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作文【精】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的作文1
今天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有出游賞秋,登高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今天我們班舉行了登山活動。
大家一到神仙嶺就感嘆道:“神仙嶺好高啊!”我們快速地往上山坡跑,我累得喘不過氣了,我只好和大家慢慢走上山頂了,老師叫我們穿好校服,因為老師說邊走邊拍照,所以我脫掉了中間的一件衣服,把校服穿在外面,這樣子就不熱了,我走到半山腰看見了一座寺廟,寺廟里面供奉著如來佛、觀音菩薩和伽藍菩薩等,我看見許多人在那里進香朝拜。上面還有投硬幣的池子呢!聽說把硬幣放到池子里,就會有好運氣,可惜我今天沒帶硬幣。
我們繼續往上走,走著走著,我突然想要喝水了,幸好我提前準備了水,不然的話會渴得受不了的,這時郭老師和家長們都說慢點慢點,不用跑。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大坪,我們在坐在石凳上休息,老師叫我們站好隊和家長一起拍照,高個子蹲在第一排,我站在第二排,家長們當然是站在最后面了。拍完了照,我們又往上走,我邊走邊欣賞風景,路邊的風景真美!
又走了一段路,我們終于到了山頂,黃浩然的爸爸早早地為我們準備了水和好多好吃的。我們邊吃邊玩,等我們吃飽喝足后,老師叫我們排好隊來玩游戲,我們圍成了一個圈,就開始玩游戲了。
第一輪是詞語接龍,老師讓我們先說帶有數字的`四字成語,大家圍著圈開火車說:十全十美,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一心一意……第二次老師又讓我們分組說描寫春夏秋冬的成語,這次老師讓我們六個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第三組,也就是秋天組,老師先讓我們分組籌備了幾分鐘,從春天組開始說,每一組派一個人來說,輪到我們這組的時候,我高高舉起了手,一口氣說了好幾個:碩果累累,春華秋實,秋風習習,層林盡染……
第二輪比賽又開始了,不過這就有些難度了,老師說古詩詞里的成語,我們來說出對應的詩句,搶答對了的有獎勵,老師一說“人面桃花”的時候,我就第一個舉起了手,老師叫了我,我回答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老師表揚了我,而且還獎勵了我一支黑色的圓珠筆。
第三輪游戲是:你做我猜四字詞語,黃浩然和他爸爸第一個參加,看懂了游戲的玩法,我有點想玩了,我高高地舉起手,我站在那里看見老師給我的紙牌,我模仿兔子的樣子,媽媽立刻就猜出來了說:“守株待兔”。我開心地叫起來說:“沒錯”。老師獎勵了我一本本子。唉,我好想再來一局啊!可是每人只能來一次啊!我只好在旁邊看著別人玩。
最后一個游戲是表演節目,郭靜怡首先上臺跳舞,王偉表演了朗誦……
結束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做《有你就幸福》的手語操,然后大家就開開心心地下山回家了!
美好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今天我們好開心呀!
重陽節的作文2
重陽節又快了,我卻想走近那座孤寂的墳。最近總在夢里看到你的身影,是我太過思念,還是你在遠方把我掛牽。爺爺,您在遠方好嗎?重陽節最想您,想您和我走過的日子。在霧蒙蒙的天里悄然回憶,回憶那些如秋葉飄零的流年。朦朧的天綴著一絲絲淡雅的霧,枯雜的樹叢還窩著昨夜灑下的雨珠。人們還在熟睡中,龍潭的天似乎還籠罩在二月里。
我曾經生活在幸福的小村,有著莫言一般的成長環境。兒時有長輩們精彩的故事陪伴,還有那一段段我無法寫盡的童年。
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輩子行走在大山的懷抱,卻永遠走不出山的那頭。在那張充滿故事的臉上,更多的只有憂慮。他是一個老實人,雖說苦了一輩子但是心里卻是甜的,說他苦是因為他一輩子為了家人和兒女沒有一絲懈怠和休憩;說他甜是因為他兒孫滿堂,其樂融融。
最難忘的是他那雙粗大的手。每每被無情的樹木劃破,滿是老繭的手就會被鮮血染紅。我有些心疼爺爺,但是安慰的話語又說不出口。爺爺喜歡唱歌,特別是山歌。有些時候他就邀上自己的老伙伴們,樂呵呵地穿梭在高高低低的`山谷間,邊砍著柴,邊對唱著山歌。雖然我那時不知道唱詞的涵義,但是我知道那是歌頌美好的生活。最好的詮釋就是那一句句簡練的唱詞和一段段古樸的歌聲,那歌聲就像深藏在山野里的蘑菇一樣干凈。我想將它緊緊抓在手心里,但卻被風兒帶走,或許它屬于大山。
