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社會調查報告范文(通用11篇)
在發生了一個事件或情況之后,需要認真地調查研究清楚,并且最終的調查結果會寫在調查報告中。寫調查報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關社會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會調查報告 1
汕頭市伊芳實業有限公司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司馬工業區,公司擁有廠房三幢,生產車間一萬五多平方米,員工宿舍樓達三千多平方米,擁有一千一百多平方米現代化辦公室及樣品室、設計室,多條流水線及熟練車工400多名,生產中高檔內衣,套裝,束腹褲、吊帶裙,時裝、睡衣、睡袍等服裝系列產品。
筆者利用暑假期間對伊芳公司應收帳款的現狀進行調查,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一、伊芳公司應收賬款現狀
該公司目前屬于快速成長階段,此類產品的市場需求很大。該企業為了爭奪更多市場份額,不斷地擴大規模,并以提供更長的信用期來吸引客戶,銷售額也不斷上升,利潤也大幅增長。不過,問題也隨之而至,過度擴大使得企業的流動資金不足以維持正常運轉,該公司目前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現象,應收賬款占用流動資金比例高。根據該公司資料顯示20xx年12月31日、20xx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75.5萬元、262萬元,分別占當期期末總資產的54.09%、65.29%、從其資料計算得出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分別為59天及65天。調查發現公司客戶信用期在90天以上的占65%,而且能夠按信用期支付貨款的客戶僅占48%。該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國內一些小中企業,公司至創辦以來,發生壞賬損失43.2萬。從以上數據顯示,該項公司應收賬款存在問題存在以下問題:
①賒銷比重大及應收賬款占公司資產比重大;
②應收賬客戶屬中小企業,缺乏高信用度;
③客戶應收賬期太長;
④應收賬款周轉率太低,影響現金周轉;
二、伊芳公司應收賬款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管理者重業務,輕財務
其實民營企業的老板重業務,輕財務已是不爭的事實,該企業
老板是業務員出身,經過較長時間戰斗在企業營銷第一線。這使得他有著這樣的潛意識:市場是決定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動力,市場知識比財務知識更重要,搞管理銷售報表比財務報表更誘人,做決策來自市場的調查數據比來自財務的預算核算更關鍵。過度重視銷售和利潤的增長,將銷售人員的工資報酬與銷售任務相匹配,忽視了將能否收回所欠銷售貨款及回收應收賬款的質量納入銷售人員的相應績效考核中,使得銷售人員只重銷售量完成的多少,而不考慮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導致應收款居高不下。大家對此問題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企業是贏利的機器,老板的職能是組織社會資源實現資本增值,也就是賺取利潤。賺取利潤就離不開賬,老板怎么可能不管賬呢?但事實上該老板確實不管賬。在他認為:企業效益是靠業務做出來的,而不是由財務管理管出來的。
(二)、財務人員人力不足
由于該企業老總不重視財務工作,在財務人員的投入上也明顯不足,一個擁有400多員工的企業,其財務人員只有兩名,僅占公司人員的二百十分之一,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大,缺乏時間管理,其財務人員表示;能將賬務做完就不錯了,很難有時間進賬務分析及財務工作的規范,對于應收賬款管理的也因人手不足而忽略了,導致企業存在應收賬款責任對賬不及時、催收不力的現象,從而導致企業應收賬款負擔沉重。
(三)、對客戶信用度調查不夠
該企業在賒銷貨物前對客戶的信用狀況調查不夠,導致應收賬款不斷增加。在對客戶的信用狀況還沒有充分調查了解情況,為了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競爭能力,增加銷售收入,就一味地增加賒銷額,致使許多賒銷款項無法及時收回,企業的應收賬款規模也就越來越大,從而增加企業經營的風險。例如,20xx年該公司在與某公司簽定一項5.2萬的合同,由于沒對客戶進行詳細的信用度調查,就給對方發貨,等到付款期限到時才發現對方公司面臨破產,早已資不抵債了,結果給公司造成了損失。
(四)、沒有應收賬款賬齡分析
由于該公司財務人員沒作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導致企業風險增大。對企業應收賬款的賬齡沒有及時發現,大量呆賬造成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同時對于應收賬齡時間很長的應收賬款也沒有采取相應措施,以至于在債務人破產或死亡,收款憑證資料丟失或損失,或當事人離職情況不明等使應收賬款成為壞賬,這樣既增加了企業管理成本,也直接減少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五)、企業缺乏風險意識
為了搶占市場擴大銷售,一些企業在進入當地市場之初,為了盡快地打開營銷局面,在事先未對付款人資信度作深入調查、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正確評估的情況下,采取與客戶簽訂短期的、一定賒銷額度的銷售合同來吸引客戶,擴大其市場份額,于是產生了較高的賬面利潤,忽視了資金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不能及時收回的問題。
三、 對伊芳公司存在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老板應重視財務,加大財務人員投入
想要讓老板重視財務工作,先要讓其了解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公司老板對財務工作的高度重視會激勵及督促財務人員完工作,因為中堅力量的重視才會真正讓員工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曾經聽過看過一個漫話,說中國的長征4號成功發射了,但卻連電池都做不好。有關人事就提出來,當國家領導支持哪一塊,哪一塊就會有出色的成績,還有人開玩笑說,哪一天,中國的領導人下指令要將電池做好,那中國的電池肯定會是世界一流。這絕不是玩笑,當領導給出絕對的重視與支持,我們才能將工作完善及順利地開展。
(二)、調查與評價客戶資信情況,建立客戶資信檔案
公司客服應該建立客戶信用資料。為企業的所有客戶建立一個完整交易記錄,作為對客戶信用管理的基礎。該數據可作為對客戶查詢和信用分析的主要信息來源。
對客戶資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取決于以下五個方面,信用品質、償付能力、資本、抵押品、經濟狀況。根據這五個方面設計一組具有代表性,能夠說明客戶信用品質、付款能力和財務狀況的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如賒購付款履約情況、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等等,作為信用風險評級指標。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確定其相應的風險權數,然后對客戶資信展開調查,計算各客戶累計風險系數,按照客戶累加風險系數進行排序,給客戶打分,評定客戶的信用等級,并對客戶檔案資料實行動態管理,實時更新。這樣可以及時獲取有關外界環境變化的信用,調整客戶的'信用等級記錄,改變自己的銷售策略;同時還可以審查舊的信用標準是否需要調整。對長期往來的客戶,更應當建立起完善的客戶資料,這樣更利于作出最客觀、準確的判斷。
在進行商品銷售前,銷售部門一定要了解對方的需求,掌握對方公司的詳細資料、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調查該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經營者的信譽和能力。根據調查所得到的企業資料,然后與財務部門一道共同分析確對方企業的信用標準,最后整理、分類登記,作為公司的客戶資料保存,為在銷售中選怎樣的信用政策及交易方式作參考,以減少交易風險。這就要求不僅要對新客戶進行調查,對老客戶一次交易的履行情況也應在該公司的客戶資料中詳細記載,特別是對那些雖有一定業務量但成交金額突然變大,或要求放寬條件的客戶應重新調查。
(三)、完善收款制度,制定獎懲規定
企業制定收賬政策,首先要分析拖欠的原因,對屬于產品質量問題的,應積極與對方有關部門聯系,爭取盡快解決糾紛,盡早收款。
社會調查報告 2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需求嚴重下降,擴大內需成為各方共識,“家電下鄉”政策在這樣的背景下的應運而生。它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擴大農村消費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解我們家鄉“家電下鄉”政策運行情況和現狀,利用暑假回家時間對 “家電下鄉”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采用學校統一的問卷調查表對家鄉的村民和“家電下鄉”指定銷售點通過電話和面談幾種方式進行了調查,共調查了10多個家電銷售指定點,60多戶農戶。結果顯示:家電下鄉”得到了大多數農民的積極響應,大大調動了農民購買家電的積極性,對刺激消費,改善農民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 “家電下鄉”政策的確一項是惠及廣大農民的民心工程。
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商家、政府多方受益,實現多贏。
首先是農民受益。農民是“家電下鄉”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購買家電得到13%的政府補貼,惠農助農政策得以體現,調查結果顯示62%的被調查者購買了“家電下鄉”的指定產品,可以說很受廣大農民的喜歡。同時,“家電下鄉”使農民用上性價比高、服務有保障的名牌家電產品,盡早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特別是在農村普及彩電和手機,可以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幫助農民了解國家政策、獲取更多市場信息、學習生產技術,促進農民增收。這是貫徹國家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
