、95%以上;全縣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農村初中傾斜;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健全,全縣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和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的比例不低于85%;全縣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95%以;全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95%以上;所有學校建立章程,實現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縣所有學校按照不低于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設施設備利用率達到較高水平;所有學校德育工作、校園文化建設達到良好以上;課程開齊開足,教學秩序規范,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等指標上達到或基本達到要求。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我縣在所有小學、初中每12個班級配備音樂、美術專用教室1間以上;其中,每間音樂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6平方米,每間美術專用教室面積不小于90平方米;所有小學、初中學校規模不超過2000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規模不超過2500人;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等三項指標上還沒有達到要求,表現在:音樂美術等功能室在城學校均有配備,鄉鎮中心學校音樂、美術室雖有,但不標準;城區四所小學規模超過2000人;全縣小學有59個班級超過45人。
四、下一步措施
從目前的短板來看,主要是學校資源配置標準不高,與優質均衡的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現城區學校現有規模過大和部分學校功能室缺乏、每百名學生擁有音體美專任教師的不足。我縣城區規劃新建1所小學,待建成后可分流環峰小學、環峰二小和環峰三小、環峰四小的入學壓力,解決城區小學規模過大問題。下一步我縣將對照標準逐校核實,找出差距,列出清單,編制規劃,加強農村學校功能建設和音體美專任教師的聘任、培訓。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0
一、高度重視機制建立,確保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效推進
一是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區政府成立了由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和區教委主任為副組長、區政府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教委,由區教委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創建工作。同時成立建設項目協調工作組,確保工程項目順利推進。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訂了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推進會,明確了區政府各部門工作責任,分解了創建目標任務,按照均衡發展專項規劃抓落實。
二是制定方案,打表推進。區政府及時研究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印發綦江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綦江府發〔xx〕19號),對創建工作及時作出安排部署,確定了我區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項目推進的辦結時間,區級相關部門和單位(學校)嚴格按要求打表推進。
三是明確監督、嚴格問責。我區建立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責任、監督和問責機制,由監察局牽頭負責,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措施。
二、不斷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大力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內涵發展
在市、區各級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區教委敢于擔當,主動作為,認真貫徹十八大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戰略部署,在全市范圍內率先以區委、區政府名義召開全區教育綜合改革報告會,將專項改革上升為區級戰略部署,爭取形成區域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模式,為全國農村區縣教育改革探路。
一是變單一強力推進改革為多元化自主改革
遵循“政府主導、教委主管、學校主體、教師主人”原則,由學校根據校情自主選擇項目,征集改革項目100余項,實現項目動態管理,定期優化淘汰,增強了改革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權。將30%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劃撥學校自主制定政策發放。精簡年度考核指標60%,減少對學校辦學行為干擾。指導南州中學等24所試點學校自主制訂發展規劃,實現一校一目標,一年一診斷,一校一評價。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了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為人終身學習、全面發展、愉快工作、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的科學教育政績觀;把教育綜合改革納入區委區府工作重點。區教委提出了“辦好每一所學校,關注每一位師生”的辦學指導思想;樹立了“健康尊嚴,張揚個性”的先進辦學理念。全力推進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的教育觀得到了優化、更新,校長確立了先進的辦學理念,教師樹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家長形成了正確的成才觀,達到了辦學理念的均衡。
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均衡
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建立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經過實踐,創造出了10多種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課堂,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的課堂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不但愛學習,而且會學習,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大批農村孩子的學習心理、學習品質、學習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見解,敢于超越教材,敢于超越教師,敢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三是城鄉共享課程資源,促進課程開設均衡
整合體育、藝術、科技、勞技等課程資源,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選修與必修相結合,在所有學校廣泛實施2+x項目,培養伴隨學生終身的兩項體育技能、一項藝術特長,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興趣、勞動和閱讀習慣。增強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實現了農村學生享受體育、藝術、科技、勞技專業教育的公平和學生個性發展的公平;編寫了校本教材,免費提供學生使用;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了全區城鄉教師共享的數字課程資源庫,做到每所學校有數字校園,每位教師有工作室,解決了農村學校課程資源瓶頸問題,做到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經過幾年的努力,城鄉學校開齊開足課程的比例大致相當。
四是改革學校評價制度,促進發展機會均衡
