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備考計劃(通用10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可是到底什么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備考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備考計劃 1
我這是第一次帶高三畢業班,通過我對近幾年高考文綜(歷史)的分析,認識到高考歷史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高考復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高考復習時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重。因此,根據我校本屆高三文科畢業班的實際情況作了如下備考計劃:
一、三輪復習,一步到位。
歷史學科通常的高考復習分為三步,單元復習、專題熱點復習、題型訓練,但針對特長生時間緊、任務重等特點,我們必須一步到位,為達到此目的',我準備從以下三方面落實:
1、提高課堂效率(具體做法)
(1)、突出概念、標題;
(2)、精選精講重點問題;
(3)、適當擴展專題熱點;
(4)、注重規律總結。
2、提高練習效率(具體做法)
從<<百所名校大聯考>>卷、<<優化設計>>中精選試題分別用于課堂訓練、課后訓練、考試等用途。
3、加強考試小結(具體做法)
每次有針對的單科考試、月考后除進行正常的課堂講評外,由老師組內輪流做書面小結,小結可從兩方面進行:一是本試卷內涉及的專題熱點知識;二是通過考試暴露出的學生答題解題時出現的考試技巧等問題。
二、歷史備考復習進程:
1、20xx年9月底結束《中國古代史》新課
2、《中國古代史》第一輪復習(10月初—11月中旬)
10月初—10月中旬《中國古代史》第1,2章
10月15日—10月15日《中古史》第3,4章
10月16日—10月26日《中古史》第5章
10月27日—11月6日《中古史》第6章
總結、考試
3、《中國近現代史》上冊第一輪復習(11月10日—12月22日)
11月10日—11月20日《中近史。上》上第1章
11月21日—11月29日《中近史。上》第2章
11月30日—12月9日《中近史。上》第3,4章
12月10日—12月20日《中近史。上》第5,6章
總結、考試
4、《中國近現代史。下冊》第一輪復習(12月23日—20xx年2月初)
12月23日—1月2日《中近史。下冊》第1,2章
1月3日—1月13日《中近史。下冊》第3,4,5章
1月14日—1月24日《中近史。下冊》第6,7,8章
1月25日—2月4日《中近史。下冊》第9,10,11章
總結、考試
5、《世近史。上》第一輪復習(2月20日—3月20日)
2月20日—3月1日第一章第2章
3月2日—3月10日第3章
3月11日—3月20日第4章,第
5章總結、考試
6、《世近史。下》第一輪復習(3月22日—4月中旬)
3月22日—4月4日第1章,第2章,第3章
4月4日—4月14日第4章,第5章,第6章
總結、考試
7、專題復習和夯實基礎(4月16日—5月16日)
4月16日—5月6日《中國古代史》《中近史。上》專題復習
5月7日—5月20日《中近史。下》<世近史。上>專題復習
8、綜合訓練(5月21日—5月底)
三、可能面臨的困難
1、工作量過重,很難兼顧
2、各科之間的協調
3、分層教學實施中的困難
四、計劃實施及調整
計劃不如變化,計劃實施中可能會面臨以下矛盾
1、與學生學習狀態的矛盾;
2、與教師心態的矛盾;
針對以上問題,應對措施:對上周教學進行小結,回顧計劃實施情況,對下周計劃進行調整,通過發放資料等形式予以補救。
總之,高三歷史備考復習中要依據對高考歷史試題的分析、《考試大綱》、《教學大綱》、學生實際等情況,采用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教學和復習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挖掘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考生在20xx年的文綜歷史考試中有良好的表現,取得理想的成績。精品源自教學論文
歷史備考計劃 2
在強調新課程理念,注重考察學生能力的今天,如何引導學生復習,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成績呢?下面我結合今年的歷史復習工作,和大家談談我校的復習計劃。
一、目的要求
1、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的有關精神,加強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整合與梳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加強歷史主干知識的梳理與歸納,讓學生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的網絡。
3、搞好專題訓練,形成知識框架,具備規范答題能力。
二、具體措施:
根據考試內容和時間,擬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內容包括復習進度、教學案的編寫、周練的安排,整個復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梳理教材”。第二階段是專題復習。第三階段是綜合訓練與查漏補缺。第四階段是應試能力的提高。
1、夯實基礎,全面系統復習,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初中歷史課程標準》規定的考試范圍展開復習,按中考考綱歷史學科考試目標要求系統性復習,以知識為基礎,能力為重點,按知識能力要求:識記----理解------運用,由低到高共九個層次目標要求完成復習。
此階段約占了整個復習階段的一大半時間,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了解。根據學生的薄弱環節,注意知識考點,以練代講,講練結合,開展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合理地利用時間,全面地有重點地復習,這樣才能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為了更好地提高復習效果,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案,包括知識結構和習題兩部分,知識結構使學生對本課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復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2、抓住重點,開展專題復習。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專題進行一系列綜合復習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根據歷年中考試題里的考查內容及要求進行強化。我認為八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四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單元,九年級上冊第四、六、七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四、七單元是整個初中階段歷史復習的重點內容。對于上述內容,列成若干專題,教學時進行訓練強化,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3、加強綜合訓練和查漏補缺,提升綜合分析能力。注重提升學生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作答能力培養和提升,針對性時政熱點,結合中考實際,對有可能出現在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知識點進行以題型形式加強有訓練。培養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歷史問題進行簡單說明、辨析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史論結合、辯證等方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評價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并做出客觀評價、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4、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問題,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賹忣},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趯φn本內容一定要熟悉;
