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神曲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神曲讀后感1
<神曲>總體來說是是以游記為體裁。它的核心內容以宗教、政治、歷史為主,科學為輔,力求塑造一個“真實的世界”。它的經典,正是讓我們讀者在經歷一場幻夢中重新審視現實。
全詩大量的夸張與比喻,用典更是達到空前絕后。雖然過分華麗的行文有時不合當今的審美口味,但這種風格的確是神圣藝術精華。任何其他的風格的文字,都會在<神曲>面前顯得貧血、軟弱、猶豫不決。宗教固然曾一度阻礙了思想自由,卻依舊是從古至今最偉大的抽象力量。作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用文字詮釋了神智(我這里指思想,thinking)與神力(指力量,power)。我將選取兩處極富意味的象征來談談我的感受。
<地獄>第二十一篇,黑魔鬼將貪官污吏按入沸騰的瀝青之中。我們應該想見將一個有知覺的靈魂壓入熾熱、嗆人、厚重、令人窒息的渾濁半流體是多么恐怖的差事。這里,貪官污吏代表無能的惡,黑魔鬼象征強大之惡,瀝青象征懲罰手段。以惡制惡,既實現了上帝的意志,又無損天使、天神的'功德。可悲之處是,黑魔鬼的樂此不疲,預示著它們將永遠從事這一血腥而低下的職業。同時,黑魔鬼作為地獄的獄卒,也將永遠受制于耶和華——邪惡最終只是正義的奴隸。
<天堂>第二十八篇——來看點美妙的吧——講述“水晶天”上眾天使的階級。在傳統中,天堂分九天,其中至上的水晶天乃九階天使住所地。我們常說的“安琪兒”原是九階天使的末尾,真正從小到大的排序是:安琪兒、大安琪兒、王子、神力、神德、神權、得樂尼、——座天使、基路伯——智天使,和最偉大的撒拉弗——熾天使。這是十分莊嚴又美好的構思,但不禁落了俗套——這與公、侯、伯、子、男或是后、妃、嬪、貴人有什么本質區別嗎?
不過,這恰恰反映了人類的追求:追求力與美,追求與上帝同在的愿景。我們人類是脆弱的,但思想——至少我們自己認為——是強大的。上帝賦予人類智慧,人類歌頌他,人類并非妄想皇宮與天庭是一類東西,而是追求與天庭相似的宮殿與國度——這,是<天堂>的要旨,亦是但丁的希冀,更是在這物欲橫流的21世紀每一個上帝的子民應參悟的真諦。
純潔的靈魂,貝雅特麗齊所說的“德性”,才是我們為人的基本。追求,無論宗教與主義,只要堅守三大美德:愛、信、望,便都是上帝所允許,是一個偉大的宗教、開明的君主、民眾的政黨所推崇的。
但丁被放逐——就像許多其他的文人墨客一樣——成為了他偉大創作的重要因素。個人在百感交集之余對于真理的叩問,最終成為了人類對于存在意義的反思。我們從孔子的理想開始,一直到馬克思主義,我們可以發現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是為人類的在浩瀚宇宙中尋找一條可以不斷繁衍、不斷進步并免于神明——或是自然——的懲罰的道路。但丁堅決反對傳統基督教,但他又肯定上帝的權威——就像路德。他只是要去看、去理解、去思考三界與他們存在的意義。他自然沒有真正去過。所以<神曲>不是圣人的傳教,而是凡人對理想的世界秩序的期盼。
神曲讀后感2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劇》,薄伽丘在《但丁傳》中為了表示對詩人的崇敬,給這部作品冠以“神圣的”稱謂。后來的版本便以《神圣的喜劇》作書名。中譯本通稱《神曲》。全詩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詩,一共100篇。詩句是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束。在詩中,但丁以第一人稱記述自己35歲時(人生的中途)誤入一座黑暗的森林(象征罪惡),在一座小山腳下,有三只猛獸攔住去路,一只母狼(象征貪欲/教皇),一只獅子(象征野心/法國國王),一只豹(象征逸樂/佛羅倫薩),他在呼救時出現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對他說:“你不能戰勝這三只野獸,我指示你另一條路徑”。于是帶領他穿過地獄、煉獄,然后把他交給當年但丁單相思暗戀的情人貝雅特麗齊的靈魂,帶他游歷天堂,一直到見到上帝。
