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6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創新學習的形式,推進學習沙龍的活動,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汲取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
二、時間安排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采用彈性課時制,即“2+1”的模式。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每周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 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閱讀教學可開展閱讀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閱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閱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閱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可采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閱讀素材展開閱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賞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只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采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 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評價體系
1、強調課程、教學、評價的整體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止是外在于課程、教學、學習的環節,而是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融為一體的有機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一方面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成果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提供對課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實踐與教學。檔案袋的使用及每一個領域最后的反思環節無不體現出這一特征。
2、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傳統評價中,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答案,而對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卻無任何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3、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伙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記、設計說明,還可以是主題演講、口頭匯報……;再次是評價的方法和手段多樣:方法上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性描述為主;過程與結果相結合,以過程為主;主體與客體相結合,以主體為主。手段上是開展辯論會、成果展覽會、表彰先進、公布評價成果等。
4、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從尊重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熱愛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發展的觀點,正確地對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杜絕評價中經常出現的“貶損性”評價,強調評價始終在寬容、友愛、信任、尊重的氣憤中進行,多肯定、多指導,使評價更具有教育、激勵的功能。
5、關注評價的反思性
在每一次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或結束后,要經常采用發放問卷、同學辯論會、師生訪談會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在評價的基礎上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的得失,恰當規劃未來的行動。這樣評價能突破原有意義上判別的概念,而真正體現了利用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教師則用撰寫案例,在特定現象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指導策略,做到教學相長。
五、機構建設
羅村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李輝明 周夕中 劉國勇
戴留松
羅村小學綜合實踐教研組
蹲點領導:
組長:
組員:
六、具體安排
周次
主要內容
參與實施人
1
①參加市綜合實踐活動開學工作會;
②制定并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級工作計劃;
2
①教研組成員例會;
②各班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③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研討會,下發主題推薦表;
④征集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教研組成員及部分學生代表
3
①各班確定活動的主題(偶發性、即興生成活動另作安排)并著手設計;
各班任科教師
4
①安排教師外出聽課并作聽課匯報;
待定
5
①舉行題為“綜合實踐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學習沙龍活動;
②上交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6
①迎接市教研室的常規調研;
全體任科教師
7
①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8
①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三(1)班
9
①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待定
10
①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待定
11
①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12
①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五(3)班
14
①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15