其次是商家得市場。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商家在政策實行之后,產量增加50%之多。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臨之后,產品出口受到嚴重制約,而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和出口國,彩電、冰箱、洗衣機、手機產量均居世界第一,出口受阻,企業發展遇到較大困難。推廣家電下鄉,使得農村市場被激活,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家電產品過剩產能,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拓開了新的道路。
最后是政府在農村的政策得到更靈活的運用。推廣“家電下鄉”政策政府不僅僅是給一些財政支持,一“補”了之。而是通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更多的企業關注農村市場,不斷建立和完善面向農村的生產、流通和售后服務網絡,改變長期形成的以單一供給結構面向差別很大的`城鄉二元結構的狀況,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家電下鄉”政策實行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是農民的收入低制約著家電產品的消費。我們的調查范圍均在西部貧困農村,根據調查者反映,近幾年農民收入雖然有所增長,但收入水平仍然較低。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更使農民對未來幾年的收入增長難以確定,導致目前雖然手里有資金,但也不敢輕易去消費。另外電費支出高也是制約著家電消費。據測算,如果一個家庭正常使用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各一臺(件),一年的費用最低要達到800、最高的達3000元左右,一個相當于農民純收入的 90%左右,相當于農民家庭一年的消費支出。因此一部分農民家庭表示可以買得起電器,但用不起電器。
其次農民對“家電下鄉”的政策存在著不信任的情況,喪失消費熱情。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5%的農戶知道政府對農民購買家電實行補貼,但是對其運行模式、補貼程序和范圍等不太了解。同時,部分廠家出現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銷售積壓產品,標高價格現象使得農民對該政策的信任度不高。
再者具體操作過程繁瑣抑制了消費需求。調查者反映開發票難、信息錄入慢、補貼手續繁瑣、貨源不足等問題讓他們失去了熱情。有50%被訪者反映領取補貼手續繁瑣。農民補領補貼最快也要30天左右,農民為了領取補貼,少的要跑1-2次,多的到商家、財政所分別要跑3-4次,這樣以來,邊遠地區的農民領到的補貼減去跑路所花的費用將所剩無幾,這大大抑制了農民的消費積極性。
三、 對“家電下鄉”政策的建議。
針對調查中的一些問題我們形成了幾點建議。
首先政府應在宣傳上加大力度。各級部門定期開展宣傳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向農民發放明白紙、設立村級宣傳欄等方式,讓老百姓能夠清楚地了解 “家電下鄉”的政策、品種、補貼標準、申領辦法等,讓農民清楚,讓農民放心,讓政策家喻戶曉。
其次應拓寬產品范圍。增加下鄉產品種類及品牌,適當提升部分產品檔次,增加農民選擇權,同時增加每戶可購買數量或者取消購買數量限制。
再者應該進一步簡化補貼程序,方便農民購買。要鼓勵和支持銷售網點對購買“家電下鄉”產品實行選擇、購買、領取補貼、送貨、安裝集中辦理的“一站式”服務。
然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提升農民的消費信心, 想方設法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服務從而提高農民的消費能力。
綜上述所,我國農民有一定的家電消費潛力,推廣家電下鄉,能夠讓農民用上性價比高、服務有保障的名牌家電產品,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同時,推廣家電下鄉很好的擴大了內需,激發了農村潛在的巨大的購買力,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短期內要使農民快速增加家電消費是比較困難的。各級政府應因地制宜的制訂出各種具體措施,確保這項工程穩步推進。
社會調查報告 3
隨著農村富余勞動的轉移,進城務工農民日益增加,他們留守在農村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兒童)也日益增加,已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一個弱勢群體,成為一衷煺遍的社會現象。而這一現象的產生同時也導致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從此缺失親情的撫慰,形成了情感的空缺。目前中國有1.2億農民常年于城市務工經商,由此產生近XX萬少年兒童留守家中。而據中華全國總工會最新統計,我國現有農民工已增至1.5億,隨著國家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更多的農村盈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數據也將與日俱增。
調查時間:
xx年7月16日-xx年8月5日
調查對象:
貴州省平壩縣城關鎮平壩三中學校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兒童以及關聯對象
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訪談、當地參考數據
社會實踐調查經過
一、“留守兒童”現狀
全縣在中小學就讀的“留守兒童”共8839人,占全縣中小學生數(人)的14.9%。其中,在中學就讀的2663人,占全縣中小學學生數(人)得12.96%;在小學就讀的6176人,占全縣小學學生數(人)的15.95%【2】。留守兒童托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親朋好友照顧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正日益凸顯,亟待引起全社會的密切關注和有關方面的高度重瞅。
1、留守兒童占在讀未成年人中的比例頗高。隨著經濟的快速收展,受國家大形勢影響,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線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壩三中讀書的'同學中抽樣調查了50名同學中有21名是留守兒童,占42%。也就是說100名中將近42名,留守兒童占有相當高的比例。“隔代監護”即由(外)祖父母監護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兒童的總體學習成績偏低,學習環境偏差。
根據9年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在0~60分的同學在留守兒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兒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兒童占其總體的54.14%。由于學校教育設施的簡陋,師資力量的不足,以及師生溝通平常,教師教育方式的不適應,使得我們在對留守兒童中收現28.14%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己解決或根本不理會。
3、留守兒童心理
普遍欠良好。當問到:“愿意和老師說心里話嗎?
”這類問題時,據統計回答兩個以上是“否”的留守兒童占38.45%,還有很多小孩心理過遲成熟,很多同學在回答為什么會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被問及到為什么不想當科學家、老師諸類問題時,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現實,相當部分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沒擁艿得人稱道的地方,甚至少數同學在被調查問到“被人欺負時怎么辦?”時回答“忍氣吞聲”,還有65.23%都以為生活現狀很苦惱。
4、留守兒童自我約束力較弱。
由于監護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約束力不強,心理意識、行為作風得不到及時的、無效的糾正,以致在學習、紀律、意識形態上都存在著偏差,通過對其監護人和鄰居的訪談中,很多留守兒童在家里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也經常紀律違規,經常打架斗毆,甚至還入現了偷盜等一系列問題。
社會調查報告 4
本溪是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工業城市,有160萬人口,近年來,隨著本溪市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人與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人類總是在不斷地改造環境,創造不僅使用,而且美觀的環境空間。城市所意味的,不僅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建構物的堆積,而蘊涵著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而環境是指圍繞人群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稱。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而森林、礦藏等資源又為人類的不斷發展提供物質,創造出地球上高度的人類文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自下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此,就城市生態環境我作了調查。
首先我在街道隨機抽取20人作為調查對象:
一、請問你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8人,占40%。回答不會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占45%。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只有2人,都是老人、占10%。回答老師布置了就去,不布置就不去的有5人,占25%,都是小學生。
三、平時,看報紙,新聞會不會對環境方面的新聞引起重視?
