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清明節小學日記

時間:2024-01-31 13:13:46 清明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節小學日記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小學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小學日記

清明節小學日記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大家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大家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大家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大家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大家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清明節小學日記2

  俗話說:“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

  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贊嘆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沙場的.部隊啊!

  我們仿佛置身于喊殺震天、戰馬嘶鳴、尸橫遍野的古代戰場中。后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后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后,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柜內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于部件繁多、工藝復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為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贊嘆!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后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為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后我還要重游西安!

清明節小學日記3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著清明節靜靜地下著。天空低沉著,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里是無盡的悲傷。伴著林里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悵。這個清明,注定了我的憂傷。

  祖母走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屋里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了,到處都堆滿了垃圾。望著望著,眼淚就下來了。還記得在這里,咱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里,反而如在城市里般,還少了城里的熱鬧。記得年年咱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祖母給咱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著清明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著鞭炮,孩子們喜歡裝著害怕,一個個搶著往祖母懷里鉆。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著眼睛,跟祖母講著自己心里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著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響,心里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過得好悲傷。每次夢回,夢見祖母,淚浸濕了枕頭。

  鄉村里的清新撲面而來。村里的人過來看了一眼,幫忙墊了黃紙道:“走都走了,還是別太傷心了。”抬頭,望著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濕了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著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凈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咱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里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著清明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清明節小學日記4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準備回老家給爺爺掃墓。

  我坐在車里向外張望著,我看見好多的樹上面已經很少有花了 , 但是,地上的粉花瓣卻特別得多,像天女散花。突然,我覺得好暈,所以,就靠在媽媽腿上睡著了。

  等我起來的時候,我迷迷糊糊地問爸爸:“爸爸,什么時候就到老家。” 爸爸耐心地回答:“ 還有幾分鐘吧!”

  于是我坐在車里,我看著表,表“滴答、滴答”的響著,好像在說:“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終于,我等了七分鐘,我們就到達了老家,我們先回家里拿蠟燭、香和紙錢,然后就去了墓地。

  一路上,天灰蒙蒙的,陰沉沉的.,感覺就要下雨了,我突然想起了《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感覺有點悲傷,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和爸爸用鐵鍬把墳上面的雜草鏟掉,再培一些新土,好累呀!

  然后擺好祭祀品,點上蠟燭,上上香。現在,只剩最后一個任務,燒紙錢,為什么要燒紙錢,爸爸告訴我:“燒紙錢是因為只有在天上的人(也就是死去了的親人)收到了這些紙錢,在天國上好好享用。”

  于是,爸爸就拿出了打火機,在一張紙錢上面開了火,于是,我們一張一張地扔向被點燃的紙錢,火苗很小,這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小小的火苗吹成了熊熊大火,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燒紙錢,不到一會的功夫,我們就把紙錢全燒完了,不過,在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火很容易燒著你的,也容易引發火災。最后,我們一家給爺爺鞠了三個躬。

  回到家里,我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去掃墓呀?” 媽媽笑著說:“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所以,我們就要在清明節來祭拜死去的親人呀!”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漸漸懂了,掃墓,也就是要祭拜死去了的親人。

清明節小學日記5

  夜,來臨了。這是一個非常幽靜的清明之夜。我坐在窗前,欣賞著日落時的美景。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紅艷艷的晚霞。這顏色鮮紅如血,灑滿了天空,就好像是被當年無數革命烈士在戰場上灑下的鮮血燃紅的一般。難以想像那血流成河的場景和那令人心酸的親人泣不成聲的場面,但卻又如上映電影一般,畫面重現于我的腦海之中。閉眼靜下心來,我再次放眼天空,夕陽已逐漸西沉,天空的光也隨之淡下去,淡下去。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天空突然顯得高而遠了,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肅穆?

  大家肯定為戰死沙場的革命先烈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大家都一臉嚴肅,隱隱約約間還帶著悲痛,氣氛莊嚴肅穆。這時,天空出現了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城鎮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這顆啟明星一定是付革命先烈們英魂的囑托,來給置向于水深火熱之中窮苦勞動人民捎口信的:戰爭會勝利,國家會和平,生活會幸福,大家要堅持住啊!夜色漸濃,蒼穹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而城鎮各處真的燈火也次弟亮了起來。這時,我又覺得:如今的祖國是真真正正地富強起來了,那暫時寄居在“明燈”中的革命先烈英魂們也十分欣慰,于此同時,她們也搬進了新家,“生活”安逸而舒適。

  現在中國的強大,革命先烈們可起到了重要作用,沒有她們的血與汗,哪能造就今日的中國呢?!因此,每到公歷4月5日清明節這一天,絡繹不絕的大家紛紛來到“革命先烈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們。雖然我沒有真正去過,可我的心早已插上翅膀飛到了那兒,對革命先烈們發自肺腑地說一聲“謝謝!”

