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在當下社會,能夠利用到發言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發言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你所見過的發言稿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很榮幸對于小學畢業班的語文教學我能發表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但更希望從這次研討會中學到更多的東西,爭取把畢業班的教育教學做得更好。
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主要如下:
一、準備工作
一開始見到我班六十二人,我腦子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盡快認識他們,同時也讓他們認識我,但認識是不夠的,是要了解,更是要知人善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所以開學的教學進度就慢了好多,但通過課后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的主題班會,每日一記,每周一記等等。便迅速的了解了很多同學的內心世界,這為我的語文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例如課堂提問,我就知道哪些同學是不是因為膽小而不敢答復下列問題,這個時候我會鼓勵他,給他充分的思考時間。
二、教學工作
這里我想講主要的兩點:第一點是抓根底,要求學生課文必須讀通順過關,每課詞語聽寫過關,重點課文有感情朗讀過關,每個早晨十分鐘的古詩詞朗讀過關,每日作業認真對待等。第二點是重預習,在班上我給學生提了四個字“讀、找、思、查“。這四個字是有序進行的。讀:先把課文讀三普及以上,形式自由,但要讀到自己不會結巴為止;找,結合課后生字表,同時自己要掃清讀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生字詞障礙,一定要標上拼音,做好課堂展示工作:思,結合課后習題
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疑問的地方。這個環節是很難檢測的,那么我就只有在培養他們預習習慣的同時隨時催促他們,讓他們先養成習慣先;查,是學生利用資源為自己的學習進行拓展的環節,現在我班學生為了上課能充分展示自己都會想方法查閱很多的資料,并且還會做相應的摘抄。
三、目標工作
我著力想在班級所到達的目標是:首先班級要形成一股濃厚的學習氣氛;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和學習習慣;再次要研讀教材,專研教學,努力尋找突破口,讓他們的成績有很大的進步。對于成績我已給他們建立了成績管理檔案,讓他們有目標的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分數。現在馬上進入復習階段,我一會更加認真的對待;最后相對畢業班我希望讓他們感受集體的美好,身心健康的全面開展自己。
以上的這些是我工作中努力尋求做到的,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要做的教育教學工作還遠遠不夠,希望各位領導給我多提提意見,幫助我實現更美的育才夢。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
下午好!聽了前面幾位老師的精彩發言,我受益匪淺。現我僅談點我個人在高三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不對的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講清語文思路,強化訓練方法。
語文學習的大原則就是順乎天理,合乎生活的邏輯。語文能力就是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自然與社會,個人與集體(國家、社會、人類)、抽象與具體等等的相互轉換能力。語文學習的主要材料就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兩大要素就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通過或者人或者事或者景或者物來反映或者自然或者社會或者人性中的或者情(喜怒哀樂憂思傷)或者志(抱負志向)或者理(哲理規律)的,其目的都是歌頌真善美,揭露假丑惡的。
讓學生從高度上明白了這些道理,語文考試中的詩歌題、現代文閱讀題、語言表達運用題、作文題等都有了一個明確的解題思路了。有了思路,就只須要進一步掌握各種題的答題步驟了。答題思路和步驟是需要講解和訓練的.。比如現代文閱讀和詩歌鑒賞中的人物形象、主旨、作用、好處等題的答題步驟和語言表述要求,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及各種文體題的寫作模式,科技文和古文選擇題的細心和辨析能力,語言表達題中的擴寫、壓縮和仿寫等題,都需要精講和多練。另外就是要讓學生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試卷沒有多余的信息,試題是課本的延伸等。還有就是語音、錯別字、病句題沒有必要多講和練習,原因就是試題大多都是錯誤的別字病句設置的選項多,正確的字詞句設置的選項極少,學生訓練多了,接觸的錯誤東西就多,日久生情,往往會混淆不清,得不償失。試想新高考以前的學生沒有經過這種教學訓練,而錯別字病句并不多,現在教師講解得多,學生訓練得多,反倒出現的問題越多,可能語文教師多講多訓練這種題就是其中的一個罪魁禍首。
二.改變能改變的,放棄不能改變的。
臨近高考,分數才是硬道理。語文領悟能力差的學生,只有叫他們力爭做到該得的’分一分不能丟,改變能改變的,也就是憑他們現在的能力能做到的。比如,各種題的答題模式,書寫的格式、規范性,作文的字數、卷面等以及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能最大限度地完成的題數和最好的得分率。放棄不能改變的,也就是憑他們現在的能力是不能做到的。比如拼音、錯別字、病句等一些他們覺得難度大的題就不要占用過多時間去枉費心思了。
三.考慮到上帝,服務好上帝。
學生是上帝,補習生更是特殊的上帝。我們的一切課堂都要考慮到學生,要站在學生目前的角度出發。學生目前最需要的是他們不清楚和沒有掌握好的東西,所以這一段的課堂是學生提出什么就講什么,不必再系統滿堂講解;老師發現什么就彌補什么,就是在各種模擬考試中發現學生欠缺什么就趕緊彌補什么;學生需要什么就滿足什么,這段學生身心疲憊,特別是理科生,理科訓練時間多強度大,學生形象思維等語文能力大大降低,因此語文課堂可多用幽默笑話、美文故事、電影錄像等等來充實活躍課堂,使其調濟身心,加強形象思維,恢復其語文能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學生就可能把上課的各科老師相互比較,就可能更喜歡語文老師,喜歡語文老師就喜歡語文課,喜歡語文課語文成績自然就會好。
四.解放學生,解放自己。
一般認為語文需要多讀多背多記多寫多講多練,憑增強感性認識而獲得知識。無可非議,這種做法語文肯定好,但我個人認為費時費力,師生都不輕松。我個人較偏重多思多用,少記多悟,精講多動,重視為什么,憑增強理性認識而獲得知識。我覺得老師每堂課講的知識不是少了,而是學生當堂吸收消化了的不多;每個學生每天接觸的語文知識不是少了,而是思考運用得不多;每個學生已有的語文知識不是少了,而是轉變內化為語文能力的不多。我近年做了嘗試,不上一個早讀,不背一篇課文,不布置一個課外作業,不講滿一節課,不批改一次作業,全部語文學習課內完成,哪怕就是要高考了學生仍然是在多媒體教室聽音樂、看百家講壇、電影等,其效果學生語文成績仍然不差;學生輕松,教師輕松。這樣做的弊端,學生語文成績絕對不很拔尖,但從不花學生課余時間,對需要大量時間來做理科訓練的學生來說,是很劃算值得的。說到這里,大有班門弄斧之嫌,既然今天是交流,我想我就有必要說出我的一些做法了。
再次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3
一、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培養。
課堂是小學生良好語文習慣養成的主陣地,要真正、充分地發揮這個主陣地。
1、注重學生良好的寫字、識字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就是老師在學生習字課和作業要求中,提出書寫的具體的要求,并長期嚴格訓練而形成的。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出“(1)寫字姿勢正確,字跡端正,書寫規范。”“ (2)會寫1000個常用漢字。”“(3)有寫字的興趣。”“(4)重視用眼衛生。”“(5)注意握筆姿勢。”“(6)注意寫字姿勢。”的要求,要求學生只要提起筆來,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筆一畫地寫,力求做到姿勢端正,筆劃清晰,結構合理,行款整齊,美觀大方。學生在開始習字的時候,容易把字的間架結構、筆順等弄錯,教師要指導學生認清字的位置,一筆一畫地教。直至學生養成自覺正確寫字的好習慣為止。
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以及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把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逐步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而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校內,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欲望,自覺地識記。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漢字教育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見,除了語文課本,生活就是識字的好課堂。要把課外的“識字活動”和平時的課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識字,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2、科學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的培養。