“以入口定出口”,“從起點看變化”,全面實施了素質教育質量發展性增量評價,農村學校有了奔頭,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深化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教育質量明顯提升,30多所農村薄弱學校在區教委的`素質教育質量目標考核和辦學水平評估中獲得一等獎,成了硬件不優辦學水平優的學校。近兩年全區義務教育階段的招生數據顯示,除農民工子女入學和居住地變換正常轉學外,擇校現象在我區已基本消失。實施“指標全到校、綜合素質評價、多元錄取”的中考錄取制度改革。將高中學校計劃內招生指標劃分為綜合錄取、多元錄取、誠信推薦錄取三類,各占88%、10%、2%。重點高中綜合錄取計劃內指標均衡到校,城鄉學生升入重點高中機會均等,多元錄取、誠信推薦,特長學生升學機會公平,進一步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五是成效初顯,示范引領
綜合改革案例全國表彰。《區域推進農村地區課程改革》教研成果被國務院評為基礎教育最高獎—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多元協同全面深化課程改革》案例被21世紀研究院評為第四屆地方教育制度創新最高獎—優勝獎,是全市迄今唯一獲該獎項的單位;改革經驗各級會議交流,《中國教育報》專題報道綦江探索。素質教育督導工作經驗6次在全國會議和國際會議上交流,并2次舉辦全國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研討會。創新課堂教學“五步教育督導法”,得到國務院督導辦充分肯定,市教委印發專報全市推廣。
在全國率先實施學區自治試點,得到教育部、市教委高度關注。
三、大力推進學校布局調整,解決人民群眾入學難問題
區規劃局在組織編制《綦江區城鄉總體規劃》以及指導各鎮編制鎮總體規劃時,在用地布局上,保證優先考慮中小學用地,并根據規劃人口合理確定各類中小學用地規模,確保學校滿足使用要求,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區國土房管局堅持按照特事特辦、專人專辦、限時辦結原則,對學校教育用地予以大力支持。在解決學生就近入學時:
一是科學合理劃定招生區域。區教委統籌,各學區、學校提前半年調查轄區內適齡兒童入學數據,及時劃分招生區域,及時制定招生程序、及時確定招生對象。
二是妥善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入學。劃定就讀學校,解決隨遷子女、進城務工子女、拆遷戶子女、中途返回戶籍地子女入學問題。
三是保障殘疾兒童接受教育。推進全納教育,使每一個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均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特殊學校就讀、隨班就讀、送教上門三種方式確保殘疾兒童接受教育。
四是堅持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根據初中學校生源數量、學生就讀習慣等因素,把每年高中招生統招計劃85%劃分到初中學校,很大程度解決了義務教育擇校難題。
五是完善學生資助政策。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實現“零收費”,為低保、貧困、孤兒、殘疾等貧困家庭的學生提供困難學生生活費補助,并實現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大學的資助體系,保障所有適齡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
四、加大教育經費投入,確保三個增長達到國家要求
區政府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逐年提高區級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兩個比例”落實到位。落實教育費附加征收政策和政府土地出讓收益、城市建設配套費等政府性收入按一定比例計提取教育資金。區財政局千方百計拓展經費渠道,保障全區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資金投入的同時加強資金監管,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近三年,基本做到了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和“兩個比例”。每年財政按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預算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學校按不低于公用經費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近三年累計投入教師繼續教育經費1027萬元。在教育經費使用上,重點向農村邊遠薄弱學校傾斜。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近三年,累計征收撥付城市教育費附加9090萬元,征收撥付城市建設配套費8504萬元,從土地出讓凈收益中計提教育資金11743萬元。xx年11月市綜合督導指出xx年我區“實際欠撥教育經費10680.2萬元”,現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加快學校基礎建設,確保基本辦學條件到達要求
我區在20xx年政府投資項目的基礎上新增教育類建設項目11個,其中整體遷建項目4個,改擴建項目7個,總投資2.3億元,新增校舍面積約7.5萬平方米。該批項目于20xx年5月啟動建設,目前有1所學校已完工,10所學校完成主體工程,預計20xx年底即可完工。同時,按學校標準化建設的要求,本著高效節約的原則整合學校資源,以保證達到要求。在精細化管理學校附屬設施項目建設中,趕水中學、羊角學校等27個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6845萬元,可讓3000多名學生住宿,有效解決邊遠學生“就學遠”的難題。另外,還科學布局了蓮石中學、民族小學等24個教師周轉房建設項目,總投資2360.5萬元,可解決500余名邊遠學校教師住宿難題,讓邊遠學校教師“分得來”、“留得住”。
六、抓好教師隊伍建設,增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后勁
一是統一城鄉編制標準,建立教師補充長效機制。區教委根據生源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報同級編制部門核定,城鄉統一按小學1:19、初中1:13.5的標準核定,村小及教學點按班師比1:2的標準據實配備。20xx年印發《關于教育衛計系統補充工作人員的意見》明確了通過公開招聘、考核招聘、特崗計劃招聘等形式每年補充教師300名左右的長效機制。20xx年公開招聘補充教師272名(其中特崗計劃招聘音體美教師26名),20xx年招聘教師219名(實驗員15名,信息技術、綜合實踐20余名),有效解決了中小學體藝學科教師緊缺矛盾。新進教師優先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充實和提高了基層師資力量和素質,保證各學校開齊開足課程。
二是政策傾斜支持農村,吸引教師留在基層。20xx年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績效工資時,結合綦江區情,根據學校地理位置、交通和艱苦程度,對邊遠農村學校教師每月100—450元農村教師津貼的基礎上,嚴格執行國家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及街鎮工作補貼,全區鄉村教師津補貼最高達每人每月1200元,居全市最高水平,有力促進城鄉師資均衡配備。極大鼓勵了山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此外,我們還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等方面向廣大基層學校傾斜,對有村小和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實行加分政策,鼓勵更多的優秀人才留在基層,扎根山區。邊遠學校教師“招不來、派不去、留不住”的現象逐步得到改善。
三是骨干名師帶動成效顯著,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20xx年起,開展區級名師、學科首席教師和校級骨干教師評選,對評出的區級名師、學科首席教師、校級骨干教師實行嚴格的管理與考核,不搞“終身制”,并對三類骨干教師給予每年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經費鼓勵。組織特級教師、骨干教師每學期開展“送教下鄉”、“送課下鄉”等活動,帶動、引領和輻射基層學校和山區教師,促進共同成長。
四是率先探索教師管理模式,引導師資有序流動。20xx年全區率先在全重慶市成立“教育人才管理服務中心”,將“學校人”變成“系統人”。xx年制定了《關于印發綦江區教育系統教職工調配管理辦法的通知》,對教師流動的原則、程序、辦法進行了明確。20xx年通過支教、頂崗學教、巡回走教、校際交流等方式交流教師259名(其中:鄉鎮間調動25人、城區考調71人、秀山支教8人,校際交流155人),教師交流面已達5%。建立了“城鄉結對”、“聯盟學校”共同教研等“柔性交流”,開展了年輕后備干部異校提拔、掛職學習制度,鼓勵優秀骨干教師到其他學校掛職鍛煉。