  這么一聲“謝謝”看似簡單平凡,不足為奇,但其中包含了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感激與崇敬啊!

清明節小學日記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離我很遠的地方。(我個人覺得的很遠,但其實還好)

  在掃墓的前一天,爸爸和爺爺先準備齊祭祀物品(有鞭炮,紙錢,鐵鍬)。我毫不情愿地跟隨著爸爸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掃墓呢?”于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云集,踏青之風[2]也極盛。”聽了爸爸的回答,我恍然大悟。

  到了墓地,下車啦(我爸爸開車去的)。爸爸安排我跟著媽媽一起,媽媽答應我了。然后我跟著媽媽還有大家一起。去上墳的路還得上一個小土坡,這一路,可辛苦了,因為也都是小石子小路。

  終于到了墳前,我已經累壞了,不顧一切的`坐在了草地上,看著爸爸和家人把在家里準備好的紙錢用打火機點燃,然后,爺爺在做“帽子”(用鐵鍬在土上做的)然后,爸爸媽媽叫我去給老祖公燒香磕頭,我按照爸爸媽媽的吩咐磕頭了,還偷偷在心里許愿了呢,我希望老祖宗保佑我考好試,保佑我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

  今天真開心。

清明節小學日記7

  4月5日晴星期五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今天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清明節小學日記8

  寶貝,今天是清明節,又來看你。清明節呢,是我們懷念和祭祀故去的親友的日子,每到這一天,人們總是帶著食物,香燭到遠離鬧市的墓區去看望闊別的親友。今天在電視里聽到有代人掃墓的服務,覺得有些想不明白哦,看望親人或是朋友,原本就是自己的一種自發的心情,怎么可以替代呢,如果只是為了求一個安心,不如不去的好。

  我因為要上課,所以一家人在周六就回了鄉下的老家,去看望故去的親人們。我喜歡去看他們,有我的爺爺,我的太爺爺,我的爺爺的爺爺,表哥的外婆~他們都靜靜地在山上,等我們去探望。不過我想他們都不會寂寞的啦,因為他們都住在一塊,在風景秀麗的空氣清新的山上。也是件快樂的事情吧。站在他們的墳前,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為他們掛上幾張紙,用手拔去叢生的野草。做一個晚輩該做的事情。雖然我很小的時候他們都相繼離開了。可是站在祠堂里,看著他們的`黑白照片,總能感覺他們慈愛的目光。有種靜靜的幸福的光輝。祠堂的大廳上吊著剪紙的漂亮彩燈。是我們這一房人家生了兒子才能點燈。爸爸只生了我們兩個女兒。不知道他心里會不會有一點遺憾,不過他真的很愛我們。而我們,除了搬不動液化氣顴以外,并沒有什么不如男孩。所以我也很希望你是一個女孩子,可以很貼心,很嬌氣,很美麗。一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

  其實靜下心來,到野外去走一走,看看春色,和久別的親友相見,也是件幸福的事情。春天來了,我們決定在這個周末全家人去踏青,帶上燒烤架去燒烤,真是很期等哦。希望周末不要下雨。

清明節小學日記9

  星期六,乳白色的霧伴隨著我們斤家族一起上山拜祭先人。

  上山的路可真難走。這是一條曲折迂回的羊腸小道,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上。這還不算什么,最累的還是這條小路要把方向轉來轉去——一會走左邊,突然又要走右邊,一會兒要走石子多如繁星的小路,一下又要轉到另一條道上,可累得我夠嗆的。我和爸爸走在頭兩位,就算當個領路人吧。我倆走得挺快,當我覺得后面沒人跟上時,就和爸爸在附近找了個較高的位置,向下一望——嗬,他們就像蟲子一樣在慢慢蠕動著,不過那速度也太慢了,從我們這里到走在最后面的距離都有五十米左右了!我逗趣地對爸爸說:“爸爸,你看,他們多么像一支浩浩蕩蕩的‘羅家大軍’呀!”爸爸也笑了笑。唉,潮濕的天氣使這黃泥路更軟了,成了一條擁有“彎、長、軟”的特點集于一身的小道。

  走了很久,終于來到先人的墓前了。大家看見墓前那么多雜草,二話不說,都卷起袖子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大伯和爸爸拿著鋤頭爬上去把墳墓上的雜草清干凈;姑姑就在上香的地方清除雜草;大哥就和其他人在用另一把鋤頭除去周邊的`雜草叢;,我們小孩就幫忙拿東西就行了。那雜草可真多,一鋤頭下去,再用力一扯,一堆一堆的雜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呢。過了幾十分鐘后,一座比以前更干凈的墳墓出來了!

