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題報告(通用12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課題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1
20XX年4月15—16日,我們全班同學到南瓜布丁幼兒園進行了2天的見習活動。希望通過見習,可以全面了解幼兒園一日活動安排,掌握幼兒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觀察幼兒園環境布置,培養教育意識,鍛煉幼兒教育技能。雖然去幼兒園的路上很有點累,但是到了幼兒園里還是感到十分充實快樂。以下是我幼兒園見習的一些感想。
一、不同年齡班的孩子特點明顯
我們6個人一個班,我第一天被分在大班,第二天在中班。中班幼兒的注意力更集中了,比如當孩子看圖書顯出失去興趣的樣子要丟掉圖書時,我們表揚激勵的話能使他又認真翻閱下去。他們能接受成人的指令,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如自己收拾玩具、折疊衣服等。中班孩子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現象比小班時明顯減少,當看見別人的不良現象時,愛向老師告狀。
孩子隨著年齡成長,到了大班年齡,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像中、小班那樣“乖乖”聽話了。有時明明自己是知道的事,卻偏偏要故意說錯,或者反著說,讓老師很頭疼。合作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游戲,并分配角色、道具。大班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積極地求知欲望,開始對自然現象產生興趣,渴望得到科學的答案。他們常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月亮會跟著我走?魚兒為什么能在水里游?”“電視機里的人怎么會走路、說話?”有的兒童喜歡把玩具拆開探索其中的奧秘。
二、做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真不容易
南瓜布丁有8個班,幼兒園每個班三個老師,兩個是負責教學的,一個是負責保育的。她們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方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保育員多為老教師,不但具有豐富的保育經驗,而且更加的細心、耐心。
我覺得幼兒園的老師真的很厲害,她們上課都很有一套,將學和游戲融在一起,她們能想出各種方法來發展孩子的能力,幫助孩子認識顏色,辨別大小,懂得分類,在游戲中掌握了數數。這些純熟的教課讓我深受啟發。她們匠心獨具將教室布置得各有特色,展翅的蝴蝶,咧嘴的花朵都做得非常精致。想想這些教室精細的布置,不知道帶班老師要花多少心血才能有這樣的成效。
經過在幼兒園兩天的見習,我才發現,要想當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兒教師還真不容易,光靠現在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幼師真得是一件需要花心思,不斷學習創新的職業,我覺得自己需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雖然兩天的見習非常的辛苦,但是這是一段快樂的經歷,同時我也學到了學校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這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我珍視的寶貴財富。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2
隨著社會的發展需要,時代在變遷,幼兒的發展規律也有所不同。此外,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幼兒教育,人們通過不斷地探索研究,找到符合幼兒發展的教育方法,各種理念也在隨著改變,各種教育觀念與時俱進。
該幼兒園最有特色的是閱讀,從小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全園以閱讀為主要側重點。學前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基礎奠定階段,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早期閱讀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對促進幼兒語言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早期閱讀是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前期閱讀準備和前期書寫準備。幼兒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早期閱讀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接受信息和表達信息,幼兒用眼睛看圖片和簡單的文字,自己感受繪本中的內容,幼兒在此過程中要想象,聯想繪本中的故事內容,發展幼兒多方面的能力。
幼兒不僅在園內開展閱讀活動,回到家后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通過幼兒園的活動延伸到家里,鞏固幼兒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家長與幼兒共同進行親子閱讀,不僅培養了幼兒的閱讀興趣,還增進了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家長了解幼兒的成長歷程,感受孩子的進步,找到更科學的育兒方法。通過親子閱讀后家長要寫心得體會,從點點滴滴記錄幼兒的成長變化。將家長寫的心得體會專門做成一個主題墻,這樣家長也一同參與了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增進家園合作,更好的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園活動區是教育者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能力,將活動室的空間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并在活動區中投放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區域,在其中自主選擇活動材料和活動類型的活動。區角作為教學活動的延伸,應該根據組織的主題活動進行創設。在金江實驗幼兒園中,沒有很刻意的條框把每一個區角分隔開來,柜子都是盡量的擺在墻邊。每個班的區角都是最大程度的敞開的,沒有明顯的界限,打破原有的區角設置去區角化。這是該幼兒園活動區的特點。每個班之間都是相通的,這樣增強班級之間的聯動性,沒有絕對的孤立出來,整個幼兒園是一體的。活動材料的投放具有可操作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色彩鮮艷,富有童真童趣,具有藝術性。
該幼兒園單獨設置了一間廚房,廚房內櫥柜的高度按照幼兒的身高進行制定的,方便幼兒操作。里面還擺放了一些做菜的方法,幼兒在家長和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按著圖片上的方法做菜每個月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園一起做飯,體驗涌動的快樂。利用教學樓側面的一小塊空地,教師帶領幼兒種菜,教師每天帶領幼兒去澆水,這些蔬菜成熟后,可以采摘了拿到廚房去做。幼兒不僅感受到蔬菜的成長過程,可以嘗到自己種植的蔬菜,體驗勞動的成果,收獲的喜悅。
整個幼兒園的設計都是以藍色調為主,每個班的設計都幾乎是一樣的,大面積的藍色背景墻,統一整體的風格。由幼兒園統一規定環創主題,雖然整體視覺效果好,但每個班的教師沒有發揮的余地,要完全按照幼兒園的規定來實施。每個班級的幼兒年齡段的身心發展特點不一樣,在平時的活動中只能靠投放的材料來體現每個年齡班的特點。每個班的創設也是以藍色為底色,走到每個班都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去見習,沒有觀摩幼兒園具體組織的活動,不能看到該園環境的利用程度。
每個班的閱讀區都是靠近窗子邊,幼兒在閱讀的時候光線充足,且這個區域較安靜,離動態區域較遠,在同時進行活動時互不影響。在該區角投放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書籍供幼兒閱讀。在這個區域還放有適合幼兒身高的小沙發,幼兒能在里面舒服的閱讀。
墻飾能圍繞教育主題。在走道處用繪本進行裝飾,幼兒在走到上活動時,可以順著走到閱讀繪本,從每一個角度體現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師生共同參與環境創設,幼兒有動手設計的機會,教師將幼兒的手工作品作為環境裝飾的材料,不僅美化環境,幼兒還能體驗到自己勞動的成果。
活動區的設置,在每個班的教師外邊都有一個大的區角,這個區角設置的很完善,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創設,提供的材料也很豐富、仿真,充分的材料能夠提高幼兒的操作興趣。但過多的仿真材料會限制幼兒的想象能力,可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或代替材料。在一個區角,廢舊物品的利用,不失美觀,而且又實用。用奶粉瓶做的架子鼓非常的好,該材料不容易弄壞,既經濟又實惠。用大小不同的奶粉瓶制作成架子鼓,幼兒能夠實際操作,而不是做了放在那里觀賞。
各個區域有很明確的規則標識,在每個活動區都有明確的規則要求和進去卡,幼兒在進去區角活動時就要遵守該區角的規則,這對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有很大的幫助。
整個區域光線充足,空氣流通,無空氣污染,該幼兒園的地理位置在人流量少的地方,周圍環境比較安靜,沒有噪音,不影響幼兒在園內的活動。各種設施材料無尖銳菱角,無安全隱患,活動室的桌椅都沒有菱角,鋼琴的棱角用軟泡沫板包裹起來。
科學探索室,在該園的這方面沒有著重的突出出來,雖然設有單獨的科學探索室,但材料的投放不是很多,雖然特色是一個幼兒園辦園的核心,過多的強調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發展,這樣會造成幼兒不協調的發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對各種事物感興趣,教育強調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3
只有兩天的幼兒園實習結束了。這群小祖宗們,折騰的我都有了天塌下來的錯覺。早聽說多可愛的寶寶過了2歲都會從小天使變成小魔鬼,所以我們三個人都是抱著必死的心情去的。第一天是5歲的彩虹小班。去之前覺得都5歲了嘛,馬上進入學童期,應該不會太過分——當我踏進班門就改變看法了。
