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通用11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你知道什么樣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1
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對農村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設的工作意見,切實加強我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管理,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水平,增強學生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能力,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品質。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目標及任務:
1、“以育人為主、創收為輔”,從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勞動技能,增加學校經濟收入,改善辦學條件、服務教育教學。
2、通過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設,達到教育目的、改善辦學條件、補充教育經費。
3、基地收入中劃撥一部分資金資助貧困學生。
二、活動領導機構:
為保證基地建設有序高效的運行。學校建立了以一把手為組長,班子人員和專業教師為成員的領導機構,具體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
三、活動實施辦法:
1、繼續提高基地建設的示范作用。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術意識教育,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提高基地生產繁育的科技含量。力爭基地在校本課程的開發上走在兄弟學校的前列。
2、繼續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經濟效益。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手工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基地的育人作用。
3、不斷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并對基礎設施的布局做出合理的.調整,使基地的建設上檔次,規范化。
4、選擇好主攻方向,確定學校勞動基地的實際任務和工作內容,仔細安排。
5、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實踐活動教學計劃和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勞動實踐場所參加活動,不得隨意增減勞動實踐時間(每學期人均參加勞動實踐次數不少于6次,每次為3-4小時),要對學生的勞動出勤、勞動紀律、勞動態度、勞動安全和勞動技能等情況進行考察和評估。
6、加強安全教育,落實各項安全措施,確保學生安全萬無一失。
四、勞動基地收入分配制度
列支項目:資助貧困學生、為班級圖書角購買書籍、獎勵優秀學生、開展班級活動、班級教室部置等。
五、活動考評獎勵方案
年初安排把此項工作列入學校考評范圍,年終進行評比獎勵、加分。
1. 要對學生的勞動出勤、勞動紀律、勞動態度、勞動安全和勞動技能等情況進行考察和評估。
2.每學期結束,小組召開勞動實踐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經民主協商,投票的方式選出一個“優秀勞動班級“和六名班級“勞動小能手”,經小組討論通過后,在校總結大會上予以相應獎勵。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2
根據上級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我校制定“以基地為載體,體驗育人,創建特色學校”的辦學思想,把學科教學活動向基地延伸,合理利用基地資源開發校本課程,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辟新的課堂。
一、學校組建勞動實踐基地領導小組。
組長:龍家雪,副組長:廖赤軍、張世民,成員:學校行政人員和各班班主任。就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的建設作了整體規劃,提出并實施了以“基地為載體,體驗育人,創建特色學校’的工作思路。
二、勞動實踐基地的實踐項目。
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現有1.2畝。學校分配后,由15個班級劃片經營,責任落實到班主任,班主任規劃每期學生勞動實踐的內容和時間。
三、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的主要做法。
1、加強領導,統一認識,全面規劃。學校素質教育雖已全面實施,但學生的勞動教育易被忽視。部分領導和師生還是停留在應試教育上,基于這種現實,學校高度重視,統一思想,確定把勞動實踐基地的建設作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一個課程加以重視,并制訂長遠規劃和短期目標。
2、整合資源,規范管理,增強效益。在基地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中,爭取到了各方面支持,對土地資源和技術人才資源有效整合,科學管理,提高綜合開發力。
3、勞動實踐基地成鮮活的教材。每學期各班組織學生給基地播種、除草,施肥、等。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品味勞動成果的喜悅。語文課讓學生到基地觀察、了解大自然;數學課讓學生去丈量,去體驗;科學課讓學生去識別植物,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各班主題班隊活動根據選擇內容由課堂移植到了勞動實踐基地。如可開展 “勞動最光榮”“我們周圍的環境調查”、“野炊”等主題活動,讓基地成為學生的樂園。
四、勞動實踐基地教育的目標
1、根據學校實際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根據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要求,制定各年級教學計劃。 分階段目標要求如下:
(1)、一、二年級幫助學生認識校園環境、認識大自然,懂得保持環境衛生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認識自我,做生活的小能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會與人相處,養成理解、關心、幫助他人的良好品質。
認識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三、四年級通過了解、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群,教育學生關心社會,奉獻愛心。
增強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
了解各行各業的工作情況,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通過對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3)、五、六年級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評價他人,學會合理安排閑暇時間。
滲透環保意識,知道環保應從自己身邊做起,讓學生關注地球,關注宇宙。
繼續研究生活中的小科技問題,了解它們的基本原理,并進行小發明、小創造,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
2、勞動實踐基地促進學校教科研的工作
五、勞動實踐基地活動的安排:
1、 尊重學生的意愿,合理規劃菜地
班級組織向全班學生征集菜地的種植方案,希望全體學生能參與其中,并對所提的方案進行討論,確定種植的品種。
其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生的意愿,劃分菜地并給菜地命名,讓學生給本班的菜地取一個具有特色的名字。
再次,我們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組織他們平整菜地。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我們應先是加強勞動教育,接著又展開班級勞動競賽,同時在勞動中還可開展高年級對低年級的`互助活動。如果準備充分,學生的勞動積極性可被大大的調動起來,菜地被學生平整好后,既培養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協作意識,又為該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制定種植計劃
