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通用1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
校本教研是為了解決本校及本校教師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的一種教研活動,也是立足并充分利用本校特色、資源的研究。為了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改進和加強教學研究工作,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的有關工作要求,確立“學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師是研究員”的辦學新理念,充分發揮教學研究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根據縣教育局《關于開展校本教研試點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和我校教學、教研狀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1、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的基本理念,大力開展校本培訓與教學研究。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
2、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在教育實踐中運用所學的新課程理論,并及時發現、解決課改中的問題,以教研促教改。
3、校本教研要面向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特別是要關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需要。
二、活動目的':
問題即課題,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凸現學校和教師的個性,讓實踐、學習、研究、反思性再實踐成為教師的重要職業生活,實現學校的發展推動教師的發展,完成學校、教師、學生的共生。
三、成立校本教研領導小組:
xxx
四、工作的整體思路:
學校是教學科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師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教研,就必須立足本校,依靠全體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在充分學習課改理論的的基礎上,加強課堂教學的自我反思,要切實研究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即:在我們學校,我的課堂上確實發生了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組織集體討論,共同研究解決辦法,逐步形成專題研究。
五、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內容:
『語文組』
1、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積累運用教學如何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2、作文如何入門
怎樣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如何培養學生識記字形的能力
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4、怎樣教會學生在解應用題時分析數量關系
怎樣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數學組』
1、如何理順應用題解題思路
如何指導解答兩步應用題
2、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如何提高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
『英語組』
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如何指導學生記憶單詞
『體育組』如何訓練隊形隊列
六、主要措施:
1、教研組要根據本組學科教學的特點,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本組教研計劃,計劃要突出實際研究。
2、教師我要確立個人學期校本教研計劃,分析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確定自己本學期教研的主要目標及內容。
3、學校制定出校本教研的制度,以規范學校的校本教研活動,確保經費的投入,使校本教研納入教師的業務考核與評價中。
4、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如:分科組教研(語文組、數學組、綜合組);公開課(研究課、觀摩課、評優課、示范課);集體備課(分年級組、學科組);課題研究(以研究小組為單位);教研組長例會;取經匯報:隨堂調研;專題講座。
5、加強對科組教研的指導,活動中做到先收集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與困惑,執教教師在執教前帶著問題進行課前反思,執教后再進行課后反思,所有教師在活動前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自學,收集資料,后參加互動式評課。每次活動有教師自主申報的小課題講座或聘請校外專家進行專業引領。加強對骨干教師的培養,確定好毎一學科的學科帶頭人。
6、大力開展“五個一”活動,即:每學期上交一篇自己滿意的典型案例:每學期上交一篇質量較高的教學論文:每學期出好一份完整的試卷,每學期上好一節研究課;每學期當一次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同時要及時收集課改實驗中好的案例、反思、經驗、小結等,每學年裝訂成冊,屆時供大家傳閱。
7、凡在學期內參加市級以上課改培訓或聽課活動的教師,返校后要做一次專題講座或上好一節教學觀摩課。
8、每學期由學校組織召開三次校本教研工作會議,及時了解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9、開展全方位的學科過程性、發展性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及評價形式的研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各學科小組要認真總結以往學科評價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改進學科評價方案。
10、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分類指導,主要措施有:學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對新教師的聽課每學期至少2節;對需要特別加強指導的教師由學校指派的指導教師予以課前準備及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長期指導;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每學年要撰寫1—2篇質量較高的論文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積極參與指導本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2
一、指導思想
在區教研室的組織指導下,立足于本校實際,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發揮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作用。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與教師的成長需求,在學校統一的校本教研計劃安排下,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把校本教研隨時隨地滲透到自己真正的教學過程中,突出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的主體地位,最終解決我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使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我校教師的教學個性發展和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二、基本目標
1、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加強教研組建設,發揮教師群體智慧。建立共同提高、同伴互助的常態教研機制,確保校本教研有目的、有計劃、有實效,并可持續發展下去,讓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2、通過校本教研活動,著力培養教師教學行為的反思意識,提高教學反思能力。為提高課堂效率,建立和諧的課堂提供平臺,讓教育理念在相互撞擊中得到創新,促進骨干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在相互學習中得到鍛煉,教師的專業水平在相互研討中得到發展。
3、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及優秀教師作用,切實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4、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建立和健全校本研訓活動制度,確保活動內容高效有序、扎實穩妥地開展,做到每次活動有準備、有記載、有匯報、有效果。
5、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利用優勢資源,提高教師整體水平。促進教師能得心應手地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設計,探討課堂教學模式,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研究,使網絡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教育手段在教研活動中產生積極影響。
三、組織領導
為確保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收到實效,學校建立校長負總責,分管校長直接抓,教研室具體抓的教育管理模式。積極構建分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教學研究管理機制。
組長:
副組長:
工作室:
成員:
四、校本教研的內容:
1、開展校本培訓活動。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改革及相關理論;根據區教研室下發的學習提綱進行學習。組織教師觀看課堂教學實錄及專家評議指導,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
2、開展“說講評”活動。組織開展校內的公開課,教研組內的研究課以及新任教師的教學過關課。
3、開展學科單項技能競賽活動。本學期開展各學科組課堂教學單項技能的競賽活動。
4、開展教師教學經驗談活動。即教師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經驗,以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5、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繼續抓好市級課題和區級課題的研究。
五、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教學反思、經驗交流、問題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師優質課等活動,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研討--實踐--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確定專人作為聯絡員,定期請區教研室教研員到校指導校本教研工作。
(一)集中學習(每周一次集中學習時間,分學科進行)
學校集中教師學習,采取聘請專家講座、觀看課程改革音像資料、校長講座等方式,教師做好筆記。這是指導教師行為方式的有效途徑。
(二)自主研修反思(貫穿于教師的生活與教學實踐中)
教師根據區教研室下發是業務學習提綱進行自學,結合實際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進行行動實踐;交流、反思、實踐來達到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專業化水平的目的,這是促進教師自主發揮和提高的主要方式。
(三)信息卡(每學期兩次研討,分學科進行)
由教研組確定主題,教師分頭探索、實踐、研究,然后集中討論形成共識,寫出記錄存檔。這是校本教研教師創造精神,提高學術研究水平的有效方式。
(四)隨堂聽課點撥(業務校長及教研室成員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
主要方式是業務校長和教研室成員經過聽課、評課,個別交流和集中評議,使教師的個性得到持續發展。
(五)科研課題引導(每月舉辦兩次課題研討,有主題有內容)