、圩⒁夂侠淼匕才趴荚嚂r間;
④注意答題卡規范性指導訓練。
三、復習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 (3月9日至5月10日-----單元復習需8周) 主要是分單元回訪教材,積累書本知識;梳理、歸納、整理,形成知識網絡。
第二階段(5月10日至5月31日-----專題復習需4周)針對考綱,重點突破,構建專題知識框架結構;培養學生運用史實,分析問題能力。
第三階段(6月1日至6月15日-----綜合訓練與查漏補缺需2周)提升學生材料分析題和綜合題的作答能力培養和提升;查漏補缺。
第四階段(6月15日至6月18日-----考前指導)材料分析題答題指導;針對不同題型,指導規范答題;考前心理調試,臨場指導,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答題卡作答規范性訓練;探究論證題答題指導;考前訓練與指導。
歷史備考計劃 3
一、復習進度安排:
計劃三月下旬結束九年級下冊新課內容的教學,然后進入考前綜合復習階段。
綜合復習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梳理教材,細化知識點,夯實基礎。
內容:1至6冊歷史課本內容。
時間安排:3月26日至4月27日。
根據每一單元內容多少不同,預定一節課復習2到3個單元。注重基礎知識,特別是主干基礎知識,尤其是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重大歷史作用和影響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制度政策等,對知識的把握不能僅僅停留在識記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運用。
2、第二階段:專題復習,強化訓練、熱點講解
時間安排:5月2日至5月31日。
歷史知識包羅萬象,相互聯系,千絲萬縷。作為歷史教師要通過“專題”的形式將零散的知識梳理和歸納成條理和體系,通過一系列“專題”引導學生將點點滴滴的零散知識變成了系統化、體系化。專題的設計要靈巧、細小。切記不能設計過大的專題,進行大的專題知識梳理;要從社會現實熱點問題的角度、重點問題的角度、應用和解決問題的角度,設計一些輕巧靈便的小專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以課本為主的前提下,為學生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案,包括知識結構歸納和習題訓練兩部分,知識結構歸納使學生對本專題涉及內容有提綱挈領的認識,習題訓練涉及所有題型,突出重點知識。使所復習的知識得到鞏固,以提高學生的能力。同時我們通過集體備課等形式,搞好熱點問題的梳理,找準社會現實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點、切入點。通過熱點講解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系,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第三階段:綜合復習,查漏補缺;模擬測試,提高能力。
時間安排:6月5日至6月13日
將六冊課本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針對性較強的.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行綜合、融會貫通,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根據每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二、具體復習方法措施安排
1、系統復習,夯實基礎
以20xx年中考大綱為參考,依其規定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進行復習。具體做法,依據內部資料(歷史復習資料)為主,備課時結合考綱、歷屆中考試題,將重點補充到復習資料上,講、練、背相結合,以背為主,隨機考察學生背誦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
2、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六冊課本的內容較多,在復習時教師既要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同時又要有側重點,所謂重點就是歷史考試說明里的考查內容及要求,復習時這部分內容要強化。同時還要大膽取舍,去粗取精。我們認為八年級上冊第一、二、三、四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單元,九年級上冊第四、六、七單元,下冊第一、二、三、四、七單元是整個初中階段歷史復習的重點內容。對于上述內容,教學時要強調,平時的訓練要強化,內容都是滾動式的,帶著學過的內容一起考察,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通過近幾年的教學,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盡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四、歷史復習中注意事項
1、加強復習的力度和廣度,使學生更加熟悉課本,保證基礎的方面少丟分。第一輪,全面復習,細化知識點,打好基礎。即講課時要注意課程標準的要求,要線索清楚,重點突出,邏輯嚴密,時間空間概念明確,語言精煉,并輔以條理化的板書。通過看、讀、寫、記等方式強化訓練,一章一節的基礎知識,做到人人過關。第二輪,比較對照,縱橫串連,辨異求同。經過系統復習,學生掌握的知識是更牢固了,但知識是零碎的、混亂的、孤立的,這一段復習要求師生雙邊互動,進一步使知識系統化,重新組合教材,進行知識歸類,觸類旁通。把已掌握的知識前后左右貫通起來,形成網絡,把同一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系等方面進行聯系,總結尋求歷史事件的異同點,強化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
2、增強練習的針對性,盡量尋找一些較好的材料,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多創設一些與生活情境相關的試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知識點,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以史為鑒,評論古今,提高能力。
3、增加考試次數,把握好時間和解題速度,練練學生的應試能力。我們要指導學生緊扣課程標準,扎實基礎,以課本為本,全面系統地做到"五看三抓",即看提示、看正文、看插圖、看資料、看大事年表;抓線索、抓網絡、抓重點。同時通過模擬訓練,掌握各種類型題的特點及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要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控,努力引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科學的復習。復習中不能走向“放羊式”、“灌輸式”兩個極端,做到導與學兩個方面緊密結合。要讓學生動手、動筆、動腦,不能簡單的動口,要讓學生能把基礎知識正確反饋到試卷上,避免出現會說不會寫或者寫錯字、別字、白字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要加強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和解題方法的指導,特別是要培養學生審題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及語言表述能力。
