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企業鐵路運輸創新管理經驗交流 -學習心得

時間:2024-07-23 03:10:09 學習心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企業鐵路運輸創新管理經驗交流 -學習心得


   
鐵路運輸是我公司生產經營運行極為重要的“大動脈”,每年鐵路運輸的總量占公司進出廠物資總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幾年來,公司加大工藝結構調整,加速發展,加快向“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兩大目標邁進。隨著第一輪、第二輪技改項目的竣工投產,公司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出廠物資總量,特別是鐵路運輸量也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運輸部作為鐵路運輸的組織者嚴陣以待,著眼大局,創新管理,克服運能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精簡等困難,在提升運輸高效管理,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方面開展了實有成效地工作。而實施以半軍事化促進運輸整體效益提升為目的的鐵路運輸高效化管理,是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鐵路運輸由粗放型管理向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戰略轉型,滿足公司生產擴張的有益途徑。據統計,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鐵水運量則由1997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360萬噸,增幅分別達   %和   %。同時,生產崗位人員減少四百多人。
    一、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運輸跨越式發展遵守基礎

我們先來關注一組數據:鐵路運輸總量97年1180萬噸-04年2227萬噸;鐵水上山量97年87萬噸-04年360萬噸;局車停時97的24小時-04年14小時;區間運輸:97年197萬噸-04年316萬噸;進出廠車輛97年183輛-04年393輛;在崗人員97年2240人-04年1650人;機關科室98年8個科室――04年4個科室;管理人員98年114人-04年86人;機車狀態:蒸汽機車12臺,內燃機車15臺,其中蒸汽機車全部進入淘汰,超齡期限。

運輸總量在逐步攀升,崗位人員在逐年減少,機車動力嚴重不足,運輸部在短短幾年內靠什么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答案只有一個,創新管理機制,在創新中尋求運輸突破。一、創新運輸模式,發揮運輸最大潛力滿足公司生產需要。近幾年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與運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運輸部在管理機制上明確規定了相關部門責任與權力,強化了運輸生產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建立適應公司發展運輸長效機制,對現有的運輸組織全部實行動態管理,全程監控。同時,打破傳統運輸組織模式,采取以變應變,以變制變的運輸組織模式,突出重點落實“以裝促卸,以卸定裝的原則”加速車輛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其中鐵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爐技改運輸方案,壓縮局車停時,區間普貨運輸正點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進行創新突破。就鐵水上山而言,全長24公里鐵路線,區間4個莊,彎道多、道口多,確保運輸安全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但運輸人卻做到了。從制定第一套鐵水上山運輸方案起,到隨時做到滿足公司鐵水上山需要。運輸部采取了因崗設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鐵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學的決策、嚴謹的管理,確保了公司鐵水上山由“量”到“質”的快速轉變,為公司加速發展提供堅實的運輸后盾。二是優化人事制度改革,實現準軍事化管理。人力資源發揮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為運輸部近幾年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97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2240人,04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1650人,大批在崗人員的優化精減給運輸管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為了充分發揮在崗人力資源的有效發揮,2002年7月,運輸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實施在崗人員崗薪工資制。由原來的崗位工資向崗薪制轉變,以“工效掛鉤原則”,“以崗定薪原則”、“兼顧公平原則”、“按貢獻大小原則”四大原則進行勞動人事分配資源改革。崗薪制的實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崗位市場化運作,加大了活工資分配比重,促進了員工崗位競爭,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輸部在推進崗薪制過程中,重點向管理人員、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苦、臟、累、險、班組長等關鍵崗位傾斜。同時對在崗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實地一人多崗制,定人定崗多元化管理,推動運輸向高效化發展轉變。三是加大鐵路技改,挖掘運輸潛力,實現公司鐵路運輸自動化。2000年以來,運輸部采用鐵路技改總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萬資金進行鐵路技術發行完成大小技改區計20多項,其中站場布局的改造,鐵路微機聯鎖運用,鐵路基礎設施項目改造以及無線調車系統的推廣為公司發展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為運輸后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運輸措施鏈節化,為保障運輸可持續發展提供執行平臺。

生產翻番,節奏加快,作為公司生產大動脈,鐵路運輸從局車進廠、編組、上線、分流、排空、檢修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哪個環節失去控制都將影響到鐵路運行的整體高效,對公司高效生產產生影響。因此,要實現運輸的高效化,則必須對運輸全過程實行節點控制,把半軍事化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個運輸作業環節,確保每個環節環環 ,如工藝鏈一樣協調有序,重點要對運輸組織中存在的難點、慣性問題和制約運輸高效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梳理,運用“布置、檢查、落實、反饋、考核”的閉環管理原則,制定相應的運輸控制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考核標準,形成完善的運輸考評體系。通過對與關鍵點相關因素實施控制,確保高效運輸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車輛周轉,壓縮局車停時,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滿足公司高效化生產格局的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時期,運輸任務目標的差距,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完善運輸措施,將功夫下在內部。一是不斷調整山下站間小運轉開行方案,淡化站間區間,站間小運轉列車的開行對數在確保一定數量的基礎上爭取多開,確保車輛的快速上線,壓縮局車停留時間,局車停時由1997年的20.1小時降至2004年的14小時。二是調整新周線區間運行圖,努力挖掘新周線區間的通過能力,增開區間鐵水列車和小運轉列車。鐵水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十對增至十三對,小運轉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3對增至4對。區間運量由1997年的197.4萬噸增至2002年的310萬噸。三是不斷優化渣鐵罐的運輸組織,根據公司煉鐵煉鋼的生產需要,不斷調整渣鐵罐的行車組織方案。鐵水運量由1997年的87萬噸增至2004年的360萬噸,鐵渣運量也由1997年的95萬噸增至2004年的164萬噸。四是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根據運能整合運量,確保進出廠列車的接發暢通,確保作業車輛的及時取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設備的潛力。完成的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進廠數量由1997年的日均進廠183輛增至2004年的日均進廠393輛。