在他描述的世界,地獄是一個大漏斗,中心在耶路撒冷,從上到下逐漸縮小,越向下所控制的靈魂罪惡越深重,直到地心,是魔王撒旦掌握漏斗頂端,他們從魔王的尾巴爬過地心,另一面是煉獄。煉獄如同一座高山,在耶路撒冷相對的地球另一面海中,靈魂在這里懺悔洗罪,山分七層象征著七大罪,每上升一層就會消除一種罪過,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分為九層,越往上的靈魂越高尚,直到越過九重天,才是真正的天堂,圣母和所有得救的靈魂所在,經圣母允許,就能一窺三位一體的上帝。在經過地獄、煉獄、天堂的一路上,詩人充分發揮超乎尋常的想象力,描寫了種種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的神奇的景象和場景。例如《地獄》篇中,為讀者展現了陰森、凄慘、恐怖的地獄氛圍和對各種犯罪靈魂懲罰手段的描寫:貪色者,狂風要不停的吹著他們撞擊石崖;貪食者,要忍受冰冷的瓢潑大雨的洗禮;對于吝嗇和揮霍無度者,則抱著大石頭相互撞擊;憤怒者要被淹在一條烏黑發臭的河里;而對于那些不信基督的邪教徒則不得不忍受烈火焚身的痛苦。施行暴力者要被浸在沸騰的.血湖里接受懲罰。而對于欺詐罪更是列舉了十種殘酷刑罰。比方說,買賣官職的,詩人就讓他倒栽在一個石洞里,朝上的兩只腳都被點了火。讀之,讓人感覺身臨其境,心驚膽戰。而《煉獄》的氛圍和《地獄》不一樣,整個氣氛顯得比較寧靜、明朗,這里可以看到大海,天空也是藍的。這些鬼魂接受的刑罰也不一樣,生前犯有驕傲的,每一個背負著大石頭在烈日下走,壓壓他們的驕氣;生前犯嫉妒的,也就是紅眼病的,在這里雙眼就被鐵絲縫起來;生前喜歡憤怒發火的,在這里籠罩在黑煙當中,要發火發不出來。然而只要他們虔誠接受懲戒,他們還有希望得到新生。再例如對魔王撒旦形象的勾勒,也展現了詩人想象力的非凡。撒旦是經常出現在西方文學里邪惡的象征,但丁把他描寫成一個有著三個腦袋的龐大怪物。三個腦袋,一個紅色,一個黑色,一個白色。每一邊有六個手臂,手臂不斷的揮動,刮起狂風,把湖水吹得都結了冰。而且他的每根汗毛就像一級階梯,但丁和維吉爾就是踏著汗毛往下走,才進入了地獄的最低層。對撒旦形象細節刻畫的栩栩如生,獨出心裁,讀后,撒旦的可憎面目就猶如畫卷般在眼前展開。在歷經三界的路途中,借對不同人物在三界中地位的安排,也展現了詩人對文學, 政治,哲學等的種種觀點和態度,對當代也有很深的現實意義。
神曲讀后感3
但丁,歐洲中世紀最后一位詩人,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位詩人。對于這位意大利詩人的好奇,我在寒假有幸閱讀了他的《神曲》——這部關于地獄的作品。
最初聽說《神曲》 ,是在一節語文課上。“神曲”二字從老師的口中冒出時,我的眼睛陡然一亮。它,瞬間吸引了我。仿佛追尋著真理一般,我打開書的扉頁,讀下去,便一發不可收拾。
在但丁 的世界中,地獄是一個大漏斗。漏斗頂端的另一面是煉獄 ,煉獄如同一座高山,直到山頂就可以升入天堂。
在經過地獄、煉獄 、天堂的一路上,但丁 和所遇到的有名的靈魂交談,包括歷史上好的壞的許多著名人物,他將自己欽佩和厭惡的人物分別納入各個部位,將教皇甚至他痛恨的一些佛羅倫薩人全打入地獄。其中也包括許多他對神學問題的見解,系統地闡述了基督教對世界的看法。
提到《神曲》 ,就不得不說說但丁 。我對他佩服,甚至敬畏。這種感覺不僅僅源自驚嘆于他有如此的想象和寫作能力,還驚嘆于他的知識面居然如此廣泛。讀過但丁 書的人都不難看出,他有著豐富的哲學、歷史學 、地理、物理、甚至化學知識。譬如在天堂篇寫到天體明暗的時候,又譬如寫到月球 斑點的時候,但丁 從物理學 和地理學 分析得淋漓盡致,只是也不難看出,他始終受到宗教神學的束縛。最終也認為天體明暗不同是因為“神”在干預。