6、加強學生心理輔導,使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輕松應考。
總之,九年級歷史復習的時間緊任務重,可謂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考前指導,并做到自己心中有數,扎實研究九年級歷史復習課的教法,全面提高復習效率,為中考做好充分準備。力爭在xx年中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歷史備考計劃 4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為中心,以大綱為導向,以訓練為主線,精心組織,夯實基礎,面向全體,重點突破。
二、時間安排
復習采取分階段、分課時進行,為了使新舊知識能相互溝通,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從而形成知識網絡,達到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目的,我們采取分階段分步驟復習的方法,復習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復習](授完新課至第二次模擬考試約8周時間)以教材為主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復習形式為系統復習,重點加強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復習,做到章節過關、單元過關、打實基礎、循序漸進、不留死角,并進行適當的模擬訓練,保證復習效果。
[第二輪復習](第二次模擬考試至五月底約5周時間)為專題復習,重點加強綜合知識的歸納、綜合能力的培養,滲透中招模擬練習。重點解決第一階段中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和綜合應用系統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總攬教材、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的基礎上,相應地提高要求,進行系統整理消化,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抓住重點,加深理解,防止簡單的重復,反對面面俱到。
[第三輪復習](六月初至中考前約3周時間)以綜合練習為主,考前指導與適應性訓練相結合,查漏補缺,鞏固提高。本輪側重培養學生審題解題能力,同時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綜合練習和模擬測試,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主要目的是適應中考要求,提高應試技巧。
三、復習方略
第一,解讀歷史學科考試說明,明確新課標和中考考試評價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復習指導思想。在復習教學中,我們按考試說明中規定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進行復習。復習課繼續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意識。"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每堂課真正體現"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人物站起來"這一教學理念。做到"教學設計問題化,設計問題生活化,解決問題民主化,學習過程情感化、構建知識網絡化。"通過不斷地磨合和訓練,引領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能力和創造性能力。
第二,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和拓展知識學生必須掌握好課本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我們要求,對基礎知識,不能死記,但要記死。對每一課、每一個歷史階段的歷史知識要做到隨手拈來,運用時得心應手。知識是能力的載體,沒有對歷史基本事實的掌握,能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將無從評價歷史人物、無從聯系歷史事件,解答一切歷史問題都成了空談。所以要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形成對知識準確的記憶,做到知識點的要點化、線索化、條例化、網絡化。
第三、密切聯系時政,關注熱點和焦點問題。復習時要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鑒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系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不回避熱點是中考歷史命題的原則,目的是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以訓練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第四、進行適當的學習方法、解題方法指導和訓練
1、師生要重視對《考試標準》上所提供的題例和樣卷、近幾年中考試題的研究。從中體會到中考"怎么考"(命題思路),研究試題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精選試題,強化模擬訓練。
2、在復習中教師應積極創設一些新情境、新材料、新切入的好題,讓學生在全新視角中觀察歷史問題,以活化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學會理清答題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指導學生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范圍,然后確定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4、重視理解,融會貫通。只有理解了的記憶才能持久,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在考試時明晰問題的內在邏輯聯系。注重知識的整合,知識間的遷移、聯系,培養綜合應用能力。
第五、加強考前心理素質的輔導,有利于輕松應考,提高考試成績。
要想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于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題能力,還取決于考前良好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以及臨場的最佳發揮,因此我們在考前注意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輕松應考:
1、考試時膽要大,心要靜。堅定必勝信念,這是至關重要的。乒壇名將鄧亞萍曾說過:"平時練技術,比賽看心理"。
2、仔細審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解題是正確答題的關鍵。要正確理解題意和要求,將試題有效信息反饋到課本中,然后正確選擇。
3、要善于給自己減輕壓力: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心煩。
歷史備考計劃 5
一、計劃前要清楚自己的弱點。
很多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好、自我控制力弱,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視自己的弱點,看一下自己還需要在哪些地方加強,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克服這些弱點,安排高效復習,所以,需要做一個優質高效的歷史復習計劃,通過對計劃的執行來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點。
二、歷史復習計劃有那幾步?
