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慢病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慢病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慢病工作計劃1
慢病工作包括健康檔案管理、慢病管理、居家養老、家庭醫生式服務、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糖尿病社區項目等日常性工作,同時還有許多疾控中心布置的臨時性工作。
(一)、加強對慢性病、健康檔案的管理
主動上門、電話追訪、門診就醫者的健康檔案進行完善,并制定四種慢病干預計劃,每個站每年要進行四次干預活動。均需對慢病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轄區居民健康檔案根據區域劃分進行分配,對負責的轄區居民進行主動搜索,提高健康檔案的利用率,積極主動利用電子健康檔案。
1。規范化管理工作:根據區疾控中心的統一部署,要求高血壓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5%,控制率為30%,糖尿病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0%,控制率為25%每個社區服務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管理,開展多種形式的干預活動,活動次數每個管轄的居委會至少開展2次高血壓、糖尿病干預活動,全中心全年共需完成48場次的干預活動。包括門診咨詢,健康講座,電話訪談等。按疾控規中心加強控制質量,每個月進行一次考核。
2。宣傳咨詢講座和培訓工作:⑴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⑵9月1日健康生活方式日⑶9月20日愛牙日,⑷10月8日高血壓日⑸10月10日精神衛生日(6)10月29日腦卒中日宣傳,(7)11月14日糖尿病日、以及健康科普知識宣傳等開展宣傳活動。同時與健康教育活相結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廣泛開展慢病宣傳工作。
3。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中心與轄區6個服務站建立網絡系統,建立電子信息平臺,電子檔案可以在中心內資源共享,實行統一化管理。并且電子檔案與醫生工作站連接,形成了門診、慢病和檔案管理相結合,形成系統管理,連續管理。
4。繼續完善健康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工作,要求各社區服務站針對新建健康檔案,追訪管理人數,新篩慢病人數,規范管理慢病人數按要求完成。
(二)居家養老工作
1、我們與街道社區辦、12家居委會進行溝通協商,組織轄區老人進行健康體檢,XX年將繼續為轄區老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發現疾病及時轉診,發現可疑病情建議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2、XX年繼續收集完善和更新老年人群基礎資料:爭取得到街道辦事處、社管中心、低保所等單位的.積極配合,收集60歲以上老人名單,六種特殊老年人低保人員名單,殘疾人名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高齡老人名單。
3、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工作:XX年繼續與社區健康教育相結合,認真完成績效考核細則中對居家養老健康宣教部分的工作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12個居委會全年48次老年人健康教育大課堂活動。
(三)家庭醫生式服務
根據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方案,每個團隊完成衛生局下達的簽約數量和指標,并納入中心的績效考核中。及時完成每個月的報表統計上傳工作,完成網絡專報工作。加強家庭醫生式服務的宣傳。
(四)、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根據去年衛疾控統一部署,在xx年**創示范區,繼續完成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慢病工作計劃2
(一)、任務目標
1.執行35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度;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
2.對新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必須建立規范完整的檔案資料,建檔率和規范管理率達95%以上,有效隨訪率達85%。
3.轄區內35歲以上戶籍居民高血壓發現登記率應達85%,糖尿病發現登記率應達2%以上。
4.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和腫瘤的上報資料準確、完整、及時。
(二)具體措施
1、有專人負責社區各項慢病防治工作。
2、發現可疑結核病人立即轉區結核病防治機構進一步檢查,不準開抗癆藥。
3、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實施全程督導治療。規范服藥率要達98%以上。并及時囑病人按時做必須的檢查和送痰復查,出現副反應及時處理或報告。
4、對戶籍人口實施20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35歲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體檢(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
5、掌握轄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人數,有規范完整的病歷檔案和名冊登記(高血壓發現登記率達5%,糖尿病達2%),規范管理和隨訪率均達95%以上。每季、半年、年終的評估中等各項工作指標,血壓控制達標率、血糖控制達標良好率和個案效果評估,均應達到要求。
6、掌握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況并有花名冊,健康檔案等資料齊全,開展老人周期性體檢工作,有開展工作記錄及資料。
7、按要求對重點人群督導訪視,并有記錄。
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范地將慢病防治工作相關原始資料統計成報表,按時上報。
9、按照各類慢病防治的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三)、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社區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2、在社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利用社區居民活動室等居民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4、在社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五)、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六)、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七)、督導和考核
(一)、由區衛生局組織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三)、考核指標
1、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建檔率和建檔合格率;
2、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隨訪人數和規范管理率;
3、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及培訓合格率;
4、社區人群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5、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改變率;
6、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率;
7、工作制度制定和實施情況;
8、各種活動的記錄和歸檔情況。
慢病工作計劃3
一、求真務實,科學防治,全面落實慢病預防控制工作
1、開展轄區主要慢病的健康教育今年1月~7月,舉辦咨詢、開展健康講座,受4次益居民近近百人次。發放教育處方5余種,共近80余份份,制作慢病防治健康教育板報3期。
2、進一步加大慢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三病防治知識為重點,利用“3.24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4.26全國瘧疾日”等宣傳日,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講座活動,普及防病知識,接受咨詢1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
二、工作體會、存在問題、打算
20xx年我村慢病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績,但還需要努力協調。在改善轄區居民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同時提高醫務人員健康素養,從而推廣到整個轄區。