爭取省市區級課題立項,以此為載體,通過每周兩次的課題研討、匯報或課題實驗交流等,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六)觀摩學習(學校將多方籌措資金,有計劃地派骨干教師到各地觀摩考察)
觀摩與考察對于擴大教師的視野、學習他人的優點以及在與外人的比較中發現自己不足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觀摩學習作為校本教研的形式,關鍵的問題是要突出觀摩學習的有準備性、有針對性和有后續性。
(七)集體備課(以教研組為單位,以“三步導學”模式進行集體備課)
教研組教師輪流承擔活動任務,首先由任務承擔者獨立解讀教材、解讀學生的前提下寫出比較詳盡的教學預案,再以說課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教學構想,其他組員進行補充、刪減、矯正,形成集體備課的初稿。這樣承擔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再作調整補改,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實施方案。
(八)網絡教研(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教師自主學習)
利用網絡資源,鼓勵教師積極從網上尋求學習資源,隨時將學習研究的成果發布到自己博客上,豐富、共享培訓資源、信息。
(九)聯片教研(與聯片學校組織開展活動,共享各校優秀資源)
與兄弟學校組織開展合作培訓活動,共享各校優秀資源,促進共同發展。
六、具體措施
1、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任課教師的教研理論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校本教研不是學校關起門來搞教研,而是需要專業研究人員的參與和引領,借助專業引領,既可以克服學校在校本教研中眼光狹窄,資源短缺的弊端,又可以克服教研部門在教學研究中閉門造車,脫離實際的弊端。學校一是要請專家來校舉辦專題講座,二是通過骨干教師的引領,三是教師走出去學習取經等方法來提升的教師綜合素質。
2、加強教學研究工作,抓住“三步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契機,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研究。使教師能把課改的新理念運用到教學實際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奠基礎。
3、加強教研活動的開展,有計劃的開展“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教學指導、示范課、研究課”等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教師堅持每學期聽課、評課活動,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重點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三步導學模式。
4、實施課題引領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課改。學科教研組根據本學科的教學重點、疑點、難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參與各級課題研究,教研室組織人員對實驗教師進行跟蹤聽課調查、研究與指導,隨時和實驗教師研討交流。
5、進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發揮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建設一支有活力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研隊伍。積極推廣校級教研,要以老帶新,以新促老,繼續堅持結對拜師活動。每位教學骨干重點跟蹤一名教學教研有困難的教師,幫助他們進行教材、教法的研究,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及學生發展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6、每月組織一次聯片教研活動,邀請其他學校教師到校進行教學觀摩及研討,提出改進意見,交流對話,達成共識,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信息互動平臺。
7、加強教師網絡教研培訓,利用網絡資源,鼓勵教師積極從網上尋求學習資源,促進教師自主學習。任課教師隨時將學習研究的成果發布到自己博客上,豐富、共享培訓資源、信息。定期由學校推薦并篩選出一個反映教育教學熱點、難點、疑點、焦點的博客,作為學習主題,讓教師圍繞主題進行學習討論。
9、加強校本教研的原始資料歸類建檔,定期總結。在學校網站上及時報道校本教研成功做法,推廣研究成果及工作經驗。各組每學年初向教研室上報工作計劃,學年末報工作總結。
七、落實保障措施,確保校本教研順利開展
1、組織保障。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和教研主任為副組長、教研組長為成員校本教研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和推進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做到責任明確,人人參與。注重思想引領,加強組織領導、宏觀調控和全程監督,為校本教研提供好服務,努力把教師的研究和工作凝聚到學校發展這條主線上來。
2、學習保障。學校要堅持定期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并形成制度。通過學習引導教師重視理性思維,學習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并指向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
3、培訓保障。學校要重視開展專門的校本培訓,強化教師的專業素質,逐步發現和培養一批骨干教師,以此帶動全體教師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使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校本培訓的方式要靈活多樣,根據學校實際,采取以自學為主、交流為主、業余學習為主、課題研究為主、立足崗位培訓為主等途徑,力求保證時間、保證質量、保證效果。要創造條件,為教師提供更多外出考察學習的機會,使教師能廣泛汲取先進的教育信息。
4、時間保障。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保證各學科教研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的時間,要確保每一位教師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開展組內校本教研活動,并為教師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寬松的研究環境。
5、物質保障。各校要保證校本教研工作的經費和設備設施投入,購買相關的教育教學書籍、報刊雜志和音像資料等,為教師讀書學習、教學研究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要實現寬帶接入,開放學校網絡機房,讓教師能夠及時在網上查閱、瀏覽自己所需的學習數據,在自己的博客中發表博文,豐富教師的信息儲備。
6、管理保障。各校要注重加強對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校本教研與教師評優選先、職稱晉級、績效工資掛鉤,調動教師內在的動力,對校本教研工作成績顯著的個人要予以表彰和獎勵。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3
一、指導思想:
1、以課改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突出工作重點,兼顧其他方面。我們的教研工作要積極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于教學的職能。我們工作的主題是發展;工作的靈魂是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搞好研究,組織好教師認真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以教學的信息化帶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教學信息的優勢,大力優化教學過程。
4、深化目標教學和小學課改的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教學過程,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狀況分析
教師情況:教師自身注重學理念,重實踐,練內功,求發展,教研組內注重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流程的`管理。
三、教研目的
1、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
2、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制度,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推動課改目標全面落實。
四、活動形式、制度保障
活動形式:建立以“自我發展,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為教師參與校本研究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覽全冊教材,對各單元、各課的課時分配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本單元/本課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對學生也應注意各種方式。
2、自我反思:教師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習,制定個人教學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教研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進行決策。要求教師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寫反思,教學完幾個單元后,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經驗總結。
3、同伴互助:以教研組為互助的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幫帶扶”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點評,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內容,將問題帶入年級組開展研究。
制度保障: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確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平定等環節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學校課題確定教研組、個人學期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經驗。
4、組織每周1—2次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組織備課、檢查教案,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提出解決問題地具體措施、方法,每次活動有記錄。
5、充分發揮骨教師的帶頭作用,落實到人,加速培養全組教師,每月兩次聽、評課活動。
6、作好資料積累,總結經驗。
五、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1、如何指導低年級看圖寫話
2、研究新課標中的閱讀教學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4
一、指導思想
根據我校周中心工作安排,本周主題為“教學研討沙龍”。此次教學研討,旨在促使教師深度交流,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同事進行深層次研討,實現教學經驗的共享,讓教師暢談自己教學教研心得、感想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獲、體會和經驗,扎實提高教學質量。
二、研討主題:
加強教學經驗交流,扎實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三、研討時間:
20xx年12月10日下午5:30分
四、研討地點:
集體辦公室
五、參加人員:
語外組成員
六、研討內容
1、分析教材特點,學生學情。教材的結構及思路有一定的繼承性和延續性,同時又有變化。因此,在教師分析教材時,其他教師也能從中找到自己所忽略的`聯系點,明確新知和復習。
2、探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困惑。我們語文教研組的所有教師,一直在努力尋找著適合我們教師,適合我們學生的的教育之路。但在探索的道路上有點滴收獲,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困惑。只要我們提出困惑,敢于挑戰、勤于實踐探索,在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那我們就一定能在困惑中成長起來!
