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行合一》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知行合一》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知行合一》讀后感1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七證”(知、止、定、靜、安、慮、得)、“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乃儒家修煉“內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達到“三綱”之條目工夫,是人生進修之階梯。
“格物”乃階梯之基也。
然何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來各自有說。
劉宗周(明末理學家)曰:“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
如鄭玄(東漢經學家,著《三禮注》)曰:“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此‘致’或為‘至’。”
子思(孔子之孫,著《中庸》)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朱熹(南宋理學家,著《大學章句》)曰:“格物者,格,盡也,須是窮盡事物之理。若是窮得三兩分,便未是格物。須是窮盡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說法雖各一,然基本認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從物事上窮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惡。
而王陽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無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之謂也,正其不正去惡之謂也。”又曰:“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認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賊。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惡。
雖然都是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惡。但王陽明認為,從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惡之性,是謂良知。然生而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烏云”所蔽,以致良知無以致用。所以,格物當格心中之物,拭“烏云”之蔽,復“明月”之明。
是為“格物”,是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進修之階梯,以致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知行合一》讀后感2
正如作者度陰山所說,王陽明的心學在人際交往關系中是非常適用的,但要放在科學技術方面,還是存在短板的。就如王陽明說,孝敬父母是不需要向別人學習的,只要遵從自己的良知就可以做的很好。但如果是造火箭什么的呢,你難道也只能遵從自己的.良知而不外求造出來嗎?如果從哲學的角度上來說,王陽明的心學應該屬于唯心主義哲學。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王陽明到現在也不怎么紅了,因為現在的中國是遵從以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的。
現在我身在機關單位,人際關系復雜,但我為人處世仍有很多不足之處,需時時自省,達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讀后感3
一個月前的深夜,長輩在微信上給我推送了央視制作的大型紀錄片《王陽明》,該紀錄片一共5集,每集40多分鐘,以《溺》《困》《悟》《功》《明》五個篇章將這位明朝大儒的一生串聯起來。結合辛柏青的傾情演繹,場景、攝像、服化道極具寫意與古韻的制作呈現,令人頗感驚艷。
看完后,總感覺意猶未盡,便在網上搜尋了與王陽明有關的著作,恰巧度陰山先生寫的《知行合一王陽明》被我捕捉到,細細的進行了品味。
有一種精神叫執著。從小,王陽明就立志要成為圣人。他的父親及族人知道他的想法后,對其百般勸解與阻擾,要他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而王陽明似乎著了魔,獨處山洞、冥思苦想;他對著竹子盯了三天三夜,茶飯不思,滴水不進,格物求道。成為圣人是他從小就立下的.理想,這個理想在他心中埋葬了二十五年,39歲,他終于悟道,最終成長為一代圣人。他的經歷告訴我們:
一是要專注。當今世界,各種信息紛至沓來,物欲叢生,讓我們無形中失去了初心,迷失了方向,變得浮躁,人云亦云。在這個嘈雜的世界,“靜”是一種本領,我們要清晰自己的賽道,靜下心來,持之以恒走下去。
二是要有深井思維。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喜歡補短板,補了這個,又補那個,沒有深挖自己的優勢,以致于什么都會、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不專,缺乏特色,容易被取代。深耕優勢,揚長避短,將自己的優勢無限放大,就如同深挖一口井,時間久了,自然能夠天旱不干,源源不斷。