三、人員的素質再造,為創造運輸的高效業績提供人才高地。

生產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滿足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對運輸的人力資源配置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鐵路運輸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為素質建設發揮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機聯鎖技術和平面無線調車系統的廣泛應用,對扳道員崗位的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隨著運輸設備技術的信息自動化、微機化、高效化實現過程中,先進的技術裝備簡化了運輸工作繁瑣程序,但同時也對設備可持續運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對設備狀況分析、判斷能力和設備維修水平跟不上,必將給運輸保產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維護保養好設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突出重點要進一步提高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加快科技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從強化內部技術隊伍素質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出一大批的、能熟練掌握高、精、尖設備技術的人才,尤其重點針對機車動力和微機聯鎖系統等重要崗位,加大技術培訓、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力度,以適應運輸設備自動化、連續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培訓全員化,以高素質隊伍創造高效的運輸業績。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實施全員培訓,努力打造運輸金牌員工的同時,采取崗薪向一線關鍵崗位、基臟累險崗位、班組長以及復合型技術人才傾斜的政策,運用政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一崗成才,一崗多才,切實打造了適合形勢發展的復合開展人才隊伍,并出現了一線調車員崗位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對調車員等其它關鍵性崗位,則根據運輸部實際情況進行內部調劑,并通過作業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四班二運轉方式”改 “三班二運轉方式”),扭轉了過渡階段人員不足、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質要效益,向素質降成本”的管理創新為主線,根據運輸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組織管理和科技人員開辟運輸創新管理論壇,使我們的運輸管理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使員工隊伍素質實現較大的變化和飛躍的同時,攪動思想,關心員工的熱點問題。對于一度以來一鋼廠停與開的問題上,我們在做好扎實的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只要好好干,崗位一定有”的觀念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的教育引導,消除員工心中顧慮,以平穩的心態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時落實廠務公開,宣傳崗位變動的做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崗位競爭上崗,使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過渡期間的崗位調整措施,從而穩定了員工隊伍,確保了企業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在確保正常生產方面,根據崗位實際情況,一面對運輸部山片人員繼續留守在原崗位工作,暫不作調整。8#高爐、煉鋼廠的鐵水運輸,由山下片人員承擔新增的工作。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一面在道口員、扳道員等看管性崗位適當使用勞務工性質(通過返聘原運輸部責任心強的退休、退養人員),以填補相應在的人員空缺,以超常規的方法思路,高產的組織手段,較好的滿足了當時運輸保產的需要。

四、創新運輸特有文化,為運輸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粘合劑。

在運輸部,爭當運輸人,爭當模范黨員,創紅旗支部,鑄鐵軍隊伍是運輸部近幾年來營造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運輸部隊伍。運輸部圍繞運輸中心,安全生產實際,深入開展“爭當運輸人,我能做什么?”“壓局車,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聯保活動”大討論。并通過演講形式,交流形式,化壇形式,讓員工自覺參與進來,達到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通力協作的目的,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運輸氛圍。

1、創建學習型團隊,打造成紅旗支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運輸生產同步提高的原則,著重抓好黨員素質教育,黨員業務教育,黨組織戰斗力。以創新特色支部工作為目標,堅持每月黨支部例會,每季紅旗黨支部評比,每年召開思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此同時,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創新”主題活動。通過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模范帶動,為廣大黨員搭建一個展現的舞臺,成為運輸線上一面旗子。

2、黨員成為運輸安全新屏障。近幾年來,公司生產大發展對運輸保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運輸部在加強對黨員的形勢教育的同時,把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的壓力、困難,應對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風險告訴廣大黨員,讓黨員主動擔擔風險,勇挑重擔,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鐵路線上,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我是黨員,我是運輸人”已成為運輸部190名黨員自覺行動。

3、樹立以人為本,共筑安全運輸屏障。建立員工檔案,家庭通訊地址,關心員工生活,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運輸部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與安全和諧氛圍。近幾年來,運輸部黨政領導堅持逢年過節深入區間鐵路沿線看望長年駐守在一線的廣大員工,讓員工時刻感受到組織上的關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構筑安全運輸屏障,運輸部在04年全部范圍內開展“親情互動保安全活動”,內容包括致全部員工家屬一封信,安全演講,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畫,安全書信評比,安全管理論壇。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安全教育活動形式,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鐵路運輸是我公司生產經營運行極為重要的“大動脈”,每年鐵路運輸的總量占公司進出廠物資總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幾年來,公司加大工藝結構調整,加速發展,加快向“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兩大目標邁進。隨著第一輪、第二輪技改項目的竣工投產,公司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出廠物資總量,特別是鐵路運輸量也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運輸部作為鐵路運輸的組織者嚴陣以待,著眼大局,創新管理,克服運能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精簡等困難,在提升運輸高效管理,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方面開展了實有成效地工作。而實施以半軍事化促進運輸整體效益提升為目的的鐵路運輸高效化管理,是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鐵路運輸由粗放型管理向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戰略轉型,滿足公司生產擴張的有益途徑。據統計,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鐵水運量則由1997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360萬噸,增幅分別達   %和   %。同時,生產崗位人員減少四百多人。
    一、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運輸跨越式發展遵守基礎

我們先來關注一組數據:鐵路運輸總量97年1180萬噸-04年2227萬噸;鐵水上山量97年87萬噸-04年360萬噸;局車停時97的24小時-04年14小時;區間運輸:97年197萬噸-04年316萬噸;進出廠車輛97年183輛-04年393輛;在崗人員97年2240人-04年1650人;機關科室98年8個科室――04年4個科室;管理人員98年114人-04年86人;機車狀態:蒸汽機車12臺,內燃機車15臺,其中蒸汽機車全部進入淘汰,超齡期限。

運輸總量在逐步攀升,崗位人員在逐年減少,機車動力嚴重不足,運輸部在短短幾年內靠什么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答案只有一個,創新管理機制,在創新中尋求運輸突破。一、創新運輸模式,發揮運輸最大潛力滿足公司生產需要。近幾年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與運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運輸部在管理機制上明確規定了相關部門責任與權力,強化了運輸生產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建立適應公司發展運輸長效機制,對現有的運輸組織全部實行動態管理,全程監控。同時,打破傳統運輸組織模式,采取以變應變,以變制變的運輸組織模式,突出重點落實“以裝促卸,以卸定裝的原則”加速車輛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其中鐵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爐技改運輸方案,壓縮局車停時,區間普貨運輸正點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進行創新突破。就鐵水上山而言,全長24公里鐵路線,區間4個莊,彎道多、道口多,確保運輸安全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但運輸人卻做到了。從制定第一套鐵水上山運輸方案起,到隨時做到滿足公司鐵水上山需要。運輸部采取了因崗設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鐵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學的決策、嚴謹的管理,確保了公司鐵水上山由“量”到“質”的快速轉變,為公司加速發展提供堅實的運輸后盾。二是優化人事制度改革,實現準軍事化管理。人力資源發揮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為運輸部近幾年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97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2240人,04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1650人,大批在崗人員的優化精減給運輸管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為了充分發揮在崗人力資源的有效發揮,2002年7月,運輸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實施在崗人員崗薪工資制。由原來的崗位工資向崗薪制轉變,以“工效掛鉤原則”,“以崗定薪原則”、“兼顧公平原則”、“按貢獻大小原則”四大原則進行勞動人事分配資源改革。崗薪制的實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崗位市場化運作,加大了活工資分配比重,促進了員工崗位競爭,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輸部在推進崗薪制過程中,重點向管理人員、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苦、臟、累、險、班組長等關鍵崗位傾斜。同時對在崗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實地一人多崗制,定人定崗多元化管理,推動運輸向高效化發展轉變。三是加大鐵路技改,挖掘運輸潛力,實現公司鐵路運輸自動化。2000年以來,運輸部采用鐵路技改總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萬資金進行鐵路技術發行完成大小技改區計20多項,其中站場布局的改造,鐵路微機聯鎖運用,鐵路基礎設施項目改造以及無線調車系統的推廣為公司發展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為運輸后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運輸措施鏈節化,為保障運輸可持續發展提供執行平臺。

