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精選15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現(xiàn)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
一、任教班級學科:
三(2)班語文
二、研究的課題:
挖掘地方課程資源打造徽文化語文特色研究
三、研究目的:
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享有“中國畫里鄉(xiāng)村”的美譽,它的地方課程資源是徽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揚和繼承。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和實踐,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文化,如了解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了解精心設計的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屏風;了解宏村治家、處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的家訓、楹聯(lián)文化;了解宏村地方小吃、特產(chǎn)、民風民俗等,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并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感悟力和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從小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報效祖國的情懷,使宏村地方文化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四、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結合教材進行課題研究,本學期我任教的三年級語文教材有八個專題,其中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這四個專題可以與課題結合進行研究。
1.宏村地方課程資源的挖掘策略研究
立足于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通過閱讀文獻資料、實地考察等途徑掌握宏村地方課程資源,然后在實際教學中自覺拓展語文學習的空間,擴展語文教材的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宏村地方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2.宏村地方課程資源與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
利用宏村地方課程資源,拓展教科書的內(nèi)容,“彌補”教科書的“缺點”,填補教科書的“空白”,嘗試以多樣、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學內(nèi)容,靈活設計教學活動,創(chuàng)新開展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等。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讓學生在宏村這個大環(huán)境里學習和探索語文。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之路。
3.打造徽派語文教學特色的策略研究
要以20XX年版《語文課程標準》為引導,以徽文化為重點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以句群教學等新策略為抓手,以課內(nèi)外閱讀一體化為架構,來打造“徽派語文”,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特色的徽派語文教學,促進徽派語文的發(fā)展,促進學校辦學的特色發(fā)展。
4.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
創(chuàng)導生動活潑自主學習方式,改變單一的講授文本為主的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上網(wǎng)、讀課外書、詢問、討論,在課前、課后搜集資料,組織故事會,朗誦會,討論會,編習作集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在講述、討論、交流、品評、操作等活動中促進發(fā)展,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形成扎實的語文功底,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五、研究措施:
1.文獻研究法。
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有關的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搜集和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論證資料和研究方法,對新教材有關體現(xiàn)地方課程資源的內(nèi)容進行挖掘、分析和歸類。
2.調查研究法。
深入宏村,實地考察,了解黟縣的名人故事,了解黟縣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欣賞宏村秋天的美景,并拍攝照片或用文字記載,為研究提供素材。
3.實踐研究法。
聯(lián)系實際,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致地研究。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課題組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jié)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不斷提出研究意見或方案,并付之于行動。在教學實踐中驗證、修正教學行為,充實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具體目標,以提高研究的價值。通過一系列課內(nèi)外語文實踐活動,如走進宏村,當小導游,介紹家鄉(xiāng)美景;了解黟縣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撰寫有關習作等,尋求新語文與宏村地方課程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研究一條適合新形勢下徽派語文教學的途徑。
4.經(jīng)驗總結法。對在挖掘宏村地方課程資源,打造徽文化語文特色的實踐中獲得的經(jīng)驗進行總結,理論聯(lián)系實際,概括出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做法。指導學生習作,積極投稿,撰寫教學論文投稿或參加論文大賽。
六、研究工作安排:
略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2
本學年我組課題研究將以校總計劃為指導思想,結合上學期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下一步研究計劃:
一、研究重心:
1.繼續(xù)結合課堂教學常規(guī),以及信息與學科整合的原則開展課堂教學研究。
2.針對上學期研究課中呈現(xiàn)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的理論學習,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論學習中加強教與學策略的學習。
3.建立校內(nèi)教學資源庫。
二、研究方法:
1.課堂教學實踐觀察
2.經(jīng)驗總結
3.理論交流與座談
三、實施過程:
1.理論學習
(1)定內(nèi)容:根據(jù)我組課題研究的實際開展有關優(yōu)化策略方面的理論學習,力求深度改變教學觀念,改善教學方法。教師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
(2)定時間:除規(guī)定的業(yè)務學習時間外,課題組成員每周安排1小時的理論學習時間。
(3)定要求:要求教師每學期完成共5000字的學習摘抄并有學習心得。
(4)定交流:組內(nèi)經(jīng)常進行交流活動,就課題研究過程的心得體會進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長。
2.本學期課堂教學研究將側重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加強課堂教學技能以及教學常規(guī)的實施為目的`。有效促進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充分發(fā)揮組內(nèi)老教師的領頭作用;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開展展示研討活動,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活動多方面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的提高;通過研討交流使研究回歸教學、為教學服務。
3.加強集體備課的力度,確定本學期各年級組教學內(nèi)容按單元分別集備,嚴格按個人備課------集體聽講-----集體修正-------形成資料的步驟進行活動,定時監(jiān)督上交資料。
4.積極參加總課題的研討,定期開展子課題研討會,注意收集過程性材料和階段研究成果。
5.建立本校體育教學資源庫,各組員將在備課組長帶領下,作好以下工作:
(1)各年級按單元搜尋與所教單元內(nèi)容吻合的體育課件。
(2)搜集、整理與本人教學相關的游戲若干。
(3)完成一篇相關學習論文。
6.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運動水平,組織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比賽活動。
四、時間安排:
略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3
