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廣東人中秋節吃什么家常菜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廣東人中秋節吃什么家常菜,歡迎閱讀與收藏。
廣東人中秋節吃什么家常菜
廣東人中秋節吃的家常菜1:清蒸迷你獅子頭
材料:豬肉500克,馬蹄、姜、蔥、耗油、香油、胡椒粉、鹽、白砂糖適量
做法:取4分肥肉6分瘦肉分別切成細丁,再剁成顆粒狀的肉蓉(細切粗剁)。將蔥白和馬蹄分別切成碎,生姜用磨泥器磨成泥。再將肉蓉放入碗內,加入所有調味料及馬蹄碎,蔥白,姜泥。用筷子順時間攪拌至肉起膠狀。將肉分成兩份,分別在一大盆內用手摔打50下使肉變的緊致。取一小份肉餡,用雙手交替摔成圓球狀,將有些變硬的肉餡,再次用雙手搓圓,放入深盤內。然后鍋內燒開水,放上盤子,加蓋大火蒸10分鐘。蒸好的成品,倒出里面的湯汁,和少許水淀粉重新下鍋內加熱至濃稠,淋在肉丸表面即可。
廣東人中秋節吃的家常菜2:翡翠大蝦
材料:草蝦500克,黃瓜一條
做法:黃瓜去皮、籽,洗凈切成條。草蝦去殼、頭,挑去泥腸,用刀在背上劃一條,焯水后撈出。鍋置火上,注入少量清水,加料酒、鹽、味精、白糖,放入草蝦略煮,用水淀粉勾芡后,加入黃瓜條,淋上麻油,翻炒均勻即可。
廣東人中秋節吃的家常菜3:爆炒鱔魚
材料:鱔魚300克,紅鮮椒2棵,生姜、大蒜、花椒、料酒、胡椒粉、白糖、植物油、食鹽各適量
做法:鱔魚去頭去內臟洗凈,切成片;加鹽、胡椒、淀粉、料酒腌5分鐘;辣椒切片,姜和大蒜拍碎。
炒鍋置火上,大火熱油至8分熱,下鱔魚爆炒1分鐘,加辣椒、姜、蒜大火爆炒;再加入湯和白糖,炒5-6分鐘即可出鍋。
廣東人中秋節吃的家常菜4:香辣蟹
材料:肉蟹500克,蔥、鹽、白糖、白酒、干辣椒、姜、料酒、醋、花椒、雞精、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將肉蟹放在器皿中加入適量白酒,蟹醉后去腮,胃,腸切成塊。再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切成片。坐鍋點火放油,油至三成熱時,放入花椒、干辣椒炒出麻辣香味時,加入姜片、蔥段、蟹塊,倒入料酒、醋、白糖、鹽翻炒均勻出鍋即食。
廣東人中秋節吃的家常菜5:糖醋排骨
材料:豬排500克,面粉50克,紹酒、醬油、糖、醋、蔥段、生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豬排斬成約l寸長的小塊,用紹酒和鹽拌勻,再用適量生粉、面粉和水適量攪拌均勻。再將醬油、糖、醋和紹酒35克,生粉水加水調成汁備用。燒熱鍋,下油,至六成熟時,把豬排逐塊放入油鍋炸至結殼撈出,撥開粘連,撿去碎末,油溫升至七成時,再將排骨下鍋復炸至外殼松脆撈出。原鍋留油少許,放入蔥段爆香后撈去,即將排骨下鍋,迅速將調好的芡汁放入鍋中,連續翻炒,淋下香油即可。
廣東人中秋節習俗
一. 舞火龍(舞火龍、游花車、舞醒獅 )
活動一般于晚上八點半開始,但節日的氛圍下午便已濃重。行走于村道間,路邊兩排綠化樹上,均貼有活動期間路邊禁止停車的通告, 晚上八點,鞭炮鑼鼓聲響起,活動拉開序幕。一條80米長的長龍被擺放于祠堂門前,在此次活動中捐款最多的一男子上前,首插一支龍頭香;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們紛涌上前,將長壽香插滿龍身。醒獅舞動著,村民們笑著、喊著、擁擠著,將節日的氛圍襯得更為濃重。
八點半,活動會正式開始。司儀一聲令下,100名孩童同時舉起舞龍棒,通體赤紅的長龍立時泛活,飛旋于上元村的街頭。最前方是一面“龍牌”開路,“龍牌”上方寫著“歡慶中秋”四個字;80米長的火龍緊隨其后,游人們喧囂著、簇擁著、追趕著,在龍身上見縫插針的插上長壽香,而火龍中途也要停下來換兩次香;緊隨火龍的,是8輛一字排開的花車,包括八仙過海、嫦娥奔月、西施浣紗、唐僧師徒等傳說人物;彩車之后,又是一條40米長的金龍,在22名精壯男子舞龍棒的揮舞下,金龍直欲騰云沖天;最后,十多條醒獅壓陣,搖頭晃腦、閃撲騰挪,栩栩如生。
火龍隊伍拉起來,浩浩蕩蕩,近300米長。數名藝人夾雜于隊伍前后,敲鑼又打鼓;數十名孩童游戲于隊伍左右,手執紅燈籠。火龍要從晚上八點半,一直游到晚上十一點許才作罷,最終回到出發時的祠堂處。
二.吮田螺( 中秋吮螺,寓意“明目”)