我喜歡爺爺的笑容,因為他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一個土家人具有的憨實和勤勞;我喜歡爺爺的大手,因為他的雙手傳達著無限的溫暖和靜默的愛;我更喜歡爺爺唱的山歌,因為那代表著土家人民淳樸的民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依舊記得那年過節,我替爺爺穿襪子而他像個孩子痛哭;依舊能夠想起家里掛著的那把爺爺的鐮刀,爺爺用它割過無數了麥草和嫩草,爺爺用它割掉心中的愁悶和煩惱。每每靠近那把鐮刀,用心撫摸妄想感受鐮刀上爺爺的溫度,然而冰涼的鐵塊讓我的淚不禁落下。那把遺忘在歲月里的鐮刀,也許很多人都不會想起,而我總會想起,因為那把鐮刀上沾染過與我同樣的的鮮血。
“爺爺,你在哪兒?我好想您!”每次在心里呼喚,每次在夢里看到您的笑容。爺爺,我……
爺爺是個好心腸,總會為村里人在河里搭上一跳窄窄的石板路。他的舉動并不是人們心里的雷鋒,反而引來別人的非議。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家時,常能看見他為人們搭石塊。我站在河岸呆呆望著爺爺,他忍著冰涼的水,一步一步艱難地挪動著一塊塊笨重的石塊。我會為爺爺豎一個大拇指,而爺爺卻朝我會心一笑。我們兒孫的笑容印在淙淙的河面,久久地融進我的童年。
在我的心里,爺爺就是一個藝術家。他憑借自己的雙手和才能創造著無形的音樂和精巧的石板路。他雖然很少接受知識的洗禮和熏陶,但是他卻用純樸的文字和獨特的曲調創造出一首首激昂、慷慨的土家歌謠。每次回家祭拜爺爺的墳墓,跨過那條小河,爺爺的山歌就隱約在我的耳邊響起。
爺爺,您雖然走了,但是您的山歌卻永遠如同我的血液流淌在我的心里。
重陽節的作文3
時光轉瞬即逝,不知不覺中又一年的重陽節到了,九九重陽,代表著天長地久,也代表著尊老、敬老、愛老。現在的人們,也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的老人節了,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觀賞菊花、吃重陽糕、飲菊花酒這么簡單,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傳向全國各地,讓他們都來尊老、敬老、愛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們,又能為身邊的老人們做些什么事呢?
一想到這里,我就會覺得我有點對不起我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在家里都吃粗茶淡飯,天天吃素菜,有些時候連忙著干活一整天都沒空吃飯,就為了賺那100塊錢。還有每次到新安江(姑姑那里)去都舍不得花錢,而是走幾公里的路到鎮上,再坐最便宜的車子去的。我們每次回家的時候奶奶都會花掉辛辛苦苦賺來錢,燒很多好菜給我們吃,還會買很多的零食給我們吃。以前是我們不懂事要惹他生氣,我覺得我有點對不起爺爺奶奶。今天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準備幫她干一些家務活,跟她包包粽子。
今天早上我立馬跟爸爸媽媽回到爺爺奶奶家,我說到做到,瞧奶奶正在包粽子呢!我趕快去湊上了熱鬧,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先看奶奶包了一遍,然后邊看試著包一個我最喜歡的毛芋粽子:首先我拿了一個粽葉,把它折成漏斗形;然后在里邊鋪上一層薄薄的‘米毯子’,‘米毯子’上面添上我最愛的毛芋,抹上一點點辣椒醬;再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薄的.‘米被子’,像是把‘寶寶’蓋上了一層薄薄的被子似的;最后把里邊的食材包得嚴嚴實實,奶奶包得就像是一個娃娃,而我包的不是很好,一點兒也不像娃娃,我覺得很傷心,就在這時,奶奶走到我身旁仔仔細細地跟我講要怎么包得好,我認認真真地聽。最后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都失敗了,不過我沒有放棄還是按照奶奶的話小心翼翼地包,直到第5個,我終于包得像奶奶包得一樣漂亮。奶奶見我包成功了,于是表揚我說:“小晶晶,你比我包得還好呢!”聽到奶奶的表揚后,我心里覺得美滋滋的。我沒有停住手中的活,而是繼續認認真真地包,我包的粽子一個比一個好,連爸爸媽媽都來表揚我,我心里真是開心到極點了!
包粽子之后,我準備幫奶奶干家務活了。我帶上手套,系上圍裙,拿起掃把,把家里掃得一點兒灰塵也沒有;我再用拖把地上拖得濕淋淋的,頓時家里涼快多了;我又拿起毛巾把家里上上下下都擦了一遍,這時,被我打掃過的舊家變成新家了,家里干干凈凈,閃閃發光,空氣新鮮,真讓人喜歡。接著我又去幫奶奶捧菜,燒火。奶奶見了大吃一驚,奇怪地問我:“小晶晶,你今天怎么回事啊?”我笑瞇瞇地跟奶奶說:“奶奶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啊!”奶奶半信半疑:“真的嗎?”我拿了個日歷邊給奶奶看,邊說:“是真的!”
今天的重陽節雖然很累,但是過得真得很開心,因為我彌補了我的過錯,再大的任務,我也一定要完成的,因為我愛我們一家人!