大多數回答說不會,、只關注一些娛樂或別的方面的,占55%。回答會的只有1位,占5%。回答有時候會看一看,但是不太回去引起重視,只覺得這個事情與我們無關的有8人,占40%。
看來,人們對于環境污染問題無動于衷,不太會去關心。
為了不使問題過于籠統我又進行一次深入調查,人數增加至50人:
1、你會將廢棄的電池怎樣處理?
A、隨手扔掉B、扔進專門的垃圾桶C、無所謂
選擇A的有9人,選擇B的有5,有36人選擇無所謂
2、你實行垃圾分類嗎?
A、實行B、不實行
實行的有17人,不實行的33人
3、你贊成用塑料袋嗎?
A、贊成B、不贊成C、無所謂
選擇A的有31人,選擇B的6人,選擇C的13人
4、你認為一天洗幾次手合適?
A、5次B、10次C、15次以上
選擇A的13人,選擇B的35人,選擇C的2人
5、你吃路邊燒烤嗎?
A、從不B、有時C、經常
選擇A的0,選擇B的22人,選擇C的28人
6、你有沒有隨地吐痰或扔煙頭的習慣?
A、有B、沒有C、有其中一項
選擇A的5人,選擇B的.27人,選擇C的18人
7、你認為本溪最短缺的一項資源是什么?
A、水B、電C、清新空氣
選擇A的21,選擇B的0人,選擇C的29人
8、你認為環保是怎么一回事?
A、植樹造林B、不亂扔垃圾C、提高自身素質
選擇A的20人,選擇B的23人,選擇C的7人
9、下列哪種行為你最厭惡?
A、隨地吐痰B、餐前便后不洗手C、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D、不穿衣服上街(“膀爺”) E、亂扔垃圾,亂倒臟水F、隨地大小便
G、打架、罵人、說臟話H、唾液亂飛I、其他
A:3人B:1人C:0人D:3人E:12人F:21人G:10人H:0人
10、您選擇的原因是?
A、引起疾病傳播B、影響城市市容衛生C、影響他人衛生D、妨礙他人E、其他
A:18人B:9人C:17人D:6人E:0人
調查結果
一、公眾對環境狀況的感受及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
通過上面的調查表明,多數市民認為我市環境污染狀況嚴重,但把環境問題與其他社會問題相比較,則顯現出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較低,還有大部分的人的環保意識有待于提高。市民最關注的環境問題是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然而又對我市環境狀況變化趨勢的認識趨于樂觀。事實上,一個城市的環境衛生的提高需要全市市民的努力和配合,如果全市市民的環保意識都得以提高,那么,市容環境將會大有改善。
現代人對衛生、環保一直都非常漠視:為了牟利,人們向江湖河海肆意排放污水,隨意引進外來物種,任意排放工業廢氣……種種行為使得人們的生存環境一步步惡化。常常有人對自己居住小區的環境、綠化不甚滿意,理由多為:“樹木太少,管理太松,衛生太差。”一個小區的環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各個小區加強管理和溝通、改善環境,讓居民滿意,應成為當務之急。
二、公眾的環境意識、環境知識和環保行為
目前我市市民的環保知識水平還處于較低的層次。年齡增長與環保知識得分總體呈反比,青少年的環保知識水平高于中年人,中年人高于老年人。
市民的環境道德意識較弱,只有25%的公眾在購物時考慮到環保因素,35%人愿意為了環保而接受較高的價格,30%的人在處理廢棄物時符合環境道德要求。
市民參與環保活動的總體水平較低。但市民環保參與水平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文化程度越高,參與環保活動的水平越高。這一結果有利地證明了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水平與提高公眾環境意識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
三、市民對我國環保工作的認識與評價
市民對政府近年來采取的環保措施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我國環境狀況的進一步改善充滿信心,認為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宣傳教育工作。市民普遍認為政府在環保方面應負更多的責任。盡管人們也承認工廠和個人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責任者,但仍認為保護環境主要是政府的責任。
調查結果反映出人們對政府環保工作的贊許和期望,但也折射出人們對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惡化趨勢缺乏足夠的認識。我認為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社會環境的關系,改善生態環境和美化生活環境。就要做到做到與環境的協調發展。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改善生態環境和美化生活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和社會福利設施。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和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如果城市所實現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種褒獎,那么為城市的發展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犧牲就將毫無代價。無論擴大的權力還是有限的物質財富,都不能抵償哪怕是一天喪失了的美、歡樂和親情的享受。
社會調查報告 5
引言:
大學是人生一個很重要的階段,要確立自身世界觀人生光。我們不能只顧觀賞風景而忘記我們的任務是大步向前,做到誠信是道德標準,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的本分。
調查目的:
誠信,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但是近年來受到社會風氣、社會環境和就業壓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誠信缺失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遲到早退、考試作弊、論文抄襲、偽造簡歷、拖欠助學貸款等等誠信問題日益突出,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了解大學生在校的誠信狀況,我們對本校大學生進行了誠信狀況調查。
調查對象:
從我校數千名大學生中,隨機抽取的100名學生中進行詳細調查。
調查方式: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100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 (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時間:
20xx年04月20日——20xx年5月1日
調查結果分析:
綜合紙質問卷調查和網絡問卷調查:
本次參與調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約是1:1,在調查中,8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60%的學生認為誠信在自己的為人處事中非常重要,是自己的原則,35%的學生認為視具體情況而定。從對別人要求的角度,學生對于別人的誠信品質要求普遍較高,60%的學生認為他人的誠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證。從自己的角度講,50%的學生認為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誠實守信,40%的學生認為基本能,視情況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請減免學雜費或困難補助,對您的家境會”一題中70%的學生回答會如實說,30%的學生回答會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會”一題中,80%的學生回答會按時還款20%的學生回答到時再看,或者能拖就拖。在關于就業誠信的調查中,作為一種品質,誠信體現出很強的相對性特征。如55%的學生認為若是企業的領導者,對于大學生違約行為會視具體情況而定,理解年輕人的選擇;60%的學生認為求職過程中簡歷的適當修飾是可以理解的;50%的學生認為簽約后再找到自己更滿意的單位然后違約是可以理解的。
在考試作弊的問題上,學生的回答結果較分散,作弊現象的存在上,同學們認為很大一部分的占20%,認為較多的占25%,認為較少的占46%,認為極少的占10%,可見,多數學生認為作弊現象是存在的,不同的是人數的多少而已。
在“您能否接受學生作弊行為”一題中,50%的學生認為不可以接受,39%的學生認為可以理解,11%的學生認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見,50%的學生是能認同作弊行為的。在“您在平時的考試中”,回答從沒作過弊的學生占60%,偶爾作過弊的占3%,經常作弊的占5%,可見,約有40%的學生有過作弊行為。
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
1、傳統誠信觀念作用范圍與當代社會特點脫節
現在隨著全球化趨勢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匯和流通,我們所面對的更多的是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人與人之間信息不對稱,傳統的誠信觀面對轉型中的社會顯得蒼白無力。
2、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不良風氣的影響
政治領域。少部分領導干部憑借權力貪污受賄等等,大學生與社會的聯系十分緊密,不正之風容易對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使其誠信缺失。