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內部制度化、規范化管理還有待加強,我村慢病隊伍建設有待整體提高,高血壓健康教育活動有待進一步拓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疾控機構科學規范管理的新機制,進一步拓展慢性病預防控制服務的新功能,加強慢病人員素質培養,努力開創慢性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慢病工作計劃4
一、工作目標
扎實開展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高血壓和Ⅱ型糖尿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規范化管理率達85%以上,控制率50%以上;建立自我管理小組并規范開展自我管理活動覆蓋率達30%以上;門診35歲以上就診測血壓覆蓋率100%,測血壓登記率95%以上,門診慢病患者就診信息利用率100%;慢病監測報告率達95%以上,納入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健康體檢率達95%以上,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覆蓋率100%。
二、主要內容和工作任務
一是高危人群發現和干預:進一步加強門診35歲以上就診測血壓登記制度,門診測血壓覆蓋率100%,測血壓登記率達95%以上,測血壓信息和慢病患者就診信息利用率95%以上;以鎮、社區為單位,完成轄區內慢病高危人群主動監測和核心指標監測工作,及時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
二是患者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登記建檔率達70%以上,建卡率100%;隨訪服務以門診隨訪為主,入戶隨訪為輔,認真做好已建檔慢病患者的常規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隨訪服務,隨訪服務信息真實;繼續開展慢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動,鞏固20xx年慢病自我管理活動成果,規范開展自我管理活動轄區村覆蓋率達30%以上,自我管理
活動信息利用率100%,提高管理質量;對納入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1次較為全面的健康體檢,可與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或隨訪服務相結合;做好慢病患者系統化、規范化、動態化管理,規范化管理率達85%以上,血壓和血糖控制率達50%以上,年內動態管理達10%以上。
三是加強慢病監測報告工作。認真落實死因監測報告工作,報告數達到粗死亡率的6.3‰以上,加強部門間協調,定期開展主動搜索工作,死亡證明書(推斷書)四聯單利用率100%;加強腦卒中和冠心病監測報告,20xx年起,各村衛生室要落實門診腦卒中、冠心病監測登記報告制度,實行門診醫生負責制,對各級醫療機構確診門診康復治療的腦卒中、冠心病患者進行登記和報告;納入系統管理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增加并發癥隨訪內容,鄉村醫生對隨訪發現的腦卒中和冠心病及時登記報告。做好腫瘤發病登記報告,對轄區各級醫療機構確診的腫瘤患者進行登記報告,嚴格控制漏報率;要做好慢病監測及時審核、剔重、補充和訂正工作,確保監測報告質量。四是認真開展示范創建工作。鞏固示范村居、示范餐廳、食堂創建成果,逐步擴大示范創建覆蓋面,高質量完成20xx年度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示范創建任務,各類功能單位示范創建覆蓋率30%以上。五是做好信息數據的利用。年底(11月30日)將管理系統中的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從建檔建卡管理、隨訪服務和自我管理活動情況、規范化管理情況、控制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死亡情況等諸方面進行
年度統計分析,形成管轄區域內的慢病患者管理情況分析評價報告,將轄區內慢病監測報告數據形成年度分析報告。隨訪工作必須落到實處。正確對患者進行體格檢查,并進行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健康指導。
三、方法與步驟
1.高血壓
(一)篩查
1.對轄區內3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就診時為其測量血壓。
2.對第一次發現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后預約其復查,非同日3次血壓高于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如有必要,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確診,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對已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納入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對可疑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及時轉診。
3.建議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并接受醫務人員的生活方式指導。
(二)隨訪評估
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對面的隨訪。
(1)測量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急情況,如出現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意識改變、劇烈頭痛或頭暈、惡心嘔吐、視力模糊、眼痛、心悸、胸悶、喘憋不能平臥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時血壓高于正常等危急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村衛生室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隨訪到此次隨訪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心率,計算體質指數(BMI)。
(4)詢問患者疾病情況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煙、飲酒、運動、攝鹽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三)分類干預
(1)對血壓控制滿意(收縮壓
1.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由醫生負責,應與門診服務相結合,對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隨訪的患者,村衛生室醫務人員應主動與患者聯系,保證管理的連續性。
2.隨訪包括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追蹤和家庭訪視等方式。
3.村衛生室可通過本地區社區衛生診斷和門診服務等途徑篩查和發現高血壓患者。有條件的地區,對人員進行規范培訓后,可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管理。
4.發揮中醫藥在改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治并發癥中的特色和作用,積極應用中醫藥方法開展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
5.加強宣傳,告知服務內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務。
6.每次提供服務后及時將相關信息記入患者的健康檔案。
2.糖尿病
(一)篩查
對工作中發現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建議其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醫務人員的.健康指導。
(二)隨訪評估
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費空腹血糖檢測,至少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
(1)測量空腹血糖和血壓,并評估是否存在危急情況,如出現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有意識或行為改變、呼氣有爛蘋果樣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多飲、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膚潮紅;持續性心動過速(心率超過100次/分鐘);體溫超過39攝氏度或有其他的突發異常情況,如視力突然驟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險情況之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須在處理后緊急轉診。對于緊急轉診者,村衛生室應在2周內主動隨訪轉診情況。