首先,要根據歷史課本目錄,建立復習提綱。這個階段要以課本為主,最好能將教材的知識掌握熟練,這也意味著扎實掌握了基礎知識部分。
第二,要梳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體系;A知識掌握后不能簡單的認為自己就學會了,沒什么可學的'了,還要理清知識結構,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最終形成知識體系。
第三,在復習過程中,要發現解題規律、掌握解題方法。通過做題、改錯、總結,來發現歷史題的出題規律,進而用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來解題。
第四、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復習鞏固。歷史考試不是簡簡單單的“照本宣科”,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因此,通過綜合訓練能夠有效拓寬思維、啟發心智進而提升歷史學習理解能力。通過精選材料題及問答題的練習,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歷史復習計劃的具體措施:
1、調整好心態,不要眼高手低,拿起課本就覺得自己會,做起題來哪都不對。只有靜下來,按照計劃來復習,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彌補。
2、不可盲目做歷史題,要選擇有代表性的試題,這樣可以每做一道題,就能弄懂一類題,有助于提升復習效率。
3、復習過程中,背誦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同學們可以相互之間進行提問,有助于加深記憶。
4、如果自我約束力差,不妨讓老師、家長、同學共同監督復習計劃的執行情況,保證計劃的順利執行。
5、如果基礎較差,建議先從課本復習,不要好高騖遠,期末時間緊迫,一定要抓一分是一分。
6、歷史復習資料不需太多,除課本外,一本就夠,好的復習資料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歷史備考計劃 6
一、復習目的要求:
通過對七年級歷史的復習,讓同學們更能夠掌握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并且對新課標的思想有所領悟。通過復習能夠幫助同學們將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真正做到掌握歷史時間、了解歷史人物、理解歷史事件,通過學習歷史能夠讓我們明白歷史發展趨勢和歷史發展規律。
二、明確復習的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各個朝代的歷史更替情況,了解各個朝代政治、經濟發展的情況,同時還要掌握,不同朝代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成就。
難點: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涉及到的歷史人物、所產生的歷史影響,這些知識需要同學們構建出知識架構來完成記憶,對于剛接觸歷史的初一學生來說,難度十分大,如果形不成體系,很難將所有知識全部掌握,這就是七年級剛開始學歷史的難點所在。
三、復習方法和措施:
1、挖掘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是正確運用知識解答歷史問題的重要前提。在學習知識和進行復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到知識點與標題,標題與課節,課節與章節之間的聯系,這有助于對知識及其運用的深入理解,提高分析史料和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因此,我們不僅要注意歷史事件的時序性,還要將知識點進行對照理解,對材料進行歸納概括,挖掘出題干的延伸點。例如:在了解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時,就要先透過“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這一現象,分析出導致社會變革最根本的因素和最重要的因素。進而分析出商鞅變法中對社會性質變化有最有利的措施,加深了解社會變革這一概念,將知識融會貫通。
2、準確掌握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并形成時空線索,有助于系統了解知識體系。歷史學科是記憶為主的科目,但要理解記憶,不要單純地機械記憶。歷史知識是互相聯系的.,如因果關系、類比關系等。將知識點歸納后形成知識鏈,記憶會更加深刻。掌握各種記憶方法: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記,復雜的內容簡單記,散亂的知識聯系起來記……巧記能大大提高記憶的效果,如口訣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想象記憶法等。希望同學們能在記憶方法上有所創新,提高學習的興趣,找到學習的捷徑。
3、仔細審題,把握題干,加強答題技巧。經過多次教學改革,歷史試題的設計圖文并茂,史料豐富,緊扣時代脈搏,體現歷史教育的前瞻性和借鑒性。
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學會從花樣繁多的圖片圖示、言語晦澀的史書選段和看似與歷史無關的文章中提煉和概括出歷史信息。因此平時做題時要注意到時間、國別、領域等關鍵的限定詞,以及分值分布對答題采分點的要求,培養帶著問題去審題。這樣才能從材料中提取有效答題的信息,進而達到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目的。
四、復習計劃安排表
首先要運用好教材目錄,通過目錄來梳理整個歷史知識體系,很多教輔書上都有類似的知識體系,建議大家還是自己整理一下,不要拿來就用,畢竟自己主動去整理,印象會更加的深刻。然后,根據目錄,制定復習計劃表
五、七年級歷史期末備考小貼士
1、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名字書寫要正確。這是得分的要點,歷史和語文學科一樣,錯字不得分。希望能將知識點上的生僻字、易錯題字整理出來,反復識認。如:“嬴政”不能寫成“贏政”,“司母戊鼎”不能寫成“司母戌鼎”等。
2、答題語言要規范。回答問題要做到用詞準確,陳述內容有因有果,有頭有尾,有史實有結論。如:北魏孝文帝促進了民族交融,而不能寫成“融合”。改革的內容也不能用“說漢語”、“穿漢服”這種籠統的文字來概括,切記不能用記憶方法代替答題內容。
3、更多地接觸到知識的內涵與外延。在復習沖刺階段可以按時間版塊或專題版塊,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有利于向高分沖刺。
歷史備考計劃 7
一、學情分析
優等生對于歷史基礎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中等生存在的問題較多,首先就是對于有關中國歷史的知識已經忘記,世界近代歷史和現代歷史也存在理解不清楚和掌握不扎實的問題;其次就是理解、分析、思考、解答問題的能力比較差。還不適應這幾年的中考歷史題。差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習沒有興趣,不愿意學習,幾乎沒有掌握什么知識。
二、復習計劃
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分析,復習計劃具體如下:
(一)復習策略: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同的要求,優等生全面復習、全面提高。中等生努力掌握基礎知識,沖擊部分的難題。提高差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了解一些歷史知識。
(二)復習方案:
第一階段:根據指導、自主梳理、理清知識
利用微信平臺指導學生進行單元知識總結。適時監督和了解學生的完成情況。
第二階段:夯實基礎、知識結網、關聯中考
一、明確目標
1、考點:明確考點,是初三歷史總復習開始階段必須首先進行的工作。明確大范圍后,再引導學生按照歷史知識的六要素(原因、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來找出具體的知識點,然后指導學生針對每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思考怎樣復習并找出一種的復習方法。這樣使每個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才能提高復習效率和質量。
2、時間安排:第一周、第二周復習中國古代歷史,三、四、五周復習中國近代、現代歷史;六、七、八周復習世界古代、近代、現代史部分。
3、復習學案:
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結合近幾年山西中考題,精心設計歷史課堂復習學案。第一部分設計單元知識結構網絡圖,鞏固、掌握基礎知識;第二部分,結合近幾年山西歷史中考題選擇其中部分中等水平的題目,培養學生基本歷史學科素養,尤其是提高中等水平學生的分析、思考、答題的能力。第三部分,選擇山西中考題中能力要求較高的題目,提高優等生的多種學科能力,沖擊高分。
4、課堂教學:
鼓勵優生,幫助欠佳生。學困生因基礎、自覺性、積極性等均不如優生,往往不能按時完成復習任務,更不用說保證復習質量了。為此,教師應隨時及時掌握這一部分學生的情況,對他們多一份愛心和耐心,多一份督促。幫助他們整理知識、落實考點,在平時的課堂提問、試卷批閱和閱后的改錯中,加大對他們的檢查力度。同時要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讓他們有成就感,以此提高其學習熱情和積極性。
二、鞏固知識和訓練能力并重
初三歷史總復習不能搞成學生的死記硬背,讓學生一背到底,也不能一個勁地在課堂上給學生歸納知識點,滿堂灌,搞包辦代替,而應做到知識訓練、思維訓練和能力訓練同時進行,讓學生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把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考說明》,特別是“考試目標”部分。了解測試水平的幾個層次及每一個層次的具體涵義,并根據測試水平的不同層次來把握知識。如讓學生整理知識,把歷史基礎知識分為具體的和理論的兩大類。具體的歷史知識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對學生的要求是再認、再現,一般通過選擇題來測試。理論性的歷史知識包括歷史概念、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和意義、歷史人物的評價以及歷史發展的規律等,對學生的要求是理解、運用,一般通過列舉、材料分析、問答題等題型來測試。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就能達到一定的理論高度。
2、總結學科的記憶原則和方法,讓學生在復習中廣泛而靈活地運用。
對于講述過程的動態性質的歷史知識,一般采用的記憶方法有以時間為軸記憶、以地點為軸記憶、以發展層次為軸記憶、以事物情節為軸記憶等;對于靜態性質的歷史知識,一般采用的記憶方法有數字編碼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圖表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對照記憶法等。有時同一個知識可用幾種方法記憶。看哪一種方法效果更佳。而歷史知識記憶的原則一般有以下幾條:先粗后細、先大后小、層層深入步步展開;弄清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注意知識的前后連貫、同類知識聯想擴散等。
3、在復習過程中注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把握概括歸納、分類比較、綜合分析等能力,限度地靈活運用到復習中。例如在復習世界近代史時,我要求學生把早期的幾次資產階級革命進行對比,制作一個綜合簡表。先要求學生自己列出表中的比較項目(如時間、背景、領導階級、簡單過程、意義和影響等)。接著,再讓學生根據簡表思考,找出這幾次資產階級革命的異同點來(如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共同原因、相同結果、領導階級、代表人物、重要戰役、重要文件等)。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一舉兩得。而且通過學生自己梳理知識,把知識點化零為整,化繁為簡,化粗為精,真正做到知識過手。
4、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技巧。在復習中,針對中考題型及一些具體題型,訓練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如材料分析題的正確解題步驟應是:a、先瀏覽問題,再閱讀材料,帶著問題有意識地去閱讀材料;b、認真閱讀、理解材料,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觀點、事件、引文出處等);c、結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聯系教材;d、緊扣題意,認真作答。作答時,應注意有三種不同的回答形式:純粹用所引材料或歸納材料觀點、引用教材的觀點回答、結合教材和所引材料回答。
第三階段:板塊鏈接、知識結網、專項訓練、拓展提升
一、內容:對本學科的知識進行切塊鏈接,構建知識網絡體系。根據近幾年山西中考考題特點,對各種考題類型進行歸納總結,并進行拓展創新。
二、要求:教師利用學案為載體,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盡快構建起一個整體的網絡結構體系。將本學科的各種考題類型進行梳理,重在教會學生解決各種類型試題的方法和技巧,并結合近幾年山西中考的特點進行強化訓練。
1、復習時間:5月。教學時間約5周
2、復習內容:專題一、近現代中國人民的抗爭與探索史。專題二、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史。專題三、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革命和改革。專題四、近代國際關系格局的演變。專題五、三次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專題六、國際
共產主義運動與民族解放運動史。專題七、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專題八、時事熱點。
通過訓練學習、復習、鞏固基礎、構建知識網絡,使之條理化、系統化,強化分塊綜合和專項知識訓練,突破重點、難點,運用知識,檢查堵漏知識盲點。
3、復習方法:采取分專題、分知識點復習法,以知識網絡為線,專題分塊復習和考試
三、復習措施
1、加強教法和學法研究,提高復習課的效率,規范復習課的教學,保證復習課的密度和質量。
2、抓住中考開卷的特點,提高學生能力
3、科學設計訓練題,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解答開放性試題的'能力。