重陽節的作文4
晚飯后,兒子拉著他的老爸,叫我下樓小憩。在兒子的歌聲中,我們信步來到南邊的小樹林里,涼風習習吹來,樹葉翩翩飛下,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套。撫摸地上的“蝴蝶”,我不由地說:“兒子,來造一座樹葉宮殿吧!”“太小兒科了吧!”兒子不屑地說。望著兒子一本正經的樣子,我突然覺得兒子長大了,再不能拿那些“小玩意兒”來糊弄他了。這時他老爸過來幫我解了圍。“兒子,明天是重陽節,咱們來說說重陽吧!”“重陽節就是老人節,就上讓我們尊敬老人,愛護老人的節日,誰不知道呀!”兒子神氣十足地說。“你知道的真多,真了不起,老爸要向你學習,昨天我在網上查找到重陽節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你想聽嗎?”“快講快講。”兒子嚷道,于是爸爸打開了話匣子。
重陽節的來歷
九九重陽,最早見于《易經》,《易經》把九列為陽數。農歷九月初九日,兩陽相重,故名重陽節。屈原曾在《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說明在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已形成風俗。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這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已有了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到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重陽節的'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重陽節的作文5
秋天是野游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么,怎樣讓他們過得。。。。。。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是在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舉辦,那時的老奶奶們在縣村里跳舞、唱歌為自己過重陽。九九重陽正趕上豐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麗。“九”包蘊著長久,吉利,祝福老人們延年益壽,健康。“九”代表著中國人民的喜悅、興奮。
重陽節的種種風俗習慣,不辜負這大好光景,增添了這個秋天的快樂,有多少人畫上了這個秋天的快樂,為多少人畫上了一絲微笑,它看不見,摸不著,要發自內心去感受。重陽節它又可以稱為茱萸節、菊花節,甚至“野餐節”。秋天是野游的好季節,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對身體有益的活動,這是對身體非常好的哦。我國已經把九九重陽節定為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九月初九時,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什么,怎樣讓他們過得難忘,快樂呢?聽聽我的'親身經歷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頂上。。。。。。到處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層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燦燦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歷,原來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陽節呀,是奶奶的節日,我怎么會忘了呢,應該向她送什么禮物呀。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好呀。正當心情煩躁時,我隨手拿了一張報紙,看見了“重陽節”這三個字,喜出望外,認真地閱讀起報紙來,報上清楚地寫著每當重陽節時,做孫子孫女的應該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到郊外
散散心,吃吃糕點,看看菊花,這就是最好的禮物,體驗這個秋天帶來的幸福。看了這張報紙,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盤。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奶奶的記性就笑著說:“奶奶,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奶奶疑惑地說:“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過了好幾個月了。”奶奶又思索起來,“難道今天是國慶節?”“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陽節,是你們的節日。”奶奶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繼續說:“我陪奶奶到郊外去吧!”我攙著奶奶走了。我和奶奶一邊談,一邊走,走得更遠了。我們看著清澈池水,飽覽壯麗山色,頓時感覺神清氣爽。我陪著奶奶不知不覺度過了一天可愛的重陽節。
天暗下來了,媽媽爸爸回來了,還帶了一袋糕點,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準備給奶奶過老年節。上面綴著各種花紋,有的是嵌著幾棵小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嘗起了糕點,可好吃了。奶奶笑了,像年輕了五年。一家人嘴里甜甜蜜蜜,心里更加甜蜜。爽朗的笑聲傳遍了。。。。。。
重陽節的作文6
今天是重陽節,我很早就起來了。
媽媽問我:“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嗎?”
“知道一些。”我回答。
“你能說說都有那些嗎?”媽媽驚奇地問。
“登高、佩戴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賞菊等等。其中吃重陽糕的風俗比較普遍,對嗎?媽媽。”
“我兒子真棒。關于重陽糕的知識你了解嗎?”
“這個不太清楚,給我講一講吧媽媽。”
媽媽說:“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八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意。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個小紅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等高”的意思,用小紅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兒子,你還想了解重陽節的傳說嗎?”
