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1
不知不覺,已在教育道路上行走了兩年,兩年的磨礪讓我深知這份事業的苦與樂。暑期拜讀了教育大家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文集,其中所涉獵之處無不令我嘆服。其言辭之懇切,態度之真誠,見解之深刻,旨意之深遠,處處彰顯著大家風范,使我受益匪淺。其中葉圣陶先生所滲透的教育理念還有真知灼見令我折服,也會讓我與其產生共鳴。結合著我的教育經歷去拜讀大家之作,相較之前的紙上談兵,令我印象更加深刻,領悟到的也更加透徹。拜讀這一文集使我脫去一份稚嫩,收獲一份成熟。
葉圣陶先生全書圍繞著“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他所倡導的“引導”方式,實在是高明,似乎是對于當前一種應試教育的潤色指導。如今的知識傳授對于中間過程的教育有些忽視,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的知識目的。而這種引導的方式不光可以促使學生走向正途,更是對于他們一種領悟力的培養。當今社會知識爆炸,隨處可見鋪天蓋地的知識快餐。然而,于學生而言真正具有終生意義的則是一種能力的培養。我認為一種能力的培養所產生的人生效益大于一個知識點的掌握。
先生所主張的“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這里側重的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一種學到老,活到老的能力。如果在教育的過程中能秉持著先生所倡導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須教。”理念,那么這種教育境界必是極高的,教育效率也是極高的。然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與策略的,這也是一門學問。于是他又提出了方法論“參考要有路徑,思索要有方法”,這實質也是對教育的路徑探索。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實則也是自己不斷學習優化的過程,從學生們的反饋中了解到自己在哪個地方有閃光點的,哪些地方還有不足需要改進,在教育與反思的過程中探索創新,開創出屬于自己一套的教學方法。就信息技術學科而言,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我們需要摸索的還有很多,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去摸索出屬于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
還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并且能產生共鳴的,是那“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這句話言近旨遠,含義頗豐。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放低姿態,以一種謙卑的學者姿態去對待學生,遇事要有耐心站在一個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并學著用他們所能接受的思維模式以及認知范圍去引導去規范他們的言行。從孩子的身上,你或許能看到另外一個世界,那個世界需要我們去關懷、去理解。若是一味的靠強壓去鎮壓,即便能獲得短暫的穩定,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法保證學生是否真的心悅誠服。做學生的學生,做學生的大朋友,與他們并肩而談,與他們共同成長。
闔書而坐,耳畔依舊縈繞著那句“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循循然而善誘人,出則謙謙以自悔。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相信教學相長,在與學生的接觸過程中,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方法,不斷的潤色修繕,并試著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同時也享受著這個美的歷程。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2
春節之前,我在書店買了《葉圣陶教育文集》(共五冊),放在書柜里,一直很少翻閱。假期里主要對第三卷有所閱讀,因為這一卷是關于語文教育的。我還沒有全部讀完,現在匆匆記下,是因為接下來恐怕也沒有時間讀完,如果不做一下小結和整理,印象也就不深刻。讀與沒讀,有時就沒有什么區別。這在我是有教訓的。我以前讀過的一些書,有些只記得書名,已無從回憶了。
葉老強調讀書應該有思考,這樣才有收獲。我把自己的思考記下來,以便下次翻開書時,可以繼續思考。
葉老先生是怎樣看待語文教育的呢?我看了后,覺得可以從兩方面去談:
一、什么是語文;
二、什么是語文教學。
“語文”這個叫法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來的。這里的“文”不是文學的意思,也不是“文言文”的意思。葉老認為“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表明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都要在這門功課里學習的意思。在學校里開設語文學科,是為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心靈。一個學生語文程度如何,可以從他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上看出來。
怎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呢?一靠社會教育觀念的改變;二靠教師的正確指導;三靠學生正確、努力地學習。