4、實施因材施教原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復習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要求,使每個學生均有所獲。
5、正面激勵學生,力爭目標實現。復習時,多給學生表揚,在自查中醒悟,在愉悅中上課,定期檢測,及時調整復習進度和復習方法,盯準目標,確保目標實現
第四階段:模擬演練、查漏補缺、錯題拾遺、回歸課本
一、讀懂材料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讀懂材料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義和觀點。
仔細閱讀每一則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說什么,或材料中對歷史事件所持的觀點,這是解題的基礎。其次,深挖材料,還原歷史背景。這是解題的關鍵,它決定了答案的來源。
(1)還原歷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種有效信息。如:材料的含義、出處(包括材料出自文獻的名稱、作者及文獻創作或發表的時間等)。
(2)確定材料的歷史背景后要注意聯系相關知識尋找與教材的結合點,許多學生認為開卷考好象都要靠自己的語言表達,答案的內容主干還是要來源于書本的。
二、審清題目,就是抓住關鍵詞(提示語、時間和地點限制)弄清題目在問什么,弄清題目的考查意圖,(注意題目的邊邊角角,因為有時是解題的關鍵部分)。
(1)弄清題目是要求根據材料作答,還是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2)若針對觀點提問,要注意問的是題目的觀點、答題者的觀點、還是歷已成定論的觀點
(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歷史、現實、主觀、客觀、政治、經濟等關鍵性詞語。
三、規范答題,力求完整。在書寫上,務必注意格式的規范,在字跡清楚的基礎上,要注意幾個方面:(至少做到一個問題一個答案)
1、現在都用答題卡,比較清晰,但是不要答錯格子。答案要抄好,抄對。
2、段落化。每個問題的答案寫一個自然段。
3、要點化。如果答案比較復雜,盡可能用課本語言和觀點,史實準確,提煉概括,答案嚴謹縝密,言簡意賅,分層回答。
回歸課本,尋找結合點。探究性試題的題目及其答案取向是以教材為基礎的,我們在解題時必須以課本知識為依據。盡管探究性試題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題材往往在書外,但答案基本上能在書中找到,只要學會尋找材料與知識的結合點,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歷史備考計劃 8
一、學情分析
1、我校這屆畢業班的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復習的特點就是重視程度偏低,明顯表現為上課情緒、激情不足,平時主動復習的欲望淡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馬虎應付的現象。
2、大部分學生基礎知識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時積累少,或者根本沒有積累;二是平時練習時間少;三是平時練習的一些比較有創新的題目依賴性較大,表現為等待老師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特別是在分析說明這個環節上,學生語言的組織非;靵y,答題結構不完整,導致失分的現象嚴重。
4、學生自己可控的時間少,自主學習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復習時間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學生對歷史復習大多跟著感覺走,導致復習效果不是很理想;
5、學生對練習的鞏固情況令人擔憂,大部分對練習沒能形成一個系統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單純地認為練習過的習題就是不需要再進行鞏固了;甚至個別的學生眼高手低,對多次出現的習題不搭理。
6、許多學生的書寫仍是比較潦草不清,答案不講格式,學習習慣比較差;7、學生對于復習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經常顧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顧,復習的質量就是大打折扣。
二、指導思想
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人文、關注生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嚴格遵循考試標準和開放思維的規律,緊扣教材,精心安排復習計劃,科學組織復習。整合知識點,收集焦點和熱點,遷移訓練。大容量快節奏,全面完成任務。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思維水平,促進創新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三、復習方法
歷史中考已從應試型考試向能力型考試方向發展。在歷史中考復習中,離開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去談能力的培養,這種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歷史中考復習時必須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重。
第一輪:鞏固知識,夯實基礎,系統復習。
1、緊扣課程標準、深研中考說明:進入九年級階段,學習內容和要求、解題思路和方法、及所要達到的能力,都與以往有所不同。歷史事件的發展是有其內在規律的,歷史教材的編撰也是有其經緯邏輯的.。要緊扣課程標準,把握歷史復習導向;深研中考說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歷史事件脈絡,通過對書本中一個又一個歷史事件的學習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節編撰的用意。
2、重視標題,按章逐節。歷史學科講究系統性和連貫性,要學會把課本中的知識縱向排列、橫向比較、甚至逆向推導。這樣能夠比較容易地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找準該歷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響大小,從而有利于我們記憶和理解。
3、認真閱讀,留心細節。課文中的遣詞造句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我們要尊重歷史,用與書本中相同尺度的語言來講述歷史事實,切忌隨意發揮,畫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績,還要注意課本中頁腳注釋、補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內容。要做到這一點,細是基礎,懂是關鍵,活是技能,從而達到用的目的。
4、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習慣。把課本中的文字轉變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歷史知識條理化、簡單化、小專題化,可以很好地增強我們讀題、解題、做題、答題的能力。
5、課堂以讀議練為主.。課堂上教師講課的內容,都是經過認真思考和準備的,重點、要點、難點分明,學生以聽記為主。復習中,思考自查,學生則要以思考為要,找出自身的弱點、虛點和肓點。要從追求有趣的故事情節,提高為得出有用的歷史經驗。
