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十五年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
《萬歷十五年》是對明代衰亡原因的概括,選取的人物分別反映了不同方面衰亡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又可以歸結到社會制度的某個問題上去,讓人明白明代衰亡的表面與內在之間的必然性。
從“表”上看,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皇帝制度本身是君主專制,而皇帝決策常常有誤。并且在與群臣的較量中,群臣占優,皇帝便報復性地消極怠政。一方面皇帝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皇權正在被變相地攻擊而受限。前朝的集權化導致了萬歷年的皇帝即便不謀其政也不讓大臣出頭,結果拖累了社會發展。
第二,官僚政治嚴重。書中有一句話說“官只擔心民眾吃不飽,不擔心民眾吃不好。”官們更關心的是“合法與非法的收入”,地位,名利。私心人皆有之,但放到國家層面,缺乏法律規定,便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這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張居正。《明朝那些事兒》這樣評價他:“最奸的奸臣都被他趕跑了,你說誰最奸。”他對皇帝來說是父親一樣的存在,而張居正本身是官僚階層的頂點,是剝削階層的主力。盡管他本人渴望更好地治理國家,重視民生,但他所在的`陣營卻因他的力量壯大甚至與他本人、與皇帝對抗。
第三,是崗位待遇問題嚴重。明代官俸之低眾所周知,而正是這一問題導致監察部門對腐敗視而不見,從而使人民生活水平與生產力長期低下,轉而又威脅到崗位待遇與稅收的規范性。
第四是部門管理上的不科學。其嚴重后果從倭寇攻入內地環南京城搶掠后全身而退可見一斑。曾經發展水平世界第一的明朝被日本這樣一個彈丸小國來的流寇惡民如此狂虐,其部門管理確實存在極其嚴重的漏洞。說到底,還是中央機構、文官集團沒有一種有效的制度來管理軍事機構,使其能高效運作又不至威脅中央集權。而文官集團在日本人的長刀架到脖子上之前并不想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這些人更在意的是壓制武官以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主導社會風氣,攫取更多物質利益。因此,若無張居正這樣的人力挽狂瀾,事情還不知會發展到什么地步。
然而這四個方面,以及其他未提到的方面,在書中被歸結到一點上:道德統治社會。以四書五經作為不成文的治國方針,讓人的利益、欲望缺乏可見的管制,而使行為與準則漸相背馳,而形成的了“陰”與“陽”。明代是一個充斥著“偽物”的朝代。哲學家李贄也因研究這種現象而名聲鵲起,最后卻觸犯了士紳階級利益而在當時身敗名裂;張居正生前勵精圖治,死后也被大清算;二輔門生參奏大輔,三輔門人參奏二輔;戚繼光因自己用士兵武器戰斗而得以留職,他的同僚卻因支持技術創新發配邊疆,只因技術發展要重新洗牌各個衙門和官職。文官集團曾為這個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卻成為了社會毒瘤。這不是什么人性的悲哀,人為利益來去本無可厚非,說到底還是治國之本出了差錯。
由此觀之,要整頓的是執法制度和力度、社會生產制度、軍隊編制,而最重要的還是限制這些“偽物”,著眼人的生活水平,盡可能利用當時的剝削關系促進技術發展,再促進社會革新,這樣以來就可能為我們的明朝續上個幾十上百年的壽命了,直到工農社會真正的主人再次為自己代言。
可是歷史是不能假設的,萬歷十五年一去不復返。我們只有在它的教訓之上盡全力把未來的事情做到最好了。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2
洋洋灑灑近三十萬字的《萬歷十五年》今日最終讀完了。一部歷史書竟能讓我如饑似渴、手不釋卷地讀完,連我自我都感到些許詫異。一部書只寫了一年——萬歷十五年,寫了幾個人,寫了幾件事,場景不可謂不小,正如該書作者黃仁宇所言:在歷史上,萬歷十五年實為平平淡淡的一年。
凡聽人言,大師就是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人。比起許多鴻篇大作,《萬歷十五年》實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卻濃縮了整個中國歷史的興衰成敗,以小見大,知微見著,將整個中國歷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讀完這一年,頃刻間便能在讀者的腦海中建構起清晰的歷史脈絡一般。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中以知一葉而知全秋的寫法,將整個中國歷史映耀腦海。同時黃仁宇先生的文學化寫法,使讀者絲毫感覺不到干巴枯燥、索然無味的歷史書,而是在品味小說,鑒賞詩詞般,一瀉千里地讀完。