馬克思說過,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受社會的教育觀念制約的。舊式的教育奉行的是古典主義和利祿主義,所以舊式教育可以培養出記誦很廣博的“活書櫥”,可以養成學舌很巧妙的“人形鸚鵡”,可以養成或大或小的的官吏以及靠教讀為生的“儒學生員”,可是不能養成善于運用國文這一種工具來應付生活的普通公民。社會上如果視“古典”為光榮,視“利祿”為目的,就很容易讓學生脫離現代生活,側重與再現知識。葉老倡導的語文教學則強調學文與做人做事相結合,與生產勞動結合,為公民生活服務。體悟文中描摹的境遇,進行探究,不斷參考、分析、比較、演繹、歸納、涵詠,體味,不斷整飾語言,獲得表達的技能,最終能閱讀,能寫作,能運用于生活。這些觀念僅是老師,僅是教育界知道是不夠,還要讓學生知道,讓家長知道,讓社會各界知道。葉老在文中說,讓學生看一看課程標準,我覺得也有這個必要。如果社會的教育觀念正確了,它的招生制度及評價體系就會發生變化,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對語文的學習。
教師對學生語文的學習影響是很大的。作為教師該怎樣去進行語文教學呢?首先教師要轉變舊式的教育觀念。不要像以前私塾教師一樣去講文言文了,不要把教語文變成當“翻譯”工作,只是把古文轉換成現代文,轉換成方言,逐字逐句地去講解課文。我們現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白話文了,再這樣“翻譯”已經沒有必要,但很多老師還是受這樣教法的影響,只是變成問內容、情節了。
現在的老師進行閱讀教學,應該把握這幾個關鍵詞:境遇、情思、表達、聽說讀寫并重。葉老先生所說的境遇,我想應該和“情境”這個意思差不多。一篇文章往往是有情境的,起碼有具體的形象。但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的“境遇”也許和課文中體現的情境有時是不一致的。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課堂教學生活化,課外生活語文化》,對教師要創設的“情境”有所闡述,可以作為參考。創設、感受情境的目的在于激發情思,于是可以朗誦,想要討論,這樣就可以磨練學生的思想,培養情感,激起說話的欲望。此時,教師再暗示、指導,使之每句話合于論理,出于至誠。這樣就有組織,有條理,發于真知真情,而不是從教科書或老師的話再講述一遍。
這樣的教學理念如何落實到一篇課文的教學呢?葉老舉了《 “國家的”》、《三黑和土地》這兩篇課文的教學。在這個教例中,我們看到葉老的教學也是用到講解的,而且還比較多,不過他不是逐字逐句字講解課文,講解內容。教學的開始階段,他也是讓學生自學,讀詩,整體感知詩的內容,理解內容和文字的意思,在此基礎上,他就把閱讀欣賞及寫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了。這里摘錄幾句,可以看出他是如何結合“情境”引起學生思考的。
“第十四節,用的是“陽韻”,這也表示喜歡的情緒。送公糧,看閨女,都是高興的事,在韻腳和節奏上也可以體會出來”
“是不是三黑工作的時候,蘇金傘在旁邊看著他,然后寫成這首詩的”他們也會回答:“就算蘇金傘在三黑的`身旁看著他,也不會看到他心里想的心思。”從這一點引到第三人稱寫法的一些寫作特點。
文中還提到抓出幾個比喻句來談談,感悟一下運用的精妙;還有比較一下“看見”和“一看見”的區別和運用。葉老先生這樣的教學具有了語文味,有語文的特色。他使我們覺得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文史知識,還要語言、修辭、寫作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要善于結合文章做具體的分析運用,從中傳授語文知識,讓學生學會讀書與寫作。
看這個教例時,我曾設想了一下拿到這樣的一首詩,我會怎么教,然后和葉老的教法進行比較,發現差別很大。細究一下,我是立足于小學中高年級的教學,而葉老是在初中教的這篇課文。所以同樣一篇文章,如果是放在不同的年級,它所采用的教法就應該不同。所以我們當老師的,很有必要熟悉課程標準對個年級的要求。這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年段要求,才好確定教材的使用。
語文教師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教學生寫作。葉老說:作文課是練習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要說的意思。模仿不是好辦法,抄襲是自己騙自己。教學生作文,同時要教學生做人。教學工作是帶有教育性的,所以教書育人是融合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中的,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該如何做人做事。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這個是寫作的源頭。其次,就應該追求寫作的法度與技術等了。
因此,教作文的時候,要慎重地選擇內容,盡量讓學生有話可說。在寫作之前,讓學生充分地說,教師邊指導,邊鼓勵學生說。學生說完才打草稿,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修改,要求學生自己修改,然后再謄寫清楚交給老師。老師不必做詳細的批改,那樣做往往是徒勞無功的。不過教師應該肯定學生文章的優點,多寫些鼓勵的話,把一些共性的缺點拎出來,進行評講,指導修改。面批和集體講評效果比較好。
兒童如果剛開始習作,不能就放任學生自由發揮,應該提供一些范例,幫助學生確定層次。讓學生知道一篇文章應該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兒童寫作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腦中出現一幅一幅圖片,再努力讓圖片動起來,形成電影一般,文章就生動了。
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應該寫寫“下水文”。
語文能力的提高最終決定于學生。因為一個閱讀與寫作都是技藝的東西。
