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哈姆雷特》有感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哈姆雷特》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哈姆雷特》有感1
掩上書卷,劇中的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對白還歷歷在目。夜不能寐,哈姆雷特決然刺殺克勞狄斯的偉岸背影銘記在心。哈姆雷特無疑是幸運的,他從先王亡靈口中得知事情真相,而又披荊斬棘以其死前所余的全力刺穿克勞狄斯,完成了一生的夙愿;哈姆雷特無疑無疑又是悲哀的你,他為別人的災難如芒在背、如疽附骨,他親歷理想的幻滅和現實的丑惡,他懲戒了惡徒卻又為此燃盡了他燦爛的生命。魯迅先生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如果說,喜劇是一種美,一種夢幻仙境般圓滿的美,那么悲劇則是另一種美,一種血淋淋的現實生活硬生生將夢幻樓閣捏碎的美,美得殘忍卻極致。這,便是《哈姆雷特》所帶給我的視覺震撼。我想我是喜歡哈姆雷特的,他無所畏懼、崇高深刻,盡管他的猶豫不決、孤獨憂郁又是那么的不盡人意,但我還是喜歡他。正因他有那些個而非完美圣人所有的瑕疵,亦如泯然于眾生的我。
學術上說:哈姆雷特身上集中體現著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者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他們的迷惘、矛盾和痛苦,反應真十六至十七世紀初人文主義思想的危機。他具有超脫時空的意義,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不朽的經典形象。誠然,其實作為一個平凡的高中生,我并沒有想到那么深。我只是覺得,每當想起哈姆雷特飛蛾撲火般刺向克勞狄斯時,便想起我那短暫的生命,必須也要像他那樣矢志不移地走下去。
不論悲劇喜劇,有意義,才是正劇不是嗎?
讀《哈姆雷特》有感2
威廉.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世界戲劇上的泰斗。被認為是古往今來少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哈姆雷特》被公認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寫于17世紀初,該劇以中世紀的丹麥宮廷為背景,通過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敘述哈姆雷特為父復仇的故事。該劇真實描繪了文藝復興晚期英國和歐洲社會的真是面貌,借哈姆雷特的形象與思考,表現了作者對文藝復興運動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注。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學史上一個極富藝術魅力的典型,莎士比亞通過哈姆雷特內心矛盾沖突的描寫,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構思了哈姆雷特形象心理蘊涵的豐富性與深刻性,從而塑造出史前從未有過的豐富復雜的原型形象。哈姆雷特的悲劇的遭遇引起讀者的同情與憐憫,達到悲劇性的效果,來源于人物理想與現實的分裂。黑格爾認為,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認為,哈姆雷特的悲劇性正在于此。
文藝復興運動,肯定人的價值,主張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作品中的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學念書時,接受了人文主義思想的熏陶,對理想與前途充滿希望與憧憬,是作者筆下的人文主義形象。奧菲利婭稱之為“朝臣的眼睛、學者的辯舌、軍人的利劍、國家所矚望的一朵嬌花、時流的明鏡、人倫的雅范、舉世注目的中心”。當時,哈姆雷特是“快樂的王子”,他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對人以及社會抱著積極與樂觀的態度。他認為,“負載萬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蓋眾生的蒼穹”是“一頂壯麗的帳幕”,是“金黃色的火球點綴著的莊嚴的屋宇”。那是,他以感恩的心與純潔的心靈,贊美世界。同時,關于他對人的一段議論,特別為文學史家所稱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優美的儀表!多么文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么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些敘述,反反映了哈姆雷特文藝復興運動下的完美形象,也表現了這一理想的人的時代主題。