(2)若不需緊急轉診,詢問上次隨訪到此次隨訪期間的癥狀。
(3)測量體重,計算體質指數(BMI),檢查足背動脈搏動。
(4)詢問患者疾病情況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吸煙、飲酒、運動、主食攝入情況等。
(5)了解患者服藥情況。
(三)分類干預
(1)對血糖控制滿意(空腹血糖值)
四、培訓
強化基層技術培訓和指導。20xx年,組建鎮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層責任指導團隊,負責技術培訓、定期現場指導和督導評估。分片包干、責任到人,負責對轄區村衛生室的培訓、指導和考核。每年開展常規技術培訓達4次以上,督導檢查每季度一次,考核周期為半年和整年,切實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站)的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情況。我院負責對轄區內的村衛生室(站)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慢病工作計劃5
為了落實鎮鄉兩級公衛辦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聯系我村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任務目標
1.執行35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度;每年至少測四次血壓和血糖。
2.對新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必須建立規范完整的檔案資料,建檔率和規范管理率達90%以上,有效隨訪率達85%。
3.轄區內35歲以上戶籍居民高血壓發現登記率應達100%,糖尿病發現登記率應達100%以上。
4.高血壓、糖尿病的上報資料準確、完整、及時。
(二)具體措施
1、設專人負責社區各項慢病防治工作。
2、首診測血壓,35歲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測四次血壓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體檢(一年一次)。
3、掌握轄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人數,有規范完整的病歷檔案和名冊登記(高血壓發現登記率達100%,糖尿病達100%),規范管理和隨訪率均達95%以上,每年隨訪四次。
4、掌握轄區65歲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況,健康檔案等資料齊全,開展老人周期性健康教育工作,有開展工作記錄及資料。
5、按要求對重點人群督導訪視,并有記錄。
6、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范地將慢病防治工作相關原始資料統計成報表,按時上報。
7、按照各類慢病防治的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
20xx年1月1日
慢病工作計劃6
為了落實市、縣防病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高血壓、結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根據縣慢性病管理工作計劃,聯系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任務目標
1。執行35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度;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
2。對新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病人必須建立規范完整的檔案資料,建檔率和規范管理率達95%以上,有效隨訪率達85%。
3。轄區內35歲以上戶籍居民高血壓發現登記率應達85%,糖尿病發現登記率應達2%以上。
4。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和腫瘤的.上報資料準確、完整、及時。
(二)具體措施
1、有專人負責社區各項慢病防治工作。
2、發現可疑結核病人立即轉區結核病防治機構進一步檢查,不準開抗癆藥。
3、對傳染性肺結核病人實施全程督導治療。規范服藥率要達98%以上。并及時囑病人按時做必須的檢查和送痰復查,出現副反應及時處理或報告。
4、對戶籍人口實施20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35歲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測一次血壓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體檢(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
5、掌握轄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人數,有規范完整的病歷檔案和名冊登記(高血壓發現登記率達5%,糖尿病達2%),規范管理和隨訪率均達95%以上。每季、半年、年終的評估中等各項工作指標,血壓控制達標率、血糖控制達標良好率和個案效果評估,均應達到要求。
6、掌握轄區60歲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況并有花名冊,健康檔案等資料齊全,開展老人周期性體檢工作,有開展工作記錄及資料。
7、按要求對重點人群督導訪視,并有記錄。
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時、準確、完整、規范地將慢病防治工作相關原始資料統計成報表,按時上報。
9、按照各類慢病防治的需要,積極開展相應的慢病防治,健康宣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
慢病工作計劃7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一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嚴重耗費社會資源,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疾病。區創建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國家衛生城市必備的條件之一。為了落實區創建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會議精神,扎實做好高血壓、結核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嚴格執行35歲以上社區居民首診測血壓制度。門診各科診室配備血壓計,首診醫師需對區35歲以上的首診病人進行血壓測量,并將血壓值記錄在門診病歷的“備注欄”內,對血壓異常的門診病人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門診部負責對門診各診室血壓監測情況及門診病歷、門診日志登記情況進行日常督導,發現問題,制定措施整改,確保該項工作有序開展。
二、設立健康小屋方便門診就診病人進行健康自測在醫院門診大廳設立健康自測點(健康小屋),配備電子血壓計、身高體重計、體質指數模板、腰圍尺、血糖儀,方便就診群眾進行健康自測,并專人負責對自測結果進行登記。健康小屋的搭建由門診部及后勤保障部負責。健康小屋設施的配備、檢測結果登記及日常管理由門診部負責。
三、切實落實好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報告制度門急診、住院轄區內的初診病人,如確診為:
1、心肌梗死和心臟性猝死、腦卒中(包括原發性腦實質出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蛛網膜下腔出血)
2、惡性腫瘤病例。由首診醫生負責填寫報告卡,為分析評價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疾病的`發生、流行、控制、預后和預防控制效果、衛生決策、科學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四、加強死亡報卡的管理
要求臨床醫生對發生我院院內的所有死亡病人均填寫死亡報卡,并在死亡一周內上報預防保健科進行網絡直報。死亡報告率要求100%。
五、加強就診患者的宣教
切實做好5月31日世界無煙日慶祝活動及10月8日全國高血壓宣傳日、11月14日國際糖尿病宣傳日等健康宣傳活動。每月定期舉辦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預防知識健康講座,向廣大居民傳遞高血壓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識,真正架起了醫患之間、社區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為居民的健康撐起了保護傘。
慢病工作計劃8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防治的中心在基層,基層慢病防治的工作好壞直接關系到慢病制度的效果。為此,我院將慢病防治工作納入重點管理項目,根據上級要求,特制定今年的慢病管理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摸底登記建檔工作,
制度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副院長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配備專職人員具體執行。