懂得是不夠的,它要歷練,常練習才能形成習慣。習慣才成自然。它需要學生大量的讀和寫。除此之外,提高語文沒有捷徑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3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但他的著作我還是第一次讀,實在是慚愧。但讀了之后收獲很多。的缺確,文章中點點滴滴的教育思想使作為教師的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在《葉圣陶教育文集》中,葉圣陶先生曾提到“凡為教,最終目的都在于達到不需要教。”當前,“教是為了不教”,已成為我國教育界對教育教學最終目標的共同認識,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要不光要教知識,而且要教方法,教能力,教終身學習的習慣和理念。為了不教而教不僅是我們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更是現實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為了不教而教是我們必須高質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務。“不教而教”的觀點其實是強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簡言之,“不教而教”對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葉老先生講:“要特別注意引導他們知變、求變、善變,有所改革,有所創新:這就是引導他們自學。我以為惟有能這樣做的教師夠得上稱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家”。
葉老先生還表達出了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知識是不能灌輸傳遞的,必須由學生領悟獲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這些觀點,作為教學一線的老師,我感同身受,也很受啟發。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師生的關系才能空前融洽,讓我們像葉圣陶一樣用審美的眼光去看,用寬容的心去引導,對待學生“不要教訓,要勸說;不要灌輸,要啟發;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使沉悶的課堂活起來了,使每朵思維的火花燃起來了,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安全、愉悅的教育氛圍,讓課堂成為民主、寬松的.港灣,成為師生煥發生命活力的地方。
在《葉圣陶教育文集》這本書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想不出現“臨時抱佛腳”的現象,那就要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這時我腦海中想起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葉圣陶教育文集》給了我很多新的啟示,我將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努力向上。最后,讓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吧!——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4
最近一段時間讀《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對我的啟發很大,解決了困擾我的許多問題,如語文教學的性質,語文教材的選文問題,語文教學不是文學的教學,閱讀教學的方法,語文課為什么要重視口語交際,如何開展有效的語文教學等,在盛夏中讀來猶如一泓清流,洗滌著我干旱的心靈。下面就葉老先生關于寫作教學談一些我的學習想法。
“作文教學”在本書中是有專門的一輯來闡述的,說得全面而透徹。對今日作文教學猶有很大作用。他在《論寫作教學》一文中提出的觀點“(學生)所積蓄的正確度與深廣度跟生活的進展而進展,在生活沒有進展到某一階段的時候,責備他們的積蓄不能更正確更深廣,就犯了期望過切的毛病,事實上也沒有效果”“(教師)唯平時對于學生的觀察,測知他們胸中該當積蓄些什么,而就在這范圍內擬定題目”等。他在此文中強調了作文就在于寫出自己平時的“積蓄”,只有寫出了自己的積蓄,這樣的文章才擺脫了八股習氣。這些觀點讓我思考我們當下的作文教學。
目前從小學到高中,學生視作文如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每每遇到作文,便大呼頭痛。這種厭惡是學生自己的原因還是我們教師的原因?我覺得我們老師的原因是主要的。就像葉老先生說的,作文題目不管是否是學生的積蓄,作文要求不論學生的認知的深廣度與正確度,而硬是要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這樣做的結果只能使學生厭惡作文。我久久地思考作文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對作文有興趣呢?我覺得第一,要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寫自己所看、所想,第二要打破作文每兩周一篇的固定的格式,給以寬松的時間范圍,只要是兩周內完成了,不管是什么體裁的文章,只要是自己心中最為想說的話就是好文章。第三,學生要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不是流水帳,是記下一天中最為可記的內容。內容可多可少。
說到寫日記,有的學生認為沒有什么好寫的,這是因為我們老師指導或堅持的不夠。日記題材就存在于我們身邊,并不像我們想像得那樣遙不可及。如這一天里,記下我們一時的心里想法,記下我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或一個動作,一個場景,我認識了一種花,我學會了一個詞,我看了一部電視劇……要求學生養成一種習慣后,他就會不自覺地堅持下來了,這對于他自己來說是受用一生的'。日記不嫌瑣碎,一切皆可入記,這也就是葉老的所說的積蓄了。它們會使我們的作文有物可寫,有情可抒,不再千篇一律,而是下筆千言。
