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時間:2023-01-07 04:22:08 讀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通用1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私的基因》讀后感(通用1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通用13篇)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

  這是嚴琦推薦的一本書,生物學方面的書,據說是進化論方面的經典著作。不過全文通俗易懂,中間稍微擺弄了一點淺顯的博弈論知識,完全不妨礙外行人如我來閱讀。

  針對動物進化問題,作者道金斯認為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不是個體或種群,而是基因,自私的基因。并把我們人類及其他所有動物都描述成是我們的基因創造的機器。所有的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基因的自私行為,即為了更好的復制,傳播。所有的利他行為,也僅僅是自私目的`下的有限利他行為。

  還好作者強調了,“不涉及到意識的動機”,要不然真的有點像嚴琦說的那樣有點“反人類了”。正因為這樣,在看書的時候,我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這是在講沒有意識的動物。作為一個人類,我還是希望世界能美好一點的,雖然,基因可以這樣的自私。慶幸的是,作者提到了意識的非一般的作用。特別是在講到意識的產生的時候,“把意識視為一個進化趨向的終點”,生存機器最終從主宰它們的基因手中解放出來,變成有能力,甚至是有拒不服從能力的決策者,比如說拒絕生育。

  雖然要知道這本書寫的不是基于人類的行為,但作為一個外行人的收獲,也許更多的是將人類納入這些“準則”中去思考,反思發生在自己身邊的自私行為和利他行為。當然,最好是同時懷著一顆積極的心。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2

  我們的基因從何而來?不朽的雙螺旋——這只是《自私的基因》第三章的小標題,卻是道出了基因的最基本特點,從遠古而來。

  我們人類是復雜而高級的物種,有思想、有技術,能控制地球上的資源、對其他物種有生殺予奪的權力,是地球的主宰。而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卻認為基因控制了人類以及其他一切物種:地球上千姿百態的物種都只是生存機器。是誰的生存機器?是基因的!我們都是同一種復制基因,即雙螺旋DNA分子的生存機器,根據道金斯的理論,在我身上存在的雙螺旋,一個來自父親、一個來自母親,這二條DNA的基因組上溯至唐宋元明清三國秦漢春秋戰國到三皇五帝,基因組一脈相傳,我相信在近3000年的時間里,我的DNA沒有大的突變,我和我的祖先在作為人類這個物種上也沒有多大的改變,一代又一代的祖先同時也包括我,我們的軀體作為保護基因的載體,為基因的正常運作提供了穩定環境的“皮囊”。而基因所做的只是復制、遺傳。

  幾乎要把自己作為宇宙中心的人類來說,作者的這個觀點有點讓人難以接受,我們作為基因的載體,也只承擔了一個短暫的瞬間而已,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我們的基因能在更長時間、更多空間里長久的遺傳下去。我們以及其他一切動物都是各自的基因所創造的機器,以供基因源源不斷的復制生存下去——這就是本書的論點。

  道金斯在本書中向我們闡述了這樣的觀點,自私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成功的.基因一個突出特性就是其無情的自私性,這種基因的自私性通常會導致個性行為的自私性;同時基因為了達到其自私的目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會滋長一種有限的利他主義。但這種利他主義的出發點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所認同的無私的母愛,作者的觀點確是:母愛不過是自私的維護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后代得以延續并優化的體現。雖然這個觀點太過無情,卻也讓人無法辯駁。

  剛才說過我們的基因和幾千年前祖先傳給我們的那條DNA沒啥大的差別,但大不同的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幾千年文化科技知識的積累,社會總體氛圍等等,這一切的發展可以說更有利于生存機器的生存。作者在道出人的自私基因的同時說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時,我們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輸到我們腦子里的自私母體。”我們作為基因的載體而被創造,但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

  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基因也以另一種溫和的方式來體現自私的一面,比如這幾千年間形成的社會道德體系、法律法規等,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基因的個體自私行為要適應群體發展的需要,就如上面提到的有限的利他主義。基因想要綿綿不絕的延續,他的載體就需要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很好的社會氛圍,于是人類這個物種基因,為了更好的繁衍生息,保護著其他低等物種,保護著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盤。

  基因在客觀上是自私的,和諧發展始終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比如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基因,一上來就想滅殺宿主人類,終將會被人類滅殺,如果其基因變異到能和人類共存,那將是長久的勝利。獨樂樂,體現的是基因個體的自私,眾樂樂,體現了基因既利他更利己的自私,說明基因已經開啟了更高級的自私行為。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3