6個以上的孩子沖著我就沖過來——隨即便被緊緊鉗住,東推西拽,也不知道是誰跟個樹袋熊一樣爬到背上。班里有兩個障害兒,女孩子是低能,長的也像個剛剛3歲的孩子;男孩子則比較麻煩——暴力傾向,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隨時都有出拳打人的可能(而且相當疼)。被打了n次(哭,我好冤啊)很驚奇其他的孩子對他們的態度,沒有人嘲笑他們,也和他們一起玩,有時很無辜地被打了,也紅著眼圈跟老師說“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覺得這些小魔鬼們也可以偉大的讓我慚愧。
第二天是4歲的藍天小班。可真是一歲就有一歲的差距,昨天還覺得5歲的娃娃們都折騰上天了,今天看來他們還真的是“有出息的大孩子”啊!感覺這群四歲的小祖宗們,除了會搗亂什么都不會啊。能把紙鶴折成爛柿子的,大概也只有他們了。折紙栗子的事情我就更不說了。最最要命的是我幾乎一天都是胸前掛著個叫愛香的小公主,背后背著一個叫宗一郎的孫悟空。然后看著孫悟空把面包吃到滿地白渣兒看到呆掉,之后舉著牙刷要去給班里養的蛐蛐洗刷刷,再就是打死也不睡午覺,跑到別人床上去拿大頂。
我都快哭了,他就不知道我又多困!!午休時間都沒有,我們三個人還要為幼兒園的運動會疊紙栗子——對那些孩子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等到3點下午茶時間回到班里時,全班娃娃都已經換好衣服準備開吃了孫悟空抱著被子臥在墻角睡到流口水。說實在的,我要是這孩子的媽我早把他扔給馬戲團馴獸師了。到了分別的時候聽這些小祖宗們搖頭晃腦唱著兒歌為我們送行,突然感動得不得了,覺得他們其實還都是小天使的。雖然最后我們三個人都是以胸前掛一個背后背一個的姿態向園長和老師道別的。回到家后覺得脊椎骨都快斷了。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4
選題的緣由和目的
(1)培養21世紀新型人才的需要;
(2)新世紀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3)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方針的需要;
(4)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需要。
本課題是在認真學習有關政策及理論的基礎上,就幼兒園開展科技教育活動,促進師生素質發展方面做些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文獻綜述
一、研究概述
幼兒園的自然常識教學滿足不了時代的要求和需要。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外早期兒童教育理論、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引進,活躍了幼教界的思想。重視早期兒童的智力發展成為當時的需要。這一時期的自然常識教育基本上是為智力服務的,內容局限于自然現象,教學方法仍未擺脫教師講、幼兒觀察與聽講的模式。90年代初期,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幼教界借鑒了國外現代兒童科學教育的有益經驗,在自然常識教育原有經驗的基礎上,對幼兒科學教育進行了科學研究和較全面的改革。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全面的初步的素質。這種素質不是單純的表現為個體掌握科學知識量的多少,也不是單純的表現為個體對知識的學習能力,而是個體表現出的一種熱愛科學、理解科學、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內在綜合品質。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旨在通過在幼兒園開展以科技活動的方式進行的科學教育活動,促進師生科學素質的發展和提高。
二、目前國內外關于本課題的研究
1、美國的20xx計劃及有關科學教育研究
2、國內開展科技教育活動的研究
(1)在全國教育科學“七五”和“八五”規劃中,幼兒科技教育活動均為重點研究課題。
(2)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及幼兒教師素質的制約,幼兒科技教育活動始終未能開展。
①我國幼兒教育現狀。
②幼兒教師科技素質現狀。
幼兒教師職前科技知識教育是薄弱環節(調查說明)。
b、幼兒師范學校在校生科技素養水平不高(調查說明)。
c、幼兒教師的科技教育能力和現代科技知識水平有待提高(調查說明)
三、幼兒科技教育活動的界定
(1)關于幼兒科學教育。
(2)關于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的科學教育含義。
(3)關于幼兒科技教育活動的界定。
(二)怎樣研究
在研究計劃中的這一部分內容,主要包括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設計、研究數據的搜集方法及對數據的分析。在研究計劃的結構中,它表現出來的是研究的方法和步驟。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5
本學期,我們繼續立足園本、結合自身實際,致力于引導教師由更新教育觀念不斷落實到轉變教育行為上來,從兩個維度開展:一是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關注幼兒的學習過程——實施“自主——體驗”園本課程的初步構建;二是貫徹大教育觀的理念——嘗試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導的探索,作為全面實施《綱要》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努力把教育全過程變成幼兒園、家庭、社會三者互動而又有活力的進程,最終促進幼兒、家長、教師的共同成長。
生成內容的開放——我園的“自主——體驗”園本課程采用主題活動的形式,以省編新教材為基礎,結合我們鎮海的地域特色、以往的社區資源課程和幼兒園實際,依托其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的最終目標。老師們經常在思考:如何把握好預成內容與生成內容之間的關系,我們是這樣做的:課程中預設的內容,如果孩子們確實不感興趣,可以取消,如果只有一部分幼兒感興趣,可以將集體活動隨時改為小組活動,如果只有個別幼兒感興趣,也將改為個別教育活動、區角活動。
生成課程本身的靈活性很大,允許有些生成的內容是課程方案以外的主題。如我園中四班圣誕節的主題,是課程方案中沒有涉及的,于一些父母帶孩子去教堂看節目引發的,產生了一系列的小主題;而有些生成的內容則是和課程中預設的主題吻合的,但涉及的內容與課程中可能大不相同,如大二班幼兒搞的“國慶節”的主題,就和課程中十月份主題剛好吻合,但課程中只是關于祖國、國慶、民族等方面內容,而實際探索過程中孩子們卻對臉譜非常感興趣,因而展開了持久的探索和研究,這是和課程中不同的,教師及時地根據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做出價值判斷,調整課程內容和形式,使課程沿著幼兒感興趣的方向改進。與此同時我們并不否認課程的目標性,目標性是課程永遠抹不掉的特征,因此大方向是要促進兒童的長遠發展,在與幼兒互動過程中,使教師、幼兒共同學習共同建構對世界、他人、自己的認識。
備課形式的開放——將教師的備課中心進行了轉移,從以計劃為主的備課轉向了以反思為主的備課形式。強調了教師的觀察、傾聽與記錄。一方面為教師減負,原來詳細的計劃現在改成了簡單的假設方案,教師不必要整天為了備課為備課,騰出了時間來觀察孩子、研究孩子;另一方面,有了反思,教師才不會盲從權威,才不會無所適從,才不會由著個人情感進行教育和教學。
同時強調了預設活動的開放性,體現在:教師用生成課程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預成課程的內容,強調“改良式”的進步,引導教師以自己原來設計和組織預定課程的經驗為基礎,吸納生成的理念、做法,經過同化、順應形成自己的新經驗,具體有以下幾個做法:
①在設計教學計劃時,變一種固定的計劃方案為多假設方案,使自己在實施中能對不同幼兒的不同反應應付自如;
②在實施教育方案時,發現孩子感興趣而有價值的東西時,要大膽地因勢利導打破計劃;
③經常對預定的目標,內容進行反思尋找缺陷及時調整,促進孩子的發展。
教研組的合作溝通——在主題活動網絡的構建完善中,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大家圍繞同一主題共同出謀劃策,重點做到:重視各領域內容的整合;強調環境與主題的密切結合;注重家庭社區資源的利用。大家共同圍繞主題分別開展活動,一周后集中交流總結一周來活動的得與失:如孩子對哪些內容感興趣?教師呈現了怎樣的引導策略?本周孩子有哪些發展?下周哪些內容需要延伸?哪些內容需要擴充進來?教師有哪些新的舉措能促使活動向更高層次發展?每周一小結,活動結束后全面匯總交流,讓全體教師在全程參與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愉悅與成功,進一步融入教研組研討學習的集體氛圍之中,促進了合作互動的學習群體的形成,提升教研組積極向上的活力。
主題活動檔案的制作——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到底是怎樣學習的、他們的探索行為是如何發生發展的,究竟教師的哪些教育行為、教育策略能有效指導幼兒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師幼互動?圍繞這些問題,以各年齡段教研組為核心,以大班——“我和恐龍做朋友”,中班——“秋天真美麗”,小班——“我自己來”,小小班——“我自己”為主題,開展了一次“主題活動檔案”的制作。小小班記載了較多的活動設計,針對課本身做了較多的反思,結合“自己吃飯好嗎?”開展了家教辨析;小班的主題較小,在把活動游戲化、生活化的基礎上,更多的利用了家園合作的途徑——小能手在園表現和小能手家庭日記,運用了在家的調查問卷、反饋表來評價幼兒的發展變化;中班因主題涵蓋量大,有側重地進行分班實施,重視了材料的投放、環境的創設、落葉觀察記錄表等,在反思中體現了對生成活動有效性的挖掘;大班的內容相對完善,注重了知識的前期準備、幼兒的自我學習、活動在區角中的拓展、幼兒創編故事的紀錄,尤其在活動環節的點評中加強了對教師指導策略的反思。其后又通過集體的展示交流,讓大家進一步領悟到主題活動中支持者的角色身份——提供豐富足夠的材料、創設有利的時間空間以順應幼兒活動的需要;在觀察中學會等待,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及時借助活動情景、幼兒行為,提出要求推動幼兒的學習。
分組教學活動新嘗試——老師們深感我們的課程由于更多的強調自主探索、情感體驗,而相對較大的幼兒班額卻無法實現面向全體這一要求。十月份中班教研組借助“主題活動檔案”制作的時機,率先嘗試了分組教學的形式以解決這一矛盾——即每周兩天在上午的集體活動時間,班級幼兒分成兩組,由兩位教師同時進班,分別組織其中的一組幼兒開展活動,而后輪換。這樣在班額無法縮減的現實情況下,采取分組教學相對減少師生比、減少無關刺激、減少課堂紀律的維持、保持時間不變,最大限度的增加幼兒個體與教師交流、交往的互動頻率,讓教師有更多的機會能關注每一個幼兒的學習過程,增加個別指導的幾率;而且教師可以及時捕捉到第一組幼兒的情況并且調整教學方案對下一組幼兒進行教學,在反思和實踐中提高教育和教學的質量,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因此在十一月我們在小班、中班也實施了每周兩天的分組教學。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發現:當天上午換組有時會影響到主題開展的先后、連貫性,由此也進行了轉天進行換組;同時,空間場地的設置、活動內容的選擇、輪換環節的組織也有待于繼續探討。