有一種成長叫做逆境。39歲是王陽明人生的分水嶺。39歲之前,他的人生可謂跌宕起伏,迷茫不明;39歲之后,他的人生一路開掛,順風順水。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龍場悟道。王陽明得罪了朝廷的一個宦官,多次被追殺,逃到龍場,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醒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爾后,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觀念。
人在事上磨,經歷過大風大雨之后,才能處事不驚,遇事不慌。回顧自身經歷,20xx年對我而言可謂是爬坡過坎的時期,那段時間可謂是“千頭萬緒的矛盾,千辛萬苦的工作”,但對我而言,那也是最有收獲的日子。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總得難到一定程度,你才會思變,呆在自己的舒適區不走出來,就永遠看不到外面的風景。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苦難摧毀了心智,再也站不起來。
有一種革命叫做破“心中賊”。歷史評論王陽明為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在他身上,有三分痞氣、七分正氣。他慣用伎倆、兵不厭詐。有一次他去打戰,交鋒之前,他寫了一封信給對方軍隊的將士,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敵軍的將軍士兵心理防線崩潰,此次交戰,不戰而勝。
王陽明有一句名言流傳千古:“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每個人的意識都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我們的內心會有兩個聲音,有一個聲音叫我們勇往直前,還有一個聲音勸我們安貧樂道。兩個“我”在斗爭,有的時候,那些“小私心”“小心思”占了主導,讓自己去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做一些有失公允的事,這些都是“心中賊”,這些賊不破,人就容易被眼前的一時一事所蒙蔽,從而言不由衷,失去良知。看一個人是否有大德,就看這個人在關鍵時刻尤其是涉及到他個人利益層面所表現的氣度和涵養。
這便是我的一些理解和體會,不一定是原文本意,有一些是自己的思考。經事以長智,人生是一場修煉,要在漫長的人生中立言、立德、立行。
《知行合一》讀后感4
以前讀書均是關于工作方面的內容,但都不能堅持閱讀。近期受公司讀書匯影響,以及同事推薦王陽明“心學”讀物,因此帶著向往和好奇借閱了《知行合一王陽明》。
當打開封面內頁,對上面的內容感到茫然,因為自己對王陽明的確了解得少。也正因為如此,心中充滿了閱讀的興趣......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五歲才開口說話;幼年聰穎好學,為求“格物致知”,“格”竹子到暈厥;青年流浪游學;中年被政治迫害流放,蠻荒之地頑強活著;后剿匪蕩寇、平朱宸濠之亂等,半生講學傳播心學思想,直至患肺病走到生命盡頭。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的形成,是通過他的學習和“事上練”不斷積累而成,比如小時候“格”竹子;青年時期騎馬嚇退蒙古人,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觀請教高人整夜未歸;流放中的苦難經歷等。才能在一個機緣合適的時間、地點出現有名的“龍場悟道”,對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了新解,“格”不是重點,“良知”才是重點,且要“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思想,是講做事發乎于心,每個人都有良知,做事要無愧于人、無愧于心,跟隨良知的指引,是王陽明心學所說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煉心”。
試問用“知(良知)行合一”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面對生活能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但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和認同感后,便會多一份信仰,至少可以嘗試去做,努力去做!
當整個社會趨同“知行合一”并“事上練”時,我們的全民素質、社會風氣是否會變得更好呢?
這本書還不能說拜讀完成,但至少從我的角度來講閱讀一本好書,可以洗滌一個人的靈魂認知。雖然做不到以“圣人”的要求標準去衡量自己,但至少可以收獲一二并運用到工作及生活中。
《知行合一》讀后感5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在本書中反復提起不下幾百次,還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學等,簡單的語言被作者翻來覆去的解讀,例證,從評書般驚心動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個人生平無數奇遇,?再到談古論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顆鉆石恒久遠,歷久彌新,理解作者在熟讀王陽明深諳心學精髓的同時,更想讓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照耀當下中國人塵封已久的良知,回歸簡單的初心。為什么這么簡單的真理王陽明傾盡一生去傳播?就像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頁的全面論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陽明知行合一理論還要困惑一百倍一樣?