五是實行了校長任期制,建立了校長交流制度。xx交流輪崗校級干部114名,校級干部交流面達28.4%。我區還強化了綦江區教師進修學校建設,多方支持爭創教師進修學院,啟動教師繼續教育學分銀行管理,得到市教委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干部、教師集中80學時的集中培訓學習。
七、發揮教育督導作用,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正確導向。
按照國家《教育督導條例》、《重慶市教育督導條例》的要求,區政府于xx年7月成立了綦江區教育督導委員會和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并在全區建立了督學責任區制度,確保教育督導長效推進。任命各類督學75名,建立起責任片區督學制度、督學公示制度,工作管理進一步完善。貫徹落實市教委“減負提質”十項規定,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依法依規開展鎮街教育督導和學校素質教育綜合評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1
20xx年,我縣被列入全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第一方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將創建工作作為全縣教育的首要任務來抓。在省督導辦、駐地指導組和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導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聚焦重點,突破難點,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要求,現將當涂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創建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縣義務教育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小學40所,初中16所,完中1所,小學教學點5所。20xx-20xx年度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32104人,其中小學23385人、初中8667人、特教送教上門學生52人。義務教育階段教職工2429人,其中小學1474人、初中951人、特校4人;專任教師2317人,其中小學1416人、初中897人、特校4人。
二、創建工作推進情況
一是抓政府主體責任落實,加快創建工作步伐。成立縣長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組,印發工作方案,召開全縣創建工作推進會、業務培訓會,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印發工作文件19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縣政府召開八次專題調度會,研究創建工作;建立工作包保制度、督查月報制度、重點問題交辦機制和考核問責機制。前后四次修改工作清單,摸排各類問題清單224項,制定措施清單54項。
二是抓項目建設推進,著力資源均衡配置。制定當涂縣教育布局專項規劃和標準化建設規劃方案。加大資金投入,近兩年投入建設資金近2.2億元,用于新建學校、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加快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實驗學校北校區建成使用,完成師生分流;青蓮路學校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預計今年6月份交付使用;經開區濱江學校項目已動工,預計20xx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督促年陡鎮轄區內學校推進項目建設,補齊創建短板。
三是抓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師管理改革。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隊伍良好形象。穩步推進“縣管校聘”改革,采用學校聯盟辦學、支教、區域內交流、帶編選調等方式,均衡學校師資配備。借助“國培”、“省培”、“市培”等三級平臺,突出骨干教師培養。充分保障教師權益,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增長機制,全面落實農村教師鄉鎮工作補貼,職稱評聘向農村小學教師傾斜。
四是抓教育內涵發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堅持五育并舉,深化素質教育。加強文明校園、體育特色校園創建。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建立勞動教育試點基地4個。開展“推門聽課”和教學常規管理督查指導,促進學校提高常態化教學常規管理水平。加強課堂教學和學科課題研究,持續推進教育信息化,新建智慧學校32所,強化智慧學校常態化應用,智慧學校學科達標率及課時達標率均超過100%。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年、教學管理提升年和校園文化提升年活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五是抓評估監測督查,推進問題整改落實。加強對全縣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和優質均衡發展各項指標的評估和監測,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專項督導,督促學校做好臺賬資料建設,跟蹤問題整改,營造創建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指標達成情況
1.優質均衡發展差異系數達標情況。20xx年教育事業統計顯示,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七項校級差異系數中,小學、初中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單項差異系數分別為0.55和0.52,均超過規定區間不達標,其余六項指標均已達標。全縣小學、初中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綜合差異系數分別為0.38和0.34,符合國家規定。
2.資源配置達標情況。
(1)全縣每百名學生擁有高于規定學歷教師數、每百名學生擁有縣級及以上骨干教師數、每百名學生擁有體育、藝術 (美術、音樂)專任教師數三項指標,小學、初中全部達標,分別是5.95人和9.82人、1.48人和2.13人、1.09人和1.07人。
(2)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指標,全縣小學達標37所,占比86.05%,初中全部達標。
(3)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指標,全縣小學達標38所,占比88.37%,初中全部達標,但其中兩所學校無標準化運動場。
(4)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指標,全縣小學達標41所,占比95.35%;全縣初中達標16所,占比94.12%。
(5)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指標,全縣小學達標40所,占比93.02%;初中全部達標。
3.政府保障程度達標情況。
(1)制定《當涂縣教育布局專項規劃》
按規劃逐步落實。
(2)嚴格執行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
(3)按照近三年評估標準,音樂專用教室全縣小學間數達標13所,占比30.23%,面積達標5所,占比11.63%,全縣初中間數達標15所,占比88.24%,面積達標9所,占比52.94%。美術專用教室全縣小學間數達標14所,占比30.59%,面積達標8所,占比18.60%;全縣初中間數達標13所,占比30.23%,面積達標10所,占比58.82%。
(4)全縣小學超過2000人的學校有3所,分別是團結街小學(在校生數2742人)和振興路小學(在校生數2407人)、實驗學校(在校生數2655人),全縣初中無超規模學校。
(5)全縣小學學段有570個教學班,其中超過 45 人的有203個教學班,占小學學段班級數的.35.61%;初中學段有207個教學班,其中超過 50 人的有12個教學班,占初中學段班級數的5.79%。
(6)全縣不足100名學生村小和教學點共有5所,全部按100人標準足額撥付公用經費,按6000元標準撥付特殊教育學生公用經費。
(7)嚴格執行國家、省、市有關教職工工資政策,凡是政策范圍內的工資全部按標準執行到位。全面實施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和鄉鎮工作補貼制度。實行“同步考核、同步核算、同步發放”政策,按公務員標準發放各類考核獎勵,保證教師工資收入不低于本地公務員的工資收入。
(8)每年通過“國培、省培、市培、縣培”以及校本培訓,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達到100%。