6、既要掌握歷史知識,也要學會考試技巧。一道結構完整的歷史試題,通常由4個部分組成,即提示語、主干語、限定語、項目語,答題時要有意識地按照這4個方面去認真分解試題。答題書寫要做到“四化”,即構思目標化、層次條理化、答案要點化、書寫序號化。
7、重視世界史的復習(1)國別史的復習法。主要是英、法、美、德、日、俄(蘇)等國的歷史。例如,法國政權的更替。(2)國際關系史的復習法。如英法關系、英美關系、德法關系、美日關系、一戰、二戰、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等都屬于國際關系史,應加強復習。(3)中外史關系的復習法.如中日關系、中英關系、中美關系、中俄(蘇)關系、中法關系、中德關系。
歷史學習計劃5篇
歷史備考計劃 9
教育“十二五”規劃,深化素質教育,建設教育名市,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一年,為進一步做好學科教研工作,促進全市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以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為指導,以《課程方案》及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以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大力推進教育教學創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建設殷實和諧、公平質優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為實踐載體,全面提升學科教育教學質量。
二、基本思路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為重點,以打造高效課堂為、實現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與突破;實現備課優化和互補;以提高教研水平與實效為目標,實現自身與師生的共成長。
三、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
(一)全面落實福建省普通高中歷史教學實施意見,規范學科教學行為。
1、科學安排歷史學科課程,扎實推進課程改革。本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歷史必修II與校本課程。
2、研究模塊專題教學的特點,更新評價理念。
(1)依據課程標準,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教師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準確把握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明確課程對教學實施提出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時要著眼于模塊或專題的整體設計,有機整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教學實踐。
(2)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
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特別注意做好備課、上課、課后反思三個環節的工作,借鑒、融合各派教學理論,與同伴、專家開展合作研究,不斷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3)轉變教學方式,打造高效課堂。
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了解各種教學媒體和手段的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
(4)樹立正確的評價觀,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其方式。
3、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指導。培植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典型學校,適時舉辦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現場觀摩會。
4、加強學生選課指導研究,嘗試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結合。
(二)強化理論研究,深化課堂教學創新與改革。
1、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各個環節。
針對課時少,教學任務重的形勢,我們應全面優化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改課、反思等各個教學環節。充分準備課,高效落實課,開誠布公聽評課,認真反思提升課。
2、進一步完善三種課型的基本環節。
新授課的基本環節:創設情境、課標導航→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匯報交流→歸納總結、提升拓展→反饋訓練、鞏固落實。
復習課基本環節:問題驅動、自主學習→重點難點、合作探究→知識梳理、點撥歸納→典例評析、深化提高→變式鞏固、拓展完善。
講評課基本環節:考情展示→個性糾錯→典例分析→變式鞏固→補償訓練。自查自糾→合作交流→問題匯報→教師點撥→典題鞏固→補償訓練。
3、進一步完善學案導學模式,落實循環大課堂理念。
積極倡導和落實“循環大課堂”的.教學管理理念。為了解決規范辦學行為帶來的課時少與教學任務重的矛盾,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學案”的導學功能和“合作學習”的智慧共享,讓全體學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集中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消化重點、難點,解決思想、方法問題。課前精心編制學案,充分發揮學案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領作用;課堂高效落實學案的導學功能;課后充分發揮學案導學的延展功能。
歷史備考計劃 10
為進一步搞好高三歷史復習工作,充分利用最后一個學期的時間,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復習質量,努力提升學生的高考成績,高三歷史組全體教師根據高三文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上學期歷次月考、統考暴露出來的問題及往屆高三備考經驗,特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20xx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和解題能力為核心,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組的集體智慧和力量,扎實抓好專題教學,加強學法指導,堅持高效訓練,力爭我校在20xx年高考中歷史學科取得理想成績,為我校文綜整體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專題復習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深化和提高,通過合理設置專題,對歷史知識進行新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與階段特征相聯系,總體上構建立體知識體系,依此為基礎,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概括歸納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