社會經濟領域。假冒偽劣、合同違約、債務拖欠、偷逃稅費、走私逃匯、商業欺詐等失信現象行為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對青年大學生產生不良影響,使一些青年大學生會缺乏誠信責任意識,做出誠信缺失的行為。
文化領域。宣傳工作中的虛假報道、有償新聞等,教育亂收費、招生黑幕、注水文憑等,學術論文的粗制濫造、假冒偽劣、抄襲剽竊等現象不利于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也必然會對青年大學生產生消極影響。
3、社會運行經濟利益至上
受到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也難以抵御社會中的各種負面影響,難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從而導致與社會主流道德的背離現象。
4、高校誠信教育缺乏實效性
誠信教育內容模糊。在當前高校的誠信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誠信教育的內容沒有明確的界定。對于誠信教育的內涵許多教師表示說不清楚,這必然影響高校誠信教育的切實有效。
許多大學生談起誠信問題來口若懸河、頭頭是道,對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等失信行為也多持反對態度,但同時他們也承認失信行為就發生在自己或同學的身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不夠統一,他們的實際行為和心中堅持的準則有所出入。
從上看來誠信是最重要的,誠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隨著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的改變,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戰,這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注意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誠信開始在社會上出現了很大的裂痕,要讓誠信在不斷的成長中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將誠信進行下去。因此,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會責任感,是現在我們最都應該關心的話題。
對于大學生誠信現狀的建議:
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大學生的會責任感,是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話題。
1、培養大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愛心”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大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并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大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凈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
2、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擺在教書育人的首位,讓中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和諧的環境中成長。學校在德育過程中,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道德教育。教師對其進行教育時,切忌大道理連篇,嘮叨不停,這樣極易引起中學生的叛逆心理,造成德育的障礙。對大學生的道德教育,注意儀表,并提倡在校內使用普通話及文明語言。運用多種教育形式,言傳身教,以情動人,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思路。
3、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要通過多種媒體對其進行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幫助大學生解除心理的壓力,提高他們的心理適應能力,讓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先進行教育時,要讓他們看到社會的亮點一面,不要過分渲揚社會陰暗面,使他們正確地認識社會的真實,以增強對社會的信任。
總結語:
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大學生的誠信問題,讓他們能夠在一個信任、舒適的大環境中茁壯成長,因為祖國將來的建設要等著他(她)們來繼續完成。我們的社會是由這么多人組成的,以后的發展還要繼續,我們一定要注意到誠信的作用,不能夠忽視誠信的存在,相信大家都能夠意識到,誠信才是我們立足根源的最重要的保證,以后的路還要怎么走,就靠誠信,社會能夠誠信下去,我們的社會才是健康的,相信誠信社會一定會重新回到社會中!
在任何時代,誠信的美德都不應該被丟棄,特別是對于肩負歷史使命的當代大學生,更應恪守誠信的原則。通過這次社會調查,我們對大學生誠信問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對策和建議,當然,當代大學生的整體誠信意識是良好的。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不斷提高自己,以好的思想品質去感染別人,我們的社會一定會不斷進步!我們的國家也一定會不斷繁榮昌盛!
社會調查報告 6
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3日
調查地點:
濮陽市永安街
調查目的:
搜集街上的錯別字,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
調查內容:
今天,我和爺爺去了永安街,看見了幾家店鋪名出現了錯字、別字的.情況。比如:一家賣衣服的店名寫作“香衣”相伴,還有的是“衣”見鐘情、星期“一……染指甲的店鋪寫作“纖指”鶴。賣襪子的應該是穿上襪子,可他們卻寫成“川”上襪子了。
調查材料分析:
這些隨意用成語的店鋪,既不尊敬中國文字內涵,也影響了濮陽文化形象。
故意寫錯字原因:
原因一:名子新穎,能吸引更多顧客關注。
原因二:容易讓顧客記住這家店。
無意寫錯字原因:
原因一:某些人文化水平低,本來就不知道如何寫。
原因二:寫完后不認真檢查,態度不好。
針對以上現象,我提出以下建議:
1、請制做廣告部門改正廣告用字不規范的現象。
2、讓我們都來宣傳錯字帶來的危害。
社會調查報告 7
一、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交通安全情況,發現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提高交通安全意識,提醒大家“關愛生命,安全出行”。
二、調查方法
街頭觀察;調查訪問
三、調查對象
鐵道口管理員十字路口交通協管員交警摩托車司機汽車司機街頭行人
四、調查小組
五、實地觀察
1.鐵道口行人等待火車過道時的種種表現,是否有越欄穿軌的現象。
2.十字路口行人等待紅綠燈時的種種表現,是否有搶紅燈的現象。
3.搜集整理有關交通安全的警示語、宣傳語。
4.觀察路口紅綠燈變化時間。
六、預設問題
1.交通協管員:
A在執勤過程中,常常會發現哪些有關行人交通的問題,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B你能告訴我們這個道口發生過幾起交通安全事故?
C你想對等待紅燈過馬路的行人說些什么?
2.行人:
A你認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義在哪兒?
B你在交通安全方面有哪些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C你常提醒你的家人遵守交通安全嗎?
3.司機:
A你在行車過程中,常常受到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所帶來的困擾嗎?
B你想對路上的行人說些什么嗎?
4.交警:
A在你處理的交通安全過程中,關涉小學生和中學生的案例多嗎?
B作為交通管理部門,你們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加強了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
C你在交通安全方面對我們中小學生有什么忠告?
七、調查過程
1、時間:20xx年8月1日
2、地點:隆德縣鐵路局
3、對象:交警
問:在執勤過程中,常常會發現哪些有關行人交通的問題,你們是如何處理的?
答: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十分普遍,通常情況下并沒有十分嚴重的傷亡,但是卻存在著十分嚴重的安全隱患,任何時都不能排除沒有傷亡的可能性。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如你們學生過這個鐵道口的時候,很多都是越
欄穿軌,很少一部分人能等候。造成這一不良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造成傷亡有偶然性,而大家的僥幸心理多于安全意識,也就是說只要大家存在這種不良僥幸心理,不去加強安全意識,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大,事故的嚴重性也會很大,而違反交通規則,從法律上并不可能將行人完全約束,總不能一穿軌就讓行人罰款,我們執法者也只能起到一個提醒監督的作用。
4、小結:
安全出行的保障是我們行人的一種意識,交通執法者和交通規則也只能幫助我們強化這種意識,最重要的是我們行人自己對立牢固的安全意識,認真遵守交通規則。
1、時間:20xx年8月4日
2、地點:勝利三路十字路口
3、對象:交通協管員
問:行人出行過馬路應注意些什么?