種植計劃的科學與否是該綜合實踐活動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制定科學的種植計劃,對于教師來說,雖然比由學生制定要省時省力得多,但如此則學生獲得的東西顯然要少許多。因此,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理應不怕麻煩,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制定種植計劃。當然,由于生活經驗的不夠豐富,學生對于制定種植計劃還是有一些困難的。所以,我們安排指導教師對各班學生的實施情況進行指導。
3、 實施種植計劃
計劃的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得以成功的又一重要環節,當學生自主地去實施由他們自己制定的種植計劃時,無論該活動成功與否,都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鑒于此,我們應將實施種植計劃的權利還給學生。
(1)、 引導學生作好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的好壞與否直接關系到種植計劃實施的成效,因此我們引導學生作好種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下底肥、選種、播種和育苗。
(2)、引導學生種植
學生們可向指導師學習或上網查資料等方法,并結合學校菜地的具體實際,創造性地采用一些方法。
(3)、引導學生管理菜地
管理菜地,對于小學生來說,比前面的工作更具有挑戰性,因為這是一項費時費力地活,對意志力等情商方面的素質有極高的要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辯證統一體,挑戰性越大,意味著對學生的教育意義也越大。
4、以學生為中心,拓展菜地的教育影響空間
作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基地,菜地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外殼,而盡可能擴大其中的教育影響才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核。故此,為了達到核心目的,我們在活動中必須做到拓展菜地的教育影響空間。
首先,在蔬菜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應不斷地尋找活動的教育影響空間。一是利用學生對蔬菜生長過程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二是利用各種蔬菜的不同生長狀態和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和概括能力;三是結合觀察日記和觀察紀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四是借助蔬菜成長中的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及解決,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已有資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借助蔬菜生長過程中同學之間的各種協作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六是結合學生自主管理菜地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其次,在蔬菜收獲的處理中,我們也力求拓展活動的教育影響空間。豐收時,我們引導學生采用以下方式對收獲進行處理:一是組織全校學生觀賞豐收美景,讓他們體會勞動的美;二是組織全校蔬菜營養大比拼,各班介紹自己所種植的蔬菜對于我們身體的營養價值,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認識蔬菜的使用價值,既培養了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又有助于改善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挑食弊病;三是鼓勵學生自主地將部分蔬菜拿到市場上出售,讓他們體驗蔬菜從采集、叫賣、出售、結帳等一系列過程,從而使他們明白賺錢的困難和動腦賺錢的重要性;四是引導學生把部分蔬菜贈送給需要感謝和需要幫助的人,人們接受蔬菜時燦爛的笑容、感動的語言,對于這些孩子來說,其教育影響是老師在課堂中講解多少回都難以達到的,因為這是他們的親身體驗。
學校以基地為依托,一方面讓基地具有的優勢融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另一方面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的發現者、探究者和運用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大大地激發。這種做法也開闊了教師的視野,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師們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校本教研也因此而增添了許多鮮活的內容。教師的研討不僅僅局限于辦公室、教室,課間十分鐘、田間地頭,到處都留下教師們學習、交流、討論的身影。教師在利用基地開發課程資源這個大課堂中,也努力地向實踐型和研究型教師邁進。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3
為切實加強我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水平,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總結的意識,增強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勞動基地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勞動技能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讓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增強它們的農業科普知識,提高學生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能力。
二、勞動實踐基地建設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目標任務
1、通過一系列的種植實踐活動,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農業生產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2、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進行種植實踐,增強他們的農業科普知識,通過寫觀察日記和科普小論文,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
3、通過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如英語小組會話,美術小組寫生等,使學生體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加強,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己校園的情感。
4、教師通過親身參與,真正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各科的教學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5、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6、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會服務水平。
7、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使基地美觀、實用。
8、從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勞動技能。
四、勞動基地建設面積
學校擬將校內規劃綠化面積分片劃撥給各班自主經營管理。(先期試驗啟動為現七年級各班,地點暫定住宿樓靠圍墻的綠地,待實驗總結成功后將向全校各班級推廣)以種植各季蔬菜、瓜果等作物為主,以種植代綠化,使之成為學校的又一亮點。小學一至三年級可以探索小手工制作產品的經營活動。
五、管理和任務
蔬菜基地按年級劃分,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活動,每學期進行“動一動比一比”活動。
種賞收品為勞動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工作主線,以“品”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品“種”的辛苦,品“賞”的樂趣,品“收”的喜悅。
1、蔬菜種子和秧苗由學校各班自籌資金購買,班主任組織學生負責種植。成品由各班自主出售。收益歸各班用作班費。
2、德育處將對各班的實踐基地命名為“xx班少先隊勞動實踐基地管理”或“xx班團支部勞動實踐基地管理”。