工具書其實“是一種小型圖書館”, 也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許多工具書查閱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指導,教給學生基本的查閱方法,使學生正確使用;還要設法調動學生對工具書的興趣。比如,要求學生在課文預習時查生字詞語;在課堂上選擇典型的字詞當堂動手查字典,重在義項選擇;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查找工具書;討論一些讓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得不出答案時,要求學生到相關的工具書里查找出來。學生就會對工具書的巨大威力感興趣。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養成了查工具書的習慣。
3、質疑問難的好習慣的培養。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有了疑問才會促使深入思考,才會獲取新知。質疑本來就是創新的基礎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在初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從課題中質疑;在深究課文局部時,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細節描寫、標點符號、修辭手法等方面質疑;在課文結束時,可進行創造性質疑。在指導學生質疑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一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即使學生的問題幼稚可笑,也應鼓勵并加以引導,不可操之過急,打擊其積極性,熄滅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質疑,忌漫無邊際,無針對性。
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于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
4、朗讀背誦的好習慣的培養。
背誦是大量積累材料、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記憶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課本中規定背誦的百來篇課文,在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為此,學校和老師要給學生安排定時、定量的誦讀內容,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及時糾正和表揚,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使學生日有所讀,日有所獲,從而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
二、在語文活動中輔助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樹立大語文觀,廣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興趣,養成習慣。
1、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觀察是啟迪學生思維的最基本的途徑。自然、社會、生活都是語文學習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課程資源。培養學生觀察的習慣,就要教給學生觀察自然、社會、了解現實生活的方法,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和景物。老師要指導學生在觀察事物的時候,要從形狀、聲音、顏色、味道、數量等方面入手。比如,出去旅游看風景、在去動物園看動物等,老師在孩子歡呼興奮、情緒盎然的時候,老師要恰到好處提醒、引導他們,仔細地觀察細部,審視細節,不要籠統地只看大概。引導學生與相鄰的或者相似的事物進行對比,比如看到鴨,就讓他同鵝進行對比。吃杏時,讓孩子說說杏與桃有何異同。長而久之,學生自然形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是千變萬化的,只有用心去體驗,進行認真觀察,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點,寫出真實具體、生動形象的文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善于引導學生把觀察和練筆有機統一起來,才能使習作訓練落在實處。常常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實地觀察,領略大自然的美。例如,三年級第二學期的第一課《信》,為了讓學生能表達真情實感,帶他們到附近的野外去尋找春天。讓學生像一群出籠的小鳥,自由自在地在稻田邊,在小河邊,在樹林里尋找春天給他們帶來的那份最美的禮物。然后回課堂仿寫,在他們的習作中每個讀者都可以美美地欣賞他們從野外帶回來的那份最真實、最有魅力的情感。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的培養。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還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養成一種“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如在初讀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動筆圈點出不理解的詞,叫不準的字音,再次讀文時可以讓學生畫出自己認為精彩。感受深刻的地方,隨時可以寫上自己的批注,三言兩語,一句話都可以;同時在講解文章時,老師寫在黑板上的重點詞句,條理清晰的板書學生也應隨時記錄下來,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稱為“基本型”;有時根據文章的特點,也可以讓學生模仿文中的有關段落進行練寫,針對文中的主人公或中心事件還可以闡述自己的看法集中寫在“積累觀點本”上,這是“外延型”。在剛剛進行的時候,孩子們有些摸不著頭腦,教師也會覺著很慢,耽誤時間,可時間長了,形成了習慣,速度也就提高上來,這最主要的是為孩子復習提供了便利,否則轟轟烈烈的一節課,老師講得無論如何精彩,學生聽得無論如何認真,時間久了,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們要引領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兄弟學校的各位老師們:
上午好!
年年歲歲的高三高考研討會如期而至。我謹代表湘潭縣一中介紹我校語文組在高三復習備考中的一些做法及反思與大家交流。不妥之處,還望領導和同行們指正。
一、去年高三語文組取得的成績
2012屆語文在備課組長趙彩霞老師帶領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不過,這種成績屬于我們校內的兄弟備課組,我們正在向他們學習。下面我主要介紹我們這一屆備課組在高三復習時做了些什么,又計劃做些什么。
二、今年高三語文組的做法
1、關于已經做了的
即從九月份開始的第一輪復習,我們計劃是三月左右結束,現在開始詩歌鑒賞考點的復習。
關于第一輪復習,我用16個字概括,就是:宏觀規劃、夯實基礎、知己知彼、心里有底。
有句名言:“觀念就是生產力。”宏觀規劃放在首位,自然最為重要。宏觀規劃既指在高三伊始,我們制定的備課組成員人手一份的、詳盡的復習計劃;也指響應年級部每個階段的不同課型研究課的安排部署;還指針對每個高考考點,每個備課組分工合作的自編補充練習。
夯實基礎指以所訂《創新方案》為主體,梳理高考考點,進行地毯式復習;同時不斷聯系教材,溫故而知新。、
知己知彼既指我們已經和雙峰一中、澧陵一中、石門一中、宜章一中等市外兄弟學校的交流、互訪和聯考,也指我們和市內兄弟學校這次11月份的聯考,通過互動和聯考,我們可以相互取長補短,我們也找到了差距,明白了自身的不足。
有了前12字,我們心里算是有一點點底了。
2、關于將來我們的計劃
關于接下來100多將近200天的復習,我們將怎么做?我想用兩句話概括:分析高考信息與變化,針對學生問題查漏補缺。
第一句話——“分析高考信息與變化”。可以說,捕捉準了高考信息,分析好了高考變化,事半功倍;否則,費力不討好。所以我們計劃等明年《考試說明》一出來,就緊緊抓住它的要求,特別是抓住其中的新變化,尋找一些新題型,設計一些練習題加以鞏固。這可能是我們所有語文老師在二輪復習中最要把握的一點。
第二句話——“針對學生問題查漏補缺。”比如在第一輪復習中,發現學生選擇題出了問題,就加強選擇題的小題訓練;發現學生作文素材缺乏,就加強了作文素材的整理發放;發現學生作文構思不迅速,就加強作文的結構訓練;發現學生書寫不佳,就加強對書寫的督促;發現學生閱讀能力不強,就分析原因,對癥練習。
以上兩句話,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做好卻很難,因為它需要我們12位備課組成員的集體討論,然后艱難地選題、編題,最后還要在高三學生集體無意識漠視語文的情況下,在有限的時間里、在有限的資料內,讓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彌補,對于壓力山大,教學負擔很重的我們來說,怎一個“苦”字了得?不過,每年每屆我們的語文組都是這樣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地挺過來的。我校語文組的40幾位老師都是能吃苦,能戰斗的大集體。用教研員楊智輝老師在上次10月30號高三教學視導時評價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一中語文組的'傳統是六字訣:嚴謹、務實、扎實。”
這么說來,我們語文老師是不是命中注定的苦命人?非也!或許是趙輝老師一次又一次
“詩意地教語文,”“教出語文味來”等話語的教導,又或許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我們辛苦并詩意地教語文、教高三。細想一下,當學生咬文嚼字地跟你爭辯詞語的含義時;當學生對新聞作出你意想不到的精彩理解時;當學生拿出作文恭恭敬敬地來請你面批時;當學生表現出恨不能高三重來、與時間賽跑的勤奮勁時;……你是不是覺得教語文,尤其教高三語文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詩意的職業?這種感覺,我們語文組凡年滿30歲的老師全都感覺到了。在此,我代表我校語文備課組感謝縣市教研員對我們教學的指導和支持,教會了我們“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讓我們可以累并快樂著!
