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國學經(jīng)典》是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成和林萌。本書主要講述了國學的基本知識,向讀者傳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
內(nèi)容簡介:
《國學經(jīng)典》是2010年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萌等。該書主要講述了國學的知識。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國學中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接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這套叢書設有六個分冊:《國學經(jīng)典》、《自然景觀》、《民俗風情》、《飲食天下》、《建筑藝術》和《城鎮(zhèn)魅力》。我們采用中國畫“散點”構圖的方式,通過若干有序的篇章安排,對文化的不同側面做精練扼要的勾勒,同時盡可能多地吸納細節(jié),擴充信息,牽手時尚。每一章節(jié)增設的“現(xiàn)代鏈接”欄目,就是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結合,或縱深,或延展加以記述,配之以精心挑選的圖片,以方便讀者的閱讀為出發(fā)點,全方位、多層面地展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內(nèi)蘊。
-------------------------------------------------------------------------------------------------
《國學經(jīng)典》名句:
《周易》
001.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002.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003.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004.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005.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00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尚書》
007.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008. 滿招損,謙受益。
《左傳》
009.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010.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011.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012.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013.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014. 多行不義,必自斃。
015.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016. 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國語》
017.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018.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019. 時不至,不可強生;事不究,不可強成。
《戰(zhàn)國策》
02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021.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022. 亡羊而補牢,猶未遲也。
023.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024. 圖窮而匕首現(xiàn)。
025. 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孫子兵法》
026.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027. 故兵貴勝,不貴久。
028.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
029.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
030. 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31. 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032.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033. 后人發(fā),先人至。
034. 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035. 故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036.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谷梁傳》
037. 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038. 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老子》
039.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04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04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42.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043.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04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4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4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禮記》
04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048.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049. 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050.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051.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052.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053.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054.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055. 來而不往,非禮也。
056.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057.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058.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059. 苛政猛于虎也。
《墨子》
060.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061. 貧則見廉,富則見義。
062.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063. 強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
064.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065.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066. 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067.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莊子》
06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069.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070.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071.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072.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073.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074.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管子》
075. 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076. 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077. 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
078. 福不擇家,禍不索人。
079. 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
080.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081. 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082.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083.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084. 明大數(shù)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
085. 善人者,人亦善之。
086.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087. 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
088. 言不周密,反傷其身。
089.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 莫如樹人。
090. 知子莫若父。
091.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荀子》
092.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093.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094.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 吾賊也。
095.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096. 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097.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098.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099.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00. 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101.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韓非子》
102.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103.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104.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05. 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106. 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
107. 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108. 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109. 器滿則傾,志滿則覆。
110. 遠水不救近火。
111.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列子》
112.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113.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
114. 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
115.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116. 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117.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
118.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呂氏春秋》
119.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120.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121.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
122. 井中之無大魚也,新林之無長木也。
123.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
124.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離騷》
125.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之多艱。
126.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論語》
127.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8.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0.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3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33. 朝聞道,夕死可矣。
134.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6.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37.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
138.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9.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40.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4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42. 言必行,行必果。
143.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44.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45.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4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14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8.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149.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5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51.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5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53.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54.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55.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56.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孟子》
157.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58.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59.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60.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6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62.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63.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64.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165.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6.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67.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8.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169.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70.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71.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7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73. 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174.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75.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詩經(jīng)》
176.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77.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78.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79.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80.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181.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182.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83.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184.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185.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86.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87.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88.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89.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19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91.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92.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93. 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194.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195.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96.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197.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98.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199.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20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國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下面是《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歡迎閱讀!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
《國學經(jīng)典》是一本傳揚中國經(jīng)典文化的書籍。書雖然小,其中的知識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經(jīng)典要義這一章里有許多名言警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要如實回答。所以我們不明白的就是要說不明白,好請教別人,“萬物之生意,最可觀。”這句話的意思是:萬物的生長意境是最值得觀賞的。我們應當多去觀賞一下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狀況。“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水是靈動的,代表了變通,比喻聰明的人;山是沉穩(wěn)的,代表了沉靜,比喻仁德的人。
比如,在故事這一章里,許多故事都帶著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殺豬》這個故事是說人要誠實守信,不要去欺騙別人。我們也千萬不要從小養(yǎng)成了欺騙別人的壞習慣。《網(wǎng)開三面》這個故事主要說了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如果我們寬容了別人,以后別人就會幫忙我們。《子罕睦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懂得謙讓。因為,謙讓了別人,別人就會敬重你。
讓我們一齊來誦讀《國學經(jīng)典》吧!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2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后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就能夠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后,我都會復習一下當天的資料,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復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我厭惡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我所厭惡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后,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就應學習魯迅先生,為自我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于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么的完美,多么的和諧啊!