簡單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幾噸麻袋的草稿紙去證明?1+1=2,良知,心外無物,萬物一體等其實我認為,每個作者想要表達的哲學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沒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沒有把他們一個個的珍珠變成一串項鏈,沒有建立起一個體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來,我還是需要再讀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書中王陽明離去的那些描寫令人印象深刻,唏噓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對王陽明深深的心痛,這是唯一本書中帶有濃重情感的一幕,對于我這樣的女性讀者還是很享受的,否則我會對本書調低幾個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帶調侃的文風,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難怪,對哲學和黑瘦男人感興趣的女人大多無趣吧)
作為一名老雞湯提供者,我最煩的就是我這樣的,好為人師,而作者在全書中其實想要做的也是好為人師,不知度陰山幾歲,反正覺得他年齡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過王陽明通曉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對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雞湯,還好,與別的雞湯味道不大一樣,沒有那么淺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調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難吃。
《知行合一》讀后感6
本書詳細講述了王陽明從小開始思考追尋人生的終極價值,當時明帝國的知識分子都以讀朱熹理學、通過八股考試、進入仕途為畢生理想,王陽明對這種追求卻不以為然。他的志向是成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長大后,起初他被“經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為治國理政的人才,他學習兵法和軍事理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指揮千軍萬馬、指點江山。然而現實并未給他這個機會,而后便轉而去精研辭章之學,和那些以詩歌文章獲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過辭章為萬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誠鉆研,日夜苦讀古代文學著作,創立詩社,被當時文學界譽為天才。可是當他發現這條路也并非正途,他便毅然放棄了,并解散了詩社。后來,王陽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學、佛學以及道教的領域中去,結果發現這些領域都無法讓他實現人生價值,于是也都果斷放棄了。直到最終他創立了屬于自己的陽明心學,才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傳奇一生,也對他的心學造詣嘆服不已。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已成為中國哲學史的`一座豐碑,令后人仰望。王陽明用他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在追尋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不必計較付出多少,該放手時就放手。
他雖然涉獵廣泛,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費盡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正所謂“只有舍棄,才能得到”。一個人如果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樂,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何不趁早丟棄這一包袱,選擇輕裝上陣呢?他對于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他那始終如一的為生民立命之心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知行合一》讀后感7
坦白說,這本書看了不下三遍,只記住了書中的故事,對于王陽明的哲學,是完全沒有看懂的。尤其是核心思想“知行合一”,越看越是迷糊,只知道,知行合一并不是我們常常說的感知、言語要與行動一致,其中的“知”指的是“良知”,那究竟什么是“良知”,百思不得其解,仿若眼前迷糊,不見真容,甚至有點玄乎。為了弄清,又看了遍《明朝那些事兒》中關于王陽明事跡的片段,也聽了樊登讀書上《王陽明哲學(蔡仁厚)》《王陽明大傳(岡田武彥)》的解說版,解說也是偏故事性,同時也搜索了網絡上的一些相關資料,遺憾,還是沒有弄明白,感覺像是佛學禪學,但因為不懂佛學禪學,無法斷言,無法悟道。在糾結和摸索了近三個月后,由于還是悟不到“知行合一”的真諦,所以本書的讀后感不敢就此進行展開,便聊聊幾個讓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故事帶來的體會吧,待未來某時頓悟了,再來寫一寫“知行合一”。