我再說說作文題目的制定,我們老師布置作文往往是就教材中所要求的在某一個單元之后,寫一篇與單元內容近似的文章,目的是借鑒所學過的寫法,但學過的文章只有一些特別好的才會被學生自動的模仿,而且模仿大多是就某個句式或某個寫法,很少會關注所學文章內容與所作文章內容的聯系。讀后感()那么如何讓學生進行作文呢,我以為,只要是學生在作文前有所想,那他完全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寫出來,作為本次作文的內容,而不必依賴于單元作文的要求,也不必要求某種寫法,長短皆由學生的意愿自己做主。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們教師再加上一些合適的要求和一些技巧,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畏難情緒,使他們不自覺地接受了作文和寫作技巧,這樣學生的作文才會真正地提高,寫作才有意義。
最后我再說一說寫作輔導,我們老師往往會投機地認為讓學生學會開頭和結尾就能得高分,因為閱卷老師他們往往關注的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這樣投機取巧的做法是損害了學生作文的創造力,這些程序化的東西,不是出自于內心,只能是附庸,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有自己特色的開頭和結尾,都不是固定模式所能框住的,因此千萬不要教給學生所謂的開頭和結尾,不要為得高分而做無用功。
葉老是著名的作家也是大語文教育家,他談的語文教育從自己的教學和創作體會出發,這本《語文教育論集》是我讀到的第一本關于語文的專著,對于我的語文教學會有巨大的指引作用,這些精粹的思想或許我一輩子都不能完全領會,但我會像螞蟻搬東西一樣,不惜微力,用心用力,做好語文教育教學工作。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5
葉圣陶先生是一位現代著名作家,同時也是一位語文教育理論家。葉老的作文教學思想是他長期從事寫作實踐和教育工作的理論概括,內容之豐富,認識之深刻,乃國內少有的。因此,認真學習葉老的作文教學思想,對推進當前作文教學改革,進一步探求語文教學科學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強調為文誠實。
葉老在《語文教學二十韻》里提出的“立誠最為貴”的觀點,是他數十年來一貫堅持、反復申說的主張。早在1919年他寫第一篇語文教育論著的時候,就強調學生作文“必求合乎論理,而不貴乎虛衍”。到三十年代,他明確提出了衡量文章優劣的兩根標尺,即“誠實”與“精密”。而所謂“誠實”就是“怎樣想就怎樣寫”,“文章必須與寫作者的思想、性質、環境等一致”,“從原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雹卑鄙的態度。”也就是說,寫文章“無非是一點,我聽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體會到的東西來告訴讀者或聽眾,并不是舞文弄墨,隨便說兩句花言巧語欺騙讀者和聽眾”。到了八十年代,葉老又強調;“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容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學生作文,首先要問有沒有這回事;其次,才看寫的好不好。“話與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幾分品德知識能力只能說幾分的話,寫幾分的文。”可見,作文關系到怎樣做人和做怎樣的人的問題。
文章是反映客觀世界現象的。但它不是單純地反映現象,而是通過對客觀現象的敘述、描寫或議論,來揭示它的本質意義,并表明作者的看法的。文章能否忠實地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面貌,正確地揭示它的本質意義,取決于作者的立場觀點。葉老說:“無論寫什么東西,立嘗觀點總得正確,思想方法總得對頭。”因此,我們對小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就不能為作文而作文,而應該加強作文訓練的思想性。換句話說,就是要培養學生具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這樣,他們才能對觀察到的事事物物作出正確的判斷,辨別出真偽、善惡、美丑來。“作文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我們從文章表達能力的強弱,可以看出思想水平的高低。做老實人,寫老實文,作文和做人是統一的。為此,我們在指導學生怎樣作文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怎樣做人。
2、強調言語交際。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著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弊端,那就是脫離社會需要,有文學化的傾向。追究這種作文教學弊端的成因,不能不檢討我國傳統作文的消極影響。我國的科舉制自隋代開始,實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封建社會末期最為腐朽的“八股取士”控制了科舉考試達五百年之久。這五百年間,學校教育的重心就是訓練學生讀八股文,作八股文,所學非所用,所用非所學。為此,葉老指出:“關于作文教學,大概先得想想學生為什么要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難,當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隨時需要作文,所以要學作文。在從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卻是人人需要。寫封信,打個報告,寫個總結,起草個發言稿,寫一份說明書,寫一篇研究論文,諸如此類,不是各行各業要經常做的'事嗎?因此,要求學生要學好作文,在中學階段打下結實的基礎至于作詩作小說,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學生有興致去試作,當然絕對不宜禁止,但是這并非作文教學的目標。”葉老說得多么中肯,“中學階段打下結實的基幢,小學階段更應打好基礎這里的“基幢當然只能是實用性表達本領的基礎,而絕對不是為文學創作鋪路。
葉老為什么強調按照言語交際的需要來改革我們作文教學呢?