透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3
自從上小學起,我就個性愛看書。所以,我讀的書十分多,書架也擺滿了我的課外書。但是,有一本書讓我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忘記,它就是老舍的《經(jīng)典賞讀本》。
它是一本由二十幾所名校引領小學生的精讀大師名篇,還是一本能提高現(xiàn)代文閱讀潛力,有積累美詞美句的名書。里面積累了老舍寫的20篇名作,有《養(yǎng)花》、《小麻雀》、《落花生》、《貓》……
本書中有一篇散文我令很喜愛,名字叫做《養(yǎng)花》。
愛花,所以也愛養(yǎng)花。我可還沒成為養(yǎng)花專家,因為沒有工夫去作研究與試驗。我只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滿是花草,小貓兒們只好上房去玩耍,地上沒有它們的運動場……
這篇散文寫的是老舍先生一生愛花,視花如友,《養(yǎng)花》便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
這本書真是使我一生受用!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4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小時候,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我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我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一會小差,現(xiàn)在呢,長大了,我現(xiàn)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嘗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為,也不得不讀一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里面包含著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一樣嗎,正是中國獨一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一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長,我們學了一個星期,卻一點不感到累。在這一周里我們被故事的內(nèi)容深深吸引著,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yōu)美,用詞是那樣的精辟,凄美的情節(jié)讓我們?yōu)橹鴦尤荨?
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于古代,也實用于現(xiàn)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一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范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說話時說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修養(yǎng)。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從書包里拿出國學這本書,靜靜地打開,看著古人智慧的結晶,一絲驕傲涌上心頭,不禁,拿起了國學這本書,一邊搖頭晃腦,有聲有調(diào)地讀開了國學。一種輕松的感覺充滿了全身,腦子里越來越充實了……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5
《弟子規(guī)》也許在我們大家還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接觸過了吧,《弟子規(guī)》中的每一個字都蘊藏著極其深刻的道理,是我們?nèi)缃癫坏貌蝗グ阉斫獾母笍亍?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著一個人生哲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yǎng)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著,父母到了家里一定是累了,我們?yōu)楦改父梢恍┎恢档靡惶岬募覄栈睿菓摰摹N覀儜摫M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提起生活中,我想我做的還不夠,每天放學回到家,爸爸勞累了一天,也回到了家,渾身酸痛,疲倦的不得了,而我卻因為作業(yè)兒發(fā)著牢騷。“來,好閨女,給爸爸按按摩吧!”爸爸疲憊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縈繞,“沒時間,沒看見我這正寫作業(yè)呢嗎?”我不耐煩的應對著。我錯了,爸爸累還不是為了我,為了這個家?我就算是毫不猶豫的去給爸爸按摩,也不足以爸爸對我的付出啊!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說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里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于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guī)》后,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今后,我一定要管好自己,自己心里所想,就要用心去做,弟子規(guī)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guī)砹藛⑹尽!靶ⅰ€⒅敗⑿拧邸⑷省本褪且粋人最應該擁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愛做學習孔圣人對我們的教育與引導!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6
這幾天,徐老師向我們推薦了《國學經(jīng)典》這一本書,并且還給我們打印了這本書里比較好的名言,讓我們多背,讓這些名言永遠做我們的生活導航。我們通過多讀、多背,漸漸的了解了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我們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瑯瑯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于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jié)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jīng)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jīng)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guī)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7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里就融匯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每首古詩都有注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冗的得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
剛開始讀《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fā)覺并沒有那么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jīng)典了。
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第五單元“四時田園”這一部分,它用許多古詩來教育我們:做人要勤勤懇懇,不能懶惰。以前我無論做什么事都很懶惰,什么事都讓別人幫我做。值日時,我是組長,我就讓那八個組員打掃,我則坐在凳子上悠閑地唱著歌。最后,由于組員不合作,沒打掃干凈,老師批評了我一頓,我心里像打翻五味瓶:酸、甜、苦、辣、麻,一起涌上心頭。哎,都怪我!讀了這一部分,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從今以后,我漸漸變得勤勞了。就說去年吧,學校有縣里領導來檢查衛(wèi)生,我們組由我負責打掃衛(wèi)生,在我的牽頭下,我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為此,還受到縣領導的表揚呢。當然,這得歸功于經(jīng)典誦讀!