2.加強基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首先在全鎮成立一個“兩病”自我管理小組,
鄉醫為指導醫生,經過培訓學習進行自我管理、提高防治效果及生活質量,每年進行4次面對面隨訪、指導。
3.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居民
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4.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目標工作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要達到95%。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高危人群的管理登記,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村衛生室醫生進行培訓,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四、過程評估、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隨訪管理、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以上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患者的滿意度等。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相關危險行為改變率,血壓、血糖的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等進行評估。五、督導考核
1.我院對村衛生室督導考核,及時反饋考核意義及時改進工作。
2.各村衛生室要制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慢病工作計劃9
慢性病是一類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極高的疾病,也是一類消耗巨大醫療費用和社會資源的疾病,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徑,但由于社區衛生存在的諸多問題,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形勢嚴峻。在具體實踐中我們發現,社區慢病管理效果普遍難以保證,相關工作往往到最后流于形式,難以為繼,慢病管理資料的收集方法選擇是造成管理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慢病管理資料的收集方法進行總結,希望對其慢病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1 結合日常醫療衛生服務內容,針對重點人群建立慢病檔案
在社區門診工作中,對35歲以上就診患者首診測血壓,45歲以上就診患者首診檢測血糖,發現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者建立慢病檔案,制定慢性病隨訪管理計劃,進行系統管理。60歲以上的就診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檔案,隨時掌握他們病情的動態變化。對于普通就診患者,對其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進行了解,如有確診為慢病者,為其建立慢病檔案,進行系統管理。該種建檔方法,目標人群明確,針對性強,把日常工作和建檔工作結合起來,較易操作,把疾病診療與預防保健結合起來,體現防治結合的特色,檔案可以及時更新,提高利用率。
2 結合健康體檢,建立慢病管理檔案
建立和完善慢病檔案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確定轄區內的婦女,兒童,殘疾人,60歲以上老人等人群為重點服務對象,有計劃的對其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從中篩選慢病管理人群是建立慢病檔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該方法開展慢病管理,對政府或管理單位適當補助后減免體檢費用的情況下較為適宜。
3 通過入戶調查,建立慢病管理檔案
主要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派專職人員完成該項工作,由于入戶收集工作存在一定難度,所以此方法僅作為日常門診和體檢方式建檔的補充。
4 通過計劃免疫反向追蹤慢病人群信息
我國從70年代正式開展計劃免疫,國家對計劃免疫非常重視,逐年加大財政投入及宣傳力度,廣大市民免疫預防的自覺性已相當高,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計劃免疫工作開展規范而順暢,這為社區人深入居民家庭,進一步了解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從孩子計劃免疫檔案入手,收集其家庭的慢病檔案信息的方法經濟有效。
5 加快社區信息化的建設,擴展慢病資料采集途徑
通過與二、三級醫院的聯網,實現住院患者信息資源共享,動態掌握轄區居民醫療活動的相關信息,為慢病檔案的建立和管理提供數據。
總之,如何加大社區慢病管理力度,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慢病管理的優勢,慢病資料的收集尤為重要,實踐證明以上方法的有效結合,靈活運用是在目前社區社區衛生服務各方面條件尚未完全得到保證的情況下解決慢病資料收集的有效手段。
慢病工作計劃10
為認真貫徹落實慢性病防治工作總體要求,積極參與創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結合學校教育的特點,落實與加強慢性病防治知識的普及,幫助師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服務入手,認真組織實施慢性病干預項目,特制定20xx年工作計劃。
一、建立組織、完善網絡、落實責任
為加強對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領導,我校專門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校慢性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工作協調;責成專門科室負責項目工作的組織落實。開展綜合防治工作具體安排、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質量控制、檢查考核等。將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明確了各處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職責與任務,從而建立起了上下貫通、各司其職、協調聯動的慢性病防治網絡和工作隊伍。
二、摸清底數、建檔建卡、實施干預管理。
為了實現對慢性病患者的干預與管理,采取多種途徑發現慢病患者。通過每年一次的師生體檢,及時統
統計,對確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然后報鎮人民醫院及時建檔管理。之后,配合鎮人民醫院醫生嚴格按照防治方案相關要求及患者的臨床評估級別、類別制定個體化隨訪管理方案,實行分類、分級、動態管理與干預,填寫慢病管理卡(冊)。
我校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預慢病管理小組工作計劃-工作計劃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發放健康教育處方;
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隨訪指導,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用藥情況,復查或了解患者血壓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堅持用藥,并根據治療效果給予相應指導,同時填寫慢病管理手冊和管理卡;
三是實施面對面干預,針對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進行面對面、個體化干預,如指導其戒煙限酒、低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心理平衡以及鹽勺、油壺的具體使用方法等;四是開展防治知識講座,定期邀請專業人士為師生進行慢性病防治知識講座,講解相關防治知識并接受咨詢。
三、廣泛宣傳,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自我防病意識。
為提高廣大師生特別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據校內慢性病高危人群特點,利用各種形式如廣播、講座、健康專欄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全面落實健康教育課,保證每學期8-9學時,結合地方及學校特點,保證有2課時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內容。有統一教案、有教師、有考核。
四、積極爭創示范食堂、示范單位活動。
對照《江蘇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示范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積極爭創示范單位和示范食堂,試行在食品加工中推行“食品營養成分標簽”。按照職責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大眾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