研究的課題: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研究目標: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誦讀是語言的藝術,激發(fā)他們想讀、敢讀、肯讀、樂讀的興趣,同時常掌握一定的誦讀方法。
2、根據(jù)中小學語文的學科特點,通過開展語文實驗,確立研究誦讀的基本途徑,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感知和理解,探索出一條能以誦讀代講解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途徑。以期達到葉老所指出的“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最終目的為:自能讀書不帶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老師之訓練必做到此兩點,乃為教學之成功。”
3、通過對實驗班級的研究,帶動其它班級,形成誦讀氛圍,創(chuàng)建校園特色文化。
研究內(nèi)容:
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落實課標對朗讀、背誦和閱讀的要求,力求做到課堂上讓學生多誦讀,課外多涉獵。教師要認真研究各種誦讀形式對優(yōu)化學生語言感知過程的作用,把各種誦讀形式靈活穿插于課堂教學之中。本課題著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內(nèi)容:
1、在課堂教學中,誦讀教學與其它教學(寫字、習作、口語交際等)的合理分配與密切關聯(lián);
2、誦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形成誦讀教學策略;
3、如何提高學生的誦讀意識的研究;
4、指導學生掌握誦讀技能的研究;
5、誦讀教學中文意的整體把握與精美語句的鑒賞;
6、如何創(chuàng)建以誦讀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
工作安排:
十一月份:
1、寫好《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2、將計劃上傳到自己的博客,并豐富博客內(nèi)容;
3、通過第一次課題會議,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及方向,明確本學期自己的具體任務及分工。
4、開展第一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金丙芳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wǎng)上閱讀和課后的研討評議工作;
5、擬訂《語文教師誦讀現(xiàn)狀調查問卷》和《小學生誦讀能力及水平調查問卷》,并對分部學校師生實施問卷調查,并認真對問卷進行分析。
6、通過第二次課題會議,討論如何開展以誦讀為主的校園文化建設。
十二月份:
1、繼續(xù)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2、繼續(xù)充實自己博客的內(nèi)容;
3、開展第二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單廷霞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wǎng)上閱讀和課后的研討評議工作;
4、開展第三期誦讀教學課例研究,由從國艷老師上課題研討課,做好課前的網(wǎng)上閱讀和課后的研討評議工作;
元月份:
1、繼續(xù)深入研究《小學語文誦讀教學研究》,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2、繼續(xù)充實自己博客的內(nèi)容;
3、寫好本學期個人課題小結,并進行交流;
4、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wǎng)站,充實自己的博客。
5、通過第三次課題會議,小結本學期課題研究過程及成果,收集整理自己的課題材料。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從小學培養(yǎng)目標看,目前人類正進入知識經(jīng)濟的時代,要求整體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研究語文學困生的學習問題與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堅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指導思想,當前應重視語文學困生學習問題。語文學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成為制約學校教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但由于具有巨大的潛力,因此是一種人力資源,研究其開發(fā)的方法和途徑,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學困生的轉化顯得更為迫切。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研究的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形成對小學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的新的認識,揭示其成因及教育對策。堅持以素質教育的基本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的學習理論為依據(jù),以扎實的教學實踐為基礎,運用科學方法研究、探討學困生的類型與成因,尋求科學有效的'教育轉化策略,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學困生工作經(jīng)驗與理論,并切實促進學困生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2、研究的具體目標
(1)調查語文學困生學習的現(xiàn)狀。
(2)分析語文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3)研究語文學困生學習的對策。
三、研究的內(nèi)容
1、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
為了了解學生語文學習情況,明確語文學困生學習的現(xiàn)狀,對師生及家長進行了調查,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水平測試,并對調查結果和學習水平測試進行了客觀的分析,期望通過調查和測試對語文學困生語文學習問題進行診斷,并探索相應的策略。
2、語文學困生學習特點、類型、歸因研究。
3、語文學困生學習策略專題研究。
4、語文學困生個案分析。
5、語文學困生教學典型課例研究。針對語文學困生的學習特點,進行具體課例的研究。
四、具體活動安排:
十月份
1、共同商討并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2、組長、組員制訂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
3、學習有關理論書籍,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十一月份
1、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方法等。
2、對調查結果和學習水平測試進行了客觀的分析。
3、在調查、測試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對象,對具有典型特征的學生建立個案登記表。
十二月份
1、相關理論學習:教育如何對待學困生
2、學困生進步作業(yè)展
3、開展學困生字詞過關比賽
20xx年一月份
1、課題沙龍:學困生轉化大家談
2、成員上交相關的文章或論文、體會。
3、檢查實驗教師有關總結,做好評價工作。
4、課題階段性總結。
三月份
1、制定新學期課題研究計劃,明確各自任務。
2、檢查學生的假期作業(yè),設立“進步獎”。
四月份
1、相關理論學習: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困生”的信心
2、課題組成員集體備課
五月份
1、及時反思,不斷積累、總結、交流,積極撰寫論文
2、課題沙龍:學困生轉化中的困惑。
3、學困生古詩背誦比賽。
六月份
1、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
2、整理課題資料,按序歸檔。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5
一、課題研究目標
根據(jù)實驗方案擬出的實驗階段的時間表,以和目前教學改革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制定本學期的課題工作目標,圍繞課題研究重點,扎實、深入開展研究,通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課堂教學時間分配等的研究,著眼于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學生和諧發(fā)展”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學生一起發(fā)展。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確定并圍繞課題研究的偏重點進行研究。圍繞“課堂教學時間設置和布置”和“寫作能力的快速提升”開展研究,各人根據(jù)子課題課題實驗方案,結合總課題研究的偏重點,確定下階段子課題的研究重點,切實有效地開展實驗。在注重課題研究的課堂實踐外,注重進行進一步的理論提升,疏理、總結出較為幼稚的理論觀點。
2、以“扎實、效果”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課題組成員發(fā)展的空間,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優(yōu)秀實驗教師,發(fā)揮帶動輻射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
3、以校本教研制度為依托,實現(xiàn)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的有效對接。實現(xiàn)校本培訓、校內(nèi)教研、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
4、進一步發(fā)揮課題指導組的指導作用。課題指導組成員、負責人要加強對子課題研究的指導,協(xié)助子課題進行理論引導和理論提升,克服研究的不平衡現(xiàn)象,提高子課題研究水平。