經(jīng)典誦讀中,孔子關于學習態(tài)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鑒。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校刻於家佑|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于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老師說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己,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么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后,我變得很謙虛,經(jīng)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yǎng)的成分。
《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8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
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9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為根本,深入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于中,信于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明則誠”、“和為貴,不自棄”六個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并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xiàn)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
關于“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xiàn)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nèi)省慎獨”、“隱惡揚善”、“執(zhí)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非同尋常的現(xiàn)實意義,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注解,并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xiàn)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lián)系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nèi)容,結合本節(jié)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jīng)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總之,讀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0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國學經(jīng)典誦讀《大學中庸孝經(jīng)》,《孝經(jīng)》的內(nèi)容好象都比較難懂,爸爸媽媽又和我一起閱讀了《二十四孝》,我覺得其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小時候那些孝順的人,長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自古以來,孝是人類最基本的感情,是一切愛的基礎。孝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天地間的自然規(guī)律,是人類一切德行修養(yǎng)的基礎,是思想教化的源泉。
生我者父母,養(yǎng)我者父母,沒有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我們很難健康地成長,父母給予我們一切,父母的眼睛時刻關注著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關懷總是那樣的無微不至,勞而無怨。
百事孝為先,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孝道就是要盡心盡力的供養(yǎng)父母。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怎么能去愛他人、愛國家呢?
現(xiàn)在我們中間的很多人,特別是我們這些00后,經(jīng)常一天到晚想的都是自己要向父母要點什么,想要怎么樣玩耍,自己喜歡怎么樣就要怎么樣。與父母一起時,自己一定要選最好的,要玩自己最喜歡的;吃東西時一定要選自己最喜歡吃的。有時,父母指出我們的錯誤希望我們改正時,我們不僅不愿意承認,反而還會發(fā)脾氣;有時甚至還會在對父母、長輩說話時很不禮貌。
所有這些表現(xiàn),和《孝經(jīng)》中的要求相對照,關鍵是“孝順”二字沒有做好,我們距離《孝經(jīng)》中的要求還有很大距離。讀了《孝經(jīng)》這本書,我以后一定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美德。讓我們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吧!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1
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阿姑和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從小迷漫在書的海洋中。打開書本,一切不愉快都離我而去。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它讓我徜徉在詩的海洋中。
在讀詩中,我收獲到“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節(jié)選《戰(zhàn)國策》)。
記得有一次,我病好剛回校上課,誰知下午老師說:“同學們,明天要考試了,回家要認真復習。”叮零零,放學鈴響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慢吞吞地把作業(yè)做完了。我剛拿出語文書準備復習,心想:唉!復習還有什么用,我都請了幾天的病假,怎樣也考不到第一。老師說過:“要在全組考第一才能當上語文組長。”反正當不了語文組長,還不如看看電視,簡單一下!我拿著作業(yè)找媽媽簽字,媽媽問:“你這么快就復習完了,明天能考好嗎?”我跟媽媽說了緣由,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不復習,不努力,不去試一試,怎樣就明白自已不行呢?更何況你如果有不會的,還能夠打電話問老師呢!如果此刻放下了,不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了嗎?語文組長但是你這段時光夢寐以求的啊!聽媽媽一說,我便跑進了房間,認真地復習起課本來。等考試結果出來了,我最后如愿以償?shù)禺斏狭苏Z文組長,這真是:事到臨頭,只要及時想辦法彌補,都來得及。
