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元宵的風俗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的風俗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1
元宵節來啦!在我國得傳統節日中,它是春節活動得一個高潮,過啦元宵節,這年才算真正過完啦。在古代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或“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年得歷史啦。民間有逛燈會、社火表演、喝酒、猜謎、放煙花等活動,俗稱正月十五鬧元宵。所以呢,元宵節是一個“眼睛”得節日,但同時也是一個“嘴巴”得節日。
我們這兒不是什么古城,沒有什么廟會,也沒有燈會,我們有得就是縣政府組織得每年一次得放煙花活動。放煙花得地點就定在縣政府門前。大約七點左右。
我們趕去看煙花時已經有一些得晚啦,花炮已經開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熱鬧極啦!我們先是看到無數個孔明燈升上天空,我連忙許愿。還沒來得及閉上眼睛,只聽一聲巨響,煙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啦美麗得火花,同時掉下來一個個“降落傘”,五顏六色得,美麗極啦。有得煙花像火箭一樣,飛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樣綻放開來,射出紅得光,黃得光,綠得光,紫得光,把人看得都入迷啦。天空中得煙花越來越多,形態各異。有得像撐開得傘,有得像含苞欲放得花朵,還有得像數十條金色得銀蛇,扭動著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麗,迷人得畫面。
我們被罩在五彩斑斕得煙花下面,有一種仙女飛天得感覺;又象是若大得空間,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賞煙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得。宋代已有元宵節家家吃湯圓得習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團圓之意。賞完煙花,我們也要回家吃湯圓啦!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2
正月十五鬧元宵,在元宵節這一天,春節就算是真正地過完了。在這一天,人們要觀燈,放煙花,吃元宵或湯圓。我,最喜歡在元宵節看花燈,賞燈了。
來到大街上,只見大街路燈上都掛滿了燈籠,16個路燈為一組,一邊8個。我們走走走,走到橋上,橋上也支起了燈籠“門”.“門”的第一排有4個大燈籠,上面寫著“恭賀新春”;第2排10個燈籠;下面就16個一排;直到倒數第2排,又是10個;最后排也是4個,上面也有4個大字,為“新春快樂”.
再看橋中心的小廣場的休息長廊,一共有10個大理石座椅,大理石座椅上方有4個大燈籠,大燈籠也是10組。平均每個小格格,也是每個大理石座椅上都有4個大燈籠,呈弧形,最側邊還掛著一個大燈籠。
好了,讓我們再去其它地方看看吧!
元宵·賞燈上
到了大廣場中間,只見一個大燈籠,大概是我的10倍,大燈籠上邊掛9個小燈籠。大燈籠中間有一頭麒麟,麒麟代表祥瑞,而麒麟兩側剛分別有一只仙鶴守護。仙鶴旁邊是一對小兔,小兔手中抱著一個金元寶,小兔側邊還是一對仙鶴。大主體后邊則還有一些禮品,炮竹,對聯福字等。其實,這是一輛花車!它的`主題是“玉兔送福”.
元宵·賞燈下
別只顧看中心的,我們還有一些小兔在草坪上愉快地玩耍呢!
草坪中心有一對兔子,兔爺爺戴著一副小眼鏡,向大家“恭喜恭喜”,而兔奶奶卻提著一個果籃,可能在發給小兔們吧!瞧!兔奶奶旁邊有兩只小兔,一只小男兔一只小女兔,小女兔手拿一個蘋果,哦,這是兔奶奶給她的吧!小男兔則一邊笑,一邊拿著燈籠想去看看元宵節到底怎樣熱鬧呢!而兔爺爺身旁有三只小兔,兩只小女兔,一只小男兔。看!兔奶奶也給了那小女兔蘋果,她正開心地笑呢!另一只小女兔則坐在她最愛吃的大蘑菇上戴著大紅蝴蝶結,笑嘻嘻地想說些什么。那只調皮的小男兔手拿一串鞭炮,也不怕把自己給炸嘍!膽子真夠大呀!