3、探討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隨著“教育教學質量年”的活動不斷深化,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語文教師面臨的艱難挑戰。語文成績要提高舉步維艱,只有發揮集體的智慧,通過交流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分享收獲,啟迪各位教師靈感。扎實提高語文教學成績。
七、研討口號:
碰撞思維的火花,伸展智慧的翅膀。
八、活動后續:
再思考、再總結、再實踐。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5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精神為指針,以《語文課程標準》為具體指導,積極開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課題研究活動,重視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提高語文教師隊伍素質,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具體工作和要求
1、繼續組織語文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領會其精神,重視學習語文教學新理念。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全體語文老師學習各類教育刊物中有關語文教學的新做法、新思路,要求結合本校存在的問題,有重點的組織學習。依據新課標,評價師生教與學。
2、抓好教學常規,將素質教育要求落實到學科教學中,抓好教學常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保證。抓常規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抓學生的學習習慣為重點,抓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抓良好的性格形成為重點。
3、抓好課題研究,深化教學改革。目前我校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要更上一層樓,就要重視課題的管理,重視研究過程,將課題研究與培養青年教師結合起來,真正使課題研究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
4、加強師資培訓,形成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們著手準備做好以下工作:
(1)苦練內功:全體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自覺加壓、努力使每節課都成為有質量的研究課。
(2)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教學理論修養和文化修養。
(3)鼓勵語文老師勤于筆耕。希望老師們能經常寫教學反思,這對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好處的。
5、組織各種語文活動,讓生活充滿語文。
三、具體安排
九月份:
1、制定語文組活動計劃,各語文教師制定學科計劃;
2、認真撰寫教學案例,參加案例評比活動;
3、教學檢查。
十月份:
1、課題分工與設計
2、組織講故事比賽活動;
3、每月教學檢查。
十一月份:
1、學習有關教學新理念的文章;
2、組織寫字比賽活動;
3、部分老師上研討課;
4、期中教學檢查。
十二月份:
1、部分老師上研討課;
2、組織手抄報評比活動;
3、每月教學檢查。
一月份:
1、觀看教學錄相;
2、期末教學檢查;
3、期末教學質量分析。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6
為了實施“科研興教,科研興校”戰略,實現“質量提升年“目標,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更好地落實“以校為本”教研制度,充分發揮各教研組的功能,立足課堂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學校決定設立“校本教研活動日”,并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校本教研日”領導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成立“校本教研日”工作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教研活動內容與工作重點:
(一)活動內容:
根據《縣涇十二五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圍繞培養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戰略目標,以“課堂學習研究”為重點,以“有效教學模式”為主題,著力提升教師課堂教學研究能力,規范辦學,認真開展校本研訓,精心打造“高效課堂”。
1、認真學習新課程理論,互通學科教學教研動態,并對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討,探索省時、高效、切合我校實際的的教學模式。
2、舉辦骨干教師(含組長)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成長課,結合“青藍工程”,開展觀課議課活動,研析課堂教學案例,反思、總結教學中的得失。
3、集體備課,統一教學進度,研討、交流某個教學單元教法,研究和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統一安排教學水平測試,做好階段測試試卷分析及其反饋、分析;分工協作整合教學資料,實現課程資源的共享。
4、面向高考,依據考綱,做好高三教學研討,加強高考研究。
5、組織課題研究,做到以課題促進教學,教學教研相長,提升教師的理論素質和教學水平。
6、大力提倡與鼓勵教師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同時充分利用條件,深入推進教學工作的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進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本年度全員培訓教材推薦《課堂學習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安徽教育出版社)、《有效教學的`設計原理、策略與評價》
(二)活動重點:加強學習和實踐,聚焦“課堂教學研究”,重點探討有效教學模式,精心打造“高效課堂”。
四、教研活動日安排:
1、活動時間:每月雙周三下午第二節課
2、活動地點:教學樓各個教室
五、教研活動工作要求:
1、實行學科教研組組長負責制。即由學科教研組長全面負責制定活動日工作計劃、確定活動專題,年級教研組長根據學科教研組長安排具體負責本組活動,學科教研組長(或年級教研組組長)負責組員的召集。
2、開學初,教研組(年級教研組)要制定嚴密的工作計劃,填寫《教研活動日工作計劃》、《教研活動日工作安排》,包括確立活動時間、主題、具體負責人(主持人或主講人)等,上報教研處。
3、嚴格考勤制度,組員要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考勤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得補簽、代簽。
4、集體備課以年級教研組為單位,要求做到“三定”--活動時間、地點、主題;“三備”--備課標與教學目標、備教材重難點、備教(學)法與教學手段,建議采用說課式或問題研討式進行備課;“兩統一”--進度統一,檢測統一。
5、教研日活動開展次數:每月雙周開展活動。每次活動力求做到目標明確,安排周密,講究實效,避免走過場,活動時間不少于40分鐘,據實考勤。
6、各組每次活動主題必須明確,可開展說課、觀課議課、專題研討、讀書心得交流等活動,形式不拘。
7、各教師規范填寫《校本研訓活動記錄冊》、組長做好會議記錄,保留好各種活動資料,在期末統一上交教研處,以便進行考核。
六、教研活動的物質保障與考勤
學校將安排人員考勤,并根據各組考勤情況,發放相關津貼。
七、考核與表彰:
1、考核辦法(見《縣涇中學教研組工作量化考核表》等)
2、學校依據考核結果,評選“優秀教研組(年級教研組)”和“優秀教研組(年級教研組)組長”。
3、考核辦法由“校本教研日”領導組負責解釋,教研處負責實施,相關處室配合。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7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
校本教研是以學校自身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解決發生在學校現場的教學問題為主要內容的教學研究活動,它是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的有效戰略。根據我們對全華藏教育輔導站學校教研活動的調查,校本教研活動都有計劃、布置,不少學校也圍繞著教研方面開展了一些活動,但還有些問題存在,主要有:
①學校領導、教師對教研重視不夠,沒有認識到教研活動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巨大作用。有的學校領導、教師甚至認為“搞教研、寫優秀論文是耍花架子,無非是為了評職稱,對教學無用。”
②校本教研缺乏引領。校本教研的開展必需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專業研究人員的作用,其中專業引領是關鍵。但是許多學校仍然是憑經驗、憑權威,教研內容仍然沒有多少改變,模式固定,內容限于教材教法的介紹,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作業次數,或者僅僅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進行大同小異的經驗總結等。而對一些看似新的課題,研究更是無從下手。
③教研教改的風氣不濃。有的學校教研組名存實亡,很少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甚至有的教研組連一份與教學方面有關的書報雜志也沒有。有的學校連續幾年,沒有那一位教師寫過一篇教研方面的文章。有的教師還是“一本教參打天下”,滿足于把教參搬到教學設計上,又“販”到課堂上,手頭上也是一份教育報刊雜志都沒有,對教研教改的動態一無所知,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④教研活動單打一,大都圍繞著如何提高^考~試分數做文章。
⑤教研活動目標不明確、不集中,隨意性大,活動無效果,教師失去信心。
⑥雖有些教師比較重視教學研究,且取得不少研究效果,但缺乏現代科學理論指導,方法比較陳腐,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有的研究效果個體色彩較濃,整體性、系統性不夠,研究出來的效果難以普遍推廣。
⑦局部學校對教研活動制度不健全,造成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差等。針對我輔導站各小學教研存在的這些問題,為增強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選定了“農村小學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研究”作為研究課題,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學作為試點,探索出農村中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的有效模式,為全縣乃至全省、全國廣大農村小學開展校本教研提供經驗和理論依據。
二、研究的基本內容
研究的基本內容是農村小學如何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內容包括:
①教研必需以學校發展為本,強調教研工作必需從學校實際動身,圍繞學校工作中的重要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研工作,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為學校發展服務。
②教研必需以教師發展為本,必需確立教師在教研工作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教研的主人,通過教研來培養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展、價值實現服務。
③教研必需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是培養人、發展人的事業,教研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尤其要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性,反對形式主義。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都是農村小學如何有效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四、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