  大家把茶、酒水和一些拜祭所需的食物擺好,點上紅蠟燭,每人都拿著三支香,一個接著一個跪下拜祭。拜完后,我們開始燒冥紙。我一看,什么?!“西裝”、“旗袍”、“面值”1億和5一億的“美金”?真夠好的,不用幾年,不,只要一天,地下的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就可以趕上比爾·蓋茨了,或許比他們更多錢了!呵呵,開個玩笑。其實在老人生前對他們好一點,去世后比燒什么都更值錢。

  不知不覺,霧散開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吧,先人們!

清明節小學日記10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晴。

  每到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家便會早早地起床,帶上外公過去在世時喜歡吃的食物,一齊來到外公的墓地,看望我的外公。今天也不例外,我們又去了外公的墓地。

  在爸爸的車快要接近外公的'墓地時,我已經悄悄地落下了淚。外公是最愛我的人,這一點連我的媽媽也承認。外公的去世對我的打擊很大,外公走的那天,我一直在哭著喊著說“外公,您走了,外婆怎么辦?我們怎么辦啊!”現在外公已經去世有三年了,我以為我已經不會再哭了,可是快要到外公的墓地時,我還是哭了,只是我沒讓我的爸爸媽媽發現。

  到了外公的墓地時,我裝作一點兒也沒有的下了車。手里拿著祭奠外公的食物,看著外公墓地上長出的野草,不知道是先去除野草好,還是先祭奠外公好。媽媽看我猶豫,便拿著我手里給外公的食物放在了外公的墓碑前,跪了下去。我趕緊也忽略掉了野草的事兒,跟在媽媽的身后準備給外公磕頭。

  媽媽跪著給外公磕了四個頭起身后,我也在外公的墓碑前跪了下去。我一邊磕頭一邊在心里同我的外公說著話,我告訴了他我今年最想要實現的愿望,還告訴了外公我非常的想念他。這些都是外公在世時,我常常跟外公說的事情,現在外公已經去世了,可是我想說的還是這些,就好像外公從沒有離開似的。

  我磕完頭起身后,我的爸爸也給外公跪下了。這一次爸爸跪得比平常久。我想爸爸一定也非常想念外公吧!一定也不亞于媽媽這外公的親生女兒吧!不過我也知道,爸爸一定會在心里和外公開開玩笑,就像外公生前時爸爸常對外公開玩笑那樣。

清明節小學日記11

  4月5日晴星期五

  今天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 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清明節小學日記12

  我一直期盼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我期盼的是清明節的三天假,而并不是清明節。因為,我早就知道爸爸媽媽要用這三天的時間帶我和姐妹們出去玩了。

  我們去了廣元玩,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劍門關游覽了。游覽中有一個攀爬網很好玩,也都能顯示出我的勇敢。

  攀爬網是在很陡的山上一直通向山的上一層的一張沒有保護的網,但是我依然一個人爬了上去。我鼓足了勇氣,踏上了我的攀爬網的冒險旅途的第一步。才開始,我爬了幾步就在想,我到底是爬上去還是不爬呢?如果爬上了中間,那可就進退兩難啦!最后,我還是決定要勇敢的爬上去。在攀爬的過程中,我忽然聽到了一位似乎已經快要成年的姐姐的慘叫聲,我比那姐姐爬的高,但是我還是猶豫了,我想,那么大的.姐姐都害怕,那我年紀那么小,怎么能爬上去呢?算了,我一定要給站在攀爬往下的家人們和姐妹們顯示我的勇敢。我努力跨了一大步。突然,我的鞋子卡在網上了但是我沒有喊叫,而是小心翼翼的把鞋子抽出來。我認真地想,我一定能爬上去!一定能!眼看著,我離終點已經不遠了,我使勁跨上了幾大步就到了終點,當時,想著我攀爬時的辛苦,我忽然覺得我好勇敢呀!當我一站在終點站的時候,姐妹們有的還在攀爬過程中呢!哈哈,這一次連平時像很勇敢而且最愛嚇人的丹丹姐姐都沒有敢爬呢!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如果你努力克服困難,就一定能成功的!別看平時膽小的我,有時在關鍵時刻,我幼小的心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想法就會幫助我,讓我變得更勇敢,原來我這么勇敢!