五、開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識宣傳活動。
以“走家庭、走社區”宣傳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校園網、宣傳展板、家長會等為宣傳平臺,讓學生及家長在學習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覺地提高對慢性病的認識,形成學校、家長、社區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諧的健康互動關系。
六、改善師生教學、學習條件,經常督促學生學習習慣。
努力改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硬件條件,保證空氣清新,無噪音,光線充足,學具合格,課桌椅可調,教室微小氣候定期監測。要求教師經常性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如注意書寫要求,坐姿正確等。
七、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
認真組織好陽光體育一小時活動,保證時間,保證項目,要有檢查,要有成效。實施體育、藝術2 1項目。重視學校體育工作,上好體育課、組織好大課間及體育活動,冬季長跑等。
八、做好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工作。
對學生中常見病、多發病,如近視、齲齒、肥胖、營養不良等,加強監測,努力實施矯治計劃。
慢病工作計劃11
1 總論
20xx年2月,衛生部在全國社區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雙向轉診制度”,鼓勵社區醫院實行“首診制”,實現“小病不出社區,大病及時轉診”。“雙向轉診”是根據病情需要而進行的上下級醫院間、專科醫院間或綜合醫院與專科醫院間的轉院診治的過程。它有縱向轉診、橫向轉診兩種形式。縱向轉診,即下級醫療對于超出本院診治范圍的病人或在本院確診,治療有困難的病人轉至上級醫院就醫;反之,上級醫院對病情得到控制后相對穩定的病人,亦可轉至下級醫院繼續治療。橫向轉診,即綜合醫院可將病人轉至同級專科醫院治療,專科醫院亦可將出現其他癥狀的病人轉至同級綜合醫院處置[1]。同樣,不同的專科醫院之間也可進行上述轉診活動。
“雙向轉診制度”是今后我國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性問題,它可以有效地引導病人合理流動,促進衛生資源合理利用。目前我國建立“雙向轉診制度”仍要做許多工作,關鍵是做好區域衛生規劃。“雙向轉診制度”必須與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相銜接、配套,在政策上要鼓勵、引導病人按照規定合理就診。經濟上對不同級別醫院拉開收費標準;技術上規定病種分級診斷、治療和轉診標準,指導醫療服務供需雙方的行為,以保證“雙向轉診制度”的建立和實施。
2 材料與方法
2.1 參與單位 在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局的統一組織下,北京市垂楊柳醫院與雙井、十八里店、勁松、南磨房和小紅門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簽署了對口支援協議書,并成立數字化雙向轉診研究課題組。每周,我們醫院每天都會派中級職稱以上的醫生到各社區中心應診。
北京市垂楊柳醫院是北京東南部一所二級甲等醫院,合作的五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距離垂楊柳醫院5公里左右,呈放射狀分布。其中雙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戶籍人口數9.4萬,十八里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戶籍人口數17.6萬,勁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戶籍人口12.9萬,南磨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戶籍人口10.4萬和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戶籍人口7.5萬,五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計服務人口數合計約57.8萬人。
2.2 研究對象 對五個社區服務中心中建立健康檔案并符合四種慢性病(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管理要求的病人,要求具有北京市社保和醫保身份,有上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院)和下轉(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求的病人。
2.3 轉診流程設計 患者到垂楊柳醫院“協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時,如達到轉診要求,經社區服務中心審核同意,與垂楊柳醫院“社區醫療辦公室”協調,可直接進行轉診。其中,門診病人憑“協作社區”開具的轉診單轉至醫院急診、門診或醫技科室檢查;住院病人憑社區開具的轉診單和入院單轉至醫院相關病房。治愈的患者直接出院,由“協作社區”進行管理。醫院“社區醫療辦公室”還會定期通知患者來醫院復診。我院雙向轉診流程規定如下。
2.3.1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病人轉入垂楊柳醫院
(1)非急診病人。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主管醫生填寫雙向轉診單,到垂楊柳醫院社區醫療辦公室安排就診。
(2)垂楊柳醫院社區醫療辦公室負責接待持有雙向轉診單的就診病人。
①單純取藥和單純檢查者可由社區醫療辦公室辦理。
②患者由社區辦公室辦理0元掛號,并轉到有關科室。
(3)有關科室接到雙向轉診單后,要及時接診,給予診治。
(4)需住院患者由社區醫療辦公室負責聯系優先安排住院。
(5)急、重癥患者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具雙向轉診單,而后由垂楊柳醫院社區醫療辦公室(夜間由總值班)聯系急診搶救治療,或由急診綠色通道直接入院治療。
2.3.2 垂楊柳醫院病人轉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繼續治療
(1)垂楊柳醫院需要轉入社區繼續治療的`病人,由主管醫生填寫雙向轉診單(轉診單由患者轉交社區醫生),并電話通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
(2)社區衛生機構接到轉診單后,優先安排患者的治療、康復。
(3)垂楊柳醫院的專科醫生根據病情的需要深入社區隨訪出院的病人。
2.4 數字化雙向轉診平臺的搭建 有了良好的制度和流程作為依托,再借助信息化網絡交換平臺,病人就可以在社區—醫院—社區進行雙向轉診,這樣也就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雙向、快捷的轉診綠色通道。
2.4.1 網絡平臺的搭建 考慮到網絡安全和方便臨床使用這兩個問題,網絡采用專線網接入的方式,為醫院和各社區服務中心接入光纖。專線網是獨立的,不與互聯網相連,這樣就保證了信息數據的安全和網絡的安全,也有效地防止了計算機病毒的侵入。專線網也可以與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內部局域網相連,極大地方便了醫生的使用,醫生可在局域網用機上操作雙向轉診模塊,也節省了硬件系統的重復設置。網絡拓撲圖見圖1。
考慮到保護病人信息和權限問題,我們為相關操作人員配備了E盾(密碼匙),操作人員憑E盾登錄慢病管理系統,不使用系統時,將其拔出,避免他人登錄查詢本系統,以致病人信息被泄露。
2.4.2 數字化雙向轉診管理系統 雙向轉診平臺采用Linux操作系統,JAVA+ORACLE作為開發主要工具,通過WEB方式提供分布式應用。平臺分為住院情況、門診情況、社區衛生中心和疾病評估四大模塊。
住院和門診部分由醫院的醫生來操作,住院部分記錄患者在醫院的住院情況,由負責醫生來書寫患者的住院經過、住院時情況,以及出院時情況和出院摘要,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隨訪計劃,以便監測患者的病情。社區醫生和門診醫生可以看到患者上次的在院情況,以便為患者做出治療計劃、飲食計劃等。門診部分記錄患者的簡單門診病歷。社區部分可錄入患者的健康檔案。門診醫生和社區醫生也可以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隨訪計劃。醫院的醫生也可以看到患者的健康檔案,可以更系統地了解患者的患病情況、用藥情況、生活情況等相關的內容。
這樣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患者不必攜帶眾多單據去醫院復診,醫生可以輕松地從系統中獲得患者的基本情況,還方便了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的交流,也方便了醫生全程監控患者的用藥、飲食、運動等情況。隨訪計劃表也方便了醫生提示患者復診。患者采用預約的方式來醫院專門設置的慢病門診進行復診,減少了患者的就診流程,同時也縮短了患者的就診時間,進一步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3 結論