3、勞動技術老師和其他指導教師深入勞動基地,與學生一起種植、一起管理,組織學生寫觀察日記,撰寫科普小論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并評出“種植小能手”。
4、學校擬每學期進行一次以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為內容的作文比賽。
5、各班在組織勞動實踐過程中,要確保學生遵守勞動紀律,確保學生安全,確保公共財產安全,確保基地周圍衛生整潔。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4
為了著力提升我公司科技創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切實增強酉陽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良種培育和生產技術水平,鞏固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依靠科技助推青花椒種植產業化建設,促進酉陽縣域經濟進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黨的十八大和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三次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強基礎、提能力、促發展、惠民生”的總體要求,提高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核心,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根本目的,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著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產業,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設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下簡稱標準化基地),引導科技要素和現代生產經營要素向農村一線集聚,為我區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功能定位
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圍繞特色農作物、林業、畜禽、水產開展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優良新品種的選育繁育技術研究,建立新品種中試與示范基地,為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突出新品種、新組合的應用,配套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的集成標準化示范,促進農業產業生產技術的升級。
(三)總體目標
“十二五”期間,重點圍繞糧食、甘蔗、桑蠶、木薯、香蕉、柑橘、葡萄、油茶、羅非魚、奶水牛等農業產業,建立30家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和50個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增強科技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為實現“富民強桂”新跨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農業良種培育中心:扶持一批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農業企業,建設良種培育中心,加大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力度,攻克一批產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和推廣一批優良新品種。 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建設一批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示范帶動性強的種、養以及加工標準化基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加快區域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導向相結合。要加強在政府引導推動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建設的協調和管理作用,營造良好的政策扶持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合理配置科技資源,形成合力。
(二)堅持統籌規劃與突出重點相結合。既要根據產業的特點和科技需求進行統籌設計,統一規劃,分期、分批組織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的建設,也要根據不同區域、不同產業發展的特點,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集中力量,加快建設。
(三)堅持發展產業與富民惠民相結合。既要立足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著力解決發展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生態現代農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也要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力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三、重點任務
(一)強化農業新品種的自主創新,圍繞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重大問題,重點開展種質資源的收集、保護、鑒定和創新利用,開展優良新品種選育,突破一批新品種選育技術,引進和培育一批新品種,創建新品種中試與區域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種、新組合推廣和產業化應用,促進特色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
(二)提升特色產業技術升級,以高標準規劃、高技術含量、規模化建設的要求,開展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三)建設科技人才隊伍,著力培養創新人才。根據農業產業發展、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建設需要,引進、培養、聚集一批農業科技高級人才,開展面向農戶的先進實用技術培訓,為技術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供人才支撐和保證。
(四)強化產學研合作。依托骨干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突破產業技術為目標,加強產學研的密切合作,推動科技、經濟的緊密結合。
四、遴選要求
(一)良種培育中心的基本條件
1、在廣西境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科研單位、高校、科技型企業,有穩定的科研創新團隊。
2、具有與良種研發相適應的技術儲備、種質資源、育種材料、科研人才力量、科研儀器設備、品種培育、良種繁育中試示范基地等基礎和優勢。
3、近五年來具有較好的科研業績,技術研究成果居區內先進水平。
4、制定有發展規劃,建設方案可行,功能設計合理,目標明確,符合產業發展需求。
5、具有健全的組織管理機構,工作職責明確,工作制度完善。
6、政策、資金等配套措施保障有力。
(二)農業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的基本條件
1、基地管理主體明確。必須是經工商部門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專業合作社或專業協會。
2、具有固定的生產場所,或土地租賃時限在5年以上,有一定的種養、加工產業化規模,產品科技含量較高,輻射帶動面廣。
3、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環境,產地環境條件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相關產地環境標準。
4、基地必須有生產標準或技術規范,并配備有技術人員。
5、基地實行科學管理,建有農業投入品購進、使用、保管登記制度和生產管理檔案。
6、基地產業技術水平較高,技術吸收轉化能力強,技術培訓、技術服務與推廣體系完善,對周邊地區有較強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五、組織管理
(一)自治區科技廳負責組織申報、評審、認定、中期檢查、考核等工作,指導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建設,給予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技術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并對通過認定的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統一掛牌命名。
