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1
讀著《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李躍兒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人,所以她的書里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
翻閱時,我不禁萌生了絲絲酸楚和歉意,因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著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無助、恐懼、孤獨、憤怒。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
那么,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似乎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給予孩子幸福這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但必須要清楚"幸福的根源",這絕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滿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師的一句話,我們只有"用心賞識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一開始是沒有棱角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這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畫上一個方框后,從此它就成了一個永恒的矩形,這時,除了在方框中發揮定格的形態外,再也沒有其他發揮的余地了。這是教育的失敗!只有當孩子心境未定格時,才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我們應該將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拉成平行線,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孩子才能獲得有益的發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2
一手翻看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邊在心理暗暗稱奇,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讀完最后一頁時,竟有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讓我不禁感嘆這確是“送給孩子和家長的福音”。
我自認為是懂孩子的人,也懷有一顆想要喚起孩子們真、善、美的教師心。讀完李老師的書,才覺自己之幼稚,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幸運的是,我讀了這本書,有了莫多的收獲。
我看到了李老師的愛與智慧。但凡愛教育的教師,是不乏愛的,就像天下的父母,少有不愛自己子女的。我記得做過一道教育類的選擇題,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師都回答他們是愛學生的,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確實,愛,需要方式。不是父母、老師愛的方式,而是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像書中提到那個叫楊一帆的女孩爺爺奶奶愛她么?非常愛。一直把她抱在懷里,因為擔心被其他的小孩欺負,不讓她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耍。可這讓“孩子作為人的所有技能未被使用到。在孩子身體里,那顆作為人的靈魂很少被感動過,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這是錯誤的愛的方式。當孩子因被錯誤的愛而變成“問題孩子”時,就需要老師的智慧。
當楊一帆問老師樹怎么畫時?老師并沒有一板一眼的按著樹枝、樹干、樹葉、樹根去分步描述,而是用孩子的口吻說“你瞧,拿上筆,這樣,嗚、嗚、嗚亂繞,三繞兩繞,不就長出一棵樹來了么?”只有“孩子”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只有激發孩子的興趣才能讓他把作業變成樂趣。我尤記得一次送小侄女去學鋼琴,那的老師說的是,既然先到了,就去玩起來吧,而不是你去練鋼琴、你去彈鋼琴。還有《死亡詩社》里的基汀老師,在給學生上第一堂詩歌課時,讓學生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書中的緒論撕掉。在朗讀著惠特曼“哦,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在載運無信仰者的綿延的車廂中在充滿愚蠢人的城市里身處其中的意義何在哦,我!哦,生命!答案是你在這兒,使生命存在,使其有一致性,使這個強有力的戲演下去,而你能貢獻一首好詩歌”時,又怎能拿著一套理論讓學生們去解讀呢?朗讀,忘我的`朗讀,在操場上朗讀,在山間朗讀,用生命朗讀。這才是教育,這才是智慧的教育,這才是愛的正確表達方式。