①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六(4)班
16
①綜合實踐活動觀摩周;
待定
17
①各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周;
三至六年級各班
18
①課題研討活動,圍繞課題談談活動中的得失,并形成書面材料;
課題組成員
19
①上交各類案例,論文及學生活動體驗文章;
各任科教師
20
①編輯校優秀案例集,論文集,學生習作集;
21
①學期工作總結;
②各類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必修課程,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性質以及學校,老師的資源情況,對綜合實踐課進行研究,籍此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目標
(一) 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增強學生探究和創新的意識,學習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處理能力,交流處理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 具體目標:
八年級
激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掌握一定的電工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積極進取的科學精神。
三、課時安排
十六課時 (上13課時,機動2課時,評價1課時)
課程內容具體安排
第一周 對上學期的綜合課的反思,
第二周 調查統計校園內花草樹木的種類、名稱、習性、產地等
第三周 對上節課的調查結果進行交流
第四周 畫出學校的平面圖
第五周 電子、電工 認識常見的電源
第六周 安全用電常識
第七周 家庭電路與插座
第八周 白熾燈的安裝
第九周 兩地控制一盞燈
第十周 日光燈的安裝
十一周 電風扇的維修與檢修
十二周 科技制作 橡筋動力車
十三周 簡易收音機
十四周 氣墊船
十五周 風力萬花筒
十六周 考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全教會的精神,積極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的有關目標,根據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的學習力度,創新學習的形式,推進學習沙龍的活動,發揮課題的導向作用,汲取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結合本校的特色,加強學科間的整合,積極構建活動的評價體系。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力爭讓綜合實踐活動成為我校的辦學特色。
二、時間安排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采用彈性課時制,即“2+1”的模式。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每周3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 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閱讀教學可開展閱讀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閱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閱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閱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閱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可采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群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閱讀素材展開閱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賞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只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采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 開展行為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四、評價體系
1、強調課程、教學、評價的整體性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不止是外在于課程、教學、學習的環節,而是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活動融為一體的有機整體,三者是同時發生與發展的。一方面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成果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提供對課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實踐與教學。檔案袋的使用及每一個領域最后的反思環節無不體現出這一特征。
2、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傳統評價中,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答案,而對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卻無任何要求。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力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3、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采用自評、伙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記、設計說明,還可以是主題演講、口頭匯報……;再次是評價的方法和手段多樣:方法上是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性描述為主;過程與結果相結合,以過程為主;主體與客體相結合,以主體為主。手段上是開展辯論會、成果展覽會、表彰先進、公布評價成果等。
4、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從尊重學生的尊嚴、尊重學生的人格、熱愛學生的角度出發,以發展的觀點,正確地對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杜絕評價中經常出現的“貶損性”評價,強調評價始終在寬容、友愛、信任、尊重的氣憤中進行,多肯定、多指導,使評價更具有教育、激勵的功能。
5、關注評價的反思性
在每一次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或結束后,要經常采用發放問卷、同學辯論會、師生訪談會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在評價的基礎上反思自己在實踐活動的得失,恰當規劃未來的行動。這樣評價能突破原有意義上判別的概念,而真正體現了利用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教師則用撰寫案例,在特定現象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指導策略,做到教學相長。