在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拿出書本準備做作業(yè)。但是又想:不是還有明天嗎?留著明天做吧,今晚看一下電視。當我打開電視看得津津有味時,腦子里忽然想起了《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中的“《今日歌》”:今日的事要今日做,不能拖到明天,因為明天還有明天的事。于是,我關掉電視,回房間做作業(yè)去了,從讀詩中我感受到時光的寶貴。
從讀詩中,我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到頭禾黍屬他人,不知何處拋妻子”(選自《農(nóng)夫》);
從讀詩中,我領略了江南水田美麗的風光——“更被鷺鷥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選自《稻田》);
從讀詩中,我……
誦讀經(jīng)典,我感受這世間的真諦;誦讀經(jīng)典,我享受這世間的美景;誦讀經(jīng)典,我分享這世間的真情;經(jīng)典,伴我成長。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2
告訴你們,透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明白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十分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就應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群眾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杰;管理專家王親云……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能夠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我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理解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必須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3
古時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賦從個人推廣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我的國家;要治理好自我的國家,先要整治好自我的家族;要整治好自我的家族,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要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ǎng),先要端正自我的內(nèi)心;要端正自我的內(nèi)心,先要使自我意念真誠;要使自我意念真誠,先要招致自我的良知;要招致自我的良知,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才能政治自我的家族,整治自我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我的國家,自我的國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從天子到平民,都是要把修養(yǎng)自身道德作為根本。一個人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敗壞,卻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那是從來也沒有過的。這就叫做知根本,這就叫做良知到來。
在這段文字中提出了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性,在《大學》中還有一段話闡明了這個關點,“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能夠齊其家。”
意為:所謂整治自我的家族在于修養(yǎng)自身品德,是因為人們對于自我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人們對于自我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人們對于自我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人們對于自我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人們對于自我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因此喜歡一個人而明白他的缺點,厭惡一個人而了解他的長處,這樣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語這么說:“人們不明白自我孩子的缺點,就不明白自我禾苗的茁壯。”這就是說不修養(yǎng)自身品德,就不能夠整治好家族。文字雖然闡述的是修身齊家之義,但是更深刻提出了人務必克服感情偏私問題。在一個大家庭中,對于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能心存公正而一碗水端平,使長幼親疏之間、姑嫂妯娌之間同心協(xié)力、和和睦睦,是很難辦到。所以,要想整治好家庭,務必提高自我的道德修養(yǎng),無偏見,無好惡,待人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由此可見,“克服感情上的偏私”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作為一名老師,這種品質顯得尤為重要,每位老師就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誰的家庭富有、地位高低、孩子模樣好壞等作為喜歡或厭惡他的標準,這樣才不愧于“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從品讀、學習《四書》中明白了做人的尊嚴、人格的力量、人生的價值與好處,感謝《國學經(jīng)典》,因為有了它,讓我的生活不再單調(diào)乏味,讓我受到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它真是一碗心靈雞湯。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4
讀詩詞能凈化人的心靈,記古文能教人怎樣做一個品格優(yōu)良的人。因此我們學校也要求我們讀記《經(jīng)典誦讀》,不但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增長我們的閱讀量,這難道不是一舉兩得嗎?
讀了這么長時間的《經(jīng)典誦讀》,我最喜歡的一句論語是: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馬牛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子夏說:“我聽說過:‘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禮貌,那么,不論誰都是自己的兄弟。你為什么要煩惱自己沒有兄弟呢?”我也是這樣想的,如果自己表現(xiàn)的十分謙卑恭敬有禮貌,大家一定都會接納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擺出一副驕傲自大,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樣子,肯定沒有人會理睬自己,更別說是接納,甚至會討厭自己。