清明節小學日記13

  小的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著年滿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清明節,我都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后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但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祖父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游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并不明白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祖父就會高興地說:“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著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夸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家伙關注的焦點。曾祖父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在我十歲時,曾祖父就患了嚴重的咳嗽,臥床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床前,瞇縫著眼,頭往后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里的人不知什么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爸爸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祖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爸爸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后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著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后來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里,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游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來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聲朗誦著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著。

清明節小學日記14

  云遮艷陽雨綿綿,濕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著迷蒙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于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就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里的油菜花襯著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于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的就是可以做清明團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就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這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軟,那么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獲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里布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后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后,我們就帶著一路春色準備啟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清明節小學日記15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們去山東玩,玩什么呢?當然是去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居了。

  爸爸開車到了山東已經接近中午,我們的肚子也餓了,于是就先大吃了一頓。我們吃的是山東名吃藥膳鴨肉,可好吃了。我看了墻上的介紹才知道乾這是隆皇帝和很多名人愛吃的鴨肉,對身體可好了。

  吃飽了以后,我感覺渾身都是勁。來到王羲之故居,媽媽拿出相機讓我站在門口的大烏龜身上,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媽媽連忙拍了幾張就去玩別的.了。

  我看見許多名家的詩畫,一把搶走媽媽的照相機,拍了起來。我們又去鵝池拍了幾張,我還和爸爸媽媽合影。我們讓大哥也拍幾張,可他死活就是不拍,還是在爸爸的強迫下才不得已拍了幾張。我們還看見一顆千年古樹一個大烏龜。烏龜背上背了一塊大石碑,足足有七八米高,上面寫滿了字。

  王羲之故居里我感覺最著名的應該是洗硯池了。池水比我想象的要大多了,我除了在這拍照以外,還圍著池子轉了一圈。其中在一個池水淺的地方,我用喝完的礦泉水瓶子,裝了一瓶洗硯池的池水。我要把這瓶水拿回家去練字,看看能否寫出王羲之這樣的好字來,希望這洗硯池的水能保佑我。誰知這一想法讓媽媽知道后,告訴我:“王羲之的字是用這水長期練出來的,而不是這水保佑出來的。不過,你帶回這瓶水,也要像王羲之那樣刻苦練字,有一手漂亮的好字,這才是王羲之對你的希望吧!”我看著這瓶水,聽著媽媽的話,心里想:今后我一定要寫出一筆好字來!

  我們出門時,看見四大天王每個都踩著一個小鬼。我看了一眼小鬼,感覺他們也在看我好像要吃了我,又吃不著。我想:四大天王呀,你們可千萬別讓他們跑了。然后我就飛快的跑上車,之后就回家了。

  忘了告訴你,我還在里面買了一只毛筆。我要用這只王羲之的毛筆來練好毛筆字!

【清明節小學日記】相關文章:

清明節日記12-29

初一清明節日記01-24

今年小學清明節簡報04-20

小學清明節活動方案05-18

小學清明節主題班會09-21

小學生清明節隨筆03-08

小學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02-24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班會02-24

清明節 -清明節04-26

清明節小學日記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小學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節小學日記

清明節小學日記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蒙蒙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蒙蒙細雨到來了。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大家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大家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大家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后,大家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并不減退,大家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于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清明節小學日記2

  俗話說:“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

  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贊嘆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著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沙場的.部隊啊!

  我們仿佛置身于喊殺震天、戰馬嘶鳴、尸橫遍野的古代戰場中。后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后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后,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柜內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于部件繁多、工藝復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為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贊嘆!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后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為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后我還要重游西安!

清明節小學日記3

  初春時節的細雨,伴隨著清明節靜靜地下著。天空低沉著,走在泥濘的鄉間小路上,心里是無盡的悲傷。伴著林里的鳥叫,本是清麗的風景卻給自己又增添了一份惆悵。這個清明,注定了我的憂傷。

  祖母走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屋里仍是有那股如往年一般的清香。春風依舊,可卻已物是人非。老屋現在已經不住了,到處都堆滿了垃圾。望著望著,眼淚就下來了。還記得在這里,咱們孩子的歡笑聲還在,地方雖然小又簡陋,但是卻有股野趣。在大大的'房子里,反而如在城市里般,還少了城里的熱鬧。記得年年咱們幾個孩子總是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祖母給咱們搬來椅子,大家坐在前面吃著清明饃饃。在山上掃墓時,放著鞭炮,孩子們喜歡裝著害怕,一個個搶著往祖母懷里鉆。

  今年大家格外的沉默,一個個不吵也不鬧,安靜地走到祖母的墓前,一個個都閉著眼睛,跟祖母講著自己心里的話。總是覺得祖母還在,還在聲聲念念著叫我不要挑食,叫我吃飯。那些時候還是浮在眼前,走不開。可人已經走了…只是希望祖母在天上,不會再受病痛的折磨了。鞭炮放響,心里的痛一陣陣襲來,這個清明過得好悲傷。每次夢回,夢見祖母,淚浸濕了枕頭。

  鄉村里的清新撲面而來。村里的人過來看了一眼,幫忙墊了黃紙道:“走都走了,還是別太傷心了。”抬頭,望著天空,讓眼淚回到眼眶中,靜下心來,好好體會這鄉村景色。

  草沾濕了身體,樹木從頭到尾透著一股蒼老又是一種新生。天空其實還是明亮的,純凈的沒有一絲雜質。純藍的感覺突然有股明媚。或許,咱們該好好地去觀看世界,好好珍惜站在這里的一分一秒。

  請讓這股憂傷,隨著清明的過去隨風消逝吧。

  朦朧中,似乎有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感覺。祖母,走好。

清明節小學日記4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準備回老家給爺爺掃墓。

  我坐在車里向外張望著,我看見好多的樹上面已經很少有花了 , 但是,地上的粉花瓣卻特別得多,像天女散花。突然,我覺得好暈,所以,就靠在媽媽腿上睡著了。

  等我起來的時候,我迷迷糊糊地問爸爸:“爸爸,什么時候就到老家。” 爸爸耐心地回答:“ 還有幾分鐘吧!”