生產翻番,節奏加快,作為公司生產大動脈,鐵路運輸從局車進廠、編組、上線、分流、排空、檢修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哪個環節失去控制都將影響到鐵路運行的整體高效,對公司高效生產產生影響。因此,要實現運輸的高效化,則必須對運輸全過程實行節點控制,把半軍事化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個運輸作業環節,確保每個環節環環 ,如工藝鏈一樣協調有序,重點要對運輸組織中存在的難點、慣性問題和制約運輸高效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梳理,運用“布置、檢查、落實、反饋、考核”的閉環管理原則,制定相應的運輸控制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考核標準,形成完善的運輸考評體系。通過對與關鍵點相關因素實施控制,確保高效運輸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車輛周轉,壓縮局車停時,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滿足公司高效化生產格局的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時期,運輸任務目標的差距,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完善運輸措施,將功夫下在內部。一是不斷調整山下站間小運轉開行方案,淡化站間區間,站間小運轉列車的開行對數在確保一定數量的基礎上爭取多開,確保車輛的快速上線,壓縮局車停留時間,局車停時由1997年的20.1小時降至2004年的14小時。二是調整新周線區間運行圖,努力挖掘新周線區間的通過能力,增開區間鐵水列車和小運轉列車。鐵水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十對增至十三對,小運轉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3對增至4對。區間運量由1997年的197.4萬噸增至2002年的310萬噸。三是不斷優化渣鐵罐的運輸組織,根據公司煉鐵煉鋼的生產需要,不斷調整渣鐵罐的行車組織方案。鐵水運量由1997年的87萬噸增至2004年的360萬噸,鐵渣運量也由1997年的95萬噸增至2004年的164萬噸。四是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根據運能整合運量,確保進出廠列車的接發暢通,確保作業車輛的及時取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設備的潛力。完成的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進廠數量由1997年的日均進廠183輛增至2004年的日均進廠393輛。

三、人員的素質再造,為創造運輸的高效業績提供人才高地。

生產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滿足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對運輸的人力資源配置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鐵路運輸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為素質建設發揮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機聯鎖技術和平面無線調車系統的廣泛應用,對扳道員崗位的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隨著運輸設備技術的信息自動化、微機化、高效化實現過程中,先進的技術裝備簡化了運輸工作繁瑣程序,但同時也對設備可持續運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對設備狀況分析、判斷能力和設備維修水平跟不上,必將給運輸保產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維護保養好設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突出重點要進一步提高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加快科技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從強化內部技術隊伍素質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出一大批的、能熟練掌握高、精、尖設備技術的人才,尤其重點針對機車動力和微機聯鎖系統等重要崗位,加大技術培訓、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力度,以適應運輸設備自動化、連續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培訓全員化,以高素質隊伍創造高效的運輸業績。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實施全員培訓,努力打造運輸金牌員工的同時,采取崗薪向一線關鍵崗位、基臟累險崗位、班組長以及復合型技術人才傾斜的政策,運用政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一崗成才,一崗多才,切實打造了適合形勢發展的復合開展人才隊伍,并出現了一線調車員崗位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對調車員等其它關鍵性崗位,則根據運輸部實際情況進行內部調劑,并通過作業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四班二運轉方式”改 “三班二運轉方式”),扭轉了過渡階段人員不足、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質要效益,向素質降成本”的管理創新為主線,根據運輸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組織管理和科技人員開辟運輸創新管理論壇,使我們的運輸管理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使員工隊伍素質實現較大的變化和飛躍的同時,攪動思想,關心員工的熱點問題。對于一度以來一鋼廠停與開的問題上,我們在做好扎實的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只要好好干,崗位一定有”的觀念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的教育引導,消除員工心中顧慮,以平穩的心態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時落實廠務公開,宣傳崗位變動的做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崗位競爭上崗,使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過渡期間的崗位調整措施,從而穩定了員工隊伍,確保了企業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在確保正常生產方面,根據崗位實際情況,一面對運輸部山片人員繼續留守在原崗位工作,暫不作調整。8#高爐、煉鋼廠的鐵水運輸,由山下片人員承擔新增的工作。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一面在道口員、扳道員等看管性崗位適當使用勞務工性質(通過返聘原運輸部責任心強的退休、退養人員),以填補相應在的人員空缺,以超常規的方法思路,高產的組織手段,較好的滿足了當時運輸保產的需要。

四、創新運輸特有文化,為運輸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粘合劑。

在運輸部,爭當運輸人,爭當模范黨員,創紅旗支部,鑄鐵軍隊伍是運輸部近幾年來營造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運輸部隊伍。運輸部圍繞運輸中心,安全生產實際,深入開展“爭當運輸人,我能做什么?”“壓局車,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聯保活動”大討論。并通過演講形式,交流形式,化壇形式,讓員工自覺參與進來,達到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通力協作的目的,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運輸氛圍。

1、創建學習型團隊,打造成紅旗支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運輸生產同步提高的原則,著重抓好黨員素質教育,黨員業務教育,黨組織戰斗力。以創新特色支部工作為目標,堅持每月黨支部例會,每季紅旗黨支部評比,每年召開思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此同時,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創新”主題活動。通過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模范帶動,為廣大黨員搭建一個展現的舞臺,成為運輸線上一面旗子。

2、黨員成為運輸安全新屏障。近幾年來,公司生產大發展對運輸保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運輸部在加強對黨員的形勢教育的同時,把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的壓力、困難,應對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風險告訴廣大黨員,讓黨員主動擔擔風險,勇挑重擔,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鐵路線上,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我是黨員,我是運輸人”已成為運輸部190名黨員自覺行動。