讀完后還感覺唇齒留香,余香滿頰。細細玩味著,淺淺嘗茗似的,在腦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簡直就是在品嘗一道大廚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當我們品味這道美食時,我們不難發現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國是一個有極強文化傳統的封建王朝,在秦統一中國,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廢黜百家以來,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發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精神上的統一引導中國的發展。眾所周知,先秦哲學是百家爭鳴的時代,可到了漢代卻獨尊儒術,這并不能歸咎于生物的隨機選擇,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儒家強調仁、義、禮、智、信,這在以土地為基本生活資料的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要的。
錢穆先生曾說,中國的國家是國與家的結合,上至君主下至戶主,在自我的管理范圍內是具有絕對權威的。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內戶主具有權威是生理中產生的,而君臣關系則是一種社會關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調和了個中矛盾,使得家國一體。家是一國,國是一家。在《萬歷十五年》一書中,萬歷皇帝是具有絕對權威,自我能夠隨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張居正、申時行等代表的士官階層對皇權卻是一種無形的鉗制。這與西方的三權分力是不一樣的,三權分力講究平等,而一士官階層對皇權的鉗制則是不平等的。士官對皇權要盡忠、盡孝、盡義,是為了輔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給予的拘束。這并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而士官對自我也是從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我。這就造成了重禮輕法,重道德輕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圍了。每個文人都有自我的一套道德準則,有自我的良心,有自我的政治抱負。從那里看,張居正死后被諫,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家國同構的社會,講究尊上敬祖。尊上為忠,敬祖為孝。自古以來,忠孝占據著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儒家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中的禮能夠用于治國,孝能夠上升為忠。觀其《萬歷十五年》一書,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等等,哪個不是先強調家,再來治國的呢?
《萬歷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圖。它就是一只張著血盆大口的饕餮怪獸。它要吃人,它將人變成怪獸。張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時行被吃,戚繼光被吃……還有無數人都被這張沾滿鮮血,腥臭無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是一個吃人的社會,這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3
最近認真把《萬歷十五年》一遍,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好讀,又能啟發思考。
打開這本書,沒有枯燥的圖表,沒有復雜的歷史陳述,而是把萬歷、張居正、海瑞、戚繼光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講得像普通人一樣生動、豐富,觸摸得到。這些人里,張居正可能是最讓人“心疼”的那個。他能力出眾、志向遠大,努力糾正國家制度的種種問題,在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算得上一股清流。但他窮其一生,卻根本無法逆轉這個國家衰落的趨勢。在時代的浪潮下,人總是無奈而被動的。萬歷十五年,沒有大事發生的'一年,卻藏著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里,難以明言的種種奧秘!