國外:校本研究在英美是隨同著“教師即研究者”運動于20世紀60年代前后興起的,當時人們越來越多地認識到,沒有學校參與特別是教師參與的教育研究,是無法使教育研究效果很好地在教育實際中加以運用的。這方面的積極倡議者斯騰毫斯就談到:“假如沒有得到教師這一方面對研究效果的檢驗,那么就很難看到如何能夠改進教學,或如何能夠滿足課程規劃。假如教學要得到重大的改進,就必需形成一種可以使教師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學的研究保守。”這種研究保守后來逐漸演化成直指學校問題,將學校實踐活動與研究活動密切結合在一起,大力倡議學校教師參與研究的校本研究。
五、對課題實施和完成條件的論證
本課題確定天祝縣華藏寺鎮教育輔導站岔口驛中心小學為試點學校,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在實施過程中,開好實驗校兩次會,期初各教研組計劃推薦會,期末各教研組總結會。日常的教研活動要做到“七有、六保證、五個一、四上好、四組織”的基本要求。
七有:學校、年級組、學科組每學期教研活動要圍繞學校研究課題和常規教學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總結、有記錄、有摘抄、有收集、有評比。
六保證:學校、年級組、學科組每學期教研活動要圍繞學校研究課題和常規教學做到保證時間、保證人數、保證內容、保證質量、保證經費、保證督查。
五個一:講好一節公開課,寫一篇優秀教學設計,發表一篇教育論文,說好一節課,教學有一種新突破。
四上好:圍繞學校研究課題和常規教學:每學年領導上好教研帶頭課;骨干教師上好教研優質課;高級教師上好教研范文課;青年教師上好教研匯報課。
四組織:學校、年級組、學科組要圍繞學校研究課題和常規教學高質量組織下列活動:每周組織好學科教研活動;每月組織好年級組教研活動;不定期組織好學校教研活動;發明機會組織好教師外出學習。總之,校本教研就是要結合學校實際,找準問題,以活動為載體,使問題化為經驗。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8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為了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帶動我校教師專業化成長,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工作,細致、高效、快捷開展活動,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提高的學習型組織。為了進一步貫徹執行教育局“關于加強校本教研制度建設”的會議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工作要以“在學校中、基于學校、體現學校、為了學校”的理念為指導,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教研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推動我校教研教改邁上一個新臺階,從而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目標任務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引導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果即成長”的意識,改革校本教研的內容與方式,把教學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促進教師專業和綜合素質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教育品牌上來。建設一支融教學、教研、進修為一體的新型的教師隊伍,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教師自我學習、自我發展、自我創新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把我校建設成學習化組織,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主要工作
(一)明確職責,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組織網絡
切實加強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工作的領導,分管校長負總責,教導主任負責具體抓,建立層層管理、逐級落實、全員參與的校本教研組織管理機構與活動機制,明確工作職責與要求,確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二)合理設計,建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體系
校本教研制度的創建,是確保校本教研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須對原有的教研制度進行修訂(常規檢評、公開課、聽課評課、教師培養制度等),同時盡快建立并完善新的教研制度。
(三)科學實施,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實效性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課改沙龍、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骨干教師教學示范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四)強化措施,確保校本教研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1、強化領導參與,推動校本教研的.穩步進行
教導處作為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責任部門,要周密科學的規劃組織好校本教研的實施。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載體,因此要選配得力的教研組長,進一步明確教研組長的地位和職責,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組織、協調、帶動、服務作用。
2、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校本教研的順利開展
學校努力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造條件,包括辦公條件、學習條件、研究條件、生活條件等,為教師擁有更多的學習研究的時間、空間提供全面支持。教導處要承擔起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研究、指導和服務任務,努力實踐自下而上的教研方式。
3、調整教研思路,加強校本教研的專業引領
學校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在大力進行校內教研的同時;一方面支持教師參加相應培訓活動、學習研討會、外出聽課等;另一方面將聘請專業人士、教研員來我校指導教研工作,并發揮遠程教育網的作用,組織教師觀看名師教學錄相等,多途徑、多渠道開展校本教研活動
4、確立研究內容,把握校本教研的方向
(1)教材研究,即對教材重點、難點、疑點處理與突破,單元知識關系構建與綜合,課后思考與練習,閱讀內容(讀本內容)的處理與指導等方面的研究。
(2)方法研究,即指教與學的方法研究。包括教師的教學策略、方法與教學模式研究,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策略、方法的研究。
(3)手段研究,即研究基于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學與教。包括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信息技術與課程資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
(4)考試研究,即考試內容與要求、復習模式與方法、復習資料與訓練的研究。
(5)心理研究,即學與教的心理的研究。以研究健康教學心理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情感意志、思想動態、心理健康等方面為重點。
(6)課堂研究,即課堂結構、課堂實施、課堂效率、師生關系、教學活動、教學氛圍、教學環境、教學節奏、教學機智等方面的研究
(7)“兩特”研究,即特長生和特尖生培養的模式、方法與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5、開展教研活動,落實校本教研的實施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及現代教育理論,每周集體學習40分鐘并做好業務筆記、其它時間自學或備課組一起學。
(2)開展好教研組(備課組)集體教研活動,每周活動一小時,以教材鉆研、問題會診、教案分析、反思交流、講我的教學故事等為主,記在教研活動記錄上。
(3)積極開展三項活動:
一是教育實踐反思活動。
①每周寫一點讀書摘記、自制一個教學課件、向教研組(備課組)提供一個本人教學中遇到的值得探討的真實問題;記在“教學隨想”上
②每月撰寫一篇教育敘事研究(教學故事)或一篇教學反思或一個教學個案研究;
③每學期撰寫一篇教學論文或主持參與一項校級以上課題或編制一份試卷。
二是開展“研究課”活動。學校根據學科設立課堂教學研究日,通過說課、評課、導課等形式,引導教師運用新理念,轉變教學行為,落實“兩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①教師每學期至少開設一節研究課。
②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課件在教學實際運用中的評比活動、教育敘事研究和教學反思評比活動、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比活動。三是繼續開展課改實驗研討及優質課競賽活動。
(4)認真開展教改實驗專題立項的課題研究工作。著重于課堂教學研究、教育評價體制改革、學校課程的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課堂教學實施等方面的研究。學校領導及骨干系列教師都有研究課題,課題研究注意了實用化、實效化。
(5)做好資料的整理與匯總工作。建立校本教研檔案。學習的文獻、論文、教案、實驗記錄、階段小結等原始材料及時歸檔整理,資料積累做到“全、細、勤”。
四、評價系統
加強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決定教學質量優劣的關鍵。校本教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沃土,能幫助教師更新教育觀念,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為新的教學實踐做好理論上的支撐和儲備。通過教研活動這一載體,引領教師不斷進行專業化訓練,利用教研組這一陣地吸引一批人、帶動一批人、激勵一批人、提高一批人。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9
為進一步規范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素質,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溫州市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四項規范達標活動”工作方案》和《永嘉縣中小學教學規范達標活動工作方案》,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以下教育教學工作目標。為了切實做好這項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規范教學管理,優化教學方式為抓手,以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根本,規范課程管理、教學管理、研修活動等行為,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二、主要目標:
(一)做到課程管理、教學管理和研修活動規范,開足開齊國家規定的課程,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95%的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等方面達到評估標準,學會撰寫案例和反思,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三)建立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對教師的過程評價和教學質量的監控,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四)培養一批骨干教師。
(五)加強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創設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三、實施范圍:
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與社會、信息技術、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專職教師的教學規范要求另行規定。