3、樹立以人為本,共筑安全運輸屏障。建立員工檔案,家庭通訊地址,關心員工生活,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運輸部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與安全和諧氛圍。近幾年來,運輸部黨政領導堅持逢年過節深入區間鐵路沿線看望長年駐守在一線的廣大員工,讓員工時刻感受到組織上的關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構筑安全運輸屏障,運輸部在04年全部范圍內開展“親情互動保安全活動”,內容包括致全部員工家屬一封信,安全演講,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畫,安全書信評比,安全管理論壇。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安全教育活動形式,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鐵路運輸是我公司生產經營運行極為重要的“大動脈”,每年鐵路運輸的總量占公司進出廠物資總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幾年來,公司加大工藝結構調整,加速發展,加快向“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兩大目標邁進。隨著第一輪、第二輪技改項目的竣工投產,公司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出廠物資總量,特別是鐵路運輸量也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運輸部作為鐵路運輸的組織者嚴陣以待,著眼大局,創新管理,克服運能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精簡等困難,在提升運輸高效管理,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方面開展了實有成效地工作。而實施以半軍事化促進運輸整體效益提升為目的的鐵路運輸高效化管理,是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鐵路運輸由粗放型管理向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戰略轉型,滿足公司生產擴張的有益途徑。據統計,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鐵水運量則由1997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360萬噸,增幅分別達   %和   %。同時,生產崗位人員減少四百多人。
    一、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運輸跨越式發展遵守基礎

我們先來關注一組數據:鐵路運輸總量97年1180萬噸-04年2227萬噸;鐵水上山量97年87萬噸-04年360萬噸;局車停時97的24小時-04年14小時;區間運輸:97年197萬噸-04年316萬噸;進出廠車輛97年183輛-04年393輛;在崗人員97年2240人-04年1650人;機關科室98年8個科室――04年4個科室;管理人員98年114人-04年86人;機車狀態:蒸汽機車12臺,內燃機車15臺,其中蒸汽機車全部進入淘汰,超齡期限。

運輸總量在逐步攀升,崗位人員在逐年減少,機車動力嚴重不足,運輸部在短短幾年內靠什么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答案只有一個,創新管理機制,在創新中尋求運輸突破。一、創新運輸模式,發揮運輸最大潛力滿足公司生產需要。近幾年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與運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運輸部在管理機制上明確規定了相關部門責任與權力,強化了運輸生產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建立適應公司發展運輸長效機制,對現有的運輸組織全部實行動態管理,全程監控。同時,打破傳統運輸組織模式,采取以變應變,以變制變的運輸組織模式,突出重點落實“以裝促卸,以卸定裝的原則”加速車輛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其中鐵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爐技改運輸方案,壓縮局車停時,區間普貨運輸正點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進行創新突破。就鐵水上山而言,全長24公里鐵路線,區間4個莊,彎道多、道口多,確保運輸安全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但運輸人卻做到了。從制定第一套鐵水上山運輸方案起,到隨時做到滿足公司鐵水上山需要。運輸部采取了因崗設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鐵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學的決策、嚴謹的管理,確保了公司鐵水上山由“量”到“質”的快速轉變,為公司加速發展提供堅實的運輸后盾。二是優化人事制度改革,實現準軍事化管理。人力資源發揮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為運輸部近幾年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97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2240人,04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1650人,大批在崗人員的優化精減給運輸管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為了充分發揮在崗人力資源的有效發揮,2002年7月,運輸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實施在崗人員崗薪工資制。由原來的崗位工資向崗薪制轉變,以“工效掛鉤原則”,“以崗定薪原則”、“兼顧公平原則”、“按貢獻大小原則”四大原則進行勞動人事分配資源改革。崗薪制的實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崗位市場化運作,加大了活工資分配比重,促進了員工崗位競爭,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輸部在推進崗薪制過程中,重點向管理人員、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苦、臟、累、險、班組長等關鍵崗位傾斜。同時對在崗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實地一人多崗制,定人定崗多元化管理,推動運輸向高效化發展轉變。三是加大鐵路技改,挖掘運輸潛力,實現公司鐵路運輸自動化。2000年以來,運輸部采用鐵路技改總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萬資金進行鐵路技術發行完成大小技改區計20多項,其中站場布局的改造,鐵路微機聯鎖運用,鐵路基礎設施項目改造以及無線調車系統的推廣為公司發展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為運輸后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運輸措施鏈節化,為保障運輸可持續發展提供執行平臺。

生產翻番,節奏加快,作為公司生產大動脈,鐵路運輸從局車進廠、編組、上線、分流、排空、檢修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哪個環節失去控制都將影響到鐵路運行的整體高效,對公司高效生產產生影響。因此,要實現運輸的高效化,則必須對運輸全過程實行節點控制,把半軍事化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個運輸作業環節,確保每個環節環環 ,如工藝鏈一樣協調有序,重點要對運輸組織中存在的難點、慣性問題和制約運輸高效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梳理,運用“布置、檢查、落實、反饋、考核”的閉環管理原則,制定相應的運輸控制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考核標準,形成完善的運輸考評體系。通過對與關鍵點相關因素實施控制,確保高效運輸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車輛周轉,壓縮局車停時,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滿足公司高效化生產格局的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時期,運輸任務目標的差距,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完善運輸措施,將功夫下在內部。一是不斷調整山下站間小運轉開行方案,淡化站間區間,站間小運轉列車的開行對數在確保一定數量的基礎上爭取多開,確保車輛的快速上線,壓縮局車停留時間,局車停時由1997年的20.1小時降至2004年的14小時。二是調整新周線區間運行圖,努力挖掘新周線區間的通過能力,增開區間鐵水列車和小運轉列車。鐵水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十對增至十三對,小運轉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3對增至4對。區間運量由1997年的197.4萬噸增至2002年的310萬噸。三是不斷優化渣鐵罐的運輸組織,根據公司煉鐵煉鋼的生產需要,不斷調整渣鐵罐的行車組織方案。鐵水運量由1997年的87萬噸增至2004年的360萬噸,鐵渣運量也由1997年的95萬噸增至2004年的164萬噸。四是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根據運能整合運量,確保進出廠列車的接發暢通,確保作業車輛的及時取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設備的潛力。完成的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進廠數量由1997年的日均進廠183輛增至2004年的日均進廠393輛。

