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

  書籍簡介: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臺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首次出版于2008年12月。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6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沖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范例。

  2009年12月,《親愛的安德烈》獲第五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

-------------------------------------------------------------------------------------------------

  內容簡介: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臺和其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在信中龍應臺和兒子交流內容很廣泛,有音樂、電影、民主、權利、德國教育制度、東西方文化碰撞等,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臺則“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

  作者簡介:

  龍應臺,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中國臺灣高雄,1974年畢業于成功大學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讀英美文學,1982年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學位后,曾任教于紐約市立大學及梅西大學外文系、并任臺灣“中央”大學外文系副教授、臺北市文化局長等。1984年出版《龍應臺評小說》。1985年以來,她在臺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小說評論,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銷售20萬冊。1986年至1988年龍應臺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專心育兒。1988年遷居德國,開始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任教,開臺灣文學課程,并每年導演學生戲劇。1988年底,作為第一個中國臺灣女記者,應蘇聯政府邀請,赴莫斯科訪問了十天。1996年以后龍應臺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自1995年起,龍應臺在上海《文匯報》“筆會”副刊寫“龍應臺專欄”。

  安德烈(Andreas Walther),1985年12月生于中國臺灣,八個月大移居瑞士及德國。2006年進入香港大學經濟系,認為經濟學很“好玩”。

-------------------------------------------------------------------------------------------------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

  龍先生的《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安安才幾歲,一個剛開始做母親的媽媽充滿欣喜和好奇的看著兒子的成長,歲月悠悠,可愛的安安已長成親愛的安德烈,在《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的書信交流,龍應臺對正處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給我深刻的啟示。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的關聯的描述,那些在我獨到的見解令我耳目一新,書中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此書中作者討論的話題包羅萬象,例如對感情世界的迷惑、自我價值的追結、對全球化的看法及討論,也有讀者的回應引申出人省思的議論。不僅僅動人,而且滌蕩人的胸懷啊!

  現實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問題令多少人有一種難以名狀的壓抑?身為教師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觸動孩子的心靈,《親愛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間的睿智對話,觸及了我的神經。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和肯定是多么的重要: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辟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夸贊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夸誰呢?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差異。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篇章是《給河馬刷牙》,資料是作者安德烈對他的母親說:“我覺得我將來的事業必須比不上你和爸爸……,要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而龍應臺回答:“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我要你用功讀書,不正因我要你跟別人比,而是正因我期望你將來能擁有有選取的權利……”“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

  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讀完這一段,龍應臺對要求兒子讀書的精辟詮釋,帶出另一種想法,“用功讀書”其實是讓自己有更好、更多的選取權。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而不是為了謀生,這才會在心中產生成就感,而成就感會給我們快樂。為了傳遞這一信息,我也特意讓女兒也讀一讀這本書,個性是對于龍應臺關于“讀書”的精辟見解,我們母子之間還進行了一次討論:想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就務必具備必須的競爭潛質,就務必發奮學好本領。為了將來的快樂,這天務必用功讀書。看來“用功讀書”并不是我們中國孩子的“專利”,我們崇羨的西方人要用功讀書。

-------------------------------------------------------------------------------------------------

  讀《親愛的安德烈》,每一封信,都有一個明確、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或者主題,它帶給讀者的思考是深遠的。下面是《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歡迎閱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

  我常常在想,我要是有個這樣的媽媽,是不是會和現在不一樣?答案是肯定的啊。整本書體現出來的這種文化氛圍我很喜歡,那種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甚至不同世代的文化碰撞,可以讓思維擦出很多火花;這種親子間的開放式的談話,也更讓同為8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有極大的認同感,我也清楚的知道,我和父母之間有代溝有分歧,可不是每個人的父母都會像龍先生這樣愿意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時代和想法,去寬厚地接納孩子的獨立宣言。是的,在中國很多的年輕人身上,個人的決定意味著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的決定,家,對他們來說即使是最堅守的港灣,卻也是最難跨越的羈絆!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

  又過了一段日子,又讀了一段時間,又多了一些思考。

  我覺得《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是這本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羨慕他們這種真誠的沒有絲豪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開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想想要的是什么,然后聽他們說說他們喜歡什么,他們希望什么,最后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其實用書信交流是一種非常棒的交流方式。書信中的交流沒有當著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煩惱,也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樣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感受,然后明向我們在這個時期的煩惱,懂得我們之間存在的代溝,他們會給我們回一封帶著他們愛意的信,我們也就更能時白他們的期望,良好的溝通就此建立,這真是令人羨慕的一種方式。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父母,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3

  個中有太多細膩平實的文字,讀來卻深深的刺痛了我。那些與我朝夕相處的親人,時不時的也在以愛之名,綁架我的自由。——不過要認清一點,選擇權在自己,沒得選擇也是自己的選擇。好在我越發有了微薄的自我掌控力和一定針對性的對抗長輩們攻堅戰的策略。也感謝他們的包容和理解。

  不過兩方關系的改變,不可能只靠一方——因而覺得父母輩也應該讀一讀;更多情況下,他們還是習慣將我們看作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來對待。然而,時代在變,我們在變,即便是我們自己當初做下的決定也依舊在變化著,繼續施行著千年不變的教育理念也跟不上國家的大政方針了啊!

  讀罷,希望未來的自己也可以如MM一般淡定從容地面對我的“安德烈”。

  兩代人,兩種文化(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值得珍藏!