關于做圣賢的想法——敢想遠方與自我意識。王陽明能夠討匪平亂,立言講學,確實是圣賢。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中評價曾國藩時同時提出了中國歷史上有兩個半圣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半個是曾國藩。這里,我們不討論評價的內容,可以看看王陽明是在什么時候說出了做圣賢的想法。王陽明在私塾讀書時,一日問老師“何謂天下第一等事”,老師告知“讀書做大官”,而王陽明反駁老師,認為天下第一等事是讀書做圣賢。小小年紀便能夠掙脫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束縛,想他人不會想,想他人不敢想,想他人不能想。在生活中蠅營狗茍的我們,何時才能抬頭看星星,看月亮,看耀眼的太陽,想一想詩和遠方呢。我們可以想,在生活喘息的間隙,在行色匆匆的路口,在夜深人靜的燈下,只有我們自己才真正在意自己的想法,既如此,我們又有何不敢想。那些質疑你,否定你,嘲笑你,肯定你,贊美你,安慰你的聲音,便猶如每天的落日,讓它沉入大海吧。如王陽明落地之時,親友安慰,其不以落地為恥,而以落地動心為恥,我動不動心,遠比外界的事實和反饋來得更重要。我思故我在,停止了自己的想法,忽略掉自己的內心,我便只剩下各類社會角色,而那個“我”就沒有了。
關于龍場悟道——遇挫堅韌與悅納現實。在被迫害,被貶至苦荒之地,瘴氣濕重,言語不通等艱苦條件下能夠得大道,總少不了堅韌的品質和對艱苦現實的悅納。這讓我也想到我的父親,前兩周,查出了疑似聲門癌,在做各項術前檢查時,他發出了感慨,大意是“我這一生怎么這樣,這么坎坎坷坷”。確實,兒時玩耍,從三樓之高陽臺跌落,幸得同村大叔路過伸手接住;少時外出務工,被滾燙的開水燙傷大腿,高燒不退,幸得當地老奶奶草藥相助悉心照料;青年遠洋潛水求生繩索被卡,拉回甲板時臉色已青紫,竟也奇跡般蘇醒;關島海域觸礁沉船,幸得當地駐軍所救,通過衛星電話與外交官員匯報沉船細節及傷亡情況,安撫船員并協助組織船員回國;在甲板上被鋼索狠狠打中頭部,身體被甩出甲板,所幸沒有葬入大海…如此這般,竟是關關難過,關關過。上帝的眷顧,海員的堅毅,不困于過往,悅納后前行,才創造了這些奇跡。他的經歷,于大多數人和我而言,太過跌宕起伏,而我這只小小的帆船,怎能遇到一些小風小浪就放棄遠航。平凡的我們可能難以悟得大道,但可以堅韌,可以努力悅納一切。
關于平匪平亂的套路——發揮特長與謀定后勝。王陽明擅于寫文章,擅于傳播自己的思想,這些都成為他平匪平亂謀略的`來源與支撐。中外不少名將,擅長的戰術不同,但通過攻心來攻城,上勝。由此,我們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我們是否更傾向于蠻干,確實,從生物本能來看,動手可比動腦容易得多,但我們努力的,不就是克服自己的生物本能嗎。工作,家庭,生活,社交,盡可能去發揮自己的特長,創造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可能工作我們很難把控,畢竟大部分的我們,在工作中還難以做到自己說了算的程度。但家庭,生活和社交,我們是可以的。比如我不擅長帶孩子玩,那就把帶玩這件事情交給更擅長的成員去做。我不是個天生的社交達人,那就不求自己朋友遍地,經營好現有的朋友關系即可。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是一件投入產出比最高的,不在于事情取得的成效,而在于做這個事情時,我們的感受愉快,那便足夠啦。
讀這本書的收獲,暫未收獲心學的真諦,但從王陽明生平的幾個標示性事件中能夠有所啟發,足矣。我想,這便是讀書的魅力吧。
《知行合一》讀后感8
王守仁,自號陽明子,所以世人亦稱陽明先生,所以也叫王陽明。王陽明是我最佩服的人之一,他是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文學家,思想家,精通儒釋道三家。一生主要成就是平定贛南匪患,平定寧王朱稹濠謀反,是心學之集大成者,因軍功被封新建伯后改為新建侯,死后從祀孔子廟,真正實現立功立言立德真不朽的圣人。當年明月稱他為“大明王朝第一牛人”。本書記敘了王陽明的生平,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在人物經歷上筆墨較為客觀,屬于傳統的記傳類,在故事描寫上文字較為生動,但比較《明朝一哥王陽明》還是在故事性上差了一些,本書也淺談了心學。簡而言之王陽明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己天賦高之外,就是心學的實際運用。援引書中一句話“心學本身是教人要有強大自信的一門學問。”王陽明內心強大,不為外物所動,所以遇事從不慌亂,在紛雜的外界條件之下,才能準切的判斷事務的要害,一擊即中。所以才有贛南剿匪的神速,才有平定寧王謀反的從容。書中寫到王陽明平定謀反時,在捷報送來之時正在和學生教課,聽到大婕之后還能繼續平淡的講課,真正做到了不喜形于色。這就是內心強大的鎮定。內心強大,相信自己,所以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時候,堅持自己正確的見解。王陽明也提到了知行合一,何謂知行合一,知道就去做,才是真正的'知道,否則就是不知道。也談到做事情要遵從自己的良知啊,隨著善心去做遍不會擔心會做錯,也不會擔心做不好,想想確實如此,事情沒做好,一是因為自己的私心,想偷懶,想耍滑;二是自己內心不夠篤定,做起事情來便慌亂了手腳,也容易被外物所左右,還是內心不夠強大。有時,不去想著把事情怎么做好,而是先盤算起得失來了,我這樣可能會吃虧,也有時因為一點變故無法接受,自己內心陣腳大亂,所以才會昏招跌出。所以,我認為王陽明之所以有所成就,聰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少聰明人,更多的是他內心的光明與強大。因為光明才會為大眾所想,不辭辛苦,不幾個人名利。(但他為大眾謀幸福與黑惡勢力作斗爭也很講究方式方法,并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老夫子)因為內心強大,才會不為外物所左右,才能抵住流言蜚語,抵住誘惑,才能成其大才啊!