(二)有關部門組織良種繁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的申報、遴選和實施,落實相關政策和科技資源集成配套措施,指導和監督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的運行。
(三)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一經批準,承擔單位應及時落實相關任務,采用靈活多樣的機制開展創建工作。
(四)申報程序。由符合條件的單位提出申請,經上級科技行政主管部門或自治區有關業務主管部門審核后上報自治區科技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科技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組織,明確分工,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及考核制度,加強過程管理和監督,保證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建設的順利實施。
(二)建立扶持機制。各級科技管理部門要保障配套資金落實。自治區要整合科技攻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等科技資源,在項目、資金和人才安排上給予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支持。
(三)強化監督管理。實行動態管理,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建設由自治區科技廳組織專家進行認定,合格者由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認定并授予“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科技示范基地”,正式掛牌。掛牌三年后進行復評,優秀者將繼續給予支持,不合格者取消資格。
(四)營造良好環境。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重視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基地建設工作,推廣先進工作經驗和模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對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進行表彰,加強宣傳,積極為農業良種培育中心和標準化基地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5
校外教學實踐基地是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形式。我院十分重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目前已掛牌成立了長沙市43中、長沙市博物館、任弼時紀念館三個實踐教學基地,為有效開展實踐基地的教學活動,我部將與院團委合作制定如下的實施方案:
一、校外實踐基地教學目標:
通過對實踐教學基地活動的參與,激發同學的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鍛煉同學們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及溝通能力。
二、教學基地實踐教學的組織實施:
1、前往實踐基地參與實踐的學生組成:根據課程教學班級的建制,按照2%左右的比例選拔優秀學生組成教學基地實踐成員,約100人(不滿70人的班級可選拔1名,70人以上的班級可選拔2名)。成員選拔通過競選方式產生。由每個思政課教學班級的任課老師予以組織選拔,應在每學期的第8周前上交人員名單。
2、指導老師:思政課教師4名,同時可邀請院團委、學生處教師各一名參與。負責提前做好與實踐基地的聯系和溝通;負責學生的組織協調、安全保障;與院辦協調車輛的使用;適時對學生予以啟發引導。
3、實踐教學的時間安排:每個學期的8-14周選取一個周末,上午9點出發,中午12點前返回。 (如去距離較遠的任弼時紀念館可安排一天時間,學生午餐自帶)。
4、實踐教學形式及內容:
前往實踐基地的同學通過觀察、采訪、調查、照片或聽取報告等形式獲得第一手資料,其他同學通過聽取匯報材料了解實踐基地教學的具體內容 。這樣通過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讓其他同學參與到了該項實踐教學中去。
5、開展此項實踐教學活動所產生的車輛、餐費等費用在思政課專項經費中支出。
三、基地實踐教學的`考核評價:
1、成績計算:該項實踐教學活動將占該課程總分值的5%(課內實踐及必選課外實踐各占5%)。
2、上交一份心得體會和一份匯報材料。
(1)心得體會的格式要求:心得體會統一要求word格式,用A4紙書寫,字跡清楚,要求字數不少于1000字,于參觀實踐教學基地后2周內上交任課老師。此項占這次實踐活動的50%。
(2)匯報材料格式要求要求:參與返校后2周內根據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制作向全班匯報的材料(必須是PPT),并向班級同學匯報。匯報材料要求自主完成,內容詳實,條理分明,ppt 不少于15張。并將匯報材料交給指導老師。
此項占這次實踐活動的50%。
3、教師對心得體會和匯報材料的成績評定:
(1)心得體會的評定標準
①優秀:(90-100) 內容詳實清楚 ,觀點明確,語言流暢,能非常深刻的體現出該次校外實踐的收獲。
②良好:(80-90分)內容詳實清楚 ,觀點明確,能較深刻的體現出該次校外實踐的收獲。
③中等:(60-80分)內容基本詳實 ,觀點基本明確,基本能體現出該次校外實踐的收獲。
④不及格:(0-60分)內容不夠完整 ,觀點不夠明確,不能體現出該次校外實踐的收獲。
(2)匯報材料(PPT)的評定標準
①優秀:(90-100) 匯報材料內容詳實清楚,圖文并茂,能非常完整的體現出在實踐基地實踐的全過程。
②良好:(80-90分) 匯報材料內容基本清楚,圖文結合較好,能較完整的體現在實踐基地實踐的全過程。
③中等:(60-80分)匯報材料內容基本清楚,能基本體現在實踐基地實踐的全過程。
④不及格:(0-60分)匯報材料內容不夠清楚, 基本不能較完整的體現在實踐基地實踐的全過程。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6
為切實加強我校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實踐水平,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發現,善于總結的意識,增強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結合我校實際,特制訂勞動基地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勞動實踐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勞動技能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讓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總結,增強它們的農業科普知識,提高學生動腦和動手相結合的能力。
二、勞動實踐基地建設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目標任務
1、通過一系列的種植實踐活動,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觀察周圍的事物和農業生產過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2、學生通過觀察發現,進行種植實踐,增強他們的農業科普知識,通過寫觀察日記和科普小論文,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寫作水平。
3、通過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如英語小組會話,美術小組寫生等,使學生體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加強,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自己校園的情感。
4、教師通過親身參與,真正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各科的教學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5、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
6、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會服務水平。
7、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使基地美觀、實用。
8、從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提高勞動技能。
四、勞動基地建設面積