  這段時間有機會品味過《自私的基因》這本對當今社會有著巨大影響的巨作,真是思緒萬千。在我看來這就好比對達爾文的《進化論》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它得意更好的向人們展示基因傳承之間的重要聯系和本質所在,我想基因是沒有錯的這只是他單純的本能而已。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生物所謂的行為其實都是由本身的基因來操作控制的,打個比方父母會對自己的后代盡心盡力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保護自己的后代,人人都知道因為父母是愛我們的。然而通過書中的觀點來看根源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正確,因為一切都會歸根于基因的內在的自私行為,也就是基因想要傳承下去那么就會給予父母一種要保護自己的孩子的本源意識以此來達到讓自己的基因后代生存下去的目的。聽上去是殘酷的,但其實從基因的角度來說這就是為了生存下去而必須存在的手段。想來這聽上去是十分殘酷的,也會有人去質疑此觀點的正確與否,其實不管它是不是徹底遵循規律的,但這無疑就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本書的作者公開表明自己是無神論者,所以此作品也是其用來闡述自己觀點的重要著作之一。當我們讀過此書之后我們不得不去深思,人的根源就是基因內部的潛意識,基因的生存意識也是天生的。就像有的人做的是自私的`事情,有的人卻喜歡無私的奉獻。其實這無非是“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的差別,在我看來本質上都是為了能夠是自己過得更好。也就是說這里的自私的基因并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種只會為了私欲而進行無休止的行為的貪婪的人,其實是在某一種情況下我們為了是自己能夠更好地保全下來我們不得不去選擇明面上對我們有利的一方面,因為從基因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要在能夠保全自己的情況下才會去選擇適當的進行無私行為。打個比方,當一個父親在和他很好的朋友進行合作一起打拼開公司時,自己的孩子這時需要進入大學進修,老父母也已經年邁,正是最需要經濟支持的時刻,若是繼續進行這種不穩定的賺錢方式無疑是具有很大的風險因此就算是對方覺得不理解覺得是你對不起他,但是為了自己的家庭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這個時候去向對你拋出橄欖枝的穩定企業奔去。就此而言我們仔細想想這到底能不能夠稱為自私呢?這就是之前提到過的所謂不論是利己還是利他都是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就像有的人認為一直幫助別人就是自己的樂趣,自己就能夠過得很快樂這從另一方面來說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得到快樂而做出的無私行為。所以從根本上還是沒有改變基因自私的本質。

  基因最大的樂趣與根本目的所在就是擴大領地,傳承后代。然而雌雄之間的結合也在基因的思考范圍之內,計劃生育對于基因來說是必要的。然而不同的物種也決定雌雄利益的不同。在人類之間雌雄結合就好比開了一家公司而后代就好比經營盈利,在整個公司的經營之中雌性一般付出資源的較多,因此雌性會十分慎重的選擇。這也是基因的本能自私主義所在,同時基因為了能夠更好的生存也就是利己就會選擇幫助他人比如大魚需要小魚去對他的口腔進行清潔,就會吞入一些小魚,然而在這同時小魚也要生存也是為了自己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就會吃一些大魚體內的營養物質,這也無法說出到底是誰不厚道,這就是基因為了能夠更好的成長,為了能夠傳承的更久遠因此將自己與他人就行合作,這也就是為了能夠強大自己。

  縱觀整部書籍得知我們平時所理解的自私與無私與基因的自私并不是一回事我們行為上的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不過是基因為了更好的發展自己從而變化而出的不一樣的行為,自私的基因就是如此,本書觀點深刻到需要我們去反復斟酌。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識字之初,這句話被奉為真理存于腦海。這句話說人生來都是善良的,之所以會出現好人和壞人之分,是受到后天不同的成長環境所致。直到現在我對此仍然深信不疑,所以始終讓自己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做一個好人。但是,隨著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關于人性的令人發指的不良事件走進我們的生活,我想不只是我,許多人都開始懷疑這句已流傳千百余年的“人性本善”的真理。若人性本善,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泯滅良知;若人性本善,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即使進過牢獄仍然死性不改?

  如果說我們不在相信人性本善,那么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無疑是最有力的說教武器。道金斯說人具有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人與黑猩猩的'進化史有99。5%的共同之處,但古往今來人類都習慣性把自己看做是萬物之主。古時候“人定勝天”的征服萬物的思想是最好的體現;現代社會,雖然人們已漸漸學會與萬物和諧共處,但我們仍然認為人是最高級的動物。然而,對于一個進化論者來說,這樣的認識卻是錯誤的。認為某一物種比另一物種高尚都毫無根據,因為任何物種都經過十幾億年的自然選擇而來,在這個縱向的發展過程中,橫向優劣比較顯得沒有意義。

  道金斯試圖用很多自然界的實例來向我們說明人的自私與生俱來,即人性本惡。他的思想足以顛覆我們所信仰的一切偉大之事,其論據的完美性和邏輯性也讓你無從反駁。閱讀《自私的基因》你只能被作者的思想牢牢鎖住,找不到反駁的機會,只能夠理解他、認同他。我們說“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但道金斯的思想卻讓你看到,母愛只不過是自私地維護自己的下一代,希望自己后代得以延續并得以優化的體現。不錯,這是道金斯想要告訴我們的,但這樣冷血的世界也不是道金斯最終想要。單單沉于本性乃惡的哀悼,未免有失道金斯思想的深度。