5、加強“語文教學研究博客”的建設。目前博客的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博客日志上傳數(shù)量少,參與評論少,活動報道少,圖像資料少,互動研討少。下階段除了繼續(xù)發(fā)揮博客的信息傳送、資源共享、課題展示的功能外,還要進一步發(fā)揮它的互動性。活動結束后和時將優(yōu)秀教案、課后反思、活動相片、活動總結和時上傳。各人在輪值時間要注意博客的維護和管理。
6、加強教學交流。每次活動做到有主題,根據(jù)事先確定的主題組織活動,其他教師根據(jù)這個主題進行考慮,提前以書面形式上交、上傳到博客中,有時間可以在會上交流,會議有紀錄,有互動,有提升,有總結,有報道、有資料匯編。
7、加強課題研究資料的匯編、建檔。各課題研究教師應認真負責,進行建檔。本學期要匯編的資料有:課題方案,學期計劃、階段小結、優(yōu)秀論文設計案例。每次活動的資料應包括簽到表、活動通知、活動布置、優(yōu)秀教案、課后反思、研討紀錄、一學期一次以上活動總結報道、錄象光盤、活動剪影。資料一式2份,并將相關資料上傳博客。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綜合運用教育理論及各種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和資源的設計、開發(fā)、利用、管理和評價,注重各種技術與學生整合,提升教育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研究;堅持以問題為切入點,以科研為手段,以課題為載體,通過各種途徑,采用多種手段,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與能力。
二、研究目標
(一)、學生方面:
1、通過學科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的教學,使學生的書本知識學習同豐富的現(xiàn)實生活關聯(lián)起來,使學生運用不同生活中的社會閱歷、情感體驗去感悟書本,運用已有的知識積累去不斷建構新知識體系。
2、通過學科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獲得快樂、成功的體驗。
3、通過學科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的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讓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個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為學生適應發(fā)展和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方面:
1、通過課題研究,引領教師重視平時教育教學技能的實踐研究,完善技能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2、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過程中技能與學科整合時間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師的學習機制,開成具有科研實力的教師隊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科內(nèi)容教學生活化模式。
(三)、資料方面: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初步開發(fā)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活化教學課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經(jīng)驗、成果。
三、研究內(nèi)容
1、在新的學期,我校一如既往地進行課題研究。根據(jù)學校主課題,結合本校實際及現(xiàn)有成果,開展小課題研究。教師也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個人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開展實驗研究工作。
2、學校定期組織教師參與課題組、教研組的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聽課、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廣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啟發(fā)、促進思考、分享經(jīng)驗。
3、切實從教研入手,不斷深入研究課程改革的實際問題,激勵教師把教研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實現(xiàn)教學與教研的統(tǒng)一整合。靠集體的力量讓教師在課程改革中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
4、課題研究作為學校中心工作來抓,把課題研究工作與校本培訓、公開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講求實效的集體和教研探討機制。以課堂教學案例來及時發(fā)現(xiàn)總結實驗中涌現(xiàn)出來的創(chuàng)新點和好經(jīng)驗。
5、認真做好課題研究工作的過程中的經(jīng)驗總結和材料收集,迎接上級課題研究階段檢查。
四、實施措施
1、廣泛收集、查閱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習、研究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先進的'教改經(jīng)驗,以提高思想認識,借鑒他人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工作實踐,研究制定工作計劃。活動過程中做好活動記錄,階段性總結。期中期末通過試卷分析、反思、論文的形式體現(xiàn)自己的研究成果。
2、通過開展集體備課、聽課、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廣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啟發(fā)、促進思考、分享經(jīng)驗。
3、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研究制定的工作計劃,貫徹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去,有計劃、有步驟地在教學工作中開展行動研究,并邊實踐邊研究,不斷總結調整。從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新能。
總之,語文教學要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就應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研究學生,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對學生的新發(fā)現(xiàn),新創(chuàng)造,給予充分肯定,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7
一、總體目標:
本學期我校將在總結上學期經(jīng)驗的基礎上繼續(xù)進行研究和實踐,充沛挖掘現(xiàn)有的校本資源,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落實理論,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讓教師成為“研究者”和“實踐者”,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和質量。
二、具體工作:
1、總結交流上階段研究效果:
上一階段的實驗中,我校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課前設計,課堂實踐,教學反思等已初步了解如何在生成性課堂中發(fā)揮同學的主體性,并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也在實踐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在本學期初進行交流和梳理,為下一階段的實驗找到方向,鋪平道路。
2、制定本學期研究計劃
組織課題組成員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nèi)容。研究的內(nèi)容要結合上階段的主要問題,并在低、中、高年段分別設立不同的子課題,使各年級老師能更好地根據(jù)同學的實際情況,確定研究目標和內(nèi)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進行課題研究。
3、確定本學期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過程中要追求真實性,要有真正的.研究效果,因此本學期確定的研究方法要切實可行,緊緊圍繞課題的總體方案展開:
(1)深入了解同學
語文課堂教學怎樣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教學的生長點?關鍵是把同學看作重要的教育資源,以同學為本。各實驗班老師首先要摸清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如: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發(fā)言水平、合作能力、學習興趣、知識積累等,收集后要分析、研究、概括,為課題組研究做好準備,也使接下來的實驗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2)落實實驗要點:
A、深入挖掘動態(tài)生成點:課堂的生成是動態(tài)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都有生成的因素和條件,教師要能抓住關鍵點、精彩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激發(fā)同學思維的火花。
B、靈活運用動態(tài)生成法:教師要深入研究,大膽創(chuàng)新,在原有的情境生成法、題目生成法、詞句生成法等基礎上繼續(xù)探索。
C、精心設計動態(tài)生成預案:在實驗中的教學預案必需著眼于生成,著力于設計。教學目標要有意義;教學內(nèi)容要尋找生長點;教學過程要引導同學實踐;教學戰(zhàn)略要發(fā)揮同學的主體性:從直線式走向分支式、板塊式,從“西洋畫”走向“中國畫”講究“留白”等。