教育不是溺愛,但更不是“嚴教”。李躍兒也曾是一位糟糕的母親。會把兒子趕出家門,會抓住兒子的胳膊怒吼,會讓兒子因恐懼連拉褲子都不敢吱聲。幸好,她終能領悟到棍棒是不能成材的,甚至連人都成不了。我對照著文中的反例一遍遍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憤怒咆哮的時候,是不是太過嚴苛,是不是兇起來像不可遏制的潑婦。孩子是需要賞識的。就像許久前看的那個視頻,一杯水會因為別人夸它純凈而更加純凈,別人批評他污濁而日益污濁。這讓我想起《地球上的小星星》中尼克老師對伊夏父親說“在所羅門島,當原住民想用森林里的一部分來耕種,他們不會將樹砍掉,他們只是在樹的附近聚集,然后開始對著樹大聲的辱罵,不用幾天的時間,樹就干枯了……”更讓我想到自己有一次在外人面前說自己的小侄女學習自覺性不高,貪玩。小侄女事后對我講“姑姑,你好不好在外人面前說好話。我都和我同學說,我小姑姑要來,我老期待的。”我愣了一下,自責自己不當的言行,也慶幸小侄女的勇敢,更由衷地生出一份敬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還有許多許多讓我感觸頗深,更有許多許多值得我去接受、去反思、去實踐。能讀過這本書是我的一件幸事,我希望這不僅是我的幸事,也能成為更多人的幸事。每位老師,每位父母,都應該讀一讀,如果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還回去,如果沒拿,也能讓孩子更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3
自從走進李躍兒老師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有那種想一口氣把它讀完強烈愿望。但每讀完一篇,卻又不得不停下閱讀的步伐,因為有太多的感促和聯想,讓我去深刻反思和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學和家庭教育。特別是李老師在“巴學園”中給孩子們上美術課的那些章節,更讓我對美術課中“創造能力不能教,只能培養”有了全新的認識;還有就是在如何看待和說服學生和家長在教育方面不能急于求成學到了有效的方法。
“創造能力每個人天生俱有,我們做的只不過讓這種能力展露出來罷了。”當我們意識李老師提出的這個觀點,就不會在美術課上一味地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跟著老師的示范去繪畫,也不會一味地去指責學生“怎么畫得這么難看?”、“你畫的怎么一點也不像呀”?作為美術教師,需要的是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平臺,“這個平臺上可以讓孩子們放飛想象,放飛思維”;在這個平臺上,老師要“給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給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給迷茫的眼睛帶來光明”。
讀到這,我不禁想起我給學生上的那節美術欣賞課:《國內外著名建筑》。課中,我把巴黎的凱旋門、悉尼的歌劇院、英國的國會大廈、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一張張優美的圖片、一座座雄偉的建筑展示在多媒體屏幕上,把這些尚未有條件走出國門的.同學們帶到了世界各國的著名建筑中,仿佛是環球了一周世界,讓同學們大開眼界,增長了不少知識。他們知道了不同的國度有著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歷史條件,影響著當代建筑物的風格,所以才有了帝國風格建筑、希臘復興建筑、歌特式建筑等不朽之作。之后,我讓同學們圍繞“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不知道什么、很想知道什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和參與,他們不斷提出了質疑:為什么在埃菲爾鐵塔建成114年后的今天,它早已不是世界最高的建筑,卻仍舊那么吸引人?為什么比薩斜塔不會倒塌?悉尼歌劇院的構造特點能使歌唱水平更加出色嗎?……我不敢說,孩子們在這節課中得到了很大收獲,但我敢肯定,他們不僅知道了:除了我們中國的長城、故宮,在其他國家里也有更多氣勢渾厚、莊嚴雄偉的建筑。更重要的是,通過欣賞,還為他們樹立了將來要為祖國的建筑史增添光輝一頁的信心和決心。我想,這已經達到了本節課的目的所在,這是更為重要的。正如李躍兒老師說的:“教育不止是教,不止是傳授,更多的是用前人的知識技能的結晶作為刺激,提供給我們的孩子,使每個不同的孩子接受刺激后產生認知的實踐過程,最后由孩子產生自己的結晶,再將這個結晶與前人的潔凈進行比較,從而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
在“創造是孩子身體里的種子”這一章節里,讓我更加佩服李老師的是說服家長在培養孩子方面不能急于求成的策略與智慧。
當家長們質疑李躍兒老師的的教學質量時,李老師讓家長們跟著她畫小女孩,他們都畫得很認真,一點點地擦、一點點地改;之后他們再跟著李老師的口述畫《長襪子皮皮》的時候,家長們畫的“皮皮”和第一次畫的小姑娘很像,而且所有的家長畫的都差不多。這會兒輪到李老師質疑家長們了:這是什么回事?為什么這么多人畫的全部一樣?家長們這才醒悟:我們的思維被侵略了,被李老師所教的東西控制了,第二幅畫受到了教給他們畫的第一幅畫的影響,使我們沒有了個人的空間,沒有了想象,沒有了創造。所以李老師告訴家長:“我們的教育不能只用教的方法。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感受、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尋找機會使他們產生知識與技術的需求。不會畫臉,我就告訴他需要的臉的畫法;不會畫辮子,我就告訴他畫辮子的畫法。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學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的,沒有負擔,只有樂趣。……如果他們的思維被我控制了,就像孫悟空落到了如來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也跳不出來。”——其實,這正是長期以來美術教學的瓶頸,也是家長們沒有認識到:學習美術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呀!
為了使家長們能用深遠的眼光看待創造,讓創造的觀念滲透到家長的靈魂中,李老師又以“國王覺得剛出生的女兒太丑”這個淺顯但寓意深刻的故事,讓家長知道:教育是慢的藝術,對孩子的教育不能迫不及待、急于求成。就像有個哲人說:你要想十天見效,就去種花;你想要十年見效,就去種樹;你想要種植一種思想,起碼需要一百年時間。現在,我們在培養孩子的靈魂,是不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呢?