“當然想知道,媽媽。”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
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為病差點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土,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再(在)仙鶴的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交(教)給他降妖的劍術,還贈給他一把想要(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的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的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吩咐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倒上)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妖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味和菊花酒氣,便嘠染(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侯恒景手持降妖寶劍沖下山來,幾個回合酒吧(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等高(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梁人吳均在他的《續齊諧記》一書里曾有此記載。
后來人們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另外,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所以后來重陽節被立為老人節。”
吃中午飯時我問媽媽:“那個像蛋糕一樣的東西就是重陽糕吧”。媽媽說:“是的。”我吃完飯,就去玩了。
這個重陽節我過的很有意義。
重陽節的作文7
1.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起源荒誕,隨著歲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漸淡薄,登高已不再是為了躲避災難,而成為人們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氣爽、山青云淡的時節。此時登高遠眺,使人心曠神怡,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許多地方都在這期間舉行登山會。
重陽節前后,北京西山的幾十萬棵黃櫨變成一片徘紅,將西山裝點得分外美麗,別有風情。漫山遍野,猶似披上了一件紅色的盛裝。幾個親朋好友,三五結伴同登西山看紅葉已成為北京人秋季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2.賞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贊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斗艷,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艷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里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著眾多的游客。
3.飲菊花酒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的《離騷》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吃菊花的風俗早在戰國時就已有了。后來,飲菊花酒又被附會上神話色彩,說飲菊花酒可以躲避災難。菊花在秋日冷霜中開放,氣味芬芳。人們認為它是延年益壽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時候,人們便將花蕾莖葉一起采摘下來,和黍米一起釀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時候才開壇飲用。
4.插茱萸
插茱萸的習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種藥用植物,有益于內臟。晉朝的時候,人們就已認識到它的藥用價值,并開始種植。重陽時節,人們折下茱萸插在頭上,據說這樣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災難。此時茱萸的作用已被夸大,成為驅邪的神物。宋朝的時候,人們還給茱萸和菊花起了兩個雅稱,稱茱萸為“避邪翁”,叫菊花為“延壽客”。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真實地描述了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習俗,也表達了詩人渴望重陽節闔家團圓的愿望。宋朝以后,插茱萸的風俗逐漸淡薄。茱萸已不再被視為神物,僅僅是作為藥材使用了。現在這一風俗已很少見了。
5.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應時食品,就如同元宵節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一樣。重陽糕是用面粉加上棗、栗子或其它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時候,人們吃重陽糕頗有講究,還伴有一個小小的禮節。在九月初九這日清晨,長輩們將重陽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額頭上,口中還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這是取“糕”與“高”同音,表達了人們對兒女的殷切祝福。人們認為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著未來的日子步步高
重陽節的作文8
今天是XX年10月7日(農歷九月初九),也是重陽節。自古以來,集體爬山就是這個節日的主要習俗。“爬”之所以被重視,尤其是被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意味著長壽,所以人們認為“爬”可以導致長壽。
在這個特殊的重陽節的日子里,膠南艾欣楊妃志愿服務隊陪著建國前后的老黨員們舉行了一場重陽節的登高活動,這就是瑯琊的“孝老敬老”。在團市委和愛心志愿服務隊的精心策劃和默契配合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早上7點半,全體人員準時在煙臺東村委會活動中心門口集合。隊員們分工明確,引導老人上車,裝載活動所需物品。同時,我們還記得上次參觀康聾兒語言培訓中心的那些可愛的孩子們,決定帶著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走出校門,一起爬山。
八點準時出發。在收獲的季節,陽光特別適合特殊的節日!中途經過達尼畫家村,不忘帶老人去看那里的油畫。雖然是復制品,但我們隊員和老人都驚嘆于藝術之美。
9:30,我們車隊到達瑯琊山景區,除了5人的醫療隊,2名后勤隊員,2個團隊。為了保證活動安全,隊員們和老人孩子兩人一組走。從瑯琊文化展覽館出發,我們沿著石板路走過跺腳溝,經過了很多景點。隊員、老人、孩子一路看風景,有說有笑。參觀每一個景點,拍照留念。
每個人都爬上了梯子。11點10分左右,我們到達瑯琊臺頂,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仙雕塑。大家在本次峰會上合影留念,古臺、高天、海、山的背景融為一體,相映成趣,蔚為壯觀。
我們沿著環山路來到這里。路上,老人不時用山上買來的快板給我們唱一首短歌,大家樂此不疲。12點10分,一家人到了山腳下,確認人數,我們上了反向車.....
一天下來,每個人都很累,但是很開心。老人笑了,孩子們笑了,我們都笑了...