4、繼續(xù)以反思促生長
在研究過程中要注意積累、善于總結,和時記載研究中的真實故事,對故事的論述要善于尋找理論依據(jù)。同時對課題研究開展的活動情況要和時進行總結,認真加以分析每次活動的勝利與缺乏,并和時進行交流,對各子課題的活動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不時調整,使方案更趨于完善,各課題組成員要根據(jù)研究的內(nèi)容撰寫優(yōu)秀論文,在學期結束時組織一次交流。
三、月份工作布置:
9月份:
(1)總結上一階段的經(jīng)驗,進行交流。
(2)摸清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如:學習習慣、思維特點、發(fā)言水平、合作能力、學習興趣、知識積累等,為課題組研究做好準備。
(3)制定研究計劃,選擇低、中、高年級子課題。
(4)將課題工作計劃上交到區(qū)教研室。
10月份:
(1)研究有關同學學習行為等方面的文獻,概括出一些理論觀點和實踐經(jīng)驗。
(2)確定選擇低、中、高年級子課題。
(3)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11月份:
(1)繼續(xù)研究有關教師教學行為、教學評價、教師評價等方面的文獻,概括出一些理論觀點和實踐經(jīng)驗。
(2)繼續(xù)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3)和時反思交流。
12月份:
(1)繼續(xù)開展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
(2)和時反思交流。
(3)對階段性實驗后同學課堂學習性行為評價進行調查研究,完成調查報告
1月份:
(1)組織交流研究案例。
(2)針對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舉行一次研討活動。
(3)小結課題組工作。
(4)整理課題相關資料。
(5)實驗教師撰寫相關課題報告、優(yōu)秀論文或小結。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語文課題研究組依然本著以教師為主體,以新的課改理念為導向,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核心,以xxxx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為引領,以研究“控制自學”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扎實有效開展語文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打造語文高效課堂。
二、工作目標
1、我組將繼續(xù)對“控制自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上學期的研究結果,在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方面所做的調整,逐步完善“自主預習”和“交流展示”環(huán)節(jié)。
2、在教學模式實施的過程中,從整個模式著眼,從導學案的設計著手,運用課內(nèi)外相結合的自主預習方式,注重對教材、教學用書及課程標準進行深入研究,提高模式教學的實效性。
3、在課堂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xiàn)、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合作性和創(chuàng)造性。
4、各位教師通過寫教學隨筆、反思,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主要工作和要求
1、教師現(xiàn)狀。與上個學期比較,本組教師沒有發(fā)生變化,所成立的網(wǎng)絡語文教研組群依然在每周五晚上7點進行網(wǎng)絡教研,共同探討本周的教學情況。
2、在周三的集體備課中,選擇一到兩節(jié)由本人設計完成的導學案,作為研究的對象,大家一起討論交流,用集體的智慧完善導學案的編寫。
3、我們語文組在本學期的巡回聽課活動中,努力做到全員參加。按照制定活動方案——集體討論通過——領導審批——認真執(zhí)行——做好總結五步來進行。上課教師做好導學案以及課后反思的材料整理,聽課教師要本著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針對活動方案里的假說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課。組長要對本次活動認真總結,做到有針對性,不要面面俱到。
4、通過巡回聽課活動以及平時的教研活動,認真評選出教研組中優(yōu)秀教師以及校級公開課。
四、主要活動安排:
9月份:
(1)制定語文教研活動計劃。
(2)組織教師研討交流教研活動計劃。
(8)認真制定好計劃、備好各年級課。
10月份:
(1)制定第一次巡回聽課活動方案。
(2)組織本組教師研討交流活動方案,上報領導審批。
(8)進行聽課活動。
11月份:
(1)制定第二次巡回聽課活動方案。
(2)組織本組教師研討交流活動方案,上報領導審批。
(8)進行聽課活動,評選校級公開課。
12月份:
(1)整理活動材料。
(2)評選校級語文組優(yōu)秀教師。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必需實現(xiàn)保守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封閉性,引導同學遵循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思想;綜合應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同學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實際社會的溝通和聯(lián)系,讓同學和時了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fā)展的步伐,使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發(fā)展。
二、課程內(nèi)涵
“綜合實踐活動”,是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增設的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同學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同學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是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huán)節(jié)、以綜合為主要特征、以同學的經(jīng)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它以實踐、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主線,把同學在校內(nèi)的學習同校外和其需要和興趣緊密結合,使同學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獲得積極的、全面的發(fā)展。
三、培養(yǎng)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性課程,其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階段。
小學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目標是: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維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⑴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⑵欣賞自然世界,發(fā)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他人與自身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⑷知道如何維護和改善自然環(huán)境,并身體力行。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huán)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增加社會溝通能力,養(yǎng)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
⑴認識社會資源,并能有效運用。
⑵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
⑶發(fā)展人際交往,養(yǎng)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⑷力所能和地參與社區(qū)服務活動,體會參與社區(qū)服務的'意義。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yǎng)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⑴注重生活衛(wèi)生,料理自身的日常起居。
⑵認識各種災害和危險情境,學會自我維護。
⑶端正勞動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⑷認識和了解自身,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4、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yǎng)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tài)度,發(fā)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⑴關注日常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中的問題,激發(fā)探究的熱情。
⑵考察科學發(fā)現(xiàn)的歷程,感受并初步養(yǎng)成從事探究活動所必備的精神和品格。
⑶親身實踐,學會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儀器。
⑷嘗試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置信息的能力。