首先,是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其次,我們再來看看外國的教改動態。現今的歐美和日本的寫作教學中都很重視從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決定作文訓練的體裁和題材。他們非常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非常注意啟發學生把握說寫的目的、對象和場合,最大限度地發揮語言在交際中的作用。從上述一些情況不難看出,外國作文教學的發展趨勢,是從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來考慮寫什么和怎樣寫的問題。
再次,言語交際作文教學范圍很廣。言語交際作文教學就是實用化的作文教學,其范圍非常廣泛。寫有一定格式的應用文是實用的要求,寫沒有一定格式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也是實用化的需要。邱少云的英雄事跡太感人了,作為邱少云的戰友——志愿軍二級戰斗英雄李元興同志,他要把親眼看到的英雄事跡告訴大家,寫了《我的戰友邱少云》,這是實用的需要。巴金二十歲時,乘“昂熱號”郵船去法國留學,為使兩個哥哥能“領略一些海上旅行的樂趣”,寫了《海上日出》,這也是實用的需要。同樣,說明文《趙州橋》、議論文《為人民服務》,都是實用的產物。實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實用化決不能只是寫應用文。
3、強調讀寫結合。
葉老在《閱讀是寫作的基捶一文中指出:“有些人把閱讀和寫作看做不甚相干的兩回事,而且特別看重寫作,總是說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行,好像語文程度就只看寫作程度似的。閱讀的基礎訓練不行,寫作能力是不會提高的。”在《論寫作教學》中,葉老又說:“教學生閱讀,一部分的目的在給他們作榜樣。因此教學就得著眼于:(一)所表現的作者積蓄,(二)作者用什么功夫來表達他的積蓄。這無非要使學生知道,胸中所積蓄要達到如何充實而深美的程度,那才非發表不可。發表又要如何苦心經營,一絲不茍,那才算做到了家。”
葉老為什么說:“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呢?
第一,我們從語文教學任務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閱讀,是內化的吸收,是對祖國語言文字理解的過程;作文,是外化的表達,是對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所以,閱讀是作文的基礎,作文又作用于閱讀。要想很好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必須把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第二,我們從學生學習語文過程看,仿寫是作文的基本方法,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點兒也不能脫離模仿,怎樣遣詞造句,怎樣聯句成段,怎樣構段成篇,怎樣寫景狀物,怎樣敘事記人,初學作文的學生在這些問題前往往無所措手足,教師提供一篇范文,讓學生揣摩領會,他們會恍然大悟:“哦,我會寫了!”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證明著應該怎樣寫。”(魯迅語)
4、強調自能作文。
長期以來傳統的做法是:教師命題學生做,學生作文教師改,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教師在改文中疲于奔命,束縛了身心,而且把學生摒在改文實踐的大門之外,使學生成為被動的客體。葉老指出: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要實現這一目的,必須重視和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讓學生自己的動腦、動口、動手,在主動的思考、探索中,逐步提高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不能把教師作為依賴,因為學生總有一天要離開教師,“那時候感到不能獨自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豈不是極大的苦惱?”因此,必須改變傳統作文教學的觀念,讓學生處于主動的地位。
葉老又說:“‘改’與‘作’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修改文章決非雕蟲小技,養成習慣也決非一般認識問題,這是一切學習寫作的人修辭立其誠的過程,也是文章去瑕純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伴隨寫作能力的提高,觀察力、思維力和意志力以及辦事認真負責的品質,都將同步獲得增長。尤其對正在成長的學生更是如此。”從教學論觀點來看,學生作文的過程是認識事物和表達對事物認識的過程。這兩個過程中反映為既能“作”,又能“改”,才算得上是完整的作文能力。修改作文,是修改文章的內容,選材是否正確,表達是否完善。由此推理,教師批改是代學生修改選擇材料和表達內容以及認識不足之處,是越俎代庖。學生自己修改當然沒有教師修改那么完美正確,但訓練多了,學生寫寫改改,改改寫寫,反復思考原來的認識,這樣迂回曲折的過程,就是提高,就是進步。