此書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紹一個人物,以每個人物來反映這段歷史;它從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戚繼光、李贄這些人的角度來寫的。反映當時從皇帝、首輔、地方官員、將軍、哲學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從這些朝廷中各種人中,我們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陽早已成夕陽,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從軍事上來說,戚繼光——這個孤獨的將領,帶領戚家軍平倭寇之后,并沒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許是因為明朝的重文輕武,導致戚繼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沒有得到什么重視,而后軍事掌控于庸才之手,軍事力量也逐漸下滑,到了努爾哈赤起兵之時,明朝的軍事力量早已成為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了。再加上朝中無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滿族的鐵騎埋沒。而從統治階級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風邪氣盛行,一些忠義之臣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像這樣的朝廷難道還能長治久安?只能等著滅亡了。而萬歷十五年,恰恰為此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這本書讓我明白許多,也讓我明白了黃仁宇先生在《萬歷十五年》里極力想說的觀點:道德與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與法的位置。
自從秦朝因重法而滅亡后,自西漢以來,各朝都開始任用儒家。但是治國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觀念,還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這一治國之道誕生了。但是一直以來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說道德是高于法律的。這一點到了明朝最為顯著,明朝的官員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時,是在用道德觀念來判定對錯,而明朝的道德觀念是被朱熹的四書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標準里就非常強有力地表現出這一點: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這樣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觀得以解決,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觀填補,沒準有一些沒有道德觀的官員回去鉆法律漏洞,以圖私利。但是如果讓法律高于一切,就會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況,無論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法律肯定會有漏洞,這個時候又沒有道德觀,社會將會更加腐敗。只有讓法律和道德齊頭并進,社會才會和諧。
《萬歷十五年》并非只寫萬歷十五年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寫萬歷年間的故事,他寫的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優越的終結,是對“儒與法”的深刻剖析。取名“萬歷十五年”也許只是個象征,也許只是因為音韻的和諧。
這本書閱畢,有一種憤慨之情,熱血噴張的感受,與對世道蒼涼的哀嘆,歷史的確有它的魅力啊!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4
公元1587年,我國明代朝廷上發生了許多末節小事,殊不知,此后的王朝覆滅竟因此而起,可以說興衰取一步。黃仁宇先生以一種有別于其他史學文獻的寫法,從中折射中國16世紀的社會全貌。
黃仁宇先生將歷史編排成一部紀錄片,把當時的一位皇帝五位大臣的群像刻畫,從各種細節中,究出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為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皇帝自然是萬歷皇帝,五位大臣是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戚繼光,前云南姚安知府李贄。他們或是失敗,或是名裂,沒有一個能功德圓滿,他們體現了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癥結。
自古以來,許多人的夢想便是回到古代,當一個皇帝,做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自然擁有著無邊無際的權力,享盡榮華富貴。但我們可以從萬歷身上看到事實并非如此,如若想成為一個好皇帝,不僅要勤于朝政,更有無盡的束縛與管制。
許多皇帝年輕時都滿腔熱血,希望干出一番大事業,在史書上名垂,萬歷也不例外,至少在他年幼時代,他是希望成為一代明君的,可越到年紀大了,就越感到無力,意識到手中的.權力并不是萬能的,還會帶來無數的煩惱。
明朝的皇帝自由就會受到嚴格的教育,萬歷皇帝的老師就有五個講經史的,兩個講書法的,和一個助教。從萬歷身上我們知道了,無論如何,只要一個人處在社會中,就會有各種束縛面對,這只束縛我們只能去接受,若想不束縛,只能生活在深山老林中才做得到。