  于是我坐在車里,我看著表,表“滴答、滴答”的響著,好像在說:“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終于,我等了七分鐘,我們就到達了老家,我們先回家里拿蠟燭、香和紙錢,然后就去了墓地。

  一路上,天灰蒙蒙的,陰沉沉的.,感覺就要下雨了,我突然想起了《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感覺有點悲傷,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和爸爸用鐵鍬把墳上面的雜草鏟掉,再培一些新土,好累呀!

  然后擺好祭祀品,點上蠟燭,上上香。現在,只剩最后一個任務,燒紙錢,為什么要燒紙錢,爸爸告訴我:“燒紙錢是因為只有在天上的人(也就是死去了的親人)收到了這些紙錢,在天國上好好享用。”

  于是,爸爸就拿出了打火機,在一張紙錢上面開了火,于是,我們一張一張地扔向被點燃的紙錢,火苗很小,這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小小的火苗吹成了熊熊大火,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燒紙錢,不到一會的功夫,我們就把紙錢全燒完了,不過,在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火很容易燒著你的,也容易引發火災。最后,我們一家給爺爺鞠了三個躬。

  回到家里,我問媽媽:“今天為什么要去掃墓呀?” 媽媽笑著說:“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所以,我們就要在清明節來祭拜死去的親人呀!”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漸漸懂了,掃墓,也就是要祭拜死去了的親人。

清明節小學日記5

  夜,來臨了。這是一個非常幽靜的清明之夜。我坐在窗前,欣賞著日落時的美景。

  夕陽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還燃燒著紅艷艷的晚霞。這顏色鮮紅如血,灑滿了天空,就好像是被當年無數革命烈士在戰場上灑下的鮮血燃紅的一般。難以想像那血流成河的場景和那令人心酸的親人泣不成聲的場面,但卻又如上映電影一般,畫面重現于我的腦海之中。閉眼靜下心來,我再次放眼天空,夕陽已逐漸西沉,天空的光也隨之淡下去,淡下去。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為淺紅,最后,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天空突然顯得高而遠了,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肅穆?

  大家肯定為戰死沙場的革命先烈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大家都一臉嚴肅,隱隱約約間還帶著悲痛,氣氛莊嚴肅穆。這時,天空出現了啟明星,在這深藍色的天幕上閃爍起來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個城鎮的天幕上只有它一個在那里放射著令人注目的光輝,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這顆啟明星一定是付革命先烈們英魂的囑托,來給置向于水深火熱之中窮苦勞動人民捎口信的:戰爭會勝利,國家會和平,生活會幸福,大家要堅持住啊!夜色漸濃,蒼穹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而城鎮各處真的燈火也次弟亮了起來。這時,我又覺得:如今的祖國是真真正正地富強起來了,那暫時寄居在“明燈”中的革命先烈英魂們也十分欣慰,于此同時,她們也搬進了新家,“生活”安逸而舒適。

  現在中國的強大,革命先烈們可起到了重要作用,沒有她們的血與汗,哪能造就今日的中國呢?!因此,每到公歷4月5日清明節這一天,絡繹不絕的大家紛紛來到“革命先烈紀念館”緬懷革命先烈們。雖然我沒有真正去過,可我的心早已插上翅膀飛到了那兒,對革命先烈們發自肺腑地說一聲“謝謝!”

  這么一聲“謝謝”看似簡單平凡,不足為奇,但其中包含了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感激與崇敬啊!