當然,最吸引我的地方絕對不是什么神學問題,我也并不了解基督教。只是每每翻開書頁,映入我眼中的總是一席的荒涼,滿載的悲哀。有時候,真的不明白。難道壞人就應該下地獄嗎?人們在死后也要受盡折磨嗎?又有多少人能夠升入極樂世界呢?想到這,內心總會一陣波瀾,幾度糾結。
那一篇,每次讀時渾身都會侵入陣陣涼意,心肌不由張緊。“地獄第三圈,犯了饕餮罪的靈魂,豬哥的預言”。豬哥是但丁 在地獄第三圈所見靈魂,生前的渾名。顧名思義,他以貪食著名。可僅因為口腹之欲,便被冠上了“饕餮罪”的罪名,死后竟被打入地獄,這實在讓我無法接受!而且,這不是煉獄 ,既是說這個人的靈魂不斷地懺悔,也無法得到寬恕,這是否太殘忍了呢?試想,如今的社會,貪吃算得了什么?能定罪嗎?在這個腐敗的.社會中,金錢都能操縱一個人去了結另一個人的性命啊!那么,會有人一輩子不犯錯誤、潔白如明月、孤高如浮云嗎?一定是“不”吧!可是,我們真的會下地獄嗎?不會。雖然我們知道,人死則一切消逝,但是,我們不由得感到害怕,感到恐懼,因為我們還有良知的存在。
讀到后面我才漸漸明白,但丁 并不是讓人們相信地獄、煉獄 、天堂的存在,而是創造出這種凄慘的虛幻世界,讓人們不由得心慌,讓人性的最本質浮出大腦的潛意識,時刻告誡我們:要做良心允許的事情,要貫徹自己的信念。腰際間的靈魂決不能從中斷折、一分為二啊!我們還要挺直腰板活下去呢!
但丁 當初想借用《神曲》 中贖罪的地獄來告戒人們應多行善事吧!可惜的是它沒有改變當時的人的心,也沒有感動上帝。人類的剝削在繼續,社會的墮落在繼續。因果報應依然改變不了人本性中的欲望與貪婪……
但是,我們并不需要辱罵社會、改變社會、甚至感到絕望,我們只需拯救自己,足矣。
神曲讀后感4
《神曲》是西方中世紀文學的開山之作,因其年代久遠而顯得頗有生澀之感。但是專心讀下去,依然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神曲》中交織的人神共鳴之曲。
下如此結論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剛釋卷的《神曲》回想一遍,從《地獄》到《凈界》再到《天堂》,默然發現者這種分法本身就隱含著一種神學的思想。我們知道,中世紀的歐洲的基督教的天下,然而不僅是基督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大的長久的宗教,都總會影射著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現實報應這種神學思想,這已幾乎是全人類思想的共同點。但丁在《神曲》中,依據《圣經》和《福音書》以及自我的想象,把這種宗教思想細化成這三個部分,并且在每個部分都細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當代”名人在里面,不無有為基督教宣揚這種神學思想的目的。再者,這種按現世作為分類,按人頭分類的做法在中世紀宗教盛行的歐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會亦或是中世紀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發對甚至批判這部書。
再者,作者的這種安排實則上隱含了一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我們都知道,《地獄》是一個人過大于功的象征,而《凈界》則是一個無功無過的象征,到了《天堂》,就是功大于過的意思了。作者本人從《地獄》升到《凈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個從過到功,從罪到德的過程。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個國家,如若能有所頓悟,這種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內的。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羅倫薩,實則在內部也隱含了作者對佛羅倫薩的無限熱忱和希望。