朋友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不是在旁邊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熱諷。這樣的人誰會接納你?誰會欣賞你?反而對人寬厚熱忱的人總會得到別人的欣賞。
看了《經(jīng)典誦讀》,我從中學會了許多:人與人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尊重,你尊重別人一分,別人就會還敬你十分,只要你寬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實意就會得到別人的重用,勤勞機敏就會取得工作上的成就。所以,我以后還要讀更多的《誦讀經(jīng)典》,看更深奧的古文詩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充盈。
既然看《經(jīng)典誦讀》有這么多好處,我們?yōu)槭裁床欢嗫磶妆椋鄬W點知識,你們說對嗎?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5
“國學”是中華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國學透射著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
《弟子規(guī)》作為國學經(jīng)典,對世人的影響自是不必多言,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guī)雖淺顯卻極富哲理,能夠給人以生活上的指點、學習上的教導,成長中的導航……它教會我們: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與規(guī)范;它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社交禮儀,這也是我們父母長輩的行為準則,因為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好下一代。
國學激勵著我們,當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時,應樂觀積極,努力爭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指導自己的人生。
古人所言:“百善孝為先。”《二十四孝》記載:“周朝閔損因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全,便再取了后母,而后母卻虐待子騫。在寒冷的冬天只給他穿單衣,父親知道子騫受后母虐待后,便要休了她,子騫便為后母求情,最終一家人生活和諧美滿——單衣順母。想想我們呢?身為人子,我們對父母卻知之甚少,關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還天真地說著他們不理解我們的話語。真的覺得自己不懂事。
細細體會,其中包含著尊重師長、孝敬長輩、誠實守信等可貴的品質,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華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傳世之寶。
讓我們一起了解國學,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跟我們共同走進《弟子規(guī)》,體會國學的經(jīng)典;讓我們一起誦讀經(jīng)典國學,品味精彩人生;讓我們一起倡導經(jīng)典國學,完善自己的人生吧!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6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里有幾樣不可缺少的東西-----仁、義、禮、智、信,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作文。這五個字是孔子到孟子以及董仲舒一一完善的。
讀了這一套書以后我真是感慨萬千,它讓我知道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個知識庫,點亮了我的心靈。“仁”里面的《美金的價值》、“義”里面的《大義橋》、“智”里面的《無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歡“信”這本書,我能從中體會到“信”讓人受益非淺,那一句句簡練的語言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例如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古今中外誠信使人們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應別人的事無論多困難他都想辦法辦到。楚漢相爭時,季布是項羽的大將,曾幾次打敗漢軍。劉邦當皇帝后下令通緝季布,季布只好化裝到山東一朱姓家當傭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guī)退騽钫f情。劉邦后來封季布為中朗。季布有個朋友叫曹丘生,專愛拍馬屁,聽說季布當了官便來巴結。季布見曹丘生來就虎起了臉,罵了他幾句。誰知無論季布態(tài)度多嚴厲,曹丘生照舊陪著笑還說:“我聽說楚地有‘得黃金百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聽后很高興就待他為上賓,曹丘生走后到處宣揚,季布的名生就越來越大。這就是一諾千金。
誠信是不分國界的,在美國一個莊園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莊園主的兒子看見了十分喜愛,他想試試斧子快不快,就對準一棵櫻桃樹砍去,只聽“咔嚓”一下樹被砍斷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進了小屋,但后來因為‘誠信’還是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就是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的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還是華盛頓,在他們身上都有個共同點“信”,我們必須要以誠待人,正如李嘉誠的所說“我們要以誠代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
國學,是你使我的知識一天天充實,是你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聲對你說:“謝謝你”!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7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沒有深入學習,不知其深淺,我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無知,越學越覺得自己的淺薄,慢慢地發(fā)現(xiàn)貪大不精。此時,我明白了“一門深入。長期熏修”的真正道理,也堅定了我用《弟子規(guī)》去規(guī)范孩子與我的行為,做一個有德、有才的人。現(xiàn)在的孩子,迷茫、無聊、空虛,沒有目標。孩子的心靈沒有寄托,沒有寄托的心靈是不可能安穩(wěn)和充實。為孩子找一個心靈的家園,讓孩子的心有一份寄托,是我們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而構建什么樣的心靈家園,給孩子和自己的心靈澆什么樣的養(yǎng)分,就一一擺在我們的面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最好的機床和養(yǎng)分,而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就是“孝”,夫孝德之本。“孝”是德育的“根本”,構建孩子心靈的家園,應以“孝”的培育為本?讓孩子的心靈歸附在“孝”上,在“孝”的家園里健康成長。