  到后半段甚至可以看到男女性視角不同的火花,生活細節真實、細膩,叫人好生歡喜、動容!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4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龍應臺用了這一句話來描寫她與她兒子安德烈之間的代溝。年齡以及文化的雙層代溝讓他們母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難上加難。我覺得這在我們學校的學生和家長中也很常見,特別是像我這種家長是來自中國的學生,因為我們和我們的家長的文化背景就會不一樣。

  這本書收錄了36封龍應臺和安德烈給互相寫的信。他們由于在一起的時間不多,所以兩個不熟悉的人就通過寫信的方式來拉近距離。他們在信中會分享自己的一段經歷,生活中的一個故事,或是對某件事情的觀點。他們也會一起回憶他們之間的記憶。這兩個不同的人用這些方式找到了許多的共同點。

  讓我最能產生共鳴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龍應臺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個看比賽不知道支持哪個國家的故事。在別人問我是從哪里來的時候我也會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說美國也對,因為我的國籍是美國而且我從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過我自從在上海出生以來就一直住在這里,我雖然有時會回去看我住在紐約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會覺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游,因為在我的心目當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過與兒子互相寫信,龍應臺說,“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我認為在這句話中,“認識”的意思其實是“了解”,因為他們其實已經認識了十八年,卻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對方。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5

  短短的假期不告而別,還沒來得及回過神,我又來到了沒有房產的北京。我喜歡假期倒不是因為我懶散,只是偏愛那多一點的自由。被束縛的人遲早是要造反的,還好給我放了假。我決定拋開那些毫無興致可言的必讀書目,好好的做一回自己的主人。

  早就知道龍應臺的三本書,賣的好又感人至深,所以拿過來看看。在家里陪著父母,當然要入鄉隨俗看一些有關情感和治愈的小文字。這三本書真的就是一段段小文字,時而張牙舞爪時而溫柔繾綣。沒看過的人總會認為它是溫情漫漫卻缺乏深度的“下里巴人”,不,其實稱之為“陽春白雪”也不為過。

  《孩子,你慢慢來》是以記錄孩子(安安)成長的方式展開,看罷你會覺得做母親是一件幸福的事,無上快樂,畢竟孩子可愛又純真。但從作者展現的寫作視野來講,遠不如另一本。《親愛的安德烈》是通過書信的方式展開,有龍應臺寫的,也有安德烈和他弟弟(名字我忘了)的書信。很多人認為這三十多封書信,涉及“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可以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其實我認為,它是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式,給我們一種更自由、快樂的選擇。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6

  幾許,無論在什么時代,寫信可以變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遠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看天下》

  因為工作關系,龍應臺在兒子安德烈十四歲時離開歐洲到臺北,等龍應臺再次回到兒子身邊時他已十八歲,四年沒有在一起的生活使他們之間有了一堵無形的墻,她發現兒子愛她卻并不喜歡她。所以,她決定彼此寫信來了解對方。《親愛的安德烈》就是龍應臺與安德烈寫給彼此的三十五封信所編成的書,信里包括了講述時代差距,近期生活,新聞觀點……

  對于《親愛的安德烈》中的三十五封信,我是如此震驚。在這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們交流的工具,還有多少人用信來交流?別說三十五封信,大概一封信也不愿意寫吧。到底是為什么讓他們能夠寫出三十五封信呢?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這對普通人來說或許是難以跨越的鴻溝,在經歷幾次無果后就放棄了。但龍應臺和安德烈卻通過寫信的方式,跨越了鴻溝,進入對方的生活、世界與心靈。龍應臺說“我沒想到出書,也沒想到有沒有讀者,我只有一個念頭,透過這個方式,我或許可以進入一個十八歲的人的世界”。最后,她成功了,她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在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覺得看別人的信枯燥無味,家書更是會讓我煩燥不堪,但看了這本書以后,我發現這些信是一對母子心靈相貼的過程,如此神奇而富有真情,讓我能透過這個方式,找到與父母了解溝通的方法,能讓很多讀者尋求心靈深處的慰籍。它們讓我第一次覺得,信,擁有強大的力量。

  古時,信承載著或是父母對兒女的牽掛,或是游子對故鄉的思念,或是對戰前戰士們的鼓勵……正因如此,才有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愛情是友誼的精華,書信是愛情的妙藥”等名句,極言書信的珍貴。

  而今,游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熱切地盼望書信的到來,傳達信息不過幾秒鐘的事;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擔心長時間沒見面導致感情冷卻而分手,相見不過一張車票的事;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那么重視書信,也許寫信也不過是一時興起的玩笑。這一切的一切,難道表示我們不再需要書信了嗎?當然不。游子因為有了電話,不再有像“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樣的詩句;戀人因為有了火車,不再有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這樣的詩句;人們因為有了科技,不再有更多感人肺腑的美麗詩句,這難道是一種好現象嗎?或許,現在的科技時代并不是一個完全美好的時代,我們依舊需要書信,讓人們創作出更多的詩句,讓世界不變成一個沒有詩人的世界。

  再者,當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人的信息也變的隨意,感情不增反減。而信比所有科技更能表達出人們的真情實意。在寫信時,會比平時發短信更認真地寫,生怕出了差錯,這時,信上的字能表現出寫信之人的心情,感情也更加真實、濃厚。龍應臺和安德烈也因此,能夠更快地認識對方,更深刻地了解對方,更貼切的感受彼此的愛。所以,信不只是單單的一張紙,它也是一種語言,它有足夠的力量連結相隔萬里的人的感情,甚至相隔兩代的人的心靈。

  望所有人,能夠執筆,認真誠摯,書一封信,不論給誰。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7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整本《親愛的安德烈》,其中《給河馬刷牙》《兩只老虎跑得慢,跑得慢》這兩章令我感觸頗深。

  也許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一生碌碌無為,覺得自己普通平庸。可是“你真的平庸嗎?”其實要看你站在哪一條跑道上。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沖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見那跑百米的人會全身緊張、滿面通紅,心里會‘顫抖’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見那跑五千米的人氣呼呼地追過來了,他會因而恐懼,覺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嗎?不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來散步的。

  世界上本來就存在著大樹和小草,小草就平庸嗎?書中舉了個提摩的例子:他從18歲開始失業,到41歲還在失業中。那么大了還沒有工作,因為沒有工作,也就沒有結婚,沒有家庭。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跟他一樣。為什么害怕呢?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沒有意義。每天為了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斗爭,不如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與其為了金錢和名聲成為工作的俘虜,不如找一份能充分體驗生活的工作。

  龍應臺說過這么一句話:“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很多讀者回信說自己就是在被迫謀生,我相信我身邊很多成年人也都不得不被迫謀生。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活的自我而有意義呢?