《知行合一》讀后感9
在這個日益浮華,物欲橫流的年代里,我們的內心有太多的困惑與迷惘,讓我們看不清前進的方向,而當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或許應該收拾心情,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王陽明。
《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的封面上映著一個長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懨懨的樣子,讓人想不通:這個人到底做了什么偉大的事情,又創建了怎樣的
帶著這個問題,我一頭扎進了書中。
其實,王陽明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在于“龍場悟道”創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心學體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
用“知行合一”武裝起來的王陽明,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歷盡劫難、矢志報國的寬闊胸襟。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時候,正是劉瑾當權的時代,飛揚跋扈的“九千歲”自然不能讓這個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記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殺之苦。1在顛沛流離中,王陽明竟創立了屬于自己的心學體系。公元1516年,王陽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寧王朱宸濠叛亂,他果斷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將這場天大的禍事消弭于無形,但當他九月份抵達杭州獻俘的時候,卻因宦官讒言,平亂功勞被無情褫奪,還險些被再次投入大牢。這些,他都沒記在心上,連后來朝廷敕封給他一個有名無實的“新建伯”的爵位卻沒有鐵券和俸祿的事都沒放心上。他一直以國家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為輕,56歲還帶病上戰場,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嘆息。王陽明寬闊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們反思。
二、閱遍繁華,波瀾不驚的強大內心
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王陽明心學的核心
讀王陽明,了解他的心學體系,會讓我們的良知——我們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們都應該向陽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也會讓我們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開始《傳習錄》的學習。
《知行合一》讀后感10
工作即修行。在其位,謀其政,一個人的職業道德體現了這個人的本身的修養,你的工作狀態體現了你的整體素質。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做事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就好,貴和尚中,在工作中或許會碰到一些難題,完全可以通過“致良知”來解決問題,這也是“事上練”,趨榮避恥,做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使知榮知辱內化為一種生活方式。修猶切磋琢磨,養猶涵養熏陶~
如《中庸》所言: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真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不然機會真的來到了你面前,你有能力抓住嗎?所以,別把精力花在自怨自哀的時間上了,勿忘勿助地努力就好了。?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本書中,其實我還挺喜歡第七章,講了王陽明的心學命運,側重于心學對眾門徒的人生影響,及心學左派的源流,對中國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導作用,心學對日本的影響力更是巨大,體現在軍事,經濟管理上,影響了若干人等,再次贊嘆了王陽明心學令人驚異的神奇力量。
正確的世界觀,就要取消我們和外物的對立。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外物,讓外物按照它們自己的規律去發展。和別人鬧矛盾了,誤會解開就行,不用耿耿于懷,遵循規律,因為如果和自己的想法對立起來,它主導了你的情緒,你不能控制情緒,自然會被情緒所控制,采取“前攝行為”,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牽制。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發生了什么矛盾的'話,只要誤會解釋清楚就好了,千萬別太執著,退一步海闊天空,前幾天跟閨密承認了一個錯誤,我說我做了一件我覺得對不起她的事情,但她卻說,開玩笑,就這點小事能影響到我們的關系。那一刻我懵了,看來這幾年的感情真不是蓋的,哈哈,其實我一直沒有她大方,正因為良知所發出來的“意”,指引我去及時承認了這個錯誤,我看重我們之間的友誼,為善去惡者格物也,只要你意誠了,自然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把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銘記于心,認識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體。所以朋友的相處之道,還是需要不斷地事上練,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我也是跟自己的良知做了一番思想斗爭才去承認錯誤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嗯真正的友誼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值得天長地久的。
《知行合一》讀后感11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句話是北宋張橫渠說的,這些事是明朝王陽明做的。王陽明龍場悟“道”,開創“心學”,提出“知行合一”,終生“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從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中,可悟出干部的養成之道。
干部須在心上凈,方安得心,方能“靜亦定,動亦定”。事事從心中良知而為,不他慮,事事可諧而良知日顯。不忘初心,不負初心,勿他顧。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須有“心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的.覺悟,必須有“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認識。堅持用武裝干部頭腦,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心凈無雜念,心靜無雜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心為民,做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
干部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行亦果,坐亦果”。歷事才能練心,在事上磨練,內心才會擁有強大力量,個人才能真正成長。為官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后行,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味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干部尤其年輕干部應爭取更多磨練機會,將脫貧攻堅、招商引資、項目拆遷、項目建設、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作為煉爐,磨練心智,提高能力,理論認知與實踐水平齊頭并進,做知行合一優秀干部。