一、在孩子中推展《弟子規(guī)》和《孝經(jīng)》。中華傳統(tǒng)文化育德本中,《弟子規(guī)》和孝經(jīng)》是孩子養(yǎng)正的最好讀本。孩子學《弟子規(guī)》時,要一門專入地去修習。從背誦、抄寫、講解、力行、分享這幾步去專心學習,誠心念,常說善惡只是一念之差,養(yǎng)成善念,在做悖之事時,這些善念就會提醒你,使你時時警惕自己不去做壞事,長此以往,善行多了,惡行少了,心靈就干凈了。《資治通鑒》里有一句話“行有不止,乃成君子。”長期去學習《弟子規(guī)》,按《弟子規(guī)》的要求去力行,力行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傾聽別人的分享,找出自己的差距,努里向別人看齊。讓我們的心靈家園擁有更多健康、積極的精神。
二、學習《弟子規(guī)》要放寬心量,這是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心態(tài)。心懷誠敬心和感恩心,心量放寬了,才能容下《弟子規(guī)》的一切。不要還沒有打開《弟子規(guī)》,沒有了解和深入體會《弟子規(guī)》就帶著分別心去對待《弟子規(guī)》懷疑它,帶著有色的眼光去評判它,你怎么能深入體會和感悟到它其中的精華,又怎能分辨出其中的?可見,心態(tài)很重要,把心態(tài)方正,不偏不倚,認真學習,心有懷疑,隨時記錄,找名人名師求解,以求得到正確的意義,真正學好學透,用心去感悟,才能找到其中的精華,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才能真正地學好《弟子規(guī)》,并用之以孩子的德育中去。
三、推展《弟子規(guī)》時,要能克服障礙,堅持正確的事情。有時,我在推行《弟子規(guī)》時會聽到家長懷疑的聲音,說“《弟子規(guī)》是不是太呆板了,把我的孩子都教儒腐了,孩子沒有個性了,哪來的創(chuàng)造力,整個人的競爭意識都沒了,將來在社會上怎么生存?”等等疑問,其實,所有的這些疑問只是家長沒有深入了解《弟子規(guī)》,真正了解《弟子規(guī)》,深入學習《弟子規(guī)》,你就不會有這些疑問了。其實,《弟子規(guī)》就是一部行經(jīng),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別無他意,比如說: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這就是在培養(yǎng)孩子待人接物的習慣,比如說:喪三年,常悲咽。“這是在培養(yǎng)孩子的恭敬心和感恩心,實際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心培養(yǎng),先人雖然不在,但我們應緬懷先人的恩德。你連祖先都不感念,你說你有愛心,那不是騙人的嗎?所以說,沒有領悟其真諦和精髓,那就先學,再有取舍不遲。《弟子規(guī)》不是把孩子的個性沒有了,而是把孩子的個性加以整飾,然后孩子不那么貪心,不那么情緒化,不那么傲慢了。而是懂得格物,致知,有誠意,正心,修身,家齊,進而天下平,這種內(nèi)涵的個性比張揚個性好的多,孩子以后的成就就要大得多。
四、抓住《弟子規(guī)》中的核心”孝心“,對孩子進行教育,打開孩子的孝心,一切的善心都打開了。一個人不“孝順”自己的親人而“孝順”別人,那是不可能的,試想一下,你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你還能說自己有愛心,那不是自欺欺人嗎?孝心一開,感恩心,恭敬心就開,感恩心一開愛心就開了,愛心一開,仁義道德都能得到踐行。并念念想著去利益別人,把愛不斷地傳遞下去。
五、讓《弟子規(guī)》成為孩子的心靈家園,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家園里熏陶我們的德行,成就我們幸福美滿人生。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8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悠悠的歲月長河里,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
如《弟子規(guī)》、《論語》等。尤其是《論語》,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lián)袂宣言: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過頭到2500年前學習孔子的智慧!只要打開《論語》,我就仿佛看見一位充滿睿智的老者向我走來。他就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一個影響了中國兩千年教育文化、社會禮儀、道德體系的偉人——孔子!他的言行涉及面非常廣泛,有孝道,為政,立德,治學等四個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_@句話講得到一點也沒錯。我的表妹,她雖然學習成績沒有我好,但是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這方面非常棒,是我生活中的好老師。“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我的感悟非常深。我表弟平時常去圖書館看書,每次都是帶了一本本子去做讀書筆記。并且經(jīng)常拿出來看,反反復復這樣,時間久了,他的作文水平進步可謂是突飛猛進。“交友儒雅,友人高尚”。
這是激勵自己向上的一種方法。交的朋友要比自己強,這樣才能令自己奮發(fā)向上,成為人上人。我堂妹的朋友讀書讀得非常好,可是因為她交友不慎,她跟那個朋友經(jīng)常一起逃學,自然而然的,她的成績就每況愈下,以至于落到了每次考試在及格線左右徘徊。我表妹終于深有體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于時,我表妹也漸漸疏遠這位朋友了。讀《論語》,使我受益匪淺。今后,我要更加細讀,《論語》,細讀中華民族悠悠的千年智慧。國學是國粹;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經(jīng)驗。我們要學習并把它發(fā)揚光大!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19
第八先鋒隊韓云磊 文化潤企業(yè) 書香悟人生 4月16日通過學習《國學經(jīng)典200句》這本書,使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jīng)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獲頗多。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的重要載體,內(nèi)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jīng)典浩如煙海。