再看看余下的五個大臣,也無一例外的被社會所束縛。張居正,作為萬歷皇帝的老師,對待皇帝也十分嚴格,不僅僅因為他位高權重,更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定中的規矩,在他教導萬歷皇帝這十年,國家是富極一時的。
不幸的是,這位做事雷厲風行、教導有方的首輔,因為胃病僅享年57歲,更加可惜的是因為張居正的手段強硬,曾在其手下利益遭損的官員,便開始彈劾這位前首輔,在一柱柱石錘之下,還沉浸在巨大悲痛下的萬歷皇帝,想不信也難,最終還抄了張居正的家。申時行,作為張居正的繼任者,也作為萬歷從小的老師,相信這孩子應該會有所作為,做出一番事業。但與此同時,他也深刻認識到文官集團的重要性,一項政策是否能順利實施,極大的取決于是否影響到龐大文官集團的利益。吸取了張居正的教訓,申時行便充當起了和事佬。
然而,這和事佬也并不是這么好當的,由于立場不定,也并沒有什么功績,文官集團開始批評他是一個賣友誤君的小人。最終申時行也只落得辭職回鄉的下場。
這個國家的主要矛盾,便是皇權與文官集團的斗爭。文官集團的利益糾紛,而在另外三人:海瑞,戚繼光,李贄身上則恰恰反應了這些毛病。海瑞,一個清正廉潔,事事奉公,是當之無愧的良臣。但即使這樣,試圖以一己之力證明法律價值的海瑞,最終還是觸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百官對他無可奈何,但也處處施壓,海瑞心想太平,卻只能郁郁而終。
戚繼光,可謂一代明將,他壓制了海外倭寇,但他卻動搖了明朝文壓武之局,也難逃被罷免后病死家鄉的命運。李贄,這最后一位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意識到某些道德的危害,但又與傳統難以割舍,只能目送王朝的滅亡。
社會的束縛,我們猶如在夾縫中生存,但做一個明眼人,更為重要。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5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致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中開篇就提到“說來慚愧,《萬歷十五年》這本寫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并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觀。”而我是20xx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屆時《萬歷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筆想寫點什么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應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歷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于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蘇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余萬。20歲親政以后,萬歷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于政務,以往組織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歷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說:“他(即萬歷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么時候,沒有人能夠做出確切的答復。可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么1587年丁亥,即萬歷十五年,能夠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并無重大的動蕩,可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異常重要之處。”
《萬歷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敘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歷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本事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歷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歷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提高或者絕對保守,最終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所以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那里作杯具性的結束。萬歷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歷十五年》采取傳記體的鋪敘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一樣的主角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一樣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著讀者。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6
學歷史,論一個王朝的覆滅,原因無外乎是封建制度的腐朽、皇帝的昏庸無能、不順應時代的發展、嚴重的剝削云云,一切都成了格式化的模板,可以被套用并且冷冰冰的對每一個走向末路的王朝指手畫腳。直到有幸閱讀了《萬歷十五年》,才深刻的意識到,歷史書上一句簡單的甚至是不起眼的話,對當時的人來說,卻是歷經了漫長的,真實鮮活的一段崢嶸歲月。