重陽節之際,陪著這些用青春和汗水收獲了我們幸福的老人去感受自然風光,走在他們中間,為他們忙碌,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我們知道,老年朋友之所以參加活動,是因為它包含著支持和信任,也是一種鞭策和鼓勵。在我們整個活動的籌備過程中,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突發情況,但是在關鍵時刻,大家所想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飛志愿者團隊是我們共同的名字!我們都給了對方很多堅定和信心。
重陽節,我們選擇做以“孝滿天下,尊老愛幼”為主題的敬老活動。意義不僅在于我們為老年朋友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繼續發揚尊老的傳統美德。在敬老的過程中,我們傳遞著快樂,收獲著同樣的快樂。
2008年10月7日(農歷九月初九),又是一個重陽節。分組爬山是自古以來該節日的`主要習俗。“爬”之所以被重視,尤其是被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意味著長壽,所以人們認為“爬”可以導致長壽。
在這個特殊的重陽節的日子里,膠南艾欣楊妃志愿服務隊陪著建國前后的老黨員們舉行了一場重陽節的登高活動,這就是瑯琊的“孝老敬老”。在團市委和愛心志愿服務隊的精心策劃和默契配合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意義深遠。
重陽節的作文9
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恒景病愈后辭別了妻子和鄉親,決心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恒景訪遍名山高土,終于打聽到東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在仙鶴指引下,仙長終于收留了恒景,仙長教他降妖劍術外,又贈他一把降妖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了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恒景回到家鄉,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吹來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瘟魔戛然止步,臉色突變,恒景手持降妖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傳下來。
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節的作文10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當山上的茱萸花綻放時,重陽節又走進每個人的心田……
起個大早,來到爺爺奶奶家。剛走進門,小狗開始“汪汪”叫。奶奶聞聲出來,一看是我,臉上露出了笑容:“今天怎么還有空來了呢?”問完我又接著沖小狗說道:“叫什么呢!你小時候她可是天天喂你!”我心頭不禁一顫,回來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啊,奶奶的銀發好像又多了。我笑笑:“今天周日啊奶奶。”我扶著她進門。爺爺在沙發上坐著,他的高興也溢出在翹起的嘴角上。我和爺爺交談,雖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交流,但有時更像朋友。我坐下,他把電視音量調小,問我最近的學習狀況,告訴我他最近在看什么抗日劇。打我記事起,爺爺打開電視就愛看抗日劇,每到中午和晚上必看新聞,對國家大事也非常關注。在他的影響下,愛國——這顆種子早早地便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我告訴奶奶,今天是重陽節。和爺爺聊完后我便幫奶奶做家務。把客廳里清掃好之后,我又和爺爺到了院子里。院子雖不大,但藏滿了我兒時的快樂。
整理好院子,我們三個人坐在桌子旁。奶奶拿出了好多小零食和水果。她不停地讓我吃,嘴里的橘子還沒咽下去,她又起一個又大又紅的桃子。說:“記得你最喜歡吃嘎嘣脆的桃子了,快吃一個。”爺爺在旁邊看著,“我和你奶奶天天盼著你來,你愛吃的'都給你留著呢!”我鼻子一酸,爺爺奶奶總是這樣,好的東西總想攢起來給我們吃,有時因為太久沒有回去,一些東西已經放過期了……奶奶還總說我吃飯跟小鳥一樣,嫌我吃的少,嫌我太瘦。我明白話語之間包含的是最質樸的愛!
吃過午飯,我站起身來說:“爺爺奶奶,我該走了。”奶奶抬起頭來看著我,爺爺說:“這就走啊。”我看了看表告訴他,還要回家寫作業呢,我改天再來。爺爺一聽,臉上的笑容又回來了,他又一次教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我知道他對我抱有殷切期望,我點點頭。兩位老人同我一起到小院門口,我說不用送啦回去吧,外邊涼。奶奶嘆了口氣,最快也得下個周末再回來嘍。我承諾下個周末一定再來,奶奶高興地說:“好,那我調好餃子餡,咱們包餃子!”我點點頭,擺擺手示意他們回去。爺爺站在小院門口,奶奶站在胡同拐角處,我告訴奶奶不要看著我了,快回家。奶奶笑笑說:“嗐,我都看著你走看習慣了!”我的眼眶濕潤了,我又擺擺手,快速轉身。
一小段胡同,這次走好像顯得格外漫長……我問自己,是不是回來的太少了?是不是每次回來待的時間太短了?我后悔了,我后悔年少無知時對爺爺奶奶發的脾氣。慢慢走著,大腦里好像出來了一架時光機,過去的畫面一點點地浮現在我眼前……兩行淚劃落在我臉上,我輕輕擦拭抬頭看路,又是一個拐角了。我回頭看,奶奶的身影仍在那里,我抬起手臂揮揮,走進下一個胡同。
過去已經過去,但未來可以把握。靜心想想,家里的親人,老人健康平安已經是一件足夠的幸福的事情了!有空常回家,陪他們吃飯,幫他們做家務,坐在一起聊聊天,都能讓人感到幸福。
又是重陽,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尊老愛老這一美德,何曾在我們心中丟棄過?
佳節重陽,愿你我攜一縷雅致登高賞菊,愿你我攜家人之手曬秋之溫暖!
重陽節的作文11
重陽節活動
今日上午,咱們來到杭州五云山療養院,去看望爺爺奶奶們,與他們共度佳節。坐下來后,咱們邊吃水果邊談天,隨后我給爺爺遞了賀卡。爺爺興味盎然地給咱們表演了節目,咱們小分隊的小朋友也調集在一起背誦了《弟子規》、唱了隊歌。 最終,爺爺們給我回贈了一個小簿本,上面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祖國的接班人。”,我覺得好激動哦! 我今日過得特別有意義!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
“人世有愛,重陽敬老”,我在重陽節前夕,看見一則新聞“重陽敬老活動十月十三日社教館打開”。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沒錯,在咱們的家庭中,有老人家共聚一堂,是多么夸姣的事啊!