三、我們的反思
1、“眾人拾材火焰高”,集體備課一直是我們的制度,但如何具體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集體的智慧,這還有待探討。
2、如何從高一起,就培養學生積累作文素養及素材,如何形成讀——寫——練的三環機制,如何在高中三年對作文進行宏觀有效的訓練,也有待思考,有待整合各種資料和自我創新。
3、書寫重視偏晚。
4、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高考的重點,決非高三復習的幾日之寒,如何真正提升,還是個難題。
5、選修課,比如文化經典的研讀,我們想,應該可以提前在高一高二開設。
至此,我的發言到此結束。最后,祝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身體健康!預祝我們2013屆全縣、全市的語文成績名列全省前茅!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今天坐在這里發言,內心既榮幸之至,又愰恐之極。榮幸的是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仁,在這么大的平臺上發言,受到張老師的抬愛,愰恐的是在座的各位既有我們xx鄉鎮語文教學研討的領路人xx小的同仁,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在語文教學研討教學上實踐經驗豐富,理論水平深厚的專家,我不敢多言,惟恐末學后進,貽笑大方。下面我就我們采桑鎮中心小學在語文教學研討上的一點努力匯報如下:
上半年我鎮召開課改之春推進會之后,我校積極響應教體局、中心校的號召,組織教師到二小、八小、橫水學習語文教學研討教學改革先進經驗,并結合我校實際,在全校推廣實踐,所有語文教師積極踴躍參與,收到了一定效果,現對上半年我校的課改工作的看法與做法匯報如下:
一、潛心學習,轉變觀念
1、閱讀即核心。張貴栓老師總結的語文教學研討“四型三讀”課型,回歸了語文讀寫的本質,加大了課堂內閱讀容量,使課型簡單實用,可操作性強。正如侯華麗老師總結的語文教學研討就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課內大量閱讀,課外閱讀課內化。閱讀就是一個合理猜測的過程,就是展現學生的個性閱讀,個性理解。所以閱讀是語文主題的核心。
2、以主題整合。以教材為例,確定主題,圍繞主題尋找一到多篇叢書文章進行主題綜合學習,讓學生在多篇的文例中掌握并運用文章的表達方法。
3、備課更精細。教師要想實踐好語文教學研討,必須精心備課,認真尋找把握文章的.字詞、難點、主題、表達方法,這都需要教師靜下心來去發現,提煉。
4、回歸語文本質。語文教學研討,以閱讀為主,運用閱讀解決學生在語文上的語感、語言的理解、正確的表達、詞語的積累等百分之九十的問題,回歸了語文的本質,切實提高了學生語文素養。
5、提練主題。語文教學研討解放了學生,但給教師備課增加了壓力。要想讓學生對教材、叢書有個性化的解讀,教師必須有遠見之能,需在備課上下功夫吃透教材與叢書,無論從詞語積累,還是內容把握,情感抒發等有自己的深刻認識,做到先學生之惑而惑,后課堂之思面思,真正從早下手,靈活多變地應對課堂節奏與變化。
二、實踐出真知,反思出規律
我校教師自從到名校聆聽專家講座、觀摩名師課堂后,就把語文教學研討“四型三讀”落實到課堂教學上,像李伯天的閱讀教學、申曉楠小組學習、秦嬌燕的預習展示、王紅麗的點撥鼓勵等都緊緊圍繞了語文教學研討,這些教師先后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實踐,重點對單元整體預習課進行了嘗試,我校也制定了周一定課改計劃,周五進行評課研討,交流心得的制度,在周五學校組織的課改研討會上,所有中青年教師都進行了熱烈的分組交流討論,總結得失,一致認為預習課分三步走:即會讀,會寫,會用,第一課時讀文劃詞,第二課時理解運用,第三課時讀文畫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的作用,嚴格遵守“課前能解決的不放到課內,小組能解決的不放到班內,自己能解決的不放到小組內,學生不生成的教師不占撥”的課堂教學要求,各環節銜接連貫,有問題,有總結,有收獲,充分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在生成中釋疑解惑,真正讓語文教學落地,讓課堂改革出彩。
三、特色教學,助力課改
我校結合語文教學研討,提出各年級要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誦讀經典,背誦美文的要求,做到“班班有特色,人人有亮點”。一年級以《三字經》為主,二年級以唐詩為主,三年級以成語背誦為主,四年級以宋詞為主,五年級以對聯為主,六年級以名著閱讀為主,開展適合本年級的語文特色背誦積累課程,結合晨讀、周三的特色課堂、書香班級評比等,使班級特色教學助力語文教學研討,加大了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真正使語文教學回本溯源,體現了語文教學研討質從量出,厚積極薄發的理念。
四、理清思路,實踐出真知
我校在課改前期初探的基礎上,將嚴格按照中心校課堂改革工作方案的安排布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大教師的學習力度。認真學習語文新課標,鉆研教材及主題叢書,探討語文主題教學新理念,在語文教學的認識上發生根本性改變。
2、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指導課堂改革。我校計劃邀請請專家、名師到我校講座、做課,與教師面對面交流,結對幫扶,培養幾名課改先進教師。
3、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校成立課改攻關小組,建立實驗班級,樹立榜樣,帶動教師實踐課改。
4、開展聽評課活動,按照學習、實踐、總結、實踐、成品課型的步驟,逐步總結出低、中、高三個學段語文主題教學“四型三讀”整體方案,在全校進行推廣實踐。
5、人人上好觀摩課、達標課,過關課,以三課引領教師在課改中前進。
6、通過不斷實踐,備課、聽課,磨課,爭取推出三到五名課改名師,為我鎮課改工作錦上添花。
總之,以上是我校上半年的工作總結及未來的工作計劃,雖然在單元整體預習課上有了一定的嘗試與認識,但我們還距離中心校的要求及與名校的差距還很遠,我們本學期全體語文老師一定會本著“橫向比貢獻,縱向比發展”的理念,上下一心,銳意進取,在中心校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實踐并研討其他課型的操作流程,讓語文教學研討“四型三讀”課堂改革在我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做好全鎮小學課改的排頭兵。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雖說從教十余年了,但由于學生的不同,總感覺比擬實用的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只是憑借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應做的努力。畢業班語文教學的經驗,我更說不上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而已。我覺得語文教學中,為了“對付〞畢業考,須抓好兩件事,一是閱讀,二是寫作。這兩塊內容抓好了,就比擬有把握了。下面簡要談談我的努力方向。
一、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學習的保證,因此,新學期開學接到一個新班,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學生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平時在班上多表揚、鼓勵學生,多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根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
本班學生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根底上都有所開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開展。對班內學習后進的學生進行有方案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時機,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局部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根底又不好的同學。對這局部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局部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時機,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三、開動腦筋,搞好作文教學
學生對閱讀缺乏敏捷的解題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題技巧。對作文選材的把握是學生下筆時的難點,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六年級學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關卡。從試卷分析發現,語文確實包羅萬象,是名副其實的大語文。最突出的是語文的課外知識必須豐富。而這對農村學生來說,無疑是比擬困難的。
1、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指導課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展示優秀作文,明確好作文的標準。在作文指導課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優秀作文更重要,通過讓學生閱讀、分析、討論、作文中的病例,使他們認識到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和怎樣進行修改,同時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總之,在指導課上堅持不懈地加強作文范例的剖析,學生的作文質量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3、重視作文評改。小學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學生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建立一個新的評改模式和評價標準,一定要改變以往評改作文時間過長,教師單方面參與的狀況。
四、運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清楚顯。