愿我們的老師、家長們給孩子們一個充足的空間和時間,放飛孩子的想象,放飛孩子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創造的種子發芽、長莖、開花、結果,這才真正的是在幫助孩子成長!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4
讀了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感觸頗多。我知道是教育者在不經意間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可是,在我痛下決心要把幸福還給孩子的時候,我又在問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嗎?幾年前,我們都了解過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那時你是否有關類似的決心,期盼著自己的賞識能催開孩子幸福成功的花蕾,可是現如今誰又是賞識教育的擁躉,誰又能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堅守賞識的信念?再后來,又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教育理念、教育名詞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就在這些理念的“轟炸”下過著反思自己、責備自己的生活。
您不覺得這些教育理念就如同藥房里出售的營養藥劑嗎?它們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我們的教育方式是營養不良式的教育,我們要給自己的教育方式加“鈣”加“鋅”。
其實我們的教育里最缺少的微量元素就是“堅持自己的愛”!我們不是沒有愛,可是我們的愛被分崩瓦解了。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不能做“墻頭草”,隨風倒;也不能邯鄲學步,迷失自我。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愛。
每個人都有愛孩子,愛學生的方式。在不斷地學習之后,我們汲取了很多新鮮的元素注入了自己的愛。在年輕的時候,我們信奉“嚴師出高徒”;在沒有自己孩子的時候,我們愿意以過來人的身份去揣摩學生的心理,去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走上教育之路十載左右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學生畢竟是個孩子,我們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兒女也蹣跚學步,當他懷著好奇的心情去探索世界的時候,我既急于自己無法給予孩子更多時間的照顧,又期盼于孩子的老師能帶給他幸福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身份,難道我不是一樣生活在別人的.期盼當中嗎?可是期盼不能代替實際的愛。我們也不能在期盼中忘記自己的職責,因為我們都必須做好“母親”。
書中有個孩子叫馬月,有人認為李茂璞與她有些類似,我覺得不然。在沒有遇到李圣珍老師之前,馬月遭受了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侮辱,使得她一次一次走向深淵。可是李茂璞不是這樣,他雖然沒遇到像李圣珍老師一樣能做到像上帝一樣愛孩子的老師,但他也沒有遇到那毀了所有孩子的惡魔老師。我覺得李茂璞現象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個孩子的好與不好,與其家長的做法是息息相關的。李茂璞的奶奶很負責,她在以祖輩的身份盡著母親應盡的責任。雖然他的父母找到了很好的理由告訴我們“工作很忙”,但是他們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讓孩子過上了“親生后母”式的生活,他無法從父母那里得到應得到的全面的教育和愛撫。因為我從李茂璞的奶奶那里得知李茂璞從幾個月大的時候就經常是被送到別人那里寄養著,幾乎就是張家三天,李家四天的狀態。你試想一下,一個小孩子被寄養在別人家里時,他會得到怎樣的教育,無非就是“別餓著,別出事”就行。可是孩子在出生后的前三年是學習能力突飛猛進的三年,我們不能忘記“三歲看大”的古訓。其實當今社會又有幾個孩子能如愿以償地生活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呢?年輕的父母們又有幾個重視自己的言傳身教呢?又有幾人了解了教育關鍵期、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呢?其實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做得很好嗎?不然。
經常有人告訴我,要像愛自己孩子那樣愛學生。可是反過來,我又多么希望能像愛學生那樣愛自己的孩子。推及其他的家長,我又多么希望他們能像對待工作那樣認真負責地愛著自己的孩子。
到底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是時間的匱乏?是時代的腳步?是社會的制度?還是我們想給孩子幸福但又無奈地退出……
翻來覆去地想,孩子的幸福就是父母的愛和別人的理解。作為老師我們無法給學生父母般的愛,但我們可以尊重孩子,讓他們體驗獲取智慧,獲得尊嚴與理解的喜悅。
嗨,我們為何要為孩子失去幸福唱挽歌,我們應當鼓勵孩子自己去追求幸福。告訴孩子,幸福就在不遠處等他。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5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是一本關于教育方法的書,介紹了作者的一套不同于現有的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作者李躍兒老師經過近二十年的摸索的經驗結晶。
作者是一個用真心對待孩子的老師,她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去理解,感化,升華那一個個稚嫩卻澄澈的心靈。她的書里列舉的是生活中那些受傳統教育毒害的孩子,那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另人嘆息,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因為父母和社會不恰當的教育體制和價值觀承受了太多太多,葬送了自己的童年甚至一生。
看完李躍兒老師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后,我陷入了深思:試問,我的孩子幸福嗎?我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正確嗎?