  有很多人曾對道金斯的自私基因論提出質疑,他們認為人是有意識的動物,不可能輕易淪為基因的奴隸。其實,這恰恰是道金斯基因自私的真正意義所在。論道金斯在道出人的自私基因的同時說道:“我們具備足夠的力量去抗拒那些與生俱來的自私基因,在必要時,我們也可以抗拒那些灌輸到我們腦子里的自私母體。”我們作為基因的載體而被創造,但我們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反對我們的締造者,反對自私的基因復制暴政。

  道金斯也曾說過,他打算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之后補寫第二卷,對人類作一些論述,然而他發現《美德的起源》正合最初的構想。這也說明作者并沒有因為人永恒的自私基因而否認了人性的美。

  可以說,人生來自私或者人性本惡,但卻并不丑惡,在自私的基因之下,不論我做事是利己還是順便利他,很多事情其最終的結局還是有益的。所以我們不用糾結于人最原始的善惡,他們并不能代表什么,我們真正該去做去發掘的人性善良之面的巨大能量。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5

  對于“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兒去”柏拉圖的哲學三問在讀《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之前,在我心里仍然是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在假期照顧生病的爺爺的時候,進行過很多次的頭腦風暴,風暴中心便是生命的意義在何處或者說什么樣的人生才算是有意義的。

  在《七月與安生》這個電影里面,記憶深刻的一個內容是一個吉他手要追隨偶像27歲結束生命。這個偶像是因為意外去世,吉他手人還好好的,我當時就在想為什么要年紀輕輕結束生命,這世界這么美好。人可能到了新的階段,所想的事情真的都會有所區別吧。

  科學家們將40億年前還處在混沌時期的地球上的海洋稱為“原始湯”,在經過無數次且長時間周期的偶然事件的發生(或者說是偶然產生的有機大分子間的碰撞),地球上有了生命形式的出現,并將這種生命形式命名為“基因”,而我們人類本身其實就是基因生存的容器、基因的保護者。

  此刻,坐在電腦前的你,或是家里搗亂的貓貓狗狗,我們身體里,總有著某些共同的、相似的基因,都來自于40億年前的“原始湯”。之前一直覺著人與人之間,只要去追溯前面的祖宗總會找到一個共同的,也就是每個人之間或多或少都是有親屬關系的。現在看來不僅僅是人與人一個物種之間了。

  “其實你只要花三分鐘想一想地球、宇宙、死亡,感覺生命無意義的絕望情緒立刻就會占據你的心靈”,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短暫到長不過百年。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大概率上講,體弱多病更多的是老年人和嬰幼兒,這里不管是照看還是醫治,老年人會輸于幼兒,相對這兩個群體而言年輕人總是身強體壯一些。歸結其原因,基因需要的是我們人類在年輕的時候生育繁衍,一旦得到延續,基因有了新的保護者,那之前個體的生老病死都不再將影響基因的生存,基因終將會無情的拋棄前一個保護者,由此推想一下正在滅絕、已經滅絕的物種應當是如此了。就如作者道金斯所述“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稟性自私的因子”。

  所以說基因是自私的。

  整個宇宙和世界上存在的萬物從來沒有意義,我們所想要挖掘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困頓情境、一個美其名曰思考的“牢籠”、是自己建立的生活下去的幻想。我們生命本質追求的不是幻想的實現,而是追求實現的過程。

  這里舉個例子,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對于無論是家里的還是認識的老人,在大家普遍的意識里都會祝他(她)長命百歲、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但這里人們可能只沉浸在節日的喜悅,卻不曾考慮過其它哪怕一個小方面的問題,其一就是在老人贍養方面,子女應該怎么做。以我家鄉這邊的習俗為例,在我父母這一輩,農村當地的習俗就是家里老幺負責贍養老人,作為“報酬”會將爺爺奶奶名下的地給他們去種,其它子女則各過各的生活,完全不理會生養他們的父母。這種情況在老人身體健壯時問題可能不是很明顯,但隨著老人上了年紀,身體機能越來越差,很多事情不能自理,在身體力不行時、看別人眼色時,“長命百歲”在我看來,往往是一種惡毒的“詛咒”。因為過于年邁,等到的結果往往是身邊所有相知的、有共同回憶的人先自己一步走了,留下來陪著自己的是無奈、孤獨和漫漫長夜身體的病痛的吞噬。

  當然,這里面忽略了太多其他方面的影響,只討論了老年人一個年齡水平。

  正如作者所述“行星上的智慧生物,當他開始思考自身存在的道理時,他才算成熟”、“沒有意識的基因構成了有意識的人類,而有意識的人類只不過是沒有意識基因的保護者”,作者帶來的這種嶄新的以基因的視角,來審視生命的意義是我還沒有領悟到的新的思考境界。

