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學期教師工作計劃模板匯編10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后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期教師工作計劃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1
辛苦工作了一個學期,自我感覺自己在過去的一年里工作取得了不小進步,各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但與自己的要求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為了更好的完成新學年的工作,爭取更大的成績,現制定新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標:
新學期我將根據學校的發展大計和教科研的工作要點,堅持“健 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育人第一”的教育宗旨,深刻領會教書育人的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于探索、創造性的開展學校科學實驗工作,使我校的科學教學有進一步的突破。
二、措施與方法
1 、全面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按照新課標標準,提前一周備好課,備課過程中要體現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教法和學法,要體現新課程理念。上好每堂科學課,落實40分鐘上課的效率,重實驗,抓實效,保證學生每節課有所學、有所得、有進步、有提高,保證學生在校有一小時的`實驗活動時間。并且要注意改善,和諧師生關系,重視師生雙向交流,關愛學生,重視安全工作,確保學生做好每節實驗課。
2、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及安全鍛煉習慣的養成與我們的課堂常規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愛惜是學生思想品德的良好教材。
(1)、加強科學課堂教學,在學生中開展實驗活動,對學生進行百科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在實驗中學習知識和安全意識。
(2)、加強對學校實驗器材的管理,讓學生懂得正確使用器材的方法,并養成愛護學校公共財產的良好行為。
3、全面提高教師身心健康。
為了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給教師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工作氛圍,會安排一些小實驗供教師和學生學習的互動空間。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發展教育的理念為指引,以學校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為指南,努力推進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構建有科組特色的新課程體系,改變原有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究、樂于合作的精神,使生物教學科研上一個新臺階。
二、具體工作
(一)務實創新,進行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全面貫徹執行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以《江蘇省普通高新課程實施指導》為引導,結合科組實際,進行教學改革。
高三備課組主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1、學習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學方法。2、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開展新程教學研討,每次研討都有中心內容和中心發言人。3、積極參加市直學校舉辦的公開課、研討課,努力開展新課程研討。4、開發課程資源,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經組內討論后統一編寫相應的`教學案。5、在各位老師認真學習好新課標選修內容后,根據科組實際,為學校提出生物學科選修課程開設意見。
(二)堅持不懈做好常規教學
1、按照學校教學常規、教學計劃認真開展活動。2、按照學校《教學管理常規要求》和教學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3、堅持認真說-聽-評-案例分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4、每周一次集體備課,有內容,有中心發言人,有確定的時間(周三上午)地點(高三四樓西辦公室),并有記載。5、做到全組“三統一”,即教學進度、內容、教學案做到統一。6、同心協力,互幫互學,信息、資料共享,教學研究氣氛濃厚。7、在爭創“優秀備課組”的同時,自覺地爭做“學習型備課組”,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三)深入開展教學科研每位老師都有自己教研課題,積極參與省、市、學校課題研究,保質保量完成每學年撰寫論文的工作。
(四)加強環境教育工作,將環境教育落實到本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中。 在教學過程中加強STS教育,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3