萬歷十五年,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年份,卻在許多人看不到的地方涌動著暗流,大明王朝這一封建帝國看似與往常一樣的在運行著,卻悄然走到了崩離的邊緣。構成這個龐大帝國的零件,皇帝、首輔、文臣武將、思想家及至每一個子民都各司其職,維持王朝這一大機器的運轉,殊不知這個龐大的機器即將走向末路。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道德、法律、文官治國的政治結構以及政治體系的落后。《四書》《五經》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成了規束人們道德行為的模板,從無數文人那里不斷傳揚、延續,甚至成為治理社會的基礎,它要求人們"仁義禮智",朱熹之后,理學更是被發揚光大,上至天子下至萬民無不按此來約束自己,一個民族有良好的道德素養固然是好,可政府怎能僅僅把道德作為行政的準則呢?
只有公平公正的法律才是一個國家應有的治理社會的根本,嚴刑峻法的重要性可參看戰國時期的秦國,本是被東方各國視為蠻夷的西方偏遠小國,卻能在商鞅變法之后并不算漫長的歲月里"奮六世而御宇列",一躍成為最強的國,明王朝沒能走的更加長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對法律的漠視甚至于一部分人的肆意踐踏。
這部分人則包含于萬歷時期兩萬文官這一龐大的官僚集團之中,這一集團分散而又凝聚,沖突而又團結,在這一特殊集團治理之下的中后期王朝,看似歌舞升平繁花似錦,其實不過強行堆砌華麗空有其表。萬歷時代,皇帝是一尊被人擺放在天神位置的`活著的祖宗,他是一種信仰,一種代表這個帝國的高級符號,他的一言一行無不被文官集團制約,致使他一旦做出集團的人認為出格的事,就會招來無數參諫的奏本,有的人甚至不惜放棄自己的生命進行"死諫"在這種情況下,萬歷皇帝逐漸心灰意冷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除非是出席重大的禮儀慶典,否則鮮少露面。
文官集團不僅制約著皇帝,還制約了政治體系的發展,首輔張居正生前想要推進賦稅的變革以適應時勢的變化,卻因觸動了文官集團的利益于死后遭到清算,這場轟轟烈烈歷時持久的清算運動之后,改革被迫流產;高級將領想淘汰落后的軍隊"短板",建立有效的機制以適應邊境防御需要的努力,也在文官墨守成規的情況下付之東流。只有戚繼光依靠張居正的蔭庇組建了戰功赫赫的戚家軍,()編制了一整套完善且強大的治軍方略,但這一成功的個例也在張居正死后的清算運動中逐漸消亡。
久而久之,大明王朝在積弊已久的情況下脫離軌道也是不難預見的事了。一但偏離軌道卻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無論是活著的祖宗萬歷皇帝、以首輔為代表的朝廷臣子、有抱負的愛國將領、標新立異的思想家,還是每一個兢兢業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普通民眾,都無法阻擋一個王朝的謝幕了。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7
《萬歷十五年》經過六個人物的不一樣視角,以講故事的方式,給讀者描述了一個“平平淡淡”的年份。
萬歷十五年即1587年,是年僅23歲的萬歷皇帝執政的第15年,是元輔張居正去世的第5年,是首輔申時行上任“調劑折衷”的第4年,是海瑞和戚繼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當年,是李贄削發為僧的前1年。這一年,努爾哈赤吞并各部始定國政、女真部族崛起,西班牙無敵艦隊準備開征英國。
這些事情看似毫無關系,但拋開歷史的線性發展,切開歷史的橫截面進行比較,這些事情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作者看來,這“平平淡淡”的一年恰是歷史的重點。
本書用作者自我的話來說,能夠算是“大失敗的總記錄”,萬歷皇帝、元輔張居正、首輔申時行、清官海瑞、名將戚繼光、哲學家李贄,這六個人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功德圓滿,即便是書中側面提及的人物,也通通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并非個人原因能夠解釋,而是“中國兩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種以傳統道德治理國家的制度已經山窮水盡,導致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喜歡把自我代入到每一個主角中,拋開作為之后人的客觀和理性,僅僅從“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做”這個角度來思考,結果十分驚人,大多數情景下“我”都無法做出第二種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深陷其中無法抽身。舉個例子,萬歷皇帝最出名的事情莫過于“三十年不上朝”,身為一個皇帝,這的確很失職,但當你了解到年輕時的萬歷也有過一腔熱血,想要勵精圖治、治理國家,在此過程中逐漸發現自我的權力被官宦集團用道德禮儀完全約束,批奏折本只需要畫紅圈走個流程,甚至連選妃、立太子都不能自我做主,皇帝只是“制度所需要的`產物、帝國龐大機器中的一個零件”,這個時候就能夠知曉萬歷皇帝消極怠政的根本原因,而不僅僅認為萬歷皇帝一無是處。
讀歷史類書籍的關鍵點在于,我們從歷史中能夠學到什么。在一個道德大于法制的社會里,人人重禮儀而輕實際,社會氛圍虛偽矯飾,政治生態上下愚弄,人情之間黑色交易,規則與潛規則抵牾較量,而歷史的惰性和慣性又讓這些“癌癥”延續至今。
身為一名國企員工,以個人愚見,國企歸根到底仍舊是企業,當以效益為先,但我們的確有極小部分同志已然忘記了這一點,組小型團體,玩政治游戲,搞形式主義,路越走越歪。沒有哪份工作是鐵飯碗,公務員都已經試行合同聘任制,國企員工又豈能混日子玩心思,當你沒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時候,面臨的結果也只會是被淘汰出局。