所有教師(包括行政領導)都必須參加教科研活動;兼任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教師可以自選其中一門學科參加研修、評比等活動。
年滿55周歲以上的男教師和年滿50周歲以上的女教師可自愿參加。
四、主要內容:
依托市、縣、區、校聯動,開展“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等教學規范達標活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實現預期目標:
(一)由校長室和教務處負責,根據學校實際研究制定“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學業評價”“研修活動”基本規范標準,供教師學習、貫徹、執行。
(二)利用上級部門組織的活動,讓各學科教師開展“備課”、“上課”和“命題”專題培訓,邀請專家提供專業引領。
(三)加強教學規范的管理,建立相應的檢查和評比制度。采取集中與分散的方式,開展教學規范檢查,及時對教師進行反饋和指導;建立規范的文檔管理制度,及時收集、認真整理、妥善保管相關資料,建立檔案。
(四)為教師參加“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命題”四項專項評比創造條件,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
(五)開展先進教研組、備課組評選活動,表彰“教學規范達標”先進教研組和個人。
(六)結合”教學規范達標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有關學科教學、校本研修、學校管理、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的專題研究。
五、組織實施:
(一)建立相應機構,加強領導。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楊時敏為組長,徐開通、陳德利為副組長,金文燕朱建德金加招吳愛帥李益華陳啟恩蔣志敏金福雷為組員。
(二)采取分級管理,協同運作
學校教務處、教科室在校長室的領導下負責學校的教科研活動,各教研組要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做好相應各學科的校本培訓工作。
(三)積極參加各學科培訓、評比活動
積極參加縣組織的各學科“備課”“上課”“命題”專題培訓,積極參加縣組織的各學科“教學設計”、“教學案例”、“課堂教學”、“命題”四項評比。在活動中促發展,求規范。
(四)設立專項經費,保障實施
學校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工作的實際需要,按各教研組教師的人數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教師外出交流學習,活動評比、成果表彰等工作。
(五)加強調研評估,及時反饋。學校教務處、教科室、各教研組在校長室的領導下加強對校本教研活動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評估,及時了解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修正不足,保證工作的順利實施。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0
校本教研是指學校從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就教育教學所存在的實際問題,以一線教師為主體,通過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學校教育教學,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及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教研活動。這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使學校不僅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不斷學習、成長、提高的學習型組織。為了更好地開展校本教研,根據應城市關于大力推進校本教研的意見,現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實施的新方案。
一、指導思想
校本教研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教研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
二、工作目標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進新課程實驗的實施及提高教師素質。因此,校本教研的重點必須放在教學和課程改革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著眼點必須放在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切入點必須放在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上;生長點必須放在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自我提升上,努力推進新課程實驗。
三、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壇、教學反思、結對幫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協作解決、教學咨詢、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論壇等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為教師參與校本教研創設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以“問題——計劃——行動——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發展需要,自定專業提高學習、個人教研學習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組或課題組為互助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強帶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評點,各抒已見。以教師或學生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入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劃開展研究。
3、專業引領。,提倡教師從專業的著名刊物或互聯網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聘請校外教育教學研究專業人員或專家來本校進行專業指導。將教研專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進學校,促進學校教師素質提高,形成學校“優勢專家群體”。
四、工作任務
1、以課例為載體,積極開展課堂教學創新研究。要求每學期各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2次,研究1節代表學校最高水平的優質課。
2、以校本課題實驗為重點,積極開展校本研究,不斷促進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各教研組每年度有1個以上的研究課題,并有研究的可行性報告,年度實施方案及工作計劃,每學期有2次課題實驗研究活動,60%的教師能參與課題實驗研究。
3、以課改問題為中心,積極開展校本論壇和教學反思活動。每學期每個教師有20篇教學札記或教學反思,參加1次校本論壇或經驗交流活動。
4、以骨干教師為龍頭,根據學科特點積極開展特色教研活動。每年度各教研組必開展一次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特色活動。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認識,增強實施新課程的責任感
校本教研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各種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以教師研究為主體,專業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的以校為本的實踐性研究活動,這是提高全體教師實施新課程水平和能力的有效形式,是促進學校發展、轉變教研職能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校本教研是當前學校發展和教師成長的現實要求和緊迫任務。
2、積極行動,建設互動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學校是校本教研的主要陣地,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校長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給教師以人文關懷,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創設教師之間相互關心,互相幫助,互相切磋和交流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校不公成為學生成長的場所,同時也成為教師成就事業的平臺。
教師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主體。每位教師要勤于學習教育理論,關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在理論的指導下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不斷促進自身發展。
學校要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要發揮備課組、教研組、和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促進教師積極投身于校本教研活動。
3、強化措施,促進校本教研健康持續發展
第一、創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從重制度建設轉向重文化構建;從重學生的發展轉向重師生的共同成長;從教師重新的課改理念轉向為教育教學行為;從單一的重視結果轉向過程和結果并重。
第二、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制度。制度建設要有利于教師重視每一名學生的發展,有利于尊重教師的專業自主權,有得于調動教師學習和研究的積極性,有得于開展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第三、確保經費投入。學校要對校本教研中必需的教師印刷、器材添置等方面給予經費的傾斜,通過必要的經費投入,確保校本教研制度的有效實施。
第四、制定教師參與校教研活動的年度考核細則,并組織2次以上的校本教研活動過程的督導檢查,并通報檢查情況,形成領導帶頭,抓實過程的良好局面。
第五、認真總結經驗和作法,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做到教師有反思材料,教研組有階段小結,學校有經驗總結。
第六、建立校本教研檔案。學習的文獻、論文、教案、實驗記錄、階段小結等原始材料及時歸檔整理,資料積累做到“全、細、勤”。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以課改為導向,改進和加強學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師研究為主體,課堂為主陣地,課改中面臨各種問題為研究對象的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和教師專業的成長,并使學校逐漸成為勇立潮頭,與時俱進的學習型學校。
二、教學研究理念
圍成“學生發展”這一中心,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
三、遵循原則
1、針對性原則
校本教研活動的開展要針對課改中面臨的現實問題進行探討研究,實施“面對面”的研討。有的放矢地解決教師課改中的疑慮和困惑。
2、實效性原則
以“問題”為中心,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注重實效,力求把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和現實的教學效益。
3、實踐性原則
遵循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原則,注重給教師反復實踐的`機會,使理念學習與教研活動緊密結合,產生1+1>2的效能。
四、分組形式
按學科分組
五、教研活動時間
每周二下午最后一節課
1、統籌時間
單周語文教研組進行教研活動
雙周數學組進行教研活動
2、分散時間