如果從物質滿足的角度來說,他是比以往的我們的時代富足。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零食呈大堆,玩具滿天飛,音樂,動畫,游戲更是玩不累,可是他真正從心理上幸福嗎?
李躍兒老師說過“要是不懂什么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孩子也不是得到更多物質他就幸福,如果一些家長以為平常辛苦工作,賺更多的錢,補償給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是幸福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知道孩子的認知狀況與心理特征。就是兒童還不能理解自然的規律,社會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認知,“經驗”到“規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如果我們用“教”的方式告訴了她,就會切斷她進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會喪失獨立思維能力;成人如果過于干預,不但會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還會給他們造成心理問題。
李躍兒還說過“教育只能分為兩種,一種是好的教育,一種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設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奪性的;建設性教育促進孩子成長,幫助孩子進行內在建構,掠奪性教育阻礙孩子成長,破壞孩子的內在建構。成人應尊重自然賦予兒童的行為與動作,并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讓孩子錯失一生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強的.時期。
大多數家長和個別私立幼兒園在孩子兩歲左右就開始逼著孩子認字、計算,以為這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殊不知這樣完全違背了人的自然屬性。結果只能徒勞無功。不尊從孩子成長機制的行為是愚蠢的。
素質教育,主要以培養人的個體自主、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為目的,突出學習的樂趣性,思維的創造性,精神的愉悅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李躍兒老師認為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二類,不懂教育,卻有責任心。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李躍兒老師在書中講述了現代教育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對于如何改進現代家庭教育具有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還有一個感悟:教育,既不是像應試教育里的強制灌輸知識,也不是像一些淺薄的人理解的素質教育那樣給孩子報舞蹈班。鋼琴班……而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愛的基礎上給予幫助。請家長放下一些自己的虛榮心,不要在成績,分數,以及其他方面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較,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和空間,或許他能飛得更高!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6
讀書,是人生的一個樂趣,讀一本好書,更是樂趣中的幸福。《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一本能讓人產生幸福的好書。
這本書的作者李躍兒是有著一顆真愛之心的人,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一個人,在她的書里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每一個在她筆下的受傳統教育毒害的孩子,都能清晰得讓人勾勒出來,這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當方法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可憐或可悲的命運沉重的令人窒息,要么精神不正常、要么自閉、要么自虐,他們本是像花朵一樣的孩子,本來應該都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憐的孩子,為了成為爸爸媽媽心中想要得“人才”,不僅搭上了自己本應快樂的童年,還要承受心靈扭曲而成人后的種種苦惱。
我看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一章,當我看完幾篇以后,給我的感悟很深,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著,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例如:當一位老師上課的題目是“我的幸福”。
她說:“同學們,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被家人當寶貝,每個人周圍都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著我們;再物質上,我們要什么就有什么;星期天可以游泳,放假了還可以旅游——那么,在這樣的生活狀態里,我們一定感到很幸福了。
話音未落,孩子們呢齊聲回答:老師——我們不幸福。這么一問全班一下子活了,全都舉起手來,其中一個10歲的男孩,在文化課學習方面是年級第一,他站起來說:“老師,我的幸福是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覺。”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著幸福,他們說的全是真話。孩子的幸福其實就像能夠調出所有顏色的三原色,但是成人只給了他們一種或者兩種,他們挑不出幸福的顏色,他們的幸福被人拿走了。