近幾年,HIS系統已經基本普及,北京市垂楊柳醫院電子病歷系統、PACS、LIS、RIS、手術麻醉系統均已運行,五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健康檔案和慢病管理也有信息化支持。雙向轉診系統正是在醫院HIS與社區HIS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但在系統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有幾方面的考慮。
3.1 與醫院HIS及社區HIS互聯 病人在住院期間的病歷、醫囑,門診期間的診治情況等,病人在社區的健康檔案等內容,醫生都必須在平臺上錄入后,方可共享查詢。實際上這些內容在醫院HIS系統和社區HIS系統中均有與此相關的內容,而不需再進行二次錄入,可以直接調用及查詢,這樣就相應地減少了工作量,另外病人的基本信息也可以調用,包括一些病人到醫院門診和社區的就診信息以及住院期間的醫囑應該都可以查詢,方便各級醫生對病人的管理和指導。我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實現雙向轉診系統與醫院HIS和社區HIS之間的接口。
3.2 檢驗及檢查報告的查詢 垂楊柳醫院信息化程度較高,醫生工作站可以直接調閱病人的檢驗檢查結果,尤其在心臟中心可以直接調用病人在院期間的影像檢查圖像,搭橋支架病人的動態影像資料也可以在醫生工作站隨時調閱。雖然社區醫生非常需要調閱到病人在醫院的檢查圖像,但由于圖像報告對網速和存儲要求比較高,所以本次課題沒有開展。這一要求可能會隨著網絡基礎建設和區域衛生信息化的開展而逐步實現。
3.3 遠程會診系統 目前垂楊柳醫院的醫院信息系統使用的是內部局域網,與互聯網環境完全隔離,這在信息安全上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本次課題中發現,許多社區全科醫生需要醫院專科醫生提供專業指導,有時有圖像視頻的考慮,但由于網絡的局限,不能實現醫院與社區之間互聯互通。這對醫院與社區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技術力量雄厚的綜合醫院對社區服務中心起到傳幫帶的作用有許多局限,不利于提高社區服務中心的業務水平。遠程會診系統完全可以加強醫院與社區服務站之間的合作,也大大地方便了病人的就近就醫。
總之,雙向轉診平臺的建立,健全了社區居民健康的分析與監測,實現了對疾病和健康的雙向監測;雙向轉診平臺的建立,提高了社區突發衛生事件的處理能力,提高了社區人才的素質,加強了多學科的合作,合理配置了衛生資源;雙向轉診平臺的建立,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讓大多數社區居民了解到常見病、慢性病的發病、基本知識和生活習慣,懂得如何通過健康的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慢病工作計劃12
根據上級部門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情況,以確保我轄區人民群眾健康為目的,現擬定我院20xx年慢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1、為了我轄區人民群眾的健康,為慢病的基本情況必須掌握,各村的自然情況,易患人群的年齡、性別,做好統計分析,并且對患者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
2、抓好基層村醫業務素質,積極參加縣里舉辦的'各種培訓班,以促進基層工作的進展,以及村醫素質的提高,來更好的服務于群眾。
3、因為慢病防治工作開展得比較晚,各種業務資料不夠健全,必須加強業務檔案的管理與完善。
4、村級醫生做好慢病患者的登記,填寫腫瘤病例報告卡,并且及時上報鄉級防保部門,我院防保部門做好匯總后統一上報縣級疾控中心,數據準確避免漏報。
5、對于高血壓、糖尿病易患高危人群要進行定期監測和行為干預。
6、為了人群的健康降低慢病的患病率,必須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積極開展以倡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主題的各類文體活動,以擴展宣傳面來減低慢病發病率。
以上為我院20xx年慢病防治工作的初步計劃,根據工作所需,在以后工作中還需不斷完善改進。
慢病工作計劃13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區,慢性病的社區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九臺市衛生局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網路直報工作,制定慢病網絡直報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疾控中心每季度對慢病報告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并寫出簡報。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西營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控中心管理、評價,綜合性醫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計算機檔案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社區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大于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網絡直報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成都市慢病報告網絡所報告的屬于本社區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并將所有信息錄入相關的數據庫,進行微機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5、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6、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7、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8、在社區每月舉辦1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9、利用社區居民活動室等居民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10、在社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四、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五、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六、督導和考核
1、由區衛生局組織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2、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慢病工作包括健康檔案管理、慢病管理、居家養老、家庭醫生式服務、高血壓自我管理小組、糖尿病社區項目等日常性工作,同時還有許多疾控中心布置的臨時性工作。
(一)、加強對慢性病、健康檔案的管理:
主動上門、電話追訪、門診就醫者的健康檔案進行完善,并制定四種慢病干預計劃,每個站每年要進行四次干預活動。均需對慢病進行規范化管理。對轄區居民健康檔案根據區域劃分進行分配,對負責的轄區居民進行主動搜索,提高健康檔案的利用率,積極主動利用電子健康檔案。
1.規范化管理工作:根據區疾控中心的統一部署,要求高血壓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5%,控制率為30%,糖尿病登記率為60%,規范管理率為30%,控制率為25%,,每個社區服務站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管理,開展多種形式的干預活動,活動次數每個管轄的居委會至少開展2次高血壓、糖尿病干預活動,全中心全年共需完成48場次的干預活動。包括門診咨詢,健康講座,電話訪談等。按疾控規中心加強控制質量,每個月進行一次考核。
2.宣傳咨詢講座和培訓工作:⑴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⑵9月1日健康生活方式日⑶9月20日愛牙日,⑷10月8日高血壓日⑸10月10日精神衛生日(6)10月29日腦卒中日宣傳,(7)11月xx日糖尿病日、以及健康科普知識宣傳等開展宣傳活動。同時與健康教育活相結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廣泛開展慢病宣傳工作。
3.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中心與轄區6個服務站建立網絡系統,建立電子信息平臺,電子檔案可以在中心內資源共享,實行統一化管理。并且電子檔案與醫生工作站連接,形成了門診、慢病和檔案管理相結合,形成系統管理,連續管理。
4.繼續完善健康檔案的電子化管理工作,要求各社區服務站針對新建健康檔案,追訪管理人數,新篩慢病人數,規范管理慢病人數按要求完成。
(二)居家養老工作:
1、我們與街道社區辦、12家居委會進行溝通協商,組織轄區老人進行健康體檢,20xx年將繼續為轄區老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發現疾病及時轉診,發現可疑病情建議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2、20xx年繼續收集完善和更新老年人群基礎資料:爭取得到街道辦事處、社管中心、低保所等單位的積極配合,收集60歲以上老人名單,六種特殊老年人低保人員名單,殘疾人名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高齡老人名單。