三、人員的素質再造,為創造運輸的高效業績提供人才高地。

生產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滿足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對運輸的人力資源配置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鐵路運輸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為素質建設發揮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機聯鎖技術和平面無線調車系統的廣泛應用,對扳道員崗位的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隨著運輸設備技術的信息自動化、微機化、高效化實現過程中,先進的技術裝備簡化了運輸工作繁瑣程序,但同時也對設備可持續運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對設備狀況分析、判斷能力和設備維修水平跟不上,必將給運輸保產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維護保養好設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突出重點要進一步提高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加快科技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從強化內部技術隊伍素質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出一大批的、能熟練掌握高、精、尖設備技術的人才,尤其重點針對機車動力和微機聯鎖系統等重要崗位,加大技術培訓、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力度,以適應運輸設備自動化、連續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培訓全員化,以高素質隊伍創造高效的運輸業績。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實施全員培訓,努力打造運輸金牌員工的同時,采取崗薪向一線關鍵崗位、基臟累險崗位、班組長以及復合型技術人才傾斜的政策,運用政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一崗成才,一崗多才,切實打造了適合形勢發展的復合開展人才隊伍,并出現了一線調車員崗位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對調車員等其它關鍵性崗位,則根據運輸部實際情況進行內部調劑,并通過作業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四班二運轉方式”改 “三班二運轉方式”),扭轉了過渡階段人員不足、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質要效益,向素質降成本”的管理創新為主線,根據運輸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組織管理和科技人員開辟運輸創新管理論壇,使我們的運輸管理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使員工隊伍素質實現較大的變化和飛躍的同時,攪動思想,關心員工的熱點問題。對于一度以來一鋼廠停與開的問題上,我們在做好扎實的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只要好好干,崗位一定有”的觀念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的教育引導,消除員工心中顧慮,以平穩的心態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時落實廠務公開,宣傳崗位變動的做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崗位競爭上崗,使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過渡期間的崗位調整措施,從而穩定了員工隊伍,確保了企業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在確保正常生產方面,根據崗位實際情況,一面對運輸部山片人員繼續留守在原崗位工作,暫不作調整。8#高爐、煉鋼廠的鐵水運輸,由山下片人員承擔新增的工作。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一面在道口員、扳道員等看管性崗位適當使用勞務工性質(通過返聘原運輸部責任心強的退休、退養人員),以填補相應在的人員空缺,以超常規的方法思路,高產的組織手段,較好的滿足了當時運輸保產的需要。

四、創新運輸特有文化,為運輸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粘合劑。

在運輸部,爭當運輸人,爭當模范黨員,創紅旗支部,鑄鐵軍隊伍是運輸部近幾年來營造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運輸部隊伍。運輸部圍繞運輸中心,安全生產實際,深入開展“爭當運輸人,我能做什么?”“壓局車,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聯保活動”大討論。并通過演講形式,交流形式,化壇形式,讓員工自覺參與進來,達到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通力協作的目的,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運輸氛圍。

1、創建學習型團隊,打造成紅旗支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運輸生產同步提高的原則,著重抓好黨員素質教育,黨員業務教育,黨組織戰斗力。以創新特色支部工作為目標,堅持每月黨支部例會,每季紅旗黨支部評比,每年召開思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此同時,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創新”主題活動。通過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模范帶動,為廣大黨員搭建一個展現的舞臺,成為運輸線上一面旗子。

2、黨員成為運輸安全新屏障。近幾年來,公司生產大發展對運輸保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運輸部在加強對黨員的形勢教育的同時,把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的壓力、困難,應對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風險告訴廣大黨員,讓黨員主動擔擔風險,勇挑重擔,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鐵路線上,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我是黨員,我是運輸人”已成為運輸部190名黨員自覺行動。

3、樹立以人為本,共筑安全運輸屏障。建立員工檔案,家庭通訊地址,關心員工生活,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運輸部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與安全和諧氛圍。近幾年來,運輸部黨政領導堅持逢年過節深入區間鐵路沿線看望長年駐守在一線的廣大員工,讓員工時刻感受到組織上的關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構筑安全運輸屏障,運輸部在04年全部范圍內開展“親情互動保安全活動”,內容包括致全部員工家屬一封信,安全演講,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畫,安全書信評比,安全管理論壇。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安全教育活動形式,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鐵路運輸是我公司生產經營運行極為重要的“大動脈”,每年鐵路運輸的總量占公司進出廠物資總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幾年來,公司加大工藝結構調整,加速發展,加快向“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兩大目標邁進。隨著第一輪、第二輪技改項目的竣工投產,公司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出廠物資總量,特別是鐵路運輸量也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運輸部作為鐵路運輸的組織者嚴陣以待,著眼大局,創新管理,克服運能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精簡等困難,在提升運輸高效管理,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方面開展了實有成效地工作。而實施以半軍事化促進運輸整體效益提升為目的的鐵路運輸高效化管理,是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鐵路運輸由粗放型管理向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戰略轉型,滿足公司生產擴張的有益途徑。據統計,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鐵水運量則由1997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360萬噸,增幅分別達   %和   %。同時,生產崗位人員減少四百多人。
    一、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運輸跨越式發展遵守基礎

我們先來關注一組數據:鐵路運輸總量97年1180萬噸-04年2227萬噸;鐵水上山量97年87萬噸-04年360萬噸;局車停時97的24小時-04年14小時;區間運輸:97年197萬噸-04年316萬噸;進出廠車輛97年183輛-04年393輛;在崗人員97年2240人-04年1650人;機關科室98年8個科室――04年4個科室;管理人員98年114人-04年86人;機車狀態:蒸汽機車12臺,內燃機車15臺,其中蒸汽機車全部進入淘汰,超齡期限。