(9)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班額、生源等情況統籌分配各校教職工編制,完成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動態調整,并報縣委編委和財政部門備案實施。在核定的不同類型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總量內,完成中小學專業技術崗位核定工作。
(10)20xx年,全縣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將于暑期進行,確保交流輪崗教師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其中,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
(11)全縣專任教師均持有相應教師資格證,持證上崗率達到100%。
(12)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初中就近劃片入學、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分配、留守兒童和隨遷子女教育等四項指標全部達標。
4.教育質量達標情況。
(1)全縣20xx-20xx學年度初中三年鞏固率已完成目標,達98%以上,殘疾兒童入學率達98%。
(2)全縣所有學校均制定學校章程,中小學均已實現校園網絡建有率100%、師機比100%、班班通100%全覆蓋、網絡學習空間師生注冊率100%,實現了學校管理與教學信息化。
(3)全縣所有學校安排教師培訓經費都達到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及以上。
(4)絕大部分教師均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組織教學,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創新發展、實驗教學納入對學校的目標考核,大部分學校設備利用率已達較高水平。
(5)制定了《當涂縣xx年德育工作要點》,出臺了《當涂縣xx年校園文化提升年實施方案》,各校設計“一校一品”正在謀劃、提煉中,德育活動豐富多彩,展現形式多樣,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6)嚴格按照課程設置開齊開足國家和省規定課程,教學秩序規范有序,切實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7)嚴格執行教育部《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科學安排作息時間,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積極開展課后延時服務。
(8)目前未接受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積極準備迎接國家和省有關部門開展監測工作。
四、存在問題及對策
對照國家評估標準,我縣創建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具體問題表現如下:
1.部分小學“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達標。全縣平均值為4.39平方米(達標值為4.5), 6所小學不達標,分別是團結街小學、振興路小學、石橋中心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湖陽均慶小學、鎮庵小學,共缺少1.4萬平方米。
2.少數小學“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不達標。其中,5所小學不達標,分別是團結街小學、振興路小學、石橋中心學校、新橋中心學校、湖陽中心學校,共缺少2.9萬平方米。
(對策:通過實施團結街小學南寺路校區改造、青蓮路學校建設,進行師生分流,可以解決團結街小學、振興路小學不達標問題,通過建設經開區濱江學校,將新橋中心學校整體遷入,解決新橋中心學校不達標問題,將石橋中心學校幼兒園遷址重建,對原幼兒園進行改造,增加小學部教育資源,待土地指標審批后,啟動湖陽學校項目建設,確保上述兩項指標達標)
3.個別學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不達標。其中2所小學不達標,1所初中不達標,分別是振興路小學、石橋中心學校、姑溪初中,共缺少352萬元。
(對策:通過加大投入,給三所學校添置教學儀器設備,確保此項指標達標)
4.“每百名學生擁有網絡多媒體教室數”不達標仍然存在。其中3所小學不達標,分別是團結街小學、振興路小學、石橋中心學校,共缺少17間。
(對策:通過團結街小學南寺路校區改造、青蓮路學校建設和石橋中心學校改造,可以徹底解決3所學校網絡多媒體教室數不達標的問題)
5.音樂、美術專用教室不達標較為普遍。按照近三年評估標準,全縣小學音樂專用教室30所小學間數不達標、38所面積不達標,初中2所學校間數不達標,8所學校面積不達標,共缺少43間,面積缺少3312平米。全縣美術專用教室29所小學間數不達標,35所學校面積不達標,初中4所學校間數不達標,7所學校面積不達標。共缺少44間,面積缺少3006平米。
(對策:通過實施專項建設,挖掘整合校內資源,按標準建設音樂美術教室,確保間數達標,面積達標,滿足音樂美術教學需求)
6.超標準班額問題仍較為突出。20xx年城區2所小學校額超過2000人, 分別是團結街小學2742人,振興路小學2407人。小學學段大班額17個,大班額還未真正徹底消除。非標準班額占比較大,小學學段超過 45 人的有203個教學班,占小學學段班級數的35.61%,主要分布在10所學校,其中團小、振興路小學、石橋中心學校超標準班額問題嚴重。初中學段超過 50 人的有12個教學班,占初中學段班級數的5.79%,主要集中在護河初中、烏溪初中2所學校。
(對策:通過實施城區學校布局調整、相關學校項目建設、集團化辦學、師生分流等方式,多措并舉,嚴格控制消除超標準班額)
7.部分教育用地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少數學校因沒有土地指標,未完成土地調規報批手續,造成教育建設項目建設推進滯后,教育用地問題成了制約均衡發展的瓶頸之一。其中,龍山橋中心幼兒園、石橋中心幼兒園等新建項目因土地報批未完成,項目建設進展較慢;塘南初中、湖陽初中、湖陽中心學校及兩所村小、江心尚錦小學、烏溪中心學校等7所小學運動場土地未完成置換報批手續,運動場建設項目無法啟動;圍屏中心學校、馬橋中心學校無標準化運動場,需征用土地,建設標準化運動場,經統計,共需解決用地135畝。
(對策: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度解決教育建設用地問題,對符合“兩規”的鄉鎮學校直接完成申報審批,其余學校建設用地將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切實保障用地需求。預計今年上半年,將完成全縣13宗教育用地審批,解決“教育用地”這一瓶頸問題)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縣將在省督導辦、駐地指導組和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充分借鑒海鹽、天長、徽州創建工作的成功經驗,加快創建工作步伐,發揚釘釘子的精神,將創建工作做實、做細、做深,攻堅克難,下足功夫,確保如期通過省級評估和國家驗收。
一是在強化創建工作合力上下功夫。加強全縣創建工作調度,落實工作會商制度,推動解決突出問題,部門鄉鎮切實履行職責。教育系統嚴格落實調度、包保、月報和督查機制,機關股室部門緊盯指標創新謀劃工作,強化學校指導,把好指標達成關和資料建設關。強化學校創建主體責任,建立學校聯絡員制度,完善三級創建工作網絡。
二要在強化問題整改落實上下功夫。通過開展督查調研,動態摸排縣校兩級問題清單,實行創建工作問題清單“銷號式”管理。著力解決土地等“卡脖子”問題,全速推進學校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師生分流和資源整合,全面解決資源不足和大校額、超標準班額等突出問題。督促指導年陡鎮轄區內學校提升辦學水平,補齊創建工作短板。
三是在推動教育質量提升上下功夫。扎實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年”“教學管理提升年”“校園文化提升年”活動,強化體育、藝術、勞動教育,力求在學校精細化管理、特色辦學和內涵發展上提質增效。組織實施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確保達標。
四是在推進教育改革創新上下功夫。全力推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大城鄉學校領導和教師交流輪崗,盤活教師存量資源,優化師資配置。創新管理方式,合理配置體育藝術專任教師,滿足體藝類課程教學需求。推進集團化辦學,快速提升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水平,新建學校高起點快速發展。
五是在加強創建氛圍營造上下功夫。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工作調度會、迎評工作動員會,加快形成全面推進、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圍。加大創建工作宣傳力度,加強與媒體溝通聯系,利用多種媒介報道宣傳當涂教育發展的典型經驗和成功做法,提升社會知曉率和滿意度。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2