國學經(jīng)典中內(nèi)容很豐富,從個人領域的學習、修養(yǎng),到公共領域的齊家、治國,再到個人境界的圓滿人格、天人合一,這是一個由自己出發(fā),經(jīng)過在社會中的磨練,最后提升、完善自己的過程。有200句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些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用在實處。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典著作中,《論語》一直閃耀著特別的光芒。兩千多年來,《論語》中“仁愛”的核心思想,始終浸潤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光芒,它為不同時期、不同年代的人們所推崇,所向往。《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國學經(jīng)典里的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讓我們一起在圣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現(xiàn)根據(jù)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
經(jīng)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通過不斷學習,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曾國藩在《曾文正公全集》中提出“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唯讀書則可變化氣質”。書是前人智慧的積累,精華的結晶,讀書可以讓人增長智慧,放大格局,養(yǎng)足才氣。不論學歷如何,讀書多了,內(nèi)心充實,精神豐富,腹有詩書氣自華。
(二)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了解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這是孔子提出的關于人生的四點基本要求,首先人要有正確的理想、抱負;其次是要有高尚的道德,一切必須以道德規(guī)范為依據(jù);再次要有仁愛之心,以仁為依靠;最后要有專長,精通業(yè)務,博學多才。《周易》中記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個君子,就要像天地一樣自強不息,無論是遇到什么艱難險阻,也要不屈不撓,堅持到底;要像大地一樣寬容大度,不論是面對豺狼虎豹,還是污泥濁水,都能笑臉相迎。國學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jīng)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淀了中華先民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讀《國學經(jīng)典200句》,學圣人名言,受益匪淺,對于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啟發(fā)。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xù)學習國學,讓國學經(jīng)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松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xù)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20
以前我是一個很驕傲、很愛炫耀的孩子,從不懂什么叫謙虛,就拿一個故事來說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級刊物上,我高興地告訴了父母讓父母分享我的快樂。他們聽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誡我:“不能驕傲喲!”我哪里能聽進去,因為我早已被驕傲給“駕馭”了!
就在我興奮的同時,我的性格也有了極大的變化——變得更加驕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誰的作文寫得好時,我就在他們比面前炫耀,若不順心便“發(fā)揮”出我暴躁的脾氣;和同學們聊天時也會炫耀我的“光輝”史……我就和同學們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個朋友都沒有了,我心里卻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寫的好嗎?我還不想和你們在一起呢!從此我驕傲成了癮,暴躁成了性,一發(fā)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徹底改變了。那次測驗,我原本以為只要一動筆,就能寫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錯了,上午兩節(jié)課,我居然才寫出了一個題目幾句話,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受到了老師的批評,還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實,他們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呀!記住一句話‘滿招損,謙受益’千萬不能驕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義。
自從我校掀起了“誦讀了《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活動,我也積極地參加活動并被《國學經(jīng)典誦讀》里的一樁樁,一件件動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別是馮異的謙遜把我給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稱為“大樹將軍”,他自幼好學,率領的有規(guī)矩,為人謙遜。特別是每次將軍們圍坐爭功領賞時,只有他從不居功自傲,總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樹下思考戰(zhàn)斗的經(jīng)驗和教訓,正是因為他與眾不同的作風,才有了“大樹將軍”的美名。而劉秀發(fā)現(xiàn)他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如:“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道理不但使我學會了戒驕戒躁,而且還讓我學會了要厚物載德,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本書不僅使我從一個“游手好閑的小皇帝”,變成了一個勤勞的“忠仆”,還讓我明白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的含義:只有“孝”才能推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一個讓人尊敬的人。現(xiàn)在我已學會了為勞累了一天的爸媽端上一杯清香的茶,為奶奶端上一碗熱騰騰的米飯,并且學會了做飯,洗衣等家務活,為父母減輕了一半的負擔。
《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使我與驕傲絕交,與暴躁斷絕,最后又讓我走上了正直、謙虛、誠實與愛國的人生征途,大家都來從這本書里感悟真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