莎士比亞平行發展多層次多線索放于情節結構上,產生強烈的戲劇效果,從而營造現實沖突。面對父王被他叔父暗殺,其母被迫改嫁,王位被叔父纂奪的殘酷現實,哈姆雷特充滿憤怒與痛苦,精神頹唐低沉,由“快樂的王子”轉變成“憂郁的王子”。由于昔日美好的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的沖擊,他開始深入思考人與世界,并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眼中的世界不再是光彩奪目,他認為,“負載萬物的大地,只不過是一個不毛的荒岬;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只是一大堆污濁的瘴氣的集合”。甚至對人的認識達到偏激和消極的態度,在他眼里,人世間的一切是多么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認為人世間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惡毒的莠草。至于人,“在我看來,這個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類不能使我產生興趣”,哈姆雷特前后認識的巨大反差,猶如天堂與地獄的巨大差異,給予他悲劇形象強烈的深刻性。作品不僅以尖刻的筆鋒把哈姆雷特完美的形象與美好的理想撕毀以致粉碎呈獻現給讀者,而且以其外在環境的悲劇慢慢讓位于人物內心世界的悲劇性。
在哈姆雷特復仇情節的推進下,復仇的內心沖突變得尤其明顯,進而更深刻地揭示了哈姆雷特形象的悲劇性。殘酷的真相沖擊,導致他對人的思考以致發現人性的丑惡,構成了他追懷理想又對現實丑惡極度憎惡的內心矛盾。在那個顛倒混亂的時代里,他為父復仇的宗孝責任,轉變為負起重整乾坤的責任,由發現丹麥國王的丑惡到發現周圍的人甚至他自己的'惡。認識的深刻以及責任的深沉,使他體會到復仇的回力無天。他關于“生存還是毀滅……”的著名獨白,十分準確地傳達出他此時矛盾的心態。克勞狄斯在祈禱的一刻,本來哈姆雷特可以在背后刺殺,可是他猶豫了,放棄了這個大好機會。以致日后那個奸險的丹麥國王兩次謀劃陷害哈姆雷特,并一步步地推進悲慘的結局。
哈姆雷特首次復仇的猶豫與拖延,推動了悲劇最終的結局,也揭示了哈姆雷特形象悲劇性的根源。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悲劇主人公遭受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惡,而是由于他的某種過失或弱點。如果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哈姆雷特悲劇根源在于他猶豫延宕的性格,在于他性格的弱點。我認為,猶豫延宕本不是他的性格而是矛盾沖突的使然。首先,當他在死去的父親口中了解到事情真相時,能夠當機立斷并堅定地實行他裝瘋賣傻的復仇計劃。同時,在丹麥國王對他的第一次暗殺中,他機智地搜出公文并修改國王的命令,從而逃過了暗殺,這勇謀兼備的舉動是猶豫性格不能做到的。因而,我認為哈姆雷特悲劇性的根源,在于他的人文主義理念與現實的激烈碰撞,以致理念粉碎并帶來巨大的痛苦與長期的掙扎。
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思想大解放推動了社會發展。同時,晚期私欲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導致人們信仰的失落和進退兩難矛盾心理。當時的社會現象正是作品的價值觀照,哈姆雷特人文理想的最終破滅造成的這一悲劇性,預示了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教會的妥協,揭示了時代和社會的悲劇。
讀《哈姆雷特》有感3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由世界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所著的悲劇《哈姆雷特》。看完后這是感慨多多啊!
這本書是以劇本的形式,通過人物的對話和唱詞來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主要講述了古代的丹麥國王被他弟弟克勞狄斯所毒害,并奪走了王位。而且克勞狄斯還在他的葬禮過后,就和自己的長嫂(原國王的妻子)結為夫婦。當哈姆雷特(原國王的兒子)得知他父親真正的死因后,一心想要殺克勞狄斯,為父報仇。最后他報仇成功,可自己卻也死于奸人的毒劍之下。
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次,我來說說我心中的一個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雖說是丹麥的王子,但他的處境也不容樂觀。他的'叔父為了篡奪王位,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哈姆雷特的父親),對哈姆雷特謊稱是他父親自己被毒蛇咬死的。接著,他還與自己的長嫂結為夫婦。而且他們的婚禮就是在葬禮后的一個月內舉行的,這對哈姆雷特來說,是多么大的打擊啊!就好像又在哈姆雷特的受傷的心靈上撒了一把鹽。后來哈姆雷特從父親的鬼魂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就一心想著復仇。
他先是裝瘋賣傻,因為他知道偌大的王宮里,也沒有什么人是值得信賴的。后來,哈姆雷特又特意讓來王宮表演的戲班子演了一出和當年國王弒兄篡位一模一樣的戲給國王看。哈姆雷特的用意不單單是看戲,他是想在國王看戲時,觀察其神情的變化。由此看來,哈姆雷特雖非心機深沉之人,倒也不愚笨。而國王當然也不傻,他自然看出了其中的用意何在,就設法把哈姆雷特送到英國去,因為他深知,哈姆雷特留在這里,留在自己的身邊,對他而言,就是一個威脅,是他的心頭大患。哈姆雷特仿佛一個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當然,哈姆雷特最后沒有走成,雖報仇成功,自己卻也死于毒劍之下。
壞人總會有報應的,國王也被自己的侄子所殺。這個國王可真是自討苦吃,他若不覬覦王位和權利,那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不過怪也要怪他自己陰險狡詐,貪得無厭。