從一點一滴修正各個方面的謬誤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作文,才是真正獲得作文能力。指導學生自改作文,要有層次性。自改文章不一定要求一下子修改全文,或改一句,或改一段,或改開頭,或改結尾,或改字詞,式改篇章,每次練習有每次的目的和要求,確定重點,有的放矢,由易到難,由部分到整體,循序漸進。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6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毋庸置疑,在大力提倡新課改的今天,我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也經常這樣說,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可是,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嗎?卻真的很值得懷疑。
正如葉老先生所說:看見小孩,心里喜愛,往往說他是中國未來的主人翁。要對少年青年說些話鼓勵他們,“你們是中國未來的主人翁啊!”也往往脫口而出。口頭說著,心頭未必想得怎樣清楚,也許什么也沒想,只像在十點十一點的時候遇見了人,照例說一聲“你早”而已。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課程專家戴維先生向我們這些把“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句話整天掛在嘴邊的中國老師提出的懷疑:
其一、我們的課堂教學實錄中“攝像機在課堂上為什么只攝教師?為什么只見教師在那里指手畫腳?”
其二,一些教師對教學環節點評時,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授課老師的身上,而對學生活動的關注卻又少之又少。其三,課堂討論中,孩子們一定發現了不少東西,為什么不讓他們一同分享呢?因為沒有老師的指令,學生是不可以獨自行事的,這就是我們的課堂。
其四,“學生回答了問題還不知道坐下嗎?為什么老師
還要這樣手指一點,說一句‘很,坐下呢,’要知道,這樣做,小孩子連點面子都沒有了,這不是在扼殺小孩子的自主能力嗎?”
其五,當他得知,中國的課堂上是有規矩的,學生坐下去與站起來都需要得到老師的允許時,他更加驚訝起來:“中國的老師不是把學生當作課堂的主人嗎?主人在課堂上還要這么小心翼翼嗎?”
的確,我們關注學生太少了,評時備課也,聽課評課也,總是寫滿了一個個問題,至于學生怎么回答,這樣答我該怎么辦,那樣答我該怎么引,平時的備課本中少之又少,聽課本中也只是在記錄教師的話語,學生的回答也被忽視了??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我們和美國的認識是一致的,然而我們只是口頭說說而已,骨子里并沒有把學生擺在主人的位置上,自覺不自覺地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活動成為課堂的中心,讓創新成為課堂的靈魂、讓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盡量讓學生動口表述,盡量讓學生動腦思考,盡量讓學生發現問題、質疑問難,盡量讓學生發揮創造。學生能說的,教師不說;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能做的,教師不做。把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
自己去開啟知識的.大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東西,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作為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設探究性學習的空間,營造一個良寬松的探究氛圍,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與探究學習的體驗,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尊重學生個性,做學生的領路人、啟蒙人,讓學生真正成為探究性學習的主體,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許多時候,我們對一些應該嚴肅認真的事情只是說說而已,真正做起來,卻又是另一回事了。也許我們并不缺少理念,真正缺少的倒是躬行實踐。
什么時候,我們能用心地去對待我們已經說過的事情?既然學生是課堂的主人,還是把它落實在每一個課堂之中。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7
當前的語文教學更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重視閱讀量的積累。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開闊。讀書的好處不勝枚舉,各種各樣的讀書活動也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在匆忙之中靜下心來,我不斷問自己:你引導學生讀書得法了嗎?真正幫助學生把讀書所得轉化為能力了嗎?這里的能力我認為不單指學習方面,還應包括學生的生存能力。