迎市區級研討及自我展示——先后迎接了區先進教研組、市園本教研示范學校、市示范家長學校的檢查驗收,我們踏實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過程、詳實的工作資料、的工作實效,受到了檢查老師們的一致肯定。準備并接待了市健康專業研究小組、市學前教育研究會四屆三次年會、區學前教育年會三屆二次年會在我園的觀摩活動,其間我園通過家教版塊展示、家教工作總體情況介紹、觀看家教專題片“家園共育新篇章”、家教論文觀點介紹、家園活動“靚媽咪、俏寶貝”、家教工作臺帳資料展示向全市幼教同行展現了我園近年來“家教指導”的亮點與特色工作,結合“照顧小鴨”、“舞動的燭光”兩項教學活動展示,一個上午的活動內容豐富充實贏得了與會領導、老師們的贊譽。同時,園內的教師開放式創新活動中,老師們以此為展示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平臺,紛紛認真選擇課題內容與形式、通過試教與同伴交流探討修改教學策略、手段,在實施中呈現了多個生動、有效的活動個案,其中朱瑩“吹泡泡”、李敏“青菜”、王珍“圖形娃娃”分別到下屬網絡園送教,既鍛煉了自身又發揮了交流的作用。
特色教育促成長、多元活動促發展——班級特色教育從期初開始,結合了班級教師的特長、根據本班幼兒發展的特點和需求,班組成員共同策劃制訂特色目標、計劃、方案——如:節奏訓練、韻律活動、早期閱讀、古詩詞誦讀、歌唱教學等;教育過程中,每天劃出一段規定的時間實施教學,每月一次教研組交流、分析、探討,日常隨機觀摩與抽查,期末全園性觀摩、展示,初顯教育成效,給幼兒創造了個性化發展的又一途徑。
活動內容的多元——只要是幼兒感興趣的,并有發展價值和操作可能的,天文地理、動物植物,都成為幼兒探索的主題和內容。活動空間的多元——幼兒學習的地點不再限于教室、幼兒園,而是指向更廣闊的空間。超市里的調查、郵電局里的觀察、農田里的收集、各種職業人員的訪問等等,幼兒們在活動中去體驗、去嘗試、去發現、去收獲。幼兒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多元——根據不同階段幼兒的發展水平和不同個體的認知、情感特點,選擇與之相適應的學習方式。如:調查訪問、動手制作、模擬體驗、問題討論、現場表演等等。
活動形式的多元——結合了分組學習、集體學習、個別學習開展好主題活動,以人人參與的原則組織了大型活動:走進秋天系列活動,小小運動會、“唱唱跳跳迎新年”集體舞展示等,激發起幼兒愛學習、愛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只有把教育目標始終清晰地保持在自己的頭腦中,只有當我們的教育不斷向兒童的生活回歸;當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師生一起嘗試、合作探索、共同分享學習過程的樂趣和結果的時候;當教育目標更自然、更流暢、更有效地轉化為幼兒的發展過程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的推動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6
課題名稱:
培養幼兒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的研究
負責人:
xx
所在單位:
xx幼兒園
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存個體生命的最基本能力之一。為了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順利成長,應該從孩子幼年時就加強對他們的自我保護教育,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一、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孩子年幼無知,沒有生活閱歷和經驗,他們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也不知道什么東西能玩、什么東西不能玩。對于某些事情他們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
二、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在當今急劇變化的社會中,家庭結構和孩子的養育方式都有所改變,應注意讓孩子獨立面對困難,培養他們的獨立自主性,養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不要事無巨細,處處為孩子掃除障礙,使孩子養成依賴心理。
三、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見到這樣一種情況:一些體弱、內向的孩子活動時常會碰撞;而平時比較好動、頑皮、身體健壯的孩子卻難以碰傷,我們總覺得僥幸。究其原因,其實不然。體弱的孩子平時不愛活動,遇到危險時反應慢,靈活性差,動作不協調,容易受到傷害;而那些頑皮、健壯的孩子由于好動、靈活,遇到危險時反應快,能采取自救方法,因而受傷害就小。可見增強孩子的體能是提高孩子自護能力的重要途徑。
四、培養孩子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要保證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這些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
一是適應周圍環境變化的能力。如:知道隨季節和早晚增減衣服;春天吃預防感冒的藥;
二是對突如其來事件的靈活處理。
孩子有時候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處理一些較危險的事情,這就需要成人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總之,我們應為人為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孩子想出各種自救方法使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應變能力。
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培養幼兒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安全意識是指幼兒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及保證自身安全的基本行為的認識。安全意識是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我們將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綜合考慮幼兒成長和發展的要求,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挖掘、整理與幼兒日常生活相接近的安全自我保護內容,通過教育活動、游戲活動、生活常規培養的方法來對幼兒進行安全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
一、開展各種幼兒安全自護教育的途徑
1、豐富幼兒的生活知識,增強幼兒安全意識。
幼兒活潑好動,好奇心強,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由于他們年齡小,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差,同時又缺乏生活經驗,在平時玩耍時,他們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哪些東西能玩,哪些東西不能玩;因此,日常活動及戶外游戲中很容易發生一些事故。針對上述情況,我們應當引導幼兒正確認識世界,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教師應有目的的給孩子講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識,讓幼兒知道危險存在。
2、進行適當的鍛煉、磨礪,提高幼兒自護能力。
曾有專家作過實驗,讓家養的貓和老鼠呆在一個箱子里,貓不但不捉老鼠,反而與老鼠共同玩耍。原因就是這只貓一直都由主人飼養,沒有吃過老鼠、也從沒有看見貓吃老鼠,它也經喪失了捉老鼠的能力。由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裹在層層“愛”的保護罩中的孩子,他們是否也會喪失自我保護的能力?大家知道,孩子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因為突發的、難以預料的事很多,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平常總是被“鎖”在“保險箱”里的孩子會不會束手無策?因此,讓年幼的孩子適當的鍛煉、磨礪一下,是很有必要的。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有賴于他們運動能力的發展。幼兒的運動能力,尤其是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唯有靠充分的體育活動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3、家園合作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針對現代家庭幼兒溺愛過度的特點,幼兒園教師要注意提醒家長幼兒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讓他自己去做,不要因疼愛而去代替。可以通過家長園地、開家長會、與家長個別交談等方式向家長宣傳這些不良行為的弊端,讓家長知道:每替孩子去做一件事情,就失去了一次培養孩子發展能力的機會。
二、選擇合適的幼兒園安全教育內容
教育要順應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進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教育。
幼兒園交通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①了解基本的交通規則。如:“紅燈停、綠燈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邊,不在馬路上踢球、玩滑板車、奔跑、做游戲,不橫穿馬路等等。
②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記(如紅綠燈、人行橫道線、禁止行人通行等),并且知道這些交通標記的意義和作用。
③幫助幼兒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識,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在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時,可選用一些兒歌、故事和游戲以增加趣味性,也可請交警叔叔來園授課,進行模擬表演,還可利用網絡資源(如:中國兒童交通安全網等)。
2、消防安全教育。
從以下方面對幼兒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呢?