我認為哈姆雷特在劇中是個矛盾的人物,他既渴望美好的生活,卻又一心想要報仇,認為這個世界昏暗無光。可是也正因為這個矛盾的人物,才讓每個人都讀出了不同的味道。同時我也認為哈姆雷特非常悲慘,自己的父親被叔父所殺,可他為了報仇又比不得不扮演成一個瘋子,讓別人都對他避而遠之,也讓國王曾經相信了他,從而可以更加順利地復仇。他每天坐著兩面人,這種生活肯定很累。可是盡管他費盡心思殺了國王,自己卻也喪命,讓王國被其他人占去,我想,他肯定不希望這樣因小失大,所以我認為他是悲慘的。
一個人物,能讓我品出這么多東西,我真是深深折服于莎士比亞超人的文采。以后我要多去讀這些世界名著,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讀《哈姆雷特》有感4
“惡有惡報”是我們大家都懂的道理,讀完《哈姆雷特》這本書,我對這句話就更了解了。
《哈姆雷特》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莎士比亞。這本書講的是王子復仇的故事——王子哈姆雷特的父親被叔叔克勞迪斯毒害,并被奪取了王位。父親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真相之后,哈姆雷特開始了他的復仇行動,最后在一次比劍中把克勞迪斯殺死,不幸自己也中毒身亡。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句話屢屢應驗,威廉莎士比亞筆下的克勞迪斯為了爭奪王位毒死了自己的兄弟,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到頭來自己反倒被殺。《哈姆雷特》里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罪惡的行為總有一天會被發現,雖然地上所有的泥土把它們遮掩。”,這正跟我們說的“惡有惡報”有著相同的意思。
在現代社會上,很多罪犯做下了違反法律的行為,最終還是被送進監獄。如果不希望更多的悲劇發生,我們應該多行善,而不行惡。
讀《哈姆雷特》有感5
有一位王子,本來過著十分幸福美滿的生活,災難突然降臨,上天將他逼上了一條復仇之路,他就是丹麥的王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之一,這次讀完之后,頗有感觸。
《哈姆雷特》講述了一個丹麥王子十分悲慘的復仇故事。哈姆雷特是丹麥的王子,他的父親是丹麥的國王。不幸的是,他的父親被他的叔父毒死了,奪走了王位。不久后,他的母親也背叛了他的父親,嫁給了他的.叔父。一下子,哈姆雷特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母親,同學,朋友。甚至他的愛人歐菲莉亞都差點成為了他叔父對付他的工具。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哈姆雷特毅然選擇了復仇這條艱辛的道路。
這雖然只是一個故事,但卻折射出一個最現實的社會現象。雖然說,現在已經是現代社會,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封建社會了,總是發生著這種帝位之爭。可是,我們又有誰能否認,現在就沒有這種“戰爭”呢?
我想,答案也許是沒有吧!只是,昔日的“帝位”變成了今日的“帝位”,金錢,權利罷了!現在這個社會已經物質化,還有什么真情可言呢?存在的只有利益。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地去贏取自己的利益,即使是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現在,人與人的心相隔太遠了,人之間的情感也被沖淡了,被利益沖淡了。親情還是利益,我想現在的人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吧!
我曾在電視上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了一生,賺下了較為豐厚的家業。在他七十歲的時候,拿出了自己的積蓄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子!但他的女兒見此就不肯了,她說:“同樣是子女,為什么我就沒份?我也要得一半……”為此,兩兄妹不停地爭執,甚至還鬧上了法庭,老人見了十分傷心,被自己的女兒給活活地氣死了!大家也許還不知道,他的女兒亦是十分的富有,不但已經有了一套很大的房子,還買了一部幾十萬的小車。可是,她就是要爭得那點利益,結果將自己的父親給活活地氣死了!
也許,這就是生命之悲吧!現在,人們的心靈都被這利益的灰塵給蒙蔽了。人們只是看到了眼前的這點蠅頭小利,而忽略了真正珍貴的親情,友情!
不要再讓這樣的生命悲劇發生了!
讀《哈姆雷特》有感6
有人說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看人方法是不一樣的。可是哈姆雷特是一個悲慘的人兒,這一點,卻是無庸置疑的。
這個王子復仇記的故事千百年來,傳誦不衰。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得知自己父王亡故的真正原因后,經過裝瘋、暗查、賽劍等一系列的行動之后,終于與那個殺了自己父親,娶了自己母親的叔父同歸于盡了。據說里面很多情節都和《丹麥史實》中的一篇《阿姆列特》完全相符,原書中只記載了一些粗略的情節和蒼白的姓名,可在莎士比亞筆下的五幕悲劇卻變得如此動人,令人嘆為觀止。