運輸總量在逐步攀升,崗位人員在逐年減少,機車動力嚴重不足,運輸部在短短幾年內靠什么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答案只有一個,創新管理機制,在創新中尋求運輸突破。一、創新運輸模式,發揮運輸最大潛力滿足公司生產需要。近幾年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與運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運輸部在管理機制上明確規定了相關部門責任與權力,強化了運輸生產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建立適應公司發展運輸長效機制,對現有的運輸組織全部實行動態管理,全程監控。同時,打破傳統運輸組織模式,采取以變應變,以變制變的運輸組織模式,突出重點落實“以裝促卸,以卸定裝的原則”加速車輛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其中鐵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爐技改運輸方案,壓縮局車停時,區間普貨運輸正點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進行創新突破。就鐵水上山而言,全長24公里鐵路線,區間4個莊,彎道多、道口多,確保運輸安全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但運輸人卻做到了。從制定第一套鐵水上山運輸方案起,到隨時做到滿足公司鐵水上山需要。運輸部采取了因崗設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鐵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學的決策、嚴謹的管理,確保了公司鐵水上山由“量”到“質”的快速轉變,為公司加速發展提供堅實的運輸后盾。二是優化人事制度改革,實現準軍事化管理。人力資源發揮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為運輸部近幾年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97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2240人,04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1650人,大批在崗人員的優化精減給運輸管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為了充分發揮在崗人力資源的有效發揮,2002年7月,運輸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實施在崗人員崗薪工資制。由原來的崗位工資向崗薪制轉變,以“工效掛鉤原則”,“以崗定薪原則”、“兼顧公平原則”、“按貢獻大小原則”四大原則進行勞動人事分配資源改革。崗薪制的實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崗位市場化運作,加大了活工資分配比重,促進了員工崗位競爭,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輸部在推進崗薪制過程中,重點向管理人員、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苦、臟、累、險、班組長等關鍵崗位傾斜。同時對在崗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實地一人多崗制,定人定崗多元化管理,推動運輸向高效化發展轉變。三是加大鐵路技改,挖掘運輸潛力,實現公司鐵路運輸自動化。2000年以來,運輸部采用鐵路技改總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萬資金進行鐵路技術發行完成大小技改區計20多項,其中站場布局的改造,鐵路微機聯鎖運用,鐵路基礎設施項目改造以及無線調車系統的推廣為公司發展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為運輸后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運輸措施鏈節化,為保障運輸可持續發展提供執行平臺。

生產翻番,節奏加快,作為公司生產大動脈,鐵路運輸從局車進廠、編組、上線、分流、排空、檢修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哪個環節失去控制都將影響到鐵路運行的整體高效,對公司高效生產產生影響。因此,要實現運輸的高效化,則必須對運輸全過程實行節點控制,把半軍事化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個運輸作業環節,確保每個環節環環 ,如工藝鏈一樣協調有序,重點要對運輸組織中存在的難點、慣性問題和制約運輸高效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梳理,運用“布置、檢查、落實、反饋、考核”的閉環管理原則,制定相應的運輸控制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考核標準,形成完善的運輸考評體系。通過對與關鍵點相關因素實施控制,確保高效運輸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車輛周轉,壓縮局車停時,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滿足公司高效化生產格局的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時期,運輸任務目標的差距,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完善運輸措施,將功夫下在內部。一是不斷調整山下站間小運轉開行方案,淡化站間區間,站間小運轉列車的開行對數在確保一定數量的基礎上爭取多開,確保車輛的快速上線,壓縮局車停留時間,局車停時由1997年的20.1小時降至2004年的14小時。二是調整新周線區間運行圖,努力挖掘新周線區間的通過能力,增開區間鐵水列車和小運轉列車。鐵水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十對增至十三對,小運轉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3對增至4對。區間運量由1997年的197.4萬噸增至2002年的310萬噸。三是不斷優化渣鐵罐的運輸組織,根據公司煉鐵煉鋼的生產需要,不斷調整渣鐵罐的行車組織方案。鐵水運量由1997年的87萬噸增至2004年的360萬噸,鐵渣運量也由1997年的95萬噸增至2004年的164萬噸。四是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根據運能整合運量,確保進出廠列車的接發暢通,確保作業車輛的及時取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設備的潛力。完成的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進廠數量由1997年的日均進廠183輛增至2004年的日均進廠393輛。

三、人員的素質再造,為創造運輸的高效業績提供人才高地。

生產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滿足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對運輸的人力資源配置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鐵路運輸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為素質建設發揮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機聯鎖技術和平面無線調車系統的廣泛應用,對扳道員崗位的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隨著運輸設備技術的信息自動化、微機化、高效化實現過程中,先進的技術裝備簡化了運輸工作繁瑣程序,但同時也對設備可持續運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對設備狀況分析、判斷能力和設備維修水平跟不上,必將給運輸保產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維護保養好設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突出重點要進一步提高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加快科技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從強化內部技術隊伍素質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出一大批的、能熟練掌握高、精、尖設備技術的人才,尤其重點針對機車動力和微機聯鎖系統等重要崗位,加大技術培訓、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力度,以適應運輸設備自動化、連續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培訓全員化,以高素質隊伍創造高效的運輸業績。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實施全員培訓,努力打造運輸金牌員工的同時,采取崗薪向一線關鍵崗位、基臟累險崗位、班組長以及復合型技術人才傾斜的政策,運用政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一崗成才,一崗多才,切實打造了適合形勢發展的復合開展人才隊伍,并出現了一線調車員崗位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對調車員等其它關鍵性崗位,則根據運輸部實際情況進行內部調劑,并通過作業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四班二運轉方式”改 “三班二運轉方式”),扭轉了過渡階段人員不足、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質要效益,向素質降成本”的管理創新為主線,根據運輸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組織管理和科技人員開辟運輸創新管理論壇,使我們的運輸管理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使員工隊伍素質實現較大的變化和飛躍的同時,攪動思想,關心員工的熱點問題。對于一度以來一鋼廠停與開的問題上,我們在做好扎實的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只要好好干,崗位一定有”的觀念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的教育引導,消除員工心中顧慮,以平穩的心態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時落實廠務公開,宣傳崗位變動的做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崗位競爭上崗,使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過渡期間的崗位調整措施,從而穩定了員工隊伍,確保了企業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在確保正常生產方面,根據崗位實際情況,一面對運輸部山片人員繼續留守在原崗位工作,暫不作調整。8#高爐、煉鋼廠的鐵水運輸,由山下片人員承擔新增的工作。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一面在道口員、扳道員等看管性崗位適當使用勞務工性質(通過返聘原運輸部責任心強的退休、退養人員),以填補相應在的人員空缺,以超常規的方法思路,高產的組織手段,較好的滿足了當時運輸保產的需要。

四、創新運輸特有文化,為運輸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粘合劑。

在運輸部,爭當運輸人,爭當模范黨員,創紅旗支部,鑄鐵軍隊伍是運輸部近幾年來營造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運輸部隊伍。運輸部圍繞運輸中心,安全生產實際,深入開展“爭當運輸人,我能做什么?”“壓局車,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聯;顒印贝笥懻。并通過演講形式,交流形式,化壇形式,讓員工自覺參與進來,達到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通力協作的目的,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運輸氛圍。

1、創建學習型團隊,打造成紅旗支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運輸生產同步提高的原則,著重抓好黨員素質教育,黨員業務教育,黨組織戰斗力。以創新特色支部工作為目標,堅持每月黨支部例會,每季紅旗黨支部評比,每年召開思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此同時,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創新”主題活動。通過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模范帶動,為廣大黨員搭建一個展現的舞臺,成為運輸線上一面旗子。