1、頭腦勤。語文老師鉆研教材,鉆研學生必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每個班級都有令人頭痛的后進生。對待他們我不采取簡單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進行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
3、手勤。對于學生你對他松一尺,他會對自己松一丈。平時的作業,尤其是學生讀書筆記,每一篇日記我都堅持全批全改,持續對他們進行分數鼓勵,非但引起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在堅持中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這“三勤〞當中,“頭腦勤〞是根底,只有考慮成熟了,你才能去講去做。當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結合,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
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與別人的差距,這讓我甚感汗顏。我必須更深刻到反思,向他們學習。在一次次的教學后,在一次次的檢測中,讓我和自己的學生共同的有收獲,有長足的長進。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成為語文這門課的真正主人!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7
我們進行的新教材實驗工作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到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語文素養的大事。同時,新教材實驗工作要認真體現、認真落實語文課程改革倡導的先進理念,實現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管理、課程評價等一系列重大變革,這是一件要花大力氣、下大功夫的難事。
這次會議是實驗研討的開始,在實驗期間,各種形式、不同規模的研討會還將召開多次。這次研討會的主要任務是:以識字、閱讀、口語交際、語文園地等不同內容的現場教學為憑借,研討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與策略,以加深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的理解,進一步明確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革上得到啟示,特別是在如何體現母語教育的特點,遵循母語學習的規律,轉變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全面的語文啟蒙教育,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等方面,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促進我們更多地研究與實踐兩天的觀摩研討頗有收獲。五節觀摩課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創造了一些可供操作的新經驗。
大家對下述共同關注的問題,得出了肯定的認識:低年級學生能不能自主、合作學習?低年級的語文學習能不能向課外拓展,向生活開放?低年級的語文學習能不能從自我封閉中走出來,加強學科間的聯系與融合?大家認識到,在低年級學生中蘊藏著巨大的積極性和學習潛力,只要相信學生,要求適當,低年級學生也能進行自主、合作學習。低年級語文教師要有開放的意識,使語文教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加強同其他學科的聯系與融合。
要活躍學的形式,改變學的方法,調整學的結構。讓孩子全方位地動、看、說、談、思、寫、唱、跳、演、畫、玩。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要求,應有不同的“動”法。要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動的天性,在玩中學,做中學,活動中學。讓美術、音樂、舞蹈、表演為“我”所用,既增強了語文教學效果,又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從大家提高的階段小結和教學經驗文章看,各級領導對實驗指導有利,有計劃,有措施,有小結。廣西南寧市、廣東深圳南山區、青海湟中縣等提交了階段小結。華中師大附小重視經驗和資料積累,編制了《教材實驗資料匯編》,從《告家長書》學前調查,到《學生語文學習跟蹤手冊》(體現家校經常聯系)、階段小結,資料翔實、系統,可見把教材實驗作為一項事業,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成效是顯著的。研討會收到經驗體會文章15篇,涉及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培養興趣、自主學習、對教科書的評價等方面;體現了觀念的更新,教法的創新,課程資源的開掘,教學渠道的拓寬,特別是創造了一些觀念新、形式新、易操作的方法手段,給到會的代表以啟示把實驗工作引向深入,要注意正確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課改重點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而且要從小培養,但不意味著忽視基礎我們所說的基礎是“實”而“活”的基礎,包括知識、能力、興趣、方法、習慣,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課上看,比較重視認字、讀書、交流,而對寫字能力、充分讀書以及良好習慣的培養有所忽視低年級五節課,只在兩節課上看到學生動筆寫字,且指導不夠到位。要重視培養寫字基本重要性,要求要嚴格,指導要到位,最好每節課都安排寫字。教師要帶頭寫好字,不能用多媒體顯示代替板書兩節閱讀課,讀得都不夠充分。一是朗讀指導不夠,不是指純技術性的指導,是指怎樣在讀中領悟怎樣讀,在有悟所感的基礎上,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二是讀的遍數不夠,這么短的課文,除了部分地讀,整篇地讀,至少要讀幾遍,體現從讀不好到讀通、讀順、讀出感情的訓練過程口語交際課,不僅要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還要提高交際的質量。一是交際要有幾次來回話,盡可能地多談;二是注重培養好的交際態度和語言習慣。語言要完整通順、連貫,注重用禮貌用語。要在學生充分說的基礎上,注意引導學生評一評,師生共同來規范口語。
總之,創新是方向,基礎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尤其是一年級,基礎不牢,發展不好。創新,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意識、想象力和發展個人見解的強烈愿望。
“動”是當前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開發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動起來,讓教學活起來。這方面還需要加強研究。不僅要研究外在的“動”,還要研究內在的“動”,即怎樣讓學生的腦筋真正動起來。內在的“動”比外在的“動”更重要,也更難落實課堂是要既有“動”,又有“靜”。不能為“動”而動,要動靜結合,放收適度。要動而不亂、靜而不沉悶。要加強習慣的培養,諸如,聽的習慣,說的習慣,寫的習慣,提問的習慣……有了好的習慣,就會動而有序,不燥不亂。
必須打破課堂教學孤立、封閉的現狀,加強課內外的聯系,校內外的溝通,學科間的.融合課堂教學仍是主要形式,但課堂教學要改革,內容上要引進課程資源,形式上要和課外校外溝通。內容要由一潭死水變為一泓活水,形式要多樣,與課外聯系的渠道要打通。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如在生活中識字交際,更要給學生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只要求,不展示,時間長了,學生就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興趣。反之,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在生活中自己認的字,不見得比在教科書中認的字少,而且可以收到以生活中認字來鞏固課內識字的效果。
有老師問,如何把握認、寫的不同要求?要求認的字,只要求認識,搬了家仍然認識,以便于閱讀。關鍵是創造形式與機會,注意在復現中鞏固。這次研究課創造了一些鞏固認字的方法,更多的方法有待于大家創造。多見面、在練和用中復現,就能鞏固,這和認識人和記外語單詞的道理一樣。同意“多認記牢,少寫寫好”的觀點。
要求學會的字,要會讀,會寫,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逐漸會在口語或書面表達中運用。在加強寫字和詞語積累。
兩個半月的實踐說明,我們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方向是正確的。要大膽地往前走,不能走回頭路。我們缺乏體現的課程理念的教學經驗,經驗要靠在教學實踐和研究中創造。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現成的經驗。實驗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是前進中的問題,要在思想上重視,在實踐中不斷研究、解決。矯枉允許過正,過正不可怕。只要我們保持清醒的認識,就能在實踐中逐步解決
要加強對實驗工作的領導,重視實驗資料的積累和階段小結,不斷改進實驗工作感謝大家對教材編寫和人教社的服務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我們將盡力把教材編得更好,做好配套和服務工作。
老師們,共同的事業把我們聯系在一起。讓我們加強溝通,共同努力,把實驗工作不斷推向前進。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8
在寒風侵衣、玉虎獻瑞的深冬時節,我們來到海陵福地、青墩故里,相聚于底蘊深厚、人文薈萃的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共同研討鞠黨生副校長的“激情語文”,張揚特色,傳承文脈,意義重大。
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在從教適應期、成長期,多么希望能有名師導引、專家指點、群體關懷,可是那時還沒有導師團,沒有名師沙龍。我覺得,市教育局從南通教育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整體構劃教師優先發展、名師團體引領的工程,是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最大關愛、最深關切,是對基礎教育的巨大貢獻。受惠的將不僅僅是各層梯隊的老師,更是輻射效應帶動起來的廣大骨干群。