3、老年人慢病健康教育工作:20xx年繼續與社區健康教育相結合,認真完成績效考核細則中對居家養老健康宣教部分的工作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12個居委會全年48次老年人健康教育大課堂活動。
(三)家庭醫生式服務
根據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方案,每個團隊完成衛生局下達的簽約數量和指標,并納入中心的績效考核中。及時完成每個月的報表統計上傳工作,完成網絡專報工作。加強家庭醫生式服務的宣傳。
(四)、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根據去年衛疾控統一部署,在XX年xxx創示范區,繼續完成高血壓自我管理工作。
慢病工作計劃14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老齡化的加速,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發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致殘率、致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慢性病的防治顯得尤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則在社區,慢性病的社區預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區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壞直
接關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充分認識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將慢性病防治工作納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考核目標,創造支持性的環境,走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道路。根據**市**區慢性病防治相關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計劃。
一、工作目標
1、建立慢病基礎信息系統,利用現有網絡對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的新發的首診病例進行網路直報工作,制定慢病網絡直報工作制度,由領導分管此項工作,責任落實到人。疾控中心每季度對慢病報告工作進行檢查、督導,并寫出簡報。
2、利用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居民進行健康體檢等多種方式,早期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
3、加強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提高高血壓、糖尿病的規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識和技能,減少或延緩高血壓、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4、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為基礎,從群體防治著眼,個體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區疾控中心管理、評價,綜合性醫院協助診斷、個體化治療、提供技術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隨訪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機制。
5、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定期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專題知識講座及大眾宣傳,普及社區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控制各種危險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識。
6、建立規范化的高血壓、糖尿病計算機檔案檔案管理系統。
二、建檔工作目標
1、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社區服務人口基線調查率大于40%;
2、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檔案,應有隨訪記錄、治療記錄及健康教育記錄。
三、高血壓工作目標
1、發現并至少登記高血壓患者100名;
2、對至少20名以上的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其血壓控制率≥60%;
3、發現并至少登記高危人群20名;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測1次血壓得比例達50%;
5、對高危人群的干預有記錄及效果評價;
6、35歲以上居民3年至少測1次血壓得比例達60%;
7、居民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四、糖尿病工作目標
1、發現并至少登記糖尿病患者30名;
2、至少對其中15名糖尿病患者進行規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到60%;
3、發現并登記高危人群10名,每年至少測1次血糖的比例達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識知曉率達60%;
5、對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進行健康教育有記錄和效果評價。
五、實施計劃
建立慢病網絡直報系統和工作制度;對社區一般人群、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開展預防控制工作,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綜合防治機制。
(一)、利用現有的網絡直報系統,對今年新發的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惡性腫瘤病例進行網絡直報。建立慢性病報告工作制度,責任落實到人。
(二)、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
1、高血壓、糖尿病的檢出
利用建立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健康體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社區免費測血壓、血糖、主動檢測、首次測血壓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2、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登記
將檢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成都市慢病報告網絡所報告的屬于本社區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建立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并將所有信息錄入相關的數據庫,進行微機化管理。
3、高血壓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高血壓患者收集詳細的病史,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根據《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的要求進行臨床評估,實行分級管理和隨訪,并填寫《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卡》。對高血壓患者采用藥物治療方案和非藥物治療方案。當患者出現《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規定的情形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性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繼續治療、隨訪。幫助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技術支持。
4、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和轉診
對檢出的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和綜合治療方案,判斷患者需要的管理類別進行隨訪和管理,并填寫《社區糖尿病患者管理卡》。對糖尿病患者實行藥物和非藥物治療。當患者出現符合轉診情況的病情時,及時轉診到上級綜合醫院,待病情穩定后再轉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繼續治療和隨訪。幫助糖尿病患者制定自我管理計劃,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支持。
(三)、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導和干預