為了更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確保20xx年高考語文學科取得較好成績,特制訂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高考語文復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認真研究《課標》和《考綱》,明確《考綱》中每一個考點的要求、范圍、難度,明確出題點并找出規律。在語文復習中訓練、探究、鞏固哪一環節處理不好都會影響復習效果,所以我們要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意識上下工夫,使學生始終保持適當的興奮度;要以學生的思維活動為中心、以學生的領悟為基礎、以學生的運用為落腳點,使學生全面介入教學活動而不是被老師牽著走;要幫助學生形成條理化、有序化、網絡化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感悟歸納能力、知識遷移能力、方法運用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爭取讓學生在每一堂課、每一個步驟都有所悟,有所得。
二、 工作目標
1.深刻領會高考考試大綱的基本精神,準確把握考試大綱的整體要求,把對高考考試大綱的理解轉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
2.堅持課堂教學改革,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探究,爭取在高三一年的學習中使學生在不同層面都得到提升。
3.搞好學科教研組建設,強化協作精神,創建團結、和諧并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優秀教研組,關鍵要在研究高考考題的方向上,要有校本化的學習資料,爭取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三、 主要問題:
1.回歸課本不到位。
教師在復習課本知識時有些浮躁,認為除了默寫不會有原題,何必過它,于是就對課本輕描淡寫地走一遍,甚至對許多課文不聞不問,就是過也只是只看知識,不注重用課本的經典材料訓練思維能力,結果導致大量印發、購買材料,不加判斷地使用材料,使學生的能力難以提高。
2.教師不能做到習題。
因為教師缺乏對復習整體的思考,缺乏對《課標》和《考綱》的認真分析,缺乏對提高教學效率重要性的認識,因而不能對習題進行必要的取舍和整合,導致題海戰術,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3.教師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訓練不足。
學生在第二卷失分較多,一是理解有問題,經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語言表達不準確、不簡練、邏輯性差。對于“理解”問題,主要因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學法指導,沒有很好地摸索規律性的東西,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平時訓練過程中總是懶于思考,靜等教師講解答案,然后抄在紙上了事。對于“表達”問題,主要因為教師過多地注重講,而沒有注重寫,沒有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和訓練。學生僅僅聽一聽、看一看和親自寫一寫、練一練的效果是不同的,聽過看過就忘了,而寫過練過印象就深刻多了,因為它可以促使學生思考,這樣才會使學生有實際的提高。
4.教師指導學生閱讀積累量少。
高三教師還是就資料講資料,忽視了學生最基本的語言感知力還是來自閱讀,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解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培養他邏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5.作文訓練效果甚微。
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每次教師都花大力氣布臵作文,可是寫到最后學生卻越來越不會寫作文,不喜歡上作文課,許多老師最后就只有放棄了。
四、 主要措施:
1.回歸課本,夯實基礎。
高考考察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而課本是基礎知識的重要載體。比如說,高考題中的文言文閱讀選文雖然在課外,但考查的知識點: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都可以在課本里找到。基本能力在課本中也有體現,如高考題中的現代文閱讀考查的能力點:理清思路、篩選信息、把握文意、揣摩語言等都是我們學習課本時的重點內容。因此,在復習時,涉及到相關的知識點、能力點,多翻一翻課本是大有裨益的。再者,中學語文教材了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是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華,有深厚的文化內蘊,尤其是高中五、六冊的選文,談人生,談哲學,談藝術,認真閱讀鉆研這些優秀的文化精品,是培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最根本的手段。
學科組要集體討論如何使知識回歸課
本的問題,并安排教師對課本主要知識進行歸類,編成校本教材,同時要指導學生進行復習。教師要寫教學反思談談對如何運用課本的認識。
2.依據《課標》和《考試說明》習題
進入高三以后,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語文有這樣的感覺:語文知識不少,管用的不多;學習的課文不少,考試考到的不多;做的練習不少,心中有底的不多。問題就出在練習上,教師基本都是一本資料講到底,不了解學情,不分析考試方向從而讓學生做了很多無用功。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課標》和《考試說明》,以高考試題、試卷為藍本,全面地研究高考試題、試卷,包括它的總體設計、各題的考查目的、設問的角度、干擾項設計的特點、解題思路等等,并在此基礎上習題。教師應當讓學生通過做題,多多思考,舉一反三,悟出規律,練就“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習題的選用應以以下三點為標準:
一是知識的高含量。試題要最大限度地增加覆蓋面,盡可能囊括最多的知識點。
二是思維的開放度。適度開放,給考生以思維的空間,而不是就題論題,死記答案。
三是文化內涵的厚重性。各地試卷在選材上都趨向于文化含量高、文學色彩濃的文章,命題時注意挖掘其內蘊。
學科組要組織教師對資料進行篩選,重新組題,自己編題,形成校本特色。學科組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3.不斷反思,有錯必糾。