答:大家習慣過無紅綠燈的路口時向右看,忽略了左邊駛來的車輛,因此發生交通事故。首先大家就應該過斑馬線,注意看紅綠燈,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交通安全保護。但是許多行人忽視了這一點,或許中國人的素質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4、小結:
從這位交通協管員的言語中不難感受到他對交通事故發生是因為行人不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而氣憤,對有些行人的行為感到無奈。遵守交通規則的`確可以反映出人們的素質和思想意識,我們始終相信大家都有良好的素質,只不過意識還需要加強,我們會從最基本的遵守交通規則開始,加強安全意識,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身的不足。
1、時間:20xx年8月6日
2、地點:中醫院門口
3、對象:汽車司機(停車于路邊。)
問:作為司機,您對我們行人有些什么忠告或者您認為您在駕駛過程中行人不應該給你帶來哪些麻煩?
答:……(可能這位司機認為駕車只要注意自己就行了,無須給我們學生提出什么要求。)
4、小結:
駕駛過程中的司機和橫穿馬路的行人都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每一個人都有必要樹立安全意識,無論是行人還是司機都要將安全牢記心中,時刻遵守交通規則。
1、時間:20xx年8月8日
2、地點:和平廣場T字路口
3、對象:行人(一位中年母親,正和她的女兒等待紅燈。)
問:您是否常常叮嚀女兒注意交通安全,您是怎樣叮囑她的?
答:其實也沒有什么,就是帶她出門或讓她獨自出門時總要提醒幾句“過馬路要看綠燈再行”、“過鐵路要等火車走了再過”、“一定要走人行道”。大概說的多了,女兒都能很好的注意這些,她上學獨自過馬路過鐵路我很放心。
4、小結:
從這位母親的回答可以知道,安全意識的樹立是從生活的點滴做起的,這小小的叮嚀讓這個女孩子注意到安全的小細節,不知不覺中小女孩與危險拉開了距離,原來保護自己,安全出行是這么簡單。
1、時間:20xx年8月10日
2、地點:和平廣場T字路口
3、對象:行人(一位男青年正在闖紅燈)
問:您好,我們在做一個調查,您能談談對違反交通規則現象的看法嗎?答:……(這位行人拒絕了我們的訪問,低著頭紅著臉很快地離開了。)
4、小結:看來這位行人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闖紅燈不僅對自己的生命構成威脅,而且給司機造成了麻煩。如果司機不能準確判斷行人來去的方向,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就算判斷正確,也會因為要避開行人而突然轉向影響到其他車輛,造成的后果不堪設想。闖紅燈、翻越護欄、橫穿馬路一系列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都是不明智的,都是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不負責任的行為。
八、總結反思
在這個短暫而又精彩的暑假里,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對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交通安全情況的調查,讓我們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受益匪淺。我們明確了調查目的,在一起擬定了調查方案,確定了調查方法及對象。我們以七中為起點,以北山坡鐵道口、轉盤、勝利三路十字路口、和平公園作為觀察調查訪問點,以行人應樹立怎樣的交通安全意識、如何遵守交通規則為主線提出問題,走訪詢問街頭行人、司機、交警及協管員,并實地觀察現存的鐵道口越欄穿軌、十字路口闖紅燈的現象。并對調查訪
問結果作進一步分析,在認識問題的同時,更多的是對我們自身的反思。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意識到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會使我們生活更有秩序,我們不能因為心存僥幸而忽略了安全意識。如當我們上學時經過北山坡鐵道口時,一旦火車警鈴拉響,護欄放下,就絕不要冒險邁出步子越欄穿軌,我們只能平靜地等候火車過道。也許這會耽誤幾分鐘我們上學的時間,但是絕不會因為爭取這幾分鐘而搭上一輩子的大好光陰乃至生命。
我們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認真地遵守交通規則:在十字路口過馬路時注意紅綠燈的指示;過人行橫道時注意觀察左右兩邊的車輛;騎自行車過人行橫道應下車推行;不在路口及非人行道處逗留;不搶道,不闖紅燈。
遵守交通規則是有修養高素質的表現,我們應當學會文明出行。除了自己注意安全出行的規則外,我們還應該提醒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也應當遵守交通規則,不要為搶時間而做出不明智的冒險行為。
在調查訪問中,我們也注意到交通設施應當更加人性化。我們小組記錄下勝利三路十字路口紅綠燈時間,發現紅燈時間是綠燈時間的幾倍。從勝利三路往下的綠燈時間特別短,只有十秒鐘,從亮綠燈開始行進,行人還未完全走完斑馬線,就閃紅燈了,所以出現許多行人搶道搶燈的現象。當然,這些設施的問題絕不能成為我們犯錯誤的理由。我們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應將遵守交通規則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
從這次調查我們深刻認識到,我們必須珍愛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幸福著想,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關愛生命,安全出行”就是要求我們主動承擔珍愛生命,保護生命的責任。
社會調查報告 8
一、調查主題:
通過對白色污染進行調查,了解“白色污染”對地球與人類的危害,以便對環境污染有更深刻的認識,提高環保意識。培養不隨意丟棄垃圾的良好個人習慣。提高個人素質和調查能力。走出課堂,培養社會調查能力,增進同學間的協作能力,宣傳環保概念。因此,我們對白色垃圾以及廢舊電池等對環境有極大危害垃圾進行調查。
二、調查形式:
1、對各年齡段人群進行詢問。
2、在草坪撿拾廢舊電池。
3、去各個飯店進行實地訪問。
4、上網查詢資料
三、調查時間:
20xx年01月15日到20xx年01月21日
四、調查地址:
xxx
五、調查人:
調查時間安排表時間活動安排1月15日確定課題,做準備工作1月16日在網上或圖書館搜查相關資料1月17日明確調查目的與擬定計劃1月18日實地考察,收集數據和拍攝1月19日整理資料并分析1月20日總結活動體會,1月21日撰寫調查報告及修改漏洞。
六、調查報告正文:
前言:
為了貫徹黨中央“又快又好”發展戰略目標,把我國建立成綠色節約性社會,黨中央下達了怎樣加強環境保護的諸多建議。也為之做出了很多努力。在這股改革之風的吹動下,化工學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和學校的號召,對各級同學鼓勵,鼓勵我們積極參加社會調查活動,參加環境環保行動。因此,我對環境保護做出了初步調查。
當今中國已經形成人人重教育的良好局面。而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將對他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和形勢的嚴峻性,必將對環境保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我們可以把有關環境的知識寫進教材,可以多在大學校園組織環保講座。這樣,從青年學生抓起,環境保護便有了后勁,便會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七、調查過程:
1、根據我們的詢問得知廣大群眾存在亂丟廢舊電池現象。有八成的人是將廢舊電池扔掉,其余兩成人則攢起來放在家里的角落。七成的人知道亂扔是危害環境的,其余的人則渾然不覺其危害。
2、我們在東竹園小區的一家小飯店里打聽到:他飯店忙時會在一天用掉塑料袋150個左右。而我們鎮區有數十個飯店和用餐場所。
3、在一個垃圾箱口處,統計了一下,半個小時扔大大小小包裝袋、快餐盒與塑料制品的次數:早上總共扔了約200次,中午扔了約100次,晚上扔了約90次,這僅僅是一個垃圾箱,一天之內廢棄的塑料如此多,不難想象全國乃至全球廢棄的塑料,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4、我們利用網絡進行研究。在網上我們尋找到了一片廣闊的空間,使我們對“白色污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新型名詞。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發泡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袋,農用地膜等給環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樹脂(PS)。在這些污染物中,還加入了增塑劑,發泡劑,熱穩定劑,抗氧化劑等。
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處置,垃圾沒有實行分類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許多企業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垃圾沒有科學地處理,放任自流。
(3)我國現有的法律沒有對塑料包裝廢棄物的處理,制定出過硬的相關法規。
(4)得知我農場為創建文明衛生農場,自六月份起限塑,硬性規定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我們的農場變得整潔得許多,但是總的來講,人們的環保意識比較淡薄,濫用和隨意亂倒塑料制品現象相當普遍。
化學電池主要含有貢、鎘、鉛、鎳、鋅、銅等重金屬。據有關專家稱,一節干電池里含有50―100mg的貢,一旦電池中的水銀混入地下水,則可能通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體,損傷人的腎臟。更危險的是,水銀在水中,水銀在水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無機水銀轉變成甲基水銀的積累,并通過食物鏈不斷富集,使得受水銀污染的水中,魚體內的甲基水銀比水中高上萬倍。一旦人使用這種魚過多,甲基水銀便進入人的體內。又由于甲基水銀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和排泄,容易在大腦積累,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重者發瘋至死。所以說,電池中的貢的污染不能低估。有關方面的資料表明,一枚指甲大小的廢紐扣電池,能污染60萬升的水;一節1號電池爛在地里,可使一平方米的土地草木不升。這的確讓人感到觸目驚心。