干部須在苦中成,方站得穩,方能“勞亦成,逸亦成”。“知痛,知寒,知饑,然后自然會避痛,御寒,果腹,”這便是知行合一。干部須吃得苦,低得身,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紅軍精神”,勇于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始終保持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撲下身子抓落實,不怕苦累,站穩腳跟,不斷前行,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崗位上艱苦奮斗,永不言棄,做攻堅克難拔尖干部。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道:“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干部須永葆為民之心,與民同樂亦與民同憂,初心不改、矢志奮斗,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知行合一》讀后感12
說實話,剛拿到公司寄給我們的《知行合一——王陽明》這兩本書的時候,我心里是有點拒絕的,因為覺得現在工作那么忙,哪來的時間來看書。但是出于好奇心,不明白為什么領導會推薦這本書給我們看,它的魅力何在?于是我翻開了書籍,看了簡介,慢慢的就被這本書所吸引了。每天睡覺前或者休息的時候就翻上幾頁,讓自己的心慢慢安靜下來,也許這也是這書的魅力所在吧。
看了這本書之后,我了解到王陽明雖出自書香門第,富有才情,但是他的一生卻歷經坎坷。多次參加會試都榜上無名,這在當時對讀書人來說是奇恥大辱,但是他卻認為“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心動為恥”。世間萬物皆有兩面,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必太在意。只有調整自己心態才能減輕痛苦,享受快樂。其實這種觀點,正是體現了王陽明立身之本。他在被貶謫貴州龍場驛丞期間,通過“龍場悟道”,徹底領會了儒家“格物致知”的要旨,徹悟了“知行合一”這種天地間的終極智慧,從而創立了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門學問—心學。
知行合一,就是說知行是不可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這種觀點,徹底糾正了朱熹先知后行的知行觀。
致良知的道路又是什么呢?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是“千古圣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的本真狀態,通過主體意識達到自我道德修養,規范自我行為。這是心學的核心部分。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一個由知善到行善的過程,要求人們將自己的倫理道德知識付諸實踐,從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達到內圣而外王的境界。當今經濟、科技飛速發展,人們對于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所面臨的問題也日益增多。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將自己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實踐,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現代人所缺乏的并不是道德知識,我們缺乏的是將道德知識落實到實踐的具體行為。道德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書本上,要將其體現在我們的實際行為之中。這個社會并非要求每個人都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我們所要做的只是點滴的小事,把自己的道德認知落實到道德實踐中,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扭轉目前社會上的一些病態風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對于喚醒人們的道德良知,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溝通道德知識和道德行為架起了一道橋梁。、
做為新三科技設計公司的一名員工,我們要在“篤行”上求實效。“知行合一”的重點是“行”,而不是“知”,它彰顯的是一種實踐精神。結合今年我們設計分公司的經營狀況數據分析來看,我們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比較高,回款較慢。對于我們來說就是要把學習中獲取的好理念、思考中發現的好想法、工作中積累的好經驗,轉化為實踐成果,產生實際成效。盡可能的將我們的成本降低,提高工作效率;還有把回款率提高。要堅持問題導向,想實招、出硬招,強化執行落實,努力把本職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搞明白、解決好,讓實踐在問題的解決中落地生根。要勤于積累、多干少說,善于在實踐中反芻內省、提煉創新,不斷形成推動公司發展的新辦法、新思路,真正在學用相長中實現知行并進。
我們還要在“善成”上見真章。善做善成是“知行合一”的境界追求和鮮活體現。做為公司這個大家庭的一員,就是要發揚鍥而不舍、止于至善的進取精神,立足本職崗位,堅持精益求精,追求善始善終,給公司帶來效益最大化。
《知行合一》讀后感13
尊敬的公司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xx項目部的xxx,很高興能夠站在這里與大家分享一本讀過的好書——《知行合一》。 接下來我將從王陽明簡介、心學精髓、現實意義三個方面對《知行合一》進行闡述。
說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圣人王陽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晚年居住于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出生于世代為官的書香門第,由于從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覽群書,尤其是各種圣賢書,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他樹立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理想,從而創建了東方哲學史上五百多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一個流派——心學。
《知行合一》這本書的作者度陰山是通過講述王陽明先生輝煌傳奇的一生,從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無窮智慧,即是“寧靜于內,無敵于外”,王陽明先生的內心也經歷了從“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個過程。而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后,同樣也悟到了“讀圣人書,學圣賢智慧,直面人生困惑,悟內圣外王之道。”
說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兩個半完人,一個當然是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另外一個就是開創了心學的王陽明,還有半個,即后來晚清實學的代表人物曾國藩。而王陽明的“心學”,五百年來折服無數中外名人,包括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均對其稱佩不已。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學”呢?