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錯題題庫。把每次考試學生做錯的題集中起來,并養成對錯題進行反思的教學習慣。學生的反思應突出:自己是否很好的理解了題意,弄清了問題與結論之間的內在聯系,較快地找到了答題的突破口,在答題過程中曾走過哪些彎路,犯過哪些錯誤,這些問題后來是怎樣改正的,表述是否符合邏輯,語言是否流暢等等。學生的反思和探究的思維習慣要靠老師來引導。
反思以后要改錯,要求學生把高三一年來所做過的試卷、練習,分類整理裝訂,把做錯的題目一一糾正過來,明確錯誤原因,以免再犯同類錯誤。要相信高考的能力要求和知識要求不會超出這一年來所作練習的范圍。
4.注重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主觀題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首先,培養學生定下心來讀文章的習慣。對文章要總體把握,有總體印象,答題時注意上掛下聯,到文章中尋找對應點。在閱讀中,一些同學不會從文字出發欣賞“細節”,從而逐步提高感悟語言的能力,沒有養成“依言”入情悟道的習慣,精讀文章,學會欣賞“內涵”,更談不到情感得到調動與熏陶,思維得到“內化”與拓展了。
其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里提供一種思路:
例題引路——感悟探究——鞏固訓練
例題引路:以近年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中的典型試題為例子,引導學生分析答題的基本要求和思路,并對今后此類考題作前瞻性預測。例題的選擇要有典型性,它是檢測的標尺,是分析失誤的前提,是歸納總結的`基礎。
感悟探究: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啟發學生:你在做這道題時是怎樣思考的?說說你的答題思路。你以為這類題將來會怎樣考?學生通過思考、討論,談出各自的看法,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思路與方法。“探究”即是對命題規律的探求,也是對答題思路的歸納和方法的總結。
鞏固訓練:配合練習進行逐項訓練,以此培養學生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是對思路、方法的驗證與應用,進行有效的訓練從而達到能力層級的要求才是終極目的。當然,訓練的類型要全面,難度要適中,能力要求要到位,要多動手。
總之,要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而不要教師代替思考,要讓學生能夠真正感到自己的進步,不斷提高自信心。教師要做案例分析,反思如何更有效的培養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5.要注意引導學生大量閱讀。
只有大量閱讀,才能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培養、知識得到積累。教師可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或規定讓學生每天自讀一篇文章,或給學生提供適量的文章供他們閱讀……當然,在讓學生閱讀時,教師應提出相應的要求,以便學生讀有方向,同時也便于督促、檢查,最后使閱讀落到實處。教師要制定閱讀計劃,留出閱讀時間,推薦閱讀書目(或者讓學生推薦)。教師尤其要引導學生學會鑒賞文章,每周讓學生進行一次片段練習,重在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6.要明確作文教學目標,避免走彎路。
a、 審題意識。高考作文的審題不可能成為一大障礙,但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需要好好琢磨,細細思辨。只有領會命題意圖,才
能把握寫作思路。
b、文體意識。文體不限不等于不要文體。平時訓練要有文體意識,記敘文就是要有描寫意識;議論文觀點鮮明,要有思辨意識、哲理意味;散文要有人有事,揭示哲理。
c、結構意識。段落不要分得太零碎,以免給人一種很散的感覺,不要故作高深寫“題記”,不要分成“一”、“二”、“三”、“四”,很自然的分成4——6個自然段即可,要文氣貫通,一氣呵成。
d、“亮點”(創新)意識。一個巧妙機智的構思,一個精彩的段落,一段內涵豐厚的句子,一個有個性的詞匯,甚至一個有如詩眼的字,一個非常有特點的標點符號,都可以作為亮點,提升文章的層次。有的考生喜歡故作深沉,故意把文章寫得很“含蓄”,缺乏開點題的意識,以致使得觀點不亮。要凸顯自己的亮點,不怕張揚,不怕“招搖”,把文章的語言美、立意美、結構美發揮到極致。
e、語言意識。盡量“裝潢”作文的語言。要進行寫好一段排比或一段比喻的訓練,進行寫好一段邏輯性強的文字的訓練,進行寫好頭一段精辟有哲理的話的訓練,進行寫出一段生動形象的話的訓練。總之,要在語言上“征服”閱卷教師。
首先,要制定詳細的作文教學計劃。其次,要認真研究課本,從課本中挖掘作文素材,研究課本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寫教學反思。第三,教師要整合信息廣泛收集資料,編寫校本教材。
7、備課 要根據學情備課。
8、教學目標 要注意制定目標,因人施教。
復習要講究個性差異,教師要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薄弱環節和特點制訂目標,研究方法,使復習帶有個性化特點。克服目前教師“過度期望、過分干預、過度包辦”的弊病,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層次上有所進步,明確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教師既要敢于放手,讓學生進行以自我為主的學習,又要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譬如幫助學生在確定目標、準備資料、整理思路、檢測調控、得失總結的各個環節中,幫助學生了解他自己的迫切需要,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為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能力的建構過程服務,適時進行師生雙邊活動,引導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誘發思維碰撞,監控學習的過程,并參與學生的活動,共同探討、提高。