許多評論都說圍繞書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可以提出許多問題,例如哈姆雷特是真瘋還是假瘋?他在反復謀劃之后,有不少機會,為什么遲遲不動手,顯得猶豫不決?這些問題都不是單從劇情中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天生哈姆雷特就是一個很自負的人,他從"時代脫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扳正過來"的豪言壯語,一直到"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的絕望嘆息,充分顯示了哈姆雷特的性格與環境之間劇烈的矛盾。用歌德的'說法:這是一株橡樹給栽在一個只應開放嬌紅嫩綠的昂貴花瓶里。純潔高尚,纖弱又明達的哈姆雷特就是這只"花瓶",那與他行為能力不相稱卻又不可推卸的重任就是那株"橡樹"。一旦"橡樹"在"花瓶"里生了根,發了芽,花瓶就注定要粉身碎骨,就如哈姆雷特注定無法成為真正的英雄。這正如古希臘人所說的命運,而哈姆雷特就是這命運追逐的犧牲品。他被命運捉弄,害死可憐的情人奧菲利婭。在他復仇的一系列過程中,情人的哥哥雷歐提斯,自己的母親可憐的王后等多人因其喪命,最后,他也與他那奸邪惡毒,篡奪皇位的叔叔同歸于盡。可是,他悲慘的命運并不是他自己造成的,但是他卻選擇了去走這條復仇之路。人的脆弱和環境的殘暴在哈姆雷特身上是如此的相反又相成。有人說,哈姆雷特并不是一個過時的人,而是我們自己。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為別人的災難而憂郁;想得很多但是做的不多;深感宇宙無垠而個人空間狹小;最后愿奮不顧身,孤注一擲,那么這個人就越接近書中乃至莎士比亞心目中完美的哈姆雷特。
這棵橡樹終究是要張大,就如哈姆雷特復仇的欲望不斷漲大,他把這他承擔不起的,幾乎連渺茫的希望都沒有的責任裝進了自己的胸膛,沒有任何人可以相信,一切全憑自己,他計劃計劃再計劃,讓這棵橡樹貪婪的啃蝕著他自己,到這棵橡樹的根須膨脹開來的時候,他,哈姆雷特,這個十足的美麗脆弱的花瓶就隨之碎落了。
其實,仔細想來,每個人都是在同命運捉迷藏,但是很少有人能夠逃脫。我們都在一條單行道上,有人躊躇,有人欣喜,有人踱步,有人奔跑。有人太早勾勒了生命的線條,有人太早看出了命運的玄機,所以,當生命的時針飛速向前的時候,他們無所期待;有人太晚覺悟冥冥中的安排,有人太晚了解生活的殘酷,所以,當該來的終于來了的時候,他們無處可逃。不知不覺,有人已經陷入了愛不釋手的游戲,這一路他們都無法自拔,只能在命運的安排下茍延殘喘的活著,為了那所謂的人生目標活著。但當"任務"完成時,他們的世界就好像突然間被抽掉了所有生存的價值。所以,也許這樣同歸于盡的結局,對哈姆雷特來說,是最好的結局,也是他最大的解脫。
人生苦短?我覺得這要看你怎么去活,怎么去面對。因為一些小事,去抱怨生活,浪費時間去悲傷,那是傻子,對,傻子才悲傷!所以,既然活著,就要好好地活著!不要再無為地去浪費生命,要學會享受生命給你帶來的一切,這些都是奇跡。
郎費羅說:學會生活,學會勞作。對,不要讓人生變得苦短,即使是一條單行道,也要一步一步好好地走下去,活出個樣子,哪怕是橡樹栽在花瓶里,哪怕是注定的悲劇,也要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生命就是這樣,人生就是這樣,也許一切都是注定,錯過了就不能回頭,但要相信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就去做,堅持到底,永不向命運妥協。
借用一句歌詞,那就是“春眠不覺曉,庸人偏自擾,走破單行道,花落知多少。”
讀《哈姆雷特》有感7
為自己新夫的怒火和兒子的“瘋狂”而擔憂不已的王后約見了哈姆雷特,本想勸誡他幾句,卻被兒子對事情真相和對自己背叛丈夫行為的控訴說的無地自容。對王室忠心耿耿、有些近乎“愚忠”意味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也因為躲在帷帳之后、替國王探聽王子心聲而被哈姆雷特當做竊賊殺死。
波洛涅斯之死為國王要求王子離開丹麥找到了堅實的理由,但同時也為自己的滅亡和最后的慘禍埋下伏筆。在前去英國的路上,哈姆雷特與率兵穿越丹麥國境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相遇,在空曠的丹麥原野上,王子再一次受到了刺激。在聽聞挪威王子即將率軍就爭奪一塊不毛之地與波蘭激戰的消息之后,王子感慨道:“……即使為了一根稻稈之微,也要慷慨力爭……相形之下,我將何地自容呢……”
最無辜的莫過于奧菲利婭,波洛涅斯的千金、哈姆雷特王子的愛人。她受到王子熱烈的追求,卻因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高下,受到了來自父親、兄長和整個世俗的激烈反對,被迫放棄與王子戀愛的'意愿、與自己喜愛的人保持距離,甚至還要在父親的慫恿之下淪為國王窺伺哈姆雷特內心真實想法的工具,在眾人都以為哈姆雷特“發瘋”之后,追求奧菲利婭不得成了唯一合理的解釋,她與王子的距離也變得更遠了,而每一次的見面又必須面對哈姆雷特的“瘋言瘋語”,年輕少女的心靈在不明真相的前提下一次又一次經受著來自外界的劇烈打擊。父親的死成為了壓垮的最后一根稻草。奧菲利婭瘋了,一個曾經洋溢著青春美好的少女就這樣完全喪失了理智。當她因伸手摘取長頸蘭兒墜入水中時,她的口中仍在吟唱著動人的歌謠。也許,只有死亡,才是對這個苦難的少女最好的解脫。
讀《哈姆雷特》有感8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并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劇中人霍拉旭所說:你們能夠聽到奸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借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而展開。