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印發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政府主導、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為原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大力提升教師素質為重點,全力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組織
為切實加強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臨泉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分管或聯系教育同志任副組長,縣政府辦、財政局、發改委、編辦、重點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住建局、公安局、人社局、衛健委、審計局、稅務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文化旅游體育局、市場監管局、教育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各相關部門成立相應組織機構,明確工作目標和任務, 細化職責分工,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有序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統籌調度機制及政府相關部門任務分解情況
各相關部門全力落實工作職責,加強配合協作,合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教育局負責制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各項規劃,并牽頭組織實施;縣財政局負責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落實,做到足額預算,及時撥付到位,并指導、監督教育經費的合理使用;縣發改委、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重點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住建局負責將中小學校建設納入城區建設、鄉鎮(街道)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確保與城區和新農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縣編辦、縣人社局會同教育局共同做好教師核編定崗工作,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保障學校用地納入土地利用規劃,落實學校用地計劃指標,依法辦理用地批準產權登記手續;縣審計局負責對涉教資金的監督管理;公安局、市場監管局、文化旅游體育局、衛健委等部門負責制定方案和措施,切實保障師生安全和校園周邊治安環境;各鄉鎮(街道)結合轄區學校實際制定推進計劃并認真落實;其他相關部門負責根據各自職能,支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落實情況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辦學條件優質均衡化。
1.校際差異系數有所降低。根據《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臨泉縣教育局制定了《臨泉縣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分年度規劃實施工作方案》,從資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質量等方面分年度規劃實施,穩步推進,逐年完成實施項目及進度,保證20xx年完成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目標;xx年6月從辦學條件、儀器設備配備、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和初中校際間差異系數進行統計發現,xx年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分別是0.3743、0.2400,xx年度小學、初中綜合差異系數分別是0.3733、0.2337,差異系數逐步減小,均低于規定指標0.50和0.45,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逐步發展。
2.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按照《關于印發臨泉縣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實施意見的補充通知》(臨政辦秘〔20xx〕34號)和中共臨泉縣委辦公室 臨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整合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資源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辦〔xx〕70號)要求,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學校資源進行了整合。整合后,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共有369所,其中初中36所、小學205所、教學點127所、特教學校1所。完善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指標,20xx年以來投入22.45億元,建設校舍面積111萬平方米,其中城區新建公辦三中、城中路小學等16所,擴建9所,建設校舍面積65.88萬平方米,新增學位43800個;全縣中小學教輔用房面積128.16萬平方米,小學、初中教輔用房生均7.39平方米、9.15平方米;全縣小學運動場館面積104.75萬平方米,初中48.38萬平方米,生均9.36平方米、9.74平方米,辦學條件明顯提高,基本達到省定標準。
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學儀器設備配備。目前全縣學生用計算機19136臺,生機比8.58:1,實驗儀器設備和音體美衛器材全縣均已達標,全縣共有班班通設備4517套,已實現班班通全覆蓋,達到優質均衡標準;全縣現有圖書361萬冊,學生生均圖書超過基本均衡標準。另外,我縣還為部分學校裝備了科學探究室、電子閱覽室、數字化實驗室、創客教室、智慧教室、機器人教室、3D打印室、多功能錄播教室、云資源電子圖書館、專用書法教室等現代化的'教育裝備。xx年正在為艾亭中心小學新校、陶老中心小學新校、滑集中心校分校、城南小學、城東小學、興業路實驗學校6所學校配備班班通120套,計算機490臺,錄播教室5個,音樂、體育、美術各6套,實驗室6套。
4.落實學校安全保障建設。積極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xx年底前,學校進出口道路警示標志等安全設施設備實現全覆蓋;縣教育局還聯合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等單位組成聯合督查組,不定期進行上路督查,同時對全縣校車進行網絡化監管,杜絕學生乘坐不安全車輛;落實校園“人防、物防、技防”等安保措施,投入270萬元為全縣公辦學校配備567套安保器材和488套微型消防站,安裝了375臺校園充電樁。投入1300多萬元為全縣學校配備專職安保人員597人,在全縣校園重點部位安裝視頻監控和一鍵式報警系統。
(二)加強教育教學管理,推進辦學質量優質均衡。
1.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以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和德育課程特點,緊扣“民族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養成教育”三條主線,抓住“課堂、活動、校園文化”三個載體,密切“學校、家庭、社會”三個結合,通過日常化、形象化和生動化的形式,形成全程、全員、全方位立體化育人格局,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2.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嚴格執行課程計劃,科學安排學生的學習、生活和鍛煉,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把體育擺到學校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大課間”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開齊開足課程,規范教學秩序,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開展。通過教師走教、發展一專多能教師、在線課堂等方式,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目前,全縣在線課堂項目共有53個主講教室、116個接收教室,覆蓋所有師資配備不全的教學點,解決了農村偏遠教學點師資不優問題。