教師要建立“學生語文成績檔案庫”,把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測驗成績都加以細化和分解,明確學生在哪一部分失分較多,是普遍現象還是個別現象,是需要大面積的補救還是需要個別輔導。尤其是那些語文成績需要關注和關心的學生。老師要做清醒的老師,學生要做明白的學生。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們中班共有幼兒33名,其中男孩17名,女孩16名,男女比例比較平均。經過了小班一學年的幼兒園生活,班級孩子各方面發展得都較為迅速,分析一下我們班級的優勢有:
1、生活能力逐漸增強,獨立完成各項生活自理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有良好的幼兒園生活習慣,有集體活動規則意識。
3、基本動作能力逐漸增強,身體協調性逐漸提高。
雖然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在我們班級,還是有一些方面顯得比較薄弱,如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很不夠,個別幼兒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不夠集中,有部分孩子動手能力比較欠缺,很多孩子吃東西習慣不好,比較慢,總是落后與同齡的平行班。
中班年齡的幼兒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好奇心強,探索欲望也開始增強,隨著語言能力的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學習能力都在逐步提高,因此根據以上的優勢和不足,再根據我們的.園務計劃、業務計劃來制定本學期的班級工作重點。
二、本學期重點
本學期,我們緊緊圍繞園務計劃、業務計劃來開展我們的班級工作,根據班級幼兒的特點來制定我們的培養目標。
(一)加強對幼兒的藝術培養
我們發現孩子在藝術方面的發展并不是很明顯,如講故事的能力、幼兒舞蹈、音樂的特長我們老師沒有好好地讓其展現,本學期,我們應加強這些方面對幼兒的鍛煉,培養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大方表現自己的能力。
措施:
1、在主題教育活動中,注意對幼兒藝術方面的培養。
2、在班級里開展“每周一星”評選。
3、結合園部組織的“明日之星”評選,鼓勵幼兒大膽展示自己的一技之長。
(二)加強對幼兒的各項行為習慣的培養
我們一直發現,我們的孩子在一些習慣上總存在著一些不足,如不容易安靜、交往中常常會有不文明的現象發生、責任感不強,在與不熟悉的人交往時會有膽怯心理,不夠自然大方等。
措施:
1、班級執行值日生負責制,每天早上、離園整理好班級的物品。
2、嘗試班級設立監督員,負責監督不文明行為:如有些幼兒收放東西習慣不好、有些幼兒不愛護公共物品等。
3、組織幼兒排練體現社會交往能力的情景表演,并向其他班級巡回演出。
(三)加強對幼兒科技行為和態度的培養
幼兒進入了中班,探索欲望也逐漸增強,動手能力逐漸提高,是培養科技行為和態度的良好時期,因此,在班級里創設一些探索的環境,鼓勵幼兒去探索、去發現。
措施:
1、為幼兒提供充裕的時間,讓他們從事自選活動,鼓勵探索,滿足好奇心。
2、添置自然角記錄本,嘗試進行觀察,照顧,并用簡單的符號記錄。
3、關注天氣,設置氣象角,關注天氣的變化。
4、設置探索區,鼓勵幼兒動動手、玩一玩,萌發探索的興趣。
(四)常規工作
1、主題教育
在教育教學方面,我們還是根據二期課改教材及我園的園本課程實施主題教育,本學期,我們預設的主題主要有:我們的身體、在秋天里、在馬路上、寒冷的冬天,每個主題開展前,制定出主題活動的詳細計劃,并細化與周計劃、日計劃中。
2、家長工作:
A、利用幼兒成長冊向家長定期反饋孩子在園的一些表現以及求得配合的要點。
B、利用家園聯系窗,幫助家長認識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特點,尊重孩子合理的意愿,支持幼兒從事感興趣的活動,避免幼兒產生逆反心理。
C、經常保持與家長溝通,利用家校互動平臺、召開家長會、親子活動、向家長開放活動等渠道,使家長認同我們的培養目標和教育策略。
D、吸引家長盡可能共同參與班級的教育。
3、個別教育
我們班級有幾個孩子由于家庭的溺愛,行為習慣相對比較差,經常以自我為中心,甚至攻擊性行為嚴重,如顧佳俐攻擊性行為較嚴重,何月吃飯習慣常規習慣相對較差、范煦辰不愿意動,是溺愛的典型代表……這學期要加強對這些孩子的教育,讓他們逐漸改掉身上的缺點。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的班主任,為有計劃有目的地完成四年級的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素質為中心,以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從日常行為到學習習慣;從學習成績到身體素質等方面,力求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提高。
二、學情分析:
本班共計學生41名,其中男同學19人,女同學22人。本班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成績方面,本班學生成績中等,語文基礎較差;尖子生鳳毛麟角;在紀律方面,個別學生特別愛講空話,講閑話,但真正讓他(她)上臺面來說點東西又鴉雀無聲;學困生德困生占了班級的四分之一以上,呈現出“矮小的鈍三角形”現象;作文寫作較差;思維不靈活;不愛動腦筋思考分析問題;女生膽子較小,不愛回答問題,說話聲音普遍較小;學困生作業拖拉等。
四、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教材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于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
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
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
三是在每組課文后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
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于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象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局限于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在:
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
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
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五、工作目標:
建設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從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六、措施方法:
1、加強建設班集體的凝聚力。俗話說得好:“眾人齊心,其力斷金。”班集體的凝聚力就是班級中學生之間、班干與學生之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互助友愛、同心同德、攜手前進的表現力。凝聚力又來自全班同學對班集體的向心力。如果每個同學都心向班集體,關心、愛護班集體,時時、事事、處處為班集體著想,為班集體爭光,這樣良好的班風就形成。因此,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
2、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班干部是領導全班同學的核心力量,是師生關系的橋梁,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培養得好就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內聚力,使整個班的同學擰成一股繩。
雖然在上學期已經找出一些比較優秀的班干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班干部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還不夠,有時有令不行,因此,這學期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增加班干部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同時幫助班干部樹立為同學服務的思想。要求班干部要以身作則,事事起模范帶頭作用。
3、搞好各項班級競賽。從各方面嚴格要求學生,特別是優秀生,增加班級優秀生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努力在這學期的各項競賽都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
4、加強后進生的轉化工作。由于后進生本身的一些特點,比如比較懶散,行動比較緩慢,理解力上相對而言弱一些等,同時后進生經常在無形中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后進生缺乏自信心。因此后進生轉化的工作,一定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意識到希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與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學校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要想得到家長的支持,首先應該掌握學生的各方面的情況,在細節方面下功夫,發現學生有什么異常的情況及時跟家長取得聯系,繼而解決問題。取得家長的信任,那么有助于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下冊包括《電》、《新的生命》、《食物》、《巖石和礦物》四個單元。
《電》單元包括用電安全事項、點亮我的小燈泡、簡單電路、做個電路檢測器、導體和絕緣體、做個小開關、電路連接方法、電池和燈泡的串聯和并聯等十分豐富的的有關電的內容。
《新的生命》單元以觀察油菜花為引子,展開了花的專題觀察,從對花的構造的研究過渡到對果實和種子的研究,又從植物的繁殖方式延伸到觀察動物的繁殖活動。
《食物》單元突破了學科界限,緊緊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探索食物的營養成分,觀察生和熟的`食物、變質的食物,討論儲存食物的方法、獲取食品包裝袋上的信息等活動,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以食物為主展開研究。
《巖石和礦物》單元則將培養小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作為主要目標,把對巖石和礦物的觀察和描述作為基礎活動,采取分類,猜測和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巖石的形成和變化原因。教材總的特點仍是以活動為主線,以結構為連接,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教材的外線是活動,內線則是追求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
三、學情分析:
通過四年級上冊的科學課教學,學生對科學課的認識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學生已會了自己收集資料和進行課堂記錄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已會進行仔細觀察,學生在實驗前已具備了提出問題,然后設計實驗計劃,最后進行實驗驗證,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學生小組內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礎。三個班的學生都喜歡實驗,但孩子們只是憑自己的興趣邊玩邊做,導致觀察不仔細,實驗無序操作。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有的同學在活動的時候耗時低效,不能很好的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使學習任務難已按計劃完成,而且學生作業習慣方面較差,特別是布置的收集資料、觀察任務大多不能自覺完成,導致期末考核評價差異較大。本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步養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四、工作目標及具體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級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的相應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據、簡筆畫、氣泡圖、網狀圖和柱狀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匯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中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的解釋。