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教學閑余時間進行教學研究探討。
六、教研活動任務
深入了解并及時探討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和困難,交流教學心得、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促進教師的教學專業化成長,提高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建設與管理的能力。
七、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主要活動形式,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開展互動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1、以課改為中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進一步深化課程,突出工作重點,兼顧其他方面。我們的教研工作要積極發揮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服務于教學的職能。我盲作的主題是發展;工作的靈魂是創新;工作的重點是全面推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生存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2、搞好研究,組織好教師認真搞好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工作。
3、加強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努力以教學的信息化帶動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充分發揮教學信息的優勢,力優化教學過程。
4、深化目標教學和小學課改的研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優化教學過程,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二、狀況分析
教師情況:教師自身注重學理念,重實踐,練內功,求發展,教研組內注重抓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流程的管理。
三、教研目的'
1、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開放、高效的教研。
2、以新課程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各種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總結提升教學經驗,形成、開放、高效的教研制度,促進學生健康、主動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努力把教研組建設成學習型組織,推動課改目標全面落實。
四、活動形式、制度保障
活動形式:建立以“自我發展,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為核心要素,以理論學習、案例分析、校本論談,教學思,結對扶、經驗交流,調查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指導、說課、聽課、評課、骨干教師與教師對話、專業人員與優秀教師合作為基本形式的教研制度,并通過教學觀摩,教學開放日,為教師參與校本研究搭建平臺,創造條件,靈活運用開放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以“問題計劃行動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研究教材就是要通覽全冊教材,對各單元、各課的課時分配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根據本單元/本課所要求的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對學生也應注意各種方式。
2、自我思:教師自我對話,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思考,審視、分析,結合教師專業化發展需要提高學習,制定個人教學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教研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進行決策。要求教師隨時對自己的教學效果寫思,教學完幾個單元后,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總結自己的心得體會,進行經驗總結。
3、同伴互助:以教研組為互助的載體,促進教師與同伴的對話,注重“以老帶新,以帶扶”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思想,鼓勵教師膽點評,各抒己見,以教師或學生生成的問題為內容,將問題帶入年級組開展研究。
制度保障:
1、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明確學科的目的任務,討論確定教學要求,制定學期教研組計劃。
2、組織教師學習常規建設,實現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考核平定等環節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根據學校課題確定教研組、個人學期研究課題,有計劃地開展研究與交流匯報,組織教學研究課,公開展示課,及時總結,交流,推廣經驗。
4、組織每周12次教學研究活動,主要內容有組織備課、檢查礁,研究解決教學疑難問題,學習教學經驗、教改經驗,總結工作,討論分析學生地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質量等。提出解決問題地具體措施、方法,每次活動有記錄。
5、充分發揮骨教師的帶頭作用,落實到人,加速培養全組教師,每月兩次聽、評課活動。
6、作好資料積累,總結經驗。
五、活動內容與時間安排
1、如何指導低年級看圖寫話
2、研究新課標中的閱讀教學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3
一、指導思想:
期中考試過后,我們發現,每個班總有少數語文學習困難生,他們不太喜歡上語文課,也不喜歡閱讀,導致語文成績越來越差,基本喪失了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因此,我們想通過這項課題的研究,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來激發這些學困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切實提高這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其終身發展有所幫助。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如何讓學困生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力,為學生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確立了關于學困生閱讀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對策思考的課題。
二、介紹我們眼中學困生的有關情況
(1)本期前幾次考試成績。成績長期在50分以下;在語文學科中成績明顯低于平均水平的學生確定為學困生
(2)平時作業閱讀題基本不做或錯誤率較高;
(3)閱讀題基本不得分。
三、我們組確定的幫助措施
1、上課前督促其進行預習,可通過讀課文、寫生詞、圈畫不理解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加以理解,使學困生對新課內容有所了解,以便課堂更好地閱讀。
2、上課時要加倍關注學困生,時刻關注其課堂情況,盡量與其形成互動,教授其聽課、記筆記、作注釋的方法。
3、課外多多關注學困生,教授其閱讀的方法,幫助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使自主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對于要求背誦的重點課文、段落,教師應條分理析地講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容易背誦;要督促學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課外書,如《唐詩》《宋詞》《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成語詞典》等,以培養學困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其基本的文學素養。
4、針對學困生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發現其點滴進步。
四、具體安排
時間:雙周二下午
地點:實驗室
參加人員:四-六年級組語文老師
主持人:
中心發言人:
記錄人:
主持詞:
首先感謝大家參與我們高年級組的教研活動,眾所周知,我們遷安的小學數學課改經教研室大力推進了一個半學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為了讓大家對教研室推進的課改新教學模式有了大致的感受,我們特意錄制了z老師做的《分數的意義》一課,下面先請朱老師為大家展示一下這節錄相課。
感謝朱老師給我們帶來了這么一堂精彩的錄相課,下面請各位老師結合這節課及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以上是各位教師的一些粗淺的看法,下面請我們各位特邀嘉賓各抒已見吧。(領導談想法)
剛才各位領導、老師說得都非常好,直言不諱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才使我們的研討活動如此生動,才使我們本次教研活動有很大的收獲。最后,祝愿我們每一位老師在課改的道路上都不斷探索,構建出快樂而高效的數學課堂。
活動安排
一、主持人主持,活動開始
二、朱老師播放視頻
三、各位老師談想法
四、與會領導做指導意見
五、主持人做總結,活動結束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4
師資隊伍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根本,學生的成才是教師集體勞動的結晶。因此,從面向未來的戰略高度、從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出發,以開展校本教研為依托,以培養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為重點,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培養一支適應新課程改革需要的,具有先進教育理念、銳意創新改革的教師隊伍建設的工作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要。現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及縣教育局[XX]第1號《黟縣中小學校本教研制度建設實施方案(試行)》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教研組織管理機構
成立“黟縣實驗小學校本教研工作小組”,其成員名單: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校本教研指導思想
堅持以校為本開展教學研究,創造性的實施新課程,全面落實課程改革的目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改進和完善教學的研究制度、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和辦學水平,努力把學校構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扎扎實實地搞好校本教研,探索一條新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校本教研的目標
1、總體目標: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建立以新課程為導向,以課程實施過程中各學科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課堂為主陣地,以研究和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為重點,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以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學校和各教研組成為學習型組織,推動課程改革目標的全面落實,努力實現我校“出質量、樹品牌、促發展”的奮斗目標。