  而生命最后去到何處,有神論者會說死后會有天堂、地獄之分,但也沒有人死后復活過來向世人闡述兩者,只能說這兩者還只是人們自己的一種幻想罷了。從基因的角度出發,死亡是不存在的,因為基因會像鉆石一般長存不息。我們人類的死亡對基因來說,只不過是沒有保護能力的軀體,因為生育繁衍,基因會一直“寄存”在下一代身體中,直至再過去很久很久,甚至超出人類的'時間意識的時候,基因找到比人類更好的保護者而拋棄時,人類是否會像已經滅絕了的恐龍般存在于基因新的保護者意識中……

  看完這本書,我自己理解到的一件事是,人活在世上,生存與繁衍,是作為人類為基因做得最有價值的事。有人會說同性戀者不會像異性戀者一樣育有后代,與上述不符,但想一下DNA在復制過程中也會有錯誤出現的可能,更何況人自身是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以DNA為遺傳物質構成的個體。對于衰老,有一種理論認為,衰老標志著一個個體一生中發生的有害的復制錯誤以及其他種類的基因損傷的積累。

  讀完這本書,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以基因的角度去分析和解答自己所遇到的困惑與不解,如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可以想一下拖著大自身幾倍的內啡肽走在單纖維努力讓你快樂的一個個肌球蛋白。

  就像卡爾薩根的《活著是一個奇跡》里一樣“我們DNA里的氮、我們牙齒里的鈣……都是曾經大爆炸時的萬千星辰散落后組成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星辰”。所以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沒有人知道它的答案,但總有人是生活在自己所熱愛的領域,并閃閃發光的。畢竟被基因“操控”的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活在當下顯得更重要了。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6

  被御神團的知友安利數次,終于下定決心開始啃這本大名鼎鼎的科普讀物。沒想到這本書超出想象的精彩。令人嘆服的不僅是作者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洞見,更在于其深入淺出、循循善誘的分析講解。

  簡單說,整本書是對進化論更深入的闡述。說到進化論可謂是眾所周知,而進化論為什么是科學的理論,生物演化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可能就沒多少人能講明白了。理查德·道金斯旗幟鮮明地提出以自私的基因的角度來分析自然選擇的過程及結果。而通過書中的闡述和給出的遺傳學證據,這樣的分析方法是站得住腳的。盡管基因并不具備情感,更不會有自私這種想法,但是通過這樣擬人化的方式,道金斯把基因的利己行為和利他行為解釋得十分清楚。

  更進一步,作者還把基因的行為和博弈論的思想聯系起來。其實對于基因來說,顯然是并不存在什么策略的,但等位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直接或間接控制性狀,在自然選擇的面前,不同的等位基因的選擇必然帶來不同的結果。

  我們都玩過電腦上自帶的彈珠游戲。按下彈簧,彈珠就被發射出去,除了設置初始的發射力度,我們是無法控制彈珠的飛行軌跡的。每次遇到障礙,彈珠會自己選擇反彈的方向;而無論反彈多少次,彈珠終究會落入底部的洞中。

  這和基因控制生物體的生存有些相似。基因就像是在初始時設置了每個彈珠的發射力度,隨后發生的事情就不是基因可以控制了。彈珠碰到障礙后反彈到不同方向,看起來就像是彈珠自己在選擇路徑,實則不然:彈珠只是根據入射的速度和角度,決定反彈后的飛行路徑;彈珠碰到特殊的障礙會使障礙產生變化,而生物和環境也是會相互作用的;最后,所有彈珠都難逃一死,只不過有的彈珠會堅持更長時間,獲得更高分數。

  假設有無數個人在操控無數個完全符合牛頓運動定律的彈珠臺游戲。每個人都可以設定一個彈珠的發射力度,而得分高的人可以用積分換取更多的彈珠。然后讓這些彈珠臺一起開動。我們會發現,有些特定的發射角度,會讓彈珠在彈珠臺上獲得更高的分數,相應地這樣的選擇就會有更多次重復的機會。而有的.發射角度讓彈珠很快落入黑洞,導致無法通過積分換到更多彈珠而出局。這可以類比基因控制生物體的自然選擇過程。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其實書中的比喻更加精彩,比如作者對于劃槳的比喻就簡單地說明了為什么自然選擇是以基因而不是個體或群體為單位的。

  作者也提到了時滯這一概念。當基因決定了生物體的性狀后,是無法中途去改變的,所以在自然環境發生變化以后,很難直接反饋到基因,只有能夠成功存活下來的基因才能把這些內容傳遞出來。用這個概念去解釋癌癥的發病原因,讓人有醍醐灌頂之感。為什么年齡是和癌癥發病相關性最高的原因?簡單講就是因為人壽命提高了,才讓致癌基因控制的性狀顯現出來了。而之前由于人壽命普遍不長,這樣的基因得以在自然選擇中得以保留。

  作者視角不但局限于生物學,還擴展到文化層面,提出了meme的概念。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7

  最近看了《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總的來說:五味雜陳!