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理解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臺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并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對哈姆雷特來說,感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懷疑他對奧菲利亞的愛,這對他顯然有失公允。我們不認為在莎士比亞的創作動機中哈姆雷特是一個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從不延宕(殺波爾紐斯,殺兩個朋友,在奧菲利亞的葬禮上一躍而出)。我認為也許把造成這一結果歸為兩點恐怕更合情理。
一,對母親的`愛。所以說,弗洛伊德的解釋是有其價值所在的。劇中哈姆雷特往往將奧和葛并舉,能夠看出母親失貞一事給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陰影。這倒并不是說他的叔父做了他潛意識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軟,被自我唬住,而在于母親改嫁這件事令他無法再相信女人。這種透徹的了悟又是和愛女人的欲望糾纏在一齊,以致痛苦萬分,手足無措。
二,正如有的沙評家稱哈姆雷特性格的構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亞無法對如此巨大的題材加以把握。那里有幾條證據,如哈姆雷特的對于演戲的大段評說,諸多地方是為了表現劇作者的聰明才智和對社會的褒貶(這在古典主義作家那里是無法想象的),再如,同時要表現母子關系,感情關系,又要表現復仇,勢必拖延了后者。再回到開頭的確定,我們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場景,他說的是有關丹麥繼承權的問題。設想一下,如果整出戲發生在羅密歐身上,那么他臨死時,不是抱著母親就是呼喚著奧菲利亞的名字。所以說,把這部戲理解成社會批判據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畢竟,也許我們忽略了。
讀《哈姆雷特》有感9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在莎士比亞的創作中,哈姆雷特占有重要位置。劇本取材于丹麥的歷史傳說,莎士比亞把人文主義思想注入到古老的故事中去,成功地把它改寫成了一部深刻反映時代風貌的社會悲劇。
“哪一個人能夠裝載得下這樣沉重的悲傷?哪一個人的哀惕的詞句可以使天上的流星驚疑止步7那是我丹麥王子哈姆雷特。”讀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持》,一段世紀交替所上演的歷史悲劇,一幕幕又浮現于腦海。哈姆雷持憂郁的背影,哀怨的眼神,近乎歇斯底里的痛苦唱響了一段經典的歷史贊歌。 《哈姆雷特》一劇共分五幕。講述的是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求學,卻通遇父親暴死,母親改嫁。后來他見到了先王的魂靈,才知道叔父克勞狄斯是罪魁禍首。哈姆雷特決心為父報仇,他設計裝瘋來試探敵人,接著以演戲的機會證實了對方的罪行。為了報仇,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心愛的女孩因為父親被他錯殺而發瘋溺水而死,母親為了救他喝下了毒酒,而他自己也因為中了叔父的毒劍,終于倒下了。
別林斯基說:“德國人把悲劇叫做悲慘演出——而悲劇也實在是一場悲慘演出,它是以心靈的珍貴希望的破滅以及整個幸福生活的喪失作為收場。”《哈姆雷特》一劇有鮮血,也有b首;有暴力,也有狡詐;有虛偽,也有用水。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人文主義思想中典型的理想主義形象。他受過高等教育,有知識有文化相信科學,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不會輕易被謊言所欺騙。他對朋友霍拉旭忠膽赤誠,對心愛的姑娘奧菲利姬一往情深。 哈姆雷持說:“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么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開篇不久,哈姆雷特遭受到家庭的變故,他的眼中仿佛已經沒有了鮮花和微笑。虛偽、狡詐令他厭惡,也令他痛恨。第‘幕中,莎士比亞就為緊接著將會出現的戲劇矛盾埋下伏筆,一份隱藏著的`矛盾沖突不久將浮于水面。只不過一開始作者巧妙地借用了主人公的內心獨白點明了潛伏著的危機。 莎土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設計的主線是哈姆雷特的復仇計劃,其中,哈姆雷持與叔父間的矛盾成為整部戲劇的矛盾沖突。隨著真相—’步步被拆穿,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也越來越激烈。最后一幕,哈姆雷特與叔父展開了較量,那是一場生勾死的戰爭。場面雖不大,印關系著國家的命運。作者以設計此情節,將戲劇沖突推向高潮。所有的恩怨情仇,所有的矛盾都聚焦在這一場比武之中。兩把劍也不再是普通的工具,它上面融匯了所有的憤怒和仇恨。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哈姆雷特以犧牲性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是人們心中的英雄,也是莎土比亞心中的英雄。但這個英雄形象并不完美,他雖然勇敢,愛好和平,聲張正義,但他猶豫而憂郁,在強大的對于面前是那么的孤獨寂寞和無助。歌德說哈姆雷特不是英雄,卻要完成英雄的業績。他的世界觀是矛盾的,濃厚的悲觀情緒以宿命論思想阻礙他起來斗爭。在無數次仿惶和猶豫中,他終于用創刺向了敵人,與敵人同歸于盡。這是一場悲壯的演出,莎士比亞將這場悲劇上升到人性的角度,正應證了人文主義祟尚人性,資產階級等新興力量敢于同一切愚昧、腐朽而邪惡的勢力做斗爭。這仿佛象征了資產階級勢力在成長中不斷壯大,但比起舊勢力,它又猶豫動搖而不夠堅定,仍要軟弱得多。但作者始終相信資產階級的力量最終是會戰勝—切的。