這樣的想法是源于我教過的學生,讀了很多書,很愛讀書,可書面和口頭表達都成問題,與人交往也不通暢,有一點自我封閉的狀態。那么書讀哪兒去了呢?很遺憾,任教兩年,雖使他的學習狀態有改觀,但我一直無法走進他的內心,沒有機會去了解這現象的'本質原因。
可見,如放任孩子去讀,僅提供書目或時間是遠遠不夠的,越來越多的學者、教師在研究讀書的方法指導、思想引領等等,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就好比吃一頓自助餐,美食琳瑯,個個營養,是否隨意吃進去都有益處呢?在程序上也有先后之分,講究吃的科學。
在《葉圣陶教育文集》中,我找到了源頭。且看葉老的原文:
“教師指定一本書教學生閱讀,要他們從書中得到何種知識或領會,必須有個預期的標準;那個標準就是判定成績的根據。完全達到了標準,成績很好,固然可喜;如果達不到標準,也不能給他們一個不及格的分數就了事,必須研究學生所以達不到標準的原因——是教師自己的指導不完善呢,還是學生的資質上有缺點,學習上有疏漏?——竭力給他們補救或督促,希望他們下一次閱讀的成績比較好,能漸近于標準。一般指導自然愈完善愈好;對于資質較差,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的個別指導,尤須有豐富的同情與熱誠。總之,教師在指導方面多盡一分力,無論優等的次等的學生必可在閱讀方面多得一分成績。單是考查,給分數,填表格,沒有多大意義;為學生的利益而考查,依據考查再打算增進學生的利益,那才是教育家的存心。”
看,讀書不是漫無目的,教師一定要有所思考。定標準,否則學生無所是從;做研究,否則學生讀無所獲。分數、量化表格都是數據,目的在于幫助分析,找出更合理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是教育家與語文老師的區別。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8
今年夏天暑假酷熱,不知做什么事情,閑著的時候讀了《葉圣陶集》,讀著讀著,感覺其中說的很多事情就是我們身邊的事情,大多都是以諷刺的手段揭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壞習慣,尤其對胡適的《差不多生傳》深刻,現在談談鄙人的膚淺體會,還望不要笑話。
“差不多”先生不是一個人,而是有這類習慣的人的'稱呼。中例舉了差不多先生寫字、趕車、找醫生看病幾件事,別有諷刺意味地把因差不多帶來的麻煩,最終因為這個習慣而死(:.ao.)了。這個差不多先生,最終因為差不多而害己,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我們是不是也是一個差不多先生的代言人?
回想念書的時候考試考個九十分還沾沾自喜,反正同學們考滿分的也沒有幾個,九十分已經算不錯了。殊不知自己已經逐漸的走向差不多先生的那群了。走出了學校,又進入了學校。先前是角色是學生,而這次是教師。當學生的時候,犯了錯誤可以被老師原諒,可以彌補;而當了老師犯了錯誤,就是處分、批評、扣工資,實實在在的利益觸犯。然而,經常就是一個“如此而已”安慰自己,竟對自己已經變成“差不多”先生而不知曉。不是不知曉,關鍵是自制力問題。有句話說的,男人和男生的區別在于能否自制。我的自制力與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一樣,什么事都不求更,只要差不多就行了。學校9:30上課,就要9:10分才從家里來,經常遲到幾分鐘,老是被領導批評,我也不意思,但是就認為何必在乎那幾分鐘,上課就得了,差不
多就算了;整資料,是個精細活路,而在我手里出來的資料,總是有那么一點瑕疵,我也常常認為差不多就算了。久而久之,我就成了懶散的代言人,儼然一個不折不扣的“差不多”先生。驀然間,我覺得自己就是胡適筆下的“差不多”先生,無地自容,悔恨萬分。
日本人是一個可恨又可敬的民族,可恨之處罄竹難書,可敬之處就是他們的處世態度。日本人是個很笨的民族,只會循規蹈矩,創造力不足。但是就是他們的循規蹈矩,對于事情吹毛求疵的態度讓人敬佩。正是由于他們的嚴謹,豐田、索尼這些品牌才在世界上受人青睞。反觀我們身邊的東西,如山寨手機,公路豆腐渣鑲邊,碎雜油路,那樣不是差不多先生的構造。
嗚呼,從我到社會,差不多先生無處不在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要求自己做事精益求精是做得到的,而且必須做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會以人格擔保,無論他給我多少代言費,都不在做差不多先生的代言人,同時,也希望你們也不要做他的代言人,也希望差不多先生自慚形穢,隱居深山,退出江湖!
【葉圣陶教育文集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關葉圣陶教育箴言參考05-01
名人葉圣陶先生的教育箴言05-02
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的特色04-30
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略論04-30
讀《葉圣陶教育名篇》心得體會08-14
歷史教學中如何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04-26
新課改是努力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的廣闊舞臺05-07
葉圣陶教育箴言讀后感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