五、機構建設
羅村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朱小平
組員:李輝明 周夕中 劉國勇
張衛華 戴留松
羅村小學綜合實踐教研組
蹲點領導:朱小平
組長:張衛華
組員:陳靜茹 朱洪明 鮑梅英 武留華 柴松青 吳永前
傅光輝 夏春梅 楊春華 章 卉 吳粉珍 馬旺平
六、具體安排
周次:1
主要內容:
①參加市綜合實踐活動開學工作會;
②制定并下發綜合實踐活動校級工作計劃;
參與實施人:張衛華
周次:2
主要內容:①教研組成員例會;
②各班制定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計劃;
③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研討會,下發主題推薦表;
④征集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參與實施人:教研組成員及部分學生代表
周次:3
主要內容:①各班確定活動的主題(偶發性、即興生成活動另作安排)并著手設計;
參與實施人:各班任科教師
周次:4
主要內容:①安排教師外出聽課并作聽課匯報;
參與實施人:待定
周次:5
主要內容:①舉行題為“綜合實踐對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學習沙龍活動;
②上交綜合實踐活動優秀案例;
參與實施人:薛金妹
周次:6
主要內容:①迎接市教研室的常規調研;
參與實施人:全體任科教師
周次:7
主要內容:①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參與實施人:朱俊毅
周次:8
主要內容:①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參與實施人:三(1)班朱俊毅
周次:9
主要內容:①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參與實施人:待定
周次:10
主要內容:①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參與實施人:待定
周次:11
主要內容:①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參與實施人:陳靜茹
周次:12
主要內容:①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參與實施人:五(3)班陳靜茹
周次:14
主要內容:①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集體備課”;
參與實施人:吳粉珍
周次:15
主要內容:①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觀摩活動;
主要實施人:六(4)班吳粉珍
周次:16
主要內容:①綜合實踐活動觀摩周;
主要實施人:待定
周次:17
主要內容:①各班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周;
主要實施人:三至六年級各班
周次:18
主要內容:①課題研討活動,圍繞課題談談活動中的得失,并形成書面材料;
主要實施人:課題組成員
周次:19
主要內容:①上交各類案例,論文及學生活動體驗文章;
主要實施人:各任科教師
周次:20
主要內容:①編輯校優秀案例集,論文集,學生習作集;
主要實施人:張衛華
周次:21
主要內容:①學期工作總結;
②各類材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主要實施人:張衛華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4
一、實驗研究目標
在三年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本學期圍繞“美化校園”主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校園綠化。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幫助學生體驗生活并學以致用,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實驗研究內容
(一)課程特征
1、通過“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情意,能力和認知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諧發展。
在校內外分別設綠化實踐基地,鼓勵學生搞各類調查活動,做到校內外緊密結合,強調語文,數學,自然,美術,勞動等學間的滲透與整合。
運用調查,研究,觀察,積累等各種方法與形式,重視知識,經驗,技能的綜合運用。
2、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調查報告,實際栽種,規劃設計等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感受和直接經驗,并養成實踐意識,形成綜合實踐能力;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發掘課程資源,讓學生進行有計劃,有成效的實踐活動。
3、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課程內容
本學期“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分為三個方面來開展:
1、專題研究:本學期開展兩次專題研究活動,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實踐在老師幫助下確定自己感興趣的有關校園綠化的研究專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進行文獻研究,到花圃內進行實地的調查和行動研究,小組合作。
2、操作實踐:
春天來臨了,調查適合野外栽種的花木,買花種在校內,外,花圃里栽種,定期養護。
2、學生小組合作,并在美術老師指導下為綠地進行花圃設計,選出一兩套較好的花圃設計圖,按圖紙進行實地花圃種植。
3、植樹節前后,組織一次植樹活動。
4、在各合作小組之間或班級之間進行盆花栽種比賽。
5、進行市場熱銷花木調查,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寫出調查報告。
(三)課程實施
1、課時:
每周二課時,安排在周四下午第一、二節。
2、課型:
⑴方案設計型——學生在學習了簡單園藝知識及美術圖案知識后,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花圃設計,校園綠化總體規劃設計等,要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自主設計和民主交流。
⑵知識普及型——鼓勵學生上網,到圖書館吸取有關知識,教師也可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學生,要注重學生對普及知識意義的自主建構和運用。
⑶實踐活動型——組織參觀訪問,實際練習栽種花草,進行花圃養護等活動。要關注學生對實踐活動過程的經歷,體驗,感悟和探究。
⑷專題研討型——進行校內綠化情況的專題研討,要引導并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獨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而民主的討論。