學校擬將校內規劃綠化面積分片劃撥給各班自主經營管理。(先期試驗啟動為現七年級各班,地點暫定住宿樓靠圍墻的綠地,待實驗總結成功后將向全校各班級推廣)以種植各季蔬菜、瓜果等作物為主,以種植代綠化,使之成為學校的又一亮點。小學一至三年級可以探索小手工制作產品的經營活動。
五、管理和任務
蔬菜基地按年級劃分,在年級組長的帶領下,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本班學生進行勞動實踐活動,每學期進行“動一動比一比”活動。
種賞收品為勞動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工作主線,以“品”貫穿整個建設過程,品“種”的辛苦,品“賞”的樂趣,品“收”的喜悅。
1、蔬菜種子和秧苗由學校各班自籌資金購買,班主任組織學生負責種植。成品由各班自主出售。收益歸各班用作班費。
2、德育處將對各班的實踐基地命名為“xx班少先隊勞動實踐基地管理”或“xx班團支部勞動實踐基地管理”。
3、勞動技術老師和其他指導教師深入勞動基地,與學生一起種植、一起管理,組織學生寫觀察日記,撰寫科普小論文等,其作品可不定期展出,并評出“種植小能手”。
4、學校擬每學期進行一次以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綜合實踐課為內容的作文比賽。
5、各班在組織勞動實踐過程中,要確保學生遵守勞動紀律,確保學生安全,確保公共財產安全,確保基地周圍衛生整潔。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7
勞動技術教育課是普通中學的一門必修課,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產技術知識和勞動技能,既能動腦又能動手,為畢業后的升學和就業打下一定的基礎。但是如何上好勞技課,使勞技課堂教學能緊跟時展需要呢?我通過這些年的勞技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告訴我們――創新是上好勞技課的關鍵之一。
一、認真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第一,備課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和設計,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備課時,首先要認真學習教學大綱,深入鉆研教材。其次,在備課中要根據教學內容,查找資料,弄清教材中基礎知識要點,把握知識的重點和操作難點,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校的實際條件確定教學方法、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程序。再次,準備好教學器材,即教師上課用于演示的實物和學生操作訓練用的材料、場地,包括教師上課用的直觀教具、掛圖、物品及電教設備等,這是勞技備課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準備好材料后,教師要反復練習操作,熟悉掌握操作技巧,這也是備課的重點。因為,操作是培養學生勞動觀點,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過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備課一定要備好演示操作,熟練掌握操作要領、步驟和方法。只有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演示自如、準確、規范。
第二,要認真寫教案。教案形式風格多樣,無一定格局,但一定要考慮實用性。教案重點應放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這是區別其他學科教案的關鍵所在。教案首先要寫清教學步驟,教學步驟中還要寫清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運用的教具,教師演示的步驟,學生實踐操作的器材,場地及操作方法和訓練步驟。同時,還要寫清教師演示和學生操作實踐的原則、規則、注意事項和操作安全措施,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現象、排除方法以及采取的相應措施。
二、創新是課堂教學的源泉
以往我們在勞技課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按教學大綱要求去完成教學任務,向來勞技就是“小學科”,不參加考試,沒有升學壓力,只要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就行了。可是現在不行,隨著社會發展,學生對知識的渴望越來越強烈,用老的教學方法已滿足不了新形勢下的學生求知欲望。怎么辦?我們作為教師不能坐以待斃,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更新教學理念。要找到一個突破口,讓勞技教學換成一個新面孔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對勞技課產生興趣,喜歡上勞技課,樂于學習勞技課堂上所講的知識內容。于是我就著手在勞技教學中穿插一些新的知識點和內容,這樣一下把學生的目光全吸引到黑板上來了。學生對勞技課感興趣了,喜歡學了。同時課堂紀律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課堂上再也沒有人做小動作了,沒有人講話了,而是一個個專心聽講,聚精會神地學習。
三、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創新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開展,使我們教師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創新勞技課堂教學方式,勞技課才有發展。于是我們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大膽實驗操作,這下可好了,學生對勞技課更加有信心了。因為他們的想法可以在勞技課堂上展示出來,得到師生的認可;同時學生又獲得了成就感。特別是在20xx年期間,我校五名學生參加市級勞技課基本功制作比賽,一人獲市級“二等獎”,三人獲得市級“三等獎”,消息一傳開,學生更加認識到在勞技課堂上,只要有創新就會有成果,只要努力就有回報。學生在學校創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可以說,現在幾乎天天能收到學生所創作的作品:有的是廢物利用的,有的是自主創新的,有的是發明創造的。學生個個肯學,人人肯干。
四、以創新的姿態做好基地建設
隨著我校勞動技術教育創新的不斷推進,我們在前面創新出來一套勞技教學的基礎上,更加地發揚光大,擴大到我們學校的園藝基地上來。我們把校園中的“學生勞技實踐基地”交由學生自己策劃、設計、布局、管理。三畝地的實踐基地,我們讓學生自主創新、自主設計、自主布局、自主管理。培育什么、栽什么、種什么,都交由學生來進行,教師只是起著引導、指導、督導的作用。通過讓學生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實踐基地,所收到的效果將是最佳的。這樣學生確實從學習中得到實實在在的東西,真正掌握到一門技術,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自我個性,使他們懂得:他們就是學校的主人,他們說了算。同時更讓他們有信心做好事,將來做大事。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8
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展學生視野,了解家鄉的種植產業,領略家鄉與眾不同的現代特色農業,感受家鄉的秀美景色,感受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感悟勞動光榮的美好情操,接受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社會實踐體驗,經學校研究決定開展本次小學生勞動實踐活動。
一、活動目的
1.讓小學生們親近社會、學習知識、開闊眼界;
2.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
3.提高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體驗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二、活動時間:
20xx年xx月xx日下午1:00
三、活動地點:
神木王家畔蔬菜大棚勞動實踐基地
四、活動主題:
體驗勞動收獲快樂
五、參加人員:
四、五年級每班3名學生(勞動委員未參加過勞動實踐活動的學生),活動結束后每人寫一篇體驗勞動的文章。
四、五年級(或配班教師)各1人,四年級:xxx五年級:xxx負責本年級紀律安全,有課的請提前調課。
六、出行方式:
學校租車到達,步行參觀后參加勞動實踐。
七、領導小組:
組長:(總指揮)
副組長:
組員:
安全:
撰稿:
照相、公眾號編輯:
八、安全負責人:
班主任及保衛處
九、活動過程:
1.星期三下午1:00在操場集合,集中學生宣布活動主題,說明目的、意義;
2.強調要注意的.事項:
(1)首先要注意安全(自身安全、進入基地大棚內的安全),進入棚內不可亂動基地的水電設施等;
(2)進入大棚不可亂跑亂竄,要服從領隊的統一安排,按活動路線參觀,不可擅自行動;
(3)參觀時,不可隨意拿取或破壞室內設施設備;
(4)進入種植區避免踩踏,更不可私自采摘;
(5)在向種植員詢問農業知識時要做到嚴肅認真,有禮貌;
3.活動結束要求每人完成一篇實踐記錄表。