  道金斯在書中對人性透徹的分析,在前半段我幾乎是看不下去了,因為我無法像作者一樣不帶任何感情的去看待里面的每一個文字,我帶著世俗的眼光去看我們千百億億年來,祖先殘忍的進化,用自利、私心去傷害其他的個體,不管是陌生人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然后再用欺騙、蠱惑的手段去取得養育者的關注同情和愛。做這些事情的所有終極目標就是為了活下來!

  不管過程都多么不堪!

  作者一直在強調這些全都是基因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經過自然選擇而促成的結果。但是,作為一個有意識的經過教化的人類,我真的無法做到不去評價優劣。何況書中所列出的理論與現實世界的很多事例那么吻合。將這些理論與事實相結合。我差一點點將人類的本性判了死刑。我帶著悲壯的心情繼續讀下去,幾乎絕望。然而道金斯在文章過半的.時候,突然筆鋒一轉。談到了另一種基因的形成與進化,作者對這種在科學界還沒有定論的“基因”做了一個預言似的闡述:我們的文化正在一個“基因”形成的過程中,就像最初的“基因”在“原始湯”中漂浮的那個階段,作為一種比最“原始”的基因生命力和傳播能力更強的基因。它的發展將會比原始的基因更有穿透力,這些東西已經存在我們生活的每時每刻:語言、書籍、音樂、道德約束......

  而這些東西都是與原始的“基因“不一樣的性質,并且是原始基因的更高表現階段!

  我似乎看到了曙光!不管作者是不是出于對讀者的安撫,才會將未來描繪額那么美好。但是,他的這樣描述帶來了憧憬和正能量!

  我們在基因的控制下顯得無情與自私,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努力。我們在不遺余力的去和這種天性對抗。

  戰爭還在繼續,前途充滿希望!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8

  讀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我陷入了沉思,《自私的基因》中充滿想象力。我開始體會到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我們知道基因不會思想,但由這些基因所創造的我們不僅可以理解我們自身,同時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擺脫它們無聲無息的控制。正如作者所言:“讓我們設法通過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義灌輸到人們頭腦中去吧!因為我們生來是自私的。讓我們懂得我們自私的基因居心何在。因為這樣我們至少可以有機會去打亂它們的計劃,而這是其他物種從來未能希望做到的。

  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用自達爾文以來所創建的進化的生命觀,揭示出生命世界里那使人無法認知的秘密,使我們能夠穿越千變萬化的具體生命形式而直指秘密的核心。他顛覆了我們對自然界的看法,也開啟了另一道完全不同于先前認識得自然界之門。現代生物學告訴我們,就算是我們的子孫后代,事實上也無法真正延續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只是一群彼此協同也勾心斗角的基因暫時構建以延續它們生命的機器。

  《自私的基因》描述了大自然中復制、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里的林林總總。 本文語言簡明通俗,妙趣橫生使人一讀就懂,妙趣橫生。結構安排的也非常合理,邏輯性很強,不會那么繁雜讓人云里來,霧里去的。文章中提出的:我們生來是自私的。人類窺見了社會關系中基本的對稱性和邏輯性,在我們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們的政治見解當會重新獲得活力,并對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支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必將對我們受苦受難的許多根源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這一觀點,對于我們了解和認知自然界是相當重要的。

  讀完這本書給我留下的沉思就如書中所說:我們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9

  今晚終于有空,靜下心來讀這本書。讀這樣的書籍,遠不如讀上一本簡.愛來的從容而輕松。仿佛又回到學生時代去再學一遍生物課。什么是基因,什么是有絲分裂,什么是基因重組?等等這些離我們的日常生活仿佛很遙遠的詞匯。我們已忘卻了自己正是一個個基因生存機器的存在。

  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我們高中的生物老師。他身材不高,很瘦,姓氏少見,我們一下就記住了他,而他的課上的也好,課堂上,他不茍言笑,雖然他的年齡并不比我們大多少。他認為很重要的章節和難懂難理解的內容,會反復的給我們講,給同學提問若還答不上來,他手里捏著粉筆,默不作聲,那個情境盡顯老師的威嚴。而有一次在課外勞動中,不知何事竟看到這位老師露出孩子般的笑,讓我一愣:喲!這老師還會笑呢!哈哈!更讓我刮目相看的事情,是一個星期天學校賣桔子,那時候學校都有自己的柑橘園,有自己的`經濟收入。原本談好的商販變卦不要了。而學校已讓我們留校的學生把柑桔采摘下來并用車拖來了。可能是商販沒料到桔子有這么多,一再壓價,幾次交涉未果,幾個五大三粗的商販看到只有這么一個身材瘦小,說話聲音又不大的人和他們談判,沒放在眼里。后來根本不理老師的了。我們在一旁也干著急。老師騎上自行車扭頭就走了,不一會兒,唰啦啦,學校留校的男生全來了!幾十人!還來了幾個老師。老師們對商販說:今天這桔子按我們當初說好的一定得賣!同學們,把桔子稱重,上筐!所有的同學齊心協力,把那幾個商販唬得站在那里,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哎,裝車吧!賣完桔子,大家有說有笑的回學校去,談論著商販的表情,樂不可支。這瘦小的老師真有兩下子啊!那天晚自習,每個班都分到了幾大筐桔子,每個同學都有份兒。教室里的空氣中都彌漫著桔子的味道,以至于漂亮的女地理老師來上課,掩鼻開窗,作難過模樣!被同學們笑了好長時間!