重陽節的內在以“長幼傳承、圓滿人生”為主軸,期望長者能過著身心健康充分的晚年。我覺得社會群眾開端注重起敬老的活動,也更為家中的爺爺和奶奶感到自豪,他們的人生是多么精采,和他們一同同享,是件多么夸姣的事。
舉行這個活動,將重心放在這些默默耕耘的老人家,此時此刻讓他們感遭到溫馨與高興。我的祖母在這次重陽敬老活動“榜樣奶奶”表彰名單里邊,前兩個禮拜叔叔打電話通知咱們這個好消息,咱們莫不為祖母感到高興,祖母千辛萬苦將兩個兒子撫養長大,教育成人,取得這項榮譽實至名歸,咱們開端策劃參與盛會事宜。“帶孩子們去關心老人家,讓下一代傳承敬老精力。”期望祖母能感遭到咱們的關愛和祝愿。
當天,咱們起個大早,歡天喜地陪祖母做頭發、化裝,一回身功夫,我看見祖母神采飛揚的目光,顯露慈祥的笑臉,通過設計師精心裝扮之后,宛如一個貴婦一般,氣質特殊,咱們大聲說:“祝賀中選榜樣奶奶!”祖母笑得合不攏嘴了。咱們各預備一大束花,在祖母上臺時獻花祝愿,一切的.家人,連同大人和小孩一齊上臺共襄盛舉,這是多么的榮耀啊!
祖母辛苦大半輩子相夫教子,千辛萬苦培養兩個兒子有杰出的成果;也對孫子、孫女們照料得體貼入微,最可貴可貴的是,她平常鼓舞咱們要用功讀書,她苦口婆心的說:“常識要用心領會,才干變成自己的才智。”,人品也是他最注重的教育,她常說:“有人不能干事,沒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沒有人品,大事小事都可能變壞事。”就如培根說的一句話:“任何身手都沒有比杰出的品質與情緒更易受人歡迎,更易謀得崇高的職位。”咱們覺得祖母真是有才智啊!
她不只教訓咱們如此,她沒有退休前在福利院擔任院長時,從前呵護過許多孤苦無依的孩子,教訓孩子盡力向上,造就許多孩子學有所成,在社會上造福人群,這也是她成功之處。
期望這篇新聞,能喚醒為人子女,知道“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順,二是行善。”咱們要敬重老一輩,愛要及時,由于“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關于家中的老人家更要仔細照料,同享天倫之樂。
重陽節的作文12
今天是10月28日,也就是農歷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今天,爸爸媽媽帶著我來到奶奶家共度佳節。
“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卻仍堅持在農村種菜,養雞養鴨來給我們吃,他們兩個真是不容易啊!”每每想到這兒,我的鼻子就不由得感到酸酸的:“這本因是他們安享天福的時候啊!這次回老家,我一定要好好的報答我的爺爺奶奶們,讓他們也體會到孝心的溫暖。”扭頭看向窗外,秋風陣陣,紅葉飄飄,天氣十分晴朗,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美麗的田野,溫暖,舒適。
“官路邊到了,要下車的請快點下車。”司機的吆喝聲傳來,老家到了。還沒有到家,爺爺奶奶就已經在路口處等著我們一行人了。爺爺穿著一身軍裝,帶著一雙老花鏡,兩鬢斑白,一見到爸爸就絮絮叨叨起來。奶奶穿著一身樸素的花格子衣裳,耳帶銀耳環,拉著我的手不停地問這問那的。
邊走邊說,就走進了家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滿滿一桌子的豐盛而美味的'晚餐。“有沒有雞?”我的目光在餐桌上下仔細地搜尋,確認一點兒雞肉都沒有的時候。我頓時放下自己的心來,長舒了那么一口氣。 “就知道你不忍心吃你看著長大的雞肉,你看!我給你燒了你最愛吃的雞蛋羹。”隨即,奶奶捧上了一碗冒著騰騰熱氣的雞蛋湯。我頓時眉開眼笑,撲到奶奶的懷里撒嬌。奶奶笑著說:“別那么用力啊,你想把奶奶這身老骨頭給撞散架啊!”我趕忙起來,身怕這百把斤的重量壓壞奶奶那單薄的身子。“來來來,快吃吧!”“爺爺奶奶,您們也吃吧!”在飯桌上,我們紛紛將好吃的東西往爺爺奶奶的碗里夾去。不出一會兒,爺爺奶奶的碗里便堆成了一座“小山”,爺爺奶奶的臉上樂開了花。
天黑了,我搬把小板凳,坐在了自己的家門口,眺望夜空,重陽節這一天的天氣似乎特別好,月亮正懸掛在半空中,發出淡淡的光暈。她正在和她無數的子孫后代——“星星”一起度過這團圓的節日,幸福的節日吧。看著那月亮上的斑斑點點,我想那或許也就是月亮上的歲月的痕跡了吧。扭頭看向屋內,爸爸媽媽正在陪爺爺奶奶打麻將。我知道今晚爺爺奶奶一定會贏很多很多……
夜深了,屋子里燈火通明,到處都是爺爺高聲的談論,奶奶的歡笑。我來到爺爺奶奶身邊,“爺爺奶奶,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們洗腳吧!”爺爺奶奶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笑著說:“好啊好啊,我家大樂越來越懂事了。”我麻利地打好一盆熱水,挽起袖子,將爺爺奶奶的腳放進了溫水中。我撫摸著二老腳上的紋路:爺爺的腳上布滿了老繭,摸去十分的粗糙,就像是松樹皮一樣。我偷偷撓了一下爺爺的腳板底,“哈哈哈——哈哈哈——”惹得爺爺大笑起來。“這孩子——哎呦呦,癢——癢——”奶奶更是樂得直不起身子來!