我很欽佩名師導師團中各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專家。有的導師本可以清靜悠閑安度晚年,卻懷著崇高的責任感、熾熱的教育愛,播撒辛勤汗水,奉獻人生智慧,青山夕照,晚霞滿天;有的導師自身教育教學任務繁重,卻不負重托不辱使命,以深邃的理論積蘊和精湛的教學技藝,循循善誘,細細點撥,傾心扶持新秀,悉心續寫新篇。
我很欽佩名師梯隊的的各位老師。有的已是特級教師聲名遠播,有的嶄露頭角風格獨特,有的成果豐碩影響深遠,但依然志存高遠,勤勉學習理論,刻苦鉆研教藝,寧靜淡泊,立志攀高,不斷增加內涵,不斷走向成熟,取得了令人稱羨的不俗業績。
今天,名師導師團的前輩大師,第一梯隊、預備隊的名流俊杰,云集海中,共話語文,共享激情。我,雖然只是一位學識淺陋的后學,但是,作為鞠校長的學業同仁,十分欽敬他的事業追求與教學業績。上午,我們欣賞了鞠校長和顧老師的激情課堂,聆聽了鞠校長的主題報告,特別激動,特別感動。此時此刻,特別感慨于冰心的一段話:“愛在左,而情在右,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感覺真像是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旅程,讓我浸潤在充滿詩意的空氣里,感受著美麗語文激情語文的獨特魅力。這是一次情感的陶冶、智慧的碰撞、哲理的升華、辭采的珍藏。法國有一位叫丹納的文藝史學家說:“莎士比亞不是星球上掉下來的隕石,在他背后有整整一個民族合唱隊。”可以說,兩位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所展現出來的個性與風采,其實也折射了海安中學教師群體和我們這個名師團隊的睿智光芒,折射了語文課堂改革的時代光輝,它昭示我市的語文課程改革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激情,是語文的'底色,是課堂的靈魂;激情,能讓學生綻放生命的華彩。鞠校長的“激情語文”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教育的本質規定性,體現了語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生命課堂觀。難能可貴的是,鞠校長的“激情語文”產生于他的批判性思考。
鞠校長在《激情——語文教學的永恒旋律》一文中,闡述了這一教學主張的動因與途徑:語文本應是閃爍思想、充溢人文、飛揚激情的學科,但由于應試教育的驅使,語文的工具性無限膨脹,成了獵取高考分數的純工具,情感成了奴隸,成了陪襯,課堂上思想繳械、精神退位、激情毀滅,語文教育的本質被嚴重扭曲。雖然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將情感目標列為特別重要的課堂達成度,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故鄉如故,激情闕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缺憾。下面我從三個方面簡要陳述我對鞠校長“激情語文”的內在價值理解。
1.激情,是語文學科的內在達成目標
語文學科更多的承載了思想、精神、情感的“全人教育”價值達成目標。
經過數十年的爭議、研討、實踐和探索,我們逐步形成了共識:語文固然要傳授知識、強化能力、開發智力,但它與純科學課程有著不同性質,發揮著不同功能:科學課程追求精確簡約、標準規范、客觀惟一,而語文學科則更注重生動豐富、多元多維、體驗感受,這些都與情感、情緒、情境聯系在一起。科學課程的工具性價值超過目的性價值,而語文教育的目的性價值則超過工具性價值。質言之,科學課程主要是傳知、啟智,是工具掌握,其間滲透德性因素;而語文教育雖然也傳智、啟智,提供工具,但更重要的是“目的本身”,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榮格說:“一切文化都將沉淀為人格。”語文教育說到底是對學生的一種人格濡養,這種文化最終會提純為人格,而這種文化人格才是對學生終身發展最有用的東西。審視當下的語文教育,這種特別價值研究得很不夠,課堂呈現也缺乏情感溫潤,缺乏生命意識。而鞠校長的研究正是抓住了這一本質,這一特別價值,所以具有特別意義。
2.激情,是學生發展的強大內驅動力
學生發展更多的取決于情感在個性、道德、倫理和理智上的成熟。
語文教學“以生為本”“以學定教”的理念今天誰也不會懷疑,但在理解和操作上卻遠未落實。這八個字的核心要義應是著眼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和諧的、恒久的。據人類學專家的不懈研究,人的發展可達成的高度,主要的不是取決于知識,而是取決于人的情感和性格。
黑格爾說:“沒有激情,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曾完成,也不能完成。”列寧說得更明白:“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國內研究情感的專家朱小曼教授認為,情感不是課堂上用以激發興趣的手段,不是教師外加的“佐料”,情感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以人為本的根本。語文教育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無不需要激情的支撐。鞠校長的教育追求,正是來自于他對學生的關切,來自于他至高無上的師德情操、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穩定樂觀的心理品質和淵博扎實的學識修養。
3.激情,是課堂推進的核心內蘊要素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如,文采飛揚的閱讀課全部成了知識的大排檔,真情流淌的作文課全部成了八股格式的模仿秀,情智生輝的活動體驗課全部成了背誦抄寫,學生可能掌握某些機械的知識,可是卻因此失去興趣、失去激情、失去靈性,享受體驗的過程變成接受灌輸的過程,得到的我們看到了,可失去的也許更多更多。正如著名詩人、劇作家、文學評論家艾略特在《巖石》中的追問:“在信息中,我們的知識哪里去了?在知識中,我們的智慧哪里去了?在生活中,我們的生命哪里去了?”可以想見,一堂沒有激情涌流的語文課,注定是蒼白無力的,注定是無法在學生心靈留下任何印跡的。
假如,我們讀蘇軾,在低吟淺唱中體悟曠達灑脫的蒼涼感;讀杜甫,在批文入情中領會孤獨漂泊的悲愴感;讀落日,在師生對話中解讀雪恥新生的使命感……概言之,在充盈情感、心理相融的意境中,在吟哦諷誦、以情動情的頓悟中,陶冶情操、潤澤心靈、體驗生命,那么,語文教育,該是一項多么崇高而幸福的事業啊!如今,鞠校長正帶領他的團隊,艱辛跋涉,行走在語文天地間,追求“激情語文”的至高境界,真正使中學語文回歸本質,復歸本真,以生為本,以情為線,從更高層面達成語文教育“全人目標”。語文教材呈現的是:一幕幕引人入勝的生活場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這些,都需要通過體驗去感受,文本意蘊都需要通過感悟去獲取。為此,兩位老師在課堂上努力設置最佳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創造的激情,以情激情,抓點引思,情智融通。在他們的課堂里,我們感受到了師生的心靈共鳴和精神遇合,我們聽到了學生“拔節”的聲音,我想,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妙最動聽的聲音。而這一切,無疑來源于對學生真切的、真誠的、真實的愛,來源于教師豐厚的學養和純熟的教學藝術,來源于對教育生活的發現和深刻的認識。
可以這么說,鞠校長他們找到了學生心中的那盞燈,并將它點亮,溫暖自己,溫暖世界。他們一路走來,對語文教育的執著與堅守,我想,它的價值與意義,怎么評價也不過分。
“激情語文”要做到更上層樓,能否在“求真、造境、動情”上更多思考。
1.悟本真
學會傾聽作者聲音,與作者產生共鳴。激情奔涌必須從作品本身出發,建立有限度詮釋與過度性詮釋之間的規范,認真把握好“度”,理解品味文本所傳達的情感。對文本,要做到兩點:一是“讀解”,二是“還原”。“讀解”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具體實在的文學層面,叩問作品文本意義的生成過程;另一個層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學層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價值意義,展開對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語文課堂尤其缺乏哲學層面的讀解。“讀解”后面就是“還原”。很多老師沒有還原意識,其實所有的教材都是需要你去推敲的,要在文學史、文化史、哲學史、歷史上找到它相應的位置。深度閱讀,就必須把它還原,這種還原是必須的,這是歸真,讓藝術把真情實感饋贈給現實。因此,個性化閱讀必須是在還原閱讀基礎上的,利用文本的“不確定性留白”“召喚結構”,以意逆志,獲得思想啟迪,情感陶冶。
2.造情境
知識必須融化在情境中才有生命力,才易于形成“心理同構”,轉知成識。課堂上引導學生入境特別重要。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勞。”情境營造要因文因時而設,要契合中學生心理特點,要注重遷移使情感彌散而穩定,要適時適切適度使用多媒體。
3.重共鳴
“激情語文”只有使學生產生了“情感共鳴”才能達到效果。首先教師要充滿激情,以情動情,引發共鳴;其次,學生要批情入文,精讀細品,文我合一,達到師生共融共享;另外,要通過啟動、激發、強化、輻射、誦讀、描述、升華等多種方式形成共鳴——讓師生忘情的沉浸在一個無形的充滿感情的交流場中。
另外,“激情語文”還要注意情思、情理、情智的互補,以情引思,以情明理,以情啟智,既有激情如火,又有冷靜是金,切忌繽紛雜陳、花哨晃動;要盡量遠離虛偽之情、矯揉之情、低俗之情,喚醒、建構至真、至純、至美之情;要尊重、欣賞各個不同個體的非均衡性情感認知,鼓勵、引導學生形成各自滿意的情感體驗,避免大一統、泛道德化。
最后,我想說:生命,因激情而美麗;課堂,因激情而動人。如今,鞠校長的探索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堅信,“激情語文”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9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課堂學習非常重要,養成一個好習慣,也同樣重要。
一、科學使用工具書
工具書其實是一種小型圖書館,也是學習的拐杖,是無聲的老師。許多工具書查閱方法都有所不同,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指導,教給學生基本的查閱方法,使學生正確使用;還要設法調動學生對工具書的興趣。比如,要求學生在課文預習時查生字詞語;在課堂上選擇典型的字詞當堂動手查字典,重在義項選擇;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時常常會遇到一些自己不認識或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查找工具書;討論一些讓學生特別感興趣的問題,得不出答案時,要求學生到相關的工具書里查找出來。學生就會對工具書的巨大威力感興趣。久而久之,學生逐漸養成了查工具書的習慣。