清明節小學日記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離我很遠的地方。(我個人覺得的很遠,但其實還好)

  在掃墓的前一天,爸爸和爺爺先準備齊祭祀物品(有鞭炮,紙錢,鐵鍬)。我毫不情愿地跟隨著爸爸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掃墓呢?”于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云集,踏青之風[2]也極盛。”聽了爸爸的回答,我恍然大悟。

  到了墓地,下車啦(我爸爸開車去的)。爸爸安排我跟著媽媽一起,媽媽答應我了。然后我跟著媽媽還有大家一起。去上墳的路還得上一個小土坡,這一路,可辛苦了,因為也都是小石子小路。

  終于到了墳前,我已經累壞了,不顧一切的`坐在了草地上,看著爸爸和家人把在家里準備好的紙錢用打火機點燃,然后,爺爺在做“帽子”(用鐵鍬在土上做的)然后,爸爸媽媽叫我去給老祖公燒香磕頭,我按照爸爸媽媽的吩咐磕頭了,還偷偷在心里許愿了呢,我希望老祖宗保佑我考好試,保佑我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

  今天真開心。

清明節小學日記7

  4月5日晴星期五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今天我像去年一樣和媽媽一同去為外公掃墓。在路上,我不停地追問著媽媽:“媽媽媽媽,爺爺是長得什么樣子呢?”媽媽總是和藹可親地說:“就和媽媽一樣啊!”我的外公在媽媽讀四年級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留下一張照片。每當其他同學提起外公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到了外婆家,向我們迎來的便是年過六旬的外婆。我來到房間里,折起了紙花,也把一個個思念折進了紙里。下午,太陽當頭照,我、媽媽、大姨和外婆頂著烈日到山上給外公掃墓。一到山下抬頭仰望,就看見滿山一派翠綠的`景象。大姨扛著鋤頭一會把這叢草給除了,一會又把那根刺藤給割了。不一會,一條小路就被我們給“開辟”出來。

  來到外公的墳墓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長滿青苔的陶罐,封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地面一小截,那里面裝著外公的骨灰。大姨和奶奶開始除雜草,她們一會把墳墓上的小山竹給鋤了,一會又把雜草給割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干干凈凈的墳墓。

  我麻利地從袋子里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外公的墳墓上,最后把一束美麗的菊花擺在陶罐,聽媽媽說,菊花代表對去世親人的思念。這時,墳墓像變魔術似的變成了一座大花椅子。奶奶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鴨蛋、香噴噴的肉、紅通通的蘋果、香甜可口的六味蜜餞?? 我們把香點著,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外公祭拜。隨后,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啪啪啪??”那炮聲好像是外公在我們表示祝福。

清明節小學日記8

  寶貝,今天是清明節,又來看你。清明節呢,是我們懷念和祭祀故去的親友的日子,每到這一天,人們總是帶著食物,香燭到遠離鬧市的墓區去看望闊別的親友。今天在電視里聽到有代人掃墓的服務,覺得有些想不明白哦,看望親人或是朋友,原本就是自己的一種自發的心情,怎么可以替代呢,如果只是為了求一個安心,不如不去的好。

  我因為要上課,所以一家人在周六就回了鄉下的老家,去看望故去的親人們。我喜歡去看他們,有我的爺爺,我的太爺爺,我的爺爺的爺爺,表哥的外婆~他們都靜靜地在山上,等我們去探望。不過我想他們都不會寂寞的啦,因為他們都住在一塊,在風景秀麗的空氣清新的山上。也是件快樂的事情吧。站在他們的墳前,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為他們掛上幾張紙,用手拔去叢生的野草。做一個晚輩該做的事情。雖然我很小的時候他們都相繼離開了。可是站在祠堂里,看著他們的`黑白照片,總能感覺他們慈愛的目光。有種靜靜的幸福的光輝。祠堂的大廳上吊著剪紙的漂亮彩燈。是我們這一房人家生了兒子才能點燈。爸爸只生了我們兩個女兒。不知道他心里會不會有一點遺憾,不過他真的很愛我們。而我們,除了搬不動液化氣顴以外,并沒有什么不如男孩。所以我也很希望你是一個女孩子,可以很貼心,很嬌氣,很美麗。一如我們所希望的那樣。

  其實靜下心來,到野外去走一走,看看春色,和久別的親友相見,也是件幸福的事情。春天來了,我們決定在這個周末全家人去踏青,帶上燒烤架去燒烤,真是很期等哦。希望周末不要下雨。

清明節小學日記9

  星期六,乳白色的霧伴隨著我們斤家族一起上山拜祭先人。

  上山的路可真難走。這是一條曲折迂回的羊腸小道,只能一個跟著一個上。這還不算什么,最累的還是這條小路要把方向轉來轉去——一會走左邊,突然又要走右邊,一會兒要走石子多如繁星的小路,一下又要轉到另一條道上,可累得我夠嗆的。我和爸爸走在頭兩位,就算當個領路人吧。我倆走得挺快,當我覺得后面沒人跟上時,就和爸爸在附近找了個較高的位置,向下一望——嗬,他們就像蟲子一樣在慢慢蠕動著,不過那速度也太慢了,從我們這里到走在最后面的距離都有五十米左右了!我逗趣地對爸爸說:“爸爸,你看,他們多么像一支浩浩蕩蕩的‘羅家大軍’呀!”爸爸也笑了笑。唉,潮濕的天氣使這黃泥路更軟了,成了一條擁有“彎、長、軟”的特點集于一身的小道。

  走了很久,終于來到先人的墓前了。大家看見墓前那么多雜草,二話不說,都卷起袖子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大伯和爸爸拿著鋤頭爬上去把墳墓上的雜草清干凈;姑姑就在上香的地方清除雜草;大哥就和其他人在用另一把鋤頭除去周邊的`雜草叢;,我們小孩就幫忙拿東西就行了。那雜草可真多,一鋤頭下去,再用力一扯,一堆一堆的雜草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呢。過了幾十分鐘后,一座比以前更干凈的墳墓出來了!