⑸成果交流型——既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過程經驗和失敗過程教訓的交流。對學生的發展來講,成功過程的經驗和失敗過程的教訓,是綜合實踐活動以后,學生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⑹論文答辯型——要提倡讓學生組成“專家組”,對學生撰寫的專題研究論文提問和答辯,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思辯能力和自信心理是讓學生經歷“答辯”過程的最終目的。
3、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研究小組,校長為實驗研究組負責人。
三年級班主任及綜合實踐課老師、自然、勞動、音樂,美術、科技、體育組成課題小組成員。
(四)課程評價:
該課程評價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的評價三部分組成。
重點在評價學生在發展層次和發展水平上。評價標準應是“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校園綠化”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即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準,并突出學習過程的意識、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綜合能力、思維、方法。
評價方式多種多樣,評價方式運用的先決條件是觀察,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并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可運用“檔案袋評定”與“協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教師運用這些方法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檔案袋收集資料如下:
(1)學生成果:標本,校園綠化規劃設計圖,調查報告,專題研究等。
(2)獲獎證書:
(3)各種評價:應以學生的自評為主,應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對教師的評價應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組成。
三、實驗研究實施
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九月
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組織學生到花卉種植基地參觀。
老師上一節花圃設計指導課。
做好組織工作。
2、十月
學生畫花圃設計圖。
學生種植盆花。
確定一個研究課題。
優秀花圃設計圖評比。
開展一次花卉種植比賽。
各指導老師協助學生確定課題。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3、十一月
設計研究方案,在輔導老師指導下開展綜合性研究學習。
寫一份研究報告。
進行室內種植,定期養護。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4、十二月
植物知識智力競賽。
花木市場熱銷花木調查,(熱銷花木名稱,熱銷原因,養護方法)
在老師指導下再次確立一個研究課題。
做好兩次活動的組織工作。
在學生中開展指導老師測評。
5、一月
在輔導老師指導下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綜合實踐性研究活動,寫出研究報告。
整理材料袋。
做好總結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5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本學期,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深化素質教育,形成辦學特色。
(一)總目標: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與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和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具體目標:
1、暢想乒乓未來,感悟國球精神,使學生能作為活動的主人,積極地開展活動;能對學習具有信心,提高效率;能對自然和社會的具有好奇心;能自我規范,與隊友友好相處。
2、關注自我,關注學校,關注自然,關注社會,設計自己喜歡的校園。進行探究,積極體驗,在“發現問題——團隊策劃——探究實踐——行動反思——分享對話”的科學研究過程中提高探究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與學習興趣,意識到食品安全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養成注意飲食安全衛生的習慣。
4、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刻苦鍛煉,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健康意識。
二、具體措施:
(一)根據學校實際,科學確定活動內容。
在確定本學期的活動內容時,我們根據我校乒乓特色,將原有的課題成果進行多角度的活動外展,首先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討論,讓他們圍繞原有的課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再由指導教師根據匯總的情況進行梳理、篩選、歸類,上報科學的、可行的研究內容。根據各年級確定的研究主題進行統一的規劃安排,制定活動方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學生的需求,體現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內容框架如下:
我校是乒乓特色學校,乒乓活動也在校內廣泛開展,因此有很好的研究資源和研究環境。況且乒乓已成為我校學生生活世界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所以,在三年級將繼續開展“小小銀球,知識無限”的乒乓實踐活動。
蘭陵小學即將擴建,如果我們把握時機,讓學生從關注校園入手,開發、設計他們喜歡的校園,將有利于學生漸漸體驗到學校生活中的主人感覺,提高各方面的實際能力。所以本學期四年級將在上學期《綠色交響曲——讓校園更美麗的》基礎上繼續延續,以《我的校園我設計,蘭小的明天更美好》為主題,開展一系列的綜合實踐活動。
市場上那些身穿“五彩”外衣的“彩色”食品,看似誘人,卻潛伏著危害人體健康的隱患。五年級根據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設計了“‘美麗’的食品”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學期六年級以“球之韻”為主題,主要是結合本校乒乓球體育特色,結合校第四屆乒乓節活動,開展球文化、體育精神、體育與讀書等活動,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刻苦鍛煉,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
(二)進行有效的管理,優化實踐指導。
1、引導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讓學生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在活動中讓每一名學生都有收獲,體驗成功的喜悅,建立健全的評價體系,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并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內外活動,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及參與。