3.規范辦學行為。城區、鎮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格實行劃片招生、免試入學,嚴格控制擇校擇班,不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嚴格按照《安徽省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要求,規范各校作息時間,保證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6小時,初中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7小時,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家庭作業控制在每天1小時以內,初中家庭作業每天控制在1個半小時之內。加大“控輟保學”力度,確保全縣初中三年鞏固率達95%以上。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籍管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計劃由縣統一管理,嚴格控制大班額、大校額。
4.深化義務教育評價制度改革。完善中小學生成長記錄檔案,構建學生成績評價新體系,建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和素質教育導向機制,對義務教育學校學業成績、學生體質健康、師德師風、課程開設等進行科學評估。
5.保障特殊群體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穩步、扎實推進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對全縣殘疾兒童少年進行摸底,以中心校為單位逐村排查,與殘疾兒童家長溝通,動員其入學,對不能隨班就讀的重度殘疾兒童,為其辦理學籍,由縣特殊教育學校組織人員,采取送教上門的方式,保證每一位殘疾兒童少年入學。xx年全縣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95.3%。
6.依法規范民辦中小學校管理。按標準配備和管理教師,教育局先后出臺了《臨泉縣進一步加強民辦學校管理工作指導意見》、《臨泉縣教育局關于全縣民辦學校嚴格執行“五不準”規定的通知》等相關文件,文件嚴格要求各校必須按國家規定的標準選配教師,并嚴格開展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活動,依法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培訓。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師資水平優質均衡化。
1.落實教師培訓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一是加強教師培訓體系建設,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承擔全縣教師專業發展任務和教師培訓工作;二是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足額完成培訓任務。全縣中小學教師5年360學時培訓完成率100%;三是認真落實國培計劃,僅20xx年就實施國培項目56項,共培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721人;四是積極開展教育管理干部培訓,暑期舉辦面向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初中小學教務主任、優秀班主任培訓四期,培訓學員6500人次,實現學校教師、管理人員培訓全覆蓋。
2.強化師德師風建設。修訂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各項制度,深入開展教育行風和師德師風整治,全面開展師德考核,建立個人師德檔案,切實加大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亂收費、有償補課、“吃空餉”、小病大養等問題整治力度;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師德養成教育,先后開展師德師風綜合提升年、“鑄師魂、守師道、立師表”、“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專題教育活動,加大師德師風宣傳,強化師德師風考核,不斷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涌現一大批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如鄭莉、王海生、張文鳳等同志先進事跡被《安徽青年報》、《中安教育》等媒體報道。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補充力度,推動教育人事改革,公開選聘中心(縣直)學校校長15名、副校長29名、局黨委委員2名、團工委書記1名,為管理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開展城鄉教師流動工作,解決了400多名教師的實際困難;加強骨干教師隊伍建設,開展名師、名校長、骨干教師評選活動,20xx年評選名師、名校長、骨干教師230余名,為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4.改善中小學教師待遇。為保障教師工資待遇,我縣嚴格落實教師待遇各項規定。
一是全縣教師工資按國家規定標準,由縣財政按時足額發放;
二是城鄉學校教職工與當地公務員醫保和住房公積金等執行標準、經費來源和發放方式均一致;
三是從20xx年以來我縣開始發放教師一次性獎勵,20xx年以來在職教職工年人均發放一次性獎勵20000元;
四是農村學校教職工同鄉鎮公務員一樣享受鄉鎮工作補貼,標準一致,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收入不低于公務員水平。中小學教師工資、津補貼、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足額納入縣財政預算,落實偏遠地區教師生活補助,按地域不同分類實施。
(四)教育保障實現新加強,義務教育質量實現新突破。
1.教育保障得到加強。全縣各中小學校絕大部分規模都達到標準要求,小學、初中所有班級學生數分別不超過45人、50人;城區和鎮區公辦小學和初中就近劃片入學比例均為100%,做到了全覆蓋,確保每名適齡兒童都有公辦學位;全縣優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比例達80%;留守兒童關愛體系逐步健全,建立留守兒童工作臺賬,與縣婦聯、團縣委聯合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六個一”活動,認真落實注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
2.過程性督導作用凸顯。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每年對全縣義務教育學校進行過程性督導,對各校當年工作成果進行檢驗,督導結果作為鄉鎮(街道)和中心學校績效考核、干部選拔的重要依據,提升了教育的良好形象。
3.教育質量實現新突破。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方案》、《關于在全縣教育系統建立全員抓教學質量工作機制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落實包保責任,xx年全縣中考平均分提高21.8分,普通高中招生建檔線提高41分。全面加強素質教育,陽光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學校100%,縣教育局榮獲全國、安徽省第六屆中小學藝術展演“優秀組織獎”。
四、逐校臺賬建立及動態管理情況
各校嚴格按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根據《安徽省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指標體系》,縣教育局制定了《臨泉縣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分年度規劃實施工作方案》,各校根據工作方案,統籌規劃,分布實施,科學部署,分別建立已達標和未達標臺賬,自己能夠解決的,學校制定計劃分步實施,自己不能解決的,上報縣政府實施解決。切實推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均衡配置,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完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經費保障機制,推動人事體制改革,強化教師隊伍建設,科學規劃布局,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根據生源變化情況、教師學科現狀,對全縣教師編制實行動態管理,加大對緊缺學科教師招錄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質教師資源作用,堅持“有編即補”的原則,通過全省公開招聘、特崗計劃招聘、自主招聘等形式和渠道補充教師,多渠道補充音、體、美、信息技術等緊缺學科教師。