努力工作,提升企業效益,企業效益高,反過來也會體此刻員工的福利待遇上,很多人把這件事搞反了,認為企業沒有給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就不認真對待工作。但需要明白的是,公司是一個平臺,個人需要平臺來體現價值,平臺離開某一個人并不會有太多影響,請時刻認清自我的定位。
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堅定意識,端正態度,加強思想工作建設;身為國企員工,應當腳踏實地,兢兢業業,認真完成分內之事;身為國企員工,應當志存高遠,不斷學習,適應企業發展腳步。工作,不僅僅是為企業工作,更是為自我工作,此刻走的每一步都會在個人履歷上刻下濃厚一筆,期望多年以后,你回頭看自我的履歷,充滿自信,不存遺憾。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8
很早就聽說過《萬歷十五年》這本書,得到了很多人的推薦,但一直沒有機會閱讀,畢竟是歷史方面的書,和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集不大。暑假期間偶然機會借到這本書,用了1周多的閑散時間閱讀完。
本書是美籍華人黃仁宇所著,1976年就已經出版了英文版本,本書不單單是一本歷史書,書中通過歷史文獻的研究從財政、人事、軍事、政治、哲學、階級等多個解讀來解讀明朝歷史上“無關緊要”的一年。
在書中黃仁宇先生提供了研究歷史的新角度和方法,提倡用大歷史觀來研究歷史(大歷史觀提倡“將歷史的基點退后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在這本書中就是通過研究萬歷年間6個主要人物作為橫截面來研究整個明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
閱讀時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封建制度越來越登峰造極,皇帝越來越淪為一個符號或者“牌位”。這和之前上學時學歷史和平時看書看到的結論不同,之前的觀點是明清兩朝中央集權達到頂點,明朝廢除了丞相,清朝設立了軍機處,只是作為皇帝的顧問和行政秘書,皇帝的權威得到了無上加強。
在本書中提出的觀點確是皇權在封建社會后期更多作為一個象征出現,真正起到統治作用的`是一大批文官集團,這些文官集團用儒家經典對皇帝的任何行為舉止和言行都做出了規定,皇帝在公開場合翹個二郎腿也會受到文官集團的勸諫。文官集團不要求皇帝有多么文治武功,也不需要銳意進取,只需要作為一個表征在那里就可以。
2、認識到了更豐滿的歷史人物。中學時的歷史教科書在描寫或評判歷史人物時往往一筆帶過,如果我們只通過歷史教科書來了解歷史人物那就真的是管中窺豹了。中學以后通過網絡、圖書也了解了一些歷史人物,但這些了解都很片面,缺乏專業性。
在書中的6個人物中,比較感興趣的是張居正,戚繼光,這兩個人物耳熟能詳,在看本書之前也在別的地方聽說過兩位的大名,但是還比較淺顯,印象中他們都是為當時朝代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物。尤其是戚繼光抗倭勝利還有一種民族自豪感在里面,理所當然認為戚繼光是大英雄,大豪杰。
看了本書之后才對兩位名人有了更豐滿的認識,他們不僅有光輝偉岸的一面,也有在當時環境和自身條件約束下“陰”的一面。張居正作為萬歷朝的首輔,
萬歷皇帝的老師,深得皇帝信任,大權在握,為改革財政制度,支持軍事改革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時也存在生活奢華、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等為當世文官集團所不齒的劣跡。
戚繼光作為明朝中后期最為重要的軍事將領,創立新軍,創新軍事技術、整肅軍紀,清剿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但同時他的專橫跋扈,對首輔張居正的密切接觸也廣受詬病。但是戚繼光仍然作為最重要的軍事將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書中對戚繼光的描寫有一句話很中肯,“戚繼光的才能不是說徹底變革當時社會制度,而是在當時的社會制度和環境下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局部改善。”
在閱讀時發現另外一點,書中幾乎所有的數字、對話和任務關系都有相應的文獻支持,書后長長的參考文獻列表足以證明著作的專業性。
當然了,由于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歷史學訓練,提出以上感想只是一家之言,也不能對本書提出更專業的解讀。書中一些說法和結論還需要多次閱讀、思考和推敲。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9
彼時的四十八年,恐怕會熬老幾代人。然而四十八年的孤獨,或許會熬空一個人,大明有這樣一位皇帝,便是這樣一個孤獨患者。公元1620年,萬歷皇帝朱翊鈞長眠定陵,安詳而孤獨地結束了他馬拉松式的四十八年統治。
昏黃的背景之中,萬歷皇帝著朝服端居高座。臉型微胖而方,眉宇挺拔,顯得慈善穩重,目微下視顯得慵懶頹廢,似乎正映襯了他執政后期的生活狀態,但是每每當我仔細端詳時,總被那深邃得不可測的目光所深深吸引——這不禁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一幅明末宮廷百態的歷史軸卷徐徐在眼前展開。
當一位位如低賤的戲子一樣的歷史人物浮出歷史長河時,便可以被臺下的人任意涂鴉,肆意戲謔了。東施的小眼睛或許被涂抹得別有風韻,西施嘴角的微痣可能被放大得不堪入目。看客們早已忘卻原本的角兒的真面目,只會人云亦云,他們拍手嘲諷那個以荒誕不經著稱的演員——萬歷。然而,萬歷似乎是一個不太會生氣的皇帝,因為它被氣慣了。
我們的故事從一位郁郁不得志的S官員開始,有一天他想出了一招火箭式的升官之路,做法便是用死諫強迫皇帝接收其未必高明的建議,從而給其他人種錯覺——S忠君愛國。而真實的S,卻是在極其陰損地謀取名利。因為如果S因為直諫被處死,便會留名青史,這是古代文人最高的榮譽了,同時皇帝便會被認定成一個昏君,這是所有帝王所忌諱的;可皇帝如果采納了S的建議,造成的后期效應亦只有皇帝一人買單。總之,這是一項穩賺的生意,重點是不違讀書人所謂的“道義”,何樂而不為?于是,大小官員爭先恐后地“觸龍須”找死,猶如那恐怖的偽道德的洪水,萬歷被包圍了!
