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通用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1
第一次聽到約翰·洛克的名字還是在教育學類的課本上,關于洛克的教育思想我也只是粗略知道他提出過“白板說”和寫過一本書《教育漫話》。如今有幸拜讀這位大教育家的著作《教育漫話》,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是由作者流亡荷蘭期間寫給友人E·克拉克討論其子女的教育問題的幾封信整理而成的。洛克認為當時的英國學校并不利于紳士的培養,所以他倡導家庭教育。這也體現了洛克重視“因材施教”,因為家庭教育能更好的為“因材施教”保駕護航。全書以“紳士教育”為主題,從體育、德育、智育三部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兒童就像一張白紙,需要我們精心去描繪。正如孔子曾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與洛克的“白板說”不謀而合。可見,洛克也是非常注重兒童后天培養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十分贊同洛克在書中的相關論述。我們日常接觸的所有人,之所以有好有壞,或有用或沒用,這都是教育作用的結果。書中深入淺出的描述,飽含哲理的文字,使我豁然開朗,讓我不禁去領悟去反思。
一、體育。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體。”洛克將體育放在著作的開端,足以證明他對體育的重視。在他看來通過體育來獲得健康的身體對于一個紳士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洛克主張兒童應該從幼年起就進行飲食、衣著、睡眠、空氣、藥物等多方面的訓練,反對嬌生慣養,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為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現代的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上兩代人的百般寵愛:不讓跑步,怕孩子累著;不讓游泳,怕水不干凈;不讓脫衣服,怕孩子凍著。事實上,作為跟孩子們親密接觸的教師,我觀察到越是天氣一冷就猛加衣服,天氣熱了也不脫衣服的孩子,越是容易出虛汗,也越容易感冒,再加上不運動,就會變得體型肥胖、軟弱無力,就連學習也沒了精神。這可真是家長從小慣出來的病。
洛克提到“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臉部的嬌嫩程度并不在身體其他部分之下。但是臉部之所以比其他部位更能經受風寒,只是因為習慣了。”因而家長要做的便是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適應環境的變化。而不是用外力去營造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好讓兒童不用費工夫調節自己的身體。
說到“習慣”,家長及教師不僅要幫助兒童形成生活上的好習慣,還要注重學習習慣。“因為一切告誡與規則,無論如何反復叮嚀,除非是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習慣一旦形成,人的行為會趨于自動化的過程,不需要監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堅持。好的習慣有很多,比如:健身的習慣、喝牛奶的習慣、旅行的習慣、閱讀的習慣、樂于助人的習慣、愛思考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在形成習慣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而不是反反復復降低要求。習慣成了自然,那么這會是一勞永逸的事了。
二、德育。
洛克把德行看為一個人或一個紳士所需具備的首要且最不可或缺的一種稟賦。要使自己受他人尊重和喜愛,并且能夠被他人接受或容忍,德行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沒有德行的人,無論在今生還是來世,都毫無幸福可言。洛克指出,一個紳士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
至于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到了三種。一是“說理”。說理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征,要在他們可理解的范圍之內與之交流,說理的時候態度應該溫和。我們在和兒童相處時,需要尊重兒童,給予他們發言權,用心傾聽,用商量的口吻交談,才能更有效的讓孩子信服。二是利用榜樣的力量。孩子的世界里,父母老師等成年人的行為舉止無疑不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所謂“言傳不如身教”。班杜拉也曾經做過關于“榜樣作用”的實驗。他將兒童至于兩組不同的成人模特當中,一組是具有攻擊性的模特,另一組是非攻擊性的模特。在觀察了成人的行為之后,讓他們進入一個沒有模特的房間,觀察他們是否會模仿先前所見到的模特行為。結果與攻擊性模特呆在一組的兒童表現出了明顯多于另一組的攻擊行為。因而家長和老師,在孩子們面前必須注意自己的方方面面,給孩子施與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三是多練習,少講規則。教師和家長應當創造機會給他們練習,使他們形成習慣,因為規則容易被孩子們忘記,而習慣卻內化于行為當中,時刻伴隨著他們。四是獎勵和懲罰。洛克認為這兩種手段是需要配合使用的,并且盡量不使用懲罰,特別不贊成“棍棒教育”。即使兒童當時屈服了,他害怕的也只是肉體上的疼痛,當疼痛不在時,他會更趨向于自己本來的傾向。那么,如何有的放矢地利用“懲罰”就值得我們深思了。
三、智育。
智育在洛克看來也是重要的,但居于第二位。他重視通過學問和知識的學習來培養和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而關于智育洛克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1、誘導兒童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獎勵或者游戲;
2、讓兒童閱讀一些淺顯、有趣而又適合其能力的書籍;
3、學習外語應該塑造一種只能講那種語言的環境;
4、教師的突出技巧在于集中并且保持學生的注意力等。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當今社會提出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題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指揮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相對于之前的“應試教育”,教師們應該更注重于學生創造能力、自學能力和社會公德心等多面的培養,并樹立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具備良好政治思想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道德高尚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文化業務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基本功扎實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個性修養的教師,才能培養出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只有勇于創新的教師,才會培養出賦予創造性的學生。
《教育漫話》一書中還提到很多有關教育的觀點,例如兒童要學會分享、注意保護兒童的好奇心、把兒童培養成健談的人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將理論寓于實踐當中,發揮書本的最大作用。《教育漫話》在西方教育思想發展史上占有著重要的地位,對后來各國資產階級教育都有著重大的影響。總而言之,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仔細研讀。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2
暑期里,我讀了洛克的《教育漫話》,可謂茅塞頓開。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這句話是很有遠見的。
作者認為應把培養強健的體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對孩童的身體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兒童要多過戶外生活,接受空氣、日光和水的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飲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藥物要少用,要多運動等等。我們老師和家長當然明白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可當面臨應該將孩子有限的時間用于運動還是學習時,絕大多數大人會選擇后者。回想我快樂自由的童年,對比我的學生們正在經歷的童年,在慶幸自身的同時也對現在的孩子產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的同時也丟失了童年最寶貴的自由。孩子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也沒有充分的空間玩耍、鍛煉,長時間面對課本、電視、電腦讓他們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對生活環境的漠視。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視力近視?為什么中國兒童的身體素質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時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識的學習,到底孰輕孰重?