十、活動路線
三小乘車出發----大棚實踐基地----參觀各類種植物大棚(聽隨工作人員安排)---勞動實踐---合影留念返回學校
十一、活動要求
1.各帶隊老師認真做好學生的參觀路線及內容安排,讓學生學有收獲,保證學生在學習、活動時的絕對安全。
2.要求學生須遵守紀律,服從學校統一安排。確保社會實踐的安全和活動的順利開展,須遵守各項規章,愛護參觀地的每一株和當地財物、公共財物,要加強自我服務管理意識,培養生活自理能力,鍛煉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十二、注意事項:
1.從遵紀、禮儀、勞動光榮、實踐體驗等方面進行一次專項教育,為社會實踐做好準備。
2.安全第一,學生一律穿校服。
3.以班級為單位管理,班主任與分到各班的老師共同管理學生。班主任事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幾組,各組安排組長負責清點人數,召集本組人員,遇到情況及時。
4.下午1:00集合,4:00集合回校。
5.班主任手機號碼留給學生,班主任記住領隊的電話,遇到情況及時反映。教育學生萬一走散可站在原地不動或打電話或找管理人員。各班學生跟好本班帶隊老師,不準個別行動。
6.愛護公物、文物,不大聲喧嘩。遵守基地管理制度,不亂丟瓜果殼,做文明參觀者。
7.請所有師生保管好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防止丟失和損壞。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9
一、主題活動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推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入進行,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成果,促進地方教材的進一步開發和建設,并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逐步地探索—研究———總結——反饋——整理——逐步調整教學活動環節完善教學活動過程,最終使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落到實處。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對我們這些農村一線教師來說,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首先要明白教師既不能教“綜合實踐活動”,也不能放任學生,而應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活動。只有通過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才能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點,增近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二、主題活動內容:
當前,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在新時期嶄新的任務面前,21世紀需要大批高素質的人才和職業技能的優秀人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大改革。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學校一項開發研究的一門校本課程,在學校素質教育中占椐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科學家、生物學家們認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過去從手的延伸到腦的擴張,今天人們用腦用雙手創造了原始社會無法比的成就。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對于農村孩子來說,從小培養他們熱愛勞動,科學種植,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提高他們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對提高小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的作用是其他學科、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具有實踐性。從心理、生理的發展規律來看,具有獨特的創造意識。因為通過學習基礎知識,認識自然并進一步改造自然。
學生從小能在自己不斷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懂得科學種地給人們到來的益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
三、主要活動內容:
教師組織學生在校園內的花池和試驗田里種花、種草、種菜、種樹等。在不同的時間及時對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
四、活動年級:三至六年級
五、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當農民也要做一個有頭腦,懂科學會種地,種好地的農民。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小參加勞動實踐,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
3、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種植各種植物,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
4、使學生懂得科學種田能給農民帶來很多好處,提高生活質量。
5、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提高科學種地的意識。
6、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7、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做好不同季節植物生長過程的記錄。
8、在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科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并利用科學知識科學地指導種田。
六、活動重點:
通過勞動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逐步了解植物生長的特點;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懂得科學種田能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七、活動難點:
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八、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照相機,學生準備鐵鍬、釘耙、鋤頭、鏟子、各種植物的種子、須根花、草、記錄本等。(記錄本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
2、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使學生積極參加勞動實踐,做好筆記了解植物不同季節的生長、發育過程。
九、活動時間安排:
每星期四下午綜合實踐活動課,記錄的時間要求可以采取不定時記錄。因為,植物生長的環境(地方)不同,生長的速度也不同,還受施肥、澆水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十、活動用具和場地安排:
活動用具包括照相機進行拍照,電腦進行收集相關數據,長皮尺和鋼卷尺在學校進行實地測量,筆記本進行真實數據的記錄和計算等。
場地安排:學校前院空閑地。
十一、活動的不同階段:
1、準備階段;
2、實施階段;
3、總結與交流階段;
4、展示學生記錄的植物生長過程和學生的勞動成果階段。
十二、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不同階段:
(一)準備階段:
1、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學校為了使同學們從小懂得科學種植,給同學們提供一片實驗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種上自己喜歡的蔬菜。既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參加了勞動實踐活動,在勞動中掌握科學種植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又能美化學校的環境。
2、通過課前動員激發學生的種植興趣。
(二)實施階段:
1、教師帶領學生平地,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自己喜歡植物的種子和實驗地。
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選負責的組長。
(1)按組分配任務。第一組,種油茉菜;第二組,種蕓豆;第三組,種韭菜、蔥;(植物的生長過程記錄要詳細、全面)。