2、黨員成為運輸安全新屏障。近幾年來,公司生產大發展對運輸保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運輸部在加強對黨員的形勢教育的同時,把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的壓力、困難,應對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風險告訴廣大黨員,讓黨員主動擔擔風險,勇挑重擔,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鐵路線上,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我是黨員,我是運輸人”已成為運輸部190名黨員自覺行動。

3、樹立以人為本,共筑安全運輸屏障。建立員工檔案,家庭通訊地址,關心員工生活,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運輸部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與安全和諧氛圍。近幾年來,運輸部黨政領導堅持逢年過節深入區間鐵路沿線看望長年駐守在一線的廣大員工,讓員工時刻感受到組織上的關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構筑安全運輸屏障,運輸部在04年全部范圍內開展“親情互動保安全活動”,內容包括致全部員工家屬一封信,安全演講,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畫,安全書信評比,安全管理論壇。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安全教育活動形式,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鐵路運輸是我公司生產經營運行極為重要的“大動脈”,每年鐵路運輸的總量占公司進出廠物資總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幾年來,公司加大工藝結構調整,加速發展,加快向“國家特大型企業”、“中國南方建材精品基地”兩大目標邁進。隨著第一輪、第二輪技改項目的竣工投產,公司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進出廠物資總量,特別是鐵路運輸量也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運輸部作為鐵路運輸的組織者嚴陣以待,著眼大局,創新管理,克服運能不足、設備老化、人員精簡等困難,在提升運輸高效管理,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方面開展了實有成效地工作。而實施以半軍事化促進運輸整體效益提升為目的的鐵路運輸高效化管理,是達到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能力和經濟效益,實現鐵路運輸由粗放型管理向規范化、高效化管理的戰略轉型,滿足公司生產擴張的有益途徑。據統計,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鐵水運量則由1997年的87萬噸增長到2004年的360萬噸,增幅分別達   %和   %。同時,生產崗位人員減少四百多人。
    一、創新管理思路實現運輸跨越式發展遵守基礎

我們先來關注一組數據:鐵路運輸總量97年1180萬噸-04年2227萬噸;鐵水上山量97年87萬噸-04年360萬噸;局車停時97的24小時-04年14小時;區間運輸:97年197萬噸-04年316萬噸;進出廠車輛97年183輛-04年393輛;在崗人員97年2240人-04年1650人;機關科室98年8個科室――04年4個科室;管理人員98年114人-04年86人;機車狀態:蒸汽機車12臺,內燃機車15臺,其中蒸汽機車全部進入淘汰,超齡期限。

運輸總量在逐步攀升,崗位人員在逐年減少,機車動力嚴重不足,運輸部在短短幾年內靠什么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答案只有一個,創新管理機制,在創新中尋求運輸突破。一、創新運輸模式,發揮運輸最大潛力滿足公司生產需要。近幾年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能與運能的矛盾進一步惡化,運輸部在管理機制上明確規定了相關部門責任與權力,強化了運輸生產管理體制和監督體制,建立適應公司發展運輸長效機制,對現有的運輸組織全部實行動態管理,全程監控。同時,打破傳統運輸組織模式,采取以變應變,以變制變的運輸組織模式,突出重點落實“以裝促卸,以卸定裝的原則”加速車輛周轉,提高運輸效率。其中鐵水上山保供方案,8#、7#高爐技改運輸方案,壓縮局車停時,區間普貨運輸正點方案等,均在原有的制度上、措施、管理上、考核上進行創新突破。就鐵水上山而言,全長24公里鐵路線,區間4個莊,彎道多、道口多,確保運輸安全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但運輸人卻做到了。從制定第一套鐵水上山運輸方案起,到隨時做到滿足公司鐵水上山需要。運輸部采取了因崗設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鐵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學的決策、嚴謹的管理,確保了公司鐵水上山由“量”到“質”的快速轉變,為公司加速發展提供堅實的運輸后盾。二是優化人事制度改革,實現準軍事化管理。人力資源發揮與運輸管理有機的結合,為運輸部近幾年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97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2240人,04年運輸部在崗人員為1650人,大批在崗人員的優化精減給運輸管理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為了充分發揮在崗人力資源的有效發揮,2002年7月,運輸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實施在崗人員崗薪工資制。由原來的崗位工資向崗薪制轉變,以“工效掛鉤原則”,“以崗定薪原則”、“兼顧公平原則”、“按貢獻大小原則”四大原則進行勞動人事分配資源改革。崗薪制的實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加速了崗位市場化運作,加大了活工資分配比重,促進了員工崗位競爭,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運輸部在推進崗薪制過程中,重點向管理人員、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苦、臟、累、險、班組長等關鍵崗位傾斜。同時對在崗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實地一人多崗制,定人定崗多元化管理,推動運輸向高效化發展轉變。三是加大鐵路技改,挖掘運輸潛力,實現公司鐵路運輸自動化。2000年以來,運輸部采用鐵路技改總包的方式,先后投入2700萬資金進行鐵路技術發行完成大小技改區計20多項,其中站場布局的改造,鐵路微機聯鎖運用,鐵路基礎設施項目改造以及無線調車系統的推廣為公司發展提供運輸保障。同時,先進的工藝和先進的設備為運輸后期發展創造了條件。