孩子們在小學已經減負,老師布置的作業不多,孩子們應該有足夠的業余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是孩子的家長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孩子無限制地報興趣班,無限制地為孩子購買復習資料,讓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樣孩子們當然感覺不到幸福。
李躍兒老師歸納的三類做好一個好媽媽: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
當我看到這樣的案例:一位母親給10歲的`兒子洗腳,兒子把腳盆打翻了,母親大發雷霆罵了一番;一個10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洗腳,有很好的平衡能力,他把盆子打翻,可能是他心煩意亂的結果。
這樣媽媽在孩子眼中,幾分鐘前是慈母,給兒子洗腳;而幾分鐘后就變成了兇神,愛與恨的轉瞬轉換肯定會使孩子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究竟是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答案顯而易見了!我們大人們往往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給孩子灌輸更多的知識,讓孩子處處“優秀”,至于這樣做帶來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幸不幸福,他們卻很少考慮。
最后,我只想說,教育與愛育的差別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臨下的,而愛育則是平等自由的。居高臨下通常會壓抑、甚至會扼殺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長,而平等自由卻能大大發揮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創潛能。
朋友們,《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就快還給孩子吧!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7
李躍兒這個人一開始我并不熟悉,認識她來自于她的這本書《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翻開書的第一頁,我就被里面生活、真摯的言語所吸引,她的字里行間流露出淡淡的溫馨,沒有華麗文藻,沒有專業的術語。她站在一個敘事者的角度,詳盡卻不繁復的講述一個一個她所遇到、看到、聽到的故事。不講為什么,應該怎樣去做。
她用一條條平凡的字句,領導你不由自主得去領悟、去思考,讓人欲罷不能,越讀越深入,完全地沉浸其中。
在她的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純凈的種子,種子如何發芽、如何成長來源于澆灌者。所以,孩子犯得一切錯誤都是父母無知、不重視而造成的。首先應受到教育的應該是父母,只有父母擁有了健康、科學的教育觀,幼兒的教育質量才能提高。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記憶猶新:孩子是通過自己生活的經歷來建構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當他發現他身邊所有的人都愛他時,講來他就會認為自己是被歡迎被接納的;當他發現他的父母不愛他時,他就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會輕易愛他,也不會接納他。
我很認同這段話,在現今這個高速發咋還能的社會,我們更多關注、追求的是如何更高效、迅捷的方法。教育者被要求高學歷、高素質,各種技能的比賽、書面的文章。而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者被評定能不能勝任幼兒教育這一職業時,是不是要再次評定他是否懷有一顆有愛的心?幼兒工作之瑣碎、繁復不同于其他教育工作者,在保育與教育兩者間,我們更趨向于保育。
剛剛脫離父母的孩子有著獨自面對社會的恐懼,用蹣跚的小腿走向遠方,離開他們的小世界迎接陌生。在這種環境下,我想再強大的技能知識都是無力的,如果這時的教育者沒有一顆愛的心,面對孩子的哭鬧,他煩了;面對孩子的調皮,他惱了;面對孩子的彷徨與無知,他厭了。
那他就算天下第一又如何呢?如果我們心中都有愛,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許多幼兒園教育者虐傷孩子的事件了呢?
父母的愛、老師的`愛、同伴的愛,缺一不可!教育者的愛尤為重要,他引導孩子幼小的心,讓他們鍛煉敢于面對困難的意志;他呵護孩子受傷的心,以愛撫平破碎使其強韌;他保護孩子懵懂的心,使他們有一個溫暖的臂彎。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也許我們都要反思,看完全書我才覺得這句話是如何的刺目,如何的驚心。沒有幸福的孩子,如同失去寶劍的騎士,這樣的他將如何面對在以后道路上所遇到的荊棘?他的人生還能完整嗎?請還給孩子幸福之劍,請守護孩子美好童年!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8
讀著這本書,我被書中的故事感動著,我被書中的情感感染著,我被書中的思想教育著,我被書中那濃得不能化解的愛融化著。李躍兒是一個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養生活、用愛去升華生活的人,所以她的書里處處捕捉到的是生活中令人心顫的實例。我是一個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沒有讀到這本書之前,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老師。可是,讀完這本書后,我汗顏了!我離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太遠了。
翻閱時,我不禁萌生了絲絲酸楚和歉意,因為正是孩子的父母,以及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在剝奪著孩子的幸福,那些扭曲的教育觀念、錯誤的教育方法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始變得不再幸福,取而代之的是無助、恐懼、孤獨、憤怒。這絕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狀態!