四、基本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綜合程度最高的課程,它不是其他課程的輔助或和庸,而是具有自身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與其他課程具有等價性與互補性。
1、綜合性
綜合實踐活動在目標上,不單純從知識著眼,而是從人的發(fā)展著眼。通過活動,使同學在情意、能力和認識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fā)展;在內(nèi)容布置上,與社會實際生活、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強調跨學科、跨領域,強調學科間的滲透;在方法上,提倡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jīng)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讓同學在實踐中獲取親身感受和直接經(jīng)驗,并養(yǎng)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是一種體驗教育。要充沛挖掘利用各種可供實踐的教育資源,讓同學進行有計劃、有效果的實踐活動。
3、活動性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針對同學年齡特點,以活動作為教育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同學“活”起來、“動”起來。
4、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中強調遵循“開放”原則,努力做到教育時空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教學要求與內(nèi)容的開放,教育資源與教師隊伍的開放,以和教育管理與教育評估的開放。
5、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充沛尊重同學的需要和興趣,同學自身選擇學習的目標、內(nèi)容和指導教師;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自身決定活動結果出現(xiàn)的形式,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同學的主體意識和探究能力。教師只對同學進行必要的指導、點撥和協(xié)助,不包攬同學的工作。
6、生成性
每一個班級、每一所學校都有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每一個活動開始之前都有對活動的周密設計。但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質特性卻是生成性。這意味著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jù)預定目標的機械裝配過程。隨著活動的不時開展,新的目標不時生成,新的主題不時生成。同學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時加深,發(fā)明性的火花不時迸發(fā)。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guī)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fā)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效果。
五、時間布置
每個月進行一次主題活動,各年級可自行選題。
六、活動模式
與保守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更關注問題的提出、探究和解決。具體地講,“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可采用如下模式:
⑴知識背景的準備。內(nèi)容包括:向同學介紹活動的性質、目標、實施步驟、意義等,使同學有一個概括性認識;向同學介紹一般的科學研究方法;給同學開設科普講座或一門短期的綜合課程,介紹一些有關當前人類發(fā)展中普遍面臨的問題,以開拓同學視野,誘發(fā)探究動機。
⑵指導同學確立課題。研究課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同學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喜好、特長自由提出。較多的是通過師生合作,對選題的社會價值和研究可能性進行判斷論證,一起確立研究課題。一般來說,與同學生活直接關聯(lián)的、切入口小的課題較受歡迎且易實施。如:“河水污染情況調查”、“壓歲錢使用情況的調查”、“校門口小攤小販的調查”等。
⑶組建課題小組,制定研究方案。每個課題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采取自愿結合、適當調節(jié)的建組原則和優(yōu)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活動原則。課題小組確定后,要根據(jù)自身的課題制定研究方案,以保證研究活動的連續(xù)性和明確化。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研究的主要問題、研究的具體方法、研究的步驟和程序以和研究的結果等。
⑷實施研究。學校和教師要給予同學一定的時間保證,提供必要的條件,并對同學進行操作方法和如何利用社會資源的指導。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實驗、調查、訪問、實地考察記錄、體驗學習等方式去收集有關信息。同時小組成員之間還要經(jīng)常互相討論、交流和研究,進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⑸處置信息,得出結論。課題小組將收集到原始資料進行分析、整理、歸納、概括,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得出結論,提出自身的建議。
⑹效果交流、總結反思。將自身的研究效果以小優(yōu)秀論文、圖表、科技制作、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來。通過交流研究分享效果,進行思維碰撞,使認識和情感得到提升,并從中獲得一定的“高峰體驗”。同時,對整個研究過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研究效果的質量和研究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合作意識、體驗感受和其他方面的得失,進行全方位的總結反思,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理性認識。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0
1.學生課題組組長在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過程中,主要負責團結全組同學并帶領大家積極投入每個階段的學習活動,完成各階段的工作目標和任務。
2.一般由學生民主推舉產(chǎn)生;以身作則,尊重組員,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要有研究成本意識,做好協(xié)調工作,處理同學之間出現(xiàn)的矛盾和分歧,對小組課題研究計劃的實施和組員的管理負有責任。
3.在教師的指導下,帶領全組制訂課題研究方案,撰寫開題報告,開展課題研究,完成結題報告和小組總結,參加年級統(tǒng)一組織的開題評審、成果展示、答辯、考核等活動。
4.負責課題小組成員的分工,根據(jù)組內(nèi)成員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合理有效地進行人員配置,明確本組人員各自的責任,要求大家認真履行,對不能完成任務的組員及時進行批評、督促。
5.組織召開課題小組會,討論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商量解決的辦法,反思前面的工作,確定活動內(nèi)容和方式。
6.做實驗和到校外活動,要按規(guī)定獲得老師的批準,提醒組員注意活動中的'安全。
7.認真按時填寫活動量表,詳細記錄每次活動的情況,做好小組成員的考勤工作;每周向教師匯報課題實施情況,反映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聽取老師的意見。
8.經(jīng)常組織小組成員向其他課題組學習取經(jīng),相互交流,取長補短。
9.組織小組成員掌握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客觀公正地開展自評和互評,填寫評價量表。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1
一、課題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小學,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寫作常出現(xiàn)語句不通,語序顛倒、語句平淡無味,不會用好詞佳句等現(xiàn)象。而農(nóng)村孩子見世面少,基本生活就是家和學校"兩點一線",社交范圍小,缺乏生活經(jīng)驗,缺少生活素材。因此,一提到寫作文就一籌莫展,無從下手。更是為選材煞費苦心。而老師也教得費力,為了解決好這些問題,我決定從最基礎、最簡單的小練筆"抓起"。因為,課后小練筆,是隨文練筆,訓練目標明確,為學生寫作提供了現(xiàn)成的"下鍋之米",選題角度小,材料貼近生活,學生易于駕馭,寫起來得心應手,故此,針對我校我班學生實際情況,我選定了《關注課后小練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課后小練筆符合兒童心理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課后小練筆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寫作心理。這是因為根據(jù)兒童的"模仿性"特點,閱讀教學中提供了大量的范句、范段、范文作為作文練筆的"中介",根據(jù)小學生"表現(xiàn)欲"的特點,借助大量寫作片斷的形式,及時運用閱讀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寫作,滿足兒童學習心理的需求,根據(jù)兒童"易遺忘"特點,采取邊讀邊寫,學用結合的做法,有利于知識的鞏固。由于學生的寫作束縛少,自然也容易運筆,樂于動筆;"心動"而致"筆動",學生則有內(nèi)容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樂于動筆"、"勤于動筆"的良好習慣。