  慚愧!那時所學差不多已悉數奉還。而今再次看到這些詞匯,也只是意會而不能詳細明白的講述。翻閱此書,仿佛把那時的時光重新拾起!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0

  非常的“難”看,可能我還需要看幾遍才能摸到皮毛。基因的目的是不斷的讓自己延續下去,物體本身只是它的載體,不同的基因會讓讓不同的載體有不同的表征,然后就是達爾文的優勝劣汰,好的基因也就傳承了下來。

  最精彩的`一章是“好人終有好報”,作者用博弈論,采取了計算機程序實現的方法來證明社會中不同的角色競爭下來,采用短期報復,長期寬容生存策略的角色得分最高(前提是和平的環境中)。

  頭腦風暴一下,這種教科書類型的書說實話含金量非常高,但是我相信很大部分人都不喜歡看,因為被小學,中學和高中的教科書嚇住了,看這種書容易回想起高考背書,做題的感覺。感嘆一下,中國中小學教育啊,啥時候我擦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自然,純真,本位一點,升學的機制也更多樣化一些,不要讓我們回憶起童年時都是一把辛酸淚。

  其實這本書從家庭教育來講也做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為在國外的教育里面都會告訴小朋友這樣一個觀念,在社會上生存是有一些規則的,而且也是存在競爭的(良性競爭),從基因的角度來講也是這樣的,競爭無處不在,對于家庭教育來講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小朋友有競爭(良性競爭)存在對他們的成長應該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不是從小就烏拖邦,或者從小就生活在非黑既白,你死我活的競爭下,凡事要科學,要從實際生活中去應用科學。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1

  傾慕已久的神作《自私的基因》近期終于看完了。雖然距離首次發行已有40多年,但依然帶給我很多真實的沖擊和思考。下面,將我印象最深的幾點心得記錄如下。

  一、生命的進化歷程

  本書敘述了生命起源、進化的大體過程。認為基因在進化中,在自然選擇中居于中心地位。但我們可以更深入一步。再總結一下生命進化的過程。我認為這是我最重要的一個心得。

  最早的可復制的,不管我們叫有機質還是無機質,都是單一的物質。比如脂膜,比如核酸,比如鈣質,等等。但是,這些最早的可復制的成分,沒有范圍,也就無法形成獨立的單位。我們猜測在深海熱泉中富含氣泡的巖質成為了最早復制的依附單位。而在這些單位中,幾種物質互相促進,并最終形成了可以獨立存在的脂膜。形成了多種物質聯合復制的獨立單位。這是生命進化的第一階段——從單一物質復制走向多物質聯合復制,形成原始的細胞。基因成為復制的核心。自然選擇的對象由各種物質轉為通過選擇細胞而選擇基因。

  第二步,原始的細胞融合,形成多重復雜的細胞器,形成巨大的真核細胞。基因也不斷融合。現在比較肯定是線粒體和葉綠體原本都是獨立的細胞,被吞噬成為現代巨大的真核細胞的一部分。自然選擇通過選擇各種外部性能而選擇基因。基因成為進化的中心。

  第三步,當直接吞噬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細胞之間產生了協作,形成了多細胞生物。而多細胞生物的細胞逐漸分化,形成了各種組織器官。

  第四步,分化的組織中形成神經細胞,控制身體對外界刺激形成協同反應。隨著進化的發展,神經系統的預見性、邏輯性和主動性越來越強。隨著智力的發展,生物體逐漸開始利用身體以外的物質,甚至利用各種工具,產生各種設備。同時部分物種形成社會。

  第五步,神經系統產生自我意識。生命從物質的復制,逐步向精神的體驗轉變。精神思想內容和復制和身體基因的復制并行發生。自然選擇通過選擇個體或群體選擇基因和意識。

  第六步,未來,自我意識終將突破身體形態的限制,依附于各種適宜的物質,利用各種可利用的物質,生命不再以種族為區分。而是一個一個獨立的意識。到了這一步就是仙俠小說中靈魂可以隨意轉附和奪舍。這時,基因不再是復制和選擇的中心,而只是意識利用的工具,可以被隨意改造。自然選擇通過個體或群體選擇意識。意識成為以后進化的中心