1、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檢出。
按照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標準,通過日常診療、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主動篩查等方式發現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2、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導和干預
對高危人群采取群體和個體健康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以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及危險因素的了解,給與健康方式的指導,定期測量血壓,血糖。
(四)、社區一般人群的健康促進
根據社區人群的健康需求,在社區廣泛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社區人群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減少危險因素,預防和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1、在社區建立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櫥窗,每2月更換1次內容,制作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單,通過居委會、醫療站點等發放給社區人群。
2、在社區每月舉辦一次高血壓、糖尿病知識講座和健康生活方式講座、義診等活動。
3、利用社區居民活動室等居民較集中的地方作為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的宣傳陣地,擺放各種宣傳資料。
4、在社區開展免費測血壓、血糖活動。
六、培訓
按照《高血壓防治基層實用規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醫生進行培訓,以提高對高血壓、糖尿病的管理質量。
七、評估
1、過程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建檔動態管理情況,高血壓、糖尿病隨訪管理開展情況,雙向轉診執行情況,35歲患者首診測血壓開展情況,就診者的滿意度等。
2、效果評估
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高血壓、糖尿病相關危險行為的改變率,高血壓、糖尿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和藥物規范治療情況。
八、督導和考核
(一)、由區衛生局組織督導和考核,考核意見及時反饋到被檢單位,以便及時改進工作。
(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要制定內部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等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檢查。
(三)、考核指標
1、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建檔率和建檔合格率;
2、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隨訪人數和規范管理率;
3、社區醫務人員的培訓及培訓合格率;
4、社區人群高血壓、糖尿病防治知識知曉率;
5、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改變率;
6、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率;
7、工作制度制定和實施情況;
8、各種活動的記錄和歸檔情況。
慢病工作計劃15
為加強我轄區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的時效性,更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使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能夠適應人民群眾的需求,按照上級部門的工作要求,順利完成20xx年慢病管理的工作任務,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20xx年的工作計劃,具體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
20xx年我們繼續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納入醫院日常工作的考核內容中,按照秦都區疾控中心的工作要求,不斷完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體系,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村鄉一體的管理網絡系統,暢通衛生室與醫院之間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互通渠道,提高整體的管理水平。
二、建立科學長效的宣教體制
慢病綜合防治不但針對慢病患者,更重要是對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具有不健康生活方式、行為的重點人群。我們計劃在20xx年舉行集中宣傳4次,針對不同人群設計、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目前高血壓、糖尿病作為重點防治病種。不同群體宣教的內容有所不同,患者以定期知識講座、咨詢、義診為主要形式。對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的重點人群的教育,強調早期發現,進行早期干預。對于健康人群開展健康教育的內容以常識性、科普性為主,旨在讓健康人群對慢病有概念,促進樹立健康觀念及自我保健意識。主要形式為定期健康講座、慢病健康咨詢。健康教育重視倡導和推行健康生活方式,以開展健康講座、健康咨詢、慢病早期篩查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平臺,在對居民普遍建立的健康檔案中,或者門診就診時,均可以篩選高危人群和重點人群,旨在早期發現患者,早期干預治療,減緩出現并發癥時間,較少患者醫療支付的負擔。
三、認真做好隨訪工作,加大科學干預效果
按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工作的要求,隨訪一年中不得少于4此,病情嚴重者要加大隨訪力度和隨訪的次數,危重癥者要及時的進行轉診,在隨訪時對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日常護理和用藥、適宜鍛煉的開展,要求對每次隨訪做好記錄,制定患者健康教育計劃。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普及人群慢病防治知識,提高慢病人群的知曉率,控制及降低慢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對轄區內慢性病的居民進行監測,提高人群健康意識,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險因素水平,為慢病人群提供連續、綜合、方便可及的防治服務,指導慢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預防、延緩慢病并發癥。
四、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果
1、在隨訪管理時,根據慢病患者危險分層情況,實行分級隨訪和管理。
①一級管理:管理對象:男性年齡
②二級管理:每年一次,化驗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檢查、腎功能、眼底檢查等。
③三級管理:每年至少1~2次,并視病情決定檢測頻度,化驗血脂、空腹血糖、血常規、尿常規、心電圖檢查、腎功能、眼底檢查等。五、指導建立非藥物的科學生活方式
首先針對患者盒高危個體生活方式進行評價,確定其最主要的部位因素,內容:
①飲食情況:鈉鹽、脂肪、蔬菜水果、酒精等攝入量,膳食熱量及其來源比例。
②體力活動情況。③體重控制情況:BMI,腰圍及采取控制體重的`方法。
④吸煙情況:吸煙量、煙的種類、吸煙習慣以及對戒煙的態度。
⑤精神因素:精神壓力及緊張性職業的狀況。
其次、建議:根據患者和高危個體行為危險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使患者和高危個體了解生活方式干預與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其中包括:
①合理膳食:每日每人鈉鹽攝入量不超過6g,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限制酒精的攝入量,避免高度和烈性酒,注意膳食熱量平衡。
②適量運動:根據患者和高危個體身體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形式和運動量,循序漸進。
【慢病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校慢病防治工作總結范文11-07
艾滋病活動總結04-11
糖尿病活動總結04-11
糖尿病日的活動總結04-10
糖尿病日活動總結04-10
艾滋病日活動總結04-10
艾滋病宣傳活動總結04-11
艾滋病心得體會03-17
糖尿病日宣傳活動總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