讀《哈姆雷特》有感10
以前,常聽人說《哈姆雷特》是一部優秀的作品。我沒有親見,自然也無從說起。如今,我讀了一遍,心中頗有一番感慨。伴隨著淡淡的悲傷,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堅、復仇的愿望之切等特點,無不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覺得,哈姆雷特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的靈魂也因他的英雄舉動走得遠于他人。
最初,哈姆雷特是天真的、單純的,也是幸福的,他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希望。后來,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讓他覺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又開始憂郁了,他無目的地活著。
恰在此時,鬼魂告訴了他真相,于是,哈姆雷特憤怒了,他也開始覺悟了,他要報仇。
哈姆雷特憑著自己的智慧,驗證了事情的真實性之后,他開始平靜下來,他沉思著,自己是否應該擔起重任。那時,他的靈魂卻沒有停下來等待,仍在前進。最終,哈姆雷特做出了決斷,他放棄了安逸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愛情,放棄了……只是他卻沒有料到克勞狄斯的陰謀,不過,他畢竟在臨死前也給了敵人致命的一擊。他雖然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卻為實現自己的理想鋪平了道路。此時,哈姆雷特的靈魂走得更遠了,直到消失在那條通往天堂的大道上,好一個走遠的靈魂!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情愛。正因為如此,他能對母親發出心底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他悲痛欲絕,而當他面對自己的'仇人、國家的仇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遲遲不愿行動。如今讀來,我仍能感受到他當時內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掙扎。什么才是英雄?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英雄。
莎翁的過人之處,在于他擺脫了古人將英雄神化的寫法,他寫活了哈姆雷特。這個人物感動了讀者,讓人覺得,仿佛真有這樣的一個人站在我們的面前。讀罷此劇,我的心里再也不能平靜了,胸中掀起的激情使我發出了來自內心的感嘆:哈姆雷特,我為你喝彩。
讀《哈姆雷特》有感11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寫的四大悲劇之一,并且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作品。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很猶豫很彷徨,會與我所認知的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有著天翻地覆的區別,更擔心自己會看不懂其中的精粹。
這本書以戲劇劇本的講述方式,講述了哈姆雷特原本是一個純真、善良而有理想的`少年,他非常崇拜自己的父王,并且以為自己繼承王位后也會成為一位出色有作為的丹麥國君。同時看到自己父母恩愛,也幻想自己以后會與自己喜歡的奧菲利亞結為連理同樣如此幸福快樂。但是,世事難料,在父王死后,叔父繼位并且與母后結婚,這一系列的變化來得太快,以至于使哈姆雷特開始思考身邊的一切——懷疑父王的死、看不起母親、不再相信愛情。尤其是父親的鬼魂將自己的真正死因告訴他之后,他便開始醞釀報仇雪恨,同時也開始思考人生——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但是他也開始放棄自己,覺得人生毫無意義,活著只是為了替父王報仇,他的情感沒了依托,開始變得瘋瘋癲癲。在復仇的這一個過程中,哈姆雷特傷害了許多人,或許有些是罪有應得,但有那么一兩個卻是無辜的,例如真正瘋了并自殺身亡的情人奧菲利亞。最終,哈姆雷特也死在別人的復仇。
《哈姆雷特》這本書中有許多的教誨,例如“我們應該承認,有時候一時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為我們的深謀密慮所做不成功的事;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我感受到無論是什么困難,沒有人解決不了的,除了死亡。可是就算在死亡面前,如果能勇敢的接受,那么也算的上高貴了。總而言之,不論在什么艱難險阻面前,我們都應該勇敢面對,接受挑戰。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我初次閱讀《哈姆雷特》的感悟,我想我以后會不時再次多次閱讀,我會很期待我心中那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影響著我看待生活和自我反思。
讀《哈姆雷特》有感12
裝瘋賣傻是哈姆雷特實施他復仇計劃的第一步。第一遍閱讀這部作品時,總覺得除了借發瘋之態說出揭露謀殺真相、諷刺陰謀者的隱喻的怨恨且意味深長的語言外,沒有太多的意義。再讀時才有些理解:面對新王對自己威脅王位的隱隱存在的恐懼,只有裝瘋才能使謀殺者放松警惕,也才能為自己的復仇創造機會。