  不跟別人比名比利,而是要尋找自己安適之所在,那還談何“平庸”?“平庸”是跟別人比,我們的終極負責對象是自己,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平庸”與否,不是在于你是否有成就,而是在于你做的是否有意義,是否快樂。這樣看來,小草平庸嗎?答案肯定是“不!”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8

  合上書,我輕輕閉上了眼睛。這便是兩代人的差距,兩代人的代溝。

  這是一本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通過三年的時間,所寫的36封家書。在這其中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時間總會讓人改變,現在的安德烈已是一個成年人,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安安”了,龍應臺面對這件事有些不知所措。最終她選擇了與兒子敞開心扉,試著去了解兒子,這個有些“陌生”的愛人。

  母親一直深愛著兒子,兒子也同樣愛著她,但方式不一樣,在每個父母心中,子女是永遠都長不大的,永遠都要被呵護的。安德烈面對嘮叨的母親也曾經說過:“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我是我。”讀到此處時,我心中莫名的一處酸楚,第一次那么強烈的感覺到,一個人的成長帶給父母的喜悅,其實是夾雜著傷痛的。

  在有一封信中,我很清楚的記得,有這樣一個片段。安德烈問龍應臺想要孩子怎樣記住她時,龍應臺只是淡淡的把自己比作一只火柴。她對安德烈說:“你帶著走的、永遠不破滅的,是心中的熱度和光,去面對前頭的冰霜路。誰需要記得柴火呢?柴火本身,又何嘗在乎你們怎么記得它呢?”在茫茫的人生道路上,火柴不會永遠陪伴在誰的身邊。只是來溫暖寒冷的人,只是來點燃希望的人。

  安德烈面對母親“受傷”的心,表示了歉意,但龍應臺先生清楚:她不再是兒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父母親,對于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墻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習慣了的舊房子吧。”時間依然前進著,我們在成長。長大了的我們,不再需要父母的過多關心,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已變得不能停留在一個角度上對待。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們,有著少年們一樣的愛好,有著我們這個季節同樣擁有的有別于“輕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與我們又太不同了,德國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讓他和我們之間有著巨大的“隔閡”。書中可以處處看到中西文化的沖突。

  在國外,老師對14歲以上的同學稱呼要用“您”,人人平等,同樣有看待問題或提出觀點的資格。而在中國,這簡直可以說是登天之難。我覺得安德烈對MM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與地球的交流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親愛的安德烈》正如書名,貫穿書本的始終是為人父母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漸漸溶開了兩代人,兩國的代溝。也讓我認識到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教育,會給我們不同的震撼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9

  “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最近我讀了龍應臺和他的大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封面的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這本書讓我認識了一位知性、貼心的母親和一個睿智幽默、天真爛漫的十八歲男孩,它也同時喚起我對生活的思考。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自由和樂趣。每天早晨起床,他先要放幾首音樂;在放學后,他可以和幾個哥們去咖啡館喝咖啡或者去酒吧喝啤酒;在周末,他能教小朋友踢足球;在閑暇的日子里,他還會和好友開派對或去旅行……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是十萬八千里。更重要的是,安德烈有一位能寬容他、理解他的好母親。龍應臺深知自己和兒子之間有一堵無形的墻,但她沒有越過這堵墻,而是透過墻上的窗戶來仔細觀察自己的兒子,并重新認識他。可是我們的父母呢?一心只追求成績,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感受。當我們成功時,父母總是覺得

  理所當然、不足為奇,殊不知成功是由淚和汗換來的;當我們失敗時,父母滿是責備,卻不知我們心里的委屈和痛苦。

  之后,我總在思考一個問題,是什么造成東西方生活觀念差異那么大?后來,我才知道,是生活的態度不同造成的。在第20封信中,安德烈寫道,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他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因此他們根本體會不到生活的樂趣。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學習,為工作,四處奔波,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思考生活。而在西方,人們總是熱愛自然,熱愛鄉村,熱愛閑適自在的生活。他們為了生活而生活。他們可以一下午都呆在酒吧或咖啡廳里和朋友聊天,消磨時光,從而體會生活的樂趣。相比之下,我們活得更辛苦,我們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漸漸地,我們就會失去原有的真而變得麻木。

  因此,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里,我們應該放下身上的包袱,還自己一份純真,來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熱愛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0

  讀龍應臺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書拿到手,由衷地喜歡。慢慢讀下去,突然明白為什么龍應臺的圖片為什么這么不加處理和修飾,任由歲月的痕跡坦露無遺,原來在這本書里,她只是一個和我們所有的中國媽媽一樣,面對孩子的成長和越來越遠的距離而不斷掙扎的本色母親,心里一下子變得非常溫暖。

  “我們是兩代人,中間隔個三十年。我們也是兩國人,中間隔個東西文化……”正是這樣的兩代人,所受的教育熏陶迥然不同的兩代人,兩種環境下長大成人的兩代人。卻相互敞開了心扉,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進行交流。

  在龍應臺的筆下,我們總能獲得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不管是那篇曾經名噪一時的《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還是那本風靡全球的《野火集》,又或者是現在被稱為育兒典范的《親愛的安德烈》。

  讀完全書,我驚奇的發現龍應臺竟一改原本犀利的文筆,儼然成為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親,以最樸實無華的言語打動安安的內心深處。遇到兩代隔閡造成看法分歧的一些人、事、物,龍應臺總能用溫柔的口吻。堅定的語氣,訴說中國籍的媽媽為什么會這么想,這么做,不為說服,只是要誠實表達心中感受。

  而這本普通的書籍所包含到的內容可謂包羅萬象,大到嚴肅的人生觀、價值觀,小到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在三十多封書信中,說實話,里面涉及到政治的內容,我讀不太懂,但我感動的是一個母親對于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了解的心情。不管結果如何,這份良苦用心已足以令人感動。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1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這本書以寫信的形式寫出了母親(龍應臺)與他的兒子安德烈的故事。

  這本書對我的震撼很大,龍應臺生下兒子安德烈后,把他送去德國接受德國式的教育,母親由于事情多而回國。不久,龍應臺開始給安德烈寫信,并要求安德烈回信,去講述自己一天所發生的事與感想,沒想到安德烈竟然堅持了下來,完成了35封信,加上龍應臺的信共70封著成此書。