①要讓幼兒懂得玩火的危險性。知道如果發生火災,不僅會損壞財物,還會危及人的生命。
②讓幼兒掌握簡單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幼兒一旦發生火災要馬上逃離火災現場,并及時告訴附近的成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當發生火災,自己被煙霧包圍時,要用防煙口罩或干、濕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煙霧下面匍匐前進。
③可以進行火災疏散演練。幼兒園可事先確定各班安全疏散的路線,讓幼兒熟悉幼兒園的各個通道,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在教師的指揮下統一行動,安全疏散,迅速離開火災現場。教師可在幼兒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開展防火自救演練,讓幼兒學習撥打119,嘗試簡單的應急措施——用床單塞門縫,用濕毛巾捂住嘴巴赫鼻子盡快逃離現場等。
④還可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觀看消防隊員滅火情境。向幼兒介紹火災的形成原因、消防車的作用、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等。
3、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飲食安全教育的另一方面是飲食習慣的培養。如教育孩子在進食熱湯或喝開水進必須先吹一吹,以免燙傷;吃魚時,要把魚刺挑干凈,以免魚刺卡在喉嚨里;進食時不嘻笑打鬧,以免食物進入氣管等等。
4、幼兒園玩具安全教育。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愛。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與活動中,幾乎有一半時間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對幼兒進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幼兒玩不同的玩具,應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時,要教育幼兒不擁擠,前面的幼兒還沒滑到底及離開時,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小型玩具積木、串珠、玻璃球時,不能將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傷害。等等。
5、幼兒生活安全教育。
這一類的安全教育,必須家園配合同步進行。為了孩子的安全
一要教育孩子不隨身攜帶銳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
二要教會幼兒認識一些安全標志,特別是一些禁止性的、警示性的標志,知道看見這些標志該怎樣做。如禁止攀登、禁止觸摸、禁止通行、禁止煙火,注意安全、當心車輛、當心滑跌等等。
三要教育他們在運動和游戲時要有秩序,不擁擠推撞;在沒有成人看護時,不能從高處往下跳或從低處往上蹦。推門時要推門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門縫里。告訴幼兒不要爬樹、爬墻、爬窗臺,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以防摔傷。
四要教育幼兒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不隨便跟陌生人走,外出玩耍要告訴大人,教給他們有區別的對待陌生人和熟人的方法。
五要教育幼兒,當他獨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門時,不隨便開門;不隨意開啟家中電器,特別是電熨斗、電取暖器等;不玩弄電線與插座;教育幼兒在遇到突然停電等情況時,不慌不亂、不到處跑。不獨自玩煙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黃蜂、毛毛蟲、狗等動物。乘車時不在車上來回走動,手和頭不伸出窗外。
六要教育他們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不推擠,打雷閃電時不站在大樹底下等等。
三、如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怎樣才能讓幼兒掌握上述安全教育內容,達到安全自護呢?經過實踐驗證,我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集中教育正面引導
常常聽到家長抱怨:“這孩子一點記性也沒有,不讓他爬高,會摔的,就是記不住,這不,摔了吧!”其實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還處于發展階段,對他們僅僅進行說教是不行的,因為孩子聽后很快就忘記,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如果僅僅把孩子叫到一起,對他們講不許怎樣,幼兒往往不能按要求來做。那么,將安全知識作為活動內容對幼兒進行集中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鑒于幼兒時期的認知具有直覺行動和具體形象的特點,幼兒園集中安全教育活動可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如:可向幼兒展示有關安全知識的圖片、音像資料,開討論會,或借助現代教育手段,綜合講解等等。只有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體驗,汲取的安全知識,才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由于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宜采取正面引導。好模仿是幼兒最明顯的特征之一,我們在教育活動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廁所,就會有更多的小朋友跟著說:“我也要上廁所!”他們也許不是真想去廁所,也未必故意搗亂,而只是模仿別人以引起老師的注意。如果這時老師對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進行表揚(這是一種心理暗示),那么其他小朋友就會向受表揚的小朋友學習,會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廁所了。
安全教育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是反復強調危險的不良后果,如:有個孩子不聽話玩火引起火災;另一個孩子碰倒開水瓶燙傷手等,難免孩子去模仿。然而,如果我們多舉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這些正面材料會引導幼兒更正確理解安全知識,避免盲目模仿。比如:美工活動中教師發現一位小朋友用剪刀對著別人,就及時地提醒道:“明明快過來,到這兒來,看娟娟小朋友的小剪刀多聽話!剪的真好。你的小剪刀也會很聽話的,對嗎?”這樣既給孩子樹立了榜樣,又避免了危險的發生。
2、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曾經有一次與幼兒外出遠足,教師發現幼兒對路邊花壇中種植的月季花特別感興趣,圍在花的周圍唧唧喳喳地討論,有的幼兒還去摸摸花瓣和葉片。教師忽然想起月季花莖和葉上都有刺,便隨機對幼兒進行了有關預防植物有刺、有毒,應小心不要輕易接觸的安全教育。在幾天后的一次觀察活動中,當老師用手捏住一片冬青樹的葉子請幼兒觀察時,忽聽一名幼兒說:“老師,它會不會有刺呀?”瞧!孩子已經把上次隨機教授的安全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安全行為了。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兒園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教師應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只有在幼兒原有的經驗的基礎上,鞏固已有的安全知識、強化隨時出現的安全行為,才能讓安全意識逐步在幼兒心里扎根,讓安全行為漸漸成為幼兒的習慣。
3、運用有效的“危險后果”教育法
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輛馬車,行至盤山路時,旅游者對馬車夫說:“您讓馬向路里邊走走,馬車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馬車夫說:“馬是很聰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對馬車夫的話感觸很深。作為成人,我們經常認為孩子年齡小,閱歷淺,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們時避開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家長,生怕孩子受到傷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復叮囑,不能干這個不能干那個,不能吃這個不能吃那個,恨不能將孩子裝進一個銅墻鐵壁的堡壘里,使之不受任何傷害。有些教師也是如此,孩子稍有出格的行為就馬上禁止。但是,簡單的說教并不能引起孩子足夠的重視,反復叮囑又會引起孩子厭惡。況且,孩子整天關在教室或家里,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一旦放出他們就像久困的鳥兒出籠一般,什么都想去嘗試,這樣一來誰能保證不出危險呢?
總之,我們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而不是剝奪幼兒的學習機會,讓他們“無所作為”。因此,我們不僅要豐富幼兒的安全知識,讓他們知道哪里有危險,更應該教育他們知道如何征服危險,以及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有效地保護自己。
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課題研究實施的內容如下:
第一階段:
XX.5月
1、確定研究方案、具體計劃
2、上報小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進行教育活動設計及中期總結匯報
XX.6月
1、媽媽不見了怎么辦?
2、保護洞洞
3、愛護小手
4、吃東西的時候
XX.9月
1、南南的腳受傷了!
2、安安全全玩滑滑梯
3、安全小乘客
4、我會過馬路
XX.10月
1、小課題中期總結匯報
2、我該怎么辦?
3、我身邊的危險
4、鼻子流血了怎么辦?
XX.11月
1、我身邊的標志
2、交通安全行
3、火災知多少?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7
一、課題背景
閱讀是一項獲得信息、傳播信息、增加知識的活動。閱讀得越多,人的能力及適應性也越強。早期閱讀并不在于單純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而更在乎啟蒙閱讀意識,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閱讀的概念,即要看、要聽、要讀、通過養成性教育,有力的推動今后的學習。研究表明,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兒童需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形成閱讀的能力,在閱讀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思考,盡管他們不識字,但他們能夠自己與書對話,成為自主的閱讀者。因此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認真培養孩子的早期閱讀習慣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問題的提出
我們知道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期,抓好這個時期幼兒早期閱讀的培養對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順利地完成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過渡,對進入小學學習書面語言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幼兒早期閱讀水平,探討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特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我們研究的早期閱讀是指在幼兒階段,以圖畫讀物為主要附加文字作品的閱讀材料,從幼兒興趣入手,在看、聽、說的閱讀過程中、萌發幼兒熱愛圖書的情感,引起幼兒閱讀識字的愿望,養成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高幼兒觀察、想象、思維、表達能力,為幼兒入學正式學習書面語言作準備的一種寓教于樂的語言活動。