二、學生良好的寫字、識字習慣
小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就是老師在學生習字課和作業要求中,提出書寫的具體的要求,并長期嚴格訓練而形成的。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提出
1、寫字姿勢正確,字跡端正,書寫規范。
2、會寫1000個常用漢字。
3、有寫字的興趣。
4、重視用眼衛生。
5、注意握筆姿勢。
6、注意寫字姿勢。
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以及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把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逐步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進而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校內,在家里,在街上,在商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欲望,自覺地識記。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漢字教育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見,除了語文課本,生活就是識字的好課堂。要把課外的識字活動和平時的課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識字,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三、朗讀背誦的好習慣
背誦是大量積累材料、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發展學生的記憶力,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課本中規定背誦的百來篇課文,在教學中必須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讀成誦。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階段是機械記憶的黃金時期,不可錯過。為此,學校和老師要給學生安排定時、定量的`誦讀內容,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及時糾正和表揚,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然后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使學生日有所讀,日有所獲,從而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習慣。
四、有問題要及時的提問題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有了疑問才會促使深入思考,才會獲取新知。質疑本來就是創新的基礎教學中要多鼓勵,多引導學生質疑。在初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從課題中質疑;在深究課文局部時,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細節描寫、標點符號、修辭手法等方面質疑;在課文結束時,可進行創造性質疑。在指導學生質疑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一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即使學生的問題幼稚可笑,也應鼓勵并加以引導,不可操之過急,打擊其積極性,熄滅其智慧的火花。二要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質疑,忌漫無邊際,無針對性。
老師還要鼓勵學生,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準的,都應當勇于向別人請教,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問一切可能了解情況的人。
在語文活動中輔助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廣泛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樹立正確的語文觀。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0
大家早上好!我很榮幸地能執教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一時間地站在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全面地提高自己。今天,我更榮幸地能向各位專家同仁學習請教,聆聽各位的專家同仁的教誨指導。來出席這次研討會之前,我們陽埠中文秘站原創作品心小學的郭校長叮囑我,一定虛心學習,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把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帶回去,不虛此一行;并讓我代表他預祝我們這次教學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執教的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已將近兩年,今天我是帶著困惑來的。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的一些困惑吧。
新課程改革一個最基本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強調語言素材的積累,積累好詞佳句,古詩詞的千古絕唱,現代名篇名段,名言警句等等,讓學生有深厚的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積淀。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學習的一次歷史回歸,看看今天我們很多人的文化功底的淺薄,再想想我們古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深厚,多年來,我們的語文界走過了太多的曲折。今天,我們能夠再次回歸語文學習的真諦,不能說不是迎來了語文教學的新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言的積累既歸定了量的要求,同時也歸定了質的要求。這個要求對于絕大多數的城市小學生來說,由于自身語言的優勢和周圍大量的語言環境,可能不是難事。然而,對于廣大農村小學生來說,特別是廣大地處偏遠、教學資源嚴重匱乏的村一級小學生,那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語言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語言實踐是學不好的語文的。廣大農村小學生他們學習語言的機會主要來自課堂,來自課本,來自教師,偶爾也來自電視(現在不負責任的娛樂頻道,更多地讓小學生迷上了《還珠格格》、《春光燦爛豬八戒》,學會了更多的嬌氣和任性。)。他們太缺少母語學習的機會和環境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太難走入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家里,父母除了買一些學習資料外,很少購買適合孩子閱讀的文學書籍;就是有,父母可能也會認為學好這幾本課本就足夠了,哪還用花心思去看這些破閑書。學校里呢,由于教育經費緊張的緣故,圖書室已經多年沒有再添置圖書了,加上管理不當,就只剩下一些早就被孩子讀爛了的《格林童話》一類童話寓言故事書。訂閱兒童學習報刊對于廣大農村孩子來說那更是奢侈的事。單單靠一星期的才七八節課時的語文課堂,沒有大量的語文自主閱讀,沒有大量的語文實踐,要學好語文無異于緣木求魚啊!
以前,語文教學很大的一塊是語文基礎知識。教師多花點時間,多讓學生做幾次作業,抓好了語文基礎訓練,再抓實了課本的知識,哪怕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再怎么不好,要考及格都不是難事。而現在就不同了,就拿我們陽埠中心小學來說吧,隨著上級優化調整學校網點布局,撤校并點,大量的村小學生并入中心小學就讀。我們學校五年級現在有四個平行班,而它的前身三年級時是一個班,到了四年級變為兩個班,現在再重新打亂分成四個平行班。同樣的一批學生,在三年里卻相繼更換了三位語文老師。而幾位語文老師呢,面對這樣學生來源不一,語文學習程度不一,語文學習思維品質不一的班級,也煞費苦心。我們學校的老師們質量意識很強,尤其是數學老師,幾乎恨不得用整天的時間跟著學生,出大量的題目讓學生反復強化訓練,然后再用考試成績不斷的此文秘站原創作品進步來調動維持同學們這股學習熱情。
語文老師也嘗試了這樣做,然而事實的結果是大量的語文基礎練習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做多了,學生寧愿做數學,也不愿做語文,逐步喪失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題海戰術或許對數學有效,大家說數學是教什么考什么,有它教學內容的確定性,而語文是學課文卻考語文素養,五花八門,包羅萬象,讓語文老師無從著手。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老師講出來的,不是學生做大量重復的練習得來的,只能在老師長期細致耐心地指導下,靠學生自己長期的大量語文閱讀實踐和語文積累一點一滴得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在朝夕。
忽視語文學習的內在生命規律,忽視學生語文素養獲得的長期性,讓我們一些語文老師嘗到了“應試教育”的苦果。去年期末統考,我們學校四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全部受罰,而四五年級的數學老師全部得獎。語文老師不僅要面臨繁重的教學工作上壓力,還要面臨著來因為教學成績不理想而來自學校的壓力。語文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感慨:我們農村小學生和城里的小學生相比,不是差在思維能力上,而是語言的功底上。所以往往每到一學年初,很多語文老師(包括學校的行政人員)都鬧著要改上數學,就不難理解了。