2、在語文教學中,課后小練筆是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之間的橋梁。
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以單元為主,一個單元一次作文訓練,間隔時間長。學生訓筆次數(shù)少,而且容易使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相脫離。我們應在閱讀教學的同時,針對所學的課文進行與寫作相匹配的形式多樣的課后小練筆,就能彌補這一不足。
3、提高教師鉆研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增強教科研理論水平和能力。
我校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小學,校內(nèi)有很大一部分是農(nóng)民及農(nóng)民工子女,家長都忙于務農(nóng)務工,再加上本身文化水平不高,難于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有效的指導。所以導致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上在校靠老師,在家靠自己。因此,課后小練筆的研究除了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解決鄉(xiāng)鎮(zhèn)學生為尋找寫作材料難的問題外,也極大程度上的提高了本校老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育科研的能力。因為,教師要結合課文的語言特點來精心設計有效的寫作練點來解決學生在寫作時遇到的困難,自身就一定要吃透教材,把握文本,而不是漫無目標地去找練習。同時也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一味追求結果的現(xiàn)狀。迫使教師注意過程的指導。小練筆后的批閱,增加了對小練筆有效性的課后跟進評價,讓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后練習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讓老師們在整體教學中落實對學生的有效訓練。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后練筆"的訓練,形成六年級訓練的序列2、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后小練筆"的訓練,解決鄉(xiāng)鎮(zhèn)學校學生為尋找寫作材料難的問題,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的、不同類型的寫作素材,學習積累起了豐富的作文素材,從而改變學生畏懼寫作的心理,提高寫作技巧,最終達到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3、通過課題的研究,提高教師把握教材,研究教學方法的能力。
四、研究的內(nèi)容
1、進行片斷與篇章訓練,重點在"自己表達",做到語句通順、連貫。內(nèi)容詳實,個性張揚。
2、通過讀寫結合,從段到篇,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嚴格的系統(tǒng)的訓練。
3、以現(xiàn)行的教材的習作內(nèi)容為主。
五、研究的對象
本人任教的六年級(1)班學生共68人。
六、研究的方法
1、比較實驗法:本課題的實驗研究在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選擇2個班為實驗班,本校同年級其他班級為對照班,在進行常規(guī)教學的同時強化課后小練筆的訓練。
2、觀察法:以聽課、交流、檢查等形式對學生課后小練筆的訓練進行觀察,并進行分析實驗操作的得失。
3、個案分析法:對典型的學生個別分析。
4、調查法:對學生課后小練筆的興趣進行問卷調查。
5、行為研究法:本著從教育教學的實際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教育教學中尋找解決問題好辦法的宗旨,在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的前提下,采取行動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學,以教學促教研,以教研指導教學。
6、經(jīng)驗總結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總結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小結,調整、完善研究方案。
七、實施遵循的原則
1、差異性原則,由于學生存在著個體差異,同一內(nèi)容的寫作訓練,也需根據(jù)他們的實際,采用合適的方法。能力較低的學生可用照搬法、模仿法,即把學習的課文中的句、段搬用或模仿到自己的習作中。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采用想象法,除了完成作文的一般要求外,還要通過想象寫心理活動,個人感受等等,同時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
2、激勵性原則:加強信息的及時反饋,好的小練筆要發(fā)揮榜樣的作用,使課后小練筆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3、整體性原則:要緊扣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設計相應的練筆題,突出其整體性,為提高本單元的習作水平作好鋪墊,打下基礎。
八、實施的步驟
實驗時間為1年,即(20xx年7月-20xx年7月)。
九、組織與管理
十、研究成果表形式
1、課題研究的案例。
2、學生展示(優(yōu)秀課后小練筆集)。
3、課題研究時的論文。
4、一節(jié)課。
5、課題實驗報告。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嚴格按照課題計劃實施研究,做好研究工作,加強對課題研究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提高全體參研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各學科全面發(fā)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確保課題實驗工作能夠正常順利地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回顧上學期的研究工作,雖取得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
1、理論水平還不夠,理論學習還應深入有效。
2、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指導與評價方法,目的有待進一步明確。
3、課題成員的參與意識,問題探討意識還要強化。
4、課題研究的方法有待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的總結、推廣和輻射工作還要加強。
為了使我組課題能更好開展,又能體現(xiàn)學科的特點,特制定本學期的實施計劃:
二、工作重點
1、在前期的研究基礎上,進一步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課題研究方案與計劃,明確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nèi)容、本學期的研究工作重點。
2、在學校常規(guī)教研活動中,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研究理論,鼓勵教師進行探討與交流,倡導集體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要求重視感悟、理解、內(nèi)化。
3、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有關專家到我校作講座,授經(jīng)驗;同時選派課題組骨干教師外出觀摩聽課、聽講座。拓展研究多種策略,注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和素材。
4、課題組引導每位課題組成員一邊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一邊把經(jīng)驗運用于實踐,把研究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5、結合學校常規(guī)公開課活動滲透、整理、提煉本課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6、課題組教師認真實施課題計劃,做好個案觀察記錄,積極參與課題研討活動,并勤于反思,撰寫教案、案例、論文和經(jīng)驗總結,參加學校論文、案例匯編,各級課題征文比賽等。
(一)、繼續(xù)加強相關理論學習,為開展課題實驗夯實基礎做課題研究,必須具備比較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比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只有把學到的理論或假設理論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實驗和研究,才能真正取得實在的研究成果。以科研帶教研,以科研促教研,使教研與科研有機相融。
1、參研人員必須保持持久的教育科研理論學習時間;并做好學習筆記。完成不少于10次的學習摘記
2、課題組分期、分階段布署與課題有關的學習內(nèi)容,并做好學習過程記錄,寫出心得和總結,參研人員每學期至少寫出一篇有一定質量的研究論文,爭取每年至少有一篇圍繞課題研究的科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發(fā)表或獲得獎項。
3、課題組每學期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派骨干教師外出考察學習;參加各級教育學術研究活動;或請專家講學指導,做到學習理論和學習經(jīng)驗有機結合。
(二)、突出課題的實踐性,將課題研究與校本教研有機結合學校努力以科研引領教研,將學習和實踐納入到校本研究中,努力提高課題研究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
(1)以課堂為陣地。
