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良知》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致良知》讀后感[精品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致良知》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致良知》讀后感1
先生說:至善,是自己的心純然天理,達到極點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尋求。但這格物不是對外界事物的觀察思考和辨別求索嗎?怎么說“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從先生“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說,似有所悟,格物最后還是要反求諸己,對于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終究要對照內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處,亦何嘗茍從”,這樣再說“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點清楚了。
只是這“盡心知性”以為“生知安行”總不得解。
實際上對照當世,我們也似乎能夠領略的到:信息社會,各類文字、圖片、音視頻鋪天蓋地,撲面而來,但這真偽如何得辨?而且現在的學術論文也多是東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傳濟世的少之又少,確實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實衰,人出己見,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譽”。由此,文中子之擬經,有如孔子之刪述六經,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擬經恐未可盡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致良知》讀后感2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說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學便須知有著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很多人以追名逐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理想、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為自己的專業學問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相互關心、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為自己而學,為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于而過,而歸于改過。”在工作中應當清晰的熟悉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蔽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意聽取別人的看法而后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示,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簡單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懷愛惜。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凈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干凈,照亮他人。
《致良知》讀后感3
王明陽先生在文中所說的求正道,學會“收放心”,無論事實如何,總要有時間讓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學便須知有著力處,即學便須知有得力處。”現在社會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強,但還有許多人以追名逐利為自己的人生目標,甚至做事時會不擇手段,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負、有進取、有善心的人來引領,才能達到和諧、幸福。
在工作中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不斷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添磚加瓦,有了目標,還要努力學習,不斷創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間要相互學習、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學習致良知是為自己而學,為修養美德而學。
“故不貴于而過,而歸于改過。”在工作中應該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隱藏自己的不足,通過問題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誠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而后改之,“責善”與人相處,要相互監督,提醒,指出他人錯誤時,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盡心盡力體現你對他人的關心愛護。
學習致良知,就是來逐步凈化自己,就是擦亮那邊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潔凈,照亮他人。
《致良知》讀后感4
通過學習致良知,深有感觸,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王陽明先生的心學不僅教給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更對我們的成長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我對“致良知”的理解,就是用良知去為人處世,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做正確的人,尋找人生的意義,知行合一!
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人不互相幫助進步,大家就沒有好發展。我們在遠通這個大家庭下,又按工作細分成一個個團隊,工作中不論是內部的同事配合,還是外部的客戶接洽,關鍵是“心”的融合,如果心不動,就不會有碰撞;沒有碰撞,就不會有火花,就談不上有智慧,更不會迸發出能量。要做到真正的融合,“心動”是一切的前提,尤為重要的是要致良知,要知行合一!
作為公司的.一員,如何致良知,即如何知行合一呢?個人認為,能夠勤懇認真負責地做好手中的活就是知行合一!能夠幫助同事、幫助客戶、忠于職守,就是知行合一!干好個人的本職工作,做好當下的事情,努力地完善自己,真心的幫助客戶同事,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以終為始的干事情就是知行合一。
《致良知》讀后感5
學習圣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愛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說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如果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行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說古人會說:「不怕阻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才會被奪取,如果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么就應當早點去深思、反省為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幻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伴侶同事一步一步向抱負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么都是動力十足,由于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致良知》讀后感6
最近公司組織學習了致良知,感悟頗深,陽明先生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王陽明先生認為立志、勤學、改過和責善最為重要。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沒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已經立志做一個君子,自然應當從事于學問,凡是求學不能勤奮的人,必定是他的志向還沒有堅實的緣故。
說到過失,雖然大賢之人也不至于完全沒有,但是不妨礙他最后成為大賢人,因為他能改正啊。所以做人不在于沒有過失,而注重在能夠改過。所謂“互相責求向善,是朋友相處的道理”;但是必須做到:盡心地勸告并且好好地開導他,盡自己的忠誠愛護的心意,盡量用委婉曲折的態度語氣,使朋友聽到它就能夠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夠改過,才是最好的方法。
在本文中,王陽明先生教給了我們在學習成長和團隊建設方面的.許多道理,人不立志則無目標;人不勤奮則一事無成;人不懂得改過則沒有進步;領導懂得理解下屬,團隊才能更好發展。所以作為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更好的學習知識、修身養性,提高管理智慧,才能更好帶領團隊贏取業績。
《致良知》讀后感7
學習圣賢之術,學習致良知,為更好的工作及生活。
《寄聞人邦英、邦正》里最喜歡此段:此昔人所以有不患妨功,惟患奪志之說也。夫謂之奪志,則已有志可奪;倘若未有可奪之志,卻又不可以不深思疑省而早圖之。大致意思是說古人會說:「不怕妨礙了自己的功業,只怕被奪去了自己志向」。所謂「奪志」,是已經有志向才會被奪取,倘若還沒可以或值得被奪取的'志向,那么就應該早點去深思、反省為何會沒有立志。
生活日復一日,平淡如水,夢想的影子是否已銷聲匿跡,看到身邊的朋友同事一步一步向理想邁步時,內心也會泛起漣漪;人一旦有了信念做支撐,無論做什么都是動力十足,因為有目標在前方,所以不敢懈怠,便會風雨兼程。
我們工作更是如此,各項業務指標是工作壓力更是動力,目標一旦形成,就應毫不動搖,全力以赴達成。
《致良知》讀后感8
以前總聽說知行合一,讀了《答友人問書》,才知道原來出自此處。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所謂知和行,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學問思辨也是行,篤行也是知,知和行根本就是一體兩面。就像一個硬幣有兩面,能說哪面是硬幣嗎?
“真知”就會真行, “真知道了”自然而然就會在你的行動中表現出來,沒表現出來是因為還沒有“真知”。在平常的生活中,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方面,我們往往都知道應該怎么做,但真正的付諸于實踐的時候總有很多因素讓我們沒有做到“真行”,所以還要在不斷的'修煉“真知”。就像我平時見到小區里的人,總是難以開口跟人家打招呼,我對象總會責怪我,可是我天生愁著說話,就是開不了口,其實也知道自己應該改正,也知道應該學會親近別人,對人友善,不過是真心做不到呀,這就是知行不能統一的例子。
想要真知必須行之明覺精察,知到了真切篤實處便為行,閱讀此文的最大收獲便是這句話了,用到實踐中才更會受益匪淺。
《致良知》讀后感9
近日感悟,致良知是目標,因為良知是人的本來狀態,致良知就是要恢復人的`本來狀態,讓良知指導人的所有行為。
但致良知不能躲入深山老林,或離開紅塵人世,那樣修的只是空禪。致良知的路徑就是事上磨練,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追求良知,有事時如此,靜處時也是如此。
而具體如何致良知,個人感覺是一個三部曲的過程:
1、覺知。要致良知,就首先要時刻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只有先保持覺知,才有機會去致良知;
2、體驗。對于眼鼻口舌身心意,在覺知后,要深度體驗,體驗其發生過程,越細越好;
3、轉換。在體驗后,轉換到良知狀態,讓良知發揮作用,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到意志的作用,但這時意志發揮作用是有體驗在先,因此就不會是“執著”。
個人感悟,與同道交流。
【《致良知》讀后感】相關文章:
致良知作文700字11-28
《致良知》學習心得體會11-25
致良知讀后感01-19
致良知的讀后感01-06
《致良知》讀后感06-23
《致良知》讀后感04-25
致良知讀后感03-11
《致良知》讀后感(熱門)06-27
讀《致良知》有感04-29
致良知讀后感7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