二、“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其中有兩點我非常贊同。
1、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
2、當對學生進行說理時,舉止應該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
《教育漫話》給了我莫大的啟示:教育過程中要充滿對學生的愛和尊重,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在他們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在他們需要鼓勵時投去贊許的目光。我相信他們終會因尊重而成人,會因為教師的寬容有度和耐心呵護,在感知后感動,在感動后明理,從而培植起不斷進取的動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3
《教育漫話》拿來也只是粗略的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么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范,學生的習慣。
二、第二個話題:德育。“教育上難于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于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后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于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么美麗或丑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么,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么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盡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于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后,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愿見惡于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認為,相比于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于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后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游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后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閑談,一點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欲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后,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4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這本著作中作者闡述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仍有現實指導意義,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有如聆聽一場精辟的教育心理講座。它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教育理論書籍也可以這樣生動!它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了。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讓我在敬佩的同時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項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眾多觀點,仍適用于當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們現在同樣面臨的仍未解決的教育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上難以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于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盡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樣的。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當對學生進行說理時,舉止應該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于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并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
二,智育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是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欲,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于思考,愛動腦筋。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于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于他們日后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讀一本好書,如拜一位名師。它為我的心靈輸入的智慧與靈感之光,讓我對以往,今后自己的教學產生深深的思考。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游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如鼓勵孩子愛上閱讀,可以這樣說:剛才某項活動表現很好,獎勵你去讀會書吧!孩子就會珍惜這個機會,愛上閱讀,并且提高閱讀效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5
讀了體育保健部分的內容,我彷佛感受一位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博大無私的愛。洛克在這一部分詳細闡述了在生活中怎樣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他要求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對孩子溺愛,崇尚自然,例如他談到中國婦女裹腳傷害了身體的健康,要求穿衣不要過緊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小時往往是百依百順,十分溺愛,“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懶惰、嬌縱的性格,近些年來出現的“小皇帝”“小公主”便是如此形成的。愛孩子固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像洛克那樣耐心而有理性的教育他們,我們的孩子從小便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會為他的一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在很多地方忽視了學生的體育教育,以犧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片面追求升學率。如有些初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達到12個小時左右教育,體育課簡直沒有正規上過,課外活動時間少之又少,學生的不懂得必要體育技能等。因此,我們的學校應當切實貫徹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來培養學生。
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學校能夠像洛克一樣理性而又耐心地教育孩子,為孩子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精選14篇)05-06
關于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04-28
教育漫話讀書筆記01-18
洛克教育漫話讀書筆記04-02
漫話探險讀書筆記01-11
教育漫話的讀后感04-30
教育讀書的心得02-21
《教育漫話》的讀后感(精選10篇)02-22
《教育漫話》讀后感(精選9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