那么,家長也好,老師也罷,我們似乎都應該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教育觀念和行為。給予孩子幸福這是我們共同的愿望,但必須要清楚"幸福的根源",這絕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滿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師的一句話,我們只有"用心賞識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這本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孩子的心境仿如一張白紙,在這張白紙上一開始是沒有棱角的,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在這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意愿畫上一個方框后,從此它就成了一個永恒的矩形,這時,除了在方框中發揮定格的形態外,再也沒有其他發揮的余地了。這是教育的失敗!只有當孩子心境未定格時,才是教育的最好時機。我們應該將心比心,使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拉成平行線,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洞悉孩子真正要什么、想什么,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孩子才能獲得有益的發展,才能感受到幸福!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9
寒假中有幸閱讀孩子給我一本書籍——《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我被作者書中列舉的在教育過程及生活當中的不同實例,解讀孩子內心世界的聲音,以及客觀地評價教育者的各種狀態,深深地吸引進去。其中,李躍兒說"要是不懂什么是兒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許會更好。
書中,李躍兒說,“中國的家長一般分為三類:第一類既懂教育又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最容易成為人才;第三類家長既不懂教育又沒有責任心,他們的孩子也比較容易成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類家長,不懂教育但有責任心,他們占據絕大多數,失敗的孩子大都由這類家長制造。”從我們教師的角度來看,是不是教師也可以分成這3類呢?雖然,教師上崗前都進行了教育學、心理學的考試,但捫心自問,你真的懂得教育學、心理學嗎?我有點惴惴不安了。李躍兒說:給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礙孩子的成長,要順應孩子的生長規律。我們老師和家長常常打著“為了你好”的幌子,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當我們將孩子喜歡的漫畫書撕得粉碎的時候;當我們將興致盎然地玩著電腦的孩子從電腦前拉開的時候;
此書有些事例,使我覺得,教師和家長都太功利了。家長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教師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獲得成功感,可是,我們都忘記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每個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復制的,為什么老師家長想像復印機那樣復印孩子的未來呢?現在這樣做的結果是:老師和家長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孩子也很無奈:老師家長怎么就不懂我的心?雙方的關系有的甚至緊張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有些地區甚至有弒父、弒母的悲劇發生。可是這能完全怪我們的孩子嗎?異化的教育,異化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形成了惡性循環。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試想一個孩子不再用童貞、純潔的語言和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這還是一個孩子嗎?作為孩子的家長、老師,在不知不覺中做了摧殘純美的童年生活的劊子手。我們在以愛的名義做著傷害愛的`事情。我們把自己以為重要的喜歡的強加給孩子,從來沒有平等地蹲下來問孩子真的需要嘛?這樣合適嗎?我們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孩子的生活被我們一雙雙無形的手控制著,這樣的孩子,自身會產生一種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動而出的幸福感嗎?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溫柔親切地問他,他需要怎樣的幫助和關愛。無論哪個孩子,都具有優良的品質。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為人師的要早早發現這些品質,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好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因為孩子們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靈,那么的純凈,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夠保護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擁有幸福的每一堂課,擁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來和孩子們交流,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又從何談起呢?雖然,巴學園只有一所,但如果我們每一個教育者都能像李躍兒老師那樣俯下身子,給孩子他真正需要的關愛。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時就像在一面光潔的鏡子前觀照自己,渺小而卑微。她使我的心靈受到震撼,使我的靈魂受到洗禮。雖然距她的教育觀點還差得很遠很遠,但是,我會向著“愛自己的班級的幼兒,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的方向去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10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的愛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都想給他或她最好的生活。長大后又想給他最好的教育。期望孩子成人后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和成功的人。
學習是達成這一目的的最直、最平坦的大道。但是在進入大學校門前的十二年學習中,絕不會是只有快樂的,學習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所以我對市場一些心靈雞湯式的教育書籍是持懷疑態度的。
我認為父母能做的是:在陪伴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何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孩子克服一些學習困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對輕松一些的學習。
讀了《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書后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對孩子的要求不要不切實際的高。目前我們對陳浩涵的要求是比較寬松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應逐漸嚴格。相對于一些孩子上了數個課外班,浩涵是幸福的。他只上了繪畫和書法兩個班,如果有必要可以只上一個書法班,因為浩涵性格急躁不耐性,希望書法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他的.性格,哪怕是一丁點。以前浩涵還上過樂器班,但是他不喜歡,于是就退了。
二、浩涵已經上四年級了,但是學習習慣仍未養成,癡迷于電視和游戲。我已下定決心要扭轉浩涵的這一習慣。每天除了完成作業外,要養成預習的習慣。希望通過一個和數月的堅持,能改變浩涵的這一頑疾。當然這一過程不可能全部是快樂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將以我最大的耐性協助浩涵作出轉變。如果浩涵能完成這一轉變,那么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注意我只要求浩涵有良好的成績,而不要求第一。
孩子的人生已經開始,人生中除了快樂和幸福,也有痛苦和挫折。父母將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通過自己的教育技巧、經驗和愛,使孩子的一生中不缺乏幸福和快樂。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相關文章:
《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讀后感09-01
重磅推薦:是誰偷走了中國人的幸福 -資料04-26
誰搶走了我們的共享單車作文07-07
孩子上學走了心里不舒服說說10-24
孩子拿獎狀的心情說說(精選290句)07-22
走了的作文12-12
朋友圈發孩子拿獎狀的說說錦集11-10
為孩子拿獎狀感到開心欣慰的說說200句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