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江湖英語”Vs“廟堂英語”
復旦名師陸谷孫評“江湖英語”Vs“廟堂英語”
當高校成立外文學院已不成為新聞的時候,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本周一終于誕生了。復旦杰出教授陸谷孫出任外文學院首任院長,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成立外文學院是為了適應21世紀外語教學的需求,盡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復旦組建外文學院在國內高校中是比較晚的,對此陸谷孫只是淡淡地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復旦外文系一直比較傳統,或者說是“路子不夠野”。他說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經常懷念過去而惰于創新,在回憶中享受“夕陽余輝下的醇美”的同時也激起幾許傷感,“秋風行戒悲落葉”。
“江湖英語”包圍“廟堂英語”
眼下各類外語培訓機構已紛紛開到高校門口,陸谷孫稱其為“江湖英語”包圍“廟堂英語”。學生上大學英語課時疲疲塌塌,但到新東方上課時卻生龍活虎。陸谷孫認為,這跟現行英語教育模式太強調標準化、劃一化、批量生產有關。縱觀歷史,中世紀是知識的屠宰場;從文藝復興到工業化時代,是知識大踏步發展的時期,但也是知識標準化、批量化、工業化生產的時期。大學英語上課沒人聽,主要原因是教學必須執行全國的統一大綱,應付統一的四六級考試,沒有充分考慮到各地參差不齊的英語教學水平,這使復旦的大學英語教學不能穿上氣墊鞋飛奔。
21世紀是個性化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希望能夠DIY各取所需,復旦成立外文學院對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有好處。陸谷孫說,外文學院把原來的外文系和大學英語部100多位教師并在一起后,計劃先聯合華東地區的四五所高校搞一個英語聯合測試,這個測試不會比全國的標準低,大綱和測試體系要搞得比較個人化,與全國批量生產不一樣。這個工作需要大學英語部與外文系搞語言學研究的教師共同合作,把復旦的外語教學做大做強。
現在大學生進校后,他們很快就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于是許多人跑到外語培訓機構上課。陸谷孫說,外文學院成立后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權,可以想辦法開出更多的英語選修課,更多兼顧個人的興趣。復旦的外語翻譯在社會上有很好的口碑,這種品牌和優勢過去沒有發揮好。將來外文學院成立翻譯系的話,可以搞文學翻譯,一方面可以繁榮文學,另一方面現任翻譯學會正副會長都在復旦;也可以搞翻譯理論、翻譯史;另外從口譯的角度講,普通口譯、同聲傳譯的人才復旦都有。
要有一種對永恒的敬畏
外語教育工具性強,技能性強,這樣的學科不能沒有思想。陸谷孫強調,學生不能只做學舌的鸚鵡,而應做有思想的雄鷹。他說:“現在的外語教育缺乏人文主義的思想和修養,學生只盯著幾千元的工資。在前不久的畢業典禮上,學生說我是他們最崇拜的老師。我說有什么好崇拜的,四年級學生逃課缺課成風。你們學了三年英語,出去就馬上想要兌換成現金,要拿4000元、5000元的月薪,真不知你們底氣為何這么足?我指出了他們英語上的很多缺點,我覺得他們身上人文主義者的道德激情沒有了。”
陸谷孫說,復旦外文學院成立后,他答應做一年的院長。他有一個想法,就是把作品中能看到人文精神的作者一個個請到復旦來作人文講座,不一定要他們講英語。學院成立后的第一講,想請哈佛大學的李歐梵談“跨文化交際中的若干問題”。希望通過這些講座讓學生繼承一點人文主義的衣缽,明白文學不能再這樣浮躁;人要有一種對永恒的敬畏,就像康德所說“頭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對弱勢、弱小要有由衷的愛;對自由要有一種向往;對權力話語要有一種懷疑。
現在有些大學生畢業后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其實大學生的平民化意識很重要。陸谷孫動情地說,他看了楊絳先生寫的《我們仨》后深有感觸,一個飽經風霜年逾九十的學者,在女兒與丈夫相繼病逝之后,用直白透明的文字寫道:“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愿做外國人。”這種幸福觀是何等的平民化。
留住中國文化的精神線索
陸谷孫教授在各種場合都強調,學好漢語是學好英語的基礎。雖然舊時國內有過一些人中文基本不會,英文卻非常好,這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是教會教學的結果。但是要看到的是,許多著名的學者漢語和英語都是相當出色的,比如林雨堂、錢鐘書等,在學英語時要時時把它與漢語進行比較,形成兩個“語言頻道”,使思維能自由轉換才是更高的境界。
陸谷孫的專業是英語,骨子里是完完全全的中國人。他的夫人和女兒都已成為美國公民,但是他卻不要那張“綠卡”。他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在學好英
【“江湖英語”Vs“廟堂英語”】相關文章:
江湖的作文09-08
修德廟堂,折沖千里典故07-13
流淚的江湖作文07-15
混江湖作文10-21
江湖初中作文11-08
江湖豪氣的句子10-20
優點VS缺點作文08-01
友誼VS破裂作文02-19
笑傲江湖作文07-13
路過江湖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