  大家把茶、酒水和一些拜祭所需的食物擺好,點上紅蠟燭,每人都拿著三支香,一個接著一個跪下拜祭。拜完后,我們開始燒冥紙。我一看,什么?!“西裝”、“旗袍”、“面值”1億和5一億的“美金”?真夠好的,不用幾年,不,只要一天,地下的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就可以趕上比爾·蓋茨了,或許比他們更多錢了!呵呵,開個玩笑。其實在老人生前對他們好一點,去世后比燒什么都更值錢。

  不知不覺,霧散開了,我們也得走了,明年的今天再見吧,先人們!

清明節小學日記10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晴。

  每到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家便會早早地起床,帶上外公過去在世時喜歡吃的食物,一齊來到外公的墓地,看望我的外公。今天也不例外,我們又去了外公的墓地。

  在爸爸的車快要接近外公的'墓地時,我已經悄悄地落下了淚。外公是最愛我的人,這一點連我的媽媽也承認。外公的去世對我的打擊很大,外公走的那天,我一直在哭著喊著說“外公,您走了,外婆怎么辦?我們怎么辦啊!”現在外公已經去世有三年了,我以為我已經不會再哭了,可是快要到外公的墓地時,我還是哭了,只是我沒讓我的爸爸媽媽發現。

  到了外公的墓地時,我裝作一點兒也沒有的下了車。手里拿著祭奠外公的食物,看著外公墓地上長出的野草,不知道是先去除野草好,還是先祭奠外公好。媽媽看我猶豫,便拿著我手里給外公的食物放在了外公的墓碑前,跪了下去。我趕緊也忽略掉了野草的事兒,跟在媽媽的身后準備給外公磕頭。

  媽媽跪著給外公磕了四個頭起身后,我也在外公的墓碑前跪了下去。我一邊磕頭一邊在心里同我的外公說著話,我告訴了他我今年最想要實現的愿望,還告訴了外公我非常的想念他。這些都是外公在世時,我常常跟外公說的事情,現在外公已經去世了,可是我想說的還是這些,就好像外公從沒有離開似的。

  我磕完頭起身后,我的爸爸也給外公跪下了。這一次爸爸跪得比平常久。我想爸爸一定也非常想念外公吧!一定也不亞于媽媽這外公的親生女兒吧!不過我也知道,爸爸一定會在心里和外公開開玩笑,就像外公生前時爸爸常對外公開玩笑那樣。

清明節小學日記11

  4月5日晴星期五

  今天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么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后,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 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么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清明節小學日記12

  我一直期盼的清明節就要到了!我期盼的是清明節的三天假,而并不是清明節。因為,我早就知道爸爸媽媽要用這三天的時間帶我和姐妹們出去玩了。

  我們去了廣元玩,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到劍門關游覽了。游覽中有一個攀爬網很好玩,也都能顯示出我的勇敢。

  攀爬網是在很陡的山上一直通向山的上一層的一張沒有保護的網,但是我依然一個人爬了上去。我鼓足了勇氣,踏上了我的攀爬網的冒險旅途的第一步。才開始,我爬了幾步就在想,我到底是爬上去還是不爬呢?如果爬上了中間,那可就進退兩難啦!最后,我還是決定要勇敢的爬上去。在攀爬的過程中,我忽然聽到了一位似乎已經快要成年的姐姐的慘叫聲,我比那姐姐爬的高,但是我還是猶豫了,我想,那么大的.姐姐都害怕,那我年紀那么小,怎么能爬上去呢?算了,我一定要給站在攀爬往下的家人們和姐妹們顯示我的勇敢。我努力跨了一大步。突然,我的鞋子卡在網上了但是我沒有喊叫,而是小心翼翼的把鞋子抽出來。我認真地想,我一定能爬上去!一定能!眼看著,我離終點已經不遠了,我使勁跨上了幾大步就到了終點,當時,想著我攀爬時的辛苦,我忽然覺得我好勇敢呀!當我一站在終點站的時候,姐妹們有的還在攀爬過程中呢!哈哈,這一次連平時像很勇敢而且最愛嚇人的丹丹姐姐都沒有敢爬呢!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如果你努力克服困難,就一定能成功的!別看平時膽小的我,有時在關鍵時刻,我幼小的心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想法就會幫助我,讓我變得更勇敢,原來我這么勇敢!