而新王對王子的疑心也在不斷加劇,派出了年輕的臣僚前去窺伺王子的內心,為伶人們出現提供了合理的解釋。伶人戲劇的表演本是為安撫“業已瘋狂”的哈姆雷特,但反被哈姆雷特利用,以窺伺新王的內心來驗證鬼魂所講述的謀殺真實與否。在戲劇開演之前,哈姆雷特的心靈受到了第一次刺激,“這一個伶人……一定會讓眼淚淹沒了舞臺……使所有的耳目迷亂它們的功能。可是我……忘記了殺父的大仇……我是一個懦夫嗎……”對伶人的表演贏得全場觀眾的響應,對比自己承受殺父之仇卻報仇無門的凄涼現實,哈姆雷特陷入了自責的痛苦之中。
戲劇開場了,演出的內容是王的弟弟趁王午休時將其殺害并霸占了王位和王后,影射的正是新王克勞狄斯的惡行。新王看戲時的種種反應徹底證實了鬼魂的'話,也堅定了王子復仇的心。
而新王在對王位被奪威脅的恐懼導致的憤怒下,決心徹底鏟除哈姆雷特,下令將其送往英國,同時通知身為臣屬的英國誅殺哈姆雷特。但在下令之后,緊接著就出現了新王懺悔的一幕,“我的罪惡的戾氣已經上達于天,我的靈魂上負著一個元始以來最初的詛咒,殺害兄弟的暴行!……我的更堅定的罪惡擊敗了我的堅強的意愿……但愿一切都轉禍為福!”新王認識到自己的罪行,為此感到懺悔,但罪行已經犯下,自身又無法戰勝貪欲,只能微弱無力的祈禱“一切轉禍為福”。
這一幕恰巧被哈姆雷特撞見,立即激發了王子復仇的欲望,但轉念一想,“要是我在這種時候結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國的路是為他開放著的……等待一個更慘酷的機會吧……”
讀《哈姆雷特》有感13
人之初,哈姆雷特在最初是天真而幸福的,對未來有著無限的向往。但現實的殘酷迫使著他一步步走向傷心,父親的暴死,母親的改嫁,他也開始憂傷,孤寂,漫無目的地活著。而在鬼魂告訴了哈姆雷特放棄了平淡安逸的生活,運用自己的智慧去尋找真相,辨別真實。最終面對敵人時,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猶豫不決。
也許哈姆雷特并不完美,也許你認為他并不是英雄。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他并不如古代的英雄被夸大被神化。我覺得這樣的他更加真實,因為他是人,不是神,他擁有人的情感與思想。這樣的他,我覺得是真正的英雄。
在面對母親的.改嫁時,他發自內心的憤怒;面對奧菲利婭的死時,他又悲痛欲絕;面對敵人時,善良與憤怒的矛盾則充滿了他的心。
一萬個人眼中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眼中的哈姆雷特都不一樣。也許在少年時,你會被《羅密歐與朱麗葉》感動,而又覺得《暴風雨》不知所云。但在漸漸的成長中,你又會覺得后者更加有吸引力。《哈姆雷特》卻是莎士比亞卻受爭議的一部,因為他談到了人生的選擇。我們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選擇,都伴隨著哈姆雷特的影子。我認為這本是永恒而不朽的。
讀《哈姆雷特》有感14
《哈姆雷特》,印象不深刻。后來看了電影,不知為何只對美麗的奧菲利亞感興趣。她有一頭金色的長發,從鬢角兩側向上分別攪成兩個麻花辮,垂在耳后,她長的美如天仙,有著一張最純潔的臉,和最燦爛善良的笑容。在之后的很多年里,年輕的逃跑一直都是把長長的頭發,在耳側攪成兩個麻花辮。
再后來,看了一幅油畫,奧菲利亞落水時,她巨大的裙裾和著鮮花野草樹枝托著她,像小船一樣悠悠的飄向遠方,飄向再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可愛的奧菲利亞,還張著她美麗的小嘴,幽幽,幽幽的唱著歌,從容,從容的赴天國。
那印象太深了,至今鮮明歷歷。甚至癡想,如果一生中,有值得像奧菲利亞那樣牽掛的人,讓自己牽掛,讓自己在乎,他也一樣牽掛在乎自己,哪怕自己垂垂老也,也不會擔心紅顏消失,即便走盡紅塵之路,也會如美麗的奧菲利亞一樣,從容赴天國。奧菲利亞,給了我那么多美麗的聯想,因為她的美麗和純情。奧菲利亞甚至讓我覺得死也是可以如此美麗動人的。
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對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奧菲利亞只能如一條自生自滅的小船,能讓她從容美麗的香消玉損,已經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樣的時代,在那個特定的典型的環境里。
奧菲利亞的命運只能維系在王子身上!王子愛她,至少曾經愛過。她也確信王子愛她。連她的哥哥、父親都看得出來。可是,王子背負著替父報仇,為母雪恥,為國除害的大任!這些都比對一個女人的`愛情來的重要!他在復仇的火海中掙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構陷中抗爭,他在對母親的失望中奮斗,他在對周圍人的圍追堵截中,像個獵豹一樣左躲右閃,伺機反攻,這一切,讓他沒有時間再去關心愛情,關心一個愛著她的女人。
這個女人甚至成了試探他的籌碼,這個單純的姑娘被人利用了來試探自己的愛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親,而父親是受新國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殺掉了偷聽的老臣——他心愛的姑娘的父親,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奧菲利亞,這個孤苦無依的姑娘,在父親被情人殺死、情人不在身邊,哥哥在外流浪的情況下,瘋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過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詞:“這是給您的茴香和漏斗花,這是給您的蕓香。這兒還留著一些給我自己,遇到禮拜天,我們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蕓香插戴的別致一點。這兒是一支雛菊,我想要給你幾朵紫羅蘭,可是我父親一死,他們全都謝了。”