“我困惑,所以我努力。”今天的研討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我相信,有在座各位的幫助,我的困惑將不再困擾我。最后,我想用當代著名詩人顧城的一句名言來結束我的發言,“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注定用它來尋找光明。”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們聚集在一起,很榮幸對于小學畢業班的語文教學我能發表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但更希望從這次研討會中學到更多的東西,爭取把畢業班的教育教學做得更好。
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主要如下:
一開始見到我班六十二人,我腦子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盡快認識他們,同時也讓他們認識我,但認識是不夠的,是要了解,更是要知人善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所以開學的教學進度就慢了好多,但通過課后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的主題班會,每日一記,每周一記等等。便迅速的了解了很多同學的內心世界,這為我的語文教學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例如課堂提問,我就知道哪些同學是不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這個時候我會鼓勵他,給他充分的思考時間。
這里我想講主要的兩點:第一點是抓基礎,要求學生課文必須讀通順過關,每課詞語聽寫過關,重點課文有感情朗讀過關,每個早晨十分鐘的古詩詞朗讀過關,每日作業認真對待等。第二點是重預習,在班上我給學生提了四個字“讀、找、思、查“。這四個字是有序進行的。讀:先把課文讀三遍及以上,形式自由,但要讀到自己不會結巴為止;找,結合課后生字表,同時自己要掃清讀的過程中所遇到的生字詞障礙,一定要標上拼音,做好課堂展示工作:思,結合課后習題思考問題,提出自己疑問的地方。這個環節是很難檢測的,那么我就只有在培養他們預習習慣的同時隨時督促他們,讓他們先養成習慣先;查,是學生利用資源為自己的學習進行拓展的環節,現在我班學生為了上課能充分展示自己都會想辦法查閱很多的資料,并且還會做相應的摘抄。
我著力想在班級所達到的目標是:首先班級要形成一股濃厚的.學習氛圍;其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和學習習慣;再次要研讀教材,專研教學,努力尋找突破口,讓他們的成績有很大的進步。對于成績我已給他們建立了成績管理檔案,讓他們有目標的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分數。現在馬上進入復習階段,我一會更加認真的對待;最后相對畢業班我希望讓他們感受集體的美好,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自己。
以上的這些是我工作中努力尋求做到的,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要做的教育教學工作還遠遠不夠,希望各位領導給我多提提意見,幫助我實現更美的育才夢。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2
初識這個課題,心情就很激動,在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研討會上的講話。也許是這個課題與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謀而合的緣故。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是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培養計劃”語文課改實驗項目,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由當代著名教育家、國家督學、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主持。目前全國已有1800多所學校參與了此項實驗。也是我在兩年前就給大家推介的課題。
這個課題為什么有這么多學校參與,這個課題為什么好?為什么要稿這個實驗?我的理解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
這個實驗符合語文學習規律和語言學習規律。
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語文學習強調多讀,要誦讀,廣泛的閱讀。強調積累,積累語言、積累情感、積累寫法。強調感悟,語文的習得是靠學生自身的感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的感悟,悟其意,悟其情,悟其法,這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而我們過去的語文學習常常犯一個致命的錯誤:就是用理科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語文。我們理科的學習方式是舉一反三,通過一個例子的學習,學生能解決與這個例子相類的問題。而語文的學習是是反三歸一的,大量的閱讀、大量的感悟之后有所得。舉個例子:我們過去最典型的做法,比如學了插敘,馬上就練習如何用插敘寫文章。其實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讓學生多讀含有插敘的文章,當學生悟出了插敘的妙用,自然在寫作時,從自己的大腦里將插敘提取出來,躍然紙上了。
語文是“習得”的,必須以學生自己的讀書、練習為主才有收效。說到底不外乎多讀、多背、多寫。語文學習不能走“先明理,后應用”的途徑,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語文教學不能指望教一得一、一步到位,可能教十才得一,練十才會一。而且語文知識和能力是呈螺旋式上升的,教過語文的都有這樣的感覺,學生的語文能力從初一至初三呈緩慢上升的趨勢。在這個螺旋上升的過程中,有些能力和知識是需要不斷重復的,需要反復的歷練。最終才能形成自己的語言能力。
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學耗費了學生最多的學習時間,卻培養也一批又一批不喜歡讀書的孩子,同時,也造就了一批不讀書的老師,是一個民族的悲哀。調查顯示:我國國民每年人均閱讀圖書4.5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我們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泱泱大國,人均閱讀不到別國的九分之一。與美國小學生比較,美國一年級兒童平均每年讀3萬字,我國一年級兒童只有4900字。這樣的閱讀量是很難促成人形成感悟的,只有達到一定的量的積累才能形成質的飛躍。語文主題實驗就是要讓學生每學期的閱讀量達到100萬字。而且這100萬字的閱讀量要在課內實現。
我之所以推介這個實驗,因為我覺得它是我們語文老師減負提質的最好辦法。過去我們費了很大的勁,結果卻令人尷尬:學生討厭語文,甚至討厭語文教師,討厭讀書,害怕表達,恐懼寫作,考試結果也總是不如人意。我們也因此遭到詬病說我們“誤盡蒼生”“禍國殃民”。仔細反思一下,我們學生的語文能力有多少是我們課堂上教出來的?有多少是通過我們課堂上對課文的“肢解”得來的?有多少是學生在母語環境下自然生長的?有多少是在特定的家庭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下,學生自身獲得的?我不是在否定語文教師的.作用。有一年我帶初三語文,剛開學不久我就病倒了。當時由于沒有人接就臨時把一個教勞技的老老師推了上去,當時很多人擔心。我也不放心,因為那個老師連課文都讀得錯字連篇,實在是教不了語文。
而過去我們的語文之所以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煩。就是因為我們把一篇好端端的課文肢解的七零八落,使一個鮮活的藝術作品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每一句話都要挖地三尺,每一個詞都挖得火冒金星。甚至學生的每一個回答都要與標準答案與我們預設的答案吻合,有時那種概率不亞于彩卷中獎。這樣讓學生覺得語文學習深不可測,不得要領,望而卻步。
語文主題學習就簡單了,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讀讀,悟悟,品品。學生弄明白了,就學下篇了。讓學生在用三分之一的課堂時間學完教材的基礎上,其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自由閱讀。這項實驗,不僅說得簡單,做起來也簡單。而且沒有繁瑣的模式與流程,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語文老師解放自己的一條出路。
這個實驗沒有起點。一般的學校、一般的師資、一般的條件,一般的生源都能夠實現。核心就是圍繞主題,拓展閱讀。退一萬步講,我們就是不掛名搞這個實驗,甚至我們就不搞這個實驗,但我讓學生把配套的語文主題學習材料都讀了,都讀懂了。我們也肯定會取得一個好的結果。但是,如果我們參與了實驗,在別人的引領下前行,我們更容易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這個問題之所以說得多一點是因為取得這個認同,這我們啟動實驗的重要前提。沒有這樣的認同,你就不會去做,做起來也沒有動力。而且這個實驗的意見遠非語文一科的改變,學生一旦走進書的世界,那么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他的做人與修行的問題、而且一切教育的難題都可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們搞這個實驗是一個利己利他的積德工程。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要思考和研究的重點問題,我們要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因為我也沒有親自搞過這個實驗,只是早就對這個課題感興趣,去年在北京校長培訓上,有幸與課題組的一位專家在酒桌上有過一點交流。所以也只是點化一下。
這個實驗最關鍵的地方在于,怎么樣才能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對教材的閱讀?
過去通過聽課我們發現,許多課文至少要用兩課時,第一課時幾乎就是處理字詞、文學常識、文體知識。如果這種做法不改變,我們課堂的時間從哪往出擠?我們怎樣才能擠出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于學生自主、自由閱讀?
