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跡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跡材料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那么相關的事跡材料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篇1
為深入推進我鎮張連莊村鄉村振興工作,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新作為。經村兩委班子成員研究,擬提出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跨越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總目標,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構建多業態產業體系、多要素生產體系、多主體經營體系、多元化投入機制、多渠道促進增收的現代化鄉村發展格局,走出一條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將張連莊村打造成全縣乃至全市的農業科技創新村、休閑觀光體驗村,實現由純農業鎮向農旅融合、第一和第三產業互補、生態環境同經濟發展共進的轉變。
改革促發展,產業調整惠民生。張連莊村依托國道227線過境和風景秀美的自然優勢,發揮毗鄰扁都口景區的區位特征,圍繞整體規劃、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總體思路,以打造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觀農家景為內容的'農家生活體驗區為目標,按照三變+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立足村情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在憶夢園的基礎上,通過對農戶房屋整體改造和統一管理,將一組打造成鄉村旅游風情一條街,形成規模化旅游區,建成農家樂、家庭簡易賓館等旅游實體。
壯大主導產業,促進農民收入。張連莊村依托冷涼山區土質肥沃、綠色無污染等自然優勢,引進民樂縣藏燕麥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流轉張連莊村一組土地2400畝,建成食用燕麥種植基地。同時,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燕麥精深加工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在一組建成食用燕麥加工廠一處,形成了原料供給、精深加工、市場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
通過2個基地的建設,將全村8000畝土地全部流轉,加大勞務輸出力度,爭取全村80%勞動力全部外出務工。同時,由村支部班子牽頭成立張連莊村勞務輸轉公司,將剩余勞動力全部組織到兩個基地務工,切實增加群眾收入。
深入推進四德工程,建設厚德村莊。以黨建公眾平臺、遠程教育等為陣地和依托,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導,全力謀劃留守兒童活動室、婦女之家、農家書屋等建設管理,完善基礎設施,根據工作特點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健康向上、充滿趣味、寓教于樂,為廣大婦女、兒童、老年朋友喜愛的思想道德建設實踐和家庭教育活動,真正使得各個活動場所有內容、有內涵,拓展了教育陣地,弘揚了傳統文化。
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篇2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企業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推動力量,能夠激活一片區域,壯大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農民;能夠吸引和集聚生產要素,形成產業高地,解決鄉村產業空心化問題;進一步強化農村軟硬件支撐,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以及農民購買力大幅提升,農業企業將迎來更好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遇。
近年來,花筵村通過制定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壯大產業支撐,建設文明鄉風,不斷加強美麗鄉村、幸福花筵建設。
一是抓好規劃引領,明確建設方向。
通過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還可以為農民創業就業開拓更大的空間,讓農民有更多增收渠道。
從20xx年開始,我鄉邀請了規劃設計院來實地考察,對花筵村進行村莊規劃,全村全部按照規劃建設。花筵村現有農戶710戶,總人口2570人,房屋改造完成了410戶,改造率達到了90%以上。
在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中發揮示范作用,形成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動能;在實施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領小農戶共享發展成果中發揮帶動作用
二是抓好設施建設,提升旅游內涵。
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有美麗鄉村,才有美麗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推動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20xx年2月,我國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對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有著指導意義。
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在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上,我國經過了從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到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再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階段。
實施了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余戶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了改廁,實施了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解決了花筵村村供電不足的問題,新建多個小庭院,健身廣場1個。
鳳凰四季花海位于湖南永州市金洞管理區鳳凰鄉花筵村。以玫瑰花和九嶷紅紫薇為主要花卉品種,打造以愛國、愛情、愛生活為主題的四季精品花海。愛情主題園玫瑰長久以來就象征著美麗和愛情,該園地由整片玫瑰花田建造而成,中間還立有LOVE的巨大白色圖標。
愛國主題園這兒有用九嶷紅紫薇為底色建造的鮮艷五星紅旗,還設有愛國宣誓臺,在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陶冶個人情操。
熱愛生活設計師們將普通的藤本植物重新造型,打造出鳳凰傳奇主題園、花海迷宮樂園等等景觀,生活并不缺少美。
三是抓好環境治理,開展了清潔家園行動。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改變村容村貌,加大了對村莊環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廢(廢圈舍、廢廁所、廢墻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線濫搭亂建,清理河道0.6公里,添置了垃圾桶136個,安排了專職保潔人員,負責清運主要道路沿線和村莊垃圾,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廣泛宣傳,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導是政府,主體是農民。要充分利用宣傳欄、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手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擴大以獎促治政策影響面,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參與連片村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發動農民群眾對直接受益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同時大力宣傳農村環保科普知識,加強環保法制教育,使環保教育成為培養造就新型農民的重要內容,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
探索建立農村環保長效機制。通過制訂村規民約、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等方式,組織村民參與項目運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與政府支持相結合的運行和管理機制。加強鄉鎮環保監管能力建設,在示范區域探索建立農村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環境宣傳三下鄉制度,通過農村環境整村連片整治,深入開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四是抓好產業發展,實施旅游強村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苗木種植業一直是當地群眾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全村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300余畝,品種達100余種,每年可提供各種造林苗木3800萬株以上。美麗鄉村建設以來,新建楓楊公園一個,建設四季花海基地,大力發展旅游業。力爭旅游經濟成為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增長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鄉村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億萬農民的創造精神,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有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有旺盛的市場需求,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立足國情農情,順勢而為,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村全面發展,譜寫新時代宣傳全面振興新篇章。
五是抓好活動載體,建設文明鄉風。
堅持農民主體地點。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的主體作用,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促使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樹立文明鄉風,激發群眾脫貧信心,這只是建始以鄉風促脫貧的`一個縮影。建始縣將鄉風文明與精準扶貧同步部署,不僅在增收入上想辦法,更在富腦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從根本上治懶病、拔窮根。
一墻一風景、一牌一陣地。與此同時,豐富多彩的文化墻、公示牌、宣傳語已成為花筵村頗具特色的文化景觀,既傳遞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又美化了農村生活環境,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代言人和鄉村文明的傳播者,是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提升了美麗鄉村建設品位。
在規矩的引導下,在榜樣的激勵下,紅白喜事講排場的人少了,新事新辦的人多了;閑暇時打牌喝酒的人少了,努力發展產業的人多了在花筵村,文明鄉風正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鄉風淳,鄉村興。放眼各鄉鎮村寨,文明浸潤鄉土、文化滋養鄉情,花筵村在潤物無聲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風尚,把文明鄉風種進農民心田,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先進集體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鄉村振興調研報告11-07
消防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1-06
消防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0-17
教育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8-30
學校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9-02
銀行先進集體事跡材料04-28
鄉村振興工作總結范文09-20
平安建設先進集體事跡材料11-05
車間先進集體事跡材料范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