6、課堂常規常抓不懈,強化訓練,形成科學課堂教學模式。
4、強化每個單元課堂作業與課后觀察,調查作業的檢查評價,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8、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樹立開放的教育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1、幼兒情況:
學期初本班共有15名幼兒,其中6名為女生、10名為男生。通過上學期末的測查及平時的觀察,我們對幼兒在身體、認知、社會性三方面進行三大領域的分析:
身體發展方面:
自理能力:孩子們的各項生活常規已基本形成,能主動地在餐前、餐后洗手,餐后能主動漱口、擦嘴巴,基本能有條理地收拾餐具、折疊整理自己的被褥衣物。
大肌肉動作:幼兒的大肌肉動作發展較平衡,能協調地鉆爬、平衡,喜歡用多種方法玩球,少部分孩子能左右手拍球。
小肌肉動作:能正確拿勺子,孩子們喜歡使用剪刀,但大部分的孩子運用得欠自如;葉政霆、黎俊宇等小朋友的坐姿欠佳。
自我保健:孩子們形成了運動后多喝水的好習慣;懂得躲避危險物,飯后不做劇烈游戲的道理;知道清潔衛生的.重要性,但部分孩子便后洗手的習慣仍有待加強。
認知發展:
智力能力:會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差異,學會了按用途分類。會區分與表現音樂節奏、高低、強弱的變化,會按音樂編簡單動作與歌詞,能發現周圍環境的變化,部分孩子愛提問題,喜歡參加學習活動。
數概念:會按大孝長短、高低等特征排序,會按規律進行排序,能手口一致點數10以內的物品,能辨認4—5種圖形。
語言發展:能聽懂故事的主要情節,能用簡短語言復述故事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大部分小朋友在集體中能大膽表述;馮天佑小朋友語言表達有待加強。
社會性發展方面:
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地與園內工作人員及客人打招呼,能大膽地與他們交談,基本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懂得在活動中互助合作、團結友愛,玩玩具時知道要互相謙讓,做事有始有終的行為習慣初步形成,并具有初步的自信心。
班級中60%為獨生子女,他們生活環境優越,不會較好地愛護物品,***等小朋友做事拖拉,依賴性較強。
2、家長情況:
我班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各方面發展情況,對班級的各項工作要求較高,從家訪和日常的接觸中發現,家長基本能與班級配合教育教學工作,積極參與幼兒園的各項活動,特別是家長委員會的成員,更是犧牲了大量的休息時間。但本班的家長普遍較忙,大部分都因忙著做工作爺爺奶奶或保姆接送而缺乏與老師溝通的,經常有不看通知和漏看通知的現象。
二、總目標
本學期中心工作是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一日生活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樹立規則意識;結合日常生活,開展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幼兒閱讀的興趣;引導幼兒在人際交往中,懂得尊重他人,對人有禮貌,誠實、守信;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加強英語特色,培養幼兒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采用蒙氏教育精髓,結合思維游戲培養幼兒勤思考,善于動腦筋,能大膽創新各種操作材料的形式與方法。加強班風文化建設;學習、滲透班級經營,轉變教育觀念;教師加強學習、不斷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8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擔任初一至初三的美術教學工作,先將本學期初三的美術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基本情況分析
一、學生現狀分析:
初三學生已經對教材中的繪畫、雕刻、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等美術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學習上有一定的認識,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在美術的審美鑒賞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對學好本冊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礎。但初三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不夠,參與獲得的主動性較差。對美術知識的系統不夠明確,知識結構層次不是很健全。
二、教學內容分析:
本學期擬定十六課時的課程。立足于面向全體學生,以素質教育為基本點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在繼承美術傳統的基礎上,充分體現社會的近步與發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時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結構上,以美術形式語言集中劃分單元,淡化不同課業之間的區別,在傳授規定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習得兩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
