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8年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以加速教育信息化為動力,促進教育新的跨越;以強化學校特色建設為重點,積極營造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使學校逐步形成環境優勢、設施優勢、生源優勢、辦學理念優勢、學校品牌優勢、師資優勢和管理優勢,努力確立學校在地區中的"窗口"地位。
二、主要目標任務
1、加強新課程改革與研究力度。以新課程理念為先導,以教學反思為抓手,以課堂教改為重點,組織教師進一步學習新課程,解讀新課程,實踐新課程。
2、以朱棣文的人文科學精神和現代教學思想為引導,繼續加強和豐富學校的特色建設,重點在科技教育、雙語教育、新教育實驗、中澳音樂教育實驗等領域均能取得新的成果。
3、加強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設,加快校園網資源開發,四十五周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的個人主頁全部掛進校園網并且定期進行維護更新,其次各班的主頁也要制作并開展一次評比。學生主頁也要有計劃地加以開發。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研究繼續深入開展。
4、加強行政班子隊伍和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鍛造一支事業型、復合型、科研型的星級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繼續參加學校組織的英語基本能力的培訓與測試。
5、注重德育實效性的研究,加強學校與社區、家庭的聯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6、加強教學研究的力度,著重在課程三維目標的落實、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師生評價制度的改革等方面作出深入的探索。
7、堅持"科研先導",對省級的三個課題要加強指導,在深入實施過程中做好階段性成果的匯總工作和中期匯報的各項工作。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增強教書育人的使命感
1、堅持民主管理。本學期學校教代會進行換屆,各工會小組民主推薦教代會代表,使之具有更大的代表性,發揮教職工更大的作用,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對學校新三年的辦學規劃進行審議并提出修改意見,同時共同制定關系學校發展的重要的規章制度和各類決議決定。其次,學校堅持校務公開,通過宣傳櫥窗、會議座談、通知文件、校園網站等多種形式途徑,及時地將學校發展變化中的最新信息作及時的報道與公布,增加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透明度,虛心接受來自各方的意見和建議,使廣大教師成為教書育人的主人,成為學校管理的主人。
2、堅持制度管理。一是推行分層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上,從校級領導、中層干部、年級組長和教研組長、教師和班主任四個層面上分別加強領導,每一個層面既要自主合作創造性的開展好各自的工作,又要為下一層做好服務與指導工作,尤其要為一線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在業務層面上,堅持星級命名和分類管理,使每個星級的教師都能在各自的層面上得到最大的發展。此外,在一線合格教師中根據星級教師試行方案的標準繼續開展一次命名工作。二是推行競聘上崗制度,在教育局的領導下對學校的重要空缺崗位實行公開競聘,發揮教代會代表在干部任命中的民主推薦作用,尊重民意,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操作,力求推選出最具群眾基礎的優秀青年干部。在教職工崗位聘用中根據教育局的指示精神穩步推?quot;競爭上崗、末位待崗培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師良性流動制度。三是推行考核獎懲制度,期初根據教職工不同的崗位從管理育人工作、教書育人工作、教育科研工作、服務育人工作等方面提出崗位目標要求,期中和期末進行有序的全面的檢查與考核,堅持"多勞多酬,優勞多酬",對崗位考核中"愛事業、滿負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師要給予特別的獎勵。
3、堅持人本管理。學校要努力關注、關心、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生活與發展、成長,要為每一位教師營造自身發展的空間,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要充分相信教師的潛能,激發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在學校管理工作中,堅持在政治上引導人,在思想上教育人,在業務上錘煉人,在體制上激活人,在生活上關心人,使學校真正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將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學校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檔案工作計劃08-08
學校學期工作計劃02-26
學校工作計劃02-27
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02-28
學校預防工作計劃02-23
學校衛生工作計劃03-04
學校信息工作計劃03-19
學校語言工作計劃04-07
學校體育工作計劃03-23
學校教研工作計劃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