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1
3月22日和23日,我校組織我到婺源參加“教育新視野,第一屆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活動”。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觀摩了來自江蘇、南昌、萬年的幾位名師的小學數學優質課,在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獲”。作為一名教師,任何一次聽課或參加其它教研活動,都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可以取得不少教學經驗。因此,我懷著“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想法,帶著理性的思考,欣賞了生動活潑的現場教學觀摩活動,和精彩的講座,使我們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理解。下面是我就談談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在這次聽課過程中,我感覺六位老師的課都注重了教學情境的設計。例如,李老師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中用了1+1不等于2的例子創設情境:1元+1角、1時+1分等都不等于2,這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又例如南昌右營街葉青老師的《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課:課前師生先熱身互動,葉老師課前讓大家猜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學生發表想法,各抒已見,在交流談話中接近了師生的距離,同時為新課的教學埋下了伏筆。他們的練習設計貼近學生的生活,如數石柱、數旗桿、幫助青海玉樹栽電線桿等,如何聯系生活實際,讓數學生活化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它與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江蘇省東臺師范附屬小學校長周衛東教師的《認識二進制》這節課是所聽這些課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一節課,同時也是我最有收獲的一節課了。
李國英老師的教學方法多樣,能用多種方法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問題;亮點多、口才好、算理清楚、語言精練、設計制作的課件恰到好處、課上也很精彩。應該說,李老師的功底之厚,能力之深是顯而易見的。李老師的計算課,總是能深挖算法、算理,深究其規律,領會其方法,訓練其思維,讓學生找到恰當的方法并且學得很明白、很透徹,學到的本領一生受用不盡。好的計算課能讓學生不走彎路或少走彎路,能培養學生歸納、推導、總結等能力,是新知識的鞏固與深入。
華應龍老師是我敬佩的`一位特級教師,不僅因為他精彩的課堂,更因為他高尚的人格。他執教了《三角形三邊關系》、《游戲公平》,并做了報告《師者若水》,華老師爽朗的笑聲、幽默的話語、大氣的設計以及課上師生其樂融融景象還是讓人回味無窮,而聽他的報告后更為他那“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的境界所感動。他在報告時自稱“功力不夠”,他在思考“當把自己的算盤打亂的時候,怎么去調整,上得非常成功。
回想起來,自己有時的教學,只注重了學生的成績,也就是只注重了結果,缺少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聽了這些老師們的課及報告后,感覺到今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一定也要讓學生經歷數學化的過程。這樣讓學生學得輕松快活、學的生動有趣。
比起這些專家老師,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有待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遇到有問題積極向其它骨干專家教師請教,經常總結反思,不斷提升專業素養。
看來,名師、專家之所以成名、成家,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對工作的深入研究程度可想而知的,有付出就會有收獲,平常我太不注重學習與反思了,把公開課當負擔,把工作當公式,因此我今后還要不斷努力。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2
一、 在游戲中學數學。
小學階段,數學思想方法滲透一般常用直觀法、問題法、反復法和剖析法四種。直觀法就是以圖表的形式將數學思想反復直觀化、形象化。直觀法的特點是能夠將高度抽象的數學思想反復變成兒童容易感知的具體材料,特別是生動有趣的圖畫能給兒童留下鮮明的印象,喚起低年級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問題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在探求問題答案的過程中,通過回顧、思考、總結,逐步領悟數學問題的規律性,進而加深對解題方法、技巧的認識。反復法是指通過同一類情景的多次再現,讓學生接受,解釋數學規律。
本次觀摩的課例很好地體現了這方面的思想。為了能夠在數學課堂中更好地體現出數學思想方法,所有做課教師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意課堂的趣味性。無論是給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上課,老師都能夠為孩子們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情境,比如,學習確定位置這一課,教師就安排了一找寶藏的情境或者是采用非常六加一的'形式;學習可能性就引用喜羊羊運動會的形式。在此情境地推動下,同學們學習的興趣特別高,收到的效果也非常好。
二、 勤于實踐,善于提煉
在數學教學中,任何一個問題,從提出直到解決,需要某些具體的數學知識,但更多的依靠數學思想方法。所以,學生經歷從自己的親身實踐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對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思想方法會起到鞏固和深化作用,而且還會從中歸納和提煉出“新”的數學思想方法。
比如,認識秒,教師就采用先感知一秒鐘的長度,再選用一種肢體動作來表示的方法,化抽象的時間為具體的孩子們樂于接受的方式,有利于低年級孩子來理解這部分知識。再比如,認識周長,雖然知識較簡單,但教師還是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主動性,親自動手操作,了解周長的意義。
三、 問題精煉,指向性強
孩子們由于年齡的原因,往往對于問題的理解較單一,為了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的語言指向性一定要強,并做到言簡意賅。這16位教師在課堂中說的每一句話,包括開課與學生們的互動指向性都非常強,不會讓孩子們在理解上產生歧義,直達目標。
以上這些就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收獲。我的匯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3
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緊跟新課標,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去創新。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所以語文最主要的是訓練學生的表達運用能力。以前,我一直以為,教學生字、詞語是一件簡單而又枯燥的事情,只需要讓學生會讀會寫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運用。可聽完三位老師的課后,我才明白字詞的學習在課堂上也能夠詮釋得那么精彩。
二、時刻貫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理念。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次的特色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首先,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文本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與時間賽跑》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用詞清新易懂。劉璟老師根據這一特點著重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通過課外延伸補充資料,以便更好地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其次,關注讀練結合,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適時抓住重點對詞句進行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思考。如何世千老師在教學《圓圓的沙粒》時,讓學生通過“牢獄”體會沙粒當時的處境,讓學生互動交流發表意見激發了學生的想象思維。再如,在教授“當沙粒真誠地說它要變成一顆珍珠時,同伴們用嘲笑的口吻數落它”這一片段時,何老師及時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自表演,學生們積極參與,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濃厚,學生的積極性相對提高。
再次,特色教學也離不開教學的主要參與者——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適當放手讓學生做學習上真正的主人,老師此基礎上加以輔導因材施教,還給學生學習的空間,這樣有的放矢,效果才更顯著。
總之,這次學習讓我學到很多,對于課堂教學我有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今后,在教學中,我應及時發現自己的缺點,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滿足與墨守成規,及時創新,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優化課堂教學。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4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增進師生之間的親切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或是談話、或是集體唱一首歌曲,讓學生的身心愉悅,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這樣可以不僅起到拉回學生的注意力到課堂,而且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做好鋪墊。
二、尊重每一個學生成長的權利。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比如孫金霞老師“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踐行,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教師不過是一個引導者,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借助學具,重視操作活動,體現小組合作性。
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于"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如杜玉梅老師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首先出示合作要求,讓學生通過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趣味性強,動手能力也很強,體現了小組合作的重要性。
四、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著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愿望。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于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五、教師要尊重學生,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于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并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于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成長需要內驅,成長需要沉淀,成長需要活材,成長需要蛻變,成長需要追求至善。我會以此次觀摩課為契機,繼續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學,組織教學,增進自己的教學水平,給孩子們呈現一堂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孩子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的學習成長。
【小學名師課堂觀摩活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摩高效課堂展示教師心得體會09-04
名師心得體會03-15
名師網絡課堂實施方案(通用10篇)07-15
名師講堂心得體會05-04
幼兒園觀摩課觀摩的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23
課例觀摩心得體會07-30
語文線上觀摩心得體會08-31
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心得體會(精選15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