  第七步,就像細胞會融合一樣,意識也可以同個融合來發展成更強大的意識。仙俠小說中也經常會有意識融合的'情景。

  第八步,就像多細胞生物的形成。最終多個意識也會形成協作,并聯網分工。形成多意識元的超級意識文明。此時,整個文明就是一個或幾個意識。

  二、生命穩定策略

  這是我收獲很大的思想。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社會中哪種策略最為有效至關重要。當然首要的原則就像猜拳。沒有必勝策略,只有某一情況下的最佳策略。有些策略像是囚徒困境,是必輸,但也是必須運用的策略。比如在全是惡人的情況下,采用善良策略的人必然最先被淘汰。但畢竟恰好,人以群分,人類的淘汰還在于人群的競爭。在一個絕大多數都是惡人的環境中,如果善良策略的人能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人群,則這個人群必然比實施惡策略為主的人群更快的發展壯大。最終大體善良的策略還是會占據主流。這是人性的希望。

  總之,在計算機演算中,最終的生命穩定策略是,2/3是首先善良公正,但受到侵犯時,反擊,即還擊策略。1/3是先侵犯,當受到反擊時,轉為善良公正,轉變為還擊策略,這即試探性還擊策略。隨著情況的變化,還擊策略,可以分為一報一還或兩報一還等。當然在計算機演練中,最成功的還是一報一還的還擊策略。

  雖然一報一還的還擊策略讓善良的人感到欣慰。但這里面還有一個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還擊策略,對人都是首先采用友好態度,但同時大多數人又覺得自己時時刻刻都是先吃了虧,遇到的人似乎遠沒有計算機推演上上那么多的善良。我覺得,這是計算機推演簡單化的結果。因為人對同一件事物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個開價,有人認為是公平,有人認為是不公平的。因此雖然大多數人開始都采用自認為友善公平的方式,但對方往往認為是不公平的。利益對立的雙方更是容易產出見解分歧。除了立場之外,認識水平,思維方式,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各個方面都能造成雙方認知的差別。因此,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敵意和對抗,當今社會可能兩報一還,才是長遠的善良策略。

  三、基因的選擇

  這是我非常悲傷的一部分。以前我總認為進步是自然的規律,所以我們的后代總體必然強于我們。但事實是。這只是以整個人類基因群來說,后一代基因群比前一代進化。而一旦涉及進化,必然是以多數個體遭淘汰為必然歷程。事實上,我們后代的基因只是父母的組合,進化的方式就是淘汰落后基因。而有些基因組合,在很多時候,就是用來淘汰的。能給予自己少量的安慰是,當今,是基因與意識并存的時代,意識的作用越來越強大,可以彌補越來越多的基因缺陷。

  四、協作的基因

  作者開篇就聲明。本書叫自私的基因,實際上只表明了基因的一個方面。實際上另一方面,就是協作的基因。雖然基因都拼力爭取自己的流傳,但只有能最好的與其他基因協作,才能被選擇流傳下去。為了自己的目的,必須與他人協作,這就是自然的真相。

  這是一本浩大的書。每個讀者有自己的見解。能讓人思考,就是一本書最大的成功。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隨意的心得。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2

  這是一本觸動我三觀的書。

  初開始聽說這本書,是因為自媒體《羅輯思維》的推薦,當時我還在上海工作,就去上海圖書館找來先翻翻,當時沒有看完,真正看完還是在kindle上看的,看后感受頗多。

  人對自身的認識是一步一步矮化的。哥白尼說我們生存的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宇宙中心的觀念崩塌,然后達爾文說我們是猴子演變的,人和猴子差別不大,再然后弗洛伊德說我們根本沒有所謂自控能力,行為只是受到原始的"力比多"的驅使,道金斯則在這本書里更進一步,指出人不過是人類這種生物基因的容器,是基因傳宗接代復制自己的工具而已。

  按照道金斯的說法,基因在操縱人(或者說基因在推動人復制和傳播自身),如同人在開車。車本身是沒有方向感的,是人在選擇方向。基因通過大腦發出的要滿足自身基本需求或高級需求的信號來表達的實際復制自身的本能。同樣,個體人生存也是盲目的無意義的,不過是體內基因的復制工具和生存容器,生存的所有目的不過是供基因更快速復制、更廣泛傳播、基因更加長壽這三個目的而已。他很會講故事打比方。雖然像是科普,但實際是篇結構嚴謹有根有據的論文。

  作為進化論專家,作者提出了很多達爾文沒有闡述過的`新概念,通過對基因或對生物的利他行為也有充分的解釋,例如人為什么幫助他人,為什么會欺騙等等。說的太有根據了,讓我無言以對,但我還是想有氣無力的申辯一下,人是不是還是應該和其他動物有所區別,至少人收到社會組織和文化的雙重感化之后,能夠不斷認識自身,改進自身,這些不應該是DNA或基因無意識組合和操縱的結果吧。但道金斯非常有力的指出,這些仍然都是基因在復制、傳播、變異過程中無意識的結果而已。

  基因會操縱自身的容器發明原子彈,在有朝一日按下按鈕完全毀滅自己么?這是基因的無意識行為么?