對于字詞的處理,大家都覺得有必要。其實按課程標準要求,識字認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初中階段的要求是隨文識詞,隨文解義。強調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字詞的含義。我們之所以把字詞單提出來教授,其實是在給小學補課。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遇到后,隨機查字典就可以解決了。完全沒有必要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環節來處理。我想語文主題實驗,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些。
文學常識及文體知識,新課標強調要淡化文體教學,淡化并不等于不要,但也不適宜在學生還沒有理解文本之前就抽出來事先講解,你比如《海燕》一文用到“象征寫法,教學中就有人在課前先大講特講“象征”手法。因為學生對文體和寫法的把握,也得靠感悟。過去由于我們淡化文體教學,所以我們發現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四不象,像散文、又像論說文、又象詩歌(象散文詩)。過分強調文體知識教學,單純抽離出來講,也不可取。我想,語文主題學習的課堂上也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些東西。
要想把學生學習教材的時間壓縮在三分之一以內,最關關鍵的是:問題的設計。因為問題的預構是閱讀教學的核心,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同一篇文章,我們在解讀時,可以設計很多問題,每個問題需要思考、解答、更正、強調,這樣就會浪費很多課堂時間,如何找準文本的切入點,直搗中心,不蔓不枝,設計出既能刺激學生深層思考,又能破解文本的問題,是課堂上節省時間的武器。所以在問題設計時一定要優選。比如前兩天在天津聽課,有一位老師講《錢塘湖春行》,在導讀時設計了這樣一組問題:文中所寫的內容發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作者都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景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應當說這些問題哪一個也沒毛病,哪一個都緊扣詩意。但有沒有更優化的問題設計?當時我就在想:錢塘湖春行,這個題目的關鍵詞是 “春”,這也正是這首詩要表達的主旨,所以就在這個“春”字上做文章,從哪里看出是“春行”?進而追出是“早春”,讓學生體會“早春”的特點“幾處”“誰家”“新燕”“淺草”,完成對字詞的品味和對詩的主旨的理解。其實,如果每一篇文章我們如果靜下心來研究:都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切入點,設計一個最優的問題。只是需要我們動腦子。
語文主題學習要求課堂三分之二的時間用于學生自主、自由閱讀。我想這種自主自由閱讀,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盡可能地減少對學生的干擾和強制,組織學生圍主題展開閱讀,組織學生圍繞主題進行交流。
因為只是通過外出學習和一些材料,了解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也很片面,不盡正確。大家辯證地去聽。
任何一項實驗,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外出三個方面的原因:方向正確,方法科學,再加上辛勤的汗水。語文主題學習雖然說起來簡單,但在起步階段,也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諸如學生原有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的問題,課上時間如何充分利用的問題,教材的整合與主題的把握問題等等。我們要有充分的估計。有問題我們共同思考探究,問題都解決了,我們的實驗也就成功了。
我們期待著這項實驗能帶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新的面貌、新的變化。除初一語文老師必須參加實驗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老師能加入實驗行列。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我很榮幸地能執教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一時間地站在新課程改革的最前沿,全面地提高自己。今天,我更榮幸地能向各位專家同仁學習請教,聆聽各位的專家同仁的教誨指導。來出席這次研討會之前,我們陽埠中文秘站原創作品心小學的郭校長叮囑我,一定虛心學習,乘興而來,滿載而歸,把兄弟學校的珍貴經驗帶回去,不虛此一行;并讓我代表他預祝我們這次教學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
執教的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已將近兩年,今天我是帶著困惑來的。接下來,我就說一說我的一些困惑吧。
一、新課程標準對農村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要求太高。
新課程改革一個最根本的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強調語言素材的積累,積累好詞佳句,古詩詞的千古絕唱,現代名篇名段,名言警句等等,讓學生有深厚的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積淀。我覺得這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字學習的一次歷史回歸,看看今天我們很多人的文化功底的淺薄,再想想我們古人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底蘊深厚,多年來,我們的語文界走過了太多的曲折。今天,我們能夠再次回歸語文學習的真諦,不能說不是迎來了語文教學的新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語言的積累既歸定了量的要求,同時也歸定了質的要求。這個要求對于絕大多數的城市小學生來說,由于自身語言的優勢和周圍大量的語言環境,可能不是難事。然而,對于廣闊農村小學生來說,特別是廣闊地處偏遠、教學資源嚴重匱乏的村一級小學生,那就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了。語言學習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語言實踐是學不好的語文的。廣闊農村小學生他們學習語言的時機主要來自課堂,來自課本,來自教師,偶爾也來自電視〔現在不負責任的娛樂頻道,更多地讓小學生迷上了《還珠格格》、《春光燦爛豬八戒》,學會了更多的嬌氣和任性。〕。他們太缺少母語學習的時機和環境了!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太難走入農村小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家里,父母除了買一些學習資料外,很少購置適合孩子閱讀的文學書籍;就是有,父母可能也會認為學好這幾本課本就足夠了,哪還用花心思去看這些破閑書。學校里呢,由于教育經費緊張的緣故,圖書室已經多年沒有再添置圖書了,加上管理不當,就只剩下一些早就被孩子讀爛了的《格林童話》一類童話寓言故事書。訂閱兒童學習報刊對于廣闊農村孩子來說那更是奢侈的事。單單靠一星期的才七八節課時的語文課堂,沒有大量的語文自主閱讀,沒有大量的語文實踐,要學好語文無異于緣木求魚啊!
二、現在的語文教學成績太難提高了。
以前,語文教學很大的一塊是語文根底知識。教師多花點時間,多讓學生做幾次作業,抓好了語文根底訓練,再抓實了課本的知識,哪怕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再怎么不好,要考及格都不是難事。而現在就不同了,就拿我們陽埠中心小學來說吧,隨著上級優化調整學校網點布局,撤校并點,大量的村小學生并入中心小學就讀。我們學校五年級現在有四個平行班,而它的前身三年級時是一個班,到了四年級變為兩個班,現在再重新打亂分成四個平行班。同樣的一批學生,在三年里卻相繼更換了三位語文老師。而幾位語文老師呢,面對這樣學生來源不一,語文學習程度不一,語文學習思維品質不一的班級,也煞費苦心。我們學校的老師們質量意識很強,尤其是數學老師,幾乎恨不得用整天的時間跟著學生,出大量的'題目讓學生反復強化訓練,然后再用考試成績不斷的進步來調動維持同學們這股學習熱情。語文老師也嘗試了這樣做,然而事實的結果是大量的語文根底練習沒有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且做多了,學生寧愿做數學,也不愿做語文,逐步喪失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題海戰術或許對數學有效,大家說數學是教什么考什么,有它教學內容確實定性,而語文是學課文卻考語文素養,五花八門,包羅萬象,讓語文老師無從著手。學生的語文素養不是老師講出來的,不是學生做大量重復的練習得來的,只能在老師長期細致耐心地指導下,靠學生自己長期的大量語文閱讀實踐和語文積累一點一滴得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在朝夕。無視語文學習的內在生命規律,無視學生語文素養獲得的長期性,讓我們一些語文老師嘗到了“應試教育〞的苦果。去年期末統考,我們學校四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全部受罰,而四五年級的數學老師全部得獎。語文老師不僅要面臨繁重的教學工作上壓力,還要面臨著來因為教學成績不理想而來自學校的壓力。語文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感慨:我們農村小學生和城里的小學生相比,不是差在思維能力上,而是語言的功底上。所以往往每到一學年初,很多語文老師〔包括學校的行政人員〕都鬧著要改上數學,就不難理解了。
“我困惑,所以我努力。〞今天的研討會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我相信,有在座各位的幫助,我的困惑將不再困擾我。最后,我想用當代著名詩人顧城的一句名言來結束我的發言,“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注定用它來尋找光明。〞
【語文教學研討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研討會邀請函03-08
教師課堂教學用語及評價用語教學研討會 -教師工作總結04-25
【熱】研討會邀請函03-23
研討會邀請函【熱門】03-25
【薦】研討會邀請函03-27
研討會邀請函【精】03-23
研討會邀請函【推薦】03-25
【推薦】研討會邀請函03-22
【熱門】研討會邀請函03-19
研討會邀請函【薦】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