除了上述的'汞污染之外,廢電池中的鎘和鉛也同樣帶來了不少的危害。其中的鉛“白色污染”危害分析表塑料袋采用高分子聚合有機材料合成的,在土壤環境中難以分解,危害程度較大一次性竹簽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飯盒一次性飲料杯常用于小食攤,吃完丟棄在地上,長期使用會浪費木材,導致森林被砍伐,造成一定危害采用塑料制成,丟棄在路上形成垃圾堆,阻礙交通不可降解,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杯內有喝剩的飲料或粘有污染物,會成為蚊蟲和細菌生存、繁殖的溫床化合物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進入人體,會導致人貧血,患腎炎,嚴重的則會破壞神經系統,影響人的智力。而鎘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有害,也是對人有害的元素。它可通過食物、水、空氣經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積累在人的腎臟和骨骼之中,會導致貧血,代謝不正常,患高血壓、腎臟功能失調等疾病,嚴重的會引起一種令人可怕的"疼痛病",這種疾病會使人的骨頭變得脆弱,最終會斷裂。其他的如鋅、銅、錳等金屬若在體內大量富集,也會使人免疫力下降!
八、調查體會與結論
經歷這次的調查,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要保護環境,又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應突出解決六大關鍵問題:
1、大力倡導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倫理價值觀念。
理直氣壯地宣傳我國傳統文化中那些優秀的環境倫理觀,反對不符合國情、大肆鋪張浪費的思想觀念。要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自然觀和發展觀,使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滲透到所有一切社會管理工作之中。
2、建立健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決策體系。
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一種新型的社會發展狀態,要創造向新的社會發展階段轉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條件,特別是建立領導干部環保政績考核制度、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公眾參與制度。
3、建立以循環經濟為重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模式的具體體現。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實行清潔生產,在產業和工業園區進行生態化設計與改造,努力實現廢物的循環利用,實行環境標識、環境認證和政府綠色采購制度,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繼續開展“綠色創建”試點示范活動。
4、積極倡導環境友好的消費方式。
大力倡導適度消費、公平消費和綠色消費。通過環境友好的消費選擇帶動環境友好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同時,通過生產技術與工藝的改進,不斷降低環境友好產品的成本,形成綠色消費與綠色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
5、大力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
立足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和應用環境友好的科學技術,形成資源消耗少、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廢棄物排放少的生產和消費體系,使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和利用能夠控制在生態環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圍之內。
6、不斷培育環境友好的文化氛圍。
樹立尊重自然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通過教育、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等支持和協助,使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理念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奉行的價值觀。
經過以上調查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政府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多數人知道亂扔廢電池對環境有危害,但苦于找不到可回收電池的場所,只能扔進普通的垃圾箱中。這其間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政府應積極應對。
人類共同寄居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了地球上的生命,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我相信,有了科學的方法,再加上我們的實際行動,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擁有一片美麗而完整的藍天。
社會調查報告 9
為了全面準確地掌握農村衛生與健康的第一手資料。本人深入到就農村衛生與健康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結合村衛生與健康工作實際,就做好今后村衛生與健康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村環境衛生的現狀
面積0.9平方公里,560戶居民,總人口,1650人,村有保潔員9名,并配備了一輛垃圾車,做到垃圾日產日出,保持整個村的環境衛生干凈整潔。村內還有衛生所一家并有3名村醫務人員。
二、村環境衛生存在的問題
1、村的村民的衛生健康思想意識并未得到完全的改變,加上村民素質參差不齊,意識單薄垃圾亂扔,甚至還有隨地大便。
2、群眾缺乏公共衛生意識。由于傳統的觀念和不良的衛生習慣,在2005年“非典”期間,政府大力廣泛宣傳下,人們的公共衛生意識有大大地提高了。但“非典”過后,人們對疾病預防的警惕性也逐漸減弱。
3、衛生死角多,臟亂差現象普遍。由于經費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加上宣傳教育不到位,一些村民衛生意識差,導致農村垃圾亂堆亂倒,衛生死角無法及時清運,各種廢水無組織排放,以至污水橫溢,衛生狀況堪憂,這是農村臟亂差和出現各種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
三、對村環境衛生的幾點建議
科學發展經濟,還應包括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的現代化。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切實加強社區衛生工作,建立快速有效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保障廣大人民的身體健康。
1、加強群眾對公共衛生的宣傳教育。首先加強群眾對公共衛生的宣傳教育十分重要,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積極開展公共衛生的'“群防群治”,倡導文明、科學的生活和行為方式,把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意識和衛生行為能力作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2、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提升就醫報銷率。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居民的自愿參加為主,籌集的資金由區財政、鄉財政、個人三部分籌集,真正達到老有所醫,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3、建立區、鄉、村層層包保責任制。要建立獎懲制度,完善管理體制,改善條塊關系。鄉、村要拿出專項環境衛生管理經費,要加強城管科的工作,在村要有城管專職人員、清掃保潔員,明確職責,落實報酬,建立有效的齊抓共管體制。
4、區、鄉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探索農村工作的新方法,提高對改善農民群眾衛生環境狀況高度負責的使命感,以及發展文明城市的緊迫感,千方百計為農民服務好,形成良性循環的工作氛圍。
綜上述措施還是不夠的,還要在體制與制度上確保環境、衛生工作順利開展,政府還要資金上的投入,才能使村民環境、衛生、健康有新的改善。
社會調查報告 10
引言:
近年來,新聞媒體在招聘采編人員時,存在著并不十分看好新聞系畢業生的情況。同時,業界人士也普遍反映,新聞院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畢業生不能滿足媒體發展的需要。身為一個在校的新聞系學生,本著對專業的喜好和對未來就業前景的關注,筆者選擇這一課題進行了歷時14天的調查研究。
調查對象:
紙質、非專業性媒體
調查方法:
1、采訪:分別通過直接采訪和電子郵件采訪的方式,采訪了《汕頭日報》副總編輯蘇偉鈿和《廣州日報》政文部記者陳翔。
2、查閱:通過查閱國內新聞專業核心期刊上的相關論文,獲得材料。來源有《新聞記者》、《當代傳播》、《新聞知識》等。
3、網上數據搜索:由于精力和時間有限,一部分數據來自中華英才網、中國新聞研究中心等網站所進行的相關調查。
畢業生能夠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是一個專業的設置價值所在。那么新聞專業所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是否能夠受到媒體的青睞,從而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呢?讓我們先看看從新聞院校、新聞學子、媒體三方面調查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I、新聞類專業:暴增至661個
據教育部高教司據統計,94年以前,全國新聞學類專業66個;95-99年間,共增58個,平均每年增長10個左右;00-04年間,共增335個,平均每年增長70個左右;到了05年,我國新聞類專業已達661個,即在一年的時間內新增新聞類專業點202個。
去年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新聞類專業在校生有12萬余人。661個新聞類專業中,新聞學占209個,廣告學232個,廣播電視新聞學146個,編輯出版學50個,傳播學專業點為24個。
II、就業比例:新聞畢業生“不做新聞”
綜合各大新聞院系的資料來看,畢業時最終進入到媒體從事新聞工作的本科新聞系學生,只占總人數的30%-40%。以復旦大學為例,新聞學院學生的畢業走向資料顯示,35.1%的人去了各類報社、通訊社和雜志社,5.4%的人進了廣播電視電臺,有4%的同學進了站,從事記者和編輯工作。19.9%的人在各類企業從事市場、咨詢、行政等工作,有9.4%的人在專業廣告公司就職。2.1%的人在國家機關從事其他機關工作。
從媒體招聘的比例來看,新聞畢業生所占的比例也遠達不到大多數的標準。《廣州日報》近年來定期招聘的人員中,新聞畢業生也只是占到4-5成,沒有超過半數。
III、媒體:您要新聞畢業生嗎?