所有的大小官員都長著一張陰陽臉,萬歷是被他們包圍的,那種悲涼到戰栗的'恐懼感,恐怕甚于四面楚歌的項王。此時,我突然看到了刺殺英國皇帝的那張可怕之極的V字形臉!不知原因,只想到那詭異微笑背后的難以名狀的悲傷——猶如萬歷皇帝朝服像中那深邃的目光。又突然,風云色變,時光穿梭,一個叫蘇格拉底的老頭置身于由一群暴民組成的陪審團,群情鼎沸,他的眼神凄慘深邃冷眼旁觀著這可怕的“大多數人的暴政”,可以顛倒乾坤,恍如世界末日的審判;驚恐中思緒又回歸故國故土,碰見已故人屈原,他心灰意散地挪步于汨羅江畔,高歌“著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時,香草美人的沉吟,那深邃的目光又會不會是這位義士對于炎涼世態的最后一瞥呢?
曾有過這樣的臆想,或許來自于懸疑電影的影響,覺得有一天我所熟識的所有人,都把我當作一個陌生人看待,我的意志在死寂中崩潰,崩潰,崩潰,即使臆想結束還心有余悸。而萬歷的生活并非臆想,而是面對天下的精英的日日攻心。面對孤立無援的處境,萬歷恐怕也只有選擇退避了,而這一退就是三十年。因為他太善良了,善良得讓所有人都以為軟弱可欺,甚至遭受官員侮辱,作為天子至尊也只給了那個S官員廷杖和降級;因為他太無奈了,無奈的是無力改變文官制度千百年來造成文官的畸形而矛盾的性格——被歪曲的“殺身成仁”,俸祿的低下造成深重的結黨營私的“非禮”行為,但依然以儒家傳統道義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從中給予惡行以通用的合理性;因為他太有智慧,深知只有退避方可保留他外強中干的皇帝的權威,深知皇權縱然高貴,卻是必須建立在以承認文官道德及信仰的基礎之上的,可那明明丑惡!因為他太“民主”,太尊重那些不該尊重的人,視那些人為“愛卿”而非“奴才”。
他即使是三十年未上朝,依然親自主持了“三大征”,平定了楊應龍之亂、平寧了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0
《萬歷十五年》是一本暢銷二十余年的經典之作。
黃仁宇的敘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讀這本書,就會陷進去,因而產生神龍不見首尾的感覺。
在看這本書的同時,其實可以先看黃的另外一本書:《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這本書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的財政問題,通過細致梳理,指出明代財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齊,政策的實施全賴當局自上而下施壓,官僚體制和一般民眾之間缺乏法律和經濟的聯系,無法確保實施一套有效的稅收體制,從而揭示帝制中國的某些鮮明特點。
這本書是《萬歷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這本書的主題,當有助于《萬》的理解。當然,這是一部財政專書,看起來有一定難度。
那么,還可以通過另一本書來體會《萬》書的精髓所在,這就是黃仁宇的回憶錄:《黃河青山》。
在回憶錄里,黃仁宇結合自己的奇特經歷,詳細敘述了大歷史觀之所以產生的原因和觀點。了解這些,讀起《萬歷十五年》來當有更深切的體會。
由于講的是萬歷年間的史事,很多人都把《萬歷十五年》當作一本歷史書來讀。其實,這本書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讀法。
黃仁宇本人曾這樣解釋他的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游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因此這本書不是一個書齋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經歷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這樣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東西,心理學上的,政治學上,組織學上的,管理學上的,很多現象和道理都可以觸類旁通。
實際上,也有不少人從獨特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比如,美國心理學家普尼克曾指出:“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關中國人過去和現在的許多問題,你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黃仁宇在書中一以貫之的觀點是,帝制中國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們往往憑借私人關系來彌補制度之不足。這其實就是中國人講究人情的背景所在,從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學上的探究。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義。
該書中文初版的責編傅璇琮也曾表示:“這本書的撰寫,確實拓新了我們看待歷史、觀察社會的眼光。”我想,讀這本書,培養自己觀察、分析社會的`能力,也許其意義會更大。
明基電通公司中國營銷部總經理曾文祺撰文說:“這本書的價值在于,當我們觀察身邊周遭組織里的這些人,從他們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當中,可以看到企業未來的興衰,從而培養出一種對未來的洞察力。讀透這本書,我用了二十年時間,讀了五遍。”
這是從組織學上來看待這本書。根據組織學原理,一個組織成立后,會形成自己獨特的組織氣氛。成長性氛圍強,這個組織將蒸蒸日上,不斷強大;非成長性氛圍強,成員的成長愿望受挫,這個組織將日漸衰弱,直至解體。隨著時間推移,一個組織越是龐大,將不可避免遭遇“組織絕癥”,表現之一就是對環境的過度適應,而導致無法應變。