作為大臣的女兒,她必須謹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還要她跟王子保持距離,她這樣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孩。父親讓她試探王子是否真的瘋了,她也做了,因為她是個乖女兒。現在,她可以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想愛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給自己所愛的人采花,跟他對話,在王宮里出出進進。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編織花環,爬到高高的樹枝上,唱歌遠望,那結果是,樹枝斷了,連同她一起,順水漂流、順水漂流,帶著這個美麗的姑娘回到了天國。
沒有她的世界里,男人們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無忌憚!
讀《哈姆雷特》有感15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部悲劇,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思想。莎士比亞說過,他的作品就是“給自然照一面鏡子,給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給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態,給時代和社會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記”。《哈姆雷特》正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哈姆雷特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理想人物。他是王子,按照傳統,是王權的當然繼承者。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顛倒了的時代顛倒了。戲一開頭,作者就展現了一幅丑惡的社會畫面:國家發生宮廷政變,國王被害,陰謀家竊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滿朝臣子趨炎附勢等等。世界仿佛到了末日。于是這個王子喊出了“時代整個兒脫節了”的吼聲。人們強烈地感受到這是“時代的靈魂”本身在呼喊。哈姆雷特本是個正直、樂觀、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環境下,他可以成為一位賢明君主;但是現實的社會迫使他不得不裝瘋賣傻,進行復仇。他是英國那個特定的動蕩不安時代的產物。
在《哈姆雷特》這部戲劇中,處處可以看出作者著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個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計,在敵強我弱的惡劣情況下,他敢于針鋒相對地進行斗爭,他擊破了奸王設下的—個個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羅森克蘭等人進行刺探和監視的把戲;又使王后發現天良;接著采用“調包計”除掉了奸王的兩個走卒,把奸王“借刀殺人”的陰謀擊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雙重陷阱——毒劍和毒酒還給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爭中,哈姆雷特都顯得形象高大。所以有評論說,《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劇,此話不無道理。
但哈姆雷特決非“完人”。他雖然善于思索,卻優柔寡斷;他雖然受到人民的愛戴,卻并不相信人民。他說:“時代變得越發不像樣子,—個農民的腳趾竟然這么靠近一個朝臣的腳后跟,擦傷了后者的凍瘡。”可見哈姆雷特的社會改革與農民所要求的變革相距甚遠。盡管哈姆雷特有令人欽佩的才能,竭力想除舊布新,但他總是郁郁不樂,遲疑不決,他始終是孤立的。這就注定了他與丑惡同歸于盡的悲慘命運。
《哈姆雷特》描寫人物心理的語言十分豐富,這在莎士比亞所有悲劇中也是十分突出的。如哈姆雷特的性格大部分是以“瘋話”表達出來的,他的“滿口荒唐言”就像迸發出來的火花。克勞迪斯陰陽怪氣的語言則照映出了他口蜜腹劍的丑態。波洛涅斯愛用詩體語言,給人以滑稽可笑的印象。
這部戲劇突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對金錢、權利的欲望。對于哈姆雷特的死,我是很悲痛的,這也引起了我們一些思考,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莎士比亞不屬于一個時代而屬于全世紀,他的戲劇就象燦爛星空中的北斗,為人們指引著方向。
【讀《哈姆雷特》有感】相關文章:
讀哈姆雷特心得03-23
讀《哈姆雷特》有感12-25
讀《哈姆雷特》有感(15篇)03-29
讀《哈姆雷特》有感(14篇)04-10
讀《哈姆雷特》有感15篇01-08
讀哈姆雷特心得7篇03-23
讀《哈姆雷特》有感800字04-29
讀了《哈姆雷特》有感10-26
讀《哈姆雷特》有感(集錦15篇)01-26
讀《哈姆雷特》有感(通用15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