然則,《神曲》的創造并不僅僅是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問題,它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為挽救沉淪中的佛羅倫薩。作者在書中的不同部分對此都有隱喻。比如在《地獄》這折里,作者精心挑選的靈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來自佛羅倫薩,從教職人員到普通的驕、貪、色等人員都給予了不同的懲罰。作者通過眾多靈魂的嘴道出了當世的佛羅倫薩的黑暗,也通過地獄中的魔鬼給出了評判。而在《凈界》和《天堂》里,作者則通過對佛羅倫薩的評判上升到一個整體的層面,通過神人之口委婉道出。這其中包含著作者對自我成長、生活的土地的深厚情感。讀之,大有“怒其不爭”的意味。
以上是從大的方面對《神曲》大意的一點自我見解。而從小的方面看,《神曲》誠然是一曲中世紀拙樸的史詩。在《神曲》里,隨處可見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的影響。英雄主義、正義,神學的光芒照耀著整部《神曲》,猶如但丁在天堂中看到的天使的光芒,《神曲》本身也散發著耀眼的金光。然而,《神曲》的金光卻并不全為歌頌金光而寫,而是為了歌頌世俗偉大的道德和信仰而作,這正是《神曲》對古希臘神話的借鑒和突破之處。
然而,由于《神曲》大量地運用古希臘神話的典故,因而初讀給人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對讀者的西方文學功底有較大的要求。
一部偉大的詩篇,語言是其重要的表現手法。《神曲》的語言一承西方文學的理性辯論的風格,而與我們熟悉的中國詩歌的語言截然不同。
在《神曲》中,最大的神人討論莫過于對于信仰和德行的討論,在這兩個討論中,作者用了較大的篇幅來表現這兩個問題,而言語本身已經透露了西式語言本身的辯論意味。
“信仰是所有事物之本質/也是未見的事物之證據……”
這種語言與中國注重情感是詩歌語言是多么的不同。也許這就是西方詩學與東方詩學的區別吧。
神曲讀后感5
迷失在了黑暗森林里的但丁,在詩人維吉爾靈魂的救護下,穿越了地獄與煉獄。
在地獄里的靈魂,帶著沉重的罪孽接受嚴重的懲罰,在魔鬼的鞭笞之下,承受著無盡的折磨。形形色色的靈魂與鬼怪,地獄的世界是黑暗而沒有希望的。然而,但丁所描寫的卻并非是地獄的絕望與痛苦,而是更接近于現實的描寫。
在地獄里飽受煎熬的靈魂,未必十惡不赦,違背了中世紀禁欲主義與道德禮教的約束,如保羅和佛蘭切絲卡這對癡情戀人,但丁的言語中沒有絲毫隱藏對其同情與感動。雖然有所矛盾,然而,對愛情的肯定,一定程度上是對人本性的肯定。
而另一方面,對于顛倒善惡,破壞國家安定的教會,干著買賣圣職,敲詐勒索、荒淫無度、迫害教徒等丑惡的行為的教皇、主教、教士,盡數落入了地獄之中。這無疑表達了但丁對于這些“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義做著買賣”的人,強烈的批判與痛斥。
《神曲天堂篇》是神曲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亦是靈魂經過了地獄與煉獄,洗滌罪孽后得到救贖的最后一重境界。如同噩夢之后的美好,但丁化身為那幻游的靈魂,在迷失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天堂所在。
貝阿特麗切出現,帶著耀眼而慈愛的光芒,她曾經是一位修女,卻為“慣于為惡甚于為善的人”從修道院搶走,這其中的苦痛只剩下“上帝”知曉。然而,自她出現開始,始終環繞著希望與神圣的光芒,一度讓他無法睜開眼睛。
中世紀的世界,帶有特定時期的宗教性與蒙昧性。然而,《神曲》之中,但丁即使掙脫了地獄與煉獄,到達了天堂,描繪著極樂世界,仍舊并未擺脫其現實性——而從他們的對話之中,雖然沒有鮮明直白的披露,卻對可清晰感受到但丁對于教會腐敗的批判,為惡的人們披上了教士的長袍,虛與委蛇;新興市民階級的貪圖私利,對金錢的.追逐,使資本主義關系漸漸滋生罪惡。
在這樣的現實之中,該如何喚醒漸漸為黑暗與罪惡所蒙蔽的人心?