2、學校計劃、年級計劃層層落實。在學校綜合實踐教研組的帶領下,各年級由年級組長為小組長,帶領教師認真認真制訂年級計劃,帶著問題積極、認真地開展小組教研活動,提高實踐指導水平。
3、保證師資力量,配備各課專職教師。以下是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配備表。
4、加強研究,提高質量。我們把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一下午作為綜合實踐活動沙龍研討日,教師們一起學習相關理論,提出活動中的困惑,共同解決問題,并把活動中好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三、進行多角度反思,提高實踐水平:
活動后師生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有利于提高今后活動的質量。本學期我們將進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動,努力提高實踐水平。
(一)學生評價
1、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
2、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二)教師評價
1、關注學生的發展,滿足學生成長的需要。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愿望及創新精神。
3、密切學生與生活、學生與社會的發展。
(三)課程評價
1、立足綜合性
2、突出活動性
3、體現主體性
4、注重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6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門國定校行的必修課,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后的一門核心課程。它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包含了經歷——感受——探究——了解——理解——掌握——運用這一全過程,把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將全面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發展”為指導思想,認真開展三——六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增強孩子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轉變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
二、組織成員
以下是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配備:
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由鄂漢東校長領導,丁紅芳老師分管,教研組長宣洪波老師負責制訂實施計劃,印麗華老師負責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的日常運作,宣紀珍老師具體負責課時安排以及調、代課。三、四年級由印麗華老師具體負責,五、六年級分別由劉彩娣老師負責,其他各班任課老師與班主任組成“導師團”對學生活動的開展進行研究性和指導。
三、研究目標
1、力求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做到短線、長線活動相結合,使每位學生能將自己學習活動的過程形成比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夠比較全面地反映出活動的實際情況,引起同班和評價者的重視,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主體性判斷以及更好地解決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能通過利用各種符號與工具,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善與他人溝通,并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與資訊。
3、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樹立起自己是記錄自己學習過程資料的著作者和負責人的意識,逐步養成不斷反省學習活動,評價學習成果,改進學習方式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規劃組織與實踐能力。
4、通過對教師的月考核,進一步端正教師的教學思路,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從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研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并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
5、評價側重于過程,體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學生與他人的一種平等對話精神。
四、研究內容
1、主題生成
(1)依托學科課程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學科的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整體發展,課程間的整合,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參與性以及探索與研究精神。開學初,我們利用集體備課時間,由學科組商討,確定各學科中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更好教學的活動內容:(英語)3A:用各種材料制作字母小卡片;4A:shopping跳蚤市場;5A:制作卡片;6A:搜集身邊的英語,以交通標志為主。(數學)三數:調查周末一天的安排,摸牌和下棋游戲;四數:怎樣滾得圓?了解自己,關愛自己;六數:大樹有多高?(語文)三語:小小讀書交流會,指導做采蜜集的方法;調查了解119、120、110等號碼的功能,學會求救;尋找秋天的足跡;走進水果的世界;制作動物名片等;四語:“老師,您好”主題教育活動;“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系列活動;神話、寓言故事交流會;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網絡知多少調查研究。五語:研究神奇的變色龍;我讀書我快樂:《水滸傳》、說名道姓。六語:學剪紙、讀報和剪報等。
其他學科,如美術、科學,也可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開展相應的學科活動。活動主題、內容、方式自定。每次實踐活動后,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習作的指導,記錄下活動的過程及學生的感受。
(2)依托社會生活、社區資源生成綜合實踐活動課題
人們經常說“我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的習慣。這是我們在這一方面確定課題的用意所在。例如:中國傳統節日的研究(本學期的中秋節、重陽節等)、家鄉的橋等。