  母親永遠是母親,不論自己的孩子長到多大,都只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我認為,母親與孩子應該平時多溝通,讓母親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避免產生代溝。

  母親是偉大的,當你要求母親給自己買一包薯片或路邊小販賣的食品時,母親也很想給你買,讓你嘗嘗這些美味,但這些食品都對身體沒有好處,有的甚至有添加劑,對你的身體不好,所以,你一定要體諒自己的母親。只有她,才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2

  在我的閱讀感受里,龍應臺是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名字。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我接觸到龍應臺的雜文集,即被“龍旋風”犀利深刻、頗具獨立性、充滿民主權利意識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認同她被譽為思想界不讓須眉的鐵骨金剛、女斗士。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與安德烈的母子書信集,書中收錄了她與長子安德烈的36封往來書信。母子倆以通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相信更多的讀者是被龍應臺的文字感動著的。她是一個溫情的母親,用所有母親都具備的關愛來關心兒子的飲食起居,譬如叮囑兒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風、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僅僅是一個溫情的母親,她在信中談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問題。她談自己的青春歲月,談價值觀差異,談對民族、國家、文化、道德的看法。這些從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獨到、優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許,是她把兒子當朋友來理性地交流;也許,歲月滄桑、豐富閱歷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親愛的安德烈》已紅遍大江南北,頻頻登上各大圖書排行榜的領先位置。我想,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里找到共鳴,不管你是別人的父母,還是別人的兒女——這本書一定能勾起你對人生的思考,以及頓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龍應臺的“粉絲”那樣,把自己寫過的關于我女兒劉源源的幾十篇文章,放進了電腦里的一個新文件夾,起名《親愛的源源》。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3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作者龍應臺用她優美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父母的無奈和辛酸,還有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的方式,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她給她兒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歲那一年”。

  因為這一封信讓我看到了一個想深入孩子內心,想真正了解孩子,想打開那扇神秘的、無形的大門的母親。而那時雖然我們懂得了孝敬父母,卻也還是遠遠不夠的,不是嗎?從這封信中間我看到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被母親愛著的孩子是幸福的,我們也都和安德烈有過相似的經歷和感觸,比如:父母的關心,可能被不懂事的我們嫌棄,被我們當做嘮叨,不想去聽。

  當我看完這本書,我看到安德烈的變化,他從無奈的跟媽媽說幾句,就覺得沒什么話可以跟媽媽說,還覺得很厭煩,到最后主動的想跟他媽媽多說話,多交流。想想現實中的我,雖然懂得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但是行動上卻做不到對父母的關心。

  通過這本書我也知道了自己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擔心和煩心。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4

  “你為什么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絡、我的世界呢?你為什么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么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于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不書之后,我發現,作為子女,我們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了解我們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于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

  文中的龍應臺理智、開明,安德烈年輕、奔放,有自己的主見和生活。母親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睿智引導和感化兒子;兒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來感染母親,開闊她的視野。兩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經歷相互碰撞,于是母親認識了這個18歲的年輕人,兒子也走進了大自己30歲的媽媽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響,相互激勵。這是一種和諧的母子關系,也是母子雙方作出的努力。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5

  愛是不存在隔閡的,別讓親情成遺憾。

  斷斷續續的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最大的震撼是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做為兒子的安德烈慢慢隨著歲月成長,自然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自己的思考,有對這個世界獨特的理解和抱負,他的生活圈——那也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進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漸漸平淡了。

  做為母親的龍應臺顯然慌了,因為她發現曾經和她無話不說的兒子,變得對她幾乎無話可說。于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 希望能借此走入十八歲兒子的內心世界,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

  龍應臺出生于臺灣上世紀50年代,她的18歲,住在一個偏僻、窮困、只有一條窄馬路的海邊漁村。白衣黑裙,準備考大學,對阿波羅登月、中國一知半解,外邊的世界對于她來說不存在。她的兒子80后,生活在德國。他的18歲,踢足球,在酒吧和朋友聊天、準備考駕照、去旅游和學中文。音樂和美術對龍應臺來說只是知識,不屬于內在涵養,自然有對追求美的貧乏和對生活藝術的笨拙。而安德烈在舒適、有教養的家庭長大,網絡給予其豐富的知識,藝術和美的熏陶也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兩代人進行對話,他們討論的話題涉及面很廣, 比如:生活習慣、個性發展、死亡以及戀愛問題等等,母子倆都在思考、學習其中的是坦誠和愛。從他們的對話里,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了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獲了巨大的幸福。

  對于此我感到羞愧,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書本,課外習題等等充斥著我的生活,我與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即使有接觸也沒什么話題。是啊,并且是兩代人的差距,或許我們可以和同齡的人聊幾個小時,但絕不會和父母談心。

  我明白龍應臺作為一個母親想要表達的意思,或許有很多的人覺得自己和母親之間有著很大的代溝,覺得自己和父母無法溝通,可是相信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有人說距離可以抹掉一切,但我覺得距離抹不掉的是親情,那份愛是不存在隔閡的,下一刻,請帶著愛去理解你的家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6

  昨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做了今年最有意義的一件事,那就是讀了一本書,一天里除了繁忙的工作,我讀了15萬多字的書連我自己都感到驚訝,雖然我現在還堅持持著兩周至少看一本書的計劃,也確實沒想到自己還能有這種毅力這種興趣去讀這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是一部可以跟《傅雷家書》媲美的書,傅雷通過家書培養了一名鋼琴家,值得所有的前父母學習。而龍應臺通過家書首先是認識了兒子,然后也是教育了兒子,同時也被兒子教育,所以值得所有的父母、孩子,甚至教師們學習。

  我不想贅述這部書的好!對于我來說,每一部書的好,寫出來的或是說出來的,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好,那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或文傳的。那是一種心靈的享受,這種享受經常的含有痛苦的思索、默默的反思和靈魂的亢奮!