四、理論依據
1、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期對大千世界非常好奇,總想知道它們之間存在的原因和之間的關系,說明這時期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近年來許多相關研究顯示:3—8歲是孩子自主性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的語言會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文字將與孩子的思維能力相互串聯并在生活中發生作用。他們開始認識符號、聲音、與意義的關聯性,學習如何看待一張紙、一本書、一則新的知識,也嘗試用自己所學的語言解釋所見的世界,進而自我展現。
2、陳鶴琴的課程理論思想理論,陳鶴琴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主要包括課程論、方法論、目標論,十五條主張,十七條原則,四個教學步驟,五指教學內容等。
3、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在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充分考慮到不同幼兒的發展差異,提出了不同層次的目標要求,并且有相應的材料提出和指導策略,通過互助式學習及過程評價,支持引導和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和提高。
五、研究目標
1、了解幼兒早期閱讀的水平、需求與潛能。
2、梳理有效、多元的早期閱讀活動形式與內容。
3、分析幼兒早期閱讀的特點,形成系統的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六、研究內容
1、本園幼兒早期閱讀情況的調查與研究。
2、以圖畫讀物為主,有機結合看、聽、說、玩、演、畫等形式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形成初步的閱讀習慣。
3、對不同年齡段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活動指導,梳理指導策略,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七、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采用文獻法和小組研討法。在大量閱讀文獻資料和共同探討的基礎上,理解幼兒早期閱讀的意涵和結構因素,并對這一概念作出界定。與此同時,通過年級組研討,了解本年齡段幼兒早期閱讀的現狀,以此修正和加深理解“界定”的概念。采用理論學習與實際行動相交融的情景觀察的調查方法,了解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趨勢、發展的特點。
2、用理性思辨和經驗總結相結合的方法構建3—6歲幼兒早期閱讀的培養策略。
3、采用行動反思法進行培養策略的實證性研究。
研究對象:3—6歲全體幼兒
研究時間:20xx年9月——20xx年6月
八、課題理論研究步驟
在課題實施初期,研究制定了一套問卷調查(見附頁)
從這份調查中我們發現家長認為孩子的閱讀水平比較低,喜歡聽故事,但是不喜歡講故事,表達能力欠缺,對閱讀不是很感興趣,大多數幼兒喜歡在家看電視,玩游戲,或者自由玩耍,只有42%的孩子喜歡看書,但是他們閱讀的習慣不是很好,每周閱讀五次以上的幼兒只占20%,能仔細觀察畫面上的角色和背景細節,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的不到10%,由此可見,在家庭閱讀觀上家長們普遍愿意讓孩子提高閱讀興趣與能力,就是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和指導孩子進行閱讀。
之后,我們又在幼兒園各班讓教師調查幼兒早期閱讀的情況
注:較喜歡閱讀指不會正確翻書不理解閱讀內容,喜歡閱讀指能較好掌握閱讀方法理解內容。根據這些測試、調查讓我們有了一個研究的方向,而后通過收集文獻資料,組織教師學習早期閱讀活動的內容、手段和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使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喬姆斯基認為,環境可以產生激發效應和塑造反應,營造一個相適應的環境對幼兒興趣的產生至關重要。我們把活動室光線充足的地方,用矮柜隔開,鋪上地墊,放幾個靠墊,作為閱讀區,讓幼兒隨時閱讀。為幼兒提供與我們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有關的書籍:有故事書、自然知識、科學知識、社會知識等方面的書,有的是幼兒熟悉的、有的是幼兒不熟悉的。我們幼兒園的圖書種類也值得一提,除了故事書、兒歌書、工具書還有自制書。幼兒用繪畫、剪貼的形式自己構思制作圖書畫冊,并將其放在書架上,閑時看一看也別有一番感覺。此外我們除了投放以上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讀物,還提供了豐富的電子讀物,比如各種音響磁帶能夠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在生動直觀的影視作品中更能幫助幼兒理解水平的提高。以滿足不同水平的幼兒閱讀的需要,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例如:我們欣賞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時,幼兒對桃花產生了興趣,于是產生了主題:桃花是什么樣的。我們通過發調查表,收集有關桃花的圖片、圖書、VCD,共同探索桃花的秘密。我們還根據主題開展得情況及時更換書籍,利用空間與幼兒共同商量、設計布置主題墻飾,創設了主題墻面與圖書融為一體的閱讀活動區域,擴大了閱讀活動的范圍,增強了閱讀活動的趣味性。在心上故事《桃樹下的小白兔》后,我們將故事畫成大幅連環畫,張貼在走廊里,幼兒在自由活動時經常走去看一看、講一講,在這種溫暖、寬松、愉快的環境中,幼兒的額閱讀興趣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開展豐富多彩、新穎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常規的好壞是早期閱讀的先決條件,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幼兒終身受益,因而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善于引導幼兒,使幼兒能夠正確地拿書、翻書、看書,能按順序專心地閱讀,并坐姿正確,能夠按照欣賞讀、跟讀、朗讀的常規要求進行閱讀,但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要堅持一貫地抓,經常的提醒,持之以恒,才能見效果。
三、開展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加強指導,增進幼兒的閱讀能力,讓幼兒學會閱讀
(一)了解幼兒在閱讀區的活動特點和活動形式
我們要求各班教師在閱讀活動中對幼兒的閱讀形式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發現:獨自閱讀:表現為幼兒獨自一人默默地看書或自言自語邊講邊看,這種閱讀情況表現在小班幼兒和個別特別喜愛圖書閱讀的幼兒身上居多。
同伴兩兩一起閱讀:指兩個人共同閱讀一本圖書,可共同翻閱,或一方翻閱一方講述,或兩人邊看邊講。
小組閱讀:指兩個以上的幼兒共同閱讀一本圖書,邊看邊講。這種閱讀情況表現在大班幼兒身上居多。
師幼共同閱讀:即教師和幼兒一起共同閱讀一本圖書,一般采用教師講述,幼兒傾聽的形式,亦可教師邊講述邊提問。這種閱讀形式一般用于新圖書的閱讀指導,教師可以給幼兒的閱讀起一個引導的作用。
(二)指導幼兒早期閱讀的策略
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通過教師示范,幼兒示范,分組比賽等形式,教會幼兒閱讀的有關技能和方法,不如:知道書有封面、內容和封底;閱讀時逐頁翻閱圖書,先看左邊再看右邊。使他們掌握看書方法并養成習慣。再如,要輕輕地翻閱圖書,不撕書不折紙;把書簽放在原來的位置不動等。
進行開放性提問。把問題提得比幼兒的現實發展水平略高一些,使他們“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保證幼兒的思維經歷發現的過程,將“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實發展區”。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幼兒已有知識基礎、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情況,向幼兒提出的問題,其難易程度應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
開展生動有趣的表演游戲活動,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創編表演活動加深對幼兒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的印象。
四、開展各種閱讀活動,讓幼兒體驗閱讀。
(一)在區域活動中發揮閱讀的自主性。
自主性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普遍采用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因此,我園以此為切入點,根據早期閱讀教育的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系列自主性區域活動,為幼兒自由選擇,自發探索、自主創造提供機會和條件,并通過有效的觀察指導,使幼兒產生閱讀的興趣,閱讀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獲得進一步提高。
1、設計早期閱讀區域游戲,為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境。
2、早期閱讀活動與其他區角相結合,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3、設計具有不同難易層次的材料,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滿足幼兒不同水平的發展需要。
(二)童話劇的排演增強早期閱讀的娛樂性
語言活動中我們倡導教師把學過的故事幫助幼兒表演出來,這樣幼兒練習角色對話的同時,其他幼兒則可以跟著老師一道復述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語氣去表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潛移默化地提高了閱讀水平。
每年“六一”我們都組織幼兒排演大型的童話劇表演,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童話劇表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前提,這對幼兒的語言如豐富詞匯、敘述事件、認識社會及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其他幼兒在欣賞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了另外一種閱讀形式所帶來的快樂。
五、重視家庭閱讀,讓幼兒感受親子閱讀的快樂。親子閱讀,是培養幼兒良好閱讀興趣,習慣及能力的有力支持,是親密親子關系的催化劑,更是開發幼兒早期閱讀水平的重要手段,我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通過家園聯系欄、自主活動、個別交流等不同方式,不定期地向家長介紹親子閱讀觀,從而拓展幼兒閱讀的范圍和內容。
(二)、建議家長在家中為寶貝創設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指導家長為寶貝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同時為了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自身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向家長推薦一些有效的指導方法,如聽讀啟蒙法、講述提問法、角色扮演法,游戲法等等,讓孩子感到閱讀也是快樂的,進而引發他們對閱讀活動的興趣。
九、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通過每學年對幼兒閱讀水平進行觀察測試,我們發現在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后幼兒的閱讀興趣與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1、通過早期閱讀的實驗研究,提高了幼兒對閱讀的興趣,使孩子們自己能從閱讀中感受到快樂的趣味。
2、通過早期閱讀的實驗研究,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大大提高幼兒的閱讀技能。
(1)獲得了翻閱圖書的經驗,學習掌握一般的翻閱圖書的方式和規則。
(2)掌握了讀懂圖書內容的經驗,學會看畫面人的表情、動作、背景以及串起來發生事件。