二、運輸措施鏈節化,為保障運輸可持續發展提供執行平臺。

生產翻番,節奏加快,作為公司生產大動脈,鐵路運輸從局車進廠、編組、上線、分流、排空、檢修等一系列過程,其中哪個環節失去控制都將影響到鐵路運行的整體高效,對公司高效生產產生影響。因此,要實現運輸的高效化,則必須對運輸全過程實行節點控制,把半軍事化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個運輸作業環節,確保每個環節環環 ,如工藝鏈一樣協調有序,重點要對運輸組織中存在的難點、慣性問題和制約運輸高效的關鍵因素進行系統梳理,運用“布置、檢查、落實、反饋、考核”的閉環管理原則,制定相應的運輸控制流程以及每個環節的考核標準,形成完善的運輸考評體系。通過對與關鍵點相關因素實施控制,確保高效運輸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車輛周轉,壓縮局車停時,保障鐵路動脈暢通滿足公司高效化生產格局的需要。同時針對不同時期,運輸任務目標的差距,不斷優化運輸組織,完善運輸措施,將功夫下在內部。一是不斷調整山下站間小運轉開行方案,淡化站間區間,站間小運轉列車的開行對數在確保一定數量的基礎上爭取多開,確保車輛的快速上線,壓縮局車停留時間,局車停時由1997年的20.1小時降至2004年的14小時。二是調整新周線區間運行圖,努力挖掘新周線區間的通過能力,增開區間鐵水列車和小運轉列車。鐵水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十對增至十三對,小運轉列車由原來的日開行3對增至4對。區間運量由1997年的197.4萬噸增至2002年的310萬噸。三是不斷優化渣鐵罐的運輸組織,根據公司煉鐵煉鋼的生產需要,不斷調整渣鐵罐的行車組織方案。鐵水運量由1997年的87萬噸增至2004年的360萬噸,鐵渣運量也由1997年的95萬噸增至2004年的164萬噸。四是緊跟公司發展的步伐,根據運能整合運量,確保進出廠列車的接發暢通,確保作業車輛的及時取送,最大限度發揮現有運輸設備的潛力。完成的鐵路運輸總量由1997年的1184萬噸增至2004年的2227萬噸,進廠數量由1997年的日均進廠183輛增至2004年的日均進廠393輛。

三、人員的素質再造,為創造運輸的高效業績提供人才高地。

生產結構調整,節奏加快,滿足跨越式發展過程中對運輸的人力資源配置同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鐵路運輸科技創新全面推進,為素質建設發揮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微機聯鎖技術和平面無線調車系統的廣泛應用,對扳道員崗位的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同時,隨著運輸設備技術的信息自動化、微機化、高效化實現過程中,先進的技術裝備簡化了運輸工作繁瑣程序,但同時也對設備可持續運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設備維護保養水平、對設備狀況分析、判斷能力和設備維修水平跟不上,必將給運輸保產帶來巨大的影響。如何維護保養好設備,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突出重點要進一步提高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加快科技專業隊伍的培訓,切實從強化內部技術隊伍素質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設備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培訓力度,盡快培養出一大批的、能熟練掌握高、精、尖設備技術的人才,尤其重點針對機車動力和微機聯鎖系統等重要崗位,加大技術培訓、勞動競賽和崗位練兵力度,以適應運輸設備自動化、連續化、高效化程度不斷提高的要求,培訓全員化,以高素質隊伍創造高效的運輸業績。為此我們一方面在實施全員培訓,努力打造運輸金牌員工的同時,采取崗薪向一線關鍵崗位、基臟累險崗位、班組長以及復合型技術人才傾斜的政策,運用政策鼓勵員工立足崗位一崗成才,一崗多才,切實打造了適合形勢發展的復合開展人才隊伍,并出現了一線調車員崗位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對調車員等其它關鍵性崗位,則根據運輸部實際情況進行內部調劑,并通過作業方式的轉變(由原來的“四班二運轉方式”改 “三班二運轉方式”),扭轉了過渡階段人員不足、工作任務繁重的困難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質要效益,向素質降成本”的管理創新為主線,根據運輸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組織管理和科技人員開辟運輸創新管理論壇,使我們的運輸管理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思想內涵,使員工隊伍素質實現較大的變化和飛躍的同時,攪動思想,關心員工的熱點問題。對于一度以來一鋼廠停與開的問題上,我們在做好扎實的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只要好好干,崗位一定有”的觀念基礎上,通過多種渠道的教育引導,消除員工心中顧慮,以平穩的心態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同時落實廠務公開,宣傳崗位變動的做法,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到崗位競爭上崗,使每位員工都能充分認識到過渡期間的崗位調整措施,從而穩定了員工隊伍,確保了企業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在確保正常生產方面,根據崗位實際情況,一面對運輸部山片人員繼續留守在原崗位工作,暫不作調整。8#高爐、煉鋼廠的鐵水運輸,由山下片人員承擔新增的工作。為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一面在道口員、扳道員等看管性崗位適當使用勞務工性質(通過返聘原運輸部責任心強的退休、退養人員),以填補相應在的人員空缺,以超常規的方法思路,高產的組織手段,較好的滿足了當時運輸保產的需要。

四、創新運輸特有文化,為運輸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了粘合劑。

在運輸部,爭當運輸人,爭當模范黨員,創紅旗支部,鑄鐵軍隊伍是運輸部近幾年來營造企業文化的一個亮點。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運輸部隊伍。運輸部圍繞運輸中心,安全生產實際,深入開展“爭當運輸人,我能做什么?”“壓局車,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聯;顒印贝笥懻。并通過演講形式,交流形式,化壇形式,讓員工自覺參與進來,達到共同關注、共同努力、通力協作的目的,從而營造出良好的運輸氛圍。

1、創建學習型團隊,打造成紅旗支部。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運輸生產同步提高的原則,著重抓好黨員素質教育,黨員業務教育,黨組織戰斗力。以創新特色支部工作為目標,堅持每月黨支部例會,每季紅旗黨支部評比,每年召開思研工作經驗交流會,增強了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與此同時,深入開展“黨員設崗、定責、創新”主題活動。通過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模范帶動,為廣大黨員搭建一個展現的舞臺,成為運輸線上一面旗子。

2、黨員成為運輸安全新屏障。近幾年來,公司生產大發展對運輸保產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此,運輸部在加強對黨員的形勢教育的同時,把運輸安全工作面臨的壓力、困難,應對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風險告訴廣大黨員,讓黨員主動擔擔風險,勇挑重擔,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今,在140公里鐵路線上,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我是黨員,我是運輸人”已成為運輸部190名黨員自覺行動。

3、樹立以人為本,共筑安全運輸屏障。建立員工檔案,家庭通訊地址,關心員工生活,幫助一線員工解決實際問題。運輸部堅持樹立以人為本,努力營造人與安全和諧氛圍。近幾年來,運輸部黨政領導堅持逢年過節深入區間鐵路沿線看望長年駐守在一線的廣大員工,讓員工時刻感受到組織上的關心,全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構筑安全運輸屏障,運輸部在04年全部范圍內開展“親情互動保安全活動”,內容包括致全部員工家屬一封信,安全演講,安全巡回展,家庭安全漫畫,安全書信評比,安全管理論壇。通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創新了安全教育活動形式,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企業鐵路運輸創新管理經驗交流 -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企業管理學習心得體會05-31

依法治縣經驗交流 -學習心得01-14

鐵路運輸合同04-24

煤炭鐵路運輸合同05-29

企業職業健康管理管理制度04-21

企業參觀學習心得體會06-02

企業采購管理制度04-12

企業培訓管理制度04-22

企業安全管理制度04-04

企業管理求職信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