  其實,邊讀,我也在搜索我身邊是否也有類似她們母子那樣的母子,或是父子,搜索的結果是幾乎為零。如果我們的所有母子,或是父子,或是母女或是父女,都如龍應臺母子一樣的,能夠彼此進行心靈的交流,那我們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們的父母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們的社會才是真正和諧的社會。世上可以沒有成批的科學家,但不能沒有成批的心靈健康的社會人。反過來說,有了成批的數也數不盡的心靈健康的社會人,就會有真正的于社會于人民有用的成批的科學家。

  買本《親愛的安德烈》吧!把她放在你的身邊,比如你的隨身的兜子里,比如你的書房的書桌上,比如你的辦公室的辦公桌上,比如說你的床頭柜上,比如說你的私家車里。盡管你可能曾經認認真真的讀過一兩遍了,你還是可以在閑來無事時,把她當做一種心靈的消遣,繼續讀一讀她,再接受一次心靈的教育!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7

  終于讀完了“人生三書”之一——《親愛的安德烈》。這是一本兩代人共讀的36封家書,使我受益匪淺,感慨萬分。

  作者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安德烈,分隔在異國他鄉,兩人的關系似乎沒有曾經那么親密了。原因有很多,譬如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年齡、閱歷導致的不同視野,等等。

  對一位母親而言,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都始終是她的孩子。龍應臺,也是這樣一位母親,只是我認為她的愛有些過盛,自始自終都將安德烈當作一個幼童來對待。而安德烈,雖然有愛,但卻成為了一個彼此不認識不了解的人。

  在最開始,這份母愛名曰“占有”,但后來,卻成了“放手”。

  孩子就像鳥兒一樣,不喜歡被束縛的感覺。與其讓孩子每天像一個提線娃娃似地聽從指揮,不如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開創一片新天地。我想這個道理大多數家長都深深懂得,但是真正嘗試,并且沒有中途放棄的,又有幾個呢?

  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也相當重要。寫信這種方式其實比面對面更好。因為在有些時候,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會忍不住端起長輩的架子。而寫信,能更好地讓父母換個角度與孩子溝通。由此觀之,龍應臺很成功。她處在一個朋友的視角,與安德烈交流,甚至能夠接受那些大多數家長無法忍受的詞匯、言語。

  有時候父母總是不計代價的付出 ,希望我們能走在他們為我們鋪好的路上。但我們走遠了,他們又覺得無限荒涼和凄然。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在我們的心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們對我們的付出,對我們的愛護,我們全部都牢牢地記在心里。當然,我們也愿意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父母。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父母可以從安德烈的字里行間知道現在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輕的我們,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著龍應臺那一封封飽含母愛的回信,也許會對父母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8

  前一段時間出的一本新書《親愛的安德烈》,是由龍應臺女士與其兒子共同完成的。

  讀完后,感觸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間躍動著的不羈靈魂,不是龍應臺女士對于兒子直接大膽的提問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劇烈碰撞綻放出的異彩。

  而是一句話。

  安德烈問她,在她離開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讀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記住。

  對于前兩者,龍應臺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僅三字,完美地表現出她非同一般的氣度個性,高度冷靜的心,清明的眼。

  對一個作家來說,讀者如何評價自己往往被俗人認為是最令人關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堅定自己的信念,筆尖永遠對準心中的方向,筆桿和脊梁一樣挺直,寧折不屈,更罔論會寫些博讀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動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讓自己的兒子記住自己時,文字氤氳出的裊裊暖煙。

  “有一天,你也許走在倫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許是一陣孩子的笑聲飄來,也許是一株紫荊開滿了粉色的花朵在風里搖曳,你突然想起我來,腳步慢下來,然后又匆匆趕你的路。

  可是正因為有最終的滅絕,生命和愛,才如此珍貴,你說呢?”

  不知道寫下這些文字時,心中是否有些許不甘,酸楚,哀傷。畢竟,離世的人們,只能活在別人的記憶當中,而歲月的沖刷,使這些記憶不可避免的像泛黃的牛皮紙一樣蜷曲,最終碎裂,一片一片漸次脫落,最終,在之后的之后,化為虛無。

  但我深信,作者寫完整段話后,只余釋然。

  每個人都是別人生命中的過客,無論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經占據怎樣重要的位置。終有一天,會化作那穿梭的風,靜默的云,以另一種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龍應臺以她的豁達與優雅,給了這個問題最動人、最美麗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爾想起我,也便足夠。我愿化作那無拘無束的風,吻去你的淚水,你的傷悲。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19

  早秋的上午,陽光跳躍在桌面上,微風拂過臉頰擾亂了額前的發絲。教室里冷風呼呼作響,合上《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可我還是抑制不住內心的熱血沸騰,為兩代人的思想溝通所震撼。

  三年的時間,讓母子二人由“陌生”變為“熟悉”。龍應臺說:“我可愛的安安,哪里去了?那個讓我擁抱,讓我親吻,讓我牽手,讓我牽腸掛肚,頭發有點汗味的小男孩,哪里去了?" 大概在每位父母的眼中 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吧。但當龍應臺發現那個可愛的安安變成臉上早沒有了可愛的嬰兒肥、線條棱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的安德烈時,她想到了用一種最溫婉的方式---寫信。文字,真的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動人的力量,兩代人的溝通和文化阻隔,在一字一詞透露的溫情中逐漸消融。

  透過書信,我仿佛看到了一個陽光的大男孩:在德國長大,深受歐洲古典藝術和美的熏陶,喜歡聽旋律優美的音樂,崇拜爵士樂,喜歡單純地享受聆聽 。在他的來信中,我感受到了東西方文化的強烈碰撞,愛國情懷與避政心態,安分保守與熱情奔放。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一扇窗,得以更多地去了解深入另一種文化。

  我最喜歡的一封信是龍應臺給安德烈寫的《文化,因為逗留》。在香港這座繁華而又忙碌的大都市里,隨處都能看見急沖沖趕路的白領公務員,各種嘈雜聲充斥著人耳,快節奏的生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這種生活真的就是我們想要的嗎?想起暑假里和媽媽一起去臺灣誠品書店,在這里書是一種文化,而讀書更是一種享受。不同年齡的人因書在此匯聚,甚至還有人提著行李箱,只為感受書本的魅力。書店里橘色而溫暖的燈光將書本籠罩得十分美好,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浮躁。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關照。文化經典就是被時間的篩子所挑選的金塊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沁人心脾。這大概就是經典使人睿智的原因所在吧。