認真落實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備課中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nèi)容進行練點設計;從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練筆的興趣,提高學生練筆的能力;課后加強學生練筆的批閱與展評。從而讓學生樂于練筆,善于練筆、熟練練筆,真正達到減負增效,閱讀和習作雙豐收。
(2)以交流求共進。
同學科的.教師以集體備課的形式,努力滲透科研元素,在共同研究的過程中開展合作,談觀點、說想法,述反思,相互交流,借他人之長,補已之短,利用集體的力量實現(xiàn)合作和共同提高。
(3)以活動促提高。
本學期將開展課題組匯報活動,進行優(yōu)秀論文、優(yōu)秀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案例)的評比活動,開展各科課堂教學的研究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通過學習觀摩和對比,實現(xiàn)自身的提高。
(4)以借鑒謀發(fā)展。
學校將利用走出去、請進來作為常規(guī)的培訓方法,在走出去學習、借鑒兄弟學校先進經(jīng)驗和邀請知名專家和骨干教師進學校指導的過程中相互比照,找到自身差距,借鑒別人的方法,結合實際,實現(xiàn)教師的自我超越。
(三)、加強課題過程性管理,促進課題規(guī)范扎實地開展。學校課題組每月集中活動一次,匯報、交流活動內(nèi)容;教導處定時檢查課題組過程性資料;要求教學反思、案例及備課組研究課都要緊緊圍繞課題來進行;每學期一次課題論文、案例評選交流,一次課題研究課交流匯報,保證課題規(guī)范、有序進行,并且表揚、獎勵課題研究中突出教師,努力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研究實效性。
九月份:
1、收集階段性論文、案例,結集學校專題匯編。
2、研究探討上學期存在的經(jīng)驗與問題,制訂本年度課題研究工作計劃,明確分工。
3、組織骨干教師外出觀摩聽課、聽講座。
十月份:
1、組織課題組人員學習相關的課題研究理論,并進行探討與交流。
2、發(fā)放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相關的數(shù)據(jù)。
3、開展課題匯報交流課。
十一月份:
1、組織課題組成員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案例,并組織投稿,本學期重點匯編一期學生的練筆作品和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體會小冊。
2、結合學校教研活動,對課題進行階段性成果小結。
1、組織課題相關理論學習,交流學習心得。
2、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總結課題研究成果,準備撰寫研究報告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3
一、項目的研究意義
長期以來,由于語文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脫節(jié),缺乏現(xiàn)代生活氣息;由于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注入式,學生缺乏自主實踐,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的沉悶,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導致語文教學質量適應不了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因此,語文教學要走出困境,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性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特別要注重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實踐。打造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生動最鮮活的課堂,打破課本、教師、教室的束縛,打破語文教學的封閉狀態(tài),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真實的廣闊空間中學語文,從而實現(xiàn)了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教材和實踐的結合、課內(nèi)和課外的結合。
但受到教育資源、教師指導能力、學生安全等因素的影響,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受到的制約也是比較大的。如何在目前教育資源相對有限,教師指導與課程開發(fā)能力還不是很高的情況下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活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重視身邊的資源,挖掘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一切教育因素,就應當成為我們進行語文活動設計的`指導思想之一。主動開發(fā),合理利用一切生活中的相關資源并將其與語文教學活動相結合已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了解生活,增強學生時時、處處學語文的意識。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分析
語文教學的課程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實現(xiàn)這課程目標的因素,如生態(tài)環(huán)境、文化景觀、互聯(lián)網(wǎng)和教師的知識等;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典型的如教學材料,學科知識等。
當前對狹義的語文教學課程資源已有豐富詳盡的研究,而對廣義的語文教學課程資源的研究和開發(fā)還遠遠不夠。
三、項目實施方案
從人、事、境、物、情五個不同角度加以研發(fā)
1.人。
(1)教師:教師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成長經(jīng)歷、生活瑣事、家庭、朋友,無一不可以作為語文的課程資源。
(2)學生:要面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
2.事。
包括古今中外之事,國際國內(nèi)大事,校內(nèi)校外之事,師生之事,日常生活小事。
3.境。
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自然景物包括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社會環(huán)境包括風俗民情。
校園文化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境。文明用語、名人名言、師生書畫、警示語言等,都可給我們每一個人以教育,啟迪、引導、暗示、幫助。
4.物。
(1)教室和學校。
(2)教材。
(3)信息技術:這是一個全新的打破了時空界限而無限寬廣的讓年輕人和有識之士向往的領域。
(4)其他學科:自然、社會科學、思想品德等學科知識都可作為語文的學習資源進行開發(fā)。
5.情。
人間至愛是真情。我們要充分挖掘,充分體味,充分感受,充分描繪人間真情。
以上幾個方面的課程資源并非截然分開的,許多時候是相互交融、彼此滲透的,在開發(fā)和利用時要有機結合。同時,我們要因人因時因地因境恰當選擇,靈活運用,不可機械分開,也不可亂用,不可濫用。
四、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為主,把行動和研究結合起來,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
2、觀察法。
3、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本校學生語文利用語文資源的狀況進行調查分析。
4、經(jīng)驗總結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總結研究成果,進行階段性小結、調整、完善研究方案。
五、預期成果:
1、優(yōu)秀教案選編。
2、論文、隨筆、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個案反思集
3、手抄報集
4、開展競賽活動的方案、圖片、錄像等
5、研究報告(包括實驗報告、調查報告、個案研究報告)
促進課內(nèi)外學習和運用的結合,使學生擴大語文學習的視野,提高學習運用語文的積極性,從而在課內(nèi)外的學習與運用中擴展語文課程的內(nèi)涵,讓語文真正“活”起來。讓學生樹立大語文觀念,懂得生活之中處處皆有語文,充分利用身邊的語文學習資源,因地制宜,時時處處學語文,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4
課題名稱: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課題組成員:
全體語文教師
研究周期:
20xx年下期
九月份:
1、制定研究計劃,并組織學習。
2、根據(jù)計劃制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并組織一次交流活動。
十月份:
1、結合研究內(nèi)容,組織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
2、組織交流研究情況。
十一月份:
1、對教師研究情況進行分析,針對課題研究中遇到的問題,舉行一次沙龍活動。
2、組織撰寫案例。
十二月份:
1、撰寫子課題總結。
2、整理課題相關資料。
4、組織交流課題論文。
一、課題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1、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能力,對一個學生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時也是學生應該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學生獲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增長見識,以及培養(yǎng)自學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聯(lián)系。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能讓學生去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同時也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2、我校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