(3)對文字感興趣,能理解圖書畫面,文字與口語對應關系,會用口語講出畫面內容。
3、通過研究,大大豐富了幼兒掌握的詞匯量,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4、通過早期閱讀的研究,提高了幼兒理解思考的能力,并對幼兒在記憶、思維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通過早期閱讀活動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實施研究的核心,課題的研究探索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舞臺。我們通過教育科研,增強了科研意識,提高了研究水平。三年來,課題組堅持定期例會,學習理論,制作教具學具,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每位課題組成員寫了數篇論文,每年我們都要舉行園內論文評比和案例設計評比,其中,蘇醒老師的“潤物細無聲——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情感滲透”被常熟市年會論文錄用。
十、課題研究后的一點思考
(一)對幼兒早期閱讀教學模式的再完善
教學模式是一種結構,它是基本和相對穩定的,而非僵化、一成不變的。在閱讀中,幼兒離不開聽,離不開把感受到的音、圖轉化為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而整個閱讀教學中,看、聽、說、認既是閱讀教學活動目標的內涵,又是具體操作化的指導方法。我們在模式運用中,應以強調“理解至先”為基礎,靈活交叉地使用多種指導方法,以適當調整活動過程來優化閱讀教學活動結構,使幼兒早期閱讀教學模式日趨完善。
(二)對教師素質的再提高
教師是早期閱讀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和評價者。教師的教育素質直接影響課題的研究和實施。切實提高教師的基本功、教學素養對本課題的實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的情感體驗與創新能力還有待提高,而且幼兒早期閱讀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我們把握好前進的方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深入研究,使我們的工作更趨于科學、規范,為我們的幼教事業多作貢獻。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8
一、準備階段20XX年5月——20XX年7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成立了由郭旭莉和呂琳全面主持負責,有王曉華、李雯、馮楠為成員的課題研究小組。各司其責,制定好課題實施總方案。
(2)、完善的課題研究制度,制定完善的課題研究管理嚴格按照制度執行。
(3)、做好資料收集,分類工作,制定研究方案,組織課題討論,邀請專家理論指導。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課題成員分工設施方案
(2)、課題成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3)、對課題進行小結,并解決出現的問題
(4)、撰寫中期報告
三、總結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有:
(1)、分析、整理實施階段的各種研究資料。
(2)、撰寫專題論文、研究報告。
本次課題研究的主題部分:本園各年齡段幼兒的戶外活動。
措施:
一:組織各年齡段幼兒家長及教師收集戶外器械所需物品,例如:紙箱,奶粉罐,礦泉水瓶等,并進行簡單的器械制作與裝飾。使其符合各年齡段幼兒戶外活動游戲的要求,并將其在幼兒戶外活動時合理的進行投放,教師觀察記錄幼兒活動情況,及各種器械的使用情況,根據觀察記錄進行器械投放的調整,和幼兒活動的引導。
二:根據園中實際情況將戶外場地進行劃分,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與各年齡段教師進行交流,討論實施場地劃分之后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有效合理的制定出新的方案。
三:根據新《綱要》及各地方一年四季的具體特點制定適宜本園幼兒發展的戶外活動時間安排。
四:教師可根據自己班幼兒各方面的具體情況,選擇更適合班級幼兒發展的戶外活動器械。中大班幼兒可以和教師共同制定游戲規則。
五:階段性小結,各年齡段教師交流總結幼兒在的戶外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兒使用的情況。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9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養成良好地飲食、進餐行為習慣,攝取豐富的營養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保證。然而,當今不少家長在對子女的教育中存在著重智力開發,輕行為習慣培養的現象,使幼兒在家中養成許多不良的進餐習慣,導致很多幼兒對進餐不感興趣,有時甚至表現為厭惡,進餐時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將飯菜含在嘴中不咽下去,咀嚼吞咽慢,有時還故意將飯菜嘔吐在碗內。有的幼兒是邊吃飯,邊跑,邊玩,有許多幼兒有嚴重的挑食現象。我們曾觀察過,初入園時能愉快獨立進餐的幼兒大約只有15%。有的幼兒雖然會自己吃,但習慣不好,滿桌滿地都是飯粒、菜湯,在進餐速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別,幼兒挑食現象也較普遍。長此以往,將使幼兒身體得不到基本的營養保證,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也使幼兒失去了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以后糾正起來更加不易。不良的進餐行為還會使幼兒表現出素質低下的外在表現,嚴重影響著幼兒的社會交往以及個性發展。這些問題的存在,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覺得幼兒的進餐現狀迫切需要幼兒園對幼兒進行良好進餐行為的補償性教育,以此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研究的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小一幼兒(30人)和小二班幼兒(30人),其中小一班為實驗班、小二班為對照班。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談話、問卷等了解小班幼兒進餐情況,進行現狀調查,做出比較客觀和科學的分析。
2、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餐行為的表現情況,并進行記錄、跟蹤、分析。
3、經驗總結法: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幼兒進餐教育的理論,提高理論水平。學習先進的成功經驗。舉辦專題講座,針對實際解決問題。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定期不定期舉辦成果展示活動,如學習心得,論文交流,經驗介紹,補充、完善實驗,擴大實驗成果。
4、個案研究法:通過對個別幼兒進行跟蹤培養觀察,了解記錄其能力形成的過程與方法。
5、行動研究法:通過在日常的教學中創設一些情境活動,進行幼兒進餐禮儀技能的訓練,根據實際工作者的現狀調查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采用行動研究法,邊實踐邊調查邊研究,教師對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實施過程中要進行設計--探索--反思-總結。注意教師的示范、講解和教育評價。
三、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目標
1、調查了解幼兒進餐行為現狀及與身長發育情況的相互關系。
2、多方面、多形式地培養小班幼兒進餐行為習慣。
(二)研究內容:
1、通過調查,研究幼兒進餐習慣與身長發育情況的相互關系。
2、小班幼兒進餐技能的指導。
3、小班幼兒良好進餐行為習慣的培養,糾正幼兒的不良進餐行為,并初步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4、家園配合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四、研究的步驟
20xx年2月-3月,對小班幼兒進餐行為進行前期測評,分析不良進餐習慣形成的原因。
20xx年4月,收集小班幼兒體檢結果,調查分析幼兒身體狀況與進餐習慣之間的相互聯系。通過理論學習,調整課題實施方案,商討制定適合小班幼兒的進餐行為培養計劃。
20xx年5月,通過一日生活基本規則,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行為。
20xx年6月,對幼兒在進餐前、進餐中、進餐后出現的不良行為禮儀進行記錄,并分析形成這一系列不良禮儀的原因。
20xx年7月初,以論文的形式結題。
五、人員的分工
張珺負責撰寫開題報告和課題結題,姚秧秧、蔡飛燕負責收集各項資料,劉碧波、何冬梅、林園做好實施方法的驗證工作。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10
一、課題名稱
繪本的實踐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義
研究者們發現,3—8歲是人的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期,能夠培養幼兒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對幼兒今后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重要的積極地影響。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82年就向全世界發出“走向閱讀社會”的呼吁;美國將“閱讀優先”作為教育改革的主軸;英國教育部發出“把兒童的閱讀教育進行到底”的號召;日本政府開展“圖書起跑線”活動等等,可見,閱讀作為早期教育的熱點,已經形成全球化趨勢。在我國,早期閱讀也正日漸受到重視,各類低幼讀物琳瑯滿目,但多見益智類、手工類、涂色類等讀物,并且由于出版社良莠不齊,功利主義思想嚴重,造成相當部分的早期讀物質量低下;部分幼兒園在進行早期閱讀活動時,教師往往以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為目標,選擇的內容定位在是否具有教育意義上,甚至是否適合認字,而不是選擇具有審美價值、情感價值和人文精神的作品;父母們把通過閱讀知識、科普類早期讀物,收獲某些知識或技能等顯性成果放在了首位,而忽略了閱讀過程中的情緒、情感體驗,濃厚閱讀興趣的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等隱性教育因素,而正是這些隱性的教育因素對幼兒將來的良好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繪本作為早期閱讀的一種重要讀物,在發達國家早已成為家庭的首選兒童讀物,也是孩子接觸最早的文學作品形式。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幼兒閱讀的圖書”。它的表達形式多樣、物象形態生動、色彩鮮明協調,具有文學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等特點,讓幼兒在繪本閱讀中喜歡閱讀,學會閱讀,陶醉于閱讀。
我園多年來一直重視幼兒的早期閱讀,并以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為契機,以世界經典繪本為抓手,組織實施了全園性的“書香寶貝行動計劃”。通過發放家長問卷、活動倡議書、班主任隨訪、幼兒園網頁、班級博客、家園園地、家長會、家校路路通等手段,向家長宣傳“書香寶貝行動計劃”。先后組織開展了“好書推薦”、“經典共享”、“圖書漂流”、“自制圖畫書”、“繪本主題活動周”“書香寶貝評選”等系列活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不斷被激發,家長對幼兒早期閱讀的認識不斷得到提升。同時,針對活動中發現的問題、存在的困惑及時進行交流、探討,生成了“繪本教學之我見”“自制圖畫書研討”“骨干教師繪本教學觀摩研討”等創新性園本教研活動,豐富了教師組織實施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也為我園開展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奠定了基礎。