  看過了龍應臺和安德烈的來信,我不禁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系。

  進入青春期,我或多或少會出現叛逆情結,漸漸地與父母的交流變得少了,每天都單調地重復三點一線地生活。看到龍應臺給兒子的信后我我忽然有些理解父母了,他們也想和我溝通交流的吧。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

  與經典作文里所描繪的父母形象不同,爸爸媽媽并不是細膩的。爸爸不是虎爸也不是慈父,他只是不善于表達的,中國式爸爸的典型代表,只把愛藏在心底。上高中第一周,因為要上晚自習,只能在食堂或在外面買飯。爸爸怕我吃不好,在家燉好排骨送到校門口。當爸爸轉身離開時我看到他被汗水濕透的襯衫,心里有種莫名的感動。有多少次父母對我們的付出被我們認為是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

  《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書中母子二人的對話,讓我的心靈有很大觸動。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父母。通過這本書我找到了與人心靈溝通的橋梁。心中釋然,昏黃的路燈下是一家三口拉長的身影,留下一串歡快的笑聲。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0

  如果說了解是彼此溝通的橋梁,那么溝通就是在了解中開出的美麗的鮮花。

  ——題記 當我看完《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后,我感觸極深。

  《親愛的安德烈》主要是龍應臺先生和她的兒子安德烈的三十六封書信,同時其間也穿插了一些讀者的來信。龍應臺先生因工作原因與兒子幾年未見,等到再相見,安德烈已是一米八左右的小伙子,已不再是龍應臺先生《孩子你慢慢來》書中的小男孩安安。兩人之間總有著一層隔膜,所以他們通過書信的方式來緩解這種尷尬的氣氛,讓彼此更加了解熟悉。

  正如信中所說,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而龍應臺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在信中,安德烈對龍應臺“嘲笑有加”,而龍應臺對安德烈“認真研究”,龍應臺想重新了解自己長大的兒子。

  信中,這對母子討論了自己的價值觀,討論了中西文化的差異等。同時,安德烈也捍衛了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的電影。他們通過一封封的書信,增強了彼此的理解與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龍應臺先生對安德烈藏在心底的母愛,明白了,再優秀的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會焦慮地幫孩子在迷途中尋找出口,也會放下自己的尊嚴,甘于自己孩子的嘲笑。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安德烈希望被母親理解的心情。我們慢慢長大,但卻與自己的父母漸漸疏遠。我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懦弱變得勇敢,從懵懂無知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知禮的少年。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在慢慢變老。我們的父母也和龍應臺先生一樣渴望能夠與自己的孩子溝通,能夠走進孩子的內心,可有時,我們卻用沉重的枷鎖,鎖住了自己的內心,不讓任何人靠近。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也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因為懂得,所以珍惜。我們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應該和安德烈一樣,學會與自己的父母溝通,多去了解自己的父母,多去關心自己的父母。了解與溝通會拉近我們與父母的距離,打破與父母之間的隔膜。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1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給我的印象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家書,原本兒時的情深,卻成了現在的冷冷淡淡。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傳奇母親——“龍應臺”,是則樣和兒子“安德烈”恢復原本的純真、幸福的親情吧!

  三年的不斷通信簡直是不可思議。這本書的語言文字讓人感到一種痛切心扉的感覺。龍應臺與她的兒子帶著不同的心態寫信;一個是帥氣、年輕的兒子,一個是在漸漸衰老,想與兒子一起找回往日親情的母親。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不斷的變化。讓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兒子內心,想要打開親情這扇無形大門的母親。與這位偉大的母親相反的是一個青年對母親的不屑。可隨著母親努力的深入,兒子的態度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只為了稿費而寫的單純,到想要和母親真的交談而改變。

  書中的一個個深奧的問題,敲打著我的內心,或許我從未想過如此復雜的國家、新年、家人之間的那層不明的關系。可作者龍應臺卻看透了這一層關系。用龍應臺在書中的一句話叫:我是一個難民的女兒,是一個靈魂的漂流著,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生活中的我,我常常會嫌飯菜難吃,水燙或太冷……再想想母親的付出,又會有一絲抹不去的痛楚。

  雖然我懂的那些孝敬母親、懂事、擔任起家的重任的大道理,卻永遠望不可及,父母的一句關心問候,會被我當成成年人的嘮叨,拒之入耳。我只顧著我自己的花樣年華,卻不顧父母的日漸老去。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到頭來才發現那個聰明,其實是愚笨。我們總是不顧一切的大步向目標走去,絲毫不知道背后,有著一雙眼睛,有一雙渴望的眼睛,等待著渴望你回頭看著他,扶她一把,暖他一輩子!

  其實你不可能陪在父母身邊一輩子,父母也不可能陪你一輩子,可能他們會在某一時刻忽然的離你而去,所以不要再把孝順放在嘴上,多多陪著他們。你所能給予的,不是掛在嘴上的孝順,讓他們快樂一時,傷悲的無底深淵,是因為你不是為了孝順而孝順,來讓自己心安;其實不久之后你會后悔自己為什么不能坦誠相對……所以趁現在不要把他們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而是一天天的增加,因為父母永遠都在你的身邊。龍應臺溫文爾雅、親情流動的優美色彩文字與父母的辛酸與無奈;讓我懂得,無論你走到哪里,總有一個人在家等著你。——不管她有多老、多累、多苦,他都盡他所能及的事情,哪怕是極限,他也會努力著不放棄的去做,記住他的好只為你,他,不曾后悔!不要嫌他對你冷,只是他暖的時候,你一直冷得刺骨!他是讓你去鍛煉,學會照顧她,暖他一輩子,等他暖你,那就吃了。她暖的永遠是你!——爸,媽,我愛你們!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2

  今年暑假在媽媽的推薦下,我選擇了龍應臺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來閱讀,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兩個人之間的 36 封家書。我和媽媽一起認真地閱讀了這本書,讀完后,我們還互相交流了感想,讓彼此更加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就如同龍應臺所說的:“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讀了這本書,我第一次站在媽媽的角度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也開始站在我的立場上認識了我的世界。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句話是龍應臺寫給她兒子的,我跑去廚房問正在做飯的媽媽:“如果我以后沒有你們所期望的那么優秀,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學,長大后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過著平庸的生活,你們會不會對我很失望,很討厭我?”