《知行合一》則是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將“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其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應該向內去求。每個人生活的世界,實際上是由你的內心創造的,這個世界的意義是由你的心賦予的。
曾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里有什么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為什么“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這就是所謂的急中生智。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并遵循內心的良知,復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了然于心。現實社會中,許多人僅僅理解為先知而后行,這就徹底理解錯了王陽明大圣賢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來,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于許多人理解錯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選擇地知,有選擇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關系,分開了就是空想不干和苦干不思的人,這是許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這兩點,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對善惡的批判,是恒定的世界觀。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于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么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無是處。”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不都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王陽明“知行合一”可從以下三點來借鑒和理解:
首先,從工作實踐來看,“知行合一”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工作方法。“知”在實踐中的運用就是“行”,而最大化運用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將執行與具體情況有效結合。針對掌握的具體情況,在實踐中以適而合用、分而細化的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二是經驗與執行力的有效結合。“知行合一”講究的是“知”與“行”的緊密結合,在工作實踐中,要對每天的工作進行及時有效地總結,積累經驗,汲取教訓,以此改進個人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執行力。
然后,從意識上來說,“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雖然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道德修養論與道德實踐論,但從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內圣外王”的思維邏輯與思想傳統的角度來說,其道德修養必定要落實到政治實踐和社會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種政治學說。
最后,從文化層面理解,提倡“知行合一”,有助于在新的形勢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所謂“文化”,按古人的定義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養成良好社會風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學說,重點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對于發揮“人文化成”作用,推進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積極作用。
知善而行善,行善而知善,此乃知行合一!(此處的善指善巧方便)。知和行有著很大的分別,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意義,不要等自己出現遺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很多事情知道但是沒有去做,徒留遺憾,豈不傷悲。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勇敢去追,勇敢去嘗試,你將在行動中,開辟人生的新天地。讓我們大家攜手共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讀后感14
在這個日益浮華,物欲橫流的年代里,我們的內心有太多的困惑與迷惘,讓我們看不清前進的方向,而當我們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或許應該收拾心情,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王陽明。 《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的封面上映著一個長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懨懨的樣子,讓人想不通:這個人到底做了什么偉大的事情,又創建了怎樣的思想,竟然贏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評價?帶著這個問題,我一頭扎進了書中。
其實,王陽明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在于“龍場悟道”創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心學體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來的江西剿匪與平定寧王叛亂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為后世樹立了一個事功與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陽明先生的學說,對現代人實現內心的安寧有莫大的好處。
用“知行合一”武裝起來的王陽明,至少有兩點值得我們學習。
一、歷盡劫難、矢志報國的`寬闊胸襟。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時候,正是劉瑾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幫助到您。
當權的時代,飛揚跋扈的“九千歲”自然不能讓這個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記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殺之苦。在顛沛流離中,王陽明竟創立了屬于自己的心學體系。公元1516年,王陽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寧王朱宸濠叛亂,他果斷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將這場天大的禍事消弭于無形,但當他九月份抵達杭州獻俘的時候,卻因宦官讒言,平亂功勞被無情褫奪,還險些被再次投入大牢。這些,他都沒記在心上,連后來朝廷敕封給他一個有名無實的“新建伯”的爵位卻沒有鐵券和俸祿的事都沒放心上。他一直以國家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為輕,56歲還帶病上戰場,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嘆息。王陽明寬闊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們反思。