(2)安排小組人員開始觀察、記錄、并在不同的階段拔草、澆水、施肥各負其責;
(3)教師對學生要進行不定期觀察記錄的檢查和指導。
(4)讓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過程中不斷的總結與交流科學種植的小竅門。
(5)教師要為學生及時提供農用肥料、澆水用的工具等,為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提供及時的服務。請學生及時匯報自己負責種的油茉菜、蕓豆、韭菜、蔥等的長勢情況,對植物進行了哪些方面的護理工作。如,除草、澆水、施肥等。
十三、具體的指導內容: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為學生提供科學種植的書面材料進行講解,并在實踐中進行科學的指導。
2、電腦查找科學種植技術的方法,要與北方地區氣候差異區別對待,多請老農進行指導,正確處理種植方面出現的有關問題。
十四、選擇實踐方式:
教師指導,父母點拔與學生動手實踐相結合。
十五、確定成果展示:
到了秋天教師請學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小檔案一起展示給大家,讓大家和我們一起感受豐收的歡樂,感受到自己勞動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
十六、具體內容的指導:
1、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學生選擇種植的植物。
2、對學生的觀察記錄進行跟蹤指導。
3、請學生把自己小組的小檔案與其他小組記錄的`小檔案經常拿出來相互進行交流,豐富自己的種植經驗。
4、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讓學生把自己種的植物種子收集起來,為明年的再次下種做好充分的準備。
十七、活動組織后記: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這門校本開發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活實踐性。既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開展各項活動,這也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綜合實踐活動為每個學生個性發展創造了空間。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參與探究提供了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親自體驗,進行勞動、學習、積累豐富的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的聯系的整體認識和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闊了廣闊的空間。
十八、計劃合理,目的明確。
教師要合理安排學生勞動實踐的時間。通過學生動手參加勞動實踐,使學生學會科學種植,動手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培養他們從小積累種植經驗,提高種植水平,養成科學種植的習慣,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
十九、勞動項目開發價值:
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從小參加勞動實踐,掌握勞動技能和科學的種植方法,做個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小農民;懂得科學種田能給人們帶來很多好處,提高生活質量;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勞動,提高科學種地的意識;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東西更有意義和價值,懂得勞動最光榮。
二十、設計意圖。
通過學校組織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懂得學會種田,科學種田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從小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提高科學種地的意識。
二十一、活動設計計劃:
1、在活動開展之前要對學生進行課前動員,激發勞動興趣。
2、明確勞動的目標和任務。
3、規定三至六年級的綜合活動時間。
4、選好組長,分好工。請各小組人員積極配合小組長及時對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記錄。
5、準備好勞動工具,對除草、施肥、澆水時間一定要根據需要及時進行。
6、及時采集植物的種子,進行收集和管理。
7、請種植小組間進行種植經驗交流,向老師匯報詳細的記錄。(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比一比,看看哪組的記錄最完整詳細,激發學生之間的互評,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接納別人較好的方法)
8、展示豐收的成果,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十二、活動總結報告:
(一)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之前,我帶領學生參觀學生家的農業大棚、果園、蔬菜地、花棚、小康建筑房屋等。讓學生了解近年來農村發生的重大變化,科學種田帶給農民帶來可觀的收益,讓農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日子;實踐活動過程中,讓學生進一步親近自然,與大自然接觸,與大地接觸,種植各種植物,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和特點。掌握科學種地的技能。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學生進一步知道我們國家是個農業大國,當農民也要做一個有頭腦,懂科學,會種地,種好地的農民;學生從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了父母勞動的辛苦,勞動帶給自己的樂趣;收獲帶給大家的喜悅。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油茉菜、韭菜、蕓豆、蔥等蔬菜的種植,通過觀察這些蔬菜的生長過程,進行及時的記錄,對何時澆水、除草、施肥都做了嚴格的規定,我們還與有經驗的農民家長建立了經常性的聯系,遇到種植方面的問題及時請教,交流經驗,彌補不足,及時調整勞動方案,結果到了收獲的季節,我們都沒有白干,看到那些收獲來的種子,我們師生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也得到了校長的表揚和校委會成員的認可。我們全體師生決心,把我們的勞動實踐活動課繼續開展下去,開創校本課程發展的新局面。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讓我們的校園更加和諧、美麗、充滿生機。
(二)教師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激發了學生的勞動實踐興趣和積極性,我們為學生提供了種植活動的場所,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種植的技術,讓學生在播種、施肥、除草、捉蟲、澆水等活動中,掌握了基本的勞動技能和方法,獲得廣泛的種植經驗,使學生在解決種植問題的過程中,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十三、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設計
(一)明確工作
1、安排各小組人員,負責各項活動的開展。
2、各小組及時向老師匯報,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1)、及時觀察記錄植物生長的過程與特點;
(2)、各組給植物施肥、拔草、澆水時的人員安排。
(3)、互相交流種植技術。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二)提出方案
1、各小組把記錄的小檔案拿出來展示。
2、各組派代表介紹小檔案的有關內容,其他組成員可進行補充說明。
3、集體評價最佳小檔案的記錄。
4、各組總結科學種植活動中的最佳參與個人和小組。
5、對于評選出來的優秀小組和先進個人頒發獎狀。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10
一、有效滲入課堂教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教給學生動手動腦,讓學生在“做”中學創新的最直接、最可能產生效益的課程之一。它的突出特點是把認識和實踐、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緊密結合,有助于知識和能力在學生身上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因此,在組織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時,無論是勞動觀點的樹立、勞動習慣的養成、勞動技能的訓練,都要立足讓學生動手做這一特點。“動手做”不僅僅是“跟著做”、“模仿做”等簡單、機械的操作訓練,而是要在學生手腦互動的基礎上,探究“如何下手”和“怎樣動手”。