清明節小學日記13

  小的時候,我是個十分淘氣的小孩,常常纏著年滿七旬的曾祖父玩耍。

  每年清明節,我都很開心的,因為可以去掃墓,但掃墓不是我的目的地,掃墓后的宴席上的紅包才是我的終極目標,嘻嘻!

  往往掃墓是最無聊的,但有了曾祖父的陪伴,便不再枯燥無味。有的年份,細雨綿綿,曾祖父必考我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有的年份,天清氣爽,他老人家就考我另一首古詩:“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趁蝶學妖邪。東風也作清明節,天遍來禽一樹花。”到了墓園,他也會考我另一首詩:“洛浦林塘春暮時,暫同游賞莫相違。風光不要人傳語,一任花前盡醉歸。”我并不明白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只是朗朗背來,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每當此時,曾祖父就會高興地說:“孫兒真乖,真聰明。”他對著自己的晚輩我的長輩們夸獎我,讓我總成了大家伙關注的焦點。曾祖父大大滿足了我的虛榮心。

  在我十歲時,曾祖父就患了嚴重的咳嗽,臥床不起。有一年清明節,他突然把我叫住,要我背清明古詩。他斜倚床前,瞇縫著眼,頭往后仰,靜靜等我開口。房間里的人不知什么時候增加了好多個,連平日極少在家的爸爸也來了。我隱隱覺得不妙,但還是有聲有色地把詩吟誦了一番。曾祖父滿意地點了點頭,努力睜開眼睛,把我細細打量一番。爸爸把我領了出來。

  不久,曾祖父病逝了。我才知道那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病。曾祖父最后聽我吟誦了他生前教我的三首清明詩,帶著滿足離開了人世。我后來也明白,在曾祖父的眼里,清明既是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也是踏青賞游的好日子,更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日。

  今年的清明節,我和爸爸來到曾祖父的墓前,我高聲朗誦著這三首古詩,告慰他老人家太平盛世,我們正詩意地活著。

清明節小學日記14

  云遮艷陽雨綿綿,濕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著迷蒙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于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就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里的油菜花襯著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于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里的一切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的就是可以做清明團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就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這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么柔軟,那么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獲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里布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么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松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著淡淡的幽香,后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后,我們就帶著一路春色準備啟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清明節小學日記15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們去山東玩,玩什么呢?當然是去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居了。

  爸爸開車到了山東已經接近中午,我們的肚子也餓了,于是就先大吃了一頓。我們吃的是山東名吃藥膳鴨肉,可好吃了。我看了墻上的介紹才知道乾這是隆皇帝和很多名人愛吃的鴨肉,對身體可好了。

  吃飽了以后,我感覺渾身都是勁。來到王羲之故居,媽媽拿出相機讓我站在門口的大烏龜身上,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去,媽媽連忙拍了幾張就去玩別的.了。

  我看見許多名家的詩畫,一把搶走媽媽的照相機,拍了起來。我們又去鵝池拍了幾張,我還和爸爸媽媽合影。我們讓大哥也拍幾張,可他死活就是不拍,還是在爸爸的強迫下才不得已拍了幾張。我們還看見一顆千年古樹一個大烏龜。烏龜背上背了一塊大石碑,足足有七八米高,上面寫滿了字。

  王羲之故居里我感覺最著名的應該是洗硯池了。池水比我想象的要大多了,我除了在這拍照以外,還圍著池子轉了一圈。其中在一個池水淺的地方,我用喝完的礦泉水瓶子,裝了一瓶洗硯池的池水。我要把這瓶水拿回家去練字,看看能否寫出王羲之這樣的好字來,希望這洗硯池的水能保佑我。誰知這一想法讓媽媽知道后,告訴我:“王羲之的字是用這水長期練出來的,而不是這水保佑出來的。不過,你帶回這瓶水,也要像王羲之那樣刻苦練字,有一手漂亮的好字,這才是王羲之對你的希望吧!”我看著這瓶水,聽著媽媽的話,心里想:今后我一定要寫出一筆好字來!

  我們出門時,看見四大天王每個都踩著一個小鬼。我看了一眼小鬼,感覺他們也在看我好像要吃了我,又吃不著。我想:四大天王呀,你們可千萬別讓他們跑了。然后我就飛快的跑上車,之后就回家了。

  忘了告訴你,我還在里面買了一只毛筆。我要用這只王羲之的毛筆來練好毛筆字!

【清明節小學日記】相關文章:

清明節日記12-29

初一清明節日記01-24

今年小學清明節簡報04-20

小學清明節活動方案05-18

小學清明節主題班會09-21

小學生清明節隨筆03-08

小學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02-24

小學生清明節主題班會02-24

清明節 -清明節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