  媽媽聽了我的話之后很驚訝,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對我說:“孩子,你是我們的女兒,無論以后你選擇了哪條路,我們都會支持你。你不用與別人比,而是應該與自己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爭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會無怨無悔了,我們就會很開心,失望可能會有一些,但你永遠都會是父母的寶貝父母的驕傲啊!”

  爸爸媽媽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愛自己的人啊!其實媽媽說的話與大作家龍應臺所寫的又有什么區別呢?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后,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讀到這里,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媽媽的內心。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經常與媽媽談心,但經常不歡而散,總是聊兩句就吵了起來,因為媽媽總是不自覺地把話題轉向了學習或中考,我聽多了就很不耐煩,就與媽媽爭辯,媽媽的脾氣也很急躁,所以我干脆就不聊了,然后誰也不理誰。其實我也能理解媽媽,因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現在的社會風氣決定的,爸爸曾給我說過:“其實不是我們想逼你,而是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學習,而別人在學,你就會在這場競爭中被別人淘汰,被這個社會拋棄,將來你就不會有好的工作,爸爸媽媽陪不了你一輩子,如果有一天,父母離開了你,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依賴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樂的生活下去。”同樣的,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類似的一段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讀完這本書以后,我和媽媽心平氣和的進行了一次心靈溝通,我發現媽媽的觀點,幾乎和龍應臺的觀點如出一轍,通過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媽媽也向我道了歉,檢討了自己,因為她通過安德烈寫給龍應臺的回信,第一次進入了我的世界,原諒了我的叛逆。

  我又帶著一顆感恩的心,重溫了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正是這本心靈雞湯般的家書,讓我和媽媽又一次認識了彼此!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3

  點起一豆燭光,溫一壺清茶,輕盈的茶葉上下翻飛時,捧一本《親愛的安德烈》思緒也隨著它遠離了塵世的喧囂,體會到一種寧靜的超然。這本書,給我一種親切感,因為發生在讀者身上的事情就像我們體驗過一樣。孩子長大了,本來就在和父母漸行漸遠,他有他自己的獨特思考方式,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朋友圈,而且這個圈子是他父母無論如何也無法跨入的。再加上他們與父母不再有那么多的交流。

  于是,孩子與父母的關系也就日漸平淡,就連詞語也都是那么貧乏,父母給遠在海外的孩子打個電話,明明有千言萬語堵在心中,但是說出來的往往就這幾句話:“你好嗎?”“好啊!”“學校怎么樣?”“沒問題!”然后就再也無下文了。他們雖然還深愛著彼此,但他們卻不知如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愛。于是,作者記憶中那個調皮可愛的“安安”消失了。他變成了那個成熟而冷淡的安德烈了。作者不甘心這樣任其發展,最后和自己那曾經的“安安”形同陌路。她覺得即使自己失去了那個可愛的孩子,自己也一定要認識那個十八歲的安德烈。于是,母子倆開始了長達三年的書信交流。

  這些書信讓作為旁觀者的我也震撼不已。龍應臺出生于臺灣上世紀五十年代,來自一個漁村,她的兒子八零后,臺灣和德國混血,生活在德國,龍應臺的十八歲住在人車雜道,雞鴨爭道,只有一條窄馬路的海邊漁村。白衣黑裙,準備考大學,對阿波羅登月,中國文革一知半解,以為外面的世界不存在,而安德烈的十八歲是踢足球和朋友在酒吧聊天,討論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正義問題,準備考駕照,去旅游和學中文。音樂和美術對于龍應臺來說屬于知識,而不是內在涵養,而安德烈從小便享有舒適安逸的環境,網絡豐富了他的知識,藝術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兩代人在進行書信交流,而他們交流的方面涉及很廣。比如:族群問題、身份認同、政治人物和政治運動,民主自由和個人權利,價值取向和職業規劃,流行文化和藝術鑒賞,生活習慣、個性發展,成長、衰老及戀愛問題等,母子倆都在思考解剖,貫穿其中的是坦誠和愛。有時我真的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他們一樣,做一個和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不要和我有那么多疏離,把你們的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給我們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這樣你的孩子一定會比現在燦爛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4

  陸陸續續的最后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于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松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狀況時,卻往往收獲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里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樣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十分精辟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取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

  中國人之因此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夸贊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夸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能夠剝奪他的發奮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5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透過信件來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于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伙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墻,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刻,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舍‘”,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己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平時在學校里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個性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己悶在房間里,不喜愛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愛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狀況、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后,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經常出差,因此沒有時刻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愛傾訴,總覺得快樂的事情就應與每個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愛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知道了我的狀況,也會很快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齊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愛與父母交談,覺得自己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絡的詞匯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兒女到底喜愛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絡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6

  我們原來也可能在他十八歲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樣各自蕩開,從此天涯淡泊,但是我們做了不一樣的嘗試——我發奮了,他也回報以同等的發奮。我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日后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飄萍離散——人生哪里有恒長的廝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語,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么呢?

  ——龍應臺《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女士和他的兒子安德烈依靠書信體共同完成的兩代人的對話:東方禮貌與西方價值觀的碰撞;成年母親和80后兒子的思維分歧;還有便是一個普通母親對于分開多年的孩子的內心關照。如果安德烈的母親不是龍應臺,而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或許這些靠電纜計算機才得以實現的溝通交流不會產生這么廣大的影響;如果這對母子之間不是中間隔著三十年,并且隔著東西文化,或許這些交流就不會有如此深遠的好處;如果這些多年來的書信沒有集結成冊對外銷售,或許那會是中國文壇的一筆損失和中國社會的莫大遺憾。

  這是一個五十歲的母親和十八歲的兒子之間的對話,是一個“自以為成熟理性”的人和“被認為年少輕狂”的人的對話。

  一、愛與不愛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愛,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愛,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正因有愛,因此正常的溝通能夠不必了。”