在新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我校雖積極地開展了各種閱讀教學活動,加強了對閱讀教學的探索和研究,但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仍令人擔憂,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⑴閱讀水平低,試卷失分多。
每次考試結束老師做試卷的分析時,總是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理解這一塊的失分率是最高的,學生閱讀理解水平低直接造成了試卷中的失分。那么怎樣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水平,減少失分,這一問題值得我們?nèi)ニ伎佳芯俊?/p>
⑵表達能力差,課堂不生動。
由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欠缺,學生普遍語言的表達能力不高,課堂中很少發(fā)現(xiàn)精彩的發(fā)言,有些同學甚至是閃爍其詞,連一句連貫通順的句子都說不上來,又談何理解和體驗呢?
⑶課外閱讀的狀況更令人擔憂。如:
A、忽視閱讀,觀念落后
B、興趣不濃,自覺性差
C、缺乏指導,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原因,我組提出了“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方案。
二、課題的界定
閱讀教學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yǎng),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諸多方面的能力和素養(yǎng),是將書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與讀者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相整合的過程。閱讀能力是綜合性很強的能力,認清閱讀能力的結構,對于認識閱讀教學的`目的、途徑、方法都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從閱讀過程來看,構成閱讀能力的要素應當是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評價能力和運用能力。它們之間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認讀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發(fā)點和前提條件,只有認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才能促進理解能力的協(xié)調發(fā)展,與此同時,只有理解、鑒賞透徹全面深入,評價才能深刻、犀利有針對性。
三、研究的目標和任務:
(一)研究目標:
1、使學生的閱讀水平整體提高。
2、使全體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方面不斷總結方法,語文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高。
3、探索出一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途徑、具體策略,以指導以后的實踐。
(二)研究任務:
1、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喜歡閱讀,培養(yǎng)廣泛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讓學生的閱讀水平整體提高。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能在閱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每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實踐、探究、反思,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使本校語文課程改革取得更大進展。
3、系統(tǒng)的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展示課題研究的成果,形成一套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本途徑、具體策略,以指導今后的實踐。
四、完成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一)參與課題人員的素質:本組主要成員都是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都具有大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善于學習,勤于調查,樂于實踐。部分獲得過市級以上優(yōu)質課競賽獎,80%教師有過論文市級獲獎或市級以上發(fā)表的經(jīng)歷。
(二)完成課題的保障條件
1、學校領導向來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興校、科研興教作為學校辦學的理念之一,而且本課題組研究成員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對科研工作有熱情,能自覺主動地投入于教改中,對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接納性。
2、申報的課題與本人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有充足的時間保證。
五、研究內(nèi)容
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教師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堂教學指導,課外閱讀指導。
2、課內(nèi)外閱讀資源的整合——釋疑解惑、學法遷移、比較鑒賞、拓展延伸。
3、學生自主閱讀——閱讀摘錄卡,親子讀、師生共讀等。
4、閱讀評價的研究——閱讀展示,閱讀考核。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5
一、工作目標
1、完成課堂案例論文集。
2、完成以下論題的創(chuàng)作與報告。
①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完善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
②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教與學的最佳互動交往方式的對策。③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研究實驗報告。
④在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如何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之研究。
⑤關于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的研究報告。
二、課題研究進度安排
1、確定課題組成員,明確各自職責。
課題組成員及分工:陳紹平沈志飛石禮義張胤徐美香朱習文胡畔
全體成員完成《高中語文課堂互動交往教學方式案例論文集》。
陳紹平完成《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的報告》《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研究實驗報告》。
沈志飛完成關于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的`研究報告。
石禮義完成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的師生關系的研究。
張胤完成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的策略研究。
朱習文完成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中問題和誤區(qū)的研究。
徐美香(待定)
胡畔(待定)
2、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調查目前我校語文課堂教學情況,完成《關于目前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的調查報告與改進教學方式的若干建議的報告》。
3、具體進行中學語文師生互動交往教學案例研究,積累、分析研究材料,適時進行反思總結,完成下列子課題:
(1)中學課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①互動交往教學在必修課教學中的運用。
②互動交往教學在選修課教學中的運用。
③互動交往教學在各類文體課文教學中的運用。
④互動交往教學在課文教學的各個階段、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的運用。
(2)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
①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指導課中的運用。
②中學語文互動交往教學方式在作文評改課中的運用。
【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相關文章:
體育小課題研究計劃05-10
小學語文小課題研究計劃(通用11篇)03-18
語文課題研究計劃09-30
初中數(shù)學小課題研究計劃06-12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計劃06-19
小學語文課題研究計劃06-20
小課題研究階段性計劃10-15
小課題研究開題報告01-23
課題研究計劃06-22
[經(jīng)典]課題研究計劃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