旁邊還有一些小兔子我就不再一一介紹了,花燈多極了,下次有空我再帶你們去親眼看一看!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3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一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臺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一月十四)過元宵節。一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一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一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一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4
今天是元宵節,我一大早就起來自己煮元宵。
我是拿電磁爐煮的.,首先在電磁爐放鍋,鍋里面放半鍋水,然后再按電磁爐上“燒水”兩個字,等水開了再放元宵,然后用勺子豁弄豁弄。媽媽告訴我,元宵漂上來后,再用勺子往下按按,看看是不是還漂上來,如果還漂上來就是就熟了。我看它們都漂上來了,就往下按了按,不知為什么,我按漏了兩個。因為我不喜歡吃不帶餡的,所以那兩個漏只好讓媽媽吃了。媽媽邊吃邊說:“沒關系的,下次再努力吧。”
于是我暗下決心,保證下次一個也煮不漏了。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5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什么節日?那當然是元宵節了。因為元宵節不僅可以吃到美味的元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看到好看的燈展。
雖然今年的元宵節已經過去了,但是那時的場景卻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元宵節的那一天可熱鬧了。為此,姥姥、姥爺和弟弟也來我家和我們一起過元宵節。
晚上吃過元宵后,我們一起來到廣場看燈展。到了廣場,映如我眼簾的是來來往往的人群絡繹不絕,環繞廣場四周的好幾圈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我們迫不及待的走進第一圈觀看燈籠,這一圈都是各個單位的。第一個燈籠是一只小巧玲瓏的兔子燈籠。這是房地產公司的。紅寶石的'眼睛下有一張要說話的三瓣嘴,豎起的耳朵好像正在聽人們的贊美呢!
真是非常的機靈可愛。第二個是自來水公司的燈籠,形狀是一滴水,雖然簡單,但是也非常的漂亮。
估計自來水公司的人們是告示著我們要節約用水呢!
隨著擁擠的人群我們終于走進了第二圈,第二圈是各個學校的燈籠。第一個是北二小學的燈籠,它的形狀是一本書,書上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字樣,可見是讓我們好好學習、早日成才、為祖國做貢獻呢!
第二個是我們奮斗小學的,是用我們奮斗小學的標志做成的燈籠,可見處處都要體現我們奮斗的精神。上面由紅色、黃色和綠色環繞著,美麗極了。看了使人非常的振奮。
我們看得入了迷,不知不覺就走進了第三圈了,第三圈是各個圖書社的燈籠。第一個是新華書店的,新華書店果真名不虛傳,是一只威武的猛虎,這只猛虎是多么的逼真呀!
預示著他要在圖書行業要像猛虎一樣獨領風騷了。可惜,弟弟偏偏在這個時候想睡覺,我們只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燈展會場。
元宵的風俗作文 篇6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班組織了猜燈謎活動。同學們十分開心。
下午兩點半,活動正式開始,我們有序的進入了會議室。啊!
同學們人還沒進去,就被會議室里的燈籠驚呆了。只見原來排滿桌椅的會議室,這個時候已被騰空。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燈籠掛滿了會議室。正對著大門的是一條金色的長龍,長龍兩邊是兩個可愛的大頭娃娃。再往里看,有用卡紙做的幾只可愛的貓頭鷹;有用氣球做的小丑娃娃;還有用毛線做的小羊。還有同學們自己動手畫的梅,蘭,竹,菊。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很多用廢品做出來的漂亮燈籠。比如:用辣椒,衛生紙,塑料套組合成的三羊開泰;用柚子皮做的八爪魚;用西瓜做的喜洋洋燈籠等等。同學們看的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欣賞完美麗的燈籠,接下來開始猜燈謎了。李老師的開始聲還沒落下,同學們就象小鳥一樣飛到各個燈籠下,去找燈謎猜。我拿起一個謎語:河不淺。打一人名。我想:河不淺,那就是指河很深啊。河深,何坤。我迫不急待的找到組長說出了我想的答案。組長說正確。我開心極了。這可是今年我猜出的第一個謎語啊。這可是開門紅啊。太開心了。接下來我就又找到一個謎語:有盼頭。打一字。這個可不好猜,我想了好一會也不知道是什么。我環顧四周,想找個幫手。突然,馬一鳴出現在我的視線內。她拿著一個謎語,頭側在一邊,好象在認真思考。過了一會,她搖了搖頭,把謎語放開了。她轉過頭,正好看到我在看她。問我:“猜出來了嗎?” 我搖了搖頭說:“沒有,你幫我看看。”她看了一會說:“ 百姓是不是人民的意思啊? 盼頭取前面的部首,這樣加在一起不就是一個眠字嗎?”我倆不太確定的去問了組長,答案是正確 的'。太棒了。我們又猜出來一個。
今年的燈謎會與往年不同的是,李老師給我們出了好幾個自創謎語。同學們圍在李老師身邊,一個個抓耳撓腮,愁眉緊鎖,苦思冥想。一個接一個的攻破了李老師的難題。同學們真是太聰明了。
這次燈謎會也是我們小學時期的最后一次猜燈謎了。同學們做的燈籠比往年的都漂亮,猜的謎語也比往年的都難,獎品也是空前的豐盛。這一切,都將是我們小學生活的一個最美好的回憶。一定讓我們十分珍惜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