五、存在主要問題及采取的保障措施
(一)主要問題
1.運動場館面積初中還達不到10.2㎡/生,個別學校占地面積較小,位置處在集鎮或城區,周邊擴建較為困難。
2.我縣中小學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少數學校不達標,主要是規模較大的學校;每百人多媒體教室數初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3.個別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規模大,如小學超過2000人學校8所,初中超過2000人學校8所。
4.民辦學校運動場面積、功能室打造與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
5.教育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保障措施
1.加強標準化學校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度,使學校逐步達到優質均衡辦學標準,專用教室更加規范、標準,校園環境更加優雅整潔,學校文化建設品位得以提升,整體辦學條件明顯改善。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采取政策引導、投入傾斜、優化配置、待遇保障等一系列舉措,吸引優秀人才從教。深入實施“縣管校聘”改革,推進教師交流,實施校長職級制改革。規范教師從教行為,從嚴處理違紀教師,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提升教師培訓質量, 教師隊伍管理更加科學規范。
3.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堅持“依法辦學,科學治校”,嚴格執行課程標準,開齊開足課程,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4.加強校園安全工作。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推進校車平臺安裝,實現全縣校車監管全覆蓋。構建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科學研判校園及校園周邊安全管理等問題,以預防青少年兒童溺水、打擊非法接送學生車輛、防止食物中毒為重點,開展經常性的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加強防控,全面治理,做到早發現、早處置。
5.加強綜合性督導工作。以督查為手段促進學校規范辦學,以指導為目標幫助學校提速發展,堅持以考核指導為抓手,堅持“心系教育,服務教育”的原則,對學校綜合督導評估每年一次。督導評估結果與學校綜合績效掛鉤,與每一位教師績效銜接,讓督導成為教育質量提升催化劑,確保督在點子上、導在要領上。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3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開展20xx年春季義務教育工作督查的通知》的精神,我校就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防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工作的意見》、義務教育規范辦學情況以及《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暫行辦法》的執行情況等方面展開了自查自糾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防止輟學工作制度完善
為了提高防輟工作的實效性,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水平,教育組制訂了《關于貫徹落實廣東省教育廳
二、規范辦學行為措施到位
為了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真正做到依法辦學、規范辦學,制定了《彭厝溝小學貫徹和的實施意見》,從課程的開設、資料征訂、課外活動、作息時間以及學籍管理、后勤服務、教育教學行為、師德修養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強化了依法治教、依章治校力度。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科到活動,從校內到校外,規范教學行為,使學校教學管理按國家和省的要求逐步規范化。
1、課程開設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表
學校加強美術、音樂、體育、科學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嚴格執行新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無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現象。嚴格執行全省統一的義務教育學校作息時間,積極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活動。
2、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和常態編班得到落實
學校無開設“特色班”、“創新班”、“快慢班”等各類性質的教學行政班,各年級學生均實行常態編班和平行班制度。學校嚴格按照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定的班額,按照男女生比例相對均衡原則和隨機原則將男、女生分配各班。學校對本校學生統一編定學籍號。新生入學分班后,學校不再重新編班。在教師的'人力資源分配上也力求按均衡原則實施,讓每個班級學生都得到均衡的教育與發展。
3、學生在校活動總量和作業量得到控制
課業負擔過重主要表現為“三超”:超綱、超量、超時。我們始終把控制小學生在校活動總量和作業量當作“減負”的一項重要措施反復強調,緊抓不放。我校按教學計劃開設課程和課時,按《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組織教學活動,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節假日及雙休日無補課現象,任課教師能合理安排學生的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控制在1小時以內。實施新課程后,家庭作業以探究性、思考性的內容為主,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的作業逐漸減少。
4、按成績給學生排隊現象得到杜絕
我校取消了統考、變相學科統考及學科競賽活動,學校每學期只進行一次期末學科考試,學校杜絕了按成績排隊的現象,用等級制表述學生考試成績,學校不把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標準。
5、教學用書及教輔資料嚴格按要求征訂
我校能嚴格執行省教育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組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統一購買或要求學生購買教材以外的教輔材料”的規定,按國家和省的規定以及縣教育局要求選用和訂購教材、教輔資料、學具等,堅決杜絕教師亂編、亂印、亂征訂現象。
6、規范學籍管理
學校嚴格按照《廣東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暫行辦法》文件精神執行學校的學籍管理
(1)建立了義務教育階段新生名冊;
(2)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名冊;
(3)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籍卡;
(4)義務教育階段畢業生名冊;
(5)能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轉學材料是比較齊備;
(6)按規定使用學籍管理系統、推行學籍電子化管理;
今后,我校將繼續貫徹《義務教育法》以及國家和省關于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業過重負擔的有關規定,不斷規范學校的辦學行為,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育人環境。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 14