(3)依托已有的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新的課題。對原來開展過的有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生成新的課題。例如“日食知識”,以它為載體,生成新的課題,例如:了解星空、認識星座等。
2、參考主題
(1)傳統節日研究(三年級本學期研究主題)
低年級以掌握節日時間、有哪些風俗習慣等為目標;中高年級除了達到低年級的目標外,增加傳統節日的歷史由來研究、動手做節日食品等實踐活動。本學期對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重陽節等作長線研究。
(2)傳統游戲研究(四年級本學期研究主題)
低年級以了解過去的一些傳統游戲、規則并做一些與年齡段適合的游戲為目標;中高年級增加研究傳統游戲與現代游戲的不同、自己動手做游戲工具等實踐活動。本學期把滾鐵環、玩沙包作為重點研究、開展活動的主題。
(3)農器具的研究(五年級本學期研究主題)
低年級以認識常用的農器具,了解常用農器具的名稱、作用為目的;中高年級增加操作、使用的實踐活動(“樂樂種植園”種植實踐活動)。
(4)日食的研究(六年級本學期研究主題)
低年級以調查、了解歷史上發生的日食現象為主,輔以觀看影像資料;中高年級拓展到認識宇宙、星空,豐富天文科學知識,發展科學、創新意識。
(5)校園資源的研究
如“走廊文化的研究”、“科學宮動、植物主題研究”等,如“走廊文化的研究”:低年級以了解走廊掛圖中的科學家、文學家等名人生平事跡、著名成果為目的;中高年級則增加閱讀他們的著作、學習他們的研究精神等內容。
(6)節日的研究
如:日食知識、了解世博會、建國六十周年等,任課教師根據社會、國家、國際發生的熱點事件開展研究、實踐活動,具體內容、目標可根據學生的年齡、能力等適當制定。
任課教師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或專長,充分挖掘有意義的、可行性強的主題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然后根據活動效果同年級推薦或全校推薦。
3、校本課程
本學期校本課程實施內容和方式有所改變,具體情況如下:
校本1課程內容仍然為“植物與生活”,依托原有的校本教材,一年級的研究內容為:走近身邊的植物,二年級:認識植物的組成部分,三年級:植物的分類,四年級:植物的作用,五年級:植物的種植與栽培,六年級:植物與文化。校本2課程內容則由原來的“讓生活充滿愛”改為走班形式的各類項目訓練和學習,具體課程項目有:手工制作、篆刻、國際數棋、刻紙、口琴、編織、剪紙、古詩詞賞析、經典閱讀、思維訓練、閱讀與寫作、七巧板等。
五、研究策略
1、進行有效的管理。
學校計劃、年級計劃層層落實。在學校綜合實踐教研組的帶領下,各年級由年級負責人為小組長,帶領教師認真制訂年級計劃,帶著問題積極、認真地開展小組教研活動,提高實踐指導水平。學校定期組織檢查,提出意見,從而達到優化的目的。
2、組織有意義的校外活動。
適當組織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校外活動,如參觀博物館、江邊污水處理廠、社區調查等。但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精心規劃和組織學生校外活動,爭取社會和學生家長的支持和參與。
3、開展好教研活動
(1)學期教研組每月進行一次綜合課研討活動,課后進行研討和評議。同時堅持每月一次的例會活動,及時分析總結工作中的得失,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查漏補缺,不斷完善提高。本學期每班至少需上交學生研究性項目作業、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各兩份,教學反思一份。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新老師要在課前向同年級組教師學習。這一學期,本教研組的每位老師都要上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同年級組老師觀摩、評議,共同探討,共同提高。
(3)認真進行總結和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注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每班在學期末提供至少一份項目作業參與評選,優秀的項目作業將對指導老師進行獎勵。通過展板,力求實事求是地把每一個活動情況及經驗及時、準確地記載下來。在此基礎上,組織全校老師、學生參觀,交流。另外,每個教師結合教學實踐和自身的研究,寫好研究性的文章,積極向有關雜志和報紙投稿。
(4)加強研究,優化教學。我們把每個月最后一個星期五下午作為綜合實踐活動沙龍研討日,教師們一起學習相關理論,提出活動中的困惑,共同解決問題,并把活動中好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4、完善學生、教師評價制度。
活動后師生正確的評價有利于及時總結經驗得失,有利于提高今后活動的質量。本學期我們將進行多角度的反思活動,努力提高實踐水平。
對學生的評價通過三個方面來進行,首先是學生互評;其次是家長評價;最后是教師評價。這樣,不但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
對教師的評價,除了延續上學期使用的月考核制度外,還將隨機進行學生調查問卷,從而促進任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以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這門課程始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另外,本學期將更加注重活動成果評價,學期末學校將通過調查問卷抽查的方式進行全面評價。
六、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并組織學習。
2、各年級、各班制定實踐活動簡要計劃。
3、理論學習內容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等。
4、教研活動:分組研討本月綜合課程的上課內容。
5、開展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的相關實踐活動。
6、上交綜合實踐活動資料(月末)。
十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學校組織檢查。
2、教研活動:吳海燕老師上一節綜合研討課。
3、教研組例會: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以便提高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4、相關年級開展日食的研究、科學宮動植物主題研究。
5、上交綜合實踐活動資料。
十一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注意收集和整理過程性資料,組織檢查。
2、教研活動:印麗華老師上一節校本研討課。
3、有關年級開展傳統節日的研究活動。
4、教研組例會:半學期小結,下半學期綜合活動內容設計,上交過程性資料。
十二月份:
1、教研組例會:研究如何認真辦好活動成果的展板。
2、學生總結匯報交流活動,以及學生活動成果的展示。
3、教研活動:倪華玉老師上一節校本研討課。
4、有關年級開展制作傳統游戲工具(如鐵環、沙包等),玩傳統游戲的實踐活動。
4、各班上交案例、論文、活動總結(反思)及學生活動過程的資料。
一月份:
1、總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撰寫專題總結,整理好研究的成果材料。
2、期末抽測調查,考核評比。
3、資料匯總歸檔 。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計劃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