當前勞技課的一般教學模式:導入新課,講解示范,學生活動,評議總結。而其中“講解示范”環節只注重制作方法和技能的傳授,導致創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這樣的“動手”,雖然易于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但因缺乏學生積極探究的動腦過程,學生的學習往往處于被動狀態,長此以往,就會使其頭腦中產生一定的思維定勢及依賴他人、盲目從眾的心理。
我在執教五年級《杯墊》一課時,對勞技課的結構作了適當的改革。第一步,出示杯墊實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第二步,在“實物投影”下,指導學生分析杯墊的制作結構并學習解剖杯墊的方法;第三步,學生一邊解剖杯墊,一邊討論制作杯墊的方法;第四步,學生動手制作杯墊。我把作品的“結構分析”和“解剖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確,在發揮杯墊功能的前提下,每位同學都可以從材料的選取、形狀的設計等方面做出與眾不同的作品。事實證明,我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僅使80%的學生完成了杯墊的制作,所制作的杯墊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引領學生從“動手做”到“動腦做”,讓學生在“做”中了解原理,探究制作方法,發現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應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舉一反三,制作出不同樣子的作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手腦并用”。
二、合理利用校園資源
要做到讓學生手腦并用、真正動手做,還必須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有足夠的動手操作、親身實踐的空間與時間。學校為了滿足學生勞動實踐的空間,在校內開辟了占地四畝的勞動實踐基地,基地內分成三大部分:一是趣味種植區,種植內容有蔬菜、糧油作物、花卉、果樹等;二是趣味養殖區,飼養豬、羊、雞、鴨、鵝、鴿子、蚯蚓、當地的淡水魚、金魚等;三是制作活動室,活動室內配有木工、小五金、陶藝制作、縫紉等工具。這三大部分內容基本能滿足小學勞動技術教學的需要,也保證了學生勞技課有足夠的實踐活動空間。
勞技課的教學時間受課程計劃的制約,有些種植、養殖方面的教學內容僅靠每周40分鐘的一節課是很難解決的。既要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又要滿足學生充分實踐的時間,如何科學合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勞技教學值得研究的問題。我的做法是:
1.提前公布學習內容。因為種植、養殖的學習內容受到勞動技能與科學知識牽制,如果純粹讓學生不動腦的去動手做,那就失去了勞技教育的真正意義。我在教學中,把這方面的教學內容提前一周或一個月告知學生,讓學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自己去設計勞動方案,并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討論和交流在勞動活動中將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
2.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做好勞技課的課前準備工作,是提高勞技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關鍵。多年來,我總是與學生在課前一起準備與勞技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和工具,想盡一切辦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有充分動手做的時間。
3.整合《勞技》《科學》教材中的相關內容。我把勞技課中的種植和科學課中的種植內容整合起來,將實踐與探究有機地結合起來。例如《種番茄》時,課前學生在查閱資料、分組討論后,設計的勞動方案有10多種,有番茄苗臥栽的、有露天栽培的、有大棚栽培的、有盆栽的、有番茄生長中“打頂”的,有在不同花序上“疏花、疏果”的等等。每個學生都帶著“課題”去實踐操作,探求未知的.興趣十分濃厚。課余時間,孩子們到自己的“責任田”里,仔細觀察、認真記錄各種數據,主動參與番茄生長過程的管理工作。這樣的勞動實踐,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番茄的種植方法,而且還學會了如何進行番茄種植的后期管理,更讓他們品嘗到了科學探究帶來的樂趣。
三、創意拓展校外空間
課外活動是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于學生鞏固勞動技法,而且有利于學生深入研究問題。我把探究性學習滲透在勞技課外活動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確立研究課題,學習設計和實施研究方案,總結和分享研究成果。
在一次課外實踐活動中,學生孫慧在剪枝活動時發現夾竹桃是有毒的植物,提出能否利用夾竹桃的毒性制作殺蟲劑?她和同學一起,查閱了大量的資料,走訪了有關農技員和專家,設計了夾竹桃葉提取液殺蟲效果的探究方案,并利用學校星火生態園開展了一系列殺蟲實驗,證明了夾竹桃葉提取液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殺蟲劑。最后,他們的研究成果《夾竹桃葉提取液殺蟲效果的探究》在第2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一等獎。近幾年來,學生在勞技課外活動中積極實踐,主動探究,創新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木槿葉汁液洗滌效果的研究》和《綠色洗衣粉》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綠色殺蟲液》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由此可見,勞技課外活動讓學生在手腦并用的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問題意識,促進了他們創新能力的提高。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 11
一、思想宗旨
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新生活教育”理念,豐富“恪勤·日新”校訓的精神內涵,踐行“自主、合作、實踐”的德育模式,注重在實踐勞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勞動習慣,引導學生在勞動生活中發展個性,從而幫助學生創造新生活。
二、參加對象
高一年級
三、實施方案
一、承包責任田
1、以班級為單位申請承包責任田。學校按面積平均劃分好實踐基地責任田,班級成立責任小組進行承包,每班承包1塊田。
2、種植計劃。班級制定栽種計劃,并將責任小組分組情況和詳細栽種計劃于9月17日之前上報團委,審批通過后,授予田地標識牌,并分發勞動工具。建議班級每個責任小組成員數不超過10人。
3、松土播種。在9月底之前各責任小組應該根據本小組的計劃完成除草、松土、施肥、栽種。(開墾儀式時間將另行通知)
二、結對農工田
1、除草等過程管理。與農工結對后,分配到各班固定的1塊田,負責人提前與農工協調好,定期到田地中進行除草等過程管理。
2、收獲季采摘。田地的農作物到了可以收成的時候,按照農工的要求進行作物采摘。
四、權利義務
1、小組栽種方案中種子最好選擇適合本季節的`,比如:小白菜、大蒜、蘿卜、菠菜、油菜、小麥等。學校將提供蘿卜、油菜、小白菜的種子,涉及其他的種子、肥料等由班級(小組)自主購買,建議在班主任或者家長的指導下購買優良品種。從勞動基地收獲的農作物由班級支配,鼓勵學生通過義賣等方法資助社會弱勢群體或做其它有意義的事。
2、凡申請承包的小組,都必須嚴格按照小組計劃進行栽種,并做到定期維護、適時保養,建議小組自主聘請有經驗的老師進行實地指導。凡空有計劃卻不栽種者,學校將收回田地,并予以嚴肅批評。
3、承包小組必須設有小組長,同時要有清晰的組織結構,有完善的栽種計劃,要有明確的任務分配方案,要責任到人,落實到事。
五、活動評價
學校將專門成立勞動實踐基地監督領導小組,隨時監督田地栽種和過程維護情況,在期末組織勞動實踐基地活動成果評比,根據班級小組栽種計劃、過程養護情況、勞動成果情況、活動資料(文字、圖片、影像)等方面,評定學分,評出優秀勞動實踐小組并給予獎勵。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工作總結03-18
學校勞動實踐基地總結05-13
勞動教育基地建設方案(精選10篇)03-15
小學勞動基地實施方案范文(精選12篇)10-17
班級勞動教育基地實施方案(通用6篇)05-18
學生勞動實踐實施方案(通用13篇)11-02
學生勞動實踐實施方案范文(通用15篇)04-21
家風建設實施方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