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0——6歲,3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兒就對語言敏感,口語學習兩歲時最強,直至5歲都處于語言敏感期。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他是不可能順利的掌握知識的。”美國教育家德金認為:“兒童的智力越低,早期閱讀的好處就越大。”美國幼兒能力開發研究所多曼博士提出:“孩子兩歲以后,對于文字的記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困難,如果想要花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教孩子念書,從兩歲開始教育是最完美的”,可見早期閱讀對幼兒語言、思維、想象等能力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有關研究已經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閱讀經驗的兒童,入學后會有學習適應上的困難。在國際上有關早期閱讀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早期閱讀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而繪本正是結合了這兩點。
此課題的提出,旨在通過對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研究,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書香氛圍,教師能夠運用有效地教學策略指導幼兒閱讀繪本,并與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幼兒對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真正在“悅讀”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對幼兒文學作品的鑒賞力,以及指導幼兒繪本閱讀的能力;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早期閱讀理念,了解繪本,并能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繪本,并能運用多種方法與幼兒進行親子閱讀;通過感受繪本畫面的精、美、妙,體驗繪本所帶來的真、情、趣,培養幼兒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發展幼兒語言、思維、想象、審美等多種能力;為幼兒、家長、教師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打造書香校園。
四、研究內容
1、書香校園環境創設的研究
(1)創設公共閱讀環境的研究
(2)營造個性化的班級閱讀環境的研究
2、教師繪本教學組織策略的研究
(1)繪本教學中繪本呈現方式的研究
(2)繪本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
3、繪本與幼兒一日活動有效整合的研究
4、家園合作,有效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研究
(1)親子閱讀方法和途徑的研究
(2)教師對親子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獻法:通過網終、雜志、書籍等途徑,收集目前國內外有關繪本閱讀的研究成果,對其長處加以發揚光大,不足之處加以發展創新。
2、觀察法:主要用于繪本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自然狀態下的觀察,以觀察幼兒對活動內容的興趣、活動手段、方式的有效性等。
3、行動研究法:用于完善教師組織繪本教學的指導策略,逐步建立一套比較科學的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教學策略。對親子閱讀活動的研究也主要采用此方法。
4、問卷法、訪談法:主要用于調查、了解家長對于早期閱讀和繪本的認識。
5、個案研究法:用于跟蹤觀察、記錄個別幼兒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的顯著變化。
6、經驗總結法:用于對研究過程中發現的成功經驗進行階段性小結,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范例。
六、可行性分析
1、制度保證:幼兒園附屬于蘇州外國語學校,學校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有專門的教科室及科研人員,學校教育科研制度完備,激勵手段充分,能有力地調動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熱情。
2、組織條件:蘇州外國語學校教師資源豐富,有全國英語特級教師曹倫華校長,他曾先后獲得“蘇州市十杰校長”和“蘇州市名校長”稱號,主持過多個課題,并出版了關于教育教學理念專著——《大道思遠》;有多年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教科室董繼文主任等,為幼兒園課題研究提供了顧問團隊。課題組長周瑤園長曾主持過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xx”課題“藝術教育與幼兒審美能力培養”、“十五”課題“幼兒合唱教學實踐探索”的研究、“xx”課題“多元文化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并有多篇論文先后在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具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和課題研究理論基礎。課題組副組長褚明潔副園長,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專業,有一定理論根基,負責過蘇州市“xx”課題“幼兒園多元文化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撰寫的研究論文多次獲得省論文評比一、二等獎。課題組主要成員商珺寧、胡亞琴、王文淑、蘇麗崢老師都參與過蘇州市“xx”課題的研究,并有多篇論文獲獎或發表。幼兒園xx期間,全體老師參加過“幼兒園多元文化主題活動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為教師們積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礎。從而形成了一個實力較強大的課題研究隊伍。
3、研究設備:幼兒園專門用于教育科研的數碼攝像機、數碼照相機,同時有專門的人員從事電教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以確保課題研究的現代化運作,提高了課題研究的效率和質量。
4、研究經費:蘇州外國語學校始終堅持科研興校戰略,不斷加大對教科研工作的經費投入。學校領導一向重視幼兒園的工作,能夠提供課題研究所需要的經費支持。
七、步驟和計劃
第一階段(XX年8月——XX年2月):課題的準備階段
1、撰寫申報方案和研究方案
2、進行前期的教師培訓
3、收集文獻資料
4、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并進行學習
第二階段(XX年3月——XX年8月):初步實施階段
1、制訂初期“幼兒園繪本閱讀”內容計劃
2、適宜書香校園環境的創設
3、各年齡段實施繪本教學
4、家園合作,探索親子閱讀的有效方法
5、實施“書香寶貝”活動方案
6、進行階段性反思和小結并進行年報工作
第三階段(XX年9月——XX年7月):系統實施階段
1、完善并梳理繪本教學的有效策略
2、各年齡段進一步實施繪本教學,完成“繪本教學活動方案”
3、完善書香寶貝活動方案
4、進行階段性反思與小結
5、進行課題中期匯報
第四階段(XX年9月——XX年7月):總結階段
1、對“繪本教學活動方案”園本課程進一步修訂
2、形成一套完整的書香寶貝活動方案
3、撰寫研究報告
4、進行課題結題工作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11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是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戶外體育活動中,要順利完成幼兒體能的目標和任務,與體育器械的配置、使用是息息相關的。作為教師我們要考慮如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個體差異,盡力滿足每個幼兒發展的需要,那么顯然那些幼兒園配置的大型玩具是不夠的,這樣自制的戶外活動體育器械就成為幼兒戶外活動的必需品,而“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孩子、對于教師、對于家長對于園本教研而言,都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那么如何來落實自制體育器械,又如何讓這些大家辛苦制作的器械得到有效的利用這是我們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方向。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器械是幼兒體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體育活動的效果如何,與器械有著密切的聯系,器械可以誘發幼兒進行體育活動的愿望和構想,并產生相應的行為和活動。我們應重視體育活動中器械的運用。因此,我們應從多方面著手為幼兒提供種類豐富式樣有趣的體育器械。
自制體育器械,它與常規的體育器械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是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而成,這種體育器械的色彩鮮艷,經濟實惠,玩法多樣,對于幼兒的體能發展十分重要,是幼兒教師變廢為寶的一種有效利用。因此,自制體育器械需要在幼兒園廣泛開展。
但是幼兒園普遍存在體育活動器材種類不夠豐富,配置呈嚴重不足的現象。幼兒園戶外大型體育器械千篇一律、大同小異,呈現模式化,并不能有效的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個體差異,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我們知道,體育活動的開展依賴于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在體育鍛煉中,器械是載體,增強體質、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和諧發展是最終目的。只有準備充足合適的器械,才能為順利地開展各項體育活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證。我們發現靠購買體育器械進行體育鍛煉,存在著諸多弊端。如:品種不夠多、功能較為單一、而且器械的費用不少等。“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孩子、對于教師、對于園本教研而言,都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而我們投放了自制的戶外體育器械,如何才能提高它們的有效性呢?我們很多老師只是按照要求去在種類和數量上盲目的投放,適不適合孩子?孩子愛不愛玩?有沒有對孩子的發展有效的起到促進的作用,顯然這是一個該考慮的問題。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是幼兒戶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器械材料,它是由教師,家長和幼兒一起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而成,具有節能環保、經濟實惠、玩法多樣性等特點。記得《規程》第三十條中也曾明確指出“幼兒園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的確,自制體育器械有節約、實用、有趣、靈活等多種優點。這是值得我們大力提倡和推廣的。自制體育器械為幼兒園節省了經費,又很大意義上滿足了教育的需要,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性、指導性、創造性,又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技能,促進了家園互動,幼教工作者只有很好的重視自制體育器械的運用,才能真正滿足孩子們戶外互動的需求。
我們發現靠購買體育器械進行體育鍛煉,存在著諸多弊端。如:品種不夠多、功能較為單一、而且器械的費用不少等。“自制體育器械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孩子、對于教師、對于園本教研而言,都有著較大的現實意義。而我們投放了自制的戶外體育器械,如何才能提高它們的有效性呢?我們很多老師只是按照要求去在種類和數量上盲目的投放,適不適合孩子?孩子愛不愛玩?有沒有對孩子的發展有效的起到促進的作用,顯然這是一個該考慮的問題。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一)研究的目標:
1.充分發揮自制器械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作用。
2.對于如何制作戶外體育器械進行總結。