微風輕輕掀開窗簾,月亮和星星已經都不見了,我想,他們一定是去和太陽團聚了吧。窗外越來越寂靜,屋內,“呼——呼——”鼾聲正濃——
重陽節的作文13
要下課了,老師說:“同學們,明天是重陽節,你們知道要做些什么嗎?”想起了疼我的爺爺,我決定送份禮物給他。
放學回到家,我心里一直琢磨著,明天到底給爺爺做點啥好呢?捶背、洗腳…..太土了吧,不行。突然,我冒出了一個主意:做紅雙喜剪紙送給爺爺。給爺爺一份驚喜,既喜慶又特別。剪紅雙喜是我不久前在書上看到的,而且當時爸爸還教我剪過。
想做就做,我趕快準備材料:紅紙、剪刀,然后又翻箱倒柜的找到了那本剪紙的書。翻開書,我開始照貓畫虎地動起手來,先把紅紙對折,再對折…..手中的剪刀上下飛舞,這時候的我儼然就是一位民間的.剪紙大師了。糟糕,剪過頭了,沒留住邊,剪斷了。看來還是學藝不精啊,只好讓“大師”重新來過了。
我只好再次拿出紅紙對折,再對折。有了前面失敗的經驗,這次我開始小心起來,特別注意留邊的地方。呼,終于完成了最后的一剪刀,手和剪刀上都有汗了。我滿懷期待將作品展開,一張紅雙喜在我手中誕生了!
不過這張雙紅喜的“士”太大了,“口”太小了,太不均勻了,不好看,這怎么能送的出手呢。于是,我又拿出了一張大紅紙,又認真地剪起來,太棒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的紅雙喜簡直漂亮極了。好像還缺點什么,寫個祝詞吧:祝爺爺重陽節快樂!搞定。“還可以,明天送給爺爺。”我自言自語著。
第二天晚上,我趁著爺爺出去散步,把這個紅雙喜貼到了他的房間門上,再假裝若無其事地去寫作業。爺爺回來一眼就看到了門上雙紅喜,一看留言,原來是我做的。他高興得一把摟住我,說:“乖孫女,真是長大了”。爺爺還打電話給和姑姑住在一起的奶奶說我送給了他一份驚喜的禮物!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我給爺爺的禮物不僅僅是紅雙喜,更是為了讓爺爺開心、快樂!
修改后的確有很大的進步,祝賀你。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寫完后,多朗讀,讀出聲音,讀出感情,在這中間你還會發現有別扭的地方的,然后再改,這樣進行幾次,你以后的作文就很很少語病,就會更加精彩。你可以再試試。
比如“我滿懷期待將作品展開,一張紅雙喜在我手中誕生了!”這句話是不是說早了,這個喜字不是因為有缺欠而被作廢了嗎?后面不是又重新做了嗎?所以,成品喜字的“誕生”是后面的事,這時候的喜字還只是個殘次品。
謝謝老師!!!看了老師的點評,小孩第一次在家大聲地讀出自己作文。平時叫她讀出聲都不讀出來,缺少朗讀這塊,目前看她作文最大毛病就是語句不通順。
這篇作文寫的時間是重陽節,老師課堂作文。現在再改它,感覺重陽節時間過時了,跟孩子說了重陽節時間現較不合時,問她要改什么時間較合適。呵,小家伙剛過完自己生日沒多久,她就把這篇作文時間改為爺爺的生日了。
再次修改如下,請老師再次辛苦點評!謝謝!
重陽節的作文14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飲菊花酒,賞菊,吃重陽糕……
今天,老師帶我們和家長一起去了神仙嶺登高,我們飛快地向前跑,不久就看到了神仙寺,神仙寺分前殿和后殿,后殿有大雄寶殿、觀間殿、伽藍殿,供奉著如來佛、觀音菩薩和伽藍菩薩。我們繼續向前跑,跑呀呀,就到了一塊大坪上,我們合了一張影,在合照的時候,我聽到旁邊的人說看地上有壁虎,我往地上一瞧“咦,在哪兒呢?我怎么沒看見呀?”仔細一想,唉,這么小的壁虎也只有細心的人才能看得清啊!