  道金斯是世界有名的無神論者,他的論斷清晰有力,文字流暢,真心是難以辯駁。關于他的介紹可以看百度百科即可。電子版不放鏈接了隨處可以下載。

  這是一本奇書,最好讀之前你先看過一些關于進化論方面的科普讀物,如果你對社會學和進化論方面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未定,它足以輕輕的撼動你。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 篇13

  “自私的基因”是個很有趣的書名,它激起了我揭開探索生命之旅的好奇心。在沒有遇到這本書之前,我覺得“基因”只是靜靜地呆在人類體內,并為人的一生而勤勤懇懇工作的小粒子。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基因的性質竟然可以用“自私”這樣富有強烈的人類感情色彩的詞語來修飾。

  讀罷本書,心中還在深深地驚嘆造物的偉大。在“不朽的螺線圈”這一章里,作者出人意料地提到——我們,不僅僅是人類,包括地球上的千姿百態的物種都是生存機器。這樣大膽的論點就進一步證明了,基因是自私的這一論點。從人類到大象再到細菌,體內的分子基本上都同屬一種類型。我們都是同一種復制基因,即DNA分子的生存機器。而在我個人的主觀理解上,道金斯的理論可以把我們人類的軀體解釋為用于保護基因,為基因的正常運作提供穩定環境的“臭皮囊”。而我們人類在地球的活動絕大多數都受到基因行為的控制。我的驚嘆在于,原來事實往往比想象更離奇。我們眼中形形色色的生命形式都是DNA所創造,并用來延續自己的生存和繁衍的機器。我們人類一直都自認為自己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但往往沒有想到,從自然的客觀規律上,我們和大多數物種一樣,都是自私的`DNA的掌控之物。這樣說來,自私應該就是生命體的客觀性質,并非含有貶義的感情色彩。當我們人類自私地想操控整個世界的時候,卻未曾想過,生命的幕后還有更加自私而難以干涉的DNA分子在操控著所有物種的進化和發展。道金斯在內容的開始就毫不猶豫地拋出了這個有趣的觀點,賦予了讀者一種新的生物思維,并為后面的生物行為的解釋做下了極其重要的鋪墊。

  道金斯認為,基因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因而也是自我利益的基本單位。既然自然選擇的最普通的形式是指實體的差別性生存,那么,在我看來,基因之所以是自私的就合乎常理了。一個物種要在地球上繁衍和壯大,就不能用我們人類道德上所遵循的“共產主義”來決定事情。只有那些生存能力強,優越的個體才值得種群付出更大的代價將它們保留下來;也只有它們才經得起自然選擇的殘酷考驗;也只有它們才有足夠的生命力來為物種繁衍做出貢獻。就拿貓頭鷹的習性來說,很多小型的貓頭鷹都會生4到6只蛋,而且是先后孵化的,并不像大多數鳥類那樣同時孵化。因為貓頭鷹的食物比較難捕捉,在哺育期很容易遇到食物不夠的情況。所以為了保持種群的繁衍,貓頭鷹媽媽必須保留其中生命力旺盛的幼兒。也就是說,在不能保全的情況下,寧愿舍棄一些。這樣,后孵化的弟弟妹妹們,就可以被已經長成的哥哥姐姐們吃掉。這樣的做法雖然是自私而殘忍的,但是從物種發展的整體來觀察,卻又是合理的。這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也就是基因自私的理由。

  無論是我所提及的貓頭鷹的行為習性,還有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生物行為,都可以說明一點:生存機器的行為有一個突出的特征,那就是具有明顯的目的性。事實上,生存機器都能夠深思熟慮去幫助動物的基因生存下去。在我看來,現在地球上能夠保留而且存活的基因,都是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它們都有著適應自然的精密編碼程序,甚至還有可能存在超越自然的潛在序列。用一點帶有主觀色彩的形容來說,基因比生物實體更早存活在地球上,它們才是真正的“江湖老手”。各種生存機器從沒有任何思考能力,只是一層保護壁,到人類這種有思維能思考的極其精密的生存機器,都是在DNA分子的操作經營下漸漸完成的。基因行為的目的性因而是極其明確的,可以說為了生存下去,它們是不擇手段的。

  在看完整本書,心里多多少少會對人性有點恐懼,原來自私就像是動物的本能一樣潛在在人類的體內,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自私的行為卻又是合理的。但是我們還是不能忘記一點,在很多時候,人類之所以可以在世界上脫穎而出,人類之所以可以與大部分動物區別開來,是因為我們有屬于自己的璀璨的文明。我們有道德的約束。所以,在我們了解的生命的本質后,還是要保持意識上的清醒,保持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人類的傳統美德。基因在客觀上是自私的,但我們可以在主觀意識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價值觀。和諧發展始終是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元素。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相關文章: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09-28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09-20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精選19篇)01-09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4篇02-26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范文(精選22篇)06-16

《自私的基因》讀后感(通用21篇)11-04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通用21篇)06-13

《自私的基因》讀書心得(通用10篇)06-15

自私的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