2、具體目標:立足于本校、本職、本崗,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新課程的實踐能力。重點關注教師對新課程的適應以及通過實施新課程而達到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目的是幫助教師盡快地成為新課程的有效參與者和積極的建設者。
四、校本教研的內容
1、師德教育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努力激發教師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重視教師職業情感的培養。學習教育政策法規,增強法規意識。學習師德規范,學習師德高尚的教師的典型事跡等,以先進促奮進。
(2)開展“愛生敬業、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樂于奉獻”的主題教育活動,發揮教師在師德教育中的主體作用。
(3)制定師德考核制度,使教師不斷規范自己的師德行為,提高師德養成的自覺性。對教師公正科學的考核情況將作為教師聘任、職評、評先等重要依據。
2、基本功訓練
(1)引導教師開展“三字一話”基本功訓練,夯實基礎,在普通話考核人人過關的基礎上,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經常性開展說課、評課、會課活動,提高教師口語交際能力。
(2)綜合學科的老師要加強本學科基本功訓練。體育教師必須具備做操、喊口令、運動隊訓練等基本功;藝術教師必須具備唱歌、畫畫、使用樂器等基本功;電腦教師必須達到電腦中級以上水平,具有課件制作、電腦維護等基本功;自然老師必須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具備自然實驗、科技制作等基本功。
(3)開展信息技術培訓。組織教師學習網絡知識,學習網頁制作和多媒體課件制作,提高教師運用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三年的努力,力爭使每位中青年教師都能建設好自己的網頁,班主任能建設好班級網頁,努力提高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的能力。
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1)新課程與教師的素養
關注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關注教師的理性思維。
(2)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教師由原來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由傳統的教學支配者、控制者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和指導者;教師由傳統的靜態知識擁有者成為動態的研究者。
(3)學習的教育理論篇目
教師必修內容:國家、盛市、縣教育工作會議《決定》、《教育法律法規》、《走進新課程》、《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新世紀教師修養》、《新課程新理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識培訓教材》、《小學語文(數學)新課程教材教法》、《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小學語文(數學)》、《新課程理念與小學語文(數學)課程改革——《〈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數學)課程標準〉解析》》。
教師選修內容:《校本培訓指南》、《新課程與學生的發展》、《教師與發展性課程評價觀》、《新課程教學專題研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應用——走進實驗區和教學診斷與反思》、《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對比研究》。
五、校本教研與培訓的方式
1、讀書自悟
教師根據自己實際制定的研修內容和目標計劃,采取自主學習、自主實踐、自主反愧自主檢查、自主評價、自主調控、自主體驗、自主完善的辦法來提高自己。要求教師在學習過程中要做好讀書筆記,對照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做到每周一次教學反思有記載。
2、集中學習
學校堅持每兩周一次集中教師學習,采取聘請專家講座、觀看課程改革音像資料、骨干教師或學科帶頭人講座等方式,教師做好筆記,努力構建學習型學校的良好氛圍。
3、請進走出
學校每學期結合當前的教改熱點和我校的教改實際,有計劃、有步驟地邀請各級教學專家來校示范教學或作專題講座,不斷開闊教師的眼界。同時有重點、有層次地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培訓或聽課研討活動,外出學習二天以上的教師回校后要有成果匯報,或寫學習心得,或上示范課,或作專題講座,或報教改提案,切實提高學習的成效。另外,我們也將組織學校的學科教改帶頭人和校骨干教師走出校門,到兄弟學校參觀學習,加強橫向教學研究和交流,同時提高校骨干教師的知名度。
4、校內專題研討
由學校(每學期舉行兩次)或教研組(每兩周舉行一次)確定課題,教師分頭探索、實踐、研究,然后集中討論形成共識。要嚴格按照研課、聽課、說課、評課、反思跟課等環節進行,要全員參與,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教學研討活動,在觀念的碰撞與交流中達成新的共識,形成校內教師間自主研課的新氛圍。
5、隨堂聽課
校長、教導、教研組長和學科帶頭人要經常性地深入教師的課堂,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尋找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所在,研討教法和學法的改進辦法,進行實實在在的實踐探索。要求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
6、教學開放周活動
學校每學年舉辦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邀請其他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代表到校進行教學觀摩。
7、建設“學校網站”,拓寬校本教研渠道,強化“教育科研”、“教師頻道”兩個欄目的建設,使之成為學校進行校本教研提供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學習的平臺。要求教師及時上傳教學反思、研究論文、教學案例等,以便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個人加減;通過“空中課堂”展示年級組學科教學行動研究成果,強化教學質量意識,便于家長輔導,達到一舉多能的目的。
六、建立學校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激勵機制
1、學習制度:課程改革實驗的教師培訓與教師繼續教育工程結合起來進行,教師培訓的課時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課時。讓教師參加服務于課程改革實驗的師資培訓和服從于課程改革實驗教師培訓中的通識和學科培訓。堅持學校、教研組(年級組)組織學習和自主“充電”學習相結合,接受培訓的教師人人做好學習筆記和寫好學習心得。
2、管理制度:學校實行校本教研三級管理制度。參加課程改革實驗培訓的教師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各年級組(教研組)要將每次學習培訓的參加對象、培訓內容、學習時間、授課教師等記錄在案。教師要制定個人參訓計劃,尤其要關注教師的反思能力,要求每周有一次教育教學反思。學校培訓領導小組定期抽查,并指定專人收集整理,建立教師培訓檔案庫。
3、研修制度:學校把師資培訓工作貫穿于課程改革實驗的全過程,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提高。組織骨干教師和新課程培訓優秀學員定期進行新課程研修學習,圍繞《綱要》、《課程標準》、教材教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以及實驗中隨時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專題研討、交流,提高執行新課程能力和課程開發能力。
4、評估制度:
①評估內容——培訓中所學到的內容包括課程理念,《綱要》、《課程標準》、教材的解讀,教與學的策略等,要求受培訓者能說出或寫出培訓課程的主要內容,尤其能談出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②評估標準——即各項培訓活動所應達到的要求(包括內容要求和學時要求),對每一培訓內容要求不同培訓對象要十分明確,其應達到的程度如:了解、掌握、深刻掌握等,應人人心中有數。
③評估方式——采取多種形式、多方面進行評價,如問題研討,交流心得體會,寫一篇理論聯系實際的論文、報告,按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設計教學方案,實際施教和定時測試,學校網站上傳發布文章等形式進行考查或考核。(a)依照學校《教師評價考核量化標準》進行考核。(b)依照學校《教師職務晉升量化標準》要求教師參與進修培訓,不達要求者,不予晉升、晉級。(c)建立教師校本培訓記錄本、考勤表與材料檔案,既重視對教師參與培訓的過程性評價,又重視參與培訓的結果性評價。(d)采用教師自評、教研組初評、學校總評三結合的方式,促進教師的發展,提高教師參與校本培訓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5
為追求課堂煥發出昂然的生機活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聯片教研能夠集合片內優質教育資源,破解軟件發展不均衡,實現教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依據縣教育局教研室會議精神和六十鋪中心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學區的實際,特擬定本學期的聯片教研活動方案。
一、現狀分析
彭廟學區因地理分布,交通條件,學校設備,生活條件艱苦,所以師資力量薄弱,現在在崗的教師年齡結構,教齡結構,學歷結構均是不是很合理的。幾年來,在中心校的指導和各校的共同努力下,形式多樣聯片教研活動。達到了鍛煉年輕教師的目的,經過調研,教師們的積極性很高,很想通過聯片活動鍛煉自己,各校領導也想通過活動為教師們搭建展示、提高的平臺。這是開展聯片教研活動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追求高效課堂已成為主旋律。根據中心學校的計劃、安排,我校將舉行“追求高效課堂,搭建成長平臺”為主題的彭廟片教學研討活動。以追求高效率的課堂教學為著力點,以“交流、合作、提高”為宗旨,以“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到和城鎮孩子一樣的教育”為最終目標,通過專家引領,和兄弟學校的合作研究、平等交流,促進我校青年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主題
“追求高效課堂,搭建成長平臺”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五、聯片教研的活動內容
(一)總的思路:
1、名師引領,上一節示范課。名師是在縣、學區內在教學上有一定的知名度的的老師。名師上完課后,自己做點評,說自己的'教學設計,說自己這節課的反思。
2、新秀培養,上一節剖析課或幫扶課。就是踏入教壇時間不長或素質優秀有特點要培養的教師。讓好苗子有個鍛煉的機會,成長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逐步成為新秀,為各學校培養名師第二梯隊。
3、結對教研。片內優秀教師與年輕教師結對,通過網絡實現互幫互助,讓年輕教師早日成才。
4、評選優秀教育敘事或教育案例。結合縣教研室的評比活動,各校遴選優秀作品參加學區級評選,其目的是讓教師養成勤研究、勤反思、勤寫作的良好習慣。
(二)聯片教研活動模式:
校際評課:通過聽評課,交流對有關理念、任務的理解和實踐經驗,著重探討如何解決問題。
校際評課模式:預約--上課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6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媒體的運用、資料的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通過一兩次的全員培訓,就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把新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中,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那么如何利用校內有限的資源對教師進行校本研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擺在農村小學面前的一個課題。探討新形勢下建立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重大意義和理論、實踐價值。一方面從理論層面上研究“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內涵,基本特征等,建設“以校為本”教學研究制度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從實踐層面研究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地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校本教研的方式等,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如今的農村小學正面臨著這樣一些情況:
1、教師結構不合理。在農村小學,因為歷史的原因,很多教師是由代課教師民或是辦教師轉正而來的。他們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為教育事業奉獻了青春年華,也為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現在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或是臨近退休。教師超編現象普遍存在,造成老的還沒退新的進不來,農村小學教師老齡化現象嚴重,50歲以上的教師達到50%以上,我校的老年教師的比例更是達到了64%。
2、學校的規模小。盡管學校布局調整的力度不斷加大,但因為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農村學校的學生數在逐年減少,一般鄉鎮小學每個年級也就兩個班左右,要想在年級組開展教研活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只以學科為單位進行校本教研活動。盡管這樣有些如英語、信息、音樂、美術等學科還是不能正常的開展活動。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
學習意義的獲得,是每個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因為新知識經驗的進入而發生調整和改變。
2、馬斯洛的需求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為,需要是人類內在的、天生的、下意識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順序發展的,滿足了的需要不再是激勵因素等。
自我實現需要,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
3、新課程標準:可以說,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基本素質要求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靈魂,也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的靈魂。課程標準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基本依據,但并不等于課程標準是對教材、教學和評價方方面面的具體規定。課程標準對某方面或某領域基本素質要求的規定,主要體現為在課程標準中所確定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因此,課程標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它規定了各科教材、教學所要實現的課程目標和各科教材教學中所要學習的課程內容,規定了評價哪些基本素質以及評價的基本標準。但對教材編制、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如教材編寫體系、教學順序安排及課時分配、評價的具體方法等),則不做硬性的規定。
新課標的制定給予教師更多的發揮空間,也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合理的開發教材、發掘教材的內涵。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校本研訓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三、相關研究綜述
目前,全國上下各級各類學校都在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并對校本教研的形式內容等進行著積極的探索,但大多未形成一種模式。校本教研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產物,它不是對過去的'教研制度的否定,而是對過去教研制度的改進和完善。校本教研不僅是一種制度,同時也是一種理念、一種策略和一種方式。作為一種理念,校本教研認為學校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場所。教師應發揮自為作用,以研究者的姿態去解決課改中遇到的問題,與新課程一起成長。作為一種策略,校本教研要求學校利用現有教研資源,整合多種教研力量,構建學習型組織,形成高效教研場,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一種方式,校本教研要求專業人員加強服務,深入學校,與教師形成平等、合作的伙伴關系,發揮專業引領作用。教師要加強反思,形成與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方式,共同構成新型教研文化。
四、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探索農村小學在規模小、教師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有效地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并形成一定的模式;全面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效開發校內資源,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大面積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一)確定農村小學校本教研的模式
1、集體備課式。在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時間里,分學科對每一冊教材進行分析(利用教參中的光盤進行集體分析),讓每一位教師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在整個學段中的地位有個整體的認識。鼓勵教師用電子化備課,對學生遇到的學習困難及時地記錄在教案中,教師只有在主戰場上親自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磨礪,才會詮釋新課程理念,才能探索合適的教學策略。這種教研模式使教師在教研中必須去深入地觀察、分析、比較,并提出個性化的意見,下一位教師才能有針對性的設計出新的教案。
2、同課異構式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核心環節,是教師教研的主要陣地。青老攜手同上一堂課,進行公開教學,風格各異的教學設計,給全體教師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教研模式促進教師積極參與,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創新,從不同的教師教學風格中學到東西,促進教師更快的成長。
3、反思評課提高。反思分為課反思和周反思。課反思是教師在一堂課結束后,對本節課進行反思,以廖廖數語將自己的體會記錄在教案上;周反思是結合自己一周的經歷進行自我反思,并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師自我提高途徑,因為教師本身只有通過自己主動、認真、深入地去思考、去探討,才能使自己的分析能力得到鍛煉,才能使自己所接觸到理論、新理念得到內化,也只有這樣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構建校本教研模式的步驟
08年的3月份開始,用12個月的時間組織教師分析教材,并發動教師到各教育網站上搜索本冊教案作為參考。同年級的課任教師對教案進行整理,并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實施。
在課題實施的一年時間里,以教帶研開展我校的教研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同課異構”實踐,舉辦家長開放日,推行家常課、推門課等活動。將教師教育過程的實錄作為案例進行分析。在教研活動中形成中心發言制:即確定研討的專題,由1-2名教師重點準備并且主講。教研組先后確定了一系列專題,教師們輪流準備著不同的專題,通過查找資料、學習內化,闡述新觀點、新理念,與大家共同交流與探討,達到了拋磚引玉、資源共享、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邀請專家舉辦科研系列講座;教師們帶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專家引導、集體討論、共想對策,把問題化為全新的方案帶回課堂實踐的培訓方法。通過專家的引領和共同的探討,提高自我診斷的能力,由此更新自己的觀點,形成新的教育思路。
把教師送出去,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形式的骨干班,學習先進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校內組織教師觀看“農遠工程”的錄像;開展校內的“青藍工程”老年教師和青年教師結對,互幫互學;抓住和蕭山勁松小學結對的契機豐富校本教研的內容和形式。
鼓勵教師承擔實驗課題。我們做法是:骨干教師每人牽頭承擔一項市縣課題的研究;一般教師均要參加課題組,承擔一項課題研究任務,實現了每位教師都從事教學實驗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師走教學上教研道路。
六、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至6月)
(1)搜集資料,擬定課題研究的提綱,并組織力量進行論證。
(2)撰寫課題研究的總體方案,擬定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健全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組內分工,明確各自職責。
2、實施階段(20xx年6月至20xx年6月)
(1)理論學習。課題組教師全面收集、查閱有關理論和相關資料。
(2)實踐研究。結合校本教研的開展,提出策略,提高實效,撰寫專題論文。
3、總結階段(20xx年7月至10月)
(1)完成研究資料的整理,寫出研究報告。
(2)研究成果的及時推廣,鞏固成果,并做好后續工作。
七、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1、我校有著濃厚的教科研氛圍,學校有著健全的教科研考核機制。每位教師都能主動地投入到校本研訓當中。我校先后被評為省示范性學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市教科研實驗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2、課題組成員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組長吳植松老師是小學高級教師,負責過多項縣級課題的研究。組員潘友生、黃英華、柴振華都是學校的的骨干教師,主持過多項市縣課題的研究。
八、課題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吳植松全面負責,設計方案撰寫報告組員:潘友生具體操作,資料收集黃英華具體操作,資料收集柴振華具體操作,資料收集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17
一、指導思想:
貫徹素質教育要求,促進教育目標均衡發展;加強初三畢業班語文學科的教學教研,積極推動初中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扎實開展學科教研,發揮語文學科的'帶動作用,促進學校教學工作上臺階、上水平。
二、活動目的:
1、研討初三畢業班語文教學,明確總復習的方向和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2、傳遞中考信息,研究中考命題方向,提高初中語文復習的針對性。
三、活動形式:
專題培訓
四、主講教師:
李增偉
五、活動時間:
第十五周星期二下午第二節課
六、活動地點:
學校會議室
七、活動步驟:
1、由李增偉老師專題發言,題為《內江市2012級畢業班語文中考復習》,傳遞中考信息。
2、由陳春橋、羅敦發老師結合班級實際談談如何抓住有限的時間進行有效的復習,以及復習中的困惑。
3、其余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對中考復習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校本教研實施方案08-30
小學校本教研實施方案 -方案04-27
小學2022校本教研實施方案(通用6篇)04-22
小學英語校本教研總結01-28
小學校本教研總結12-01
校本教研計劃04-07
小學校本教研活動總結03-29
小學語文校本教研計劃(精選21篇)08-26
小學數學校本教研計劃通用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