拍完照后,大家又向前走,過了許久,我們終于爬到了山頂,我們在那里舉行了活動——詩詞大會,第一輪比賽是全部同學圍成一個圈開火車說含數字的成語,接不上的就要給大家表演節目,我心里想著十全十美,輪著輪著居然有人說了十全十美,唉,規則里說不能重復別人說過的,該怎么辦呀?輪到我了,我忐忑不安,一個字也想不出來,能說的都被他們說了,還能說什么詞語呢?有了,我大聲說——五彩繽紛!好險呀,差點到我這兒就要斷線了。
第二輪是分小組比賽說描寫四季的成語,老師把我們分為春天組、夏天組、秋天組和冬天組,六個人一組,我被分到了秋天組,輪到我們組了,我就想起了一個正要舉手,唉,速度太慢了,隊友先搶答了。經過幾輪激烈比賽,又輪到了春天組了,他們絞盡腦汁想也沒想出來,最后他們組被淘汰出局了,還表演了一個節目。接下來只剩三組比賽了,輪到我們組了,我眼疾手快,第一個舉了手說出了一個描寫秋天的成語。接著又輪了好幾局,夏組也淘汰了,只剩下我們組和冬天組比賽了,唉,組里的其他同學積累的成語可真多呀,最后是我們這組贏了,大家都領到了老師發的獎品,我們組的隊員高興地手舞足蹈。
第三輪比賽是搶答賽,根據成語說出對應的詩句,這個難度比較大,能回答出來的學習都是很不錯的,老師說:“柳暗花明”,黃浩然反應很快,搶答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老師高興地表揚了他,還給他發了獎品,然后老師又開始出題:“不拘一格”,曾子歆馬上答道:“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同學們立即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第四輪是親子“你說我猜”成語比賽,規則是學生和家長兩人面對面地站著,一人可以用手式做出動作,或者用其他句子來形容,但是不能說出包含所猜成語中的任何一個字,另外一個人猜成語。同學們和家長都非常積極參與這個比賽,有幾人同學比劃的動作實在太滑稽,現場笑聲不斷;也有些家長總也猜不出來,讓孩子跺腳著急的.,讓人捧腹大笑。可惜我的膽子太小了,這輪游戲都快結束了,正想舉手又放下來。唉,我膽子為什么就那么小呢?
最后一個活動是才藝展示,由我們班的王瑋同學主持,他的聲音真好聽,郭靜怡給我們帶來的是舞蹈,王瑋的是朗誦,黃浩然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重陽節的傳說》……最后我們全班做了手語操——《有你就幸福》。欣賞著節目,我們可開心了,轉眼間一個上午就過去了,最后由郭老師宣布活動結束,我們戀戀不舍地走下山去。
今天的重陽節過得真有意義,希望以后每年的重陽節都能如此讓人難忘。
重陽節的作文15
在江河邊孕育而生的民族,將歷史融入江河。當傳統節日隨流水一同消失于天涯海角時,卻在兩岸留下了華夏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節日的韻味。
華夏民族,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精彩文化的大民族,傳統節日自然也是眼花繚亂的。傳統節日不會被遺忘,它是每個時代的文明載體、在傳統節日這個偉大永恒的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無論哪個傳統節日,都寄寓著特殊的意義。然而如今,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卻于歷史的江河聽到了傳統節日的撕心裂肺般的哭泣聲。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曾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春節,現在又有多少人記得那些美好的習俗,那寄寓希望與祝福的“壓歲錢”充滿了銅臭味,越來越多的人在說過年沒年味了。曾經“風雨端陽生晦冥,汩羅無處吊英靈”的端午節,又有誰會在房屋前插一根艾草,喝一碗黃雄酒呢?曾經“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中秋節,那輪圓月越發清冷、孤獨,似乎那明亮的光輝都被璀璨的煙火奪走了。……曾經的曾經,有太多的回憶。可是國人對傳統節日的淡忘,讓我心頭始終壓抑著一股趕上哀愁。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現在的世界,多種文化蔓延、滋生、跌宕的沖突,需要我們深思。這些現象對于我國的傳統節日的影響是不容置之不理的。更多的國人趨向于過國外的節日,國人過洋節的氣氛更是一年濃過一年。這不僅僅凸顯出國人對待本國傳統節日的冷漠,還說明國人對他國文化的過度盲目崇拜。為此我總感覺到內心的憂慮與不安。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當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國人一片嘩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被搶注的消息,我們對此留下了太多的震驚和困惑,更是無法接受。也許,這本身說明了我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所在,但這并不允許傳統節日成為他邦異族的文化遺產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真的要捫心自問,傳統節日何去何從?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傳統節日的批判審視就是直面文化沖突的高層面的心理認同。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穿越”古今,“走讀”傳統節日。我們發現,傳統節日之所以傳承至今,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面對傳統節日,我們當然不可能“橫沖直撞”,這樣只會“折殺”你的銳氣和意氣。我們必須是虔敬而沉穩的。沒有靜心涵泳傳統節日的過程,我們無法達到“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化境的。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我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日的征途才剛剛開始。擁有如此優秀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同時國家也將傳統節日列入全民性的節假日,以期國人能在閑暇之余靜下心來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我們中華大地掀起學習、保護、傳承傳統節日的熱潮。
歷史如河,請仔細聆聽傳統節日的絮語。因為,那是靈魂的訴說。
【重陽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節作文10-15
重陽節的作文12-10
重陽節作文07-16
重陽節習俗的作文10-31
關于重陽節的作文04-11
【推薦】重陽節作文12-12
【熱】重陽節的作文12-23
【熱門】重陽節作文12-21
【薦】重陽節作文12-21
重陽節作文【熱門】12-21