很明顯,如果把明王朝當作一個組織的話,在它開國時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將云集,個個能發揮才干,成長性極強,應變能力也強。而到了明后期,越來越壓抑個人欲望,文官政治越來越爛熟,最終導致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讀這本書,也能對企業領導人有很大的啟示。
也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讀法,每一個人都能讀出自己的《萬歷十五年》。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11
黃仁宇先生是一位我很喜歡的歷史學家,喜歡他細致冷靜的筆觸,喜歡他顯微鏡下的大歷史觀,喜歡他對歷史技術性的剖析,喜歡他描述時理性、同時又富有人情味的操作。《萬歷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我只是他萬千讀者中普通的一員。王朔先生在他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中開篇就提到“說來慚愧,《萬歷十五年》這本寫于1978年、1982年即在大陸發行并引起強烈反響的書,我在93年、94年才知其名,95年才得于一觀。”而我是20xx年時得聞其名,真正與其結緣已是六年之后的事,屆時《萬歷十五年》已經再版21次。三年之后,提筆想寫點什么的時候,才發現它真的是好評如潮。面對如此多名家的書評,我真正感覺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了,好在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萬歷黃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皇帝生涯的前10年里,他只是一個象征性的權威,凡事依大學士張居正而行。張居正在政治上、經濟上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使處于統治危機之中的朱明王朝出現了短暫的復蘇和繁榮,當時太倉的積糧可支用10年,國庫錢財多達400余萬。20歲親政以后,萬歷皇帝也曾有一段時間勤于政務,曾經組織三次大征。但后期他怠于政事,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以至于“部、寺大僚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數年,六科止存四人,十三道止存五人”。怠政是萬歷皇帝對朝野上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先生說:“他(即萬歷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么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復。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么1587年丁亥,即萬歷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并無重大的動蕩,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
《萬歷十五年》分七個章節,敘及六個主要人物:萬歷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有的身敗,有的名裂,有的身敗兼名裂。這種情形實不是某個人性情能力導致的成敗得失,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都成為了其的犧牲品。《萬歷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歷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于創造或者習于茍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后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里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歷丁亥年的年鑒,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萬歷十五年》采取傳記體的鋪敘方式,以人物為中心,選取不同的角色來代表當時社會的不同階級,濃縮了明代中晚期社會結構,也濃縮了各種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這種描述方式使歷史專題的研究變得大眾化,讓原本枯燥、單一、專業性極強的學術專著成為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文章,每一個人都為之吸引的故事。六個主要人物,七個章節,看似個各各獨立卻有一條主線一脈相承。而作者對明代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乃至整個中國封建社會及社會制度的分析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在每個章節中緩緩展開、娓娓道來,潛移默化中打動著讀者。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3-28
讀后感方案 -讀后感作文03-13
歷險記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03-13
名著閱讀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03-13
西游記的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03-13
讀后感05-01
湯姆索亞英文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03-13
再別康橋的讀后感 -讀后感作文03-13
項鏈讀后感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