“如果受強迫者對強迫他的暴行毫不妥協時,才是受暴力強迫,那么,這些靈魂就不能因此得到原諒;因為,意志如不愿意,就未熄滅……世上獨一無二的真理,若不照耀我們的心智,我們的心智就永遠不能滿足……”
但丁將真理比喻作神圣的溪流,清晰地表達出了當自己心中疑慮得到解答后的豁然——而貝阿特麗切就像是一盞明燈,瞬間將周遭混沌的黑暗打破,為但丁指引了方向,也揭示出關于真理的探討,更是強調了人類應具有的“絕對意志”,不應為惡,更不應屈服于任何暴力或其他因素。在暴力驅使下的行為無法得到諒解,一樣帶有深重的罪孽。
可以想象,當一個社會禁錮著真理,在那無形的暴力之下,驅使著人們相互殘殺,在人的心中播下罪惡的種子,理所當然地為惡,沒有了是非黑白,那是比煉獄更可怕的世界。然而,勇敢說出了真理,捍衛著真理的人,卻會到達天堂。
只有天堂九重天,是幸福的靈魂的歸宿:他們是行善者、虔誠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學家和神學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眾天使……只有為了捍衛真理的靈魂才能到達幸福的天堂。
但丁對天堂的歌頌與贊美,是帶有夢幻性的。高唱著頌歌的天使,潺潺的流水,絕美的鮮花,耀眼的光芒……善與真是永恒的存在。
神曲讀后感6
但丁的《神曲》原名《喜劇》,分三部《地獄》、《煉獄》、《天堂》。《神曲》是一部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的作品,但丁把這三部詩歌的內容描寫的好似中國民間相傳的十八層地獄一樣。但丁將自己做為主人公,積聚幻想地編譯了《神曲》的故事情節。讀過《神曲》之后,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悲哀,人類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活著的悲哀。
但丁描寫的地獄、煉獄和天堂,受到古典文學尤其是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啟示和影響,如維爾斯在《埃涅阿斯記》中關于主人公由神巫引導游歷陰間的描寫,中世紀作家達·維隆納的《耶路撒冷天國頌》、《巴比侖地獄詩》和德拉·利瓦的《三卷書》對罪孽的靈魂在地獄接受懲戒,天堂光明、幸福的敘述,都給但丁提供了借鑒。但《神曲》不像中世紀文學作品那樣粗糙庸俗、虛無縹緲,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力、精深的神學、哲學修養和新穎的構思,為三個境界設計了嚴密的結構、清晰的層次。他把地獄、煉獄、天堂各分為9層,蘊含著深邃的道德涵義。在描繪不同境界時,他采用不同的色彩。地獄是懲戒罪孽的境界,色調凄幽、陰森;煉獄是悔過和希望的境界,色彩轉為恬淡、寧靜;天堂是至善至美的境界,籠罩在一片燦爛、輝煌之中。多層次、多色調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精辟而又抽象的哲學、神學觀點,又賦予這些境界以巨大的真實性,奇而不詭,精微致深,使人如身臨其境。
《神曲》堪稱一座多姿多彩、形象鮮活的人物畫廊。作為這部史詩的主人翁,但丁本人苦苦求索的品格和豐富復雜的精神世界,刻畫得最為細微、飽滿。維吉爾和貝婭特麗絲這兩位向導,雖然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但仍然各具鮮明的個性。維吉爾是導師,在對但丁的關懷和教誨中,顯示出父親般和藹、慈祥的性格。貝婭特麗絲是戀人,在對詩人的救助和鼓勵中,顯示出母親般溫柔、莊重的性格。但丁擅長在戲劇性的場面和行動中,以極其準確、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人物外形和性格的.特征。在哀怨欲絕的悲劇性氛圍中,詩人描寫保羅與弗朗齊絲卡這對戀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品格,在陰暗、憤懣的情境中,詩人勾畫教皇朋尼法斯八世貪婪、欺詐的性格,無不入木三分。《神曲》中種種驚心動魄和神奇的景象,地獄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如吞噬幽靈的三個頭的惡犬猞拜羅,飛翔于自殺者樹林之上的人面妖鳥,長著三副不同顏色的面孔、三對龐大無比的翅膀的地獄王,滿身污血、頭上盤著青蛇的復仇女神,在但丁的筆下,寥寥幾笑,便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地勾畫了出來。他們不只是高度寫實的藝術形象,而且出色地烘托了地獄各個特定環境的氛圍。