重點內容涉及到繪畫創作和設計的內容,繪畫包括版畫和抽象藝術的創作等繪畫創作知識。設計主要是以設計的分類和環境藝術設計以及平面設計和立體構成等方面的設計知識。
工作目標
1、通過欣賞、感受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產生的不同類型的美術術作品,認識、評書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術作品相同于不同的呈現方式。通過欣賞、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家對藝術本質的不同認識以及在藝術作品的創作語言、表現方式方面的不同特點,認識、評書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家在類似內容的表現方面呈現的不同文化特色和藝術語言。
2、了解物質材料在平面、半立體和立體造型藝術創作中所起的作用,認識各種常用材料的質感、特性和在參與藝術造型種不同的效果,體驗用自己雙手所創作的美與生命。羊城善于發現美、創造美、留心身邊各種美的'因素并利用其進行美的創作的習慣和意識。
3、了解環境設計的基礎知識,初步掌握社區環境美化的基本原則、設計規劃、包括的內容以及美化的方法。初步學會以易得的材料設計制作沙盤模型學會調查
研究、搜索獲取資料的途徑和方法,感受自主探究學習對自己成長的意義,體驗成長的快樂。認識社區環境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樹立環境意識及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培養熱愛家鄉,投身家鄉發展的態度和情感。
4、了解本地美術文化的種類、特點及與當地社會發展的聯系,初步掌握當地代表性的美術作品種的藝術特征、表現手法等,并嘗試進行繼承和發展的創意設計。通過收集、調查等方式對當地美術文化進行考察,體驗美術學習的考察方法和手段,提高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當地美術文化的分析與認識,及進一步開發利用,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和意識。通過對當地美術文化的考察和繼承發展的設計活動,增進對自己的家鄉的認識和熱愛,形成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工作的合作意識。
5、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現代工業設計作品,認識現代工業設計的范圍和特點,體會現代工業設計的實用性和美感。
主要工作及措施
1、根據對初三學生的情況分析再加上初三學生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開始新知識的學習。
2、在課堂上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盡心的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學到一定的基礎知識,掌握美術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時也要學會判斷美和創造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在教學中,我以促進人格全面發展為出發點,以公民必備的美術知識與技能為基礎,注意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力圖做到富有情趣和啟發性。
4、學生了解了有關美術的基本情況后,緊緊把握住教材重點、難點,面向全體學生抓好教學管理,全面開展教學活動。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9
新學期,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各項工作,現制定個人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新的理念
1,堅持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緊緊圍繞“以學為主,當堂達標”教學課題不斷更新教學觀念
2,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3,尊重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人格,把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環境的理念落實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二,教學方面
1,認真備課,并把備課深入到教材和學生,認真鉆研教材,多方面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地把握難點重點,教案編寫認真,認真書寫教學反思,并及時歸納總結。
2,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低中年級學生的特點,注重學科的特點,從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下功夫同時逐步加強書寫能力。在教學中注重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任務重,教學內容多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把教學簡單化,實際化,生活化,讓學生能在輕松的環境中學習,并學有所得。
3,注重給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抓住平時的知識的積累,督促學生在生活中大膽使用英語,抓好每周五的晨讀,讓學生合理的運用好時間。在教學中大膽運用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讓學生養成互相學習的習慣。
4,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各種教研活動,不斷吸取他人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同行們請教并討論教學問題。