二、閱遍繁華,波瀾不驚的強大內心
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個字上,其中的“知”解釋為良知,王陽明是在說:自己內心最深處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觸動,就必須行動起來了解它,參悟它,解決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說,正是由于建立了這種堅毅卻又淡薄的獨特個性,才讓王陽明閱遍繁華而寵辱不驚。后來,浙江大學竺可楨老校長把陽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闡發為了“只知是非,不顧利害”的“求是”精神,陽明先生又是功勞不小。
讀王陽明,了解他的心學體系,會讓我們的良知——我們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們都應該向陽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這本《知行合一——王陽明》,也會讓我們受益不小,行有余力。
《知行合一》讀后感15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大明帝國時期誕生的一位心學家,享譽國內外的圣人,心學,則是開啟智慧的大門,修煉內心強大的自己,獲得幸福的康莊大道。
而在當時以朱熹理學為主流的明朝,王陽明先生以及他創造的“心學”頗受阻礙,磨難可謂是一重又一重。
王陽明先生的一生,也如“心學”一般跌宕起伏。經歷過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靜,一切過往,煩惱都隨云煙淡逝,唯有挫折與坎坷帶來的精神財富,久久留于心頭,實于行動。
然而,這些常人難以隱忍的困難,卻成為促進他悟道的推力,使得他建立“心學”的城堡,百年前的明朝,朱熹“理學”頗有一番成就,一定程度上,“心學”與“理學”是相悖的,但放至如今,心學看似與理學背道而馳;可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講究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為性與情,但朱熹理學卻硬要將“情”從心中分割,而要去尋找外物來填補內心的空洞。王陽明心學則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與佛家的枯坐亦無區別,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個度內。按照他的學說,良知自然也成為了控制這個度的一桿秤。
天地間的心是人,而人的心本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現如今的我們,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層污穢。對名與利的向往,私欲的產生,使我們不能正確聽從良知發出的命令。生活在如今這個時代,除了名與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還有什么會成為自己前進的動力?即使會有心懷天下的人出現,但畢竟我們大多數都為普通人,這些無疑成為了我們所能追求的目標。我們能做的,是如何將這些所謂的“追求”控制在一個度里。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有的人有做領導的能力,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這份才能呢,坐上了這個位置又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在這個位置上,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違背良知的情況下,將利益擴展到最大化,而在良知下產生出來的利益,必定是利己又利他的。
人之初,性本善,身為一個正常人類,我們自小攜帶著分辨善惡的因子,懂得分辨是非,但在外界的干擾下,逐漸模糊了善惡間的距離,韓寒曾說過:“成人世界沒有善惡,只有利弊。”這句話細思極恐啊,沒有共存,要么你死,要么我活,這難道不是動物圈,牲畜圈的狀態嗎,仔細想想,也不對,動物都尚有一絲“人情味”,而一些時候,人心比任何東西都要可怕,生活在這樣危機四伏的環境里,我感到害怕,有人也許會問,那些犯人,盜賊難道還有良心?有的,良知在人,永遠不可能消失,小偷也不愿意人家叫他小偷,這就是良知的表現,而如何發掘并且善加利用我們的良知,是我們需要思考的,我們作為自己內心的主宰,要控制好心中的善惡兩面,將善的那面,也就是良知,最大化地體現在行動上,思想上,而惡的那面,自私的那面,也不能強行壓抑,那樣會適得其反,修心,要慢慢來,學會放下自己,放下憎恨,私欲,其實大多時候,人內心的第一意識,都是良知所發,所以多多用于行動上,激發我們的良知,惡的那一面自然就消沉了。
活在自己的良知里,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可幸福,又該是這21世紀以來人類最遙遠的夢吧,但幸福真的很難么?不一定吧,可現如今,多少人陷入了“成功”“財富”就能帶來幸福的幻想里,所以在追逐“幸福”的路途中,忘了初心,陷入迷茫,等真正得到了“成功”與“財富”時,卻發現,自己還是不幸福,吃著大魚大肉談幾個億的生意時,無意扭過頭,落地窗幾十米外的小地攤,彌漫著燒烤的香味和小情侶曖昧間散發的暖氣,不禁感到空虛和茫然。并不是說追求成功與財富就會失去幸福,追求這些東西照樣可以擁有幸福,但前提是你得帶著良知去做,成功與財富也不會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只能作為階段性目標去努力,它也照樣不是得到幸福的決定性因素。財富的多寡與事業的大小的確是衡量這個人獲得成不成功,可活得幸福與否,是要用心感受的。追隨初心,茶米油鹽醬醋茶一樣可以幸福,坐擁金山銀山也不一定就是人生贏家,王陽明先生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一個人若是能光明一生,那是何等閃耀的人生,即便籍籍無聞,沒有豐功偉績,但這一生,定是無憾圓滿而美好的。
所以行任何事,做任何決定時,不妨回過頭看看,自己的初心,不要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更不要偏離良知的路途。
工作生活中,我們不僅可以喚醒自己內心的良知,同樣可以調動周遭人的良知,運用在經營小組,班級上也綽綽有余,即使是不上進的同學,內心仍有良知,他們也會希望被發掘,被認可,希望證明自己的價值,但這些東西或是被習氣遮掩,導致他們看不清自己的心,而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利用“心學”調動,激發其良知。
曾國藩先生創下的太平天國就是依靠“心學所治”,日本的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將陽明心學運用到企業管理,而后創下兩個世界500強公司,心學并非玄學,相反,它人人適用。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堅定初心,做自己內心的主宰。
【《知行合一》讀后感】相關文章:
知行合一作文08-16
知行合一作文12-09
[實用]知行合一作文09-02
知行合一作文(精選23篇)12-07
知行合一讀后感02-26
知行合一作文(通用21篇)12-29
厚德博學,知行合一的孔學淵源考04-29
《知行合一》優秀讀后感范文(通用10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