學生在一輪復習后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基礎知識記憶、回答問題的基本能力、知識體系的構建方面存在問題。我校高三文科共有6個教學班,文科學生基礎較差。在上學期歷次月考、統考中文科班學生在歷史學科方面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如:基礎知識不牢固,知識遷移能力差,審題不清,缺乏解題方法,書寫不夠規范等。當然也反映了教師自身教學的問題,如:教學手段相對單一,課堂效率低下,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模式及理念缺乏學習和實踐普遍性不夠,課堂教學中的`針對性不夠,尤其是落實不到位。要想在20xx年的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我們任重而道遠,學生基礎需進一步加強,能力需進一步提高。
三、專題復習基本思路
1.繼續研究高考歷史試題的特點:第一,形式小而靈活,視野寬闊;第二,注重對歷史學科主體內容的考查,以史料創設新情境考查三維目標;第三,呈現出以“現代化史觀、整體史觀和文明史觀點”為核心內容的價值取向;第四,聯系實際,不回避熱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2.提防專題復習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是專題劃分不科學,大而空;二是流于重復教學,只簡單整合或概括,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 三是過多注重教師講解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講與練脫節; 四是搞“題海戰術”,“就事論事,就題論題”; 五是不能正確處理專題資料與課本的關系,“抓了專題丟了課本”。
四、專題復習策略
(一)巧設專題,注重梳理,形成新的知識網絡
1.依托教材,對相關的基礎知識重新梳理和整合,構建專題知識體系。
2.構建問題體系,開拓思路。
3.把握專題特征,揭示歷史發展規律。 科學確定專題,“以大劃小”,大專題體現文明史觀、整體史觀、近代化史觀等,小專題則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體現切口小、視野大、程度中、知識全的特,做到“以小見大”, 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整體思維過程,對提高復習效率大有益處。
(二)抓課本主干知識,夯實基礎突出重點 “心中有書”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心中有數”是指歷史主干知識、基本線索、階段特征、歷史概念。在第二輪復習中,提高學生自覺讀書的意識,引導學生掌握主干和重點。這一目的主要通過學案完成。二輪復習學案的編制首先應該立足于學情和考情,以考試說明為指導,教師對各種資料加以取舍、整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包括學生預習、課堂探究、課堂檢測、課后練習等部分,通過課前的預習部分、課后練習部分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復習,梳理相關考點,抓課本夯基礎。讓學生具體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地圖、插圖、年表、查大事,樹立時間觀念。教師精講、師生探究線索、階段特征、概念、評價等,突出重點。
(三)講練結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1.學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薄弱。
(2)不會利用試題給定的條件和要求審題,忽視試題設置的時空條件;忽視題目的設問要求,隨意變更問題方向。
(3)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較差,文字閱讀能力較差;不能最大限度的獲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2.解題能力訓練應包括兩個題型(單項選擇題、材料問答題),四個重點環節(審題、解題思路、理論切入點、答題規范化)。
3.規范化要求
(1)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號化、整潔化。
(2)答案內容上面全、點齊、話簡。
(四)關注熱點問題,注重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的聯系
目前文科綜合中的歷史考試經常以熱點、焦點、問題生成,隱性介入考查歷史知識。要關注現實問題,但要突出歷史學科特點,形成與之相關歷史知識網絡,而不是就熱點而復習熱點。如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等周年紀念熱點問題。長效熱點問題:全球化史觀、現代化史觀、整體化史觀、多樣化史觀等。
(1)國家統一,民族振興是歷史教學的始終熱點話題。
(2)中國的“三農”問題為代表的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世人關注,城鄉差別、農民工問題、農村體制改革都需要認真對待。
(3)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國家弘揚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社會重視。
(五)注重專項訓練
繼續延續一?荚嚽暗膶m椨柧毮J剑槍x擇題有效信息提取不全的問題、選擇題事件、時間記憶不扎實的問題、非選擇題審題不會利用關鍵詞的問題、學生易錯題、重點熱點問題等,定時定量訓練,集中突破,提高效果。 做到“五個必須”:
(1)講必練:克服隨意性;
(2)練必批: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
(3)批必評:講解具有針對性;
(4)評必糾:落實;
(5)糾必查:內化為學生的能力。
(六)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
(1)固定時間集體備課,重點討論:學情了解情況、總結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各教師對專題的理解和把握的方向,總結不同意見,形成整體思路。專題教學中出現的教學問題,解決措施?匯集各種高考信息,整合利用。落實學部各種規范化要求等。
(2)利用辦公室集體辦公的優勢,隨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突發問題,真正做到為學生解決各種后顧之憂,安心備考。
【歷史備考計劃】相關文章:
歷史中考備考計劃01-02
歷史期末備考計劃(通用11篇)02-08
中考備考計劃11-06
復習備考計劃11-08
英語期中備考計劃10-25
英語備考計劃范文10-17
學校中考備考計劃11-25
數學復習備考計劃01-12
語文備考復習計劃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