吮田螺不僅是三水的一個傳統習俗,在珠三角一帶都很盛行。 如今的農村,田螺少了。但是,中秋夜吮田螺的習俗,就像吃月餅和柚子一樣,還一直保持著, 其實,不僅在中秋節當天,平時在大排檔的夜宵上,炒田螺也是最受市民歡迎的。中秋前后,是田螺和石螺當造的季節,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風俗。資料顯示,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更說小孩子中秋吃田螺,會“明目”。按傳統,中秋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拿著田螺,對天一舉,再送到嘴邊一吮,寓意“明目”,求得聰明之意。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廣東人家中秋節的壓軸食品,田螺的肥美,也有寓意美好和去邪氣、晦氣作用。
三.燒番塔(番塔“節節高”萬人來觀賞)
中秋晚上, 村中老人將水果、月餅整齊碼好,在塔底插滿香。番塔是提前由眾多村民,花費數小時用一塊塊紅磚“生砌”(不加灰砌)而成。 由于塔身上小下大呈錐形,因此壘塔時,從下往上每一層都要向內部收縮一圈,最上層頂端僅留一孔,這樣更利于火苗上躥,火苗越大預示著生活越興旺。八月十五晚八點,鼓聲響起,醒獅經過番塔就會打開塔底的爐口,點燃,從番塔內瞬間沖出漫天星火,彼時響起煙花聲,火光、月光,與煙花的閃光相互輝映。
“燒番塔”又名燒花塔、燒瓦塔、燒瓦子燈,在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都有流傳。在廣東境內,尤以珠三角、潮汕地區的農耕文明發展較早的村居最為流行。農耕時代遠去,工業文明盛行,如今在佛山,只有在南海丹灶仙崗村、西樵松塘村、羅村上柏村少數幾座村仍盛行此民俗。
燒番塔,民間傳言源于明太祖朱元璋起事,以點火燒番塔為號。后演變為秋收祈福,更有寄予生活紅紅火火之意。此外,松塘村中的池塘名為月池,據說繞月池游走一周可以帶來好運。 如今,燒番塔是松塘村遠近聞名的一個民俗項目,每年此時,有上萬人從四處趕來觀看,而不僅僅是本村村民。民俗活動不斷得到發揚光大,番塔從早前的一米多高,慢慢增高到3米、4米、5米。每年活動持續2個小時,熊熊大火不熄,煙花不斷,每個人都沉浸在這花好月圓之夜中。
四.豬籠餅
豬籠餅是佛山傳統的中秋傳統習俗之一,由長輩送給孩子,一個巴掌大的竹編小豬籠里面,裝著一只小豬造型的蓮蓉餡餅,寓意小孩肥肥美美,如小豬般容易帶,容易養。
廣東人中秋節吃螺原因
中秋食田螺,則在清咸豐年間的《順德縣志》有記:“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更說小孩子中秋吃田螺,會明目。炒田螺前,田螺底部會弄掉,吃的時候,先把田螺蓋拿走,把螺肉吃掉。那么,在月光之下吃田螺,田螺殼從頭到尾都通了。且田螺蓋與眼睛相似,因而吃田螺寓意“明目”。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廣東人家中秋節的壓軸食品,一來民間認為吃田螺可明目,傳說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來認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來田螺有殼,剝殼食肉為“食心(新)轉運”之兆義,以求去邪氣,晦氣。
另一方面,“螺”字與粵語“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夜吃田螺,有豐收之意,代表五谷豐登。
據資料記載,中秋吮石螺習俗源于古代一個窮秀才,因沒錢買肉過中秋,便摸些田螺、石螺回來煮,邊賞月邊吃,田螺俗稱攀桂,后來秀才中舉,于是,每逢中秋吮石螺便成為風俗。
中秋前后,本來就是田螺和石螺當道的季節,八月十五吃田螺,更是流行多年的風俗。“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贈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頭啖過又香螺。”
民間早有田螺可以明目的說法,顧名思義是因為螺肉營養豐富,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那么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前后食之呢。因為這時候,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吃田螺的最佳時節。
【廣東人中秋節吃什么家常菜】相關文章:
中秋節吃什么家常菜08-31
廣東人過中秋節要什么水果拜財神12-25
廣東人過中秋節要什么水果拜財神-其他節日12-25
中秋節適合吃什么菜12-25
個人總結些家常菜做法 -個人工作總結04-25
中秋節 -中秋節04-26
了解中秋節 -中秋節04-26
中秋節簡介 -中秋節04-26
中秋節短信 -中秋節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