5,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愛好興趣,要通過各種游戲,兒歌等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天性得到自由發展。
三,加強自身的學習
尤其在聽力和口語方面,需要經常充電,平時要多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自身的學習使自己各方面都適應新教學的需求。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 篇10
任何教師都應該有自我發展的意識,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和切合實際的實施方案,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原有基礎上能有所提高。教師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的條件,是教師自我教育的手段。有目標才有動力,才有發展的方向。因此,我制定了如下規劃,本年度我將朝著這一目標前進。
一、自我發展目標: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熱愛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學生們的愛戴,不斷完善能力,提高自身修養,精通各項業務工作,提高反思能力,成為學習型和研究型的老師,成為比較優秀的教育教學工作者。
二、自我發展計劃實施步驟與措施:
1、積極進行新課程培訓,進一步領會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改革目標以及新課程標準所體現的理念,努力探索先學后教、自主學習這場學習方式變革的方法,追尋改革的突破點以及經驗教師們對教學的建議,并且能以此為據,在對教材進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制定相應的教學及評價策略。
2、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啟發、探索和討論式教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采用激勵的策略,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班級中的點點滴滴。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幫助學生找出學習薄弱的原因。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喜愛的老師。
3、積極參加教研活動,通過教研,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首先,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的能力。經常向百度提問,向他人請教。把信息技術從愛好轉變為專長,為自己的教學服務,為同事們提供幫助。
其次,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日常的`教育實踐中隱藏著制約教育發展的問題,只有善于觀察、分析、反思、總結、提煉,才能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次,形成教育經驗與教育思想的能力。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要具有質疑和吸納的意識與行為,只有用批判性思維、探究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去善于捕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成果,總結上升為經驗,才能形成新的教育教學經驗,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4、自修自研,大量閱讀相關書籍,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較強的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能力,善于選擇與處理教材的能力以及個別化處理問題的能力。
5、自我反思,博采眾長,形成風格。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自我總結。教師的成長=經驗十反思。教師的反思和研究是教師成長的結果,但同樣是教師自我發展的條件,是教師自我教育的手段。同時養成課前“二度設計”的習慣。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把別人總結好的經驗為我所用外,主要靠自己“千錘百煉”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形成“秘方”。課后的反思能幫助教師迅速接收反饋信息,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與不足,從而為調整教學策略建立可靠依據,使課堂教學不斷優化、成熟。通過反思記錄,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積細流成江河;另一方面把教學對象認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變成信息,暫時貯存,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開展的時候能夠比較順利地進行。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就會朝著這個目標踏踏實實地前進,爭取在收獲的季節,有著屬于自己想要的果實!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學期教師工作計劃10-11
教師學期工作計劃09-17
教師下半學期工作計劃08-23
教師學期優秀工作計劃07-19
大班教師學期的工作計劃06-26
幼兒學期教師工作計劃07-22
中班教師學期工作計劃07-09
英語教師學期工作計劃08-28
地理教師學期工作計劃06-16
高中教師學期工作計劃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