  老師對學生似乎也永遠有一種這樣的以愛作借口的不愛,比如說我們常聽常說的“這是為你好”,因此而不溝通不解釋的種種,并沒有把學生當成能思考,有主見的人。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7

  “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并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你的生態啊。也就是說,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這樣一段話,瞬間一種強烈的共鳴撲面而來。的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總是會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著走自己的路,選取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戲,并總是在心底高呼:“媽,你能不能明白,我們要自己出去探索。”這便是我們心中的獨立。

  而我是從何時開始變得上述般反叛的,具體自己也說不清楚。或許是我產生“這么大的人同母親還太親近,代表著本身人格獨立性不夠完整”的觀念開始的。只記得去年自己當選“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沒人知道,直到頒獎的前一天晚上,母親才因我的一句話“明天的頒獎典禮我是獲獎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請了?怎樣沒和我們商量?”那一刻望著母親驚愕的表情,心底卻莫名地涌起一種快感,這是這么多年來我第一次自己做決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決定。于是每每當我想起這一經歷,嘴角便會情不自禁地揚起一絲得意的笑。然而當我讀到書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龍應臺應對兒子的獨立宣言時的“慘狀”,這抹淺笑滿滿的凍結、封存。

  從未想到原來作為母親的她們,應對這樣的言語與場面是這般“無法應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們的角度開始試想。一開始的自己,只是個柔軟地躺在母親懷里的小嬰兒,大聲地啼哭,傻氣地笑,流著口水親切地叫著媽媽。然而,隨著時刻的推移,我悄然成長,一點點地變得成熟,一點點地追求獨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個未知的世界。這一切都在母親的眼里,而她只能遠遠地站在身后,惆悵地望著我的背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變得越來越小……或許,在她心里依舊清晰地記得,那個柔軟地躺在自己懷里無助啼哭的嬰兒時代的我,而我卻仿佛一夜之間變得亭亭玉立,說話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沒話想和她說。這個時候,一旁的母親真得會很心痛吧。

  此時再回想自己,在這羽翼還未豐滿之際,就早已想方設法地追求“獨立”,是否的確疏忽甚至在無形中傷害了有著中國“保護式”教育心理的母親。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書上。書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樣貌。驀然發現再叛逆的孩子,在母親面前,其實仍然只是一個孤獨成長的少年,一個應對學習、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卻發奮地去適應和排解的少年,一個擁有和自己一樣血液的優秀、感性、率真、誠實、幽默的可愛少年。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8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后還真有不少收獲。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回到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聯,但龍應臺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于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刻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沖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發奮,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明白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因此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為了孩子,因此就就應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發奮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取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就應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29

  “也就是說,你到這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于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十分個性: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說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悲哀么?之后我才明白,安德烈但是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明白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母親有著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因此安德烈也說,“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就應就是每一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并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覺得就應不多吧。畢竟自控潛質但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因此也才會有那么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但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后,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職責心的人必須會說“NO”的吧。

  就我個人來說,我對自己所擁有的自由還是很滿意的。正因我覺得隨著我的成長,我擁有的自由也在不斷增多。比如我上小學的時候,爸媽總是要限制我看電視的時刻,因此在那時我是不敢隨便碰電視遙控器的。當我上了初中后,爸媽對我在看電視方面就很少管了,正因我已經能合理安排看電視的時刻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媽才給我買了第一個手機,他們也是認為我有潛質控制自己,才放心地這樣做的。在我有了手機后,他們也從來但是問我用手機的狀況,我對此也很滿意。因此我覺得自由雖然——像安德烈說的那樣——是天生的權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認為父母就就應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適當的自由,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來,安德烈真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從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我總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這般的生活,我必須會十分滿足的。但是我卻又從書中讀到了許多安德烈對母親龍應臺的不滿,不滿母親的多管閑事,不滿母親的“無知”。我覺得安德烈似乎對自由的要求過高了一些,或許也沒有,只但是又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自由其實有很多種,但我覺得最復雜的自由,就是父母給予孩子的自由。這自由是父母想給卻又不想給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給予孩子自由時,總是附帶著許許多多、這樣那樣的情感。雖然我身邊大部分朋友的家長都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漸漸放寬管理的,但也有少數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長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費解。因此我也很推薦那些內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來看看這本書,必須會獲益匪淺的。

  《親愛的安德烈》讀后感30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她的書《目送》中的這段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為人母的我也是因為這段話,開始讀龍應臺的另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發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發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小學、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后,才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幾十秒的時間里,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臺對母與子關系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說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里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說,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著孩子離開,對著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于,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系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么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持,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里,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只老虎》,因為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刮著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臺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臺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臺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么幾分"正式"的味道。而臺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著,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為鄉下孩子龍應臺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為城里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臺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里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臺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于"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臺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沖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為"失敗者",百米沖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為"失敗者",氣定神閑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沖刺者歸為"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臺在體育課上的失敗啟蒙,給她的教訓,不是要稱為"成功者"的一員,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謂的"成功者"對失敗下的定義。"失敗者"要在失敗的當下,四腳朝天、一敗涂地之后,"從容地爬起來,有尊嚴的走下去"。"失敗"的智慧,就在于你從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與所得,不是做母親居高臨下的給予,而這也是我在書中觸動的地方。

  安德烈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如果你能搭"時光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里去,你想去哪里?未來,還是過去?為什么?

  龍應臺說她要坐著時光機先去過去,看看孔子時期的中國。她還要去未來,到2030年,那時安德烈四十五歲,弟弟菲利普四十一歲。龍應臺想偷看一下,安德烈與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兒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過去。我想回到父母還年輕的那段時間里去。

  那時候媽媽還穿那件涼涼的藍格襯衫,頭發綁起來,在青春里恣意飄散,跟現在我身邊的漂亮女孩一樣。我可以和她做朋友,聽她講她的秘密,幫她做她不會的數學題。

  那時候爸爸也許很貪玩,70年代的娛樂,樣樣都會。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掛黑色大圍巾。春天穿夾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褲,卷起了褲腳,再蹬一雙白球鞋。

  那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我這個煩惱,他們的人生好像還有無數可能。就跟我現在一樣,在他們身后,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視。

  在那段時間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