為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我校積極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里行.第2季”活動,現將活動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學,現有學生275人,分1——6年級8個教學班,有專任教師18人,大專文憑15人,學歷合格率達100%,高級教師12人,一級教師6人。教師中,普通話合格率,計算機合格率均達100%。有市級教學能手2人,上學年獲得市級榮譽證書的教師1人,學生10人,縣級學科活動類成果獲獎者3人。通過對教師的各種培訓,大大加快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步伐。
二、規范辦學行為各項工作落實情況
我校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入學制度,實行按學生戶籍所在地招生,免試、就近入學的原則招生,確保區域適齡兒童全部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絕無違規提前招生和舉行任何形式的選拔性考試,從未編過重點班、快慢班。編班過程做到公開、透明、規范,并進行公示。在學生入學后,及時完成學籍電子注冊,同時按要求做好學生變動及普及資料更新工作,目前學生學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1、我校嚴格執行《規范課程設置標準和計劃情況》。做到:堅持按標準課時開課,不隨意增減課時;堅持按課程設置開課,不隨意增減科目;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準隨意增加考試次數。要求所有課程特別是副課都必須有教學計劃、有教案、有作業或相關資料。
2、規范學生作息時間。學生在校時間嚴格按照省規定執行:每周上課5天,學生冬季到校時間不得早于7點50分,夏季到校時間不得早于7點30分。學生每日在校參加教學管理制度活動的時間不超過6小時,每節課上課時間為40分鐘。嚴格執行節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課余和節假日等時間安排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不超過6小時。同時,我們向家長宣傳:學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時。
3、嚴格控制作業量。我校一、二年級原則上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年級書面家庭作業量均不超過1小時。雙休日及節假日不加大作業量。教師能根據課改的要求,精選作業內容,不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以前個別教師作業量略多的現象已杜絕。
4、嚴格規范考試行為。除每學期期末一次文化考試之外,我校未組織學生參加其它各種考試、競賽、考級等活動,對平時的檢測也予以規范。實行學生學業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評價學生。嚴禁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按成績排列名次,更不得按考試成績給學生安排座位等。
5、嚴格規范收費標準。
(1)、貫徹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各項政策,并按照國家規定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等所需的合理支出從公用經費中開支,09年春已停止收取借讀費,除教育、物價部門規定的收費項目及標準外,不再收取其它費用。
(2)、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做到收支兩條線。學校未設立小金庫和賬外賬。
(3)、貫徹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學校經費收支、資金管理制度,合理編制學校預算,合理安排各項支出。同時加強財務控制與監督,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積極做好校務公開工作。
6、嚴格教學用書管理。我校學生所使用的均為省教育廳公布的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中教學用書。我校從不組織學生統一購買規定之外的學生用書,也從不向學生推薦各類教輔材料。循環教材要求學生均包書皮,不得在書上亂涂亂畫,保證教材整潔完好,以利循環使用。
7、規范教師行為。
(1)、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學校制定了一系列師德建設規章制度,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每學年開展教師師德考核,評選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工作者,積極營造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的良好風尚。
(2)、學校制定了教師備課、上課、聽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考核評價的基本要求,老師們均能按要求進行備課、上課、聽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考核評價。學校每周開展校本研訓活動,圍繞校本培訓方案進行主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聽課節數能達到規定的要求。
(3)、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嚴禁教師對學生實行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教師也不得組織學生統一征訂教輔材料。對有償家教及統一征訂教輔材料的教師,采取“一票否決”的辦法予以處理,年度考核直接定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
8、根據《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等規章和文件,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一崗雙責責任制度,同時制定了校園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層層簽訂了安全工作責任狀,確保廣大師生校園內的安全。我校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牢固樹立安全教育,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校舍、設施進行安全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同時協助有關部門加強校園周圍環境的'整治,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貫徹《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條例》,制定和實施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要求食堂大師傅有健康證,不購買無食品衛生許可證攤點的糧油、蔬菜,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堅持每周1—6年級上一節室內健康課,增強學生健康衛生意識,增加學生健康衛生知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展學生常見病及流行性的傳染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工作,同時積極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8、積極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我校體、藝2+1項目,分音樂(舞蹈隊)、體育(跳繩)、美術(寫字)三大特色團隊。
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是我校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將多渠道地組織全校教師進行學習活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通過自查,我們意識到規范辦學行為,責任重大,意義深遠。盡管我們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省規范辦學行為的要求還存有差距。下一步我們將按上級要求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初中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自評報告04-25
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自評報告(精選16篇)04-04
初中學校教學質量自評報告(精選10篇)12-17
教學質量自評報告(通用16篇)07-13
教育項目績效自評報告01-08
勞動教育自評報告04-07
學校教學質量自評報告(通用6篇)07-08
素質教育督導自評報告06-02
教育整頓學習教育自評報告(精選12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