但丁在寫人繪景時,常常喜歡采用來源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界的極其通俗的比喻,產生極不尋常的藝術效果。例如,地獄里的幽靈遇見陌生來客維吉爾和但丁,驚奇地盯視著他們,好像老眼昏花的裁縫凝視針眼一樣。形容枯瘦的幽靈兩眼深陷無神,好像一對寶石脫落的戒指。在魔鬼卡隆的鞭打下,幽靈從岸邊跳進地獄界河的小船,好像秋天的樹葉一片一片落下。
在但丁的《地獄》里有這樣兩句詩:“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當我們做某一件事,你認為正確,而遇到種種流言蜚語,種種輿論偏見的時候,你可以想想但丁的格言。但丁的《神曲》不僅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達到了時代的先進水平,是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會生活狀況、傳授知識的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制,值得千古傳誦。
神曲讀后感7
但丁的《神曲》表現西方中世紀的文化特征。阿利蓋利·但丁,1265年生于佛羅倫薩,年輕時愛上了美麗的貝婭特麗絲,在戀人死后,寫了《新生》來抒發自己對她純潔的精神之愛。貝婭特麗絲在《神曲》中是帶領但丁去天堂的向導,她是一位圣潔的圣女,毫無疑問,這也是對戀人的另一種懷念。
但丁在35歲時迷失于黑森林,并遇到了豹、獅、母狼,這三種動物分別代表人性中的淫欲、強暴和貪婪。在絕望時,遇到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靈魂,他告訴但丁,他會引導他去地獄與煉獄,然后交給另一個人,讓她帶他到天堂,他說道:我將把你交給她照顧,因為那位統治一切的主宰,不允許我進入他的城市。在但丁筆下,地獄與天堂是相對立的,維吉爾生于耶穌誕生之前,沒有信仰上帝,所以不能進入天堂。同樣的'表現,在地獄的第一圈林勃,那些沒有罪的人也要呆在地獄里,原因也是他們生活在你所信奉的宗教之前,即他們這些異教徒都是生在耶穌誕生之前,還沒來得及信仰上帝,沒有希望卻生活在希望中,與維吉爾的遭遇如出一轍。在這里,但丁表現了教會對異教徒殘酷的迫害,由于他們并沒有犯任何罪,所以只將他們放在地獄的第一圈。
在第七圈第一環,那里有許多用暴力傷害他人的人,如暴君、雇傭兵、謀殺者,都在沸騰的血河里煮著。這是但丁認為的暴戾者最終要接受的懲罰。第三環中,但丁從導師那里了解到一位面對羅馬佇立的巨大的老人,他的頭用黃金鑄就,手臂和胸膛用白銀做成,腹部用青銅,下身用鐵,除了右腳用陶土做成。他從每一處裂開,淚水沿著裂縫流下,形成冥河。或許這條河象征人類歷史長河,也許體現了中世紀充滿錯誤和階級矛盾的混亂歷史,宗教竟然掌控了政治,妄圖干涉世俗權力。
之后到了煉獄,但丁提到:煉獄是靈魂們洗罪的地點。被逐出教會的人和疏忽者在山腳下,在一段漫長的等待后,才能有資格進入。犯下七種罪狀驕橫、嫉妒、憤怒、懶惰、奢靡、貪食和貪色的靈魂分別在煉獄山的相應山層上接受懲罰。共七層的煉獄,分別是不同罪過的靈魂在接受洗罪,之后再一層層地升向天堂。但丁進入煉獄,經過小門后看見三個臺階,第一個表示要認清自己,第二個代表靈魂們的悔悟,第三個代表贖罪所需要的熱情。老人還拿著劍在但丁頭上刻下七個P。但丁在煉獄中的經歷正是在勸誡人類要有悔悟和改過自新的意識,要清醒地認識自己的錯誤,從而積極追求自己的幸福。在塵世樂園中,但丁親眼看見一只鷹、一只狐貍和一條龍來攻擊車輦,然后車輦變成了載著一個巨人和一位妓女的怪獸。這些情節表示但丁一直關注著人類的幸福,他再次強調那些教會領袖不能干涉世俗的權利。
在天堂篇里,貝婭特麗絲希望他懺悔,飲用忘川水遺忘過去。然后貝婭特麗絲帶領他到九重天,他在那里遇到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但他們都是正直的,純潔的。值得一提的是,里面寫到弗可和我談起了佛羅倫薩,他斥責了這個正在走向背叛的城市。我聽了他的話,心里也很替佛羅倫薩這座城市中蔓延的風氣而慚愧!這正是但丁對意大利政治現狀的批判和不滿。
總體來說,但丁的《神曲》體現出了中世紀文化特征中教會統治,市民反抗其壓迫和封建統治下階級矛盾不斷的一面。它以廣闊壯麗的畫卷,為我們描繪了意大利轉折時期現實生活和各個領域發生的社會政治變革,透露出了人文主義的曙光,它是一座具有代表意義的里
程碑,是反映生活傳授知識的百科全書,是文學史上的鴻篇巨制。
【神曲讀后感】相關文章:
神曲10-07
神曲的功效與作用11-09
《神曲》讀后感12-17
但丁《神曲》讀后感02-21
但丁神曲讀后感02-23
但丁《神曲》讀后感10-06
神曲讀后感(精選14篇)07-30
神曲的讀后感(通用12篇)07-19
“讀后感”的讀后感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