寧波某報編輯不久前在該報評報會上稱:“除人大、復旦等幾所高校,其他大學應該取消新聞專業。”其原因是該報近年來招收的新聞專業畢業生功底差,寫作能力明顯不如中文、歷史,甚至是其他專業的畢業生。
雖然其觀點比較偏激,但卻反映出媒體招聘時并非別看好新聞系畢業生,反而時常青睞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情況。甚至有人發表這樣的怪談:想做新聞別學新聞,害了自己;學新聞的別做新聞,害了社會。
從三則材料和數據中可以看到,新聞畢業生的數量在不斷攀升;“窩里斗”的同時,與其他專業畢業生之間的競爭也在日益加劇;媒體招聘時普遍存在不看好新聞系學生,而更青睞其他專業的學生的情況。這些都導致了新聞系的學生在畢業時并不一定能夠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顯然,是因為新聞院校培養的畢業生與媒體所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著一定差距。那么媒體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呢?
復合型人才VS專門型人才
在采編上,媒體到底需要的是“萬金油”人才還是專門型人才?這個問題是業界經常加以討論的課題。通常的觀點有兩種:一是需要新聞專業“萬金油”式的人才,有一定的寫作功底,什么題目需要都可以寫作;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專門的路線需要專門的記者去跑,不同路線的記者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專門型人才。
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汕頭日報》的蘇偉鈿副總編輯卻給出了一個新穎的答案。她的回答是:這與報社的財政能力有關。財政能力較強的媒體,能夠提供更多的版面,版面的專業性也更強。此時它就有可能需要對這一專業領域比較了解的,非新聞系學生來擔任記者,并且經濟上也有這種支撐能力。而對于市縣一級的`媒體,廣告收入較少,部分支出仍需財政補貼,經濟能力較弱。每天的4-8個版面并不能按照不同領域來劃分,有其他專業背景的學生無法發揮其專長。所以這些媒體選擇在各個領域都能采寫到新聞的“萬金油”式人才,在經濟上比較實惠的做法。
有專家認為,新聞系的畢業生上手快,但發展空間較小;而其他專業的學生雖然在寫作能力上已開始不及新聞學生,但是一旦掌握了采編技巧,就具有復合性優勢。蘇副總編表示贊同這種觀點,并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新聞系的畢業生對新聞報道的寫作方式、格式等比較熟悉,上手快,較善于把握新聞角度。但在做某專業領域的采訪時,就顯示出缺乏專業知識的缺陷。”
《廣州日報》的陳翔記者也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新聞系學生確實存在上手很快,新聞敏感比較容易培養的優勢;劣勢是不夠專,比較浮,駕馭大題材、大稿子能力不是很足。比其他專業學生上手快是必定的,但發展得看各人。如果能夠突破浮在表面的特點,新聞系的學生還是可以往上發展的。
照此看來,新聞系的學生要想在媒體中取得發展,就應保持住自己的專業優勢,克服“萬金油”式人才缺乏其他專業知識、“不夠專”的弱點。而大多數克服弱點的成功經驗,是成為一名復合型人才。新聞系學生能夠在大學其間除了學好本專業課程外,更多的接觸其他領域的知識,最好是能掌握另外一門學科知識或專業技術,從而達到知識上的“復合”。另一方面,在專業技能上,除寫作技能外,新聞系學生還應當掌握攝影、美編、編輯軟件使用等專業技能,達到技能上的“復合”。
蘇副總編認為,像這樣的復合型人才,才是媒體所普遍需要的。這類學生在應對媒體內部調整時,適應能力更強。這也應當是新聞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方向之一。
要技能,更要素養
在調查媒體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時,筆者發現無論是受訪的編輯、記者,還是其他專家學者的文章都指出,新聞系學生在完成深度報道方面,存在著一定不足:蘇副總編認為,剛畢業的新聞系學生書生氣太重,缺乏人生閱歷和從業經歷,在做深度報道時,難以做到“深度”采訪;陳翔記者認為剛畢業的學生普遍缺乏駕馭大題材、大稿子的能力,也缺乏文采。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大學新聞專業的課程設置有關。新聞專業的學生雖然經過一定的新聞教育和實習環節,但是與社會的接觸仍然太少,實習機會也不夠多。這與媒體需要知識儲備和經驗閱歷俱佳的人才的情況存在著一定的矛盾。
學者何志武在他的文章《新聞教育面臨的幾大困惑》中指出:雖然新聞院校一般會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專業思想教育,但這方面的功夫仍須加強,既要讓學生樹立“鐵肩擔道義”的責任意識,又要對記者這個職業的艱辛又充足的精神準備。缺乏勤奮吃苦精神的學生即使學歷高,專業也好,但不能吃苦,采訪不花工夫,寫稿馬馬虎虎,這樣的新聞從業人員很快就會被媒體所淘汰。最近曾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某家報紙媒體招聘了若干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做記者,在職業培訓階段,就有三分之二的新記者因為吃不了苦,成了逃兵。這是新聞畢業生所應當積極避免發生的情況。
一直以來,新聞業界都存在著“記者是吃青春飯的職業”的說法。針對這種說法,業界人士朱學東毫不猶豫的批判道:“這是心態問題!”他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采訪時舉例說,在國外很多記者都是滿頭銀發,在工作中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有什么尷尬。資深記者的經歷、磨難,對于他的工作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韌性和毅力都是記者克服年齡問題的法寶。
這一板塊的觀點是:媒體對人才的需求除了技能上的要求外,還要求記者們擁有專業素養。這里所說專業素養應該包括知識儲備、經驗閱歷、社會責任感、韌性和耐性等。如果新聞畢業生具備了這些,必然會更受媒體歡迎,從而增大留在媒體工作的機會。
營銷、管理、傳媒技術等其他方面的非采編人才
有專業文章指出,目前我國的新聞人才結構呈橄欖型,即采編人員為主體,其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比重較小。而據統計分析,合理的媒體人才結構應該為啞鈴型,即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為主,日常工作人員比例較小。由于以前市場化程度低,導致媒體人才(除采編人員外)儲備嚴重不足。隨著改革日益深入,中國傳媒業被逐步推向了市場,專業的營銷型人才和管理人才開始出現空缺。(在調查過程中,筆者發現有許多文章將營銷和管理兩方面的人才需求合二為一,稱之為“經營人才”。本人并不十分贊同。)近年來,媒體對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尋找記者、編輯,尋找懂管理、營銷的人才需求呼聲不斷。有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共有5000多家新聞媒體,從業人員達55萬人,但懂得媒體經營管理的人才卻不到1%。管理人才、營銷人才缺乏,幾乎成了媒體的“通病”。