(1)要有效的利用廢舊材料,滲透環保的理念給幼兒。
(2)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制作適合幼兒并且是幼兒喜歡的體育器械。
(3)抓住自制體育器械的特點:要安全、衛生,耐用
3.靈活多樣的運用自制的體育器械,開發一物多玩的特點。
4.家園互動,利用家長資源,積極的帶動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
(二)內容和方法:
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大三班全體幼兒,具體的對如何自制體育器械,如何有效的投放自制體育器械進行的研究。
方法是:
1.發動家長一起參與收集材料,如:塑料瓶、舊報紙、易拉罐、零頭布等。家園合作,制作體育活動所需的器械,如:把塑料瓶制成啞鈴,把報紙制成紙球、紙棍,把易拉罐制成高蹺等等,并把部分器械投放到日常的晨間活動和游戲中。
2.進行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自制體育器械的評比,并進行展覽,之后匯編成器械操。
3.把體育器械運用到主題活動中,每周的健康活動中要用到一種自制器械。
4.教師在幼兒戶外活動是通過記錄、觀察及時寫教學隨筆和反思。
5.通過長期對孩子使用自制器械的觀察教師研討自制器械投放的有效性。
6.教師探討一物多用,讓自制體育器械發揮它的最大價值。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1、充分發揮自制器具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2、用自制器具,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和思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身潛力在體育活動中,有了玩具、器具,可以提高興趣、提高運動能力,我們通過制作大量的戶外活動器具,又保證足夠的活動時間,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并且3至6歲幼兒正是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萌芽期,所以利用我們的自制體育活動器具,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求異思維,讓幼兒一物多玩,鼓勵幼兒想象,探索多種玩法,使幼兒的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3、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加強家園合作以及家長和幼兒之間的溝通。
家長是游戲活動器具的參與者,使用者,傳播者,所以在家長的領域里,有無窮無盡的器具能被他們創造出來,創造條件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體育活動,利用共同參與活動的機會,幫助幼兒制作活動器具,讓這些器具成為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器具的重要來源之一。
4、有效地探究一物多用,促進了教師的發展,節約了能源,做到資源的合理化利用通過這個專題的研究,使我們教師開拓視野和思維,能充分發揮戶外體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松愉快等優勢,讓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發展,也提高了教師的教育能力。
5、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教師幼兒家長都能夠真正的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將變廢為寶,保護我們身邊的綠色環境。
6、豐富了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械的種類和數量,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真正的發揮了自制器械的多用性、實用性,使幼兒的身體動作和創新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1.對戶外器械的使用建立良好的常規和制度,在戶外活動中良好的制度不但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還可以減少自制器械的損耗。
2.保證自制器械的數量。由于是自制的,第一比較麻煩,第二容易破損,所以要保證幼兒自制的數量,做到人手一物。
3.創設游戲環境和情景,培養幼兒活動興趣。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在體育活動中也應遵循幼兒認知情感變化的規律,進行生動活潑的體育活動。給幼兒設置有趣的情景和環境,這樣幼兒會對活動充滿興趣。
4.繼續思考、探索、開發一物多玩的方法,讓自制器械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5.自制體育器械的合理搭配。單一地讓幼兒玩某一種體育器械,一般不會讓幼兒有持久興趣,如果能將多種自制的體育器械合理搭配,不僅能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還可以達到多項鍛煉的目的。
幼兒園課題報告 篇12
新教師則予以具體指導幫助。方法二是因人制宜,強化特長。每個教師都有自身的特長,我園根據注重小課題的選擇根據教師的自身能力和特長予以強化,做到揚長補短。方法三是教學科研整合為一,科研融解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以研促教,幫助教師形成顯性的教學特色。
一、明確目標。
目標是一盞明燈,它指引人朝著一個方向鍥而不舍去奮斗。不管是幼兒園還是教師個人,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這是我園的理念。為了讓教師少走歪路,尤其需要理清思路,確立目標。根據園方的三年規劃,每一位教師都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按照指標,正確定位,制定了自己的小課題方案,三年一個大目標,一學期一個小目標,分步實施。
二、理清思路,夯實科研基礎。
如果說過去的時代是大魚吃小魚,那么現在的時代則是快魚吃慢魚,更多地是追求時間與效率。為了盡快趕上江陰幼教的隊伍,我園想方設法促使青年教師快速提高教科研水平。新園一建成,我園就著力理清思路,夯實科研基礎。具體工作有:
1、組建班子。
新學期一開始,我園就組建了科研隊伍,明確分工,成立了科研三小組。一是課題領導小組,以園長為首的領導班子人員負責科研規劃、落實經費、方案制定、教師培訓;二是課題核心小組,由課題小組長組成,分別負責早期閱讀、表達表現、講述三條線,負責子課題組的定期學習、研討、交流;三是由全園一線教師組成的大課題組,主要負責擬訂小課題方案、實踐操作、測試分析、階段總結。
2、理順課程。
在新學期開學的幾周內,我園組織科研骨干教師加班加點理順了以大語言課題為核心內容的課程,以最快的速度把課題研究落實到了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調整了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把發展幼兒語言能力滲透到一日生活各環節。
3、狠抓管理。
為了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新學期初我園建立了課題研究考核獎勵制度,制訂了《科研工作手冊》,人手一份,使科研工作規范有效地實施。為了積累豐富的科研經驗,快速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我園根據實際情況,按教師教育功底的薄弱程度進行分層管理,進行了小課題的分類,并進行了各模式的研究探討,以案例法為切入口幫助教師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4、培訓學習。
沙灘上建不起樓閣,高樓大廈須有堅實的基礎。新園建成之初,我園就組織教師學習了相關理論并盡力為教師創設一個立體化的研討學習環境,引導她們認清幼教發展形勢,解放思想,強化科研意識,樹立現代幼教新觀念。要求每位教師圍繞課題研究小課題主動收集資料,并予以集中交流。并定期開展學習研討,交流心得。
在練內功的基礎上,我園還請有關專家來園指導講座,爭取機會外出參觀學習。一年多來,我園教師猶如蜜蜂采集花蜜,走出去請進來,靜態的理論學習與動態的參觀觀摩相結合,領悟觀念與具體教育行為的銜接,不斷夯實腦子,開闊眼界,上海、南京、蘇州、常州都留下了我園教師學習的身影。
三、深入研究,有效落實、穩步開展。
1、大膽投入,優化環境。
我園緊緊圍繞環境這一切入口,做足文章。我們認為,幼兒的語言學習除了正規的語言規范化教育活動,更多的是在語言環境中學習。我園語言環境創設的總體目標定位為:以幼兒為中心,營造一個家、園的一體化語言環境系統,具體做到三個保證:保證一流的硬件環境、保證豐富的語言軟環境、保證多樣的內環境激勵機制,也就是保證適宜幼兒聽、說、看、講的現代設施條件;保證創設有豐富的語言信息環境;保證有促使幼兒運用語言的活動機制,努力為幼兒創設全方位的語言環境,并力求使語言環境中的各要素形成一個和諧有機的整體,使環境與幼兒語言素質的提高之間架起橋梁。
圍繞著課題研究,在顯性環境方面,我園進行了大量的投入,注重抓好兩個點:一是園部整體環境,二是教室中語言的區角設施。我園創建了幼兒語言活動中心,保證了幼兒有了一個聽聽、說說、講講、看看、演演的語言專用室,這個語言專用室電子閱讀與書面閱讀相結合;集中活動區與分散活動區相結合,安靜區與操作區相結合,為幼兒創設了現代多功能的語言物質條件。在教室環境方面,更是因地制宜創設了豐富的語言活動區角,創設了多層次的語言設施條件。
另外,我園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爭取家長的理解、配合、支持,倡議每個家庭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親子閱讀環境。我園提出了幼兒家庭閱讀一、二、三工程,具體內容是建一個“幼兒家庭小書房”,讓幼兒有一個閱讀的環境;至少訂二份幼兒雜志,讓幼兒有閱讀的書籍;父母每天有30分鐘的時間與幼兒一起“看看、講講”,讓幼兒有閱讀的時間。倡導家長為了孩子美好的未來,創設一個“書的海洋”,每到十一月份我園就刊登幼兒雜志名稱及代號,鼓勵家長到郵局訂購,例如小班可訂:《嬰兒畫報》、《幼兒畫報》;中大班可訂:《娃娃畫報》、《幼兒智力世界》、《娃娃樂園》、《看圖說話》。
在語言軟環境方面,我園除了正常的語言教學活動,還通過多途徑,構建讓幼兒聽、說、講、演、看的氛圍和機制,比如,幼兒故事會、作品表演、餐前小喇叭﹑睡前故事﹑快樂動畫等,引導幼兒開展人際交往活動,為幼兒創設富有情趣的各種適宜性刺激,在寬松的氛圍中,讓幼兒充分動手、動口、動腦,得到語言的練習機會和遷移運用。總之,不論顯性或隱性的、物質或精神的環境都要為“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服務。
在實踐過程中,我園初步形成了幾個教學模式,例如:某種教學方法在語言活動中的運用、某個學科與語言有機整合的策略、利用環境開發幼兒語言潛能的有效策略。
環境創設初步顯現特色,引來了省幼教工作者的觀摩。十二月初,江蘇省幼教研究會20xx年學術年會代表團參觀我園,給予高度評價,省幼教學會理事長唐淑、無錫市教育局魏局長題筆留念,十二月底,我園又對全市公開展示環境,得到好評。
2、“制造風雨”提高教科研水平。
我園努力為教師創設實踐的舞臺,多研討、多指導、多實踐。學期末要求每位教師都要展示自己的課題研究情況,上好一堂展示課;教科研工作與期末考核相掛鉤,迫使教師自增壓力,并把壓力化為動力,使自己不斷提高。
對于幼兒,我園提出了“幼兒教育活動化”的口號。每周五為幼兒活動日;每月底的最后一個周五,以年級為單位開展全園性的幼兒綜合素質展示活動。(例如卡拉OK、講故事、朗誦會、器樂、繪畫、表演等,以強化興趣愛好、訓練心理素質、活躍校園生活。);平時有意識開展一些小競賽、小辯論,小記者采訪活動,并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園聯宜活動,促進幼兒表演能力、交往能力、口語表達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年多來,我們夯實了科研工作的基礎,保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有人驚嘆我園的工作效率之高,可我們深深知道我們所付出的艱辛代價,“頂著霧靄走,披著星月歸”甚至徹夜長燈,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寫照,成績與付出是不可分離的。
我們的科研工作才剛剛開始邁步,猶如雄偉的大廈才剛剛建起了框架,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堅信通過全體教職員工的不懈努力,我園的課題研究一定能取得圓滿成功!
【幼兒園課題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課題報告11-30
幼兒園課題研究報告11-30
幼兒園課題研究結題報告11-30
幼兒園優秀課題結題報告12-03
課題開題報告08-09
幼兒園課題方案03-05
語文小課題報告07-10
課題研究報告08-31
課題研究開題報告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