“媒體職業經理人”是一個比較新的職業名詞,指那些熟知中國傳媒國情,懂得新聞業務知識,具有一定經營管理理念及技能,以媒體經營管理為職業的經營管理人才。他們一般應具有三種能力:一是把握政策的能力,有政治頭腦和制度意識;二是熟悉新聞業務,懂得編輯和采訪等基本新聞業務知識;三是企業經營管理的能力,懂得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財務會計學等基本經管知識。發行人、總經理、總編輯、內容總監、發行總監、廣告總監、生產總監、人力資源總監以及網絡媒體的首席執行官等,均可稱為“媒體職業經理人”。
在媒體經營的過程中,對媒體產品(即報紙、雜志)和廣告版面的營銷工作,決定了媒體的經濟來源。一個媒體中,具體運行營銷工作的部門有發行、廣告、印務等部門。蘇副總編指出,一個懂得新聞傳播規律的經營者,知道如何通過傳媒,來為媒體創收。另一方面,媒體經營體制改革以后,對管理型人才的也產生了極大的需求。媒體管理層也同媒體營銷一樣,需要管理人員同時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懂得新聞傳播的規律。目前,我國媒體的管理人員大多從新聞業務部門提拔起來,有的是上級行政部門委派的,絕大多數沒有經過專門培訓,也缺乏經營管理現代傳媒的經驗和意識。
媒體對營銷、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同樣也是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別于上文提到“復合型人才”的是,這是媒體內部運行、管理的人才需求,是職業領域的復合,而非采編上單純的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對新聞系的畢業生,更多的是要求他們在營銷和管理領域具有一定的能力或經驗,要求較高。
除了營銷、管理方面,媒體對非采編人才的需求還體現在傳媒技術方面。筆者歸納的傳媒技術,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美編技術、印務技術等。網絡的日益發達,也帶動了紙質媒體向網絡媒體領域發展。在這過程中,對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有一技之長的新聞畢業生,進入報社后可以得到專才專用,屬于比較受歡迎的人才之一。美編和印務方面對就業者的新聞素質沒有太大的要求,但是這兩方面的人才也是一個媒體經營運作所必不可少的,也應該成為新聞畢業生選擇進入媒體工作的考慮方向之一。
結論:
從調查的數據和結果來看,媒體對采編人才的需求體現在復合型人才和具有一定專業素養的人才上。其原因是新聞媒體不愿為支付培訓成本,需要一進媒體就能干活,而且還能具備多方面能力的人才。而剛出校門的新聞畢業生卻恰好普遍需要較長的“預熱”過程。另一方面,媒體還需要運行方面的營銷、管理人才,需求量相當大,并且仍有增大的趨勢。
結合自身經驗來講,通過這次調查,筆者發現在媒體人才方面,供求雙方存在著錯位。而要改變這種現象,提高新聞畢業生的就業率,則需要新聞學院在專業課程設置、增加實踐環節等方面盡早與市場需求接軌,培養出媒體需要的人才。
社會調查報告 11
一、 調查時間:
20xx年8月
二、 調查地點:
xx市各大超市
三、 調查對象:
各超市店長及消費者
四、 調查方法:
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
五、 調查小組:
xx
六、調查小結:
(一)經營者部分
1. 規模比較:調查的幾家超市中25%為 小型居民生活型超市,50%為普通綜合型超市,25%為大型超市。
2.管理方式比較:100%對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和考察,具備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3.經營策略:市場調查結果顯示:
①地理位置:25%處于交通要道,25%在居民區附近,50%商業區附近。
②超市形象:50%具有人工儲物部和自動儲物柜,50%只有人工儲物部。75%有休息長凳,25%無休息長凳(小型居民型超市)。100%店內有音響設備,有購物音樂。100%有清晰的購物區招牌。75%購物設備單一,25%有多種類的購物籃﹑購物車,方便各類消費者。
③服務:100%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考察。75%注重責任心(小型超市和普通綜合型超市),25%注重導購力(大型超市),50%注重親和力(小型和普通綜合型超市),0%注重信息素養。
④宣傳:75%利用報刊式廣告宣傳過,25%沒有(小型超市)。
4.金融危機的影響:
①營業額:50%下降(普通綜合型超市),50%不變。
②下降的原因:100%認為家居生活用品和休閑娛樂用品銷量下降。
③不變原因:100%認為良好的信譽使得消費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愿意選擇他們。
④采取的促銷手段:100%特價商品,25%購物贈禮或抽獎(大型超市),50%提供貴賓卡會員卡來刺激消費(普通綜合型超市和大型超市)。
綜上所述,由于大型超市貨物種類齊全,可滿足廣大消費者需要;小型超市貼近人民生活,經營的商品以生活必需品為主抗風險能力較強。所以,金融危機對其影響并不大。而普通綜合型超市沒有主要銷售的產品,此時就很難均衡盈虧。對于金融危機,供給量增加需求量減少的狀況,商家都選擇價格為主的促銷手段來吸引顧客,基礎雄厚的大型超市會有購物贈禮或抽獎的輔助手段來刺激消費,為其增光不少。這里特別要提的是發放貴賓卡和會員卡的促銷手段(尤其是團購),這樣可以吸引固定的消費群體,這個固定的消費群體,可以成為商場生存的基本保障,也使得進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庫存量,增加流動資金使用量,算是不錯的促銷手段。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建議小型超市加強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適時的搞一些購物活動;普通綜合型超市可以在這段時間突出糧食、油等生活必需品的買賣,注重宣傳,增加固定消費群體數量;而大型超市在店員的態度上多下功夫。此外,各超市都應注意培養店員的信息素養,把握消費者心理,這會增強超市的運營效果。
【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的調查報告09-01
社會的調查報告06-20
社會的調查報告04-29
社會的調查報告10-04
社會體育調查報告07-28
社會誠信調查報告12-28
社會糧油調查報告04-26
社會熱點調查報告04-30
關于社會的調查報告01-25
社會體育的調查報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